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大学生

读后感大学生

大学生《实用主义》读后感1600字。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也许"大学生《实用主义》读后感1600字"就是你要找的,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确实有几分相似。它们都表达着一种务实精神。这种务实精神表现在尊重实际、强调实际效果、注重实效的理论批判态度以及判定真理的实践标准等方面。

实事求是尊重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也反复强调: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25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主张从实际出发,把从实际出发看作做到实事求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肯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讲实际。他认为他的彻底经验主义首先包括一个假定。这个假定就是:只有可用经验来解释的事物才是哲学上可争论的事物;而不能经验的事物尽可以存在,但绝不构成哲学争论的题材。根据这一假定,以彻底经验主义为基石的实用主义坚持事实与具体性,根据个别情况的作用来观察真理,并予以概括,(注:《实用主义》第38、8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要做一个好的实用主义者,我们就必须面向经验,面向事实。(注:《实用主义》第38、8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突出哲学和生活的联系,其目的在于确立一种处理实际经验的关系的态度和方法,主张从生活实际的经验事实出发确定观念和解决问题。詹姆士实用主义坚持从具体实际经验出发,实事求是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表面形式上比较,两者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类似。

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并强调判定标准中的价值因素。实事求是的核心是主观与客观一致。要判断是否一致,就必须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即要以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事求是的恢复就是源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理论不仅坚持实践标准,而且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阐释了实践标准中的价值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指出:衡量是非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三个有利于标准表现了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理论对实际效果的重视。邓小平把实际效果当作实践标准的要素之一,非常重视,他曾用刘伯承常讲的一句四川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达这种意思。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或政策,理应获得成功的实际效果。用实际效果衡量认识和工作,是实践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也就坚持了其中内含的实际效果这一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确实重视实际效果。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反复强调实际效果。詹姆士坚持的实用主义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皮尔斯原理思想、观念的意义就是它所引起的行动的实际效果。他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必须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实用主义的方法是试图探索其实际效果来解释每一个概念。(注:《实用主义》第31、2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认定实用主义只不过是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就是用行动、效果、事实来确定概念、命题和思想的意义。因此,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行动的实际效果,是观念在信用制度上的兑现价值。在詹姆士眼里,凡是有用的、具有实际兑现价值的观念就是真理。詹姆士坚定地认为一个观念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注:《实用主义》第104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 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在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原则、方法和真理标准之中,可以清晰地看见它所树立的实际效果的旗帜,可以看出它真理标准的实质只是一种价值标准。倘若不进一步分析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所讲的实践、行动、实际效果的实质差别,初看起来,它们在真理及真理的标准上存在相似或相通的地方,它们都以实践或行动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都倾心于思想观念的实际效果,都重视认识检验的价值标准。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大学生《实用主义》读后感1200字


威廉・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深受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洛克、贝克莱、休谟、穆勒等人的思想都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詹姆士也自称是他们的继承者。在《实用主义》这一哲学著作的献词纪念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中,詹姆士就开宗明义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穆勒的赞赏之意:我是从他那里,最早懂得实用主义的思想;要是他现在还在世的话,我极愿把他作为我们的领导者。詹姆士甚至直接强调,实用主义是一种经验主义,而自己是一个彻底的经验主义者。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是从十六七世纪开始的,其开创者是英国实用主义者培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从培根开始发展到后来的洛克,都是唯物主义经验论,都承认感性经验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类知识的来源。到18世纪,贝克莱和休谟屏弃了经验的客观内容,走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以及不可知论的道路。他们从根本否认外界事物是感性经验的源泉,或拒绝回答外界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认为经验是纯主观的东西,是认识的唯一对象,否定理性认识。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英国的经验主义曾经一度受到唯理主义潮流的极大冲击。但在19世纪以来,随着实证经验科学(穆勒、斯宾塞等人)的蓬勃发展,经验主义又卷土重来在英国占领统治地位。穆勒、斯宾塞以祟尚科学的实证主义形式维护经验论。实证主义的经验论强调感性经验,主张面对经验事实,反对抽象纳思辨哲学;注重实用和功利,反对脱离实际的玄思冥想;提倡自由探索,反对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强调事物运动变化的多样性、偶然性和机遇性,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英国的经验主义(特别是穆勒的实证主义)对詹姆士实用主义哲学产生巨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穆勒的实证主义是詹姆士实用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詹姆士像英国经验主义者一样把哲学、科学以及人类的全部认识局限到经验和现象范围,詹姆士说,实用主义代表一种在哲学上人们十分熟悉的态度,即经验主义的态度。[2]31詹姆士继承英国经验主义,但他又指出由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原子主义观念论,导致英国经验主义陷入怀疑主义和联想主义的困境。在英国经验主义者那里,直接的经验无疑是分离的,经验就像是孤零零的原子,事物的观念和关系的观念是分离的。从洛克、贝克莱到休谟,他们的观念都是孤立的和原子式的。每个观念都是界限分明的,不存在彼此之间的过渡或连接。以休谟为例,在休谟看来全部自然中没有一个联系是可感知的,一切事件似乎都是完全松散和分离的。尽管一件事情接着另一件事情发生但我们从不能在它们之间看到任何关系。它们似乎是被联合(conjoined)在一起的而不是被连接(connected)在一起的。由于任何不显现于我们的外部感官或内部感觉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对它有任何观念,所以必然的结论似乎就是我们完全没有连接获力的观念,这些词绝对没有任何意义。而詹姆士却反对这一观点,在他的眼中,我们的意识或思想是连续的、复合的并且不可切割的流。

