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曾国藩传有感3000字

读曾国藩传有感3000字

读曾国藩的家规家风有感。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小编特别编辑了“读曾国藩的家规家风有感”,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读曾国藩的家规家风有感

曾国藩是一个在近代中国留下很深痕迹的政治人物,也是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在治国平天下的军政生涯中,十分注重自我人格完善,同时也以极大的心血治理他的家庭与家族。

一、曾国藩家规家风的主要内容

在曾国藩家规家风的熏陶下,百余年来,曾氏家族人才辈出,长盛不衰。曾氏所倡导的家规家风中有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孝友。孝,即对长辈要恭敬顺从。友,即对平辈要善意仁爱。一个家庭,若能做到孝顺友善地相处,那么这个家庭便可以长久地兴旺下去。曾氏在比较官宦、商贾、耕读三种家庭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故而他把“孝”列为三个能导致家庭祥和因素中的第一个。

勤俭。勤与俭在曾氏家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他说:“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国也好,家也好,要想兴旺,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勤俭。勤劳成就事业创造财富,俭朴则能葆珍惜之心养清正之身。

读书。在这方面曾氏最有见识之处在于不仅要子弟读八股文等应试书籍,更重要的是要读于身心事业有实际作用的书。而且,读书重在于行,若不能行,读亦无益。曾氏对诸弟说:“《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他教导诸弟,不要沉溺于科举之中,“此中误人终身多矣”。年过二十,若还总是围绕在揣摩考题上用功,将来必然悔恨不已,应该早早明白这个道理,“壹志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

睦邻。曾国藩祖父很注重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常说“人待人,无价宝”,即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相处,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曾氏也很看重这方面。他引用幕僚李榕之母的两句话“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来教育家人不要怠慢邻里乡亲。邻居之间有庆贺吊唁等事,曾家人不仅要送钱送物,还要亲自上门致意。

二、曾国藩家规家风的重点在于严格管教儿子

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曾国藩抓得很紧。教子,在曾氏的家庭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对儿子的教育与期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读书明理的君子。

咸丰六年,已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认认真真地给时仅九岁的次子纪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那么,什么是君子呢?曾氏接着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意味勤劳俭朴,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不怕劳苦,可以过好日子,也能过苦日子。这种人就是君子。君子是具有好品性的人,与财富、地位、权利无关。

这就是说,曾氏不期盼子孙做大官,做出人头地者,他只希望子孙能通过读书明理这个途径做品性良好的人。

第二,从小事做起。

曾氏常对家人说:“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轻看了家庭中的日常琐事,这中间就包含着处事待人的绝大学问。家庭中大事不多,多的是小事。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便可以走出家门做大事。我们打开一部曾氏家书,迎面扑来的都是曾氏在告诉儿子从小事上做起:诚实,从不说假话做起;勤奋,从不睡懒觉做起;戒骄,从不讥笑人做起;戒奢,从不坐轿做起;端庄,从步伐稳重做起。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都做好了,人的总体境界就提高了。

第三,世家子弟要有寒士之风。

同治元年,他在给次子的信中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他也一再嘱托在家的四弟管好子侄辈:“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

曾氏所谓的寒,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指寒素,即破除子侄辈的特权优越感。儿子参加省城乡试,他告诫儿子,不可递条子、拜门子,不可暗通关节。家属由湖南去安庆,坐的是湘军战船,他吩咐家人不可张挂船上的帅字旗,沿途不要拜客,不要接受宴请;二是指贫寒,即在经济上与普通平民无异。他叮嘱家中不可买田,子女穿衣不能太光鲜。媳妇女儿都得亲自下厨,按时给他寄亲手做的小菜与布鞋。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二百两银子。儿子要亲自动手洒扫庭除,甚至锄草、拾粪这类事也可以做,并不丢脸。

第四,不留财产给儿子。

早在道光二十九年,曾氏初为大官时便对家人表示:“绝不留银钱与后人。”后来身为湘军统帅,曾氏再次申明他的态度:“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

左宗棠也持这种观点,他说不仅不留钱财,连古籍字画也不留给子孙,曾氏称赞左的这些话是“见道之言”。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曾氏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他要求家人做到的一切,自己都先做到了,而且做得最好,其本身就是一部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中国家规》有感:父亲的家规


读《中国家规》有感:父亲的家规

佘振琼

最近阅读了纪检部门推荐的《中国家规》,感受了中国历史上50名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想起了已经离开我四年的父亲,想起了普通父亲的寻常家规。

家规一:

不贪不占不偷懒。我的老家在松滋南海一个偏僻的乡村。1999年7月,我大学毕业,招考到乡镇工作,父亲深感荣耀,我偶尔对工作和生活有微词,不安于现状,父亲说不出太多的道理,只是经常教训:在单位就要服管,不能偷懒。2005年,我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父亲担心我利用职务之便占便宜,经常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搞不得。有一次,听邻居说在医院被索贿200元,念叨了很长时间,诅咒这样的医生没有好下场,并叮嘱我:“你可要不贪不占呀!"

家规二:

信守承诺不失言。记得六七岁左右,父亲规定不准在菜园摘生黄瓜吃,当时农村物资缺乏,为了解馋,我终于忍不住在菜园偷吃,还没吃完就被父亲发现了,罚我跪在堂屋看了半天的“中堂画”。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父亲当时小题大作,后来才听说,农村有习俗,认为女孩子吃了生黄瓜会得怪病。父亲罚我,不仅是因为我偷吃,更是关注我的健康。记忆中,父亲曾承诺我:无论多忙,都会接送我上学;无论多苦,都会供我上完大学。我的头脑中一直都有这样的画面:父亲冒雨骑着嘉陵摩托,白发在风中拖曳,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淌,送我、接我......

家规三:

孝敬长辈不吝啬。我的奶奶常年多病,只有父亲一个儿子,父亲无微不至照顾她40多年,保障了奶奶在农村的基本生活。父亲是奶奶心中的山,是奶奶晚年生活的最大依靠,父亲去世后十天,奶奶伤心过度才离开人世。现在,很多人依然把养老当作负担,我身边的亲戚和朋友,偶有说起兄弟姐妺间的养老纠纷,我经常把父亲作典范,实践证明,只要有孝心,一个子女完全能够养活一个老人,不需要摊任务,全凭责任和感情。

家规四:

尊重他人不添堵。打我记事起,父亲就要求我们:盛饭时锅盖要轻拿轻放、晚上关门要没有声响、和人说话时不要大声嚷嚷........他甚至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换位思考,不麻烦人。父亲在世时,家里的一日三餐都是他做,父亲每天晚上洗澡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洗好晾好自己的衣服。母亲在饭来张口的蜜罐中泡了接近40年,经常成为姐姐和我茶余饭后的取乐对象,羡慕她命好,鼓励她继续开心生活。

我已为人父母15年,一直在引导子女成人成才的道路上探索着,细细回想,却有诸多地方不如我的父亲。我愿意多次诵读《中国家规》,怀念父亲、教育子女。

读《中国家规》有感


读《中国家规》有感(一)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有人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者,只有两人:一是明朝王守仁即王阳明,一是清朝曾国藩。毫无疑问:王阳明乃一代旷世圣哲。所以看书的时候,通过网上查询,我重点研究了一下,从中也能感受到承上启下的一种传承。

王阳明家教的核心,既是良知教育,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王阳明曾经讲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以说这四句话,就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

王阳明心学精髓:万事万物皆有心。动物、人、植物、静物皆是有"心"的。静物,如石头、桌椅。植物,如柳树、杨树。他们的心,是不被展现的,在咱们这个宇宙中,他们的"心"始终未被唤醒,都随自然而变,春夏秋冬,树木自然花开花落,自然开花结果。同样,动物、人的"心",则是自己可以动,做到知行合一。如,乌鸦的反哺之义,很类似于人的孝顺之情。并且在自然之中,人都是有生老病死之态的。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就像一朵花,你看他时,此花便在你心。你不看时,此花便与你同寂。

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你所知道的要和你的行动统一,用现在的话说理论与实践统一才能产生改变世界的力量,学以致用,从实践中学习、总结和自省,然后再去实践,如此反复。千万不可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自省,所谓知行合一,是知与行要统一在一起,知和行是一件事!古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吟罢,王阳明仰首向天,大笑之间飘然离去: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天泉论道".

