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1000字

《礼治秩序》读后感10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阅读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礼治秩序》读后感1000字”,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近年来,中国一直把“法治社会”当做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关于什么是法治社会、中国现在是什么社会的讨论络绎不绝。在读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尤其是对《礼治秩序》的讨论后,我感受颇深。我认为当代中国是集法治和礼治为一体的人治社会。

所谓法治,“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在法治社会,法律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绳,一切纠纷矛盾都要按照法律的标准进行裁决。相比之下,礼治指人与人的关系是以礼为依据,社会的运行靠礼来引导和推动。而人则是法治或礼治中都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法治和礼治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因此可以进一步说,法治是“人依法而治”,礼治是“人依礼而治”。

首先,人治并不是“有权利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人的好恶是不可确定,也不稳定的。如果依照一己好恶来统治,社会必定会大乱,便不可能会有“治”了。我们平时对“人治”这个词的理解是有偏颇的,我们所重视的其实是在法治或者礼治中人的因素,比如法治社会中,法官对法律条文的解读,礼治社会中统治者对礼的解读。

其次,人们对“礼治”的理解也是不全面的,一提到礼,人们往往只想到“文质彬彬”、“善良”、“文明”或“慈善”。然而,“礼也可以杀人”,比如军礼——杀人来祭旗,比如夫死妻妾陪葬的礼等。“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且维持这种行为规范的力量是传统,或者说是文化,就像中国乡土社会中安土重迁的文化使得迁徙成为一种常态一样。法治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是维持它的力量不是文化而是国家权力。

中国现代社会是从乡土社会发展而来的,所以现代社会有更多的礼治,而缺少法治。从礼治到法治的转变,是一种文化的转变,是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当权者需要转变,广大社会人民也需要转变。当权者应该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地摈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礼节。广大社会人民也应该走出传统文化中礼的藩篱,敢于冲破礼治观念的束缚,使个人行为方式法制化。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阅读秩序读后感


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法律统领了一个国家的兴亡,法律成为人们奠定自我,养成良好素质的典范。法律究竟为何?法律又为何而存在?《阅读秩序》为你敞开疑惑之门。

这本由苏力教授编写的一代奇作影响了何止一代人,无论老少,谁人敢对其说一个不字。秩序的存在本是为古代帝王更良好的管理百姓而建立的,随着时代一遍遍地更替,秩序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严格遵守,必须牢记的一个形象的词语。《阅读秩序》将古今中外,被时代掩埋的秩序与法律这两词进行了生动描写。之所以说此书高深不可测是因为这本书基本道明了秩序演变成为法律的历程以及古代,现代,国内,国外,文化,法律的异同,可谓将秩序与法律,古代与现代作出了相当的点评,并提出法律的存在给世界带来的深重影响以及真正服人心的法律的铸就。可以说,这本书就法律的发展而言相当于贯穿世纪,国际,人民。点明法律是人们内心本身善的体现,是人们都应该严记于心,作为人生典范而追逐奋斗的纲要。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恰有些反对法律,为自身利益知法犯法的这种违背内心善意的恶人。这些恶人或轻或重地挑战法律的威严,否定《阅读秩序》的基础。不用多说,这种人是极端危险的,他们勇于挑战法律,但却给无辜之人带来不可逆的伤痛与危险,从小偷小摸到杀人放火,为满足自身利益而终达到不择手段,残忍血腥的人生态度。对于这种人,法律就起到了它之所以存在作文的作用,对付这些恶人,法律成为了审判黑暗的武器,宣告罪恶的证据。不轻易饶恕任一个敢于挑战它威严的人。法律不光光有这么些作用,法律还是父母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关键,法律的存在首先教会了创造法律的人遵行善良的本意,接着,这些受法律熏陶的人们才会将法律传播给孩子们,一代代地传下来,法律被不断改良,人们也越来越相信法律的权威,人们开始不自觉地遵守它,呵护它。正如《阅读秩序》中所说,法律会渗透入人们的内心。并且法律可不是光摆着看的,法律伴生着惩罚,对于触怒法律的家伙们,可没一个好下场,所以法律不光光是文字,仍然是一个警示,警示那些企图给他人造成深重伤害的人。因此,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也为保护我们生活这一目的而存在,人们会碍于法律的权威而害怕惩罚,若是人人都能有这种想法,其他人和自己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全,人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幸福,可能也就只有在今天这法制社会人们才能过得如此安心,闲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法律能实现《阅读秩序》中作者和读者共同的期望:一个没有罪犯,充满安全的社会。

法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它惩恶扬善,为人们鞠躬尽瘁,在暗处保护人们,为人们的安全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但愿人们都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无论《阅读秩序》中的秩序与法律究竟为何,为什么而存在,只要人人守法,人人都能开心,幸福。法律保护着我们,我们也应尊重法律。

《时间的秩序》读后感(读后感)


这是一本物理与哲学相结合的书,书里每一章开头都运用了诗句作为引子,就如同时间本身像一个谜题一样,这些诗和文中的物理学内容交相呼应,却透出了一种独特的美。书中提到关于时间的事实,我以前竟然一无所知,例如,时间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对于不停运动的人,时间流逝得更慢;运动的那个人衰老得更慢一些;一个共同的当下并不存在......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m.dhb100.com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时间是统一的均匀流动,是过去到未来有方向性的。然而作者却揭示了一个神奇的宇宙,这个宇宙其实是没有时间的,时间的形成是源于我们个人的视角,他引入了一个热力学的概念,即“熵增”与“熵减”,房间不收拾会越来越脏乱,公司的组织架构不调整会变臃肿,人不学习就越来越落后......递增定律告诉我们生命如果任其发展,生活就会越来越混乱,最终发展为丧失生活的掌控权。你只有远离平衡态,走出舒适圈,要不断超越自己,给自己新的目标,新的计划。

作者不断的提醒我们一个原理,比起平常模糊的视野,有时候疯狂的视角看得更远。他在书中引用了Beatles的山顶上的傻瓜这首歌里所写的,“就像是观看日落,太阳缓慢消失在云端,才猛然记起,运动的并非太阳,而是地球”。当我们能够放下经验世界的惯性,哪怕是“时间”这样被哲学家认为是先于经验的概念,我们可能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作为世界一部分的显现,而这种显现其实就是你在理解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路还是那条路,视角不同,所见不同,只有格局放大,才能看的更远。

看完本书以后,让我回到了中国哲学里的所谓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概念,我们所感受到的万物表象,其本身存在,本身即是自足的。物自身永远在彼岸,人永远不能触其本质,只能不断地接近,却无法最终抵达。因此,我们虽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同一个语境之下,但是我们每个人对于时间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用作者的话来说,时间之谜也许从最根本上说与我们自身的关系更为密切。最终是我们的视角决定了我们是什么。(葛梦缘)

本书的作者是卡洛·罗韦力,他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为时空物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在法国马赛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持量子引力的研究。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https://www.dhb100.com/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决定了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谨的描写物理学的书,但是本书的内容可以改变我们思考时间方式。

一、时间统一性和方向性的消失

在我们生活当中理所当然的认为整个世界都在用着同样一个时间,其实不然。比如你联系一位身在纽约的朋友,你通过视频看到她现在的动作和她自己本身的动作也差了几纳秒,可能这个时间的差距非常小;假设我在一个遥远的比邻星b上,光从我这里到你那里,需要花四年的时间,那你用望眼镜看到的我应该是四年前的我在干什么,所以时间是没有统一性的。那时间为什么没有方向呢?物理学家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宇宙未来的形态,同样也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几亿年前的形态,所以时间也没有方向性。作者得出的结论就是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时间。时间只不过是我们的主观判断,比如关于宇宙,物理学家公认的是宇宙的“熵”在增加,物理学家在研究“熵”增加的时候也是以一定的标准来判断的,比如说宇宙在刚生成之时“熵”是很低的,相对于那时候来说,宇宙的“熵”确实是在增加。作者用扑克牌的例子来解释这个复杂的原理,比如你手中有12张扑克牌,前六张是红色,后六张是黑色,这个时候你洗一下牌,有的人肯定会说这牌变乱了,由有序变成了无序,这样回答的人把关注点放在了牌的颜色上,如果你把关注的点放在牌的数字上,那可能是一个由无序到无序的过程,所以作者认为时间只不过是我们的主观判断。

二、那我们是怎么在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生存呢?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事件是动态的,物体是静态的,所以世界是由事件组成的,也就是说因为我们的存在才有了时间。作者还给我们举了这样的例子,为什么茶叶刚好长在爱喝茶南方呢?为什么梅子刚好长在爱喝梅酒的江南呢?真相是因为南方人爱喝茶是因为那的茶叶好而且多,江南人爱喝梅酒是因为梅子只生长在江南。

