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现在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篇一:《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朝圣的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与此了。
我们的身边往往有着很多先辈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该怎么处理,每一句话该怎么去说,每一条路该怎么去走,而我们往往接受了这样的建议似乎就不再迷茫了,似乎就得到了自己的真实一般开始向着明媚的未来走去了。这样真的就不再迷茫了吗,他人说的话真的可以代表我自己的想法了吗?这是我常常在问自己的问题,而读《灵魂只能独行》的时候,我又一次又一次地思考着、反省着,因为真实的自己,并不仅仅是靠忠告可以来圆满的。
周国平的书在之前读过《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或许于我而言,周国平比起作家,更重要的身份是哲学家,是一个去读人的灵魂,去升华人的灵魂的哲学家。虽然这两本书,一本是介绍他人的哲学观点,而另一本是写自己的哲学思考,但是同样都令人在深夜辗转反侧,思考着问题难以入眠。读《灵魂只能独行》的一个又一个夜里,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自己应该去走向怎样的路,但同时,每个人自己最为清楚的是,这条路并不是光靠想就能够想得出来的。生活、实践、受挫、改变,我想,大概走在梦想的大道上的人们一定一次又一次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反省,他们所坚定地走下去的路,一定是自己的灵魂作出的选择,因为自己的路,不能靠他人的帮助;自己的灵魂,只有自己才能够使之成长。
知道得越多,就会愈发觉得自己无知。当一个人确立了自己想要去的彼岸,就会发现摆在面前的路是那么得多。可是人只有一个,路只能走一条,放弃的路就越多,所以人就会因为知道得多而越来越感到迷茫和失落。梦想看似接近,其实是十分遥远的,在梦想的道路上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阻碍,如果没有确定下自己的道路,又有谁能够一路坚持到底,从不迷茫呢。你,作为独一无二的你,面前的那么多路,并不是只靠先辈的指点就可以做出选择,也不是经过一分钟的思考就可以确定道路,这是一件作为自我需要反反复复去实践的事情,这是只有自己才能够决定的路。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拥有灵魂的人,我们开始进行朝圣,而朝圣的路,只能让灵魂做出选择。
【篇二:《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现在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篇三:《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作文】
《灵魂只能独行》肯定精神生活的独立价值,通过对古代言行的追诉,对人生面临问题的思考,其阐释了哲学在我们人生和社会中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旅行时不得不精简的行李。有多少是你真正生活必需的。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要填满它。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的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篇四:《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内容简介: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的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灵魂空间,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读了周老这本充满哲理意味的书,很多地方比较难懂,但是也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无论你多么热啊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找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尝和体验。
世界上没有其他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篇五: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几年前看过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如今,书里的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有这个书名多年来依然保留着初相遇时的冷峻,那么触目惊心地刻在我脑海的某个角落。思维的光线即便轻轻拂过这几个字,整个人都仿佛从温暖的艳阳天冷不防地跌进了冰库里,扑面而来的寒意无孔不入地将自己包围,在蒙蒙升腾的寒雾中,我的灵魂似乎都要无助地为自己的孤苦伶仃而啜泣。
后来在书店里站着看完了周叔平的《妞妞》,稀里哗啦的我一直没有勇气将《妞妞》收藏在自己的书架里。苦难是最好的老师么?如果真是这样,我宁愿选择自学成才也不要什么又苦又难。
周末在姥姥家看到外甥女的书架上有一本周国平的书,装帧得十分精美的大开本,日记体,游记性质的,就算做睡前的功课吧。书里插有许多图片,前半部分主要是风景照,有南极的,后半部分多是欧洲的。周的文字于我,就像掉进一张密密的珠网,却丝毫不用担心会被粘住,他的语言里自有一种理性的力量在做引导,让你徐徐沉浸在他的逻辑中,而内心却清楚不过地明白,在前方的某一个未知处定会有他思想的结晶闪现,不管是一句话,还是几句话,都会带给你意料之中却又出其不意的惊喜,让你体会到思想的美妙。而他,这个始作俑者,却始终与人远远地拉开一段距离,对你的快乐与感动无动于衷。书中还有周的照片,他的妻子红和小女儿啾啾的照片。啾啾,多可爱的名字,让人联想到刚刚出壳的、啾啾啾、啾啾啾地鸣叫着,有着稚嫩的、尖尖的喙和红红的小脚丫,在细沙上留下一行歪歪扭扭印记的小鸡雏。
早上早早的醒来,老妈问我要不要和他们一起晨练,我问半梦半醒的小姑娘留她一个人在家可否,小家伙睡眼朦胧的摇了摇头随后又嘟囔着她不管,明显的不希望我离开的意思。于是婉拒了老妈的邀请,卧在沙发里继续读周国平。
灵魂只能独行,这样一句话出现在了他在南极写的一篇日记里。只是他继续写道,独行的灵魂并不是孤单的,因为,他会遇到许多相似的灵魂。就像走在森林里,你会从一点蛛丝马迹,像一个烟头,一个坐标一样发现曾经有人来过的痕迹,因此你并不孤独。就像他读泰戈尔,那种相知的畅意要远远大于周遭的人带来的快意。尽管刚刚读完,可是周的原话我却几乎忘记了,只记得个这样的大概意思。但我却从中感觉到了一种彻悟的轻松,仿佛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了答案,不需为独行而顾影自怜。在浩渺的历史中,在茫茫的人海里,总会有机会遇到同类者留下的印迹,总会有频率相似的灵魂将彼此认出。有了这层意义,灵魂为什么要拒绝独行呢?独行的灵魂并不孤单。可是这个道理为什么非得一定要通过他说出来,自己才会觉得,嗯,真是这样呢,心情才会释然开朗。
照片中的周,身材硬朗,面孔棱角分明,大多的表情是严肃、冷静而理智的,眼神里流露着警戒。在生活中,我会畏惧和这类人交往,因为会担心自己的莽撞不知什么时候要撞破他的底线。可是,他的文字带给我的关于他外貌的刻画却要温和的多,虽然他也是理性的,有距离的,但却更容易接受些。这正也是文字的好处,他在那里,他存在,他成为已知,而作为读者的你,拥有选择权,可以阅读或放弃,可以喜欢或讨厌,这些行为发生在你的身上,是你自己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事情,与他已经无关。就像一个比喻,鸡蛋好吃,但你没有必要认识下了这个蛋的鸡。
祝福周国平,祝愿小啾啾幸福快乐!
