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荒岛余生读后感600字

荒岛余生读后感600字

《余生很贵,别轻易浪费》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余生很贵,别轻易浪费》读后感1500字”,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永远不倒流,时间也永远不会为了某一个人而停止,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不要羡慕别人的现在获得成果,更应该看到别人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也不要浪费我们所获得的每一分每一秒,要利用好我们的时间。

成功的结果不是说来就来的,我们是在我们付出努力的基础下,获取的回报,是我们的每一分汗水,换来的成功。我们更不要虚度我们的光阴。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让你去奋斗,让你去拼搏,千万别到老了的时候,回头想想自己的人生什么都没有干好过,别到老了的时候才后悔。

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还有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我们好好努力,去拼搏一番事业的时候,我们要尽我们所有的力量去努力,去干一番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天地。

首富一天都会做些什么?12月2日,万达集团披露了王健林一天的行程,24小时,两个国家,三个城市,飞了6000公里,签约500亿合同。其实,他每天的日子几乎都这样忙碌,这是不平凡的一天,又是他普通的一天。首富王健林的一日行程还记得科比的那句话吗我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钟的样子。没有人的成功不需要付出。最可怕的是莫过于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却放弃了挣扎。时间过得很快,像小品里的那句话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没有人的成功是轻松的,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珍惜能努力的每一天。

《余生很贵,别轻易浪费》读后感:余生很贵,别轻易浪费,余生不再虚度,行动起来。其实,成功并非真的要功成名就,能够为一件事踏踏实实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分每秒的时光都很贵,别轻易浪费。余生很贵,请别浪费!余生很长,从前的我们能奋不顾身拼搏,以后的我们也要用心对待,尽情奔跑!

余生很贵,真的很贵,贵到了我们要拿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对赌。筹码太高,所以抛出去一刹那你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理想,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去做你认为并且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谁能保证接下来的人生不转弯。记住,实践起来比什么都强!看完《余生很贵,别轻易浪费》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是:我们总觉得人生很迷茫,不知要去向何方,想努力,却害怕失败;瞻前顾后,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平凡无奇的一天。其实,一个人必须要对某件事情奋不顾身。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有人说,生活难,只要这一刻为自己热爱的事情付出了实打实的努力,光阴没有虚度,就问心无愧。在困难面前,要迎难而上,没有平坦的路,当你闯过了很多难关,蓦然回首,你的付出是值得的。只有熬过最苦的日子,才能迸发最强的能量;人生不是铺满鲜花的途径,虽然会遇到困难,但要尽力争取,努力奋斗。

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的分分秒秒,今日事,今日毕。永远都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推到明天去做,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人一生的时间很长,但是我们能真正把握的却只有今天。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创造明天的机会,就是抓住了让自己的明天更美好的希望。

身为职场人懂得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成功。我们绝不要把今天的宝贵时光虚掷给明天,因为今天是事业的新开端,是奋斗的新起点,是迈向成功的新的一步。而那些总是寻找种种借口,把今天的工作推到明天甚至以后更远的时间去做的人,他们所毁掉的不仅是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甚至是自己的一生。所以,我明白余生珍贵,绝不浪费时间!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别轻易放过自己》有感


在我九岁生日的那天,爷爷送我一个生日礼物《别轻易放过自己》。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人生启示,使我终生受益。

刚开始我觉得没有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就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意思,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之后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七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没有人能够很轻易地做好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你必须足够努力和坚持。正因为人人都轻言放弃,所以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笑到最后。这正是我们在学习上应该做到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事。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经历过种种困难。而我在生活中和学习上也遇到过很多坎坷,可是我坚持到了最后。

