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300字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300字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000字。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读书有助于我们成长,而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读过经典名著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在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得体会,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最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在你看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后有没有收获一些人生哲理?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000字:

有一段时间没买新的书,大概一两个月,内心无聊的小火苗时有生出,但其实不太确定最近想要看什么书,于是在豆瓣读书的推荐名目里选了几本,对于拿书消磨时光这件事情,除了睡觉前,其他时段已经做的不太那么心安理得,尤其最近,了解到的一些职位信息,国外某些工作签证的发放,都会在罗列的那些些条款后面默默的加上一条,35周岁以下,距离那个限制条件也只不过差了5年而已,嗯,的确是一个特别刺激神经的信息,自己在不在乎年龄是一回事儿,但满不满足既定规则的条件将会是另外一回事儿,即使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在把自己陷入某种境地之前,it seems need to do something-最近对专业技能跟综合心理素质的提升颇感兴趣,虽然最终这两本温情的书还是被买了回来,且看的津津有味。

《外婆的道歉信》和《清单人生》是同一个作者,瑞典人,国外作家的名字通常比较长,基本不怎么记得,但看到同类型的作品时,会记起曾经读过的书,比如看完这两本会不停的想起一个挪威哲学老师写的两本书《苏菲的世界》跟《橙色女孩》,某个芬兰人写的《失物之书》。

北欧,是童话世界。

是安徒生笔下小美人鱼的丹麦、北海小英雄的发源地挪威、圣诞老公公的故乡芬兰、拥有200多座火山的冰岛、也是诺贝尔的出生地瑞典。

北欧,是模范世界。

芬兰是全球经济竞争力冠军常客,丹麦属于最佳商业投资环境,挪威与冰岛夺下最幸福国家冠军,瑞典有最适合人居的城市。

网络上这样描述那些作者们生活的地方-北欧,不得不说福利体系的完善使得北欧的作家们写作风格具有温和哲人的特质,尽管文字里关于冬天的寒冷关于大雪的痕迹关于天气的糟糕也时有出现,但恰当的细腻温情跟真诚的同情像冬雪过后洒在脸上初春的暖阳,让你感恩存在,也在不知不觉中思考了你跟你周围的人及事物的种种关系。

《外婆的道歉信》最打动我的其实是看到中途,一个正方形的信封突然掉落出来,封面写“ToElsa”,里面那封简单的手写体信,来自那个被Elsa称为外婆又在她的年纪显得过分活泼的人,她为她得癌症死了向7岁的Elsa道歉。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完美,即使成为了某个人的英雄,既有高贵的一面,也有羞于展示给别人的不堪,尤其很多出乎意料的结果到来,反正,读书笔记我挺喜欢那个不怎么守世界规矩的外婆,她的故事看起来她有一个既强悍又精彩的人生,她跟自己的女儿-Elsa的妈妈关系不好,尽管她曾经在战地在海啸里拯救别人的生命,她在Elsa出生后,选择留在家,再也没有离开,成为一个老成的小朋友Elsa唯一的朋友。

《人生清单》里人物的主角是《外婆的道歉信》里那个管东管西的烦人精,这本书里剖析了她的人生,也走出了她积满灰尘的婚姻,甚至末尾孩子们送给她的汽油足够开到她一直想象的巴黎去。这本书里关于球迷的描述让我无端觉得足球这种跟我八竿子打不着的运动特别有趣。