篇四: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篇六:读《灵魂只能独行》有感】
断断续续看完了周国平的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总体感觉,文字的哲理性很强,文字简洁,不拖泥带水。简单谈两点感想。
其一,周国平的哲学在我看来是生命的哲学,他的哲学直接为生命服务,听从生命的召唤,忠实生命的体验。周国平是一位哲学家,但从他的文字丝毫看不出一些哲学特有的概念和词汇,有的只是生命最真实的体验,是内心最真实的语言。他是用生命在践行哲学,而不是用哲学来诠释生命。作为一名哲学家,他没有板着脸孔进行一些空泛的说教,而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一一道出与读者分享,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与很多专业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吧。
其二,周国平追求一种简单、朴素、单纯的境界。他的散文中没有云里雾罩的东西,也没有深奥晦涩的理论。话语和思想都是直来直去,简单,直接,一句话,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真实是怎么来。
以前也看过不少散文,但能让我真正喜欢的并不是太多。除了史铁生和余秋雨的散文,就要属周国平的散文了。读周国平的散文,更多的时候不像是在读,更像是聊天、分享,或者是倾心交谈。交流也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在交流和交谈中找到自己。
【篇七: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21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创造。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人生体验。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预知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朝圣地。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独寂寞早已成为流行语,我不知道他们严重的孤独是不是周国平所言的孤独,但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个节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会,正在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人们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彷徨在心门外,大喊孤独,在夜生活愈发丰富的都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共鸣。
在外地上大学,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家乡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当寒暑假回家时,总能感受但钢筋水泥扑面而来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现代化靠拢。欣喜地同时,总有几分伤感,假如我几十年不回家,那会不会不再识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来,是心灵的归属地,当一颗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归的路,可能更多会感到无助和悲伤吧。
记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我们都必须要铭记。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的时候,民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永远只能是同床异梦的痛苦。我们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即使你极不愿面对独处的时刻,也必须得接受。
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死亡,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来临。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在我看来,没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卢克莱修也附和说:对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灵魂只能独行,只有这条上,没人能伴你同行,可能会存在信仰,指引着你走在朝圣路上。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要把心灵放到记忆中的恰当位置上。
【篇八:读《灵魂只能独行》有感】
《灵魂只能独行》是周国平的一本书,不知从好久开始喜欢上了哲学,尤其是喜欢周国平的哲学,不算很深奥,却易读懂。在深夜的时候,轻轻的翻开这样的一本读物。
灵魂只能独行,生活在和平安定,繁荣生活的我们,每天都是在灯红酒绿,或者是在电脑面前度过的,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渐渐忘记了我们的灵魂,有个哲人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走的快了,请停下来,等一下你的灵魂。在黑夜里,捧读起了周国平的书,和灵魂有个约会。
很少和灵魂这样的交流,我们都习惯了和朋友,同学,亲人交流,一起,但是却少了我们最应该交流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总是容易让外面的世界,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影响自己,结果是最后失去了自己,为什么不抽抽时间和自己交流下了。
孤独,以前一直认为是一个人孤单,但是现在才明白,原来有一种热闹也叫做孤独,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罢了。我们总是被和别人一起打牌游戏,和别人一起下棋,唱歌,一起灯红酒绿,一起风风火火,却忽视了自己的内心。红尘中的我们,欢欢乐乐,开开信息,但是却忘记了什么是开始,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和人久了,渐渐的失去了自己,不知道是谁说起的,和人久了,一起去逛着,聊着,最后的结果是失去了自己,失去很多的东西,也许我们就是因为这样走久了,都忘记了我们最初的理想。有的人,一辈子走完,繁华一世,子孙满堂;有的人,一辈子走完,可能潦倒一生,孤单一人;有的人,一生嘻嘻哈哈;有的人,一生齐凄凄兮兮;都是人生,重要的是,你最开始是想干什么,你是想当一个医生,济世救人,华佗在世,为自己积了一生的德;还是当一个黑医生,卖假药,赚个一世繁华,却留下一世臭名。我想人一开始都是善的,人性本善就是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走的远了,忘记了我们最初的方向,我们被酒水醉了我们的灵魂,被金钱蒙住了我们的双眼,被烟酒乱了我们的方向,我们没有去问我们灵魂,我们最初的打算,最初的梦想,最初我们想怎么样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行为,问问我们的灵魂,可能金钱不是我们需要的,可能酒肉真的只是佛祖心中过,还是那灵魂的一抹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最初的东西。
想着想着,我在想我最初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时候总是感觉到了孤单寂寞?为什么耍朋友的那么的多,却最后都不了了之,而我也是其中之一,很多的无解的答案,在这里都可以找到那些的痕迹。有的人说的很对,当你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请回到这里看看,或许有你需要的,我以前就不懂,为什么我们会去读哲学,看都看不懂的东西,为什么我们需要他了?牛顿最后找不到了,却去在神学方面找问题,很多的有名的人,最后都在神学上面去了,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一方面,但是更多的却在哲学方面,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哲学,从仰望天空,到灵魂的独行,从骆驼到赤子的蜕变,这就是哲学。有句古言是这样说的,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哲学家给他加了还可能是哲人。哲人说不上的深奥,也说不上的神秘,只是因为他们总是给人的感觉把简单的东西深奥起来,就像最初的蛋生鸡还是鸡生蛋一样,世界是怎么来得,这些的问题,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像1+1=2这样的问题,也会有人用一生去证明,很多的哲学家就是和这样的问题,探讨一生,从世界的本源,从风水地火,到后面对人性,社会的探讨,但是周国平的哲学里面,却那么的平易近人,直白如话,却又令你的灵魂得到了洗礼。
哲学家,从最初的智慧的人,变成后来的爱智慧的人,不难看出哲学的含义。也告诉了我们不要因为他深奥就不去看它,以为自己看不懂,其实你看得懂的,真的看得懂,很多的东西就是那样的。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灵魂空间,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诚然,在许多时候,尘躯的小爱会妨碍灵魂的大爱,俗世的拖累会阻挡精神的步伐。可是,也许这正是检验一个人的心灵力度的场合。难的不是避世修行,而是肩着人世间的重负依然走在朝圣路上。一味沉湎于小爱固然是一种迷妄,以大爱否定小爱也是一种迷妄。大爱者理应不弃小爱,而以大爱赋予小爱以精神的光芒,在爱父母、爱妻子、爱儿女、爱朋友中也体味到一种万有一体的情怀。一个人只要活着,他的灵魂与肉身就不可能截然分开,在他的尘世经历中处处可以辨认出他的灵魂行走的姿态。唯有到了肉身死亡之时,灵魂摆脱肉身才是自然的,在此之前无论用什么方式强行分开都是不自然的,都是内心紧张和不自信的表现。不错,在一切对尘躯之爱的否定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机,就及早割断和尘世的联系,为死亡预作准备。可是,如果遁入空门,禁绝一切生命的欲念,藉此而达于对死亡无动于衷,这算什么彻悟呢?真正的彻悟是在恋生的同时不畏死,始终怀着对亲人的挚爱,而在最后时刻仍能从容面对生死的诀别。生是开始,死了结束,如果没有开始,怎么可能有结束了。一出生就注定了我们要死亡,但是面对死亡不可避免的产生担忧害怕,所以很多的老人老得时候,怕孤独,喜欢子女的热闹,就怕自己一个人的孤独,因为一个人面对死亡,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就想到了死,所以很多的外国的老年人喜欢旅游,诚然的面对死亡,而中国的老年人却很多的在家面对死亡。人生有的时候,真的很令人感慨,时光飞逝不等人,但是却又让人伤心,我们总是在哀怨着时间太慢的同时,哀怨时间太匆匆,这就算人生吧。
