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可以增加人生的意义和乐趣,读完作品后,可以把读书感悟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将自己读后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你也许需要"读后感逻辑学"这样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之前有阅读过哲学和逻辑学,按照正式的书面语言表述的话:逻辑学和哲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你也可以将它们定义为一项技能。而我通过比较,个人认为逻辑学理论比哲学更好理解,而且实用性更强,范围也更广。哲学是一门教会你如何认知世界,如何思考。而逻辑学,更像是一个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本书中大概讲述了逻辑学的涵义,表现形式,目的以及非逻辑学的含义,原因和表现形式。通过本书,我对逻辑学的定义就是逻辑,也可称为推理,目的是寻找真相。
然而,逻辑学相比于哲学,它不仅教会你如何思考,还会让你领略到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也是我对本书记忆最深的,也是收获最多的一个板块。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每天都与周边的人事物产生联系。而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产生联系,那么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你需要思考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本书,就像是对新手入门的一本初级教材。在这本书的思维带动下,你会发现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与逻辑学息息相关的。有效的沟通,那就是在明白你的意思下进行思考并做出相应的反馈。这个过程就好似你是一名推论家,你接触社会(假设论点)?D?D搜集材料(论据和推理)?D?D得出结论作出反应(论点成立)。这也可说明逻辑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拿书中提到的举例,比如常见的因果律,避免同义律(指的是一句话中,用词尽量用最精确的,避免含糊其辞),避免过多否定,因为就在西班牙语中,双重否定还是表否定,些许加强语气和强调之义。而英语中是双重否定表肯定。
所以在你与人交流时,这些都是实用性的沟通原则。如果你表意不明,那么对方还需要揣测你的内心,这是一个没有效率,耗费时间长的沟通。更值得强调: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花心思在你的身上。其实当你深入了解以后,你真的会发现逻辑学真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在影响我们,也在我们身上发生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只是没有察觉到,没有特别注意,要说逻辑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最具体和明显的事例,我立马能想到的是:警察,老师,辩论手,律师等等。因为这些例子基本都是靠与人接触,发现和了解问题,并且寻找真相的进程。
综上所述,有时看似难以理解的知识,也是可以慢慢吸收到的,如不能理解,说明自己认知范围有限,那我们就更应该多去搜集资料,揭发真相。最后一句话,是我目前对阅读的一个态度:你不需要掌握每一门知识,但至少会学到另外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因为简单,所以忽视
每个人都应该学点儿逻辑学,逻辑使人存在,情感让人丰满。
推荐这本小书:《简单的逻辑学》,我读完这本书有三个收获:
一是要时刻保留好奇心。
如果长大有一万种好,都被消失的好奇心相消。小时候看什么都新奇,对什么都感兴趣,才有了「十万个为什么」,才有了不断进步;慢慢长大后,怕烦别人,怕自己丢人,于是将自己设置为默认模式,不再对新事物感兴趣,不再想探究所以然,开始对一切习以为常,直到有一天,连寻找其然的动力都消失殆尽。对自己说:天是蓝的是因为它一直是蓝的,火车能跑是因为别人设计的能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是因为领导规定的,房价高是当局者不作为。失去了热情,也失去了观察世界发现的美好。
烦恼源于我们低效或错误的思考,而逻辑学的主题恰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焦虑、人云亦云、憧憬未来却有意忽视当下的真实,而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被强调最多,因为它们简单到让我们视而不见,提醒我们以事实为根基。我们习惯被动接受,慢慢兴趣了无,学习逻辑学,促使我们重新开始多问为什么,重新培养兴趣,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接受失去独立思考。
二是加深了对物质间联系的必然性的理解。
从小时候常听老师说起的「万事万物皆有联系」,到后来学数学的「计算与证明」,都在讲联系和逻辑,那时候知道事物相互依存不孤立存在,也知道证明过程要严谨自洽,但体会不到联系的精妙,理论悬在空中,有形无质。时间往前流,有过经历感受后,当我回头看变化时,方才察觉到其存在,就好像突然间感觉在过去经历过相同的场景,你看不见,却又像空气,无处不在。即便理性与感性结合的人也莫不如此。
以前大家说要理性交流,是完全的,绝对的,是不能接受理性与情感共存的联系,就如那理性呆板的人。倘若真要完全理性,又会被一些人说成不懂变通,不讲感情了,这种矛盾的平衡才最有趣。
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把我们的情感完全剥离出来,即便是短暂的,并进行纯粹理性的论证是不现实的。思想,即便是最纯净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情感的浸染。因为每个思想都是人这种天生的情感动物构思出来的。
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不用强迫自己将情感完全排除在外。
三是对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产生了新理解。
听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生活,因为只是听了。道理是静态的,但生活需要自己体验。「过」是个动词,真去过了,才有可能谈过好。所以,把理论引入到实践里,作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培养习惯,磨炼性格,收获人生。但也不是让我们立即去用,很明显有时间纬度的变化,不过因为太简单反而被忽视。
那些早已经听烦的道理,并非自己经历后总结出来,所以很难有深刻的感受。如果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将来的行为难免门槛过高,阻力较大。但当我们先把它放在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做对照,通过回顾过去,检验假设,用理论引导在现在作出新的选择,从而设想产生不同的结果,以期达成认同,理解道理。当我们再通过实践后理解接受这些原理,再用它们指导即将应对的同一类型问题,并对将来作出合理预测,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回过头看,我们在指导当下预测未来前多做的一步,回顾分析每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儿,就是逻辑学里的归纳法,从特别到一般;然后运用演绎法,依据一般性的必然结论到特别的个体,即指导我们基于特殊情境对未来作出预测,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作出可能有效的应对。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理论要联系实际。还记得培根的话吗?他说: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完整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综合体,你想过好,就从逻辑学开始吧。
好莱坞著名导演、演员、编剧伦纳德·尼莫伊有一句话: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这里结尾,再合适不过了。
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Being Logical)》。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其次,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原因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C接着带来了D……,如图示:A→B→C→D……假设图中D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决事物的正确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逻辑思路走到这里是值得表扬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还不够远。C确实是导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因果链的源头是A,A导致B,B导致C。B和C都是一个过程结果,关于B的问题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够的干预,否则D的问题就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陈院长常提到的“灯不亮了”故事就是一个典型,还有我们所知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者同时指出,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地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呢!
大道至简。简单逻辑其实并不简单。逻辑专家写的本书,十分有逻辑及精简。风格也独特,堪称经典。本书分享方法绝对帮助读者理清思绪。如何从复杂走向简单,其中的逻辑十分重要。因为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逻辑是让人信奉真相的技术。它帮助我们认识真相,逻辑能力的高低与误解产生的概率成反比。
我们面对的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真相又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其中,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逻辑真相,如你猜测的那样,是逻辑学家直接关注的真相形式。逻辑真相仅仅是关乎命题的真理性。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的基础之上的。
以下都是本书逻辑学(人类理性)4个的基本原理笔记及有关的择录:
1. “同一律‖ 表述: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解释 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它由不计其数的个体所组成,并且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事物只能是其本身,而不能是其他什么事物。苹果就是苹果,不会是橙子,也不会是香蕉或者梨子。
2. ‖排中律‖ 表述: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解释 一个事物,它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中间状态。桌上有一盏灯,这句话要么是真要么是假,没有别的可能。我们或许要问:变化过程中的事物怎么解释?介于是与不是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存在吗?答案是:不。没有纯粹的变化,变化都是事物的变化。处于变化中的事物仍然属于事物的范围。一盏仍处于制作过程中的灯还不是灯,只是灯的组成部分已经存在了,灯的“变成”依赖于这些存在的零件。从绝对意义上来说,没有正在变成的事物,从无到有之间没有通道。……,
重申一下,排中律的基本思想是:不存在中间状态。我们所说的“变化中”不是从无到有的通道,而只是目前已存在的事物的内部变化。
3. ‖充足理由律‖表述: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解释 这个原理也可以被称为因果原理。它所体现的内容是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充足根据。这就暗示着宇宙中的事物都不能自我解释,没有什么事物是其自身存在的原因(如果一个事物是其自身存在的原因,这就意味着它要先于自身而存在,这显然是很荒谬的)。一个事物之所以被称为另一个事物,是因为:(1)它解释了为什么另一个事物存在;(2)它解释了为什么另一个事物以这种或那种特定的方式存在,即存在方式的由来。
4. ||矛盾律‖ 表述: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解释 这个原理可以被看作是同一律的延伸,如果X是X(同一律),那么在同一时刻,它就不能是非X(矛盾律)。定语“在同一方面”指的是存在方式。同一时刻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方面既是又不是是不矛盾的。例如,你可以在同一时刻人在纽约,心在3 000千米以外的旧金山。…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其次,基本原理的另一大特点是,它是不能被证明的,…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最好的工具握在不合格的人手中,也不会出现最好的结果。
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当中;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的不同特性。逻辑定义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所定义事物的本质。然而,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不能抓住其本质时,这样的定义我们往往难以给出。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其中,普遍命题有两种形式: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当然,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论证。论证的成败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推理的好坏。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单一确定的结论总是最好的。这只是换句话来说明,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断言是将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联结过程。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能同样清晰地说明同一个事物,最好是选择肯定结构的命题。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条件论证的要点是大前提A→B告诉我们如果A(无论它是什么)成立,那么B也必然成立。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三段论的论证,或者是任何一个论证,如果想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必须达到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它必须有正确的内容,二是它必须有合理的结构。我们已经知道,结构正确、前提错误的论证带来的也是错误的结论。
