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拯救男孩

读后感拯救男孩

读后感拯救男孩精选。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读后感拯救男孩,敬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书本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和道理,认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总想吐露出心中的感想。写读后感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来写。

读后感拯救男孩【篇1】

孩子上高中了,学习越来越紧张,但是学习成绩却总是不尽人意。做为母亲,我也会总是动很多脑筋,帮助孩子进步,最近读了《拯救男孩》这本书,感概很多,收获亦很多。

书中提到了很多男孩和女孩的知识。原来男孩、女孩天然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其它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尤其在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也是危机四伏。男孩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体质健康不断恶化,男孩更容易沾染各种成瘾行为、出现情绪问题和患一些心理疾病,男孩的男子汉气质不足、责任感不够、社会形象不佳和暴力犯罪更多。诸如此类的男孩危机,危及的不仅仅是男孩的未来,还有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据称,愈演愈烈的男孩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现象,由发达国家逐渐蔓延至发展中国家,男孩危机正全球日趋加深。

尽管造成男孩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为错误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流行文化等三大因素误导了当代男孩成长不可否认。该书作者痛心疾首地指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所有危机对男孩的伤害”。此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刺耳,却也一针见血地揭示“现行教育模式限制男孩成长”的事实。男孩天生好动、冒险和叛逆,不少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考虑,不惜限制、禁止、取消学生的课间和课外活动,如游戏、春游等,男孩的运动技能和空间技能优势得不到发挥,男孩的荷尔蒙长期无处发泄,加上老师喜欢听话、乖巧的学生,教育核心目标的偏离,性别差异的漠视,乏味、过重的学习压力,基本上处于女教师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都抑制男孩的茁壮成长。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很多,我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给我的孩子,我要尽我的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读后感拯救男孩【篇2】

《拯救男孩》一书是在别人推荐之下,我才购买并开始阅读的。刚开始看时,觉得没多大意思,几度放弃不想看了,可是当坚持看下去时,才发现书中很多观点都在碰触我的内心。

就拿“男孩情感,受到更多文化束缚”这一观点来说,书中阐述男孩其实天生并不缺乏情感表达的能力,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孩年龄大一些就开始变得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分析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在培养坚强男孩的过程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使用羞辱的手段,让小男孩为自己的情感表达感到丢脸,特别是对脆弱、害怕与绝望的感觉有罪恶感;其二是男孩与母亲之间的过早情感分离,使男孩的心理受到创伤,从而影响其情感发展。这两点原因,其实背后都是一种文化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我们的男子汉文化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和做法导致了男孩的情感脆弱,传统的男子汉形象压制了男孩的情绪并剥夺了他们在情感方面充分发展的机会。“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而且感觉这个观点就是理所当然的,并没什么不当之处,然而恰恰就是这种文化抑制了男孩的情感发展。

我的孩子就是一个男孩儿,回想他成长的历程,不乏出现“你是男子汉,你要坚强、勇敢,让着小女孩儿”等等的话语。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男孩子就得朝着男子汉的方向发展,男孩儿就要绅士一些,作文懂得让着女孩儿,男孩儿就不能动不动就掉眼泪,娇气、小心眼儿都不应该是男孩儿所具有的。所以在生活中我的孩子一旦出现以上种种不符合男孩儿的特质,就会受到我的指责或意味深长的教育和引导。

本想这一切都是正确之举,还暗暗庆幸自己的教育有所成效,孩子越来越像个男子汉了,知道让着女孩儿,即使女孩儿并不像女孩儿,而像个女汉子一样霸道地对待他;知道即使摔得很疼也坚持着不哭,因为这才像个男子汉。有时孩子的表现让我真是有些心疼,可我的内心却是痛并快乐着。现在来看,我要对我的孩子说声对不起,是自己的无知,给他施加了本不该他承受的一些压力,压制了他许多天性和本能。孩子,真实而痛快地释放你的情绪吧!阳光、自信、善良、勇敢!

读后感拯救男孩【篇3】

《拯救男孩》终于完整的拜读完,看这本书我不敢一掠而过,因为它给我巨大的震撼,同时感到无地自容,我的上一篇博客还在无知的责怪孩子,看来真如朱永新教授所说的:“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孩,更加需要拯救的事我们的教育”。这个教育当然也包括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对孩子的引导和培养。

周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如此珍贵的书籍,我现在的心愿希望全社会都来学习并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我们的社会。

我不想多谈感想,我只想记下该书给我的启示:

1、重新审视我过去和现在对待孩子成长的态度和方法,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2、重新看待我的孩子,改变过去的态度和方式,认真和慎重地关心和培养他,使我的孩子成长为乐观、健康和有益于社会的男子汉。

3、重自身做起!重自身做起!一定做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读后感拯救男孩【篇4】

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拯救男孩》。一看书名,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拯救男孩?我们男孩还需要拯救吗?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了目录,书中主要讲了男孩的危机及成因、如何拯救男孩、怎样拯救男孩以及如何造就男子汉等,我被书中的男孩危机之三心理危机所吸引。虽然家长一再的告诉我这本书不是给孩子看的,而是写给家长和老师看的,但是我仍然恋恋不舍地想把它看完。

回家后,我向妈妈推荐了网络成瘾这一章,告诉妈妈:男孩更容易成瘾,男生在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和各种障碍中存在的问题均多于女生。男孩更容易沾染上各种成瘾行为,如网络成瘾等;男孩子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他们的情绪也更脆弱。从而让妈妈认识到我平常的一些做法也是情理之中,让妈妈更好地帮助和督促我。同时,我发现每个章节均有一些测试,我便督促爸爸妈妈完成这些测试。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通过测试明白了他们以前在教育孩子上面的不足。今后他们有机会他们还会和我一道阅读一本书,一同成长、一道进步。

读完全书,我明白了男儿当自强,男孩子的生活注定充满了挑战,男子汉是磨练出来的,因此,我要不断地锻炼自己,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还还要通过科学地探索与实践,凭借持之以恒的毅力,永不言弃的精神,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读后感拯救男孩【篇5】

拯救男孩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拯救男孩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拯救男孩》终于完整的拜读完,看这本书我不敢一掠而过,因为它给我巨大的震撼,同时感到无地自容,我的上一篇博客还在无知的责怪孩子,看来真如朱永新教授所说的:“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孩,更加需要拯救的事我们的教育”。这个教育当然也包括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对孩子的引导和培养。

周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如此珍贵的书籍,我现在的.心愿希望全社会都来学习并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我们的社会。

我不想多谈感想,我只想记下该书给我的启示:

1、重新审视我过去和现在对待孩子成长的态度和方法,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2、重新看待我的孩子,改变过去的态度和方式,认真和慎重地关心和培养他,使我的孩子成长为乐观、健康和有益于社会的男子汉。

3、重自身做起!重自身做起!一定做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拯救男孩》读后感


《拯救男孩》读后感

一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自己是一位男孩子的家长,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看一些如何教育男孩的书籍。孙云晓、李文道、赵霞合著的《拯救男孩》这本书,让作为家长的我深有感触。《拯救男孩》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男孩的四大危机》;第二部分《男孩危机的三大成因》;第三部分《拯救男孩,从发现男孩做起》。

懂得男孩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会欣赏不一样的男孩,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也是这本书最终要告诉我们的。书中所提出的1R4Q,即五个极端重要的男子汉品质--责任,智商,体商,情商,逆商。这1R4Q可是说是拯救男孩的终极目标,是所有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而今,我又带了一届一年级新生。这一届新生男女生比例失调,34位孩子中,男生比女生多了8个,且各个都是生龙活虎,调皮得跟猴子似的。所谓的课堂纪律等常规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耳边风,他们依旧在那里上蹿下跳,你追我赶,叽叽喳喳,我行我素。他们似一群疯长的小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让有着20多年班主任经验的我目瞪口呆,叹为观止。一次次的疲惫不堪让我重新审视这些孩子,我要研究这些大闹天宫的男孩子才好对症下药。于是我再次捧起这本书,开始了我的从教师角度的读书之旅。

再一次认识男孩与女孩的众多不同,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了新的思考。

一、以人为本,给予更多宽容。

书中告诉我们: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两年。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总体仍落后于女孩。但是从上学开始那一天起,我们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无一例外地要求男孩子应该和同龄的女孩子一样要遵守纪律,一样要书写认真,一样要读书正确,一样的要表达准确这无疑是不科学的,也不是以人为本的,我们应该正视男孩与女孩的差异,在教育教学中对男孩要另眼相待,对他们的学习表现要区别对待。尤其在学习上的要求不能一刀切。例如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及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都比女孩晚,男孩的精细肌肉动作以及控制他们的神经的发育也比同龄女孩晚,在教学中我们要给予男孩更多的成长空间,不能以一把尺度来评价他们在学习上的表现,要求可以比女孩子降低一些。这时你会发现与接受写不好字2024这更多的原因不是他们主观态度造成的,你会原谅他们颠三倒四地说话,你会宽容他们在课间玩得大汗淋漓于是你有了更多的耐心,允许他们在你的引导下慢慢地成长。这样一来在教学中你不会再为这些孩子的暂时落后、暂时的糟糕而焦虑烦恼。

二、因材施教,改进课堂教学。

书中也告诉我们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的依赖动作,更多的依赖空间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方法,尽量用新鲜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但如此,我们还要精心设计作业,减少反复机械类的练习,让孩子在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三、慎重批评,呵护幼小心灵

书中还说到男孩更不擅长情感表达,由此在培养坚强男孩的性格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使用侮辱手段,让小男孩为自己的情感表达感到丢脸,特别是对脆弱、害怕、绝望的感觉有罪恶感。的确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女孩子相对听话,而男孩经常是批评的对象。批评的方式方法也不能粗暴简单,还是要循循善诱,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多引导,慎批评。因为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告诉我叛逆的也大多是那些男孩子。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拯救男孩比一般的父母有更大的责任。因为作为父母,他们所面对的只是自己的一具孩子,而我们教师面对的却是一群孩子。在精力上,无疑我们要投入得更多,在耐心上我们要保持得更大。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多些美好的期待,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是很优秀的;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班级活动中,多安排一些体育项目,让男孩子们在操场上挥洒汗水;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多一些策略,不过地打压男孩子的本性。

拯救男孩教师读后感


【篇一:《拯救男孩》读后感】

今天在学校的图书馆借了一本《拯救男孩》,我很庆幸阅读了这样一本家庭教育的书籍,因为我家的宝宝就是一个男孩,我应该在孩子没有长大时,提前知道男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特点。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讲述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书中还强调:教育应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父亲对男孩教育的影响、捍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以及男孩怎样承担压力和责任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男孩教育的必读作品。看完之后我很是担忧,男孩子竟然有这么多的危机,家长不学习能行吗?