这一首诗、一句话就是王阳明对自己心学的最简练的归纳,也是王阳明对怎样成为圣贤的个人认识。我想他这里的善恶并非单纯的道德上的善恶,善恶也就是道教中所指的阴阳,不仅指狭义的善恶,也指才愚、美丑、凡圣等等所有人品性的两个好坏的对立面。

对一个人来说,人本没有善恶、才愚、凡圣之分,思善、行善即为善,怀恶、行恶即为恶,只要你当前能做到"知善知恶"、并能"从善去恶",那就是圣贤。

这个道理虽然是王阳明的感悟,但也并非他的独创,古今中外都有阐述,只不过是他真正理解、领悟、并践行而已。他的心学上承朱熹的"格物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再往上就要追溯到《礼记中庸》。西汉戴德和戴圣将战国和秦汉的儒家思想汇集、编注成《礼记》。《礼记》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它其实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二人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也就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用极为简练的语句提出了如何达到中庸的境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们可以看出这其实就是上面王阳明天泉论道诗句中暗含的思想:知善知恶对应"明辨"、从善去恶对应"笃行".从人性来讲,人性的本原就是有善、有恶或者说是不善、不恶,中间的"临界点"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行善即为善、行恶即为恶。人要明辨善恶并从善弃恶,这就是中庸包括王阳明倡导的修身、成圣之道。

儒释虽非一家,但一些思想还能通融到一块,天台宗释智圆对中庸倍为推崇,隋末唐初禅宗北派神秀的"身是菩萨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其实也是阐述的这种修身观念。

我很赞同中庸的思想或者王阳明的心学,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抗争,自私与博爱、懦弱与坚强、虚荣与实干、贪婪与节制、懒惰与勤奋、放纵与进取、不懈与满足、情绪与理性、消极与积极的抗争,也就是善与恶的抗争,不同的是,有人不辨善恶、有人能辨却不能行,有人行却而不坚,有的人能有意识的去做,有的人无意识的、凭着感觉去做。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人生就是在善和恶的反复斗争中度过的,忽而行善、忽而从恶。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是不好评价他到底是善、是恶的。这种评价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的善恶都是动态的,你说他是好人,他可能明天会做些损人利己的事,你说他是聪明人,他明天又可能会做些蠢事,不管昨天怎么样,关键你现在是否知善知恶、从善去恶。

王阳明的心学告诉我们的其实是:只要做,现在就做圣贤做的事,你现在就是圣贤。做什么你就是什么,而非因为你是什么所以做了什么!不要费心于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个天才还是蠢材、是凡夫俗子还是什么圣贤、是无可救药还是前途不可限量;也不要费心于到底在别人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还是多么的卑鄙、是多么的值得敬仰还是多么的令人唾弃、鄙夷。

人生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你应该抱定坚定的向善之心,其次去努力的明辨是非,而后坚定的去从善去恶,去摈弃自私、懦弱、虚荣、贪婪、懒惰和放纵以及所有可能属于恶的一切。

这样的人生就是一个值得提倡的人生、一个近乎完美的一生!当然,还是那句话,这里的善不仅单指伦理道德的善。这样的人生很难达到吗?其实不难,路就在你脚下,立即行动,那么你就已经走在了通向这样的"完美人生"的途中,你只管做好自己,其他的事不归你管,你也管理不了。

你感觉什么是好的,就去做什么,你感觉自己不自信吗,那么你就相信自己,你感觉自己懦弱吗,那你就坚强些,你感觉自己是不是太贪了,那你就放弃一些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感觉自己的表情肌非常僵硬吗,那你就放松放松、微笑一下,你感觉自己紧张吗,那你就从容一些,如此恶就在瞬间就转向了善,就是这么容易。

为什么?这可能吗?这么容易吗?不为什么!就是可能!就是这么容易!因为"行善即为善"!

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立即行动,立即去做你想成为那种人该做的事,那么你就成为了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就是这么简单,善恶、成败的转换就在你当前的选择、就在你当前的行动中!

这也是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军事学家、成为一代圣贤的秘诀!最后还是用他那句经典的、回荡千古的名言来总结自己的感受: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榆林销售公司地销管理部部长 王强)

读《中国家规》有感(二)

不学礼,无以立

季民静

简介

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主编的《中国家规》一书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栏目《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基础上,历时一年,精心打造的历史文化精品读物。

全书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详细梳理了中国传统家规家训的发展脉络,既讲述人物经历、家族变迁、家规传承,又大量摘编历史文化知识点和人文地理信息。本书由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作序,二月河、冯骥才、唐浩明、王跃文等几十位专家学者对家规进行了精彩点评。

说起家规,你的第一联想会是什么?比如我,一提及"家规"二字,条件反射般稍不留神就会脱口而出的,是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到哪应该怎么做,哪些千万不能做……紧接着,儿子那些厌恶至极的表情,立刻浮现眼前……肤浅的我,以为这些日复一日颠来覆去的唠叨就是家规。

直到最近,我静心阅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彻底颠覆我对家规的理解。全书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无一不展现着中国家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的传承发展,无一不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风范及文化内涵。

孔子——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长盛不衰的儒家学派,被后世尊为"圣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家规庭训,被他的后人世代相传。秦时的孔鲋,面对惨无人道的"坟书",毅然舍家弃业,投入到抗暴的义举之中,践行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祖训;东汉的孔融,四岁时的谦让之举早已成就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孔融让梨"的佳话。长大后的他,因与兄长孔褒冒死收容被宦官迫害的张俭,又与母亲合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门争死"的壮举,以此实现家规中"君子喻于义"的叮嘱……学诗学礼的祖训,重视教育的传统,礼门义路的家风,加之当时朝廷给予的种种优待,致使孔氏家族科举兴盛、文化繁盛,学术发达。

富贵似烟云,道义须永恒。孔氏家族的家风家训,在今天同样适用。这道义,于公,是工作环境下人人都需共同尊守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于私,是家庭熏陶下人人都该被从小灌输的个人秉性、行为操守……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既是说儿时的性格会影响其一生。任何一个生命主体,他受教育受礼训的初始殿堂,终究是生他养他的家宅大院。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的传承。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必定是从小受教于优良家风,成年后又被党风党纪优化提高。历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将家规家训家风引入党风廉政教育,容易触目惊心,提高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的自觉性。在当下,党员干部学好家规家训,就一定要从传统正气之风中汲取滋养廉洁奉公的正能量,将邪恶之污浊,在萌芽之初就狠狠消灭。

"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孔氏家族最常用的春联内容,由此可见,孔子的后代至今仍在恪守学诗学礼的祖训。一个人走的再远,最初的能量无不来自家庭。让淳朴之风轻抚面颊,让正义之风陶冶情操,让和谐之风净化心灵!到那天,社会怎能不美好?

