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家庭读书会读后感

家庭读书会读后感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10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是美国著名的出版业名人威尔﹒施瓦尔贝书写了与母亲特殊的读书会,来纪念母亲。

余秋雨的推荐序很短,但吸引了我。一句话点出了书的主题,一个人在生命垂暮时分的最佳选择,是与家人一起重温毕生最喜爱的一本本书。这让我大致知道我要看的是一本什么书,这本书应该受到世间一切好书的感谢。它重新提升了阅读对于人类的终极意义,又对书籍的选择提出了关及生命的至高标准。看到这里,让我更有兴致读这本书。

就如书中提及我们都有太多想看却看不完的书,太多想做却不能做到的事。不过我从母亲身上学到的一件事:读书与行动并不冲突,阅读真正的反面是死亡。我也有太多想看的书,然而,我老说没有时间,给自己太多的理由。如施瓦尔贝说的,有很多书我一直想看,我把它们放在床头,甚至连出差的时候都带着,它们去过的地方可真是太多了,我真的想好好看这些书,才带着他们飞过千山万水,可最后,我把其他的都看了个遍(飞机上的免税购物杂志、《高尔夫大师》,自己带的书一直原封不动。

于是,我一页页的翻阅这本书,遇到喜欢的、有感触的语句,就用笔摘录下来。书中提到,只要有纸张,人们就会书写。在你看到的房间书写,在人们脑海中的密室书写,正如那些被禁止说出来的话,一样有人耳语着。

虽然作者的母亲玛丽﹒安对后事的安排中有一再交代,对吊唁者的感谢卡别用黑墨水写,用蓝墨水,黑色太过严肃了。虽然这本书是严肃的,面对作者的苦痛和怀思,我能感受得到。

无论是写下来的、印在纸上还是读出来的字,都应该给予极大的尊重。所以我还是对自己能够如此用心读和用手记表示一种肯定,这次的感受也许能让我对之后的阅读更加抱深刻而务实的态度。

本书写出了一位母亲如何坚强面对死亡,儿子如何与母亲用两个人的读书会这样一种方式来分享最后的时光。阅读是一把钥匙,在这里很多难免的沟通障碍被阅读这么一种特殊的方式破解了。两个人的读书会可以无所不谈,从母亲确诊前后至死亡的两年期间,母子看了很多书,分享与讨论。伴随着治疗的过程,书越读越多,话题越聊越宽,无所不及,形式内容不限。

一个主要发生在诊室的读书会,伴随着作者的回忆,父亲母亲、子女孙辈、朋友熟人,甚至陌生国度的陌生人,都串连在文章里,让我们完整看到了母亲一生的奋斗,展现她顽强拼搏的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还有条不紊安排一切的智慧与理智,她重视亲友情谊远超过自己。我钦佩这样一位女性。

我也欣赏作者平实诚恳的自我剖析和坦白书写,他经历的人生变化,让他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母亲的智慧,更值得我们这些为人子女与为人父母的人深思。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一)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威尔·施瓦贝尔 美国

玛丽·安终于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在她弥留之际,我能感受到她的眷恋和不舍,她还没做好准备。虽然,这是一本关于癌症患者最后旅程的书,虽然在这场阅读之旅中,我一直准备着,随时迎接玛丽·安的离去,但当这一刻终于来到的时候,我还是觉得突然。虽然看过《生命的留言》和《余生第一年》,但玛丽·安的从容、坚强、隐忍依然令我动容。书里透露出来的爱与豁达和《余生第一年》颇为类似,体现了美式的家庭氛围与亲情。这改变了我对美国的某些看法,那些关于家人之间关系冷漠的看法。我欣赏这样的家庭氛围,不像中国家庭那样黏腻,没有子女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和父母对子女密不透风的呵护,彼此尊重,相互独立。

我很庆幸读到这样一本书,它让我知道,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热爱读书的人。每当安和施瓦贝尔提到一本书,刚好我也读过时,那种亲切如同多年的老友再聚。我整理了一份长长的书单,这是玛丽·安的书单,足够我读上好几年。我想我们会在书中重逢。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和《余生第一年》的主人公——玛丽·安和苏珊都是绝症患者,安在74岁时检查出胰腺癌第四期,苏珊在45岁时罹患ALS.她们都有医保,事业上也颇为成功。安主要从事慈善工作,苏珊则是一家报社的首席记者。两人都有很多海外工作、旅行经历,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她们还都是3个孩子的母亲,又恰好都是2男1女。她们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是美式普世价值的忠实拥趸。不知道国内的那些党员们,能不能像她们这样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信仰。尤其是玛丽·安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博爱、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让我想起了特瑞莎修女。即便在生命的最后1年,玛丽·安也没有停止工作,她坚持在不那么难受的时候接受采访、进行演讲、为阿富汗的图书馆筹集善款,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她的丈夫,82岁高龄的施瓦贝尔先生也在坚持工作,但这些都不是为了钱。我由此想到了李嘉诚、默多克和巴菲特,他们都是早过了退休年龄但仍然继续工作的富翁。我和老公常常畅想,哪天中了体彩头奖一定辞职不干了,周游世界。活得悠悠哉哉,最好无所事事。对于这些毫无生活压力的大富翁们为什么不早点退休,含饴弄孙,表示十分不理解。看了这两本书,看着安和苏珊一直坚持工作到不得不放弃,我忽然明白了,当工作不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成为理想和追求时,它就从负担升华为一种乐趣。显然我离这样的境界尚远。

安的最后时光让我看到了一个美国癌症患者,从确诊到死亡的全过程。鉴于安相对优越的经济条件,她生命的最后旅程未必代表美国的普遍情况。但从两个人两本书中,我还是总结出了美国在这方面的一些共性。

