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感恩生活有感

读感恩生活有感

读《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感。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读《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感,带给大家。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今天,我带着兴致勃勃的心情看着《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我深深爱上它。

它说:在以前,有一位老人临终时对他那好吃懒做的儿子说:在屋后那片地里埋了一坛银子。老人去世后,儿子赶快去挖银子。可怎样挖空心思也找不到。他母亲对他说:干脆种麦子吧!儿子听了之后就往地里撒下了麦种。麦子可以收成了,当年的收获真不少,他把卖麦子得来的银子放在一个坛子里。到了第三年,他继续种麦,继续埋银子。一天他抱着那坛银子对母亲说:妈妈,爸爸说地里埋的那坛银子,就是这一坛。妈妈听后笑着对他说:你说对了!不劳动,财富会从地里冒出来吗?

听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劳动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劳动会有收获,劳动会有财富,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我想,故事中的老人,那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如果不改恶劳种麦子,那他可能会饿死在街头,也许会变成一个偷、抢、欺骗的恶魔头......当然,恶果不会出现在他身上,因为他肯劳动,所以赢来了美好的生活。而好逸恶劳则是罪恶的开始。

现在,我们这些青年儿童们,不能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看了这个故事,我想对大家说:我们应该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会知道如何把扫得又快又干净;你会掌握把窗和玻璃擦得光亮的技巧;你会发现使衣服不打皱褶的秘决......而这些就是很大的财富它是用劳动换来的。

记得有一次,我的书包一个月也没有洗了,变的多么脏啊!我想把它扔了,再买一个。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把它洗得一干二净。还得到同学的赞叹声。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劳动会创造幸福,劳动会是人获得财富,学会清洁,赢得认同。你看我的书包多么干净!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美好生活,劳动创造》有感800字


今天下午,我们在教室里上玩得正兴奋。老师突然来了,给我们发下一本《美好生活,劳动创造》的书,并安排阅读时间,所以我准备用六天的时间来读它。

这本《美好生活,劳动创造》的书,是教育部关工委和课堂内外杂志社编成的,里边讲的都是一些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就像“铁人”王进喜、“钢铁英雄”孟泰等……这本书一共有四个单元,记录了劳动创造历史文明,新时代劳动颂歌,劳动托起中国梦和做一名有创造力的劳动者等几节内容。

我读完这书后,感受到书中那些很厉害的人物,其实都是他们一手打造的江湖,没有人刚出生就是学霸,只有努力的笨蛋。书中最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何玥,当她知道自己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她是哭哭啼啼怨天尤人,还是尽情享受最后的时光呢?这都不是她是选择,最后她坚定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她是多么的伟大啊!致敬所有的器官捐献者!

书中有一句话,我也有很深的印象,“世上没有一元钱是为你准备的,你得的每一元钱都是用劳动换来的。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世界不公平,总喜欢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殊不知,你所谓的不公平,是因为你只看到了别人比你好的一面,却忽略了人家背后大量的艰辛努力与持久的付出,在你日复一日刷着手机打游戏的时候,他们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当你还在为生活喋喋不休的时候,他们已经去磨砺,去努力获得所没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从小要有志向,要有劳动的精神,许多优秀的人才,大到科学家,小到普通职员,他们无一不用自己的劳动证明实干才能成功的硬道理。

这本书真有趣,我还从中得到了启示: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当你停下的时候别忘了,别人还在奔跑了。我也要一直努力,争取早日考上大学……

劳动才会有“财富”-----读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感作文800字


劳动才会有“财富”-----读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感

今天,我带着兴致勃勃的心情看着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我深深爱上它。它说:在以前,有一位老人临终时对他那好吃懒做的儿子说:“在屋后那片地里埋了一坛银子。”老人去世后,儿子赶快去挖银子。可怎样挖空心思也找不到。他母亲对他说:“干脆种麦子吧!”儿子听了之后就往地里撒下了麦种。麦子可以收成了,当年的收获真不少,他把卖麦子得来的银子放在一个坛子里。到了第三年,他继续种麦,继续埋银子。一天他抱着那坛银子对母亲说:“妈妈,爸爸说地里埋的那坛银子,就是这一坛。妈妈听后笑着对他说:”你说对了!不劳动,财富会从地里冒出来吗?”听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劳动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劳动会有收获,劳动会有“财富”,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我想,故事中的老人,那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如果不改恶劳种麦子,那他可能会饿死在街头,也许会变成一个偷、抢、欺骗的恶魔头……当然,恶果不会出现在他身上,因为他肯劳动,所以赢来了美好的生活。而好逸恶劳则是罪恶的开始。现在,我们这些青年儿童们,不能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看了这个故事,我想对大家说:我们应该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会知道如何把扫得又快又干净;你会掌握把窗和玻璃擦得光亮的技巧;你会发现使衣服不打皱褶的秘决……而这些就是很大的“财富”——它是用劳动换来的。记得有一次,我的书包一个月也没有洗了,变的多么脏啊!我想把它扔了,再买一个。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把它洗得一干二净。还得到同学的赞叹声。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劳动会创造幸福,劳动会是人获得“财富”,学会清洁,赢得认同。你看我的书包多么干净!