读中国家规有感


读中国家规有感

《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国与家,就像血与肉,天与地,时光与微风,深深镌刻和穿梭在浩瀚博大的历史轨迹上,通过阅读《中国家规》中讲述的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跨越了时间的纬度,牵引住传承的脉络,无异于幽谷中的潺潺溪流,梅雨后的一抹艳阳,醍醐灌顶,心旷神怡。

拜读《颜氏家训》《治家格言》,可以发现家规经典之所以流传千百年却依旧醇香,鲛珠百年愈发夺目,不仅仅是因为家规展现出家族的契约精神,更是因为这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通过历史沉淀和甄别,获得绝大多数族人认同,是约定俗成规矩。家规家训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家族式道德教育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族人希望通过制定家规,树立“道德标杆”,划定“道德红线”,形成家族式“公序良俗”,让家族成员明白有所为之,有所不为,为而有序。家规不是家谱中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而是先辈温柔的耳边呢喃,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期盼,它既是“言传”,又是“身教”,温暖的让人愿意自觉维护和遵循。先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于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

家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第一个台阶”,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直接决定了家族成员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不仅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名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国家强。历史上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家教故事,印证了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

从“四知拒金”到“画荻教子”,再到“孟母三迁”,充分说明家教是一个社会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良好的家风,即是良好的门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道德规范,是社会美德的一种展现方式。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把道德规范、原则传递给家庭成员,是家庭成员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从而对后辈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如歌中传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第一个台阶”,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直接决定了家族成员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不仅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名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国家强。历史上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家教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精神风貌。

“荣辱两世界,贪廉一念间。”立好家风须“廉”字当头,没有好的家规家风,难以清白做人,无法专心做事。在警示教育中常有“一人当官全家涉腐”的现象,特别近年来已经落马的老虎案中,“家族式腐败”屡屡发生,其中又以“虎妻”“虎子”在背后对贪腐的暗合、支援最为恶劣,例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本人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参与腐败,由此可见家风不正,容易“数典忘祖”,容易“忘记和背叛”。诸类丑剧所透露出的“危险信号”必定带有家风败坏的成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就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正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引导与修正,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方式,严谨家风,管好家人,以良好的家规引领党风民风向善、向上。

家规始之在于“言传”。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中国传统社会历来讲求格物致知,从“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一不是口口相传,潜移默化的结果,言传好的家规,以润物无声的地内化人们的精神意识,成为人们的社会意识追求。

家规行之于“身教”。“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好的家风要言传更要身教,需要传承更需要垂范示例。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家人、约束自己,让好的家风真正得到发扬。领导干部只有“身正”才能“清廉”,最终才能“齐家”,才能严格要求配偶、子女,才能不放纵、不默许、不姑息。才能让好的家风教有其果,行而有效。

阅读《中国家规》,可以寻找到一份言传身教的精神力量,感受家规的强大魅力,感悟家规的历史底蕴。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政风清,“你若盛开,清风徐来”,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中国家规》的精神刻入心中,当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汇聚清正廉洁的正能量。

只有将家规升华为家风,家风聚为国风,国风细化为家风,言传身教,保持自律原则,坚持家风建设永远没有落伍。“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与君共勉!

话说家风——读《中国家风》有感


话说家风 ——读《中国家风》有感

作者:刘裴然(石化码头公司)

随着社会的日益多元化,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人沉淀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也在逐渐扭转消解。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于是,我怀着对传统文化深沉的敬意和对家风建设的深入思考,拿起这本书——《中国家风》。

《中国家风》收录了中国当代百位作家的散文、杂文,讲述对家风、家教、家规、家训的思考、理解,进而阐发修身、养性、齐家等方面的见解,对传统家规家风用现代思维和时代创意进行解读,弘扬德善,不失传统,去伪存真,与时俱进。书中作品类别众多,质量上乘,或感情真挚、见解深刻,或内容丰富、文采斐然,在瞬息灵动中感悟人生真谛,在上下求索中体会思想精华,为中国家风提供了生动的文字材料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书中用很多故事诠释了"家风"这个词的内涵。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它是社会历史发展下的文化积淀,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力量。它是历史传承融入我们血脉中的精华,是先祖精神审视下的家族风气,甚至是一种神秘的契约,它决定着每个人、每个家庭,以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质与灵魂走向。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虽然没有成套的家规家风,但是他们的家风教育就隐藏在日常言行中,看似平淡,却带有朴素的哲理,让我得到了良好的熏陶。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从学校卖掉的旧书堆中捡了几本书带回家,给我和弟弟看。由于书本已经破烂不堪,还带着涂画过的痕迹,我和弟弟翻了一遍就把书扔在了角落。父亲知道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捡起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边看一边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和弟弟听了这话,再也不管书是不是从破烂堆中捡来的,争着抢书来看。父亲接着说:"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虽然,我现在早已知道这几句话来自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励学篇》,但是父亲说话时的身影,在我的记忆中久久不能忘怀。每当我玩儿心大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说的这句话,给我继续认真学习的信念和勇气。

我想,与我有相同感受的人不在少数。良好的家风,确确实实是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高尚的生活情趣和塑造孩子品行的无形力量。有时候,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小事,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就形成了一种家风的传承。先贤们对家风的建设尤为重视,陆游写了大约一百多首教育儿女的诗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关乎国家兴亡和家风传承的生命绝响,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被后世竞相传唱。老舍也曾写道:"我真正的老师,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傅雷家书》……也都成为了现代人家风教育学习的典范。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的家,家国两相依。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重要软实力,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璀璨不绝的基本原因。身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只有重视家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才能汇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为"中国梦"的实现、为中华巨龙的腾飞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读曾国藩有感


读曾国藩有感

近日无意中读到一本曾国藩传记,使我颇有收获,也改变了之前对清朝官员皆是腐败无能的印象。曾国藩在晚清时期虽充当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讲违背历史发展自然规律,但其在修身、治军、治家等方面的确颇有建树,也为后来许多政治家所推崇。在此记录下自己的一点心得,希望能给和我一样在人生道路上求索的年轻人些许启发。

曾国藩29岁中进士进京为官,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都是以一个愤青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眼中。当时的清王朝是一个病势危急、行将就木的病人。朝廷内部,腐败已经渗入帝国每一个细胞,一场凯天覆地的大起义正在酝酿中。而大清朝的政治家们却安然若泰,敷衍度日,只有曾国藩忧心如焚。他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想挽救危难的清王朝于万一。但由于行一事太过刚直,处处碰壁,举步维艰。

在京为官的时候,曾国藩多次上书咸丰皇帝建议改革官员选拔办法,扭转官一场的泄沓风气,指出清朝官僚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呼吁皇帝大刀阔斧改革,都不被理睬。为挽救大清帝国,他干冒生命危险,上书咸丰皇帝直言批评他的三个缺点,想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险些被咸丰治罪。

后曾国藩回家乡湖南为母守孝期间受命协助湖南地方政一府一操一办一团一练,抵抗太平军起义,保卫乡里。他马上设立审案局,严打动荡社会下滋事做恶的土匪流一氓,使社会秩序迅速得以安定。由于动了地方官员的权利这块一奶一酪,惹得地方官员心生怨恨。曾国藩认识到清朝军队绿营军的腐败,大胆创建湘军,想练出一支崭新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湖南的绿营军对曾国藩怨恨在心,闯进曾国藩公馆闹事,湖南巡抚就在隔壁却假装不知,曾国藩夺门而逃,险些送命。湖南官员个个眉开眼笑,把这事当成笑话飞传。曾国藩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湘军带往僻静的衡一陽一,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湘潭之战中战胜太平军,取得太平军兴起以来清军唯一一次重大胜利。此时曾国藩没有实权,连军饷都要自筹。咸丰皇帝又派他去江西镇压太平军,江西巡抚气度狭隘,寸权必争,曾国藩处处受气,左右为难。恰好又逢曾国藩的父亲病逝而皇帝不愿他回乡太久,曾国藩趁机将愁苦倾诉给皇上,希望能给他职权。不料咸丰皇帝逞起妇人之智,以为太平军势力已经衰弱,平定指日可待,便顺水推舟允许曾国藩守孝三年,实际上解除了曾国藩的兵权。

曾国藩遭受当头一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千辛万苦竟换来如此结果,正是乘胜追击的绝佳时刻,自己却要回了老家。在家休息的两年间,极端痛苦的曾国藩拿起老庄着作,像闭关一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终日不出。他像放电一影般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一遍遍回放。慢慢地,他恍然见到了另一片天地,大悔大悟。

通过反思,他看清了自己的致命缺点,那就是太自傲,一味蛮干,一味刚强。咸丰八年,太平军势力再度复苏,咸丰命曾国藩从新出山。朋友们惊讶的发现,曾国藩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转变。他不再自命清高,学会包容其他官一场生存者,体谅他们的难处。待人处事他变得周到谦虚,对待皇帝也不再直来直去,而是学会讲究方法。官一场上一些以前他所不齿的虚文俗套他也开始讲究,令自己不再成为异类。这些改变使他来自外界的阻力大大减少,渐渐如鱼得水,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到了晚年的曾国藩,权倾天下,成为晚清为数不多的封疆大吏之一。

