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尚书的读后感”。
我们常常会因为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或者发人深省的哲思被吸引,相信很多人在读了作品这本书后,对于它的情节会印象深刻。多写读后感就能多读书,能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那么有哪些精彩的作品读后感值得我们学习?栏目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尚书的读后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日,央视综艺《典籍里的中国》正热播,第一期节目有关《尚书》。翻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发黄的史册,阅读经典,知道我们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读“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品百味人生。
翻开《尚书》,我品味到其历史悠久,尧舜禹夏商周;翻开《尚书》,我品味到古代先贤筚路蓝缕创造的丰富文明;翻开《尚书》,我品味到青石刻经,青史永存的文化传承……当然《尚书》的魅力,绝不仅限于此。
翻开《尚书》,品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了解《书》的人,必定会熟知“伏生护书”的感人故事。绝不仅浮生墙壁藏书,此可谓,一家其心护《书》周全——爱子因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军杀死;妻子一路挨饿受冻仍止其烧书取暖。他们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赞歌。才能有后世“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的高度美誉。中国文化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正是因为无数先贤拼了命也要护其周全的坚定信念。上有玄奘西行“宁可向西走一步就死去,也绝不向东退一步以求生”的信念,使佛教在中国文明史上熠熠生辉;下有七十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味诗词之美的叶嘉莹“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使古典诗词,在今天为人熟知,广泛传诵。这一系列灿烂光辉的文明史,离不开一代代文学家们的传承。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文化之屏障,以卓然之姿增补历史的璀璨辉煌,以坚定的信念,让文化之花灿烂的绽放在祖国的沃土上。吾辈青年更要以这种坚定的信念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翻开《尚书》,品味其蕴含的治国理念——民本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中如是记载;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连历史上著名的明君李世民都在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作为“民本”思想源头活水的《尚书》蕴涵着如此深刻的哲理。读上《尚书》,体悟大禹定九州,奠高山大川的气魄;品《尚书》,感悟武王“称尔干,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英勇。而这都源于对百姓的爱,源于心中的大义。学习尚书,传承经典,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尚书的深远影响,吾辈青年更要在这最美好的年华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读《书》而知先贤政治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之要。《尚书》之正气,像星星一样奔流在那漫长的岁月间,镌刻在了未来的璀璨星河中。我们更应细读《尚书》,让《尚书》之正气,在遥远的未来奔向经久与不朽,绽放万丈光芒。
有什么是你拼尽一生所守护的?
俗话说,唯有诗和远方不可辜负。那么对于伏生而言,则唯有《书》与讲《书》不可辜负。战火的响声,淹没了他的叹息;兵车卷起的灰尘,掩盖了他护书的身影。岂不叹,楚人一炬成焦土;岂不恨,战争纷乱扰安宁;岂不幸,伏生留书传千古。他若偻之背影饱含了月岁的沉淀,所讲之《尚书》实现了千年的穿越。伏生一家,视《书》如命,拼尽一生,才得弦歇不掇,薪火相传。伏生守护《尚书》一生,守护着宝贵华夏文明,照亮过去,更照亮未来。
当今日的我们安享繁华与和平时,边境的石头与棍棒无情地夺走四位戍边英雄的生命。“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而不可凌”,在雪山书写下自己一生所守护的,用行动义不容辞守边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红军、肖思远、陈祥榕、王焯冉烈士将鲜血挥洒边疆,卫国土不失半寸,既是使命在侧,责任在身,更是生死攸关之际为所守之中国,献上自己的一生。英雄们爱国守边,献出生命,才得国土安宁,主权完整,人民生活康乐。
又有什么是你终其一生所追求的?
古时为了钱、权、名、利战戈不断,今时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迷失了方向。究竟什么才该是这生吾之所求?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信念去守护所谓的心灵至高地?