传统区分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是:演绎论证是从一般到个别,而归纳论证则恰恰相反。这是区分两者的有效方法,但有其局限性。更准确地区分两者的方法是:演绎论证得出的是必然性结论,而归纳论证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演绎论证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我们知道为真的命题(大前提)开始,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小前提到结论)得出原始命题后隐含的是什么。论证展现的是推理的核心——推理的过程;在最简单的形式里,它使我们从一个观点出发并接受另一个观点。只有证据充足的命题可以得出结论。推卸应该承担的责任是道德沦丧,而忍受一切则会使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情绪越紧张,清晰思维、冷静行动的难度就越大。永远不要直接调动人们的情感,要努力使人们自己发现真相。真诚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错误推理通常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方式来战胜正确推理。评判假设的一个基本标准是:命题不能违反矛盾律。换句话说,它不能自相矛盾。…重申一下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论证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论证本身,而不是作出论证的人。很多重要的事物都不能定量衡量,或许我们可以说最重要的事物都不能。例如爱、美丽、善良、公正、自由、和平,等等。避免错误推理的陷阱固然重要,但我们还是应该花更多精力来领会逻辑思维的正确原则,毕竟这是有效思考的前提条件,也是日常生活的行动起点。”
显然,如果能够理解,消化书中上面的干货,一定能够收获更多。感谢译者精彩翻译。
印象最深的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故事。一个客户反应去买冰淇淋的时候,买其他口味的冰淇淋汽车就可以正常发动回家,买香草口味的冰淇淋汽车总是无法正常启动。非常的苦恼。福特的员工到现场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跟客户去实地买冰淇淋的时候发现买香草冰淇淋的时间要比其他的时间要短,因为香草冰淇淋是爆款,冰淇淋店单独设置了柜台,而其他口味的则需要排队时间比较长。为什么从汽车熄火到买香草冰淇淋这段时间汽车无法正常启动,而稍微长一点就可以呢?员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蒸汽锁”,给福特公司汽车的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关于假设思维。是唐朝4个少数民族求亲文成公主,最后松赞干布的使臣禄东赞通过了考验不辱使命。
假设每一个问题都是可解的。这个思维方式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莫大的作用。第三个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思维方式。
机器不转的根源在于油泵没有装过滤器,铁屑混入,导致油泵磨损,吸不上来润滑油,导致轴承苦涩,继而保险丝超负荷,电流太大,保险丝断掉了。
打破砂锅问到底看上去没有那么有技术含量的思维方式只要有的放矢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解决大问题,何乐而不为。
即便作者采用最易理解的方式叙述,对于我这样感性主导的人而言,也略有难度。个别处需要反复读几次才能大概领会其意思,所幸的是最终算是读懂了。属二刷系列干货丛书,没有一点水分的五星书。
本书最重要的两点:告诉读者什么是逻辑,你怎么用。
1逻辑沟通
了解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全神贯注,确认事实,将事实付诸语言,就能实现逻辑的有效沟通。
这其中需要注意:‖说完整的句子‖‖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避免使用双重否定‖‖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等。即要尽量客观,直接,完整,恰当地陈述。
其中,客观——需要警惕别人表达中的形容词,含义宽泛的词(例如爱,善良)和逻辑推理中的多义词;完整——指的是逻辑和内容的完整。逻辑完整可以靠逻辑指示词的帮助。
语言,逻辑,人三者是能够相互塑造的,良好的逻辑反过来可以提升人。
2建立论证
要尽量避免一个论证出发得出多个结论。单一确定的结论总是最好的,因为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
具备了百分百正确的一个前提(不是部分正确;多个都正确的前提择最优),前提结论之间的逻辑相关性,正确结论,就建立了一个逻辑论证。
逻辑论证的目的是要得出真相。特殊场合下,引导听众主动发现真相而非煽动情绪很重要。辩论中不被对方分散论点,转移论点,不被感情扰乱逻辑很重要。因为强烈的情感和清晰的思维是成反比的。
论证中需要注意:价值命题,三段论的中项不周延问题。
最后,这本书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除了逻辑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它让我重新审视,在知识焦虑时代,除了迅速地摄入,应该怎样读书。
“分析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知道事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而是要弄清楚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最终组成一个整体的。用纯粹的数量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如果你已经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质,那么将分解的时钟零件相应组合起来,仍将是时钟。”
获益匪浅(〜 ̄▽ ̄)〜
浅谈生活中逻辑错误
有一个呵呵的故事:当你在街上随意扔掉一个饮料瓶,别人会说你非常没素质,这种人一定不是好人,所以:我=坏人,收废品的阿姨捡起你扔的瓶子,发现瓶盖上写着中奖的消息,她说你是个傻子,所以,我=坏人+傻子,阿姨追上你,要把瓶盖还给你,你说了句“谢谢”,拿走了瓶盖,围观人群说:“收废品阿姨这么辛苦,人又这么好,也不知道给阿姨一点感谢费,真小气”,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最后,你告诉所有人,我只是一个在文章里面的虚构的人,在帮作者做一个社会实验,大家不要围观了,但是所有人都不信,大家觉得你就是个骗子,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骗子。
任何论证在本质上都是前提+结论组成的,但我们实在听过太多的“毋庸置疑”、“别人都说”、“自古以来”,它们取代了“前提”,所以结论都是一厢情愿。如果没有尊重事实的态度,逻辑学只能将你从错误的观念引入更加错误的结论,最后自圆其说,像个傻子一样妄自尊大。
有这么几种错误的判断:
①起点扭曲,从刚开始就给别人下定义、戴帽子,比如先从某人是个骗子开始推理,然后经过分析不断验证自己的结论,最终确定对方是个骗子,用结论验证结论。
②情感推理,在喜、怒、哀、乐期间随心情做判断,比如经常会出现今天觉得十恶不赦之人,明天反而觉得有那么一点可爱。
③民主谬误,大多数人都认为命题是对的,那么就可以说明命题是对的,比如所有人都去买一件商品,我们会不自觉的增加对这件商品的好感,甚至包括审美,就像现在什么小猪佩奇。
④简单判断,当我们选择性地只对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注之时,会做出与整体相悖的判断,比如当我们只看到了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就振振有词的判断他是什么人。
⑤信任偏差,对于我们信任的人,比如亲友、领导、老师,或者我们信任的媒介,比如新闻、电视,它们都可能说谎,或是犯错误,但我们常以此为推理的“前提”。
错误的判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讲,能绕过以上进行判断的我认为可以成为圣人了,即便我们恪守“存天理、灭人欲”的信念,可一旦面对世俗的非黑即白,真理也会苍白无力,所以我认为更应该坚持的是另一套生活的逻辑。
比如酒逢知己千杯少,比如说走就走的旅行,比如你女朋友问你她胖不胖,比如你妈叹息说哎真是年纪大了,比如领导说你有意见尽管提等等等等,求生和逻辑你选哪个。
再比如,老爸下令你听不听,老人摔倒你扶不扶,孩子撒娇你哄不哄,朋友有难你救不救,陌生人有困难你帮不帮,甚至在生死面前,强者应该毫不犹豫的把生的机会让给弱者,这些也没有确定的逻辑支持,但是义不容辞。
知道生命有理由是我们生活的理由,不尽知生命的理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理由。一、为什么要学逻辑学
逻辑学是帮助我们更好思考的学问,为什么要学逻辑学?难道我们的思考系统有问题?难道我们还要怀疑自己的大脑?
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我很聪明啊!怎么看我都比周围大部份人会思考!真实情况我们都陷入了“达克效应”的自嗨里边。
逻辑学是整顿自己思想的武器,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人们获取新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越强的人,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掌握的越牢固,运用就越灵活。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表达思想,思维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思维合乎逻辑,表达才能清楚正确和鲜明生动。
二、什么是逻辑学
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识别有效的推理、论证与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三、怎么学
1.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全神贯注,大部分的错误都是在我们注意力不集中是产生,我们应该认真去聆听对方的表达,区分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主观判定,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了解客观事实,甚至还需要实地考察,因为客观事实是一手资料,而主观判断取决于个人情感和你对他人的互相信任。
其次要区分我们大脑中的固有思维模型,在过往的生活中,我们通过经验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定,这些价值判断很容易影响到我们的逻辑推理论证。错误观念即对客观事物作出偏离其本源的错误反映。没有任何思维模型可以完全脱离客观世界,即便是最荒谬的想法。但是思维模型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可以变得遥远而难以捉摸。错误思维模型已经偏离了事物的本源,它或许不能提供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但却可以反映出产生错误观念的人的精神状态。
最后需要有效的表达
词语被称为语言的基石,而逻辑的基石是命题。因为只有在命题的层面上才涉及真假问题,而逻辑本身就是发现真相并将其从谬误中分离出来的学问。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说完整的句子;2.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3.避免使用双重否定;4.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5.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6.避免闪避式语言;
2.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
逻辑学(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有4个。
同一律:一个事物只能是其本身,而不能是其他什么事物。苹果就是苹果,不会是橙子,也不会是香蕉或者梨子。
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排中律的基本思想是,不存在中间状态。
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在这一周内,我品读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麦克伦尼编撰的《简单的逻辑学》。正如书名所言,他将大众认为晦涩的逻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展现给了大家。作为读者的我品尝这本书,不但体会到了逻辑学的高深,也丝毫没有丧失阅读的兴趣,甘之若饴。
正所谓逻辑原理简单,但是其作用和威力却大得惊人!读完可以看出麦克伦尼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很直接,那就是很多人日常逻辑性不突出,展现出低素质。这是因为他们逻辑思考的能力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所受教育中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会导致很多麻烦的发生。所以这本书在我看来更是一本工具书,没有任何理论教条,也不是正式的教科书。
这本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使读者意识到逻辑学的重要性,在合乎逻辑的思考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通读完之后,作者一共为这本书分了五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为接下来两章如何建立正确逻辑思维的探讨做铺垫。
第二章讲述了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第三章论证了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第四章逐个探讨了非逻辑思维的根源;第五章逐个解释了逻辑谬误的具体形式。在全书第一章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重点刻画了什么是“观念”。观念不是无根之花,对客观事物接触越多。理解越深刻,观念就会越清晰。
我们人的认知啊,大体来说分为三个部分:客观存在的事物、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和我们为它创造的语言。一个真命题的作用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与相应事物的客观事实联结起来;为伪命题就是观念偏离了事物的本源,错误观念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做出一厢情愿的假设的结果,它只能由我们自己负责;而语言的作用就是与观念相匹配,使得沟通清晰有效。
在第二章节,作者向我们展开讨论了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这些属于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数学里的公理一样,不证自明,也没法证明。有一句话我很触动,那就是“任何科学都是由包含基本原理的知识组成的。任何科学的基本原理都是这门科学赖以建立的最基础的事实。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作者同时特别强调“万物终有其根源”,也就是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有理由。之后谈到了联言论证、条件论证和条件论证三种简单的论证形式和著名的“三段论”。
第三四五章我个人认为是全书的重中之重,之前都是为这两章做铺垫。坦白地说,不少内容我以前都有想过,也有过深刻的理性认识。作者的论述让这些逻辑信条更加具体科学,对我来说读来不仅共鸣颇多,更有醍醐灌顶之感。作文之中提及的“中项不周延”、“论证不是争吵”、“真诚的局限性”对我影响颇深。
在前段时间参加的辩论赛我就认识到,辩论双方有时要互换论点进行辩论,很多时候在有限的时间就是煽动情绪,使用技巧为了反对而反对,并无坚持自己的真理可言。这也是我本人不大热爱辩论的原因,没有求真,很难做到让真理越辩越明!
