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心得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100字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100字

必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八篇。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博览群书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能集众家之所长与其身。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有没有哪些优秀的读书心得可以作参考?下面是小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必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八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篇一】

珍惜你所拥有的,争取你能争取的---题记

同一个抉择摆着两个年轻人面前,选择了事业就必须放弃周围的一切。两个年轻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若干年后,选择事业的成了大腹便便挥金如土的老板,可他不快乐,钱可以买来美女,却买不来爱情,买的来朋友,却买不来真心。反观另一个年轻人,依旧是平凡的小职工却家庭美满,幸福和谐。

工作是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它能带给你财富和权利,可若一旦被它控制,可就不仅仅是抛弃家庭舍弃健康的代价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让自己犹豫不决的选择,无论大小,选择了就没有后悔的机会。就像一篇《两条路》的课文,站在这条路的入口觉得那条路风景好,走上了那条路才发现这条路更平坦。

所以,请慎重做好你的每一次抉择。仰望星空是前提是脚踏实地,只有拥有足够的筹码才能放手赌一把。

现在所处的环境,所拥有的的东西都是我们的财富,家人、朋友、健康活力的身体、愉悦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和不可复制的每一天、温暖心安的回忆。

你可以羡慕他人的成功,并为之不断努力,但要记得,不要为此抛弃了你已有的财富。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最后害的都是自己。请睁开你被欲望迷蒙的双眼,看一看,想一想,你到底拥有什么,需要什么?

跌倒了可以爬起来,可疼的是自己;字写错了可以划掉,可还是有痕迹;说出的话可以否认,却再也收不回。有时候情况就是这样,变了,就永远回不到过去。

有句话很适合送给所有抉择中迷茫的人们。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珍惜你所拥有的,争取你能争取的。如果真的争取不到,那么能放就放,能忘就忘,因为它本身就不属于你。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篇二】

雄鹰展翅,呼啸苍穹,百鸟闻之,望而生却。然,在苍鹰尚雏,羽翼尚嫩之时,在它追逐梦想,坚持不懈的过程中,它是否也曾因为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而在汗水中感到那么一点欣慰与快乐?是否也因为如今的威风凛凛而不后悔当初的血泪,有的只是满心的壮志与喜悦?一路前行为梦想而奔波的路上,有荆棘但也充盈着花香。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却也正是如此。

雨果曾言,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即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心怀梦想这件事,于大多数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成长,一份历练。何为梦想?梦想并非茶余饭后被拿来当做笑料谈资的几句话,说说而已,如果真是这种梦想,不要也罢,反成负累。真正的梦想,是巨龙,是猛虎,也是于波涛汹涌中佑你前行的帆船,有梦想,便是有了不竭的动力源泉。细数古今,哪一位成功人士不是以梦为马,方到达终点?周恩来从小便抛出一句掷地有声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洛克菲勒不满足于现状,心怀野心与梦想,成就了石油巨头,而乔布斯,更是因为有梦想的支持,才在艰苦卓绝中屹立不倒,终成苹果,赢得生前身后名……

梦想的旅途中,有快乐,也有成长。如果说心怀真正的梦想踏上旅途已属不易,那么就更不能放弃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的每一次享受美好与快乐的机会。人,因为有了真正的梦想而快乐,而成长,心怀猛虎固然是件天大的好事,但若能在此同时,让心灵得到花香、快乐的洗礼,停下来,细嗅蔷薇,则又是一番更高的境地了。倘若一味追梦,埋首奋力前行,却忽视了前行路上的风景,体验不到成长的快乐,那剩下的便只有碌碌无为的茫然与庸人自扰的遗憾。陶潜隐于五柳树下,闲时饮酒作乐,忙时荷锄而归,这是他的梦想,但却享受到了快乐;霍去病有了家国梦想,似乎一夕成长了起来,英年早逝的同时内心没有遗憾,有的只是追逐梦想的那份快乐与充实;林和靖隐于西湖湖畔,梅妻鹤子,悠然自得,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知道多少文人心向往之,谁又能说他没有在遵从本心实现梦想的同时体验到了乐趣?

让内心放着一杆秤,左边是猛虎,右边置蔷薇。当猛虎咆哮抑制不住时,让花香抚平躁动,愉悦心灵;而当花香弥漫,沉醉无法自拔时,再由猛虎一声呼喝,让你再次迈开前行的脚步。以梦为马,享受快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方得始终。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篇三】

登上高山,你也许会赞叹它的巍峨;面对大海,你也许会称颂它的澎湃;俯察小草,你也许会感慨它的坚韧顽强;仰望青松,你也许会敬佩它的高大挺拔正如罗丹大师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发现。发现?发现!用心灵发现自然!

当春雨灌溉复苏了大地,当小溪沟通了闭塞荒原,当大树荫蔽四方,当涓涓甘霖奔向人间,当惆怅的飞鸟飞成落日般的忧伤,当婵娟拉近了千山万水的距离,当一阵风唤醒了一个季节,你的心灵之窗是否也如仿佛洗刷过的明镜一般不惹尘埃,清澈平和?

君不见当世混浊,茫茫人海,多少人在欲海里随波逐流,多少人摸爬滚打于泥泞不堪的名利场,多少人在仕途上你拥我挤,多少人早已遗忘了仰望天空的那份怡然自得,多少人还有临流而立行吟如歌的那般从容忘情,多少人还愿意让心灵保持玲珑透明?孕育了文明的地球母亲眼泪在空中慢慢落下

哲人说:当岁月流转和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循之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永远熠熠闪光那就是美。美,需要用心灵去寻觅,而心灵,则需要咀嚼的百味丛生。心有猛虎,我十二分地喜欢泰戈尔如夏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的诗歌,喜欢张若虚言微旨远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喜欢杜甫字字珠玉的双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细嗅蔷薇使我心坦然,我心美丽。

谁说长沟流月去无声呢?只是,大自然只肯把自己的流转,说给那些心静得足以领略生命中婉约柔静之美,足以聆听水之清音,足以饱经狂涛骇浪,足以颠踬困苦的知音去品味罢了。古往今来,有人看见了大自然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恬淡抒怀;有人品味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离尘脱俗;有人寻见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高洁品性;有人探索到了芦花香里看风清,几度渔歌;杨柳影中月冷,数声短笛的乡间逸趣;有人窥见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高雅这叫我们如何再说看不见自然的悠然摆动,听不见水的吟唱应答?

马太福音里说: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你们开门。是的,大自然说,不用心灵去发现,你不会知晓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不用情感去细嗅,你不会知晓大地看似平庸的坚定,江水看似平静的力量。

伯牙鼓亲江畔,严光垂纶富春,孔子观水于山上,陶潜采菊东篱,稼轩放声千古江山,东坡高歌大江东去,他们纵然一生清苦却躬耕陇亩,怡然自得。历史永远铭记嵇康源于自然的广陵散,林和靖的梅妻鹤子,庄周的逍遥游他们用心灵开拓自然的宝藏,融为一体,在西风凋碧树中为伊憔悴!

大千世界,渺小如你我只须在自然中,用心灵为自己寻找一片自由的田野;只需在蒙蒙细雨中,用心灵为自己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只需在繁芜嘈杂中,用心灵为自己开辟一片宁静的乐园,这样,我想就够了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篇四】

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被挟裹进时代的浪潮亦步亦趋。而同时,高中的教学模式更是将文理划发得泾渭分明,我们顶着高考的重压,承受着时代更迭带来的推力,或囿于复杂的规律公式,或困于晦涩的史实典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似乎就这样逐渐分道扬镳。可是,唯有人文与科学并存,才可能使我们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才能在修身治学之路上实现自我,超越极限。

固然,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各有其优势与功用。人文底蕴是一种感性,是一双洞彻世间万物之美的心灵之眼;而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是一种找寻宇宙大千秩序的真知灼见。然而,若将两者孤立开来,却很难说是一种明智之举。试想,当我们在科学实验中有了新的发现,却不能用语言将其精确描述时;当我们博览群书阅历丰富,却不能科学地将其整合归纳以发现其规律时,这种力不从心该是多么遗憾。正如独木难支,孤掌难鸣,我们若缺乏这两种精神中的一种,恐怕就会贻笑大方,因为我们很难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只能临摹前人,复刻圣贤,却做不出自己的成就。

当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并驾齐驱时,我们才能开辟出自己的天地。科学精神是心中的猛虎,是灵魂的野兽,它激起我们探寻世界的雄心壮志,让我们的视野更为宏观,能够俯瞰万物,囊括宇宙;而人文底蕴则是花园中的蔷薇,细腻而芬芳,氤氲而美好,它教我们诗意地栖居,悠然地游憩,让我们的视野开阔的同时,也让我们能细致地观察与欣赏。

古往今来,横跨文理的大学者不在少数,而且他们的成就比常人更为卓越非凡。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哲学造诣登峰造极,更是被看作生物学的开创者;笛卡尔作为一代数学名家,我思故我在的理念却浸润了后世无数思想家和哲人;鲁迅学医出身,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集于一身,两者优势互补,彼此促进,才屹立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将科学精神作为自己心中的猛虎,亦要勿忘细嗅人文底蕴这朵蔷薇,这不仅是因为时代需要学科交叉型的人才,更是因为我们自身。我们的终身发展,需要这两种精神的加持。如此,我们的人生方能如花绽放,如蝶纷飞。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篇五】

诗词,是古人在浩浩汤汤的生涯中所凝集出来的精华,代表着人一生的信念,而现如今,若能再次体会古人的思想,也不免充满一丝惬意,诗词的意境美与现代的真实主题的融洽,既显得浑然天成又相得益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当这首诗描绘到我的头脑之时,我不止一次的觉得纳兰性德的真性情是最贴近人性的,如现代蒙娜丽莎的笑容一般,不管什么样的人看到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现代的人已经完全是各方面都不相类似的人,学生有学生的煎熬,工人有工人的痛楚。每个人其实都渴望用诗词的意境美来陶醉一个人的心,而每个人其实也与纳兰性德一样,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使人也倍感无奈,现代人急需用精神来压制他们的心,不然借酒消愁的时代又会来临,在这首诗中,人其实是渺小的、可悲的,也是无助的。

古人的豪爽洒脱、风流落拓似乎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虽处于同一个地球,却好像身处两个世界,你不懂我的语言,我也不明白你的沉默。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对某样事物充满着牵挂,如诗的年华,却没有诗的潇洒,就像《乡愁》对母亲的眷恋,海峡两岸的牵挂,又是《土地》中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不仅身前是父母,身后还有祖国,不是忍辱负重的艰辛生活,就是为争夺荣耀而艰苦奋斗,显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曾经有人问月亮离我们有多远,现在明月与我们的距离估计是生离与死别的距离了,为理想而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终于成了笑谈,李白在月下对酒当歌的激情,在这个时代还能重现吗?诸葛亮借东风后载月而归,对着追来的徐盛,用那放肆的微笑,活出无人能比的骄傲,还有人记得吗?已经差不多是烟消云散了。

诗的认同感,如同一个人的使命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于诗词,我真希望它能够归根于世界,回到古人那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美丽,如闻一多梦中的场景,我心头充满戈壁的沉默,脸上有黄河波涛的颜色,泰山的石溜滴成我的忍耐,峥嵘的剑阁撑出我的胸怀。愿万般熙攘都化作清风朗月,四方梦想皆能如愿以偿,即使岁月如尘,也愿生命如歌。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篇六】

这个时代的欲念很强。它跟我们叨叨着:“我要变强!我要发展!我要创新!”在这个战争星星点点、相对和平的时代,的确,它有资格跟我们要求那些,因为这正是极好的基床。因此,人类就带上这伟大的使命,前去探索未来。

库克的观点非常值得人们去深思与反思,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拥有人的意识的那天,从现今发展角度来看,实为甚远,但最可怕的是人类的创新停止了脚步,发展不到那样的科技境界,所以,我们必须深思:创新的本质及其源动力在人类日常之中的体现究竟在哪里?找到它之后,我们怎么通过改变它,使创新从根源被促进?

