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老子读后感1000字

老子读后感1000字

《老子》读后感1800字。

孟子曾说过:“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读书有助于我们成长,而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在读中外经典名著时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本呢?你不妨看看《老子》读后感1800字,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一直不愿意读《老子》,因为语言太晦涩,又不愿意看注解因为我相信个人的看法难免局限,因而没有人能坦言真正地得了老子之道。一如《老子》告诉我的:我们要跳出一些圈子。
假设我们办一件事情,例如加入某个组织、参加某项工作、学习某一门技术、接受某一种想法,甚至建立起某一个体系,都相当于进入一个圈子。此后,便有三个阶段。
最初,从圈外进入圈内,对圈子里的情况一无所知相当于阶段一。接着,继续深入,随着对圈子认知的过程,我们越来越接近圆心,越来越近于本质。同时在圈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对于圈外的偏见也越来越深,且不妨称其为阶段二。但终究是在圈内,不管你入圈时间有多长、对圈子的了解有多深。越近于圆心,表示你越陷得深,越难跳出来。因此也终究只是阶段二。而且,显然越近于圆心,也就越走越慢,最终寸步难行,却永远也到不了那个点。这时候便只有跳出圈外,才能算是走出了阶段二,突变到了阶段三。
跳出圈外,有两种情况。要么生命完结,自然是突出了各种各样的圈子。所谓死也是一种解脱嘛。难就难在要能够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从圈子里自动跳出来,站到外面,从一个更高的层次看原先的那个圈子。才能同时在微观与宏观上对圈子进行分析与综合,将之与其他圈子进行对比。这样你对圈子的认识就大大地超过了圈内所有的人,也就是说,你对圈子在认识上与别人有着本质的不同。
纵观古今天下人物,无一是拘泥于某一圈子:孔子的六艺、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成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博学与智慧反观那种死守着一个圈子不放,只知深入不知浅出的人,不甘否定自己、不能战胜自己、不愿超越自己的人,只有永远徘徊在阶段二中,最多是个二流水平。
事实上,面对一个圈子,以往的说教往往鼓励进来的多,而提倡出去的少。深入、细致、认真、刻苦、严格、精确、努力、奋斗、执著、追求。此一类的词汇是我们早已习惯的目标,一种所谓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更加重了我们的这种观念。但是,当在一个封闭、老化的圈子里呆久了,就得走出来,呼吸点新鲜空气,要不然就容易窒息。
这就是《老子》告诉我的:无为不要轻易染指、涉足某一圈子,因为在你染指的时,你也已经干涉了自然;出生入死绝圣弃智学着放弃或者不要随便接受所谓的圣明智见权威。那是陷在圈子里最深的东西所谓得道成仙也就是跳出所有的圈子罢了。佛云: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也是这一说法。当然略显过头,因为此一路除了了却生命外别无他法。但是,从小的圈子跳到较大的圈子,这于我们来说也还是相宜的。不妨这么想:有朝一日,当我们跳出了地球乃至太阳这个圈子,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之际,回想在地球上的你争我斗,岂不可笑?
爱因斯坦有句话:一只盲目的甲虫,在球面爬行时,它意识不到自己在走的路是弯的。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远。
《老子》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先驱,是古哲学体系的基础,这么说一点不为过。从百家争鸣开始,时至今日,人各一词:
法家的主张为实际操作,在于认的行为;释家认为四大皆空、生即是苦,一切皆注定,提倡自然,无为;道家(非老子)提倡相对观点, 认为苦即是乐、福亦是祸,在于释然;墨派的观点,主张等级、权威,在于顺从;儒家认为应该要求自己先做到,再去要求别人,正人先正己。
这些学说大都是或以《老子》为来源,都在追求老子之道,却又同时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朝圆心越走越近,到不了又不肯回头,陷在里头。
关于这几者,有一个例子:一个人要打另一个人的耳光,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主张。
法家的做法是:扑上前去,干干脆脆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释家的做法是:口中念念有词:四大皆空,人生是苦认命吧!
道家的做法是:好啊! 好啊!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你以为你打了我,其实不如说是我用脸打了你手。我打了你,而你却不知道真实情况,可笑啊可笑,可怜啊可怜
墨家的做法是:畜生! 不许胡闹! 怎么什么道理都不懂? 大哥打你,完全是为了你好,为了大家好。怎么一点义气都不讲!
儒家的做法有点特别,孔子会轻轻拍打自己的脸,一边唱:约束自己啊,回到礼的约约束。这就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做到了,天下也就安宁了。
可是事实上,老子的做法却应该是在把以上所有的想法在脑子里过一遍之后,摇摇头,叹一句:何必呢!这才是老子。
一本《老子》读下来,感叹老子的先知、大智。又不得不承认他老人家刁难无比:他告诫我们不要进圈,却又留下这硕大一个圆。没有高点,唯有努力往圆心处靠,方能窥得一角。只是这么一来,吾等皆在中矣。
人读《老子》,都会说以老子的眼光看世界。只是谁也说不清楚,如何用老子的阳光看《老子》。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白云先生《老子之道》读后感2000字