读完本书,我认为父亲对男孩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男孩危机其实是父亲的危机,这些天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我同意男孩危机真的存在,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的缺失也是形成男孩危机的重要原因。

只要稍微留心注意,即可发现,带孩子到书店买书看书的,基本是母亲;家长会上,基本是母亲;接孩子放学的,基本是母亲;带孩子去亲子班的,基本是母亲;就连写育儿博客的,也基本是母亲很多时候,父亲的身影难觅。家庭教育,很多父亲不管不问,凡是母亲一手包办,好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柔弱、独立性差、不自信、不勇敢、不坚强、爱使小性子、爱发脾气

缺乏父爱的孩子,会感到焦虑和孤独;缺乏父亲教育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心理学家解释,父亲在帮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缺乏对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教育男孩怎样做男人的机会。遭遇挫折的男孩,没有父亲的指导,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缺乏父亲教育的男孩,还容易形成性格缺陷,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一个男孩健康人格的形成,父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父亲的严厉实际上培养了男孩对权威和纪律的认可,父亲的鼓励又增强男孩勇敢和坚强的特点。而缺乏父亲教育,男孩不愿接受相应的约束,但在胆量和勇气方面平时却很懦弱,累积的心理问题没有出口,反倒是容易造成更严重的攻击行为和伤害。

所以,男孩危机的形成,不能仅仅归咎与现行应试教育之弊端,也有父亲教育的缺失造成的遗憾。如果父亲热心于孩子教育,加之科学、理性、适度的爱,男孩的心理、个性发展、适应能力、价值观等,将会受到重要的影响。当上父亲很容易,但要做一个好父亲,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男孩危机,父亲需要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在社会环境、教育体制不会短期看到成效的前提下,父亲在育儿方面多多参与,甚至成为一生的职业,将是化解男孩危机的重要力量。

今天的男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未来。站在这样一个思想高度之上,我就不得不说,拯救男孩不仅仅是家长和教师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反思自己能为拯救男孩做点什么。

【篇二:《拯救男孩》读后感】

《拯救男孩》是一本孙云晓和两个儿童心理学博士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所研究出的作品。它是0到18岁男孩的父母和老师必读的书。这本书揭示了现在当代中国男孩儿的危机,从小学到大学,全面的危机。在他们分析了很多原因,做完研究之后惊讶的很,惊讶自己是那么无知。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过后,在本书中,孙云晓提出了很多的具体建议,给男孩的父母和老师很多意见。

在这本书中,孙云晓重新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因性施教,教育中一定有性别意识。比如男孩子他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跟女孩子不一样,作为男孩子教育来说,特别给他更多的运动机会,动手做实验的,亲身体验的,这种机会是非常多的。对于这一概念作者在书中给出大量的建议,最重要的有几点:

1、男孩的父母和老师首先要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比方男孩子在小学落后一点,正常,他好动这种特点要满足,一定要让他多活动,不要提出他做不到的事情,对男孩子多宽容一些,多提供一些活动的机会,他感受到这是正常的,不要着急,多鼓励,多理解。

2、要把男孩教育和运动教育结合起来,没有运动,就没有男孩。男孩子他天性是好动的,就需要加强运动量,男孩的教育一定要从运动开始,养成运动的习惯,会让男孩子终身受益。

通过读这本书,也让我了解了一些关于男孩儿的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这方面的事情。当男孩在学业上暂时落后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更宽容、更有耐心,因为男孩在学习上表现不够理想,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态度不认真,并不一定是他调皮贪玩,而更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神经系统、大脑发育暂时落后于女孩;当男孩好动、顽皮,偶尔犯些小错误时,我们要更宽容些,因为男孩需要更多的运动,过剩活力及不安分正是男孩的天性;当男孩因受挫而生气、因痛苦而哭泣、因害怕而恐惧时,我们要安慰他,因为男孩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坚强,男孩的情感也有脆弱的一面。

孙云晓先生说得好如果非要把教育看做一场竞赛,那么,教育不是短跑,而是长跑。短跑讲求起跑时的初始速度,讲求加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即决胜负。长跑讲求的是实力和耐力,初始速度和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笑到最后。

【篇三:《拯救男孩》读后感作文】

第一次接触到《拯救男孩》是在我们教师的例会上,胡校长给我们介绍了这本书,通过这本书让我们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区别教育,我有心将书名记下了,周末到书店买来这本书,但一直没有看直到今年放假才仔细的拜读这本书。这本书阐述的是现代社会的男孩危机,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家庭幸福,也关系到世界未来的发展。我看了之后,真是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我以往认为男孩怎么这么好动,这么皮,无法找到原因,结果在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我想在我的教育生涯路上应该多关注这个方面,否则,在我的疏忽下将会有多少男孩被埋没,被声声责备压制在小学阶段,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本书从五个部分来阐述作者的观点:第一部分男孩的四大危机。又从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进一步详细的分析了当下社会中男孩子的危机现状,第二部分男孩危机的成因。主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给我们剖析了男孩危机的根源。第三部分拯救男孩从发现男孩做起。主要从男孩子的生理、情感、心里等方面找出男孩子的自身特点。第四部分怎样拯救男孩,又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来找拯救男孩的方法。第五部分造就新时代的男子汉1R4Q主要为我们制订了新时代培养男孩子的思维目标:智商、体商、情商和逆商。读了这本书无论我是从家长的角度还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对自己以往的教育孩子或者学生的方式有了很深的感触。

首先我自己也是一位男孩子的母亲,在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认识到,更不知道自以为是母爱中竟然给自己的孩子带来那么多的危机。在我们讴歌的母爱中也促使了危机的生成。我和大多数母亲一样,没有意识到男孩独立的需要,我们的过度保护和非理性的宠爱,窒息了男孩的阳刚、勇敢与坚强。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磨练男孩,就应该从小让他知道,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这些困难和挫折。家庭教育也是对男孩子教育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男孩子成长过程中父爱是不可缺的,缺失父爱会让男孩终身缺钙。父亲的角色是母亲永远无法替代的。众多证据表明:父教缺失对男孩成长具有破坏性的影响。不管对穷人还是富人,我们的生活中不乏磨练男孩的机会,关键在于父母怎么做。为了将来,磨练您的男孩吧!

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样这时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却常常漠视男孩和女孩的差异。男孩危机的现象普遍性也让我们意识到这并不完全是某一个学校某一个家庭、某一位老师或者某一位父母的问题。而是某种错误的机制或制度的时仍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工作的过程同样也没有认识到男女性别差异教育,甚至感到自己在这方面很是无知。在孩子学习退步时也是一味的埋怨男孩子的粗心、不认真。当男孩子调皮时,也一味的批评教育,从来没有从生理的角度来考虑过。读了此书后使我感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因为作为父母,他们所面对的只是自己的一个孩子,而我们教师面对的却是一群孩子。在精力上,无疑我们要投入得更多,在耐心上我们要保持得更大,在等待上我们要期待得更久。虽然我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期待教育制度做出根本改变,流行文化的改变也非一日之功,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对男孩子教育中要从男孩自身特点考虑更多一些的,使我们的教育不在盲目一律平等,一刀切,真正的做到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尊重差异。

男孩也好,女孩也罢都是大自然神奇的产物,都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生命。所以我相信当危机来临时,爱是最好的良药,爱能改变一切。

【篇四:《拯救男孩》读后感】

网友推荐了一本专门给男孩父母看的书――《拯救男孩》,推荐者是一位我未曾谋面,但又打心底佩服的、又睿智又热心的大姐。她有一个优秀的女儿,但她也没忘记帮助众多男孩的父母。

我把书买回来,搁置了至少两个月,这两天才拿出来看。正值暑假出游时,我与老公如何对待儿子的一些行为的态度又有了冲突,他说我不懂男孩,我自己也困惑不已。读完这本书,我尝试重新去理解身边的男人和男孩。

首先,男孩成长为男人,必须要有成年男人给他当榜样,仅靠我这个母亲的角色必会有所缺失。母亲与男孩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差别,还是性别上的差别。男女处理问题的方式肯定不一样,也许有些男人的东西不是我作为女性能真正明白的,只能接纳和放手,让儿子顺利地通过从母亲到父亲的桥梁,让儿子通过适应父亲逐渐学习到适应其他男性。

其次,重新认识老公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不要总是以为自己是对的,价值观念有分歧时,先让自己静下来,平静客观地向老公请教他的目的和作法。如果真有必要,阐明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包括大目标和小目标即可,至于他怎么去做,自有他的妙法。

然后,明确1R4Q的成长目标。这个概念其实也不算很新颖,但经过作者的抽象归纳后,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目标框架。培养男孩,首要的是责任(Responsibility)的培养,是底子,是基础,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肯定是好人。在此基础上,发展男孩的智商、体商、情商、逆商。不在乎学什么,干什么,成长成男子汉才是目标。

最后,放下自己对儿子的依恋,接受每一次的远离。学会习惯孩子不需要我时时在身边,学会习惯孩子不再让我牵手过马路,学会习惯孩子有一些不愿意分享的小秘密。孩子因我而来,但不属于我,当他能真正独自远行时,父母的使命就算完成了,再多的依恋与不舍都只能留给自己。

拯救男孩,或者说培养教育男孩,并不是看一本书就能解决的问题。书只能让我们更系统更清晰地看问题,但要真正能从容有效地应对男孩成长中的各种情况,还需要在看书学习后真正领悟内化。从有书到无书,乃自我修心养性之路。

【篇五:《拯救男孩》读后感】

孩子上高中了,学习越来越紧张,但是学习成绩却总是不尽人意。做为母亲,我也会总是动很多脑筋,帮助孩子进步,最近读了《拯救男孩》这本书,感概很多,收获亦很多。

书中提到了很多男孩和女孩的知识。原来男孩、女孩天然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其它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尤其在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也是危机四伏。男孩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体质健康不断恶化,男孩更容易沾染各种成瘾行为、出现情绪问题和患一些心理疾病,男孩的男子汉气质不足、责任感不够、社会形象不佳和暴力犯罪更多。诸如此类的男孩危机,危及的不仅仅是男孩的未来,还有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据称,愈演愈烈的男孩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现象,由发达国家逐渐蔓延至发展中国家,男孩危机正全球日趋加深。

尽管造成男孩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为错误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流行文化等三大因素误导了当代男孩成长不可否认。该书作者痛心疾首地指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所有危机对男孩的伤害。此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刺耳,却也一针见血地揭示现行教育模式限制男孩成长的事实。男孩天生好动、冒险和叛逆,不少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考虑,不惜限制、禁止、取消学生的课间和课外活动,如游戏、春游等,男孩的运动技能和空间技能优势得不到发挥,男孩的荷尔蒙长期无处发泄,加上老师喜欢听话、乖巧的学生,教育核心目标的偏离,性别差异的漠视,乏味、过重的学习压力,基本上处于女教师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都抑制男孩的茁壮成长。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很多,我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给我的孩子,我要尽我的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篇六:《拯救男孩》读后感】

假期里,我购买了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是孙云晓等著。我很庆幸拥有这样一本家庭教育的书籍,因为我家的宝宝就是一个男孩,我应该在孩子没有长大时,提前知道男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特点。

翻看书的目录,映入眼帘的是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书中还强调:教育应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父亲对男孩教育的影响、捍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以及男孩怎样承担压力和责任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男孩教育的必读作品。看后目录很是担忧,男孩子竟然有这么多的危机,家长不学习能行吗?

看到里面的调查问卷,您是一个缺席的父亲吗?和您是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吗?我们夫妻就迫不及待在选择题中划钩,还互相监督,不准提前看答案。就这样在调侃中,我们都被判为不合格的父母,特别是我自己,缺席的有些离谱。做完问卷调查,我们感觉很惭愧,同时决心在短时间内改正。当然先从打造老公说起。

父亲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老师。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缺乏对于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教育孩子怎样做男人的机会。而在当下,由于父亲们往往需要在外打拼事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或者直接当甩手掌柜,全权交给妈妈负责。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父亲未必懂得父教。现在很多父亲虽然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但对于孩子根本不了解,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父亲下班了回家很晚,看到孩子还没睡觉,心生怜悯,就只有三句话,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

好的爸爸应该是,走到孩子身边,摸摸他的头说,宝贝,今天过得开心吗?你要注意孩子脸上写满的成长密码,要以亲密朋友的身份回到孩子的身边,并就如何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给儿子做出榜样。

通过一个假期的沟通交流,我们变了很多,我们每天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和儿子玩耍,给儿子讲故事。

我们知道男孩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父教,同时希望男孩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关爱中健康成长,我做为一名中学老师,我会更加关注男孩的成长和教育问题,耐心的等他们长大。

【篇七:《拯救男孩》读后感】

本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我选择的是读书项目。在一长串的书目里,我选择了《拯救男孩》这本书。因为,我是一个男孩的母亲;因为,我工作对象中有许多男孩;还因为,我所从事的少先队事业中,男孩们在小干部的比例中占有率是那样的低;更因为,孙云晓老师是我敬重的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

就这样,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投入了阅读之中:男孩的四大危机、男孩危机的三大成因、拯救男孩要从发现男孩做起、我们该怎样拯救男孩、造就新时代的男子汉孙云晓等三位老师用详尽的数据、生动的案例给我们阐述了男孩们的普遍问题,也用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形成危机的因素。书中提到的现象时而引起我的共鸣,时而让我困惑不已。读罢,不禁令人深思。

深思之一:何谓危机?

