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雾中偶记读后感200字

雾中偶记读后感200字

时代迷雾中的人性——《封锁》读后感4500字。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中外经典名著。在我们认真读完一部中外经典名著后,总会在其中品出不一样的思想。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在读中外经典名著时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本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时代迷雾中的人性——《封锁》读后感4500字,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时代迷雾中的人性——《封锁》读后感4500字:

故事以吕宗桢与吴翠远的萍水相逢为中心,刻画了遭遇封锁,被迫停下的电车中的百态,整体略显压抑的笔调勾勒出了在时代迷雾中挣扎的人性,淡淡的伤感与无奈渲染透了身不由己的麻木与寂寞,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微妙的心理变化。本文将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力图洞察文字背后的人性。

小说从电车司机的视角中悄无声息地开始,他眼中的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无穷无尽,这就像被甩不掉的牛皮糖黏住了眼睛,让人心里腻而烦。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是令人绝望的,“然而他不发疯”,对这种无奈到令人绝望的工作仍保持这种态度的唯一解释,就是麻木。可以说小说是在“麻木”中展开的,但人性本身永远会抗拒这种悲哀的状态,停车的摇铃声打破了这种单调的“麻木”,也“切断了时间与空间”,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切不断与扯不破的却是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时代巨幕。

视野转向电车之外,马路上的人飞奔着,太太们希望能够进入商店,无助地哀求,收获到的只是冷漠地紧闭着的铁门。张爱玲在这里写到:“铁门里的人和铁门外的人眼睁睁对看着,互相惧怕着”。他们并不在乎是否有老人与孩子需要帮助,时代的重压下,人性变得神经质,冷漠就像渗进岩缝中的松油,荒凉与悲哀在对视中慢慢铺开。

电车中的人知足到可怕,“虽然设备简陋一点,和多数乘客的家里的情形比较起来,还是略胜一筹”,读到这里仿佛内心被狠狠地揪了一把,生生地疼。这是怎样的一种荒凉,生活的贫瘠让内心荒芜,窗外的世界竟无法给车里的人带来丝毫的触动,人类原本好奇的天性已然被“司空见惯”四个字磨平了,还是麻木,令人恐惧的麻木。“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当这样的力量作用于血肉之躯,不被压垮,哪怕苟延残喘恐怕也值得庆幸,时代的迷雾让每个挣扎在其中的人喘着粗气。

乞丐的唱腔压不住这种可怕的沉寂与静默,为生活所迫,他们悠长的强调“从一个世纪唱到下一个世纪”,仿佛这苦难也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地永无尽头。感情似乎是无坚不摧的侵入者,乞丐的悲哀带动了身为同乡的电车司机,他跟上了乞丐的唱腔,虽然表面面具式的冷漠已经刻入灵魂,但我相信此时的众人心里也在轻轻唱和。

公事房的人的谈话平淡无奇,却有着深深的世故的烙印,“敷衍上头”、“不会做人”……一个社会的疲沓似乎总是从公事人员开始的;而他拿着扇子装腔作势、不懂装懂地胡乱解释医科学生的简图,更让人反胃。

中年夫妇表面体面,却生怕手中的熏鱼弄脏了西裤,失了体面事小,多花钱却事大;丈夫对医科生简图评价可谓啼笑皆非,但没人关心,也没人懂,他太太关心的只是别把裤子弄脏。生活但凡有一点点“越轨”之处,总会被现实的恶浪打回冷漠的哀伤中,无知中的情感总是那么无力,让人心酸。

吕宗桢对面的老头子虽然被寥寥几笔带过,却别有深意。他手里玩着核桃,头也像个核桃,而他的小动作却代替了思想,因为在这样的悲哀中,思想也显得太沉重,只要物质富足,哪怕没多大意思,也足够了。

医科学生保留了些许的希望,他修改的人体骨骼简图成了众人眼中的笑话与口中的谈资,但他似乎并不在乎,周围的人早已跟不上他的脚步。

寥寥几人,张爱玲已经将一个城市中人的状态完全展现了出来,哀伤、冷漠、麻木、可怜、艰难地维护着随时可以抛却的尊严、苟延残喘地喘着粗气……时代迷雾中的人在字里行间爬了出来,诉说着他们的悲苦与无奈,映射着整个时代的空虚。

人性的深刻性必然要求表现的深入性与集中度,吕宗桢与吴翠远成为了张爱玲笔下的这个焦点。

角落里的吕宗桢有着一肚子的不如意,这种不如意是岁月积沉在他心底的。像他这样的人,作为这个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可谓数不胜数: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些小钱,对日复一日的生活,特别是婚姻感到厌倦,渴望刺激与改变却又恐惧世俗的眼光,这样的矛盾体正是整个时代纠结的缩影。吕宗桢的出场便是在对太太的抱怨中,这些无厘头的不满其实是对整个生活状态的忍耐,只不过,他没有勇气反抗!连饿了也需要“决定”,这是怎样的软弱与空虚,拿出包子,吕宗桢竟然有耐心去认报纸印在包子上的铅字,这种玩笑性质的事在“吃”面前显得更为可笑,因为“吃”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中最大的诉求,无聊与空虚充实着这个“老实”人,他带动着所有人阅读着毫无意义的文字,打发时光也不愿思考片刻,“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也许痛苦的本身便是对自己毫无价值的一生的反省,只不过这样太累太痛,不如远远地逃开。

