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300字

《婚姻》读后感300字。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阅读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婚姻》读后感300字,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昨天,我拜读了一位老同学发表的《婚姻》这篇文章后有一种莫名的惆怅。他们夫妇都是我的同学,而他的妻子又是我的闺蜜。真不知道如果她看到文章里所表述的他对婚姻的一种纠结和无奈时会怎样的心情!我可算是他们爱情,婚姻的见证人之一吧!他们邂逅于一次老同学的偶然相遇,这让我们所有的同学都相信缘是天定的这一说法。

在我印象中,他们的恋爱过程没有风风火火和死去活来。婚后我那女同学多次怀孕流产,让她的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记得那是她刚怀她宝贝女儿三四个月的某一天我去看她,躺在床上的她是那么静,脸上看不到往日喜悦,对我笑的是那么牵强。更让我想不到是她居然对我说想打掉这个来之不易胎儿。看着她满脸的泪花我明白了发生什么。在她为了能给他生个儿子不顾自己的身体的痛,内心煎熬伤害了自己,到后来居然用生命为赌注只为能有一个他们自己的孩子!换来的却是两个自亲自戚的人的背叛!接下来好长好长的一段时间,我就陪她笑,陪她哭。他们的女儿终于顺利出身了!而她却变了!只要她的视线离开女儿就不会再看见以前那个热情,开朗,美丽的她。好强的她想过要放弃,但她没有,因为我太了解她对他感情了!前几年他生了一场病,她昼夜陪护着,总是在没人时偷偷流泪。

后来她自己干起了工程,而他在家工作白天是爸夜里当妈,在外界都认为他们这一家好幸福!昨天我看了他的文章才知道他在现实婚姻有多的痛苦,其实换位思考,对于他来说放弃自己所爱的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生活真的痛苦啊!所以我决定等她事业上的关卡过后,我会好好劝劝她!让她明白有一种爱其实它叫放手!

老同学的这段让我明白爱情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它可以让两个互不相干的人彼此吸引、长相厮守,连父母都能排除在外。在爱情里任何人都没有洒脱和自如,除非你没有真的去爱,面对爱情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信任和真诚。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婚姻的意义》读后感


我读提摩太凯勒牧师的《婚姻的意义》,是想更明白圣经所说的婚姻的意义。阅读这本基于牧师九周讲道而写成的书,如同聆听他讲道一样,心被所感,思有所动,随着他所讲的不断深入,又跨入新的领域,促发许多灵感,唤起了对追求真理新的渴望,收获很大,不仅对婚姻,而且对福音、对生活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凯勒在这本书的引言中写道,这是一本适合已婚者的书,一本适合未婚者的书,一本合乎圣经的书,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讲讲我读这本书的体会。

本书对已婚者讲了什么

凯勒写这本书的一个目的,是帮助那些婚后面临着日常各样挑战而寻求实用资源来帮助自己应对、并且希望借此成长的夫妇们。当人们在日常婚姻生活中面临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应对和解决,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好的办法可以使用。市面上流行的有关婚姻的书大多是偏重实用指导,以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就表明了这样的需求很强。在实际生活中,夫妻们也常常会寻求圣经的指导和帮助,但一些时候是寻章摘句,用来支持自己。比如,有的姊妹说起夫妻存在的问题,会这么说:圣经说丈夫是妻子的头,可也说丈夫当爱自己的妻子。如果他没有很好地爱妻子,我是不是要顺服他?丈夫会这样说,妻子也不顺服我,我还要那么爱她吗?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每一方似乎都可以从圣经中找出一段话支持自己。

凯勒当然也是要帮助夫妻们解决实际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且以亲身经验现身说法。但是,他首先做的是回到圣经中所说的婚姻的原意,先看教义和原则,再来解决如何面对和处理具体的问题。

凯勒带读者一同回到圣经:婚姻首先是神的美意。圣经始于一场婚礼(《创世纪》里亚当与夏娃的连合),又终于一场婚礼(《启示录》中基督与教会的连合)。婚姻的根源是神的作为,是神的心意。凯勒引用保罗的话: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以弗所书5:31-32) 凯勒解释到,在圣经里,奥秘这个词不是用来表示某种圈内人士才懂得的神秘知识,而是指某种奇妙的、让人恍然大悟的真理,是神借着圣灵所启示的真理。这个奥妙是什么呢?保罗说,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32节)。是指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在婚姻里,人为配偶所做的,就像基督为教会所做的。婚姻就是经历福音,像基督那样舍己,服侍别人。

在这样一个根本的前提之下,参考全本圣经,像丈夫是妻子的头,妻子也要凡事顺从自己的丈夫这样的话就好理解了。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基督是怎样做教会的头呢?《腓利比书》说: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到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腓2:6-7)丈夫做头,就是像基督那样做仆人,是像仆人一样的做头,是舍己全然奉献的。

这样的真理要明白,才能对付实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但是,许多时候,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关键是要被圣灵充满!

这里,凯勒抓住保罗的核心思想,点出基督徒夫妻生活的一个关键点:夫妻自己要像基督徒一样生活,才能过好婚姻生活。要靠着圣灵的能力服侍别人,迎接婚姻中的挑战。若不靠着圣灵,经上所说的丈夫和妻子关系之类的话无法实现。也就是说,已婚夫妇的基督徒生命要有一定的成熟,不是软弱的、匮乏的,只知索取,而是晓得神的基本真理,并且愿意把婚姻当作彼此造就的服侍。靠着圣灵,在实际生活中,改变自己,去服侍别人。

这当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们这些罪人的自我中心牢固,有时甚至自己都察觉不到。凯勒特别提醒,不能靠着自己去服侍别人,那样不可能有真正的、可持续地服侍的。凭着自己,许多时候,你会十分愿意服侍,但若遇到一些挑战,比如没有得到期望的配偶的回报,你就可能反过来会生出怨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许多并不是真正的爱。我们没有真正的爱,只有靠着圣灵,把福音真正注入我们内心深处,让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活过来,我们才有来自神的真正的爱,去真正地爱别人。

因此,借着婚姻,福音的奥秘显明了。婚姻的使命是夫妻双方彼此携手,互相帮助,共同走向新造的人。凯勒指出:婚姻是上天所设立的,它具有内在的力量真理的力量、爱的人力量和恩典的力量。真理的力量,让人面对自己的本相;爱的力量,让人从心里更新,得到医治;恩典的力量,让人彼此饶恕与和好。神创造婚姻是使我们与他更接近,并给我们带来绝妙无比的满足。

未婚者可以从本书学到什么

未婚者最关心的是如何找到一个如意的人,遇到神所赐的那一半。凯勒对这个问题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他对未婚者说的话,不仅有助于未婚者将来获得婚姻的幸福,而且对于未婚者在单身状态下的生活也很有帮助。未婚者从本书中可以学到很多。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凯勒指出,在当今流行世俗文化的影响下,未婚者择偶观有许多错误之处和不切实际的幻想,造成择偶困难重重。有人说,未婚基督徒择偶比非信徒更难,因为除了要求属灵上的生命成熟外,世俗所谓的外表、职业、收入等条件一点儿也没有降低标准,仍摆在同样高的位置。凯勒这本书的主要目标是让人有正确的世界观,不仅是给已婚者,也是给未婚者,因为今天单身的人要正确地看待婚姻,他们既需要看到婚姻严酷的现实,又需要看到婚姻的未来。这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婚姻所必需的。

婚姻是住在圣灵里,婚姻里面不是两个匮乏的人,不晓得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目标。婚姻不是靠着从对方肯定而获得全新的生活意义。因此,未婚者要在生命上预备,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生活中尊崇神的位置,等候神。凯勒指出,单身的人若不能平衡而明智地看待婚姻,就不能过好单身生活。

实际上,凯勒为未婚者寻求婚姻伴侣指出了一条路,即先从友谊开始,而不是从外表、职业和收入等外在条件开始。

第二,珍惜单身生活。凯勒指出,单身是美好的。借用神学家侯活士的话:基督教是第一个认为单身是一种合宜的生活方式。基督教欢迎单身生活,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因为神才是生活的根本保障。早期教会的历史显明单身是向世人宣告:我们未来的保障不是靠家庭,而是靠神。在本书,凯勒对平时所说的独身的恩赐给了一个清楚明白的解释。独身的恩赐并不是像我们凭感觉想的那样,不是有克服独身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难的能力,而是靠着神的恩赐自由地专注于福音事工的能力,像保罗那样。凯勒说:独身恩赐不只是属于少数蒙召的人,而且独身不一定持续一生。独身恩赐也可能只是为了一段有限的时间。这种解释使人释放,也表明人生最重要的是与主基督建立亲密关系。所以,要珍惜你的独身时光。趁着还没有家庭的缠累,多为主做工。

第三,过好教会的团契生活。凯勒指出,单身的生活可以在基督徒群体生活中,经历家庭内部的跨性别关系所带来的独特益处,尤其是弟兄姊妹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益处,特别是弟兄姊妹彼此服侍、彼此受益的事工,这种跨性别的彼此补足就会自然发生。凯勒实际上讲的是教会的肢体生活。

凯勒对这一点没有充分地展开论述,但这一段所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信了基督之后,不仅有了与主的亲密的关系,而且进入教会,进入一个肢体相连的群体生活,进入弟兄姊妹组成的家。这样一个家不是抽象的,而且实实在在的,有着类似婚姻关系的某些力量,能起到家庭的某些功能。凯勒说,婚姻具有内在的力量真理的力量、爱力量和恩典的力量,更新彼此。正如婚姻是一种特殊的肢体关系一样,同样,教会的肢体关系中也具有这样内在力量,更新弟兄姊妹,只是程度和表现方式不一样。当刚开始到一个教会的小组和团契时,我们还不能敞开自己或面对别人的真实,慢慢地我们会面对和接受弟兄姊妹的真实面貌,表现自己的真实本相,这是真理的力量。后来,我们学会去关心别人,服侍别人,这是爱的力量。然而,我们弟兄姊妹在一起,免不了会有误解、矛盾和伤害,但靠着神,我们彼此悔改,彼此饶恕,重新和好,这是恩典的力量。同样,肢体关系也会促进弟兄姊妹的成长。如今,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教会都存在着有许多单身弟兄姊妹的情况。过好教会的团契生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肢体连接,让弟兄姊妹相互建造,彼此帮助,共同成长。并且,让教会承担起家庭的某些功能,建立弟兄姊妹间的亲密关系,使单身的弟兄姊妹得到温暖、爱护和成长。

