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

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

天下大势——《世界是红的》读书笔记6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中外经典名著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每次阅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体会到书中人物那终身百折不挠的精神。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天下大势——《世界是红的》读书笔记600字,带给大家。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天下大势——《世界是红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的社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这几日有幸读了《世界是红的》这本书,看到了世界另一面的战争,金融之战。它是世界最恐怖的战争,可以无声无息的占领一个国家,可如今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打着这样的战争。然而书中作者认为强大的金融已经老了,历史与文化将变得强盛,而历史悠久的中国正好满足了要求,所以世界将是红的。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以自身的文化为自信,不过在一百多年前,西方的坚船利炮摧毁了中国人的自信。人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同时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之后虽然外敌被打走了,西方的殖民失败了,中国还是中国,可中国人却不一定还是中国人了。在之后我们开始更疯狂的学习西方,彻底丢失了文化,这时的中国外表没有被殖民,可心里却已经被殖民了。如今重新捡起自己的文化,是不得已的事,在我看来,十分艰难。

国与国之间就像是巨人在打架,文化和金融是内力,军队是手。手一般不用,但经常用内力比拼,内力是最根本的,没了内力什么都不能做。这些巨人之间各有帮派,分为两个,一个是美国为老大,还有一个是以中国和俄罗斯为老大。这时美国的手是最强的,不过它的内力有限;读书笔记俄罗斯内力和手都不错,不过命根子在美国手里;中国的内力不错,不过手不是最强。所以说在现在世界僵了,这是一个看谁先找到出路的时代,谁能先找到谁就赢了,如今中国的胜算可能会大一点,因为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智慧,可能会帮助我们寻到这条路。

如今的天下是一个神奇的天下,它要发展,需要匹配一个新的体系。如今谁能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可能是中国,因为它的文化。可怎么用这个文化,就成了一个问题,是让它变成神丹还是毒药,这是个未知数。作者:含光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新领航者——《世界是红的》读书笔记1500字


新领航者——《世界是红的》读书笔记1500字范文:

《世界是红的》一书作者以经济角度切入,划分了近代的全球化四个阶段,分别为:1.0航海时代,世界是蓝的;2.0苏美冷战,世界是冷的;3.0信息化时代,世界是平的;4.0群雄纷争,世界是红的。

作者交代了时代背景,也就是1.0/2.0的内容,作者以高度的自信提出了“全球化4.0”的这个预测,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按作者的话说,应该在3.0到4.0过渡当中。

复盘中国崛起路线图: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活在本书的隐秘逻辑里。推演全球化史诗转折:未来十几年,我们将印证本书的疯狂猜想。

这是该书封面上的两句话。说“隐秘”,有些方面确实很“隐秘”,说“疯狂”,对于现在确实很“疯狂。”

从作者交代的时代背景中,可见中国建国之后的经济发展之路十分艰难曲折。我们等踏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向全世界的那一天,等了几十年,都是用血泪换来的,那些英勇的牺牲远没有我们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也能看出来美国这个“灯塔国”在称霸世界的二十年里是如何专治这个世界的。

而为什么现在这个“灯塔国”暗流涌动,连照亮自己的能力都没有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用最外层的军事与经济企图强制全世界,渗入自己的政治与文化。而美国的文化根基是什么,是来源于基督教。

用作者的话说是:“美国这种脱胎于天主教的清教徒文化,是一种低级文化,低级文化统治高级文化,只能走破坏和感染的路线。”可能这话有点偏激,但是可以反观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个文化以“天地人”为生命图景,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使得中国人看待问题是博大宽广的,并且与历史长河对接。直至今日,人类自己给自己挖了很多陷阱,制造了无穷的麻烦,尤其工业时代开始后,宗教的纷争,环境的污染,物种的灭绝,以致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那样,人类大型自相残杀的惨剧。人类的困境,用一句话其实就可以解决:“和而不同,天下大同!”中国的文化有它的天命,所以我在本子上写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接着又补了一句:“中道治国,天下大同。”

前天听了金教授的时事报告,其中有关于“中美贸易战”等形势的分析,无一例外提到了信息化时代,也是《世界是红的》这本书作者归纳的3.0时代。在报告里,金教授大概这样一段话:信息化时代会给权威有很大的挑战,因为政府/权威的主要手法是垄断信息。

而我却觉得,资本家通过信息化这个便利通道,已经无形的垄断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看到听到的那些广告,都是些感官刺激,改变着我们的观念。读书笔记光鲜亮丽的外表包装,将愈来愈多的非必需用品送到消费者面前。就医院治病这个例子来说,分那么多科室,那么多的仪器设备,以及非手术不能治病的观念,这里面难道没有什么问题吗?与其说是金教授说的“我们被信息化掌握了”,不如说是我们被这后面操控它的人掌握了。

