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是美食,能让人垂涎三尺。读书像登山,不同高度有不同的风景,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一篇读书心得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合集,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海瑞是为人民传颂清官,但在黄仁宇眼中,他似乎给人一种极度偏执的印象,其实这也更显得其人格真实而丰满。在明朝,绝大多数官员的正常俸禄都难以维系其生活及交际开销的,所以衍生了不少为整个官僚体系默认的灰色收入项目。但海瑞作为正统的儒家卫道士眼里容易不得一粒沙子,他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虽祖上留有不少田地却也过得十分艰难。他的“偏执”似乎也带来了家人生活的艰苦、夫妻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同僚的排挤。在那个年代,海瑞是最高的道德标杆,但在一些人眼里他不同于张居正的才能卓越,而是“志大于能”的典型,很难说他的职业生涯给百姓带来了多大的福祉。
李贽是明王朝著名的哲学家,心学的重要代表,属于自由主义的典型。他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崇尚自由。书籍关于他的描述给我一种古希腊哲学家的散漫形象。书籍认为李贽名声大,有不少关于心学的论断说法,但缺少像王阳明那样系统的思想体系,缺少像“知行合一”这样的经典理论成果。
黄仁宇通过一个个人物、历史故事编织其那个年代的历史画卷,政治上,腐朽的官僚体系正在蚕食着这个国家的生命,皇帝在利益群体面前也失去了话语权;经济上,商品经济的抬头始终受限于这个国家落后的法律体系,仍试图以道德伦理来维持国家秩序;军事上,西班牙的无敌战队与英国开战的同时,被文官集团长年打压的武官队伍正上演了一个又一个以多败少的耻辱案例;文化上,高度禁锢的传统儒家文化体系限制了思想的自由,也全方面的压抑着这个社会的活力……
万历十五年,这个节点,不仅仅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也是近代华夏文明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社会的起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题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己亥年腊月,读得《万历十五年》间春花秋月,今之视昔,悲夫!斟酌许久,思春秋何以变,量文明何兴衰?感慨系之矣,故列作此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看秋月春风,知仓廪实而知礼节,明历古之变。忆往昔品唐诗之高雅,览盛唐之风采。前有“车如流水马如龙”之盛景,后有“八荒来拜,万国来朝”之繁华,礼仪之邦威名远扬,泱泱华夏震慑八方。何以得?秦王玄武变,中原尚贫瘠,贞观数十年,旧貌换新颜。“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黎民百姓知礼仪、识礼节、心胸阔、大体成。是因李世民深知“船能载舟,亦能覆舟,”勤俭节约,发展民生,兢兢业业,轻徭役少赋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乐得其所。据悉贞观年间,路无冻死鬼,九州无豺狼。以史为鉴,仓廪实而知礼节,历古文明方能一日千里。
看秋月春风,知衣食足而知荣辱,明历古之变。纵横明朝百余年,第一才子杨慎连中三元,成为大明王朝绝无仅有之奇才。叹世宗,流连风月辱忠贞,惜杨慎,流放云南苦难言。毕生蒙辱意难平,一叶扁舟,一顶草帽,墨笔落下,一生再未归朝廷。在锦绣河山间放浪形骸,于前朝书海间苦心孤诣。多年以后,白发老人安然入土,著作等身,名满天下,为文明画上瑰丽一笔。柴米油盐的衣食饱暖成为生活基本后,人方能思荣辱。因为知耻而后勇,所以文明得以在秋月春风中变迁不止。卧薪尝胆十余年,不忘一介忠臣夏言惨遭奸人陷害致死之耻,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徐阶,风风雨雨忍耐严蒿的折辱,最终斗垮严党,惩恶扬善,清平天下。虽说“江东才子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然而江东霸王不堪汉高祖四面楚歌之入辱,乌江自刎,留下千古绝唱。屈原发配吟泽畔时低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愤恨“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半生忠君恋阙,心系国家,不甘亡国之耻,于是纵身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凡此种种,皆言荣辱,而后荡气回肠,雕镂下千年长河涤荡亦挥之不去的中华品质!以史为鉴,衣食足而知荣辱,历古文明方能生生不息。
看秋月春风,知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阅百年满清,基业显赫,却闭关锁国,孤陋寡闻。慈溪专政,宦官外戚,遍布朝野。上不服度,六亲不固,民不聊生,豺狼当道。江山笑,烟雨遥。于是满清摇摇欲坠。亲王腐败,污吏横行,压榨民脂,尸位素食。纲纪松弛,政令不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于是大清王朝匍匐于列强铁蹄之下,覆灭在历史长河中。以史为鉴,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历古文明在刻古与雕今中选择了焕然新生。
看秋月春风,明历古之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在互联网翻天覆地,科技日新月异之年代,可览古今史册,亲鉴万事得失。更当图学治国,舞慧笔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情万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读十五载万历,看尽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呜呼!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古千年,是非荣辱,文明兴衰,不过如此!
我早知《万历十五年》的大名。直到今年暑假回东营,女儿带着这本书,我才有机会读。我读的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版。
我起初以为“万历十五年”指万历皇帝统治期间截取了十五年写,真正的含义是万历第十五年。万历十五年发生了什么?读完此书后我没什么印象。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不限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有七章,重点写了六个人: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第四章“活着的祖宗”指万历皇帝。
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书读完了,我没看出来。作者黄仁宇在《自序》中说:“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我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弊端》指出中国古代缺乏平等性、科学精神和法治观念。缺乏法治观念是一大弊端,但不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中国古代都缺乏法治观念。黄仁宇凭什么说明朝最严重?证据在哪里?明朝灭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以道德代替法制”吗?宋、元、清灭亡又是什么?如果道德与法律是第一主题,那么黄仁宇应说明朝的道德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明朝的法制有什么,它们有什么和缺点,如何解决问题。黄仁宇没有说。
这本书主要以第三人称写,有些地方以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的地方相当怪异。他经常用“本朝”称呼明朝。作为惯例,写作者把自己所处的朝代叫“国朝”,上一个朝代叫“前朝”,其它朝代直接称呼其名。黄仁宇所处的时代、我所处的时代,直接叫万历皇帝所处的朝代“明朝”,为什么叫“本朝”呢?
他说“我们的论述”(第1页),这个“我们”当指黄仁宇时代的人。在同一页,他说“我国幅员之大”。“我国”指明朝还是泛指中国?他又说“我们的帝国”“我们的祖先”(第3页)“我们的政事”(第66页)等等。即便黄仁宇是中国公民,这样写也时空错乱,何况他是一个美国人?
《万历十五年》是学术著作,不是历史小说,不能信马由缰地写。学术作品要摆出事实、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这本书引用了很多文献,但是几乎没有直接引用的。这种作法增加了可读性,牺牲了可信性。参考文献在章节后,首次出现时没有版本,加上间接引用,给读者查询资料带来很大的不便。
黄仁宇引用文献虽多,却没有对事实或观点有不同意见的资料。没有对事实的质证、没有对观点的比较,整本书在自说自话。事实缺乏依据,论证异常薄弱,结论不清晰。有人说黄仁宇用“梦幻般的笔触”写作,从逻辑角度真是如此。他在沙滩上修建了一个飘渺的童话城堡。
例一,听到午朝大典的谣言后,百官纷纷进宫。乘轿的高官有机会整理衣冠,徒步的彽官顾不得细加整饰。(第1-2页)黄仁宇为何把官员分为乘轿的高官和徒步的低官?低官必须徒步吗?没有骑马的?考虑没考虑距离有远近、出发有早睌?黄仁宇在写小说、编故事吗?
例二,“按照传统观念,皇帝的意旨总是绝对公允的,圣旨既下,就不再允许有任何的非议。”(第3页)这个观点从何而来?莫名其妙!