一本讲解圣经的书

凯勒说,相对于其他两个来源自己的婚姻体验和工作经历,本书更根本的来源是圣经的教导。他称这本书是一本讲解圣经的书(A book about the Bible,中译本译为一本合乎圣经的书),是一本与圣经紧密相关联的书。以圣经中关于婚姻的教训为基础,忠实地解释婚姻的意义,阐释有关婚姻的经文在实际境况中的应用。圣经的教导和应用是第一位的,凯勒夫妇的婚姻体验和工作经历是对圣经解释的辅助支持。因此,这本书可以视为一本解释圣经(有关婚姻教导)的书,特别解释列在全书正文之前的《以弗所书》5:18-33这段经文。

基督徒一般都很知道圣经中关于夫妻关系最著名的论述是在《以弗所书》第五章22-33节(以及《歌罗西书》中类似的经文3:18-4:1)。这段经文包括教导做妻子的话,教导做丈夫的话,中间融入思考基督与教会关系的话语。这段话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容易理解。 如果我们只着重在丈夫和妻子各自应该做什么的字句,很容易陷入律法之中。只有放在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中,放在基督的爱和救恩的光亮下,这段经文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丈夫做头,是负责任去爱、去舍己、去承担;妻子为丈夫的益处舍已,顺从丈夫。爱情在婚姻之中,而夫妻的关系的爱超越男女之爱。

因此,这段经文必须放在整本圣经关于婚姻、福音的真理中理解,放在上下文中理解。实际上,这段经文是紧接着上面经文的18节和21节:夫妻彼此顺服是基督徒彼此顺服的表现(21节:又当存敬畏的心,彼此顺服),而彼此顺服是充满圣灵的表现(18节: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这样,只有活在圣灵中,夫妻关系才会活出应有的相互关系:为对方舍己,顺从和无私的爱,像基督甘愿为教会舍己那样。爱情,不只是美妙浪漫的感受和态度,还包括意志和行动,作为基督门徒所须做的一连串决择。像凯勒解释的,当你没有爱的感觉时,仍要有爱的行动。因此,有关夫妻之道的经文是从五章18节开始的,而不是从22节,5章18节到33节是一个整体。

由于查经用心不够,加上现在经文章节划分、小标题排列的局限以及读经习惯的影响,我们会很容易把经文一段一段地割裂地去理解。我就是这样,虽然对以弗所书还算比较熟悉,但长期没有很好地把22-33节经文与上面的经文联系起来理解,孤立地看这一段经文,就没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读凯勒牧师的《婚姻的意义》,对这段经文包含的丰富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来,又看到钟马田关于《以弗所书》的解经讲道集,有一卷书就是解释5:18-6:3节这段经文,题目是活在圣灵中:婚姻、家庭、工作(Life in the Spirit:in Marriage Home Work)。他认为这段经文的主旨是活在圣灵中(5:18-21),后面三段有关婚姻(5:22-33)、家庭(父母与子女,6:1-4)、工作(主人与仆人6:5-9)的经文讲的是活在圣灵中在这三种最基本人类关系中的表现。

我们常说,神的话一经解开,就放出光来。是的!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从圣经中得到力量,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忠实地、正确解释圣经,停留在表面的字句上。钟马田牧师谈到圣经对基督徒生活的至关重要性时说,每一个基督徒面临的可以想到的经验,圣经中都已经有了并且应对过了。这是因为,不仅真理是不变的,而且灵性生活(精神生活,spiritual life)的规律从来没有变化。因此,使徒在历史上对那个时代信徒所说的话,今天仍然对我们说话。(钟马田. The Life of Joy)圣经是我们的生命源泉。凯勒这本书为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圣经树立了一个典范。从解经和释经的角度读这本书,会对我们的读经生活大有帮助。

生活的意义

婚姻是人类社会第一项基本的制度,夫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婚姻对每一个人都有着或明或隐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已婚者、未婚者还是离婚者。上一代人的婚姻影响着下一代人的婚姻,父母美满的婚姻会给孩子带来对幸福婚姻的憧憬,而父母离异不仅会造成他们自己人生的某种断裂,也或多或少会给孩子未来的婚姻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周围人的婚姻状况影响你的婚姻。而如果一个社会中有相当部分人的婚姻存在问题,那么这个社会就有会很多问题。婚姻是人生经验的集中体现,它能给人来带至高的幸福,也会让跌入痛苦的深渊。

要想婚姻幸福,必须生活在神的旨意和教导中。因为,婚姻是神设立的。凯勒指出:很多人不承认神,也不承认圣经的权威,但是凡在婚姻幸福的人,其实都是遵行神心意的人,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这点。那么,认真听从神的话,有意识地按照神的神去行,岂不是能获得更幸福的生活?神告诉我们在婚姻中的生活像基督为教会舍己那样,是舍己、彼此顺服的生活。因为,两个带着各自不同生活经验的人结合在一起,要学习对付自己和接纳各自以前生活所有的,包括以前生活中所受的伤害,对付自己的私心,彼此饶恕,面临共同的挑战。这样,婚姻让双方学习爱,心灵联结,携手走向新造的人和幸福的生活。

婚姻很重要,因为神设立婚姻,让我们借此彼此学习中舍己,互相顺从,经历福音的大能;婚姻不是第一位重要的,因为我们最终的归宿是基督,与主相爱、与主联合才是重要的,这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今天我们读《婚姻的意义》,不仅要明白婚姻的意义,而且借此更明白基督舍己的奥秘,明白福音的意义,明白生活的意义。

经上说:他替众人死了,为的是要使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着,却为那些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而活。

注:精彩知识请关注

《幸福的婚姻》读后感


《幸福的婚姻》一书确实是一本能让任何夫妻从中受益的婚姻指南,非常适合夫妻静下心来共同聆听。我是个笨嘴拙舌,又懒得写点东西的人,但昨天晚上我听了李维老师解读的《幸福的婚姻》,并认真看了读书笔记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禁回忆起了我和老公结婚十八年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忆中那些美好的瞬间,突然有了一种想说说心理话的冲动。

看到有关离婚率的统计,我真的是大吃一惊。我的亲朋好友少有离婚的,但离婚率逐年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李维老师为大家解读的《幸福的婚姻》想必已经让很多维书会的朋友受益。书中讲了问题婚姻的六个迹象:苛刻的开始、末日骑士、被情绪淹没、身体语言、失败的感情修复尝试,糟糕的回忆。书中也给出了帮助夫妻渡过危机的七个法则,可以巩固夫妻间的友谊,也是幸福婚姻的核心。

我很欣赏法则三中的一段话:每桩婚姻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结局,原因在于夫妻的感情储蓄不同,那些互相靠近而不是远离的夫妻就好像是往感情银行存钱。细细体会真是很恰当的比喻。法则三中还提到夫妻间要进行减压谈话,这对一桩幸福的婚姻很有必要,它可以拉近夫妻间心灵的距离。

我和老公自结婚十八年来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睡前聊天沟通,即使在老公因下岗外地打工,我们两地分居近十年,每年累计仅有一个月两人相聚时间,我们也没有间断过睡前聊天的习惯。电话、手机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交流沟通的工具,就算是每天按部就班,无事可聊,也要彼此问候一下。记得在女性丽智蜕变系统培训时,台湾bonnie老师数字生命能量学的课上,老师通过我们的生日数字提到我们夫妻曾长期分居,常通过电话互相沟通时,我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动得流泪。

那是因为当时想起了自己曾因想念老公而心痛半夜醒来,想给老公打个电话诉说心里感受又怕打电话吵醒他时的复杂心情。现在老公只要回家就会给我和孩子每人一个拥抱,这是幸福的拥抱!身体语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作者也给了出了改善婚姻的五个建议:道别、重聚、赞美与欣赏、喜爱、每周约会。另外我认为一桩幸福的婚姻缺少不了夫妻间的绝对信任。正是我和老公之间彼此信任,坦诚相待让我们相处时少了猜疑而心情愉悦、放松。

非常感谢老公一直以来的理解、信任、包容、关爱!这让我感到与之相知、相爱、携手一生是我此生的幸运,让倍感幸福!