如同“日新月异,昼夜更替”一样在人类眼前重复演化,被人类反复领略的事物规律渐渐随时间推移,使我们对待事物拥有了平常心态,一种司空见惯的人生态度。心理住了个这样的“平常心”后,我们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思维像被慢慢地吞噬一样,总觉得“缺些什么”。久而久之,我们思维的活跃逐渐被降温,热于创新的思维“分子”被平常之心捕获,被捆绑在一起,排成一列列,随后被扔在思维空间中那最黑暗的角落,在那里,一切途径的逻辑都将崩塌,仿佛被关进了思维监狱:你不许去想别的!更别谈创新了!你的思路只能按照平常心的绑定安排来想!所以,人类就真得像计算机一样,在规定的主板路线上行走运转,我们所认知的范畴被局限,我们所能思考的也只有那么一点。更不用说这些长时间以平常心来对待人生的人是否有正确的、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和社会同情心了,他们相对创新者,其生命观、价值观则是静止的,思维被牢牢所在监狱里,怎么敢进行社会上的角落,甚至达到同情?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人不会去想今后如何、后果怎样,因为他们太愚昧、太奴性。

由此,一颗善于控制我们的双眼去把握常规事物的细节同时又能解放我们被束缚的思维的敏感之心对个人的认知开拓、对社会的进步与对时代的创新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伦琴会在日常的研究生活中巧然发现x射线,浅层则为巧合,深层实则其拥有敏感的心态与活跃的思维。开普勒在仰望星空的时候,并不是望远镜告诉他行星的运动轨道的变化,而是开普勒的敏感之心牢牢地抓住了镜像之中的宇宙荧光的细节,加上自身的辛劳研究,及其一生从未停止的思维活跃的保持,得出了开普勒三大行星定律。所以,创新的本质是敏感之心的必然产物,是点亮人类探索的精神,开拓人类发展前沿的源动力。

硬邦邦的、机械化的思维最终会被这个时代潮流所冲刷,只会从意识精神沦落为最基本的物质,化为尘埃,漂浮在尘世之中。创新者开拓时代的前沿,后面的人紧随其口,若停止了开拓,后面的人倘若也没有可代替的创新者,后面的又赶上来,大家都挤在同一个点上不知所措,那就像一起被绑进了思维监狱,没有人反省,没有人能激发活跃,那人类将终将完结。

一只笨拙的虎只是只废虎。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篇七】

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留下了一行不朽的诗句来描述自己的心灵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在一个人心中,猛虎代表刚劲、勇猛,蔷薇则暗示平淡、柔和。诚如当今大学生,心怀鸿鹄之志,意欲展翅高飞,却奈何眼光太高,留意不到细微枝节,被现实无情的拒绝。

心有猛虎,是指放下所有去追求所谓的理想吗?不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并不仅仅体现在干大事上,何况当今竞争如此激烈,干成大事谈何容易?身有疾病,必能治愈;心有忧伤,谁能承当是《圣经》中的一句箴言,高尚的人格,充实的心灵能够弥补行动上的不足,能够驱散你精神上的雾霾,能够荡涤你浑浊的双眼。心怀猛虎细嗅蔷薇,纵使猛虎不敌现实,蔷薇却依旧清新阅人。

当今大学生心怀远大志向,渴望出人头地。但试想,一个连宿舍都不打扫的人,到职场上会打扫办公室吗?恐怕只是会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纵使心中有猛虎,也是一只疲软无力肮脏污浊的病老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与其期待一份不确定的未来,不如脚踏实地把小事做好。垃圾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抱着不明觉厉的心态,再对别人说着人艰不拆。

记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少年派,他的生命就像一头猛虎一样勇敢坚强,寒冷、饥饿、风浪都不能阻挡他的步伐,海上的生活虽然艰难困苦,但他的心灵却是充实的。与老虎的朝夕相处,让他明白了很多,所以老虎最后头也不回的走掉,并没有消磨掉他内心对善的追求。金立手机创始人刘荣,他的生命就像一朵蔷薇,独立、柔和,对小事的执着,对细节的重视让他的事业平遥直上。于是淡然却也坚持不懈,抓住机遇勇于创新,让他手机商业中独占鳌头。

猛虎长啸深渊,蔷薇静立幽谷,看似矛盾的两面,没有必然的联系吗?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两者兼二为一,何乐而不为呢?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篇八】

在如水的时光和无言的等待中,总期盼着南方能下一场倾世大雪,覆盖住整个苍莽大地和青郁世界,或许期盼太过于漫长以致于当真下起雪来的时候,内心反倒平静地像激不起半点涟漪的湖心,可能有的时候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任何迫切的期许都敌不过冗长时间的洗练。所以有些坚持在时光的变迁中就会显得格外耀眼。看过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一行警示名“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我喜欢坚韧而又温柔的心灵,如同猛虎般强大又有力量又如同蔷薇般温柔细腻,或许每个人在内心里都一头猛虎在细嗅着蔷薇,轻柔的,虔诚的,小心翼翼的。是的,我相信坚持是如同猛虎般雄壮强大的力量,但若迢迢路途没有蔷薇的温柔,它又岂不是永远在迢迢征途吗?,所以,在与世界温柔相处的前提下的坚持是如此重要。温柔地与世界相处,慈悲地对待世人,是我们毕生所要践行的必修课。然而时光总是太过于仓促,我们生活的步伐变得太过于急迫,所以总是忘了温柔地对自己以及对世界。于是我们总喜欢站在到达目的彼岸嗟叹:原来我们以温柔为赌注而到达的目的地原来不过如此而已。然后在不间断的悔恨和时时的回望中踽踽独行。总会听到同龄的好友在悲叹:为什么我们总是越长大越孤单?为什么我们的童年会如此美好?为什么现在的朋友都比不上以前的朋友单纯?世界万物都有着它自然发展的规律,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缘由,因为我们在追逐自己梦想东西的过程中也不再单纯了,或许只是这种不单纯只是没有旁的人不单纯得明显罢了。人性的共同弱点就是这样:一旦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去探求别人的错误而忘了深刻的检讨自己。心的杂念多了,欲望重了,自然就不可能再单纯了。所以我喜爱和老人与孩童相处,前者是因为通达豁然,已经看淡世间所有浮华得失,后者是因为心性纯然至善,还没有真正接触物质的腐蚀。他们都是温柔地与世界相处的人,可是我们没有办法永远当天真懵懂的孩童也无法一步登天直接到达老年,生活是一步一步地来的,所以无论每个特定的阶段你在做些什么事,你都得温柔而地享受它,因为在下一个阶段,这些事再也不会再发生了。即使是那些你已经很努力但还是没有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不必懊恼和悔恨,因为毕竟那些努力和经历都曾经充满过那段日子。

hdh765.coM更多读书心得小编推荐

「精」苏东坡传读后感八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书是美食,能让人垂涎三尺。读书的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也会得到拓展,身处其中更觉得安心。在观看了优秀的书籍之后,心中都会感触颇多。什么样的读书心得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精」苏东坡传读后感八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苏东坡传读后感1

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是其阅读大量史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著的传记。翻开这本书,我聆听着苏子的脚步声,细读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诗作,细品他忧患拂逆却又不改其乐的传奇一生。

我敬仰苏东坡,因他无可比拟的旷世才华。他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透过东坡,我触碰到的是中国文人飘忽的衣袂,聆听到的是中国文化舒缓的脉动。

我敬仰苏东坡,因他悲天悯人的浩然正气。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他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杭州率领众人疏通西湖,建立三塔,筑建苏堤。流落儋州时办学堂,成为儋州文化的传播者。他悲天悯农,多次上书为农民的疾苦大声疾呼。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的经历,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

我敬仰苏东坡,最因他无比乐观的豁达心性。“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苏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开启了他不断被贬谪而颠沛流离的人生序幕,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坎坷磨难。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诙谐的语言总结自己,足见其胸襟之坦荡。其中“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句,即是自嘲也是自我肯定,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才成全了苏轼的乐观,成全了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那动人的词句和唯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他热爱生活,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诚然,苏东坡为中国文人留下了千古标杆,更为世人留下了至情至性的灵魂。

他的一生似一阵清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传读后感2

20世纪四大传记(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传》以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来风格各异,但最酣畅淋漓的莫过于《苏东坡传》。我一直觉得,虽然远隔千年,在文人气质上,林语堂与苏东坡的同声相求,却丝毫不因时光的阻隔而淡去。中华文化传承的穿透力,由此可见一斑。

我对苏东坡的偏爱,是从读他的作品开始的,豪放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深情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豁达如《赤壁赋》,闲雅如《记承天寺夜游》……从文字而想见其为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苏东坡的文学造诣固然是惊采绝艳,但在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里,才华洋溢的不知其几。司马迁的史书为无韵之离骚,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江淹的赋文错彩镂金,柳永的词缠绵绻缱……然而苏东坡,唯有苏东坡,才让我在欣赏其才华之外,产生感情上的依附。

苏东坡的一生,起伏跌宕,几经沉浮。他少年得志,鲜衣怒马,文章遍行天下,上至九五之尊宋仁宗,朝堂领袖欧阳修,下至庶民,对他无一不欣赏推崇,爱护有加;他为政一方,造福一地,千年之后,杭州的苏堤,仍在见证和诉说着对苏东坡的留恋。向太后当政期间,他得到重用,位居龙图阁大学士,奔走于四方,纾解新政给百姓带来的疾苦。

然而政坛多风雨,如果说王安石的改革派与苏东坡之间的分歧,仅仅是政见之不同,那么王安石之后,所谓“改革派”的章停之流,对待异己者的迫害,已经远远超出王安石的“流放”,他们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制造“乌台诗案”,更甚者,将元佑年间复被启用的以苏东坡为首的一批官员,污蔑为国之妖孽,将他们的姓名,镌刻在碑石上,欲将他们生生世世,钉在“耻辱”柱上,是为“元佑党人碑”也。其后苏东坡被一贬再贬,从岭南的惠州,到化外之地的海南,都留下了他年迈而疲惫的身躯。

无论是荣居高位,还是落魄南荒,苏东坡给后人的印象,或潇洒出尘,或安静自守,或童趣未泯。即使是低潮期,当他冥想过去,也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甚至在海南时,居无安身之处,病无可医之药,他仍保持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气魄。短短的六十多年,荣耀时不盛气凌人,艰辛时没有卑躬屈膝,怨天尤人。我对他的情感上的依附,正是来自于精神上的击节和共鸣。

总结而言,苏东坡的气质,有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者无惧,有道家任真自然、骋目游怀的顺从天道,还有佛家“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自得。这是文人的理想状态,然而能够真正身体力行者,几千年来,又能有几人?