什么是危机?危机就是影响正常事物发展的因素,包括人、事、物等。作者用权威的数据和不容置疑的事实阐述了男孩们的四大危机,即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旁征博引,让人深感焦虑。而且,这还不是中国特色的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可是,这个危机是怎样产生的呢?作者笔锋一转,让我们通过三个方面的剖析,了解了成因: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男孩危机,更是父母危机;男孩危机,还是流行文化危机。要改变危机的话,真可谓路其修远兮。

我认真地、反复地阅读这些文字:当前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而害怕承担责任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做人方面和学习方面,责任心尤为缺失。这些文字,出现在男孩的社会危机一段之中,作者表示:现实生活中,责任心缺乏的男孩随处可见。

我想起了校园内外的一些场景。男孩甲,哭着大喊读书好辛苦,上课要坐那么长时间,不要读书;男孩乙,三天两头忘带学习用品,总是怪父母没有帮忙整理;男孩丙,放学路上让爷爷奶奶背着书包,自己却心安理得轻松自在是男孩天生如此吗?我想谁也不会下此定论。逃避学习责任的,是因为幼小衔接没有做好;缺乏自理责任的,是因为受到的庇护太多;没有感恩之心,是因为所谓的疼爱过度。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危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那些已经被约定俗成了的沿袭。

如此想来,何谓危机?

深思之二:何以拯救?

在第二章的末尾,作者如此写道:拯救男孩,首先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育;拯救男孩,父母要先行改变;拯救男孩,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要学会在反思中前行。于我,我只是通俗地想到一句话:人人有责!

拯救,要从自身开始。儿子进入高二前的暑假,我去见了他的新班主任。我把我的担忧和紧张一股脑地端给了还很陌生的她。她始终微笑着倾听,最终开口:我知道你是一位小学老师,你的细致和严谨已经带给了你儿子良好的行为品质,他温和善良,待人诚恳。但也影响了他的思维品质,譬如解题时的犹豫和拘谨。作为男孩子的母亲,你还要给他释放个性的空间,让他充分地展示自己。这是一位优秀的高中老师对一位用心良苦的男孩母亲的劝导,在阅读《拯救男孩》后更进一步打开了我的心结。在一个崇尚积极进取精神的社会里,攻击性不是贬义词,而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我们应该教男孩学会如何驾驭自己的攻击性,而不是消灭它。看来,我只重视了儿子懂事、文明、正义等行为品质的培养,却在不经意中抹杀了男孩应该具有的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所谓攻击性,即坚忍、毅力、驾驭环境等。为了儿子和我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我需改变。

拯救,要从家长入手。身为工作了20多年的教师,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长,也感受到了一些危机的成因,于是也会主动联络家长,试着去拯救存在的问题。一天放学后,我到四年级看望男孩凡,这是一位生活经历比较特殊的男孩,身患残疾的父亲已经离世、母亲智障,只有爷爷奶奶精心呵护着他。也许是因为特殊,爷爷格外地宠他,即使孩子的表现糟糕得常常令人大跌眼镜,爷爷依旧一如既往地欣赏他呵护他,这男孩也便一如既往地快乐无忧。我常常会过去同那爷爷聊聊,希望爷爷要适度严格,让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孩子实在是太不讲卫生了。爷爷总是表示赞同,但很难落实到行动上。他私底下会说:我对这个孩子没啥要求,将来能自理就可以了。而我,却希望爷爷要引导孩子忽视特殊的生育环境,和其他的男孩一样去学习和生活,将来也能成为一名敢于担当的男子汉。因为,每一个男孩除了肩负家庭的期望之外,他更属于社会。

当学校努力改变教育方式的时候,作为家长,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常听有的家长说,生意太忙了,工作太忙了,孩子小没关系,长大了一切都会好了。殊不知,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错过了就会造成终身遗憾。我更希望家有男孩的男性家长,要积极地履行父亲的责任,用正确的态度、良好的榜样和持续不断的时间投入去教育引导自己的男孩,因为父亲是儿子的第一个男子汉榜样。我就不信那些整天不愿意陪陪孩子的父亲们有多忙?是不是比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德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还要忙?也许,不是忙,而是在逃避教育的责任。既然这样,何以拯救男孩?

阅读《拯救男孩》,我读到了忧患、读到了启迪。正如书页上方朱永新教授的推荐语: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孩,更加需要拯救的,是我们的教育。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孩子或者说一代人出现某种危机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为孩子的成长做了什么?我们虽不能改变整个世界,但有责任关注那些成长中的男孩,关心那些与男孩有关的家庭教养方式,用自己的力量,为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做一点实事。

【篇八:《拯救男孩》读后感】

在《拯救男孩》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018岁男孩父母与教师必读。正是这句话吸引了我。因为家有男孩,因为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看似有问题实则正常的男孩。希望这本书能给我解疑答惑。

这本书的作者是2008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与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李文道博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赵霞博士。书中详尽介绍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深切危机和特殊需求,深入揭示了男孩成长中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而造成这些男孩危机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作者尖锐的指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教育危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当一个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促使他去跑去跳时,他却必须坐的端端正正,听上8小时的课。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足的课外活动,但事实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错了。

过去我们都认为男孩在中小学中落后于女孩,可一旦上了高中,男孩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但在《拯救男孩》中作者用数据说明:男孩学业,从大学到小学全线告急:大学中女生比例超过男生,奖学金是女生的天下;高考状元,阴盛阳衰;高中,男生优势渐衰;在初中、小学,男生已经开始掉队。

造成这一系列危机的原因除了教育的、社会的原因,还有就是男孩与女孩性别的差异。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两年,研究还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落后于女孩。与女孩相比,男孩有更脆弱的生命、更脆弱的情感。

当我看到这些时,心中释然:也许有很优秀的男孩,而我儿子只是正常发育男孩罢了。书中谈到有些国家已经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对于这一点,我是感触良多,刚满6岁就上学的儿子,这一年来真的是非常的辛苦,如果当时让他晚一年入学,也许真的会轻松些吧,但这都只能是如果了。

对于小学中男孩的情况我也是深有同感的:在小学阶段,男孩也有成绩非常优秀的,但是在绩差的孩子中,男孩子占得比例明显大于女孩,班干部女生居多。我们还经常会感叹:这个班女孩子特别出挑,男孩子几乎挑不出来。作者提醒我们:这只是男孩暂时的落后,我们要对男孩更宽容些,理解男孩,不放弃对男孩的信心。否则,失败的经历可能会慢慢上升为一种失败型的人格。当我看到这里,立刻联想到我所教过的几个落后男孩,有种心痛的感觉。对于他们,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够给予的也许就是宽容、期望、等待。

书中最后提出拯救男孩要从小培养5个极端重要的男子汉品质:责任心、智商、体商、情商、逆商。要拯救男孩就要求家长和老师们做到: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要看到男孩与女孩的不同特点,二是充分发挥父亲的作用,父亲是男孩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老师。母亲要注意维护父亲的形象,促进男孩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同,激发他对于成长为男子汉的向往。三是把男孩教育和运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男孩的天性决定他必须与运动相伴终生。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培养诸多品格,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教育因为面对的个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多姿多彩,我们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有相对普适的教育原则:爱是教育的基矗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男孩危机的时候,只要有爱心,我们就能采取行动来改变这一切。用母爱、用师爱帮助男孩,也许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大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愿每个男孩都是健康的、快乐的、向上的,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拯救男孩读后感范文600字


拯救男孩是中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最新力作。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拯救男孩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拯救男孩读后感范文1

假期里,我购买了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是孙云晓等著。我很庆幸拥有这样一本家庭教育的书籍,因为我家的宝宝就是一个男孩,我应该在孩子没有长大时,提前知道男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特点。

翻看书的目录,映入眼帘的是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书中还强调:教育应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父亲对男孩教育的影响、捍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以及男孩怎样承担压力和责任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男孩教育的必读作品。看后目录很是担忧,男孩子竟然有这么多的危机,家长不学习能行吗?

看到里面的调查问卷,您是一个缺席的父亲吗?和您是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吗?我们夫妻就迫不及待在选择题中划钩,还互相监督,不准提前看答案。就这样在调侃中,我们都被判为不合格的父母,特别是我自己,缺席的有些离谱。做完问卷调查,我们感觉很惭愧,同时决心在短时间内改正。当然先从打造老公说起。

父亲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老师。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缺乏对于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教育孩子怎样做男人的机会。而在当下,由于父亲们往往需要在外打拼事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或者直接当“甩手掌柜”,全权交给妈妈负责。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父亲未必懂得父教。现在很多父亲虽然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但对于孩子根本不了解,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父亲下班了回家很晚,看到孩子还没睡觉,心生怜悯,就只有三句话,“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

好的爸爸应该是,走到孩子身边,摸摸他的头说,“宝贝,今天过得开心吗?”你要注意孩子脸上写满的成长密码,要以亲密朋友的身份回到孩子的身边,并就如何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给儿子做出榜样。

通过一个假期的沟通交流,我们变了很多,我们每天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和儿子玩耍,给儿子讲故事。

我们知道男孩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父教,同时希望男孩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关爱中健康成长,我做为一名中学老师,我会更加关注男孩的成长和教育问题,耐心的等他们长大。

拯救男孩读后感范文2

在《拯救男孩》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0—18岁男孩父母与教师必读。正是这句话吸引了我。因为家有男孩,因为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看似有问题实则正常的男孩。希望这本书能给我解疑答惑。

过去我们都认为男孩在中小学中落后于女孩,可一旦上了高中,男孩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但在《拯救男孩》中作者用数据说明:男孩学业,从大学到小学全线告急:大学中女生比例超过男生,奖学金是女生的天下;高考状元,阴盛阳衰;高中,男生优势渐衰;在初中、小学,男生已经开始掉队。

造成这一系列危机的原因除了教育的、社会的原因,还有就是男孩与女孩性别的差异。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两年,研究还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落后于女孩。与女孩相比,男孩有更脆弱的生命、更脆弱的情感。

当我看到这些时,心中释然:也许有很优秀的男孩,而我儿子只是正常发育男孩罢了。书中谈到有些国家已经尝试让男孩晚一年上学,甚至认为这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对于这一点,我是感触良多,刚满6岁就上学的儿子,这一年来真的是非常的辛苦,如果当时让他晚一年入学,也许真的会轻松些吧,但这都只能是如果了。

对于小学中男孩的情况我也是深有同感的:在小学阶段,男孩也有成绩非常优秀的,但是在绩差的孩子中,男孩子占得比例明显大于女孩,班干部女生居多。我们还经常会感叹:这个班女孩子特别出挑,男孩子几乎挑不出来。作者提醒我们:这只是男孩暂时的落后,我们要对男孩更宽容些,理解男孩,不放弃对男孩的信心。否则,失败的经历可能会慢慢上升为一种失败型的人格。当我看到这里,立刻联想到我所教过的几个落后男孩,有种心痛的感觉。对于他们,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够给予的也许就是宽容、期望、等待。

书中最后提出拯救男孩要从小培养5个极端重要的男子汉品质:责任心、智商、体商、情商、逆商。要拯救男孩就要求家长和老师们做到: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要看到男孩与女孩的不同特点,二是充分发挥父亲的作用,父亲是男孩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老师。母亲要注意维护父亲的形象,促进男孩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同,激发他对于成长为男子汉的向往。三是把男孩教育和运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男孩的天性决定他必须与运动相伴终生。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培养诸多品格,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教育因为面对的个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多姿多彩,我们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有相对普适的教育原则:爱是教育的基矗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男孩危机的时候,只要有爱心,我们就能采取行动来改变这一切。用母爱、用师爱帮助男孩,也许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大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愿每个男孩都是健康的、快乐的、向上的,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拯救男孩读后感(集锦8篇)


古往今来,书籍一直引领着人类前进,合上手里书,种种画面在脑海翻飞,读后感可以帮我们把这些想法给记录下来。一份规范的作品读后感应该注意哪些要素呢?也许以下内容“拯救男孩读后感 ”合你胃口!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拯救男孩读后感 (篇1)

假期里,我购买了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是孙云晓等著。我很庆幸拥有这样一本家庭教育的书籍,因为我家的宝宝就是一个男孩,我应该在孩子没有长大时,提前知道男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特点。

翻看书的目录,映入眼帘的是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书中还强调:教育应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父亲对男孩教育的影响、捍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以及男孩怎样承担压力和责任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男孩教育的必读作品。看后目录很是担忧,男孩子竟然有这么多的危机,家长不学习能行吗?