吴翠远也同样带着不如意,众人眼里的“好女儿”、“好学生”却被这些社会价值紧紧地套牢。她很平凡,尽管衣着得体,有着“模棱两可的美丽”,但依旧“唯恐唤起公众的注意”。翠远一直是默默的那个人,始终带着莫名的自卑,两头受气,读了很多书却被认为不如找个有钱的丈夫来的实在,与吕宗桢相比,她才是那个真正与这个迷雾般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人。或许她的反抗也只能是在批改带有些许血性的作业时的一时感慨,她能碰触到的真实几乎不存在,才会对每一份看似平常的真实那般地关照,无论怎样,她都有着与整个社会撕不破的隔膜,“翠远不快乐”。

董培芝的出现让这两个永远不会产生交集的人短暂地联系在了一起,透过董培芝我们可以洞悉吕宗桢的心理,他恨董培芝看上了他的大女儿,打心眼里看不起他这位清寒而心怀大志的表侄,宁愿背上调戏妇女的恶名也不愿和表侄产生任何瓜葛,这种极端的反感来源于诸多的不如意,甚至包括对太太的不满。

吕宗桢坐到了吴翠远边上,他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样,“他不怎么喜欢身边这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的,像挤出来的牙膏。她的整个的人像挤出来的牙膏,没有款式。”很明显,她只是他用来逃避董培芝的手段,整个人被伪装地没有一丁点特点。而吴翠远本身开始也并不为吕宗桢所动,一点笑意也没有,刻意维护着那份不知从何而来的矜持。这是虚伪与虚伪的交锋,和周围别的事物一样,没有一丁点的真实,这样的开端,或许本身就是一个玩笑。

吕宗桢并没有停下来,他开始搭话,不得不说他很有一套,带着恳切的语调慢慢攻破了吴翠远的心理防线,但她仍要坚守那份矜持与正经,虽然开口,不过表面敷衍,但她并不知道吕宗桢从一开始也不过是敷衍,先前说了什么他也早就忘了。董培芝离开了,吕宗桢也恢复了正经,原本交集到了这里也就该结束,但真正的转折正是从这里开始。

董培芝膝上摊着的练习簿吸引了吕宗桢的注意力,接下来的细节很能反映两个人的微妙心理变化,吕宗桢误以为她仍是一名学生,但吴翠远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应,虽然仍保持着距离,但明显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身边这个“冒昧”的男子。从学历聊到工作,两个人的距离一步步拉近,当聊到生活的时候,吕宗桢面对这个萍水相逢的人,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的压力,一吐生活的不快,接下来的吴翠远做了一个聪明女人最擅长的事——倾听,带着激烈内心变化的倾听。

吕宗桢很快将生活的不如意归咎于他的婚姻,责怪他的太太不同情他、学历低、脾气差,至于当时娶她的原因,他也毫不忌讳地解释为年轻时的她很漂亮。一个懦弱的男性的灵魂到了这里暴露无遗,在我看来,全书最具戏剧性的情节就发生在这里:面对吕宗桢的抱怨,吴翠远竟然没有一点的不悦,而是表示了理解和同情。其实吴翠远内心明镜般的透彻:“她知道他们夫妇不和,决不能单怪他太太,他自己也是一个思想简单的人。他需要一个原谅他,包涵他的女人。”所以甚至可以认为,这里的吴翠远是在迎合这个萍水相逢的男人,至于她为什么选择这样,可能并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吕宗桢的抱怨触动了她自己的内心伤痛,即女子教育的问题。

接下来的情节依然是戏剧性的,两人同时探出头去张望,脸庞异常接近,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击碎了所有的虚伪,整个交集在这里出现了那么一点点的真实,张爱玲在这里的描写可谓“神来之笔”:“宗桢和翠远突然觉得他们俩还是第一次见面。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之前的虚伪做作在这一瞬间都仿佛不存在了,两个人身上被社会贴上的标签都被撕了下来,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她也不过是一个单纯的女子,“他们恋爱了”。

恋爱中的人总是毫无保留,他们好像都找到了那个知心的人。终于,吕宗桢提到了婚姻,他依然很直白,说明自己并不会离婚,只是希望娶妾,时代套在他身上的其实一刻也未忘记。吴翠远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但她着实觉得眼前的男人是可爱的,他激发了她内心一直不敢表露出来的反抗欲望,“气气他们也好!气,活该气”,这和吕宗桢对他太太的态度如出一辙,但她自己也并不知道的是,她其实也与吕宗桢一样,永远逃不出时代的套子。

陷入爱情当中的女人总会选择不顾一切地体谅对方,翠远也一样。她哭了,“她简直把她的眼泪唾到他脸上。他是个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个!”吕宗桢要了她的电话号码,她依然希望保留一个女性在爱情中的尊严,她只会倾听,不会选择用言语去打动爱人,也并不愿意让他把电话记在纸上,因为“她的电话号码,他理该记得。记不得,他是不爱她,他们也就用不着往下谈了。”而这些,在我看来,吕宗桢是不可能体察到的。