人生漫漫路,我们有太多的心情了,需要和我们灵魂做一个的交流,明白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是我们不想要的,问题是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不懂得和我们灵魂交流,或者因为别人或其他的事情忙而忘记了和灵魂交流,从而失去了很多的东西,直到明白的时候,才清楚,原来那些已经不可能回来了,再怎么的去追也不可能了,只是徒增一些的感伤罢了。也许我们会去怪我们年少无知,也许会去怨天尤人。但是最后还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自己去懂得什么的问题。我们会对很多的东西疑惑,会对感情还有生活很多的东西,也许你做着一件你很不愿意的事情,当你放弃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才是你喜欢的,选错专业在中国是在普遍不过的事情,有的人在一生的最后才明白原来我一直做了我不喜欢做的事情,我们可能大学毕业了才发现,原来那不是我们喜欢的专业,我们只是为亲人去读了那个专业罢了。最后只能带着那几分的勉强苦苦的撑着,却不问问自己的另一个自己,为什么我不喜欢了,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了?还有自己的感情,有的时候,明明喜欢却不敢说,明明不喜欢却强撑着,直到最后才发现不是的,就是一种的悲剧,我们的内心弱小而强大,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的强大,没有其他的人想象中的那么坚强,其实不过是一场烟雨一场梦,只是我们在表演我们的人生罢了。生命中,茫茫的人海,注定了我们会相遇,相知,我们会有属于我们的命中注定,喜欢那么的一句话,不是我遇不到更好的,也不是我没有遇到更好的,只是那个时候,你正好出现罢了。其实茫茫人海,我们都会遇到我们宿命中的天使,问题是你怎么的看待,我们把那个人当成那个人就好了,只是很多的人总是怀着以后会更好的心态去寻找,结果只是找到正好罢了。
慢慢的合上了这本书,去睡眠中去询问我的灵魂,我最初的方向在哪里。
【篇九:《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一个人在在物质上可以贫困,而在精神上必须是富有,这样的灵魂生活才会是有意义的开始。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触。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通过别人,就永远都不可能寻找到你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上帝,也就是说所有你希望的事情,希望的东西只有你自己完成好,找寻到才算真正有意义。成为一个高贵的灵魂就必须自己一个人孜孜不倦的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顾名思义就是灵魂只能独行。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所谓知己,仅仅是在你难过或开心是懂得听你倾吐分享的一种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或者幸福或者悲伤都在于自己,一切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人的灵魂只有在极孤独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思考,才能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有些人许多时候都在和孤独作斗争,大多的都认为孤独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却不知道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始学会在孤独的时候学会领悟。有时候,渐渐的学会习惯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好事。
在这个现在大多以物质为重的社会中,许多人开始迷失,他们被欲望蒙蔽住了双眼,往往认为只有过上物质生活才能够快乐,于是,内心生活被人们开始渐渐的遗忘,但这被人们摒弃的内心生活确实比物质生活所要重要的多的多。
面对死亡,能够做到坦然面对的,真真的是少之又少。时常思考一下死亡,你才能更加坦然的面对周围的一切,你才能更加乐观积极地活在当下。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但是,就算是你掉头不去看它,你仍然感觉的到它的存在,感觉的到它正步步像我们正在逼近,同时也在一直把它的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现在每一寸还存在这的美好的光阴上面。在许多你渴望做到的事情上,不能只做到渴望,完成它,不应该在死亡的时候将它连同后悔一起逝去。
每个人都应该记住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则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
【篇十:读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有感】
我们常常这样问自己: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问: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我们总是想不明白,也回答不了,于是就有活着还不如死了好的冲动。可真要去死又很不甘心,于是就感到无比困惑和焦躁不安。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物质生活比任何一个时代都丰裕,但我们仍然不快乐,很多时候感到莫名的失落和悲观。我们拼命地工作,无非是想过得更好一些,但渐渐地我们发现,越是拼命,理想生活似乎离我们越远。甚至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初那个物质贫乏的岁月。我曾经对同一所大学两张不同时代的毕业留影做过对比,一张是1983年的,一张是2003年的,相隔20年。1983年的那张是黑白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穿着十分朴素,但他们所有人都笑得很灿烂,那眼神和表情无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顿时内心为之一震,有种被冲击的感觉。2003年那张是彩色的,学生年龄都差不多,衣服是五颜六色的,都较艳丽,但他们的笑容和眼神却是空洞的,有一种解脱式的喜悦,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甚至沮丧和麻木。单独看它们任何一张,也许你都不会感觉到什么,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你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当今,物质条件虽然非常丰富了,但我们并不快乐。或者说,物质生活的富有并不能带给我们精神生活以满足和愉悦。生活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生活的质量。周国平说: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这恰是被我们忽视的。
德国哲学家、生命哲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奥伊肯(RudolfEucken)1908年曾写过一本书,叫《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他那时便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他所处的时代似乎是我们所熟悉的,是一个基督教信仰崩溃和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意义已经丧失。奥伊肯最忧虑的便是物质成果与心灵要求之间的尖锐矛盾。人们过分专一地投身于劳作,其结果会使我们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心灵。现实主义文化一方面只关心生活的外部状态,忽视内心生活,另一方面又把人封闭在狭隘的世俗范围内,与广阔的宇宙生活相隔绝,从而使现代人陷入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漩涡。(周国平在《灵魂需要独行》p11)
在这个漩涡里,我们忙碌得几乎找不到东南西北了,最终却忘了为什么这么忙碌?这是不是悲哀?
在这种悲哀中,我们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而又不愿自杀(当然,每年自杀的人也不少)。奥伊肯认为,那是因为在精神的问题上,任何否定和不满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肯定和追求。用周国平的话说,就是:我们普遍对生活意义之缺失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我们的本性深处有一种需求意义的内在冲动。因此,现代人的不安超过了以往时代,反倒表明了现代人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
既然我们心还未死,追求还存,何不醒悟过来,开始行动停一停手中的活,从物质的坟墓中爬出来,让精神晒晒阳光,愉悦一下,让无家可归的灵魂回到肉身小憩一会儿!
