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

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

剿灭詹师富——读郦波著《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1500字。

孟子曾说过:“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想要在书籍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中外经典名著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剿灭詹师富——读郦波著《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1500字》,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剿灭詹师富——读郦波著《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1500字:

直到开战前夕,所有人还是想不到王阳明会怎么打。他居然没有派他的主力核心部队,而只派了一部分兵马和广东当地的部队结合,然后去突袭在象湖山附近的詹师富的一支队伍。

詹师富在象湖山脚下有一个营寨,叫做长富村,官军和詹师富土匪的第一战就是长富村之战。官军进攻长富村之战一开始非常顺利。为什么呢?

闽粤边境上,当时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詹师富这帮土匪他们居住的寨子都是土楼。土楼是一种堡垒性的建筑,可以聚居,又可以抵御外敌,非常坚固。但是王阳明自有办法,他让官军四面攻击,攻击的同时选定一个方向作为主攻方向佯攻,一定要突入土楼。此前官军往往都不愿意冲进土楼,怕进去之后被围歼,来个瓮里捉鳖。

开战前,王阳明交代了锦囊妙计,要官军突入进去之后,不要拼杀,而是趁乱放火,放完火就往外跑。这一招非常关键。那个土楼家家户户都连在一起,只要一把火点起来,火势就难以控制了。

文官带兵,儒将作战,特别喜欢用的一招就是火攻。你看诸葛亮就是典型,火烧新野、火烧博望、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军。王阳明也非常擅长此道,一开始就用火攻。

詹师富的这帮士匪在土楼里待不住了,纷纷往外跑。官军围在外面,出来一个逮一个,出来一双灭一双。长富村之战,以詹师富这股土匪大败而告终。败了之后,土匪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聚集的地方靠近象湖山,詹师富带着残部大败之后就进了象湖山。象湖山山深林茂,土匪往山里面一躲,宫军没有办法了。但好歹已经了第一仗,于是就回来了向王阳明交令。

结果带队将官回到王阳明的大帐里头,报告如何初遇詹师富,长富村之战如何大获全胜。带队将官心里头美滋滋的,心想如果论功行赏,自已肯定首功一件。结果刚汇报完,看到王阳明面沉似水,不由心里一惊。

王阳明突然缓缓地问了一句:“既然初战已胜,谁让你们回来的?贻误战机,该当何罪?带队的将官吓坏了,说,大人啊,詹师富带着残部退到象湖山里头了,我们怎么打?那个地盘他们熟啊。实在没有办法。

结果王阳明一拍桌案喝道:休得狡辨。本应乘胜追击,谁让你们回来的?虽然初战胜利,詹师富人呢?土匪大部已撤入山中,你们没有完成任务,谁让你们回来交令的?

本来要按令处罚,旁边众将求情,王阳明方允其戴罪立功,命其现在回去把詹师富灭了。将令一下,将官没有办法,只好带队重新杀回来。再说官军走了之后,詹师富这帮土匪又从山里头出来,重新收拾一下又住下来。长富村是他们的地盘嘛。

结果官兵又回来了。本来詹师富又准备带着队伍跑,但一看这次官兵队伍不像上次杀气腾腾,斗志昂扬,这一次官军跟打了蔫的茹子一样,毫无斗志。读书笔记结果这次一打,官军一触即溃。也难怪啊,官军本来打了一场胜仗,回去想要领赏的,结果被主帅骂了一顿,回来逼着又打,所有人都没斗志,但是又不能回去,只好扎下营来。每天像模像样地打一打,装装样子打一打。

詹师高一看,哎呀,第一次被官兵打败了看来是自己不小心啊。这帮人还是老样子,完全没有战斗力。看来不用往山里头跑了,就在这儿慢慢跟官军耗吧。双方就在这里相持着,每天装模作样地你打打我,我打打你。詹师富很开心,这些官军看起来没什么战斗力,时间久了也就撤了。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往山里头撤。