记得那一次,我们一家人去公园玩。在公园里,有很多小孩、大人都在玩溜冰鞋,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吵着爸爸给我买,爸爸毫不犹豫地说:买!买!我心里乐开了花。刚开始,我的手一直扶着爸爸的手,一直不敢放手滑,可是爸爸说:孩子啊!你不能总是依赖别人,你一定要勇敢起来呀!我听了爸爸的话,决定鼓起勇气,一定要学会。我慢慢地放开了爸爸的手,自己慢慢地滑了起来,可是还不够几秒钟,就摔了一大跤,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摔了成千上万次,脚背、膝盖、手臂青一块,紫一块,但我并不灰心。因为《别轻易放过自己》这本书在我脑海中闪现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你必须足够努力和坚持。我又从地上爬了起来,慢慢地往前滑行,越滑越远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必须要经得起时间和困难的考验,不能半途而废,不到最后绝不罢休,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读《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有感_高中读后感1000字


之前只是听到过这本书,但一直没有荣幸去一探究竟,现在终于有幸能仔细拜读这本书,颇有收获的同时也有属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本书由近现代中国史上享誉盛名的15位著名作家的经典名篇所构成,其中既有老一辈作家鲁迅、老舍、李大钊等,也有新一辈作家汪曾祺、史铁生、陆蠡等。这些作家生活跨度近一百年之久,几乎将中国多灾多难的20世纪整个囊括在其中,他们的作品记录了中国的辛酸史,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反抗史。本书节选这些作家的部分作品,从生活的角度入手,来诠释生命的意义。

古人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现代人常说剩男剩女剩斗士。这件事何其讽刺,又是如此奇怪?我们的人生为什么会有统一的标准呢?正如大家所熟悉的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似乎已经是众人公认的铁律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将红绿灯改变为绿灯停、红灯行是否可行呢?我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人生不是客观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人生是主观题,是不分对错的主观题,每个人都有权做出都属于自己的选择,独属于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创造。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大森林中独一无二的那一片叶子,我们自己掌握着自己何时嫩绿、何时枯黄以及何时贡献自己,不惧他人的眼光,不畏狂风的怒吼,只为探寻那一抹生之翠绿。

书中提到好运设计,其中的好运真的是好运吗?没有经历挫折和痛苦洗礼的好运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没有在痛苦中挣扎进而涅槃的心又怎么能够这个充满无奈与泪水的世界呢?所谓好运不过是你在战胜一切黑暗后的自嘲罢了。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有各种选择,可以到各个地方去,当我沿着一条路走下去时,心里总是想着另一条路上发生的事,这时我的心里很乱。人生没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失去阴晴变化的月亮也同时失去了变化之美,亘古不变的满月也将失去了大众的喜爱。有所选择就会有所得到,也会有所失去。我们既是上天的宠儿,也是上天的弃婴。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得到固然值得欣喜,但失去也不失为一段美好旅程。上帝是公平的,在为你打开一扇窗的同时一定会关闭你的大门,否则你又怎么会专注一心于窗口的世界呢?同样对于本书作者史铁生而言,一个健全的自己总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机遇以及有更多的诱惑,健全的他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是否能够静心养志、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只为那花开一瞬?他也许会是下一个仲永也犹未可知吧?

余生很长,不必为了过去的成功而得意进而忘形;也不必为了之前的失意而懊悔自责;不必为一时的荣辱影响一世的走向。别慌张,别失望。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有它的意义和影响,存在即真理。愿你能跨过所有黑暗,闯过一切难关;愿你终会遇见自己的太阳,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愿你余生会被温柔以待。也愿你成为一个温柔且善良的人。

《余生皆假期》读书笔记1500字


《余生皆假期》读书笔记1500字:

因父亲出轨而散伙的一家三口在即将分道扬镳时收到一条交友短信,发信人是打算从黑道退出的小混混冈田——去交一个朋友,完成这项任务,他才能成功脱身。

于是,失败的父亲、神秘的母亲和青春期女儿坐上了“前黑道人士”的车,四个人要一同奔向人生的新篇章……然而敲诈勒索这种工作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冈田的这封辞职信可没那么好写,更麻烦的是,刚交到的朋友怎么办?

余生皆假期的梦想能实现吗?