三、特殊之处

这本书的作者卡洛·罗韦力用较为专业的知识来探讨物理学,与普通科普物理学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在这本书当中加入了艺术的形式,在每次探讨的问题之前都有一段非常唯美的描述,这是本书的第一个亮点。比如作者在第一部分探讨时间的崩坍时先用了这样一段话来描述“爱的舞蹈交织,如此优雅的女子,在这清澈的夜晚,被月光亮”。

这本书的第二个亮点在于作者卡洛·罗韦力将对时间的探讨和哲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作者认为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模糊认识才让我们有了现在对时间的概念,但是要从量子物理这样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我们现在所用的时间、我们所遵循的规则可能都不会成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才会滋养了许多哲学和宗教。

四、总结

作者最终给出的答案是---时间不是世界的基本法则,而是我们人类在特定的子集,从特定的视角观察世界的时候,从世界中显现出来的。作者也用富有艺术性的描述进行了总结---于我而言,这个短暂的生命不过是这样的:驱使着我们的不停呼喊的情绪。我所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当中需要我们拥有这种探索的精神,并且值得我们奋斗一生,直到死亡。就像作者在书中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水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尘土仍归于地。”这样我们就可以闭上双目开始休息了。

时间是会流逝的,这是我们一开始对时间的初始概念,我们通常认为时间是均匀流逝,独立统一,有序流向;作者卡洛创作的《时间的秩序》,让我们打破了对时间的传统认识,带领我们探索时间的真相,启发对时间的思考,近乎哲学的角度,这本书我拜读了两遍,有好几处还是觉得困惑难懂,只能浅显的写一下自己对本书的理解。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www.dhb100.com/

一、变化和视角

作者首先提出了时间的坍塌,把我们对传统时间的认识彻底打碎,时间是变化的产物,时间失去了统一性、方向性、独立性、连续性以及当下,时间是一个多结构和多层次的集合。

其次作者提出了世界并不由物质构成,而由事件构成。作者给出了一个反问句,反问我们是什么?我们是过程、事件、复合物,并且受限于时空。所以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我们自身看待世界的视角,第一,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去感知世界并作出反馈。第二,我们可以从父母、朋友、同事、老师等其他人中眼中看到自己,通过情感交流去建立联系,并从他们那边得到反馈,形成自我的观念,我们正是这些观念的映象。第三,我们感知的观念和映象是在时间中发生与延续的事物。在我们的大脑中,时间中的延续被压缩为对一段时间的感知;时间处于当下,以记忆与预期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是我们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形式;时间不会为谁停留,我们只是存在于时间的无数个节点。

二、想要前进只能低熵

作者提出推动世界的不是能量,而是熵。时间是什么,其实就是熵增的结果,因为宇宙的形成就是一个逐渐无序的过程,所以世界要正常运转需要的是低熵,同样我们人类要前进也需要低熵,就如太阳是最丰富的低熵源,产生光合作用让动植物健康成长,我们人类也需要低熵来创造智慧和力量来维持美好的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在人类世界甚至整个宇宙里,低熵转为高熵是无法逆转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抵抗熵增,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薛定谔说过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所以我们只能不断清空、不断吸取正能量,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去对抗熵增。

想要做到熵减,首先要理清思绪,清空干扰,每天整理出三件最重要的工作,其余都是干扰项;其次要灵变开放,一直注入新鲜事物,不要停留在过去,每阶段都要给自己新目标;最后要多学习多阅读,就像手机时代一样,不断推陈出新,越做越智能,我们也一样,如果没有进化,只能面临淘汰。

看完时间的秩序,也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只有管理好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改掉懒散和不规律的习惯,努力做到自律,才能实现熵减,才能不脱离正常轨道,掌握好自己的人生。(楼碧媛)

《秩序的沦陷》读后感3000字


《秩序的沦陷》读后感3000字:

这不是一本小说,里面记录的都是真事。历史长卷的宏伟篇章里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但这些散落于历史缝隙里的碎纸片令我们隔着时空得以知道曾经的蝼蚁众生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视角,最初是以下这段书评勾起了我对该书的阅读兴趣。

“卜正民的非凡之处,在于他长期发掘并研究中日双方高质量的档案资料与回忆录,故而能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展示战时问题的隐晦性与复杂性。”

“战争”这个人类亲手打造的极端环境真是考验人性的修罗场。无数平凡肉身被战争裹挟着无端端地化身为一个个恶魔、冤魂;天使、英灵-----

当“战争”渐渐隐入历史,一些东西模糊了,而一些东西或许反而变得清晰了。正如卜正民本人说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常都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去解读当时的历史。” 前者是坚持后代记住、后者是乐见后代遗忘。

在中国,官方和民间都以不同形式确保民众对抗日战争保存着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油腔滑调、娱乐搞怪的方式也会令记忆失了真、走了样。 这份记忆的主旋律是江湖与庙堂的联合“抵抗”,副篇是为了保存实力的往大后方撤离, 至于汉奸走狗,那不过是其中几个不和谐的杂音而已。

中国人当然无法“遗忘”而必须“记住”这段历史。但历史的真相并不全都取决于今人的一厢情愿。真相可能琐琐碎碎远不是那么高大上、也可能一反成见令人大跌眼镜。 对于一些细节,甚至官方或我们自己出于私心都未必愿意勇于直面。 这次,作为外国人的卜正民找了一个很小的切口深入进去,pO出一段非常时期的人性篇章。

我们无法洞穿“未来”——因受视野局限、谁都不具透视远程的慧眼。但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评判就能不受局限束缚呢?显然否也。“抗日”强调的是“抵抗”——全民抵抗,亦谓四万万同胞齐心同抗日、国共两党联手赴战场。可打开尘封的史料档案,往往令人尴尬的真相就触目但不可回避的跳了出来。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当月发生的南京大屠杀举世震惊。直到今天,围绕这场大屠杀的研究争论仍更新不止。而事实上在那之前,日军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制造了无数烧杀抢刮、奸淫掳掠的惨事。

当时这些地区的真实情况是:“代表正统的国民党政府弃城而逃;普通民众处于高度恐慌状态;土匪、地痞流氓则浑水摸鱼,大肆抢劫;农村中大户人家武装自保;城镇地区则有日军联系地方头面人物,组成’维持会、’自治会‘稳定秩序。” 、“当日军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进犯时,一些中国人在抵抗,更多的人逃离,大多数留在原地,设法应付所处的环境——”

留下来的人并非全是汉奸走狗,彼时彼处,他们在传统伦理道德与讨生求活的本能间挣扎纠结。

战场上子弹炮火、阴阳一线;逃途中胆战心惊、颠沛流离;而苟延性命于占领区的众生又何尝不是历尽地狱的恐怖、尝遍人间的心酸。后者中的一些人最终选择了与占领者“合作”,这些人的行为在我们一贯的语境中应该被称为“通敌”或“叛国”,但卜正民教授原文用的“collaborator”而非“traitor”,翻译也非常忠实地将之译为“合作者”而非“汉奸”。

卜正民列举的当时被日军占领的五座城市里都有这样的人群,且事实上加入其间的人”前赴后继“为数不少。这是历来研究者们比较讳莫如深的领域,所以这次阅读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进入日本宣抚队认可的“维持会”或“自治会”名单的中国人当然不是最底层平民百姓、也不是为非作歹、是非浑沌的地痞流氓。与侵入的日本人合作的群体,原文中对其称谓是“Chinese Elite“。

这个词儿显然直译不妥,故本书译者将之译为“地方头面人物”也是费了一番脑筋。档案显示这些人中懂日语、有留日背景的人非常少,这也说明了“合作”过程中基本没有文化认同的可能。“沦陷初期与日本人‘合作’的中国地方头面人物,就是介于彻底的通敌者和坚决的抵抗者之间的一个群体——他们既厌恶又不得不与日本人合作,因为日本人是他们家乡的统治者;他们既助纣为虐也做一些有利于民众之事。”促使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们与入侵者合作的原因中,“偷生”显然不是全部。

“合作”的双方没有最基本的信任。

日本人希望通过借助“地方都头面人物”的“合作”在占领区建立合法政府,实施政治管辖;“地方头面人物”希望借助日本人的幕后(武力)支持汲取经济利益、政治权利、社会地位。在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边缘人对后面两项尤为渴求。其中也有不少人甚至只是希望能由此保住自己的家人与生意。

然而不同于殖民统治,入侵的日本人无法像殖民宗主国那样为殖民地带来“一种可供选择的财富和权利资源”,无法将“中国经济纳入更大的经济贸易网络”。入侵者能给予地方合作者的资本捉襟见肘,甚至有时都无法给予其安全保障。而这些愿意出来提供“合作“的头面人物则同样令日本人无法满意。

“贪婪、无能;缺乏管理才能,没有任何能力和才干”是入侵日本人贴给绝大部分“合作者”的标签,而事实上各地宣抚队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可令他们首肯的“合作者”。 按照我们一贯以来的评判标准,这些人无疑是国之逆贼,尽管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只在历史片段里一闪而过,有的甚至没有留下姓名。

卜正民教授把这些人从历史的缝隙中细细扫出来并提出最引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评判这些“合作者”和“合作行为”。

“——我使用‘模糊不清‘一词,并不是怀疑一些人通敌和一些人抵抗的事实,而是质疑对历史已有的、曾一度似乎是真相的解释。”

卜正民教授指出,合作者“帮忙指认难民队伍中的抗日军人,其明确结果是‘通敌’,但另一种结果是普通的难民百姓可以躲过一次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读书笔记南京的‘合作者’吉米?王给难民提供食物,帮日本人招募妓女。提供食物是抵抗行为还是帮助占领者建立秩序?征募妓女是与日本人合作还是保护大多数妇女免遭日本兵侵犯?如果吉米?王的动机不是帮助或阻止日本人,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发财致富,那又该如何评价其行为?——”

这本书里重点讲述的是沦陷区里未彻底投敌、未彻底逃离的“地方头面人物”这个特殊群体,立场的多样、利益的纠葛、情感的复杂、选择的错综。

今天的我们是在知道历史结果的前提下笃定地评判着过往,而困羁于过往中的普通人则该如何活命立身?