白云先生《老子之道》读后感2000字:

断断续续,把白云先生的《老子之道》一书读完了。至道学宫微信公众号中解读的《道德经》更偏重于文字的解读,可作入门之用,而出版的《老子之道》一书对《道德经》的解读,则更加的深入。读完后的感觉是,老子《道德经》通篇,都是围绕着“去人复天”四个字来展开论述的。

天,天之道。人,人之道。去人复天,就是要去人道,复天道。凡是道德经中所说的无为,都是指不要为人之道,所说的有为,都是指要为天之道。

什么是天之道呢?万物皆为一道所生,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虽然天下万物皆为道所生,万物的生长收藏也皆为天道使之然,但天道从不将天下据为己有,万物只是循天道自然而然的生活,本自然。

老子所推崇的时代,是上古三皇时期,天人未分,万物与我为一,天下是天的天下,而不是人的天下。人与天地和谐并存,没有人之道的奇技淫巧。人人天德足全,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里说的德,是天之德,而非人之德。婴儿刚生下来时,天德足全,而随着后世丧道,伪诈四起,婴儿慢慢的长大,被社会的尔虞我诈玷污,天德之缺,人德之厚,不复赤子之心。

什么是人之道呢?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的奇欲。人都有欲望,这很正常。但人的欲望也分正欲和奇欲。吃饭,睡觉,结婚,生子,这都是人的正欲,天道使之然,符合天道的人欲,都是正欲。不符合天道的欲望,就是人之奇欲。

日月山川,树木花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经很美了,但人却喜欢追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鸟语虫鸣,高山流水,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已经很动听了,但人却喜欢追逐摇滚打击,听觉刺激。新鲜食材本身已经很美味了,但人却制作各种添加剂,调料,追逐味觉刺激。

人在奇欲的路上是没有尽头的,奇欲非天道使之然,而是人之道所使,既非天道,故不足,不足,就会争,有争就会斗,有斗则有兵,最终走向天下大乱,这是一条不归路,最终的方向只能是一个,毁灭。一己之身失道则毁身,一家之身失道则败家,一国之身失道则亡国。

人人都想要难得之货,为了避免走向毁灭,于是人为的发明了礼。儒家之礼来救场,就是让人们行合于礼,大家不要争,不要抢,以免兵戈相见。礼非天之道,而为人之道,你可以定你的礼,我也可以定我的礼,凭什么要听你的。于是就有了伪诈,有人守礼,就会有人不守礼。

这时候法家应运而生来救场,对于不守礼之人,以法律的名义惩治他。但问题是,法为人之法,非天之法,天生天杀,变成了人生人杀,谁来确保人之法的正统性,正义性?你可以定你的法,我也可以定我的法,凭什么要听你的。最后还是要以暴力一较高下,血流成河。问题是,今天你能打赢我,明天你没了,换了新人,又会有新的法律。况且世间之事层出不穷,以有限之法律,永远无法约束无限之世事,最后只能沦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混乱地步。

可见,随着天下失道,人们在人之道的路上是没有尽头的,失道而后礼,失礼而后法。礼法皆为人之道,皆为人言,人言,皆不足以成为判准,只有天之道,才能成为恒久的,不变的,唯一的判准,因为天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人是如何走向一步步的失道之路的呢?在于最关键的第一步,见可欲。如何才能去人复天,让人们重返天道的怀抱,避免走向毁灭呢?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失道,正是因为人之奇欲丛生,只有禁绝人之奇欲,人民才能重新变得淳朴,天下才能避免在人之道的路上走向毁灭。

有人说,现在不是过的好好的嘛,怎么说人之道会让人走向毁灭呢?其实我们人类一直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境地,在人之奇欲的追逐之路上,得不到就骗,骗不到就抢,抢不到就打,原子弹氢弹可以让地球毁灭无数次,人类随时面临着灭绝,自己把自己毁灭,恐怕是这个星球上最可笑又可悲之事。