书的作者林语堂,也是我一直非常喜爱的作家之一。他在《京华烟云》里塑造的姚思安和姚木兰这对父女,也是中华文化中道家思想的践行者。在传记中,林语堂对苏东坡给予了无上的赞誉。作为一个喜欢苏东坡的读者,读到这样的书,自然如遇知己。不过也正是由于他对苏东坡的欣赏,所以对当时另一位政治名人王安石,书中散发出强烈的厌恶感。甚至将一篇攻击王安石的伪作《辩奸论》算在苏东坡的父亲苏辙身上,连王安石的怪癖性格,也都成了他做作以博取名声的罪名。我对王安石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但对于改革者,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我都认为,至少他是时代的勇者。

成语鲜衣怒马: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如: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冤狱》:“群盗得志,弥横恣为推埋,鲜衣怒马,以游侠为称,其魁名朱国臣者,初亦宰夫也。”又如:鸦片洋标束锦装,鲜衣怒马浮云队。——清·陈寅《驭仆篇》

成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如:茅盾《从说起》:“在明末诸忠臣中,我对于瞿式耜的评价,比史可法还高些……因为瞿比史更富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苏东坡传读后感3

想到宋朝诗人,首先选现在脑海中的必然是苏轼。苏轼的诗词中无时不透露出他看淡人生,虽一生被贬,依旧乐观豁达,从而洞穿世事。佩服他历经风霜,却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受到万人敬仰的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不平,历经风雨屡遭贬低,不仅折服于他超凡脱俗的诗句,也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可看出,还有他那气度宽广,为人正直的人格。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被贬去黄州,在黄州,苏轼被叫为东坡居士,为帮助百姓解决吃肉的问题,在这里发明了一道千古流传的“东坡肉”。仔细想想,美食家与作诗一句兼备的诗人真不多,那苏轼便是居于首位的大家。苏轼的被贬之路似乎从未停止,但在被贬的日子中,苏轼,他愤骇世俗,不愿去流合污。被贬的日子,在山水美景中作诗,期间他写过“江上之清风与山中之明月,闲者得知。”

苏轼的诗词可谓惊艳世人,如果李白被称为是“天上月”,那他便是“人间仙”。可让欧阳修用喜极而泪下来形容,使宋仁宗称赞不绝。每句诗中都透露着他对生活的态度。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苏轼,面对一切挫折,仍有着乐观向上,越挫越勇的精神。

苏东坡传读后感4

宋代是淹没在历史中的一个朝代。原来对于宋朝的了解,只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以及唐诗宋词中宋词的温柔婉约,还有读书时学过一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于苏东坡只记得有个菜名叫东坡肉。

林语堂自称苏东坡转世,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自然感觉不同,换一种说法,也许林语堂眼中苏东坡的一生就是自己的一生。

读完本书,跟随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对宋朝有了大致的了解。那是一个相对开明的时代,文化昌盛,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以至北宋灭亡后江南的富庶又支撑了南宋150年。但苏东坡生活在北宋将要灭亡的时代,战乱纷纷,人民游离失所,政治改革(王安石变法失败),注定了苏东坡悲苦的一生。

人在这世上得不到生存,得不到尊严,再强大的文化都是无根之萍,镜中月、水中花。在那种命如草芥、朝不保夕的时代,需要苏东坡的洒脱和开悟,豪迈与豁达,淡定与操守。

苏东坡的伟大之处在于:面对苦难,他完美结合了儒、释、道三家,即中国人的三个信仰,儒家的积极人生,佛教的淡泊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

这世间的苦难,需要精神力量的慰藉,需要诗词的灵性,需要大智慧、大毅力,对抗这自然的恶劣和命运的无奈。

看过苦难的历史,才发现生活在和平时代是多么幸运,先民们筚路蓝缕、可歌可泣、可悲可叹,才有了现代的物质文明,才了追求自我的生存基础,我想我们应更珍惜这种机会。

人生如光阴之逆旅,不求能达到什么成就(都是成功学忽悠的),只求不辜负这光阴,要活得自在,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意义。

苏东坡传读后感5

平生阅读苏东坡的诗词居多,我们可以近距离看看这位天才的生活是怎样的。

苏东坡特别幽默,喜欢开别人的玩笑,弟弟子由刚开始官场不顺利,住的房子又矮又小,苏东坡就做了一句诗开弟弟的玩笑,说他:”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再比如和好友佛印僧人开玩笑,说在诗词里僧和鸟经常相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佛印也回了个玩笑:这就是我和你相对而坐的原因。

苏东坡特别热爱生活,有一双勤劳的双手,被贬黄州时自己山野里开荒种地,种瓜养鱼,研究厨艺与美食,流传至今的东坡肉就是他创造出来的。

苏东坡非常平易近人,出名后不免总是有人求苏东坡的诗、字作品,苏东坡随时在酒桌等生活中给求墨宝的三流九教之人创作。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眼间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苏东坡特别享受生活,追求给自己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宁静。隔三差五和朋友交往,比把酒言欢,享受随时给朋友们作诗提字的精神乐趣。也享受独访寒寺,重阳节推去应酬而独泛孤舟于西湖的宁静。

苏东坡也好酒,而且还逢三五杯既倒,凭着乐于自己动手的习惯,进而自己研究酿酒,曾经有一次滤酒时自己边滤边喝,把自己给喝醉了。酒是中国历代文艺天才的最佳伴侣之一,比如诗仙李白,比如苏东坡,但苏东坡不一样的地方是不借醉酒作诗。

苏东坡一生坦诚,天不怕地不怕。流传其家里曾经闹过女鬼,有一天他的二儿媳妇晚上中了邪,年轻的媳妇已一个老妪的声音向周围的人说:“我名清,姓王,因为阴魂不散,在这一带做鬼多年。”苏东坡对儿媳妇说:“我不怕鬼。再说京都有好多驱鬼除妖的道士,你给我老老实实地走开,明天傍晚我想佛爷替你祷告。”儿媳妇乃合掌用老妪的声音道:“多谢大人!”儿媳妇于是霍然而愈。第二天苏东坡写好祈祷文焚香,供上酒肉把女鬼送走。

苏东坡也好大喜功,曾经为父亲的墓地请人一口气手值了3万棵松树,希望未来长成满山的青松,简直是超前几千年的人工造林。

苏东坡还喜欢搞建筑设计,当初苏东坡为了疏通西湖保证杭州人民的饮水,结合西湖的布局设计把西湖的污泥打捞起来建成苏堤,构造了“三潭印月”的美景,保留至今。

苏东坡也眷恋人生,期望能长生不死。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尝试过炼丹。受佛教养生影响,长期练习瑜伽。因为乌台诗案在监狱中备受折磨时,也曾准备过放弃人生。

总之,苏东坡爱诗歌爱玩乐爱交往等所有人间美好的生活,所以他不会皈依佛法苦修,同时他又爱智慧爱自然爱本真,所以他不会沉溺于酒肉虚荣。任何贬低与苦难在他面前都是一道生活的多彩添加剂,不管多么艰苦,他都在过着自由快活、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如此直到终老。

读完整本书,感觉自己的心胸也开阔了很多,好的精神状态也是可以传染的!

苏东坡传读后感6

1.相信真的有天才,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天性。虽然苏东坡不断被小人谗言,但还是不能影响到皇帝对他的喜爱。皇后说每次皇上举箸不思食的时候就是想看苏东坡的诗了。古今几人能做到?我等碌碌无为之辈,常常思索活着是为了什么。跟他们相比,我们活着是不是真的没有意义?只是为了人类繁衍?繁衍的轮回中几千年会出几个这样的人,等待他们为人类的文明增添浓墨的一笔。——20xx年3月30日

2.做翰林学士时,苏东坡常在夜里深锁宫中。有一个极为崇拜苏东坡的,勤于搜求苏东坡的字,苏东坡每一个短简便条若由苏东坡的秘书交给他,他就给秘书十斤羊肉。东坡已经风闻此事。一天,秘书对友人的口信请苏东坡回复,东坡已经口头回复了。秘书第二次又来请求,苏东坡说:“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秘书说:“那人一定要一个书面的答复。”苏东坡说:“告诉你那位朋友,今天禁屠。”苏东坡是个很风趣幽默的人。

苏东坡传读后感7

不知道为什么,我其实不怎么会看传记,因为我觉得了解完一个人的一生之后,会突然感到惆怅和不舍。就仿佛自己参与了他的一生,结局就是送他离开一样的难过。

今天听的《苏东坡传》,发现难过的感觉少了,可能是因为“东坡肉”能让我感受到那个“吃货”还在吧。

苏轼,从小就是个天才,传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带动了全家的读书氛围。有才的人,到哪里都是吃得开的,苏东坡年少时受到了大文豪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甚至说三十年后无人记得欧阳修都会在聊苏东坡,可见苏东坡的魅力之大,还有欧阳修的眼光独到和爱人好士。

苏东坡,仕途坎坷,可以说不是在去当官的路上就是被贬的路上。他为人豪放,爱结交朋友,这个性格有利有弊,他的妻子王弗经常提醒他要防小人,他还是依旧“放荡不羁爱自由”,君子坦荡荡啊。我想每个人都会喜欢平等尊重他人的人吧。想想,他还是个十足的深情boy,“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他妻子十周年祭诞的时候作的词,不难感受到他的悲痛之情。

苏东坡,除了留下了许多千古诗篇,还给我们这些吃货留下了东坡肉,他真的是很能吃,很会吃。换成一般人被贬到蛮荒之地,估计要愁死,他却开荒种田,每日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苦难。像他这么热爱生活的人,真的很让人佩服。晚年的他流放到海南岛,作为吃货的他发现烤生蚝鲜美,写信给弟弟子由说千万不要跟北方人说,有趣的老小孩。

苏东坡这个“宝藏男孩”,真的聊不完,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林语堂先生写的这本《苏东坡传》,不了解他的会了解他并且喜爱上他。

