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孔融让梨读后感600字

孔融让梨读后感600字

孔融让梨读后感500字:孔融让梨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孔融让梨读后感500字:孔融让梨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孔融为家人让梨,自我吃小的,给人家吃大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要团结友爱,尊敬长辈。

我的同桌王泽亮有个双胞胎哥哥叫王泽阳,他们在和父母吃早饭时,早饭不多,最后还剩一个生煎,父母要他们两兄弟吃,他们互相推辞后,最后给了父母。这样的家庭气氛,多让人感动呀,这两兄弟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孔融吗?他们尊敬长辈,因为父母要去工作,体力消耗大,容易饥饿。

我很喜欢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个故事:有两只小羊,过独木桥,谁也不让谁,还互相斗殴,最终谁也没有好果子吃,纷纷落入水中。这个故事与《孔融让梨》构成了比较,孔融为家人让梨的孝心让后人们一向流传至今,广为流颂,而这两只小羊过独木桥的故事,虽也被人们流传,但是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反面教材,人们经常用这个故事来讽刺那些不懂谦让的人。

在生活中,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每次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小时候我将这些含爱的食物囫囵吞枣的吃进肚里,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而此刻,有时还是这样,认为父母就是就应给我的。但是,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实在是太羞愧难当了。从此之后,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会让给父母。而且还感到,互相谦让,还能增加生活气氛,增强亲密感,其乐融融。

我们都就应让长辈与亲人得到快乐,自我随后。百善孝为先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就应明白。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从点滴起,感恩父母,感恩长辈!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孔融让梨读后感400字:孔融让梨读后感


这天,我读了一本《懂礼貌的故事》书,其中有一篇叫《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在东汉鲁国时期,有一个四岁的孩子叫孔融,有一天,叔叔送来一筐梨,爸爸让孔融给大家分梨吃,他把大的让给了爸爸、妈妈、哥哥们,自我留了一个最小的。大家都夸他有礼貌。

我读到那里被孔融的行为感动了,四岁的孔融都明白要做一个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但是我以前很自私,吃东西都是我先吃,玩也是先自我玩,从来都没有想别人。我读了这个故事觉得很羞愧,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个懂礼貌又懂事的好孩子,吃东西必须先让长辈们吃,玩玩具也必须要懂得谦让他人,只要有人需要帮忙,必须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个心中永远装有他人的好孩子,不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只要你尊重他人,他人也必须会尊重你。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这种美德吧!这样你的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生命也会更加绚丽多姿。同时让我想起了一首歌《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人间

孔融让梨读后感700字: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这天,我翻开《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呵,孔融是一个十分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小孔融的妈妈从集市上买来了许多金黄的鸭梨,她让孔融先吃一个,但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我。原因是自我年纪小,就应吃小的,大的就应留给哥哥姐姐吃。

读到那里,我才明白,年纪小,就应吃小的,说得太好了,我很赞同小孔融的做法。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就应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但是从此刻起,我决定向小孔融学习,因此我逐步改正了自我的缺点。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爸爸从上海回来带一大推零食回来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每一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我表姐十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我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黄浩洋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浩洋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已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必须要做得更好!

此刻,我才明白,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已经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就应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孔融让梨读后感作文200字:孔融让梨读后感


这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孔融兄弟七人,排行第六。在家孔融孝敬长辈,尊重兄长,讲究礼让。孔融四岁那年,一位客人带来一筐梨子,父母叫孔融给他们弟兄几个分梨。

孔融把又大又好的梨分给了几个哥哥,将最小的留给了自我。家人不解,孔融就说:哥哥年龄比我大,就应吃大的,我是弟弟,就应吃小的。大家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要从小尊重长辈,团结同学,有爱他人,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

孔融让梨的启发


前些天,妈妈给我读了一本《孔融让梨》的故事书,书中讲到,在古时候,一位叫孔融的小朋友在吃梨的时候,把大的梨留给了哥哥和弟弟,而自己却吃最小的。孔融的做法简直太棒了,从小就知道要尊敬兄长,爱护弟弟,懂礼貌,懂谦让。

融四岁,能让梨。

以前在幼儿园,学三字经的时候,我和双胞胎姐姐都会背这句话,就是一直不懂,老师好像也讲过,可是我们很快就忘了。后来,有一次我和姐姐抢玩具,我们两个都想要布娃娃,吵了起来,爸爸还跟我们说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要懂得谦让,可是过后没多长时间,我们还是忘了。

上个礼拜天,我和姐姐下围棋,我们俩为了谁拿黑子又吵架了,其实,我们都知道,白棋和黑棋都是一样的,只是黑棋可以先走。正当我们争执不休的时候,妈妈让我们先不要吵了,还给了一本《孔融让梨》的书让我们读。读完了之后,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呢。那时候,孔融才四岁,我们马上快七岁啦,还为了这些棋子争吵,真是不好意思呀!