一个单线思维、愤世嫉俗的愤青,通过在与世界的战斗中一次又一次跌倒而变得圆融通达。虽历经千折百磨,但曾国藩的初心却无任何变化,依然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由一名文人赤地立新创建湘队最终战胜太平军,成为成功的军事家;他在做官时花费大量时间育人,对自己的属下亲信进行道德学问的培养,用心之深,用力之勤,在中国历史上无人可比;他对有才能的属下和年轻人提携举荐,不遗余力,至晚年时,由他提携的官员文武错落半天下;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

在曾国藩身上,真正使我读到了四个字:外圆内方。行一事太过刚强的人,表面是强者,实际却是弱者。庄子说江河之所以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其善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意义尤为深刻。处事做人时懂得柔软变通,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减少碰壁的几率;而内心坚持自己的一操一守和理想,包容大度,海纳百川,才能调动各方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基本上我还算是言而有信的人,虽然此前一直为看什么书而犹豫不决,但是定下之后,我就马上去买来看。以前工资低,且书价昂贵,所以那时候看的书大多都是盗版,因为买书的次数多了,基本上新书逢出就买,慢慢的和书老板都熟稔起来,价格上也很是照顾。可能以前看书不够留心,也可能随意得来的东西不够珍惜,书是看一本丢一本,结果到现在,书架上除了一套完整的《古龙全集》外,竟然找不到一本书的影子。现在情况好了很多,工资涨了几倍,看的书少了几倍,所以不必看盗版书了,于是底气十足的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可是全然没有当年看书时的激情,感觉如今看书倒像是为了工作而流程化了。鼻子酸酸的,很怀念那段看盗版书的岁月,和那个满怀理想却懵懂无知的毛头少年…….

买书的时候没有拿目录,只是凭记忆买了几本,当然,记忆中的依然是熟悉的传统书籍。共四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老庄》、《曾国藩家书》。买来之后,即赶往南水北调工作组,去之前,为带哪本书而迟疑:《四书五经》和《老庄》须细细品读方解其味,断不适合在行程中观看。《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其实完全不必买,不说了然于胸,至少如数家珍,只是太过喜爱,依然买来赏玩。所以只好带上《曾国藩家书》陪我走南闯北了。

按照我以往看书的速度,两天一本,甚至不到,至多三天。既然计划好的要精读细读,所以也就没有硬着头皮赶着往前看,所以一本家书,看了一个多星期,才看了不到一半而已,现在只是看完了劝学篇和修身篇。注:因为以前看过《曾国藩全传》,对书中提到的彭玉麟(字雪琴)十分仰慕,说其龙章凤姿、铁血柔情,所以看家书浏览目录时,先看了用人篇中的《调彭雪琴入江》。当然,四本书中最先看到的,当然是庄子的一篇《逍遥游》。其“大鹏一日腾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无羁,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浪漫洒脱,着实令人心动。

原本计划直接写读《曾国藩家书》的心得体会,没想竟啰里啰唆的扯了这么多废话,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和节奏写下去,估计写东西的时间怕是要超过读书的时间了,如此一来,本末倒置可如何是好呢?不行,不行,得换个方式。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初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一)

床头的《曾国藩家书》自买来之日便被我放在一旁,无暇细品。恰逢所内开展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读书活动,便把这本书重新拾起来,细品一番,别有滋味。初读之时心情烦闷夜不能寐,翻翻此书,就仿佛和一位长者在对话,他的生活,他的苦闷,他的喜悦,从字里行间一点一滴渗透出来,让我有时拍手叫好,有时唏嘘不已,他在我最迷茫之时,给予一方净土与蓝天。

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他亦然,他的道德操守、他的满腹经纶、他在治家、治学、治军、治国上的独树一帜,对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和思想导向是"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我觉得这两者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一是忠诚。在警察队伍中,忠诚二字是首当其中的。而曾国藩也在《皇恩浩益当尽忠报国》中提到:"父亲每次家书,皆教我尽忠图报,不必系念家事。余敬体父之教训,是以公尔忘私,国尔忘家。" 精忠报国在他父亲与他的眼中,是一种信仰与理念,"计此后但略寄数百金偿家中旧债,即一心以国事为主,一切升官得差之念,毫不挂于意中。"安顿好家中大事,不为己利,以国事为重。

二是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人民衷心拥戴,才有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警民互助事迹。在现阶段的警察工作中,绝大部分也是依靠了群众才能把许多具体事务做好。在《寸心总不敢忘爱民两个字》中,他也谈到了为民爱民"吾自三年初招勇时,即以爱民为第一义。历年以来,纵未必行得到,而寸心总不敢忘爱民两个字,尤悔颇寡。"在《以勤与爱民回报君亲》中,他也提到"行军本扰民之事,但刻刻存爱民之心,不使先人之积累自我一人耗尽。"心存惠民,才有了后世曾氏的辉煌。

三是奉献。在除夕之夜留守派出所守护南来北往的旅客,已成一种甜蜜又心酸的别样滋味;当万家灯火星星点点时,那些灯火阑珊之处,总有人民警察时刻守护的背影。这些。都是警察的奉献。他在《谨记拼命报国侧身修行》中亦提及,"此次比以开府之任,而仍不令到人任,朝廷于此等处苦心斟酌,可感孰甚!吾兄弟报称之道,仍不外拼命报国,侧身修行八字。"书生从戎,以一己之力,奉献全部光辉,统帅千军万马,横扫半个中国,只为了一个风雨飘摇的清朝。

四是公正。公正的基本涵义包括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合法合理、程序正当、及时高效。在警察执法过程中,公正是一把秤,它将人放在一个平面上去衡量,再执法时大家都会依法依规行事,不至错乱。公正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他在《以八字诀为治家之道》中说:"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个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曰早、扫、考、宝。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者,亲族邻里,实施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治家依规,治国依法,法平公正,公正公平。

五是廉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一些歪理邪说在社会上流行。警察在正确行使权力时,就必须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耐得住清贫。他在《愿以劳谦廉三字自惕》中说:"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家而已",节俭、清廉、谦谨,是他对自己与家人所立下的规范,他身体力行,终身自奉寒素,清单度日。当他位居两江总督的高位时,其衙门的卧室却异乎寻常的简陋,床上铺的是草席,被子是村乡土织布,在他的《戒勿沾富贵气习》中也有"吾忝为将相,不值三百金,愿尔等长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

内有整齐思虑,外而敬慎威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初读一遍便有所感悟,愿再细细品读,必能感悟良多。

作者 覃虹燕 梧州南站派出所民警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二)

宋苑霞

读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难在坚持和用正确的心态,想想这几年以来,确实为数不多的事情坚持下来了,掰指一算就只是吃饭和睡觉了。曾经多次计划要自己培养读书的习惯,最终都被看看手机,看看电视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果而终。也有多次躺在床上反省自己规劝自己"戒手机""戒电视",最终意志力战胜不了这病入膏肓的"手机癌",要不是公司的这一规定,或许还是很难拾起这本书来。

这本书叫《曾国藩家书》全书共有373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书是用古文言文和白话文一体记述的。

对于曾国藩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啦,印象中是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中有记载。读这本书首先让我重识了历史,又增长了知识。读书时有益呀。

因为时间不长和读书的速度和技巧也还没有把握,目前此书只读至约三分之二处。但已经深深的被曾国藩先生的为人处事及人格魅力所折服。

首先说到学习,在那个科举决定功名的年代里,曾国藩在家书中劝慰诸位弟弟们"殊不知看书与考试全不相碍。彼不看书者,亦仍不利考如故也,不然,则年岁日长,科名无成,学问亦无一字可靠,无日不看书".诚然读书不能使每个人必然成功,但必定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气质、生活环境、方式、接触的人和事,成功的机遇就在这些改变中。作为职场角色中的我们,相信读书也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气场来面对客户。清空杯子再注满,每日坚持读书。所以我也要把这个事坚持下去。

其次曾国藩对于家族的责任感尤为让人钦佩,这或许也是"家书"的由来,远在外为官,只有通过书信来联络和关心着家族成员的点滴。其中说到家和万事兴,治家的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意味悠长!提倡节俭,好习惯,家人勤劳、正气、家里上下都要做家务事等。曾国藩作为家中九兄弟姐妹之长兄,在孝敬父母叔父母都做了很好的典范。曾国藩更是用自己的事例总结得意与失落,用自己的经验教育诸兄弟,作为兄长对弟弟妹妹们,作为父亲对于子女的品格教育,真的足以作为现代父母教导子女、树立良好家教的榜样。检讨一下自己对于父母新的孝敬关心,对兄弟姐妹的关心关爱就太不够了!