你心灵至高地,住着什么?可能对于如我们一般的学生,早已被社会范式填满了名牌大学,可终点又何尝在此,这不过是起点而已。所要追求的,不应只是眼前的苟且。
我们很难平衡所求,就像伏生也会希望与妻儿共读《尚书》,陈红军烈士也想多陪陪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诗和远方也是美好的象征。可最终,他们选择他们所守候和追求的,还是这些让我们永远铭记的万死以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像无数留名青史的英雄,是社会的模范,也是每个人优先具备的'精神,刻在民族心、民族魂里。
到底追求何事,守护何方?
今天的川流不息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就像当年张继名落孙山时写下的《枫桥夜泊》留传千古,而中举之人却没人被歌颂。但张继面对的却是落榜的落寞,中举之人面对的是明日的荣华富贵。
就像著名辩论赛“青年人到底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中说的——你可以为自己的生命加重量,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你可能会很辛苦;也可以选择为自己的生活打拼。没有说谁幸福谁不幸福,只是每个人认为的幸福不同罢了。
热泪滚烫,谁不是倾尽一生求一个好结果,无论过程如何,无论生命长短,终是成就了所追求的,守护长了所守护的,才是我们真正想得到的。
“魂兮归来,以瞻家邦。”我想,我所求的并不是明天的三餐,而是明天我能为充实自己做点什么;我所守的也不止于一隅,而是未来我能尽力守护这片土地上我所能守护的一切。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千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文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多维度的舞台空间,沉浸式的呈现视角,是《典籍里的中国》一登场便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节目创新设计270度立体舞台,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增强现实(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开拓架构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多空间、沉浸式故事讲述场。
它的多维空间、沉浸式的体验,很有创新效果。技术呈现直接升级了我们的审美体验,带来一种审美沉浸,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说。
不仅舞台空间展现出时空变换,撒贝宁也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串联起不同的时空情境,与古代读书人伏生展开穿越古今的梦幻对话。跟随撒贝宁的视角,观众也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看见了《尚书》的传承之路,听见了书中的历史回声。
这次节目电影化和戏剧化的升级是升维的,其最大特点是跨艺术门类融合与媒体融合双向引领。对于节目创新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提到,节目打通了多重时空之间的关联性,包括点评时空和戏剧时空的欣赏关系,创作时空和表演时空的因果关系,以及历史揭秘和当代延续的传承关系。
从舞美、服装、道具等细节的精雕细琢,到演员表演的入木三分,再到舞台技术的独特效果,让观众沉浸其中。
《典籍里的中国》让戏剧和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都有了新的发展与解读,倪大红的表现彰显了演员的演技和魅力。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郝戎讲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撰文评论《典籍里的中国》为观众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让年轻人一头扎进了古籍里的多重世界。几场戏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戏剧性很强,同时又传递出《尚书》蕴含的精神。
《典籍里的中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打造。从观众好评,到专家热议,这档迅速出圈的节目也彰显出国家媒体在文化节目领域的内容生命力。
