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800字大学生

读后感800字大学生

大学生《权力意志》读后感8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大学生《权力意志》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在读《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权力意志》之前应该对尼采其人有个大致的了解,尼采是个哲学家,但是又不同于哲学史中的任何一个哲学家。尼采的哲学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之上的,用他的话说就是哲学对感官的敌意是人最大的荒唐。有人将尼采称为诗人哲学家,说的很对,尼采的哲学不同于其他的哲学家,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是按照严密的逻辑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但是尼采不同,他是用诗化的语言来点燃人内心中的潜在的作为人的最大的激情,由此而达到超人的境界。

你应无条件地服从,斯多葛主义那里,基督教和阿拉伯教团那里,康德哲学那里都这么说(至于是服从上司,还是服从概念,那是无所谓的)。比你应更高一级的是我要(英雄人物);比我要更高一级的是我是(古希腊诸神)。

尼采对于世人的划分大概就是依照这几个等级来划分的,你应的状态就是大多数凡人的状态,他们对一切既定的道德尺度不会产生怀疑,循规蹈矩,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这种状态下压抑了自己的激情和创造力。尼采对这类人深恶痛绝,但是从他的语言里表现的不仅仅是一种鄙视更多的是一种期望,朗费罗在《人生礼赞》中高呼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畜,要做一战斗中的英雄!,尼采的哲学中也有这样的呼喊生活在对我们每个人呼喊:做个血性男儿!不要追随我,而要追随你自己,你自己!我要其实只是超人所表现的一部分而已,能够表达我要的人不仅有不被束缚充分展现权力意志的愿望,而且他们还有部分能力。我是则完全是一种理想的超人了,这种人可以完全实现自己的权力意志,而且具有实现这种愿望的所有能力。

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中间不管是谁,只要可能,都想成为人类的主人;有可能的话,最好是当上帝。我们中间一定会再度出现这种信仰的。

尼采为何宣称上帝死了?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尼采宣判上帝死了的意义:人类不需要主人!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就让上帝安静的离去,从此我们自己就是上帝了,只要人类有了这样的信仰,那么不会再有奴性的道德了,人才可以称之为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大学生《权力意志》读后感650字


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是建立在叔本华生命意志哲学的基础上的,而他对前辈思想有一个飞跃和强化的过程。正如罗素所说,尼采自认为是叔本华的后继者,其实他在许多地方胜过了叔本华。叔本华的思想可以看作尼采哲学思考的起点,但叔本华从生命意志走向了虚无,而尼采却是把权力意志塑造成超人。对于痛苦的态度,叔本华站在幸福主义的立场上持消极、摆脱的观点。而尼采不同意叔本华用生存意志说明这个世界,认为最能表达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的根本的概念是权力意志。这是尼采对叔本华思想认同上的飞跃。

权力意志与强力意志两种译法的更优性的原始冲动是在人们挑选尼采这部权力意志著作时所产生的:同时有内容、翻译相近的《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与《强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两种版本,起初从字面看权力、强力相差明显,而The will to power的译法取强力较妥。待到具体研读了这部著作后,终究以为,取权力意志更佳。在尼采的作品中,我们明显能读出一种近乎强权的生命意志,也充斥着压制、统治的意志,并且也包含了明显的种族色彩,有铲除衰退种族之类说,并且有成为最高级的人类的强势张力,可见这种强大的意志是建立在自我扩张、自我创造的生命活动之上的,当生命意志表现、释放、改善、增长内在的生命力的意志时,就成了权力意志。

当尼采把生存意志本来就包含着的意义揭示出来,并加以强调时,他就把生存意志叫做权力意志了。当尼采把追求力量的强大、追求优势说成生命意志的本质特征,并肯定、倡扬生物的这种特征,在这样的权力意志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哲学体系时,他的哲学就与叔本华那种主张否定生存意志的消极悲观的哲学区别开来了。尼采的哲学是一种具有积极外表的,甚至可以说是具有疯狂色彩的哲学。

大学生《权力意志》读后感1200字


思想启蒙运动,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使人变得更无主见、更无意志、更需要成帮结伙。简言之,在人们中间促进群畜的发展。这也就是过去一切伟大的统治艺术家(中国的孔夫子、罗马帝国、拿破仑、教皇,当这些人同时将目光扫向世界,并且毫不掩饰地追求权力的时候),在以往统治本能的极盛时期,他们也利用过思想启蒙的原因。或者,起码允许人有行自由(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那样)。民众在这一点上的自我蒙蔽,譬如在历次民主运动中,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在进步的幌子下,会使人变得更卑贱,使人变得更顺从统治!