苏东坡传读后感8

《苏东坡传》叙述了苏东波的一生,让我们能够对这位诗人有更深的了解。

《苏东坡传》似一位老人,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

《苏东坡传》似一盏香茶,把苏轼的性格细细品味。

《苏东坡传》似一片大海,把苏轼的命运包含其中。

说到苏东坡,几乎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苏东坡可谓闻名天下,妇孺皆知。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叙述了这一位伟人的一生,使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苏东坡的性格十分鲜明。苏夫人评价说他的性格坦白直率甚至有时急燥火暴,这样的形容是十分贴切的。苏东坡因为这样的性格,似乎对很多人都以诚相待,抱以真心,也正因为这样的真心诚意,才足以让他在当时的社会成为名人贤士。

苏东坡的尽忠职守是令人感动的,他所管理过的地方,无不百姓和乐。他曾为陕西的百姓求雨,他是一位雄辩滔滔的奇才,也正是这一点,为老百姓祈求普降甘霖。他也曾为百姓驱鬼斗魔。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为老百姓治水救旱。算是真真正正尽到了一个为人父母官者的职责。

林语堂先生曾这样描述苏东坡: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这话足以概括出苏东坡的一切了吧。

「必备」《青鸟》读后感简单七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籍就是我们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即使物质贫瘠,精神上却无比富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一般我们会怎么样去写读书心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精心整理的《「必备」《青鸟》读后感简单七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青鸟》读后感

自读书节开幕以来,我读了许多书,《青鸟》这本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迪迪的男孩儿和他的妹妹——米迪,寻找青鸟的故事。平安夜,哥哥迪迪和妹妹米迪见到了一位仙女。仙女委托兄妹俩去寻找一只叫青鸟的神鸟,让青鸟给他的女儿治病。

两个小孩子在光神的指引下,和狗先生、面包先生、糖果先生、火先生、水姑娘、猫女士等精灵一起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们在充满思念的怀念国、恐怖的夜宫、神奇的未来王国、荒凉的午夜墓地、丑陋的幸福乐园等各种光怪陆离、神秘难测的地方,历经了各种艰险,但最后却还是没有找到青鸟。

谁知当兄妹俩返回家里时,一觉醒来,却发现青鸟原来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说实话,我特别敬佩这对小兄妹,他们还那么小,就明白了许多一些人一辈子也搞不懂的问题。他们也让我懂得了许多。是他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怎样寻找幸福。故事的结局让我明白:其实幸福并不是那么难以得到,只要每个人都无私和善良,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青鸟》读后感

大家看了这一个题目后是不是很吃惊啊?的确,写鸟就写鸟呗,还是一只浑身都是绿色的“青鸟”。这种鸟我连见都没见过。但里面的内容,却又是一番新景象。

其实,青鸟代表的就是幸福,主讲两个贫困家庭的、幸福的孩子——美狄、狄狄不经意间认识了仙女,于是,寻找青鸟的旅途开始了。狄狄运用魔法将各种物品变成了人类,但由于操作失误,这些物品的身体停留在了人身上。后来,狄狄分别去了“思念之乡”、“夜宫”、“光的宫殿”、“光的庙宇”但都没有将青鸟带回。最后,这两个孩子领悟到了幸福的.真谛,变得更加幸福。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我们对他们置之不顾,只是盲目的追求幸福。

《青鸟》读后感

今年寒假里我们班的刘老师让我们读《青鸟》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里面的主人公是蒂蒂尔和米蒂尔,蒂蒂尔是一个坚强。勇敢的男孩,米蒂尔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姑娘。

在一个圣诞节的那一天蒂蒂尔和米蒂尔还不知道今天是圣诞节,后来他们的妈妈把他们哄着睡着了。慢慢的他们俩进入了梦乡。后来他们就在梦里看见外面的灯慢慢的亮了,外面有的人家跳起舞来,吃起蛋糕来,他们俩就在窗户看着他们跳舞吃蛋糕,来了一个巫婆,长得很奇怪,她的女儿有病了,必须找到青鸟才能治好,后来她们俩就寻找青鸟 ,最终也没有找到,有希望,勇敢,善良,坚强就是青鸟。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蒂蒂尔和米蒂尔都很勇敢,善良,坚强,聪明我也希望能成为像她们这样的人。

《青鸟》读后感

今天我开始看《青鸟》这本书,这是一个比利时作家写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2个小朋友,他们去寻找青鸟,青鸟代表着幸福。原因是一位仙女的女儿生病了,如果没有青鸟就治不好。

故事内容很有趣,还有很多彩色插图。虽然没有拼音,可是我能看懂大部分内容,我真希望能快点把书看完,这样就能知道故事的结局啦。

《青鸟》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青鸟》。这本书真的就像一扇窗户。当这本书被我翻开的时候,就会有一道风景。当我们发现不同的美景,我们会急切地要跟朋友分享。今天我就很想跟你分享《青鸟》。

《青鸟》这本书就是一扇美丽的窗户,窗户后面是一个梦幻般美丽的花园,迪迪和美迪兄妹在那里历尽艰险寻找青鸟。它是一部梦幻剧,是一部融神奇、梦幻、象征于一炉的杰作,它具有童话剧的优美诗意,还有一般童话剧所没有的深邃哲理。故事配上了精美的插图,让你在推开这扇窗户的时候,充满惊喜。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即使我们难以发现,即使会得而复失,只要我们愿意去寻找,一定能够最终找到的。

《青鸟》读后感

我用了三天时间,读了一本叫《青鸟》的故事书。书里讲了一段寻找青鸟的旅程,那一旅程非常惊险,又非常恐怖,太吸引我了。

棣棣和咪棣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住在森林边的一个村庄里。他们家境一般,靠伐木为生。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仙女求着他们俩去寻找青鸟。他们俩答应了。仙女送给了棣棣一顶帽子,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这顶帽子,因为它可以穿越时空。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回忆国》这个故事,他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忘记。

《回忆国》讲了:棣棣和咪棣从早上一直走到现在,已经走了走了很久很久了,他们早已精疲累尽,但他们还是坚持,因为在回忆国可以看见他们死去的爷爷奶奶,棣棣和咪棣最喜欢爷爷奶奶了。就在他们将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回忆国”。然后,他们急切地寻找爷爷奶奶的家。不一会儿,他们就找找到了“爷爷奶奶”的家了。棣棣和咪棣把正在打盹的爷爷奶奶们叫醒。孩子们高兴极了。和爷爷奶奶开心地聊着聊着,他们就聊起了青鸟。爷爷就把自己的那只鸟送给了棣棣和咪棣。晚上吃过晚餐后,棣棣和咪棣就和爷爷奶奶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回到了光神的宫殿里。他们既见到了亲爱的爷爷奶奶,也帮助仙女找到了青鸟,他们非常高兴。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只要你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努力,不放弃。总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青鸟》读后感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青鸟》这本书,读完后我的感受非常深刻。

要说这本书的读后感,我必须说说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梅特林克,是当时的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就是狄狄和美狄,主要讲了仙女贝丽吕娜让狄狄的和美狄去寻找青鸟,结果最后狄狄和美狄梦醒之后发现自己养的斑鸠就是他们两找了很久的青鸟。然后就送给了贝兰格老太太。

在这本书中,青鸟代表的就是幸福。只有当狄狄无私的爱心萌动,要把他送给邻居生病的小女孩儿时,他才变成了青鸟。梅特林克通过这一点告诉我们:其实幸福并不那么难找,幸福无所不在,虽然我们总是难以发现他的踪迹,总以为幸福离我们很远但是经过千难万险就会发现,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总能找到属于我们的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这就是我写下的读后感。我喜欢这本书。

[读后感必备] 守株待兔读书心得(篇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读好书,好读书,一直都是长辈教导我们的至理名言。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优秀的书籍后,内心都一定会有所触动。一篇优质的读书心得应该是什么样子?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必备] 守株待兔读书心得(篇一)”,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守株待兔》。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棵大树上,折断脖子死了。农捡起死兔子,可高兴了。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读完这个小故事,我觉得很奇怪,小兔子只是不小心跑到了树下撞死的,为什么农民伯伯,就天天做在树下等小兔子来呢?他天天等,也不干活,他也会饿的!即使小兔子经过树丛边,看见有人,它肯定是会跑掉的,不会被农民伯伯抓住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不能像农民伯伯那样,不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光想得到意外的收获,这种侥幸的心理是不行的,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所以在学习上我一定要刻苦用功,脚踏实地,这样才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值得参考!《浪潮之巅》读后感八篇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书是美食,能让人垂涎三尺。读书的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也会得到拓展,身处其中更觉得安心。一篇故事一篇心得,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大家一般写的读书心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值得参考!《浪潮之巅》读后感八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浪潮之巅》读后感【篇一】

《浪潮之巅》是我最近看过的一本书,也是自己觉得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书。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从19世纪末算起,ATT公司、IBM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美国、了解科技产业,以此理解科技创新和商业公平在美国文化生活中的深刻意义。

里面可以获得的知识和可以发出的感慨实在太多,本文着重讲几点我掩卷而思后的感想。

一、关于创新

硅谷公司的成功无一例外均来自创新,创新一词也成为近几年我国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但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创新的能力不足,创新的效果不佳呢?对比书中所描述的成功科技公司,我体会到真正能对事物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创新一定是一种颠覆式的创新,简单点说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譬如:当世界上所有的公司都沉醉在软硬件一体的模式的时候,微软告诉我们原来软件是可以单独开发单独销售的;当所有公司都在寻找从互联网的内容进行收费取得盈利的时候,雅虎告诉我们原来免费的模式也可以赚钱的;当大家都意识到通过网页投广告可以赚钱的时候,谷歌告诉我们通过搜索也可以盈利。所以通过对模式的研究,大胆地打破常规,建立一种超过常人判断的商业模式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二、关于专注

研究这些公司的成功之道,我们会发现创新之所以会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了另外一个看似与创新矛盾的词专注。专注于一种理念、一类产品或一门技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把产品做到极致,这才是成功的源泉。我们看到乔布斯对产品极致的追求,在全球所有的IT公司都开始软硬件分离的时候,他却坚持了通过软硬件一体的做法为用户提供完美的体验,即使被自己创立的公司赶出去也没有改变他的专注,最终实现完善的回归。无独有偶,我们熟知的IBM能成为科技界的长青树,要归功于它的二字秘决保守。毫无疑问,保守使IBM失去了无数的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它能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并因此而立于不败之地!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充斥着浮躁的气氛。许多公司希望今天投入明天就取得收获,对管理对技术往往以是否能立即产生效果为目的,专注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精神。