第三就是为人处事,曾国藩告诫兄弟姐妹要向道德高尚有才华的人学习,不论年龄是比自己长的还是年龄比自己小的,拜他们为师,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事。这个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态度。凡事留有余地,雅量能容人。位居高官却常常劝导兄弟子嗣们要谦卑,不能追求享乐,攀比虚荣,要低调,另外要礼待家丁,从要求家里人要做家务也可以看出,这些教育理念都是现代教育的典范。

书还没有读完,后面要继续习读。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三)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显赫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也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背负骂名。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曾国藩无疑是其中最典型代表之一。他的道德操守,他的满腹经纶,以及他在治家、治学、治军、治国上的独树一帜,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家书,在平淡的家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读《曾国藩家书》,却越读越新,每读一次,感受就加深一层。曾国藩深受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影响,在为学修身、治家教子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实现了儒家最高追求。这本家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修身、齐家、为学、处世、用人、交友等各个领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的反映。透过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我们可以得知其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及其面临家事、人事、军事、国事等大小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在家书里可以看出,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能教导和照顾好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心情烦闷时,翻翻此书,就仿佛与心灵的大师对话,默默的洗涤着自身道德的污浊,在迷惘中,守望着心灵的一方净土和碧海蓝天。

人要善于学习。曾国藩自幼善于学习,勤奋好学,二十八岁考取进士。他书生从戎,统帅千军万马,横扫半个中国,使得本来已经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又得以苟延残喘了几十年。期间虽然也有过挫折和失败,但他最终胜利了,真正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后来的人们说起他,脑海里浮现的首先是个统帅而不是一介书生。古往今来,又有几个投笔从戎的文人能如此辉煌?他的人生之路,确实很值得人们借鉴。

人要有顽强的精神。一是自强。曾国藩认为,担当大事,全在自强二字,能自胜者谓强,从自修处求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自强。二是坚韧。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他将奏折上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绝非文字游戏,而是秉性使然。在困境面前,他彷徨过;身处绝境时,他想过死,但他最终选择了坚持,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起死回生和东山再起。说性格决定命运,此话在曾国藩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三是勤勉。曾国藩不算天才,一生事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勤勉守恒所致。勤于修身,故得以被家族后人尊为楷模;勤于学业,故得以著作文章多卷;勤于事业,故得以建立奇功异勋;勤于教子,故得以使曾家代有人才。

人要有高尚的品质。人生在世,需要坚守的东西很多,生活最重要的莫过于节俭;为人最重要的莫过谦谨。节俭、谦谨,是曾国藩约束家人的道德规范。他身体力行,终身自奉寒素,清淡度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被他给剿灭的。可历史从来就只有成与败,一个历史人物的政治立场与他的道德操守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一个政治立场很"革命"的人,他的道德品质未必就高尚;一个政治立场很"反动"的人,他的道德品质未必就卑劣。这一点在曾国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是曾国藩对子女的最大期望。二是要有恒心和毅力。曾国藩认为,有恒心、有毅力是人生第一美德。一件事情不论大小、难易,只要持之以恒,那么做事情就好比是栽种的树木一样,树在成长却不知不觉。三是教育子孙戒除嫉妒与贪婪。曾国藩认为,嫉妒和贪婪的人以害别人开始、以为害自己结束。曾国藩家族至今近200年,却代代有英才,遍布海内外,我认为就在于其后人世代遵奉曾氏家教,教子有方,爱子有道。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青年员工应积极响应省行的"双基准"活动,提升道德水平与职业精神, "潜心静读、多读好书", 感受文字之美, 在阅读中升华自我,为农发行在新常态下的发展凝聚青春正能量。

读《中国家风》有感


读《中国家风》有感

近日,有幸拜读了张建云先生编写的《中国家风》一书,仔细品味完这本书后,书中有许多情节令我记忆犹新,使我受益匪浅,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良好家风的重要性。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

教育孩子的地方除了学校这个专业机构,更是来自于家庭教养。父母的言行犹如指南针一样,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积极阳光的心态。而这都得益于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高尚的人格,优雅的谈吐,高雅的气质,善于学习进取的精神,善良厚道的待人接物。从古至今,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训家风家教。好的家风家教,培养出孝顺懂事、举止有度的孩子,传承良好家风,促进和谐社会风尚,是每一个家庭德行教育的核心思想。

在《中国家风》中,当我读到《父亲的遗言》时,我看到一个两袖清风的父亲“傻”的人格魅力,传承着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妈是家风》时,我看到一个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有着一副宽广的胸怀,在祖国需要的时刻,她毅然决然地把自己16岁的独子送上前线,她奉行的助人为乐、尊崇学习是另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家中有善风自扬》时,我感受到心存善念、为善最乐,将善心付诸为善行让天更蓝,草更绿,花更红,人更友爱,世界更美好亦是一种家风;纪红建《爷爷的礼物》、张幸福的《献血铸就,永续家风》、杨康的《黄荆条子出好汉》无一不是在讲述着父辈们祖辈们勤劳、坚强、节俭、宽厚、乐观、善良的言行。这就是中国家风......

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记得在我小时候,贪吃零食的我偶尔发现了母亲存放家里钱物的地方,有一次就偷拿了十块钱想到学校买零食吃,结果因为数额太大被学校老师告知了家长。我心中惴惴不安,如实向父亲承认了拿钱买零食的事实,并作好了挨顿暴揍的准备。出乎意料的,父亲并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而是教育我偷东西是最不好的品质。父亲说:“从小偷针,长大偷天。你现在是小偷,在家里偷,以后就有可能成为大偷,在社会上偷,最终犯罪坐牢,遭世人唾弃。从现在起,你一定要改掉这个小偷小摸的坏毛病,这次就原谅你,如果再犯,我就不客气了!”事后,我才知道,父母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几十块钱。父亲的教诲,让我谨记绝不拿人一针一线,做一个洁身自好,品质高尚的人。父母也是非常的节俭,家里偶尔有点好吃的零食,父母都舍不得吃,留给我们吃;遇上家里来客人了,母亲总是教导我们要守规矩、懂礼貌,对长辈要尊称“您”,吃饭的时候要坐端正、不能抢菜等等诸多礼节。我想,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父母的言传身教也让我们逐步养成了勤俭节约、诚信守礼的良好品格。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听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吃饭不能左挑右拣”,“看到长辈要有礼貌”.....仔细想来,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话同样是家风的传递。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小事,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凭借着这些点滴传承,我们才能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传播的今天,直面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坚守住内心的安宁和纯净。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是很重视家风的,国有国威,家有家风。家风会影响社会风气,家风正,社会风气自然而然就正了。反过来国风也会影响家风,国家的风气好了,社会风气清了,能感染社会中的个体,进而影响他们的家风。可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

中国家风代表着国人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民族的文明体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中国式家风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家风榜样!