尼采是在驳斥那些服从既定的社会秩序,否定自我,否定自己拥有超人能力的广大民众。卢梭的人生而是自由的社会契约的思想以及建立与此之上的政治制度遭到了尼采的批驳,在《权力意志》一书中尼采似乎也对民主深恶痛绝,相反的,他对专制却赞赏有加。其实,这两个人的学说都是有道理的。我们能说尼采不够人性吗?而卢梭的学说才是一种更公正、更人性的学说?不,正如尼采所撰写的《人性的,太人性的》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尼采的思想是如此的人性化,以至于受旧道德(与尼采的道德观相对而言)约束的我们不能够一下子理解。而卢梭的学说还是建立在传统道德概念之上,与尼采格格不入,所以尼采也不得不强烈地抨击卢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建立的基础是传统意义上自由人,即天赋人权,我可以和统治者制定一份契约,转交我的部分权力,以此来换取其他的利益。尼采一定将之痛斥为一种变相的群畜的道德,在他看来这样做的人只是弱者为了求得生存而采取的手段。即使是一种看似公正的民主也是对个体权力意志的打压,阻止了超人的形成。

在尼采的著作里似乎充斥着种族高级、低级之类的字眼,但是这只是诗人哲学家尼采的诗化了的语言罢了,这样的词语是用来形容那些被道德束缚的人(基督教似的道德),用这样的语言来鞭挞那些还没有成为自己的主人的奴隶,尼采是教我们每个人成为超人,让我们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甚至是原来顶礼膜拜的上帝平起平坐!

我们的物理学家用以创造了上帝和世界的那个无往不胜的力的概念,仍须加以充实。因为,必须把一种内在的意义赋予这个概念,我称之为权力意志,即贪得无厌地要求显示权力,或者,作为创造性的本能来运用、行使权力,等等。物理学家根据自己的原则无法摆脱远距效应,同样,也难以摆脱排斥力(或吸引力)的局限。这些东西毫无用处,因为人们应当把一切运动、一切现象、一切法则统统理解为内在现象的象征。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的,应当使用人的类比。动物具有的一切欲望,也可以说成是权力意志派生出来的;有机生命的一切功能也来自同一源泉。

尼采对权力意志的精彩解释。他的理论和叔本华的意志都是一种非理性的解释,尼采的权力意志源自叔本华的学说,但是与叔本华学说有本质的区别。叔本华意志是一种物化的意志,意志支配世界,而权力意志更多的体现在人的身上,权力意志的实现可以造就超人。

我们的哲学提出了这样一种战无不胜的思想,任何别的思维方式到头来都会因它的出现而归于灭亡。这就是伟大的驯化思想。凡是经受不了这种思想的种族,都注定要灭亡;凡认为这种思想乃是伟大的天赐的种族,都注定成为统治者。

尼采对于自己哲学学说的自信,这里又提到种族了,但是这里的种族很显然不是指人种学中的种族。可惜尼采诗一般的语言往往更容易被别人理解错,由此便有纳粹将他的哲学曲解,作为种族主义的理论依据。凡是产生这种误读的人一般会不习惯哲学家尼采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按照传统的理性思维解读他的哲学。

大学生《权力意志》读后感1000字


在尼采的哲学中,权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无不是权力意志的表现。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尼采说:我们的物理学家用以创造了上帝和世界的那个无往不胜的力的概念,仍须加以充实。因为,必须把一种内在的意义赋予这个概念,我称之为权力意志,即贪得无厌地要求显示权力,或者,作为创造性的本能来运用、使用权力等等。尼采认为只有趋于强势、支配力量的意志才能作为存在物、生命的本质和发展的原动力。

而尼采对此给出了一个精确、生动的惊世之作,这个世界是:一个力的怪物,无始无终,一个坚实固定的力,它不变大、也不变小,它不消耗自身,只是改变面目你们想给这个世界起个名字吗!――这是权力意志的世界――此外一切皆无!你们自身也是权力意志――此外一切皆无!