通过这个小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做事要谦让,要懂礼貌,不要斤斤计较,对人要友好。

比如:在学校的时候,对老师要有礼貌,要尊敬老师,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对同学要友好,互相帮助;在家里的时候,要和姐姐和睦相处,不要为了一些小事总是吵来吵去,惹得爸爸妈妈不高兴,还要听爸爸妈妈的话,认真完成作业,好好吃饭,乖乖睡觉。

《孔融让梨》这本书,给了快七岁的我很大的启发,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爸爸妈妈开心,让老师们开心!

我读《孔融让梨》


一天,我在读《三字经》,当读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时,这章节里有一段关于“孔融让梨”的小故事。这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来,叫孔融先拿来吃,而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津津有味吃了起来。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大的梨应该给哥哥吃。”

读完之后,一种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仅有四岁的小孩竟这样懂事,他的一举一动,机灵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惭愧。想到有一天晚上,爸爸和妈妈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我看了看钟快7点了,糟糕!我爱看的动画片就要开始了,于是,我连忙拿起遥控器换了台,爸爸妈妈见了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我,我还生气得跑回房间,不理他们。还有一次,我的表妹和阿姨来我家玩,妈妈端上来一盘水果,我见了连忙拿起一个最大苹果就大口地吃了起来。妈妈见了,很生气地对我说:“你这孩子真不懂礼貌,你应该把大的苹果让给妹妹,你怎么反而把大苹果自已先吃了呢?”现在想起这些事来,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和四岁的孔融相比,真是羞愧极了。

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了我应该学习孔融尊老爱幼、谦虚礼让。让我想到,在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也要学会谦让别人,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这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传统美德。

读《孔融让梨》有感


读《孔融让梨》有感

唐婉媚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孔融让梨》,文中讲了孔融把一只大梨给了他的哥哥,却把最小的一只梨留给了自己。这篇文章一直铭刻在我的记忆里,它让我明白:谦让是一种美德。

谦让之美在于人能更好地溶于自然。我们对植物要有谦让精神,不能乱砍树,乱采花,破坏生态平衡。如果乱砍树,森林会逐渐减少,土地会逐渐沙漠化。目前,在北京一带,由于树木逐渐减少,沙尘暴的天气已经越来越多了,这是人对植物没有谦让精神的结果。我们对动物也要有谦让精神。现在,大街上的流浪猫、狗变多了,墙角、路边很容易能见到它们可怜的身影。我们在菜市场上能听到青蛙悲哀的叫,鹅发出的痛苦的长鸣。我们在超市里,随处能看到用动物皮毛做成的衣服、鞋子……这些都是人对动物不谦让的现象。假如我们能保护植物,关爱动物,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那么我们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回报: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中幸福地生活!

谦让之美在于人与人之间能相处得更加愉快。我们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乘公共汽车时,如果你看到老人、抱小孩的阿姨,或者是孕妇时,一定要记得绘他们让座,这是谦让的表现。我们要学会宽容。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打架之类的事情发生,那是不宽容的表现。如果每个人都退后一小步,多为他们着想一下,就不会发生打架之类的事情了。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美德。几千年前的孔融能把谦让做得这么好,作为现代的我们来说,更应该把这种美德很好的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孔融让梨》读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

故事里面讲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大家都好奇的问他,你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应该吃小的啦。大人们听了都称赞孔融是个懂事谦让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并不是叫我们让一个梨,而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应该学会谦让,要多关心别人,不要光想着自己。我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有谦让精神的,有爱心的人。

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听的,可是它却让我难以忘记。尊老爱幼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可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很久以前,有个小孩叫孔融。每个人都夸他很聪明。有一天,孔融的母亲买了几个梨回家,当梨端上桌子时,妈妈把最大的梨给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却不要,将这个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
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在生活中的种种。孔融他愿意也毫不犹豫地将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而我呢?我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总是与弟弟抢东西。我身为姐姐,却比当弟弟的孔融还要差得多。每次吃水果,我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挑,东挑西挑,必须要把最大,看起来最美味的拿来吃,坚决不留给父母或弟弟。我不禁感到一丝丝的内疚与后悔,而且,不仅如此,吃饭时,总会有一些很美味的东西吃,只要饭菜一端上来,我就会毫不犹豫、急匆匆地去把好吃的东西全部夹在碗里。妈妈每次都教育我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可是我总将她说的当耳边风。
有时候在坐车时,有些比我小的小朋友和老奶奶站在我旁边,可是我却看了她们一眼,就坐在那里了。有时,这些小朋友会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我,就算我的心再怎么虚,为了我个人的利益,我的心还是控制住了双脚。
现在想起,不禁后悔莫及及自责。我以前太自私了,只为自己着想,从来没想过别人。我连那么小的孔融都不如。尊老爱幼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做什么事都要为别人着想,不要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利益。
孔融,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让位置给老少;将好吃的留给别人等等。
让我发扬孔融的精神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吧!