临终关怀在美国普通民众中的接受度很高,整个行业发展的很成熟、也很专业。当医院、医生无计可施时,回家休养接受临终关怀服务,显得很自然。不像国内,将放弃治疗等同于回家等死,子女会被认为不孝。而且,我们总是将回家休养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画等号。苏珊和安用她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放弃治疗不代表不吃药,因为吃药可以减缓绝症病人最后时光的痛苦,只是不再进行化疗、手术,不再接受新的治疗方案或接受实验性治疗(我一直认为化疗类似于辐射,所以病人总会掉光头发。其实化疗就是全身性的药物治疗。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拖累其他健康器官。最终病人不是死于器官衰竭就是死于癌细胞扩散)。临终关怀也不是简单的陪病人说说话聊聊天,这项服务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病人本身和家人的心理疏导,还包括病人休养阶段使用的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和日常生活指导,等等等等。总之,成功的临终关怀可以让病人走的更舒服更有尊严,同时也能缓解家人的焦虑和各种不知所措。

安是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作出停止治疗的决定的。也就是说这个决定完全出于安的本意。我经历过外公外婆和婆婆的去世,尤其是婆婆的去世,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家人一直守护在医院。但直到医生几次三番甚至动员姨婆们来劝说,老公才下定决心放弃治疗。婆婆很早就神志不清了,这倒不是说她陷入昏迷,而是脑子糊涂了,有时候连我们是谁都搞不清楚。所以她没机会自己做决定。加之婆婆病重期间的所有费用包括来探望婆婆的亲友们的住宿费都是我们夫妻负担的,亲友们直接剥夺了小叔子的决定权,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个异常残酷的抉择推到了老公面前。开始是劝解,后来就变成了威胁,因为帮忙看护的亲友都不在本地工作,人家请假来的。但对于我老公这种性格的人来说,做这样的决定比让他跳楼还难。况且小叔子始终不同意放弃治疗。我们一直拖着拖着,带去的钱都花光了,连刷信用卡都快刷爆了。直到亲友们开始找我"聊天"了,老公才终于做了决定。但对于小叔子来说,因为没钱给妈妈治病,而被迫接受哥哥作出的放弃治疗的决定,这样的阴影他能否释怀?!所以,为了避免亲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纠结与争吵,最好由病人自己作决定。这不仅需要家属们的体谅,更需病人自己想清楚,并在陷入昏迷或神志不清之前签署一些列的法律文件。这样做可以减轻过度医疗,避免对家人的道德绑架和无谓延长病人的痛苦。

我忽然想到了大国的领导人,在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为了让他们多活几个月甚至几天,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占用了巨额医保资源,换来的就是深度昏迷中靠呼吸机维持的生命。所以很有必要教育一下大国的领导人们,看看外国的普通老百姓吧,在自己还没糊涂的时候签署一些避免过度医疗的法律文件,也算是你们积德了。我不禁又感慨了,大国的文明程度,"在下"的老百姓已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上"的那些领袖们恐怕还在做封建皇帝梦呢!

此外,安还亲自安排了自己的葬礼。听爸爸说,曾祖母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准备了棺材和寿衣。《流水落花一瞥中》,石评梅的父亲也是在世的时候为自己修建了冥冢。也就是说,在中国并非只有皇帝在活着的时候给自己修陵墓。这种习俗的消失不过是最近这三四十年的事。或许某些有钱人会提前买家族墓地,但能不能提前安排自己的葬礼就难说了。我觉得安做的很好。给婆婆下葬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因为不清楚她老人家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幸亏我们没有宗教信仰,否则肯定更纠结。

文中有这么一段内容"一百多年来,母亲家的所有女性每年聚在一起,严格按照家传的手写菜谱一起来制作圣诞布丁,母亲已经参加过六十几次了,今年也不例外".我从没听说过我身边的朋友有类似的家庭传统。其实,从南方小城中那些拥有百年甚至千年历史的祠堂和族谱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国人的家族传承血脉相连。可惜到了现在,都被新中国破了四旧,该死的文革。

如果没记错,好友的奶奶也是得胰腺癌去世的,从发现到去世才一个月。乔布斯也是被胰腺癌夺去生命的。胰腺癌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发病非常迅速。从发现到去世通常不超过六个月。而且,发现的时候绝大多数病人都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即便接受了手术,术后的存活期也不超过五年。玛丽安确诊的时候是第四期,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晚期,已经不能手术了,但她依然存活了将近2年,这本身就是个奇迹。给了她和家人更多的时间相处,否则大家的遗憾可能就会更大。

关于美国医保。我不知道欧洲国家的医疗体系如何,只是听说这些国家虽然看病免费,但取而代之的恐怖是"排队".据说一位意大利人因罹患癌症急需手术,但在他们国内接受免费医疗需排队1年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这哥们来到了某发展中国家做手术,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这是生生的排队排到死啊!和这哥们比起来,春运神马的都是浮云了。从这两本书中,我倒没发现美国的医疗体系有排队的问题。但大把的银子还是要花啊,就算有医保自己也必须负担一部分,如果连这部分都负担不起,那就只能指望慈善机构了。和外婆那一代人比起来,我父母这一代人普遍都有医保,虽然我们的医保覆盖面(指覆盖的重大疾病)未必有发达国家那么广泛,报销比例未必有发达国家那么高,但我们确实在一点点进步。我想我的晚年生活,在医疗方面会更让我安心吧。但,发达国家也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这让我又忧桑鸟,世界性难题,不是不想解决,而是解决不好怎么办呢??!!

最后,威尔的写作手法和我很接近,就是事无巨细,什么都写,感觉有些啰嗦。言外之意,我也很罗嗦啊,嘎嘎嘎嘎……

2014年11月14日

阅读的极致境界——《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二)

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 谢普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一位患了不治之症的母亲,如何面对死亡的态度和选择。作者的母亲得知自己患胰腺癌晚期,面对病痛以及死亡的宣判,她没有被击垮,也没有抱怨,她在生命的尽头最重要的选择是阅读。书籍的启发,引领她去做更多有益的事,去泰国难民营做志愿者,给阿富汗筹建一个图书馆,去参加一个老朋友的葬礼,当然也安排自己的葬礼,悼词。死亡让她的生命散发着更浓郁的光辉。