例三,“基于这些社会背景,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
黄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喜欢他细致冷静的笔触,喜欢他显微镜下的大历史观,喜欢他对历史技术性的剖析,喜欢他描述时理性、同时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万千读者中普通的一员。王朔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中开篇就提到“说来惭愧,《万历十五年》这本写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陆发行并引起强烈反响的书,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观。”而我是20xx年时得闻其名,真正与其结缘已是六年之后的事,届时《万历十五年》已经再版21次。三年之后,提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是好评如潮。应对如此多名家的书评,我真正感觉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了,好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万历黄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里,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20岁亲政以后,万历皇帝也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以往组织三次大征。但后期他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万历皇帝对朝野上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黄仁宇先生说:“他(即万历皇帝)身上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能够做出确切的答复。可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现,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能够作为一条界线。这一年表面上并无重大的动荡,可是对本朝的历史却有它异常重要之处。”
《万历十五年》分七个章节,叙及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这种情形实不是某个人性情本事导致的成败得失,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为了其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提高或者绝对保守,最终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故事只好在那里作杯具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采取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以人物为中心,选取不一样的主角来代表当时社会的不一样阶级,浓缩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也浓缩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种描述方式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变得大众化,让原本枯燥、单一、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成为每一个人都能读懂的文章,每一个人都为之吸引的故事。六个主要人物,七个章节,看似个各各独立却有一条主线一脉相承。而作者对明代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在每个章节中缓缓展开、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打动着读者。
“以铜为镜可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这个寒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完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明朝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让我对于当今社会得出了些许感悟。
这本书用传记的手法叙述了当年张居正生前得志,死后却遭掘官之耻;申时行调和皇上与文官之间的关系,处处当起了和事佬;大英雄戚继光在张居正生前位至“总理蓟州军务”,张居正死后却被罢官家居;饱受褒扬的“青天”海瑞,最后却被迫开始长达十五年的赋闲生涯,直至死去;名仕李贽失势后,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一开始试图冲击礼教束缚的万历皇帝,最后却不得不开始长达十七年的“无为而治”。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以德替法制度的牺牲品。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朝为极限,这就是一定问题的症结。
纵观全书,明朝庞大的`文官集团是导致这些的根源。以万历皇帝为例,为了防止再出现类似于正德皇帝任意妄为的事情,在万历皇帝登极之际,他们决心不再让朝廷的大权放在一个年轻人手里,听凭他任意使用,而是设法把皇帝引进他们崇奉的规范里。文官们让他从小接受翰林的教育,注意他的家庭生活和私人活动,尤其防止他接受武官和宦官的不良影响。于是他从小就没有体会到自由的意义,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而获得臣下的尊敬,以至于在后来闹得满城风雨的立储问题,这个孤立无援的皇帝因为缺乏坚强的毅力,一再向强大的文官集团屈服,最后干脆以消极怠工来抵抗,即老子所谓“无为”。
这样一来,皇帝找不到更合适的事情可以消磨时光,只好看宦官掷银为戏。他的消极怠工使帝国陷入深渊。设想,假如文官集团不以“德治”思想处处限制万历的行为,使他保持早期的雄姿英发,励精图治,明朝会不会再出现一次盛世局面?明朝时文官们奉承道德和礼教,他们经常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一己私欲,口中振振有词,背地却瞒天过海,海瑞作为一代清官的模范,却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愿意做海瑞,以至于万历十五年丁亥的岁暮,海瑞的死讯传出,使北京的朝廷大大松了口气,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有着尴尬和不安,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一个个充当纸笔上的巨人,高谈阔论的演说家,行动上的矮子。正是由于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革新才能引领潮流,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政治改革,医疗教育,廉政建设等,仍出现“踢皮球”的情况,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如今国家提倡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实干兴邦,励志创新,走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历史是一条时间的长河,读史以使人明志,从史料当中,可以读出如何建设我们的祖国,如何做到“实干兴邦”,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决胜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应读史,善读史,力争从史中汲取经验以兴国。
读书前我总喜欢了解书籍作者履历,因为我觉得通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经历,能够更快地进入剧本,也能客观辩证看待其表述内容对于当今这个时代的意义。
黄仁宇先生为美籍华人,年轻时在国内经历了国民党时期的军旅生涯,后去美国学习,逐渐交际圈也覆盖多个党派的人员,落魄时也打了不少杂工填补家用,此书完稿于1976年,当时国内的生态很难有发表的空间,国外发表也是一波三折。
回到书籍本身。此书以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为切入点对明王朝的兴衰展开论述。为什么选择这一年呢?在作者看来,这一年是古代中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开篇,此书以万历十五年的一件小事开启,众朝臣听信谣言赴午朝集会,引出了皇帝多年未午朝及怠政的背景。
此书吸引人的地方是其不同于许多传统严肃的编年体历史学术书籍,它以人物和故事为切入点展开历史的画卷;但它必然远强于故事书和野史,因为它有严格海量的历史考究。
万历十五年,皇帝年二十四,按理说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但他选择了怠政。他是个懒惰贪图享乐的昏君吗?恐怕不是,他不过是在报复自己的臣下,报复整个王朝。事实上,虽然他高高在上,却也不是自由的。他的行为受制于文官集团的权势,以立太子为例,他总想立自己宠爱贵妃的孩子为太子,却无法真正获得支持。在高度自理的官僚体系里,皇帝的存在似乎只是一个吉祥物,他能做的反抗也许只是怠政。
与人们的一贯认知相去甚远的是,皇帝不是一个朝代的主人,而在政治上是政府中的各级官员,在经济上是中等以上地主的知识分子才是。因之,如果知识分子放弃了正统的儒家观念,王朝的安全性就会立即受到质疑。同时,明帝国实际上可以说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的社会,而本朝治理农民的根本方针是保持他们的淳朴无知,数不清的农民目不识丁,只能依赖通“四书”的乡绅引导,才会按照规定纳税服役。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政府的施政方针和个人的行动完全凭借道德的指导,开国二百余年,却始终以“四书”确立的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裁判的依据,并没有在伦理道德与日常生活中建立合法的缓冲地带,而伦理道德僵化的标准并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只会使社会趋于凝固。
在儒家的道德准则实则无法固定,而法律的创造性又缺位时,两万余人的文官社会哪有那么容易趋同?只能以种种效率极其低下的奏章、语焉不详的文字来达到一个诸人看似能勉强点头的结果。两千年前孔孟之道曾经是领导和改造社会的力量,但现在仅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牢笼。“在道德的旌旗下,拘谨和雷同被视为高尚的教养,虚伪和欺诈成为官僚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1587年看似无事可记,实则是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常以昏庸无能被指摘,但少有人知道他本可以成就一代明君,他也曾用心研学,自幼写的一手好字;也曾亲自涉及祈雨仪式以示关心民瘼。但文官集团只希望他行礼如仪,一切超出皇帝应有礼仪的行为都被不假思索的认定为逾矩。张居正不让他习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文官们不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意设立太子,以致他最疼爱的女人郑贵妃终日以泪洗面。以礼治而非法治的王朝下,无人把皇帝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成为傀儡一般的礼治象征物。曾经励精图治,企图打开“万历之治”的朱翊钧,因为他过于聪明的天赋,早就参透了文官集团背后究极无趣的权力纷争,但他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反抗偌大的王朝,最后竟然欣然接受了精神上的被活埋。文官可以被罢免,但皇帝不可轻易让位,他折中选择了无为而治,文官们不让他做的,他就不做,但他也不去积极做些什么。曾经两年半四次谒陵的他却因之造到文官集团不受礼数的抨击,那他就做一个三十年不出宫门的皇帝吧。
本朝重文轻武,始终以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因而,军官的选任皆以武力为选官标准,却并不在意将领运筹帷幄的能力。作文一直到倭寇大举入侵如入无人之境,才使得中枢的文官惊醒。穷则思变,戚继光即在此时走上了历史舞台。戚继光并不像明朝另一名将俞大猷一样提出不破不立的看似有益的建议,却并没有看到其背后可能会导致整个松散的官僚政治重组崩溃的风险。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可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他清楚在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之内,企图强调军事效率与军事技术而提高军人的地位,是绝对做不到的。戚继光并非海瑞式的人物,他认为事实上的合法与否无关宏旨。他给提拔他的谭纶与张居正送礼,在官场上也并不落得粗俗而得到文官的赏识。但他并没有把这些人事上的才能当作投机取巧与升官发财的本钱,而是作为建立新军与保卫国家的手段,并使自己得到适当的享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
从《叫魂》过来的。说一个最大的感触,《叫魂》的出发点很低,从民间的一个很普通的事情说起,以至于发展成为席卷半个国土的风暴。孔飞力记叙也从“人”的视角出发,看待这个朝代。《万历十五年》的出发点很高,虽然也是从一件小事出发,但是高度是一个“上帝”视角,黄仁宇是站在高度来看这个明朝盛世的。
目录很清楚,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各自的一段经历来折射这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但是无时无刻不再透露上帝视角,阐述作者的核心观点: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循的成文条例。
张居正和申时行两位首辅前赴后继的挫败,已经极大的暴露了帝国的不堪与效率低下,然而,两位依然保护落后的局面,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戚继光在无关紧要的万历十五年底去世。将军一生使数量巨大但是战斗力低下的军队部分恢复了元气。创造了新的训兵、练兵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同年去世的还有海瑞,他是一个有骨气的官员,但是,也仅仅是有骨气而缺乏必要的能力,承受了不该有的名气,但是为整个官场厌恶。
最后,还有无法找到出路的李贽。虽然有大量惊世骇俗的观点流传于世,但是充满矛盾的观念和不能脱离阶层的信念注定了挫败的结局。
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正如序中所说:谴责中国的官僚制度,并不是要否认全部的中国文化。历史学家重新检讨过去的错误,以期为将来提供前车之鉴;但同时也提醒读者,要保存有价值的事物。
同《叫魂》一样,我仍然能在其中看到现实折射的影子,每个人,每个事件都是一篇读不尽的文章。我们看到现实,我们惊醒过去,我们指导未来。
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史书,全书仅仅细写了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杂事,却上升到了整个中华历史的思考高度,与中华文明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读来更是令人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与教科书上仅仅几个四字短语便能概括的死板的历史人物形象不同,书中从多角度剖析了各个人物,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人性复杂。
读此书之前,我一直认为万历皇帝的昏庸仅仅是张居正教育失败所导致,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形象也变得完整起来。张居正的腐败仅仅是令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对整个政治体制的失望与无奈。
繁复的礼节以及所谓道德束缚的陈词滥调使他疲惫不堪,甚至让他由此陷入与整个官僚集团长期的无声对抗之中,以消极怠工、不理朝政来表示自己对这种长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抗议。
他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昏庸之帝;相反的,他正是因为太过聪明,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丑恶与悲哀所以至此。年少时的他也曾是一个励精图治,胸怀抱负的皇帝,甘愿忍受亢长无味的礼节教条,甚至曾徒步游行,求雨祈福。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骨子里的叛逆精神愈来愈烈,企图冲破封建的枷锁。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离经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实际的行动向陈旧的道德礼教发出了质疑与抗议,更让读书的我们领悟到仅凭道德所堆砌和约束的社会就像是无根的草,浮于表面,不堪一击——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然而这种神奇的制度并不仅仅存于明朝,而是成为了一种传统,存于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张居正也曾试图去改变这种看似已经凝固的制度,无奈根深蒂固。官场之中,人人都以道德君子自称,同时又用近乎严苛的道德去约束他人。
首府张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对待下属严苛,但是自己却不知检点,奢靡至极,使得官员上下怨声载道。无奈当时张居正权倾朝野,无人胆敢抵抗,可是当他一死,各种丑闻告状便纷涌而出,张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却背负了一世骂名。再看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他们都是光荣一时的朝臣,但却都有着各自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无奈。这无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纵观全书人物,每个人都可称作是失败的封建道德社会的产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确,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制度曾经给中国带来的种种荣光,但是静下来深思,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政治的警示。有了前车之鉴,当今社会需要法治便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当然,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不可一并丢弃,不过,人们也开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没有法律给予支撑,便像没有双脚的人一般无法立足,最终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漫漫黄沙之中。
平时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少,当小说来看,甚是精彩。书中每一章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体进行描写。
万历皇帝:9岁登基,登基时年级较小,在首辅张居正的指导下处理政务,按部就班,也不知道奏章中的厉害关系。中年后,无法同文官集团抗衡,感受到自己的无力,于是开始怠政,不上早朝。
张居正:用儒家思想执政,用儒家思想要求其他文官,但言行不一,私底下生活却极其奢华。倒台后,遭到了猛烈的弹劾,亲友、党羽也被清算。
申时行: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且看透了文官集团的本质,明白自己无能为力改变局面,管理上充当和事佬的作用,在外人看来无重大历史功绩。
海瑞:清官,笃信儒家思想,并严格要求自己。戚继光:在重文轻武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我们给你提供了以下的《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相信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接触过不少的感言,当我们在经历某些事情而心灵受到震撼时。是时候写篇感言了,把自己目前的状态铭刻下来,感言是帮助我们表达最真实的情感的一种工具。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我早知《万历十五年》的大名。直到今年暑假回东营,女儿带着这本书,我才有机会读。我读的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版。
我起初以为“万历十五年”指万历皇帝统治期间截取了十五年写,真正的含义是万历第十五年。万历十五年发生了什么?读完此书后我没什么印象。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不限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有七章,重点写了六个人: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第四章“活着的祖宗”指万历皇帝。
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书读完了,我没看出来。作者黄仁宇在《自序》中说:“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我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弊端》指出中国古代缺乏平等性、科学精神和法治观念。缺乏法治观念是一大弊端,但不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中国古代都缺乏法治观念。黄仁宇凭什么说明朝最严重?证据在哪里?明朝灭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以道德代替法制”吗?宋、元、清灭亡又是什么?如果道德与法律是第一主题,那么黄仁宇应说明朝的道德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明朝的法制有什么,它们有什么和缺点,如何解决问题。黄仁宇没有说。
这本书主要以第三人称写,有些地方以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的地方相当怪异。他经常用“本朝”称呼明朝。作为惯例,写作者把自己所处的朝代叫“国朝”,上一个朝代叫“前朝”,其它朝代直接称呼其名。黄仁宇所处的时代、我所处的时代,直接叫万历皇帝所处的朝代“明朝”,为什么叫“本朝”呢?