相持了大概一月之久,突然有一大早晨,官军正式开战,又来攻击。詹师富发现这批官军的面貌全变,又像第一次一样斗志昂扬,开始猛烈攻击。詹师富一看不行,又准备往象湖山跑。结果突然发现,象湖山进不去了。为什么呢?侧后方向被两支官军堵住了后路,已经完成了一个包围圈。

原来,王阳明熟知兵者诡道也。他知道一战之下很难吃掉詹师富,土匪毕竟长期在这个地方聚集。因此,第一场战斗之后,让手下部队再来反复攻击。这支攻击部队已经产生情绪,知道打不过詹师富,就是摆摆样子。但是在这个消磨的过程中,詹师富的警惕心也完全放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用他组建的核心部队新军,然后配合调动的广东和福建的部队,在象湖山周围完成了合围,一下子把詹师富装进口袋里头了。

四大股土匪里,最远的一支詹师富一下子就被王阳明给剿灭了。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奇特方案——读书之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500字


奇特方案——读书之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500字:

当时南、赣、汀、漳一带匪患丛生,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大小土匪数十股,主要的有四股。离王阳明驻军的上杭最近一股士匪的头子叫谢志珊。最远的在闽粤交境的地方,土匪的头子叫詹师富。最弱一支土匪的头子叫卢珂,最强一支土匪的头子叫池仲容。

王阳明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好作战方针之后,究竟要先打哪一股呢?大家都认为,毫无疑问,要么打最近的,要么打最弱的,要么打最强的,都有作用,为什么呢?打最近的,顺手;打最弱的,容易取胜;要么打最强的,可以趁着自组新军的势头,把最难啃的骨头先给啃下来,对其他士匪有震慑作用。这样都能够起到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阳明的选择居然是打最远的詹师富这一支。所有人都不解,打最远的,势必劳师远征。打最远的未必能取胜;不像打最弱的,保证可以致胜。再说,打最远的那股土匪就算胜了,也起不到震慑效果。为什么选择打最远的那支呢?王阳明白有他的想法。

为什么呢?就因为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出乎意料。“兵者,诡道也。”因为最近的、最弱的、最强的那几支都有提防,唯独詹师富这一支因为最远,又不是最强,又不是最弱的,最想不到会被出兵剿灭,因此最没有防备。王阳明定下作战方案,第一个就打最远的詹帅富。

心中贼——《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


心中贼——《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

王阳明文官带兵,平南赣匪患初战告捷,四大股土匪中,詹师富一支被全歼。这一下朝廷轰动,圣旨表彰,他的友人、学生都纷纷来恭贺。

按道理仗打赢了,王阳明应该很高兴。但是他这时候却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警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个人,和外在世界周旋,和社会周旋,碰到麻烦去战胜它,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什么呢?难的是和自己周旋,和自已的内心周旋,战胜自己。王阳明是说,这个地方的匪患三十余年,一直很难平叛。不是说官军没胜过,官军有胜有负,但为什么匪患却渐成燎原之势呢?是因为前面的人只把平匪当做任务,打胜一仗就向朝廷表功。任务完成了,就走人了。并没有真正解决当地百姓的问题。

你解决了一批土匪,还有新的匪患出现,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土匪灭了又生,生了又灭,地方不能真正长治久安。换言之,就是百姓心中的心中贼不破,官员心中的心中贼不破,山中贼就永远也灭不完。这其实已经涉及阳明心学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致良知。

不能让官员的良知呈现,不能让百姓们的良知呈现,就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山中贼虽然破了,若心中贼不破,那不算真正的能耐。最后,要达到“致良知”境界的不仅是王阳明自己,也不仅是他的学生,还要包括当地的百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得地方长治久安,彻底去除匪患。这就叫破心中贼。这个思想很深刻,唯王阳明有这种眼光,大明王朝实得益于此。

正是王阳明具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思想和要使此地长治久安的观点,才使得南赣匪患后来彻底得到解决。试想南赣匪患如果不是彻底在他手中解决,再发展下去,必将民不聊生,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实学精神,不止做表面文章,而是要解决根本问题。但要解决根本问题,你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能随大流,不能人云亦云,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能够做到心安理得,那才是破了心中贼。