《幸福的婚姻》读后感2000字


《幸福的婚姻》读后感2000字

如此且行

《幸福的婚姻》这一本书,是西雅图爱情实验室心理学报告,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弋特曼的经典作品。

这一本书和其它类的婚姻情感书籍最大的不同是,它基于大规模的家庭关系研究,并有着长达40年的跟踪报告,它基于真实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结论,这是一本用数据来作婚姻导向的书。

弋特曼被称为“婚姻教皇”,他预测离婚的准确率高达91% ,有一半的离婚发生在结婚后的头七年,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七年之痒。

问题婚姻在日常交流中就能显现出来。

交流过程中,批评、鄙视、辩护、冷战,只要有一方或者多方出现,那么沟通必然不会顺畅。

谈话以苛刻的开始,谈论的中心在于指责对方,尤其是攻击对方的人格时,这会引起人的自我保护机制,隔绝对方传送过来的信息。

当人受到批判时,习惯性地自我辩护,在交流中为自己辩护,实际上是反过来责备伴侣,而辩护的潜意识是我是对的,是你导致问题出现的,这也会导致冲突升级。

鄙视一旦存在,说明这个婚姻正走向毁灭或者名存实亡的结局。这是让对方知道你讨厌他,这会让冲突到最大化直至不可逆转。与一个讨厌自己的人相处是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一想到两人还生活在一起,甚至还呆在同一个房间,也会让人感觉压抑和愤怒。

当一方出现情绪淹没感时,就容易陷入冷战,拒绝与对方进行交流沟通,即使心里有万种想法,但在对方看来是无视对方的存在。交流断掉,彼此心存爱意也无法发现。

还有些婚姻破裂的迹象,对彼此生活糟糕的回忆,对婚姻无处不在的消极看法,以及夫妻间感情修复尝试的失败。

一是完善你的爱情地图。

了解对方的喜爱,知道对方的信念,明白对方的节奏。彼此了解,更能产生共情能力。了解对方,会知道对方在遇到大冲突时会有怎么样的反应,越能与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联系。

夫妻之间可以适当地留些空间,给予彼此人格、经济、精神、人际独立发展的空间,但同时尽可能地理解对方。了解对方并不代表是控制对方,你越清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对他的各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在平时细微处越能知道对方的情感变化。

二是喜爱和赞美对方

喜爱和赞美对方是幸福婚姻的基础,即使是那些不善于语言的人,在日常行为,在一举一动中,对伴侣的喜欢都能让对方察觉到。

会步入婚姻,对方有你欣赏的优点,有你喜爱的性格。对欣赏和喜爱消失时,婚姻也渐渐步入到平淡无激情的地步。

中国人含蓄,不善于表达。靠用猜的方式,往往有误差,大胆直白的语言能让双方语言一目了然。

出自内心的喜爱,那是陷入甜蜜恋爱的首要条件,婚姻繁琐忙碌也要不忘初心。

三、彼此靠近而非远离

每一天有意识地向对方靠近。你想要感情亲密些,那么就应该有人往前迈,你们两个才能意识到对方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情感好坏真的不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更需要的是经营。相爱相守,白头偕老。

四、让配偶尔影响你

两个人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若是遇到可以解决的,冷静下来总归能解决得了。若不能,那么,不管你喜不喜欢,那么妥协则是你惟一的方式。

你对配偶表达妥协,并不是说明你的观点是错误的,只要不是涉及到你不可动摇的原则,那么让配偶影响你,你愿意为他改变。

五、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

问题存在,彼此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以温和的方式开始,以妥协收场。

在争论的时候,记得目地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于解决问题不利的因素少提出,如对于对方的批评,消极对待问题。

两个人合理解决问题,围绕这个中心点,那么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

六、学会化解僵局

有些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那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性格上的某些不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童年经历、成长方式,那些种种的不同导致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存在个人的性格中。

如宗教信仰不同的两个人可能会为了简单的一顿饭而争吵,性格相反的两个人会为同一事情反复争论。这些问题最终是无法化解,能化解的是个人情绪和看法。

当你把对方以与你不同的地方,甚至是特立独行的怪点,看成是一种幽默的个性,不必为对方的马大哈而郁闷,也不必因此对方心直口快而烦恼。

学会与问题相处则是最佳的方式。

七、创造共同意义

梦想是指希望、志向和愿望,它们都是你身份的一部分,给你树立目标,让你的生活充满意义。

梦想可能是一件小事,如每周末看一场电影浪漫,也可能是一件大事,如想买一套心仪的房子。也可以是业余爱好,平时生活习惯等等。

尊重彼此的梦想,是幸福婚姻的秘诀。即使你不赞同对方的梦想,那么也要理解对方的梦想。这会让你们拥有共情的能力,想知道对方想做什么是高情商夫妻的表现。

你可以为对方的梦想提供财力的支持,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最高级的梦想是把对方的梦想纳入自己的梦想中。

夫妻之间可以创造属于自己家庭的仪式,为每一个过生日的家人一起制作蛋糕,每年固定时间拍个全家福。

爱情不是婚姻的全部内部,矛盾不是婚姻的惟一主题,有着共同意义是婚姻的追求。

《西方婚姻史》读书笔记_婚姻读书笔记2000字


欧洲自中世纪以来,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生活,其发展都体现了欧洲逐步摆脱教会全面控制、解放人性的趋势。本文将以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婚姻发展为切入点,着重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婚姻状况,探讨欧洲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的发展趋势。

一、婚姻的结合

受基督教教义中原罪观念的影响,教会对婚姻是持否定态度的。基督教的早期传统认为,贞操优于婚姻,守身如玉是一种被推崇的价值取向,只有绝对贞洁的处子才能得救。而婚姻是罪恶的行为,婚姻的结合是由于人类卑劣的交配本能和欲念而带来的无奈之举。结婚总比受欲火煎熬好。(圣保罗)这句名言表明了基督教对婚姻的有所保留婚姻的结合仅仅有两个作用,一是繁衍后代,二是避免通奸。

这种传统观念与当时教会对社会生活的控制相结合,就相应导致了各种婚姻结合条件、形式、礼仪等方面的繁杂苛刻。起初由于早期的基督教理想为保持纯洁和贞操,教会是自身置身于婚姻仪式之外的,尤其在西方。然而,随着教士的精神权威和控制影响到社会生活,人们邀请教士参加婚礼作为证人,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到后来演变为教士祝婚。但这种祝婚也仅仅存在于男女双方都保有贞操的婚姻中,对于其它被认为不纯洁的婚姻的结合教士往往拒绝祝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中世纪婚姻的结合一直在神性的影响乃至主导之下。而我们现代观念中的婚姻自由结合、爱情等因素则不能得到当时教会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认可。

中世纪后期及文艺复兴时期则为欧洲婚姻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作了关键性的过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被广泛宣扬,随着人性的解放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婚姻的结合原因逐渐倾向于自由爱情,且需要男女双方都自愿结合才能实现。原有的婚姻制度逐步瓦解。到了现代,婚姻结合的自由度、自主性、直接性等已经大大提高,公证结婚、恋爱结婚等成为欧洲婚姻结合的主流,神性对婚姻的主导逐渐让位于人性。

二、婚姻生活及同居行为

这里主要探讨的是欧洲的婚姻及性生活自中世纪以来在社会习俗与观念中的发展。中世纪早期教会对婚姻有所保留,很大程度是由于对婚姻性关系心存疑虑,哪怕这种性关系已经通过婚姻得到认可。最经典也是最激进的是中世纪时期婚姻对多比雅三夜这一传统习俗的延续。多比雅三夜是指在祝福以后的三夜,绝对禁止任何性行为。这种传统习俗明显是把神性凌驾于人性之上,是对人的本能的一种压制。于是从十二、十三世纪开始,种种豁免出现,先是封建领主赎买新娘的初夜权,然后是新郎向主教赎买。最终迫于世俗的压力,到中世纪末期新婚禁欲由强制遵守的规定变为一种建议。人的本性逐步被得到尊重。

从中世纪早期开始形成了传统的分类等级:通奸、婚姻、戒欲和保持贞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早期整个欧洲的社会舆论及观念对性行为的排斥和抗拒。首先受到强烈批判的是没有结婚的同居生活在当时也被理解为通奸行为的一种。因为没有受到婚姻规范的性关系体现出人类欲念的卑劣和邪恶,是阻止一个人灵魂得救、灵魂飞升的行为。而婚姻尽管以正式的方式规范了性行为,避免通奸,但婚姻双方仍然要受到严格的指导和监督。在婚姻传宗接代的功能的指导下,性关系只在为生儿育女时才是情有可原的。因此除传宗接代以外的性行为目的都是人类淫欲的体现,都会遭到教士的强烈批判。然而,由于同居是自欧洲古代以来就存在的另一种特殊的婚姻模式,尽管基督教教义认为婚姻是对失乐园中原始婚姻的继承,但随着教会势力的逐渐衰弱,更多人认为先有同居后有婚姻,这样婚姻以外的性关系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没有婚姻这道法定或习俗的仪式或手续,并不会限制同居男女之间情感和性的交流和获得。因此同居这一体现人的本性与自由的行为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逐步被社会大众接受。

三、婚姻的结束

奥古斯丁在《论婚姻的好处》一文中谈到了婚姻的三个好处:繁衍、忠诚和神圣。这里神圣一词的含义为男人和女人要通过夫妻之爱去体会将基督和教众结合到一起的爱⑤,充分体现了在中世纪早期教会极力将婚姻归结为神性和神意,因此教会一直以来坚定地反对离婚婚姻一经祝婚结合,就体现了基督和教众的紧密相连,离婚不仅仅是婚姻双方关系的破裂,更是一种背弃教会、背弃上帝的象征。

在后来教会势力与世俗政权的对抗中,民事当局对离婚和再婚的宽容让教会一直强调的婚姻的不可分离性只能成为一种没有强制力的建议。尽管后来教会提出废除婚姻来掩盖婚姻破裂的事实,但不可否认,婚姻自由即婚姻开始与结束的自由,随着人性和思想的解放,已经被绝大多数的人们接受。既然婚姻的结合已经更多地倾向于情感的证明,那么当婚姻双方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感情破裂时,当然应该顺从本人的意愿离婚。这是近现代欧洲婚姻由神性神圣到人性自由的逐步转化。

四、结语

欧洲中世纪以来,教会势力与世俗政权相互斗争,基督教教义与人的本性相互冲击,从婚姻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欧洲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为教会控制逐步衰弱,世俗政权逐步强化;神性对人性的约束乃至压制也逐渐被人性的解放而解除。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不仅仅是欧洲婚姻生活的发展历程,更是整个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趋势。

性爱与婚姻读后感(3)篇


性爱与婚姻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的原著名为《marriage and morals》,是伯特兰▪罗素于1929年出版的作品,凭借此书罗素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我们看来,直译的话应该是要叫《婚姻与道德》,谢显宁的版本也的确是这么做了。文良文化的这个译本将其译为《性爱与婚姻》,这样的翻译现在看来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事实上我后来特地再去查找了morals的释义,结合作品主要讨论的内容,我认为《婚姻与性道德》才是最合适的。阿尔弗雷德▪金赛也曾在弗洛伊德的作品《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Sexual Theory》)中有过这么一段解释:对社会上层人士来讲,所有有关乎于性的社会行为都被看作是道德问题,而道德这个概念又被视为性道德的同义词。