这是伊坂幸太郎《余生皆假期》第一章的故事开头。

本来想从个人角度还原故事剧情,结果看了眼本书简介,比我概括的要简洁多了。伊坂幸太郎的故事设定通常都极富想象力,是那种完全没有逻辑完全没有套路的展开,但细想一下也是完全有可能真实存在的人物以及发生的故事情节。

我还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冈田带着一家三口踏上逃亡之路的剧情,结果第二章的时间线却跳回了大概一年多以前,冈田对偶然撞到的大雄伸出援手的故事。如何帮助被家暴的小孩?通常的想法,不过是直接找对方父亲谈谈甚至吓唬对方,或者寻求第三方力量类似于社保人员之类的介入。冈田的做法却是打破脑袋都想不到。

他设计了一出穿越未来的戏码,让二十年后的“父亲”亲自来到面前,告诫他不要继续虐待自己的孩子。因为凡是家暴孩子的父亲,无疑都是刚愎自用的人物,这种人除了自己的话谁都不会听的,那么就让20年后的自己来告诉自己吧。

听上去非常扯淡的操作吧,但是通过系列安排他做到了,怎么做到的就不剧透了,但是他让大雄的父亲接受了这个设定,尽管事后冷静下来他可能会发现疑点而陷入自我怀疑,但至少殴打大雄的事情却是不怎么敢了。

第三章的时间线又跳回到冈田脱离组织而失踪以后,旧上司沟口带着新人把一名女性绑上了小汽车。而这篇故事是以这名女性受害者的角度叙述。在她被绑架上车不久,就遇到因为议员被刺杀而临时盘检的警察,在简单询问并查看后尾箱后就放行了。然而当沟口想把这个女人藏到后尾箱的时候,发现这辆被他随手偷来的汽车尾箱居然放着两个装满现金的袋子,而查看过后尾箱的警察却依然放行了。

百思不得其解的三人的应对,居然是当场把钱分掉走人,两位绑匪甚至还分了被绑架者一部分钱。而这位被绑架者不仅被刺杀议员的情妇,同时是刺杀议员团队中的一员,而被绑架也是受雇于议员的命令。

第四章的时间线跳得更远,回到了冈田就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叙述主角变成了冈田的同学,如今一名知名导演。那是冈田就是一名在女生书包乱画以及在校园门口涂鸦的问题少年。而身为间谍的父亲却告诉自己,冈田并不是在恶作剧,而是为了保护可能被绑架的同学以及被攻击的老师。读书笔记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因为强盗别有用心的在某个门口画上记号,于是就把所有的门上都涂上一样的记号。在老师被流氓威胁时,也是冈田最早发现并最终把流氓打倒在地。在真相大白之际,父亲假装间谍的身份和已经离婚的现实也一起浮出水面。

最后一章的时间线在两年后,沟口因为栽赃冈田心生愧疚,设局向黑道组织的首领毒岛寻仇,在巧妙设计之下绕开层层关卡把枪口举到了毒岛门前。而此刻,毒岛却说冈田并没有死,一直享受着自己假期,并向冈田发短信证明。到底枪声和短信声,哪一个先响起?故事就此收手。

看上去是关联度不大的五个故事,实际上草蛇灰线处处有伏笔。这本书大多数内容都是情节离奇的反转,所以本来只是想大概讲讲剧情结果把情节剧透一个遍。想来真正找这本书来看的人也应该没多少,看过这篇内容之后你们就可以当自己已经看过书了吧。据说,写得最烂的读书心得就是讲解剧情的那种。嗯,就是你们正在看的这一种。