爱心创造美好生活——读《迷人花仙子》有感


我七岁的时候读过一本故事书,书的名字叫《迷人花仙子》,讲的是一个叫心宝莲娜的花仙子跟一个小女孩麦姬娜的故事,她们用自己的爱心与勇敢保护了美丽的花仙子们生活的环境,创造了人与花仙子和谐的生活。

麦姬娜的爸爸妈妈拥有一家建筑公司,他们的工人为了建造化工厂,要用推土机把一片有草和花的地方铲成平地,从而导致花仙子们居住的环境被破坏。心宝莲娜和麦姬娜因为偶然的机会成了好朋友,心宝莲娜把工人将要把自己的家园铲成平地的事情告诉了麦姬娜,麦姬娜打算帮助她。麦姬娜找来自己的爸爸妈妈,聊了一下花仙国的事情。她的爸爸妈妈立即开车前去阻止自己的建筑工人,但是路上堵车了,幸好麦姬娜的自行车在后备箱里,她把心宝莲娜放在车篓里面,带着心宝莲娜快速的骑到了花仙国,阻止了工人的行动。从此花仙国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上面的这个故事让我了解了,心宝莲娜和麦姬娜的关系。原来心宝莲娜和人类的关系是不友好的,花仙子们很怕人类,但是心宝莲娜她很勇敢的前往人类的生活,礼貌的和人类交流,用自己的力量去阻止他们破坏自己的生活环境。而人类其实并不知道那些花里面住着花仙子,所以他们准备要把花儿和小草铲除掉。当他们进行友好的交流之后,误会消除了,美好的环境得到了保护,人与花仙子和谐相处!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我们也要用我们的爱心去保护小动物们所生活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和自然界的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读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动作小说作家沈石溪写的《第七条猎狗》一书,它让我走进了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领略了动物之间纯洁无暇的高贵品质。

《第七条猎狗》讲述的是老猎人召盘巴的朋友送给他一条猎狗,那是属于他的第七条猎狗,名唤赤利。它是军犬的后裔,召盘巴对它报以厚望,可看似威风凌凌的赤利,却因为召盘巴的误会,被迫成为了一条流浪狗。但赤利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和能力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成为柴狗的统领。却又在召盘巴生死关头,挺身而出,救下了召盘巴。

人们常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确实,狗就是那么忠诚,讲义气,认定主人不会轻易更改,定会拼命护他周全。可我们人类呢?未必能做到这些。就像老猎人,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赤利身上。直到赤利为了救他而死,他才幡然醒悟,明白它的种种过往,但为时已晚。若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忌,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就会更加的美好?

此刻,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上学期发生的那一件事。那天下课铃响,我在自己的位置上写着作业,突然我的椅子被后排的桌子撞了一下,我抬头一看,位置变小了,显然杜轩宇把课桌往前移了。我有点生气,转过身,对他说:杜轩宇,你课桌往前挪了,退回去一点。他却看了我一眼,一扭头,不理我。我更加生气了:你怎么回事,我位置那么小,还怎么坐啊?人都站不起来了,书也拿不了了。杜轩宇视若无睹,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我心中的怒火渐渐燃烧,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先写作业吧。可就在我转身的那一霎那,因为位置狭小,一不小心把他桌子上的书和眼镜给碰到了地上。这时,他一口咬定是我故意碰到地上的。不管我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坚持认为是我故意为之。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令我无比窘迫。在我伤心之下,说话的声音也提高了很多分贝,杜轩宇哭得更伤心了。

老师看到了,把我们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在她的循循善诱下,我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互相道歉,冰释前嫌,重新成了好朋友,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假如一开始,我能相信他不是故意把课桌往前移,好好地跟他说,他也不会认为我是故意把东西碰到地上,这就是我们之间缺乏信任造成的啊!