他说“我们的论述”(第1页),这个“我们”当指黄仁宇时代的人。在同一页,他说“我国幅员之大”。“我国”指明朝还是泛指中国?他又说“我们的帝国”“我们的祖先”(第3页)“我们的政事”(第66页)等等。即便黄仁宇是中国公民,这样写也时空错乱,何况他是一个美国人?
《万历十五年》是学术著作,不是历史小说,不能信马由缰地写。学术作品要摆出事实、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这本书引用了很多文献,但是几乎没有直接引用的。这种作法增加了可读性,牺牲了可信性。参考文献在章节后,首次出现时没有版本,加上间接引用,给读者查询资料带来很大的不便。
黄仁宇引用文献虽多,却没有对事实或观点有不同意见的资料。没有对事实的质证、没有对观点的比较,整本书在自说自话。事实缺乏依据,论证异常薄弱,结论不清晰。有人说黄仁宇用“梦幻般的笔触”写作,从逻辑角度真是如此。他在沙滩上修建了一个飘渺的童话城堡。
例一,听到午朝大典的谣言后,百官纷纷进宫。乘轿的高官有机会整理衣冠,徒步的彽官顾不得细加整饰。(第1-2页)黄仁宇为何把官员分为乘轿的高官和徒步的低官?低官必须徒步吗?没有骑马的?考虑没考虑距离有远近、出发有早睌?黄仁宇在写小说、编故事吗?
例二,“按照传统观念,皇帝的意旨总是绝对公允的,圣旨既下,就不再允许有任何的非议。”(第3页)这个观点从何而来?莫名其妙!
例三,“基于这些社会背景,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
读过《万历十五年》才明白,在万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痛苦。皇帝在体制中逐渐成了一种象征,他的身份带给他的限制完全不少于任何一个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意去立储,正是意识到了自己只是这强大体制中的一个象征,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极怠工,这是他反抗的一种方式。而和皇帝对立的文官集团,他们信仰道德礼教,相信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礼法,而在皇帝“无为”的统治之下,他们一腔热血毫无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间长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渐加深,最终成为双方皆败的悲剧。
另外还有张居正和戚继光,他们是那个时代中璀璨夺目的人,就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他们有造反的能力,但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这种能力终究是让人忌惮的,因此他们最终也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只能感叹一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还有海瑞,以前他给我的映像就是个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海瑞的局限,真的有点可怜,不合时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动体制,但最终因为能力和智力都不够,只能活成一种正义清廉的象征,而将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李贽就更复杂了,我大概还要去多看一些书才能真正读懂他。
最终,黄仁宇先生这本书里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在个人之上还有体制,体制之上还有更大的命运,人们身处其中无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历史遗憾。所以,他说,“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在以圣贤的“道德”标准之下,每个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征,而非有血有肉的灵魂,于是大家被禁锢的姿态都显得异常绝望。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
从《叫魂》过来的。说一个最大的感触,《叫魂》的出发点很低,从民间的一个很普通的事情说起,以至于发展成为席卷半个国土的风暴。孔飞力记叙也从“人”的视角出发,看待这个朝代。《万历十五年》的出发点很高,虽然也是从一件小事出发,但是高度是一个“上帝”视角,黄仁宇是站在高度来看这个明朝盛世的。
目录很清楚,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各自的一段经历来折射这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但是无时无刻不再透露上帝视角,阐述作者的核心观点: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循的成文条例。
张居正和申时行两位首辅前赴后继的挫败,已经极大的暴露了帝国的不堪与效率低下,然而,两位依然保护落后的局面,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戚继光在无关紧要的万历十五年底去世。将军一生使数量巨大但是战斗力低下的军队部分恢复了元气。创造了新的训兵、练兵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同年去世的还有海瑞,他是一个有骨气的官员,但是,也仅仅是有骨气而缺乏必要的能力,承受了不该有的名气,但是为整个官场厌恶。
最后,还有无法找到出路的李贽。虽然有大量惊世骇俗的观点流传于世,但是充满矛盾的观念和不能脱离阶层的信念注定了挫败的结局。
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正如序中所说:谴责中国的官僚制度,并不是要否认全部的中国文化。历史学家重新检讨过去的错误,以期为将来提供前车之鉴;但同时也提醒读者,要保存有价值的事物。
同《叫魂》一样,我仍然能在其中看到现实折射的影子,每个人,每个事件都是一篇读不尽的文章。我们看到现实,我们惊醒过去,我们指导未来。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我先读了明朝那些事,因为笔法幽默轻松,所以是一气读完。读的过程中查了很多资料,也偶尔百度,整个明史出场人物众多,也读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也有很多在历史框架内左右挣扎,企图挣脱时代的镣铐,推进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发展,却始终领悟不出桎梏不前的原因。
历史的发展受各方面影响的因数太多,黄仁宇个人经历丰富,使他对历史的认识有独特的思考。万历十五年另辟蹊径,企图从大历史的角度,节选几个代表型人物,进行阐述。
以张居正为文官集体中的异端代表,企图调整腐朽落后的政治体制,推进法制改革。以海瑞为道德文化坚守者代表,解读了坚守陈例,缺乏法制规章的弊端。以申时行为例图维持现状左右疏通代表,却功亏一篑,阴阳即导致了国家机构运行的低效,也割裂了文官集体。
武将戚继光的改革之所以能成行,一是没有从根本上动现有体制的手术,二是得到了张居正的鼎立支持,在保守中推行,但最后还是在张居正落势后,随着张居正改革的废除,一同消失在历史尘埃中。
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1587年,一年中并无特别的大事,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年,在作者看来却隐含了很多后来诸多历史事件的伏笔。
《万历十五年》全书选取了6个人,6个主要故事,多声部手法,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这6个人,是历史剖面,一系列的象征,他们是: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
在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也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当他明白,事实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时,于是他对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兴趣。他把自己的在位变成了漫长的怠政年代。
张居正为改变政府作风,增强效率,防止贪官污吏,不遗余力。但他没有明白,他想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现实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发达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抑制先进生产力,保护落后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综观中国历史,这样的历史场景,不胜枚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改革后,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终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诽谤和复辟,中国社会的现代商业元素和经济元素,最终覆灭在强大的文官体制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历史选择,再次重演。历史既是分时的,又是共时的,何其让人感叹!在大多数关于好人和坏人的情景剧中,无论怎么说,清官海瑞,还有爱国将领戚继光都是百姓喜欢的人物。但如果抛开忠孝节义的道德评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热血沸腾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现实。
看《万历十五年》,让你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你不能把某个时间指定为封建社会,现在也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投射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根本无法剥离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审判来让大家闭嘴,不妨让我们放眼400年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小铝)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描写的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段历史,但它没有像传统的正史书籍一样按时间顺序写一个王朝的由盛到衰,也没有像名人传记一样单独介绍每个人物的一生,而是截取万历年间的一个时间段,通过一个皇帝和当时著名的五位大臣(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的群像描写,折射出万历年间中国社会的完整面貌,也让我们以小见大,在细节中去思考当时的大明朝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要数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查阅了对于明神宗的相关介绍: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从其生平简介来看,这个皇帝前后判若两人。前期的皇帝少存壮志,并且是真的身体力行想要有一番大作为。而后期,却数十年不问政事,任由这个他当初想要有所作为的王朝自生自灭。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我们的想象中,这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角色。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皇帝,也有许多的束缚,许多的无奈,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皇帝,一个明君,所受的束缚会更多。明神宗亲政后,他以为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治理国家,结果却发现,他勤勉于朝政,时刻关心国家和子民,却依旧受到文官集团的干预。他最初不满,反抗,可这种束缚一直都在,他的对抗似乎无休无止,而且自己似乎没有办法胜利,立储之事无法按自己心意而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以一种近乎赌气的方式不问朝政,做出了他最后的抵抗。万历皇帝想要随心运用自己的权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却没能意识到,权力,是需要束缚的,从而,也就没能用正确的态度去应对这种束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相应的对于权力使用的束缚就应该更强。拥有权力,就会有更多的资源分配自主权,如果没有一个牢固的、可以困住权力的笼子,仅仅依靠一个人的自觉,生活中的诱惑很多,我们就很有可能成为那个出现在群体内部,剥夺其他成员资源的坏家伙。我们可以将束缚当做是划在身边的一道道警戒线,它虽然限制了我们的一些行动,但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我们,提醒我们慎重地对待每一次权力的使用。明神宗的最后的对抗不问政事,他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这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做法,无疑给了整个国家深重的打击,直接导致了王朝的由盛转衰。由此可以看出,不作为、不担当的渎职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而且所处的职位越高、越重要,不作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就越大。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尽职尽责,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才不会给单位的发展拖后腿,才能在工作技能上不断进步!