看到里面的调查问卷,您是一个缺席的父亲吗?和您是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吗?我们夫妻就迫不及待在选择题中划钩,还互相监督,不准提前看答案。就这样在调侃中,我们都被判为不合格的父母,特别是我自己,缺席的有些离谱。做完问卷调查,我们感觉很惭愧,同时决心在短时间内改正。当然先从打造老公说起。

父亲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老师。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缺乏对于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教育孩子怎样做男人的机会。而在当下,由于父亲们往往需要在外打拼事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作文或者直接当“甩手掌柜”,全权交给妈妈负责。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父亲未必懂得父教。现在很多父亲虽然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但对于孩子根本不了解,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父亲下班了回家很晚,看到孩子还没睡觉,心生怜悯,就只有三句话,“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

好的爸爸应该是,走到孩子身边,摸摸他的头说,“宝贝,今天过得开心吗?”你要注意孩子脸上写满的成长密码,要以亲密朋友的身份回到孩子的身边,并就如何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给儿子做出榜样。

通过一个假期的沟通交流,我们变了很多,我们每天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和儿子玩耍,给儿子讲故事。我们知道男孩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父教,同时希望男孩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关爱中健康成长,我做为一名中学老师,我会更加关注男孩的成长和教育问题,耐心的等他们长大。

拯救男孩读后感 (篇2)

因为家里孩子是男孩子,所以比较关注男孩教育的书籍。原来在《中国教育报》上看过这本书的介绍,后来就决定买一本一睹为快。

读完《拯救男孩》,感觉像一杯白开水,简单而解渴。简单是因为它没有高深的理论,解渴是因为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对我们非常的用。原来总是觉得现在的学校为什么阴盛阳衰,偷懒、作业不完成的、打架、违反纪律的几乎清一色的是男生,读完这本书,才知道男孩和女孩有这么多的不同,男孩子的发育本身比女孩子晚,所以在学校中受到的批评更多,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按部就班、听话服从、反复练习、记忆优先、这些更加容易发挥女孩子优势的学习方式,让男孩子显得相对落后,自信心收到严重的威胁。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生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了所有危机对男孩的伤害。

那么男孩和女孩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如:

1、从上学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比女孩晚2年,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总体仍落后于女孩。男孩写字之所以比不上女孩,主要因为男孩的精细肌肉动作以及控制他们的神经的发育都要比同龄女孩晚一些。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的生理年龄和心里年龄才能赶上女孩和女孩并驾齐驱。从科学角度我们应该按照一个孩子的生理年龄和心里年龄来进行教育。如果父母和教育者能把男孩的暂时落后看做是正常现象,那么男孩将来一定能赶上女孩。

2、男孩的学习方式和女孩是不一样的,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的依赖动作,更多的依赖空间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如教师在讲课时说的太多,那么女性大脑相比,男性大脑更可能感到厌烦、分心、瞌睡或坐立不安。男孩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记住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忽视男孩的优势和领域,教学方式也与男孩的学习方式不匹配,在这样的教育体质下男孩的长处无处施展,他们无法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由发展,很容易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3、一般认为男性的情感应该是坚强的,但其实是假象。男孩看似坚强的外表背后,隐藏着脆弱的一面,男孩的情绪情感上比女孩脆弱。男孩更不擅长情感表达,是什么使一个开朗、热情洋溢的男孩变得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情绪?主要原因是父母或教育者使用侮辱手段,让男孩为自己的情感表达感到丢脸,特别是对脆弱、害怕、绝望的感觉有罪恶感。

4、男孩出生后的发育速度也比女孩要慢的多,一般来说一名刚出生的女婴的身体机能和一名出生6周的男婴不相上下。在身体发育上男孩也落后与女孩,女孩一般11岁左右进入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而男孩大约13岁进入青春期,所以在小学五六年纪人高马大的总是女生,女孩一般长到16岁身高增长已经完成,但男孩一只要到17岁身高增长才基本结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明白男孩为什么暂时落后与女孩了吧,因此,作者大声疾呼,“晚上学一年是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早”并不一定好,如果把教育比作一场人生竞技赛,那么教育不是短跑,而是长跑,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甜,学校和父母们权衡一下,与其让男孩过早的入学而遭受失败打击,还不如晚一点入学,让男孩准备的更充分一些。拯救男孩的第一步,就是发现男孩、了解男孩。最重男孩的性别差异,是送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拯救男孩读后感 (篇3)

《拯救男孩》终于完整的拜读完,看这本书我不敢一掠而过,因为它给我巨大的震撼,同时感到无地自容,我的上一篇博客还在无知的责怪孩子,看来真如朱永新教授所说的:“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孩,更加需要拯救的事我们的教育”。这个教育当然也包括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对孩子的引导和培养。

周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如此珍贵的书籍,我现在的心愿希望全社会都来学习并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我们的社会。

我不想多谈感想,我只想记下该书给我的启示:

1、重新审视我过去和现在对待孩子成长的态度和方法,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2、重新看待我的孩子,改变过去的态度和方式,认真和慎重地关心和培养他,使我的孩子成长为乐观、健康和有益于社会的男子汉。

3、重自身做起!重自身做起!一定做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拯救男孩读后感 (篇4)

假期里,我购买了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是孙云晓等着。我很庆幸拥有这样一本家庭教育的书籍,因为我家的宝宝就是一个男孩,我应该在孩子没有长大时,提前知道男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倚栏轩文学网

翻看书的目录,映入眼帘的是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书中还强调:教育应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父亲对男孩教育的影响、扞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以及男孩怎样承担压力和责任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男孩教育的必读作品。看后目录很是担忧,男孩子竟然有这么多的危机,家长不学习能行吗?

看到里面的调查问卷,您是一个缺席的父亲吗?和您是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吗?我们夫妻就迫不及待在选择题中划钩,还互相监督,不准提前看答案。就这样在调侃中,我们都被判为不合格的父母,特别是我自己,缺席的有些离谱。做完问卷调查,我们感觉很惭愧,同时决心在短时间内改正。当然先从打造老公说起。

父亲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老师。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缺乏对于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教育孩子怎样做男人的机会。而在当下,由于父亲们往往需要在外打拼事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或者直接当“甩手掌柜”,全权交给妈妈负责。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父亲未必懂得父教。现在很多父亲虽然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但对于孩子根本不了解,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父亲下班了回家很晚,看到孩子还没睡觉,心生怜悯,就只有三句话,“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

好的爸爸应该是,走到孩子身边,摸摸他的头说,“宝贝,今天过得开心吗?”你要注意孩子脸上写满的成长密码,要以亲密朋友的身份回到孩子的身边,并就如何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给儿子做出榜样。

通过一个假期的沟通交流,我们变了很多,我们每天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和儿子玩耍,给儿子讲故事。

我们知道男孩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父教,同时希望男孩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关爱中健康成长,我做为一名中学老师,我会更加关注男孩的成长和教育问题,耐心的等他们长大。

拯救男孩读后感 (篇5)

通过读了孙云晓、李文道、赵霞合着的《拯救男孩》这本书后,使我深刻的了解到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而我们的家长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国家规定的年龄更早的上学,这种现象对于男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表现出来学业上的差异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造成男孩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为错误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流行文化等三大因素误导了当代男孩的成长。该书作者痛心疾首地指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所有危机对男孩的伤害。此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刺耳,却也一针见血地揭示现行教育模式限制男孩成长的事实。男孩天生好动、冒险和叛逆,不少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考虑,不惜限制、禁止、取消学生的课间和课外活动,如游戏、春游等,男孩的运动技能和空间技能优势得不到发挥,男孩的荷尔蒙长期无处发泄,加上老师喜欢听话、乖巧的学生,教育核心目标的偏离,性别差异的漠视,乏味、过重的学习压力,基本上处于女教师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都抑制男孩的茁壮成长。

根据男孩的生理、心理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为了使男孩子在教育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功,我们必须在教育上对男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首先在教育体制上,要求学校和老师要争对男女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予男孩子更多的展示机会,设计更多的适合男孩子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学校要多安排一些运动项目,使男孩子在体制上和身心上得到锻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在课堂评价方式上,要针对男孩子的特点,制定出男孩子的评价方式。在体育课上,把男生女生分开上课,让男同学有更多的参与适合男孩子运动的项目。作为家庭不要急功近利,最好让男孩子晚一年入学,缩小男女孩之间认知上的差距。小学阶段尽量让一些男教师参与对男孩子的教学和训练,使男生及早得到男子汉的影响。在家里,父亲一定要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经过社会上多方面的努力,真正起到拯救男孩的作用,是每一个男孩子都成长为具有阳刚之气的男子汉。

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与男孩之间的交流,当他们恐惧或愤怒时,不要教训他,要鼓励和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感受。随着他们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他们承担责任的机会。可以从自我管理做起,逐渐让他承担起管理班级的责任。同时要告诉男孩,与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除了动手打架以外,还有更好的解决手段。

拯救男孩读后感 (篇6)

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拯救男孩》。一看书名,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拯救男孩?我们男孩还需要拯救吗?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了目录,书中主要讲了男孩的危机及成因、如何拯救男孩、怎样拯救男孩以及如何造就男子汉等,我被书中的男孩危机之三心理危机所吸引。虽然家长一再的告诉我这本书不是给孩子看的,而是写给家长和老师看的,但是我仍然恋恋不舍地想把它看完。

回家后,我向妈妈推荐了网络成瘾这一章,告诉妈妈:男孩更容易成瘾,男生在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和各种障碍中存在的问题均多于女生。男孩更容易沾染上各种成瘾行为,如网络成瘾等;男孩子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他们的情绪也更脆弱。从而让妈妈认识到我平常的一些做法也是情理之中,让妈妈更好地帮助和督促我。同时,我发现每个章节均有一些测试,我便督促爸爸妈妈完成这些测试。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通过测试明白了他们以前在教育孩子上面的不足。今后他们有机会他们还会和我一道阅读一本书,一同成长、一道进步。

读完全书,我明白了男儿当自强,男孩子的生活注定充满了挑战,男子汉是磨练出来的,因此,我要不断地锻炼自己,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还还要通过科学地探索与实践,凭借持之以恒的毅力,永不言弃的精神,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拯救男孩读后感 (篇7)

《拯救男孩》一书是在别人推荐之下,我才购买并开始阅读的。刚开始看时,觉得没多大意思,几度放弃不想看了,可是当坚持看下去时,才发现书中很多观点都在碰触我的内心。

就拿“男孩情感,受到更多文化束缚”这一观点来说,书中阐述男孩其实天生并不缺乏情感表达的能力,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孩年龄大一些就开始变得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分析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在培养坚强男孩的过程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使用羞辱的手段,让小男孩为自己的情感表达感到丢脸,特别是对脆弱、害怕与绝望的感觉有罪恶感;其二是男孩与母亲之间的过早情感分离,使男孩的心理受到创伤,从而影响其情感发展。这两点原因,其实背后都是一种文化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我们的男子汉文化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和做法导致了男孩的情感脆弱,传统的男子汉形象压制了男孩的情绪并剥夺了他们在情感方面充分发展的机会。“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而且感觉这个观点就是理所当然的,并没什么不当之处,然而恰恰就是这种文化抑制了男孩的情感发展。

我的孩子就是一个男孩儿,回想他成长的历程,不乏出现“你是男子汉,你要坚强、勇敢,让着小女孩儿”等等的话语。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男孩子就得朝着男子汉的方向发展,男孩儿就要绅士一些,作文懂得让着女孩儿,男孩儿就不能动不动就掉眼泪,娇气、小心眼儿都不应该是男孩儿所具有的。所以在生活中我的孩子一旦出现以上种种不符合男孩儿的特质,就会受到我的指责或意味深长的教育和引导。

本想这一切都是正确之举,还暗暗庆幸自己的教育有所成效,孩子越来越像个男子汉了,知道让着女孩儿,即使女孩儿并不像女孩儿,而像个女汉子一样霸道地对待他;知道即使摔得很疼也坚持着不哭,因为这才像个男子汉。有时孩子的表现让我真是有些心疼,可我的内心却是痛并快乐着。现在来看,我要对我的孩子说声对不起,是自己的无知,给他施加了本不该他承受的一些压力,压制了他许多天性和本能。孩子,真实而痛快地释放你的情绪吧!阳光、自信、善良、勇敢!

