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是很久之前听到过的一本书,但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去了解过。若不是因为那次投票比赛送书,我也许会在很久很久以后才读这本书。
听到书名,我便觉得这是一本很深奥的书。皮囊,于人而言,是外表还是人表面上的行为举止,我自身也是很不清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皮囊,可这皮囊和别人的皮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皮囊是特殊的,它有自己的脾气,有自己的性格。皮囊既是人表,也是人心。
在《皮囊》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外祖母对人生的解释,她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肉体与人而言是物质的东西,人内在的是灵魂,要通过肉体塑造灵魂,达到精神与肉体的统一。
母亲和父亲一样,都是不愿认输的人,他们的内心始终有着一份执着、倔强。他们不懂得太多大道理,只是老年之后想要落叶归根,但偶尔又不想服老。因此,母亲坚决把即将要拆的旧房子装修,父亲虽然身患疾病,导致残疾,但还是想考自己站起来,他就是固执啊!
张美丽也是那个固执的人。她引领村子的时尚,却不被看好,无人知晓她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流言蜚语,她也不过是个没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姑娘。但张美丽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曾经的骂名洗清冤屈,她成为了传奇。
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他们既一样,又不一样,都是有自己心思的人。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梦想。但现实总是残酷的,看谁坚持下去,谁就能打败现实,成为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他们的失败,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的皮囊没能顶住现实的惊涛骇浪,虽然他们都曾奋斗过。
每个人都拥有一具皮囊,书中人物的讲述,正好印证了外祖母的话,皮囊是需要磨练的,一具好的皮囊当然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成就内外兼修的人。
蔡文达的文字平淡朴实,没有太多的辞藻,却很让人感动,能直勾勾的引起读者的记忆。
我自己对人的生命的理解依旧有欠缺,人的生命是如此神奇之物,需要我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体验。
做个"香皮囊"——《皮囊》读后感
周子轩
《皮囊》,在我看来,是一本很朴实的书。本书作者蔡崇达,通过冷静、细腻的描写,将自己所经历过的一件件刻骨铭心的故事描述得撼人心灵。每一篇故事都给人以心灵的启发……
《皮囊》是一本很有分量的书,它的两个序者,一位是少年辍学独辟蹊径走出一条成才之路的文坛新秀韩寒,一位是影视歌三栖明星劳模刘德华。
一开始看《皮囊》,其实有些茫然,我几乎看不懂这本书在写什么,不就是说家常、写日记嘛。但是仔细看下来,发现整本书其实极具哲理。
本书一直是以"皮囊"两个字为中心展开的。首先,什么是皮囊呢?按照阿太的说法,皮囊,就是包裹人们灵魂的东西,也就是指人们的肉体。阿太,从来都不珍惜自己的。或别人的肉体,总是随意、大胆地使用——反正这只是包裹自己灵魂的皮囊,也可以说是自己生命的累赘罢了。总之,一句话——"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是说要虐待自己的肉体,是不是应该多加磨炼自己的肉体呢?本来,肉体对自己的生命来说就够累赘了,那是不是应该让自己的肉体更灵敏、更具有存在的价值呢?应该让自己的肉体成为自己生命的强大依靠,而不是累赘。让自己的肉体吃点苦,体会世间种种磨难、困难,逐渐让自己活的价值体现出来。
皮囊,也是分臭皮囊和香皮囊的。臭皮囊,是活得空虚的人,他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香皮囊,是活得有价值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有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想必大部分人还是更倾向于香皮囊的。
读完《皮囊》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努力做个香皮囊的。
阅读完蔡崇达的《皮囊》,我似乎也脱离了肉体,只剩灵魂在思考。
皮也就是作者的外曾祖母。她活到九十九岁,从来不在乎自己的身体,认为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她每次切菜都很用力,有回生生切断一根手指,家人乱成一团,她却像没事人一样。看见一只从菜刀下逃生,洒着血到处乱跳的鸡,她一路小跑出来,抓住它,狠狠地摔死在地上,“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
这样的文字,无端让人惊心。这样的阿太,让人敬佩又陡生怜悯。在那副看似强悍的皮囊之下,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挥别先她而去的女儿;也曾在摔伤腿之后,靠一把椅子一步步挪到门口,只为等待家中娃娃放学回来的身影。她有她独特的生活哲学,也有她命运里被坚实皮囊所遮蔽的巨大忧伤。也许正是受她的影响,作者把本书取名为《皮囊》。
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书中回忆他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绝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死”。真正死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怪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
除掉熟悉的亲人,作者也写了很多遇到的普通人。比如重症病房里的病号和小心翼翼陪伴的家属,敢爱敢恨却为世俗不容的小镇姑娘,以及离开家乡闯荡最终一事无成的天才少年。他们离当今社会上所描述的那种“成功人士”似乎相去甚远,生活里的失意与痛苦,他们一一尝尽。他们也许有过意气风发,有过拼搏与执着,但无常的命运最后还是把他们一股脑地裹进忧伤的洪流。