读《孔融让梨》有感500字


我读了《孔融让梨》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孔融四岁那年里的一天,妈妈买回了一袋梨,接着以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孔融从袋子里精挑细选选出两个最大的梨给了爸爸妈妈,哥哥和弟弟也得到了较大的梨,而孔融吃了一个最小的梨。爸爸问孔融为什么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呢?孔融回答道“你们是父母,是赐予我生命的人,理应吃最大的梨,而哥哥和弟弟吃大梨呢,是因为哥哥也是长辈,弟弟还小要照顾,所以他们也应当吃大梨,那我就吃小梨了”孔融这一番话得到了父母的赞许。一个四岁的孩子都懂得尊让别人,那为何我们做不到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才导致自己的子女的蛮不讲理,想要得到什么就要得到。《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孔融和我们恰恰相反,孔融是一个尊老爱幼、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如今社会上出又争又抢的现象。大家都认为如果不去争,那就是别人的了,如果不去争站在原地会被别人当做懦夫嘲笑的。记得有一次爸爸买回来一袋苹果,里面有一个大大的苹果,我见了立马伸手去拿,这时弟弟也发现了也伸手来抢,结果被弟弟先抢到了,我非常不甘心,马上去抢弟弟手中的苹果,弟弟很警觉,察觉到了我要抢苹果立马闪了,我随后就追,在我的一番努力下大苹果还是落到了我的手中,就在这一刻我的脑子里呈现出孔融让梨的情景,我感到很羞愧,于是我把大苹果还给了弟弟,还跟弟弟道了歉。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谦让、包容,退一步海阔天空,才能创造出和谐的世界,只有懂得文明礼让,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携手创造一个更美好、和谐的世界吧!

孔融让梨的读后感


篇一:孔融让梨读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

故事里面讲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大家都好奇的问他,你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应该吃小的啦。大人们听了都称赞孔融是个懂事谦让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并不是叫我们让一个梨,而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应该学会谦让,要多关心别人,不要光想着自己。我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有谦让精神的,有爱心的人。

篇二:《孔融让梨》读后感文章5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让梨》,我读后很有感触。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聪明,也很懂事。在他四岁时,有一次,爸爸拿回来一袋梨,给孩子们吃。爸爸让孔融来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给了爷爷奶奶,把比较大的给爸爸妈妈,把其他的给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给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 看到这里,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个仅有四岁的小孩竟那么懂事!想到这儿,我的脸上一阵发烧,不禁惭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别!怎么回事?听我慢慢道来。我天生喜欢读书,我家也正好在少儿图书馆附近,我便有事没事就到图书馆借书,但我一般喜欢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着要去借书,便缠着妈妈跟我去,但正在刷碗,但我却不懂事,一个劲地缠着妈妈。妈妈非常生气,批评了我,我还不服气,也小声嘀咕了几句。唉,现在想起来多后悔啊!妈妈是多么疼爱我啊,我却那么不尊重她。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岁就懂得尊老爱幼。

篇三:与孩子共读孔融让梨有感

与孩子共读孔融让梨有感

马艺在上月亮班的时候就养成了每天放学后必阅读的习惯,我们总是捧着学校发的各类故事书和孩子一起畅游在书香中。我们比较重视孩子的经典国学教育,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是从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的。同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身为示范,自己身正才能教人。

马艺在听她爸爸妈妈讲故事的时候,她稚嫩的眼神中常常流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我们就会不厌其烦的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她听,直到她露出满意的笑容。有次去浙江图书馆的时候,碰巧楼下正在卖书,我们给她买了图文并茂的古代儿童品德故事书——《孔融让梨》、《陆绩怀桔》等。其中《孔融让梨》就是一则比较经典的故事。故事大致讲的是,汉代人孔融在四岁时,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弟弟吃,这种懂的谦让,尊敬兄长爱护幼小的道理,需要从小就给小孩子教育,特别是在这个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社会里尤其重要。昨晚,我问马艺:家里有四个大小不一的苹果怎么分?马艺回答:最大的给奶奶,最小的留给我。再问:在你面前有三个石榴怎么分?马艺回答:最大的给奶奶,中间的那个给爸爸,小的给妈妈。我可以吃家里的其它水果。

