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繁星有感500字

读繁星有感500字

读《疯子不是呆子》有感500字。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疯子不是呆子》有感500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这个名字大家肯定很陌生吧!这其实是个哲理故事,大家肯定觉得,无论怎样联想,这个故事名字也和哲理沾不上边。可看了之后,大家就会明白这个意思了: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卸掉拿走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拿走了。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拧下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是啊,疯子虽说是疯子,可他不是呆子啊!疯子虽然在行为上疯疯颠颠,但思维上勃与常理,不失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所以能装上轮胎。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是因为很多人都用老眼光看人,所以才会觉得疯子和呆子一样,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思考问题。

如果大家这么想就错了!大大地错了!其实疯子虽说有些疯,可他还是能像其他人一样思考的!他还是很聪明的!所以,大家不要老是用哪种老眼光看人,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去看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我不是完美女生》有感500字


完美是什么意思?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不可挑剔,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再解释的后面还跟着一句话: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东西。读了《我不是完美女生》后,我更深刻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随着作者的一个个小故事,我仿佛置身于乐多多小学,亲眼目睹了班长小樱桃和“完美女生”郝彩儿之间的恩恩怨怨:乐多多小学转来了一位“像女神一样完美”的女生——郝彩儿,初来乍到,便成了整个学校的“明星”。一开始,小樱桃并不像其他女生那样去嫉妒她,因为小樱桃一直以全年级第一的学习成绩而感到骄傲,可就在一次语文小测上,郝彩儿得了100分,而小樱桃却只有98分,因此,小樱桃被这颗“心灵上的毒瘤”——嫉妒折磨得痛苦不堪。后来,小樱桃经过妈妈的引导下,明白了“完美”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郝彩儿也有不完美的一面,小樱桃渐渐和郝彩儿成了好朋友……一场场感人的故事,一句句沁人心脾的话语,都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收获了许多道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总有一些令人羡慕的优点和令人讨厌的缺点,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有一些完美的地方而去嫉妒他,应是把他当做自己的榜样,学习一些优良的品质;也不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就去嘲笑他,而应该去提醒他。其实,有些不完美的地方并不是缺点,比如长得不漂亮,这是天生的事实,我们就不要刻意去改变,只要性格不错,别人就不会讨厌你,也许,这样和别人取长补短、不要有攀比之心,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也很优秀!

读一本书,就让我懂得了许多一生受用的道理;读一本书,就让我学会了取长补短、超越自我。因此,我要更加多看书,在茫茫书海中探索更多有用的知识!

读《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有感 500字


读《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有感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五(10)班 秦伊蕾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有意义的书,书名叫《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我感触很深。
书中的主人公阿章是一个标准的都市小孩,因为短暂的转学到了乡下表妹家,每天无忧无虑地在田野里玩乐,日子过得十分开心。直到有一天,阿章和表妹起了争执,表妹对着阿章大声抗议道:“请不要再把妈妈当作你的佣人了!”阿章听了这句话才恍然大悟,自己从来不曾注意到妈妈的辛劳呀……
让我们想一想,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我们的呱呱坠地;如果没有妈妈的照顾,就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一千个如果,一万个如果,一亿个如果,都说不完妈妈对我们的付出。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不是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可我们就和故事中的阿章一样,从来不曾注意到妈妈对我们的关心,不曾注意到妈妈的辛劳,记在心里的反而是妈妈的唠叨,妈妈和我们的斗嘴……
妈妈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帮妈妈洗洗碗、拖拖地,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肩,陪妈妈散散步、聊聊天……这样,我们会发现妈妈的脸上常出现笑容,会发现妈妈年轻了许多。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试着改变自己。“舒适的衣服”虽然能让我们耀眼一整天,但是,“优良的习惯”却能让我们耀眼一辈子。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

读《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有感500字


【第1篇】

【第2篇】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在这个愉快.美好的暑假里我有许多收获!现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开卷有益.这个暑假爸爸带我去日照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的书.其中,

文中主人公阿章原来是一个标准的都市小孩.短暂转学后生活变得杂乱无章.因为以前都是妈妈在帮他。在乡下舅妈和表妹的帮助下.阿章逐渐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惯,养成了收拾整理.称赞别人.爱读书.遵守约定.关心别人的好习惯。

一个习惯的养成,一开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其想要一口气同时培养很多好习惯.不如一个一个小习惯慢慢积累.积沙成塔.积少成多.将来我也可以成为第二个阿章.或第二个比尔.盖茨哦!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舒适的衣服可以让我耀眼一整天.良好的习惯能让我耀眼一辈子”。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吧!