书中所描写的一位皇帝、五位著名大臣,他们或是身败,或是名裂,没有一个能够功德圆满。书的作者黄仁宇先生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乃至天子,都无不成为牺牲品。我赞同这种观点,忽视制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是不行的,但仅仅重视制度问题也是不够的。当今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愿我们铭记历史的教训,以正确的态度在正确的道路上平稳前进!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都说《明朝那些事儿》写的非常好,我下载了好久,看了几页,才疏学浅愣是没看下去,两个月前一朋友推荐纪录片大明王朝1566,也没看,在微信读书APP上有幸看到了美籍华人黄仁宇教授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下定决心读一读,了解一下这段明史,主要还是因为之前看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提到了好多明史,好奇心让我拾起了这本书。
全书围绕着6个人物展开,分别是皇权代表万历皇帝、大改革家张居正、大学士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杰出孤独将领戚继光、叛逆纠结的哲学家李贽。所以读起来仿佛在读一段段传记,一点也不觉得乏味,一本书好不好,以个人目前的鉴赏能力就是读几页看能不能继续读下去,而黄教授的这本《万历十五年》确实能让你读下去,虽然里面伴有点文言文性质,但是完全不影响阅读的流畅,推荐给喜欢研究明史的朋友读,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兴替,可以明智,可以鉴以往,而知未来。大明1587年发生的这几件小事,在当时在普通不过,但是对接下来的王朝兴替造成了深深的影响。
本人才疏学浅,更不敢自视甚高。所以就简单谈谈对6个人物的粗浅理解,用白话文字为描述一下所见所感,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一、皇权代表万历皇帝
10岁登基称帝,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个3年期的小学生罢了,但是在当时可是九五之尊,继承大统。坐在了金字塔尖俯览众生,可都说自古圣贤皆寂寞,万历皇帝也有好多郁郁不得志的事情。例如喜欢郑贵妃不能册封,喜欢郑贵妃生的孩子不能册封太子,连死了葬在一起的愿望都实现不了,被文官集团牵制,被社会制度管束,所以就消极怠工,彻彻底底宅在宫里不出去,懒理朝政了,成为了有名的无为之治,作为一国之君都不喜欢治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制度可见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二、大改革家张居正
个人看完张居正的生平,对他还是正面评价居多,虽然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种位置上,但是也确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大明王朝呕心沥血,从辅佐小皇帝到后来一系列运筹帷幄的改革,不得不说放在今天的公司里,张居正也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CEO,只是最后落了个生前风光无限,死后萧索凄凉的情况,不禁唏嘘不已。可以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也可以说生不逢时,亦或是当时畸形的社会制度下的牺牲品。
三、大学士申时行
作为皇帝的老师,可以这样讲,申时行做得没毛病,中规中矩形容比较恰当。虽没有过硬的能力,但是深谙为官之道,所以练就了圆滑处事、知道审时度势,不跨越雷池半步,虽然最后看是保全自己,但是为官的政绩仍然被看做是一张白纸也就很正常了,因为想创新,做事多,自然出错的机会就多,而我们的申大学士就知道怎么规避出错和风险,就是无过便是功。
四、模范官僚海瑞
太过和不及都不好,而海瑞个人觉得还是清廉太过了,在高官厚禄精英阶级集体腐败的情况下,他能一贫如洗的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实属不易,因为人性有时候是经不起考验的,尤其是面对金银财宝美人诱惑的情况,海瑞的人品是不容置疑的,只是为官在仕途这样清廉确实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导致最后皇帝都下令给安排一个无关紧要的官职即可。所以这里就给我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到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自己喜欢的还是别人喜欢的?
五、孤胆将领戚继光
上学的时候学习过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在明朝重文轻武的社会制度下,能灵活变通,打造一只虎狼之师“戚家军”实属不易,要知道做事的人在当时不太讨巧和受到支持,所以全靠一腔热血和强烈的个人信念支撑,很佩服这样的孤胆英雄。只是想如果当时大明重视军制,可能就不会有后来混迹于白山黑水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事了,而历史是非常有意思的,发生的和没发生的都是必然的。
六、叛逆纠结的哲学家李贽
读了好几本西方哲学家的书,罗素、维特根斯坦、尼采、康德等,觉得纠结的人都容易成为哲学家,哈哈,开个玩笑,毕竟深夜写东西需要克服困意。而李贽让我觉得是最纠结的一个。有的时候哗众取宠、有的时候又桀骜不驯、有的时候又一本正经,坚守自身品格。所以一个这样的人,你通过阅读都能感觉到他的纠结拧巴,但是又不得不对他给予同情,因为所处的社会就是畸形拧巴的,他没有言论自由,没有权利,但是骨子里那颗跳动不安的心却又无处安放,换做在今天还能通过写个歌唱出来,在当时的情景下,也只能一个人黯然神伤了。
总结:1587年的这6个人为官处事之道不同,但是最后结局却是一样相同的,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看似的指端末节,但是却为接下来的历史掀起了惊涛骇浪,所以不是单单个人的问题,而是集体属于社会制度的牺牲品。
关于人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很难做一个道德上的好人,个人觉得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好。
关于制度:怎么样摆脱根深蒂固的潜规则?个人觉得加强制度化建设,减少人为干扰未尝不可一试。
实在才疏学浅,想表达更多,但是确实达不到文思泉涌的境界,所以还在努力提高,如果你有更多有趣的见解,欢迎给我留言。一起读书,一起提升,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吧。
编写一篇简短的心得体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该如何写?根据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为您搜集了一些内容: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身边朋友喔!
作者提出的“阴阳”二字贯穿全文,(其中阳为堂皇的伦理道德, 阴为切实的利益索求),以1587年(万历十五年)为时间轴,上下延展,采用类似纪传体的形式,对万历年间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们作了深刻剖析,其用意在于通过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年中的人事变迁来透视整个明王朝的运行状况,即采用作者所提出的“大历史观”来推导出历史沿袭的前因后果,对史学研究和现今发展提出可供采纳的意见。
人物档案:
姓名:朱翊钧
职业:皇帝(万历皇帝 明神宗)
特点:活着的祖宗
评价:有个性追求但是懦弱保守,受制于文官集团的道德压制,在立嗣一事上产生巨大矛盾,选择消极避事。
姓名:张居正
职业:内阁首辅
特点:干练通达 治世能臣 改革家政治家 自身不检
评价: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营造万历中兴的气象,丈量全国土地,提出“一条鞭法”等。但是由于行事激进,雷厉风行,加之自身不检点,得罪了文官集团,死后身败名裂。
姓名:申时行
职业:内阁首辅
特点:和事佬 圆滑世故
评价:看透明朝政治弊端,以张居正为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喜好息事宁人,使得明朝重归衰退旧轨。
姓名:海瑞
职业: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模范官僚)
特点:两袖清风 刻板固执
评价:理想崇高而不切实际,就个人品格而言可谓完人,但是宏观而论,则显得泥古不化。在触动地权这一敏感问题后被革职查办。
姓名:戚继光
职业:总兵
特点:抗倭名将 军纪严明
评价:与俞大猷相比,戚继光更“识时务”,认识到敏感高压区,只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发挥到极致,练戚家军,摆鸳鸯阵,写《练兵纪实》《纪效新书》,一代名将,东抗倭北镇蒙,受张居正牵连,贪污等事发,身败名裂。
姓名:李贽
职业:哲学家
特点:痛苦矛盾,发扬个性而未冲破儒学樊笼
评价:看似逍遥 实则焦灼。
这本书我我我……终于看完了,想长舒一口气,这算是我看完的第一本历史书,什么想法,可能是因为对那段历史不了解,可能是因为这是一本横向写历史的书,所以大部分都是作者在不停的深入剖析,所以没有画面感,觉得枯燥,我也看不太懂,看懂了也忘了,对书里面的内容就不做什么评价了,还是只有那一句“单从人性方面来讲,心疼万历”,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后才是一个皇帝。之所以看这么慢,是因为一开始真的都是一字一句在读,我想要它让我变得深刻,后来发现我错了,这样的话好像太具有功利性了,而且我根本就记不住,所以我想以后就让读书成为一种放松的方式吧,少一些目的性,这样应该可以让读书变成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看书过程中不停的在翻想法,发现其实想法里有不同的见解,从其它不一样角度来表达对事情不一样的看法,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应该保留。(˙︶˙)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只能假定自然法规会要逐渐展开。下一代的人证实我们的发现,也可能检讨我们的错误,也就等于我们看到前一代的错误一样。研究历史即需要理性地批判,更需要深刻的思辨。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也当然具有偶然性。它是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但无可否认,历史的主体毕竟是人,因为人的创造性和复杂性必定导致历史具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无论如何发展终究受大环境制约。就如中国自儒家思想占主导权以来,几千年的历史都是以此为治国理政的思想。以此为例,中国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来,儒家的“仁政”让施政者淡化了法制,从而使道德成为治国安邦的教条,这当然算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弊端。另一方面,历史越久,思想根基越牢固,就越难以跳出其框架,其劣势也就愈加明显这也是历史上重大改革不能顺利进行的缘故,也就是邓小平理论提出的解放思想的成因。就如男女尊卑的思想一旦形成,沿袭千年很难破除。所以固态思想太久对“变”就会影响更加深刻。明朝已经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同时西方已有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至于明朝末年是否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感觉有待论证,因为从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虑不太会有这样的机会,其次学者们也是根据当代的文献,从只言片语或是个别篇章中推断出的。在这里想要说明,历史无法用对错评判,所以一刀切的论断有失偏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我想这些都是读史的意义所在。“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想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在于作者的大历史观思想,历史需要全方位解读,单刀直入也许会导致我们只能窥见冰山一角。
我和很多人一样,初识万历十五年是因为人民的名义,那部被高育良反复提及的史书。第一次读史书类书籍,说实话有点乏味,后半部分几乎是听完的,有点不求甚解了。
我对明朝皇帝的印象,只觉得明朝的皇帝都挺有特色的,其中木匠朱由校是印象最深的。现在又有了一个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看书之前在综艺一本好书上看了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故事。纵使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可我却无法觉得他是一个不用功的皇帝。他十岁继位,在位了四十八年。张居正是他的老师,教导他同时也深深地约束着他。政治或者历史我不懂,单从人情,我总觉得万历的人生有些悲哀。所以,我总愿意把他的不上朝看成一种反抗。这种反抗和怨恨之意,从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的处理方式上便能看出。而张居正又很难能用忠臣和奸臣来判断他,他不是一个清官,甚至敛财无数,把控朝政。但他辅佐万历的那十年却被称为万历新政,在政治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居正身后,申时行接其位,成了历史上著名了和事佬。印象最深的便是万历十五年,明朝官员间不和,申时行发挥和事佬能力,努尔哈赤得以不被围剿。明朝的覆灭便从那时开始。黄仁宇先生说,万历十五年不只是明朝走向覆灭的一年,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开始沦为殖民地的一年。历史的失败,给中国日后的发展留下了机缘。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海瑞深知这一点,可他却无法改变什么,他将清官做到极致,得到的却是整个时代的排挤。无论是戚继光还是李贽,他们都深知那个国家的症结所在,可是他们又毫无办法。尽力寻找一个中间地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整本书,总觉得自己看到的是历史的悲剧。
这本书我还会看第二遍的,会看纸质书的,到时候一定好好理解。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敬请访问。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好了,这是给自己找输出理由,只有输出才可以检验输入的质量,否则在无数知识倾倒进大脑的梦境中醒过来,只能面对“‘的、地、得’助词添加法”水论文的现实。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标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着手去看的书,原因是题目太历史化了,就像是面前的一座山。本年度一直强迫自己看专业范围内的书,于是他就被随手找到了。
我认为,一本合格的历史作品,需要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去思考和抉择,而非站在现代人的视角苛求古人。《万历十五年》给我的惊喜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有人情味的历史和有人情味的人。
很好理解,就是历史中有鲜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利弊取舍,而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保持着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无论是好是坏,他分析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怎么能”就是一种审视、评价式的眼光了,传统的纲常伦理早已被否认,如何能在现在仍然用统一标准去评价?