沈石溪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我想,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动物之间,都要学会彼此信任,因为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版权作品,未经《99》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信心创造美好生活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信心创造美好生活

当今,有人抱怨社会,有人抱怨父母以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祈求过美貌、财富、好运的光临,但是,我最近读了《人生不设限.》这本书,彻底改变了自己过去的这些想法。朋友,你不妨阅读《人生不设限》这本书,你的一切抱怨,一定会烟飞云散,你一定会感恩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坚定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人生不设限》这本书的作者是力克胡哲,他今年29岁,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书中讲述了作者本人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他出生时没有手脚,怎样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活出自己人生奇迹的精彩感人故事。我反复阅读这本书,力克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珍惜和记住自己所拥有的,完全忘记自己所没有的。他说:人生最可怕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记住自己拥有的,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机遇,而是我们的生活态度。

力克13岁以前,由于自己身体与别人不一样,在浴缸洗澡时,多次想自杀,但没成功。13岁那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残疾人自强不息,给自己设定完成一系列伟大目标故事后,他受到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自己人生目标。力克说,他应该感谢父母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他告诉人们;一个人的外貌不太重要,自己虽然没有健全的四肢,但父母给了他一副好口才和一个聪明的大脑,他要把激励他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他21岁大学毕业,取得会计和财务规划双学位,并创设没有四肢的人生这个非营利组织,至今已在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举办过1500多场免费演讲,2005年被提名为澳洲年度青年楷模。他于2008、2009、2011年三次来中国的上海、西安、武汉等地演讲,他播洒希望与爱的行动深受老师及家长赞誉,许多人认为应该把他的故事列入学校课程。力克身残志坚,在他看来,一切事情皆有可能,他用自己的行动显示,什么叫作永不放弃;他用自己的故事证明,什么叫作不设限的人生!

力克没有手脚,但他有头脑,有信仰、有信心、有信念,50分钟的视频演讲结束后,许多人争先恐后与他拥抱、合影,他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我,为人父母的家长,不妨把这本书赠给你的孩子,这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励志书,一定会激发你的孩子努力学习,教他们感恩身边每一个人,坚定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李淑玲)

直面生活 创造生活——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直面生活 创造生活——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折柳中心小学五(1)班 袁玉兰
暑假里,我细细品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才读了几页就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鲁滨逊是本书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鲁滨逊所乘的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沙滩。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利用枪支和简单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制作起了家具,并摆放在自所住的山洞里;还养了一只鹦鹉作伴。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这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奇迹。
鲁滨逊是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他从一帮食人族手中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给他取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为他忠实的伙伴和仆人。鲁滨逊还教他学会了说英语。后来,一艘英国船只经过荒岛,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乘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鲁宾逊从落难荒岛到返回英国,这段时间竟长达二十多年。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从鲁滨逊身上,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滨逊那样,成为一个胜利者!因为“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还要可怕一万倍”。


读《珍珠鸟》有感: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读《珍珠鸟》有感

我特别喜欢《珍珠鸟》这篇文章,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信赖来源于真诚和爱。

《珍珠鸟》是冯骥才写的一篇状物散文。短文讲了他的朋友送了他一对珍珠鸟。珍珠鸟很怕人,但经过作者无微不至真诚的关爱,珍珠鸟从怕人到对作者的真诚信赖,深深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

细细品味这篇文章,让我从中感悟到了,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可是在生活中,还是有些人并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桥梁。互相猜忌,互相防范。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不再和谐。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放下猜忌,互相关爱,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那么,我们也会像作者和珍珠鸟那样和谐相处,相互信赖。

难道不是吗?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和爸爸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一一"背摔"。就是我在一个高处像平板一样向后摔下去,爸爸在下面伸出手接住我。你们千万不要觉得这个游戏很简单。因为这个游戏不仅要考验"背摔"者的自我信任,更要考验两个人的信任度。刚开始玩的时候,我很担心,害怕。像珍珠鸟一样担忧。担忧爸爸接不住我。爸爸看到我犹豫不决的样子,就问:"孩子,你相信爸爸吗?"我点点头。"那就放心的把你交给我吧。"

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勇敢地走到边上,背过面,心里一直默念:"爸爸是爱我的,我很信任爸爸??"最后,我闭上眼睛,像平板一样倒了下去。我感觉自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从"天上"一下子落到了"地上",我被爸爸厚实、有力的双手接住了。试了这一次以后,我喜欢上了这个游戏。它让我知道了:信赖,能创造美好境界。

我想,我对爸爸的信赖,就像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是一样的。珍珠鸟在作者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慢慢建立起的信赖,才会放心地在作者房间飞来飞去,才敢喝作者水杯里的水,在作者写作时,在纸上、书上跳来跳去,直到飞到作者肩上放心的睡觉。而我,不正是在爸爸的关爱下,渐渐长大,信赖爸爸的吗?