总而言之,在这一周的阅读后,我头脑中的“逻辑”观念,更加地刻骨铭心。可以这么说,倘若我们日常生活中缺乏逻辑的,那必定是“庸人自扰”,面对很多事情都会情绪失控,做不到真正的“不卑不亢”。如何跨越“经历”和“阅历”的一词之差的鸿沟?我想可能这本书就是为我们搭建的桥梁吧。
《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着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常言道:“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书,我们经常会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下一篇相关的作文,这样可以将我们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一点点的记录下来,那么我们该怎么写好一份读后感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最新逻辑读后感1000字合集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改革的逻辑》读后感600字:
花了20多个小时读完了本书,做了150多条笔记,加上查阅历史资料、温习曾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差不多用去50个小时,过程很累,却值得。
改革开放的过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在产权改革、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纠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用了较优的制度、政策组合,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头看觉得轻松,但实际上可谓筚路蓝缕、一路艰辛。有两个极具“特色”的逻辑需要铭记:一是“改革是逼出来的”,这是最基本的经验,顺风顺水的时候说改革,多半是口号,不容易有行动。二是“事后承认主义”,这是万里副总理当年讲的,改革经验绝大多数来自地方,中央主要负责立法承认,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
书中主要篇幅用于总结经验,“中国做对了什么”,介绍成功经验是会让所有人开心的事情,但不要忘了这是一个竞争的世界,弗里德曼曾说:“任何公司获得较高的利润,等于给天下的英雄豪杰发出了邀请函”,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的邀请函已经发出去了,天下英雄要么已经来了(美国和他的朋友们),要么正在来的路上(印度、越南等),更激烈或者说是更残酷的竞争将无可避免。
因此个人认为后面篇幅中对“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的描述,才是更值得看的内容。很感谢作者的睿智与敢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未来会怎样呢?作者很喜欢科斯,把改革总结为交易成本学说在国家层面的伟大实践,很有道理,那“交易成本”可以继续作为观察未来改革成果的一个参考。从现状来看,表象上的资源、人力等成本上涨已是必然,要维持低的交易成本或继续降低交易成本,保持增长的能力,必然只有改革才能达到这样的功效,作者的朋友,同样为经济学家的汪丁丁,在跋中写得就比较直接了:“妨碍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关键环节将主要是政治的而不再主要是经济的。”
但未来到底会怎样,草民也不知啊。
陈志武先生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他撰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虽然讲解了很多东西方的金融发展事件,但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金融究竟是什么逻辑?通读全书,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是资本的逻辑。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成功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
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因此,中国还需要很多的资本化和资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场的逻辑。资本化与市场化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之所以单列市场化,源于陈教授在书中对儒家思想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张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实现人际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买房子缺钱了,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因为亲戚朋友的钱是软约束,没钱可以赖账不还;而银行的钱是硬约束,是需要房产作抵押的,一般赖不得。比较而言,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也为个人空间、个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了基础。
从本质上讲,市场在中国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压制。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各种金融市场出现后,中国人的个人空间终于出现并正在扩大。国内社会各界普遍觉得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而西方文化不重视家庭,或者说西方人对家庭情感看得比中国人淡,陈教授认为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而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当然,传统儒家文化的转型是正在进行时,而且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但不管怎么说,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和法治的体系最终取代传统家庭和儒家文化的体系,则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创新的逻辑。作者在书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媒体上得到的印象似乎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已进入水深火热之中,但从实际的美国社会生活看,都难以感受到或者看到这种危机。也就是说,危机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证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对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影响有限。在分析金融危机的起因时,多数人都将矛头指向了金融创新。作者承认层出不穷的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但这是金融创新的过错吗?作者给予了否定,并认为危机之后美国的消费驱动模式不会终结,相反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要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
关于金融创新,作者认为美国和中国的情况代表了两个极端。在美国,金融创新可以说是完全放开的,出了问题再说,没出问题可以完全自由。而中国则是,如果没有政府批准,任何创新都不行。美国允许自由的金融创新,当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恰恰是通过出现问题,才知道什么地方应该要有监管。中国的金融管制,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代价,实际上这个代价在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千万不要因为美国金融创新出了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说,美国金融的问题是创新过度带来的,那么中国金融可能恰恰是创新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躲过了一次金融危机而暗自高兴。
内容简介:每一个职场人都会为上述问题苦恼,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了解老板的逻辑。老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本书从8个方面入手,条剖缕析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老板的逻辑,并用现实事例给出了超有效的应对方案。使所有职场人了解老板的逻辑,选择正确的工作方式,成为顺应职场需求,赢得高职高薪的职场人。
老板的逻辑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囊括了企业老板和员工关系的8个主要方面:加薪真相、用人真相、评估真相、沟通真相、,责任真相、协调真相、等级真相、决策真相。
老板的逻辑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颠覆传统职场图书从老板角度出发的说教方式,从员工角度出发,揭示老板∕上司的管理思路与决策思维,使基层管理者和员工通过读懂老板∕上司的思路来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到位。
内容简介:本书从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常识和逻辑谈起,为读者化解了竞争、制度、分配、资产负债、创新等一贯专业严肃概念的理解障碍;又从实用主义角度分享了作者对财富的来源、贫困的根源、经济危机、理论的天真等深刻话题的常识反思。作者从常识性角度出发,痛贬思想界、学术界、经济界、管理界化简为繁、故弄玄虚的时弊。他历经长久的思想苦旅,以财富的逻辑和逻辑的财富两个辩证统一的话题统领全书。第一部分是作者谋求财富成功事实经验的分享,是财富的逻辑。第二部分从观念和思维入手,回归财富本原,深涉人性、道德、政治经济,是逻辑的财富。
财富的逻辑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按照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财富”所包含的一切信息,几乎就是“庸俗”的代名词,而过分地强调“直觉”对于发现真谛的作用,不单是对圣人君子的侮辱,而且即使是对于普通俗人,把人的认知能力降低到动物的层级上,也难免遭人诟病。问题是我确信自己是个俗人,就像我确信自己是个男人一样不容置辩,因此我确信自己并没有发现真谛的般若智慧。真、俗二谛本来就是佛家之言,因此作为俗人的我和我们,就只能相信龙树菩萨的抽象解释,而不能虚妄地将它们世俗化。正是基于这些理由,作为俗人的我,用语言文字表达并且企图让常人用常识能够理解的关于财富问题的所有阐释,它所能达到的境界,充其量也只能是俗谛。
财富的逻辑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财富的逻辑》便是这趟思想苦旅的其中一个结果。在一年多断断续续的创作中,有两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我。一是思想学说如何突破时空的局限,明知不能永恒而磨蹭一些时光;二是在寻找财富的逻辑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跌入功利主义的陷阱,以免沦为财富的奴隶。为了突破第一个困扰,我选择了回归本原的道路。尽管难免原则空泛,但窃以为谋万世者必先谋大局,技术细节虽然决定成败,但只有本质的东西才能经受住时间的冲洗。对于第二个问题,掩卷之际仿佛已经不是问题。在普遍贫困的世界,普遍贫困的人们本身就已经是财富的奴隶,《财富的逻辑》费尽心思的目的,无非是为解除人们的镣铐而提供一把粗糙的钥匙,以争取或恢复人们的主人地位。诚然,财富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对于已经富起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们来说,财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对于深受贫穷困扰的普通大众,财富在多数时候首先是目的,其次才能成为改善地位谋求幸福生活的手段。世界和人们并未富裕到可以漠视财富,因此功利主义在可以想象的未来仍然主宰着世界和人们的行为。功利主义在道德王国备受鞭笞,但在现实世界忽略功利主义,则难免天真。恰恰是天真,毁掉了人们改变自身处境的众多努力。
说到读书,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罗辑思维》,这是一本书名,也是一档视频脱口秀的节目。喜欢在空余闲暇的时光听罗胖说书。我觉得这是挺享受的一件事。尽管他的观点不一定全都正确,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个随手即得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时代,如何突破思维瓶颈?