朝实得益于此。

阳明心学之无间道——《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


阳明心学之无间道——《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心得感想范文:

王阳明上任之后,首先轻而易举解决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什么问题?他发现官军几乎每次跟土匪作战,都大败,几无例外。王阳明不动声色,察言观色,很快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王阳明把衙门里的一个老吏叫进内堂,把门一关。这个老吏很谨慎,躬身问,大人不知找我何事啊?王阳明站立半晌,突然转过身来拿了一把刀,把刀往地上“咣啷”一扔,老吏吓一跳,大人意欲何为啊?王阳明立刻冷着脸说,我什么都知道了。你是要死还是要活?老吏吓得噗通一声跪下,大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原来这个老吏就是匪寇的间谍,在官府中的内线。因此官府所有的行动,匪寇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所有行动都失败,原因很明显,很容易推理出来,一定有内奸嘛。这个老吏彻底交代之后,王阳明说我原谅你,但是你要戴罪立功。你还要继续向那边传递消息,但是要传递的是我给你的消息。这一下,这个老吏就被王阳明变成了双面间谋。

冀元亨是王阳明非常要的一个学生。他向王阳明倾吐了自己学习中的困惑与苦衷,说自己也很努力了,但是总不得法,脑海中不能见朗月晴空。王阳明笑一笑,拿了一本《战国策》,把前面的那个战国形势地图,唰的一下撕下来,笑眯眯地把这地图撕成一片、两片、三四片,撕得粉碎,然后交给冀元亨,说你把这张图拼起来。这是先生给的作业啊,冀元亨回去就拼,拼了一夜都拼不起来。

冀元亨说,学生愚钝,拼不起来。王阳明笑一笑,你拼不起来是吧?你把这个交给我的书童,让书童去拼。书童笑眯眯地拿回去,很快就拼出来了,拿来给冀元亨看。冀元亨傻眼了,这么难拼的地图,书童怎么拼起来的?书童笑笑,说这很简单嘛,正面是地图,读书笔记后面是作者的画像。地图太复杂,我当然拼不起来,我就按照他的画像,眼睛鼻子这样拼,很快就拼起来了。冀元亨呆若木鸡,王阳明笑着问他,你明白了吗?冀元亨恍然大悟。

我们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王阳明教学手段非常丰富,更可以看到他心学智慧的一个特点:面临各种事物的时候,事物背后的规律在他眼中就变得无所遁形。冀元亨为什么被迷惑了呢?为什么发现不了作者画像拼图的轨迹呢?因为他心中装的东西太多了。东西多了之后,就会丢弃那个原则的东西,看不到背后的东西。作者:

除恶务尽——《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2000字


除恶务尽——《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2000字:

正在这时,王阳明派特使来问池仲容,说王大人对你很好,你至少该投桃报李吧?这都快要过年了,不去南安府拜见一下王大人吗?你光说降,光说降,这个降的过程可有点漫长。你这么久都不去拜见一下王大人,合适吗?池仲容想想也对,但是万一王阳明使诈,自已此去可就是入了虎穴龙潭了。

这个时候,池仲容匪性的一面体现出来了。想来想去,池仲容一身是胆,心里说我就去看看,王阳明他能拿我怎么样?实在不行我调头就走。池仲容精选了九十三个兄弟。这些人都是池仲容手下功夫最好的,可以飞檐走壁,以一挡百,功夫也相当于特种兵。于是,池仲容就带着这九十三个兄弟,来到了南安府。

到了南安之后,王阳明正在衙门里等着池仲容。池仲容也不去衙门,先去校场。听说王阳明已经让士兵都休息了,真的还是假的?要去校场看一看。校场里果然看不到兵。池仲容还不放心,又去了市场,看看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就知道是不是暗中在整军备战。结果一看,老百姓都在准备过年了,一副升平景象。但池仲容依然不放心,又偷偷花钱到狱中看看卢珂到底是不是关在狱中。一看,果然卢珂确实关在狱中。这样一来,池仲容彻底放心了,才到府衙来拜见王阳明。