通行的铃声让这二人之间原本凝固的时空重新开始了流动,吕宗桢离开了,这对于翠远来说,等于这个人死了,因为如果从此再无联系,便和未曾见过一样。他坐回了原来的位置,态度很明白:“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众生百态的声音与画面很快填充了两人间的距离,时代的洪流淹没了恍如迷梦一般的经历,只剩下刚刚的交谈,还回荡在耳畔。

吕宗桢回到家,回到了那个刚才在他口中一无是处的地方,他依然尽着他的本分,他也只能这样,最后的纠结后,他屈从了,就像那乌壳虫那样,没有打给电车上萍水相逢的她。

毫不留情地说,《封锁》中体现的人性是自私与虚伪的,但这些让人痛心的“利己主义”与“逢场作戏”是在时代迷雾的压抑中游荡的。吕宗桢是这样,抱怨了已经得到的一切,倾吐了自己的不快,实际上却越不愿意舍弃分毫;吴翠远也并不高尚,她只是压抑,而这份压抑借助吕宗桢的嘴被表达了出来。众生可以为了面子胡说八道,也可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吕宗桢不过是在合适场合出现的一个抱怨者,吴翠远也不过是一个被压抑很久的共鸣者,两人的相遇只是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一个梦一般的回忆。

并不能说整个过程一丁点的真实也不存在,我愿意相信在吕宗桢和吴翠远完全退下伪装,释放自己的不快时,那一瞬是真实的,至少他们在那一瞬变得单纯,与时代错位的单纯。不能说仅凭这次相遇,双方就深深相爱,其实两人都是带着赌气的心理为寻找到了同病相怜的共鸣者而欣喜、安慰,只是这份欣喜与安慰是不是爱情,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时代的迷雾封锁了诸多的可能,也封锁了人性的深处的渴望,人在这种力量面前显得无助又无奈,但终归希望还是存在,只要环境改变,那份人性中本初的、最宝贵的情感还是会毫无顾忌地迸发,这恰恰是全文最令人感动的!作者:傲沧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亲密关系》读后感4500字