战争里,生存被逼至悬崖,人性被悬上十字架。不是所有人都会苟延残喘,亦非每个人都会选择“宁死不屈“。

从日本宣抚队购买良民证的老百姓、在占领区自愿或被迫充当甲长保长的人,他们已实际默认了占领政府的统治,这些人是不是都是叛国者?

我自己也亲身认识一个抗战期间做过保长的长辈。一直以为甲长保长都是莽汉流氓,但那位长辈却是一介文人、行医民间,有修养、有教养、受过良好教育、懂西学。解放后,乃至运动期间,他本人似乎也未曾因为那段经历而遭批斗,因为他彼时的顺从、忍耐、周旋维护住了周遭人的性命存续。那么又该如何评价此类人的行为?

另一位认识的耄耋老人年轻时曾供职于本地的日占工厂。据其回忆,日本兵是可怕的,厂子里的日本管理员也很苛刻。只是,工作中有技术指导、能按时领取工资养活家人。参加面试的人不少,都需要待挑选录取。日军战败时工厂日本管理人员撤离,离开前给所有工人发了一笔遣散费。老人用此费用回乡盖楼、娶妻生子。(初听这番真实的叙述时我以为是天方夜谭。)

这种现象尚不是卜正民教授此书中探讨的对象,但在当时也大量客观存在。我们该如何评判这些行为?是指责他们的是非不分、胸无大义,还是认可他们的识时务、留青山?

这种思考意义并非仅局限于对历史的评判反思。当下,面对强权、面对潜规则、面对不合理,异时同境,你是选择与之“抵抗”、还是“逃离”,还是在灰色缝隙里“求存”??关于答案,我们宣之于口、行之于表、内藏于心的,是否一致?扪心自问,我也茫然得毫无底气。作者:海浮石

《自由秩序原理》之读后感1500字


在《自由秩序原理》的导论中作者说:本书乃是对一种人的状态的探究;在此状态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施以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在本书中,我们将把此一状态称之为自由的状态。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亦常被称为个人自由或人身自由的状态。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想对于自由这一个词的定义。以及一些我一直都想不清楚地的问题。

自由是什么?人们常说追寻自我、追求自由,那么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自由呢?或者说,什么样的感觉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自由的感觉呢?自由与不自由它们之间的界限在哪呢,怎样来界定它们呢?在这漫长的人类了历史和自然历史中,到底有没有人或者是某种生物曾获得过自由呢?

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就是这个庞大的联系圈中的一份子。我们在社会上生存,总是想得到别人认可的。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当你在做一种选择的时候,总是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理解。无论这种选择是所谓的对还是错,这一点总是不变的。

可有时,我们却在想,这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情感总是需要顾及别人的看法、感受或者期许等等。因为一些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对我们也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我们往往付出了太多。所谓人言可畏!所以我们在想,这样活着是否我们的自由就是被限制的呢?貌似我们,我们这一生,我们的一切,都是被限制的。我们的行为有法律约束着,还有道德伦理约束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激情在社会面前,自由少得可怜。

所以我们找了一个安慰自己、互相安慰也监督别人的方法,我们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是吗?不是吗?

F.A.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说:自由意味着始终存在着一个人按其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的可能性;此一状态与一人必须屈从于另一人的意志(他凭藉专断决定可以强制他人以某种具体方式作为或不作为)的状态适成对照。经常用以描述这种自由状态的古老的说法,因而亦就是独立于他人的专断意志

自由所具有的这一最原始的意义,有时被说成是它所含有的平常或粗浅的意义;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哲学家因试图精化或改进此一意义而导致的种种混淆时,我们不妨还是采用其原始的意义为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意义不仅是自由的原始意义,而且还具有明确无误的品格,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而且亦只描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之为可欲的原因,则与我们欲求其他也被称之为自由状态的原因不尽相同。就此一意义言,自由仅指涉人与他人间的关系,对自由的侵犯亦仅来自人的强制。这是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但他说清楚了一点,自由指涉入人与他人间的关系,对自由的侵犯亦仅来自人的强制。所以理解自由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自由,二是自由与强制有很大的关系。

最能产生奇迹性硕果的,莫过于自由的艺术;但是,最难习得的,亦仍是自由。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在思考自由、追求自由的时候一定首先要想想你所有的自由具体是怎样的自由,它在现实社会中有怎样的位置,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社会、脱离了人、脱离了自然以及脱离了思考、脱离了情感都无自由而言,自由是在上述几个方面中而生长起来的产物,不能脱离根本,而是追寻所谓的万事万物的绝对自由!

阅读《世界秩序》读后感2500字


阅读《世界秩序》读后感2500字:

读完《世界秩序》后,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又买了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回来看的兴趣盎然,一口气居然读完了。之前觉得像这种动辄四五百页的书,读起来会非常“艰难”,而当你感兴趣的时候,每次阅读就是几十页,半个月可以读完一本书。

基辛格博士对于中美关系而言,至关重要。他见证了毛邓江胡四代领导集体,现在依旧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作用。为什么一位美国官员,最高职位只是国务卿的官员,居然可以在中美关系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基辛格博士之所以成为中美关系的常青树,恰恰是因为他最高只做过国务卿,而没有做总统。总统都受其所在政党政见的限制,政策很难有连续性,受美国政治周期的影响(四年一个任期)。而基辛格博士,却可以作为政策顾问,长时间地参与中美关系的发展(他肯定也参与了美国的其他外交政策)。最后一方面原因,则是他参与中美建交时尚年轻,且身体好,长寿是“常青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基辛格博士还是位学者型官员,学者的身份使他可以不断地思考政治关系,一直参与到美国外交与世界秩序的构建。

二战结束至冷战结束,世界处于美苏争霸时期,世界的主要矛盾可以说是美苏的对抗。而美苏对抗的直接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标榜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互相敌视。苏联要支持所有的国家发动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在美国眼里,这就是一种颠覆政权的破坏。

苏联解体后,美苏争霸结束,美国大获全胜,以苏联标榜的社会主义制度被美国和平演变。此时的中国,也曾发生骚乱,但还是控制住了大局,不仅维持住了社会主义制度,还与美国达成谅解,争取到相当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机遇。

苏联解体10年后,911事件不仅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世界。恐怖主义越来越嚣张,而中东的伊斯兰世界,则更是恐怖主义的温床。当美苏争霸结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暂告一段落,可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却又席卷世界,成了世界秩序的最大威胁。

不论是美苏争霸,还是参与伊斯兰国家的事务,美国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之前有人调侃说美国是世界警察,刚开始我还不能深切的体会到,现在真是觉得这个比喻很恰当。

美国做为世界上的头号大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是最强大的。而美国的理想主义情怀,让美国上到总统下到公民,都认为应该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那些美国认为的非民主国家里传播他们的民主思想,或对别国的政治制度指指点点。这就是美国的逻辑,我自己很发达还不够,我得让全世界都跟我一样发达。

美国的这种“布道式”地宣扬他们的民主制度,除了他们的理想主义情怀,还有另一层的原因:他们认为只有全世界都实现了美国式的民主,这个世界才会是永久稳定的。只要还有专制制度(包括非欧美式的民主)存在,那就是世界的不稳定因素,也就是美国的威胁,美国就要消灭这个威胁,将其视为敌人。

美国的这个“奇葩”逻辑,我相信,所有美国之外的人,尤其是像我们中国这些采取非西方式民主国家的公民都觉得很奇怪。我们中国还能稍微理解并偶尔向往美国式的民主,但是那些极端的伊斯兰世界,估计就算是牺牲性命也不会接受美国的制度。而美国想要彻底同化伊斯兰世界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他们从地球上驱逐出去,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简言之,基辛格博士认为,世界秩序就是世界各国围绕美国而建立起来的均势。大家接受美国的领导,接受美国的监督。那些不愿意接受美国管制的国家,都是不稳定因素,都是错的,因为美国的“管理”让世界变的更加繁荣和民主。