到了府衙,自己还不进去,让手下先去通报。结果手下刚进去,就被骂出来了,把王大人的话也带出来了。王阳明说,池仲容你进了南安城不先来见我,结果先去校场,又去市场,再去监狱,到底是安的什么心?披头就一番质问。

这一下,就体现出王阳明的大智慧了。其实他对池仲容的动向早已了如指掌,但这时候他要不说出来,就显得他太老谋深算了。池仲容也不相信他进了南安城,自己的动向没有人报告给王阳明。但是王阳明直截了当说出来了。池仲容这种多疑的性格,越是直面他,他越惊慌。

池仲容满头大汗,赶快疾步趋进府中,一头跪下来,然后承认错误,向王阳明连声道歉。王阳明上前扶起池仲容,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是岸。你不愧是当世英雄,明辨是非,知道哪一个选择才是对的,我是真心招降你的。

后人评说这一段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王阳明使诈,就是要把池仲容骗来宰了他。事实上,王阳明好好招待池仲容,安排的住宿都是最好的地方。读书笔记一切接待工作,王阳明都安排得非常细致,非常好,以致让池仲容渐渐缓下心来。王阳明还经常陪着他在南安城中看看百姓的生活百态。当时快要过年了,南安城中要办灯会,也是庆祝剿匪成功。王阳明就陪着池仲容一起去看。

在与池仲容相处的这一段日子里,王阳明发现池仲容目光游移,心思不定,很难彻底感化,这才下了狠心要灭掉池仲容。

到了快过年的前几天,池仲容说,我也来了好几天了,跟大人相处甚欢,但我那帮兄弟在家里头不知道我的消息,我正在准备整编他们一起向大人投降,还得回去做做工作。王阳明笑笑说,这个说得也有道理,但是离过年不过六七天,你现在赶回去,六七天也赶不回山寨,索性过了年再回去吧。我们好好聚一聚。池仲安也劝哥哥,你都已经来了,王大人又对你这么好,你就留下来过个年再走。池仲容犹豫一下,就留了下来。

池仲容这时对王阳明戒心大概已经放下来,但那九十三个兄弟还是与他寸步不离,到哪儿都跟着。一直到了春节,吃过年夜饭,过了子夜,到了大年初一要给赏钱啊。王阳明说,你的这帮兄弟各有赏钱,来的都是客,就得给啊。不过不能这么多人去领吧,每五个、每五个出去领赏钱。然后池仲容的手下就五个、五个一拨出去领赏钱。九十三个人,一拨一拨一拨,到最后都被干掉了,只剩一个池仲容。

池仲容等了半天,没一个兄弟回来,傻眼了。这时候王阳明脸一沉,问池仲容到底是真降还是假降?池仲容噗通一声就跪下了,我真降,我直降。但这个时侯,王阳明历数池仲容派池仲安以及手下做的各种坏事,说池仲容是数十年巨匪、巨寇,为祸一方。我为一方百姓,与你交流数日,但看你首鼠两端,游移不定,实不能留啊。这就是王阳明的果断,为一方百姓,为整个社稷考虑,最后杀掉了池仲容。

这边在南安府杀掉池仲容,另一边所有的官军早已秘密潜行夜伏,找到池仲容老巢,总攻浰头寨,一举歼灭了池仲容这股土匪。

池仲容被灭之后,四省剿匪就大获成功了。此时距王阳明就任南赣巡抚不过一年零三个月。四省之间密密麻麻数百股土匪,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全被王阳明荡平。数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彻底剿灭匪患。王阳明各种奇招无所不用其极,手段简直神出鬼没。他招卢、灭谢、疑池,足见其对人性洞见之深,每个人的欲望、每个人的情绪、每个人的习性都把握得非常透彻。王阳明把人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事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局面控制住了,这就是控局之法的大智慧。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剿灭詹师富——读郦波著《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1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