在上文中,我们特别提到了詹姆士对穆勒热情洋溢的献词,这不仅仅在于詹姆士对于穆勒经验主义的传承,也在于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产生了不可多得的影响,当然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也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人是自利的,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能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东西无外乎就是利益。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强调了这一点,就是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实用,只要能够给人带来利益(无论是个人便利还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便利),就是好的。

大学生读《实用主义》有感900字


实事求是讲实际,詹姆士实用主义也讲实际,乍看起来,两者好像差不多,有些人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将它们等同起来,打着实事求是的旗号,大行詹姆士实用主义之实。鱼目混珠,将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混为一谈,除了个别人的别有用心之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它们详尽的比较分析。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实事求是的诠释也颇为详细,但是对它们详尽的比较分析并不多见。实事求是与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的异同在哪里?

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确立和阐发的。他对实事求是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重新把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赋予了实事求是崭新的时代内容。实事求是,可以概括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从客观实际中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用主义是美国推崇和信奉的经典哲学。威廉詹姆士是实用主义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他的观点标志着实用主义的正版,典型地表露了实用主义的真实面貌和意图。威尔杜兰特说:这是普通人的美国、实干家的美国、精明商人的美国,它给威廉詹姆士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他在哲学上成为美国的代表。(注:《哲学的故事》第 495页,〔美〕威尔杜兰特著,朱安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正因为如此,比较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的异同以及辨别这种异同的重大意义。

詹姆士实用主义的核心就是:一切实在都是建立在纯粹经验基础上的彻底经验;经验的意义在于它引起的实际行动和效果;真理不过是一种圆满的经验关系,所谓真理是具有兑现价值、能产生实际效果的观念。这样一种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一样吗?

《实用主义》读后感_大学生读后感900字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对待旧理论同样持一种批判态度,也是一种理论批判的方法。詹姆士反对将理论的抽象概念绝对化的理性主义,指责它具有绝对论的标识,它抛弃微末的细节而建立在纯粹的逻辑之上它对于实际世界里各项事实细节究竟是什么,还是非常地漠不关心。(注:《实用主义》第39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也不赞同传统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等各种形而上学的一元论,他认为一元论武断地把构成世界的单一实体当作全部经验与之符合的绝对教条。

在詹姆士的心目中,实用主义只是一条公共走廊,没什么武断的理论和主张,它只提供了一种用实际效果来确定各种理论、经验意义的方法和消弥各种抽象争论的方便原则。各种理论、经验只要能产生实际效果,都是可取的。而实际效果多种多样,因此世界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世界乃是多元经验、事实构成的。詹姆士还批判了职业哲学家喜欢停留在字面上形式上抽象争论的积习,因为他们不顾具体的事实和行动,只有在抽象的面前才觉得舒适。(注:《实用主义》第37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他说道:实用主义者坚决地、断然地抛弃了职业哲学家的许多积习。它避开了抽象与不适当之处,避开了字面上解决问题、不好的验前理由、固定的原则与封闭的体系、以及妄想出来的绝对与原始等等。(注:《实用主义》第29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