【第3篇】

主人公阿章原来是一个不懂事的男孩,后来因为妈妈要生小妹妹,不能照顾他了,所以他短暂地转到了乡下的一所小学。阿章每次都不整理房间,都是舅妈帮他整理的。而他的表妹王晓金是一个懂事的女孩,兄妹俩每天都像充满了敌意似的吵吵闹闹。

阿章第一次去上学的时候,老师向他要作业,而阿章在书包里翻来覆去,也没能找到自己的作业本。这项作业可是阿章精心制作的。唉,倒霉的阿章只好罚站在了教室走廊里。放学后回到了家,阿章这才发现作业本其实就整齐地摆在自己的房间里。晓金告诉他是舅妈从垃圾桶里拣来的,房间也是舅妈帮他整理的。

“你给我听好!我不知道你的妈妈是不是你们家的佣人,但我的妈妈不是!”大家一定猜到这是谁讲的话了——是王晓金。我认为晓金讲的话意思是:你的妈妈不是你们家的佣人,我的妈妈也不是!

我们是否想过,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每天都要洗碗、洗衣服,还要替我们整理房间,就像富贵人家中的那些佣人一样辛苦。我们能不能不让妈妈变成佣人呢?可以,当然可以。我们可以做些哪怕是很小的事:洗碗、叠被子、扫扫地、扔扔垃圾都可以,这样下来,劳累的妈妈也就能少做几样事了。

大家一定不希望妈妈变成佣人吧?那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每天付出一点点,使妈妈更轻松。

读《妈妈不是我的仆人》有感500字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妈妈不是我的佣人》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一个男孩阿章的成长故事。

因为妈妈怀孕了,阿章转学到乡下舅舅家。来到乡下的阿章,突然没有了妈妈的照顾,生活、学习一团糟,经常被同学讥笑。连他的表妹都数落他说:“我不知道你的妈妈是不是你的佣人,但我的妈妈不是”。这句话深深震撼了被妈妈照顾惯了的阿章。之后,他渐渐地从一个懒散、自私、怯弱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独立、节俭、勇敢、关爱他人的男子汉。

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只觉得脸上烫烫的,我为我之前的行为感到羞愧。我不就是那个阿章吗?因为妈妈是老师的缘故,我在学习上一有困难就去找妈妈帮忙,而妈妈也都会不厌其烦地为我解决难题。有时候妈妈让我自己动脑筋,我会不依不饶地缠着妈妈,直到她答应帮忙为止。在生活上,我更是依赖妈妈。冬天的早晨我会赖床,躺在暖暖的被窝里等妈妈来帮我穿衣服。细细想来,妈妈为我做的事情不计其数,犹如天上的星星那么多。

我决定要向阿章学习,先努力改掉依赖的心理。在学习上,尽量自己动脑,实在不会再请教爸爸或妈妈;在生活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整理书包、准备文具用品……

书中这句话真的值得我们牢记: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父母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就越成功。

我一定会做一个独立坚强的人!

读《妈妈不是我的大保姆》有感500字


我喜欢看书,平时有空就上“悦叮网”找喜欢的书来读,我感觉那是书的海洋,知识的加油站。最近,读了《妈妈不是我的大保姆》这本书,让我思绪纷飞:现在的孩子,为什么缺乏自立呢?

郝帅,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爷爷生病住院,妈妈因为照顾爷爷把他放在姨妈家。因为没有妈妈保姆式的催促,结果第一天上学就迟到;因为姨妈准备的早餐给表姐换成红豆面包,赌气不吃早餐,结果一上午肚子都咕咕叫,难以集中精神听课;放学回家看电视给表姐制止,却在房间发现平板电脑偷玩起“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作业也没有完成。后来,在表姐的开导和努力帮助下,郝帅渐渐地明白道理,知道自己管住自己,懂得了自立。郝帅的故事让我明白:我们不能把自己当成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不能事事依赖他人,不能把父母亲人当成保姆,理所当然地让他们为自己做事,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回想生活中的自己也有着与郝帅相同的经历。读三年级的一段时间,妈妈去广州学习,爸爸也出差了,只有我和爷爷在家,晾收衣服、扫地、洗碗等等大小家务爷爷都要我自己干。平时这些事都不用我做的,我就开始闹别扭不愿意干,惹到爷爷大发脾气,禁止我看电视,吃零食。不情愿中我笨手笨脚地做起了家务,从开始的一团糟慢慢地适应了,而且有成功的自豪感。爸妈回来后看到我的变化很是惊喜,但更多的是欣慰。

联想到老师常跟我们提到的国家的精神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建成小康社会,争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启超的教诲萦绕耳边。国家振兴的希望在少年,我们要自立、自强才能茁壮成长,才能建设更好的中国!