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生的所有疑惑几乎可以全部浓缩成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曾期待现在的自己应当更厉害,会多一种语言,会继续并擅长网球,会有不错的写作输出,会绘插画,会去过更多的地方,会更勇敢,有很多的事情,若当时怎么怎么样,就好了.......毕竟,布里特-玛丽拥有足以开到巴黎的汽油的时候已经63岁,而一切,现在开始还都不晚。作者:树上游泳的鱼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外婆的道歉信》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外婆的道歉信》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起初看到这本书,是被名字吸引。查看了内容,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一部畅销小说。我印象中好像没看过什么北欧作家的书,于是就买了。读书这种事情,哪怕是闲书,畅销书,都可以随手拿来看。最近买的一些书,依然是古今中外都有,然而我自己有时候也为自己只能停留在中文世界里而感到些许遗憾,不像英文特别好的同学可以去研读莎士比亚的原著,也不像法文特别好的朋友可以捧着巴尔扎克的原著大呼过瘾。

所以如果看到一本外国作家的书,觉得还不错,首先要感谢的是译者了。

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特别,像个孩子,又不像个孩子。一开始看被作者描写的那位“外婆”惊到了,真是太疯狂的一个外国老太太。之后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是从一个七岁孩子的视角在描述这个世界,以及她的所见所闻,她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对于外婆留给他的东西,和交给她的任务,等等。

说实话真很佩服作者,因为我会对比自己,我现在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了,哪怕在我心中曾经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超级英雄,可是我都不能写出这样又像孩子,又像大人的文字,我已经不是孩子了,而巴克曼肯定是一个特别像孩子的大人。这个对于一个人来说,特别可贵。也特别幸运的。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要辅导一个孩子写作文,孩子表达的总是磕磕绊绊,甚至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的,我们要非常耐心的帮孩子理清思路,告诉他们话该怎么说,要说的很纯真,要看起来还是孩子的语言,又不能有语法错误。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用的是非常精准的孩子般的语言在写作。

如果一个成年人,或者一个老年人,还活得像个孩子一样纯真通透,那真是特别难能可贵。只能说他太幸运了。在中国,这种基本上是没可能的。所以当我们想起自己的外婆,绝对不是书中的那个外婆的样子。我的外婆永远是端庄,安静,文雅的,和我们的交流也并不是很多,她的世界也不容我们总是去打扰,她尽管儿孙满堂,可是好像也并不引以为傲,她最关注的始终都是外公。可以说,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大家庭的女主人。外婆就是外婆,绝对不可能是个孩子。

而这本书里的外婆,是个极其疯狂的人,无数的举动让人瞠目结舌,比如大半夜带着孙子翻墙爬树去动物园,还向着管理员丢屎。看到这里,我只能感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实在太大了。而这位外婆的这样的举动,只是为了安慰她的小外孙女爱莎,因为爱莎今天在学校遇到了很不开心的事,很低落。所以外婆半夜把她带了出去,外婆说如果想忘记一段不愉快,必须要有另一段更疯狂的,印象深刻的记忆才行,于是就有了动物园事件。

看到这里我很感动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理论。仔细想想,这也是西方人的特点,他们比较单纯,健忘,容易快乐,特别是北欧那种高冷的地方,大多数都是黑夜,人也不多,真心的很无聊,很难有什么激情和刺激,所以,或许就孕育出了这样的外婆吧。这位外婆并没有结婚,爱莎的妈妈也只是一个意外,爱莎也不知道自己的外公是谁,其实外婆的身体已经很不好,后来也不得不离开了爱莎,去世了,可是她真的很爱这个孩子,她用她的方式和方法告诉爱莎应该怎样勇敢的活着,是一个孩子能听懂的语言。

就我接触到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的那种纯粹,真的是和中国水土不同,真诚,纯粹,不论什么年龄,都可以像个孩子一样的创作,而不像中国人的文字里,写不尽的机关算尽,万般纠结。

估计还是土壤不同,中华大地上,最多的是人,人和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由此激发出来的东西,就不可能让一个大人可以无忧无虑的单纯的活着了。所以很多人不想长大,拒绝成长,但是又挡不住长大的脚步,到了年龄了,也稀里糊涂的结婚生子,其实自己并未做好准备,以至于要迎接一系列的生活上的各种混乱,还怎么可能做一个纯粹的人呢?