读中国家风有感


读中国家风有感

春夏之交,绿意盎然,捧读《中国家风》,百位名家从自身成长、教育、成材的经历,书写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家庭所沿袭的优良家风故事,犹如一阵阵清风,从心田吹进心海,将微波翻滚成浪涛,让原本敬畏家风的我更加肃然起敬,端正坐姿、心怀虔诚、用心品读、追根溯源才能不辜负我与这本书的缘分。

百位名家,出身各不相同,有农民、工人、书香门第等等家庭出身,沿着一脉相承的家风,父母辈言传身教,传给了他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的家风美德,他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持之以恒,等到成年时,便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长成了家庭期望的模样,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刚正不阿,还能为周围人群带来福音,为社会输送养分,净化社会风气。

纵观古今,但凡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包括《中国家风》的所有作者,都是在良好的家风中成长起来的。“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培育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孟子;“岳母刺字”,培育出了精忠报国英雄岳飞;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训》、《林则徐家风》的精髓,名垂青史,激励着一代代后人成就了一番番伟业,家业继世辉煌。正是因为家风的熏染,中国的优良传统才能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回到书中故事,最为震撼的是,这些贤达人士,家风中都有一个突出的共性,那便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优良传统。中华上下五千年,因为有了文字的出现,人类才有了记载,文字的演变过程,也是人类文明的演变、发展过程。历史延续至今,每一部经典的流传,每一种力量的延伸,每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通过文字。于是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古有医衡凿壁借光、孙康应雪读书、苏秦悬梁刺股的读书典故,都是古代读书人的一个侧影,也为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的流传,学而优则仕的壮举铺设了了最为艰辛、公平、文明的路径。现如今,学习、教育已平民化,可腹有诗书气自华,翩翩君子,温文尔雅类气质的人还是为数不多。如果一个家庭,将读书放在首位,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我坚信这样的家庭一定是一个文明、知情达理、不急功近利的家庭。

我出生在农村,九十年代,家里一年收入仅能裹腹,可为了我们姐弟俩能多读书,跳农门,父母亲起早贪黑,日夜操劳,另谋营生供我们上学,记得上小学时,每学期开学一些时,我的学费才能凑齐交到学校,当时的我总感觉羞愧。待到我上中专时,为了凑齐七千元学费,父母亲变卖所有的家禽、农具和赚钱的农耕器械,还向亲戚借了几千元供我上学,直到我和弟弟参加工作,父母亲还在还帐,虽然负债前行,但父母一直认为他们是村里最有远见、最舍得为子女花钱读书的人。也有很多人说父母是在做傻事,可父母觉得他们做的事值得,时光是证明事物对否的最好法官,现在一些村民没有不称赞、羡慕他们的,我也为有这样的父母感到骄傲。

参加工作、结婚后,我公公爹是一个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书,再加上我的工作性质,也需要我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于是乎,工作之余,我爱上了看书,一日不见书和报,总觉得心里失落。哪怕不看,摸一摸书页,心里也甜蜜。宋代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虽然隔着历史的长河,但我能感受诗人的心情和对书的挚爱。自从我的女儿记事起,我们就为她买各种各样的书,让她看。刚开始,她坐不住,总爱三心二意,她爷爷就反复教导她,教她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后来日积月累,她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我们家里搬新家时,一面墙的书柜,女儿的书占去了三分之二。如今,她已上高中,每次和她的交流中,她总能侃侃而谈,无论从知识面,还是对同一个问题探讨的深度,我已自愧不如。她是我的骄傲,我作为一个母亲,祝福她有一个美好前程,也对她的前程充满自信。我想,那份自信,可能与她爱看书有关吧。俗话说:财富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平安百世,我深信不疑。中国目前,和发达国家相比,人均阅读量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这是一个值得冷静思考的问题。人们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逻辑关系,可真正能严以修身的思维和根基,还是处决于一个家庭文化水平的高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家风的重要性,他说“家是最少国,国是千万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放大了就是当今社会风气,如同一粒蒲公英种子,它可随风飘散,无论在沃野,还是平原,它都可开花结子。可见家风与国风紧密相连。我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与一个小女孩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小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糖果,小男孩想用石头换糖果,女孩同意了。交换前小男孩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起来了,剩余的都给了小女孩,小女孩则如实给了他所有的糖果。可晚上小男孩失眠了,他怀疑小女孩是不是也把最好的糖果藏起来了。这虽然是一个孩子间的故事,可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家风,如果一个家风善良诚信的家庭,一定会教育孩子诚信待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己心度人心,总失偏颇,成大事者,定有大格局,大德行。无疑,我们和一个人交往、共事,其实是在和一种家风共处。如果一个人能按孔子说的“一日一省吾身”来要求自己,一定能做一个让人相处舒服的人。

家和国,一大一小,一近一远,让我想宋朝诗人朱淑真《生查子》里的:“遥望楚云深,人远天涯近。”咫尺和天涯,家和国,也在咫尺之间。若每个人,每个家庭,把自己打理好了,把家庭治理好了,家风绵长,和谐幸福,个人价值一定能实现,国运一定昌盛,社会一定稳定,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读《中国家规》有感800字


读《中国家规》有感800字

《中国家规》讲述了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通过讲述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家教故事,展现中国家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的传承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规通过有形的规范,对家庭实行有序治理,实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大道。化验中心也是一个大家庭,也需要有自己的家规、家风。曾记得在这个大家庭组建后不久,召集全体化验家庭成员进行过专题讨论:我们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团队?我们要形成什么样的团队氛围?大家公认“公正准确、及时高效”是对化验分析的工作要求,“科学严谨”是化验分析者应该持有的工作态度,“团结包容”强调化验团队的合作精神,因此我们将“公正准确、高效及时、科学严谨、团结包容”作为团队的目标,这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要形成的家风。

家风是无形的,需要有家规、家训有形的约束,需要有一个形成和传承的过程。对分析人员而言,化验中心的各项管理要求是规矩,执行的分析标准更是分析的“规”和“矩”。石油产品试验多为条件性试验,固定的试验条件、标准的试剂、量具、仪器等,某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只有严格按照试验方法标准,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精心操作,坚持方法标准,才能拷贝不走样,才能控制分析误差,保证分析数据经得起第三方的核查。因此,分析人员必须要有规矩意识和执行意识,只有能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那我们的工作才能不简单!目前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工作中存在的分析数据偏差、执行力软弱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一不与“规矩”有关。所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几千年前孟老夫子的这一经典名言,很值得我们深思。

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改过之法”所言,“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如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他告诉我们,要想进步,就是要时常反省,把自己做得对的,记下来加以强化;做得错的,经过自己的反省改掉。这些对我们现在的每个人都很实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心态决定能力,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做任何事,首先要有主动进取的意识与态度,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事物精益求精的认真精神,日积月累,一定会有大收获。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延于行。

读曾国藩传有感


近来,有幸读了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结合现实社会的分析,感觉自己多年的疑问有了一个虽然可能不是很完美的答案。唐浩明先生以一种敬重历史的态度,和曾国藩神交了二十余年,可以说得上“曾国藩家”了,厚积薄发写下历史小说《曾国藩》。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都对曾国藩有着很高的评价。毛泽东曾说过一句话:“我观近代,独服曾文正。” 而蒋介石更是以曾国藩为师。

曾国藩为什么有如此高的魅力呢?竟能让左右中国命运的人都以之为师。

曾国藩从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农家子弟成为权倾一时的晚清重臣,他的一生实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无数知识分子只能望洋兴叹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读《曾国藩》后,对这其中的细节有了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仕途还算平坦,个人修养极高,一直力求做到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为官做事之道,当他在京城的小圈子里,在强有力的靠山庇佑之下时,在处理好“办公室内”同僚的关系时,平时还算遂意。1852年,曾国藩回家丁忧,恰逢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东南诸省之时,在湖南,长毛更是猖獗,湖南官场上一片混乱,与长毛作战,节节败退,最后退守长沙城,时局的动荡与紧迫,让这些平日稳坐高堂,享尽荣华富贵的官员们不得不想出对策来解决问题,而,论声望,论感情,曾国藩成为了湖南官场上的不二人选,由曾国藩办立湘勇,解决湖南的燃眉之急,经过多番的考量,曾国藩最终决定墨绖出山。