不知道基辛格博士对于当下的中美贸易战持何种看法?我可以谈谈我的看法。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很早就说要搞盛大的庆祝活动,但是由于最近中国经济运行不如预期,庆祝活动一直没有开展。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外贸缩水带来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就谈过。

其实现在全球还未走出2008年欧美次贷危机带来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2008年,其实就已出现“产能过剩”,2009年初,即2008年底我刚去广东上大学,第一学期回家过年,对于半年都没回家的我兴奋的几夜没睡好觉,但是回家的火车票却买不到了,学校的解释是经济危机导致很多广东的企业订单缩水,农民工集体返乡。这是我目睹的经济危机。

但是为什么产能过剩和去产能是这届政府才提出呢?因为上届政府的四万亿刺激计划,让那些本该淘汰的产能,又维持了几年,根本原因是我们舍不得放下经济增速。但是四万亿的经济刺激,好比是给危重病人的一剂强心针,虽然短暂地让病人有了好转,却加速了病人的死亡。中国经济也是如此,这届政府面临的房价高企,金融杠杆,实际都是在解决上届政府遗留的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美国的支持,早期离不开美国的技术,现在则离不开美国的市场。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们“被整合”入世界分工,我们“分化为世界工厂”的一部分,我们不仅需要别国生产的原配件,更需要别国的市场。

我们艰难地通过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接世界经济的机会和挑战。然而,当中国终于开始实现经济腾飞,开始彻底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欧美民粹主义兴起,各国经济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战一触即发。

英国脱欧,是民粹主义兴起的重要标志。随后是法国本次大选时的极右翼候选人勒庞,声称如果赢得大选也会带领法国脱离欧盟。那段时间,全球都在关注法国大选,因为欧盟的“三位大咖”之一的英国已经脱欧,如果法国也脱欧,那德国就难以继续领导欧盟。德国的大选,虽然默克尔勉强赢得大选,但是政府组阁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欧洲可以说是一片混乱。

直到美国大选特朗普赢得大选,美国内外均表示哗然,不仅我们不喜欢特朗普,连美国自己都不喜欢他。特朗普当选总统,逐渐开始推行其竞选时的主打口号“美国优先”,开始对各国进行贸易战,开始各种退出经济合作组织。中美贸易战的强度和危害,相信大家都已目睹了。

有人说,中美贸易战本可以预见,且早期可以通过谈判避免,但两次机会都没把握住,现在仍旧没有想出结束贸易战的办法,是最后且最大的失败(都不能算是失误)。我们一味地叫嚣美国进行的贸易战有各种不对,请问,这有什么卵用?没办法,我们也想不出有卵用的措施。作者:登封梦想家

《失控》读后感集:无序的秩序


这篇文章来自凯文凯利的书《失控》的第三章:有心智的机器,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取悦有身体的机器和快速、廉价、失控。
在第二小节快速、廉价、失控中,这样写道:没有所谓的中央控制器来指导身体把脚放在哪里,或者跨过障碍时要把腿抬多高。实际上,每条腿都有权做些简单动作,而且每条腿都能独立判断在不同环境下该如何行事。
在这里,KK再次提到了分布式管理,同时通过快速、廉价我们也能够很容易看得到敏捷身影的存在。但对于我来说,感触最大的反倒是无序。一种正如我前面章节读后感中所写的自由,每个人都拥有的绝对的自由。

正如我们所担心的,每个人绝对的自由势必将影响到其他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安稳和发展。每个人绝对的自由势必将在某种程度上逐渐的将这个世界毁灭,从而等待下个轮回的到来。但仔细想来一切或许并不会如我想象的那般的悲观。
因为无序确实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和社会。但这仅仅是在无序的初期。当无序持续的长久的存在的时刻,终将形成一种无序状态下的秩序。
比如随着大家彼此间的掠夺,会发现最终的结果其实是两败俱伤,没有人从中真正的得到更多的利益或者好处。于是乎,本来无序的掠夺者会逐渐的在无形中形成一种默契,放弃彼此间的掠夺,互相保有手中现存的食物、金钱、水、住房以及其它的赖以生存的东西。在此默契的基础上,周边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形成一个以群体为单位的部落,从而通过一个群体的角色去掠夺其他的人或者部落。而同样,随着部落与部落彼此间的掠夺不止,最终也将认识到最终的两败俱伤,从而部落与部落之间又达到一定的默契。依次类推,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终将从一种无序的状态走向有序。
这种所谓的有序并非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中不断的摩擦而获得的自然而然的结果。它并不需要论证,也不需要外星人乘坐着飞船降临地球告诉我们如何如何做,我们只需要在长久的生命体中生活,足矣。

世界秩序读后感(3)篇


世界秩序读后感 第(1)篇

五星推荐。这是所有关心国际关系同学的必读书籍,是上个世纪全球最著名的外交家基辛格博士于92岁高龄的呕心力作,其对于各国生存发展及国际关系的战略思考严谨且极具现实参考价值。是一本可以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如何从400年前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形成的欧洲均势秩序观,到中东“一个帝国,一种信仰,一个世界主权”的伊斯兰教观和亚洲多样化文化下的不同秩序观,以及二战后崛起的美国“代表全人类”世界观的冲突交融下走到今天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

全书以“秩序”和“自由”关系展开。国际秩序是指在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地区(大到足以影响全球均势)接受并执行的理念。基辛格博士认为“任何一种世界秩序体系若要持久,必须被视为是正义的,不仅被各国领导人所接受,也被各国公民所接受。它必须反映两条真理:第一,没有自由的秩序即使靠一时的鼓噪得以维持,最终也会制造出反对自己的力量;第二,没有一个维持和平的秩序框架,就不会有自由,即使有也难以长久”。这就是自由与秩序和谐统一。

“大多数文明的历史都是一部帝国兴衰史。秩序是通过对国内的统治建立的,而不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均势建立的。中央政府统一时,秩序就稳定;统治者软弱无力时,秩序就不稳”。而进入18世纪的欧洲,“一批多元化政治单元探索用于管控自身行为、减缓冲突的中立规则,它们中间没有一方强大到可以战胜所有其他对手,很多政治单元信奉截然不同的哲学,或者有自己独特的信仰”。于是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建立了均势体系,也就是当下世界秩序的雏形。

如此,权力的行使受到了限制,因为第一次以国家形态参与的各方知道,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不容任何人称霸。“稳定的国际秩序的一个优势是各方观点一致。维护18世纪欧洲秩序的政治家是一批贵族。他们对诸如荣誉和责任这样的抽象概念的理解毫无二致,而且在一些基本观念上也认识一致”。面对强大的拿破仑,体系依然有效,并最终击败了他。此后的近一百年里,这一体系通过几乎是自发组成的相互制衡的同盟,把挑战者束缚在这一均势中。

“一种国际秩序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在合法性和权力之间建立的平衡,以及分别给予两者的重视程度。无论合法性还是权力都不是为了阻止变革,两者相结合是为了确保以演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各方赤裸裸的意志较量实现变革”。“国际秩序的崩溃是躲避责任,甚至是自杀行为的结果。欧洲抛弃了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又不情愿使用必要的武力维护它宣称的道义原则,结果又一次陷入战争”。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再次面临秩序重塑。”

20世纪20年代,奥斯曼帝国仍然坚持把穆罕默德直系后嗣继承政治权力作为中东的一个政治现实。奥斯曼帝国覆亡后,主要的伊斯兰大国分裂为两派。一派寻求作为重要成员加入基于国家之上的、世界性的新国际秩序,既笃信自己的宗教信仰,又把宗教信仰与外交政策问题分开。另一派则依据传统的伊斯兰世界秩序。1947年,阿拉伯拒绝了联合国将巴勒斯坦划分为一个阿拉伯国家和犹太人国家的方案。结果,阿拉伯人未能消灭新宣布成立的以色列国。

美国粉墨登场,通过1947“希腊—土耳其援助方案”和1948的“马歇尔计划”,美国引导重启了欧洲经济。历史上始终由欧洲国家建立的欧洲均势,变成了欧洲以外大国的战略的一部分。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反映了有史以来基本上相互独立的两种均势:一种是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核均势,另一种是北约内部的均势。欧洲承认美国的霸主地位,以此换取美国的核保护。欧洲各国加强军事力量,主要目的不是追求多多益善,而是为了在联盟的决策中拥有发言权。

苏联实力衰落后,世界在一定程度上走向多极。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的均势,德国再次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两种世界秩序观的争夺始终扎根于以色列—巴勒斯坦问题之中。争夺的背后还有另外两场较量。一是以美国为首采取军事或其他行动推翻一个国家的政权,同时在政治上施加压力,实现改造大中东计划。二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之争,在中东持续局部战争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局势的发展证明,在以上每一场较量中,都很难生成和平的均势秩序。