从《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到《主持人大赛》《开学第一课》等,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打造有文化、有品质、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节目,推动文艺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春节档,总台又献上了一系列底蕴深厚、引人回味的文化盛宴。据悉,在第一期《尚书》之后,《典籍里的中国》还将聚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文化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首期节目中,护书人伏生用一生护《书》、讲《书》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场古代读书人与当代读书人之间穿越时空的对话,开启了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表示,这档历史文化类节目,用典籍破译文化密码,在知识普及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阐释,并增强了文化自信。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破题点,《尚书》这期便将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这一理念演活了,不仅展现出主流价值的一脉相承,也照应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主题。
对于节目诠释典籍的叙事手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谈道,《典籍里的中国》将远古拉到当代,把文字变成了形象,将典籍中的思想精粹和今天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节目还拓宽了叙事场域,既有《书》中的故事,也有护《书》人的故事,还有其他与《书》相关的人和事。这是一个中国故事系列,在一部典籍、一个人、一个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用故事化、戏剧化的方式来识读经典,引导今天的年轻人能够读懂经典,读懂今日之中国。
节目首期便选择将《尚书》作为展示对象,把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与独到的电视综艺形态结合起来,让这部文辞古奥、和当下有着相当距离的典籍活在了二十一世纪的电视屏幕上,让典籍获得了一种学术研究之外的独到观照。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节目为电视文艺表现中华文明提供了独到的方式和路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说,《典籍里的中国》核心是用形象阐释典籍。形象是有生命的,有了形象典籍就活起来了。其价值、内涵、深度,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
这与节目创作初衷不谋而合,中国人讲文化传承,我们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播文化。而电视节目,能够让更多老百姓看到中国文化的回潮。《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的田沁鑫说。
一声惊雷忽至,万千典籍破壁而出,被冠以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得以舒展,在幽黯中熠熠生辉,隐遁千年的文化密码得以破译,在挣扎沉浮的文学史上汇拢交织。
《典籍里的中国》首期节目的主角,选取了《尚书》这部文化元典。通过现代读书人撒贝宁与优秀演员倪大红饰演的浮生一角跨越时空的对话,带领观众一同走进尚书。看完这期节目,很难不为之动容,我不知多少文物没能躲过战争、盗窃的毁坏,在寂静无声的岁月里慢慢被人遗忘,多少古籍难以跳出盛极而衰的宿命,荒芜的沙漠里、清冷的殿宇里藏着多少流传千年光华璀璨的中华文明瑰宝,又是否有人听见他们的哭泣。所幸《尚书》遇到了浮生,与其说是浮生不顾一切保《书》,不如说他与尚书相互救赎。幼儿时代的浮生出口成诵: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对《书》绵延出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在烽烟滚滚战角吹响中,用尽一切护《书》周全。他的儿子因保书,以命拼搏后被乱兵杀死,他的妻子不肯燃书取暖,最终倒在丈夫怀中病亡,永远地留在了那片荒野。我妻、我儿我全家舍命护《书》,伏生先生发此慨论当之无愧。
记得在伏生先生听闻汉文帝派晁错前来学习尚书时,只短短几秒钟,先生眼神中流露出来的真情,我却切身的感知到。他听到自己读了一辈子的尚书能够被当今皇帝重拾时,他的心中就盈满了泪水,往昔豪情流涌,踽踽独行于世的苦恨在刹那间都被化解;当他邂逅当世后人尊崇这部典籍的字字句句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便有了形状,他看得见摸得到历史的厚重。那忧愁一生的心头肉被如此尊奉着,老泪纵横,只扶着鸠杖跪地掩面叹息,颠簸不破的历史压满他的心枝。