刚刚读完艾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发现自己在这一领域果然是所知甚少,所以接着便看了这本研究亲密关系的经典书籍。几近400页的皇皇巨著,凝结了众多科学家毕生的心血,我能理解其中万一便实属幸运。(pS:书的每一章都有非常好的总结,我就直接摘录了,有预感会非常的长)
part1:关系的要素
亲密关系至少在六个方面与更加随意的关系有着区别:了解、关爱、依赖、互动、信任和承诺。亲密的产生并不绝对需要这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但大多数有意义的关系都包含这六个因素。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归属需求是人类与朋友、亲密伴侣保持固定关系的驱动力,当其满足或者稀缺时,满足马斯洛需求的动力学理论。
孩子与主要看护人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情感依恋。安全型的孩子与其他人的关系快乐而充满信任;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则紧张而不独立;回避型的孩子对他人心存疑虑。不同的依恋类型直接影响其成年后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同时,成年后的亲密关系经历也会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情感依恋类型。
关于性别的差异,作者强烈地反对《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中过分强调男女差异的思想。作者认为尽管男女有别,但相同远远多于差异。大多数文化倡导男人占据主导地位,发挥工具性,女人热情,发挥表达性。然而,这种鼓励男女专长的结构是有缺陷的,双性认同的人能够拥有更好的亲密关系。(并非双性人,这里指的是即具有男性性格特质,也具有女性性格特质的人,只是哪个占主要而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另一种性别的性格特质,只是文化的倡导使得大多数人专注于其中之一罢了。)
亲密性存在着回报,也存在着成本。人们可能会担心暴露,失去控制,遭到遗弃。那么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因为我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彼此。
part2:关系是如何开始的呢?
亲密关系必然始于吸引,而且是相互的吸引。我们会被那些其出现对我们有着回报性的人所吸引。有两种类型的回报会影响吸引力:某人带来的直接回报(行为、特性或可以得到的外部的回报);某人的出现与这种出现带来的积极的体验之间的回报性的关联。
接近提供了社交的机会,但不能决定社交的品质,我们从我们周围的人当中选择朋友或仇人。与远方的伴侣保持关系通常比伴侣近在咫尺的关系满足感要少,这是因为远距离的交往提供更少的回报,但需要更大的成本。
除了熟悉、相像以外,美貌是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广泛的定势思维让我们假设貌美的人同时也具有其他性格上的美德。人们倾向于与外表般配的人结成一对,外表吸引力起着过滤作用,人们据此选择能够接纳他们的最有影响力的伴侣。
另外一方面,人们是不愿意冒被拒绝的危险,我们喜欢那些很有可能接受我们的人,而很少约请不太肯定能接受我们的人。确实,多数人都在将外表吸引力乘以回报喜欢的可能性,计算着对他人的拥有的渴望。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则关于郎才女貌的文章,颇合这里的情景。中国古代婚姻流行郎才女貌,这种婚姻往往是令世人歆羡的。然而,作者从理论上论证了其实这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婚姻,逻辑如下:假如男子只有才华非常突出,女子只有外貌非常突出,他们的相爱和婚姻是因为各自看上了对方的才华和容貌,那么在他们结合的时候确实的是般配的。然而,随着男子的才华与日俱增,女子的容颜渐渐衰老,两人的价值便有了巨大的差距,这时候男子便可轻易休掉这女子,再娶另外一个与其才华般配的女子。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郎财女貌模式渐渐地取代了过去的郎才女貌,但是,这种新的形式依旧逃不出这一逻辑,因为男子财富的日渐增长和女子的年老色衰,悲惨的婚姻成为了大多数,不得不引人深思。
part3:我们如何思考自己的关系呢?
当我们第一次遇见别人时,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使得我们对关于别人的最初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在形成整体的印象时有着特别的影响力。第一印象会影响我们对后续信息的选择和理解,通常会表现出确认性偏见。
亲密关系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角度来解释同一件事情,人们常常会犯归因错误。幸福的伴侣会形成积极的幻觉,强调伴侣的优点而将缺点最小化。在建立关系的时候,人们常常带有如下不利的信念:异见是有破坏力的、心有灵犀很重要、伴侣是不会改变的、性生活每一次都应该是完美的、男性和女性是不同的、伟大的爱是自然发生的等等。相信这些的人不会努力解决问题,只是避免问题。结果与较为灵活的人相比,他们的关系成本高、自己对伴侣的投入少。
我们试图影响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这称为印象管理,一般有如下四种策略:用迎合来寻求别人的接受和喜欢、用自我推广来寻求尊重、用威胁来表现自己的危险性和恶意、用恳求来表现无助和有需求。
part4:我们是如何与自己的伴侣交流的呢?
总体上可以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又包括面部表情、凝视行为、身体语言、身体接触、人际距离、准语言。非语言的准确度预示着关系的满意度,不快乐的配偶往往不善于非语言交流,尤其是丈夫。对非语言的不敏感性使一个人成为一个不爱给予回应的伴侣。
语言交流,表现为自我表露,也就是向彼此表露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这种交流服从社交渗透理论,随着关系的发展,自我表露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
交流不当的影响在不幸福的关系中是很明显的,苦恼的伴侣在表达自己意图时是有困难的。他们倾向于东拉西扯,交谈常常不切主题。他们也不善于倾听别人,往往令人不快地打断别人,在别人所说的话中挑错。最糟的是,他们表现消极的情感,以批评、轻视和自卫的方式说话。他们也会对彼此如石墙般地沉默,双方陷于交战状态。
那么,正确的交流准则有哪些呢?
1、说我们想说的。在抱怨时,有技巧地聚焦于特定而具体的行为上,而不是对方的性格上。
2、积极倾听。努力理解伴侣,将伴侣发出的信息加以意译,以确保她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询问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来评估其准确性。