读《娘啊,我那疯子娘》有感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当我听到这首《感恩的心》,我的心就很激动。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几天,老师们都提倡同学们要学会感恩。

这不,老师给我一篇关于感恩的稿子,让我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的时候发言,我便答应了。我粗略的看了一下稿子,看完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的眼睛湿润了。故事讲的是23年前,有一个年轻的女人流落到他们村,蓬头垢面这个人是个傻子。那时候,他的爸爸被机器绞断了左手,也已有35岁,他的奶奶便收留了这个疯女子,给他爸爸做媳妇,几年以后,生出了这个孩子。由于家庭贫困,常常吃不上饭,这个疯女子也经常惹祸他的奶奶没办法把这个媳妇赶走了。

又过了几年,那个疯子又回来了,他的奶奶因为上次把她赶走,很后悔,所以又收留了她,教她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这时这个疯子的孩子小树,也已经考上了高中。由于学校离家较远,便住在了学校,小树的奶奶在几年前也死了,小树的妈妈便担任了送饭的任务。无论严寒酷暑,都要去给小树送饭。从家到学校这么长的路能记下来,我知道这是母爱的力量。

有一次送饭,她摘了几个野鲜桃给小树,小树说很好吃,可是小树的母亲在又一次摘野鲜桃的时候,不小心掉下了山谷摔死了,就在她死后的第100天,小树考上了湖北大学。

这就是母爱,这就是人间最纯真,最美好的感情。我惊呆了好久、好久……都没回过神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爱的旋律,再次在我耳边响起,鼓励着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世界,感恩所有人。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车宁

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我就想到了一部电影《美丽心灵》: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天才与疯子的区分标准是社会制定的,正确与否,也只是公知的理解而已,真理不必然掌握在大众手中。天才之为天才,必有其对某一事物超乎常人的偏执与痴狂;疯子之为疯子,也只是其内心的深爱与痛苦不能得到理解。◢

作者高铭从精神病患者的眼中为我们展现世界的另一个样子,相信每个人都曾这样怀疑过: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么?那些无法解释的神鬼灵异超能事件全部只是迷信么?自然科学对世界的解释已经得到终极答案了么?科学与迷信之间有确凿无疑的分界线么?"伪科学"之为伪科学是因为它的迷信还是因为它无法被科学所否定?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就一定是错误的么?不要忘了,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已经统治地球1300年了。天才与疯子的评判标准,不是事实,而是人心。

本书50个案例大概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

最常见的精神病,比如妄想症,精神分裂症,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某人的爱人去世以后,他却能一直认为爱人还活着,而且是平常饮食起居都在一起,还能和爱人对话等等,这种就是因为极其强烈的爱和无法接受的刺激导致的幻觉,对于此种症状,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如果精神病患者自身是快乐的,而且又不影响他人的生活,我们就应该尊重他,而不是强行的改变,西方还有专门的人权机构来维护精神病患者的权利就是这个意思。"他们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内心很痛苦。"

2

一部分人是因为某些未知的原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者总是能梦到别人梦不到的东西。比如有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做同样的一个梦境:梦到自己一个人住在海平面上,天非常蓝,海非常静,空气非常清凉,可是只有他一个人,每次视线里移动的都只是冰山,耳边的声音都只是海水。那里有十个房间,但是另外九个房间里的都是干枯的尸体。他宁可自己是那些干枯的尸体,也不愿意一个人那样一直等。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一个人,一座城,对那时候的威尔史密斯来说,最大的希望莫过于找到一个同类,我现在都能回想起史密斯那深入骨髓的孤独感,那种孤独感紧紧抓住他,甚至自言自语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一个患者能记住自己所有的前世,能记住所有的生生死死,能记起自己前世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特别是那些极其痛苦的经历,活着非常快乐的日子,那么多挂念的人都消失了,而他却一次次转世后还能记得,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对于这些患者,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用"精神病患者"来称呼,他们承受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痛楚和压力,日常生活中出现不正常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每个人生命中都曾有过不能告知的痛苦,不表达不意味着没有,我们看不见不代表我们可以否认存在。

3

第三种精神病患者是最神奇的。这些人往往是对物理学生物学match哲学心理学等有独特的认识,他们自己建立了某种伪科学理论体系,之所以说是伪科学,是因为他们是在现有科学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而且是现有科学否定不了的,更神奇的是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我们现有科学理论解释不了的问题。不管是四维理论还是广义相对论惠勒理论平行宇宙理论超炫理论虫洞概念黑洞概念。

从绝对四维理论来看,流逝的不是时间,流逝的是我们自己,在物质三维理论上加上时间轴的话,我们自己就像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虫子,从床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学校超市,延伸到好多地方。因为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是不同的,所以跨越时间来看,我们都是一条条虫子。从某一个时间段开始,到某一个时间段结束。