这本书里的文字,一看,就是那种没有受过伤害的,从小到大都自由生长的作家的文字,没有被打压过,禁锢过,伤害过,所以,是令人羡慕的。

在我看第一部《哈利波特》的时候,我就很感慨,感慨的是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沉迷于这种魔法世界了,内心就算再热爱,也很神奇的与之发生抵触,因为当时我在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里,适应着“长大”应该具有的素质和心理,正在硬着头皮走进社会这个大染缸,所有的童话世界,魔幻魔法,都要暂时放在一边。等我真正长大和懂得之后,再回头去看,只会更加唏嘘,因为人生总是在取舍的,哪怕是非常好的东西,也可能与你无缘。如今看很多电影,都是从镜头,编剧,故事结构,演员表演,电影配乐等等方面去看,不会单纯的是为了去看一个“故事”。界定一个电影的“好”与“不好”,也不会那么轻易判断了。

或许这是一个更成熟理性的态度,可是和孩子的眼光相比,也略显无趣,所以说赤子之心可贵呢,“半生归来仍少年”也是十分的难能可贵。

所以其实,《外婆的道歉信》这本书我并未看完,就好像看《哈利波特》一样,后面的几乎都没有看过,因为一开始就已经被吸引和感动过了,并非要看到结局才能写出读后感。

要读的书真的很多,能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很快乐。最主要的,是保持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哪怕不再像孩子那样纯真,也不至于蜕变成老妇女那样无趣。

尽管我承认自己的文字是经历过“打压禁锢和伤害”的,我也不可能写出什么孩子般的语言,然而我依然为自己至今可以自由创作而感到愉快,于我而言,不同时期的文字,体现出的是不同年龄的我自己,我生长在中国大陆,我注定是和国外的作者不一样的。而与每一个写作者的共鸣,并不在于他喜欢的东西我也喜欢并且写进了作品中,而是对于写作本身的热爱。东西方真的大不同,感谢有那么多翻译家,让我们可以学习和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畅销书,学习语言在我看来,是可以进入另一种语言世界,去读那个世界的书,体会原汁原味的感觉。可是现在的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外语,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真是可悲可叹。作者:小海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1000字


读完这本书,回想一下书中同样的问题,如果是我,我会怎样,我属于哪类人呢,我会不会也能破除万难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呢。

虽然我们现在不会遇到战争,“任务”也没有主人公那么艰辛与危险,但是工作、生活仍然会面临许多许多的问题与选择,当面临困难或者危险或者自己不想面对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闭上眼睛,这是人类的本能反映。但我们自己都清楚,这样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应该积极的面对、解决,完成最终的任务。

敬业、勤奋、执行这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天经地义,《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就很直白的表达了这一切!主人公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辛,徒步穿过危机四伏的国家,这是他的任务,务必完成的任务。同样的道理,我们工作就是由一个一个任务组成,我们只能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己,执行大于一切!公司需要的是对公司忠诚、敬业、勤奋、感恩、积极主动的员工。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在每一项细小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东西,不仅要对自己分内的工作尽职尽责,而且要更上一层楼,做到更主动,更卓越,要专注、要主动学习。主动这个词我们经常见,但是要做到主动工作确实很难。这时工作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找准自己位置,用开阔、高尚的思想态度面对赖以生存的工作。

一个公司健康稳定的运转靠的是各个部门的相互合作、相互沟通,不抱怨自己的工作多辛苦、多难做。其实每个部门都一样,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而努力,抱怨没用任何用处,工作还是照样要完成。也许有人说多做多错,但是反过来想,我们学到的不就更多了吗。错了知道教训了,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这是学习的过程。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许是枯燥的、单调的、繁忙的、烦躁的,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领导、同事、业务员、客户、家人、亲人、朋友,因此我们更要积极面对每天遇到的一切,不管好与不好。读后感