3、保持礼貌和冷静。快乐的伴侣会避免延长消极情感互动的时间,但有时候这很难做到。在这一方面,定期会面来解决问题也是有帮助的。
4、尊重和确认的力量。即使双方有不同的看法,伴侣们也应该通过交流对对方观点的尊重和承认来认可彼此。
part5: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理论的社会交往经济学认为,人们寻求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回报的关系。
科学家将人们对当前关系的预期定义为比较水平,当当前关系得到的结果高于比较水平的话,人们感到满意,反之感到不满意。另一方面,将其他关系可以得到的结果定义为替代者比较水平,当当前关系的结果高于替代者比较水平,那么他们就会依赖现在的伴侣,反之则会离开现在的伴侣而投入到新的关系当中。因此,按照上述两个维度,关系可以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幸福而稳定、幸福而不稳定、不幸福但稳定、不幸福而不稳定。
part6:爱情三元论
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元论认为,亲密、激情和承诺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8种类型的爱,其中激情被认为是最为可变和最难于控制的。
亲密和激情结合就形成浪漫的爱,是一种当人们恋爱的时候在脑海中的体验。亲密和承诺结合就形成友伴的爱,是和将与之牵手终生的人之间的深切的友谊。
一般地,人们结婚以后浪漫的爱情开始减少,有时候会很迅速。为什么呢?
浪漫和激情涉及到幻想、新奇和唤起,每一个因素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友伴之爱非常令人满足,比浪漫的爱情也更为稳定。
写到这里,想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问答。问题是:恋爱半年,女朋友觉得没有了开始时的新鲜感,怎么办?获得一万多点赞的高票答案如下:一直认为,所谓新鲜感,不是和未知的人一起去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和已知的人一起去体验未知的人生。这不正暗合艾弗洛姆关于爱的能力的理论吗?人首先要将自己的人格发展到具有创造性倾向,才能具备爱的能力,才能爱人。
part7:压力与紧张
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些共性的危害因素,诸如害羞、嫉妒、说谎甚至背叛。
害羞之人为社会不认同而苦恼,也不善于交往。习惯性害羞的人更担心负面的评价、自信心不足、社交能力差;所以他们担心别人对自己会作何感想,但又没有能力留下好的印象以避免别人的不赞同。可笑的是,由于这种胆小羞怯的举止,这些人反而给别人留下了他们希望逃避的负面印象。
嫉妒,当人们面对自己所珍视的关系输给真实的或想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他们就会体验到嫉妒感,这是一种综合了伤害、愤怒和恐惧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嫉妒分为两种类型。当关系受到真实的威胁时,个体会产生反应性嫉妒。相比之下,当伴侣没有做错,个体的怀疑没有事实依据的时候,会产生怀疑性嫉妒。
谁容易嫉妒?对某一关系依赖性较强的人会更嫉妒,感觉不适合或者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让伴侣满意的人会更嫉妒。
谁令我们嫉妒?不是所有竞争者都是平等的。在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方面超越我们的对手才是特别令人苦恼的。对女性而言,最具威胁力的是外貌吸引力,对男性则是领域性的权威地位,这种嫉妒可以从进化论中找到源头。
通过引起伴侣嫉妒以期改善关系常常反而使伴侣最终离开自己,实际上,是存在既无利于也无害于自己关系的方式对嫉妒做出反应的。为了将嫉妒保持在可控水平,我们首先要摒弃嫉妒是真爱表现的观点。嫉妒并不是出于对伴侣幸福的考虑,其本质是自私的。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控制嫉妒的人对自己独立行动和生存能力都有着较强的自信。
说谎,多数是自私自利的,少数是善意的。事实上,随着关系亲密程度地加深,伴侣对对方欺骗自己的判断准确性逐渐在下降。人们通常不善于识破别人的谎言,所以说谎者的谎言大多数都能得逞。然而,即使未被识破,说谎对亲密关系却会产生破坏作用,说谎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行为。
背叛是我们所信赖之人对我们做出的伤害行为,使我们痛苦地意识到伴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爱并尊重我们。背叛者常常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带来什么后果,也无关痛痒,但受害者却不这样认为。原谅意味着放弃对别人的错误行为报复的权利。如果背叛者对自己的行为道歉,同时受害者也能够对背叛者产生移情作用,这时原谅就很容易发生。
part8:权力
权力的来源。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看,权力是对有价值资源的控制。传统上,一般认为男性的权力来自金钱和地位,而女性的权力来自爱与性。
权力的过程指的是权力表达的方式。语言的使用也许是权力表达的微妙方式。比如,打断某人的讲话通常与拥有更大的社会权力相关,在社会生活中,男性打断女性比女性打断男性的情况更可能发生。
权力的结果。权力的结果具有不同的水平。支配权力指的是决定谁做决定的权力;执行权力指的是被授权以后的行为权利。很明显的是,即使在今天,异性恋关系中女性占主导地位仍是社会所不接纳的。传统认为男性是主动采取行动的角色,女性则是回应的角色。丈夫和妻子在平等或丈夫占主导地位的婚姻中比在妻子占主导地位的婚姻中会感觉更舒服自在。
part9:冲突
冲突常常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一般分为四大类:批评、不合理的要求、拒绝和累计的愤怒。同样面对冲突,幸福伴侣和不幸福伴侣有着截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不幸福的伴侣做的是维持烦恼的归因:对伴侣的负面行为强调的是坏处,做出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的归因,却将好处大打折扣,将伴侣的积极行为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定的因素。
冲突一旦产生,要么被协商,要么被升级。
升级指的是将问题泛化、责备对方、人身攻击、命令增加及威胁。处理冲突的时候,许多伴侣会陷入一种困境,即要求/退缩的循环,一方就某一问题接近伴侣,而该伴侣的反应是避开问题或回避对方。
一个好的争吵,公平的且尊重对方的争吵,可以促进关系的亲密性。将冲突看作是对自己和伴侣进行更多了解的一个机会,一种增强彼此间关系的方式是完全可能。