好了对书名的解释就先到这里,我们还是来看看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吧。

罗素在书中回顾了过去有的或在相对不文明的地区仍存在的制度,以及西方文明中至今仍保留的制度(上个世纪),分析了性道德对个人、夫妻、家庭、国家的影响,从而说明旧的性道德必须改革的理由,同时对新的性道德内容及其改革途径做了阐述。

众所周知,罗素的另一个身份是数理逻辑学家,写作风格一贯简洁缜密,仅从自圆其说的角度来看文章已经将论点讲得足够明白。诚然,和一切改革一样,新道德作为新事物出现,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个提倡性道德改革的人也极易受到苏格拉底式的误解。

我的意思是说,本书的目的在于颠覆旧道德构建新道德,使其难以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再加上章节的排列次序其实并不是太好,或许是为了行文方便,总的看来也能将论点全面地阐释完整,但却少了些层次感,为此我对文章的几个要点重新做了梳理。

首先是基于心理分析研究的纯粹属于个人影响的部分,包括成年时由法律裁定的行为的影响和壮年时所遵守法律的传统观念。罗素本人是非常重视儿童教育的,也曾创办过自己的儿童学校,关于儿童的性教育这部分他肯定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称其代表了真理的一个方面。

在此之上,他批评了旧道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一味施与压制,提倡在儿童阶段就应该将新道德的教育付诸实践,使人们在童年时代受到关于本能方面的教育,教育的功能就是把本能引导到能够导致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活动的方向上去,这里用了火车制动器的例子加以强调。

罗素认为,孩子应当是活泼、愉快和纯真的。在孩子的生活中,内疚、羞怯和恐怖不应该占有主导地位。他们不应该为自己的冲动感到恐惧;他们不应该对探索自然的危险由畏缩之心;他们不应该把它们的本能生活隐藏在黑暗之中;他们不应该把他们所不能自制的冲动埋葬在无意识的深处。

假如要让他们成长为正直的男女,在知识方面是真挚诚实的,在社会方面是宽容豁达的,那么我们必须从小就训导他们,使这些结果成为可能。

其次需要考察男女之间的问题,包括婚姻和婚姻以外的各种关系。

这边提到了基督教的性道德观。在正统的基督教的教义中,婚姻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圣保罗所承认的“防止私通”;另一个是生儿育女。

《旧约》里提到的私通概念对男子其实是很宽容的,在古法里男子只有与已婚女子发生关系才会被谴责,因为他犯了侵犯他人的财产罪,也就是说,男人也许不能与已婚女人通奸,但是,他却可以随意与未婚女人通奸。而女子只要有婚姻之外的男女关系则被视作犯罪。

至于后一个目的则让性道德更加难以为人所承受,为了表示忠于这一动机,男子不惜对女子采用任何残酷的手段。

教会的工作就是使人们接受性的本质就是不圣洁的。教会的工作做得十分彻底,以至于一个男人对任何女人都不可能产生富有诗意的感觉,除非那女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爱情若具有浪漫的成分,必须是柏拉图式的。

即使是现在,从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直到结婚,传统道德一直在毒害着我们的爱情。它使我们的爱情充满了忧郁、恐惧、误会、悔恨和神经紧张,把性的肉体冲动和理想爱情的精神冲动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使前者成为残忍的,使后者成为没有生育的。

美满婚姻的本质是彼此对于人格的尊重,以及肉体和精神方面极为深切亲密的关系,这使得男女之间的真正爱情成为人类所有经历中最美好的事情。和一切伟大而有价值的事情一样,这种爱需要有它自己的道德,而且常常需要为了大的利益而牺牲小的利益,但是,这种牺牲应当是自愿的,否则就会违反为爱情而牺牲的本意。

这么说可能比较隐晦,事实上罗素是不反对婚外情的,他本人也在身体力行这件事。这一点对我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至于我个人对这件事的立场......只能说我已经在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他所提倡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尽力维持一个和谐的家庭是必要的,婚姻中的男女应该有深切而真实的爱情,如果夫妻绝对相爱毫无二心,固然是美满的。罗素提倡的新道德在这里表现为,即时不忠之心真的产生,也不应该视作是可怕的事,如果我们觉得保持忠诚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那么若有偶然的失足还是应该彼此谅解,这需要自制力。

不仅是压制不忠冲动的自制力,还必须控制嫉妒和专横,这样的自制需要从小学习。使用自制的目的,与其说是限制自己的自由,不如说是不要干涉他人的自由,罗素认为,一个人如果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会比较容易去尊重他人的自由和人格。当然如果这个家庭缺少足够的自制力,他们的冲突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这个时候解除婚姻并非一件坏事。

为了解释新道德的核心所在我在这一点上已经拓展过头,这应该是第三点的内容。

第三点是对家庭问题展开讨论,包括三个方面。

一个是在父权家庭的基础上讨论妇女解放,早在基督教产生以前,女性道德的约束是为了确定父亲身份,而男性道德则是由于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教义——在现代则更多的是因为女性的嫉妒,嫉妒在妇女解放中很有势力,妇女解放使女子去争取一个能给予两性自由平等的制度,而不是一个让女性去束缚男性的社会。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离婚,离婚的种类五花八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对此有不同的规定。在两性关系中,彼此始终不渝在动物和人类中都存在,为了保持物种的延续,在不安定的时代或动乱的民族中,父亲的合作对于子女生理上是一种极大的付出。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罗素认为,父亲的作用正在被国家削弱,保护由警察提供,而抚养则可能完全由国家提供,至少在最贫困的人们当中是这样。

第三个方面是关于法律与性的关联关系。首先,法律是在执行为社会采纳的关于性道德问题的法律,其次它也在保护性范畴中个人的一般权利。后者包括保护女性及未成年人和防止花柳病(一种性病)两个部分。

最后一点是人口问题,这个问题涉及范围很广,罗素在这里从卫生方面的问题、个人或公共的经济问题、对世界和平的影响、优生问题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于优生学的部分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另一种是消极的。前者的目的在于增加优良人种,后者的目的在于减少不良人种。目前看来前者比较切合实际,也就是禁止有严重生理缺陷的人进行生育。积极的优生学则在于鼓励具有优良基因的父母在国家的支持下养育众多子女,然而因为我们目前很难确定什么人算得上最优良人种、无法确定我们理想中的人类究竟是什么样子,所以这种可能性还是属于未来的事情。

在过去,不合理的性道德使人们受到许多不必要的压抑,造成人们的诸多痛苦,随着避孕法的进步和普及、以及国家参与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程度不断提高,性道德正在发生变化,新的道德正在建立,这个过程或许艰难,但是毋庸置疑。

至于罗素所提倡的这一套新的性道德,仁者见仁了,书本身呢是肯定值得一看的。

性爱与婚姻读后感 第(2)篇

美好的婚姻来自于哪里n——读罗素的《性爱与婚姻》n正如该书的前言部分指出,《性爱与婚姻》是一部论述爱情、婚姻和幸福的著作,也是罗素的代表作品之一,值得每一位善良、向往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的人去阅读、去品味。是的,读罢此书,掩卷沉思,你一定会有所悟,有所获。即使一些观点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被舍弃,但是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还是会给我们启迪,引领着我们去追寻美好的爱情、两情相悦的婚姻、历久弥新的幸福。而这些是每一个人人生或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书,你还可以了解100多年前人类的爱情、婚姻、家庭的情况,以及当时社会中关于卖淫、娼妓、人口、优生以及性自由等方面的认知。1n夹杂着世俗味道的情感并非一无是处,有些东西要褪去虚浮,而有些则要调节。物质的抚慰成为某种形式的吸引。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选择,我们不应该用道德的眼光去衡量,也不应用普世价值去判断。社会发展的每个时代自成一体,各具特色,我们没有理由被过时的、颓废的荒谬禁锢。活在自己的时代里,才会有阳光的味道。现实世界既有朝气蓬勃,也有萎靡不振,快乐与忧伤如影相随。两情相悦可以化解一切,即使泪流满面,也要拥有一份甜蜜的苦涩。2n宗教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对性的认知和束缚上,对男人和女人有着天壤之别,而这样一种教义,阻碍了人类在爱情和婚姻中美好的体验。任何宗教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既有顺应民意的,也有违背意愿的,更有违反常伦并摧毁人性的。奇怪的是,尽管如此不完美,它还能如此顽强的生存和遗传。如果仅仅以愚昧无知来说辞,似乎还是无法令人信服。或许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抑或困惑,产生一种神行的需求,才会那么不可思议地存在着、流传着。正是因为有着宗教的存在,在男女同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时候,人们的观念是不同的,同一种行为,一方施行就是犯罪,另一方施行只是被谴责。而被谴责的原因是侵犯了别人的财产。根深蒂固的观念和陋习毁掉的不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悲哀。现代社会回归了本性,自由的平等的基础业已形成,但是现实生活中,婚姻生活中仍然少不了那些游历的身影。而且破坏力极强。人性被泯灭,做行尸走肉般的圣者,不如做一个体格健壮的老者。生命失去了价值,只有被奴役的选择。3n因美好爱情,人们的情感需要表达,需要以一种方式诉说,于是把情诗作为寄托,情诗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恋爱自由的人,为了获得爱情的体验,在努力寻找中,产生了这种动力;另一种是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爱情,以个人魅力获取愉悦。浪漫的爱情是生活所赋予的最大快乐和源泉。如果男女之间的爱情炙热、充满幻想和柔情,那么,在这种关系中就存在着某些不可估量的价值。浪漫的爱情还应该成为婚姻的动机。符合社会需求的浪漫爱情才会更持久、更热烈、更有价值。当爱情演变为亲情 ,浪漫只是一种情怀,孩子成为家庭的主角,夫妻之间的爱开始转换,视线得以转移。在婚姻生活中,男女都应该追求平等的性欲,而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更缺乏广泛的认知。社会对男性有较大的包容性,他们忘记了道德的约束。而对于女性,则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给予评头论足,并愤怒声讨,横加指责。男女之间完美的爱情是自由而无畏的,是精神和肉体的平等结合。只有自由的、热烈的、无拘束的和全身心的爱情,才能得到各种善意的回报。正因为这样的爱情凤毛麟角,求之难得,因此,我们生活在痛苦中,而且在苦苦追寻中,碰得头破血流。终其一生,都活在罪恶的深渊里,无力自拔。美满婚姻的本质是彼此对于人格的尊重,以及肉体和精神方面极为深切亲密的关系,这使得男女之间的真正爱情成为人类所有经历中最美好的事情。观念平等、身心自由、亲密无间、价值等同是我们从婚姻中得到幸福的基础条件,所谓最大的幸福有三件:第一是奔放的爱情;第二是幸福的婚姻;第三是美妙的艺术。而我们终其一生,有的也不可得。虽然,美满的生活离不开自我约束,但是,与其约束那丰富而广博的爱情,倒不如约束那狭隘而充满敌意的嫉妒之心。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不幸的爱情千篇一律,美好的爱情万里挑一。与其说是嫉妒毁了爱情,不如说是爱情满足不了欲望。得陇望蜀像一个魔鬼如影相随。4n道德束缚中的自由,源自于男权思想的影响,通过匪夷所思的制度和所谓的宗教戒律,一面以不洁和罪恶为说辞,要求女性尊崇和守制,一面又以自由为借口,自我放纵;道德平等中的自由,源自于女权主义者的道德觉醒,以及社会发展的新的认知,在道德体系的构建中,男女处于同样的坐标系,他们有着共同的责任来维护来构建,而非来自于某一方的约束。现实情况是,这样的自由难以平衡,总是处于此消彼长,因为大多数人为了追求自由而自由,忘记了道德的约束和底线。人类的猎奇心理强大,越是隐秘的越想得到答案,并为此不遗余力,一旦幻象破灭,反而会失去兴趣。如同每天大鱼大肉,久而久之,亦会丧失食欲。当然,有些改变也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程,n