从惠勒理论来看,再加上去年刚刚上映的《星际迷航》,在宇宙中的某个地方,因为多个重力扭曲造成某个平衡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的行星不会公转和自传,自身的重力也被其他重力场吸收掉了,这个行星就会停在那里,那里就是时间的终点。书中的某个患者就坚信自己到过了那里,关键是他能自圆其说,还能让很多人相信他。

从果冻理论来说,我们的物质世界是有极限的,就像果冻一样,果冻中的一些细小的气泡就像是我们的精神。佛教道教基督教都告诉人们有一个天堂或者仙境,其实说的都是一个精神的领域,但是只要精神是受制于肉体等物质世界,人类就不可能超脱出果冻这个物质极限进而到达无限的精神世界。精神存在于不存在之中,存在于无物质之中。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禅修的时候,只有忘记自己和周围物质世界的存在,达到忘我的状态才能享受精神的愉悦。

读这本书的过程内心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物理学基础,要不是作者用一些比喻来解释我几乎是一点看不下去的;另一方面我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在产生对未知世界的恐惧。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很多研究心理学精神病学哲学的人会有点不正常了:在自己没有牢固的世界观体系的前提下去深入研究新的理论是很容易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会有走入邪教徒的危险,作者也在书中说好几个患者都有邪教主的潜质,但是在已有的坚实的世界观体系下是很难获得突破的,因为用已知去解释未知,用已知去开发未知本就是互相矛盾的,就像我们用三维的理论去理解四维是不可能成功的,就像用男人的思维去理解女人只能是徒劳,你家的小狗狗永远也不会知道你今天早上不高兴是因为你昨晚失恋了。人类真的很渺小,从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来看,现有的认识也许只是天书中一个标点而已。

作者最后用"人生若只如初见"来结尾,是因为作者在接触精神病人的过程中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迷茫,学的越多,疑惑越多,虽然一直在不停的思考和学习,也有了渊博的知识,可是总没有一个结论,总不能形成一个足以说服自己的理论体系。作者为此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读到纳兰容若这句诗:只要能对未知世界保持着敬畏之心和尊重之心,给自己一个尝试着去了解、辨析的机会,给自己思考和探索的可能,这不就是自己的初衷么,至于能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陈彦军

这本书最初是孩子向我推荐的,他说这本书启迪了他的思维。当时没有看,只是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很不错,很符合我们的认知:我们生活中的确有很多痴迷于自己事业,或对某事某物着迷的人,他们每天乐此不疲,被我们称作"疯子",行为表现与疯子无异。——兴奋、专注、不知疲倦——这种状态,天才与疯子是一样的。

但正如鲁莽同勇敢一样,疯子与天才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疯子没有元认知能力,不能觉察自己的行为,没有自知力。有时他们就像一辆飞跑的汽车——是失控的那种,而不是在高速公路上的那种。

前些天,孩子把书从网上买了回来,我才有幸拜读。作者用精彩、凝练的对白,把这些疯子刻画的淋漓尽致,让读者看到了这些特殊群体的另类人生,让读者领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几乎"天衣无缝"的思维……也许作者的角度不同,作者更关注的是这些人最"精彩"言语行为,而极少去关注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这很容易让人觉得:这种非常心理似乎是天生的,他们的"思想"似乎是超时代的。

但心理是脑的机能,人是社会的反映。大家都熟悉的"狼孩",之所以表现与狼的行为无异,就是由于这个孩子出生后,生活在狼群中,被狼"教养"的结果。范进疯了,他的思想离不开八股文;当代的疯子,怎么也不可能是因为中了封建主义的毒害。心理问题的出现,无论从客观上看(认知心理学),还是从主观上看(精神分析),都是有原因的。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一定是生活在他们大脑中,埋下了足以控制他们灵魂的种子。我们只有顺藤摸瓜,找原因,寻真相,才能正真地去帮助他们,才能让更多的人避免陷入心理障碍的陷阱。

就疯子与天才所表现的"专业水准",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就像书中让那个想象"思维虫子"的少年一样,在为他安排的量子物理考试中,"结果很糟"!他们所表现出的思维或是线性的,只沿着一条线思维;或是单向的,只能向一个方向思维;或是发散的,无法专注于自己的意识;或是点状的,把一个点想象的比地球还大,以致压垮了自己的思维……就知识结构而言,他们的思想并没有超越霍金,也没有突破多重宇宙理论;他们的想象力,并不比科幻小说家丰富多少,不同的是:他们似乎钻进了黑洞状的牛角尖,自我意识的力量很难把他们拉了回来。

还有几位很特别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那位可亲可敬的、每天陪着去世大爷的大妈;执着传承千年原生宗教的萨满。这些人,则更像是天才,幸福生活在自己的信仰中……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对于不是研究心理学的读者,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另类的世界;对于研究心理学的读者,这本书也许只是一个起点。

喜欢《读《疯子不是呆子》有感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繁星有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