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看到了万历从小在文官的培养和束缚中长大,随居于一国之上,实则是紫禁城中的囚犯。臣子可以一边说着礼法制度、道德秩序,一边党同伐异、唯利是图;而皇帝只能表现出正面的形象,否则将会受到全民甚至是历史的苛责。他的臣下是清楚他的希望的,可是没有人选择站出来为他说话,事实上,即使言明也无法做到。多像其臣下把自己无法明言的逐名逐利的压力和未能突破传统束缚的悲怆全数砸在皇帝身上,苛求他,命令他——你是一国之君,你承载着历史使命,你必须这么做。
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都是明朝的老熟人了。文官集团的发展使得明朝的制度受到极大影响,再加上原有的礼法制度,人人都在生活和追求的抉择中摇摇欲坠。
说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但《万历十五年》确乎让读者看到了每个人的不容易。事实上,这样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才是“以史为鉴”的前提,让人意识到——噢,原来我们都是活着的有舍有得有感情的人。否则,即使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也不过是一个个标签共同粘贴过的时间。
和事佬申时行——《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首辅申时行,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张居正时代的改革、做法、措施,以及张居正和文官集团这个群体的矛盾来源和结果,以给申时行和事佬的做法做解释。申时行下定决心做和事佬,是在吸取前人教训和仔细分析各个利益集团的基础上所做的决定。
作为申时行的前辈和推荐人,张居正一心想要改革,想要以法治国,然而他只能做到强推政令、利用他的门人和私人勉强在部分地区推行。不仅如此,他深知“为官之道”,自己不做表率,却只想动他人的“馒头”,改革难以推行也是自然的。况且,一切归根究底是官员的俸禄过低,没有改变这个基本事实,就想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没有错,但改革前的分析做的不够。这就好比没有奠基就像盖摩天大厦、没有铁轨就像要火车跑起来。
申时行深知张居正错在何处和改革行不通的原因,为了与文官集团和解或者向其示好,在上台后就将仅施行一年的改革制度取消了。
作者还花了较大的篇幅来论述文官集团的形成,和伦理道德与行政效率的关系。文官集团具有双重人格,他们既遵从四书五经的伦理道德,也同样不会放弃吞没百姓的钱财、收受他人的贿赂以维持自己相当标准的生活。正直,是一件商品,用来在皇帝面前展示的。
在那个普通百姓人微言轻的时代,大多数人将做官看做发财致富的道路,而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多数官员的利益,所以行不通。制度好与不好,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它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好的;反之则不好。既得利益者没有评论的权利。而张居正作为既得利益者,不仅说旧有的制度不好,改了它,还不加遵守。制定了规矩,只来约束旁人,而不约束自己的,当然就群起而激愤了。
申时行懂这些,他尽量避免惹怒这些个人,尽力做好皇帝和大臣们的传话筒,从不惹是生非,用力维护着平衡,没有出大错,也没有出彩的地方。
同张居正比,申时行可能过于平和了,但他参透了社会运行的规则,知道自己无能与它对抗,所以他选择了适应,不做那个出头人。从他本人做和事佬的决心来看,他尽力了,做的不错。
历史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适应不失为一种选择。
最近认真把《万历十五年》一遍,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好读,又能启发思考。
打开这本书,没有枯燥的图表,没有复杂的历史陈述,而是把万历、张居正、海瑞、戚继光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讲得像普通人一样生动、丰富,触摸得到。这些人里,张居正可能是最让人“心疼”的那个。他能力出众、志向远大,努力纠正国家制度的种种问题,在暮气沉沉的大明王朝算得上一股清流。但他穷其一生,却根本无法逆转这个国家衰落的趋势。在时代的浪潮下,人总是无奈而被动的。万历十五年,没有大事发生的一年,却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里,难以明言的种种奥秘!
此书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绍一个人物,以每个人物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从这些朝廷中各种人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阳早已成夕阳,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而从统治阶级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风邪气盛行,一些忠义之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而万历十五年,恰恰为此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这本书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
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家。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儒与法”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这本书阅毕,有一种愤慨之情,热血喷张的感受,与对世道苍凉的哀叹,历史的确有它的魅力啊!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欧洲历史上,正是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笔下,我们开始了一场难忘的大历史之旅
固步自封的年代,一切试图革新的倾向,都是不合时宜的,一切企图在虚伪而又被认为是万能的道德之外发展法治的观点,都是异端邪说。于是改革家空有抱负而鲜有实践之机,变革在重重困难中或夭折,或走样;道德纯正的人尽管其行为获得了统治者的赞赏和平民的钦佩,却难以获得效仿无人想去发扬和继承其高尚品质。对他们来说,阳奉阴违,道貌岸然所带的,比这虚名要现实和功利的多;真正的时代思想者只能在被打压中度过一生。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践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或神秘化。
一个年轻的、曾经试图励精图治的君主,在诸多程式阻碍下,只能循规蹈矩,延续枯燥。他并不甘心:也许出于负气,或者是无奈的消极反抗,此后(1587年)很多年,众臣再也很难轻易见到他出席各种仪式漫长的怠政在明王朝的历史轨迹上延续 。从他观赏中官掷银取乐表明,一个喜欢活动的人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做出积极的创造 。他的壮志,他的宏图,已是历史云烟,难以再续。立,何其难也,而破,也是千难万难。
在按着固定节奏流逝的时光之中,既缺乏动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企羡的奇遇。在安逸的光景中,守成名正言顺的成为单调生活的旋律。于是,一切变得不那么重要,一切似乎可以无所谓。安逸,足以造就肆无忌惮的不思进取。在平淡无奇的格式生活中,枯燥成为了年轻君王的必修课。他的苦闷,乃是历史的悲剧。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品德可谓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却鲜有人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们大多活在官方的宣传和平民的称赞之中。他们的信条和个性使他们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们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们的榜样办事。就如很多人希望别人皆雷锋,却很少考虑自己也应该那样无私。他们只是可以和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在情绪上激动大多数的观众,却无法引起公众行为上的追随。海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具有强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道德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他严格要求自己,也同意严格要求别人。于是他的所作所为,令各方面感到为难和纠结。万历十五年,岁暮天寒,海瑞的死讯传出,无疑使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的松了一口去,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为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做作安排了。
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打扮成道德标杆,高尚莫比,严以待人,却无法严以律己,甚至宽以待己;相应的,同时他们也就把自己当作道德监督者,实践总是别人的事,而他们只需对此指手划脚,品头论足。因而他们总是正确,别人多少如果不是总是的话有错。明朝历史上,就有一位这样的人物张居正。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口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据说张居正大人的官轿,32人抬着(按当时礼制皇帝也不过16人规模),约有50平米,分为会客室和卧室,全套明式家具,还有个独立卫生间。轿四周有围廊以供观景怡情。这位节俭的倡导者,以圣贤自居的张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
在作者看来,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治,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道德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促进人类共同行为准则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它。但是将道德一成不变的道德准则作为万能的手段来调控社会的一切问题,则是荒缪的异想天开。道德必须被遵守和实践,乃至被信仰,否则便是虚伪的。然而缺少制度的规制和约束,在功利主义毋庸质疑,我们大多数人是这样的作用下,道德就很难突破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中的困境,成为难堪的所在。而法治,则弥补了道德的缺陷,从而使人类的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富勒语)。法治应当成为一种公众信仰。而正如苏力教授所认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信仰并不是一种言词上的表白,一种决心,而必须是一种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种社会的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
当前,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书中对历史的反思,以古为鉴,今人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给中国留下一个天翻地覆、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创造法治历史时代的机缘。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
从《叫魂》过来的。说一个最大的感触,《叫魂》的出发点很低,从民间的一个很普通的事情说起,以至于发展成为席卷半个国土的风暴。孔飞力记叙也从“人”的视角出发,看待这个朝代。《万历十五年》的出发点很高,虽然也是从一件小事出发,但是高度是一个“上帝”视角,黄仁宇是站在高度来看这个明朝盛世的。
目录很清楚,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各自的一段经历来折射这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但是无时无刻不再透露上帝视角,阐述作者的核心观点: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循的成文条例。
张居正和申时行两位首辅前赴后继的挫败,已经极大的暴露了帝国的不堪与效率低下,然而,两位依然保护落后的局面,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戚继光在无关紧要的万历十五年底去世。将军一生使数量巨大但是战斗力低下的军队部分恢复了元气。创造了新的训兵、练兵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同年去世的还有海瑞,他是一个有骨气的官员,但是,也仅仅是有骨气而缺乏必要的能力,承受了不该有的名气,但是为整个官场厌恶。
最后,还有无法找到出路的李贽。虽然有大量惊世骇俗的观点流传于世,但是充满矛盾的观念和不能脱离阶层的信念注定了挫败的结局。
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正如序中所说:谴责中国的官僚制度,并不是要否认全部的中国文化。历史学家重新检讨过去的错误,以期为将来提供前车之鉴;但同时也提醒读者,要保存有价值的事物。
同《叫魂》一样,我仍然能在其中看到现实折射的影子,每个人,每个事件都是一篇读不尽的文章。我们看到现实,我们惊醒过去,我们指导未来。
真是好喜欢这本书,相见恨晚。合上书本才知道,曾经学过的那种固话了的历史教科书原来那么的扁平。比如万历皇帝,在我原来的认知中他只是个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没有什么影视作品愿意去阐述他的故事。读过《万历十五年》才明白,在万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痛苦。皇帝在体制中逐渐成了一种象征,他的身份带给他的限制完全不少于任何一个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意去立储,正是意识到了自己只是这强大体制中的一个象征,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极怠工,这是他反抗的一种方式。而和皇帝对立的文官集团,他们信仰道德礼教,相信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礼法,而在皇帝“无为”的统治之下,他们一腔热血毫无用武之地。