反者道之动。随着大道丧,人们往而不反,在以人灭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停不下来。为什么停不下来呢?因为这本身就是一条不归路,你今天发明刀,我明天就发明枪,发明炮,人人自危而没有安全感,直到有了原子弹,大家发现再打下去,都得死,才有了一时的表面平静。越是平静,越是说明暗流涌动,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灭绝,堪称奇迹。

怎么让大家都放下刀枪呢?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谁都不敢先放。蛮夷根本不懂天道,只知积人道之厚,指望它们放下刀枪是不可能的事。唯有华夏以战止战,以天道的名义,克人之道,让天道之光普照天下。到了那时,才有可能谈复归于天道。这也是为什么老子一直在讲用兵之道的原因。

去法以复礼,去礼以复道,这是一条漫长的去人复天之路。作者:正道正德

《不朽》读后感1800字


《不朽》读后感1800字:

听了黄昱宁解读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对“思辨带动情节发展”以及小说的“变奏曲”式结构十分好奇,有心找来一读。没想到从柜子里翻出这本《不朽》,被第一节老妇人那个“少女般”的手势吸引,也算是被偶然支配的“对位法的巧合”吧。

作者在小说中借“自己”之口批判传统小说“过于服从情节整一的规则”,“建立在情节和事件惟一的因果关系的连接上”,而他自己的写法则是“像一场宴会,频繁上菜”,不断抛出各种人物、概念、意象、问题,像一张细密的网,不知把你引向何处。例如人的容貌等外部特征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它是属于自我的一部分,还是仅仅是作为人类这个同类产品的不同序列号?如果某项特质既属于A,又属于B,那么独特的是这项特质,还是拥有这项特质的人?如果美是符合某种既定规则的中庸的产物,而丑是偶然性心血来潮的诗篇,那么根据偶然的价值与其不可能性相等,是不是丑比美更独特,更值得追求?文中充斥着诸如此类的辩题,让你如同进入思想的迷宫,不得不跟随作者发散跳跃的思维横冲直撞,可以说读的非常的累了。

在他的小说中,情节不再承担推动小说发展的任务,而是服务于作者不能穷尽的复杂的思考,交替出现在各个章节中,看似毫无章法,实则由某个议题或细节环环相扣,蜿蜒交错。例如用阿涅丝和妹妹洛拉的故事展示实现独特自我的加法和减法,用歌德和情人贝蒂娜的故事讨论如何制造不朽,用靠自我毁灭消除自身软弱的小女孩与摆脱自我获得幸福的阿涅丝的生死偶遇阐释“产生故事的巧合”。这些人物和故事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歌德和贝蒂娜、贝蒂娜和洛拉(阿涅丝的妹妹)分别作为两端来展示不同尺度大和小的不朽,歌德的诗则作为阿涅丝和父亲的纽带,在故事的开局暗示阿涅丝之必死。

小说中的人物“既不是任何东西的因,也绝不产生结果”。由于不再承担一路狂奔向结局的任务,显得轻盈不留痕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同主角之一阿涅丝,她是作者从开篇第一节那位学游泳的老妇人“少女般”的手势中抽象出的人物,有时被用来展示实现自我的减法法则,有时则是暧昧的清醒观察者;已经死在了全文的第五部,转而又以新角色鲁本斯情人的身份出现在第六部。

如何实现自我的独特性?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描述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阿涅丝之减法,即减去“我”的所有表面和外来的东西,从而接近自己真正的本质。这让她与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是游离的,存在强烈的边界感。例如作者用于抽象出她的手势,那是父亲的秘书与父亲告别时的手势,作为父亲唯二爱过的人之一,她从女秘书那里继承了这个手势,是她少女时期与心仪的男孩告别的手势。但当她发现妹妹向同学告别时也用了同样的手势时,她则放弃了这个手势。她厌恶情感外露的大众化的表达方式,认为不被注视的清静是一种温馨的感觉。她想在父亲的葬礼上用他最喜欢的音乐送别,又不希望自己闻歌而泣,于是事先用这首曲子训练自己,直到不再激起任何悲伤的情绪。她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分离的,性爱只限于片刻冲动的愉悦,于是当她在镜子中注视到自己不再完美的身体时,毅然决定不再与情人见面。她爱丈夫和女儿,但爱情于她是出于完成一次爱情的需求,所以她在是否希望再来一次的拷问中坚定的选择了“不”,并最终走向忘却自我、失去自我、摆脱自我之路,在死亡中感受到了“不在”之幸福。

另一种是洛拉的减法,即在“我”上面不断增加新的属性,并与之合而为一。她靠奉献自己来完成对情人贝尔纳和姐夫保罗的占有,肉体与灵魂是一体的,即使不再具有性吸引力,还可以变成一具尸体作为通往情人心中的不朽的工具。然而用加法培植自我的矛盾就在于,人们即要创造出一个唯一的独特的“我”,同时又是这些新加属性的宣传员,结果确是这来之不易的“独特”因此而消失了。