拯救男孩读后感 (篇8)

孩子上高中了,学习越来越紧张,但是学习成绩却总是不尽人意。做为母亲,我也会总是动很多脑筋,帮助孩子进步,最近读了《拯救男孩》这本书,感概很多,收获亦很多。

书中提到了很多男孩和女孩的知识。原来男孩、女孩天然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其它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尤其在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也是危机四伏。男孩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体质健康不断恶化,男孩更容易沾染各种成瘾行为、出现情绪问题和患一些心理疾病,男孩的男子汉气质不足、责任感不够、社会形象不佳和暴力犯罪更多。诸如此类的男孩危机,危及的不仅仅是男孩的未来,还有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据称,愈演愈烈的男孩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现象,由发达国家逐渐蔓延至发展中国家,男孩危机正全球日趋加深。

尽管造成男孩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为错误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流行文化等三大因素误导了当代男孩成长不可否认。该书作者痛心疾首地指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而加剧所有危机对男孩的伤害”。此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刺耳,却也一针见血地揭示“现行教育模式限制男孩成长”的事实。男孩天生好动、冒险和叛逆,不少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考虑,不惜限制、禁止、取消学生的课间和课外活动,如游戏、春游等,男孩的运动技能和空间技能优势得不到发挥,男孩的荷尔蒙长期无处发泄,加上老师喜欢听话、乖巧的学生,教育核心目标的偏离,性别差异的漠视,乏味、过重的学习压力,基本上处于女教师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都抑制男孩的茁壮成长。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很多,我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给我的孩子,我要尽我的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教师读书心得:《拯救男孩》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拯救男孩》读书心得

我是一个母亲,更是一个教师。

我是一个曾经想生一个男孩,却偏偏生了一个女儿,好长一段时间都因此有些遗憾,后来却因为女儿的争气又感觉有些庆幸的的母亲。

我是一个不愿意放弃每一个学生,却又拿有些似乎不可救药的男生没有什么办法的老师。好多时候,我很同情有些家长,但是又不得不在我们的家长会上发出呼吁:拯救男孩!

我现在任教的119班,有男孩31个,但是在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在班上前10名里面的最多2人,而在后30名里面的男生却占25个之多;操行分排名的情况也跟成绩排名的情况大同小异。因此,我在家长会上多次感言:我们班男生的进步就是119班的进步,我们班男生的希望就是119班的希望。

最近,拜读了孙云晓李文道赵霞着《拯救男孩》一书,更清楚地认识到男孩需要拯救的多方面原因,从而,也更加觉得我们的男孩子们之所以需要拯救,是很无辜的,具有生理原因、时代原因和社会原因等。

我边读就很有感触,也很有反思。尤其是书中认为:

一个不尊重性别差异的学校,必定是一个男孩危机重重的学校。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了性别差异的存在及其影响。现在,是我们重新审视并改变对性别差异看法的时候了。我们要认识到环境和教育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塑造一个人的社会性别,但这种塑造不是无限制的,我们应该尊重这些与生俱来的性别差异。

我认同书中的很多观点,也反思到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做得不够的方面。而且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更加注意:

1、男女有别,尊重性别差异,因性别而教。比如,男孩好动,就让他们多动,并引导他们多做他们喜欢的好的运动(包括身体的、思维的等),不要全班一律要求静止,使得男孩子们不想做也做不到,并因此受到批评与打击。

2、重视男孩兴趣,男孩喜欢打球,喜欢理科,喜欢科技活动喜欢户外运动,在以后的教育中要多关注和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做的事情就可以做到最好,努力培养出他们的特长,训练他们的专业基础。

3、改革评价机制发掘男孩的优点,对于男孩子的评价仅仅以分数与操行分来评价男生恐怕有失公平与全面。其实,许多需要拯救的男孩在仗义、爽快、智商、创造性和个性等方面要大大超出女孩。因此,发觉男孩的优点,综合全面评价男骇恐怕是老师们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总之,感受颇多,在此暂不多说,在以后的教学中实践着摸索着改进吧。但愿有一天拯救男孩的呼声能销声匿迹。

拯救地球读后感700字精选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拯救地球读后感700字精选,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拯救地球读后感【篇1】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拯救地球》的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和启发……书中描写了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以后,为了生活地更好,人们过度的开采和索取她丰富的资源,最终地球如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一般逐渐走向毁灭的过程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它的伙伴----月亮的故事

几百万年的时光,如流水淌过,月亮静静地看着她对面的星球,蓝色壮丽的身姿让她充满怀想那是让她打心眼里羡慕和喜爱的地球,所以她不忍离开他的怀抱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公元年,月亮沉默了,无语了,伤心了,哭泣了

为什么???她眼中那美丽如蓝玉的地球,现在满是伤痕!绿地青山变少了,代替的是黄沙四处飞扬,海水没了往日的碧蓝和宁静,黑浪翻滚,苍穹灰茫;地震,海啸,泥石流,地陷,洪水,森林大火等等灾害无时不在侵蚀着地球的身体

“地球上的人类啊,你知道你们的罪孽吗?你们是在挖你自已的坟墓啊!”

月亮在高空大声的呼喊着,可是没有人抬头望一眼天空,在她眼中的的人类,真的很忙的,各个阶层的都在做着他们的发财梦,哪有时间注意这些小事情呢?

无奈的叹息!地球真的要毁灭了吗?

N年后,在月亮眼前发生了如下的事情:地球火山爆发,火光冲天,黑烟弥漫;海面上恶浪淘淘,狂风暴雨下席卷一切,人类和动物们在四处躲避,四处狂奔,可是一切太晚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消失了

一觉醒来,我睁开双眼,幸好只是一场梦,我心里说道

电影《》里的场景,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我想人类如果再不好好保护好地球,那么说不定很快就会来到

珍爱家园,保护地球,需从身边做起,今后我们一定要爱惜资源,不要浪费一点一滴,让我们做一名真正的环境保护者吧

拯救地球读后感【篇2】

《科学大众》是我最爱看的科普读物。今天当我打开第一页时,上面的大标题就吸引了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灾害。我一点点地往下看,知道了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而气候变暖的原因中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现在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翻开新的一页,有一张未来地球的假想图让我看得很震惊,图片上我们的城市已淹没在水中,矮一点的房子已看不见,那些高楼大厦也已淹没了一半;还有那些漂浮在海面山的冰山在一点点融化,这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给我们带的未来。另外,全球气温上升会让有些鸟类、蝶类已开始迁移但不是所有生物都能适应气候变暖而进行迁移,特别是一些扎下根的植物,你们想想看,植物无法生存,那那些依靠植物生存的动物也就无法生存。再过上一百年,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有可能灭亡;还有我国的国宝熊猫也可能逐渐消失。除此之外,气候变暖还会出现于以往不同的气候现象:暖冬、干旱、梅雨期延长、巨大台风频繁发生,这不同寻常的气候就会引发水灾和旱灾,发生灾害就会使农作物减产;还会有传染病发生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她,别让我们的地球生病。妈妈说气候变暖就像我们人发烧一样会不舒服,我们发烧了可以找医生,而地球就要靠我们来保护。让我们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

拯救地球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谁来拯救地球这本书,它向我们展现了美丽可爱的'地球如今已变得丑陋不堪,伤痕累累。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

奥,原来是这样,是人类胡乱使用地球母亲千年来积攒的能源,在森林里乱砍树木,当那一个个坚硬的斧头砍入大树的身躯里,有没有听到大树的哭泣声。人们还放肆的建造大规模的水泥房,把动物的家园搅的鸡犬不宁。在工厂里,乌黑的烟囱里放出很多的炊烟,把空气变得不新鲜。肮脏的污水流进清澈的小河,把小河变为没用的污水,让他们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在街道上,人们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人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塑料袋可以让地球的资源减少。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地球现在面对的危机,所以让我们携手共同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让我们把它变成碧绿蔚蓝的美丽家园吧!

拯救地球读后感【篇4】

暑假生活里我读了一本书——《谁来拯救地球》。这是一本让我们过低碳生活来拯救地球的一本书。

书的内容写了一个叫艾汉堡的小男孩和他奶奶的故事。奶奶让艾汉堡过低碳生活,可艾汉堡却不听,一味贪图享受过着高碳生活。奶奶让他节约用电,不要吹空调,他不听;奶奶让他锻炼锻炼身体,骑自行车热身,他却害怕伤着自己。有了新衣服,坚决不穿旧衣服;用过的脏水不再用,不知道节约用水。奶奶告诉他,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都不珍惜地球上现有的珍惜的资源,若干年以后,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被我们浪费掉,那时候我们人类就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了。艾汉堡一直我行我素,不能理解奶奶的话,直到后来,他和奶奶来到了未来世界才后悔莫及。

这本书告诫我们一定要珍惜地球资源,拯救地球要靠我们大家每一个人,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我们用的纸张、铅笔等过低碳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地球,拯救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

拯救地球读后感【篇5】

在暑假,我读了这样一本书,叫《谁来拯救地球》。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原本美丽的地球家园现在已经变得千疮百孔,遍体凌伤,身上长满了斑斑点点,十分丑陋。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那是因为人类的自私,为了自己的利益,任意的践踏着地球爷爷千年来积累的资源。人们在大森林中胡乱的砍伐着树木。当那斧头一刀一刀的插入大树的身躯时,人们是否曾听到过大树的哭泣。人们是否曾听到过大树的哭泣。人们没有想到今天的行为会造成明天的水土流失,风沙漫天飞舞,空气不再那么新鲜,水不再那么碧绿,天不再蔚蓝。

当人们将塑料袋随地乱扔时,是否意识到小小的塑料袋已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对资源极大的浪费。

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严峻现状,我也从中了解到了许多人类破坏环境,是地球环境变化的事,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每天坚持,随时随地行动。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一定能拯救我们的地球家园。

拯救地球读后感【篇6】

生态危机——这是一个我们如今面临的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刃,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头顶。一旦生态危机爆发,人类将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生活、所依赖的地球,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面临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越来越少的耕地面积,粮食面临着短缺。据资料统计,全世界20%的人口消耗着全球80%的资源。将近一亿的人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

温室效应已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气温上升,使南北极、格陵兰岛的冰层融化,喜马拉雅山和乞力马扎罗山的终年积雪也在不断融化。冰川的融化使其原本储存的淡水资源注入大海,使得海平面不断上升。格陵兰岛的冰雪储存着全球20%的淡水资源,如果这些冰雪全部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七米,许多知名城市面临着灭顶之灾。冰川的融化也会使可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据资料统计,现在全球有将近3亿人极度缺水。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

环境的日趋恶劣影响着生物链。生物链一环扣一环,如果当中的任何一环消失,都会导致整个生物链的崩析分离。全球变暖使南北极冰川融化,还影响了栖息在两极的生物。据资料统计,到了2050年,全球约四分之一的动物将濒临灭绝。而导致这一切严重后果的罪魁祸首和人类的活动脱不了干系。因为人口的膨胀,动物的栖息地在不断减小,再加上滥捕滥杀,越来越多的动物消失在世界上。

森林资源在日益匮乏。因为对纸张、生活用纸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砍伐的量也在不断上升。或许砍到一棵树只需要不到两分钟,但长成一棵树却需要至少十年。土地荒漠化在不断扩散,据资料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每年减少森林面积11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影响到全球五分之一的陆地,11年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一倍。

看到上面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作为一切污染和破坏的罪魁祸首,难道不应该反思我们的行为吗?

好在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摆在面前的严峻问题,已经着手去拯救哺育我们的地球母亲。针对人口的膨胀,我国已经推出计划生育的政策,减少人口,同时也间接地减少了资源的消耗;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各个国家已建立起数百个国家公园,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有国家出台政策,明令要求在一公顷的森林范围内只允许砍一棵树……

随着这些保护政策不断出台、施行,我们也看到了令人欣慰的结果:森林资源的消耗在政府的努力下,消耗速度有所减缓。虽然没有使森林资源停止消耗,但较之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只可惜,这些政策仍是强硬地要求人们这样去做,有些人仍然没有意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许有的人会说,地球那么大,我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想这些人应该意识到: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努力,这股力量不可小觑。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最终还是能够使我们的地球母亲重返青春!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尽一份力吧!“

拯救地球读后感【篇7】

你喜欢看恐怖大片吗?我喜欢!我最爱看“地球危在旦夕”那类片子。

当然,那些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对于地球来说,有一个灾难却是真的——真实的像你的鼻子长在嘴巴上面,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热。科学家管这个叫“全球变暖”或“气候变暖”他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和正在发脾气的恐龙一样可怕,只是结果会更致命。

通过读《谁来拯救地球》这本书,我知道了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的地方干旱,有的地方却很潮湿,还有的地方在漏。

干旱、洪涝和气体漏,都是全球变暖惹得祸。

是谁在给我们的地球加温?人类会背烤熟吗?我们会不热到融化,成为一滩肉泥吗?谁来拯救地球?答案就在这本书里。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全球变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同时也知道,怎么做才能让悲剧止步——环保从我做起。作文

拯救地球读后感【篇8】

世界末日要到了吗?地球要破了吗?人类要绝种了吗?