皇帝和文官之间长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渐加深,最终成为双方皆败的悲剧。另外还有张居正和戚继光,他们是那个时代中璀璨夺目的人,就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他们有造反的能力,但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这种能力终究是让人忌惮的,因此他们最终也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只能感叹一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还有海瑞,以前他给我的映像就是个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海瑞的局限,真的有点可怜,不合时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动体制,但最终因为能力和智力都不够,只能活成一种正义清廉的象征,而将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李贽就更复杂了,我大概还要去多看一些书才能真正读懂他。
最终,黄仁宇先生这本书里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在个人之上还有体制,体制之上还有更大的命运,人们身处其中无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历史遗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历史观里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他说“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个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员只能以圣贤的“道德”标准去行事,在这样强大的道德压力之下,每个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征,而非有血有肉的灵魂,于是大家被禁锢的姿态都显得异常绝望。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风波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却越成为众矢之的。他当然可以凭借其一时的权势和万历的信任而暂时安稳,但是当其一旦失去这种权势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摔的越重。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他所不能够左右的,即使是生为人君的万历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这种抗争也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悲号!悲号过后,他也就随着黄土一同走进了历史,留与后人或是或非的评说!
1587,此时正是首辅申时行当权的时代,他已在这个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时行和张居正一样,也是万历的老师,深受万历的信任。他早年受张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学士。但是他这个人极会为人,虽得张居正提拔,却能够在清算张居正的运动中免受牵连,最后还能身居首辅。由于亲眼目睹了前几任的种种结局,他深知当时文官集团的势力之大。即使是人君万历尚且拿他们毫无办法,更何况与他呢。于是,他就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设,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种隐伏的危机,他要调停皇帝与文臣的矛盾,他要调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调解各文臣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和事佬,以至后人在归结其功绩的时候尽无事可记。要知道尽管是被人唾骂的其前任张居正都有不少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功绩啊!然而正是这种无功绩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绩,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会条件下一个首辅所能够做的事情--调和矛盾!然而,生于那个时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丢官归家的命运!
1587,还有传奇人物海瑞的辞世,孤独将领戚继光的离开,思想家哲学家李贽的剃度为僧。他们都免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的一样: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到此,我们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扬的大历史观了。正是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看待历史的眼光。他着眼事情虽小,但反映的时代和历史却很大。见微知着,处处体现着认识的智慧。
大历史观,需要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初读下来,已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
人生本就不易,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大人物还是小角色,平凡或伟大,卑微或高尚,最终都会芳华落尽,或许,我们需要的是那多一点点的慈悲。 《芳华》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又翻了一下经典的片段,并且打开电脑重温了一下电影。
第一天看的时候,我说的是:是小说成就电影,还是电影造就小说?现在我想说的是:是小说造就电影,也是电影成就小说。小说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电影就是生活的剪影。
严歌苓的写作风格着实让我敬佩,从头到尾有一种淡淡的朴实和真诚,那种浸染在文字里,沾染了一身书卷气的平静、宁和掩盖了她本身所经历的的岁月沧桑,可是这种朴实和真诚里又有着一种严歌苓式的犀利。相由心生,大概这也是读她故事给人感觉的热烈与冷静,繁华和苍凉,时而通畅流利,时而曲折揪心般复杂的所在。
看严歌苓讲座视频,她说话的语调总是不急不缓,温和平静,甚至于还有些拖着小女生气息的尾音,这和她的作品又像,又不像。严歌苓的作品会让人上瘾。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畅销二十余年的经典之作。
黄仁宇的叙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读这本书,就会陷进去,因而产生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
在看这本书的同时,其实可以先看黄的另外一本书:《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这本书出版于1974年,研究明代的政府的财政问题,通过细致梳理,指出明代财政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齐,政策的实施全赖当局自上而下施压,官僚体制和一般民众之间缺乏法律和经济的联系,无法确保实施一套有效的税收体制,从而揭示帝制中国的某些鲜明特点。
这本书是《万历十五年》的奠基石。明了这本书的主题,当有助于《万》的理解。当然,这是一部财政专书,看起来有一定难度。
那么,还可以通过另一本书来体会《万》书的精髓所在,这就是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在回忆录里,黄仁宇结合自己的奇特经历,详细叙述了大历史观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和观点。了解这些,读起《万历十五年》来当有更深切的体会。
由于讲的是万历年间的史事,很多人都把《万历十五年》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其实,这本书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读法。
黄仁宇本人曾这样解释他的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因此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
实际上,也有不少人从独特的角度来读这本书。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普尼克曾指出:“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关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问题,你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黄仁宇在书中一以贯之的观点是,帝制中国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们往往凭借私人关系来弥补制度之不足。这其实就是中国人讲究人情的背景所在,从这里面就可以反映出很多心理学上的探究。这也就是普尼克所指的意义。
该书中文初版的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也许其意义会更大。
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曾文祺撰文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这是从组织学上来看待这本书。根据组织学原理,一个组织成立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气氛。成长性氛围强,这个组织将蒸蒸日上,不断强大;非成长性氛围强,成员的成长愿望受挫,这个组织将日渐衰弱,直至解体。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组织越是庞大,将不可避免遭遇“组织绝症”,表现之一就是对环境的过度适应,而导致无法应变。
很明显,如果把明王朝当作一个组织的话,在它开国时期,是蒸蒸日上的,文臣武将云集,个个能发挥才干,成长性极强,应变能力也强。而到了明后期,越来越压抑个人欲望,文官政治越来越烂熟,最终导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读这本书,也能对企业领导人有很大的启示。
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讲的万历年间一个很普通的年份,叙述的人是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它把明朝的官僚机构的“阳”和“阴”说的极为透彻,不禁让人冷汗涔涔,其实每年都可以是万历十五年。年份固然寻常,但早已埋下了衰亡的伏笔。
作为一部明史经典著作,它很好读,一点也不生涩难懂,仿佛在看小说一样。主要人物的每一次选择都让人揪心,心理活动也特别真实可感,可能会有严苛的历史学家不屑于这种讲述,但平心而论,对历史的解读很多时候都是作者的主观思考,既然如此,何必力求表面上的客观。直接抛开那些顾虑,将文字写得精彩些,观点阐述得深刻些,脉络梳理得清晰些,这样才是读者的幸事,也为作者解开了传统的枷锁,便于作品的广泛流传。
《万历十五年》提出的主要是一个观点,即“中国两千年以来, 以道德代替法律, 至明代而极, 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个观点特别震撼,书中也给出了很多论述,十分令人信服。
当我们看着书中那么真实可感的人物一步步走向各自衰落的结局时,才真正明白:事件改变命运,命运改变人,人改变历史,时间改变一切,永远都是这样。
读史可以明智,关照着他们的命运,我们可以看懂很多事情,也能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对”的选择!
相信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接触过不少的感言,每当我们在一些重要的活动或者重要时刻。若是因此而备受触动,备受启迪,就可以通过感言表达出来,感言对于我们还是非常重要的。有请阅读“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相关内容,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好了,这是给自己找输出理由,只有输出才可以检验输入的质量,否则在无数知识倾倒进大脑的梦境中醒过来,只能面对“‘的、地、得’助词添加法”水论文的现实。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标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着手去看的书,原因是题目太历史化了,就像是面前的一座山。本年度一直强迫自己看专业范围内的书,于是他就被随手找到了。
我认为,一本合格的历史作品,需要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去思考和抉择,而非站在现代人的视角苛求古人。《万历十五年》给我的惊喜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有人情味的历史和有人情味的人。
很好理解,就是历史中有鲜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利弊取舍,而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保持着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无论是好是坏,他分析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怎么能”就是一种审视、评价式的眼光了,传统的纲常伦理早已被否认,如何能在现在仍然用统一标准去评价?