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所批判的理论对象不同,批判的依据和实质也不一样。但是从外部形态上比较,它们对理论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确实有些类似,都遵循实际,都主张从实际、事实出发,用实践或行动去衡量和批判一切理论观点。

实事求是讲实际,詹姆士实用主义也讲实际;实事求是重实际效果,用实践判断真理,詹姆士更加推崇行动和实际效果,用实际效果衡量一切思想观点的意义和真假;实事求是用实践批判理论,詹姆士亦用行动的实际效果裁剪一切理论。实事求是和詹姆士实用主义都可以说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和方法,彼此之间存在某些相似或相通的东西。从其中,可以看到人们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倾向。这种倾向就是求实的精神。求实,是优秀的思维传统和原则,表现着一种积极的合理的思维精神。我们不可遗弃这种求实的思维精神和传统。

大学生主义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大学生主义读后感”,敬请浏览。

我们常常从阅读当中启迪心灵,开拓眼界。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会被作者的才华所震撼这奇妙的感觉当然要记录下来,那么你会写作品读后感吗?读后感大全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大学生主义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大学生主义读后感(篇1)

实事求是讲实际,詹姆士实用主义也讲实际,乍看起来,两者好像差不多,有些人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将它们等同起来,打着实事求是的旗号,大行詹姆士实用主义之实。鱼目混珠,将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混为一谈,除了个别人的别有用心之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它们详尽的比较分析。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实事求是的诠释也颇为详细,但是对它们详尽的比较分析并不多见。实事求是与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的异同在哪里?

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确立和阐发的。他对实事求是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重新把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赋予了实事求是崭新的时代内容。实事求是,可以概括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从客观实际中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用主义是美国推崇和信奉的经典哲学。威廉詹姆士是实用主义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他的观点标志着实用主义的正版,典型地表露了实用主义的真实面貌和意图。威尔杜兰特说:这是普通人的美国、实干家的美国、精明商人的美国,它给威廉詹姆士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他在哲学上成为美国的代表。(注:《哲学的故事》第 495页,〔美〕威尔杜兰特著,朱安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正因为如此,比较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的异同以及辨别这种异同的重大意义。

詹姆士实用主义的核心就是:一切实在都是建立在纯粹经验基础上的彻底经验;经验的意义在于它引起的实际行动和效果;真理不过是一种圆满的经验关系,所谓真理是具有兑现价值、能产生实际效果的观念。这样一种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一样吗?

大学生主义读后感(篇2)

威廉・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深受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洛克、贝克莱、休谟、穆勒等人的思想都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詹姆士也自称是他们的继承者。在《实用主义》这一哲学著作的献词纪念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中,詹姆士就开宗明义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穆勒的赞赏之意:我是从他那里,最早懂得实用主义的思想;要是他现在还在世的话,我极愿把他作为我们的领导者。詹姆士甚至直接强调,实用主义是一种经验主义,而自己是一个彻底的经验主义者。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是从十六七世纪开始的,其开创者是英国实用主义者培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从培根开始发展到后来的洛克,都是唯物主义经验论,都承认感性经验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类知识的来源。到18世纪,贝克莱和休谟屏弃了经验的客观内容,走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以及不可知论的道路。他们从根本否认外界事物是感性经验的源泉,或拒绝回答外界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认为经验是纯主观的东西,是认识的唯一对象,否定理性认识。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英国的经验主义曾经一度受到唯理主义潮流的极大冲击。但在19世纪以来,随着实证经验科学(穆勒、斯宾塞等人)的蓬勃发展,经验主义又卷土重来在英国占领统治地位。穆勒、斯宾塞以祟尚科学的实证主义形式维护经验论。实证主义的经验论强调感性经验,主张面对经验事实,反对抽象纳思辨哲学;注重实用和功利,反对脱离实际的玄思冥想;提倡自由探索,反对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强调事物运动变化的多样性、偶然性和机遇性,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英国的经验主义(特别是穆勒的实证主义)对詹姆士实用主义哲学产生巨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穆勒的实证主义是詹姆士实用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詹姆士像英国经验主义者一样把哲学、科学以及人类的全部认识局限到经验和现象范围,詹姆士说,实用主义代表一种在哲学上人们十分熟悉的态度,即经验主义的态度。[2]31詹姆士继承英国经验主义,但他又指出由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原子主义观念论,导致英国经验主义陷入怀疑主义和联想主义的困境。在英国经验主义者那里,直接的经验无疑是分离的,经验就像是孤零零的原子,事物的观念和关系的观念是分离的。从洛克、贝克莱到休谟,他们的观念都是孤立的和原子式的。每个观念都是界限分明的,不存在彼此之间的过渡或连接。以休谟为例,在休谟看来全部自然中没有一个联系是可感知的,一切事件似乎都是完全松散和分离的。尽管一件事情接着另一件事情发生但我们从不能在它们之间看到任何关系。它们似乎是被联合(conjoined)在一起的而不是被连接(connected)在一起的。由于任何不显现于我们的外部感官或内部感觉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对它有任何观念,所以必然的结论似乎就是我们完全没有连接获力的观念,这些词绝对没有任何意义。而詹姆士却反对这一观点,在他的眼中,我们的意识或思想是连续的、复合的并且不可切割的流。