《哈姆莱特》读后感4500字


苏联莎学家阿尼克斯特在他的专著《莎士比亚的创作》中曾说:哈姆莱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人。而别林斯基则说:哈姆莱特! 您懂得这个字眼的意义吗? 它伟大而又深刻:这是人生,这是人,这是您,这是我,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在那崇高的或是可笑的,但总是可悯的悲伤的意义上这两位评论家都是从人和人生的意义上来论述《哈姆莱特》的,可见在这部作品中,包含了关于人与人生的丰富内容。
一、复仇悲剧与人生悲剧
如果了解莎翁的创作概况,你会发现莎翁的多数剧本都不是取材于他当代的生活,而是取材于历史、传说,或者是他人的作品,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抄袭,而是对那些现成的题材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来了个旧瓶装新酒,在旧的题材中灌注进了高扬人性、崇尚理性的精神,展示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所进行的殊死搏斗,同时也对人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莎翁的《哈姆莱特》是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剧中人霍拉旭所说: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曲折跌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而展开。哈姆莱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哈姆莱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至此,他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刺出了复仇之剑。
莎翁用他特有的手法,使生活在中世纪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作者并不拘泥于中世纪丹麦的历史,而是要表现文艺复兴时代的现实斗争;克劳迪斯也不再仅仅是谋权篡位的奸王,而是与新兴资产阶级对立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作者对冲突双方的重新定位,使作品突出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尖锐激烈的阶级冲突,也使后人从哈姆莱特的失败中总结出了有益的经验教训。两大阶级之间的冲突是作品的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作者从哲理的高度表现了在这场斗争中生与死、善与恶、人的坚强与软弱、理性正义与疯狂邪恶之间的斗争,从而把中世纪的复仇悲剧演绎成了新时代的社会悲剧、人生悲剧。
二、艰难的思想跋涉者
剧中的哈姆莱特一上场就是一个忧郁王子,因为他已经遭逢了父死母嫁的变故,在这样的打击面前,他不可能再有好心情。但是,从他此后的言谈话语中,我们又可窥见他在此之前的思想状态,他所信奉的是人文主义的理想,他曾是一个乐观向上、无忧无虑的青年。对于他来说,生活的意义在于相信美好的理想。而最重要的,首先,是相信人!所以他对人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莱特如此赞叹人并不是泛泛而论,而是来自他对父亲和对父母之间恩爱的崇拜。他曾这样对他的母亲讲到他的父亲:你看这一个形象是多么高雅优美:太阳神的卷发,天神的前额,像战神一样威风凛凛的眼睛,像降落在高吻穹苍的神一样矫健的姿态; 这是一个完善卓越的仪表,真像每一个天神都曾在那上面打下印记,向世界证明这是一个男子的典型。而父亲对母亲也百般宠爱,简直不允许天风吹痛她的脸蛋。正是对人的美好的看法,使得他追随父亲,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完美的人。
他多才多艺,品德高尚,以至奥菲莉娅赞美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他热爱生活,积极乐观,追求爱情。他爱奥菲莉娅就像他的父亲对待母亲一样,他在写给奥菲莉娅的信中说道:你可以怀疑星辰的发光,你可以怀疑日月的运行,你可以疑心真理会说谎,决不要怀疑我的爱情。
在墓地,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发生争执时,哈姆莱特说:我奥菲莉娅! 四万个弟兄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但是,正是这样个对人生、对生活、对爱情都怀着美好理想的王子,却面临着生活的无情打击,尤其这打击是来自他的亲人,就更使他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对他原来赞若神明的人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不能相信谋杀自己父亲的会是自己的亲叔叔,而且也不能理解当初那么恩爱的双亲,一旦父亲死去,母亲竟会投进一个杀人凶手的怀中。他不能容忍这种背叛行为,把她称为好毒辣的女人!单独面对母亲时,他总是极力用言语刺痛她,想让她有所悔悟。他感叹道: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他一声沉重的感叹已经不再是只对他的母亲,而是对所有的女人,所有的人,可见他的绝望和苦痛。
从他的叔叔和母亲身上,他看到他理想中的人已经变得不成样子了,但是,现实比他想象得还要残酷得多。当他用充满忧郁的眼光再去看眼前的世界时,人性的卑劣和软弱简直让他目不忍睹,然而这又是他所无法回避的。他看到御前大臣波洛涅斯对克劳迪斯一味地奉迎;他所深爱的奥菲莉娅无意中成了敌人试探自己的工具;昔日的同窗也卖身求荣,充当了奸王的走狗。他更看到,丹麦是所牢狱,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监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这不能不使他心生绝望,他说,人世是一座荒废的花园,其中生长着芜秽的蔓草;大地是一座荒凉的山呷;天空是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瘴气;而人也只不过是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艺儿。在这种情况下,哈姆莱特的理想破灭了,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愿那永生的真神并没有制订严禁自杀的法律,但愿我也能够向我的生命告别,碎了吧,我的心!他怀疑人文主义的理想是否能实现,他的思想陷入了危机当中。
阿尼克斯特说:我们感兴趣的并非丹麦王宫里在发生什么事,而是哈姆莱特的心里在想什么。《哈姆莱特》最突出的特色是具有无比丰富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代表首先是哈姆莱特本人。莎翁完成了一项无比困难的艺术任务塑造了一个思想家的形象。忧郁的王子,在危急关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而在他的思索中,闪烁出了思想家的光辉。他作为个大写的人的形象正逐渐丰满起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之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考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把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人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这段著名的独白表面上是谈生与死的,但实际上是思考,在深重的人生灾难面前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忍受顺从还是反抗斗争的问题。他所谈到的人生苦难,也不再是一个王子的苦难。此时,个人的苦难已经无足轻重了,经过系列的灾变,他的心胸已经大为开阔,他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广大民众的苦难,以及如何把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在他的思想中,自杀的念头已经消失,行动的意念已经形成。别林斯基说:哈姆莱特已经并不软弱,他的斗争已经结束;他已经不是要努力决定什么,而是事实上已经决定了。因此,他已经没有愤怒,没有对自己的内心分裂,剩下的只有悲伤,但是在这悲伤里面可以看到平静,这是一种新的更好的平静的征兆。但他仍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感叹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时,作为思想家形象的哈姆莱特已经完成,而作者所要塑造的大写的人的形象也是到此才完全矗立起来的。
经历灾难洗礼之前的王子是一个幼稚的王子,他对人生的看法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而经过艰苦的思想跋涉之后,他才变得成熟起来,他的眼光尽管是忧郁的,却看到了人生的真实和苦难,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选择重整乾坤、搏击奋进的道路,这,正是这个形象的闪光之处。
三、思想家与斗士
历代评论家都有关于哈姆莱特长于思考而短于行动的议论,甚至歌德也认为哈姆莱特缺乏行动的能力。忧郁的王子,以大段的内心独白向观众展示他的精神世界,他似乎陷入了重重思虑之中,甚至在有机会除掉克劳迪斯的时候,他也在思前想后,未能采取果断的行动,因此,有人认为他犹豫不决,错过了除掉敌人的机会,是行动上的延宕,延宕问题因此成了莎学研究中的个重要问题。但实际上,在他深入思考的同时,他也并未失去行动的能力,阿尼克斯特认为:哈姆莱特不仅长于思考,也不短于行动,而且他是全剧中最积极主动的行动者。他还引用别林斯基的话说:从天性上来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的愤怒的讥刺,他的刹那的感情发作,他和母亲谈话时的充满热情的议论,对叔父傲慢的蔑视和无法掩盖的憎恶,这一切证明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在他对生与死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之前,他已经在行动。
首先是装疯。般人认为,王子装疯是为了麻痹对方,实则不然,他装疯主要是为了惊醒对方,使对方露出马脚。他表面上疯言疯语,实则话中带刺,句句都刺向对方的痛处。其次是授意戏子们演出《贡扎古之死》,并特意在其中加进一段台词。这出戏的演出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使克劳迪斯半途而退。最后,他与敌人同归于尽。这切都说明哈姆莱特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行动,但问题的焦点是,当克劳迪斯对天祈祷时,哈姆莱特本来有机会除掉他,但他欲刺又止,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有人就此指责哈姆莱特犹豫不决,但这些人并没有充分注意到哈姆莱特这样做的思想动机,应该说,莎翁正是通过这一情节,将哈姆莱特长于思考又不短于行动的特点突显了出来。因为像哈姆莱特这样具有思想家特质的人物,是不会简单从事,他了解简单任务的全部复杂性。在一般人看来,他的任务很明确,就是为父报仇,但作为个思想家,哈姆莱特不单单要为父报仇,他的每一步行动都要服从于重整乾坤的大业。这就使得他不屑于采取敌人所曾用的暗杀手段,而要在光明正大的场合,在众人都明了克劳迪斯的邪恶的时候,把他作为一种势力,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恶人铲除。如果采用暗杀的手段,哈姆莱特的斗争便失去了意义。哈姆莱特崇高的思想与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的统一,正是他作为思想家形象的显著特征。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总之,《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中的精品,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几百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对《哈姆莱特》的探究,也没有人能够穷尽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不同时代的人都从中获得过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我们完全可以用本琼生评价莎翁的话来评价这部作品:它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用残忍培育的人性之花——《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用残忍培育的人性之花——《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胡赛尼,出生于阿富汗,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因一篇报道而一时兴起所写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