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我们也都该给自己一个清醒的时刻,让自己从纷扰的尘世中暂时释放出来,看见忧伤,看见人心。
篇二
我这两天在攻读《皮囊》一书。
作者用一种冷静、细致、客观的笔触,将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最终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被扒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所以,整体来讲,读《皮囊》一书,没有那么轻松,眼泪会禁不住的流出来,叹息会从心底涌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具活鲜的皮囊,不管这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心就像一盏明灯,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与人由此辨认。
前几天,我写《觉醒之路》,用观照自身来认识自己,管控自己身上的这具皮囊。
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周围的他人。
我们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的人,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你在别人眼中是何种人了。
我们是群体动物,在生活的世界中彼此交联,会遇到形形色色许许多多的人,人各有异构成了这个丰富的世界。然而,人在本质上有着一致的地方,我们通过心来看见彼此,照亮彼此,认识世界。
我们在交往中见证了他人的生命过程,他人也参与了我们的生命历程,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构成了我们的经历和阅历。
这本书由《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张美丽》等14篇作品构成。
我读这些故事,就感觉我在读作者生命中最珍贵最真实最痛苦的经历,感同身受,不能自己。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和别人与众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我们人生的设定以轨迹,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徘徊不断深化。然而,有时我们会忽略它们,或者逃避它们,因为人类本身有着追逐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
喜剧和悲剧,我们永远忠于喜剧。然而重视自身所经历过的悲剧或者不愿意回想的故事,何尝不是为了未来的喜剧而努力。
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了,才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恐惧的是什么,才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却又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篇三
周末看完了蔡崇达的《皮囊》,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辽宁卫视的[说天下],媒体渲染的是刘德华为这本书写了序,“凡尘俗世,谁不是普通人?”“人生际遇的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甚么人,只要能对你有所启发,都是明灯。”说的真好,因而好奇买来一看。
书中所写皆真情,母亲坚持建房,出于对父亲的爱,那种感情固执而倔强,甚至不顾生活的拮据和家人的反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原始最简单的爱就是成就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开心和骄傲,哪怕自己吃再多的苦也要让他抬头笑,这是人间最质朴实在的爱。而并非为了爱ta而离开,最愚蠢的事莫过于让你找个更好的。
终于读完了《皮囊》,久久不能平静,深有感触,真的是一本好书。作者从最真实的情感,最平实的语言,写了自己生活经历,骨肉间的故事,像解剖人生一样,剥开生活外壳,展露给你看生活的真实血腥肉身一样剧烈。祈求上天开一点门夹缝,祈求***妈放下那包老鼠药。那些带点血腥味的生活片段,让人无法轻易放下和忘记,字里行间的心灵深处的猛烈碰撞。
听说作者写这本书写了很久很久,有人说书名《皮囊》不太符合内容,我却觉得很适合。没有动词,没有状语,只是个名词,只是个个人见解和感受的词,正如贾宝玉形容自己“只是副臭皮囊”。
这让我记起温情而残酷的家乡故事与现实纠缠的影子,谁又能彻底理解生活的本质意义呢?当你觉得你正在受生活的折磨和困境时,抱怨着这一切,你不如看看这本书,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困境和苦难没想象中那么大,至少你活得比别人幸福。
幸福的皮囊,过完人生才会知道厚薄。吃苦是让你知道你还在经历这个世界的真实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这一切只是“业”显现罢了,一切只是你脑海里的。
世界很大,也很精彩;世界很小,也很浑浊。有时候我在想,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呢?同一个环境,差不多的家庭,却孕育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有点让人唏嘘,也让人思考,生命的路冥冥之中是否已经有神明为你安排好了呢,无论我们怎样挣扎,最终也逃不出命运之神的掌控。一切也都是没有答案的,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认真地对待生活,生命的每一步,走好每一步。
《皮囊》读后感900字
请把“忍着、扛着”从生活的词典里去掉吧
——重读《皮囊》
在这本书里作者引用了一句话:“成熟能让我们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
他说他不认同这句话。
我不是一般的不认同。
整本书调子很低。就像夏天的大暴雨,来之前闷,压得人不舒服,哗啦哗啦下完了立马雨过天晴,全然忘记了之前的闷。读完了也是这感觉,那些深刻地,深沉地人生话题在心里并未留有什么痕迹,也很难再去回味,请原谅我的直言。这是重读后的感觉,之前觉得蛮好,深刻有内涵。那些苦难和悲伤赚到了我的眼泪。
为什么时隔三年之后我却没有了这样的感动?