在上文中,我们特别提到了詹姆士对穆勒热情洋溢的献词,这不仅仅在于詹姆士对于穆勒经验主义的传承,也在于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产生了不可多得的影响,当然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也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人是自利的,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能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东西无外乎就是利益。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强调了这一点,就是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实用,只要能够给人带来利益(无论是个人便利还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便利),就是好的。

大学生主义读后感(篇3)

在没有读过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之前,我一直以为实用主义是一种价值观,一种十分现实的行为方式,而我就是奉行这种实用主义的人。然而在看完这篇选读后,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又宽广些。

实用主义,一个既陌生却又是很熟悉的名字,因为它被深深的打上了美利坚的烙印,因为它在美利坚的后盾下不断的向世界各地入侵。它似乎是低俗的因为它可以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创制的,但它似乎又是强大的因为它被世界各国很多的学者、哲学家等甚至是市井贫民所津津乐道。 可见实用主义的影响力实在不容小觑。

实用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是一种认识论、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世界观、还是一种人生观?它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在哲学界占据这样的地位,虽然如今已渐渐淡如了人们的眼中,但我们还是时不时的提起它。

许多人说实用主义动摇到知识的可靠性,使得人类难以生存。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因为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可能是错的,才会去不断反思不断填补漏洞。而且实用主义固然动摇了认识的根基,但他认为观念并不如结果重要,只要认识对我们有用那么便是真理。其实归结起来就是有用即真理。如果没用,又何必去认识?亦或者这其实根本不是真理。实用主义让人们走出观念的洞穴,来到实践的阳光当中,而我们知道,后者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 实践才是最基础的,是其他一切的来源。

当明对具体问题时,实用主义总认为只有实用主义才是最准确、最实在的方法论。它抛却事物的各种各样的性质、属性等,而把他抽象到最后的实体。把物质叫做世界的原因不会使构成世界的各种成分减少丝毫;把上帝叫做世界的原因,也不会使这些成分增加丝毫。也就是实用主义在乎的只是实体问题,只是最后的结果的问题。

一门哲学或者说一位思想家能够流行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因为他所说的是能够与生活相结合的哲学。 我认为实用主义就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十分紧密的。像我在读不懂哲学著作时,搞不明白这些哲学家在说什么时,我就会想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能帮我找到工作吗,对我以后人生道路有什么影响呢,我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和时间后收到的回报又是多少呢?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比较重视结果。

实用主义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一种理论,也非我们想要解决问题的答案。它能够使你简单自如的游走于各种主义者之间,而又能全身而退。因而我还是比较喜欢实用主义的啦。

大学生主义读后感(篇4)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对待旧理论同样持一种批判态度,也是一种理论批判的方法。詹姆士反对将理论的抽象概念绝对化的理性主义,指责它具有绝对论的标识,它抛弃微末的细节而建立在纯粹的逻辑之上它对于实际世界里各项事实细节究竟是什么,还是非常地漠不关心。(注:《实用主义》第39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也不赞同传统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等各种形而上学的一元论,他认为一元论武断地把构成世界的单一实体当作全部经验与之符合的绝对教条。