有幸在初中毕业的假期阅读这本小说,当时读完已是深夜。不是如挨重重一棒的痛感,而是萦绕于心头、久久不能散去的哀伤。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文字,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将故事娓娓道来。

出生在富裕人家的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是好伙伴,两人时常玩斗风筝比赛,1975年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勇夺桂冠而哈桑则答应阿米尔去追第二名掉落的风筝。可哈桑在归途中被人强暴,而阿米尔虽然看见了却因为怯懦没有制止。后来阿米尔因无法面对哈桑在13岁生日晚上陷害哈桑偷窃,而洞悉一切的哈桑承认自己偷了东西,与父亲搬出了阿米尔家。

苏联入侵巴基斯坦后,阿米尔和父亲前往美国把家留给拉辛汗照看。2001年罹患绝症的拉辛汗希望阿米尔能回去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称“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出路。”阿米尔依旧因不敢面对过去而拒绝,于是拉辛汗告诉了他哈桑的生世——阿米尔父亲的私生子,他同父异母的弟弟。

当阿米尔费劲千辛万苦将索拉博救出后,索拉博因对生活绝望而拒绝和任何人交流。而九一一事变后的一个周末,在公园里阿米尔和他玩起了斗风筝的游戏,索拉博重新露出了微笑。

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且鲜明的个性,而最令我难忘的,是阿米尔从美国回到阿富汗的家中,拉辛汗与他的对话。拉辛汗用平静的语气叙述着他找哈桑一家的经历以及哈桑的结局。

“‘哈桑又抗议,所以他们把他拉到街上……’

‘不。’我喘息着说。

‘……下令他跪下……’

‘不!天啦,不。’

‘……朝他后脑开枪。’

‘不。’

‘……莎法娜尖叫着跑出来,扑打他们……’

‘不。’

‘……也杀了她。自我防卫,他们后来宣称……’

但我能做的,只是一次又一次地低声说着:‘不。不。不。’”

在此之前,哈桑还给阿米尔写了一封信,那整洁得几乎孩子气的字迹,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他最亲爱的朋友的牵挂。哈桑仍是那个哈桑,善良的令人心疼的哈桑。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人性的大善。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种族,宗教。他是哈拉扎人,是什叶派,是一个仆人、文盲,没有金钱地位,但他勤劳勇敢,忠实正直,有着一颗火热的心。在这个充满歧视的世界里,依旧保持着纯净,拥有赤裸裸的原始个体所具备的一切完美特性。他何尝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关于这一点,阿米尔早就给了我们答案:“到学校的人是我,会读书写字的人是我,聪明伶俐的也是我。哈桑虽然不懂一年级课本,却能看穿我。”哈桑早已心如明镜,他看穿的不仅是阿米尔的心思,更是这个社会的黑暗面。

若哈桑是整本书里具有完美特性的存在,那么阿米尔则更加真实,因为他有着更加复杂的形象,与哈桑不同,他有着等级观念和种族观念,会把哈桑对他的保护当做理所当然,会因父亲对哈桑的温柔而嫉妒,会对自己欺负哈桑感到不以为意,以致后来哈桑受到侵犯也只是在短暂的愧疚中进行自我安慰。但这不能一概归结于人性的恶,因为他的后半生一直在为儿时所犯下的错误赎罪。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阿米尔在成长。从小时候的自私懦弱,到成年后勇于接受过去,正直的,敢于独当一面的男人。对于哈桑的亏欠,他最终弥补在了索拉博身上。最后索拉博的微笑就是最好的证明。