三、关于环境

这里讲的环境主要是指硅谷的创业环境,通过此书我理解到硅谷之所以成功,从文化、学术、资金乃至法制,无一例外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首先是独特的硅谷文化包含:一是不迷信权威,在硅谷没有权威,任何人只要靠真刀真枪的拼闯出名堂才能获得话语权;二是对失败者的宽容,在中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在硅谷对失败者很宽容,很多人把失败也当做一笔财富;三是团队协作精神,硅谷的企业往往都是几个人联合创办而不是一个人创办。例如雅虎和谷歌都有两位联合创始人,而且他们的股份是均等的。而且硅谷创业公司大量给公司员工发放期权,把成功的果实和全体员工共享,也激发全体员工的创业积极性。其次是良好的学术氛围,硅谷附近有两所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两所大学为硅谷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人才,其师生即是硅谷创业的主力军。再次是强大的金融保证体系,科技公司幕后的英雄风投公司起了强大的作用。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硅谷成功的公司都获得过风投公司的帮助。一家没有获得过风投的公司能在短短几年内崛起并成功上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风投公司的存在让神话和奇迹变成了可能。而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像美国这么成熟完备的风投产业链。最后完整健全的法规体系,反垄断法通过对垄断企业的限制维持了良好的创新动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的法规环境,促进了硅谷公司完善透明的管理体制,确保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公司经营者及所有者等各类相关方的合法利益,从而奠定了硅谷公司成功的基石商业公平。

四、一点启示

通过对硅谷公司成败的了解,我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发现,在整个硅谷公司发展史的描述上,我们至始至终没有看到现在我们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字政府。作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地区,我们没有看到政策的倾斜;没有政府层面的开发区;没有召商引资,甚至在取得政府项目的能力上硅谷的大学还远没有东海岸的学校具有优势。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呢?也许本书带给我们这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最大的启示是:相比所谓帮扶企业、加强服务来讲,营造一个公平的法规环境,创造一种开放的市场氛围,严格约束自身的权力边界,也许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浪潮之巅》读后感【篇二】

除了读小说之外我就没有那么认真的去看一本书,而且看完了意犹未尽,想着尽快看完再翻看一遍细细品味,这本书就是《浪潮之巅》。《浪潮之巅》是一本难得的关于IT行业的好书,重点讲述的是硅谷IT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变迁,分析了一些曾经辉煌的公司走向衰落的过程和原因,并讲了关于风投的有关知识,里面披露了很多知名IT企业的很多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其中有科技巨人微软、苹果、惠普、IBM、ATT等大公司的兴衰历程,也有对整个世界IT发展史的宏观叙述,还讲述了几个重要的商业模式、国际金融机构和世界经济操盘手。全书观点宏观而不空洞,跨时绵长而不累赘,故事传奇而不虚浮,评论精彩而不偏颇,是一部难得的IT业巨作。对于非IT从业人员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阅读门槛,只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就可以了,就跟看《故事会》似的。对于IT从业人员来说,从这些传奇故事中吸取教训,开拓视野,无疑对于今后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IT行业的发展历史知之甚少,基本上是从无到有的感觉,这也算是一本相见恨晚的好书。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我们不去改变世界,世界将会改变你,即使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也不要坐以待毙。IT行业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

首先,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这一点在IT企业中表现得格外明显。在美国,IT业的灵魂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在他们那里生存下来,就会被淘汰掉。而我们国内的IT行业几乎看不到什么创新,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软件公司靠着政府活着。大部分原因在于,传统行业的创新往往是微小的,而且大多是在产品层面进行。而IT行业的创新则是革命性的,大多数需要在思想层面产生变革。胜不骄,败不馁,在发展的高处时要放眼未来,不能固守着自己的地盘,不去创新,安心享受,最终断送了前程。有很多企业不是死于忧患,而是死于安乐。

其次,要保证创新,公司的体制非常重要。这就如同一个国家,它的体制决定了它的发展。作者在阐述企业的这个神经网络时,分析透彻,洞察了企业长期健康生存动力,企业就是靠着创新和体制这两部马车的拉动。 Google的崛起,苹果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新定义,以及当下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流行,无一不是巨大的创新。而创新背后的人才体制、分配体制、管理体制的变化,是创新能够成功,并且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钱不是万能的,技术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体制保障,赚钱的生意有可能做成赔钱的,再好的技术也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最后,敏察质变契机的能力。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质变的契机需要决策者敏锐的察觉能力并付之行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个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总能发现它存在某种规律或者问题,从中我们能找出改变它的办法。当然量变积累到质变也有外因的影响,这种外因真是社会的需要。手机的发展就是这个例子,手机从开始的模拟手机发展到数字手机,再从数字手机发展到智能手机。每一次的质变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正是一种质变的外因。这样的契机往往只是在脑海闪现,能不能把握,这是取决于一个决策者的阅历、智慧。

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我觉得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久生存,必须具备不断的创新、完善的体制以及敏察质变契机的能力,三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突然感觉我们是不是太关注自己的生活,却忘了抬起头来看一看剧烈变化的天空。即使我们不能在IT行业的浪潮之巅,也不需要去感慨,毕竟能在IT行业浪潮之巅的人是少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浪潮之巅。我相信浪潮也是事后总结的结果,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自己的航向就是下一浪潮。以史为鉴,方知兴替。

《浪潮之巅》读后感【篇三】

1、摩尔定律: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格会降一半。

2、安迪-比尔定律:10年前的计算机相比现在的计算机,性能上慢了100倍,但是现在的计算机和10年前的计算机运行软件却感觉差不多,操作系统和软件越做越大,不更新计算机很多软件都用不了。这就意味着我们每过几年都要更新自己的计算机和手机等IT产品,这个行业一直都保持着增长率。

3、反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和18个月前卖出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这意味没持续的新产品,公司很快就会没落!

《浪潮之巅》读后感【篇四】

技术不是唯一——《浪潮之巅》读后感1000字:

虽然信息技术大发展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但是也许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摩托罗拉曾经在技术上有过的卓越成就。二战时为美军提供最卓越的通信设备,196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彩电显像管,生产出美国第一台全晶体管彩色。

1979年成功地推出68000通用微处理器,地址总线为24位,可以管理16MB的内存。而同期英特尔的处理器其实比它落后半代,后者16位的地址宽度只能管理64K的内存。这在当时会导致运行速度的巨大差异。

八十年代,与德州仪器(TI)、ATT同步推出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八十年代初发明的民用蜂窝式移动电话,也就是早期说的大哥大,现在说的手机。

牵头铱星计划,传统的同步通信卫星系统不同,同步卫星需要基地站,新的设计是由77颗低卫星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系统。可以和手机直接通信(当然还要互相通信)。因此,它可以保证在地球任何地点实现移动通信。

摩托罗拉在技术上的领先,却没有能让它在任何一个领域主导市场。作为移动通信的领导者,摩托罗拉自然地垄断了第一代移动通信市场。而在很快到来的第二代移动通信中,欧洲形成了统一的标准占据了市场。

摩托罗拉之前的成功很难让其在手机市场上从零开始和诺基亚三星竞争。在模拟通信设备市场上,技术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数字设备却差异不大。诺基亚,三星凭借外观,营销占了更多的市场。手机数字化比摩托罗拉高管们想象的时间表来得早得多,使得摩托罗拉几十年来积累的模拟技术变得无关紧要,市场的优势顿失。

在芯片市场上,由于英特尔与微软的同盟在市场上的垄断,也由于业务线太多没有集中发展,败给了专注微机芯片的英特尔。

铱星计划的技术难度极高,在研发中,有许多重大的技术发明。应该说整个铱星计划从确立、运筹和实施都是非常成功的。然而在市场上却是巨大的失败。这个项目投资高达五六十亿美元,每年的维护费又是几亿美元。铱星公司只能将手机的价钱订在五千美元一付,每分钟的通话费定在每分钟三美元。这样,铱星公司的用户群就大大减小。投入商业运行不到一年,就向纽约联邦法院提出了破产保护。

技术固然重要,然而只专注技术,忽略市场变化,财务状况还有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也很难长久的成功,经营公司还需全方位的考虑。

《浪潮之巅》读后感【篇五】

《浪潮之巅》读后感1000字:

文:尘一一;吴军是理性占90%,感性占10%的一个作者。

“科技的进步,不可能通过房地产泡沫,或者股市泡沫来实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候,涌现了大量在人类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发明家:爱迪生、贝尔、福特、莱特兄弟。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产生了垄断,大量的工业巨子洛克菲勒、卡内基、杜邦兴建了实业帝国。而中国的富豪榜有几个是像贝尔、福特那样的发明家,又有几个是像洛克菲勒、卡内基这样的实业家呢?国内的人们似乎不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实业来获取财富,所以这也是中国诞生不了世界品牌和跨国公司的原因吧!

而曾经圈圈阅读过的某位作家的观点: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美联储、控制世界及该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神秘家族的内容,被吴军澄清,时至今日,这个家族对世界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

浪潮之巅里提到的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联合体——GE公司,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行业,而我们的目光仅仅停留在创新产品上。行业与产品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个著名公司由大家熟知的通用电气公司为起点,到如今发展成为一个涉及整个能源和工业工程相关行业到制造品类齐全的家电,以及是全球飞机发动机的主要生产商,它的发动机用于波音747/767,空中客车很多系列,以及美国第四代主力战斗机F35。

上世纪70年代起,GE抢先投入巨资开发核磁共振机。GE的核磁共振机才是真正高端的设备,而西门子和安捷伦(原来的惠普)相比就要低一个档次,而日本品牌可能又要再低一个档次。其他类似GE的世界知名企业,它们的兴衰也在书中一一提及。

上册主要介绍了IT业的发展浪潮,从ATT公司,IBM公司,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等与IT业相关的著名公司,这些公司的故事都非常精彩。读后感.下册涉及了风投、投资银行、金融危机等,被普及了许多知识,有许多内容都是补了我这个文科生的盲点。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66.3万字。

有人问吴军为什么能写出那么生动的文章?吴军的回答是一感谢中学的语文老师要求他用朴实的文风表达自己的体会。二感谢美国导师训练了他讲话和写作的逻辑性,怎样立论,怎样用新颖有力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论点。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时候,不多说一句废话,也不落掉任何一句关键的话。做到这一些都需要持久用心的学习。

那么我要学习的下一本书是英文版《富兰克林自传》。

最近追美剧西部世界,目前一共两季,快看完了。剧集很精彩,但有些镜头也是相当暴力,18周岁以下慎看。

《浪潮之巅》读后感【篇六】

浪潮之巅读后感1500字:

从塞班到安卓,从WP7到IOS,从诺基亚到摩托罗拉到三星苹果。从门户到搜索,从网购到垂直,从软硬件服务到云服务。从IBM甲骨文微软到GoogleFacebookAmazon。

从Unix,vista,XP,到Windows 10 ,OS,再到好像不需要什么操作系统。流量博弈很快转变成数据的博弈,而商业价值也会转移到数据处理能力上。

你可以把互联网的历史横切纵切或者千刀万剐的分裂并重组。然后细细观察,然后绝对会是一声叹息。

这本书从开始看一直就是那种放不下的书,总是想再多看几页,因为这本书围绕着互联网发展史,网络技术发展史,时代巨头兴衰史等等维度写的,而里面也都是我关注跟我一直喜欢的公司。