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看到了万历从小在文官的培养和束缚中长大,随居于一国之上,实则是紫禁城中的囚犯。臣子可以一边说着礼法制度、道德秩序,一边党同伐异、唯利是图;而皇帝只能表现出正面的形象,否则将会受到全民甚至是历史的苛责。他的臣下是清楚他的希望的,可是没有人选择站出来为他说话,事实上,即使言明也无法做到。多像其臣下把自己无法明言的逐名逐利的压力和未能突破传统束缚的悲怆全数砸在皇帝身上,苛求他,命令他——你是一国之君,你承载着历史使命,你必须这么做。
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都是明朝的老熟人了。文官集团的发展使得明朝的制度受到极大影响,再加上原有的礼法制度,人人都在生活和追求的抉择中摇摇欲坠。
说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但《万历十五年》确乎让读者看到了每个人的不容易。事实上,这样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才是“以史为鉴”的前提,让人意识到——噢,原来我们都是活着的有舍有得有感情的人。否则,即使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也不过是一个个标签共同粘贴过的时间。
1、《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平时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少,当小说来看,甚是精彩。书中每一章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体进行描写。
万历皇帝:9岁登基,登基时年级较小,在首辅张居正的指导下处理政务,按部就班,也不知道奏章中的厉害关系。中年后,无法同文官集团抗衡,感受到自己的无力,于是开始怠政,不上早朝。
张居正:用儒家思想执政,用儒家思想要求其他文官,但言行不一,私底下生活却极其奢华。倒台后,遭到了猛烈的弹劾,亲友、党羽也被清算。
申时行: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且看透了文官集团的本质,明白自己无能为力改变局面,管理上充当和事佬的作用,在外人看来无重大历史功绩。
海瑞:清官,笃信儒家思想,并严格要求自己。戚继光:在重文轻武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2、《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
从《叫魂》过来的。说一个最大的感触,《叫魂》的出发点很低,从民间的一个很普通的事情说起,以至于发展成为席卷半个国土的风暴。孔飞力记叙也从“人”的视角出发,看待这个朝代。《万历十五年》的出发点很高,虽然也是从一件小事出发,但是高度是一个“上帝”视角,黄仁宇是站在高度来看这个明朝盛世的。
目录很清楚,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各自的一段经历来折射这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但是无时无刻不再透露上帝视角,阐述作者的核心观点: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循的成文条例。
张居正和申时行两位首辅前赴后继的挫败,已经极大的暴露了帝国的不堪与效率低下,然而,两位依然保护落后的局面,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戚继光在无关紧要的万历十五年底去世。将军一生使数量巨大但是战斗力低下的军队部分恢复了元气。创造了新的训兵、练兵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同年去世的还有海瑞,他是一个有骨气的官员,但是,也仅仅是有骨气而缺乏必要的能力,承受了不该有的名气,但是为整个官场厌恶。
最后,还有无法找到出路的李贽。虽然有大量惊世骇俗的观点流传于世,但是充满矛盾的观念和不能脱离阶层的信念注定了挫败的结局。
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正如序中所说:谴责中国的官僚制度,并不是要否认全部的中国文化。历史学家重新检讨过去的错误,以期为将来提供前车之鉴;但同时也提醒读者,要保存有价值的事物。
同《叫魂》一样,我仍然能在其中看到现实折射的影子,每个人,每个事件都是一篇读不尽的文章。我们看到现实,我们惊醒过去,我们指导未来。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万千读者中普通的一员。王朔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中开篇就提到说来惭愧,《万历十五年》这本写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陆发行并引起强烈反响的书,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观。而我是2000年时得闻其名,真正与其结缘已是六年之后的事,届时《万历十五年》已经再版21次。三年之后,提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是好评如潮。面对如此多名家的书评,我真正感觉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了,好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万历黄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里,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20岁亲政以后,万历皇帝也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曾经组织三次大征。但后期他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万历皇帝对朝野上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黄仁宇先生说:他(即万历皇帝)身上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可以做出确切的答复。但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现,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可以作为一条界线。这一年表面上并无重大的动荡,但是对本朝的历史却有它特别重要之处。
《万历十五年》分七个章节,叙及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这种情形实不是某个人性情能力导致的成败得失,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为了其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采取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以人物为中心,选取不同的角色来代表当时社会的不同阶级,浓缩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也浓缩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种描述方式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变得大众化,让原本枯燥、单一、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成为每一个人都能读懂的文章,每一个人都为之吸引的故事。六个主要人物,七个章节,看似个各各独立却有一条主线一脉相承。而作者对明代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在每个章节中缓缓展开、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打动着读者。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风波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却越成为众矢之的。他当然可以凭借其一时的权势和万历的信任而暂时安稳,但是当其一旦失去这种权势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摔的越重。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他所不能够左右的,即使是生为人君的万历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这种抗争也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悲号!悲号过后,他也就随着黄土一同走进了历史,留与后人或是或非的评说!
1587,此时正是首辅申时行当权的时代,他已在这个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时行和张居正一样,也是万历的老师,深受万历的信任。他早年受张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学士。但是他这个人极会为人,虽得张居正提拔,却能够在清算张居正的运动中免受牵连,最后还能身居首辅。由于亲眼目睹了前几任的种种结局,他深知当时文官集团的势力之大。即使是人君万历尚且拿他们毫无办法,更何况与他呢。于是,他就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设,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种隐伏的危机,他要调停皇帝与文臣的矛盾,他要调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调解各文臣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和事佬,以至后人在归结其功绩的时候尽无事可记。要知道尽管是被人唾骂的其前任张居正都有不少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功绩啊!然而正是这种无功绩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绩,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会条件下一个首辅所能够做的事情--调和矛盾!然而,生于那个时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丢官归家的命运!
1587,还有传奇人物海瑞的辞世,孤独将领戚继光的离开,思想家哲学家李贽的剃度为僧。他们都免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的一样: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到此,我们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扬的大历史观了。正是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看待历史的眼光。他着眼事情虽小,但反映的时代和历史却很大。见微知着,处处体现着认识的智慧。
大历史观,需要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初读下来,已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描写的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段历史,但它没有像传统的正史书籍一样按时间顺序写一个王朝的由盛到衰,也没有像名人传记一样单独介绍每个人物的一生,而是截取万历年间的一个时间段,通过一个皇帝和当时著名的五位大臣(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的群像描写,折射出万历年间中国社会的完整面貌,也让我们以小见大,在细节中去思考当时的大明朝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要数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查阅了对于明神宗的相关介绍: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从其生平简介来看,这个皇帝前后判若两人。前期的皇帝少存壮志,并且是真的身体力行想要有一番大作为。而后期,却数十年不问政事,任由这个他当初想要有所作为的王朝自生自灭。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我们的想象中,这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角色。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皇帝,也有许多的束缚,许多的无奈,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皇帝,一个明君,所受的束缚会更多。明神宗亲政后,他以为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治理国家,结果却发现,他勤勉于朝政,时刻关心国家和子民,却依旧受到文官集团的干预。他最初不满,反抗,可这种束缚一直都在,他的对抗似乎无休无止,而且自己似乎没有办法胜利,立储之事无法按自己心意而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以一种近乎赌气的方式不问朝政,做出了他最后的抵抗。万历皇帝想要随心运用自己的权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却没能意识到,权力,是需要束缚的,从而,也就没能用正确的态度去应对这种束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相应的对于权力使用的束缚就应该更强。拥有权力,就会有更多的资源分配自主权,如果没有一个牢固的、可以困住权力的笼子,仅仅依靠一个人的自觉,生活中的诱惑很多,我们就很有可能成为那个出现在群体内部,剥夺其他成员资源的坏家伙。我们可以将束缚当做是划在身边的一道道警戒线,它虽然限制了我们的一些行动,但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我们,提醒我们慎重地对待每一次权力的使用。明神宗的最后的对抗不问政事,他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这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做法,无疑给了整个国家深重的打击,直接导致了王朝的由盛转衰。由此可以看出,不作为、不担当的渎职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而且所处的职位越高、越重要,不作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就越大。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尽职尽责,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才不会给单位的发展拖后腿,才能在工作技能上不断进步!
书中所描写的一位皇帝、五位著名大臣,他们或是身败,或是名裂,没有一个能够功德圆满。书的作者黄仁宇先生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乃至天子,都无不成为牺牲品。我赞同这种观点,忽视制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是不行的,但仅仅重视制度问题也是不够的。当今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愿我们铭记历史的教训,以正确的态度在正确的道路上平稳前进!