不妨读读《罗辑思维》,作者罗振宇。《罗辑思维》一书是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知识信息量极大,喜笑怒骂;罗胖读书,讲给你听,这里聚合的不仅是精彩内容,更是一群有想法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幽默犀利的语言引导大家摆脱旧方法束缚,增长见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罗胖讲教育的话题,他说这个话题太大了,平时真的借一百个胆子都不敢说,因为学养不够,驾驭不了。但是《罗辑思维》这个节目有个好处,罗胖可以什么都不懂,但是只要知识的生产者、那些书籍的写作者还活着,还在勤奋地工作,他们一旦写出书来,我看得懂,我就能讲地出来,所以我在合适的时候,当合适的知识搬运工。之所以今天我胆儿这么肥,敢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看了这本书,《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就两个:第一个是不公平,第二个,就是它毁灭了一代人的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每个受过中国式教育的人都深知其中三味。
关于教育这一讲,内容庞多,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站搜索,挺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了解一下的,对其中有关创造力的言论,我觉得听来耳目一新,听着似乎觉得哪里不太舒服,但想想确实也有些道理。
创新是一种非常稀缺的人格特征,美国研究创新的学者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统计,比方说把人类历史上很多创新人物给他搁一块,然后一统计,发现一个特征,他们在十岁的时候,有四分之一的人双亲都死去了一个,到了20岁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人双亲死去了一个。说白了,什么意思?就是有奇才异能的、有创造力的人,是家庭不幸福。家庭不幸福,问题家庭的孩子通常是两条路,一条是上街当流氓,杀人、撒谎、吸毒;还有一种,成为我们刚才讲的奇才异能之士。你说哪个概率大?当然是前者概率大了,所以我们在很多研究创造力的时候发现,比方说还有一个实验,人类目前七个领域的最杰出的人,发现一看,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征,这些人跟家庭成员相处有情感障碍,比如说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就愿意独处,这种独处的方式,导致他后来的无数次婚姻一次都不成功,他跟自己的孩子相处得也不好。甘地、弗洛伊德这些人,跟自己的家人都没法相处,这些特征,为什么?因为他怪人嘛!他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很多东西,其实回到一个原点,什么叫创新力,创造力就是这个人是个怪人,甚至在别人看来极端的精神病人,所以很多人说左撇子的人有创造力,你能找到一堆左撇子,毕加索、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这些人都是左撇子,创造力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异类。这话可能不好听,但是你从进化史一看,它就是如此,这就是底牌!
那请问,怎么培养创新力啊?很多学校高举大旗,创造力培养学院,请问怎么培养创造力?要知道“创造力”这个词,它创生出来之后,你就会发现,他既不可测量,也不可识别,更不可培养,如果你能测量、能识别、能培养,那还叫创造力吗?创造力在它发生的那一瞬间,你根本就不知道这叫创造力,比尔盖茨退学的那一刹那,所有同学都嘲笑他是傻子,这才对,他才叫创造力;乔布斯一定是一个性格特异的人,这才叫创造力。
所以如果这样去理解创造力,我们还要培养创造力的话,那教育该怎么转型?很简单,不干涉,不要去试图培养创造力,给选择,造环境,让他想要什么可以更轻易地、低成本得到即可,这就是好的教育。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呢?用一句土话说,伺候地太勤,老想干涉,我看着你,我怎么给你搞点创造力,你怎么知道你能给他创造力呢?我们人类只能搞清楚怎么毁灭创造力,我们现在没有能力搞明白,怎么培养创造力。所以根据郑也夫先生的判断和学术上的研究,等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从智力教育,变成了情商教育,等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从过度干涉地、伺候地太勤的教育,变成一种袖手旁观似的,更温煦的,看故事的,旁观者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读后感800字!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作为美国常春藤名校入校的必备读物,作为一本在写作书单里面备受推崇的工具书,值得让人收藏和阅读。我花了三个小时读完了,感受是:书籍的权威性大概就是小学生五六年级课本程度,内容比较基础,但还是让你了解到一些比较新奇或者颇受感触的概念,比如水平思考法,沉没成本,囚徒困境。
之所以说这本书是小学生的水平,因为书本的内容偏向于概念性叙述,没有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推理。尽管如此,对于一些写作新手,想要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还是有提供了一些不错的建议和方法,就好像在小学我们都是先学习了简单的数学运算,初高中乃至大学才会更快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复杂高等的算术。
本书篇幅不长,不会占用你太多的阅读时间。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为了能快速认识梳理文章的结构框架,我决定现买现卖的使用本书的方法之一的思维导图来梳理书本的内容。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从我的理解来说,这些内容中的方法论都可能在以后某一天,能拿来指导生活,工作,或者写作的梳理事件,想出解决办法的方式,或者能够权衡利弊做出事情的正确选择。
如第二章的思维导图,因它对系统性和发散性的处理关系都比较强,我想对于后续的写作,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来指导,于文章大纲的列举,文章内容的发散,文章结构的布置应该都会有很好的引导和梳理作用。决策树的方法和思维导图比较类似,在优劣分析或者关系型逻辑的分析中非常有用。
我有时候倾向于纠结和过于依赖前期投入,结果导致事态发展总是事倍功半。如买来了不合适的护肤品和彩妆,总想着都花了钱了,继续使用,哪知脸部越来越油,肌肤越发敏感的想挠挠;特辣小龙虾,非得要硬着头皮不考虑身体素质吃撑肚皮,第二天就上火喉咙肿痛。。。诸如此类,尽管这些只是小事情,但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浪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钱财成本。假如企业在面临决策时总是考虑着前期的投入不能打水漂,结果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管理成本。本书提出“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对后续事件的决策”,尽管从情感上会很难割舍,但是理性上,我们应该忽略沉没成本,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这种程度上,《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可以作为一本指导解决方法的初级工具书。
《简单的逻辑学》
一、定义:逻辑学是通过论证推理来反映客观事物规律(发现真相)的一门科学。
①逻辑是发现真相并将其从谬误中分离出来的学问。
②合乎逻辑是要合乎真相。
二、事实/观念/语言
1.事实分类:客观事实(形式:事物/事件)和主观事实;
2.观念:定义:大脑对事物的描摹,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我们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
3.人类认知由3部分组成:
①客观存在的事物;
②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③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此才能与他人交流。
备注:1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顺畅交流。
2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沟通就越清晰、有效。
3语言的基石是词语,逻辑的基石是命题。
三、语言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1.说完整的句子;
2.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
3.避免双重否定;
4.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备注:语言逻辑应该以事实逻辑为基础。——路易斯.D.布兰代斯
四、论证
1.论证的目的:1得出正确的结论;2说服听众接受。
2.论证包含2要素:1前提;2结论。
①前提的标准:真实性、力度(相关度)
②结论的要求:反映前提的量(全称/特称)与质(肯定/否定)。
3.论证的分类:
①演绎论证: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②归纳论证:特称命题组合的系列证据。
③区别:演绎得出必然性结论,归纳得出可能性结论
看完这本书,最大感受是相见恨晚。陈教授出版这本书出版的太晚了。如果早在几年前能看到这本书,恐怕本人就不会做出提前还房贷的决定了,现在可能就是拥有几套房子的业主了。
二、两方面评价:
1、积极的方面: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金融的本质做了一个经典的阐述。个人印象最深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钱、资本及财富的三大关系;二是国家财富、企业资产与收益、个人未来收入、土地和自然资源四大资本来源;三是市场化、私有化、法治化等资本化三大助推因素。
2、不足的方面:一是关于孝道文化的阐述有偏激之嫌。有孝心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家庭道德,随着社会发展的特别是市场化的发展可能会在孝心表达的形式、方式上发生变化,但绝不是不再要孝道,终结或淘汰孝道文化,而应该是在文化体系的部分内容上发生变化,但人应有孝心的根本要求不应改变。
二是对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陈教授一语中的,指出是因为委托与代理的链条太长、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而导致而成,但对如何防范和治理金融危机,特别是对我国在今后大力发展金融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并未提出系统、具体、专业的对策与举措。
三、三层面反思
1、对于国家层面:一是金融的发展会带来财富的增长,我们国家的金融化程度还很低,国家应围绕三大助推因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升资本化水平;二是国富不如民富,国家应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少征税,藏富于民,把钱留给国民投资创业。
2、对于公司层面:一是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要认清形势趋势,紧抓大好时机,借势实现跨越发展。二是要学会把企业资产与未来收益资本化,让企业自身更富有,更有实力。
3、对于个人层面:一是要学会用将个人未来收入资本化的手段来增加个人财富,均衡使用、享用个人财富。二是为了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或者提高未来收入水平,避免因年龄等原因而贬值或加快贬值速度,我们应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工作,用我们的才华与智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公司基业常青,我们的未来收入才有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学习,丰富个人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去应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避免资本化的前提、基础出现偏差。
四、四点延伸思考:
1、我们应当购买什么样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发达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靠投机,但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购买公司未来收益较大且确定性较高的股票,应当搞价值投资。
2、陈教授关于价值的理论对马克思资本论关于价值的经典论述提出了挑战,应如何来理解和看待?