历史上亚洲构建的地区秩序没有一个是以威斯特伐利亚的主张为基础的。进入近代很久后,受莫卧儿帝国影响的“内陆亚洲”、俄罗斯、伊斯兰世界与中国的帝国朝贡制度在亚洲仍然同时存在。现在这些传统理念依然在一起。当下,亚洲有两个均势:南亚和东亚。二者都不具备欧洲均势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平衡者,即只要转而支持弱的一方就能实现平衡的国家存在。以上亚洲关于世界秩序的观念中,中国的观念最为长久、最为清晰,离威斯特伐利亚的主张也最远。

中国一直以来靠自己的成就和文化使外国心悦诚服,偶尔也采取军事行动“教训”冥顽不化的蛮夷,令其收敛。这些战略目标和这种根本上的攻心手法直至1962年的中印战争和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还有迹可循,在中国对邻国宣示其核心利益的方式中也清晰可辨。中国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传教式社会。它要的是别国的尊敬,不是皈依(鼓掌!理解相当深刻)。中国并不刻意输出政治制度,而是愿者上钩。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扩张不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潜移默化。

“中美两国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有着重大差异。美国的政策着眼于务实,中国则偏重概念。美国从未受过邻国威胁,中国的边境四周却无时无刻不强敌环伺,虎视眈眈。美国人相信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中国人却认为一个问题的解决只会引起新的问题。美国人对眼前形势一定要拿出结果,中国人注重的则是大局的发展。美国人制定实际“可以做到的”计划,中国人只确定总的原则,进而分析它的走向”。中国人的思维越来越趋向于传统的中国思维方式。

战后12位美国总统都热情地肯定美国在世界上的特殊角色。每个总统都认为,美国在无私地追求解决冲突和实现各国平等的目标,所有总统都宣称美国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只有美国拥有普世原则,而其他国家只有国家利益。但结果是美国在四面出击与黯然撤回两个极端之间徘徊。进入互联网时代,当武器能够毁灭人类文明,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互动能够瞬间完成,而且具有前所未有的侵入性时,现有的维持均势或价值共同体的算计方式可能已经过时。

我们走向何方?要建立真正的世界秩序,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保持自身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有一种全球性、结构性和法理性的文化,这就是超越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视角和理想的秩序观。

世界秩序读后感 第(2)篇

10-25《世界秩序》最近这一年的世界格局平衡打破,并不断由美国总统为代表向全世界提出要改变时,原有的世界秩序格局还在,但政治上的联盟、经济上的合作与交流,甚至其他各方面的依存度将发生一次新的尝试与平衡,平衡前的动荡,也就来的这么理所应当了。本书作者将世界格局和秩序的定义早早抛出,并分别就欧洲的建立兴起来讲述秩序的形成,地理位置上欧洲与中东、埃及等自古罗马时期就一衣带水,伊斯兰国家的共性和差异也就不可避免地一一谈及,比较关心的亚洲,特别是东亚的日本、曾为亚洲天子的中国和印度,各自的特点、发展、地位、亚洲关系甚至与美国的之间如何处理,都讲得根据有普遍性和认同感。最后对于美国的近代史,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也不可避免地谈及,但作者一再强调,美国是基于普世价值观念来解放世界人类,来协助世界秩序的井然有序,希望和美国一样拥有平等与自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世界现在的主要文明来自欧美普世价值、中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还有很多占比不大的国家具有的独特文明和秩序理解,美国通过做世界警察所带去的普世价值在很多中东地区无法落地,甚至带来的更大混乱值得进一步反思,普世价值推广是唯一一条阳光大道模板么?在川普上台前,我和很多国人都认为我们这代人被欧美普世价值洗脑了二十几年,越来越认同普世价值,然而,今年开始,各种非普世观念和行为是由美国总统带领的国家机器向美国本土,甚至全世界分别抛出的对抗性矛盾,以至于美国本土化的不同声音、以至于对普世价值深信不疑的人群,也都在重新审视新的世界格局。特别是仍然深处贸易战的中美关系,在黑暗森林的生存逻辑中,上一轮冷战平衡故事基辛格讲了一遍个中关系,这一轮呢?n

世界秩序读后感 第(3)篇

当今世界正在走向深度全球化的格局,各地的经济发展被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的世界秩序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网络环境中,各国意欲在“均势”中破局,必须依赖高科技的发展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我想重点评论书中对于中国的描述,近代中国的落后根源于高度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开国皇帝往往将国家治理地井井有条,进而走向盛世,而开国皇帝久居深宫的子孙后代却显得能力欠佳,不理解国家的实际情况。晚清的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却不知西欧和美国已经在科学技术领域有了空前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被英国击败被迫打开国门的时候,中国的GDp依然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书中描述的晚清种种迂腐,本质是皇帝制度走向没落的缩影。

此外,个人认为伊斯兰教似乎是中东地区种种宗教矛盾的根源,加入中东地区消除因为宗教引发的意识形态藩篱,这个地区的动乱或许会大幅度消除!

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孙立标

在阅读中与智者对话,在思考中和高手过招。

——读基辛格《世界秩序》有感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表了温暖而且充满力量的元旦献词,细心的观众发现,总书记的书架上有本名为《世界秩序》的书。其实,去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欢迎晚宴并发表演讲时,就引用过这本书的内容。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值得总书记研读、引用并且收藏呢?恰好最近读了这本书,总的感觉是很有收获、深受启发、值得一读。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在他的推动下,尼克松总统踏上了前往中国的"破冰之旅",实现了中美建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进而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和世界格局。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高手,在自己90高龄的时候,将自己的毕生智慧和深刻思考,凝结成这本书,它很有可能是基辛格先生的收官之作和告别演说。

这本书围绕"世界秩序"这个历史久远、空间广阔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通过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世界那么大,问题这么多,但还是有脉络可循,未来是可以把握的。

欧洲国家,通过建立均势避免一个国家占据主导。欧洲各个国家在长期的斗争、妥协和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按照均势建立了一个不太稳固的国际秩序,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权力基础和势力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任何试图打破这种均势、把自己想法强加到他国头上的努力均告失败,包括拿破仑等多位强人,即使一时得逞,也难逃失败下场。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另一端,自古以来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强大的中国,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还体现在文化的教化功能。从位于世界中心的中国首都向外辐射开来,所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是这一体系的一部分,根据各个地方对中国典籍和文化制度的熟悉程度不同,被划分成为开化程度不同的蛮夷。中国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吸引周边国家融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伊斯兰世界,憧憬建立一统天下、消除战乱的政教合一国家,弘扬宗教与扩展版图一直相伴而行。7世纪以来,阿拉伯帝国等伊斯兰势力在欧洲和中国之间的广大地区,不断征伐与扩张。正当欧洲建立一个基于多国均势的秩序时,奥斯曼帝国一统中东,并将势力扩张到中东欧,意图用自身的优势统一欧洲。

美国,是一群清教徒在进行"荒野之旅"的过程中,建立的"山巅之城".基辛格先生用充满自豪的美式语言,诠释"要用正义的原则和榜样的力量激励整个世界"这个美国价值。美国的世界秩序观认为自治是前提,和平与均势是结果,以及自己是欧洲秩序的天然捍卫者。但它又不愿意接受欧洲与自己势均力敌,希望通过传播民主原则,在欧洲均势的基础实现和平。

上述几种国际秩序概念中,基辛格先生认为唯有源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即忠于主权、均势平等以及通过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等内容,为各个国家广泛接受,涵盖了所有文化和地区,构成了现在所谓的"国际社会".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并不稳固,并且正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有的挑战甚至还是打着维护世界秩序的旗号,欧洲、中东、亚洲、美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全球性的世界秩序。在历史上素不相干、没有共同价值观、只认自己实力的实体,往往带来冲突,而不是秩序。未来的国际秩序,要在合法性与权力之间做好平衡,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文化观念越一致,达成共识越容易。基辛格先生认为,在未来的国际社会新秩序中,不同社会异彩纷呈的特点要得到尊重,人类与生俱来对自由渴望的做法要得到体现。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探寻世界新秩序时,告诉我们中国人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首先,我们大致知道美国意图建立一种全球性、结构性和法理性的文化,要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超越地区和国家视角的理想秩序观,也就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实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化。其次,需要我们了解那些未知的社会,克服对未知世界的神秘感,认真思考如何将迥异的历史和价值观,塑造成一个共同遵守的新秩序。最后,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光大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简介:孙立标,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研究室)