书不长,读起来很轻快,结局也的确很治愈系,就是文风如网友评论:“什么治愈系,作者自己的神经病都没有治好啊!”作者:碌碌无为的美少女

《论语别裁》的读后感1500字


近日,课业之余,或睡前静卧,或周日赋闲,随意而安,清茶相伴,读先生之《论语别裁》。

今之吾辈,对国学望而生畏,恐与古文晦涩难懂有关;对国学望而生厌,也许皆以之乎者也,迂腐守旧观之。今聆听先生娓娓而谈,古今逸事,人生家国,信手拈来,以微言释大义,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论语别裁》顾书名知其意,此书是南怀瑾先生对儒学经典著作《论语》基于其自我理解之上作出的一种新解,故称别裁。这种新解当然不是对于经典的离经叛道,也不是对经典的势利功用,而是南怀瑾先生基于其毕生致力于国学研究及通古今融中西之功的学识升华。它使我们以一种新的思维去解读这一本中国人必读的儒家思想经典,并从中获取养分,受到启迪。

这本别裁里的思想是教我们如何读《论语》。虽然时代不同,见解不同,且不评孰对孰错,一本文言《论语》拿来,就要有自己的见解。这里教我们的读法就是以经解经释名言。

如果象孔孟后世一些人一样,将《论语》一段、一句分开,不把论语二十篇当作一个整体融会贯通来看,就很有可能误解孔孟语录的本意。比如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如照他们的解释,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自己的,那不是太势利了!还什么圣人呢?但我们联系上下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以及后面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等句,我们是否应理解为,前面要人自重,后面要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现实就是,人各有所长,学人长处避其短处,当如是。

《论语》是一本语录集,一句一句可以当作名言来看。又看似一段一段没有体系,其实它是经过孔子弟子们精心编排的,是首尾相连不可分割、支解的。另外,以经解经可以是本经的首尾前后相解,也可以它经来旁通此经,如用佛经解论语,也有相通。

我们要知道从前的先贤圣者做学问是以人格修养为观察点,与现代人着重看有没有价值而学习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不能以现代的标尺衡量先辈们的观点,因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究竟谁对谁错谁强谁弱还很难说,还要看今后的变化。

另外,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同,相同的词句,意义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要注意的,否则很容易误解。比如,自然一词,现在大家都以物理的大自然为概念,但在《老子》中有道法自然一句,这时的自然就不是物理的大自然了,应为本自当然如此之意,是说道效法自己的意思。

所以南先生对论语的别裁自然会招来一些学者的非议。人情见得多了,而又不困于人情,仍有所依持是非分明,说出话来往往就成了智慧。至于是不是《论语》本来面目,有什么打紧?只要参照其他平实严谨的本子就行了。南先生也只是借着《论语》来说事儿,还说得特别有趣、妥帖。读书嘛,管他谁对谁错,要读出自我才有味道。

《论语别裁》使我们感到《论语》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一部关于人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文献而已。就好比我们学习驾驶,第一步就是要背诵交通规则,以便能够顺利驾车。路有多种,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乡间小路有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立交桥等等,各种各样的路况,需要不同的操控方法。人生呢?有多重身份,有多重职责,有多重的行为选择;人和人之间又有多重差别,所以人生世上犹如汽车行驶路上,不同情况不同的操控选择。经历不等于经验,经历是曾经做过的事情,经验是在做过的事情以后,总结出来的一些东西。所以,经历是经验的前提条件,但是经验未必是经历的必然结果,要使经历有价值,提升到经验,我们不但要实践地学,还要随时随地地总结、反思,就是习,即我们要学而时习之。

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别裁》,可能未必都能理解。但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

南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当时,先生即对现行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先生言:今之教育,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一味强调职业教育或技术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在这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和谐何从谈起?!这是先生的忧患意识,他也曾在书中说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惟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不可能复活了。

这个世界,人是决定性力量。若是人文尽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这个世界何能不乱?!所以,《论语》跨越几千年、传承至今,而且必将继续延续,以其人性的光辉照耀着人类前进的历程!