表演结束后,蒙曼女士提出她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我想,中国是五子之歌中咏诵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青石刻经青史永存的坚守与传承;是几经波折离厄重重后荜路蓝缕,创造文明,开天辟地的勇气;更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披山通泽决河定州的信念、是周武王称尔戈,比尔干,立尔戈,予其誓的为民立命的仁心和浮生先生究其一生让历史脉络,历历重现逆流而行一段文化苦旅的笃定。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朝代兴废之由,个人修身之要。可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愿浮生与《书》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敦煌,莫高窟。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万卷典籍,千年洞藏,霎那间出露于漫天玄黄之下;如今,一万五千余卷典籍被奉之高台,为国人视若国宝。这些典籍,构筑成了中国的精神高楼,熔铸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书》,便是这烟波浩渺的中华精神之海中激腾的一浪。
《书》,即《尚书》,文化元典、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翻开《尚书》,有禹敷土,高山刊本,有称尔戈,比尔干。犹记大禹治水,开九山,通九河,定九州,在中华大地谱写一曲壮阔激昂的歌曲,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人定胜天的豪情与壮志,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犹记周武王牧野一战,即使天降大雨、占卜凶兆,他也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天意,实为民意;真正的天道,在于民心。由是,他得以得民相助,攻入朝歌,去创造自己的伟业。《尚书》由八千多篇浓缩为百篇,倘若其没有流传后世,这对于这个世界将造成多大的损失!也许我们看到黄河流深,不会想起为此奋斗终生的大禹;看到殷墟遗址,不会想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尚书》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看着眼前的尚书,你是否想起它背后的那些人?无论是石刻的,竹书的,纸印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伏生,视《尚书》如命,当秦的火把逼近,他将《书》藏于墙壁中,只为护得文化传承的星火不灭。伏生授经,不仅仅是传承文化,更体现了一个老者对文化的热爱,一个后生对文化的敬畏,一个王朝、一个民族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无论是孔安国献孔子家中的《尚书》,亦或是唐朝刻下开成石经,都是文化的传承。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中华文化的天空中,又多了一抹亮色。青石刻经,他们,永存青史。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在文化的代际传承中,我们要敬畏典籍、敬畏文化。丘吉尔有言:不伴随力量的文化,终将成为灭绝的文化。倘若只将典籍存于图书馆中束之高阁、只将足迹埋于图书馆而不刻入人们心中,只怕叹息也是枉然。我们对文化的态度,如果变成只有早自习和晚自习,强迫人民去学习,人们就会想要逃走。真正有力量的文化,当是铭记在人们心中的文化,所以最好的态度,就是人们始终对文化保持一种亲切感。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典箱里的中国》为爆款IP,这不正意味着我们这个民族对文化的亲切感正与日俱增吗?这样的文化,才称得上是有力量的文化;这样的民族,才称得上有力量的民族。
上古尚书,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中国,也存在于一部部典籍中。我们不但要尚《书》,更要尚书。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华文化永存,让中华文化赓续,让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是我们的结局是那么的完美。
读《尚书》有感——中国传统的政治观
中一
前几日读完《尚书》,获益匪浅。《尚书》中记载了中国早期社会(夏商周)治国者的言论以及政治观念,《尚书》书名之来源,一解“尚者,上也。”即尊贵而具有无上权威之书。《尚书》成书时间甚早,其所阐述的政治观为中国接下来三千年政治体制确定了基本架构,传统的政治模式已经在尚书中得到成熟体现,包括天子、百官、人民的关系、百官分工、治民方略与治国之术等等。因此我想小谈一下我总结出来的《尚书》中表达的理想的政治秩序,不妄图高谈阔论,只想浅尝辄止,与诸君分享与交流。