读《震不乱的秩序》有感


读了《震不乱的秩序》这篇文章,我被日本人民理性而从容、遵守公共规则的精神深深震撼了。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他们的防灾意识深入人心,政府的防灾经验也很丰富,人人都有高素质。所以,在这次大地震中的日本,国民秩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看,在如此的天灾面前,日本人民却仍然自觉地带走垃圾,他们这种保护自己家园环境的意识早已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但是在中国,就鲜有城市有这种现象了。未发生大地震,但是地上却到处是垃圾,不堪入目。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所有物品都没有加价,不过民众限量购买。在这么严重的灾难中,一般情况商家都会趁机加价,大赚一笔,但是在日本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反而还是按照原价出售。如果中国发生这种灾难,我想,所有物品的加钱都会翻上好几倍。这里还看得出日本人民很诚信。而在日本发生地震的几天后,中国就有人造谣,说日本的核辐射已经严重污染了中国的海域,因此发生了抢盐一事,盐价也大幅上涨。这就说明了我们中国需要理智对待每一件突发事情的发生,不能总是见风是雨。

在余震不断的时候,日本人民却没有人惊慌,也没有人吵闹,大家像过一个正常的周末似的。你看,多么从容淡定!这份从容淡定,来自日本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来自日本民众自身的高素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估计就是乱作一团,没有什么秩序可言了。

9.0级强震下的日本,海啸滔天,核辐射危机笼罩。相比中国汶川的8.0级大地震,日本的伤亡人数却少得多,这跟他们的个人修养及公共教育等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次日本的大地震,日本人民的内在精神和他们的良好秩序,与我们中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可如今我们已经把我们的优良传统丢掉了,日本虚心向我们的祖先学习,他们做得比我们好,我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天里,我们人人都能反省自己,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600字


塞缪尔·亨廷顿(1927年-2008年)出生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是一名颇具争议的政治学家。他在1993年写了一篇30页的论文《文明的冲突?》,引起学界和政治界广泛讨论,并影响至今。后来亨廷顿将其有关理论,辑录成影响深远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笔者所读版本乃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2010年。

在这本书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一是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将由七大或八大文明所决定: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以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二是伊斯兰文明可能与中华文明联合,对西方文明造成威胁。所以,亨廷顿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文明冲突”的世纪,“文明是终极的人类部落,文明的冲突则是世界范围内的部落冲突。”尽管人们无法甘心接受他的观点和结论,但二十余年以来,亨廷顿所预言的现象正在成为现实。

“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当前所有文明最有可能达成的一种价值观(共识),以期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超越种族与国界,倡导各民族平等互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要消除意识形态的分歧、忽视各民族之间文化、信仰与宗教差异、无视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异同,而是在充分承认这些差异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寻找消除或减小这些差异的解决途径,超越个人、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在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信仰之上建立人类共同遵循价值原则和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庞晋)

《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读后感


《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读后感

谢燮

G20峰会刚刚在美丽的杭州闭幕,中国为准备这样的盛会,不仅仅是中国作为东道主、杭州作为主办城市的努力,从更高的视角来看,这是中国重构全球秩序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闭幕致辞中讲到了五个决心: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我们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这样具有全局视野的讲话从习近平总书记口中说出而不是从奥巴马口中说出,已经表明当下的世界秩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直以来西方所主导的国际秩序已经逐步走向式微。而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朱云汉所撰《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恰恰就是为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全局视野的讲话给出了最好的注解。

朱云汉的核心观点是:目前正值数百年难遇的历史分水岭,表现为四重历史趋势的反转。第一重趋势反转,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体系式微,这包括美国无止尽的战争钱坑、霸权地位摇摇欲坠、软实力大幅消退、帝国过度扩张、对伊拉克始乱终弃等;第二重趋势反转,是"第三波民主"的退潮,这包括民主的退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富豪政治、利益集团与游说者占据民主殿堂、难以跨越的社会阶级鸿沟、民主体制的失灵、被反恐绑架的民主、劣质民主散播全球、民主成为空壳等;第三波趋势反转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困境,这包括金融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灾难、全球民主化退潮、多边贸易谈判已成鸡肋等;第四波趋势反转是西方中心世界的没落,也可以说是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世界权力的中心明显向亚洲移动,世界舞台上西方国家独占鳌头的时代已经告一段落。

朱云汉认为,21世纪的特征就是"多元现代性".不同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国家,可能会以不同的路径走向现代化,而且它们成熟稳定的现代化社会的模样、组织原则中,有现代性成分, 有共通成分,也有其特殊的成分。对于中国来讲,中国的王道思想可以为21世纪全球秩序的重组提供一套新的指导思维,因为王道思想正好可济西方核心理念之穷。王道思想为个人的道德责任提供明确实践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循序渐进、由内而外、由近而远。同时,王道思想也为群体间的互动准则设定三层不同的境界。第—层是先做到"反求诸己"、"推己及人"、‘讲信修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余力则"济弱扶倾"、"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最后是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最高的实践目标。个人根据自己的资资材、德行、知识与客观条件,尽其所能,进退有据,但求无愧。王道思想也强调中道,要执两用中,不偏不倚,要在本质上有矛盾与冲突的事理中求取平衡,要处理不同层次群体间的利益关联与协调,既要顾全大局也要照顾个体需求;处理事务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兼容并蓄,道为纲、术为目。王道思想主张个人的生存意义在于增进群体的福祉,必须承担对群体的责任。‘天下"为最高的利益共同体,乃是个人最大的关怀对象与最高的道德责任所在。王道思想倡导局部与全体是有机的联系关系,无法分割;追求局部利益不能危害全体。此外,王道思想认为多元与差异本为自然状态,不但要包容差异,还要视其为理所当然,"多元体、和而不同、休戚与共"才是合理的自然秩序。王道想主张在多元中追求和谐共生,反对刻意压制差异或打造齐异族并非"外者",而是与我共生的整体的一个部分,彼此命运相关联。唯有这种观念才可以化解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宗教冲突于无形。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是中国走出去的战略,而是欧亚大陆合二为一的战略,是再造全球秩序的切实行动。G20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处处体现中国重构购全球秩序中的努力。我们的经济确实面临压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民生、民主、贪腐、区域差异、产权保护、医疗、房价、产能过剩等等问题也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但一定要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中国兴起的过程中会有无数的机遇,巨大的消费市场、完善的产业协作能力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场。对全球形势的误判将使那些向西方移民的人们错失这样一个"数百年之未有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的未来,需要我们倾尽全力去实现,去改变经济社会中的不完善、不和谐,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新的制度架构,形成内化于心的核心价值观,支撑我们的可持续增长,并未全球秩序的重建提供基础的样板。中国并不是要回归到曾经"中华帝国"的朝贡体系,而是要以"天下为公"和"王道"等儒家优秀思想修正西方"强者恒强"、"胜者为王"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人,要怀有坚定的信心促进中国的兴起,也要怀有充分的现实感改进当下经济社会中的所有积弊和问题。

全球航运重心的东移还在不断推进,过往的逻辑是,中国的法律基础不足以支撑高端航运要素在中国集聚,因此对新加坡承接伦敦航运要素的转移比较看好。但是,如果按照全球秩序重组的逻辑,中国文化中包含"和而不同"以及"和谐"的价值观在现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代性,深入挖掘并内化到航运业的规则重构中,必将对当下低迷的航运市场中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航运业以新的运行秩序服务经济社会,进而让航运业换发新的生机。

如果想对此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首先阅读亨廷顿的名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他提出自1920年以来,西方世界即开始走下坡路。还有本书值得一读,就是许纪霖的《中国何以文明》,提出了中国有富强走向文明的基本路径,其中涉及很多儒家思想在当下社会中的价值,很有参考价值。

相信中国,相信未来!

绝顶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思考久了没头发;希望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与您同行,共同成长,产生有深度、有价值的顶级思想。

谢燮,供职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水运战略、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在水运战略、水运政策、航运服务业、邮轮经济等方面具有较深研究积累,正在探索水运长远发展趋势与水运变革,《变革水运——水运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探》即将出版,敬请关注。

《美国陷阱》读后感3000字-重构新秩序,中国要面对的陷阱


原先听到《美国陷阱》这个书名,以为是一本小说。后来媒体的热度上来了,而且在任正非的办公桌上也放着一本,搜了下发现评分不低,便开始了阅读。

开始阅读之前,原以为这是一本论述性的书,介绍什么是美国陷阱。然而才看了引言和第一章,便很难平复心中的惊愕和怒气了,通过作者的亲身遭遇揭露了陷阱的面貌。原来,天底下还有这等毫无王法之事,完全超乎常识和我的理解。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步了解了整个事件的全貌,对事件各方都有了更冷静的思考。看完之后,也只能无奈地一声叹息: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就是按照这个套路运转的吧。

就整个事件而已,阿尔斯通通过行贿获取订单的做法本身就触犯了法律,有错在先,受到惩罚是无可厚非的。虽说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里,找中间人是一条很正常的潜规则,哪怕后来收购艾尔斯通能源业务的通用电气也不能独善其身,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为自己辩护的借口。阿尔斯通被发现违法之后,并未积极解决问题,反而持拖延态度,这本是罪上加罪。所以,阿尔斯通现在的下场,完全是由于自作死。