性爱与婚姻读后感 第(3)篇

1.女性身份的低微源于旧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在进行体力劳动获得生存资料的时代,女性更加依赖于男性,因此生存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表现为女性身份较低。女性的性自由受到的道德约束较大很大也取决于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存资料的获得已经不仅限于体力劳动了,女性的人格我越来越独立。包括性自由,政治权利等等已经同男性趋于平等。甚至某些方面还得到了社会的优待。2.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宗教在特定时代极大的影响的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书中所述,大部分的宗教都觉得性是一种罪恶多有不解。性是罪恶的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是基于何时的呢?或者说是怎样形成的呢?无论哪种宗教或者社会道德观似乎都对人类本性的东西加于抑制,比如吃和性。但是我觉得不正是人类的这种本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吗?

幸福的婚姻读后感4篇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我收获颇丰。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幸福的婚姻读后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幸福的婚姻读后感 篇1

爱情实验室心理学报告——《幸福的婚姻》读后感:

《幸福的婚姻》这一本书,是西雅图爱情实验室心理学报告,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弋特曼的经典作品。

这一本书和其它类的婚姻情感书籍最大的不同是,它基于大规模的家庭关系研究,并有着长达40年的跟踪报告,它基于真实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结论,这是一本用数据来作婚姻导向的书。

弋特曼被称为“婚姻教皇”,他预测离婚的准确率高达91%,有一半的离婚发生在结婚后的头七年,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七年之痒。

问题婚姻在日常交流中就能显现出来。

交流过程中,批评、鄙视、辩护、冷战,只要有一方或者多方出现,那么沟通必然不会顺畅。

谈话以苛刻的开始,谈论的中心在于指责对方,尤其是攻击对方的人格时,这会引起人的自我保护机制,隔绝对方传送过来的信息。

当人受到批判时,习惯性地自我辩护,在交流中为自己辩护,实际上是反过来责备伴侣,而辩护的潜意识是我是对的,是你导致问题出现的,这也会导致冲突升级。

鄙视一旦存在,说明这个婚姻正走向毁灭或者名存实亡的结局。这是让对方知道你讨厌他,这会让冲突到最大化直至不可逆转。与一个讨厌自己的人相处是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一想到两人还生活在一起,甚至还呆在同一个房间,也会让人感觉压抑和愤怒。

当一方出现情绪淹没感时,就容易陷入冷战,拒绝与对方进行交流沟通,即使心里有万种想法,但在对方看来是无视对方的存在。交流断掉,彼此心存爱意也无法发现。

还有些婚姻破裂的迹象,对彼此生活糟糕的回忆,对婚姻无处不在的消极看法,以及夫妻间感情修复尝试的失败。

一是完善你的爱情地图。

了解对方的喜爱,知道对方的信念,明白对方的节奏。彼此了解,更能产生共情能力。了解对方,会知道对方在遇到大冲突时会有怎么样的反应,越能与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联系。夫妻之间可以适当地留些空间,给予彼此人格、经济、精神、人际独立发展的空间,但同时尽可能地理解对方。了解对方并不代表是控制对方,你越清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对他的各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在平时细微处越能知道对方的情感变化。

二是喜爱和赞美对方

喜爱和赞美对方是幸福婚姻的基础,即使是那些不善于语言的人,在日常行为,在一举一动中,对伴侣的喜欢都能让对方察觉到。

会步入婚姻,对方有你欣赏的优点,有你喜爱的性格。对欣赏和喜爱消失时,婚姻也渐渐步入到平淡无激情的地步。

中国人含蓄,不善于表达。靠用猜的方式,往往有误差,大胆直白的语言能让双方语言一目了然。

出自内心的喜爱,那是陷入甜蜜恋爱的首要条件,婚姻繁琐忙碌也要不忘初心。

三、彼此靠近而非远离

每一天有意识地向对方靠近。你想要感情亲密些,那么就应该有人往前迈,你们两个才能意识到对方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情感好坏真的不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更需要的是经营。相爱相守,白头偕老。

四、让配偶尔影响你

两个人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若是遇到可以解决的,冷静下来总归能解决得了。若不能,那么,不管你喜不喜欢,那么妥协则是你惟一的方式。

你对配偶表达妥协,并不是说明你的观点是错误的,只要不是涉及到你不可动摇的原则,那么让配偶影响你,你愿意为他改变。

五、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

问题存在,彼此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以温和的方式开始,以妥协收场。

在争论的时候,记得目地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于解决问题不利的因素少提出,如对于对方的批评,消极对待问题。

两个人合理解决问题,围绕这个中心点,那么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

六、学会化解僵局

有些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那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性格上的某些不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童年经历、成长方式,那些种种的不同导致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存在个人的性格中。

如宗教信仰不同的两个人可能会为了简单的一顿饭而争吵,性格相反的两个人会为同一事情反复争论。这些问题最终是无法化解,能化解的是个人情绪和看法。

当你把对方以与你不同的地方,甚至是特立独行的怪点,看成是一种幽默的个性,不必为对方的马大哈而郁闷,也不必因此对方心直口快而烦恼。

学会与问题相处则是最佳的方式。

七、创造共同意义

梦想是指希望、志向和愿望,它们都是你身份的一部分,给你树立目标,让你的生活充满意义。

梦想可能是一件小事,如每周末看一场电影浪漫,也可能是一件大事,如想买一套心仪的房子。也可以是业余爱好,平时生活习惯等等。

尊重彼此的梦想,是幸福婚姻的秘诀。即使你不赞同对方的梦想,那么也要理解对方的梦想。这会让你们拥有共情的能力,想知道对方想做什么是高情商夫妻的表现。

你可以为对方的梦想提供财力的支持,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最高级的梦想是把对方的梦想纳入自己的梦想中。

夫妻之间可以创造属于自己家庭的仪式,为每一个过生日的家人一起制作蛋糕,每年固定时间拍个全家福。

爱情不是婚姻的全部内部,矛盾不是婚姻的惟一主题,有着共同意义是婚姻的追求。

幸福的婚姻读后感 篇2

中国式的家庭排序是这样子的,第1位是孩子,第2位才是自己。也就是说我们往往把家庭关系的看作是亲子关系,其实,家庭关键的核心在于婚姻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在我们和我们的配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我们才能会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本书《幸福的婚姻》的作者约翰戈德曼,号称美国的婚姻教皇,他可以在短短5分钟的时间内作出预测,一对夫妻是否会离婚,他的准确率高达91%。

这本书里面的一些数据,都是基于约翰戈得曼博士,在16年的时间内,他在西雅图的爱情实验室里面的数据分析得出来的,约翰戈德曼博士,他在美国的西雅图修建了一些公寓,然后供一些夫妇来周末度假居住,并以此来对他们的行为和语言进行监测和观察。

通过他的观察和研究,他最终总结出了7个能使婚姻免于破裂的法则。

首先,如何能看出一对夫妻,是否会离婚的几大迹象。

第1个迹象,苛刻的开始

一个苛刻的开始,就注定了整场谈话的失败。

“你是不是应该为这个家做点什么?比方说洗个碗拖个地。”这就是一个苛刻的开始,我们不仅要让他去做洗碗和拖地这个动作,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产生对家的内疚感。

第2个迹象,末日4骑士

骑士1:批评。

“你为什么总是记不住?我已经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袜子不要放在沙发上。”这就是批评。

骑士2:鄙视。

“你就是这样一个不知道为别人考虑的人,不知道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人。”这就是鄙视,鄙视的程度是比批评更深。

骑士3:辩护。

“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辩护是我们想在冲突中获得胜利。但其实,在争吵中,是不可能有谁会赢的。

骑士4:冷战。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当批评鄙视和辩护,充斥在整个家庭生活当中,那么冷战也就会随之而来发生。