人与动物的真诚信赖,让大自然更和谐;人与人的真诚信赖,让集体更团结;国与国的真诚信赖,让世界更安宁。

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五4 董斯瑶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


读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

我情不自禁决定读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生活》这本书,是因为这个题目吸引了我。有了28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工作压力之大,班级管理之难。有多少人能用“美好”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的教育和生活呢? 带着这样的心情促使我走进了罗素。

罗素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我摘抄一二,略谈感悟,和大家分享。

罗素说,有些品性只能为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行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

感悟:我们的教育往往是求全的教育。我们总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这便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处在学业无法优秀的焦灼感中。不难发现,有多少三四岁的孩子因为钢琴热的不断升温而早早地就被父母赶到了钢琴上。有多少满脸哀怨的琴童,就有多少惟恐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后的家长。“求全心理”已成为教师和家长的一种无法摆脱的“隐痛”。我们明明知道,通才很少,专注于通才的培养是伤筋动骨的事。可是我们仍然去做。我们的教育应该意识到人的差距而施教,不要为了分数而让学生在自己实在没有天分的领域苦苦争斗,而早早失掉了学习的乐趣。善于发现学生天赋的老师是成功的老师,既然已为人师,何不力争去做成功的老师呢?

罗素说,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应该把知识给予我们的孩子,还是应该将把精神财富给予我们的学生。

感悟:一位名人曾经一语中的地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当遗忘了学校所教的知识后遗留下来的,那才是教育。

虽然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多年,但是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不还是或多或少的往学生的头脑里硬塞能够获取高分的东西吗?教师的功利其实是社会的功利的反映。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要靠知识,教师价值的实现也要靠知识,所以“高分低能”出现了,更可怕的是这些心中只装着“知识”的学生们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已经失落了做人的底线。所以,我们必须 把精神财富给予我们的学生。

罗素说,儿童的生活原本是充满期盼的,他总是指向将来的可能目标。这是促使儿童上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总告诉儿童将来会比过去更糟,这一定会使儿童的生命之源干涸。

感悟:出于好心我们有时候会这样来吓唬我们的孩子:你再不努力,就考不上大学;你现在这个样子,长大只能去种地。我们在善意地提醒孩子的同时,又暗示给了孩子们一些什么呢?我们经常斥责年轻一代冷漠自私,甚至还常常感叹孩子们的早熟与叛逆。可我们想过没有,这些观念的始作俑者是谁?在这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无济世之心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除了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恐惧之外,还有的恐怕就只是自私和冷漠了。

罗素说,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

感悟: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罚写作业,罚扫地,罚背书……想起来就觉得惭愧!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做了多少事倍功半的事啊!

当惩罚充斥着我们的教育,甚至成为教育的主要表现方式的时候,孩子们会离“幸福和健康的体验”越来越远,而我们教育的内在的成功也就离“幸福与健康”越来越远了。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给予儿童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拥有幸福和健康的体验,是教育改革所要关注的核心,也是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目标。

我们还必须承认:没有幸福体验的教育,也许能够培养出高分的学生,但绝对培养不出能够让幸福良性循环的人生。

罗素说,在一个伪善的社会里,诚实确实有些不利。但是襟怀坦白、无所畏惧的益处要多于这种不利,否则,就无人会成为正人君子了。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正直、诚恳、坦率和自重,所以我宁可看到孩子们坚持这种品质而失败,也不愿看到孩子们用奴隶的小手段取胜。

感悟:罗素的话给了我勇气,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还是应该有一点儿明知不可为而一定要为的勇气。我们要坚信襟怀坦白的价值,要坚守襟怀坦白的信念。这是教育不可动摇的价值取向,也是教育道德尊严的底线。

罗素说,由于战胜困难、取得成绩而受到夸奖,不失为青少年时期最令人愉快的经验之一。对于这种愉快的向往,完全有理由成为次要的动机,但不宜成为主要的动机。主要的动机应当永远是对于事物本身的兴趣,不管那件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

感悟:这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设置。教育最根本的指向在哪里,教育到底要带给学生什么?罗素的话真是非常深刻!不仅仅是荣誉,不仅仅是夸奖,不仅仅是喜爱,更为重要的是兴趣:对生活本身的兴趣,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只有超越了功利的兴趣才能把人引领进云蒸霞蔚的自由天地。

我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外人并不理解的事业而甘愿献出自己全部的生命。这种热情超越了喜爱本身,它更是一种深入了本质的生命冲动。因为无欲而刚,所以它才有能力支撑人们超越人生的诸多苦难而进入生命的至高境界。

教育如果能够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这种“本身的兴趣”,便有了“以一当十”的风帆,被教育者也就获得了所向披靡的武器。

最后,我想说: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才能领略到“柳色梅香”。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感恩生活有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