政治秩序就是设想一个社会结构该如何编排,权力与资源该怎样分配。政治活动作为万事万物中一种活动,是否应该与自然秩序相吻合?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显然是这样认为的,即政治秩序服从于自然秩序,天地的秩序是人间秩序的模型。“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 (吕氏春秋)。”《易经》中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那么这个自然秩序是什么呢?天地是万物之始,人类即是天地之子。天地的秩序是长幼尊卑:天地生万物,因此天地最大,万物受天地滋养得生,应该感恩天地,顺天时地利而生;在人类社会中,人人皆由父母所生,父母教养孩子成人,孩子有责任孝敬父母以报德。根据这一自然秩序,《尚书》给出了它理想的人间政治秩序:天子承载天命,代替天地统治人间;天子下是官吏,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官吏下是人民,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像家庭中的孩子,需要教化呵护。下面我们来依次地详细说一下。
《尚书》中,“天命”是个核心概念。天命即是自然秩序,然而天命无形无体,需要一个实物来承载,这就是天子。天子是天之子,天子的权威并不来自于自身,而来自于天命,因此一定要依天命来治理天下。商二十代王盘庚说,“先王有服,克谨天命。”当天子忤逆天命,他的权威与合法性便会瓦解。书中提到夏、商、周三王朝的更替,前一个王朝的衰落都是因为末代君王偏离了天命。商汤伐夏是说,“有夏多罪,天命亟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武王伐纣时对士兵说,“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天子之于百姓,就像父亲之于子女,有父亲的权威,“天子作民之父母,以天下王”;亦有父亲的责任,“皇建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庶民。”
然而治理天下事务纷杂,天子一人之力断不能胜任,因此需要一个官僚体系来辅佐。百官直接管理百姓的日常生活,处理具体事务,使得整个国家得以运转。尚书中已有明确的行政职能划分,洪范篇中提到八政: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官吏是天子和人民之间的枢纽,他的核心任务就是上佐天子,下教百姓。同天子一样,官吏的权威并不来自本身,而是来自于对他任务的完成,因此对官吏有严格的德行上的要求,洪范篇中提到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一个官吏如果有辱使命,会受到天子的制裁,“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誥酒篇中周公以商朝为鉴,禁止大臣饮酒,并严厉地宣称将对不听教导者格杀勿论。天子的重要责任是领导百官,鞭策他们一心为民,《尚书》中有多处谈及君王教导臣子要勤勉为民,“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官吏下面是人民。人民是任何政体的基础,没有人民,天子也就没有意义了。人民虽数量庞大,却需要少数精英的领导。尚书开篇即陈述了尧帝的功绩,他派人考察节气、制定四时历法,引导人民根据时节调解耕作,以确保生产。一方面,人民是天子与官吏的子民,是后者居高临下教化的对象。君主要设法使人民遵守治国原则,一通过严明的刑罚:周公告诫康叔治民要有严明的法律,但一定要“慎罚”,不能滥用刑罚威慑百姓,对待人民要像孩子一样,“若保赤子,惟民康乂。”;二通过谆谆教导,“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而另一方面,天子与百官的权威均来自于人民,人民的福祉是他们的工作目标,“保民”是政治工作的核心。周公说,“爽惟民吉康”,“古我先后既劳乃祖先父,汝共作我蓄民。”这一“民本”思想在尚书中很重要,为它将民与天命连接起来。民虽然是政治秩序中最低的一等,却与最高点的天地密切相连。民并不是绝对地臣服于统治者,相反,统治者的权威来源是民。一旦统治者玩忽职守,人民代表的天意就会惩罚他们,正所谓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纣王失德,“民罔弗欲丧,天曷不降威?”,民心一丢,商朝很快就灭亡了。综上所述,我可以得出下面这个图像。
由此可以看出,尚书的政治秩序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关系:天地为天子之父母,天子为百官之父母,百官为百姓之父母。儒家的政治观与尚书是一脉相承的,论语中为政篇中,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孔子回答:“《书》(《尚书》)云:‘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孔子认为家事与国事没有本质区别,做好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就是在从事政治了。在伦理化的政治秩序中,国为大伦理,家为小伦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好长幼尊卑的差序等级,每个人在各自的位置上恪守本分,整个社会也井然有序了。近代以来,在西方武力与学问的冲击下,国人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审视又多以负面为主。称中国两年余年之政治为“黑暗封建专制”的观点已经普遍到路人皆知的程度。