感触于作者的母亲生命尽头的选择,于是我把"假如生命还有一年,你会做什么"的话题百度了一下,发现早就有很多人在上面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有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选择,或者是自己这最后一年内的计划安排,却没有一个提及与阅读相关的活动。死亡是人类难以逃离的宿命,这种悲剧困扰着所有的人,我们通常都会选择心存侥幸地回避它。人们热衷于谈论死亡而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避之不及。《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如何选择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在最后生命的旅程中走得无怨无悔更加精彩?作者威尔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医生对母亲的判决,不知道怎样自然地跟母亲沟通。偶然的一天,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为了在母亲之后的化疗中两人可以一起探讨一本本书,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身边不乏一些隔代的人缺乏沟通的渠道,纵使彼此之间有万分的热爱,也少有表露和倾听的机会。而威尔与母亲用阅读打通了一切世俗的阻隔,这正是我为之感慨之处。本书令我感动的还在于,通过阅读作者与病中的母亲所建立起的融洽的联系。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一天学,更不会像威尔的母亲那样对日常生活精确到分钟的安排。母亲虽然没有文化,我们却能融洽交谈,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在分享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这种缘于血脉亲情而产生的默契是那么动人。你可以想象得到这样迷人的情景:在安静的夜晚和父母谈论家常,或在每年的除夕夜前蒸包子,做饺子,交谈、聆听、嘻笑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和着厨房柴锅中冒出的氤氲热气升腾着一曲华美的家庭乐章,时光仿佛停落,而外在喧嚣的世界早已消失不见。我和母亲的交谈与威尔和母亲的交流方式相比天差地别,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对母亲的爱,我们爱母亲的心是一致的。

翻阅这本书的过程,对于喜欢阅读的我来说,就是一次洗礼的过程。威尔与母亲每一场的精彩对话,都是日常生活的智慧浓缩,通过阅读书籍,他们分享了关于信仰、感恩、接受、宽容、勇气、信任等各自的看法和体会。读后让我的心变得宽广而坚强,让我的心灵更加平静。在威尔小时候,母亲就喜欢读书给他们听。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听故事,母亲的故事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尽管威尔和哥哥仅相差十八个月,母亲还是坚持不为他们读同一本书,每个孩子都有权利选择晚上要母亲读的书。"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书"这样的话题对父母来说已经不陌生,根据我在班级中对家长的调查了解,坚持每天晚上为孩子读书的家长寥寥无几,而我自己对此也羞于启齿。"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在书中母子俩的读书会总是这么简单地开始。但这看似平常的问候,在我的身边却是极为罕见。在生命和情感的尽头,阅读是最好的庇护和救赎。围绕阅读随之展开的交流,才是这个浮躁社会让人沉静的东西。"你在读什么书?"有一天当我阅读部分之后询问10岁的儿子。我知道他们暑假里有阅读任务,阅读之于他还没有达到如饥似渴的地步。他已经读了《城南旧事》《儿童文学》《男生日记》,正在读《毛泽东传》,于是我们一起分享了我们对《毛泽东传》的看法,我希望我和儿子之间也能慢慢地建立起像威尔和母亲那样一种交流来,把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变成一个读书会。"你无法阻止波涛汹涌,但你可以学会踏浪而行。"母子俩阅读的《恢复理智》作者卡巴金的话,既是对他们的鼓励,也是对我的启迪。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书中提及到100多本经典书籍,据说大部分已经有中译本。"看书不是用来打发时间的,看书是为了接触其他生命和其他国家的",这是普鲁斯特在《阅读的时光》中提到,"书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它对抗恶、死亡与恐惧",威尔母亲如是说。威尔母亲在家庭中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读书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书籍完全融入了家族成员们的血液中。我不由自主想到,等我老了的那天,我躺在病床上,儿子是否会和我来一次同样的读书会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个奢望!生命不止,读书不息,这才是阅读的极致境界,我渴望创造这样的境界。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_900字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900字

记得两年前看到余秋雨先生的这句话时,心中便感触颇多。“一个人在生命垂暮时分的最佳选择,是与家人一起重温毕生最喜爱的一本本书。那情景,就像站在峰顶俯视晚霞下一座座自己曾经翻越过的远山,充满着沁凉而又恢宏的诗意。”想想那个场景就觉得美妙无比,常常想啊,在我死去的时候我也要和我的家人重温那些陪我成长的书籍,我一直爱的书籍。从没有如此深切地爱过一样东西,书就是我的生命,有了它们,我的生命也丰富起来,灵魂也变得充裕。如果真的有一天我要离开,我也想要生命里最后的读书会。

感动与书中威尔与母亲玛丽的读书会,在彼此交流读书的感想的同时两个人似乎也彼此更接近了一些。我也喜欢这样的感觉,可以有一个人可以和自己对同一本书然后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不同,可以争论,但不能争吵,要包容彼此的看法,从彼此之间获得感悟,获得生命最美好的体验。其实我应该感到幸福,我有亲爱的叶子,陪我好久的朋友啊,我们常常看同样的书,彼此推荐的书也会看,同样喜欢看一些比较杂的书,各种各样的书,用叶子的话来说好玩就好。叶子啊,我希望如果真的到了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也可以陪我开一场读书会,你再和我讲讲你爱的书籍,讲讲我们彼此的梦想。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不光谈到书带给我们的美好,它也涉及了对生命的探讨。关于生死,我并不惧怕死亡,生生死死,生命本来就是这样轮回的,面对离开的人我们不必悲伤与难过,是生命必然就会消逝。我们在乎的应该是在一起的时光,而不是在离开的时候用眼泪和悲伤来弥补自己的愧疚。我想用微笑送别离开的人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吧!让离去的人也可以安心。所以对小时学过的一篇文章印象深刻,冰心的葬礼,恬静美好地就像一场梦,波浪声阵阵,花香四溢,不像一场葬礼,干净美好的就像冰心的繁星春水;还有李叔同先生的生死观,“华心春满,天枝月圆”,对生命的淡然让我敬仰;周总理死后将自己的骨灰撒于中华大地上让我动容……生与死的轮回,生满含期待,死也不必满含悲伤,死从另一方面看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玛丽与威尔的读书会,是人生一场最美的约会,彼此交流,在生命的垂暮时分,看见人世间最壮阔的风景。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_800字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800字