这是《谁来拯救地球》书中提到的,虽然没有,但也不是不可能。

本书讲的方式令我别开生面。一开头是以和地球对话开始的,然后讲了地球因为二氧化碳逐渐变暖、各种极端天气突发、导致水面上升等几个方面讲了地球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恶劣,我感到后怕,如果我30岁的时候地球毁灭亡,那怎么办?哇,不要哇!中间有几个故事又让我的心情平静了下来。故事的主角是喜欢吃汉堡的艾汉堡和他的奶奶,因为艾汉堡喜欢高碳生活,比如一边吹暖风一边吹冷风,看大电视,所以她的奶奶用时光机吧艾汉堡带到过去和未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最后艾汉堡终于选择低碳放弃高碳。看到最后,作者又以与地球聊天方式结尾。全书都写出了要我们保护环境、少用高碳燃料,注意平常的一些细节。不然,地球就是无法拯救的,那样的话,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了了。

所以说,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从小做起,地球还是有希望的!

拯救地球读后感【篇9】

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的书,但我觉得《可怕的科学之〈谁来拯救地球〉》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刻。今年夏天我们也感觉到了比往年热,持续时间长,好多大城市都达到了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这本书呼吁人们: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善待地球,选择低碳生活吧!

我们制造二氧化碳让地球变暖,然后地球就人会让自身的温度升高。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数量时,气候就会恶化。这就像一辆汽车行驶在陡坡上,一旦刹车失灵,你是无法阻止车向下滑的!现在,如果二氧化碳继续增加,那么到2040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极限。那时,天气特别特别是热会让我们受不了,再想阻止地球变暖就晚了!

古代人类过着低碳生活,像他们一样生活,一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另外,古时候没有机器和化学肥料,所以粮食产量低,我们过那样的生活,那整天都得饿得肚子咕咕叫。

当然,我们不需要去过那种生活。我们拥有高碳燃料和机器,我们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但这种生活方式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地球变暖像一只大怪兽,把人们的头咬下来。但怪兽与气候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因为至少怪物还有踪可循,你可以想法躲开它,你还可以和它展开殊死搏斗。人们却无法逃避或无气候的变化,我们看不见气候的变化。地球正在毁灭,我们也在毁灭自己。我们要拉住地球,我们要让它变得更美丽,我们要低碳生活。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家园,但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无度地挥霍着地球的资源,我们砍伐树木,捕捉鱼虾,开采石油,乱丢乱扔,将地球变成了垃圾场。高碳能源和高碳的生活方式是地球温度升高的罪魁祸首,它们让我们的地球家园一直备受煎熬,它们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大家都应该认清:高碳生活是一条不归之路。

人们的生活与地球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地球。赶快善待地球吧!地球无法选择低碳生活但我们可以。

地球是宇宙最美丽的星球。人们要让它美丽永存!

拯救读后感


拯救读后感范文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拯救地球》,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原本美丽的地球家园现在已经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身上长满了斑斑点点,十分丑陋。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那是因为人类的自私,为了自己的利益,任意地践踏着地球妈妈千年来积累的资源。人们在大森林中胡乱地砍伐树木。当那斧头一刀一刀地插入大树的身躯时,人们是否曾听到大树在哭泣。人们没有想到今天的行为会造成明天的水土流失,风沙满天飞舞,空气不再新鲜,水不再碧绿,天不再蔚蓝。

当人们将塑料袋随地乱扔时,是否意识到小小的塑料袋已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对资源极大的浪费。

工厂里,排出的废水流入清澈的河水中使河水受到污染,水中的鱼儿失去了自己美丽的家园,濒临死亡。屋顶的烟囱上升起缕缕炊烟,使空中的氧气层受到严重污染,空气也变得不再新鲜。人类的这些所作所为,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严峻现状,我也从中了解到许多人类破坏环境,使地球环境变化的事,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每天坚持,随时随地行动。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一定能拯救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

拯救读后感范文二

《可怕的科学》是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系列图书,它一点也不可怕,它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写了很多科学事实,我看了好几本了。今年暑假,我又读了一本--《谁来拯救地球》。

一看见这本书的封面,我就立刻被它吸引住了。只见一只巨大的恐龙站在地球上,伸长脖子怒吼,令人毛骨悚然。地球被他踩在脚下,千疮百孔,一道道醒目的大口子在蔓延。

地球怎么了?恐龙复活了吗?我们需要打败恐龙,拯救地球吗?

看了内容,我才明白,根本不是什么恐龙复活了,是我们人类自己创造了一个比恐龙还要厉害的可怕怪物,那就是温室气体。我们人类的现代生活,需要燃烧很多高碳燃料,用来开动汽车、开动工厂机器、发电。这些高碳燃料如煤炭、石油在地球上储存了几百万年了。这些高碳燃料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现代文明,可也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些气体使我们的地球逐渐变暖,地球的气候开始变化,有些地方干旱,有些地方洪涝,海平面上升等等问题不断出现,我们的地球正在面临巨大的灾难。

那么,谁来拯救地球呢?只有我们人类自己,只有我们立即开始低碳生活,才能打败恐龙.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什么低碳生活,我平时不注意关灯,随意浪费物品,等等,没想到我的这些坏习惯,排放出更多的碳,让恐龙变得更加强大。

开始低碳生活,是让我们放弃现代的生活,像古人一样生活吗?让我们不用电话、不用汽车、不用电吗?不!低碳生活不是让我们回到古代,而是要改掉我们的坏习惯,比如:随手关灯,私家车里不放杂物,等等。此外,植物是温室气体的克星,它可以收集温室气体,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要多植树。当然,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不再使用高碳能源,而是用科学方法制造出新型能源供我们人类使用,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地球的安危就在我们手中,只有立即开始低碳生活,才能拯救地球。

拯救瑞恩读后感(精选10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拯救瑞恩读后感(精选10篇),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1】

《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二战中的故事:美军三军参谋长马歇尔亲自下令,派一个八人小分队深入敌后,将已在二战中死了三个哥哥的列兵瑞恩救回祖国。为了一个而可能牺牲八个,值得么?不仅中国人会发出这种疑问,影片中的小分队成员莱宾也说:谁都有母亲,凭什么瑞恩妈妈的丧子之痛要比我妈重要?

导演斯皮尔伯格多次强调,他无意为了展示武力而血腥,影片中的暴力镜头没有一处是无缘无故的,本片所展现的一切都是现代战争的客观反映。事实也是如此,如果单以战争场景去衡量本片的好坏绝对有失偏颇,再逼真的效果充其量只停留在优秀军事科教片的范畴,并不能实现理性的飞跃和流芳百世,强大而富感染力的道德论题、仁义与爱、人性亮点与生存价值等才是本片的精华所在,八个救一个所引起的广泛争议、观念对撞和道义救赎等,使本片持久而真诚地被推崇和难以忘怀。如果要选出一个本片中最难忘的镜头,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这样一个画面:一辆军方小车缓缓开近雷恩家,正在做家务的雷恩母亲悄然放下手中的活儿,当她面对走出车门的军官和牧师的时候,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瘫倒在地上......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2】

现在已经看完这部片子一个多小时了,可是心情还是不能平静,还是很堵得慌。片子里的血腥、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折射……都给我的心灵强烈的震撼!总有那么几个片断,我都不忍看,下意识的把头别开。很佩服斯皮尔伯格,他找的切入点都令我感触颇深……

战争,永远是最残酷的!它使平常的百姓也被无辜的牵连。在烛光下,当几个大汉露出他们的柔情的一面时,我忽然发现,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也有自己的家室、自己的生活!他们也会八卦开玩笑,他们谈论的生活片断和我们的是那么相似!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只是为了某些人的野心,却让大批大批的无辜者受害。

当瑞恩和队长在谈论和哥哥们在一起的生活时,我感到很痛心。从那么幸福的嘲,一下坠落到死亡边缘,那种对心灵的冲击力,连我这个旁人都不忍看。很多人害怕死亡,我想是因为他们对未知的恐惧吧~其实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在哪天会突然消失,毕竟时间还有那么多你留恋的东西啊~或许很多人咒骂那个不敢开枪的家伙,若是他敢在关键时候开枪,可能就不会酿成那么惨的悲剧了,可是,这也是最真实的地方啊~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关键时刻成为英雄的,人性也有脆弱的时候!

都说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是啊!若是他们不放过那个德军,他们的队友就不会死在那人的枪下了。可在战争中,没有谁对谁错,成王,败寇!

现在,我生活在和平年代,真好……

看一部好片子,净化一次心灵,真好……我希望成为英雄。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3】

刚刚看完《拯救大兵瑞恩》,现在的心情好沉重……这是一部让前一百年战争电影蒙羞,让后一百年战争电影无法跳出模式和创新的伟大战争电影!一部你不得不去看的经典战争片!我其实很早以前就打算看这部电影了,因为知道它很经典,但是又因为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机会去看,今天在家里休息,闲着没事儿,就打算看看了!看完了才发觉,为什么我一直错过了这部电影到现在。

我觉得人总是要在对自己的现况不满足(或者本身自己就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的时候来看一些很经典的电影,你当是陶冶情操也好,打发无聊时间也好,总之那些很经典的电影,你应该,还是必须要去看看的,无论你是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下,看完之后你一定会被深深打动!这部电影是98年的老片子了,片子虽老,但堪称经典。

对于这种战争题材的电影,我一向都是比较喜欢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是八一建军节出生的,天生我就喜欢看这些,每次都会被那些军人的精神所震撼!就像这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拯救大兵瑞恩》,是描写二战时期的影片,讲述了盟军一只八人小分队潜入德军后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找到并带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还给他那已失去四个儿子中三个的母亲的故事。比照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往往节奏紧凑,而这部影片却是个例外, 电影长达将近3个小时,挥毫泼墨用了整整40分钟描写诺曼底登陆的血腥场面,整个故事的结局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已经表达了要向世人展现的东西。战斗胜利了,瑞恩顺利的回到了母亲身边,然而米勒上尉等却永远留在了瑞恩的记忆中。影片探讨了战争中人道主义的一个难题,用八个人的生命去拯救一个士兵的人道主义精神究竟是否应该?从这一点一下提高了影片单纯作为纪实性电影的品格,从而更深层的挖掘了战争中的正义和人道精神,而《拯救大兵瑞恩》的正是出神入化的将这一点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不仅是一个气势恢宏的战争故事,更是一个催人泪下的剖析战争中人性的影片。

我在想,现在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还有什么不知的满足的呢?没有让我们亲身去经历那些残忍的战争场面就已经是很庆幸的事了,那些精神我们也只能从电影里看到,感觉到,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悲痛那岂是只用"残忍"两个字可以概括的!战争,无论什么样的名义,受到伤害最多的只能是普通百姓!