《霸王别姬》读后感 (1500字)


“人间,只是抹了脂粉的脸。就这两张脸。他是真虞姬,跟他演对手戏的,自是霸王了。霸王乃是虞姬所依附之物。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当他穷途末路,她也活不下去了。但这不过是戏。到底他俩没有死。”本不过是这样的结局,戏就是戏,系里戏外还是分得清的。程蝶衣却成了戏中的虞姬,唱了一生。
可这程蝶衣是程蝶衣,虞姬是虞姬,他俩怎就成了一块了呢?嘿,这始于《思凡》,终于《思凡》。
到“戏院练班”那一出,师爷让石头背霸王戏文,石头背得一字不差。让小豆子背唱《思凡》,他却一再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唱反。任凭怎么打骂,都唱作“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到“那坤探戏”那一出,已有花衫模样的小豆子又再把《思凡》唱错,惹怒了那坤。关师爷见状,亲手把铜烟杆子插进他嘴里。
先前小豆子的母亲将他的第六指剁去,为“身体的阉割”;这一幕定下了乾坤,为“精神的阉割”。小豆子圆满了他的性别认定,只见他口溢鲜血,缓缓起身,凄凄沥沥,再唱《思凡》:“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这一次,他唱对了《思凡》,却唱错了一生。
时光流逝,小石头成了段小楼,小豆子成了程蝶衣。一场大戏开幕,模糊了性别,模糊了人生。
程蝶衣喜欢他的师兄段小楼,就像虞姬待霸王那样,他想与他唱一生《霸王别姬》。可悲的是,霸王早已不在戏中,段小楼是假霸王,程蝶衣却是真虞姬。戏是什么?戏就是虞姬对霸王从一而终的爱。程蝶衣咆哮了:“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段小楼叹息:“蝶衣,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唱戏得成疯魔,不假,可要是活着也疯魔了,在这人世上,在这凡人堆里,咱们可怎么活哟!”
不疯魔不成活,这就是程蝶衣。他是个戏疯子,他爱京剧爱到痴狂,他把人生都融进了戏剧里。停电也要坚持唱完《贵妃醉酒》,座谈会上跟“劳动人民”谈唱念做打,他的生命里,除了段小楼就是戏曲,他对戏剧的爱持续了一生,哪怕死也要死在《霸王别姬》里的虞姬里。就像虞姬追随她的项羽,戏曲就是程蝶衣的“项羽”,他愿用自己的生命来谢幕。他又是个痴情人,他对段小楼的爱矢志不渝。他一直把段小楼当作自己的“霸王”,深爱着他的“霸王”,最后死也死在他身边,段小楼不想当霸王,也注定做不了霸王,京剧对他而言,不过是谋生的手段。他本质里有着普通人的贪生怕死趋利避害,剥去戏台上威震八方的霸王他不过是脸谱和戏服下的普通人而已。戏台上他是霸王,戏台下他是段小楼。终于他还是辜负了虞姬。
蝶衣一生坎坷,唯有在戏台上唱着《霸王别姬》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候,现在他的“霸王”早已离他而去,那“虞姬”还唱什么?是了,是时候该醒了。最后一场《霸王别姬》,气力跟不上时,小楼感叹“老了”。忽然,小楼唱起《思凡》:“我本是男儿郎,”蝶衣跟唱:“又不是女娇娥”,小楼便笑说:“错了!又错了!”可这明明不就是本来的样子吗?错在哪里?蝶衣被这句惹的若有所思,重复着:“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他仿佛记起自己的男儿身。某一天,闹市的天桥,他想起另一个自己,却又是很久以前,难分辨是梦是真。他即将再回到自己的迷梦中来。与霸王乌江告别,拔剑自刎,从一而终。
戏唱完了,《思凡》完了,《霸王别姬》也完了。
所谓“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夜奔》是段小楼的缩影,所谓英雄气短;《思凡》是程蝶衣的气质,就是儿女情长。着戏台上最难的两出戏,他在台下用人生演了一辈子,直至落幕。
我喜欢程蝶衣的执着、忠贞、疯狂。就是这样的程蝶衣,成就了《霸王别姬》这本书。但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蝶衣想与小楼唱一生《霸王别姬》,却唱了一生《思凡》的独角戏。

读后感《《余生很贵,别轻易浪费》读后感15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荒岛余生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