在詹姆士的心目中,实用主义只是一条公共走廊,没什么武断的理论和主张,它只提供了一种用实际效果来确定各种理论、经验意义的方法和消弥各种抽象争论的方便原则。各种理论、经验只要能产生实际效果,都是可取的。而实际效果多种多样,因此世界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世界乃是多元经验、事实构成的。詹姆士还批判了职业哲学家喜欢停留在字面上形式上抽象争论的积习,因为他们不顾具体的事实和行动,只有在抽象的面前才觉得舒适。(注:《实用主义》第37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他说道:实用主义者坚决地、断然地抛弃了职业哲学家的许多积习。它避开了抽象与不适当之处,避开了字面上解决问题、不好的验前理由、固定的原则与封闭的体系、以及妄想出来的绝对与原始等等。(注:《实用主义》第29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

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所批判的理论对象不同,批判的依据和实质也不一样。但是从外部形态上比较,它们对理论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确实有些类似,都遵循实际,都主张从实际、事实出发,用实践或行动去衡量和批判一切理论观点。

实事求是讲实际,詹姆士实用主义也讲实际;实事求是重实际效果,用实践判断真理,詹姆士更加推崇行动和实际效果,用实际效果衡量一切思想观点的意义和真假;实事求是用实践批判理论,詹姆士亦用行动的实际效果裁剪一切理论。实事求是和詹姆士实用主义都可以说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和方法,彼此之间存在某些相似或相通的东西。从其中,可以看到人们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倾向。这种倾向就是求实的精神。求实,是优秀的思维传统和原则,表现着一种积极的合理的思维精神。我们不可遗弃这种求实的思维精神和传统。

大学生主义读后感(篇5)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确实有几分相似。它们都表达着一种务实精神。这种务实精神表现在尊重实际、强调实际效果、注重实效的理论批判态度以及判定真理的实践标准等方面。

实事求是尊重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也反复强调: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25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主张从实际出发,把从实际出发看作做到实事求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肯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讲实际。他认为他的彻底经验主义首先包括一个假定。这个假定就是:只有可用经验来解释的事物才是哲学上可争论的事物;而不能经验的事物尽可以存在,但绝不构成哲学争论的题材。根据这一假定,以彻底经验主义为基石的实用主义坚持事实与具体性,根据个别情况的作用来观察真理,并予以概括,(注:《实用主义》第38、8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要做一个好的实用主义者,我们就必须面向经验,面向事实。(注:《实用主义》第38、8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突出哲学和生活的联系,其目的在于确立一种处理实际经验的关系的态度和方法,主张从生活实际的经验事实出发确定观念和解决问题。詹姆士实用主义坚持从具体实际经验出发,实事求是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表面形式上比较,两者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类似。

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并强调判定标准中的价值因素。实事求是的核心是主观与客观一致。要判断是否一致,就必须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即要以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事求是的恢复就是源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理论不仅坚持实践标准,而且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阐释了实践标准中的价值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指出:衡量是非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三个有利于标准表现了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理论对实际效果的重视。邓小平把实际效果当作实践标准的要素之一,非常重视,他曾用刘伯承常讲的一句四川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达这种意思。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或政策,理应获得成功的实际效果。用实际效果衡量认识和工作,是实践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也就坚持了其中内含的实际效果这一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确实重视实际效果。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反复强调实际效果。詹姆士坚持的实用主义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皮尔斯原理思想、观念的意义就是它所引起的行动的实际效果。他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必须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实用主义的方法是试图探索其实际效果来解释每一个概念。(注:《实用主义》第31、2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认定实用主义只不过是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就是用行动、效果、事实来确定概念、命题和思想的意义。因此,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行动的实际效果,是观念在信用制度上的兑现价值。在詹姆士眼里,凡是有用的、具有实际兑现价值的观念就是真理。詹姆士坚定地认为一个观念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注:《实用主义》第104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 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在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原则、方法和真理标准之中,可以清晰地看见它所树立的实际效果的旗帜,可以看出它真理标准的实质只是一种价值标准。倘若不进一步分析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所讲的实践、行动、实际效果的实质差别,初看起来,它们在真理及真理的标准上存在相似或相通的地方,它们都以实践或行动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都倾心于思想观念的实际效果,都重视认识检验的价值标准。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一】