3、公司在资本化、金融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地位将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企业人,我们倍感自豪,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即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会对公司这一企业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与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4、要正确对待财富。正如《财富如水》中所言,财富与水有着许多共性,都可流动,都有可能会蒸发或挥发,甚至被冻结。最重要的一点,水有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水喝人会渴死,但喝多了则会撑死或毒死,财富亦是如此。我们要明财性,审财情,结财缘,还财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之亦有道。
「20xx-09」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整个“上瘾”的过程,所以或多或少对于流程中每个阶段的特征都有点感悟,而且这本书的大部分理论在别的书里都大概看过了,以至于在看的过程中没有太多惊喜,回头想想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直接看书评记重点呢,哎……不过好在书中写清楚了整个流程,用这整个流程去思考生活中的软件或业务,还是挺有收获的,算是有好有坏吧,所以给了三星。
以下是笔记:
②内部触发:当驱动用户经历一整套循环之后,外部触发不再发挥作用。这时需要了解用户的烦恼所在,找到情感层面的软肋或困扰,帮助解决问题,使用户成为铁杆粉丝。所以内部触发是情绪引发的自动反应,负面情绪往往可以充当内部触发
给产品附加“无穷的多变性”有助于人们保持持久的乐趣
(5)投入
人会投入越多越喜爱,会尽力和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也会自我调和矛盾,比如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投入分为时间、金钱和感情,反面的投入即沉没成本,人们为了消除沉没成本,也会继续行动下去。所以建议从小而简单的任务开始,之后逐步增加任务难度,当用户在产品中储存了价值他就更容易成为回头客
浅谈生活中逻辑错误
有一个呵呵的故事:当你在街上随意扔掉一个饮料瓶,别人会说你非常没素质,这种人一定不是好人,所以:我=坏人,收废品的阿姨捡起你扔的瓶子,发现瓶盖上写着中奖的消息,她说你是个傻子,所以,我=坏人+傻子,阿姨追上你,要把瓶盖还给你,你说了句“谢谢”,拿走了瓶盖,围观人群说:“收废品阿姨这么辛苦,人又这么好,也不知道给阿姨一点感谢费,真小气”,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最后,你告诉所有人,我只是一个在文章里面的虚构的人,在帮作者做一个社会实验,大家不要围观了,但是所有人都不信,大家觉得你就是个骗子,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骗子。
任何论证在本质上都是前提+结论组成的,但我们实在听过太多的“毋庸置疑”、“别人都说”、“自古以来”,它们取代了“前提”,所以结论都是一厢情愿。如果没有尊重事实的态度,逻辑学只能将你从错误的观念引入更加错误的结论,最后自圆其说,像个傻子一样妄自尊大。
有这么几种错误的判断:
①起点扭曲,从刚开始就给别人下定义、戴帽子,比如先从某人是个骗子开始推理,然后经过分析不断验证自己的结论,最终确定对方是个骗子,用结论验证结论。
②情感推理,在喜、怒、哀、乐期间随心情做判断,比如经常会出现今天觉得十恶不赦之人,明天反而觉得有那么一点可爱。
③民主谬误,大多数人都认为命题是对的,那么就可以说明命题是对的,比如所有人都去买一件商品,我们会不自觉的增加对这件商品的好感,甚至包括审美,就像现在什么小猪佩奇。
④简单判断,当我们选择性地只对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注之时,会做出与整体相悖的判断,比如当我们只看到了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就振振有词的判断他是什么人。
⑤信任偏差,对于我们信任的人,比如亲友、领导、老师,或者我们信任的媒介,比如新闻、电视,它们都可能说谎,或是犯错误,但我们常以此为推理的“前提”。
错误的判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讲,能绕过以上进行判断的我认为可以成为圣人了,即便我们恪守“存天理、灭人欲”的信念,可一旦面对世俗的非黑即白,真理也会苍白无力,所以我认为更应该坚持的是另一套生活的逻辑。
比如酒逢知己千杯少,比如说走就走的旅行,比如你女朋友问你她胖不胖,比如你妈叹息说哎真是年纪大了,比如领导说你有意见尽管提等等等等,求生和逻辑你选哪个。
再比如,老爸下令你听不听,老人摔倒你扶不扶,孩子撒娇你哄不哄,朋友有难你救不救,陌生人有困难你帮不帮,甚至在生死面前,强者应该毫不犹豫的把生的机会让给弱者,这些也没有确定的逻辑支持,但是义不容辞。
知道生命有理由是我们生活的理由,不尽知生命的理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理由。当我们看完作者写的作品后,一定会被其情节所震撼,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去回忆、归纳、梳理。想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写作品的读后感吗?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读后感逻辑学,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印象最深的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故事。一个客户反应去买冰淇淋的时候,买其他口味的冰淇淋汽车就可以正常发动回家,买香草口味的冰淇淋汽车总是无法正常启动。非常的苦恼。福特的员工到现场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跟客户去实地买冰淇淋的时候发现买香草冰淇淋的时间要比其他的时间要短,因为香草冰淇淋是爆款,冰淇淋店单独设置了柜台,而其他口味的则需要排队时间比较长。为什么从汽车熄火到买香草冰淇淋这段时间汽车无法正常启动,而稍微长一点就可以呢?员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蒸汽锁”,给福特公司汽车的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关于假设思维。是唐朝4个少数民族求亲文成公主,最后松赞干布的使臣禄东赞通过了考验不辱使命。
假设每一个问题都是可解的。这个思维方式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莫大的作用。第三个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思维方式。
机器不转的根源在于油泵没有装过滤器,铁屑混入,导致油泵磨损,吸不上来润滑油,导致轴承苦涩,继而保险丝超负荷,电流太大,保险丝断掉了。
打破砂锅问到底看上去没有那么有技术含量的思维方式只要有的放矢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解决大问题,何乐而不为。
《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着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Being Logical)》。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其次,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原因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C接着带来了D……,如图示:A→B→C→D……假设图中D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决事物的正确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逻辑思路走到这里是值得表扬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还不够远。C确实是导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因果链的源头是A,A导致B,B导致C。B和C都是一个过程结果,关于B的问题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够的干预,否则D的问题就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陈院长常提到的“灯不亮了”故事就是一个典型,还有我们所知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者同时指出,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地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呢!
在《逻辑学》的第一版序言的开篇中,黑格尔陈述了形而上学崩溃解构的事实――“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就已经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黑格尔把形而上学的这种解构归因于康德哲学,他认为康德哲学断定知性不可超越经验,否则认识能力将变成只不过产生脑中幻影的理论的理性,这种说法排斥了思辨的思维,并且迎合了世俗智慧的需要。黑格尔对这种做法表示了明显的不满,他用他那独有的口吻说到: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在昏暗被驱散以后,也就是反观内照的、幽暗无色的精神劳作消散以后,存在好像化为欢乐的花花世界了,大家知道,花是没有黑色的。”
接着,黑格尔论述了逻辑学的状况――与形而上学一样,逻辑学的遭遇也是极为惨淡――虽然逻辑学由于其实用的缘故而被容纳于科学之列,但是逻辑的形态和内容却在流传中逐步被改变,并且,在科学与现实中生长出来的新精神也并没有在逻辑中显出痕迹。
但是,在这种沮丧与颓然的状况之外,黑格尔也看到了新的希望,他认为新的观念、思想是不可抗拒的,尽管它会处处受到旧有观念的持有者的冷漠和反对,但是它必然战胜并且取代旧有的思想――
“假如精神的实质形式已经改变,而仍然想保持旧的教育形式,那总归是徒劳;这些旧形式是枯萎的树叶,它们将被从根株发生的新蓓蕾挤掉。”
与此同时,黑格尔也敏锐地看到,新的思想不由于害怕、由于畏惧,仅仅只抓一个空洞的形式,而是迫切地需要材料的加工和提炼。新的思想要获得并保持含蕴而未展开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使其原则成为科学。
而对于逻辑学这门科学,由于多年的工作也不能完成使它成为真正的形而上学或纯粹的思辨哲学的理想,所以黑格尔断定,逻辑学要有一个从头开始的改造,其基本看法是哲学必须从自身的内容的本性出发,由内容的反思建立并产生出其内容的规定本身,而不能依靠其他的任何东西――“哲学,由于它要成为科学......它既不能从一门低级学科,例如数学那里借助方法,也不能听任内在直观的断言,或使用基于外在反思的推理,而这只能是在科学认识中运动着的内容的本性,同时,正是内容这种自己的反思,才建立并产生内容的规定本身。”
在接下来的一大段阐述中,黑格尔阐述了这种观点的具体内涵,论述了知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以及作为知性与理性的更高层次――精神是如何从无出发而产生出有,又是如何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规定性中给予自己以自身同一性的。只有沿着这个进路,哲学才能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知性作出规定并坚持规定:理性是否定的和辩证的,因为它将知性的规定消融为无;它又是肯定的,因为它产生一般,并将特殊包括在内。正如知性被当作一般理性分出来的某种分离物那样,辩证的理性通常也被当作从肯定的理性分出来的某种分离的知性,它比知性、理性两者都高。精神是否定物,这个否定物既构成辩证的.理性的质,也构成的知性的质:――精神否定了单纯的东西,于是便建立了知性所确定的区别;而它却又消解了这种区别,所以它是辩证的。但是精神并不停留于无这种结果之中,它在那里又同样是肯定的,从而将前一个单纯的东西重新建立起来,但这却是一般的东西,它本身是具体的;并不是某一特殊的东西被概况在这个一般的东西之下,而是在进行规定及规定的消融中,那个特殊的东西就已同时规定了自身。这种精神的运动,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这个规定性给自己以自身同一性,因此精神的运动就是概念的内在发展:它乃是认识的绝对方法,同时也是内容本身的内在灵魂。――我认为,只有沿着这条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哲学才能够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
紧接着,黑格尔论述了科学与逻辑的关系(他称之为“精神现象学”):一方面,意识作为具体的而又被拘束于外在的知的精神,它的前进运动完全是以构成逻辑内容的纯粹本质的本性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意识作为显现着的精神,它自己在途程中解脱了它的直接性和外在具体些之后,就变成了纯知,纯知以那些自在自我的纯粹本质自身为对象,这就是纯思维,即思维其本质的精神,而纯知的自身运动也就是它的精神生活,科学就是通过这种精神生活而构成的,并且也是这种精神生活的陈述。
最后黑格尔提及了《逻辑学》在其哲学体系的地位:原本逻辑学与哲学是一同作为《科学体系》(后改名为《哲学全书》)的第二部分出版的,但是由于逻辑学不断的补充、扩大,不得不使之独立问世,而构成了《精神现象学》的第一续编。
因为简单,所以忽视
每个人都应该学点儿逻辑学,逻辑使人存在,情感让人丰满。
推荐这本小书:《简单的逻辑学》,我读完这本书有三个收获:
一是要时刻保留好奇心。
如果长大有一万种好,都被消失的好奇心相消。小时候看什么都新奇,对什么都感兴趣,才有了「十万个为什么」,才有了不断进步;慢慢长大后,怕烦别人,怕自己丢人,于是将自己设置为默认模式,不再对新事物感兴趣,不再想探究所以然,开始对一切习以为常,直到有一天,连寻找其然的动力都消失殆尽。对自己说:天是蓝的是因为它一直是蓝的,火车能跑是因为别人设计的能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是因为领导规定的,房价高是当局者不作为。失去了热情,也失去了观察世界发现的美好。
烦恼源于我们低效或错误的思考,而逻辑学的主题恰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焦虑、人云亦云、憧憬未来却有意忽视当下的真实,而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被强调最多,因为它们简单到让我们视而不见,提醒我们以事实为根基。我们习惯被动接受,慢慢兴趣了无,学习逻辑学,促使我们重新开始多问为什么,重新培养兴趣,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接受失去独立思考。
二是加深了对物质间联系的必然性的理解。