不记得是多久以前开始看的这本书了,刚开始只是觉得里边有提到很多很有名的书籍和作者,也有本书作者及其母亲的感悟,可以当做一本阅读指导书来看,可惜不知为何看了没多少就搁下了,大概也许可能是中间太多外国人名带来的不适感。直到前两天偶尔又翻到便一发不可收拾。越读越发现作者的母亲真的是一个有着顽强意志的人,即便是在身患癌症的时候也不忘记妥善的安排好自己热爱的事业,生活和自己的精神世界,特别是还一直坚持着自己最喜爱的阅读,无时无刻不在读书,在与他人讨论分享心得感悟,同时还对于自己的家人,曾经的朋友,同事,战友,以及每一个她曾经以及正在遇到的人都心怀善念并随时给予帮助与指导。

全文虽然讲的是作者母亲身患胰腺癌直到去世短短不到两年的本应令人悲痛的时光,字里行间作者却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悲伤,全书娓娓道来,仿佛是一个刚刚认识的亲切的朋友,细细地讲述着自己母亲的故事。虽然治疗期间也有许许多多的坎坷,我感受到的却是非常强大而又无声的力量以及面对本应令人可怕的死亡的时候的坦然,满足与安详。本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温暖,让我们学会要善良,要有理想,要心怀感恩, 要努力工作,要热爱生活,要与人为善,要关爱他人,要学会分享,不仅仅是物质还有自己的思考,感触和自己的精神世界,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最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母亲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明白了坚持的魅力和伟大,即便是身处难以跨越的困境之中,也要不放弃。

很久没有这么喜欢一本书了,也很久没有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还能这么认真的写出自己的感受了,啰啰嗦嗦地写了这么多不知道我做到多少,虽然最近已经跟很多人推荐了这本书,不过还是希望看到这些话的你也能抽出点时间来见见我们这位朋友,来听听他母亲的故事。20171024夜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3篇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一)

因为阅读 生命春意盎然

广州市港务局 李洪星

手捧美国作家威尔﹒施瓦尔贝写的《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在暮色中我陷入了沉思:一位母亲在生命垂暮时分的最佳选择竟是与家人重温毕生最爱的一本本书,优雅从容,为生命画上完美的句号!它重新提升了阅读对于人类的终极意义,充满恢弘的诗意。

我深深领会到:在生命这棵树里,阅读是重要的光合作用,因为阅读,生命春意盎然。

阅读使人淡如菊。喜欢在闲暇的光阴,沉迷在一本书里,浅唱低吟,细细品味着淡淡的落寞与忧伤,享受着淡淡的清欢与恬淡,感受着淡淡的自足与安宁。每读一本书,我总喜欢把自己完全沉浸在书的境界里:读《巴黎圣母院》,在道德与罪恶的较量中,丑陋而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给美的内涵注入新血液;读《史记》,我们不免要思考生与死的大问题;读巴金《随想录》,令人在忧伤中奋进……阅读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阅读使人气自华。读书让我们不知不觉爱上了书中的世界,觉得那是故人,那是故地,情不自禁地牵挂着,就这样,亦真亦幻、似远似近,为生活增添别样的内容,让走进了自己情感的密林深处。《诗经》、唐诗、宋词,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带给我们无限美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柏拉图《理想国》的智慧,希罗多德《历史》的丰富,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深邃……不知不觉间沾染了几千年文明的馨香,就会由内而外溢出一种独特优雅的知性气质。

阅读消得留茶香。读书能使人拥有开阔的胸怀,拥有灵心慧眼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好和乐趣,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本好书在握,闻着淡淡墨香,我们可以与古人一起欣赏秦时明月汉时关,我们可以与李白一起乘唐时雄风破万里浪,我们与苏轼一起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又仿佛走在江南小镇清幽宁静的小巷里,或静静地坐在窗前,闭上眼睛,我们的心里是否依旧在对逐鹿之战念念不忘,敲敲心扉,那里是否依旧住着三毛、余秋雨的身影;在一个寒风凛凛的日子里,蜷缩在暖暖的被窝中,我读懂了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读着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辗转体会着作者失明后内心世界的孤寂、寒冷,但她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我心中每一个角落,让我灵魂颤抖……读书之人在书香浸润中养育了一颗丰润、柔韧的心!

你们看,书不正是春天里深深浅浅的绿,幽深宁静吗?你们瞧,书不正是春天里姹紫嫣红的花,蓬蓬勃勃吗?你们想,生命之树不正是因为阅读而春意盎然吗?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二)

拖延症又犯,黑妞回家后我开始有些松散,又开始意识到自己依赖性强的问题。最近的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神游中,特别困。楼下的白喜事吵吵闹闹了三天,在家看书学习没任何状态。其实我也是害怕的,毕竟每天路过都会情不自禁瞄一眼棺材和遗像,瞄完后内心都会祈祷好人一路走好,愿得到逝者保护,恨不得直接过去磕个头,以示心诚。(大半夜一个人在家说这个似乎有些神叨叨的)

上周辗转的看着四本书,都处于神游状态,看一会困一天,然后换一本书,继续神游继续困。挤时间看完威尔·施瓦尔贝的《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后才发现,在身心游离的状态下选择一本自己偶然想看的书远远比强迫自己看书单里已排列好的书要有乐趣得多。

于我而言,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就需要分享。这是一本看完会让人深思的书,太多可以吸收的闪光的思想,以及推荐了太多我需要慢慢消化的好书。全书讲述作者与确诊为胰腺癌晚期的母亲玛丽·安逝世前两年内一起探讨各自看过相同的书的感受的故事,以书为纽带进行爱的沟通。看到最后突然感觉到作者可能是同性恋,百度发现他妹妹也是同性恋,又让我不得不惊叹玛丽·安的伟大,她的内心是多么的宽阔,才能像最亲密的朋友一样与子女相处。

她不仅是伟大的母亲,也是伟大的女性,更是伟大的人类,我为之崇拜与敬仰。她的一生在为事业而奋斗、为扶贫救难而努力的同时将家庭及子女的教育兼顾,她对人生、年、月、日都有条不紊的规划着,在生命的尽头依旧没有丝毫放松。她爱别人远远胜过爱自己,一直在感恩、在回报的路途上前行。她在自己病入膏肓时依然身心投入于捐建阿富汗图书馆建设及美国总统的选举等,对政治无感的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奥巴马会有那么多支持者,川普上台后会不会很多有名望有政治抱负的人都搬离美国?