约翰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于1919年5月至1921年曾来中国讲学,足迹遍及十一省,到处宣传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有很大的影响。他在漫长的事业历程中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他的思想基础是民主即自由这一道德观念,他为对此观念建立一种令人信服的哲学论证并为追求一种能确保这一信念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实用主义,贡献了他的一生。他在教育方面的论著很多,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正如他所说,该书是最能概括其全部哲学立场的著作。

该书是杜威在1916年写成的。全书共分26章。这时美国面临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正处在发展的时期。因此,要求研究与探索新的教育以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以及解决社会政治生活的各种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这种要求。《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把民主社会的意义、生物进行论的观点、产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以及科学实验的方法,贯串一起,从而论证新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内容和评判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他主要的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诱发、引出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也不应该把教学看作把知识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补这个缺陷的方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和具体操作能力,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为此,他十分注重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问题从而激发思维的情境。今天,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问题发现教学模式正是受其启发而倡导的。

再者,杜威对于课程的看法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他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知识积累很快,学生根本不可能在学校里将所有知识学完,因而学校应改变课程,教学生从宇宙本身求学问。二是为把各阶层的学生训练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给他们教育。以机会均等为理想的民主主义,要求一种教育,这种教育要把学问和社会应用、理论和实际、工作和对于所做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从头就融为一炉,并且大家都一样。基于这两点认识,杜威很注意结合儿童的特点和学习需要来安排教材。

杜威的教育思想或者说《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总纲所表现出来的是通过教育改革创新在美国创立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更多的人能够享有和接受民主的教育。力图实现民有民享民治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它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力图培养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者的哲学王而进行的阶级统治。也不同于卢梭的原著《爱弥尔》缺乏实践的支撑脱离实际,空想式的乌托邦。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及经验,可谓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在这本书中,有着哲学功底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杜威用睿智的话语来阐述教育与民主,简单的话中潜藏着深刻的含义,将教育的相关知识讲的深入浅出,能激发我们很多关于教育与生活的新的想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二】

要谈教育哲学,首先得明确什么是教育哲学,哲学以最简洁最基本的形式来描述这个世界,延伸到教育哲学即以最基础的方式来思考整个教育世界,然而,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如果没有教育哲学,人们就不会思考人类的教育事业,只需人云亦云,赶时髦或不求改进,教育哲学就是要让知其所以然,并指导人们去实行不盲从、不演习习惯的教育(杜威在华教育演讲)。

杜威教育哲学社会基础是民主社会,在民主社会中,资源是共享的、开放的,每个人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他教育哲学的精要是实用主义,批判传统教育中学科与生活断绝联系,导致社会与学校分离,最终导致社会的不公平,这恰好与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从做中获得快乐和知识,让儿童热爱学习和生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非常赞同杜威关于做中学的观点,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要亲身经历,但若能促进其学习的发生,做一下又何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更喜欢游戏或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他们学得更快,并且能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紧密地与生活相结合。关键是这样的教学方法适合什么阶段的学生,以及活动或游戏的方式。我认为在初级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这样即使有的学生就此辍学,也不至于与社会脱节;而在中等教育阶段应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高等教育的责任应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的人,更加联系实际来教授一些理论知识,同时这些理论知识又能回到实际中,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或方案。每个阶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要求儿童在还没有懂得这个社会的状况前,就去研究政治,这是荒唐可笑的。

杜威的实用主义或经验主义我理解为生活主义,中国的成语叫学以致用,一种知识学习了如果没有实际的用处,只能作为炫耀或显示地位的东西,这种教育是极其失败的。现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文科专业学习的知识与现实脱节,理工科专业学的知识远远落伍于现今的科学发展,这样的教育有何用处?