然而,作者在整个事件中,从一开始的参与者,变成后面的受害者,成为美国的棋子以及阿尔斯通的弃子。四年多的司法审判,包括两年时间的牢狱之灾,可以说其遭遇是非常不幸的。不过,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参与阿尔斯通行贿事件,虽然不是重要角色,但以连带和明知违法却不作为的角度来看,作者受到法律的制裁是理所应当的。只是,由于作者在整个事件中的角色不仅仅是被审判者,更是人质和谈判的筹码,这就导致了他后面各种各样本不该受的凄惨遭遇。这里插一句,书中作者并未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明确的认罪表达,而更多地是为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发声,痛骂阿尔斯通和美国政府,以及参与此事件的所有人。

所以,整个事件里,作者只是个小角色,真正的大戏是通用电气对阿尔斯通的收购,而这出戏的编剧是美国司法部以及背后的美国意志。很多人认为西方的司法体系很成熟,起码比国内成熟,这算是一个事实。但是,即使再成熟的法律体系,如果从内部出现漏洞,也无法完全保证其公正性。比方说,司法人员为了达成某个利于自己利益团体的目的,可以掩盖一些证据,放大另一些证据,甚至篡改证据,然后裹挟着公正、正义的外衣来施行审判。整个阿尔斯通事件中,美国司法体系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为了完成通用电气对阿尔斯通能源业务的收购,美国在机场拘捕作者,并给予额外的莫须有罪名。而且,通用电气在案件进展过程中可以翻阅卷宗,清楚案件的动向,据说通用电气收容了十几位美国退下来的检察官,在司法体系内的人脉极广。当然,整个事件所依托的,是美国自己的法律《反海外腐败法》一部神奇的法律。

《反海外腐败法》制定于1977年美国水门事件之后,为了禁止美国公司向外国政府公职人员行贿,原本是一部针对美国人自己的法律。然而经历了1988、1994、1998三次修订后,这部法律成为了一部国际法,于是美国的长臂管辖也就具备了法律基础,可以全世界抓人。修订后的法律,把原先针对美国公司或个人的范畴,扩大到了几乎是任何人,包括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外国公司,以及所有在美国领土范围内直接或间接进行腐败支付的个人或实体。根据美国的定义,任何外国人或外国公司的雇员,只要是通过了美国的邮件系统进行通信或使用隶属于美国的国际商业工具进行腐败支付,只要满足了最小联系,即不论是电话、邮件还是银行转账,只要是和美国发生了任何联系,没有都具有管辖权。总之,用大白话讲,这部法律太牛逼了!

在过去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从这部法律中获得的罚款达到了一百多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被罚的是外国公司,书中提到的阿尔斯通就被罚款7,72美元。而且,这不是单纯的法律处罚,更是美国企业向外扩张的工具,比如书中描述的通用电气把阿尔斯通的能源业务吞并了。因为如果阿尔斯通高管不这么妥协的话,美国将全世界狙击他们,送他们入黑狱。历史上,美国通过这样的手段,已经成功了数次,罚款的金额逐年增大,许多巨头被肢解。所以,美国司法体系并不是绝对的公正无私,说白了依然是为了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利益的国家机器而已。即使在美国国内,法律对白人和黑人的差别对待也是家常便饭,这里不做展开了。

阿尔斯通事件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孟晚舟事件,也是同样的套路。美国司法部命令加拿大警察在加拿大机场逮捕孟晚舟女士,也是利用了《反海外腐败法》的便捷之处,目的是打压华为企业。华为的崛起,让美国如坐针毡,因为华为的崛起是中国崛起的缩影,中国在经济、技术等各领域,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国,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而孟晚舟事件与阿尔斯通不同的是,华为没有选择被迫认罪,中国政府没有选择妥协。华为和中国的强硬,直接让美国没辙,加拿大也收到了中国的报复数名加拿大人在中国被捕(明确有犯罪证据的)以及中国对加拿大进行经济制裁。

阿尔斯通事件,实际上反应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只是整个事件中,法国是弱势群体,甚至还扮演了收购助推者的角色。美国是地球上最强国家,近几十年来无人可以挑战它,所以美国通过霸权主义可以为所欲为。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再到阿富汗,以及最近的叙利亚,还有朝鲜问题,美国无不参与其中。现在,中国崛起了,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多方位针对中国发动战争。从18年开始的贸易战,再到后面的科技战,今年的香港问题,又到了意识形态的战争,美国的目的是为了破坏中国的崛起。

中国在与美国博弈的过程中,遇到的是修昔底德陷阱。如果阿尔斯通事件是美国司法层面的陷阱,那中国遇到的陷阱才是真正的美国陷阱,因为这个陷阱是全方位、各个维度地针对中国。中国处于老二的地位,处境是非常危险的,但至少中国在目前还是应对的不错的。中国与美国的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充满了变数。为了不落入美国的陷阱,中国需要在这几方面把握好: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经济。中国人民是吃苦耐劳的,贸易战打了一年多,大家都适应了其所带来的压力。然而,经济大环境越来越恶劣,稍有不慎会带来连锁崩盘。过去二十年的房地产和金融,带来高杠杆,资本很难流入实体经济,便无法支撑稳固经济基础的构建。这是所有问题的核心问题,中国必须得挺住,只有经济实力硬了,腰杆子才能硬。

其次,中国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只有保持足够大开放,才可以支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在国际上寻求到合作伙伴,而不至于在美国的高压下被孤立,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很好的政策。

再次,要重点发展科技。中国的经济,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非常受限于西方技术。即使中国高铁这种代表中国高科技的产品,里面最核心的部件依然要依赖于进口。不论是华为还是中兴,生产的设备和手机,高端芯片大多来自于美国。只要美国一卡脖子,中国的高端产业就会陷入极大风险。幸好,华为多年在研发的投入,让我们看到了突破的曙光。芯片的独立设计,5G的绝对领先,手机销量超过苹果,这些成果无不鼓舞人心。然而,单单靠华为,还无法支撑整个中国的科技进步。要突破封锁,独立掌握核心前沿科技,国家需要全方位的投入,不论是从教育支出,还是从科研投入,都要加大力度。这里插一句题外话,中国高校毕业的高层次人才,很多不愿意留在学校或科研机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的待遇实在是养不活自己,一个博士每个月拿四五千块钱,在一线城市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最后,当然是军事上的储备。这里不是提倡热武器战争,而是要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美国之所谓成为霸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硬实力足够硬,支撑着它全世界去拓展自己的软实力。我们经常说,弱国无外交,只有强大了,才有人愿意跟你玩。美国拿着武器打炮去跟其他国家谈判,如果合作就把武器卖给你,如果不合作就拿武器打你。近几年,中国在军事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估计除了美国,其他西方国家不敢跟中国叫板了吧(俄罗斯现在是盟友)。