然而中国封建政治究竟有多“黑暗”,多“专制”,却是大多数人不闻不顾的问题。我在上文说到,尚书所阐述的政治秩序并不是自上而下的“绝对压制”,而是一种“相对压制”,皇权并不是绝对的,天子虽然手握大权,但并不可以肆意妄为,独断专行,天子只是代天统治,而民心又是和天命相连的,天子时时刻刻要记得自己天命在身。人民并不是绝对从服于天子与官吏,虽然一方面人民要顺从统治者,但当天子失德搞得天下大乱,人民就不需要再顺从。纵观历史上中国的皇帝,一方面受到官僚系统的牵制,如梁漱溟云,“谏阻封驳,补阙拾遗。”,嘉靖万历,二三十年不上朝,与皇权与官僚集团抗衡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翼翼维护民心,“遇有灾异大难,下诏求言,下诏罪己,策免三公。”汉文汉武这样的明君皇帝也下过罪己诏。表面上九五之尊,大权独揽,实际上却受到多股力量的节制与约束,时时有做一个好皇帝的压力。因此,我称中国传统的政治秩序为“相对压制”或“软压制”,与之相对的就是“绝对压制”或“硬压制”,什么是“绝对压制”呢?我举古希腊城邦一例,便可一目了然。
与孔子同一时期的柏拉图写过一本书叫《理想国》,其中集中讨论了他心目中完美的政治秩序。与《尚书》相同,柏拉图认为政治秩序必然要符合自然秩序,“理想的城邦必然与自然同构。”柏拉图认为人的天性有三部分:理性、意志与欲望。理性是计算、权衡得失的智力;意志是勇气、坚韧等美德;欲望即为七情六欲,引导人做出不道德、不理性的行为。由此三类人性,柏拉图认为世上存在着三种人,他用三个金属颜色来代表:金、银、铜:金人拥有最佳的理性,有天生的领袖才能;银人拥有最强意志,适合做战士;铜人天资最差,易受欲望驱使,因此适合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供给城邦物质需求。在理想的城邦,柏拉图认为,三类人必须被辨识,并完全隔离开来,怎么办到呢?柏拉图认为要有一个公共的选拔机制,对所有新生婴儿进行辨别分类,根据天资然后划分到金银铜三组,永远不得通婚。那么怎么能让这些孩子心甘情愿地远离亲生父母并接受自己的金属颜色呢?城邦需要用一个“高贵的谎言”来教育所有的孩子,告诉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父母,那就是城邦;还有他们的金属色是天生不可改变的,他们只能接受他们的命运,对于铜人来说,他们必须承认自己是劣等于金人和银人的,并且甘愿为城邦做最脏最累的活儿。
柏拉图理想的政治秩序是一个绝对森严的等级制度,等级是根据天资进行排列,这样让城邦最高效率的运转。虽然柏拉图的政治理想从来没有真正的实现过,但历史上的希腊城邦的确有一种近似于柏拉图设想的政治秩序。西人常以古希腊民主引以为傲,殊不知希腊民主远非全民民主。首先,希腊城邦是奴隶社会,城邦的经济依赖于大量的奴隶,这些奴隶是完全区分于公民的,只被视为财产,像雅典这样的城邦奴隶和公民的比例约为2:1,即两个奴隶供养一个公民,奴隶作为社会的主体,处于社会的绝对底层,没有丝毫的上升空间,经济上受强制剥削,政治上亦没有丝毫的地位,城邦用武力维持对奴隶的绝对控制;其次,公民中只有服过兵役的成年男性有参政的权力,占总人口比例甚微;再次,公民虽有参政权,真正活跃于政治的公民很少,政权基本为几大家族所掌控。每当阶级矛盾激化,或是有外敌入侵,便容易出现强人,化民主为独裁。因此,雅典实为一个森严的等级社会,奴隶主对奴隶绝对压制,公民对非公民对绝对压制。
中国的情形却是大不相同,“为中国得免于奴隶社会,而后封建的阶级问题乃亦比较轻松,而竟趋于融解(梁漱溟)。”相对于希腊城邦之绝对压制,中国的封建政治建立在相对压制之上,像我刚才讲的,皇帝和官吏的权威不是绝对的。中国表面为专制,却是一个相对轻松、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政体,不需要过硬的压制力;希腊表面为民主,阶级矛盾却异常尖锐,必须依仗绝对压制来维持城邦。阶级矛盾的激化便会产生革命,导致社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阶级矛盾溶解在社会伦理中便阻断了革命,阻断了社会的变更。中国自秦以降政治轮回往复,不出封建,盖出此理。这是外话,在这里不多做论述。我想说的是,不深究其故,就称中国历史为“黑暗的封建专制”的观点实在是偏颇,专制未必恶于民主,民主未必善于专制。我们应该抛弃对民主的盲目崇拜,认识到每一种政治秩序都有它的社会背景,亦有它的合理性,孰优孰劣往往是难以比较的,漫称一为黑暗,一为光明,即是浅薄之谬论。
总而言之,《尚书》阐述了传统的中国政治观。《尚书》的政治秩序是建立在古人心中的自然秩序上的,它描绘了一个井井有条的差序结构,这一政治秩序直接由孔子继承,并发展成为了中国的道统。中国的传统政治,并不是自上而下的刚性的等级制度,而是充满变通可能性、具有巨大弹性的政治体制,天子庶民地位悬殊的同时,民贵君轻的思想根深蒂固。弄清这一道理,极有助于理解中国的王朝政治。另外,以黑暗专制标签一以盖之的言论断不可取。今人当以更冷静、更客观、更宏观的目光重新阅读我们的经典,我认同梁漱溟先生的口号,“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一旦于老中国有认识后,则于近几十年中国所以纷扰不休者,将恍然有悟,灼然有见。”
用了大约五个月读完《大学 中庸 尚书 周易》,对我最深刻的应该是几点:
《大学》要点,我总结为“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精髓就一个字“诚”: 就是你说了并做到了,就成了,就这么简单!