在病痛的折磨中,她只有少之甚少的抱怨,剩下的全是坚强与坚持,她依旧在自己还能忙碌时忙碌着,仿佛一停下来生命就将终止,她还有太多太多需要完成的事情。然而,她并未觉得累,而享受其中,也许这便是人生的意义。

书中提到太多不是鸡汤,却甚是鸡汤,颇有感触的内容。例如:"萨马拉之约",大致寓意为人终究无法逃避命运。读这个故事时我觉得多么的滑稽可笑,深思之后,略感凄凉。

巴格达一位商人派他的仆人去买粮食,在市场的时候,仆人撞见了死神,而且死神还做了威胁的手势。仆人跑回商人家,为了安全借了一匹马逃到萨马拉。之后商人来到市场,他看见我站在人群中,于是走过来问我:‘为什么今天早上你看见我仆人的时候要对他做出威胁的手势来呢?’‘那并不是威胁的手势,’我说道,‘那只是惊讶的反应而已。我对在巴格达看见他很吃惊,因为我跟他约定今晚在萨马拉见面。’"

读到卡巴金的《恢复理智》与"打扰"有关的这段时,我开始陷入深思中。我们时常打断自己,忽略自己思想重要性,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总将媒介作为自己依赖性附属品。你有多久没有将手机调为静音安静的看书?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写字?我们活在当下,却活在了没有一丝静地的当下。

我们都清楚打断别人是错误的,而我们自己却在不停地打断自己。我们检查来信的方式是不断的查阅邮件,就算手头正忙着一件十分惬意的事也会中断去接电话,怎样都不肯把电话转移到语音信箱;也许我们不乐意把一件事想得明明白白,所以允许突发事件或欲望来捣乱。

书中有太多太多我想在此分享的片段,以下是筛选的小段并加之个人的见解:

我总会想起母亲教给我的一切:每天早晨都要整理床铺,不论喜欢与否;收到礼物要马上写感谢信;即便在某地方只住一晚也要打开行李;若没有提早十分钟赶到约会地点,就相当于迟到了;乐于倾听,即使你不情愿;每天告诉你的伴侣(孩子、孙子、父母)你爱他们;书桌上要使用衬架;随时备上许多礼物,因此一直有东西能够送给别人;偶尔庆祝;对人友好。

母亲教导给作者的,我想或许实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可能玛丽·安是处女座,哈哈~~

我们有太多想看却看不完的书,太多想做却不能做到的事。我从我母亲身上学到一件事:读书与行动并不冲突,阅读真正的反面是死亡。

不要停止阅读,阅读是一把钥匙,也是一把明灯,更是精神的食粮。 玛丽有很多书,她把看书当作人生的享受,利用自己每个空余的时间看书,并享受其中。她影响了很多人,包括此时的我。以后我会时常告诫自己,把看书当作享受。

你无法阻止波涛汹涌,但你可以学会踏浪而行。

现在的我很难在遇到棘手的事时迎刃而解,依旧如一只聒噪的蝈蝈,心神不定,焦虑不安。需要岁月与智慧的积累。

永远不要对人妄加论断。你永远无法知道谁能够以及谁愿意帮助你,除非你向他们开口。有些人所谓的好感只是表现在嘴上,有些人的好感则会在事情发生时用行动来表达。这可以成为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真正的朋友是行胜于言的。

朋友太多根本没时间经营与维系,其实拥有一二足矣,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你无论如何也要见的,是一想到就会很开心的。别奢望他人无条件为你付出,多反思,多换角度考虑问题,多感恩。很庆幸我拥有行胜于言的朋友,有时对方甚至比我更懂我自己。突然想到昨天因某事选择上比较纠结,找发小排忧解难,她没告诉我如何选择,却帮我分析了后面会遇到的问题,于一个天秤座并稍微有点处女座性格的我而言,有太多时间都在庸人自扰。只能说很感谢,我们拥有彼此。

三种足以改变命运的人生选择:一种是角色最终明白他们永远无法重头来过;第二种是角色原本以为还有退路,直到最后才发现已走到尽头;第三种是角色认为自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事后才发现,最初以为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其实本可以改变,可是却为时已晚。

读起来确实有些绕口,认真思考下来,句句在理,人生无非就是这样。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凌晨,此时的我还有些意犹未尽,难得看一本如此令人兴奋的书。此书种提及了很多作者及作品名 ,以下依次列出,以供大家在想看书却不知看什么时选一本你感兴趣的书名静下心来阅读,基本都是好书,然而我看过的几乎为零,所以也无法给大家作相应内容的推荐。

关于阅读工具,书中也有提及,作者偏向于纸质书籍,对电子阅读器不来电。我认为还是依个人习惯与爱好,我不挑工具却特别挑用什么工具看是类型的书,毕竟现在电子产业发展如此迅速,所以我一直也推荐用电子产品看书。 总之,多读书,读好书。用什么读都是次要的。

书单:

华莱士·斯特格纳 《终得安全》 Crossing to Safety

肯·弗莱特 《圣殿春秋》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约翰·欧文 《为欧文·米尼祈祷》 A prayer for Oeo and Juliet

百老汇音乐剧 《酒店》 Grand Hotel

电视剧 《法律与秩序》 LawOrder Season

我已列入太多入书单,春节回家应该不会太无聊,哈哈。在此吐槽一下,个人订阅号是没有留言功能的,大家发的消息我只能在电脑登陆时才能看到,消息会在五天后自动清空,多么变态的系统。

某个妹子因近两年约我时间一直没对上,从襄阳赶过来同我吃午饭后又赶火车回襄阳,有些感动。记得上一个这样的妹子是在我高中时,她从石首坐车到沙市,又同我一起坐车回石首,讲了一路她们有趣的事。突然心里暖暖的。恰似在一个晴朗天的黄昏,余霞尚存的蓝天中恰有飞机驶过,飞行云正向着光的方向,那一条挂着的飞痕,犹如黎明的曙光,幸福感油然而生。

还在坚守岗位的我,如此敬业,怎么就扫不到敬业福了呢?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三)

我们必须这么忙吗?

