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小步舞读后感800字

小步舞读后感800字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读后感1500字。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受到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有怎样的格式吗?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读后感1500字"这样的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读后感1500字:

先把重点写在前面,如果之前看过多本关于巴菲特的书籍,那么这本书给你的惊喜可能不太多,因为这本书的主体内容就是一篇由一篇的深度报告组成的商业传记,书中甚至有些重复的内容,但是整篇读下来,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之前没听说过的故事。

不太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这本书的推荐文章,当时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深深的被吸引了,这不是咱们最喜欢最追求的生活方式吗,很多人上班是为了生活,但是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其实早就不需要工作了,但是工作却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

但是这本书可不是巴菲特心灵鸡汤系列,副标题《巴菲特的快乐投资与人生智慧》可能对全文的主旨描述更为准确一些,内容是以时间线进行铺设的,主体内容就是从1966年开始的四十多年间,与这位股神有关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邱国鹭和比尔盖茨为这本书写了推荐序,邱国鹭就是那位写《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和《投资中不简单的事》的高毅资产董事长,后者就不介绍了,事实上,本书中也多次提到的他。

书中有趣的地方非常多,经典语录也是一抓一大把,我今天主要就总结几点个人有感触和有意思的部分,与大家共勉。

咱们都知道,伯克希尔其实非常不喜欢现金,在巴菲特眼里在高通货膨胀的环境里,持有现金甚至是债券,都是虚假的财富增值,而以“折扣价”买入股票,也相当于买入了固定收益的“有价证券”。这个思路在书中多次提到。

那么巴菲特是怎么做的呢,他的计策就是在牛市中将仓位保持在极低的水平,然后,就是等,等待市场出现暴跌,因为只有大熊市中股价才会接近或低于其真实价值。因为市场总是包含可大量利用的“无效率”。

另外一点就是其对于债券投资的看法,伯克希尔从来不根据评级来做债券的投资决定,“如果我们希望由穆迪或者标准普尔公司帮我们管理资金,那我们就直接把钱给他们了”,巴菲特和芒格主要依靠的是阅读。

对于“投资”这件事情,巴菲特的态度和他的挚友芒格几乎是完全一样的。“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绝佳投资机会,但它们处于你的个人能力范围之外,你错过它们并不是什么罪过”。咱们知道,二老因为对科技的不了解,放弃了大量的科技行业的投资机会,但是依然不影响公司惊人的持续盈利能力。但是我在社区或者公司见过太多的投资者,经常因为错过几家公司股票的涨停板而懊恼不已,其实说白了,还不是因为这家公司你根本没了解透,多大的仓位代表多大的信心。

在巴菲特和盖茨难得的几次对面对师生问答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先选择一个你最崇拜的人,并写出你崇拜的原因及他身上的优点;然后再选出你最厌恶的人,并写出使你厌恶的地方”。前半部分会慢慢变成自己的,后半部分嘛…

书中也对巴菲特为数不多的几次谈股票市场的记录做了整理,其中有些很有意思的地方,有兴趣的童鞋可以重点读,比如将企业税后利润占GDp的比重与证券价格的关系,作为除了利率之外的第二大影响股价的因素。

对于巴菲特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大家都很关心,书中提到的主要就是两家公司——中石油和比亚迪。巴菲特经常调侃学生,对每个对一家互联网的公司价值有精确计算值的学生打个不及格,对于中国的股票市场,他也认为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如黄河一般浑浊不见底。

那么为什么巴菲特会在2003年买了中石油13%的股份呢,理由非常简单,生意简单的中石油与美国埃克森美孚相比,实在太便宜了。不过有趣的事,在2007最高点卖掉中石油的巴菲特,却在另一家石油公司上讲盈利全送进去了。

然后就是对比亚迪的投资,原因主要有2点,第一点是芒格对王传福的崇敬,“我们若是打算解决环境问题,就不能用新科技再制造出新的环境问题”,这是王传福对可再生电池的描述;第二点就比较汗颜了,中国在当时极低的人工成本,让公司不用采购日本的全自动化产线,从而在产品本身价格就具有竞争力的情况下还能创造可观的利润…

再多啰嗦两句,是最近从工作中有点感同身受的观点,我们知道二老是经常参与所收购的公司的运营的,在收购利捷公务航空后,索科尔负责对这家公司进行重组,而他发现的最大问题,是用这句话总结的。

“管理紊乱的一大好处就是你很难衡量每个人的能力,因此高官们会互相拍着肩膀,吹捧说他们工作出色,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衡量他们的工作”