《中庸》要点是“中庸者,走正道,永不偏离也!”,《中庸》最精彩的结尾部分“衣锦尚纲”篇,国人都这样,则世风必如日东升矣!
《尚书》要点是如何治国,原来在尧的时代已经确定了一年365天,三年一闰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还有节气,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的睿智,几千年过去了,还一直沿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尚书》中讲到,远古时候的官职是按照节气来任命的,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崇尚自然,崇尚天道。还有《秦誓》中的秦穆公,几千年过去了,如今,不管是国家、企业、社会、家庭,能做到秦穆公这样的人仍然很少,过了几千年了,哎,呜呼哀哉!
《周易》,此前一直以为就是算命掐卦的,一直对它不以为是,谁知读完才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文化,叫你怎么做人做事的,最经典的开场白,就是前面几卦:乾卦、坤卦、屯卦、震卦、需卦,简直是绝了!西方有星象学,中国有周易,但是周易比星象深刻多了!
有个词叫内圣外王,我的理解是内圣讲的是一个人的品格,性情,需要读礼仪教化怡情养性之类的书结合着实践来修得。而外王既是讲外在的一种王霸之气,更加需要的是外在的器物经世致用之学,结合着对时势的准确分析,熟练运用官术权术,并对各种势力利益集团进行权衡,制衡和控制,达到为己所用,为天下所用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些,不仅需要内圣的修饰作用,更加需要的是个人对各种实用方法技能的运用,而这些方法技能都需要从书中,老师及周围的人当中去学习。在古代社会,功成主要是无外乎文成,武成,官成;文成,即习得诗词写作之技能,结合着内圣之用,辅之以情、趣及对世事之洞明,李白,杜甫如也;武成,即先练得勇猛无敌之功夫,辅以内圣,习得古圣贤兵书之要义,行军打仗之良策,于实践中灵活运用,兵圣孙武,飞将军李广是也;官成,同样内圣为所需,习得经世致用之学为官运亨通之基准,对下,服务于万民,对上,忠于国家,对为官之道不断优化改进,减小平衡自身敌对势力,达到一个官位的相对平衡和信任,狄仁杰,曾国藩是也;如是实用之学乃功成必不可少也。功成自然名就,内圣则流芳千古,内不圣或内圣不足,则功业很快被后人所遗忘。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读后感300字 第(3)篇天地的道理,可用一句话包括尽致的:“天地化生万物,所以有令人不可测之妙者,就是对待万物都是至诚无息。”天地的道理,是博大,是笃厚,是崇高,是光明,是长远,是永久。现在拿天来说,不过是那么多的小小的光亮,可是说到它的大,是无穷的大,曰月星辰都悬系在这上面,万物都盖在这下面。现在拿地来说,不过是一小撮的泥土,可是说到它的广和厚,是广到没有边际,厚到没行底止,它却载着华山那样大的山不觉得重,收容了河,又收容了海,亦不会泄漏了什么,万物都载在那里。现在讲到山,不过是拳头那么大的石块,可是说到它的广和大,草木生长在这上面,禽兽居住在这上面,宝物储藏在它那里。现在更讲到水,不过是一瓢那多的水,可是说到它那不可测量的深和广,龟鳖蛟龙鱼鼍都生长在这里面,多多少少的货财,都繁殖在这里边。诗周颂维天之命这首诗上说:“天的吩咐,是这样的严肃,永久是这样的严肃。”这就是天之所以成为天的道理。喜欢古人对天和地的这种理解。
“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郭小东两千多字《后记》的这句曲韵,唱柔了我膺胸里的热心。
只因《中国状元全传》的“尚书省右司都事”末字的音惑,我便拜读了你的论文——《金代尚书省令史研究》。
后来,我终于读后有感:尚书省分有左司和右司,左司是吏户礼,右司是兵刑工;尚书省右司都事就相当于兵部、刑部和工部的秘书总长。