【篇十一:读《灵魂只能独行》有感】
通常来说,网络就是一大杂烩,鱼龙混杂,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不会被其迷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学着适应并接受它,就像接受社会潜规则一样,其实,虚拟社会中也存在你心目中那个世外桃源。在我看来,豆瓣读书就有类似的感觉。闲来无事,抑或心绪混乱,我都会去豆瓣坐坐,寻觅几本感兴趣的书,让心慢慢沉淀下来。而周国平的这本《灵魂只能独行》就是这样被我发现的。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21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创造。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人生体验。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预知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朝圣地。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独寂寞早已成为流行语,我不知道他们严重的孤独是不是周国平所言的孤独,但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个节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会,正在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人们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彷徨在心门外,大喊孤独,在夜生活愈发丰富的都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共鸣。
在外地上大学,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家乡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当寒暑假回家时,总能感受但钢筋水泥扑面而来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现代化靠拢。欣喜地同时,总有几分伤感,假如我几十年不回家,那会不会不再识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来,是心灵的归属地,当一颗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归的路,可能更多会感到无助和悲伤吧。
记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我们都必须要铭记。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的时候,民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永远只能是同床异梦的痛苦。我们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即使你极不愿面对独处的时刻,也必须得接受。
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死亡,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来临。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在我看来,没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卢克莱修也附和说:对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灵魂只能独行,只有这条上,没人能伴你同行,可能会存在信仰,指引着你走在朝圣路上。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要把心灵放到记忆中的恰当位置上。
【篇十二:《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
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回应。
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个的脚印。于是你知道,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也在这途中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单。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的付出和享受。但我同样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籍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绝不会轻易丧失。而且,当我们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视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而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和寂寞的,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中,人的创造力以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的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有一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朝圣的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与此了。
我们的身边往往有着很多先辈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该怎么处理,每一句话该怎么去说,每一条路该怎么去走,而我们往往接受了这样的建议似乎就不再迷茫了,似乎就得到了自己的真实一般开始向着明媚的未来走去了。这样真的就不再迷茫了吗,他人说的话真的可以代表我自己的想法了吗?这是我常常在问自己的问题,而读《灵魂只能独行》的时候,我又一次又一次地思考着、反省着,因为真实的自己,并不仅仅是靠忠告可以来圆满的。
周国平的书在之前读过《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或许于我而言,周国平比起作家,更重要的身份是哲学家,是一个去读人的灵魂,去升华人的灵魂的哲学家。虽然这两本书,一本是介绍他人的哲学观点,而另一本是写自己的哲学思考,但是同样都令人在深夜辗转反侧,思考着问题难以入眠。读《灵魂只能独行》的一个又一个夜里,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自己应该去走向怎样的路,但同时,每个人自己最为清楚的是,这条路并不是光靠想就能够想得出来的。生活、实践、受挫、改变,我想,大概走在梦想的大道上的人们一定一次又一次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反省,他们所坚定地走下去的路,一定是自己的灵魂作出的选择,因为自己的路,不能靠他人的帮助;自己的灵魂,只有自己才能够使之成长。
知道得越多,就会愈发觉得自己无知。当一个人确立了自己想要去的彼岸,就会发现摆在面前的路是那么得多。可是人只有一个,路只能走一条,放弃的路就越多,所以人就会因为知道得多而越来越感到迷茫和失落。梦想看似接近,其实是十分遥远的,在梦想的道路上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阻碍,如果没有确定下自己的道路,又有谁能够一路坚持到底,从不迷茫呢。你,作为独一无二的你,面前的那么多路,并不是只靠先辈的指点就可以做出选择,也不是经过一分钟的思考就可以确定道路,这是一件作为自我需要反反复复去实践的事情,这是只有自己才能够决定的路。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拥有灵魂的人,我们开始进行朝圣,而朝圣的路,只能让灵魂做出选择。
【篇一:《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朝圣的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与此了。
我们的身边往往有着很多先辈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该怎么处理,每一句话该怎么去说,每一条路该怎么去走,而我们往往接受了这样的建议似乎就不再迷茫了,似乎就得到了自己的真实一般开始向着明媚的未来走去了。这样真的就不再迷茫了吗,他人说的话真的可以代表我自己的想法了吗?这是我常常在问自己的问题,而读《灵魂只能独行》的时候,我又一次又一次地思考着、反省着,因为真实的自己,并不仅仅是靠忠告可以来圆满的。
周国平的书在之前读过《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或许于我而言,周国平比起作家,更重要的身份是哲学家,是一个去读人的灵魂,去升华人的灵魂的哲学家。虽然这两本书,一本是介绍他人的哲学观点,而另一本是写自己的哲学思考,但是同样都令人在深夜辗转反侧,思考着问题难以入眠。读《灵魂只能独行》的一个又一个夜里,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自己应该去走向怎样的路,但同时,每个人自己最为清楚的是,这条路并不是光靠想就能够想得出来的。生活、实践、受挫、改变,我想,大概走在梦想的大道上的人们一定一次又一次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反省,他们所坚定地走下去的路,一定是自己的灵魂作出的选择,因为自己的路,不能靠他人的帮助;自己的灵魂,只有自己才能够使之成长。
知道得越多,就会愈发觉得自己无知。当一个人确立了自己想要去的彼岸,就会发现摆在面前的路是那么得多。可是人只有一个,路只能走一条,放弃的路就越多,所以人就会因为知道得多而越来越感到迷茫和失落。梦想看似接近,其实是十分遥远的,在梦想的道路上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阻碍,如果没有确定下自己的道路,又有谁能够一路坚持到底,从不迷茫呢。你,作为独一无二的你,面前的那么多路,并不是只靠先辈的指点就可以做出选择,也不是经过一分钟的思考就可以确定道路,这是一件作为自我需要反反复复去实践的事情,这是只有自己才能够决定的路。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拥有灵魂的人,我们开始进行朝圣,而朝圣的路,只能让灵魂做出选择。
【篇二:《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肯定精神生活的独立价值,通过对古代言行的追诉,对人生面临问题的思考,其阐释了哲学在我们人生和社会中的意义。
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这句在文中本来是指爱情,不妨放大了去看,其实朋友甚至亲人之间这句话也适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命曲线,你只能去影响但是绝不能去妄加改变别人的道路。我们都是在人生未知的道路上行走,我们的未来是黑暗的,我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爱人,亲朋好友之间,应该互相鼓励,而绝不是紧紧的注视着别人心灵。以互相理解为人际关系的鹄的,其根源就在于不懂得人的心灵生活的神秘性。按照这一思路,人们一方面非常看重别人是否理解自己,甚至公开索取理解。至少在*中,索取理解似乎成了一种最正当的行为,而指责对方不理解自己则成了最严厉的谴责,有时候还被用作破裂前的最后通牒。另一方面,人们又非常踊跃地要求理解别人,甚至以此名义强迫别人袒露内心的一切,一旦遭到拒绝,便斥以缺乏信任。在爱情中,在亲情中,在其他较亲密的交往中,这种因强求理解和被理解而造成的有声或无声的战争,我们见得还少吗?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对自己又真正理解了多少?一个人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难,他就不会强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会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别人了。