“自我”这个词看似具有排他性,实质上却是与他人及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结果是指向不朽的。即便不能企及著作等身、终结时代的大不朽,也要追求些亲朋好友中不能轻易忘却的小不朽。人作为社会性物种,行为举止、发表的言论无不是在经营自己的形象,即使当众挖鼻孔也未必不是为了服务大而化之的人设。具体到我自己,看书学知识,跳舞练马甲,再怎么为自己,奉行的也还是加法法则,甚至发张丑照到朋友圈,也预期了自黑的笑果。但也不妨碍下班回家熄了火坐在驾驶室里发呆的片刻,幻想下减法的极致和自由。

作为今年小目标的第一篇读书笔记,迟迟难以下笔,碎片化的点太多,实在不知道从何写起。之前和朋友聊过价值观与行为的自洽,也聊过江歌案中对刘鑫行为的理解。我是个规则意识极强的人,道德感又比较低,有时候会在“应该”和“可能”的撕扯中挣扎不已。看完《不朽》,收获大概是放弃对“自洽”的我执吧,毕竟人性是多么的善变和复杂。作者:会说话的蘑菇君

《红色家书》读后感1800字


感受信仰磅礴力量助推组织工作发展——《红色家书》读后感1800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近日,我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三十一位革命烈士的红色家书。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承载着家国情怀、诠释着忠诚担当的家书中,我被家书中超越文字本身的强大力量而吸引,穿越至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走近那至情至性的先烈英灵,抵近对望,真诚对话,使我收获的不仅是感动和感悟,更是一种信仰的磅礴力量,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在品读《红色家书》中多想想“党旗下的铮铮誓言”。“是!我就是共产党员邓恩铭!”“铡刀下,不变节……”“死可以,变节是不能的。”红色家书中,邓恩铭、刘绍南、杨匏安等革命先烈们用热血和生命坚守着信仰和忠诚,这份对党绝对忠诚的本色触动灵魂、撼人心魄!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是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我们要带着信仰学,带着忠诚学,从《红色家书》中吸收信仰之光,锤炼忠诚之心。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融入血脉、植入灵魂,把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落实到具体行动,进一步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政治引领,落实政治要求,净化政治生态,毫不动摇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真正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

在品读《红色家书》中多想想“该为了谁、依靠谁”。“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加入共产党是为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谋中国民族之解放。”刘伯坚、江诗咏、李大钊等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振臂高呼,舍生忘死,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民者,万世之本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两个“谋”精辟地概括了我们党的职责使命,清楚地回答了共产党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我们要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从《红色家书》中不忘“为了谁”,知道“依靠谁”,明白“我是谁”。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组织工作融入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好组织部门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职能作用,牢牢抓住提升组织力这个“牛鼻子”,牢牢握住正确选人用人这个“指挥棒”,牢牢把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广泛引导党员干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以服务好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添砖加瓦”。

在品读《红色家书》中多想想“该干什么、怎么干”。“惟望你们继续前进,万勿灰心。”这是黄竞西交给同志们的接力棒;“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你的命运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啊!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这是杜永瘦交给妻子的接力棒;“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这是赵一曼交给儿子的接力棒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笔记“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我们要带着责任学,带着担当学,从《红色家书》中汲取干的力量,激发干的斗志,明确干的方向,增长干的本领,当好干的接棒人。当前,要积极响应省委书记、省长刘奇“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扎实推动“红色家书”进党校、进机关、进农村(社区)、进校园(医院)、进企业活动,通过读家书、兴家风;转作风、树新风,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实干”打造“智慧铜城、品质大邑”,以“实干”当好鹰潭市建设“世界铜都、中华道都、智慧新城”的主力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要铭记先烈功勋、感悟先辈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决心和担当,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年接着一年干,奋力谱写新时代贵溪组织工作新篇章,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答卷。作者:冯玮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800字


