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王熙凤初见黛玉读后感600字

王熙凤初见黛玉读后感600字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600字,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安意如的浪漫古典情系列,最爱的便是这一句。仿佛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瞬间,即使时光辗转了千年。初见即是美好,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这份美好是单纯而简明的,或许正是如此亦脆弱的经不起时间的蹉跎,誓、言有口却偏偏有口无心,唯留遗憾清冷如霜雪。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常常感伤于安意如那哀婉的文字,因为每一段文字的背后必有一段伤感的故事,也必有一个美丽且哀愁的女子。她许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许是玉颜不及乌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的班婕妤,许是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唐婉,许是安意如用怜惜的心绪勾勒出男权社会里一个个心洁如霜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的奇女子,在她的书里古诗词间的女子不再是一个个任人摆弄的皮影,而成为具有独立灵魂的演绎者,生动地演绎着最初的美丽与最终的遗憾,于是人们如我般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通过安意如的书,人们常常体会到支离破碎的美好,那是掩藏于笑容背后细微的苦涩。世事古难全。我们都遗憾沉重,因为我们一手握紧了什么也就一手失去了什么,命运像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来的原罪。安意如同我们一样,同样怀恋着曾经的美好,在黑夜里独自抚慰日久的伤痛,但她比我们多了几分达观,懂得放手。放手也是一种快乐,它让你拥有更多的时间拥抱未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风华正茂,那份可贵的美丽即使若干年后亦难以忘却,但也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昏黄的灯光下,细细地回忆,或许这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好。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作者安意如以纳兰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为题为线索,不拘泥于传统诗歌鉴赏的格式,用清新、感性的笔调写下了一段段才子佳人动人旧事。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是使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的唐玄宗;她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他与她在骊山邂逅后,他,将对后宫三千佳丽的宠爱集于杨贵妃一人,不再是君临天下的江山之主,而变成了一位沉溺爱情的有情之郎;她,与他志趣相投,是后宫中深爱自己夫君的一位嫔妃。本应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拥有一段海枯石烂的爱情,但这般发生在帝王身上深爱造成的是君王不早朝,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朝政混乱,国家经济衰弱,爆发安史之乱。战场上,唐玄宗终于面临江山与美人的抉择。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她死后,他的悲伤之情、相思之苦溢于言表,此恨绵绵无绝期。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侵。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陆游与唐琬本是青梅竹马,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天不遂人愿。陆母因怕耽误陆游仕途棒打鸳鸯,将二人拆散。十年后,陆游故地重游欲重温自己的青葱岁月,竟遇到改嫁他人的唐琬。这一见,二人千万思绪涌上心头,却无法互诉心肠。曾以为,与你可以共度一生一世的人,是我。他怀着满腹惆怅,在墙上题下了《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一年后,唐琬重游沈园,看到陆游之迹,伤心饮泣,在其后和道独语斜阑,难!难!难!咽泪装欢,瞒!瞒!瞒!两相爱之人,此后再未曾相遇。.cn一年后唐琬伤心过度,与陆游阴阳两隔。陆游一生金戈铁马,沈园却是他一生中最柔软的伤口。也许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他们在最终一起了。在暖阳下,他们在挥墨作诗,抑或谈笑风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佳话也广为流传。司马相如一曲《求凤凰》让卓文君一见倾心,决定私奔。卓文君不计司马相如家徒四壁,司马相如也为了爱情义无反顾。之后二人为维持生计,想出策略,回到老家卓当垆沽酒,司马跑堂洗盘,使卓父承认他们的爱情。后来司马相如发迹后欲纳妾,卓文君怒作《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如此有才华又果敢、敢爱敢恨之女子,令人称叹。司马相如忆起二人细腻缠绵又轰轰烈烈的过去,后悔不已。他和她的爱情虽有小波澜,但最终依然能恩爱如初。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均成为传奇佳话。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看似在谈诗赏词,实则笔下生情。安意如带我们走入古时的爱情故事,感受他们或圆满或遗憾,或震撼或平淡的爱情。令每位读者在沐浴诗词之美时感知真挚的爱。爱情或许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又或许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它也可能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一: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篇二: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

篇三:《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四: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2000字


邂逅一首好词,如绿绮焦尾,丝丝袅袅,拨出流珠花雨。邂逅一个人,如落花芳菲,飘飘零零,惊艳谁的时光。

——题记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邂逅一首好词,于我,更多的是从诗词中细细品味,从中窥测诗人的心境,一首好词必定有一个故事,无论凄凉还是唯美。