从小时候常听老师说起的「万事万物皆有联系」,到后来学数学的「计算与证明」,都在讲联系和逻辑,那时候知道事物相互依存不孤立存在,也知道证明过程要严谨自洽,但体会不到联系的精妙,理论悬在空中,有形无质。时间往前流,有过经历感受后,当我回头看变化时,方才察觉到其存在,就好像突然间感觉在过去经历过相同的场景,你看不见,却又像空气,无处不在。即便理性与感性结合的人也莫不如此。
以前大家说要理性交流,是完全的,绝对的,是不能接受理性与情感共存的联系,就如那理性呆板的人。倘若真要完全理性,又会被一些人说成不懂变通,不讲感情了,这种矛盾的平衡才最有趣。
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把我们的情感完全剥离出来,即便是短暂的,并进行纯粹理性的论证是不现实的。思想,即便是最纯净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情感的浸染。因为每个思想都是人这种天生的情感动物构思出来的。
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不用强迫自己将情感完全排除在外。
三是对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产生了新理解。
听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生活,因为只是听了。道理是静态的,但生活需要自己体验。「过」是个动词,真去过了,才有可能谈过好。所以,把理论引入到实践里,作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培养习惯,磨炼性格,收获人生。但也不是让我们立即去用,很明显有时间纬度的变化,不过因为太简单反而被忽视。
那些早已经听烦的道理,并非自己经历后总结出来,所以很难有深刻的感受。如果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将来的行为难免门槛过高,阻力较大。但当我们先把它放在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做对照,通过回顾过去,检验假设,用理论引导在现在作出新的选择,从而设想产生不同的结果,以期达成认同,理解道理。当我们再通过实践后理解接受这些原理,再用它们指导即将应对的同一类型问题,并对将来作出合理预测,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回过头看,我们在指导当下预测未来前多做的一步,回顾分析每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儿,就是逻辑学里的归纳法,从特别到一般;然后运用演绎法,依据一般性的必然结论到特别的个体,即指导我们基于特殊情境对未来作出预测,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作出可能有效的应对。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理论要联系实际。还记得培根的话吗?他说: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完整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综合体,你想过好,就从逻辑学开始吧。
好莱坞著名导演、演员、编剧伦纳德·尼莫伊有一句话: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这里结尾,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一周内,我品读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麦克伦尼编撰的《简单的逻辑学》。正如书名所言,他将大众认为晦涩的逻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展现给了大家。作为读者的我品尝这本书,不但体会到了逻辑学的高深,也丝毫没有丧失阅读的兴趣,甘之若饴。
正所谓逻辑原理简单,但是其作用和威力却大得惊人!读完可以看出麦克伦尼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很直接,那就是很多人日常逻辑性不突出,展现出低素质。这是因为他们逻辑思考的能力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所受教育中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会导致很多麻烦的发生。所以这本书在我看来更是一本工具书,没有任何理论教条,也不是正式的教科书。
这本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使读者意识到逻辑学的重要性,在合乎逻辑的思考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通读完之后,作者一共为这本书分了五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为接下来两章如何建立正确逻辑思维的探讨做铺垫。
第二章讲述了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第三章论证了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第四章逐个探讨了非逻辑思维的根源;第五章逐个解释了逻辑谬误的具体形式。在全书第一章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重点刻画了什么是“观念”。观念不是无根之花,对客观事物接触越多。理解越深刻,观念就会越清晰。
我们人的认知啊,大体来说分为三个部分:客观存在的事物、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和我们为它创造的语言。一个真命题的作用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与相应事物的客观事实联结起来;为伪命题就是观念偏离了事物的本源,错误观念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做出一厢情愿的假设的结果,它只能由我们自己负责;而语言的作用就是与观念相匹配,使得沟通清晰有效。
在第二章节,作者向我们展开讨论了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这些属于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数学里的公理一样,不证自明,也没法证明。有一句话我很触动,那就是“任何科学都是由包含基本原理的知识组成的。任何科学的基本原理都是这门科学赖以建立的最基础的事实。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作者同时特别强调“万物终有其根源”,也就是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有理由。之后谈到了联言论证、条件论证和条件论证三种简单的论证形式和著名的“三段论”。
第三四五章我个人认为是全书的重中之重,之前都是为这两章做铺垫。坦白地说,不少内容我以前都有想过,也有过深刻的理性认识。作者的论述让这些逻辑信条更加具体科学,对我来说读来不仅共鸣颇多,更有醍醐灌顶之感。作文之中提及的“中项不周延”、“论证不是争吵”、“真诚的局限性”对我影响颇深。
在前段时间参加的辩论赛我就认识到,辩论双方有时要互换论点进行辩论,很多时候在有限的时间就是煽动情绪,使用技巧为了反对而反对,并无坚持自己的真理可言。这也是我本人不大热爱辩论的原因,没有求真,很难做到让真理越辩越明!
总而言之,在这一周的阅读后,我头脑中的“逻辑”观念,更加地刻骨铭心。可以这么说,倘若我们日常生活中缺乏逻辑的,那必定是“庸人自扰”,面对很多事情都会情绪失控,做不到真正的“不卑不亢”。如何跨越“经历”和“阅历”的一词之差的鸿沟?我想可能这本书就是为我们搭建的桥梁吧。
一、为什么要学逻辑学
逻辑学是帮助我们更好思考的学问,为什么要学逻辑学?难道我们的思考系统有问题?难道我们还要怀疑自己的大脑?
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我很聪明啊!怎么看我都比周围大部份人会思考!真实情况我们都陷入了“达克效应”的自嗨里边。
逻辑学是整顿自己思想的武器,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人们获取新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越强的人,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掌握的越牢固,运用就越灵活。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表达思想,思维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思维合乎逻辑,表达才能清楚正确和鲜明生动。
二、什么是逻辑学
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识别有效的推理、论证与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三、怎么学
1.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全神贯注,大部分的错误都是在我们注意力不集中是产生,我们应该认真去聆听对方的表达,区分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主观判定,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了解客观事实,甚至还需要实地考察,因为客观事实是一手资料,而主观判断取决于个人情感和你对他人的互相信任。
其次要区分我们大脑中的固有思维模型,在过往的生活中,我们通过经验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定,这些价值判断很容易影响到我们的逻辑推理论证。错误观念即对客观事物作出偏离其本源的错误反映。没有任何思维模型可以完全脱离客观世界,即便是最荒谬的想法。但是思维模型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可以变得遥远而难以捉摸。错误思维模型已经偏离了事物的本源,它或许不能提供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但却可以反映出产生错误观念的人的精神状态。
最后需要有效的表达
词语被称为语言的基石,而逻辑的基石是命题。因为只有在命题的层面上才涉及真假问题,而逻辑本身就是发现真相并将其从谬误中分离出来的学问。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说完整的句子;2.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3.避免使用双重否定;4.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5.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6.避免闪避式语言;
2.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
逻辑学(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有4个。
同一律:一个事物只能是其本身,而不能是其他什么事物。苹果就是苹果,不会是橙子,也不会是香蕉或者梨子。
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排中律的基本思想是,不存在中间状态。
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书是人的心理,读是探索心里的方法,读后感是了解心里的结果。当我们因为受到作者写的作品的启发,产生了新的想法时,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读书的读后感用文字写一下。那么,关于写作品读后感你了解多少呢?栏目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着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随意乱点我硬盘里那个充斥着需要我静下心来细细整理的文件夹时,有两个G的青岛之行被我点到了,而思绪也随之飘远。自负点的说,一直以来我都自诩不缺乏发散思维的能力。问题就是往往思绪太飘忽了,考虑过的东西过后还可能会困扰我。Boker的作用之一就显示与此了: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把随意飘忽的想法逻辑的梳理一下并一字一句的录入其中,耗时耗力啊。现在就把看了那个“青岛之行”文件夹之后随意飘出来的想法大概归纳一下,并随意阐述下吧。
飘到过的地方:
1. 看到照片上的笑脸,在对比记忆中当时的心情,感觉照片上的欢愉总是那么不真实。这也是我喜欢时不时翻看照片的原因吧。
2. 那个文件夹里最多也就是承载了我3天的经历和记忆,现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悠久与漫长——原来难以想象的短时间内竟可以发生这么多事。再对比出国读硕的一年时间,本还觉得这么多时间的刻苦只换来这么短的时间进行深造,有些可惜。细想一下,08年一年,算上大把大把混混沌沌的时间,我依然成长了许多。那如果是把我扔在一个惨烈竞争的环境呢?或许就是脱胎换骨了。还是李老师说的好: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夸大自己十年后的成就,却小瞧自己在一年内可以取得的成绩。
3. 那个待整理的文件夹躺在硬盘里已经有许久了,总是不经意间被我拾起却一直没有被整理完毕。总会太多东西去忙,也可以叫成是永久的惰性吧。
4. 还记得之前一次看“赢在南农”的活动照片时,就惊讶于当时人们的状态与现在之比的差距之大。现在还是有这个感觉。不过都有刘的关系,看起来别有了一番滋味。美玲的短信曾经说她感谢我看着她们这群小女生的成长,当时付之一笑——自己何曾如此伟大?现在却渐渐有了些味道。很有幸能时不时见证一些身边朋友的成长与离去,惊奇和感伤,但尤其是参与其中时还是有种自豪感由心底而升,为我,更是为他们!或许也就只有时而太过冷静的我,能时而思索于此,并且从中品味中别样的欢愉吧:自己的梦想最多还在路上,但看着别人实现的时候真的是一种享受!再说到今晚还没见的秋平,心里升腾起的总有亲切和钦佩,愿我能再次有幸见证一段成长,一个传奇吧。
这几个算是我又重新思考后,精选出来的几个有深度的发散吧。今天终于是把《简单的 逻辑学》读完了,有感触,但太难下笔。在读一遍后会好很多吧。不过读完了书,联系前天看杂志的一片文章后,还是有直接易于表达的想法的。作者强调的是逻辑学的应用,然而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书的体系构架确实显示了他的逻辑性。但宣扬的东西在我看来还是过于理性了,有僵化思维之嫌。综合一下,对于一个命题、事物或事件先随我思绪飘荡后再挑几个逻辑的思考下应该是最为优化的解决之道了。
反思一下,对于整体宏观事件的逻辑把握能力还欠缺,多锻炼会好些吧。
即便作者采用最易理解的方式叙述,对于我这样感性主导的人而言,也略有难度。个别处需要反复读几次才能大概领会其意思,所幸的是最终算是读懂了。属二刷系列干货丛书,没有一点水分的五星书。
本书最重要的两点:告诉读者什么是逻辑,你怎么用。
1逻辑沟通
了解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全神贯注,确认事实,将事实付诸语言,就能实现逻辑的有效沟通。
这其中需要注意:‖说完整的句子‖‖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避免使用双重否定‖‖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等。即要尽量客观,直接,完整,恰当地陈述。