除了文学,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历史类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也是颇有兴趣的,但可惜的是,纯粹的古人笔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于是乎,现当代的历史著作变成了我的最爱。烟索重楼,月迷津渡,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个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风的气质。这些人大部分或是王侯将相,或是富贵显达,也有臭名昭著。总之,能够被记住的人身上,总有那么基础值得观瞻的地方。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谁会被永久的铭记呢?记得张爱玲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好名或者是恶名,总比不留名要强。读历史,就是读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读那错综复杂的时间。读历史,是对人类的一次反省,又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升华。
读历史,不能错过明朝史,因为明朝史汉族掌握政权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读明史,就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16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是《1687:无关紧要的一年》。确实,万历十五年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明朝衰落的关键。就历史来讲,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学术性。黄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学术造诣是值得钦佩的。书中有着大量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且看附件中参照的文籍就可以懂得其中大意。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双鬓斑白的学者,带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二:坦诚性:作家本身所拥有的大历史观注定了他对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当的了解。书中也说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这些事实,就是不忠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在这样的历史态度的引导下,《万历十五年》也显露出更为深刻的坦诚。原本的讲,对与错本没有什么界限,是与非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真实并且客观的对待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哪个太监被打了,哪个大臣的父母过世了,哪位夫人升为诰命了,哪位大臣又从江北调往江南了。也许每一天都发生的偶然就会一不小心撞上一种必然——轰,硕大的明王朝就此灰飞烟灭……三: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不代表标新立异,黄老就属于朴实的个性化表达。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娓娓道来,艰涩复杂的历史文献就会豁然开朗,并且又增添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厚重感,我们也更理解作者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感与书香气。另外,本书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欣赏,因为识字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但其中的奥秘又是不同层次的感受了。
读史是一种很畅快的情感,从中受益的过程更显得酣畅淋漓。而读《万历十五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要在拿得住的范围有所突破。拿海瑞和戚继光来对比:一文一武,在文人当道的明朝,似乎海瑞更应该吃得开,然而事实呢?“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务而牺牲自我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用他对律法的绝对忠诚,对自己要求的绝对严苛,对清廉正义的绝对奉行,使自己成为了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天下读书人,对他只能是又敬又畏,也只有当他死后,才会让人大舒一口气。与此不同,戚继光处处受挟制,但却终究成功的成为一名抗倭名将,带领他的戚家军傲视群雄。戚继光作为官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腐败。但是他成功了,原因何在?正是那份妥协。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有所变动的,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华,使矛盾暂时搁下,不予激化,避重就轻,相信会有更能接受的结果。
接下来就得谈谈张居正了,也读了不少有关张居正的书了,光是感想就写了许多篇。但是这一次,通过《万历十五年》,我更理解在一个矛盾的王朝,张居正的矛盾有多深刻。张居正的宏图霸业自不必多言,但他身上先进与落后的地方,纠结又说不通的地方,又实在是吸引人。“张居正在理论上找不到更好的学说,只能以自己的一身挺立于合理与合法之间,经受来自两方的压力”。于是,不难理解,张居正的成就与改革是一个历史特定的产物,他的性格,与万历皇帝的年幼成就了他得以施加相权的条件。因此,一旦他的前提灭亡或者是皇帝的年长,就会很容易改变他的改革。说白了,他的理想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是随时可以坍塌的,是没有经济或政治的因素作为强大后盾。所以,如烟花般壮烈的悲壮也就在所难免了。张居正自身又是“无数因果关系中的一个幻影”,因为万历,有了张居正,有了张居正,有了延伸的大名五十年光景。
和事佬申时行——《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首辅申时行,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张居正时代的改革、做法、措施,以及张居正和文官集团这个群体的矛盾来源和结果,以给申时行和事佬的做法做解释。申时行下定决心做和事佬,是在吸取前人教训和仔细分析各个利益集团的基础上所做的决定。
作为申时行的前辈和推荐人,张居正一心想要改革,想要以法治国,然而他只能做到强推政令、利用他的门人和私人勉强在部分地区推行。不仅如此,他深知“为官之道”,自己不做表率,却只想动他人的“馒头”,改革难以推行也是自然的。况且,一切归根究底是官员的俸禄过低,没有改变这个基本事实,就想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没有错,但改革前的分析做的不够。这就好比没有奠基就像盖摩天大厦、没有铁轨就像要火车跑起来。
申时行深知张居正错在何处和改革行不通的原因,为了与文官集团和解或者向其示好,在上台后就将仅施行一年的改革制度取消了。
作者还花了较大的篇幅来论述文官集团的形成,和伦理道德与行政效率的关系。文官集团具有双重人格,他们既遵从四书五经的伦理道德,也同样不会放弃吞没百姓的钱财、收受他人的贿赂以维持自己相当标准的生活。正直,是一件商品,用来在皇帝面前展示的。
在那个普通百姓人微言轻的时代,大多数人将做官看做发财致富的道路,而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多数官员的利益,所以行不通。制度好与不好,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它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好的;反之则不好。既得利益者没有评论的权利。而张居正作为既得利益者,不仅说旧有的制度不好,改了它,还不加遵守。制定了规矩,只来约束旁人,而不约束自己的,当然就群起而激愤了。
申时行懂这些,他尽量避免惹怒这些个人,尽力做好皇帝和大臣们的传话筒,从不惹是生非,用力维护着平衡,没有出大错,也没有出彩的地方。
同张居正比,申时行可能过于平和了,但他参透了社会运行的规则,知道自己无能与它对抗,所以他选择了适应,不做那个出头人。从他本人做和事佬的决心来看,他尽力了,做的不错。
历史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适应不失为一种选择。
真是好喜欢这本书,相见恨晚。合上书本才知道,曾经学过的那种固话了的历史教科书原来那么的扁平。比如万历皇帝,在我原来的认知中他只是个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没有什么影视作品愿意去阐述他的故事。读过《万历十五年》才明白,在万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痛苦。皇帝在体制中逐渐成了一种象征,他的身份带给他的限制完全不少于任何一个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意去立储,正是意识到了自己只是这强大体制中的一个象征,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极怠工,这是他反抗的一种方式。而和皇帝对立的文官集团,他们信仰道德礼教,相信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礼法,而在皇帝“无为”的统治之下,他们一腔热血毫无用武之地。
皇帝和文官之间长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渐加深,最终成为双方皆败的悲剧。另外还有张居正和戚继光,他们是那个时代中璀璨夺目的人,就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他们有造反的能力,但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这种能力终究是让人忌惮的,因此他们最终也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只能感叹一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还有海瑞,以前他给我的映像就是个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海瑞的局限,真的有点可怜,不合时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动体制,但最终因为能力和智力都不够,只能活成一种正义清廉的象征,而将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李贽就更复杂了,我大概还要去多看一些书才能真正读懂他。
最终,黄仁宇先生这本书里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在个人之上还有体制,体制之上还有更大的命运,人们身处其中无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历史遗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历史观里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他说“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个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员只能以圣贤的“道德”标准去行事,在这样强大的道德压力之下,每个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征,而非有血有肉的灵魂,于是大家被禁锢的姿态都显得异常绝望。
“以铜为镜可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这个寒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完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明朝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让我对于当今社会得出了些许感悟。
这本书用传记的手法叙述了当年张居正生前得志,死后却遭掘官之耻;申时行调和皇上与文官之间的关系,处处当起了和事佬;大英雄戚继光在张居正生前位至“总理蓟州军务”,张居正死后却被罢官家居;饱受褒扬的“青天”海瑞,最后却被迫开始长达十五年的赋闲生涯,直至死去;名仕李贽失势后,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一开始试图冲击礼教束缚的万历皇帝,最后却不得不开始长达十七年的“无为而治”。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以德替法制度的牺牲品。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朝为极限,这就是一定问题的症结。
纵观全书,明朝庞大的`文官集团是导致这些的根源。以万历皇帝为例,为了防止再出现类似于正德皇帝任意妄为的事情,在万历皇帝登极之际,他们决心不再让朝廷的大权放在一个年轻人手里,听凭他任意使用,而是设法把皇帝引进他们崇奉的规范里。文官们让他从小接受翰林的教育,注意他的家庭生活和私人活动,尤其防止他接受武官和宦官的不良影响。于是他从小就没有体会到自由的意义,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而获得臣下的尊敬,以至于在后来闹得满城风雨的立储问题,这个孤立无援的皇帝因为缺乏坚强的毅力,一再向强大的文官集团屈服,最后干脆以消极怠工来抵抗,即老子所谓“无为”。
这样一来,皇帝找不到更合适的事情可以消磨时光,只好看宦官掷银为戏。他的消极怠工使帝国陷入深渊。设想,假如文官集团不以“德治”思想处处限制万历的行为,使他保持早期的雄姿英发,励精图治,明朝会不会再出现一次盛世局面?明朝时文官们奉承道德和礼教,他们经常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一己私欲,口中振振有词,背地却瞒天过海,海瑞作为一代清官的模范,却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愿意做海瑞,以至于万历十五年丁亥的岁暮,海瑞的死讯传出,使北京的朝廷大大松了口气,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有着尴尬和不安,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一个个充当纸笔上的巨人,高谈阔论的演说家,行动上的矮子。正是由于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革新才能引领潮流,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政治改革,医疗教育,廉政建设等,仍出现“踢皮球”的情况,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如今国家提倡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实干兴邦,励志创新,走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历史是一条时间的长河,读史以使人明志,从史料当中,可以读出如何建设我们的祖国,如何做到“实干兴邦”,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决胜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应读史,善读史,力争从史中汲取经验以兴国。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1587年,一年中并无特别的大事,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年,在作者看来却隐含了很多后来诸多历史事件的伏笔。
《万历十五年》全书选取了6个人,6个主要故事,多声部手法,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这6个人,是历史剖面,一系列的象征,他们是: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
在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也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当他明白,事实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时,于是他对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兴趣。他把自己的在位变成了漫长的怠政年代。
张居正为改变政府作风,增强效率,防止贪官污吏,不遗余力。但他没有明白,他想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现实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发达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抑制先进生产力,保护落后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综观中国历史,这样的历史场景,不胜枚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改革后,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终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诽谤和复辟,中国社会的现代商业元素和经济元素,最终覆灭在强大的文官体制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历史选择,再次重演。历史既是分时的,又是共时的,何其让人感叹!在大多数关于好人和坏人的情景剧中,无论怎么说,清官海瑞,还有爱国将领戚继光都是百姓喜欢的人物。但如果抛开忠孝节义的道德评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热血沸腾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现实。
看《万历十五年》,让你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你不能把某个时间指定为封建社会,现在也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投射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根本无法剥离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审判来让大家闭嘴,不妨让我们放眼400年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小铝)
对于明神宗朱翊钧,历来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仅如此,说起明朝的皇帝,人们都没有好感:他们不理朝政,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不少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朱翊钧的同情与悲叹。当然,黄先生也从他的大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万历皇帝的一生,以及万历出发,追溯封建统治的源头,着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面给我时期的文臣武将、思想家。
在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封建统治从秦朝到明朝,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这时已经完备成熟。皇帝,在这个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太子思想的国度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货体制。万历皇帝,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这个皇帝角色,按时参加各种典礼活动,批准内阁大臣的奏议,在全体文官以及程朱理学的协调下,整个国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了。皇帝,似乎已经成了礼制的象征,国家的精神领袖,倒有点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但这怎么可能呢?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基本上都是呼风唤雨,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但这是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降级为沉重代价的。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直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但一国之君这样做,却是以一个国家的没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系,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应该为太子。万历皇帝立常洛为太子,就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在以礼法为根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朱翊钧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张居正的教导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张居正亲自教导他,安排课程,指导读书,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导他,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本领。虽然十分严厉,却也不妨碍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持他的改革。但张居正的正直,却得罪了不少人,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他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昔日威炳震主的张居正日益不满,对他的严格管理也感到了厌倦。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也是在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彻底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这对朱翊钧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就成了乱臣贼子,曾经受过张居正提拔的人为什么反而要陷害他,这些问题也使皇帝迷茫困惑。于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已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相信《热门范文: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实用版8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书心得,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历十五年观看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