子羽

阅读低迷而快餐文化泛滥的当下,有太多想看却看不完的书,有太多想做却不能做到的事。然而,有这样一本书,让我一口气读了好几遍。让我重新开始思考阅读对生命的终极意义,让我开始相信书比药物和庇护所更重要:"读书与行动并不冲突,阅读真正的反面是死亡。"

这就是《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出版业名人威尔﹒施瓦尔贝,从母亲确诊癌症前后自至死亡的两年期间,作者坚持与母亲两人的读书会,一起分享了一百二十余本书,直到母亲离世。一个主要发生在诊室的读书会,伴随着作者的回忆,父母亲、子孙辈、朋友间,甚至陌生国度的他乡异客,都成为本书主脉外的支流,让我们完整看到了母亲一生的成长奋斗,展现她顽强不息、认准目标不放松,有条不紊安排现世后事的智慧与睿智,体验她珍爱他人生命远胜过自己,重视亲友情谊远超过自己的情感与胸怀。

我自感文笔拙劣,不能完全表达对她的钦佩崇敬。在沉痛悼念这位伟大女性的同时,我更欣赏作者平实诚恳的自我剖析和坦白书写,他经历的心理变化,他对人生的重新认识,他对母亲智慧的重新认识,更值得我们这些为人子女与为人父母的人深思。特别是让我开始深思:我们必须这么忙吗?

在作者母亲生病前,家庭成员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正如书中写到,"大家都沉浸在焦虑、拌嘴和微不足道的病痛中(牙疼、头疼、失眠),还要记住家人的生日,安排庆生活动,讨论旅行计划以及行程安排。" 母亲生病后,每个家人才开始认识到这个"忙"."我意识到,在母亲的诊断结果出来之前,我们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疯狂的忙碌之中。聚餐、宴饮、拜访、义卖、开会、排期、接人、买票、做瑜伽、上班、去健身房……".作者发现,"我们都害怕停下来,因为一停下来就会感觉不对劲。各种狂热的活动,似乎是我们生活中最需要的。"

快得不能停下的脚步能不能慢下来?我们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人向往慢生活。但慢已不再,生活的节奏已如飞驰的高铁,到处人山人海,到处车来车往,稍一顿足就有可能被后来人推搡。人们忙着挣钱,忙着求学,忙着娱乐,忙着消遣,没有人愿意被这社会大潮无情吞噬,只能拼尽全力地争做弄潮人。但是,我们的生活也不能逃避各种风险事端。书中写到 "你无法阻止波涛汹涌,但你可以学会踏浪而行。"

作者在陪伴母亲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重新认识了母亲,甚至也是最后才发现自己居然一直不清楚母亲的名字。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奔着死亡而去,一路狂奔中,我们是否忘了,我们拼命挣钱拼命出息的最终不就是建有一个温馨的家,给家人一个温暖的陪伴吗?如果我们因为忙碌错过了陪伴,错过了的日子如何追得回。作者在母亲生命的最后两年中,节奏显著放缓了,经常陪伴左右,但"可以治疗但无法治愈"的日子,试想这样的陪伴是不是来得太晚太沉重。

书里引用了这样一段话:"他们走的时候,我很难过,很孤独,无论多大年级的孩子被父母抛弃时都有孤独感,为过往的时光,没有说出去的话语,为无法分享的,甚至无法用任何显示的方式表达的感谢,为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所忍受的痛苦、无助、生理上的羞耻感,为所有这一切感到后悔。"

连作者提及父亲的时候都说,"母亲生病前,他们都习惯了选择性的忽略对方。"我们的家人朋友,在不能察觉的平日,我们可以随时获取对方给予的爱的礼物,但我们多数人都会不知不觉放弃了,无视了,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忙碌到了事后追悔的结局岂不可悲。

可惜大多数人都忘了,包括我在内,要过好的每一天是否可以不用这么忙?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一个演讲主题:

"如果这是你人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你将会对听众说些什么?"

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的莫不可测,我们还必须这样忙吗?

文:子羽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优选范文)


生命的最后会有很多有意义的思考,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没有机会去窥探。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m.dhb100.com/

1遇见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一书是上周某日去西西弗书店看到的书,书名一下子把我吸引,当时简单的翻阅后,我一度认为这本书是散文,因此分类的时候将他和好几本散文放在了一起。

而直到读完,才发现,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小说,日记体的小说。

如作者所言,这本书,也许最开始也没有准备集结成册,可慢慢的记录了整个时间以后,这本书如同一本完整的小说。

不知何起,但最终落幕。

2故事

这本书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位老者从被告知患有癌症以后,与孩子约定,一起看书,一起交谈看书心得,以熬过在医院治疗与等待的漫漫长路。

这是一本英译汉的书,我向来对这种翻译书有种陌生感,同样字数、类型的中文书,我最多阅读不会超过三天,但是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十天,常常看着看着就停下来,觉得没懂又重新看一遍,这不是一本适合速读的书,它适合在暖暖的夏日假期,窝在沙发里慢慢看,一边看,一边想,书里有很多值得慢慢思考和借鉴的地方,除此之外,书里有时候会提及一些别的书籍,而大部分书籍我是没有看过的,因此在理解上又会慢一些。

3思考

很多时候随着长辈老了,或者同辈的我们最终奔向了不同领域的忙忙碌碌,我们常常会觉得与长辈有了代沟,与同辈,由于生活的领域和生活阶段(比如结婚、生子等)的不同,越来越无话可说,而共同看一本书恰恰有助于我们去消灭这种代沟,因为一本书有时候是一种观念的传导,有时候是一个故事,当我们看过同一本书,理解过同一个概念,我们的代沟会变小,或者说我们至少会出现跨越代沟的某个领域。