其中,客观——需要警惕别人表达中的形容词,含义宽泛的词(例如爱,善良)和逻辑推理中的多义词;完整——指的是逻辑和内容的完整。逻辑完整可以靠逻辑指示词的帮助。
语言,逻辑,人三者是能够相互塑造的,良好的逻辑反过来可以提升人。
2建立论证
要尽量避免一个论证出发得出多个结论。单一确定的结论总是最好的,因为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
具备了百分百正确的一个前提(不是部分正确;多个都正确的前提择最优),前提结论之间的逻辑相关性,正确结论,就建立了一个逻辑论证。
逻辑论证的目的是要得出真相。特殊场合下,引导听众主动发现真相而非煽动情绪很重要。辩论中不被对方分散论点,转移论点,不被感情扰乱逻辑很重要。因为强烈的情感和清晰的思维是成反比的。
论证中需要注意:价值命题,三段论的中项不周延问题。
最后,这本书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除了逻辑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它让我重新审视,在知识焦虑时代,除了迅速地摄入,应该怎样读书。
“分析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知道事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而是要弄清楚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最终组成一个整体的。用纯粹的数量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如果你已经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质,那么将分解的时钟零件相应组合起来,仍将是时钟。”
获益匪浅(〜 ̄▽ ̄)〜
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Being Logical)》。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其次,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原因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C接着带来了D……,如图示:A→B→C→D……假设图中D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决事物的正确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逻辑思路走到这里是值得表扬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还不够远。C确实是导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因果链的源头是A,A导致B,B导致C。B和C都是一个过程结果,关于B的问题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够的干预,否则D的问题就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陈院长常提到的“灯不亮了”故事就是一个典型,还有我们所知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者同时指出,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地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呢!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1000字:
看到这样一句话:除了时间管理,我们还应该关注精力管理。不过很惭愧,无论是时间管理,还是精力管理,我都没有做好。我说一下我的尝试。
在少数派的一篇文章里,我认识了“精制碳水”这个名词,也意识到精力管理这个概念。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中午一顿美味的午餐后,就开始十分疲倦,然后开始午睡。但是,我们的午睡体验往往很差,下午要是没课,一不小心一个下午就睡过去了,要是下午有课,起床那个瞬间又会极其难受。不可否认,午睡对我们恢复下午的精力非常必要,但是午睡又很难控制。
由于亚洲食物普遍含有较多精制碳水,我们一顿午饭后,这些精制碳水消化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导致犯困。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对这个星期的餐食做了一个尝试:
早上:吐司+香蕉+牛奶/果汁
中午:三明治+香蕉+咖啡
下午:蔬菜沙拉
一个星期下来,不知是咖啡的原因还是因为减少精制碳水的摄入,这确实让我中午没有那么犯困了,但是这让我更早开始饥饿。另外,我觉得这可能对我来说,节约的时间大于增加的精力,这让我不用到食堂慢慢排队。除了沙拉需要点外卖,需要耽误一点上下楼取餐的时间。
另外,尽管中午没有往常那么犯困了,但是不代表不需要午睡了。但是上床睡觉容易贪睡,我开始在书桌上趴在睡,然后10几分钟后就会因为手麻,脚麻而醒来,并且由于眼球受到压迫,醒来还要几分钟恢复视力,不由觉得自己有些本末倒置了。
让我最为头疼的不是午睡,而是晚睡。我有天尝试睡前不玩手机,结果1个小时没有睡着,不得将手机继续拿起,在刷手机中不知觉睡去。这几天一直都没有做到早睡早起,浪费了不少早上的大好时光。
在少数派有看到另一篇文章《对某些人而言,学会睡觉比任何事都难》。其实我觉得睡觉对任何人都不难,难的是管理睡眠,在该睡的时候,能快速入睡,在不该睡的时候,不要犯困。
《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小书”,就页码而言不到200页,我却花了6天才读完。反映了我在阅读上并没那么投入。其实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觉得比较熟悉,因为在离散数学中的数理逻辑部分就有学过,区别的话《简单的逻辑学》是文字版,而离散数学中是符号与数字。当然,《简单的逻辑学》本就是一本科普读物,自然要使用通俗文字来解释一些复杂概念。
这本书除了让我们简要地复习了一下以前学过的数理逻辑,更多让我学到是最后一章的《谬误》部分。我们因为各种主观原因产生非常多逻辑上的错误。当然很多我们都有所听闻。
这些谬误其实也是工具,我们在谈判沟通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谬误使得别人入坑。比如“混淆视听”这个谬误,通过一些无关的信息,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
这里还提到一个谬误:以出身论英雄。在刚来的我们这一所十分普通的一本学校时(不是985,不是211,更不是双一流),我对社会上许多大公司招实习生看简历只看985,211院校学生的行为十分鄙夷,这无疑是一种以出身论英雄的逻辑谬误。
不过随着认知的增长,我也能理解这种行为了。这种明显的逻辑谬误(一般院校就没有人才),这些hr无疑都非常清楚。但是筛选人才是需要成本的,从985院校里10个人里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但是到普通学校,可能就需要从100个人里去找一个。这就让筛选成本上升了10倍。
因此,很多谬误,尽管逻辑不正确,但是各种客观原因的限制,我们知道是错的,但是却无力更改。
大道至简。简单逻辑其实并不简单。逻辑专家写的本书,十分有逻辑及精简。风格也独特,堪称经典。本书分享方法绝对帮助读者理清思绪。如何从复杂走向简单,其中的逻辑十分重要。因为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逻辑是让人信奉真相的技术。它帮助我们认识真相,逻辑能力的高低与误解产生的概率成反比。
我们面对的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真相又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其中,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逻辑真相,如你猜测的那样,是逻辑学家直接关注的真相形式。逻辑真相仅仅是关乎命题的真理性。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的基础之上的。
以下都是本书逻辑学(人类理性)4个的基本原理笔记及有关的择录:
1. “同一律‖ 表述: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解释 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它由不计其数的个体所组成,并且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事物只能是其本身,而不能是其他什么事物。苹果就是苹果,不会是橙子,也不会是香蕉或者梨子。
2. ‖排中律‖ 表述: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解释 一个事物,它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中间状态。桌上有一盏灯,这句话要么是真要么是假,没有别的可能。我们或许要问:变化过程中的事物怎么解释?介于是与不是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存在吗?答案是:不。没有纯粹的变化,变化都是事物的变化。处于变化中的事物仍然属于事物的范围。一盏仍处于制作过程中的灯还不是灯,只是灯的组成部分已经存在了,灯的“变成”依赖于这些存在的零件。从绝对意义上来说,没有正在变成的事物,从无到有之间没有通道。……,
重申一下,排中律的基本思想是:不存在中间状态。我们所说的“变化中”不是从无到有的通道,而只是目前已存在的事物的内部变化。
3. ‖充足理由律‖表述: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解释 这个原理也可以被称为因果原理。它所体现的内容是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充足根据。这就暗示着宇宙中的事物都不能自我解释,没有什么事物是其自身存在的原因(如果一个事物是其自身存在的原因,这就意味着它要先于自身而存在,这显然是很荒谬的)。一个事物之所以被称为另一个事物,是因为:(1)它解释了为什么另一个事物存在;(2)它解释了为什么另一个事物以这种或那种特定的方式存在,即存在方式的由来。
4. ||矛盾律‖ 表述: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解释 这个原理可以被看作是同一律的延伸,如果X是X(同一律),那么在同一时刻,它就不能是非X(矛盾律)。定语“在同一方面”指的是存在方式。同一时刻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方面既是又不是是不矛盾的。例如,你可以在同一时刻人在纽约,心在3 000千米以外的旧金山。…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其次,基本原理的另一大特点是,它是不能被证明的,…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最好的工具握在不合格的人手中,也不会出现最好的结果。
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当中;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的不同特性。逻辑定义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所定义事物的本质。然而,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不能抓住其本质时,这样的定义我们往往难以给出。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其中,普遍命题有两种形式: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当然,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论证。论证的成败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推理的好坏。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单一确定的结论总是最好的。这只是换句话来说明,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断言是将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联结过程。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能同样清晰地说明同一个事物,最好是选择肯定结构的命题。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条件论证的要点是大前提A→B告诉我们如果A(无论它是什么)成立,那么B也必然成立。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三段论的论证,或者是任何一个论证,如果想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必须达到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它必须有正确的内容,二是它必须有合理的结构。我们已经知道,结构正确、前提错误的论证带来的也是错误的结论。
传统区分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是:演绎论证是从一般到个别,而归纳论证则恰恰相反。这是区分两者的有效方法,但有其局限性。更准确地区分两者的方法是:演绎论证得出的是必然性结论,而归纳论证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演绎论证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我们知道为真的命题(大前提)开始,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小前提到结论)得出原始命题后隐含的是什么。论证展现的是推理的核心——推理的过程;在最简单的形式里,它使我们从一个观点出发并接受另一个观点。只有证据充足的命题可以得出结论。推卸应该承担的责任是道德沦丧,而忍受一切则会使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情绪越紧张,清晰思维、冷静行动的难度就越大。永远不要直接调动人们的情感,要努力使人们自己发现真相。真诚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错误推理通常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方式来战胜正确推理。评判假设的一个基本标准是:命题不能违反矛盾律。换句话说,它不能自相矛盾。…重申一下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论证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论证本身,而不是作出论证的人。很多重要的事物都不能定量衡量,或许我们可以说最重要的事物都不能。例如爱、美丽、善良、公正、自由、和平,等等。避免错误推理的陷阱固然重要,但我们还是应该花更多精力来领会逻辑思维的正确原则,毕竟这是有效思考的前提条件,也是日常生活的行动起点。”
显然,如果能够理解,消化书中上面的干货,一定能够收获更多。感谢译者精彩翻译。
学习无用?