二战之后,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从美苏冷战,慢慢转移到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博弈,到现在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间的较量,美国始终是这个世界的老大。在修昔底德陷阱面前,所有的老二都被美国干趴下了。中国能否在新一轮的博弈中,运用中华民族的大智慧,突破这个陷阱,最终成为世界新秩序的老大,让我们拭目以待。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听刘老师上一次讲课,有一个说法吸引了我,他说:自我的内容不是本体的、本来的,都是后来的,你从来不是你自己,你也从来没活过你自己,你只不过是你爸爸你妈妈等人的心理模式在心里的共同作用,你替他们而活着。听到这一段时,我有个疑问:既然无我?那么何谈父母?这种“无我”的观念还是蛮玄妙的,一来和佛教的业报轮回之说在表面上矛盾,二来实在不容易让人想通。衡量佛教诸派是否为“正信”的客观标准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其中,又以前两点“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最为根本,如果较真一下,真以这“四法印”为标准来衡量后来的佛教宗派,会吃惊地发现绝大多数的宗派都不是正信。因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是根本否定人有永恒的灵魂的,而我们所熟知的佛教几乎无不说些什么灵魂转世、投胎转生之类的事情……n机缘巧合,马上就“遇”到了熊逸先生的《思辨的禅趣》,熊逸先生被誉为当代的“思想隐士”,他所写就的《春秋大义》和《隐公元年》,横贯中西、博览古今,并且详注出处和引文,世人多有不知其真姓名谁(甚至连力荐其书的罗胖,也从未知晓他的庐山真面目),但尽知他是一位严谨的著说者、学问家,让生性多疑的我立马拜倒在熊先生的案牍前,跟着熊大在禅佛的迷宫中想办法、找源头、站在高处往下看----以我对禅宗的零储备,看不明白,先撕开脑洞的一点点缝隙,让真知的阳光照射进来,观个热闹罢,哈哈!n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n禅宗学渊的复杂性、凌乱性,还真是小可非同!想要颉取“本真”,就如同在混沌的历史长河的污泥中探求清流,猛浪翻卷一阵阵拍打,模糊了五官,晕沉沉觅不到方向啊。先说禅宗代表慧能,他的六祖身份和奠基理论《坛经》(或称六祖坛经),首先就已经遭到胡适先生经过小心考据的质疑:早期的禅宗史其实是慧能弟子神会编造出来的一部伪史,慧能的六祖身份也是被连蒙带骗地硬捧出来的。这一结论,屌炸了天啊!不但挑战了人们的常识,还挪动了“信仰”这块奶酪,让充满信心的人们情何以堪???n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然而在《坛经》开篇就讲: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时,却令学生法海整理听讲笔记。就这不免令人起疑: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呢?如果我要学禅,该不该去读《坛经》呢?如果读了,那么,按照“不立文字”的标准来衡量,我显然是在缘木求鱼,可如果不读《坛经》,只是找个老师来接受口传心授,我又怎么知道老师教的就是正确的呢?n《坛经》所记录的因为一首偈子的较量而使默默无闻的慧能战胜众望所归的神秀的故事,有多少可信度已经查无对证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位宗教领袖,他的生平和形象既不是爹妈生出来的,也不是自己活出来的,而是被信徒们塑造出来的,所以,宗教领袖的形象往往在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信徒们的观念,一部领袖的生活史就如同一部信徒们的观念史。那么慧能的禅法是如何在佛门万千法门中立得住、行得通,甚至于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呢?n我想应该归功于神会们的骁勇善战、善打天下,也得益于慧能禅法提供了最简洁的成佛法门,走通了群众路线。首先慧能禅法是顿悟法门,佛祖一拈花,迦叶就微笑,得法就在一闪念!那我何不试试?下一个迦叶没准就是我呢!n其次慧能禅法的理论基础是“人人都有佛性”。你看“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是说植物的佛性,“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是说高山流水的佛性,既然植物山水都能得法,那况人乎?n由把握当下进而追求永恒,这是禅宗与原始佛教、与其他一些佛教宗派的一个根本分别,也是慧能大展拳脚、所向披靡的“秘密武器”吧。凡此种种,不一一而述了。再往后看,发现自己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深厚呢:n佛家把一切生灵都叫做“有情”,一个“有情”是一个种种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的聚合体,也就是“六大”和“五蕴”的聚合体:“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意,风为呼吸,空为空隙,识为精神;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所谓“六道轮回”,其实并不是有一个“我”在其中轮回,不是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灵魂在其中轮回,而是“有情”的死亡导致了“六大”与“五蕴”分崩离析,而分离后的种种因素又在因果锁链的作用下发生了新的聚合,这并不是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理解的那样,存在着一个不变的、恒常的灵魂,在六道之中反反复复地投胎转世。----啊呀呀,你相信了转世轮回,所以你愿意接受环保、愿意厉行节约、愿意与人为善……如果你被澄清是以这种“碎片化”的方式轮回、转世,那么,究竟这些碎片还是不是“你”呢?如果不是“你”,那么还谈何“转世”与“轮回”呢?n说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名言其实是在说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却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我”做善事,所以“我”就得善报;“我”做恶事,所以“我”就得恶报——这是道德,而不是佛法,佛陀关注的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和众生的解脱法门,而不是道德,当然就更不是道德投机。现在很多的善男信女烧香、磕头、捐款、重塑金身、乃至放生行善,当他(她)们遇到急难险重之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祈求佛祖的保佑----这是很公平的买卖关系啊!n其实佛陀指给人们的“因果”之说,是在阐明宇宙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庸俗的道德投机。佛陀是在给大家讲道理,而不是带领大家做买卖;佛陀所关注的是解脱之道,而不是帮助世人求平安、求富贵。佛陀的因果规律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并不是前人栽了树就一定自己能乘凉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人砍了树,是种了恶因;他自己乘不了凉,后人也跟着乘不了凉,这是恶果。所以,虽然“善恶有报”没错,可种下善因的人却不一定是自己得到善报,种下恶因的人也不一定是自己得到恶报。这才是世界的真相,不过后来被赋予了太多一厢情愿的道德色彩,这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本来面目,只不过这真会伤透了那些怀有美好情操和淳朴愿望的人们的心啊!n如今的佛教早已经改头换面,走在原始教义的对立面了,就算佛陀复生,恐怕也认不出这就是自己当初创立的那个教派了。仔细思量,不免灰心。可究竟如何发展,也由不得佛教本身吧?大众需要斩钉截铁的结论,不需要审慎的论证过程;需要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不需要那些虽然真实却不为人所喜的东西;渴望速成的捷径,不喜欢下工夫、花力气;喜欢简单接受,不喜欢深入思考。辩论什么教义、正信那些,都属于“追求真理”的范畴,而对大多数人来讲,宗教只是一个实用的工具,信什么并不重要,信徒们需要仪式化的生活,渴求福田,这实在是人性的大势所趋。佛法拗不过人心啊n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以前已经读过《坛经》,这次再读一次别人的解读,别有一番趣味。

慧能禅核心就是要认识到自性本清净,佛法向内求,别无外物可寻。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惟见自性,自了成佛。

许多现在习以为常的概念都是源于慧能,而这些概念在当时可谓是激进之言。比如,现在人认为的人人皆有佛性,是慧能一力主推的。此外,慧能坚决反对坐禅,他认为人是有生命的,是动的,而动的却去模仿静物去求佛道,不异于缘木求鱼,磨砖成镜。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慧能的徒孙马祖道一,是禅宗里面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说慧能禅自他之后大兴于世。在他顿悟之前,曾天天静坐,发力禅坐,以求成佛。慧能的徒弟怀让知道了就说:“坐禅怎么会成佛呢”。

马祖不理,依然故我。

怀让于是拿了块砖磨了起来。

马祖初时并不理会,后来,见老和尚一直在磨,才好奇问到:“磨砖何故?”

怀让老和尚答:“磨砖成镜!”

马祖:“磨砖也能成镜?”

怀让:“坐禅也能成佛?”

马祖言下顿悟。

据言近代佛学大师虚云老和尚却是推坐禅的,传言他于终南山坐禅两月,道力精深。不知何故。

慧能禅将很多旧的名词赋予新的解解释,比如戒定慧,戒定慧是佛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简言之,戒就是要遵守戒条,然后定就是定力,慧自然就是智慧。由戒而定而慧,是当时佛学的普遍理念。慧能却不然,他言自性不非即戒,自性不乱即定,自性不痴即慧,讲究定慧等,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戒定慧不存在递进关系,一朝悟道,直了成佛,戒定慧直下即是。

《坛经》是慧能禅的经典和源起,其理论来源《金刚经》《涅槃经》《维摩诘经》

有。慧能是很推崇《金刚经》的,兹引一句以作结束,坛经云,慧能闻此句而言下大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对禅宗的思辨,好熊自然不是第一人,胡适、季羡林等老一辈算是惹了很多争议,哦,对了,胡适的《禅宗说什么》讲的很好,但是写的这么通俗易懂,思辨而不撕逼,质疑但也不乏敬畏,so,挺好玩的一本书。 n 说来,《坛经》《金刚经》也算是我的佛学入门读物了(貌似应该也是很多人的)。高中那年,曾用毛笔手抄十遍还愿,当时对慧能很多思想是很很很认同的,比如“即心即佛”“自性清净”等,但是对慧能求法得衣那段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佛门怎会险恶至此?到现在,最觉得疑惑的是“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我不明白啊,你说摩诃迦叶一直乐于修头陀行,怎么会是如此文艺的禅门一派的祖师爷?nn 年初的时候有幸听了一场朱清时教授的讲座,他借用心理学经典的双歧图,大概是为了说明由于认知的局限,我们看到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事物本身。我突然想到了个问题,可惜结束的时候竟然没有提问环节,刚好旁边坐的是一个佛学院的僧人,我突然脑袋短路,就冒昧地问那个僧人,我问:“双岐图很好的说明了我们看到的事物并不是实际的,真实的,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佛法不是我们看待事物的一个方法、角度?”n n 这个僧人先是楞了一下,旋即答道:“是一个方式啊。”随后大概觉得不妥,遂补讲了一通佛学标准的回答。然而他后来讲的啥我点都记不得了,我只记得他最初的回答,因为不假思索的东西,真实性更高。宗教不会认为自己只是一种认识的角度,它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真理实相。我到底是对这种一言堂式的不甚信受,至少,我现在的智商只能认为,人是在宗教中追求确定性,借以对抗偶然带来的不安全感。 n 作者书中的一句话我很认同:思辨的力量敌不过世俗的心愿。毕竟,在这个艰难的世界艰难的存活下来,真心不容易,宗教的慰藉还是很重要的。我尊重并且敬畏这种原生力量和由此而来的自发秩序。

喜欢《《礼治秩序》读后感1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