安意如,一直以来很喜欢的一位作家,称他为作家不如称他为词人,天性聪颖,灵智慧心,辞藻华丽却又不失没美感,读他的文字,总有那么一缕清香沁入内心,不经意间渗透你的灵魂。读他的文字,心绪纷纷,不经意间摇摇颤颤,总能领会到一些自己不能领会的东西。读他的文字,仿佛置身于古典世界,可以读出浓浓的韵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那年山间初相遇,你意气风发,而我只是卖茶姑娘,无意之间,谈笑风生,芳心相付,而你含情脉脉,我愿在你身畔,红袖添香,烹一杯清茶为你解忧,然离别终将到来,你说来日我要用紫盖香车接你回家,可是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再见怎会那么容易,礼法森严,又怎会允许你娶我呢,我们的相遇终是一场绚丽的烟花,转瞬即逝,只是你眉眼似毒,早已深入骨髓,我又怎能轻易忘却,带着对你的爱,我成为了一缕青烟,你又回来了,没有言语,没有痛哭,只是在我的墓旁种下了红豆。红豆,好像一直以来都代表了相思,却没有代表相守,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你亦知晓,我们的相恋如同一场没有结局的舞蹈,邂逅如那开场的美好,落幕只剩下无尽的悲凉。同你的时光,许是我人生的幸运。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还是那个浅笑盈盈,当垆卖茶的慧娘,你还是那个高高在上,豪情万丈的太子,红豆相思,却难相守。爱一个人,像慧娘一样,明知没有结果,却还是情不自禁,义无反顾,礼法森严,终相思成疾。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李治啊李治,当你隆登大宝时,可曾记得我媚娘。太宗驾崩,我在感业寺为尼,而你佳人在侧,叫我怎不心寒,如意娘一词,终唤起了你对我的思恋,忽然想起之前湖南卫视热播的花千骨。初入长留,我还是懵懂无知的花千骨,而你亦是那九重天上的尊上,不经意间,你变成了我的信仰,一年之约,拼尽全力,只为成为你的弟子。浮生若梦,盗取神器,成为妖神,只为了救你,可是,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你亲手给我编织了一个美梦,同时也亲手将这梦境打碎,白子画,你这又是何苦,糖宝的死,小月的死,杀姐姐的死,东方的死,一切一切,都是你们在逼我,成为爱上你,我从未后悔,只是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再也不要爱上你。最后的最后,你只看见我成为妖神,会祸及天下,可你又可曾看见,我在七杀殿中的喃喃,一字一句都是你,我真正伤了谁呢,日益消瘦,最后的死,我亦无悔,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其实,这看似恨极了的话,又岂不是花千骨对白子画最后的保护呢。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还是那个无贪无欲无情的花千骨,你还是那个清冷高贵威严的尊上,没有相遇,没有结局,那该有多好。爱一个人,像花千骨一般,情深款款,痴情不变,宁愿堵上自己的一切,堵上天下,去爱一个人,飞蛾扑火,明知前途茫茫却还是义无反顾,不管不顾,付出一切。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可是真的能回到当初吗,每个人心里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当下,珍惜现在拥有的所有,珍惜现在的人和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遇见一个老师不容易,遇见一个好老师更加不容易。我曾遇到一个老师,她刚毕业,年龄不大,一头长长黑直发,很是温柔。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温柔相待,似乎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不知为什么,对我特别好。唯有那次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发货,也是唯一一次,起因就因为我。一次次的关心却被我漠视,对我的善意提醒,却被我当做不怀好意,现在想来自己当初真是傻呀,一步一步将老师推远,叛逆期似乎来得也太早了一点,最终直到老师走了,我们的关系还是没有缓和。那一天,我被新的老师叫过去,老师给我看了一封e-mail,是她写的,关于我的,我的习惯,我需要恩威并施,我很倔,每看一点,我的心就会破一个小角,读完已经泪流满面,我不知道她对别的学生是否也这么用心,但她可以对一个之前从未相识,相识后还这么对她的同学用心,遇见她的真的很幸运,可惜我没有好好珍惜。因为现在的我遇见每一个人都格外珍惜,珍惜眼前人,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过去终究过去了,没有办法挽回了,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当下罢了。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还是那个乖巧可爱的孩子,你还是那个温柔美好的老师,没有伤害,没有任性,没有刁蛮,会不会后来的结局就不一样了,如果我早一点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早一点懂事,会不会现在就没有那么后悔了,可惜没有如果,世界上也没有后悔药,未来的日子里,我珍惜一切,不让未来留下遗憾。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本少年,闻国有难,自当义不容辞,三次投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初露锋芒,靖康之耻,功高盖主,终得主讳,冤死狱中。岳飞一生军功无数,但是,却被皇帝忌讳,最后被奸人所害,虽然岳飞含冤而死,他那种崇高的爱国民族气节是永远不会泯灭的。可以说他保住了南宋的半边江山,保护了百姓,使他们免遭磨难。而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岳飞那样,虽然我们现在年纪尚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成为国之栋梁,为祖国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还是那个意气风发,征战沙场的少年将军,如果当初没有秦侩的设计,没有她的冤枉,也许我就不用含冤而死,也许那南宋江山也就不会灭亡了,如果秦侩知道是这个结果,他还会不会这么做了,也许会,也许不会……