在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嘴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么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对,就是如此。无论我们亲人再亲,朋友再无话不谈,我们终究是一个个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感知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其实,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去探求别人的内心,我们仅仅需要做的就是认为我们存在同一个圣地。
【篇三:《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作文】
《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现在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篇四: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一个人在在物质上可以贫困,而在精神上必须是富有,这样的灵魂生活才会是有意义的开始。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触。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通过别人,就永远都不可能寻找到你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上帝,也就是说所有你希望的事情,希望的东西只有你自己完成好,找寻到才算真正有意义。成为一个高贵的灵魂就必须自己一个人孜孜不倦的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顾名思义就是灵魂只能独行。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所谓知己,仅仅是在你难过或开心是懂得听你倾吐分享的一种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或者幸福或者悲伤都在于自己,一切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人的灵魂只有在极孤独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思考,才能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有些人许多时候都在和孤独作斗争,大多的都认为孤独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却不知道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始学会在孤独的时候学会领悟。有时候,渐渐的学会习惯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好事。
在这个现在大多以物质为重的社会中,许多人开始迷失,他们被欲望蒙蔽住了双眼,往往认为只有过上物质生活才能够快乐,于是,内心生活被人们开始渐渐的遗忘,但这被人们摒弃的内心生活确实比物质生活所要重要的多的多。
面对死亡,能够做到坦然面对的,真真的是少之又少。时常思考一下死亡,你才能更加坦然的面对周围的一切,你才能更加乐观积极地活在当下。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但是,就算是你掉头不去看它,你仍然感觉的到它的存在,感觉的到它正步步像我们正在逼近,同时也在一直把它的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现在每一寸还存在这的美好的光阴上面。在许多你渴望做到的事情上,不能只做到渴望,完成它,不应该在死亡的时候将它连同后悔一起逝去。
每个人都应该记住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则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
【篇五:《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现在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篇六:《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孤独是可耻的,直到我看到《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我才明白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应该享受的。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做些许摘录,大家共享。
(1)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2)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
(3)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4)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5)孤独的价值p27、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
(6)生活的减法p59、旅行时不得不精简的行李。有多少是你真正生活必需的。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要填满它。
(7)抉择p140、妻子和孩子同时落水,先救谁?答: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岂非多半如此?
(8)生命的得失p141、婴儿、老人、中年人均诉说自己的不幸。一个声音问: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9)流浪者和他的影子p142、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一个流浪汉对于自己的命运不堪忍受,请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的话就和他交换吧。结果事实上,世人所见的确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许多阴暗曲折唯有他们自己知道。流浪者终究没找到能跟他交换命运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着他自己的影子到处流浪。
(10)白兔和月亮p143、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于是神将月亮归属于兔。说也奇怪,白兔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想着这是我的月亮,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她终于去拜见神,请神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11)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12)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的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篇七:读《灵魂只能独行》有感】
通常来说,网络就是一大杂烩,鱼龙混杂,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不会被其迷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学着适应并接受它,就像接受社会潜规则一样,其实,虚拟社会中也存在你心目中那个世外桃源。在我看来,豆瓣读书就有类似的感觉。闲来无事,抑或心绪混乱,我都会去豆瓣坐坐,寻觅几本感兴趣的书,让心慢慢沉淀下来。而周国平的这本《灵魂只能独行》就是这样被我发现的。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21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创造。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人生体验。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预知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朝圣地。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独寂寞早已成为流行语,我不知道他们严重的孤独是不是周国平所言的孤独,但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个节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会,正在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人们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彷徨在心门外,大喊孤独,在夜生活愈发丰富的都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共鸣。
在外地上大学,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家乡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当寒暑假回家时,总能感受但钢筋水泥扑面而来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现代化靠拢。欣喜地同时,总有几分伤感,假如我几十年不回家,那会不会不再识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来,是心灵的归属地,当一颗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归的路,可能更多会感到无助和悲伤吧。
记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我们都必须要铭记。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的时候,民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永远只能是同床异梦的痛苦。我们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即使你极不愿面对独处的时刻,也必须得接受。
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死亡,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来临。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在我看来,没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卢克莱修也附和说:对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灵魂只能独行,只有这条上,没人能伴你同行,可能会存在信仰,指引着你走在朝圣路上。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要把心灵放到记忆中的恰当位置上。
【篇八:读《灵魂只能独行》有感】
《灵魂只能独行》是周国平的一本书,不知从好久开始喜欢上了哲学,尤其是喜欢周国平的哲学,不算很深奥,却易读懂。在深夜的时候,轻轻的翻开这样的一本读物。
