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500字

《孔融让梨》读后感500字。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孔融让梨》读后感500字”,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第1篇】

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聪明,也很懂事。在他四岁时,有一次,爸爸拿回来一袋梨,给孩子们吃。爸爸让孔融来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给了爷爷奶奶,把比较大的给爸爸妈妈,把其他的给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给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也让我想到了很多……

我的同桌,有个哥哥,他们上学前和父母吃完饭,因为早饭不多,最后还剩下一个馒头,父母硬要叫他们两兄弟吃,而他们不约而同地给了父母。这样,让人感动的家庭氛围,这两兄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孔融呀!他们知道父母的辛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心和爱!

我最近看了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头狼和一只狐狸抓到了一只小羔羊,彼此都想独吞,还互相残杀,最后小羊跑了,它俩饿死了。这个故事与《孔融让梨》成了鲜明的对比,孔融的孝心让人感动,而狼和狐狸的故事却被人们用来讽刺那些为了争抢利益不会谦让而最后两败俱伤的那些人。

这样为利益争抢的事也曾发生在我身上。那一天,我和同桌为了一本课外书,“在我的,是我的”的话语中,我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最终我们都不再理会对方。而当我读到《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时,我觉得非常羞愧难当,觉得自己不应该和同桌为了一本书而争抢,以后无论什么东西,我都会和她分享。经过这件事,我发现,其实分享、谦让这些美德做起来并不难,而且也能使大家其乐融融。

“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谦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我们的点滴做起,感恩父母,感恩长辈,相互谦让,学会分享,将我们的传统美德继续弘扬。

【第2篇】

读《孔融让梨》有感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中华自古以来都传承着礼让的传统美德,在暑假里,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让,在古代的小孩都懂得礼让,我们现在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加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在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名字叫做孔融,在他四岁的那年,有一天,他家里来了客人,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孔融在爸爸的同意后,就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了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了两个大的给父母;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拿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连连夸奖他。

对比我们现代社会的小孩,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大人都围着转,长辈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毫不犹豫给小孩,无比地溺爱,生怕自己的小孩受一点点委屈。

在我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对我呵护有加,千依百顺,有好吃的、好穿的都是第一时间想到我,我也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给的爱,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回报,也从来没有想过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直到我进了幼儿园、然后又进了小学,在老师的教导下,在与同学的相处中,我慢慢的懂得了,礼让是人与人相处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德,懂得礼让才能和同伴和睦相处,才能受同学们的欢迎。在我成长中,我也慢慢地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付出,在假期里,我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拖地板、洗碗、擦桌子等,给爸爸妈妈下班以后多得一些时间休息。我的表现让父母得到欣慰。

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与人相处要懂得礼让,不要你争我夺,不怕吃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和睦,才能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让!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孔融让梨读后感400字:孔融让梨读后感


这天,我读了一本《懂礼貌的故事》书,其中有一篇叫《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在东汉鲁国时期,有一个四岁的孩子叫孔融,有一天,叔叔送来一筐梨,爸爸让孔融给大家分梨吃,他把大的让给了爸爸、妈妈、哥哥们,自我留了一个最小的。大家都夸他有礼貌。

我读到那里被孔融的行为感动了,四岁的孔融都明白要做一个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但是我以前很自私,吃东西都是我先吃,玩也是先自我玩,从来都没有想别人。我读了这个故事觉得很羞愧,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个懂礼貌又懂事的好孩子,吃东西必须先让长辈们吃,玩玩具也必须要懂得谦让他人,只要有人需要帮忙,必须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个心中永远装有他人的好孩子,不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只要你尊重他人,他人也必须会尊重你。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这种美德吧!这样你的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生命也会更加绚丽多姿。同时让我想起了一首歌《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人间

孔融让梨读后感700字: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这天,我翻开《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呵,孔融是一个十分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小孔融的妈妈从集市上买来了许多金黄的鸭梨,她让孔融先吃一个,但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我。原因是自我年纪小,就应吃小的,大的就应留给哥哥姐姐吃。

读到那里,我才明白,年纪小,就应吃小的,说得太好了,我很赞同小孔融的做法。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就应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但是从此刻起,我决定向小孔融学习,因此我逐步改正了自我的缺点。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爸爸从上海回来带一大推零食回来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每一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我表姐十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我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黄浩洋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浩洋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已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必须要做得更好!

此刻,我才明白,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已经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就应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孔融让梨读后感作文200字:孔融让梨读后感


这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孔融兄弟七人,排行第六。在家孔融孝敬长辈,尊重兄长,讲究礼让。孔融四岁那年,一位客人带来一筐梨子,父母叫孔融给他们弟兄几个分梨。

孔融把又大又好的梨分给了几个哥哥,将最小的留给了自我。家人不解,孔融就说:哥哥年龄比我大,就应吃大的,我是弟弟,就应吃小的。大家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要从小尊重长辈,团结同学,有爱他人,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

读《孔融让梨》有感500字


我读了《孔融让梨》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孔融四岁那年里的一天,妈妈买回了一袋梨,接着以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孔融从袋子里精挑细选选出两个最大的梨给了爸爸妈妈,哥哥和弟弟也得到了较大的梨,而孔融吃了一个最小的梨。爸爸问孔融为什么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呢?孔融回答道“你们是父母,是赐予我生命的人,理应吃最大的梨,而哥哥和弟弟吃大梨呢,是因为哥哥也是长辈,弟弟还小要照顾,所以他们也应当吃大梨,那我就吃小梨了”孔融这一番话得到了父母的赞许。一个四岁的孩子都懂得尊让别人,那为何我们做不到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才导致自己的子女的蛮不讲理,想要得到什么就要得到。《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孔融和我们恰恰相反,孔融是一个尊老爱幼、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如今社会上出又争又抢的现象。大家都认为如果不去争,那就是别人的了,如果不去争站在原地会被别人当做懦夫嘲笑的。记得有一次爸爸买回来一袋苹果,里面有一个大大的苹果,我见了立马伸手去拿,这时弟弟也发现了也伸手来抢,结果被弟弟先抢到了,我非常不甘心,马上去抢弟弟手中的苹果,弟弟很警觉,察觉到了我要抢苹果立马闪了,我随后就追,在我的一番努力下大苹果还是落到了我的手中,就在这一刻我的脑子里呈现出孔融让梨的情景,我感到很羞愧,于是我把大苹果还给了弟弟,还跟弟弟道了歉。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谦让、包容,退一步海阔天空,才能创造出和谐的世界,只有懂得文明礼让,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携手创造一个更美好、和谐的世界吧!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后感5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