最后用格雷厄姆的一句话做结束吧,这句是完整版。股市短期运作像是一个“投票机”,而股市长期看就像是一个“称重机”。恐惧与贪婪在投票时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称重时毫无作用。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爬行上班的小学校长》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读了《暑假新天地》里的《爬行上班的小学校长》,听了他人对这位校长的评价,感慨万千。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勾起了我的好奇,我在猜想:这个校长怎么了,干嘛要爬着上班呢? 我带着这个疑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原来,这个小学校长是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他42岁,叫路克。他爬着上班是由于打赌输了!——他在1998年的下学期初,为了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曾公开打赌:如果全校师生在11月9日之前读书15万页,他将于9日那天爬行上班。于是全校师生猛劲读书,终于在11月9日之前读完了15万页的书。一诺千金,路克于那天早上7点离开家门,爬着上班。但为了不影响交通,于是他不在公路上爬,而是在路边的草地上爬。经过3小时的爬行,他磨破了5副手套和一副护膝,终于爬到了学校。 我看了这篇文章后,先是觉得校长很傻,并不理解为什么打这么一个赌:爬行上班肯定被不知情的人笑话,可选什么条件不好偏偏选这个呢?我又读了几遍,发现这个赌打得非常划算:不仅使师生们努力读书,还使他们对自己肃然起敬,何乐而不为呢?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因为已经有人劝他不要爬了,可他仍决定遵守承诺。如果是我,我一定踩着这个台阶,满心愉悦地下了台。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同学之间的约定,大家都没特别重视,原来说好不见不散,可一般都少了个身影,等了一会儿,自己也去干其他事了。看了这篇文章,我还想起了蒙古族对承诺的重视,他们不管何时许诺,若没实现,将被他人所遗弃。不管是何时,诚信始终是最重要的!

《走进书里去》读后感500字


《走进书里去》读后感500字:

在周末,我阅读了《走进书里去》这本书后,有一些感想。

我在班级里语文水平也不怎么样,讨厌背、默书。我觉得我与这本书里《别了,语文课》中的陈小允有几分相像。故事中的陈小允起先非常讨厌语文,可当到了与老师同学离别的时候,却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语文。我读到这儿时,不禁想:在于我的老师离别时,我会不会已经爱上语文呢?如果未来真的有一天,我再也不用语文课,我也会深深地惋惜吧?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啊,所以,我要趁现在还在读小学,要好好学习语文,这样才可以打好基础,为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就。这样,才可能会使人生道路变得更加精彩。

《懂得支配时间才是聪明的人(节选)》这篇文章告诉我了许多学好“四科“的方法,我知道了基础是很重要的,没有根基的人,将来走任何一条路都比哪些基础深厚的人来得辛苦。所以,我要认真学习,打好基础。我还知道要把数学当做“推理小说”去看待,假设你是那个侦探,一步一步追下去,最终凶手被你捉住了,而且没有冤枉他人,这好像就是一次游戏。

我认为这种学习数学的想法很有趣,用这种方法,数学难题也许就变得不那么烧脑了。我以后也要用这种方法,这样就能提高我的数学水平。作者:何其乐

牵着蜗牛去散步读后感


牵着蜗牛去散步读后感(一)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牵着蜗牛去散步》,文中这样描述蜗牛:"它已经在尽力的爬了,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吼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看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他。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最后我松手了,只能放弃,反正上帝都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蜗牛向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 我闻到了花香,感到了柔和的微风,发现了前所未用的风景……"

读后我顿悟:牵着蜗牛去散步,这不正如我们教师的工作吗?文中的蜗牛不正如我们这些成长路上的孩子吗?我们催它、吼它、拉它、扯它,甚至想踢他,有什么用?只会让自己享受不到伴着孩子成长的乐趣。教师自己生气的同时,孩子也会像蜗牛一样流汗、流泪、受伤。那就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允许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听听孩子心底的声音,观察孩子的个体和群体成长的水平和阶段,采取科学的方法,去引领、陪伴孩子的成长。

此刻,竹笋成长的视频浮现在我的眼前。小竹笋不愿醒来,不愿成长,不愿享受外面的阳光和雨露,竹笋妈妈热情的呼唤小竹笋,妙语连珠的描述外面新奇的世界,耐心地鼓励的竹笋,在妈妈的鼓励下小竹笋终于鼓起勇气拔地而出,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享受到了阳光和雨露。

我真为竹笋妈妈的睿智而惊叹!在人的成长路上需要学习动机,文中的竹笋妈妈正是很好的激发了小竹笋的成长动机。小竹笋在妈妈的引领下在自己努力后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也5不正如教师的职业吗?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激发、引领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享受知识的雨露,获得生命价值的提升。