确实,权力意志博弈的世界,此外一切皆无!这是最具气势的阐述!相信再弱的人,只要有我们所说的生活的信心,那就将被不断激励着去做强、做大!因为,是世界真理的所在!

万事万物在权力意志的支配下生生灭灭,变化发展。尼采发现了其间的规律,这就是永恒轮回。他说世界是一个循环的力,这个力创造出一些事物,然后将它们消灭,接着又分毫不差地按照原来的样子再把它们创造出来,再把它们消灭如此循环往复。这样,世界就永远是同一些事物的反复重演。尼采告诉我们: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或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仍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然而,每一样痛苦、欢乐、念头、叹息,以及生活中许多大大小小无法言传的事情皆会再度重现,而所有的结局也都一样――同样的月夜、枯树和蜘蛛,同样的这个时刻以及我。太阳、大地、鹰、蛇、人类,总之一切一切,都将在世界上无数次地反复重演。尼采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界的时间上是无限的,而世界上的事物――作为权力意志的表现形式却是有限的。这种认为一切事物绝对而永远循环的理论,就是所谓永恒轮回说。

权力意志是一种价值关系,权力意志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总是表现为一种活动的、轻蔑的、多元的要素。正是由于权力意志,一个力才下命令,也正是由于权力意志,一个力才服从。尼采主张一种积极奋发的人生,强调人不应该成为现实的奴隶,不应该满足于已经如此的状态,因此,权力意志是一种生命的创造力量,人们应该不断地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断的超越和扩张自己,不断地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肯定。

从某种层面上说,权利的这种价值关系也体现为一种社会关系,散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尼采笔下的权利与意志,理解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对中西方文化都有深厚的影响。他对权利意志的诠释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视角,他不单只是从权利的产生和权利的运用进行分析,更多的是从权利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权利产生于社会,产生于阶级,只要有社会的存在就一定有阶级的存在,只要有阶级的存在也一定会有权利的运用。

大学生《权力意志》读后感500字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认为,事物的根本在于事物自身求增长的力。这种力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在。这就把人引领到无限制的挑战、争胜的世界面前。从现实来说,他的这种权力意志的力鼓励人们积极创造,勇于竞争,做强者,不要做弱者。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儒家中庸思想的熏陶。做事只求无错,不出乱子,无过也没有不及,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倾向保守,反对进取。这样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进取,更不利于适应目前的国际竞争形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重视尼采的进取精神正好可以给我们补充这方面的弱势。

另一方面,我们从其消极影响看来。尼采狭隘的个体生存论使他看不到人的意志的存在和发展对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性,看不到人的意志的社会性一面,使他对人的意志缺乏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实际上,人的意志既是感性具体的,也是历史社会的,它必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形成,不然就不会有人的意志及其能动性、创造性的产生。

欲望、道德、权力意志是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三个考量点和制衡点。关于道德,他谈论了道德的产生,道德的价值起源,道德的偏见,以及道德的估价等,围绕这些展开的论述,令我们看到尼采宣扬的是一种主人道德,它鼓励宣扬少数贵族阶级所具有的我姑且称为的奋发有为的上等人所具有的道德。

大学生《作为意志和表象世界》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一】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是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著。叔本华是生命哲学的先驱,他非常敏感地感觉到人间的苦难,因而他的人生观了充满悲观色彩。叔本华一生致力于柏拉图、康德哲学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一著作分为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伦理学四个部分。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人类的思维至多只能表现出世界的外部现象,表现为一个接一个的事物,而不可能在本质上说明这些事物。在大千世界中,只有人与众不同,因为人具有意志,意志是人的本性,是万物的基础、它单一、玄奥、超越时空,无原因、无目的,不可改变。意志在现象界中表现为不断上升的意识系列,处于永恒地无目的高一级形态与低一级形态的斗争中,因此与痛苦、灾难密不可分。艺术仅仅具有短暂地使人摆脱意志的作用,真正的解放只生于打破自我个性的束缚。他的哲学在一定程度通过尼采,影响了活力论、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人类学家的观念和方法。初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开篇第一句世界是我的表象。他认为,人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感触着地球,那么围绕着人的世界只作为表象存在着。我认为,主体的悟性至关重要,不同的主体将对事物获得不同的表象,每个主体所表象的内容应是有差别的。读完了本书的第一章节,我并没弄清作者真正所表达的思想,却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了思考。既然身外的世界只是自己的一个表象,我感知的事物,究竟是否真是事物的本身,我不能确定。仅仅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敏锐的洞察力,也不具备深刻的思想。这样,我的悟性极可能平乏或是愚钝,被我表象的世界一定是不够真实的,也相信我的周围也存在不少与我相近之人。我不再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言行都正确,试着去提高自己,试着去理解他人。我渴望《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这本书能为我平淡的思想播种上智慧的种子,