可是要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合拍,谈何容易。首先,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恶习学而优则仕,学习有了一层功利性的色彩,而不是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其次,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与实际生活的分离,教育改革只局限于教材不断频繁地变换,而没有触及实质性的东西教育理念。最后,要关注的是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的教师,他们思想的转变直接影响到祖国花朵的培养方式。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三】

经验,何为经验?杜威在这一部分开篇就提到经验,并且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经验。经验就是一个人打算做某件事,这件事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个人。他提出只有生长积累的经验才是有生命的。

在理解经验过程中遇到的几个误区:身体和心灵的分离或者是行为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分离,偏重身体或行为的训练则会导致机械地活动,如果只用心而不结合行为,则会注重事物而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反思即是思考,思考事物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仅仅想着是运气或者偶然。

第一,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到思维并且使思维获益。要激发学生的思维,需要的是他们懂得经验或经验情境的意义,注重联系实际而不是学院式的学习。对于判断是否与实际相联系的一个标准是这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是否是与学生有关的问题。

第二,思维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而不是凭空捏造,思维的材料是各种行动、事实事件和事物的种种联系。

第三,在思维中,掌握的资料只是一种观念,由这些观念引发一些暗示,而只有依靠行动才能检验这些暗示的正确性。

总之,教育要贴近生活,将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材料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观念,激发出一些暗示,最终要回到行动上去检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用到思维,才能真正改变思维。

教材与方法的统一,方法是教材的有效处理,是how与what的区别。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一般方法与个人方法,一般方法只是一种参照,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方法,来发掘自己的创造性。

个人的思维与方法:信心与自信的区别,信心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一往无前的态度,而自信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虚心,保持一种孩子般天真的态度,专心。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四】

20世纪前半叶重要的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教育方面的论著很多,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结合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我对其提出的一些观点有了更深刻理解。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具体操作能力,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诱发、引出学生的积极性。不应该把教学看作把知识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补这个缺陷的方法。教育是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两方面不能偏废,教育的起点和素材是本能和能力,必须诱导和发展学生的这种本能和能力。杜威认为,人的种种能力是天赋的种种生动的趋向运用某种材料所形成的。

因此,为要发展学生的操作、思维等能力,就应事先决定好让学生接触什么材料,而选择材料必须采取社会的标准。显然,杜威所要求的是:学生手脑并用地从事社会性的主动作业,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获得乃是自然而来的结果。他企图以此调合过去那种只重知识或只重智力的分歧,这是值得注意的。另外在智力的发展中,杜威尤其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就学生的心智而论学校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为此,他十分注重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问题从而激发思维的情境。过去,教育界对杜威提出的从问题出发的五步教学法多有批评,但后来有人认为:实用主义者所提倡的实验探索方法,也有值得肯定之处。今天,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问题发现教学模式正是受其启发而倡导的。

杜威无论是在其教育思想还是后来所创立的学校里,都是坚定不移地推行他的新型教材活动作业课程的。杜威对于课程的看法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他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知识积累很快,学生根本不可能在学校里将所有知识学完,因而学校应改变课程,教学生从宇宙本身求学问。二是为把各阶层的学生训练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给他们教育。以机会均等为理想的民主主义,要求一种教育,这种教育要把学问和社会应用、理论和实际、工作和对于所做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从头就融为一炉,并且大家都一样。基于这两点认识,杜威很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来安排教材。他认为教育上的教材首先由供给现在社会生活内容的种种意义所构成,由于社会生活发展得更为复杂,因此对这些材料要加以特别的表述和组织。

从教师的观点来看,学校中的各种课程代表着许多工作的资源和可以利用的资本。但是,这些课程远离学生的经验这也是事实,所以学生的教材和成人的教材即书本中的教材是不一致的,也不能一致。成人的材料是学生的材料的可能性,而不是学生的材料的现状。成人的材料直接成为专家和教师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成为初学者和学生的活动的一部分。在使用课本时所造成的大多数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没有牢记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观念所产生的教材的区别。

为此,他拟定了一套游戏和工作相结合的,即以社会性的作业为中心的教材。在他所创立的芝加哥实验学校(1896年)里的课程便是如此,在那里,作业是一个中心概念。杜威说:主动作业这个名词,既包括工作,又包括游戏。两者都有意识地抱着一定目的,并对材料和过程的选择进行设计,以实现所期望的目的。工作和游戏的区别在于结果的观念引起较长过程的活动,凡是所做的事近于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强加的工作任务的地方,游戏的要求就存在,而学习恰恰便是这样一种事。因此,学校所以采用游戏的作业,并在课程中占一明确的位置,是出于理智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并非权宜之计。可以说,没有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