读《简单的逻辑学》有感
蔡康永曾经说过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已经知道的事,所以依据连岳的推荐选了些科普类的书来读。
美国学者D.Q.麦克伦尼的《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简单易懂的逻辑学科普入门书。看完这本书感觉重温了大学课程《离散数学》,只是这本书更人文、浅显些。
以前的我一直都很困惑学生时代所学的各种知识的作用。当初课本上的逻辑学在期末考试后还会有什么用处?我知道A和B,所以A;所以B,我知道A或者B,A,所以非B。可这些如何来指导我的生活呢?后来写东西才发现论证无处不逻辑。
好的文案读来环环推理、层层递进,说明一件事或论证一个观点逻辑思维不强就没有说服力。比如论证一个体系是正确的,首先看它是否是体系,含体系中的各种必要元素;再从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进行论述,最终得出它是正确的。
我最爱看的辩论节目《奇葩说》中就有很多逻辑学运用的例子,有的选手辩的压根就不是论题,有的选手偷偷地将A换成B。这时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就呈现出了高低之分。好多次我被绕的云里雾里时,反方奇袭几句就点明方才论述中的逻辑错误。
所以如同平日里的大米饭给身体提供必不可少的碳水化合物一样,逻辑学给大脑提供必不可少的推理方法和工具。当然,吃下的米饭还要通过运动和消化来变成骨肉,学到的知识也要通过练习和使用才能发挥效力。
书中写到: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受时代及个人的影响,当我们的大脑很难客观的反映事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关于空间的认识,古人的地心说,及稍后的日心说在当时都是先进的思想,可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的我们知道无论地、日都不是心,只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不断学习使我们更清楚此刻的客观世界的状态。
无论我们有意或者无意,我们学过的知识总是无时不刻指导着我们的思维和日常行为,所以多学知识就可以较少次地坠入陷阱,但是万一摔倒了也不用太懊恼,站起来继续前行就是,毕竟没有一个人能躲过生活中所有的坑。
曾国藩,一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些年来各种畅销书的主角。历史课本上的曾国藩建“大团”、创湘军、平太平天国、剿捻军、办洋务,立下赫赫功勋,功臣伟人形象,令人遥不可及。市面上关于曾国藩的书,要么晦涩难懂,要么云山雾罩,抑或是不知所云的厚黑学。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但是张宏杰先生经过严密地考证,运用别样的视角来审视曾国藩的一生。《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他资质不高,年轻时还非常激进暴躁,骂同僚、骂皇帝,被众人排挤,最终却华丽转身,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书中用非常细致,甚至琐碎的日常材料,构造出拙诚、勤勉、务实、自律的曾国藩,多了真实的味道。
我觉得,曾国藩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勤和恒。一个人短期勤奋是能够做到的,但像他这样一辈子勤奋,达到了恒常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我们有时候总以为能者无所不能,伟人小时候就是天才。但事实上,曾国藩小时候读书天分并不高,科举连续考了七次,一直到二十三岁的时候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李鸿章评价自己的老师“儒缓”,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但是曾国藩极其勤奋,酷爱读书,为官一生没有其他财物,除了衣物就是书。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不惜花光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一百两回家路费、典当自己的衣服,只为购买一套《二十三史》。回家后闭门不出,每天圈点十页,发奋苦读一年方止。到晚年的时候,他也不忘读书,认为书才是治疗病痛的药,写下“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记读书。在去世的前一天,曾国藩还在阅读《理学宗传》,批阅本日文件,一直读书,一直办公。
曾国藩一生坚持写作,笔耕不辍。他从三十一岁起,每日一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曾国藩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其实,曾国藩的身体特别糟糕,三十二岁开始害眼病,三十六岁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清人影了,晚年有一只眼睛彻底失明。大概四十八岁的时候,写日记说自己的身体已经像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一样,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就是这样一个常年被病痛缠身的人,作为国家之重臣,工作繁重,又要带兵打仗,一生还写下了两千万字的著作。一件事情,做一天不难,做三年五年也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
想想我们自己有多久没有扎扎实实地做一件事情,并坚持下去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总说自己没时间、没精力,但是每天用了大部分时间看手机,虚度光阴。我们究竟是活了三百六十五天,还是只活了一天,又重复了三百六十四次。在这样一个步履匆匆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被人抛在后面,大家都在焦虑,却不知如何缓解。其实早在二百年前,那个资质平平、疾病缠身、多次跌入谷底的曾国藩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
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曾国藩这个人的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关于他的书也是多的数不胜数,他有哪些人性的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他的为官之道,教育之道为什么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这本书。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成功学典范,天生有些愚笨的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恒心,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立下千古大业,挽救国家于危难之,被世人敬仰。
一个人可以活成什么样?能活成什么样?透过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有力的证明了,人生的主导权在自己手里。勤奋,坚持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下面,带着我对他的崇敬,总结一下本书对我感悟最深的点:
第一点: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还是以倒数第二的成绩。很多书说他是愚笨之人,是有出处的,但也说明他是一个有着超凡韧性的人,大多是人估计两三次考不中就放弃了,但他没有,反而越挫越勇。这也为他后面扶摇直上打下基础,有志者事竟成,当你的努力到可以感动自己时,老天都会为你开路。
第二点:这个人超乎常人的执拗和不服输,不懂的就学到懂,不会的就学到会,认定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做人如此,打仗如此。他要求他下面的士兵,每天早起一起吃早餐,读书学习,其中做不到的,他坚持让整个队伍的人一起等,只有在全员到齐的情况下,才肯用餐,他的队伍除了练功就是学习,硬是用这种方法,把他的队伍练就成了精兵强将,当时,他手下的士兵是唯一能上战场杀敌的。其他官员的领导的团练,都是做做样子。
在打仗的过程中,他也表现出了非常执拗的一面,到哪都挖深深的壕沟,当时很多士兵都不理解,可就是用这种战略,他屡战屡胜。看似很笨的方法,他却用活了。
第三点:及时总结反思,他真正做到了每日三省,每天都对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进行总结,发现做的不对的地方,马上改正。前期他因为性格偏激,树敌无数,空有一番抱负,却得不到施展。后面经人指点,马上意识到必须改正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提醒自己谦逊,低调做人。当他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后,很快在官场就游刃有余。
初入官场的时候,看到皇帝、官员不作为,他他就上书指责。言辞犀利,不留余地。腹背受敌,多次危及性命。后面知道问题所在,他马上改正,可见,他有超强的执行力。
及时总结反思帮他改掉了很多不好是习惯,一个能做到每天都写日记总结,一辈子都在学习提升,始终都觉得学不够,他已经把学习当成了工作,当成了乐趣,乐此不疲。
第四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保持自己的原则,恪守底线。当他的官做的很大的时候,很多达官贵人想拉拢他,他都一律不见,自觉跟他们划清界限。不给其他人抓自己小辫子的机会。这也是他晚年虽位居高位,手握兵权,但没有遭到皇帝排挤的原因。用现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很有分寸感,进退有度。
第五点:一辈子都在学习,即使在死前,依然在读书。他对知识的追求已经超越生命了,他当时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仍然在看书,给家人写信汇报。
听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被感动着,一个人在怎么能有如此的勤奋和毅力?但曾国藩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回望我们的人生,多的是为失败找借口,贴标签。真的非常有必要好好学习曾国藩,多给自己一些力量,去活好我们的人生。
曾国藩这个人的名字都不陌生,关于他的书也是多的数不胜数,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人性的魅力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为官之道,教育之道为什么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这本书。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这个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足以我们毕生修炼。可以说他是一个天生愚笨的人,他的成功就是勤奋,坚持。
一个人可以活成什么样?能活成什么样?透过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有力的证明了,只有你多努力,够勤奋,肯坚持。我们也可以拥有我们自己的完美人生。
下面,带着对曾国藩的敬仰,我整理了对我触动很大的五点:
一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进士,还是以倒数第二的成绩。很多书说他是个有点愚笨的人,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韧性,很多人估计两三次考不中就放弃了,但他没有,反而由越挫越勇。所以他后面扶摇直上。也说明他有非常扎实的功底。
二这个人超乎常人的执拗和不服输,不懂的就学到懂,不会的就学到会,认定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做人如此,打仗如此。他要求他下面的士兵,每天早起一起吃早餐,读书学习,其中做不到的,他坚持让整个队伍的人一起等,只有在全员到齐的情况下,才肯用餐。在他以身作则的带领下,全队都严格执行,当时,他手下的队伍是唯一能上战场杀敌的。其他官员的领导的团练,都是做做样子。他坚持要做就做最好。
在打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超常的耐心。挖深深的壕沟,没有很高深的战略,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耗死敌人。他一直强调,我们眼光要看的长远,不要贪图眼前的小利。
三及时总结反思,他真正做到了每日三省,每天都对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进行总结,发现做的不对的地方,马上改正。前期他因为性格上的弱点,树敌无数,很多想法都很难执行。当他40岁后,他马上意识到必须改正自己的为人处世,提醒自己谦逊,低调做人。当他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后,很快在官场就游刃有余。
初入官场的时候,看到皇帝、官员不作为,他态度就很激烈。语言慷慨激扬,不留余地。得罪了很多人,很多次都差点小命不保。在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一意孤行,后面,经过了一系列的打击后,他深刻反思。很快就做出了调整。
四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保持自己的原则,恪守底线。当他的官做的很大的时候,很多达官贵人想拉拢他,他都一律不见,自觉跟他们划清界限。不给其他人抓自己小辫子的机会。
五一辈子都在学习,即使在死前,依然在读书。他已经把读书学习当做人生的乐趣,他会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书信的方式寄给自己的家人,在军营里,他要求士兵每天都要读书学习。大胆提拔文人做官。
读后感《信贷的逻辑与常识读后感(读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常识与通识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