回到开始的这句话吧:“成熟能让我们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这话听起来多委屈啊,生活除了让我们学会忍耐,还能怎样?几年前的我就是这样的思维,曾经多次跟朋友们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忍耐的事情就越来越多。瞧瞧,一副千帆过尽的沧桑劲儿。
挺认同作者说的特别害怕活得特用力的人,可是硬撅撅的阿婆不就是活得特用力吗?用力到完全不顾惜自己,却又是作者的精神偶像。有些矛盾啊。其实也不矛盾。作者就是一个用力活的人,只是没有张扬的用力活着,只是默默地用力活着而已。在他的书里充斥着这样矛盾的感觉,撕扯、阻滞、纠结、压抑。他不相信这句话,他觉得这话太悲观,太被动,我们应该努力奋斗,跟命运抗争才是,哭哭啼啼地默默忍受算什么成熟!
卡佛的这句话我是念念不忘的:“对大多数人来讲,命运就是一股莫之能逆的洪流。”
热血青年总是不服气的,跟命运打一架没毛病,哪怕头破血流呢,年轻不怕输。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总得有个头吧?打完了,不颓,不丧,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脚踏实地,甘之如饴,欢欢喜喜地走下去,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天天苦大仇深的,就算是为谁忍着,替谁扛着,人家谁谁也不乐意领这个情,嫌累!
哪有平顺的人生呢?
只是,无论什么样的境地,请扔掉“忍着,扛着”,给自己一个小自留地,种点专属乐趣,笑眯眯地过下去吧。
皮囊上市的时候,我还在关注着韩寒的微博,压见过韩为皮囊站台。
不过当时想着韩寒转型做了一个后,要推的作者太多了。再看看蔡崇达这个不怎么熟悉的名字也就算没什么要买的欲望了。
现在,韩寒的微博也取关了,却因为别人的推荐看到了皮囊 。也算是了解了一个新的媒体人,我也好奇以前怎么没有太听过这个名字呢?我也是很关注新闻特稿写作的好学生呢。
在这个领域,太多的知名记者了,他们推崇着舶来的特稿写作,后来又改成为非虚构,用自己的气力在中国这个规模报道、官样文本盛行的环境里开拓着,即便他们以后纷纷换了行业,我也理解。
老是关心别人的苦难,还不如改善自己的生活来的实在。
回到这本皮囊,按我的阅读感受来说,书中有几篇让人印象深刻,但是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阎连科在封面说,
《皮囊》那么鉴定地走向自我、他人、回忆和当下,是这种新生的非虚构写作林地里,有污渍展现这么一篇完全与众不同、可读可思、独具样貌的林木来。
这是外出的孩子最喜欢怀念故乡的原因。和前几天看的作品要求一样,关注别人,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蔡崇达在离开自己的故乡后,回头看自己的过去,面对自己始终的要回答的问题。这本书是他的思考。
《重症病房的圣诞节》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超过同名的《皮囊》。也许是编辑为了营销的目的,选了这个比较吸引人的书名。
读后感[.cn]画面感强,感情真挚又克制。这篇让我感受颇深。没有上时间住过医院的人真的很难理解医院的氛围,也体会不到病人、病人家属的心情。看他描绘的医院场景,这让人心慌,也让我感同身受。
医院比墓地还让人赶到无助,感到无力,感到绝望。是那种无能为力的绝望,葬礼是一切沉寂后的安静,医院却是生的煎熬。
但愿每个人都没有机会体会这种绝望、煎熬。
后来,蔡崇达在微信开了全民故事计划,里面的文章基本延续了《皮囊》的一贯风格,也是小人物的故事。我看过几次,和人间等其他非虚构的平台一样,打开率并不高,也做不到每篇必读。
反倒是,在不断修改我自己的一篇稿件时候 ,我倒是希望写出那些文章里的风格和角度。
中国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写了。各种奇幻、魔幻风格的故事一次次挑战着编剧的想象力,也给纪实写作爱好者提供着无尽的素材。
希望自己有机会写下其中的故事,再不济,读到也好。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皮囊》读后感6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后感读后感6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