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还回想着电影最后由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约翰米高上尉对由马特达蒙扮演的瑞恩说的最后一句话:好好的,不要辜了当瑞恩已经年迈再回到故地时,对着上尉的墓碑一直想很肯定的证明着:他一直很好的活着,一直有很努力的过好每一天,没有辜负那些为了他而付出生命代价的人们!他反复的问自己,问家人,他是不是个好人,这一切只是想证明他的余生没有辜负那些"拯救大兵瑞恩"的血的代价!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4】

刚刚看了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面有几个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1944年6月,盟军在奥玛哈海滩登陆。影片中,盟军登陆艇里,士兵们在海浪的颠簸中,很多人都难受得呕吐了。很快,登陆艇到达奥玛哈海滩前沿,刚才的难受变成了恐惧:有的士兵在胸前划着十字,祈求上帝保佑;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士兵咬了咬自己的护身符——十字架……,舱门打开,德军的MG42机枪开始招呼了,前面的士兵纷纷中弹,后面的士兵于是从侧面往水里跳,照样没有能够躲过弹雨。呵呵,影片还对掉进海里的士兵作了一些特写,就是他们在海水下面被子弹击中,鲜血直流。据说一般子弹在水里的有效杀伤力只有3米,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美军士兵虽然登上了海滩,但是被德军机枪火力压制而无法前进,美军在海滩上伤亡枕籍(顺便插一句,当时登上海滩的除了美军外还有英军,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军队,在影片中,我们好象只能看见美军的身影);炮弹不时在人群中炸开,一名救护兵的肠子给炸了出来,倒在地上不停地叫着“妈呀,妈呀”,相信这样的嘲谁看了都不会遗忘。美军终于打开一个缺口,冲到了敌人的工事后面,用火焰喷射器攻击工事里的敌人。德军腹背受敌,纷纷投降。美军喜欢杀俘虏是他们的光荣传统了。

在这部影片也有体现:两名德军士兵扔下枪枝举着手从工事里钻出来,两名美军端着枪对准了他们,德军士兵求美军不要杀他们,不知是那两名美军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说着“你们在说什么”,冷不丁地一梭子干掉了他们。

影片中这段表现当年奥玛哈海滩的十多分钟的激战是真实、让人震撼的:在战争面前,个人的生命是那样脆弱。看过许多二战影片,像这样具有震撼力的嘲并不多。

受命寻找瑞恩的兄队在德军阵地前,经过一番激战后,消灭了几名德军,并且抓住了一名党卫军士兵。他们让那名德军挖个坑把死去的那名美军埋了。这个嘲很个意思:可能是那名德军见军医比较和美吧,他挖了一会儿坑,就和军医边抽烟边聊天,此时此刻,他忘记了恐惧,仿佛和军医是朋友一般。兄队的其他成员过来了,他连忙跳进坑里,继续挖坑。美军让他上来他也不上来。可能是他知道自己要被美军杀掉了,想用这种方式来感化美军,换取一条生路吧;他不停地向美军求饶,把救助的目光可怜巴巴地投向军医。兄队的成员都想杀了他为死去刚死去的那名美军报仇,只有军医反对。军医向约翰·米勒中尉求情,约翰·米勒中尉考虑再三,同意了军医的求情,放走了那名德军。这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兄队找到了瑞恩,想带他走。但是瑞恩不同意,他要坚守在战斗一线。兄队和美军的其他部队一起坚守一座大桥。很快,德军过来了,在钟楼高处负责观察敌军动向的美军士兵报告说:敌人有两辆坦克,约五十人。美军开始埋设炸药,并在四周的建筑物埋伏下来,伺机而动。德军进入包围圈后,随着一声巨响,一辆坦克被炸得趴了窝,坦克周围的德军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美军的轻重武器同时开火,德军一片片倒下。从画面上看,德军远远不止五十人哦。否则,美军也不会在自己先发制人并且给德军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兵力还处于劣势。战斗在残酷地进行中,两名美军奔到一座建筑物里,从高处向敌军开火。德军发现了他们,也进入了这座建筑物。这两名美军听见了有人上楼的脚步声,都是为是被激烈的战斗吓着抱着枪和子弹不敢动弹的军医厄本。后来发觉不对劲,连忙开火,三名德军被打死,可一名美军也被德军的子弹击中而身受重伤。这时候,我们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呵呵,他不就是先前被放走的那名德军士兵吗!此时此刻,剩下的两人都来不及开枪,扔下武器展开了肉搏。显然,在残酷的肉搏中,美军士兵在体力下处于下风,他呼叫着躺在地上的那个美军的名字,想他能够起来帮自己一把。可是,那名受了重伤即将断气的美军,怎么能够帮助他呢?他艰难地把匕首掏出来,匕首很快被那名德军士兵夺去,美军士兵抓住德军士兵的手腕,想不让匕首刺向自己。镜头转向了厄本,他听见了呼救声,缓缓地向楼上走去,可他却走向半途就停下了,只知道在楼梯里哭。接着,我们看到一个特写镜头:德军士兵不顾那名美军士兵的求饶,把匕首插进了他的胸膛。唉,可怜的孩子呀。由于你的懦弱,把自己战友的生命给葬送了!完事后,德军士兵从房间里走出来,跌跌撞撞地下楼。他看了看站在楼梯上的厄本,可能认出了他曾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没有对他采用行动;厄本早已被吓懵了,哪里想到对眼前这名德军动手!影片给我们一个这名德军领章上的“SS”特写镜头,这个嘲就OVER了。

哎,对敌人的软弱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呀。

在这里,我们不能指责厄本放走了那名德军士兵而造成后来几名美军士兵的阵亡——因为反对屠杀战俘违反了人道和公理,同时也是违反日内瓦公约的;况且厄本也不可能预料到放走这名德军的后果。不过,善解人意的导演给了厄本一个挽救自己错误的机会:厄本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一下子成熟,和先前那个胆小、懦弱的他判若两人。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一个人就俘获了五名德军,其中就包括那名杀害自己战友的德军。他开枪击毙了那名德军,也算是将功补过吧。

以上是自己的信笔涂鸦,请各位战友勿喷!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5】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战争片,一直我都很少看战争片,在某个程度上是因为不能接受那血腥的战争场面,而这一部战争片,它使我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

这部影片主要是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时,米勒上尉率领一支8人的小分队深入敌后,去寻找空降部队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相继阵亡。马歇尔将军怕这颗独苗再出意外,使伤心的母亲绝望,于是做出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唯一的儿子送还母亲身边的决定。8 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一个不知生死的人,迎接他们的将是战火的洗礼和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条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战争中受到考验……

"一只颤抖的手、一句临终时的遗言、一个用六个士兵拯救的生命……"这三个情结构了火爆的美国进口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全部主题。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角色,那就是米勒上尉。那一只颤抖的手,在影片中用了四个特写的镜头来表现这只手。米勒上尉最初是中学老师,战争的不断升级和扩大改变了他原有的平静生活。戎马倥偬,硝烟弥漫,使他的身体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战争的烙印,这种伤痛本身就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无情。看完影片我们依然无法得悉他的手是如何负的伤。但是总是在战争场面就要一触即发之前,导演都有意地让这只手出现我们的眼帘中。影片中这一只颤抖的手不是说米勒上尉在战争前的心理恐惧,而无非是要说明战争给人留下的无法抹灭的苦痛的记忆。

从这一只颤抖的手,我们可以看到,战争不光是政治的延续,它会给我们所有的人留下不同的记忆,或惊栗,或惨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给人们带来最多的是伤痛。

在战场中找一名士兵,那简直比大海捞针还更难,那不仅仅只是漫无边际的找寻,还时时刻刻面临的是生命的危险。然而士兵的使命感和战争的需要驱使着米勒为完成任务,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用一把小手枪在做着实际上是无谓的抵抗的时候,他仍然想起了自己的任务是把最小的瑞恩从战争中拯救出来,能够安全地回到母亲的身边。因此,当生命即将离去,他哽咽着在瑞恩的耳边说道: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一定要活下去。这句临终的遗言,不仅影响着瑞恩的一生:"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直的人".而我们的观众也会因为这句话而更加激起内心对法西斯发动这场战争的仇恨,所以在剧中瑞恩是一定要活着回到母亲身边。

"生命诚可贵"而在战场上,那一张张长长的死亡名单,是那么轻易地从报音员的口中读出。"用六条生命去拯救一条生命",这样的生命价值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深思。在影片中,分队的一些成员的想法也是可以让人理解和同情的, "为什么用我们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生命,难道我们没有母亲,没有兄弟姐妹?我们不是一样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凭什么他就有这个特权?"这样的生命价值观也只有在战争中才可能出现。战争是无情的,在战争中这样的情形又何止瑞恩一人呢?可导演的刻意,无非的意图是:珍惜生命和帮助他人。在影片中,拯救队员因为帮助瑞恩而知道家庭的温暖和生命的可贵,而瑞恩因为米勒上尉和拯救队而感悟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照顾更多需要拯救和帮助人们。爆发战争对于每个人是不能选择和左右的,但帮助他人是自己可以选择和作决定的。

《拯救大兵瑞恩》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憾除了是故事的情节和所要表现的荡气回肠的情感外,还有一点就是视觉的冲击。影片重现了50多年前惊天动地的诺曼底登陆战的恢宏场面,让人惊骇的目睹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壮观宏大的战争场面,血肉横飞的诺曼底战役,血流成河的镜头,让人触目惊心,那感觉中还带有一种惶恐。影片用纪录片的手法表现了腥风血雨的战场,震撼人心。

《拯救大兵瑞恩》这一部伟大的战争片,它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对战争残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对普通士兵们内心人性的挖掘。战争使士兵所遭受的伤痛会留在那些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记忆中的深处,给他们内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在影片的强烈音响效果中,我们观众依然如感同身受一样真实,一样惨烈,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深思。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6】

和身边的大多数朋友不太一样,我不太喜欢战争题材的电影。说的直接点,以前基本上对此不太感冒。经常搞不懂为什么一提起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他们总会兴趣倍增滔滔不绝。

这部影片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也是从它开始,我慢慢的懂得了从战争片中发掘人性。

最初吸引我去看这部影片的原因自然是它人人称赞的口碑,虽然它与98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却赢得无论影评人还是观众的一致好评,二战老兵看完本片后称之为有史以来最真实和震撼的反映二战的影片。

于是,怀着高山仰止的心境,开始了这一次特殊的观影历程。

当影片结束时,我的胸口添堵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厚实。这不仅仅是看过一部好片的充实和快感,中间夹杂着思考,震撼,余音绕梁,发人深省。

曾听人说过在战争中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最内在的人性。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大难临头各自飞。想想确实是这样。习惯了和平安逸生活的人们早已经体会不到战争时期的那种恐慌和危机感,自然也不会花太多心思去探求战争状态中人性的善恶。

可是,当它赤裸裸的以一种触目惊心的直观方式呈此刻你眼前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去应对呢

还好,斯皮尔伯格始终是一个怀着童心的老男孩,一个能拍出《ET》这么温情的童话的人不可能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的,即使作为犹太人的他的那部惊世的《辛德勒的名单》讲的仍然是一个人的救赎,结局仍然给人以期望,即便是那个内心挣扎的纳粹军官最终还是放走了他喜欢但却极力抗拒的犹太女佣。所以,怀揣着天真的他能够还原战争的惨烈,能够刻画战争中种种人性,但他永远不会像库布里克那样对世界的刻画绝望得让你不敢直视。他始终会在激烈的焦灼和痛苦的抉择后给你以期望,让你对人生有所感激,让你对生命有所珍惜。

正如这部影片的主题,八个人去救一个人,这样的事在真正的战场上可能不会发生。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去执行,为的是不让一个年老体衰的母亲经历所有的儿子都丧命于战争的噩耗。这种饱含人性的虚构其实早以打动人们的内心,让我们不会再去过多的苛求它是否贴合历史等林林总总的问题。这便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化有形为无形,变虚幻为真实。

我不想在对开头的20分钟的震撼的诺曼底登陆的枪林弹雨做过多的描述了。大家已经做过太多的褒奖和评述,并且我明白,无论我用什么样的文字努力去还原,较之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语言来说,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还记得米勒中尉刚到岸上时候的那一怔和那一个片刻的周围的死寂无声,摇晃的眩晕的他的眼神环顾着四周惨烈情景。已经不能用惊愕来描述了,脑海中可能是一片空白――无法理解!!前一刻的还在平静中的他们此时竟然来到了地狱!这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场景,因为在那时我第一次把自我置身于战场上去身临其境的感觉周围的血肉横飞。开头的这场登陆戏让我想起了《盗火线》里的那场警匪对峙,同样的真实迅速把观众拉入其中的氛围。紧迫的节奏感染了所有的人。

看过本片的人可能会更多的关注那个百发百中的狙击手和他每次出击前的那个招牌性的动作:亲吻一下胸前的十字架。确实很让人神往,可这是斯氏对战争的神话描述,对战争传奇的放大,所以他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人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来改变战争结果的。

还记得最先牺牲的那个士兵吗?为了救一个毫不相识的小女孩而中枪身亡,而在之前他丝毫都没有研究过值不值得的问题,在他看来,这可能近乎一种本能,善意的本能,即使代价是生命。

还记得他们放走的那个德国人吗?最终反过来被他所杀时那种凄迷的眼神到底想说什么呢?这就是战争,没有所谓的仁慈吗?