那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不是军事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文化问题。百年的文化断层,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使得我们忘了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个与天地同生的文化。我们目前主流社会的整个氛围,都是肤浅轻佻的,那些好像有能力的人没尽到责任,还妖言惑众。打开网络,民智未开,乱象纷呈,太具有迷惑性,我也一不小心就会被带跑。社会精英与民众还活在百年来的落魄感里,殊不知整个世界正在经历着巨变,而中国正是这个巨变的领航者。如果重新确立这个文化自信,那我们几千年积累的深厚的文化涵养,会给这个国家强有力的推动,激发出我们无限的潜能,同时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希望。学生:丹田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书笔记600字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书笔记600字:

很经典的一本学习科学的书,副标题是《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是那种一遍看不太懂,需要看好多遍,然后放在手边当参考书的书。

比较好玩的一个信息是,书的最后给了一些建议,如何让书中的理论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现实,有一条是,撰写本书的通俗版,自己给自己定性,这本书不适合大众传播,看来这些研究理论的专家们的自我认知满准确的哈哈。

这本书是美国学习科学发展研究委员会组织的16位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系统梳理了当代(其实也没有特别新,英文版是2012年的,中文版2013年出的,翻译倒是还挺快的)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如果想了解一下这个领域的话,很值得读一下。

简单地讲,学习科学研究的就是学习中的人(学习者和老师),学习的材料(学科知识、课本等),学习的方法(教学方法、环境设置、吸收理解等),但细分下来,每一块又都是很多学科的交叉,所以前面说的16位专家的背景也很多元,有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等,也许这样才能全面的认识“人是如何学习的”(HpL)这一课题,并且真正的把研究结果应用到教学实践。

另一个感受是,为了讨论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书中拿数学、物理和历史三个学科做例子,但是,数学和物理的例子学渣看不懂啊,哭!

大概率过一段时间会再读一遍,这本书信息量太大了。而且,书中提到的即将出版的另一本书我很感兴趣,叫做《心智的构建: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搜了一下没找着,不知道出了没有,知道的同学们欢迎私我啊!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书笔记600字


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会永远跟随着人永远不会离去,那么我想,我的答案一定会是孤独。

但麦卡勒斯没有用爱情和自由的惨烈或迷茫来描述关于生活与孤独的一切,它更像是一首平淡生活的序曲,一个街区上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和追求,也有他们各自无法为人所知的希望与失落。它没有十分跌宕起伏的情节,甚至,这本书并没有所谓的主人公,每一个出现的人,都是关于孤独的主人公。所以,对于《心是孤独的猎手》的评价一直呈现出两极化,部分人强烈否定,另一部分人又高度赞誉。

或者说,这本书并不是讨论孤独本身,而是人们怎样在琐碎的生活里,一点点感知属于自己的孤独。

印象最深,或者说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哑者辛格的部分。他一直有一个放在心上,无比在乎的聋人朋友,而这个朋友并不懂得他对他的关爱,甚至不可能给予相同的回应,而辛格对他的期待似乎也并不是所谓的回应,只要对方好好活着便好,哪怕是坐很久的火车去见他,能够见到他,似乎都是与孤独无关的。而后来,当这位朋友去世时,辛格先生终于选择了开枪自尽。

有时也会想,孤独其实并不是孤身一人,也不是无法依赖,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孤独的理由。也许,有的人需要的是鲜花与掌声,有的人需要的是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的人需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又比如,如辛格先生一样,需要的是同类和爱的寄托。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好像时时刻刻都有孤独在跟随着,甚至慢慢它们成了影子和癖好。但如书的名字一样,人的孤独其实还是源自内心,外界给的冷终究不及心底的寒。也许,生活需要每个人去学会如何与自己和平共处。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600字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600字:

国庆节期间看完的一本书——《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约翰·缪尔,世界环保运动的先驱,国家公园之父,最令我仰慕和喜欢的博物学家之一。在现代社会,优秀的博物学家可能也是极其稀有的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是飞速进步了,可是我们确离原生的自然环境越来越远,越远便越不能理解自然,越不理解自然就越畏惧真正的自然,“荒野求生”已经成为很时髦的字眼,这真是令人悲哀的恶性循环。大概谁都知道,只有自然能治愈我们的“心病”,让我们认清自己在物理时空中的定位。

书中,提到了一段这样的历史:缪尔和很多植物学家一起研究美国各地的森林,然后向政府写报告,然而国会议员们并没有理会他们的建议。缪尔便转而直接面向光大民众,通过写作的方式向美国民众展示了美国所拥有的伟大的森林,描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行为,希望民众能通过他的书获得感召,伸出援助之手。

我想,即便是美国,国家公园的产生和存在也不是靠官员们自上而下高瞻远瞩的规划与布局,也没有主动进行先见之明的立法保护,甚至在学者提出建议后也置之不理。

其产生的路径,是通过真心热爱自然的学者著书立说,向民众游说获得大面积支持而迫使政府进行立法。如今的美国通过国家公园的形式为地球保留了大面积的原始原生自然地貌,一要感谢约翰·缪尔这个人,二要感谢善良且关心自然的美国民众。

我想,在历史重大事件的推进上,时常显现的是个人的力量和光辉。作者:宁文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天下大势——《世界是红的》读书笔记6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