看这本书时,当看到对方提及自己看过的书,我会觉得很亲切,例如当他提及《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时,我能够较好较快的理解那一部分的内容,即便对于这两本小说的结果已经不太记得了。当他提及《飘》,亦会觉得很开心,看过同一本书,并都给予高度评价,在不同的国度,甚至不同的年龄阶段,却觉得熟悉。

我们很多时候去学习交际手段,去阅读找话题的书,但是,其实交流中最重要、最有效、最朴实无华的途径,我们从小就会,一起读一本书,一起聊一本书。

书,可以跨时间,亦可跨越空间。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读后感(3)篇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读后感 第(1)篇

本书通过读书会以及回忆的记录 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会对陌生人微笑、相信世界美好并为之出一份力且有想法、意志力坚定的优雅女人的形象,她心存善念、乐观、优雅、心态好、以身作则、好善乐施、尊人自尊...简直就是完美。

网上流行这样一段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我一直坚信这一点。热衷旅行的人,因为见识的世界更多,眼界自然会更宽广,神情中总会带有阳光热情的一面。而喜爱读书的人,思想会随着文字的世界无限延伸,胸中有丘壑,会散发出优雅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如此。这本书也鼓励我们多读书并且就书论书 不要应付式打卡看书,而是用心去读去感受去回味去讨论去分享。

附上作者的母亲教导孩子内容的一小部分:

每天早晨都要整理床铺,不管是否喜欢;收到礼物立刻写感谢的卡片;即使在一个地方只度过一个晚上也要打开行李;没有提前十分钟赴约,就等于迟到了;愉快地倾听,哪怕你不愿意;每天告诉你的伴侣(孩子、孙子、父母)你爱他们;在书桌上使用衬架;手头上准备很多礼物,这样永远有东西可以送给别人;偶尔庆祝;对人要友善。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读后感 第(2)篇

一本好书的过人之处,它们不仅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还让你用不同的角度观察身边所有的人。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身患胰腺癌晚期的母亲,在生命垂暮时分,与自己的儿子展开的读书活动。它重新提升了阅读对于人类的终极意义,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在面对不期而遇的死神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直视它。通过此书的阅读,让我更加喜欢读书,在毕生有限的时间里,从书中汲取精华,充实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是一个把毕生精力都放在和平事业,有伟大爱心的母亲,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母亲。她那顽强的与病魔斗争的意志,不断学习的热切程度,是值得我们这些人学习的可贵之处。的确,我们没有她那样的大环境,没有她那样的地位,但她终身学习,乐观面对死亡的态度,无疑给我们注入了一股勇往直前,向上的动力。唯有珍惜,唯有努力,才能不辜负上苍的恩赐。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读后感 第(3)篇

每个在阅读的人,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这本书谈论了太多的东西了。没错,是“谈论了”,而不是“告诉你了”。生命,病痛,战争,慈善,信仰,政治,艺术,亲情,权利,工作,生活。而能容纳这一切的,就是书本。作者和母亲,读书的感想和喜欢的内容都不同,但这不能减弱他们对读书和分享的热爱,就像他们之间的情感也不会有所消殒一般。玛丽·安·施瓦尔贝真的是一位优秀的母亲,优秀的老师,优秀的女性。在她身上,就连我一直讨厌的宗教都显得如此温柔,又如此的有力量。不敢以她为榜样,因为我深知自己太过浅薄。但是每一位女性,或者说每一个人,应该都能从她的身上,从这本书里获得知识,勇气,安慰和感动。感谢作者写出了本书。pS.书里提到的大部分著作微信读书里并没有。还是希望微信读书多引进些真正有益的书,不要整一堆所谓的“畅销书”了。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600字(3)篇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600字 第(1)篇

Nu.22

发现很久没有遇到一本这么好的书了,所以很久没有深入阅读了。

本书讲的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和他的二儿子的故事。母亲身患癌症,儿子决定和母亲利用这最后的时光举办二人的读书会。他们每一次的相见都会讨论一本书,也会相互推荐好书,等待下一次的分享。就这样,他们读过很多书,也从中收益。

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子女也非常优秀。母亲从小就为孩子们做出榜样,即使再累也会读书,还会在夜晚给孩子们讲故事。有一次,因为节日(什么节忘记了)的原因,儿子一直在等待母亲去给他讲故事,但母亲迟迟没有去。这样,儿子下了楼,在人群中大哭,母亲说她没有忘记,只是被耽搁了。正好最近也在看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里面也谈到胎教和早教、环境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孩子,还是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这样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反而会爱上阅读和学习。“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何其重要的道理!

书中的母亲除了爱阅读以外,还投身于慈善事业,去过非洲等地帮助过难民,帮助过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她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阿富汗建立图书馆。最终,这一愿望也得以实现了。

母亲也是一位开明之人,支持子女同性恋的感情观;保有乐观精神,一直与病魔抗争;提倡女性可以做到丈夫、孩子和事业兼顾。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啊!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忙忙碌碌,问他/她每天都忙了什么,细想下来好像又答不上来。学习是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但正是这样一件事,改变着自己,塑造着自己。

终其一生,总有一两件事值得我们为之不断付出。阅读,就是其一。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600字 第(2)篇

一本好书就是由这些黄金似的思想和那些珠矶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宝藏。这本书也会是一种宝藏。直面死亡需要勇气,而作者和其罹患胰腺癌的母亲用共建读书会的方式坦然迎接死亡的勇气更让人心生敬意。老人的模样在作者以日记式的陈述中一点点清晰,我是那么喜欢这个老人:无论何时都拥有好看的笑容,能很好的兼顾好事业和家庭(她的事业可贵在于让很多人受益,致力于难民以及贫困地区的教育,而家庭始终互相友爱,其乐融融),任何时候都喜欢平衡把去做事,遇到压力反而更沉默,极力告诉身边每个人,书籍的重要性,呼吁要阅读,多阅读(直至离开这个世界的那刻,还坚持阅读着)。。。,这样一个如此孱弱却又如此坚强的75岁的苍白瘦小的老妇人,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相信,她的离开将会让她身边很多人永远愐怀!n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似乎从没思考过死亡,可生老病死,却是每个人都无没法避免的。这本书就这样很细致的还原了这位令人敬爱的母亲在最后两年的生命里如何坦然、勇敢甚至优雅的接近死亡。仔细回想自已所看到的死亡,大都老人到最后那段时间所忍受的痛苦、无助、生理上的羞耻感都让人惧怕死亡,可书中的母亲却不一样,死亡如果是每个人的归宿,那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倒是,有幸活着的时候,我们该想想,怎样快乐、勇敢、努力的活着!这大概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了!n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600字 第(3)篇