历史上四岁的小孔融让梨,体现的是懂礼节,现在多的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独苗一根,很多时候已经很难让他们体会到这个让的精神,所以更加需要这个教育,让孩子学《孔融让梨》要学真谛,学精神,“让梨”而不抢“梨”不争“梨”,淡化个人得失,为了他人主动让利让贤,多些谦让,这样她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社会就变得更和谐。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坐,在公园里主动让体育锻炼的器械,放学回来后主动跟其他小孩一起共同交流,分享快乐!我们不忘《孔融让梨》故事,在各种诱惑的“梨”面前,常告诫她应该怎么做。希望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常常遇到孩子不讲理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针对性的找些书籍来阅读。一个故事读完后,我们会让女儿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讲了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再结合自己的言行分析、讨论一番。这样孩子既从中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从而也培养了女儿的概括理解能力。另外,在幼儿园里,学会亲

近老师、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月八班 马艺妈妈

读《孔融让梨》读后感


导语:《孔融让梨》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孔融让梨》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孔融让梨读后感范文【1】

一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故事。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来,叫孔融先拿。而孔融拿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大的梨应该给他吃。

读完之后,一种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仅有四岁的小孩竟这么懂事,他的一举一动,机灵巧妙的回答深深迷住了我,实在令人印象深刻。简朴的语句中,洋溢着可贵的尊老爱幼品质,蕴藏着那种谦让的美德。孔融与童年的我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一件令人惭愧的事又在脑海中飘荡着。那事发生在我五岁的时候,一天,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我看了看钟,糟糕!电视剧大结局呀。我立即拿起遥控器换了台。弟弟一下子变了眼色,跑过来与我争吵。闻声惊动了奶奶,奶奶从一楼上来,了解了情况后,就说:杰仔,做哥哥的让下弟弟,而且是弟弟先看的,你还可以下一楼看啊,干嘛一定要在这看。我说:就不!听话!奶奶说道。我瞪了奶奶一眼,就气冲冲地回房间了。晚上,趁奶奶在看电视,我刻意在电视机前左摆右摆,拳打脚踢,奶奶叫我别挡着,我假装没听见。最后奶奶也没说什么,就出去了。

读了《孔融让梨》这个小故事后,我明白了做人要尊老爱幼。

孔融让梨读后感范文【2】

孔融让梨的故事读后感孔融让梨读后感《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听的,可是它却让我难以忘记。尊老爱幼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可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很久以前,有个小孩叫孔融。每个人都夸他很聪明。有一天,孔融的母亲买了几个梨回家,当梨端上桌子时,妈妈把最大的梨给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却不要,将这个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在生活中的种种。孔融他愿意也毫不犹豫地将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而我呢?我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总是与弟弟抢东西。我身为哥哥,却比当弟弟的孔融还要差得多。每次吃水果,我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挑,东挑西挑,必须要把最大,看起来最美味的拿来吃,坚决不留给父母或弟弟。我不禁感到一丝丝的内疚与后悔,而且,不仅如此,吃饭时,总会有一些很美味的东西吃,只要饭菜一端上来,我就会毫不犹豫,急匆匆地去把好吃的东西全部夹在碗里。妈妈每次都教育我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可是我总将她说的当耳边风。有时候在坐车时,有些比我小的小朋友和老奶奶站在我旁边,可是我却看了她们一眼,就坐在那里了。有时,这些小朋友会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我,就算我的心再怎么虚,为了我个人的利益,我的心还是控制住了双脚。现在想起,不禁后悔莫及及自责。我以前太自私了,只为自己着想,从来没想过别人。我连那么小的孔融都不如。尊老爱幼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做什么事都要为别人着想,不要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利益。

孔融,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让位置给老少;将好吃的留给别人等等。让我发扬孔融的精神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吧!

孔融让梨读后感范文【3】

小小的孔融知道在一筐大梨中选择一个最小的,而把其它的大个子全部让给别人,从中使我学到了孔融的优良的品质和心胸,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有与别人共同分享的意识,与别人共同分享快乐,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都不能只先想到自己,要先想到别人,要主动去理会他人的感受,我会像孔融一样在选择东西的时候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别人,自己选择他人最不愿选择的东西。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貌礼节。我要向孔融学习,从小多背一些诗赋,多看一些书,多学一些知识,多懂一些道理,长大为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我还学到从小就要学会待人礼节,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平时大人或别人在与我说话的时候要虚心倾听,不卑不亢,要懂得尊重别人。家有客人到来时,要主动招呼客人,为客人倒茶、洗水果。在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人让座。遇到熟悉的人要主动打招呼,表示问候

总而言之,今后我要永远牢记《孔融让梨》的精神,我一定要做一个听话、懂事和好学的好孩子。

相信《孔融让梨读后感500字:孔融让梨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孔融让梨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