牵着蜗牛去散步读后感(二)

如何有效催促孩子

诗歌《牵一支蜗牛去散步》

------台湾 张天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多么形象的诗歌,孩子们不就是小蜗牛吗?他们慢慢地吃饭、慢慢地穿鞋,全然不顾秒针在飞速旋转,即便大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有一次,妞妞的班级群讨论,每天跟孩子说得最多的是哪两个字。我恰好QQ在线,回复说:宝贝。其他家长纷纷回复说:快点。这个回复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纷纷吐槽自己的孩子动作慢。

我平时基本不会用"快点"这个词来催促。我观察过妞妞和豆豆对"快点"这个词的反应,妞妞听完后有些生气,但是不太敢发作,豆豆听到后依然不急不躁不受影响。

周日舞蹈课结束后,先生一直不停地催促妞妞快点换衣服回家,妞妞有些生气,畏惧于爸爸的权威不敢发作,只好拿衣服出气,急躁得连衣服都穿不利索了。先生对妞妞的情绪变化一点都没有感受到,依然催促,我只好出手帮妞妞穿。在先生的催促声下,为了加快速度,就没有脱下薄薄的舞蹈裤换上带绒的冬裤,妞妞出了大门就喊冷。

豆豆最近迷上了剪纸画画做手工,好几次我们要出门了,他却说等我把这个剪好,然后他不紧不慢,继续剪纸,直到完工了,才匆匆过来穿鞋子。

孩子是慢吞吞的蜗牛,我们站在旁边大声喊"快点、快点"也效果不明显,不如把"快点快点"换成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语言,使孩子更愉快地加速,跟上我们的速度。

以下是我平时经常会用到的催促语言:

一、你是要先穿外套还是先穿鞋子?

要出门了,给孩子一个选择出门前的选择,孩子更乐意参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不会有抗拒抵触心理,也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出门前的准备。

二、宝贝,今天吃馄饨,快起床吃早饭吧!

每天早上我都会在家里做早饭,用美食唤醒孩子,孩子满怀幸福起床,一整天都是开心的。

三、今天先做语文作业吧!

我每天上班时,都会选择一个简单轻松的工作,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

妞妞更喜欢语文作业,先从她喜欢的作业开始,她会更愿意坐下来开始做作业。

一般我都会把她的作业拿出来,放在桌子上,使她快速进入作业状态。

四、你还有五分钟的时间吃饭

早饭时间,豆豆慢吞吞地吃着早饭,我偶尔就会提醒:你还有五分钟的时间吃饭,豆豆听力以后会加快吃饭的速度。

时间是公平的、客观的,用客观的时间来管理孩子的进度,父母可以避免自己成为那个"强迫孩子执行的人",从而避免自己成为和孩子对立的人,孩子不容易对大人产生抵触情绪。

当然我给的时间是能够保证孩子稍微加快速度就可以完成的。

五、妞妞,把玩具收好,手洗一洗,过来吃饭

饭菜做好了,两个孩子却沉浸在游戏中,不肯放下玩具过来吃饭。

我让他们过来吃饭时不会直接喊"吃饭了!",而是告诉她先收玩具,再洗手,再来吃饭。

包含了一个个步骤的指令,孩子一步步地完成,自然而然就坐下来吃饭了。

牵着蜗牛散步,就要用蜗牛能听得懂的语言来指挥他们前进。少一些单一的"快点快点",就会少些对一些对立的抵触情绪,我们的孩子就会更可爱一些。

这篇文章构思了有接近一周的时间了,终于没有赶上在"三八"女王节奉上。晚到的祝福,祝各位妈妈永远年轻漂亮!

昨天儿子细细地给我梳头,让我好感动,我的"小棉裤"好温暖。女儿送了精美的纯手工贺卡给我。谢谢幼儿园老师们费心搞这样的充满温情的活动,谢谢小学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制作贺卡送给妈妈。幸福就是拥有这样一件件暖心的小事。爱你们,我的孩子!