从古流传下来的诗词,底蕴深厚,韵味绵长,每首诗,每首词,每次品读都有不同的味道,每次都仿佛可以从中窥测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心境。一首词,赠你古韵悠长,一个人,赠你暗影流香。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800字


拾一曲香词 倾一室芳华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

翻开素雅的书面,找了个清闲的时间,静静地端详它——一本借词达意的书。它包含的情感细腻繁碎,或喜或忧,或大起大落使人嗟叹,或表达平平淡淡才是真。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你在我生命的出现,是对我的救赎。

曾经他是那个敢指天为誓的人。“山无棱,天地合,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如果你忘记了,他愿意再说一次。我为他们喜,世界之大,会有人把世间最纯粹感情勇敢献出,托之性命,寄之真情;我替它们悲,当鱼玄机失去了李亿,被温庭筠婉拒,陈韪的背叛令一代女娇做了囚奴——她的心死了,因妒挞死了绿翘,印证了她的一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新郎”;我为题目叹,“知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我惊叹于她们的狠厉决然;“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羡艳于他们的纯粹认真。

我心疼他们的断肠之思,更辛酸与于她们的可遇不可得。人生应能如初见,执子手与子老,白首不相离。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酒杯里能蹦出友谊来。

众人皆知孟浩然与李白的知“酒”之交,对着皇帝的谕旨敢耍酒疯的李白竟说出了“高山仰止”的敬语——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的“断指柔肠”只为孟浩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他恋恋不舍地望着孟浩然离去的背影,怅然又无奈;王昌龄对辛渐纯粹美好令人心生艳羡“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含蓄又深沉地阐述了好友不在时自己一片炽心无处安放的黯然。

我为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豁达欣慰,前路漫长,友人啊,留步吧;我更为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黯然,想到“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自嘲和心酸。

天底下的朋友,怕的不是离别,是离别之后再不能的遇见。天若有情,不应留恨,应让相思相寄,随风直到夜郎西。

曹操忧虑地高唱着“青青子衿,深远;苏子瞻嗟叹着“千古风流人物”,他叹的何止是江山更迭,不过是一场惊涛惊动了他的情怀,他幻想着功业与朝廷的美梦;张若虚对月沉思,凝望着浩瀚夜空咏诵了一曲人生高度的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以江为砚,流水为墨,写他,对宇宙之思。

坐下来吧,随意看一曲香词侬语,品其中淡景浓情。从小学机械地背着唐诗三百首,懵懂之中似乎也有所感悟;长大之后翻开了诗经,却内心毫无波澜麻木无知。收视创新的“中国诗词大会”被高度追捧的背后,是我们这一代人对文化的缺失——若无缺失,何来“回归”一说,何来热捧?

坐下来,花一场美梦的时间,花一局游戏的时间,花一度空想的时间,拾一曲香词 倾一室芳馨,充实自己的情怀。读书吧,仍是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路遥《人生》读后感:《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路遥《人生》读后感

李焕焕

人们都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于是我读书也渐渐从书皮儿读起。《人生》这本书的封面很简单,简单到只用几笔水墨挥舞而成;这本书的封面也很悠远,在那两笔浓淡、干湿协调的水墨里,我仿佛看见那黄土高原的连绵起伏山岗,山岗下清澈见底的大马河畔,还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老百姓的大地山川……那一轮不知是东升还是西落的太阳挂在这山岗之上,好像在静静地观望每一个的人生。

小说以19世纪80年代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以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又回到土地这样的人生变化为主线,描写了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与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

高加林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便回他所在的农村当上了民办小学教师,这个职业能施展他的才能,有机会的话还可以转正,高加林对他的工作很满意。但是,好景不长,三年后的秋天重新开学之际,他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落志的时候,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入了他的生活,巧珍虽大字不识一个,却是一个颖悟、质朴、纯粹、坚强、重情重义的人,她死心塌地地爱上了高加林。她的爱质朴纯真、充满激情而又炽热勇敢。高加林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高中毕业生,巧珍却没有文化,而且高加林是在精神遭受打击的时候遇见了巧珍,他们的结合总觉得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虽然高加林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的骨子里还是向往城市生活的。