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富兰克林晚年时生活富足,颇为自己的一生而骄傲,开始对儿子以书信的形式讲述自己的身世,文字朴实无华,不尚修饰,看起来并不像父亲教训儿子。这就是著名的《富兰克林自传》,被称作美国文学的开卷之作 。
作为开国元勋,富兰克林当然是大人物,何况他的头像印在面值100美元的钞票上,我历来对大人物怀有恭敬,本以为大人物要谈大问题在中国连小人物也在谈大问题,所以我以为富兰克林一定是要谈谈大问题的,人类、世界、宇宙且不说,至少要谈谈美国的前途吧。很惭愧,读完全书,我发现自己想错了。富兰克林无意于深奥的哲学探讨,更无高深的道德劝诫,书中谈的都是琐事,从如何创业到如何省钱、早餐吃面包合算还是喝啤酒合算。
如今书店里自传、回忆录成灾,传主无非是想炫耀自己与众不同,而富兰克林从来都觉得自己是普通人虽然他一点也不普通。他是发明家、科学家、美洲最成功的报纸老板、印刷商人、国务活动家、外交家,很少有人像他这么一身兼有许多种才能。看惯了眼下流行的自吹自擂的自传、回忆录,就觉得富兰克林的可爱可亲。该书的英文版序言说:在那些仪表庄重、令人钦佩的元勋当中,他(富兰克林)是惟一不需要我们以严肃的神情去注视的一位。美国人既企盼英雄辈出,同时又对他们带有几分猜疑。他们仰慕华盛顿,尊敬杰斐逊,给林肯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只有富兰克林一人他们可以按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看待,而且也只有富兰克林一人确确实实是普通美国人当中的一分子。
反观美国开国几百年的历史,美国人对整体改造社会的理想最不感兴趣。对比其他国家的乌托邦实验,愈发觉得美国人民是幸运的。世界上最不乌托邦的民族恐怕就是美国人了,脚踏实地、讲究实际、注重物质利益、尊重他人的精神世界,这一切都体现在富兰克林身上。但如果据此而判定他是不关心社会的人,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没有人像富兰克林那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曾经改善街道照明、创办世界上第一个会员制图书馆、创办医院和学校、组建消防队和火灾保险公司等,致力于自我完善而又关心社会进步,这种难得的品质贯穿于富兰克林的一生。
富兰克林本人的经历就是一部典型的个人奋斗史,从一个印刷作坊的学徒到印刷厂老板,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变成大名鼎鼎的开国元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家所说的美国梦,只是觉得成为开国元勋之后的富兰克林仍然那么可爱,从他告诫年轻人花钱时的斤斤计较,你看得出他仍是当年的那个波士顿穷小子。富人喜欢他,因为他比他们还要富;穷人喜欢他,因为他发了财也没有忘记穷人。最喜欢富兰克林的人可能就是牧师们了。牧师喜欢他,因为他们能放心地拿富兰克林的例子证明爱上帝是好的和有用的,证明美德是好的和有用的。实际上这也是富兰克林写这本自传的主要意图。他想证明使穷人致富的品质是诚实、正直、节俭和勤劳,他说:对于每一个希望在尘世间生活幸福的人来说,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符合他自己的利益的。从这样的思路出发,我早该让年轻人明白最能使穷人致富的品格就是诚实和正直。
我相信他的证明,并且打算按照他的话去做,但对这番道理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表示怀疑。在当前中国,渴望财富与对财富的仇视似乎是并存的,我们爱金钱胜过爱其他一切,但是由于许多种原因,尚未拥有金钱的人对已经拥有金钱的人仇恨到了诅咒的地步。如果你想说服大家美德是有益的,而恶是有害的,不管它披着什么样的道德外衣。有听众是你的造化,没有听众则是非常自然的。
在我看来,《富兰克林自传》里最重要的问题是探讨了道德和财富的关系。无论在哪种制度、哪种文化背景下,财富与道德的矛盾都是最深刻的矛盾。当一个社会只剩下发财的欲望而不探讨发财的手段,这个社会就是出了问题。当整个社会底层普遍仇视富人,这个社会也是有问题的。经常看见义愤填膺的学者在批评资本和消费,不能说这种批评没有道理,奢华、浮夸在东方和西方都一样应当受到谴责。但是,放过掠夺和社会不公不论,却大批而特批金钱和消费,显然是本末倒置了。笔者虽然是中国的穷人之一,也瞧不起乱花钱的土财主,但并不认为他们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恶。如何花钱是个人权利,通过什么手段挣钱才是真正的问题。
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如此描述富兰克林:他从天空抓到雷电,从专制统治者手中夺回权力。富兰克林的存在意义,早已经超越了他那个年代,超越了他84岁的肉体生命。
富兰克林无疑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早的典型。他勤奋自学,热心公益活动;他有虔诚的宗教信仰,有崇高的道德情操;他更是美国精神实用主义的信奉者。这样的富兰克林,其实不只是不凡而已,在某种象征意义上而言,他已经是平凡的美国人血液里普遍流着的祖先遗脉。

《《老子》读后感18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老子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