我最喜欢的几家公司:

搜索起家的Google一度低价卖给雅虎,最终成为一家互联网巨无霸。随着发展,一不小心逐渐搭建出了一个科技帝国。

不管是AI,智能驾驶,云服务,未来医疗,智能硬件,数据传输等几乎所有的顶尖领域都保持着领跑者或者第一集团的角色。

拿智能驾驶举例,Google肯定不是汽车工业公司,所以不生产汽车(特斯拉的问题就在于非汽车工业影响了生产能力),他们倚重的是研发智能驾驶系统。然而,你会发现,硬件:汽车+各种传感器+各种电子硬件,好像没什么了,对于硬件来说,差距不大。

软件方面:数据传输(传输能力),数据处理(计算能力),地图(Google地图),程序代码(软件工程师能力),AL+ML(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虽然我不是十分懂,但是以上列举出来的,几乎过滤了95%以上的科技公司。

智能驾驶几乎不可能用离线计算处理的方式,因为路况和环境每秒都在变(不像轨道或航天相对变量比较小,尤其轨道)。于是数据传输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是依靠基站还是卫星还是什么呢?我想到了谷歌的Google X ——Project Loon。

计算速度,因为需要每时每刻的数据上传和下载,于是云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地图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一个重要因素,毕竟决定了路线的规划和选择,而这方面他们做的足够强大。

程序代码,毫无疑问,他们是很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至少不差。

AL+ML,也是行业的佼佼者。

卖书起家的Amazon从来没有赚过钱,不仅成为了行业颠覆者,而且跨入和引领了互联网科技。现今不仅引领着新零售业发展,贝佐斯一直经营者儿时梦想的蓝色起源。

而且随着AWS的发展,已经撼动了微软IBM帝国的统治。随着云服务发展,硬件和软件服务时代逐渐的被淡化。

一家电商起家的企业,逐渐的转型成为一家科技公司(后面的笔记第29条里面,一句话让你明白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的区别)

我们的BAT,一个是依靠搜索且一直薅羊毛无法自拔;一个是靠社交逐渐通过并购搭建的帝国,一个微信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市值;一个是通过电子商务和支付加并购搭建的帝国。各家各自的发展有目共睹,无需赘述。

几个巨头的博弈就像下围棋,谁圈地圈的多,垄断的点站得稳,谁就赢了。

书中有一个观点,比如互联网领域,美国企业以服务企业为主,而我们是服务个人为主。 因此,云服务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和限制。

我们总是习惯了“热门”,比如最近的区块链,很多人都不懂是什么,就进去了。很多公司不是因为已经搭建好了生态或者体系,利用系统优势投入到新兴行业,而是觉得有利可图。

所以,不管是智能驾驶,AI,大数据,云计算,未来医疗,智能硬件,物联网等,巨头是用系统维度来拓宽业务的。

于是想起了最近一直在脑子里的词——优势互补。对于巨头来说,每一块业务通过互补以增强在局部的能力,当体量超过了其他对手,或者超过一般的业务在行业前三,那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无霸。

驱动创新的不只是资本,重要的还是创新思维和科技能力。

于是在做选择的时候,好像比的不是最好,而是谁比较好一些或者是谁最不差。

《浪潮之巅》读后感【篇七】

《浪潮之巅》读后感3000字:

最早知道吴军博士,是通过他当年为谷歌黑板报所写的连载《数学之美》。复杂的数学模型,在吴军博士笔下变成清新、流畅的文字,数学之美跃然纸上。让人读之,如品香茗,回味隽永。

如果说,《数学之美》体现了吴博士的科学精神,那《浪潮之巅》则展现了吴博士的商业素养。

开篇寄语,吴博士就开宗明义: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到几十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高屋建瓴,气势恢宏。让人不由得心潮澎湃。

缘起:

基于《数学之美》的好感,多年前我就买下了砖头厚的《浪潮之巅》摆在案头。依稀记得也曾读过几章,不久就放了下来。

前几日,在公众号读到一篇文章,介绍高毅资产的基金经理冯柳的投资体系。在文章中冯总谈到了“关于如何建立每个人自己的认知”的看法:

“关于读书,个人觉得先读传记和案例,再读理论书为好,否则就容易教条,也吃不透理论,先有故事底子,再学理论的过程就容易串联引申,比较容易产生效果。所以我一向是建议别人先学史再学哲的。”

这让我想起了书架上吃灰已久的《浪潮之巅》。

说来惭愧,作为IT行业从业十多年的老兵,尽管对于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等IT界的著名公司耳熟能详,但说起各大公司的发展历史、重大节点、商业模式、竞争态势等不由得一时语塞。

于是抽出每天早上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的各一个小时,开始肯砖头。

这一读,竟放不下来。直至今日,完成最后一章的阅读。

几点感受

1.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

无论是半导体产业,软件产业,还是互联网产业,科技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颠覆是产业发展的根源。每一家引领潮头的公司都是很好的把握了这两点。而短暂辉煌的公司、或者退出历史舞台的公司,作为过时生产力的代表,本质上是败在了这一底层逻辑上。

2.人才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与基石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核心高管、特别是领军人物的眼界与执行力,另一方面是大量高素质、忘我工作的员工。

每一家伟大的企业,都有着极其优秀的领军人物,像微软的盖茨,苹果的乔布斯,通用电气的韦尔奇,IBM的郭士纳等等。他们在位的时候都是企业高速发展或者重新振兴的阶段,他们都带领着企业走向巅峰。

高科技企业,最大的资本是人力资本。很多企业能够逆势而上,是抓住其他公司的失误,从而获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加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读后感.像贝尔实验室、IBM实验室、惠普实验室、SUN的研发部门等都经历过大规模的缩减和裁撤,所富裕出的人员广为新兴公司所吸纳,成为后者快速扩充研发、工程部门的契机。

3.教育和资本是基础和土壤

世界一流的大学,像斯坦福,为硅谷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多元化、科研与商业并重的教育体系,让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创业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与此同时,对失败的宽容,让创业者轻装上阵。

另一方面,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并购与上市,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为各个阶段的创业者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弹药。

4.激励机制与新型雇佣关系

以股权和期权为代表的激励机制,让优秀的人才敢于冒险加入新创立的公司。期权的收益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让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不同阶段加入的员工,由于行权价格的差异,更合理的进行利益的增量分配。

开放的文化,更加扁平的管理结构,让有创意的员工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因而工作也更有干劲。这里面,思科公司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创业的做法让人印象深刻,这代表了新型的生产关系。

5.自然形成方能经久不衰

最难能可贵的是,上诉几点是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逐渐的、自然而然的在硅谷周边形成的。期间,经历了世界大战和数次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硅谷不但没有衰落,反而一次次走在科技浪潮的巅峰。

信息产业的规律

整本书中,吴博士一面介绍各个引领浪潮的弄潮儿,一面在总结信息产业的规律性和代表性的商业模式。在这里,我做个简要的摘要,不做过多解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文。

1.摩尔定律

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

2.安迪-比尔定律

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将会被软件的升级全部吃掉。所以,用户才会有购买新的硬件的动力。

3.反摩尔定律

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4.70-20-10律

当某个领域发展成熟后(而不是群雄争霸时期),一般在全球容不下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老大是这个领域的主导者,通常占据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份额,并且制定了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老二有自己稳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份额,有时也会挑战一下老大。剩下的企业则只能占到10%甚至更少的市场。

5.诺威格定律

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就无法再使市占率翻番了。所以,必须要去寻找新的增长点。

6.基因决定定律

公司的基因的决定作用是如此之大,使得很多跨国公司都无法通过改变基因来成功转型。当然,也有一些例外。

信息产业的商业模式

接下来,我们简要概述一下信息产业主要的几种商业模式。

1.Google的广告系统

传统广告有三项主要的成本:

1)运营的费用,比如报纸的纸张、印刷费和发行的成本;

2)批发或零售的费用,包括给广告批发商让利或支付广告销售人员的工资等;

3)订单处理,各种对于广告订单的管理和安排如何刊登或播放广告。

Google打造了自动的广告系统来大幅削减传统广告的成本:

1)不需要有人参与的广告设计,搜索广告全部是文字;

2)根据搜索内容,自动匹配广告;

3)自动收费,并控制广告投放节奏;

4)识别恶意点击,无效信用卡和银行账户;

5)自动修复并容错。

这使得除了运营成本,Google削减了传统广告中的其他两类成本。使得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容纳海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在全球性媒体上做广告。

2.eBay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eBay将美国自家前院的跳蚤市场搬上了网,亚马逊从图书开始做起了网上商店,它们都是电子商务的代表。在中国,它们的模式和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支付宝”很接近。

网上购物,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1)大量在线商铺的建设与运营,背后是云计算;

2)在线交易的完成,背后是电子支付;

3)欺诈行为的识别,背后是反欺诈的监控;

4)商品的线下交付,背后是现代物流;

5)交易的欺诈和商品的丢失,背后是保险的支持。

有了这些,消费者就可以放心在网上购物了。

3.戴尔的虚拟工厂

传统的制造业需要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7个环节才能收回投资,获得利润。

聪明的企业能够直接减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计算机制造商戴尔,它将上述7个环节减少到两个。

1)戴尔不设工厂,全部由OEM代工;

2)产品设计外包;

3)原料采购,和芯片和外设厂家谈好协议,由这些公司直接发货给OEM工厂;

4)生产好的产品由OEM工厂直接发给客户;

5)销售上做直销。

所以,戴尔除了牢牢控制住订单处理和零售(主要是市场推广)这两个环节外,将其他成本降到了最低。

4.腾讯的虚拟物品和服务

当社交网站发展到一定规模,它们的用户在虚拟社会中所花的时间多到一定程度并且对社交网站产生依赖时,虚拟社会中必然会出现虚拟商品。然而,能够成功的销售虚拟商品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1)虚拟商品的使用价值。

2)用户不但消费虚拟商品,还能够创造它们。即凯文·凯利所说的“产销者”。

腾讯的虚拟社区Qzone,提供像种菜这样的网络增值服务,就满足这两点,成为腾讯的“印钞机”。

最后,好的商业模式非常像“印钞机”:

1)每增加一份营收不需要多雇佣一个人;

2)横向扩展业务,比如从一个地区扩展到另一个地区,无需很多额外的工作;

3)不需要消耗过多的原料和成本。

未来的思考

在全书的最后,吴博士提出了一个大课题“下一个Google在哪里”。书中谈到这么几个新领域:

1)新能源:太阳能或者核能;

2)生物和制药技术:基因和干细胞技术;

3)新绿色农业

4)电子商务

5)无线业务

6)云计算

并特别关注了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着重关注了阿里巴巴和腾讯。

对这一点,站在数年之后的今天,我个人的看法是:

1)太阳能

2)电动汽车

3)5G

4)物联网

5)大数据

6)云计算

这也是,接下来我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最后,推荐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都去读一读吴博士的力作《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读后感【篇八】

《浪潮之巅》读后感500字:

吴军讲述了整个IT产业的大公司,并从大公司发展寻找共同的特点。

首先,一家公司是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的,它的成功取决于这家公司的基因,它的失败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基因决定的。

其次,想要颠覆现有的大公司,一定不能是和大公司正面交锋,而是通过大公司疏漏的方面入手,然后迅速占领市场,以阻止大公司的攻击。谷歌就是这样对付微软的,吸取了很多前辈炮灰的经验。

再次,硅谷是一个反派文化盛行的地方,不断的有新的创意冒出,然后有工程师把它实现。公司都是有生老病死,只有不断的跳槽,才能磨练自己,让自己更值钱。创业公司通过期权才能笼络更多的人才。

最后,未来的大公司一定不是现有的公司,大公司的转型是非常困难的,而成本也是很高的。即使是吴军这样的人,也没有看到互联网3.0的模样,而互联网2.0才是雏形。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是技术史的书。而且对于个人的行为有所启发。你的工作未来有前途吗?你的公司的寿命还有多少?你有应对未来的能力吗?