当高加林的二叔回到本地劳动局当局长时,加林终于有机会通过关系一步登天,当上了县里报社的记者。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也让他重新遇见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黄亚萍是县广播站的播音员,思想先进、开朗活泼、却有一些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热而有一种征服欲。黄亚萍之前虽然也和高加林谈的来,但是仅限于同学之间的友情,他们两个没有进一步发展是因为高加林回到农村当教师,他们没再相见的机会。而黄亚萍出身于城市家庭,父母都是体面的城里人,她不可能再嫁给农民的。而如今情况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高加林当上了县里报社的记者,又一表人才,才华横溢,关键他俩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这更加坚定黄亚萍追求爱情的决心,虽然她已经有男朋友——张克南。此时的高加林也是何等矛盾啊,他的女朋友巧珍是那么爱他,而且还是他的初恋。没想到巧珍的一次探亲,让他决定放弃巧珍(巧珍的话题永远是家里的几亩田地和家长里短的琐事,此时的加林和巧珍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人),和亚萍重新开始。

为了不被更多人看见他和巧珍的关系,他们约定在离县城较远的地方和巧珍坦白。当加林说要到很远的地方工作时,巧珍已经完全明白加林的意思。她坚决不会成为加林的累赘,更不会拖累他远走高飞。从此,对她来说白天是黑夜,黑夜还是黑夜。这一颗被爱情燃烧过的心,从此变成一片灰烬。巧珍的名誉毁了,高加林也不会再回来了,村里人都认为她会得一场大病或者是自寻短见。没想到巧珍是如此地热爱生活,热爱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热爱远方高低起伏的山峦,热爱清晨村子里的袅袅炊烟,热爱亲手种下的玉米渐渐成长……于是,她又重新出没于田间地头,接受现实。巧珍也确实是累了,他想找一个人踏踏实实过一生,不久,他就嫁给了一直追求她的马栓。她虽然嫁人了,却没有嫁给爱情。

高加林虽和亚萍有令人羡慕的恋爱关系,终究也是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里的工作被人告发了,高加林只能又重新回到土地。当他重新回到土地时,亚萍会和他一起回农村吗?当然不会,亚萍是一位知识女性,又是城里姑娘,再说,即便是她同意了,他的父母也不会同意的,他们俩的恋爱关系一开始就以加林有城里的工作为前提。高加林被打回原型,又回到了这片炽热的土地时,全村人没有因为他的负心而唾弃他,而是劝他想开点儿,继续生活。巧珍听说加林的事儿,还千方百计地为他求情帮他思谋村里小学教师的岗位。巧珍虽然还爱着加林,但是她不会跟马栓离婚了,她说自己已经伤过心了,不能让马栓再伤心了。

加林又回到土地时,看似又回到从前的自己,可他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他失去了一个最可爱的人——巧珍。小说最后写道:

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

"我的亲人哪……"

我觉得最后的"亲人"可能有三层含义:1、失去巧珍这样的金子,他心里羞愧、自责、悔恨,巧珍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2、当他回到村子时,全村人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安慰他、开导他,乡亲们就是他的亲人。3、大地的宽广与包容也像他的亲人一样,会原谅他所有的过失,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人生,听起来多么庄重的词语,在路遥的《人生》里,我读出人生就是命运+选择。在人生重要的几年里,我们会遇到一些选择,这个选择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深渊,重要的是你需要什么,"人算不如天算",之后的事只能交给命运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加林对城市的向往和追求没有错,错就错在他获取城里工作的途径,他曾经因为"关系"失去当教师的工作,又因为"关系"得到了报社的工作,这种"机缘巧合"也是他人生起起落落的原因。再加上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有着天壤之别,农村户口意味着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城市户口意味着享受一些特殊待遇,作为一个农村知识分子的高加林面对城市化浪潮的冲击,只能以悲剧告终。《人生》这本书应该还有下卷,作者明确在最后一章注明:并非大结局。可是先生英年早逝,只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畅想。如果还有下文的话,加林会看到21世纪的自由、平等、正义……他这块金子也一定会发光的。

《人生》还教会了我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要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像《桃花心木》当中所说:"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人生处处充满不确定,当这种不确定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仍要选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就像德顺老汉那样,虽一生独身却爱着山里的每一个娃娃,他亲自为娃娃们打果子,亲手栽下绿树供村民们纳凉,村里人的事儿就是他的事儿,他是如此热爱他的乡亲,他的土地,他的山岗……

人生,就是经历过挫折,跌入过谷底,坠入过深渊,可只要人活着,就要追求这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

2017年8月17日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1000字


喜欢《《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6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王熙凤初见黛玉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