积极的生活,努力的工作,完成工作与生活的各项任务与选择,加强学习,加强工作技能加强执行力、当日事当日毕,这是本职工作也是使自己更好的必经之路。作者:邱蕾

《外婆》读后感1000字六年级


书中描写了我童年时离开父母,来到乡下和外婆相依为命的生活,外婆却带着我把苦日子过成了甜日子。当我风卷残云地扫光盘子里的所有吃食时,外婆几乎没有伸筷子去夹盘中的菜,而是带着满足的微笑看着我,好像是自己在享受美味佳肴;当因为外婆打工的厂子停工,家里只能吃稀饭时,外婆摸出攒了很久的鸡蛋,给我做青椒鸡蛋饼,她却一口没有吃;当家里的铁皮房顶突然被大风卷走时,外婆猛然趴到我的身上,任杂物和尘土砸在她的背上;当我把写好的第一篇文章递给外婆时,不识字的她把双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直到她确定手上没有一点脏污,才把纸接到手上;外婆还总是惦记着母亲:这丫头出门忘了娘,唉,她忙,忙是好事,不忙会生病的。我因为贪玩,忘了曾答应外婆要去五叔家搬砖,外婆便用假意说要带我去热乎坑泡澡结果却失信于我的方式好好教训了我一顿让我切身感受到失信于人的痛苦;我抢了风儿的书,还撒谎说是借的外婆责罚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赔不是;我跑了几天步就不能坚持了,外婆说:如果你想半途而废就不要开始。然后喊着一二一带我一起跑步作者用自己的回忆,朴素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

外婆的爱不仅体现在生活中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物质缺少的情况,外婆目不识丁,生活困顿,却鼓励我好好读颜教授那儿借回一本又一本的书让我阅读;我抢了风儿的书,还撒谎说是借的,外婆责罚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赔不是外婆,虽没有受过教育,却仍将她朴素的人生道理传递于我和母亲。书中,外婆的语言直白简单,甚至带着乡下老人的粗浅,透过作者的描写,外婆在我心中,是最爱作者的人,也是作者最尊敬的人。

童年,是人一生的惦记,是人最珍贵的回忆,留下质朴的记忆,经历过的苦难。人生只有享不到的福,没有吃不到的苦,也没有受不了的委屈。

成年意味着放弃童年最可爱的夸大妄想的梦,成年意味着懂得了这些梦不会实现,成年意味着掌握智慧和技巧,但是童年的记忆是不能改变的。童年记忆既非简单的激进,也非固陋的保守,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的童年生活记忆,也会随着时光流逝,还能触碰它吗?

在读了《外婆》之后,仿佛从书中的外婆看到了自己的外婆,这部充满亲情与爱的主义小说中,我终于看到了外婆对我默默无闻地爱,那,是一种慈祥的爱。

洲头街小学六年级(1)班 杨睿

《外婆》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外婆》的书。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名叫群的男孩,来到黄石,和外婆相处的那段时间里,外婆教会了他做人。

说话算话比什么都重要,吐在地上的唾沫舔不起来。外婆告诉了我诚信,人读了书才活得明白。外婆告诉了我读书最重要。只有今天吃苦,明天有福。外婆告诉我先苦后甜......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我听到咔嗒一声,好像我折断了什么。原来是一棵春笋被我踢倒。这可是一棵好笋哟,明年又是一株好竹子。外婆惋惜地说:你要记住,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我点点头,尽量不再踢倒春笋。并且,竹子的清香沁人心脾。

从这一段中,我明白了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值得珍惜的。

我最有感触的是:外婆说,做生意和读书一样,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我觉得外婆说的对,我在8月13日的时候学会了骑自行车,可我二十天不骑了,在9月20日时,我准备去骑车玩,当时我大脑一片空白,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了。哎呀,我竟然不会骑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真是太不好了!外婆能言善辩的可太对了!

这真是一本好书!

洲头街小学三年级二班 冯稀茹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3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