这些思考一直在我心中萦绕,我开始学习了python编程,很苦很难很累,但是不会编程就是未来的文盲。

能站在浪潮之巅的公司,都是那些敢于创新,不断进步的,我相信,人也是一样。

编辑精选:阿米巴经营读后感范文优选八篇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博览群书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能集众家之所长与其身。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一篇读书心得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编辑精选:阿米巴经营读后感范文优选八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阿米巴”又叫变形虫,其身体可以向各个方向伸出伪足,使形体变化不定。因此,“阿米巴”最大的特性是能够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所面临的生存环境。

阿米巴经营模式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个是京瓷会计学),是将领导力培养、现场管理和企业文化这三大企业管理的难题集中起来予以解决的经营模式。其具体做法是将整个公司分割成许多个被称为“阿米巴”的小型组织,每个小型组织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按照一个小企业、小商店的方式进行独立经营。每个阿米巴都是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集生产、会计、经营于一体,就像一个中小企业那样活动,所有经营上的事情都由他们自行运作。

阿米巴模式要求每个人都具备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让各个环节的管理者站在一定高度上看待自己经营的“企业”。研发或生产本身不再是目的,让市场接受并创造出效益才是目标。这里提到的“市场”,其含义比较复杂,有可能是面向客户的营销市场,也有可能是其他工作环节的阿米巴组织,总之,要卖出产品,控制成本,实现盈利。

要实施阿米巴模式,企业需要做很多项准备。首要条件是自上而下的观念转变、具备合理的经营意识并渗透于工作的每个细节:没有了纯粹的生产者或者纯粹的经营者,连生产也变成了经营的组成部分。全员参与,为确保打开市场,要关注品质、研究市场;为确保盈利,策划和总结工作随时都要做投入产出分析。

具备经营意识并不等于经营落了地,还要建立规矩。制度、流程、记录、规范一应俱全。组织架构清晰,协同与联动机制健全,员工清楚该做什么。

体现信任与尊重。阿米巴模式是基于对员工的信任而把每个组织的运营托付给员工,从而建立起一种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基于信任、肯定、尊重、激励才容易调动起员工的内动力,这是阿米巴经营模式能够激发所有员工主动精神的重要原因。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通过学习,让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此书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当代企业家、哲学家第一人,在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用四十年时间成功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经营之道和人生理念。阿米巴经营手法总而言之就是把组织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通过独立核算制加以运作,在公司内部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实现全体员工参与型经营。通过阅读对以下几点道理认识较为深刻。

第一,先做人,后做事。

阿米巴经营提醒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做人准则,树立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幸福,并为社会做贡献的信念,树立公平、公正、正义、勇气、诚实、忍耐、努力、善意、关心、谦虚、博爱等价值观,要时刻约束自己、磨练自己,提高心性,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要懂得“一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具备高度的经营意识和道德规范,这些都将在工作中指导自己应当怎么做好本职工作。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支撑阿米巴经营的“神”之所在,乃“无私”或者说“利他之心”这种道德层面的东西。稻盛和夫自己也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指出,阿米巴经营对于经营者的道德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这一层面的内涵,阿米巴经营是难以发挥预期之效果的。

浙商商道:先做人,后做事。众所周知,浙江商人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近80%出身于农民,他们的产业层次都很低,他们的企业规模都很小,他们属于一群草根人群,但是,他们最终都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见,经商创业需要特殊的资质这种说法在浙商的身上被完全推翻了。那么,浙商的成功主要依靠什么呢?依靠他们踏实的做事态度,诚恳的为人作风。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认为,做企业也好,做员工也好,都应该学会做人。对此,他曾经有一番精辟的论断:“阿里巴巴把80%的MBA开除了,要么送回去继续学习,要么到别的公司去。我告诉他们应先学会做人,什么时候你忘了书本上的东西再回来吧,如果你认为你是MBA就可以管理人,就可以指三道四。所有的MBA进入我们公司以后先从销售做起,六个月之后还能活下来,我们团队就欢迎你。我想给他们多点时间,沉得低才能跳得更远。”

其次,全员参与,伙伴意识,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阿米巴经营以人心为基础开展经营,每一位员工都是主角。稻盛哲学里有“以心为本的经营”“伙伴式经营”“玻璃般透明的经营”及“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等内容。各个阿米巴之间,每一个阿米巴内部的每一位成员,在为自己和自己的阿米巴业绩考虑时,如果缺乏为别人为别的阿米巴以及为企业整体着想的“利他之心”,阿米巴经营将难以推行。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我以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相互配合,相互配合则工作如顺水行舟,反之则如逆水行舟,一个公司好比一艘大船,我们每个员工则都是船上的划浆人,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不愁有做不好的工作。我们不需要小团体,也不需要一团和气,我们需要相互理解、支持和尊重,我们所做的工作不是为了领导,是为了我们的公司能有长足的发展,为了我们自己能有更稳定的收入。在这里我还是要感谢工作中理解我、支持我、配合我工作的各位同仁,特别是财务上几位同志,你们有着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勤奋好学的高贵品质。

十年前,我所在的县连锁公司经营模式算是简单的阿米巴经营雏形,我们把十八个乡镇划分成五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片区经理负责市场管理和营销,销售提成实行单位定额管理,这样以来他们销售越多,提成越多,因为节省下来全是自己的,所以他们尽量把可能发生的费用压缩到最低,但工作热情依旧高涨。我那时也做财务工作,对每个月公司各项费用支出、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及财务报表全部公布上墙,让每一位员工明白我们每个月的经营状况,盈利还是亏损,超额还是差额,超额完成了我们就集体庆祝,差额不足我们就集体及时查找原因。时刻有种被鞭策的感觉。所以那时公司每一年的经济指标都是超额完成。

再次,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使两者差额的附加价值最大化。

就我们公司项目而言,最大利润中心在项目工程成本,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只会影响我们利润多寡,财务决算只是对公司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工程成本将决定整个项目是盈利还是亏损,就我们的项目而言,工程成本占据销售收入的四分之三,期间费用占据销售收入的10%,税负占据销售收入的10%以上,我们几乎没有太多可以留存的利润,我们现在仅有的利润也是存留在待售的尾盘上,剩余的尾盘全部销售了,我们的利润才真正得以实现。

国有企业容易有三高,“成本高、费用高、税负高”,要想克服三高,不是没有可能,我们就要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我们把设计、施工、营销等所有环节的时间周期尽可能压缩到最低,提高资金报酬率,节约了时间成本也就节约了管理费用。阿米巴经营追求经费最小化,我们既然年初已经制定了费用预算,就要参照实行,否则预算将成为一纸空文。希望节约意识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从在坐的第一位做起。我建议把公司每个部门都作为一个利润考核中心,精确核算严格考核,奖优罚劣。现在我们的物业公司严重的入不敷出,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做好下一步小区物业收费和管理工作,如何将支出降低到最小化。我一直坚持物业管理是小区的二次开发的观点,物业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后期楼盘的销售效果。

企业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合同决定经济流程,经济流程决定税收,所以合同是企业的风险源,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工作中我们要不弃余力地斟酌每一个合同的每一个条款。我想强调一下规范经济行为的重要性,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和行行条款日趋规范要求下,我们更应当注意规范经济行为,比如开具发票抬头收付款单位一定要是单位的全称,并加盖发票专用章,不能是单位公司、财务章和其它印章。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你报账的发票不合规,企业就要多缴税,你的付款流程不合规,也将多缴税,根据规定应当物流、票据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甲单位开票款项付到乙单位等诸如此类情形都将让企业在纳税方面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当然,书中还有相当多的人生哲理,以上在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纯属自己粗浅认识,如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以阿米巴经营哲学作为前行的灯塔,培养经营管理的意识,明确个人的定位,致力于公司的发展,共创苏盐置业美好明天。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阿米巴经营》是被称为日本的经营至圣,人生之师的稻盛和夫的力作。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由独到而务实的见解。

所谓的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订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通过这种做法,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稻盛和夫先生在最初创建京瓷公司时,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件事:招收了10名刚从高中毕业的新职员,他们在工作了一年左右,开始熟悉工作的时候,突然跑到稻盛和夫那里要求改善待遇,而且还写了血书,提出了强硬的要求――如果不保证我们的将来,我们就辞职。可稻盛和夫刚开始经营,对经营还没有建立自信,如果为了留住员工而答应保证将来的待遇的话,那是在撒谎。所以稻盛说为了将来的待遇能比大家要求的更好,我会竭尽全力。但年轻的员工根本听不进去。

最后稻盛先生最后一搏,对这些年请员工说:你们如果有勇气离开公司,那为什么没有勇气相信我呢?我用我的生命作赌注,为了大家我会去维护好这个公司。如果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二经营公司,你们可以砍死我。此话一出,最终使10名欲辞职员工回心转意,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京瓷公司。

正是这样的理念,让员工愿意把自己一生托付的公司,稻盛和夫先生能够在40年时间,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阿米巴经营大致有以下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确立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

第二个目的是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

第三个目的是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由于稻盛先生在初期对经营一窍不通,不具备人们常说的常识,稻盛先生就以做人何谓正确这一基准作为公司经营的原理原则。它表现为公平、公正、正义、勇气、诚实、忍耐、努力、善意、关心、谦虚、博爱等,这类全球通用的普遍价值观。这反而让稻盛先生找到了经营中的最重要的原理原则。

正是这种经营中最重要的原理原则,给京瓷公司和稻盛先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近来公司掀起了一股学习“阿米巴”的热流,而我也很荣幸能参与其中。学习了稻盛和夫老先生的《阿米巴经营》,这本书是【理念+算盘】自主经营的书,对于资历尚浅的我来说,拜读此书真的使我受益良多、感慨匪浅。