恐怕人人都会在那个士兵躲在楼梯上害怕的哭泣,而他的战友已经快被敌人杀死的时候而近乎愤怒了吧!再我们眼里,他懦弱的近乎无耻,在他自我看来,他可能也会痛恨自我吧,因为直到这样的危难时刻,我们和他自我,才同时如此清晰的通彻了他的内心。

这便是战争了,有卑鄙也有崇高,有懦弱也有果敢,强烈的比较才能更深刻的彰显人性。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那些平日里隐藏在安逸之下的最深层的东西,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果应对战争之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这是一个很让你恐惧的问题,因为有时候我会发现自我竟然会感到底气不足!

瑞恩,这个八条命换来的年轻士兵,并没有令我们感到失望。正义勇敢的他的内心也在经历着痛苦和挣扎。不单单是失去兄弟的痛苦,还有对为了救他回去而牺牲的几个士兵的愧疚和感激。他无法去扭转什么,因为大家已经为他做了能做的一切,不计任何代价。他所做的,不是立刻转移撤退以保全自我,而是留下来和这群热血男儿共同作战。这不是鲁莽,而是一种高于生命的职责。他所能做的,是在以后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提醒自我好好的活着,活的有意义,不单为自我,还为了活在他心中的八个忠魂。这将是贯穿他一生的动力。直到他头发花白的时候,仍然会为这些动力和自我的坚持激动的热泪盈眶。

最终,当米勒中尉无力的躺在那,一枪一枪的射向敌人的坦克的时候,我从他即将熄灭的眼睛里,甚至看不到一丝的绝望。直到最终的一刻他都在坚持,这种坚持往往能创造奇迹。

轰隆震天的坦克爆炸声和上空呼啸而过的飞机,是一个昭示期望的开始。

其实奇迹不光是电影中才有的神话,就好像《肖申克的救赎》里告诉我们的一样: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了期望。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奇迹了。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7】

去年十月,期中考刚刚结束。卸下重担,我和往常一样,想挑一部好电影细细欣赏。听说《拯救大兵雷恩》口碑不错,我便想一睹为快。

电影一开始,便是抢滩的画面。我很清楚,这是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有人一下登陆艇,就被机枪打成蜂窝;有人被炮弹打得四肢不全,躺在地上哀号。一颗炮弹落在身旁,顿时双耳全聋,天旋地转,就这样送了小命。《拯救大兵雷恩》将人面对死亡的恐惧和求生意志毫不遮掩地展露出来,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八个美国士兵为了抢救一个寡妇的儿子―雷恩而展开的旅程。乍看之下,这很像是一部早期的越战片,只是一味地重复杀戮。一直到很耐心地看到后半段,才能了解《拯救大兵雷恩》为何能荣获奥斯卡奖。在一次突破防线的行动中,八人中有一人中弹身亡。他死得很痛苦,肝脏中弹,因大量出血而毙命。其他七人把防线中的唯一生还者―一个德国人拖了出来,六个三等兵先是叫他挖战友的坟,然后再准备枪毙他。这时,队长走了过来,用茫然的眼神看了看六个三等兵,又看了看那个等死的德国人。他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队长问:你们知道我以前是做什么的吗?六个三等兵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了解队长的话是什么意思。过了半晌,队长再度开口:我以前是个高中老师。时间在众人的沉默中凝结。战争是一件无意义的事,只因为我是联军,而你是德国人,所以我就要你的脑袋。我也有仇恨,但我知道每杀一个人,离故乡就越远一步。六个三等兵听罢,立刻放走了德国人。看着他匆忙逃窜的背影,七人仰望着远方的夕阳,不知是否在思考人类有否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

影片的结局如同一般悲剧电影,雷恩虽获救,但八人之中只剩下一人活着。战争的恐怖不仅是使许多无辜的生灵遭到涂炭,更使许多善良的人成为刽子手。如果说战争的最高目标是赢得和平,又为什么要有战争?为了种族、国家,还是独裁者的主义?在二次大战五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战争的借口早已成为史学家批判的对象。有人说,历史是要往前看的,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历史所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诚如李德哈特所说:想要和平必须先了解战争。人类必须清楚地看到淌血的历史,了解战争的荒谬和恐怖,才有可能厌恶战争,唾弃战争!

从公元前的亚历山大远征,到今年六月方才停止的北约空袭行动,战争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未消失过,甚至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几乎没有不流血的一天。领土纷争,种族问题,宗教对立,导致冲突层出不穷,战争的结局永远是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最野蛮、也最快速的解决方式。甚至有人说,好战本性是人类最深的劣根性。打从人类这种动物掌控地球开始,好战的行为就在各个角落快速蔓延。杀戮与毁灭站污了这片净土,破坏了原有的道德伦理。对人类来说,拥有智慧究竟是喜还是忧?它具有建立繁华文明的能力,也有毁灭一切的力量!为什么,为什么人类无法用理性、和平的态度解决所有的冲突与纷争?为什么人类无法在地球上共存共荣,建立美好的地球村?

有太多、太多的错误,无法用人类的智慧与价值观去解释。进人新世纪,战争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我们,人类的未来能否步上和平的道路仍大有疑问,但就如罗马史学家波里比奥所说:最具有教训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回忆他人的灾难。唯有让全人类了解战争,了解用无数血肉躯体铺成的历史,才有可能使人类放弃杀戮,走向和平的明天。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8】

在距离今天这个和谐安定的社会六十年前,这个世界在法西斯这个战争狂人的误导下,充满了硝烟,完全没有和平。六十年转眼就过去,二战也早就结束了,有一位有心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它其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用电影这个形式记录了下来,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电影开头就是,老瑞恩带着自己的家人来到米勒上校的坟前,向他的灵魂祈祷。自从俄马哈抢滩成功后,总部接到了瑞恩一家三兄弟都牺牲的消息,便下令让米勒一行人去救他。半途中,他们几个一个个地走向死亡,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找到了瑞恩。但是,米勒一行人没有立刻走开,他们决定和瑞恩留下来守卫桥,最终米勒上校还是死了,死前还叮嘱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这部电影十分令人感动,每一个细节,不论是这些战士不惜自己生命去完成任务,还是拯救自己的队友,这种精神无处不感动着我们。瑞恩在这部电影中其实就是一个希望,一个目标,是米勒一行人收到的命令,他们对总部来的命令没有丝毫的懈怠,即使是与死神面对面,还是要完成任务。这种精神也是只有军人才有的。早在军训的时候,教官就说过了,走路的时候不喊停,即使前面就是墙也要走下去。

法西斯是凶恶的,是残酷的,但是即使恶势力在强大,永远是不会战胜正义的,因为他们长官与战士是没有感情的,像盟军的米勒上校就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地去爱自己的士兵,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是没有硝烟的平静的,但是二战依然给我们了许多的启示,《拯救大兵瑞恩》同样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像爱亲人一样地爱自己的战友,自己的同学,这是最高的境界,也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领会了二战这个血的教训!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9】

周末,我看了一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

爸爸说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战争篇,它大致讲了:瑞恩在草地上见到了自己恩人(也就是一位烈士)的陵墓,突然想起了当年的那场战役……快要到岸上了,敌军的机枪开扫了,血流成河。不久后,用许多战士的生命换来了沙头摊。攻入沙头滩后,上级派来了一支小部队专门寻找瑞恩的下落。经过很长时间,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找到了瑞恩。此时瑞恩正扛着火箭筒炮轰敌军的运兵装甲车,找到瑞恩后,大家来到桥头准备瑞恩的最后一战。寻找瑞恩小队的队长是为了自己的爱人才不放弃这一场战争的,值得让人敬佩。队长为了不让瑞恩受伤,自己牺牲了,瑞恩成功回到了家乡。

我想到自己打羽毛球。虽然我非常喜欢羽毛球,可是一累就不想继续了,而队长却为自己喜欢的不顾一切,真是值得敬佩。

为什么队长能为自己喜欢的不顾一切,而我却不能?

拯救瑞恩读后感【篇10】

《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二战中的故事:美军三军参谋长马歇尔亲自下令, 派一个八人小分队深入敌后,将已在二战中死了三个哥哥的列兵瑞恩救回祖国。为了一个而可能牺牲八个, 值得么?不仅中国人会发出这种疑问,影片中的小分队成员莱宾也说:谁都有母亲,凭什么瑞恩妈妈的丧子之痛要比我妈重要?

影片用一个小小的细节回答了莱宾的问题:为了一个空降师的生命安全, 有人在他乘坐的飞机上焊了一块钢板, 飞机严重超载,降落时出了事故,造成了22人丧生, 驾驶员悲痛地说“为了他一个”

同样都是“为了一个”, 这“一个”是列兵, 那“一个”是,谁的生命更有价值?透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出,导演斯皮尔伯格已经毫不犹豫地将天平倾斜到列兵瑞恩一边。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 那么请看“泰坦尼克号”将要沉没时,妇女、老人、儿童优先上船, 没有人对此发出疑问,难道绅士的生命不如妇孺重要?

与之相对的, 新疆某地一个剧院突发火灾, 有人高呼:“让首长先走!”为什么?因为首长对革命贡献大啊!这口号似乎天经地义。

两种价值观, 对照如此鲜明,西方国家奉行的大多是人道主义,而我们从小接受的却是集体主义思想,在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永远要遵循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当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是,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这其实和老师让我们做的铁轨的选择相类似,虽然我也是从小接受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但是我的选择应该是什么都不做,不转向,也不直行,任其前进,也许在这一小段时间里还会出现转机呢。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论幸福还是苦难的生活着,我们都是平等的,我无权决定任何人的生死,也无权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利。因为不是我给了他们生存的权利,既然不是我给予的,那我怎么能剥夺呢?

我想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关注,中国人需要的是平民惫识, 是最一般的做人准则, 而非既大且空的口号。在西方, 同一个“人”字,并不以种族、肤色、地位高低、金钱多少来衡量其价值。在我国, 先秦儒家就提倡“民贵君轻”,程朱理学也鼓吹“人人可以为圣贤”。高呼“让首长先走”的'人、对和列兵谁有价值产生疑问的人,可能不知道,那么就需要补课。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补上人道主义这门课。

《手斧男孩》(精选)


读盖瑞·伯森的名著《手斧男孩》,第一次知道原来人是有无限的潜力。13岁的小男孩布莱恩,居然凭着妈妈给他的一把普通的手斧,在充满恐惧、饥饿、危险的原始森林中,独自生存了漫长的54天。故事中的主人公布莱恩让人难以置信的生存能力深深地震撼了我。布莱恩在一次坐飞机去看爸爸的途中,因飞行员心脏病突发猝死,飞机跌落在杳无人烟的森林深处,可他身边只有一把手斧。他利用这把手斧,在丛林中求生的经历。布莱恩面对那些恐惧、寒冷、饥饿等种种困难沉着冷静,并没有因突发事件而六神无主,他做事坚持不懈,跌倒了他还会爬起来,失败了他还会坚持,他那持之以恒的精神使他几乎任何事物都难不倒他。在故事中,布莱恩学会了搭房子、捉鱼、射箭,学会了如何抵挡野兽的攻击,躲过了龙卷风的袭击。他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记得有一天晚上,布莱恩遭到了一只豪猪的袭击,无意之中他把手斧扔到了一块岩石上,那块岩石立刻就擦出了火星,受此启发他学会了生火。布莱恩拥有非凡的勇气,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书中的布莱恩令人钦佩,不像我遇到困难就逃避,如果是我面对豪猪,一定吓得魂飞魄散,如果是我面临困境,也会失去生存的信心。平时我连弹钢琴觉得难学时,都会逃避,甚至想放弃,我和布莱恩相比,真是天差地别啊!通过这本书,让我学到许多新的生存知识,让我受益非浅,同时也让我下定决心向布莱恩学习,学习他的勇敢、沉着冷静、勤于思考,努力改变自己。

读后感《读后感拯救男孩精选》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拯救男孩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