第3个迹象:被消极情绪淹没

情绪淹没意味着配偶的消极情绪,无论是假借批评,鄙视还是辩护,突然爆发,而且势不可挡,让你觉得自己不堪一击。

一场婚姻的破裂是可以预见的,先是以习惯性的苛刻开始,接下来争论期间出现了批评,鄙视,辩护,冷战4位骑士,并带来频繁的情绪淹没感。

第4个迹象:身体语言

人类学方面的证据表明,我们人从原始人类进化而来,原始社会母亲是负责哺乳的,所以要求他能够较快的放松自己的心情,从紧张中平复出来,从而能分泌出更多的乳汁。而男性的肾上腺素很容易被释放出来,而且男人不容易冷静,是因为他们能够更加的保持警惕,从而能够捕获到更多的猎物。

所以,当家庭里面充斥着苛刻,鄙视,批评,辩护以后,男人就会倾向于选择,来通过冷战的方式保护自己,这是动物的一个本能的选择,男人试图避免冲突。

第5个迹象:失败的感情修复尝试

当夫妻双方吵完架以后,男的试图去和好说“。我们到楼下去散个步吧。”如果这个时候女的说,“好呀,等我换个衣服吧”这就是一个成功成功的感情修复。。而如果这个时候女的说“要散步你自己去”。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感情修复。

第6个迹象,糟糕的回忆

当一对夫妻被消极情绪包围时,他们对过去的生活只剩下了一些糟糕的回忆的话,那么他们离离婚也就不远了。

那么,如何来修复和拯救我们的婚姻呢?约翰戈得曼博士给出了我们7个法则,帮我们渡过危机,拯救婚姻。

幸福的婚姻读后感 篇3

看幸福的婚姻一书,书中有个比喻触动了我,婚姻中的夫妻二人就像齿轮。第一,齿轮咬合在一起,必定有齿凸出去有槽凹进来,夫妻生活中二人有进有退才能使婚姻在正确的轨道上越行越远。第二,主动轮顺时针转到从动轮必定逆时针转动,表面看起来两个轮子方向相反,但目的是一致的,齐心合力才能使婚姻的列车往正确的方向行驶。

第三,同一时间内两个齿轮只有少数几个齿是互相接触的,其他齿是分开的,但必须保持有几个齿正常咬合在一起,否则机器就要停止运转了。就像夫妻,不是每天都任何时间都在一起,但必须保证有一段时间是在一起交流磨合的,否则分居必定没有好下场。

之前很久看过这本书,也是樊登推荐的,今天在听樊登再次讲,很多细节都回忆起来了。

所以这六个状况苛刻的开始,末日四骑士、情绪淹没、身体指标变化、失败的情感修复和回忆很糟糕就代表着这个婚姻会出现问题。一定要避免!如何避免?方法论是:完善爱情地图;培养喜爱和赞美;彼此靠近,肢体上心灵上,减压谈话,不要说教;让配偶多影响你的决定;讨论问题是温和开场,妥协结束;与一些没法解决的问题和睦相处;创造共同的意义。

幸福的婚姻读后感 篇4

婚姻幸福的“七大法则”——约翰•戈特曼《幸福的婚姻》

一是完善你的爱情地图。

了解对方的喜爱,知道对方的信念,明白对方的节奏。彼此了解,更能产生共情能力。了解对方,会知道对方在遇到大冲突时会有怎么样的反应,越能与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联系。

夫妻之间可以适当地留些空间,给予彼此人格、经济、精神、人际独立发展的空间,但同时尽可能地理解对方。了解对方并不代表是控制对方,你越清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对他的各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在平时细微处越能知道对方的情感变化。

二是喜爱和赞美对方。

喜爱和赞美对方是幸福婚姻的基础,即使是那些不善于语言的人,在日常行为,在一举一动中,对伴侣的喜欢都能让对方察觉到。

会步入婚姻,对方有你欣赏的优点,有你喜爱的性格。对欣赏和喜爱消失时,婚姻也渐渐步入到平淡无激情的地步。

中国人含蓄,不善于表达。靠用猜的方式,往往有误差,大胆直白的语言能让双方语言一目了然。

出自内心的喜爱,那是陷入甜蜜恋爱的首要条件,婚姻繁琐忙碌也要不忘初心。

三、彼此靠近而非远离。

每一天有意识地向对方靠近。你想要感情亲密些,那么就应该有人往前迈,你们两个才能意识到对方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情感好坏真的不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更需要的是经营。相爱相守,白头偕老。

四、让配偶尔影响你。

两个人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若是遇到可以解决的,冷静下来总归能解决得了。若不能,那么,不管你喜不喜欢,那么妥协则是你惟一的方式。

你对配偶表达妥协,并不是说明你的观点是错误的,只要不是涉及到你不可动摇的原则,那么让配偶影响你,你愿意为他改变。

五、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

问题存在,彼此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以温和的方式开始,以妥协收场。

在争论的时候,记得目地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于解决问题不利的因素少提出,如对于对方的批评,消极对待问题。

两个人合理解决问题,围绕这个中心点,那么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

六、学会化解僵局。

有些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那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性格上的某些不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童年经历、成长方式,那些种种的不同导致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存在个人的性格中。

如宗教信仰不同的两个人可能会为了简单的一顿饭而争吵,性格相反的两个人会为同一事情反复争论。这些问题最终是无法化解,能化解的是个人情绪和看法。

当你把对方以与你不同的地方,甚至是特立独行的怪点,看成是一种幽默的个性,不必为对方的马大哈而郁闷,也不必因此对方心直口快而烦恼。

学会与问题相处则是最佳的方式。

七、创造共同意义。

梦想是指希望、志向和愿望,它们都是你身份的一部分,给你树立目标,让你的生活充满意义。

梦想可能是一件小事,如每周末看一场电影浪漫,也可能是一件大事,如想买一套心仪的房子。也可以是业余爱好,平时生活习惯等等。

尊重彼此的梦想,是幸福婚姻的秘诀。即使你不赞同对方的梦想,那么也要理解对方的梦想。这会让你们拥有共情的能力,想知道对方想做什么是高情商夫妻的表现。

你可以为对方的梦想提供财力的支持,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最高级的梦想是把对方的梦想纳入自己的梦想中。

夫妻之间可以创造属于自己家庭的仪式,为每一个过生日的家人一起制作蛋糕,每年固定时间拍个全家福。

爱情不是婚姻的全部内部,矛盾不是婚姻的惟一主题,有着共同意义是婚姻的追求。

幸福的婚姻 读后感(3)篇


幸福的婚姻为何?幸福是相对的,而婚姻是一种关系。婚姻是否幸福,关键是两个人是否合得来,然后有着感情基础、去赞美,去欣赏。

生活本来就是繁琐的日常,日常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批评和鄙视。这些是不幸婚姻的源头。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沟通<理解<包容<妥协,最后化解。而这些知识本书有专门的介绍。幸福的婚姻,尽量避免苛刻、批评、鄙视、辩护、冷战。

现在与娜先生在谈恋爱。娜先生和我关系,以前一直很纠结,用大学室友的一句话“合适的人在不合适的时间遇见了”。我们是高中同学但不认识,又是大学一个专业的,毕业后虽有联系,但从不涉及感情方面。而我这个人,是多情又深情(多次被娜先生批评)。大学时,纠结着很多女孩,实则专情不足多情有余(渣男)。这些, 她一直看在眼里,所以,我们不在一起必然。

毕业后,两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感情。而在此,我要非常感谢的前女友,她带走了我的幼稚。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娜先生看待问题观念,有了相同的认知。本来不可能的两个人,又在缘分的驱使下人生轨迹重合了。

算下来,和娜先生,09年时距离就很近了,可13年才认识。后来,我们确定关系后,进一步的了解,才发现两人份交集很广。而说到婚姻,现在的自己越来越没自信,能不能给娜先生幸福。自己想的太多,搞很自卑,她老是说别想太多,那就尽人事,听天命吧。但不曾,怀疑过娜先生就是我婚姻的开始。

娜先生说“有一次,在网上看到我找的女盆友了,心里很不舒服,现在想想自己真的是后知后觉”。回首往昔,真正后知后觉的是我呀。

娜先生,《辛福的婚姻》读完了,余生请多指教。

与我们中国人家丑不愿外扬的习惯不同,外国人已经习惯了各种心理咨询,当他们觉得自己的婚姻出现问题时,也愿意去求教相关专家,而我们则只能向极少数的知己倾诉。本书的作者约翰·戈特曼博士,是美国著名的研究婚姻与家庭的权威人士,同时也是西雅图婚姻与家庭研究所的负责人之一。戈特曼博士把婚姻与家庭当作一个科研项目来研究,在这个研究所里,除了日常接与我们中国人家丑不愿外扬的习惯不同,外国人已经习惯了各种心理咨询,当他们觉得自己的婚姻出现问题时,也愿意去求教相关专家,而我们则只能向极少数的知己倾诉。本书的作者约翰·戈特曼博士,是美国著名的研究婚姻与家庭的权威人士,同时也是西雅图婚姻与家庭研究所的负责人之一。戈特曼博士把婚姻与家庭当作一个科研项目来研究,在这个研究所里,除了日常接待各类前来咨询的夫妻,对他们的问题加以处理,他们还会跟踪调查那些从这个研究所走出去的夫妻,查看他们婚姻治疗的效果。正是因为有过长达十多年的跟踪调查、走访研究,戈特曼博士关于婚姻给出的意见,才不像很多婚姻咨询专家那样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充满了实践的智慧。比如,如果被问及什么是幸福婚姻,我们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不吵架、和和美美的两口子才是幸福的,但这恰好是关于婚姻的一个误区。戈特曼博士在本书中指出,幸福的婚姻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争吵,但是与那些不幸的婚姻相比,这些争吵都只是就事论事,不会上升到对对方的人格侮辱。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就好像我们很难只是单纯地体罚一下小孩子,我们在打他屁股的同时,会忍不住说“你这个坏孩子”或者诸如此类的打击人的话。幸福婚姻的方法需要学习。比如,幸福婚姻的五个法则:温和讨论,有效修复,检测身体信号,学会妥协,容忍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n1.以温和的方式开始。2.学会提出和接受感情修复尝试。3.自我安抚和互相安抚。4.妥协。5.容忍对方的缺点。

冲突的解决不在于改变一个人,而在于协商,寻找共同点,找到双方都能适应的方法。帮助配偶减压的基本原则是:理解必须先于建议。你必须让配偶知道,在你提出解决方法之前,你完全理解并同情对方遇到的困境。大多数情况下,配偶跟你谈论这些根本不是叫你想出一个解决方法,你只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就行,或是提供一个哭泣时可以依靠的肩膀。

学会彼此靠近、倾听和交流,并及时给予理解、包容和感情支持,而不是道德判断。

本书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基于大量的研究和事例。推荐阅读,期望每个家庭都能拥有幸福的婚姻!