而这里不能不提的便是曾国藩“考量”,先是湖南官场上多名重量级官员进行劝勉,而后自己的兄弟也加入其中,最后由陈广敷“连蒙带骗”才使其出山,可算是费劲心力,而曾国藩的考量由衷的使人感慨他对时局的清晰认识和对自己的深刻了解,超前的眼光和认识使他并没有被“建功立业”的机会而冲昏了脑袋,直到上面降下圣旨,从此个人的命运前途与他所要从事的事业深深的连在一起了。时势造英雄,曾国藩的才能与时势变幻给他的机会联系到了一起,使他有机会去实现自己一直渴望的事业。曾国藩从墨绖出山到严旨令其北上天津处理天津教案,面临数不清的抉择,每一次,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可以说得上是以治大国之智来进行抉择。带军途中不只一人向曾国藩提过,逮到它日,取而代之之意。当湘军攻下江宁城后,自己的兄弟和忠实部下一起跪柬,然曾国藩却不为所动,留下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他有从自己的实力和自己所在的集团的利益考量,自己当时已是位极人臣,已经实现了自己所想达到的一切,为何在冒险去“造反”呢,反而落得个乱臣贼子的称号,他的价值观始终在儒家思想的范畴之类。他一直以一种救世者的心态存在,曾国藩要的是创立不世之功,他以 为偶像,他想要的是永垂青史,这样的一群人始终是俯视中国最广大的平民百姓,唯心主义深深的扎根于他们的大脑之中,曾国藩的救命于水火之中和宋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建立一个新国家来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心态有着天壤之别。

而曾国藩有什么才能呢?

刘邦曾经这样论述自己的成功之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与建立不世之功的刘邦相似的,曾国藩的第一才也是用人之能,曾国藩的麾下聚集这一批才干,既有谋士又有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更有敢打硬仗的将军,赵烈文,李元度,李鸿章,彭玉麟,胡林翼,曾国荃............

“湘勇”的壮大离不开这样的一批人。曾国藩的麾下能聚集着这样一群人,浅层上来说,是他们认为在曾国藩的领导可以建立一番功业,而更深层的原因,我认为则是与曾国藩自身密切相关的,曾国藩个人修养极高,尊重知识分子,乐于结交贤士,尤其是尊重有才有德之人,曾国藩最后给家人的遗言中,“求仁则人达”表明了他的见解,一个人的成功是让别人成功......

第二才能便是隐忍之能,从在长沙初办湘勇到逼走衡州练兵,再到靖港惨败,再到于九江惨败于翼王石达开之手,“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曾国藩一直隐忍,忍辱负重来形容这样一个人不为过。曾国藩“空降”湖南,书生领军,王船山算是湖湘第一人,出则领军,入则一心治学,一代大儒,乃湖湘知识分子的典范,是曾国藩仰慕多年之人。曾国藩初到湖南官场上,以儒家之道来办事处人,惹多人不悦,最后,连巡抚骆秉章的面子都不留,惹大家怨声载道,被迫逼走衡州练兵,再回长沙时,已是靖港惨败之际,看着无能平庸之辈升官发财,自己苦其心力,一心为了消灭长毛,到底为了什么?一次失败,没人理解就算了,还有这么多的人讥笑,还趁机想打击自己,月色皎洁,靖港古镇旁的平静江面上,一片败军惨象,精神恍惚,心如死灰,平静的江面上“噗通”的一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沿着湘江北上,出洞庭,西上武汉,东下九江,一路上有成功又失败,相对于战场上的暂时成败,更让人苦恼的便是各省官场的掣肘,物资供应不足是个极大的问题。江西巡抚林则徐之婿沈葆桢是曾国藩亲自向中央举荐之人,然而到了江西,军需物资空缺极大,由此和江西官场开始了一场博弈,动了江西官场的蛋糕,惹得自巡抚到普通百姓都极大的仇视湘勇。

湘勇举步维艰,虽为解江西之困,却处处受钳制。而九江的惨败更让这位湘勇统帅精神崩溃!

看着曾国藩一再的惨败于石达开,我都不愿再看下去,大军惨败对统帅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看着更随自己湘勇子弟一个个子弟命丧黄泉,这个团队就这样要消失了......从衡州出兵前的《讨武檄文》是多么的可笑啊,还活着干什么呢,一死了之吧......(于读书之时,仿佛身临其境,竟体会到了其中的艰难,感曾所感之绝望,感觉和死神有了一次接触)

九江惨败后,曾国藩“逃”回湖南,再次丁忧,大悲大痛像毒蛇一样的缠绕着曾国藩,大悲大痛之后方有大彻大悟。郁结于心,不得解,曾国藩始终搞不懂为什么自己一心为公,始终兢兢业业,忠于圣上,以儒学为道,却始终是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然偶然机会,得世外高人指点,重读道家学说,终获大彻大悟,“以退为进”,“含雄奇于淡远之中”。谈到这里,我不禁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曾国藩原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然而真正处于社会金字塔顶部时,儒家的那一套并不适用,如果说适用,也仅局限与个人修养方面,做事,处人方面都不可取,曾国藩以个人实践证明一部分儒家学说的虚伪性和儒家学说在这些处在社会金字塔上部的社会精英心中的地位。(这方面有待深究)

曾国藩的大彻大悟是他的一个重生,先是主动修复与左宗棠的关系,后是回到江西,主动去拜见江西诸官员,大大缓和了湘勇和江西官场的紧张态势,为之后的行事之便打下基矗

恰逢此时,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严重内讧,东王、北王被杀,翼王率领十万天兵出走蜀地,

这一切给了湘军极大取胜的机会,随着湘军的重整旗鼓,湘军最终总算挺进江宁,洪秀全被掘尸焚骨,五千余名天国士兵壮烈自焚,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破产,中国农民式的革命运动又一次的遭遇了惨败。后人如何评价这场农民运动是一个问题,这场运动和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及意义更是一个值得让我们警醒的问题。

读《曾国藩全集》有感


读《曾国藩全集》有感

姓名:李义军

职位:长沙项目 项目总经理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之后,在其主持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中正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阅读黎总推荐的《曾国藩全集》,我对曾国藩的为人处事方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其可以学习的优点很多,但我认为他可取之处首先在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屈不挠的态度以及屡败屡战的精神。联想到目前管理的长沙威尼斯城和恒基项目,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很多,包括越来越大的业绩考核压力、迫在眉睫的按期交楼压力以及恒基项目按主席要求实现3个月开盘、年内开售,还要一炮而红,竖立省会城市新标杆,上述的每一项工作都让我深感责任巨大。但是我自己也知道,如果没有咬紧牙关、奋力抗争的无畏精神,没有战胜逆境、勇往直前的勇气,那是成为不了强者的。大丈夫立身处世的准则,就是要迎难而上,勇夺第一,这也是对我对自己的承诺和要求。

另外,曾国藩非常值得我学习的一点是他能在做事时机不顺的时候,能够对人、对事宽松处理,冷静对待,而不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从而有效避免了越急越乱,忙中出错的后果。这点在碧桂园尤为重要,因为企业特性以及对于快开发、快周转模式的大力推崇,把开发的高速度放在了至高的地位,如何能将项目做到又快又好,也给我们这些职业经理人的个人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家企业,在创造利润之前,首先就是要避免慌乱之中拍脑袋决策,杜绝重大投资失误。

最后,我觉得还要学习的是曾国藩识人、用人理念。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英雄人物打遍天下的时代,自己再强,也独木难支,而拥有一个高效团队,事业就成功了一大半。曾国藩一向重视人才,他在整个为官过程中都把寻求人才、培养人才、提携人才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一个团队有了良好的氛围,有了优秀的人才,领头人又能知人善用,相信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读《曾国藩的启示》有感1000字


读《曾国藩的启示》有感1000字

萧先生你好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修身治国的千古完人、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成功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更是深刻影响数代人的精神偶像。

曾国藩是一位出身平凡、资质平庸之人,奋起而蜕变为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完人,他是放眼看世界的一位伟人。虽然他在前中期没有什么很突出的表现,更是在中年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谏言险些丢命,但是他的勤奋和恒心在后期却是几乎达到了极致。凡是做一件事,无论艰险还是容易,都必须埋头去做。曾国藩还常用“不忮不求”作为治心的方法。他说:我这一辈子粗读儒家经典,看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中最重要的是‘不忮不求’。忮,就是嫉贤害能,妒功急宠。…不去掉‘忮’,满怀都是荆棘;不去掉‘求’,满腔天天都是卑污。我对于这两项常常加以克服,只恨没能够扫除干净。所以说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说“我天赋异秉,我有什么好的遗传”,而是说“我不管怎样,我都要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最大的修炼。