灵魂只能独行,生活在和平安定,繁荣生活的我们,每天都是在灯红酒绿,或者是在电脑面前度过的,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渐渐忘记了我们的灵魂,有个哲人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走的快了,请停下来,等一下你的灵魂。在黑夜里,捧读起了周国平的书,和灵魂有个约会。
很少和灵魂这样的交流,我们都习惯了和朋友,同学,亲人交流,一起,但是却少了我们最应该交流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总是容易让外面的世界,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影响自己,结果是最后失去了自己,为什么不抽抽时间和自己交流下了。
孤独,以前一直认为是一个人孤单,但是现在才明白,原来有一种热闹也叫做孤独,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罢了。我们总是被和别人一起打牌游戏,和别人一起下棋,唱歌,一起灯红酒绿,一起风风火火,却忽视了自己的内心。红尘中的我们,欢欢乐乐,开开信息,但是却忘记了什么是开始,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和人久了,渐渐的失去了自己,不知道是谁说起的,和人久了,一起去逛着,聊着,最后的结果是失去了自己,失去很多的东西,也许我们就是因为这样走久了,都忘记了我们最初的理想。有的人,一辈子走完,繁华一世,子孙满堂;有的人,一辈子走完,可能潦倒一生,孤单一人;有的人,一生嘻嘻哈哈;有的人,一生齐凄凄兮兮;都是人生,重要的是,你最开始是想干什么,你是想当一个医生,济世救人,华佗在世,为自己积了一生的德;还是当一个黑医生,卖假药,赚个一世繁华,却留下一世臭名。我想人一开始都是善的,人性本善就是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走的远了,忘记了我们最初的方向,我们被酒水醉了我们的灵魂,被金钱蒙住了我们的双眼,被烟酒乱了我们的方向,我们没有去问我们灵魂,我们最初的打算,最初的梦想,最初我们想怎么样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行为,问问我们的灵魂,可能金钱不是我们需要的,可能酒肉真的只是佛祖心中过,还是那灵魂的一抹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最初的东西。
想着想着,我在想我最初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时候总是感觉到了孤单寂寞?为什么耍朋友的那么的多,却最后都不了了之,而我也是其中之一,很多的无解的答案,在这里都可以找到那些的痕迹。有的人说的很对,当你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请回到这里看看,或许有你需要的,我以前就不懂,为什么我们会去读哲学,看都看不懂的东西,为什么我们需要他了?牛顿最后找不到了,却去在神学方面找问题,很多的有名的人,最后都在神学上面去了,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一方面,但是更多的却在哲学方面,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哲学,从仰望天空,到灵魂的独行,从骆驼到赤子的蜕变,这就是哲学。有句古言是这样说的,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哲学家给他加了还可能是哲人。哲人说不上的深奥,也说不上的神秘,只是因为他们总是给人的感觉把简单的东西深奥起来,就像最初的蛋生鸡还是鸡生蛋一样,世界是怎么来得,这些的问题,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像1+1=2这样的问题,也会有人用一生去证明,很多的哲学家就是和这样的问题,探讨一生,从世界的本源,从风水地火,到后面对人性,社会的探讨,但是周国平的哲学里面,却那么的平易近人,直白如话,却又令你的灵魂得到了洗礼。
哲学家,从最初的智慧的人,变成后来的爱智慧的人,不难看出哲学的含义。也告诉了我们不要因为他深奥就不去看它,以为自己看不懂,其实你看得懂的,真的看得懂,很多的东西就是那样的。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灵魂空间,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诚然,在许多时候,尘躯的小爱会妨碍灵魂的大爱,俗世的拖累会阻挡精神的步伐。可是,也许这正是检验一个人的心灵力度的场合。难的不是避世修行,而是肩着人世间的重负依然走在朝圣路上。一味沉湎于小爱固然是一种迷妄,以大爱否定小爱也是一种迷妄。大爱者理应不弃小爱,而以大爱赋予小爱以精神的光芒,在爱父母、爱妻子、爱儿女、爱朋友中也体味到一种万有一体的情怀。一个人只要活着,他的灵魂与肉身就不可能截然分开,在他的尘世经历中处处可以辨认出他的灵魂行走的姿态。唯有到了肉身死亡之时,灵魂摆脱肉身才是自然的,在此之前无论用什么方式强行分开都是不自然的,都是内心紧张和不自信的表现。不错,在一切对尘躯之爱的否定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机,就及早割断和尘世的联系,为死亡预作准备。可是,如果遁入空门,禁绝一切生命的欲念,藉此而达于对死亡无动于衷,这算什么彻悟呢?真正的彻悟是在恋生的同时不畏死,始终怀着对亲人的挚爱,而在最后时刻仍能从容面对生死的诀别。生是开始,死了结束,如果没有开始,怎么可能有结束了。一出生就注定了我们要死亡,但是面对死亡不可避免的产生担忧害怕,所以很多的老人老得时候,怕孤独,喜欢子女的热闹,就怕自己一个人的孤独,因为一个人面对死亡,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就想到了死,所以很多的外国的老年人喜欢旅游,诚然的面对死亡,而中国的老年人却很多的在家面对死亡。人生有的时候,真的很令人感慨,时光飞逝不等人,但是却又让人伤心,我们总是在哀怨着时间太慢的同时,哀怨时间太匆匆,这就算人生吧。
人生漫漫路,我们有太多的心情了,需要和我们灵魂做一个的交流,明白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是我们不想要的,问题是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不懂得和我们灵魂交流,或者因为别人或其他的事情忙而忘记了和灵魂交流,从而失去了很多的东西,直到明白的时候,才清楚,原来那些已经不可能回来了,再怎么的去追也不可能了,只是徒增一些的感伤罢了。也许我们会去怪我们年少无知,也许会去怨天尤人。但是最后还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自己去懂得什么的问题。我们会对很多的东西疑惑,会对感情还有生活很多的东西,也许你做着一件你很不愿意的事情,当你放弃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才是你喜欢的,选错专业在中国是在普遍不过的事情,有的人在一生的最后才明白原来我一直做了我不喜欢做的事情,我们可能大学毕业了才发现,原来那不是我们喜欢的专业,我们只是为亲人去读了那个专业罢了。最后只能带着那几分的勉强苦苦的撑着,却不问问自己的另一个自己,为什么我不喜欢了,为什么我就是不喜欢了?还有自己的感情,有的时候,明明喜欢却不敢说,明明不喜欢却强撑着,直到最后才发现不是的,就是一种的悲剧,我们的内心弱小而强大,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的强大,没有其他的人想象中的那么坚强,其实不过是一场烟雨一场梦,只是我们在表演我们的人生罢了。生命中,茫茫的人海,注定了我们会相遇,相知,我们会有属于我们的命中注定,喜欢那么的一句话,不是我遇不到更好的,也不是我没有遇到更好的,只是那个时候,你正好出现罢了。其实茫茫人海,我们都会遇到我们宿命中的天使,问题是你怎么的看待,我们把那个人当成那个人就好了,只是很多的人总是怀着以后会更好的心态去寻找,结果只是找到正好罢了。
慢慢的合上了这本书,去睡眠中去询问我的灵魂,我最初的方向在哪里。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神和神圣只一字之差,意义上的巨大差异凸显无疑。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神还是神圣都有一大拨信仰者,相同的是这两类人都有一个自我的崇高精神追求,而不同的是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却不可以信仰神圣。
是否信仰神取决于个人的民族文化传统或者特殊经历,这是一种宗教信仰,不需要勉强。拥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一个高尚的精神标杆;但一个人不信奉宗教,仍可能是善良的。然而神圣就有所不同了,信仰神圣价值和观念的人有所敬畏,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不可亵渎和侵犯的,人格就是一种体现。一个人一旦人格沦丧,丢失了做人的基本信仰,任何物质或欲求的满足都无可挽救,并且表面越是丰富越是反映其本质的颓败。
一个高贵的灵魂不仅仅需要神圣的信仰,还必须在人生的旅途上孜孜不倦地前行,并且灵魂只能独行,这就是作者周国平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没人敢说百分百地清楚另一个人,最熟悉的人莫过于两个心心相印的爱人,但是他们不可能达到彼此透明的境界。史怀泽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提到,彼此透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都无权对他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认为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该脱掉它,他人也应当尊重。所以,相爱的至多也只是可以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他们最动人之处在于两个独行灵魂之间深切的呼唤和应答,相互的感应和鼓励。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所谓知己,难过或者开心他们扮演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情感分享者的角色,在精神的最深处,或伤痕或甜蜜都只有自己可以主宰。事实上,灵魂只有在独行的时候才能沉淀下来,真实地思考,人的灵魂往往在极尽孤独之后得到升华。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他的成就可以说与他几乎一生的孤独息息相关。尼采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历尽人生的各种辛酸和艰辛,他曾不止一次地感到生命的无力和孤独。幼年时父亲的死亡让他深刻感受到死亡的无常,变得孤僻,他曾这样形容自己: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思考。小小年纪便开始灵魂孤独的行走,让他悟到了生命哲学、存在意义、悲观主义等对后世哲学影响巨大的哲学思想。尼采的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她对尼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尼采终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如同白玉石雕一般纯洁,这又恰恰印证了灵魂中信仰的重要性。
人穷尽一生都是在与孤独斗争,同时在孤独中领悟世事。一个人不论多么热爱一份事业,都要为自己的灵魂保留一片开阔的灵魂空间,唯有这个空间才能细细品尝你生命的果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已经迷失,他们被欲求的满足蒙蔽了双眼,以拉帮结派或者灯红酒绿来排挤灵魂的孤独。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物质越是富足,精神越是空虚,这样的人已是见惯不怪了。
面对死亡的孤独可谓最是深刻,也许有人可能会和你共赴死亡,但是没有人能同你一样体味到走向死亡那段心理历程;因此,许多迷失了灵魂的人往往会在将近死亡的时候幡然醒悟。