牵着蜗牛去散步读后感(三)

六年级三班 秦玉熹妈妈张丛芝

每学期的家长会到来,我都怀着期待的心情提前来到培新小学。因为,这让我感觉到:女儿在进步着。她在这里学习有六个年头了,每学期学校的面貌都在发生着变化,看到女儿灿烂的小脸在巨大的笑脸墙上众多孩子照片中天真的笑着,学校大门上方LED屏里播放着学校仪仗队孩子们整齐有序的队伍,指挥员就是英姿飒爽的女儿……真是庆幸当初为女儿选择这样好的学校。

在恋爱中成长—《爱上双人舞》读后感1800字


在恋爱中成长—《爱上双人舞》读后感1800字:

掩上书的时候,我想,在这个相遇太多、诱惑太多,而对爱情寄望很高又很容易失望的时代,这本书值得所有真心期望拥有一份坚实的爱的人阅读。——题记

看完了老师推荐的《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和《爱上双人舞》这两本书,我感觉得到自己就像破笋的竹,脱下了一层旧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感觉自己在升华在成长,变得平和,自信和有力,当然过去的遗憾不可避免,但是能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到了经验,汲取了成长的养分,便已经是最大的收获。

先谈谈读完《爱上双人舞》的感受。最大的感受是让我在恋爱这份亲密关系中得到了成长。

首先,关于情绪的有效管理。以前自己也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效果很低,还是动不动就强迫对方和自己接触,一旦对方不答应就借助于其他的极端手段:比如说要和别人结婚,和别人去约会……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伤害对方的行为,也没有意识到是在强迫对方,没有关注对方的感受,而只顾自己的感受。看了这本书中所阐述的引起情绪的观点:决定情绪的是自己的内心,而自己的内心是由信念、价值观、规条决定的。因此,若想事情带给自己的情绪改善,必须先改变自己对事情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这正是我要改变的最致命的缺点。我还学会了“逐步抽离法”,比如,对于他不愿意复合,我在过去做了很多错事这样的负面情绪,我可以感觉得到这份情绪在身体里有多大,并且从情绪的我中抽离出来对她说:“谢谢你常常照顾我。你是负责情绪的,而我是负责想办法的。当你把情绪全收回去,我会想出更好的办法。也许你想用这份情绪来提醒我,这件事情很重要,叫我想想办法,做一些事。我已经知道了,我一定会想办法,无需这份提醒。请你把情绪收回去,我需要你的合作,可以吗?”一般这样说了之后,我内心突然变得强大,把焦点放在想办法和做事情上面,就算偶尔还会有点低落,我会继续想,不管怎么样,过去的那段经历让我看到了我在恋爱中欠缺的能力和做的错误的地方,我将引以为戒,把能够让未来变得更好的价值意义充分吸收消化学习,让自己在恋爱中成长起来。

其次,对于问题的清醒认识。在健康的心理的概念中,我比照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基本都是健康的,除了三点:一是能够改变妨碍自己成长的信念。二是明白情绪其实是来自本人的信念系统。三是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结婚对象的三大致命缺点是:不肯改变;托付心态;不愿分享内心感受。而在恋爱中我最致命的缺点正是不肯改变。因为我觉得自己愿意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对方,对对方完全的忠贞和爱,所以我以前有个很固执的想法就是“你爱我你就必须接受我现在的样子,如果你不能接受,而是要我改变,那你就是不爱我了”。正是因为这样,引起了很多的矛盾和冲突,让我情绪有了很大波动,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于是诉诸其他的东西,让情况越来越糟糕,直至陷入深渊。他之前跟我说了好几遍:“我们互相都改改,好好相处,处得好,就结婚。”可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他这是不爱我,如果爱我就会包容我的一切,就会马上和我结婚,就不会这么说我了,我是多么的愚蠢啊!

最后,对于改变的正确途径。这本书里面讲到的很多错误做法我都有犯过,必须要改变自己的信念系统。信念系统包括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信念就是认为世上的事情应该是怎样的。价值观是指自己在事件中在乎的是什么,即什么是最重要的、想得到什么……等。规条就是事情该怎样做。我想我以前的一些错误信念系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关系。比如,我认为爱一个人就要接受他本来的样子,不然就是不爱。比如,我觉得性行为必须发生在结婚以后,如果发生了必须要结婚,如果发生了关系他就要对我很好,他对我好就必须要舍得为我花钱花时间,他认定我就应该带我去见见朋友,两个人之间必须彼此坦白,包括前任的一切……等等。殊不知,正是这些固执的信念系统引发了我的情绪,让我变得像一头失控的野兽,听不得他的一点意见,总觉得是他的错,因为他说的话,做的事才让我情绪失控,其实正是因为我的让他不舒服的做法才让他说了那些话做了那些事,我总是因果颠倒,把责任推卸给他,认为都是他的错,是因为他不爱我,他不认定我,才让我这样的。其实正是我的种种不好的表现,才让他离我越来越远。

因此对于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些箴言,我会时不时地去重读,让那些正确的观念和做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我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可以成熟应对感情关系的自己,一个可以用最恰当的方法去懂一个人爱一个人的自己。作者:蕴珩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跳着踢踏舞去上班》读后感15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步舞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