曾国藩受到挫折的时候也曾经想到过自杀,后来是左宗棠骂醒了他。他才意识到就算是自己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后来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缺少恒心,那一天的日记可以说是他自我改造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后来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写道:“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深耻矣。”也就是一个人要勇敢地面对自己,要能找出自己的缺点。“不惯早起,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强之祭祀斋戒。不惯劳苦,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不惯有恒,强之贞恒。”我们要记住,一个人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一个人有自知之明很难,更难的就是克服自己的缺点。

他那超人的洞察力也很是值得钦佩。他从一介书生投笔从戎,通过自己募兵、训练出战斗力很强的湘军,最终将太平天国起义镇压下去,为保住大清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当然,在此不多评说他的政治立场,有人谓其为“元凶”就由此而来。单从他在军事行动和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表现出来的超人洞察力这点,就颇令人觉得他很不一般。他的裁军不去官、他的忍辱负重、他之后大力促进洋务运动,等等,无不证明他不愧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这种洞察力的形成,离不开广博知识的积累、离不开善于审时度势的头脑。

然后我还觉得他的传家八宝非常好。“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书,指读书。知书达理,德才兼备。 蔬,指种菜。自种蔬菜,味道鲜美。 鱼,指养鱼。池塘养鱼,自见乐趣。 猪,指喂猪。家中喂猪,增加收入。 早,指早起。早睡早起,精神饱满。 扫,指扫地。房屋内外,洒扫干净。 考,指祭祖。孝道盛行,民风醇厚。 宝,指睦邻。邻居相睦,其乐融融。这些东西其实看起来都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些东西,但是我细心的观察一下我从小长大的环境,其实长辈们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就有很多东西和里面的差不多。所以从曾国藩身上体现的修身、齐家、治国都很充分,而且对于修身来说应该内外兼修。

我也给自己做了一张每天的作息安排,但愿自己能够坚持,坚持锻炼,坚持学习,养成好的习惯。

读《中国家风》有感《中国家风》读后感


读《中国家风》有感 《中国家风》读后感

最近,有一个词语长时间占据百度热搜词排行榜前列——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更深层次的说,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文明圣火之所以千古未绝,可以说"教化"功不可没,而在"教化"中,"家教"又居功至伟。可是在快节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家风又该走向何方呢?于是,我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敬意和对家风建设的深入思考,拿起这本书——《中国家风》。

《中国家风》收录了中国当代百位作家的散文、杂文,讲述了对家风、家教、家规、家训的思考、理解,进而阐发修身、养性、齐家等方面的见解,对传统家规家风用现代思维和时代创意进行解读,弘扬德善,不失传统,去伪存真,与时俱进。《简朴家风入生活》阐述了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精神,《母亲教我做勤劳善良的人》描绘了勤劳善良、诚实待人的作风,《父亲的遗言》传达了自力更生、自我奋斗的态度……书中有许多情节都让我感同身受,很多思想都另我获益匪浅,而文字背后的情感支撑,更是触动我内心深处日渐淡去的成长记忆。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人民教师,虽然没有成套的家规家风体系,但是他们十分注重家庭环境培养,更是在日常言行中严格教育,注重对正确"三观"的培育,让我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记得上小学时,父亲从学校卖掉的旧书堆中捡了几本书带回家给我和哥哥看,由于书本已经破烂不堪,还带着涂画过的痕迹,我和哥哥翻了一遍就把书扔在了角落。父亲知道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捡起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边看一边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和哥哥听了这话,再也不管书是不是从破烂堆中捡来的,争着抢书来看。这时,父亲又板起面孔,语重心长地说:"这几句话出自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劝学文》,它后面还有一句——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虽然当时看的什么书已经不记得了,但是父亲教育我们时的身影,却在我的记忆中久久不能忘怀。后来,我读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厚,这与父亲在言传身教中传递给我的读书信念是分不开的。

除了家庭教育,家风还具有改变社会风气、促进国家发展的神奇力量。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下的文化积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力量。它是融入我们血脉里的精华,是先祖精神审视下的家族风气,甚至是一种神秘的契约,决定着每个人、每个家庭,甚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气质与灵魂走向。倘若每个家庭的"家风"都纯正、淳朴,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好转;反之,倘若每个家庭的"家风"都不纯正、不淳朴,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一定会尔虞我诈、戾气横生,继而危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中华儿女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家。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重要软实力,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璀璨不绝的根本基因。我们只有重视家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才能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中华巨龙的再次腾飞汇聚起源源不断的能量。

作者:刘哲然

供稿单位:国网天津电力静海供电分公司

党员读中国家规有感1500字


党员读中国家规有感1500字

乐陵站-李晶晶

最近公司组织开展“遨游书海”读书活动,正好我也想读点什么,好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从而更好的知道日常行为。通过推荐,我细细品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从春秋时期孔子到晚晴梁启超等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读后深有感触。

书中人物之一杨震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就是他“四知拒金”的故事,讲的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的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深夜无人之机,打算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王密辩解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就传为千古佳话。杨震在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不肯为子孙置办产业,在他看来,始终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就是他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遗产和礼物。在杨震的直接要求和影响下,其子孙为官清廉,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以“清白传家”作为家规祖训不断传承。

如今,虽然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杨震为后人留下的“清白家风”,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杨震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镜鉴。廉官清白,大多能荫泽后代;贪官敛财,从来都祸及子孙。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正可谓: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家风传承的好,树木就会成为森林,涵养出宜人的气候,家风传承的好,民风就会更加淳朴,汇聚出更好的风气。家风传承的好,人才会更加健康,点亮品德的明灯。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或是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小时候,父母就要求我们遇到长辈要主动问好;互相尊重;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占有贪欲之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玩的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勤俭节约,碗里的饭必须要吃完等。大凡出人才的家庭必有好的家风,不好的家风必然导致家庭的不幸。孟母为保家风纯正三择其邻,又断机杼,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孟子刻苦攻读,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位列三公的曾国藩对子女要求严格,不允许高人一等,提倡节俭持家,使其子女都成为国家游泳的人才。

我认为,一个企业也需要好的家风,“家风”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导”,企业有了“家风”,犹如有了方向,大家都不会迷路,企业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其实,立家规、正家风也是一种责任担当。尤其是公司的中坚力量更应当提高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担当,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

因此,家风与政风需要互相滋养、互相校正。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党员干部需要认识到家风建设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建设得好不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现状和未来、一个民族的传承与发展。

家风之基在于正。“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好的家风,无关乎财富多少,而在于知礼仪、惜道德、守底线。古有孟母三迁,今有焦裕禄教育家人不搞特殊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利观,影响世人传承至今。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个细胞,只有每一个家庭都拥有着优良的家风,薪火相传,才能影响社会,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梁启超的家规,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堪称父亲的表率,他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满门传香的背后,是梁家感人至深、令人钦佩的家教家风。在1910年至1925年间,梁启超把思成、思忠、思庄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梁启超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往来,共给他们写了400余封家书,对子女们的为人、治学、立业等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他既是孩子的慈父,又是导师、密友。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成,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对我国建筑史有着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梁思成的学术成就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宗师。

看完梁启超的家规,我感触颇深,2016年的年初,经过事改企,我成为了一名齐鲁交通人,刚开始我认为到了企业工作起来会很轻松,没有压力,然后发现其实工作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经过领导的指导、同事们的帮助,现在工作也基本进入轨道。现在分公司也在开展读一本好书—“遨游书海”活动,积极响应号召,努力汲取书中的知识,以点带面,通过每一个人影响整个家庭,然后影响社会,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只有通过家风树立正确的三观、家训家规来约束自身,我们才能变得越来越好,集团也会日益壮大,实现企业的伟大目标。

今后,我将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曾国藩的家规家风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曾国藩传有感3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