20190606-《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前两天无意中从书架中拿起,看了开头便欲罢不能。从来没有想过书籍会在某些人、某些家庭中的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也没想过母子之间可以通过书籍作为桥梁一起探讨人生、死亡、政治等。看过别人的人生才知道自己的阅读量多么匮乏、格局多么小、胸襟多么狭隘、精神世界是多么贫瘠、生活是多么平凡…

喜欢作者的母亲,她的善良、乐观、从容、优雅、勇敢、博爱、谦逊…总让我想起晚年的奥黛丽•赫本。她去世界上最贫苦的地方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她想尽办法为建立阿富汗图书馆筹款,她会为她遇见的处于危险处境中的人真诚地祷告,她衷心感谢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有圣母般的博爱之心,她乐观地面对疾病带给她的一切痛苦,她谦逊地回绝别人对她的赞美,她有很多爱她尊敬她的人……她或多或少激励了我!

你看,他们又在喊我多读书了!

优秀读后感:读书会


今天,我们迎来了读书会!我呢,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好书,这本书延迟幸福。

这本书叫《孩子,先别着急吃棉花糖》,我们现在就去看看这本书,为什么让我赞口不绝。

这本书来于一个实验:给你一颗棉花糖,如果你能坚持15分钟不吃他的话,我就再给你一颗。做着个实验的是美国着名的斯丹福大学。

他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与她爸爸之间发生的故事。小女孩叫珍妮弗,她的爸爸乔纳森是个成功的商人,非常有钱。珍妮弗的身上有着那个年龄段的小女孩常见的缺点:爱迟到、缺乏自信、缺少金钱观念、没有人生目标甚至于,她小小年纪,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体重来。面对女儿身上的问题,乔纳森并没有过多的担心,他只不过是给女儿讲了一个关于棉花糖的故事,就把女儿身上的缺点化解于无形。于是,有了书上的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建立自信的橘色棉花糖,掌控时间的黄色棉花糖,善用金钱的绿色棉花糖,轻松减肥的紫色棉花糖,达成目标的蓝色棉花糖,找到好朋友的锭蓝色棉花糖。

这个奇妙的故事我学到了成功法则。这些法则不止是会帮助你更快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这些法则会帮助你慎重的选择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每一颗棉花糖,为自己将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要告诉大家成功青傝有着准备的人。在读完这本书以后,你一定记住了这本书的每一颗棉花糖,并立志成为一个意志坚定,懂得取舍,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很大希望的人。对吗?

读书会 (650字)


今天,我们迎来了读书会!我呢,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好书,这本书延迟幸福。

这本书叫《孩子,先别着急吃棉花糖》,我们现在就去看看这本书,为什么让我赞口不绝。

这本书来于一个实验:给你一颗棉花糖,如果你能坚持15分钟不吃他的话,我就再给你一颗。做着个实验的是美国着名的斯丹福大学。

他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与她爸爸之间发生的故事。小女孩叫珍妮弗,她的爸爸乔纳森是个成功的商人,非常有钱。珍妮弗的身上有着那个年龄段的小女孩常见的缺点:爱迟到、缺乏自信、缺少金钱观念、没有人生目标甚至于,她小小年纪,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体重来。面对女儿身上的问题,乔纳森并没有过多的担心,他只不过是给女儿讲了一个关于棉花糖的故事,就把女儿身上的缺点化解于无形。于是,有了书上的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建立自信的橘色棉花糖,掌控时间的黄色棉花糖,善用金钱的绿色棉花糖,轻松减肥的紫色棉花糖,达成目标的蓝色棉花糖,找到好朋友的锭蓝色棉花糖。

这个奇妙的故事我学到了成功法则。这些法则不止是会帮助你更快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这些法则会帮助你慎重的选择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每一颗棉花糖,为自己将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要告诉大家成功青栌凶抛急傅娜恕T诙镣暾獗臼橐院螅你一定记住了这本书的每一颗棉花糖,并立志成为一个意志坚定,懂得取舍,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很大希望的人。对吗?

山东青岛市南区定陶路小学五年级:可爱萱萱公主

读书会活动读后感200字


同学们都准备了很多关于春节的习俗、故事、春联、歌曲等资料。我也不例外,我和樊捷君、李思凡、席筱果等10多位同学给大家送上了春联,李昕彤讲述了春节的习俗,黄佳航给大家讲了除夕的来历,王佳怡和王丹阳给大家献上了《过年》的童谣,冯若明珠告诉大家压岁钱的来历,陈必凯等同学给大家讲解了春节中的元宵节的习俗等等。最后,大家在黄殊蕾的《祝福你》的歌声中,结束了今天的快乐的春节读书会活动。

通过这次读书会活动,使我真正认识了春节,了解了春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读书会。

读书会活动读后感 (200字)


同学们都准备了很多关于春节的习俗、故事、春联、歌曲等资料。我也不例外,我和樊捷君、李思凡、席筱果等10多位同学给大家送上了春联,李昕彤讲述了春节的习俗,黄佳航给大家讲了除夕的来历,王佳怡和王丹阳给大家献上了《过年》的童谣,冯若明珠告诉大家压岁钱的来历,陈必凯等同学给大家讲解了春节中的元宵节的习俗等等。最后,大家在黄殊蕾的《祝福你》的歌声中,结束了今天的“快乐的春节”读书会活动。

通过这次读书会活动,使我真正认识了“春节”,了解了“春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读书会。

编辑推荐: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1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家庭读书会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