然而,我也看出了你论文上美丽中的一些不足。比如:第一:破折号有的地方是双短横,有的地方是一长横,标点符号不一致。第二:古籍中的卷数应该用汉字,而不是阿拉伯数字。第三:第27页的“从上次第勾年至五十已上,官资自承直郎正七品。至奉德大夫从五品”中,“正七品”和“从五品”不应该是小字,并且句号也应删去;而且,“正七品”应改为“从六品”。因为,在软件《国学大师》中的《金史·卷五十二 志第三十三·选举二·文武选》的原文是这样的:“从上次第勾年至五十已上、官资自承直郎(从六品)至奉德大夫(从五品)”。这是很硬性的错误。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底部注释与正文之间的长破折号,很多页都了缺那长破折号,粗略一计,约有三十八页(除第39页亡佚外,阁下该论文加上封面等总共104页),占比达到36.5%。从封面开始数下去的第三、四页没有罗马数字页码。难道是你忘记了吗?
你说,你的老师批改得很认真。然而,我却还能在乱坟岗上挑出一两根骨头来。看来,我的治学态度胜令师程妮娜一筹哇!但是,我在此说明: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年高中生。
然而,玩笑归玩笑。不才以一颗学习之心拜读你的硕士学位论文,所获得的裨益,令不敏之仆再次感到了痛苦学习中的快乐。甚至,想写一篇名曰《〈金代尚书省令史研究〉研究》的论文。但是,才疏学浅的鄙人只得作罢,因为:心中论文写不得,郭兄晓东在上头。历史就是如此,在对比中,流传最好的。
我们这里的天,就像腊月的颜色,白得没有什么七彩,只有冷冷的长风。当它吹来时,小草的绿叶颤抖得即倒,楠竹衣杆上的晒衣也如五星红旗般飘扬;然而这却是在春季。在下本该退缩,但是温暖的棉被扣不住余之手脚,吾仍在刀风中傲然危坐,拜读着你的大作,而我的梦就是解开赖床手扣的金钥匙。有人悬梁锥股,有人凿壁囊萤,但我乘风阅作——好不痛快!
如果中国的文献都能公开,以至于好学者有书可读,那么人才将如泉涌,栋梁将似林发。然则国家幸甚!社稷幸甚!万民幸甚!
2019年05月04号19时29分
一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84天一无所获后,决定独自一人去远海捕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钓到了一条比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这条鱼力大无比,拖着小船漂流了两天两夜。老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终于将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归途中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老人只得空手归航。《老人与海》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但它用独有的那种回归自然的质朴、天高海阔的深远,以及一股恢弘的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又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虽然老人辛辛苦苦捕到的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了骨头架子,但他战胜了大马林鱼和许多鲨鱼,体现了人类面对艰险无所畏惧的高贵品质,面对失败有着优雅的风度,他赢得了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是个了不起的胜利者。
人类的极限,无人知晓。人往往会局限自身,了自己的心。但是,当一个人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而不是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鱼还是一副骨架,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已在与那马林鱼的搏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作为一个强者,就不应该因为失败而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喜欢《尚书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尚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