斯托尔曾说,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像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他写道:虽然疾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老年人对人际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作者显然是赞赏这一变化的,因为它有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则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
《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现在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最新]读后感灵魂只能独行(精选7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灵魂只能独行》集是他的心灵守望卷,在周国平眼中,人最重要的莫过于精神世界,也就是他所强调的灵魂。一个人在在物质上可以贫困,而在精神上必须是富有的。拥有灵魂的人在他眼中也是“天才”,“知识分子”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总是处于极端寂寞之中总是不被人所理解,甚至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疯子。他们总是与时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可以是被废黜的国王,可以是有灵魂的疯子,可以是懂得满足的猪,可以使唯一的尼采,可以是有信仰的光,可以是人所能及的神圣,可以使守望者,守林人。
以下是我所摘抄的一些话,慢慢品味:
1.人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世界。
2.一颗觉醒的灵魂,它的觉醒的鲜明征兆是对虚假的生活突然有了敏锐的察觉和强烈的排斥。这时候他就会因清醒感到痛苦。
3.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惯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4.人们不是献身于抽象的历史,而是献身于大地上活生生的生活。
5.智者是不会有失落感的。领袖无民众不成领袖,导师无弟子不成导师,可是对智者来说,这样他守护着人类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即使天下无一人听他,他仍然是一个智者。
6.天下滔滔,与我何干?大不了穷些寂寞些,信念犹在,志业犹在,安身立命之本犹在,何尝失落?
7.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8.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志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9.一个行为有两个动机,一个光明,浮在表面;一个晦涩,沉在底里。当它们各居其位时,灵魂风平浪静。有谁想把它们翻一个个儿,灵魂就会涌起惊涛骇浪。
10.即使两个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11.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这时候,你会觉得,虽然有形世界的亲人不在你的身旁,但你因此而得以和无形世界的.亲人相逢了。在灵魂与灵魂之间必定有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超越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超越生与死,当你和同类灵魂相遇时,你的精神本能会立刻把它认出。
12.发誓者竭力揣摩对方的心思,他发誓要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他以为对方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如果他揣摩的是地地上的人的心思,那是卑怯。如果他揣摩的十天上神的心思,那就是亵渎了。{自己理解}
13.如果心地不明,我们在尘世所获得的一切都会成为负担,把我们变成负重的骆驼,而把通往天国的路堵塞成针眼。{周说,富人要进入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
14.所谓信仰,其实就是不完美这对完美境界的永远憧憬和追求。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了一点之时便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缺点并不可恶,可恶的是做了一点善事便自以为有权审判天下人。在一切品行中,狂妄离智慧,也离虔诚最远。
15.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东西必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灵魂对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对最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领悟。
16. 日记的作用是帮助既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于自己谈谈心。
17.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一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人只有一个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
18.我们每个人都最终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项伟大发明。
19.我受人世的不幸胜过受天堂的幸福。我受过我的不幸胜过受他人的幸福。
20.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没有欢乐,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经换了溢润的心灵太硬,它缺乏爱和宽容。
21.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22.人生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力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23.当你遭受巨大痛苦的时候,你要自然,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24.诗借瞬间把握永恒,哲学想直接把握永恒,但做不到,最后只好像诗求援。
25.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
26.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永恒中,他们都不会变老。
27.一般人追求可望也可及的东西,诗人追求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哲学家追求不可望也不可及的东西。
28.哲学和事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神话是永恒的化身,她死了,留下一双儿女。直到今天,哲学一醒来就谈论死去的母亲,诗一睡着就梦见死去的母亲。
29.诗宣泄激情,哲学则把激情转向深沉的思考。
30.哲学是男性化的,诗是女性化的,哲学充满理性之光,诗充满感性之美。
31.我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范文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神”和“神圣”只一字之差,意义上的巨大差异凸显无疑。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神”还是“神圣”都有一大拨信仰者,相同的是这两类人都有一个自我的崇高精神追求,而不同的是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却不可以信仰“神圣”。
是否信仰神取决于个人的民族文化传统或者特殊经历,这是一种宗教信仰,不需要勉强。拥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一个高尚的精神标杆;但一个人不信奉宗教,仍可能是善良的。然而“神圣”就有所不同了,信仰神圣价值和观念的人有所敬畏,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不可亵渎和侵犯的,人格就是一种体现。一个人一旦人格沦丧,丢失了做人的基本信仰,任何物质或欲求的满足都无可挽救,并且表面越是丰富越是反映其本质的颓败。
一个高贵的'灵魂不仅仅需要神圣的信仰,还必须在人生的旅途上孜孜不倦地前行,并且灵魂只能独行,这就是作者周国平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没人敢说百分百地清楚另一个人,最熟悉的人莫过于两个心心相印的爱人,但是他们不可能达到彼此透明的境界。史怀泽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提到,彼此透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都无权对他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认为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该脱掉它,他人也应当尊重。所以,相爱的至多也只是可以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他们最动人之处在于两个独行灵魂之间深切的呼唤和应答,相互的感应和鼓励。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所谓知己,难过或者开心他们扮演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情感分享者的角色,在精神的最深处,或伤痕或甜蜜都只有自己可以主宰。事实上,灵魂只有在独行的时候才能沉淀下来,真实地思考,人的灵魂往往在极尽孤独之后得到升华。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他的成就可以说与他几乎一生的孤独息息相关。尼采一生的经历十分坎坷,历尽人生的各种辛酸和艰辛,他曾不止一次地感到生命的无力和孤独。幼年时父亲的死亡让他深刻感受到死亡的无常,变得孤僻,他曾这样形容自己:“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思考。”小小年纪便开始灵魂孤独的行走,让他悟到了生命哲学、存在意义、悲观主义等对后世哲学影响巨大的哲学思想。尼采的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她对尼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尼采终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如同白玉石雕一般纯洁,这又恰恰印证了灵魂中信仰的重要性。
人穷尽一生都是在与孤独斗争,同时在孤独中领悟世事。一个人不论多么热爱一份事业,都要为自己的灵魂保留一片开阔的灵魂空间,唯有这个空间才能细细品尝你生命的果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已经迷失,他们被欲求的满足蒙蔽了双眼,以拉帮结派或者灯红酒绿来排挤灵魂的孤独。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物质越是富足,精神越是空虚,这样的人已是见惯不怪了。
面对死亡的孤独可谓最是深刻,也许有人可能会和你共赴死亡,但是没有人能同你一样体味到走向死亡那段心理历程;因此,许多迷失了灵魂的人往往会在将近死亡的时候幡然醒悟。