学习和了解过《阿米巴经营》的人应该都知道阿米巴经营以经营哲学为基础。“以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自行制定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通过彻底的经营权下放,让每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儿,主动参与经营。”虽然中国的企业家的好学精神和聪明才智不言而喻,但面对能够化全员被动为主动,彻底解决企业经营根本问题,却是不知所措。所以纷纷引进阿米巴经营,因此作为中国企业中的一员才能有幸学习到阿米巴经营。众所周知日本与中国的'文化和经济有着巨大的不同,虽然我们都在学习阿米巴经营,但是想完全引进阿米巴经营却有着很大难处。想要阿米巴融入我们的工作当中,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现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每一位员工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自己做自己的主角儿。以公司的荣为荣,以公司的忧为忧。不断提高思想和精神。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在阿米巴经营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经营模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经营道路。

我知道通过看书学习,是无法真正领悟稻盛经营哲学真谛的。要想学习稻盛哲学,除了让自己站在稻盛和夫的角度来体悟,走入稻盛的心灵外,更应该结合自己的经营实践,在做每一个决策的时候都扪心自问,是否偏离了“做人何谓正确”的本真。往后我会继续学习阿米巴经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其实工作,并不是我们用来吃饭的家伙,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磨练心智又是惊喜的一个神奇的地方,如此看来,好好工作,何乐不为呢?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久仰大名,但是初度,感觉并不陌生。因为似乎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都是这样来做的,大企业内部分解成若干小团队,独立核算。海尔是典型的例子,自己对自己的团队项目盈利负责。所以,并不是说阿米巴经营有问题,是我们很多人理解的有问题。

试想,如果仅仅靠读一本书,就能拿来使用,然后建立合理的阿米巴团队,那商业也太简单了,一个伟大的管理模式的学习也太简单了。实际上,任何理论,都不是一本书就能解决的。一本书,只是一个启蒙,让我们初步了解它的概况,然后开启进一步学习。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是合格的,但是,遗憾的是,也仅仅是启蒙,并没有更深入的感想和管路上技巧性的内容。

管理咨询公司及咨询顾问,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有用的,记得当初华为花了很多钱请IBM设计管理方式,成就了华为后来的腾飞,阿米巴管理咨询团队,也帮助了很多企业实现了绩效的增长。所以,如果有可能,进咨询公司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一种管理思维的方式,还有一种方式,是聘请咨询顾问帮助公司来实现管理方式的改进。

在中国,有盛和墅,准备参加,然后进一步学习阿米巴经营及相关管理思维。

实际上本书虽然在实质性的方法上并没有具体建议,但是在思想上,仍然有借鉴意义,例如,书中介绍,成功=能力x热情x思维方式,其中思维方式是100~100分,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取得多少成绩。你对待事物是积极的,你就是正向的,就能取得正向的成就,反之亦然。

其实,何止是工作,生活同样如此,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过的快乐、充实和幸福。

有时候很敬佩日本人,他们对生活,对工作,甚至是对生命充满着敬畏,怀有一颗崇高的使命感来对待一切。这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一个敬畏之心。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这应该是我第二次读《阿米巴经营》,距离第一次读阿米巴快两年了。第一次读是在毕业半年后,作为初入职场的菜鸟,外加公司性质的原因,当时的我并未对阿米巴有很深的感触。再读《阿米巴经营》,我已身入私企,和领导谈薪酬时,领导提到了阿米巴,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尽管最终我还是答应领导先配合她做出方案,恰逢春节假期,我再次翻出了《阿米巴经营》。

第二次读,算得上精读。虽然里面的某些知识对我而言还是有些晦涩难懂,但我还是在书中寻找到了一些宝藏,至少于我而言,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阿米巴经营模式其实就是把一个企业划分成独立经营的小型组织,每个小型组织都有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按单位时间核算,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动力,从而使企业快速发现,达到利润最大化。

首先,要权责分明,制度健全。这一点我的感触比较深,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因为权责不明,有时候找四五个人还找不到负责的人,最终领导一句,如果没人负责你就暂做着,能者多劳,莫名其妙到了你身上,身心疲惫,要么就是一件事情几个人重复做,浪费人力物力。

其次,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培养不是培训,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销售型公司,人员变动较大,公司花时间精力培养好的员工,最终给别人做了嫁衣,一边招人,一边流失,陷入死循环中去。

再者,要有“利他精神”。公司划分为几个部门,以部门为小集体形成一个小团队,然而,往往很多人会为了自己团队的利益,恶性竞争,导致客户流失。

然后,要对阿米巴经营者充分信任、授权,这一点我不做解释,权利太过集中和太过分散都有很大的弊端。

最后,是资产健全管理,资产的健全管理,也意味着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有准确的数据做依据,用数据说话,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单位时间核算。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今年年初我就注意到一则新闻, 已是78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受鸠山由纪夫政府的三顾之请,于2月1日出任已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的CEO。我很奇怪日航为何会选择一个如此高龄的老人来担当这份重任。

简单了解之后,便对稲盛和夫所取得的成就感慨不已。40年的时间他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是目前唯一在世的日本四大经营之圣(另三位分别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

稲盛和夫在接手日航后说:只要注入经营真谛,日航一定能够重生。 稻盛和夫这里说的经营真谛,就是阿米巴经营的一整个现场调节激励员工精神的会计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

拜稲盛和夫所著的《阿米巴经营》一书的阅读,才对阿米巴经营的哲学和理念有了初步地了解,进而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阿米巴经营产生于稲盛和夫创业初期,当时他处处冲在第一线,是研发、制造、技术服务等等的先头兵,可以说是阵阵不落。但是公司扩展成到了100人、200人、300人的规模,他就不能像开始那样冲锋在前了。凭他一人之力,即使他拥有超人无与伦比的体魄,他也不可能阵阵不落了。公司经营管理到底靠什么?他心里明白,公司的发展,不全靠高层管理者的远见卓识,也不能全部依仗总裁的英明果断,而是靠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奋努力把每一个任务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

综合几个因素的考虑,稻盛和夫有一天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既然我一个人能够管理100名员工,而一些中层人员还能管理20、30人,为什么不把公司分解成若干小集体呢?为什么不放权给这些小集体让他们自己管理呢?又为什么不让这些小集体进行独立核算呢?这些小集体,稲盛和夫给它起名为阿米巴。 其实在日语中阿米巴又称变形虫,变形虫最大的特性是能够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所面临的生存环境。

通过阿米巴经营可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确立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第二个目的是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第三个目的是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京瓷公司就是运用这个模式经营的一个成功范例。整个公司由3000多个阿米巴小组构成。每一个阿米巴指的是工厂、车间中形成的最小的工作单位,指的是一个部门、一条生产线、一个班组。每个阿米巴都是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就像一个中小企业那样活动,虽然需要经过上司的同意,但是经营计划、业绩管理、劳务管理等所有经营上的事情都由他们自行运作。

这样一个订单来了,三五个人,二三十个人,甚至100多个人,组成一个行动组(项目组),由这个小组独立开发、落实生产、再交付客户。这个过程完结,这个组织也就解散了。一个人可以参加多个阿米巴组织,在一个项目组里可以当头,在另外一个项目组里可以当兵。员工的多能性,是阿米巴组织的基础。阿米巴组织可以使每个人最大限度地接近一线,减少了层级官僚气息。公司的考核指标直接落实到大大小小的项目组。考核指标里最重要的是毛利指标,利润中心尽量下沉,是阿米巴组织存在的体制保证。

公司由多个独立核算的阿米巴来经营,各个小集体就像是一家家的中小企业,在保持活力的同时,以单位时间核算这种独特的经营指标为基础,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个人能动性,彻底追求附加价值的最大化。目前我们兴业源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摸索和尝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物业服务市场,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快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如何让我们的品牌具有更多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我们设想如果一个个项目的规模能够快速地扩大,公司的规模自然就扩大了。所以今年伊始,我们就要求以各个项目为一个小的团队,转变观念,把每一个都项目当做一个小的公司来经营。这就要求各项目的负责人要有独立核算的意识,长远经营的意识。

由于阿米巴这种经营模式在京瓷和KDDI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要好些企业人士也来效仿在自己的企业里实施阿米巴。对此,稻盛和夫再三申明,阿米巴经营不是人们所称道的,万能的经营诀窍。仅仅模仿阿米巴经营的做法,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其原因在于,阿米巴经营不仅是依托一套独特的经营哲学作为基础,而且是与公司各项制度息息相关的一套整体的经营管理系统。

比如说,阿米巴的经营判断基准不是作为京瓷何谓正确?,更不是作为经营者的我个人何谓正确?,而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因此就具备普遍性,就能够与全体员工所共有。作为人,正义、公正、勤奋、谦虚、正直、博爱等,这些都是从孩童时代起,父母、老师天天教导的最朴实的道理。

的确,如果只是表面效仿阿米巴经营模式,容易做到,但是要做到稲盛和夫所倡导的经营哲学,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就是之所以稲盛和夫能成功,而效仿者很难成功的根本原因。

对此,我希望每一个有志于兴业源发展壮大的各位同仁,都来认真地思考稲盛和夫所倡导的经营哲学,并且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实际,来探索一条使得兴业源能够长远稳步发展的经营之道。同时,像稻盛和夫所推崇的那样,公司的发展要着眼于每一个员工的利益和发展。我也真诚希望我们公司的发展能为每一位员工企业真正的主人创造财富,价值和快乐,真正地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赢。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阿米巴经营》读书笔记

背景:稻盛和夫创建京瓷后,从新产品开发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由他一人负责,当企业发展到200人左右时,他开始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他创建阿米巴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孙悟空在遭受敌军重兵围困时,只要把拔毛一吹,就可以变出自己的“分身”——许多个小孙悟空。他在想企业经营者能否养培育你自己理念一致的“分身”——许多小经营者呢?从而诞生了“阿米巴经营”的理念。

总结:本书主要讲了“阿米巴经营”是如何诞生的;企业经营哲学问题;如何划分阿米巴的组织架构;“单位核算制”的原理及应用;如何打造卓越的团队。

感悟:

稻盛和夫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从创业之初不懂经营到将京瓷和KDDI打造世界500强企业。打造了许多企业实际的管理技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稻盛和夫也是一个睿智的哲学家,在企业管理上提供了许多精妙的思想和管理规范。真正的遵循了“追求正确的做人准则”。

摘录:

①单位时间核算表是现场员工汗水和努力的结晶,是准确反映阿米巴情况的“镜子”。

②提高单位时间核算有三种方法:提高销售额,削减经费开支和缩短时间。

③应该让现场的每一位员工意识到时间的概念,在岗位中形成一种紧迫感和快节奏。

④阿米巴经营就是提倡:不放过任何细小的浪费,把它们都看作是自己的东西。

⑤阿米巴经营是自由度较高的组织体,要求每个成员具备高度的经营意识和道德规范。

⑥阿米巴经营有三个目的:

第一,确立与市场挂钩的部门考核制度;

第二,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第三,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经营。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必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八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心得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读后感1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