表像和意志可以说这两个概念就是哲学应涉及的核心,我感觉几乎不用看他的论证过程就可以直接认可他的两句核心论点: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和表象揭示了两种视界。从现实生活来讲,我们的表象够构成我们的世界。我们不妨引用叔本华的话: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这点完全是不证自明的,如果有人怀疑的话,那么就会让我以为他想获得更加具体的直观,怀疑自己的视觉也并非过分荒谬,所以我也许会告诉他要达到某种本质直观,最好先拿砖头崩自己脑袋一下。

作为表象的世界因为它的无可置疑,所以不是我们考察的重点。而真正需要我们解答的显然也是大家一直都期待的,即世界作为我们的意志。世界作为我们的意志是一个表示判断的简单命题,虽然组成这个句子的概念并不简单,而且可以说很复杂,又很容易产生误解。形式逻辑中要求我们判断正确表达清晰,所以首要之点就是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定义和划分。意志即是人的一切思维活动的总称。这就是意志的定义,那么它的外延有哪些呢?思想、情感、认识、精神等等一切与思维或人大脑的自由活动相关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意志。为了方便认识,根据二分法有人把意志分为理性

大学生《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900字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品,书中叔本华的思想晦涩难懂!有一个有去的故事足以证明:在叔本华当柏林大学教授的时候与黑格尔在同一时间授课,结果,每次黑格尔的课堂都座无虚席,而叔本华仅有两三个学生!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表述了叔本华的主要哲学思想:人生即意志之表现,意志又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又总是去追求这种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即是一大痛苦。世界是意志的,是一个痛苦的世界。

这本书中叔本华对幸福和痛苦的认识,最能打动我,让我对生命价值,对痛苦和幸福含义有了不同的理解!虽然这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是对世界的消极认知,但对于我来说,透过这种思想,我对人生的追求有了更深的认知!

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和无聊。痛苦即未曾满足、受阻抑的欲求;而若意志达到其目的,即为满足、安乐和幸福。生命意志的特性就是无休止的、盲目的欲求,现有的欲求被满足,新的欲求又产生了。所以,人生来就是痛苦的。另一方面,意志被满足而得的幸福也只是相对的、暂时的,相对是说幸福只具有消极或否定的意义,即它以欲求的不被满足为先行条件,不满足的痛苦被满足所消除。从痛苦中被解救出来,这就是幸福。幸福建立在各种纷繁复杂、纠缠不休的欲求的痛苦的基础之上,先行的不被满足的痛苦越强烈,满足后的幸福也就越强烈。可以说,没有痛苦就没有幸福,并且幸福的程度取决于痛苦的程度:满足带来的幸福感只是暂时的。因为,意志的本性就是无尽的冲动,当一个欲求被满足后,它又开始新的欲求,新的欲求会产生新的痛苦。

痛苦是根本的、永久的,而幸福是暂时的、相对的。人们消除痛苦的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态之外,对痛苦本身毫无影响。即使在消除某一形态的痛苦上获得成功,但其代价是立刻又有更多的其他形态的痛苦接踵而至。而且,痛苦暂时被幸福所代替的同时,无聊又会紧随幸福,占据人的头脑,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的之间来回摆动。由此可知,人的生命就是不停地追逐新的欲求,而这种追逐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但从生到死,每个个体的人都在忙碌的为此奔波着。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相信《大学生《权力意志》读后感8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800字大学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