《婚姻百味园》读后感1000字


《婚姻百味园》读后感1000字:

感谢神的恩典,因为他一直照着他所应许的那样以诚实恩待我。为生命中所有的恩典向主献上赞美和感恩,包括能读完这本书,就是〖婚姻百味园〗,荣耀归给主。

今天才算读完这书,就是粗略的读了一遍,不算细读,但也收获颇多了,这本书有五十二种香料,每种香料后都附有神的宝贵话语,很好读,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婚姻生活也需要智慧来养护,也有很多的功课需要学习,也是必须学习的。

是的,我们都想婚姻幸福甜蜜而不是痛苦眼泪,所以我们才会来到这里学习追求,是带着负担问题来的。我有很多时候感觉自己的婚姻不正常不对劲不舒服,又诊断不出问题的根源,不知问题出在哪怎么下手解决。祷告的时候,也没办法做很细致的祷告。我真的希望主快快的来帮助我,不过我知道主有祂自己的时候,我也知道祂会按着祂自己的方式帮助我;这不,对这本书的学习,岂不就是主的恩典,岂不就是主医治的其中一个过程呢!

我从前会羡慕很多人的婚姻,因为感觉真的很好,比我的和睦平和多了。或许我只看到了表面,我更应该用心里的眼睛和智慧看,或许我不用羡慕任何人的婚姻,我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现在我比较能接受我的婚姻,包括属于我的一切。

本书的每一种香料都是我的婚姻迫切需要的,我也求神帮助我学好每一课,留住这些香料在我的婚姻中,也给我行动的能力。

先说第一课“一生的承诺”,纠正了我对婚姻的认识,婚姻中最重要的是委身,不再是随时想逃之夭夭。第二课“我是你的粉丝”,不要把对方的存在和一切负出当作理所当然,且要用口结出美好果子来。第三课‘一起祷告’,书上说“没有什么比在神面前一起祷告,以神为中心更能增进夫妻关系了”我赞同。第四课“离开父母两个联合”,婚姻要幸福,必须让情感和心理都“离开父母”二人联合。第五课……第六课……。我知道每一种香料都需要好好学习慢慢应用于生活中的。

在这里我想好好说一下“带刺的舌头”这一课,“照样,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最小的火焰能点着最大的树林”,是的,舌头最能伤人,尤其是自己的家人,不得不承认,我很难控制自己的舌头,也制服不了己心,特别是被气恼激怒的时候,我伤害我的孩子我的丈夫和我的家人,原谅我,宽恕我主,我真的不会说话,求主帮助我不再对任何人乱贴标签,也不再说一些使人厌烦的,心灰意冷的,偏激的,在伤口上撒盐的话,并且帮助我要快快地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用爱心说诚实话,依靠圣灵说话……求主怜悯我、帮助我、带领我,让我的家庭——合神心意、幸福快乐。

《西方婚姻史》的读后感2000字


欧洲自中世纪以来,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生活,其发展都体现了欧洲逐步摆脱教会全面控制、解放人性的趋势。本文将以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婚姻发展为切入点,着重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婚姻状况,探讨欧洲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的发展趋势。

一、婚姻的结合

受基督教教义中原罪观念的影响,教会对婚姻是持否定态度的。基督教的早期传统认为,贞操优于婚姻,守身如玉是一种被推崇的价值取向,只有绝对贞洁的处子才能得救。而婚姻是罪恶的行为,婚姻的结合是由于人类卑劣的交配本能和欲念而带来的无奈之举。结婚总比受欲火煎熬好。(圣保罗)这句名言表明了基督教对婚姻的有所保留婚姻的结合仅仅有两个作用,一是繁衍后代,二是避免通奸。

这种传统观念与当时教会对社会生活的控制相结合,就相应导致了各种婚姻结合条件、形式、礼仪等方面的繁杂苛刻。起初由于早期的基督教理想为保持纯洁和贞操,教会是自身置身于婚姻仪式之外的,尤其在西方。然而,随着教士的精神权威和控制影响到社会生活,人们邀请教士参加婚礼作为证人,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到后来演变为教士祝婚。但这种祝婚也仅仅存在于男女双方都保有贞操的婚姻中,对于其它被认为不纯洁的婚姻的结合教士往往拒绝祝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中世纪婚姻的结合一直在神性的影响乃至主导之下。而我们现代观念中的婚姻自由结合、爱情等因素则不能得到当时教会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认可。

中世纪后期及文艺复兴时期则为欧洲婚姻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作了关键性的过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被广泛宣扬,随着人性的解放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婚姻的结合原因逐渐倾向于自由爱情,且需要男女双方都自愿结合才能实现。原有的婚姻制度逐步瓦解。到了现代,婚姻结合的自由度、自主性、直接性等已经大大提高,公证结婚、恋爱结婚等成为欧洲婚姻结合的主流,神性对婚姻的主导逐渐让位于人性。

二、婚姻生活及同居行为

这里主要探讨的是欧洲的婚姻及性生活自中世纪以来在社会习俗与观念中的发展。中世纪早期教会对婚姻有所保留,很大程度是由于对婚姻性关系心存疑虑,哪怕这种性关系已经通过婚姻得到认可。最经典也是最激进的是中世纪时期婚姻对多比雅三夜这一传统习俗的延续。多比雅三夜是指在祝福以后的三夜,绝对禁止任何性行为。这种传统习俗明显是把神性凌驾于人性之上,是对人的本能的一种压制。于是从十二、十三世纪开始,种种豁免出现,先是封建领主赎买新娘的初夜权,然后是新郎向主教赎买。最终迫于世俗的压力,到中世纪末期新婚禁欲由强制遵守的规定变为一种建议。人的本性逐步被得到尊重。

从中世纪早期开始形成了传统的分类等级:通奸、婚姻、戒欲和保持贞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早期整个欧洲的社会舆论及观念对性行为的排斥和抗拒。首先受到强烈批判的是没有结婚的同居生活在当时也被理解为通奸行为的一种。因为没有受到婚姻规范的性关系体现出人类欲念的卑劣和邪恶,是阻止一个人灵魂得救、灵魂飞升的行为。而婚姻尽管以正式的方式规范了性行为,避免通奸,但婚姻双方仍然要受到严格的指导和监督。在婚姻传宗接代的功能的指导下,性关系只在为生儿育女时才是情有可原的。因此除传宗接代以外的性行为目的都是人类淫欲的体现,都会遭到教士的强烈批判。然而,由于同居是自欧洲古代以来就存在的另一种特殊的婚姻模式,尽管基督教教义认为婚姻是对失乐园中原始婚姻的继承,但随着教会势力的逐渐衰弱,更多人认为先有同居后有婚姻,这样婚姻以外的性关系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没有婚姻这道法定或习俗的仪式或手续,并不会限制同居男女之间情感和性的交流和获得。因此同居这一体现人的本性与自由的行为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逐步被社会大众接受。

三、婚姻的结束

奥古斯丁在《论婚姻的好处》一文中谈到了婚姻的三个好处:繁衍、忠诚和神圣。这里神圣一词的含义为男人和女人要通过夫妻之爱去体会将基督和教众结合到一起的爱⑤,充分体现了在中世纪早期教会极力将婚姻归结为神性和神意,因此教会一直以来坚定地反对离婚婚姻一经祝婚结合,就体现了基督和教众的紧密相连,离婚不仅仅是婚姻双方关系的破裂,更是一种背弃教会、背弃上帝的象征。

在后来教会势力与世俗政权的对抗中,民事当局对离婚和再婚的宽容让教会一直强调的婚姻的不可分离性只能成为一种没有强制力的建议。尽管后来教会提出废除婚姻来掩盖婚姻破裂的事实,但不可否认,婚姻自由即婚姻开始与结束的自由,随着人性和思想的解放,已经被绝大多数的人们接受。既然婚姻的结合已经更多地倾向于情感的证明,那么当婚姻双方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感情破裂时,当然应该顺从本人的意愿离婚。这是近现代欧洲婚姻由神性神圣到人性自由的逐步转化。

四、结语

欧洲中世纪以来,教会势力与世俗政权相互斗争,基督教教义与人的本性相互冲击,从婚姻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欧洲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为教会控制逐步衰弱,世俗政权逐步强化;神性对人性的约束乃至压制也逐渐被人性的解放而解除。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不仅仅是欧洲婚姻生活的发展历程,更是整个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趋势。

《找到自己婚姻的亮点》读后感


《找到自己婚姻的亮点》读后感
陈文杰 初二年级

今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题,要我们各读一篇文章,写篇读后感。于是有了下文。

婚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每个家庭并不可少的。有些人可能会抱怨自己的不幸福,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就在早上,我看了一篇意义深刻的文章《找到自己婚姻的亮点》,这篇文章的中心最让我受益了。

主人公王纯的好朋友小燕嫁了个非常有钱的老公,这使王纯很难过,于是在自己老公面前吹嘘小燕老公。就在一次王纯回老家时又碰上了小燕,她们欢快地聊起天来,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双方的老公。经过一番掏心掏肺的倾诉,王纯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小燕虽然收获了金钱和名誉,但失去了爱情。而自己却收获了满满的爱,老公虽然赚钱不多,但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在文章中,王纯是个现实的人,她没顾及老公的感受就吹嘘别人的老公,这是很不好的。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就因为没有了物质上的满足,双方便闹的水深火热,为此,很多家庭都破裂了,有的另找幸福而去,有的依然坚守阵地。就比如我的父母,我的爸爸成家了,而我的妈妈却还是孤单一人带着我。他们当时怎么就没有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呢?