总是在游戏,为何学习效果不佳呢?不要忘记,在多数校外环境里,教育的结果不过是游戏和工作的副产品,是偶然的。因此,学校的任务就是创设一个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游戏和工作的进行,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五】

杜威,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而他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我认为,要真正的理解杜威的思想,就必须认识到他提出教育无目的的目的。其实,杜威并不是倡导教育无目的,他的教育其实是有目的的,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以生长为教育目的,认为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发展.要促进社会的民主和谐.杜威非常注重儿童和青年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的培养。他不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而且注重不同团体、不同国家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使平等、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主义与教育》初读时觉得很难理解,但耐心读完后却有很多收获与启发。杜威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不同,适用至今的教育观念,他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来解释教育,创造了崭新的教育理论,他利用儿童中心论和做中学冲锋陷阵,使儿童真正从压迫天性的传统教育中获得了解放,学校也大为改观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理论直到现在还是那样的鲜活而有价值,尤其是他关于教学论的阐述,使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工作。看似正确的话杜威却提出反驳说,犹如由工具箱中取出锯子不是制造工具,从别人口中听来也非真正获得知识。杜威提出从做中学,就是说教学不应该直接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教学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而有些教师却脱离儿童生活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有的老师把儿童视为容器而以高压手段灌输知识,其结果只能使儿童学而不思和记而不解,或招致学生的反感。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状况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间断的模拟考试、各级统考,迫使老师不得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挤占学生的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课程的时间,学生真的要成为只会学习的机器了,哪里还有什么自由、兴趣可言。

这种忽视学生要求和实际的教学效果肯定是微小的。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些国家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截然不同:他们那里,六年级学生读的功课才相当于我们四年级学生的水平;他们那里,课堂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简直像是在做游戏。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们和科技进步,得诺贝尔奖。这些现象曾让我们疑惑不解。但是现在,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在做中学这一理念所起的作用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那些他们在生活中已很熟悉或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东西,所以,对学生来说,知识就不再只是抽象的、没有意义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生活画面,这就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杜威的理论是伟大的,他不仅提出教育理想,而且提出教育的起点和过程。他的教育思想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仍然会给我们的教育实践以无穷的指导和力量,读了他的这本书还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全部教育思想精髓,我还要不断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

大学生关于爱国主义的读后感


大学生关于爱国主义的读后感

讲话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江泽民同志提出,爱国主义是我国历史上鼓舞人民的旗帜和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但是爱国主义在社会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和具体内容。我想,在今天,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今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已经有了重要地位的今天,爱国主义一定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句话深刻点出了“爱国主义”要求之大,之深。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爱国,但是,一味的抵制外来优秀事物和思想,对我们只会有害而无益,所以,我们大家,都不能仅仅将爱国主义停留在情感层面上,只会喊几句口号或者心血来潮的仇视其他发达国家,这些不是真正的爱国;理智的爱国,不狭隘的爱国,是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讲话第二部分——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第三部分——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第四部分——进一步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其中强调了知识分子的重要使命和作用、青年身上肩负的重任和国家人民的殷切期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伟的、艰巨的任务。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对于国情的探索,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和民主建设,都使我国人民对知识分子提出了空前广泛和迫切的要求。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以他们高尚的气节、过人的知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敢于冲破陈腐和落后观念的胆识,在史册上留下了千古佳话,而五四运动,正是这一切的集中体现。现今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占到近半数,即将挑起国家建设的重担,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读了这三部分之后,我对于自己——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有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我们来到大学,国家培养我们,不仅仅是让我们找一份好工作,生活得更舒适,也不是培养无用的书生装点门面;我们,是支撑起未来国家脊梁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做到学有所成;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了解国情,将来把自己的所学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到学有所用,报效祖国。

《大学生关于爱国主义的读后感》来源于网络,欢迎阅读大学生关于爱国主义的读后感。

相信《大学生《实用主义》读后感16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大学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