斯托尔曾说,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像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他写道:“虽然疾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老年人对人际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作者显然是赞赏这一变化的,因为它有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则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
第一次读周国平的书就被深深吸引了。像我这样的哲学盲,又对哲学有一点点好奇心,直接看哲学大师们的书还真是看不懂。而通过作者深入浅出的理解和讲解,我居然也能一窥哲学花园,虽然还只是远远的一看,至少知道里面繁花似锦,而不是只看到迷雾重重。也许有人不屑:这岂不是拾人牙慧!还真是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这种说法虽然恶心确是事实,我欣然接受,总比让没有牙的婴儿去吃铁蚕豆强吧。
这本书另外一部分内容是周国平自己对哲学,对社会,对文化的一些思考,从总可以看到作者的智慧和思考。“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具备现代文明世界一员的自信,强壮得既不怕自己的传统,也不怕外来的文化,对两者都泰然处之呢?”。这话作者写于30年前的1989年,可惜的是,对于作者的提问,今天的我们仍不能给出肯定的回答。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科技进步了,可我们还是不自信,究其原因是当今的我们普遍缺乏精神价值,我们在追赶的道路上,忘了自我精神修炼。不够强大,当然不自信!
曾经有一个疑问在心中:鲁迅为什么只写出了《阿Q正传》,而没有写出《1984》?看完这本书,虽然还没有找到疑问的答案,可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分子,让我有了全新的视角去探究。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700字
初次读这本书是应老师要求,并未深入研究。而借此机会,我拥有了将其细细品味的机会,这让我着实收获了许多。
作者周国平用一贯深刻有力的文字肯定了精神生活的独立价值,通过对古代名人言行的追述,对人生所面临问题的思考,阐释了哲学在我们人生和社会中的意义,富有智慧和启迪性。
周国平在书中写道:“在这样一个精神贬值的社会里,有多少人相信灵魂是个空洞的字眼,而我始终相信,灵魂只能独行。”是啊,灵魂只能独行,你把自己置身于文学的海洋中,潜心研究东西方精神世界的异同,你从不畏惧孤独。正是因为你享受着这孤独,你才对学术有了独特的见解与感悟,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哲学理论。周国平,你总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孤独的本性是多么的高贵。你让我明白只有享受着这份看似难捱的孤独,才能有所成就。
世上从来不缺少热闹,因为一旦缺少,便立刻会有不甘心的人去把它制造出来。生活在当今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来。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不被世事污染,不被压力打垮,不被诱惑利用。
每一个人都作为一个个体生活在世界上,就必然有着它的原因。我们都在这条未知的人生路上前进,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但却不必将彼此的任何小细节都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是并不乐意他人来过问,甚至公布于众的。有时候,距离也是一种美。
我始终坚信,有灵魂的人才不麻木,不会被名利所惑。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并不可悲,而是可怜。他无法掌控自己头脑使自己时刻清楚想要的是什么,他只会麻木不仁地去做着别人告诉他的事情,像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机器。
在人生这条充满黑暗的道路上,我和爱我的、我爱的人一同行走,给予彼此最温暖的加油声,最殷切的期待,最基本的空间。我相信,灵魂只能独行。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21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创造。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人生体验。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预知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朝圣地。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独寂寞早已成为流行语,我不知道他们严重的孤独是不是周国平所言的孤独,但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个节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会,正在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人们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彷徨在心门外,大喊孤独,在夜生活愈发丰富的都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共鸣。
在外地上大学,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家乡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当寒暑假回家时,总能感受但钢筋水泥扑面而来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现代化靠拢。欣喜地同时,总有几分伤感,假如我几十年不回家,那会不会不再识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来,是心灵的归属地,当一颗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归的路,可能更多会感到无助和悲伤吧。
记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我们都必须要铭记。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的时候,民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永远只能是“同床异梦”的痛苦。我们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即使你极不愿面对独处的时刻,也必须得接受。
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死亡,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来临。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在我看来,没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卢克莱修也附和说:”对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灵魂只能独行,只有这条上,没人能伴你同行,可能会存在信仰,指引着你走在朝圣路上。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要把心灵放到记忆中的恰当位置上。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肯定可人们精神生活独立的必要,通过对于古代言行举止的讲述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向我们阐释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每个人对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为别人留有一些余地,相爱的人们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冰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这句话给了我诸多的感受。在文中,虽然它指的是爱情,但任何交情都是遵循这个道理。即便是再亲密无间的人都要为对方留有余地,有些事只能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你可以去影响但不能妄自改变甚至替别人走他的人生道路。我们都在人生未知的道路上摸索,爱人、亲朋好友之间,应该相互鼓励,而不是紧紧的注视着别人的心灵。以互相理解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行不通的。因为个人的心灵生活都有神秘性,人们在别人拒绝透露自己的私事时就会觉得对方对自己缺乏信任,因而疏远了彼此。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读了这本阐释人精神生活的书,我明白可与人交往的最终目的不是相互理解,而是寻找别人的鼓励。
我们自身都不可能完全理解自己,所以也不能奢求得到别人的理解。我们往往一方面非常看重别人是否理解自己,甚至逼对方被迫理解自己。另一方面,人们又有强烈的愿望要求理解别人。但一旦遭到拒绝便斥以缺乏信任,结果如我刚才所说,在亲密的交往中,这种因强求理解和被理解所造成的战争还少吗?我们如果都懂得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难,只要稍加克制,就不会完全要求理解和被理解了。
在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同时也正因我们领悟到别人也有这种孤独,我们才会对别人给予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通往圣地的道路上,我们无法知道是否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诉说心中的圣地是怎样的。然而,互相的扶持使我们相信,我们走在同一条道路上。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无论我们如何再亲密,我们终究是一个个的个体,有自己感知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不需太多去探究别人的内心,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认为我们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明白了以前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期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持续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个性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此刻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情绪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杯具,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能够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能够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读后感《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8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