如果世间的人都有双发现幸福的眼睛,那么这社会还有那么多离婚的人吗?在婚姻里,别老盯着别人的锅盖看,要知道,家家的锅底都是黑的。白璧微瑕才是婚姻常态,只要你不羡慕别人的幸福,善于找到自己婚姻的亮点,就能收获幸福。

空巢婚姻读后感600字(3)篇


空巢婚姻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小说所指出的“空巢”问题值得每对夫妇去正视思考,如果你对家庭还算重视的话。两周来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小说,恍然有种看国产电视剧的感觉。rn 小说语言平淡朴实,情节简单,围绕着三代人的婚姻生活展开。姚澡花作为寡妇攀“高枝”,名声扫地,作为女儿的胡丫也感到丢脸害臊,最终姚澡花孤身一人死在村里家中;胡丫一心想离开村庄,不曾考虑自己与白宁在学识和思想上的差距,便与白宁相恋,跟随白宁来到城镇生活,两人的内心渐行渐远,争吵打闹成了家常便饭,以悲剧收场;胡静作为白宁和胡丫的独生女,虽父母亲疼爱,但天天鸡犬不宁的家庭让她有了远离这个家的想法,毕业之后最终选择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工作生活,结婚生子,开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夫妻双方因聚少离多,生活上的困难沟通不及时,工作上的烦恼又互不相知,未能在对方遇到事情时及时互助,更因异地的限制让双方亲密不再,渐渐地感情也疏离了,引发一系列婚姻问题,精神或者肉体出轨,幸运的是,最终胡静和王国庆都选择了回归家庭……rn 结尾没有对所有人的归宿都一一道来,但胡静以自己亲身经历悟出的话语诠释了婚姻的相处之道,“把对方的需求放在首位,让对方感觉自己是爱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相扶相伴着走过一生,这才是世上最深挚、最浓厚、最牢固、最持久的情感。 ”n 但是最最重要的还是陪伴,陪伴才是最真实的温暖和依靠。

空巢婚姻读后感600字 第(2)篇

总的来说 写得真好. 每个人物的刻画太好了 忧郁的愤怒的无奈的每个人物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 从第一代开始 本来以为三代人的笔墨会是同等的 但是其实越到后面才越是重心. 第一代 本来就是最原始最nature的一代人 描写的也很到位 最基础的需求 最简单的要求 最浅显的目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基础最基础. 第二代 开始注入新鲜的色彩 激情留下的新生命 从农村来到了城市 结果发现也不过如此 需求层次整体提升一个台阶 从以前的地为床天为被来到了小楼 结果还不如自己的天大地大. 但是毕竟来到了新的环境 心里的虚荣心以及文化层次的不同仍然给两个人带来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第三代 越来越好了 上了大学 婚姻也变成自由恋爱 激情反倒是被稍微压抑了一会儿. 但是人活的越近现代 心里面的 世间的诱惑就越多. 金钱诱惑 男女诱惑 权势诱惑. 于是你不是你 你又是你 我不是我 可我仍然还是我. 真真假假孰真孰假? 最美好的莫过于每一段的“美好结局”罢. 最初一代 寡妇的妥协. 第二代 精神崩溃后 平静生活的妥协 第三代 携手共进 归于平淡真实的妥协. 太难过 太压抑却又太美好. 珍惜生命中每一点每一滴. 

空巢婚姻读后感600字 第(3)篇

给4星好评。以前总是听过空巢老人空巢儿童,实际上,更多的是空巢婚姻,两个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到底是为何走入婚姻,有为何不去维护婚姻,人人盼着天下能有一个人与自己相伴到老,可是,现实是青壮年夫妇外出打工,小年轻夫妻异地工作,这些内因外因造就了婚姻不能完整,在25-35岁这样的年纪,抚养孩子,爬升职位一点都不得空,最最考验的就是这段时间,多少人是一个人背负家庭的重担,男人仿佛成了家庭的倒影,水中花、镜中月,孩子病了送医院能不能靠孩子爸,自己累了能不能依靠爱人。出轨,小三,寻找真爱等插曲就开始了。不是一个独立、贤惠的人就能有好的婚姻,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就这样女主都被折磨出神经病了。怪不得说中国满大地都是焦虑的妈妈,家庭都是缺失孩子爸爸。这样的家庭怎么造就心态完整的孩子。不完美的婚姻都快要成了中国的特色婚姻。心大一点。日子总要过。

读《婚姻的意义》有感


关于性别的一些思考

——读《婚姻的意义》有感

当今文明受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标榜追求个体解放、消解现成的理论、摧毁传统文化,极易让人剑走偏锋。面对现代青年基督徒中许多错误的婚姻观,提姆?凯勒牧师所著的《婚姻的意义》以圣经为基础,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婚姻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婚姻的意义及通往幸福婚姻的秘诀。在娓娓声中以摧枯拉朽之态纠正了当代人自私偏执的婚姻观,以真理为根基,用爱建构出一个完整又正确的婚姻理念,回到上帝起初设立婚姻的心意中来,让基督徒在婚姻中体认上帝的救赎之爱,塑造彼此的品格得以成圣,并且借着连和生儿育女、创造稳定的人类社会共同体。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有一个21岁的美国女大学生杰米·雷恩斯从18岁开始服用睾丸素(这种激素能使变性者的容貌更加男性化),并且用照片记录下每一天她外貌上的变化。一开始她只打算拍一年,但第一年她的胡子没长出来。第二年变化越来越多,她的脸开始变长,脸上的婴儿肥也没有了。服用睾丸素两年后,她开始有胡子了,为此她兴奋不已。直到服用睾丸素三年多后,雷恩斯长出了"骄傲"的浓密胡须。在YouTube上一直关注她的小伙伴们也都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并且有了完美的结局。

我看不懂这个妹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态,并且我很纠结该称呼她为Miss.还是Mr.,我更不懂这些看客们的心理,何以为一个违背伦理的事情摇旗呐喊。这也许就是后现代主义下的人们的心理表白,认为性别纯粹是"社会构建".他们认为性别不是生物学决定的,而是文化习得的。不仅性别是没有固定"本质"的纯粹社会产物,人类身体本身也以多种方式受到社会力量的形塑和改变。我们能够赋予我们的身体以不同于通常被认为"自然的"那种意义。个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包括锻炼、节食、穿孔,展现个人的风格以及接受整形外科和变形手术等——选择构建和重构他们的身体。

而这些"弄潮儿们"所谓的性别的"自然意义"就是圣经中神最初对性别角色的定义。创世纪1:27中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圣经中第一次提到人类创造时就提到了性别的分角色塑造。在本书中,作者提到"这意味着,我们的男人身份和女人身份不是次生的因素,而是人性的本质。神并非将我们造成一种通用人类,后来分化为两性;不是,神从一开始就把我们造成男性和女性".可见,神对男性和女性角色有不同的心意更有不同的角色塑造,并且赋予男人和女人不同的能力来完成各自的呼召,从生理上、社会分工上、家庭职责中完成神的使命。如果我们故意无视神的设计,轻视这些性别恩赐,那么我们就不能理解自己甚至会陷入迷失中。

今天的我们被称为"迷失的一代",因为我们找不到存在感和生存的意义。于是我们迷失在虚拟世界中、迷失在毒品药品中、迷失在欲望沼泽中,到现在甚至于迷失在性别定义上:我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这真是何等悲哀!也许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重寻自己,用神的话语模塑一个本我,摸清造物主的心意,活出人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读《幸福的婚姻》有感800字


读《幸福的婚姻》有感800字

本月阅读书籍是《幸福的婚姻》。婚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尽管是夫妻关系,也属于人际关系中的一项,夫妻关系的处理关系到婚姻是否幸福。在这本书中,作者为读者阐明了"婚姻末日四骑士"的概念,同时提供了7条法则,帮助人们正确的处理夫妻关系,建立幸福的婚姻,并且尽可能的避免婚姻的解体。

"末日四骑士"来自《圣经·启示录》中提到的世界末日时会出现的四个骑士,这四位骑士代表的其实是四种态度,这四种态度是具有毁灭性的,它们会严重破坏人际关机。所谓"婚姻末日四骑士"也就是指会破坏我们婚姻生活的四种恶劣态度。我们都知道恶劣的态度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我们却经常在婚姻中运用这四种态度,所以夫妻关系会不断恶化。这四种态度分别是:批评、轻蔑、反击和筑起围墙。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委屈时,经常伴随着对对方的批评;同时,我们有时会从语气和面部表情中传达出嘲笑和轻蔑,这是非常伤害人的态度,导致双方无法心平气和的解决矛盾;再者,就是反击,在出现矛盾的时候,人们会有两种反应,第一就是反击,今儿矛盾升级,夫妻关系四分五裂;第二种反应也就是最后的第四骑士:筑起围墙,它的意思相当于逃避和退缩,我们都知道,逃避和退缩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筑起围墙"同样不会带给人幸福的婚姻。

第二个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7法则,运用7条法则,获得良好沟通,建立幸福家庭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这7条法则分别是:改进你的"爱情图谱"、培养你的喜欢赞赏、彼此关注、让配偶影响你、解决可解决问题、克服固步自封、寻求共同意义。这7条法则总体就是提醒读者,要投入精力去经营婚姻,练习着建立双方亲密的关系,真正投身于爱人的需求和爱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沟通,达成共识,互相尊重,增进情感,形成良性循环,收获幸福婚姻。

这本书之所以是一本好书,是因为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是作者根据多年追踪的真实案例,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或多或少的从别人的婚姻中看到自己婚姻的问题,因此,我们也能找到相对的解决方法。婚姻大事关乎一生的幸福,婚姻与恋爱不同,柴米油盐能消磨浪漫和热情,当甜蜜后出现矛盾冲突,当爱人转变为亲人,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将感情保鲜。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能让每一个身处婚姻中的人都应该利用它,让自己的婚姻永远幸福。

作者:赵红英

读后感《《婚姻》读后感3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3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