阿米尔的父亲曾对阿米尔说:“世上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而总有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些罪恶,给予自己心灵以救赎,而救赎的时间可能溯及一生。作者:陈柏诺

读《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有感


在最近很火的两部电影速7和复联2中有一个共同的情节吸引着我。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重,已经厌倦了个人主义的英雄,所以导演们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英雄团队登上银幕。电影中他们不是单纯的英雄组合,作为团队,他们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之,具有战斗力的团队俨然成为了未来组织发展的重要形态。为了不让我们审美疲劳,连电影都在进化,我们自己的企业是否也该迭代了呢?对于未来的企业应如何构建全新形式的团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一书。这也是我们悦读圈第三轮分享的议题,书中给了我们些许的答案。

我们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一个家庭。这是该书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话。如今的企业,口口声声希望给员工创造一个家庭般的工作环境。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员工承担家庭成员的责任。可是一旦企业进行裁员,员工受到的伤害和背叛,又怎能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呢?试想,家庭生活中,能够随意解雇儿子和父母吗?如果不能,那就不应该随意的总把家庭挂在企业的员工关系和工作氛围里。那么什么是合理的员工关系呢?团队的模式,值得借鉴。团队其实非常像职业球队。球队有明确的目标,球员为了这个目标聚在一起,他们也会发生关系变化,但是在一起的时候,都会为了目标而努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关系更像团队,而不是家庭。正如一支球队,只有团队的成就置于个人成就之上,团队才会胜利,而团队胜利,也是球员实现个人成就的最佳方式。

任期制的渐进性承诺。和员工不要设想终身拥有员工。就像总统拥有任期一样,越能够与员工达成任期的一致性,越能得到更为安全的承诺和信任。有些企业愿意标榜自己像军队一样管理企业,但是企业毕竟和军队有所区别。你既不掌握军队一样的权威,也无法提供军队的保障和福利。既然无法提供,就会使权力衰减,唯一的一致性体现在恪尽职守地完成某个具体有限期的任务。与其希望员工无休止的为你服务,为什么不能针对他个人的发展与他共同建立一个合理且有预期的任期呢?对于员工而言,在任期内获得个人品牌价值的提升,比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更具有吸引力。

任期的分类为轮转期、转变期、基础期。对于三类任期的理解,不能单纯的从时间长短来进行区分。这是基于员工不同工作阶段和心理状态的有效结合。而不同的职位,不同的权力,也影响着不同的任期。就像总统,你不希望他换来换去,也不应该成为终身制的垫脚石。所以,和传统的合同制员工不同,任期应注重与员工对工作的内容和未来的预期达成更为明确的目标,从而和员工建立一种长期有效地关系。

企业与员工协调清晰的目标与价值观。员工不应从属与企业,他有他自身的目标和价值观。对企业而言,要做的是与员工共同协调目标,最终达成一致。使双方的利益达到双方均可接受的程度。但主要是基于使命和价值观的范畴。不要因为利益而演变成为单纯的物质需求。所以能够建立清晰地目标和价值观,取决于企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也是真正考验互联网下的人力资源部的能力水平。

有效利用员工的人脉,让世界为我所用。这是一条颠覆传统的管理理念。决定一个高管的位置,往往不仅仅是他的能力。我们喜欢集思广益,但是,在之前,我们对此往往是会加很多的限定。比如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人脉重要,但是不希望员工拓展人脉,因为担心他们的离开和背叛。而linkedIn的管理方式,愿意给员工专门的经费来拓展自己的人脉。因为在任期内,我们彼此信任对方。就应该更加开放的利用员工的资源,互联网的环境下,不可能封闭住员工的资源。所以开放的心态以及敢于使用员工资源拓展人脉的高级管理者,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协助员工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并为之提供资源,与员工建立终生的联盟关系。企业中的杰拉德(利物浦的队长,为利物浦服务22年)是少见的,但是谁又能预言,离开安菲尔德球场的杰拉德不会以另一种身份返回这里呢?所以与员工在任期内达成一致,因为彼此拥有很多相似的共同价值观,使各方有了更好的理念基础。虽然未必会成为基础期的任期,长期服务,但是依然可以成为联盟关系,解决个性的问题。就像微信群一样。

最后一点个人的感悟,团队因为共同的利益而存在,为目标而战斗。互联网人才管理的视野,只有开放的接纳,才有更好的发展。而接纳不仅仅意味着盲目的接受,进退只是一念之间。承认人才流动的必然性,不要盲目的以人设岗,忽视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凝聚一句话,员工作为人的价值应该被得以尊重和认同,企业才能得满足自身的人才需求。

作者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 )是LinkedIn的创始人之一、执行总裁,他曾是paypal的创始人之一,当paypal卖给eBay之后,他就是创建了LinkedIn。书中例举了许多从这种联盟理念获益的项目和个人。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时代迷雾中的人性——《封锁》读后感45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雾中偶记读后感2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