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走迪克》这本书是沈石溪先生的一本获奖的经典的儿童文学。
整个故事围绕着小主人公因一场大病瞎眼的阿炯可伶的身世 和一条因为长得丑陋而被遗弃的猎犬 迪克展开,让我身临故事中感慨了一回。本人小时候也喜欢狗 ,而且养过一条狗,它叫啰啰,忠心且聪明。有邻居一拿家里东西 ,都会扑过去,陌生人来家狂叫不止。只有我才能制止。妈妈嫌它淘气,惹事 ,领了买狗的人来,想要卖掉,记得很清楚两个买狗的人把它堵在院子的一角,都不敢去抓它,赶上我放学回家,妈在我面前讲了很多好话,让我帮忙抓它,我嘴里答应却心里打起算盘,我让买狗的人让开,说那狗听我的话,接近狗却摸摸它的毛,跟它说:啰啰快跑!这狗非常的通灵性,就在买狗人让出的那一条夹缝中飞快的窜了出去,逃掉了
现在都人到中年了,回过头想这事,觉得自己也并不可笑,纯净的只有在那时的孩童世界,现代现实社会充满尔虞我诈,连孩子也污染了 ,人不如狗
吴放老师的《 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味道,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芳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吴放老师所追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完满、和谐的人性;另一方面,吴放老师弥合人性所凭借的教育理念是和而不同的完美代名词、最佳诠释者。
在书中,吴放老师从幼儿的现实生存状况出发,探讨如何使幼儿走向完满、和谐的状态,从而使不同的幼儿通过教育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表面上,吴放老师虽然只呈现了短短50封信,引出她的幼儿教育思想,但实质上,其思想的立足点却在于个体生命的存在。所以,抛开作者的宏观目的,其思想体系本身是弥足珍贵、值得体味的。
薄薄50封书信,字里行间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思想之美,在一遍遍的阅读中,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可以说,作者深刻的思想中折射出的幼儿教育的闪光很美、很美,美就美在和而不同的渗透与彰显。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和,不是同,不是单一的声音,而是强调不同声音的存在,甚至是不同声音的对抗。这样的和而不同是建立在不同与差别基础之上的富于生命力的开放、多元的系统,是真正的和谐、辩证的和谐。这种和谐在于异质要素的统一而非同一,而且,异质要素走向和的前提是不同的真实存在,对不同的充分承认,只有这样,异质才能产生新质,天地万物才能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境界。
中国古代文化中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性之光,在吴放老师的《 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彰显得淋漓尽致。吴放老师经常让新老师做的一个练习是挑出班上最让人头痛的三个孩子,写出每个孩子的五到十个优点和长处。不少教师写完之后都吃惊地说,想不到这孩子居然有这么多的长处,我以前怎么从来都没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只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就很有限。她强调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打开了许多这样的窗口,我们能够看到的自然就要全面的多了,其解释的就是和而不同的完满、和谐的教育理念。
总之,不管是吴放老师整本书所折射出的智性光芒,还是具体层面所流露出的教育光辉和美的光彩,都无不洋溢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和谐之美。而这种美正是幼儿教育思想的坚实根基,倘若抽掉了这种根基,幼儿教育概念的提出及其论述便是形同虚设,没有分量可言。所以,一切教育之美就美在和而不同 !
古语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阅读相关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一篇读书笔记是很有必要的,写好读书笔记,有哪些关键要点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读《我们一起走,迪克》有感范文500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有一句话说的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看过各种各样的书籍,其中我最喜欢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充满哲理内涵,而且风格独特,把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
最近我又读了一本书是《我们一起走,迪克》。他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描绘得淋漓尽致。
迪克是一只因为丑陋而被主人丢弃的猎犬,它在丛林中生活,即聪明又勇敢,但是,它无家可归,希望能有一个主人。一个村庄的盲少年收养了迪克,于是,迪克开始了导盲犬的生涯。一次,迪克为了主人阿炯,不小心犯下了大错,他们只好背井离乡,去投靠阿炯的生母。迪克为了主人,甚至咬死了它心爱的母豺红娜。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找到了阿炯的母亲,阿炯自创的一首二胡一曲成名,但是陪他患难与共的迪克却遭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最后阿炯带着迪克开始了永远的流浪。
我被这本书深深地震撼了,我的感悟很大迪克虽然是一只丑陋的小狗,但是迪克却对主人很忠诚,阿炯也对迪克体贴入微。这本书使我懂得了朋友之间要忠诚,这样才可以建立美好的友谊。它如此勇敢,如此忠诚,如此聪明……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谈论,可以陪伴你成长,让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人的境界更高一层。
【第2篇】
世界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友谊
——读《我们一起走,迪克》有感
读完沈石溪的《我们一起走,迪克》这本写人与狗之间友情的书,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
阿炯是一个盲童,被继母欺辱,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丑猎犬迪克相遇,和迪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狗和少年有着同样的悲惨生世,在剧团里,阿炯一曲成名,但为了和迪克的患难友情,他放弃了金钱与亲情,和迪克重新走上了流浪人生。
小说的结尾是美好的:人和狗行走在寂静空阔的马路上,要去寻找比雪更加纯洁透明晶莹的爱。我仿佛看到了一人一狗,他们哪怕是坐在街头乞讨,却能互相理解、互相爱护的温馨画面。
迪克的忠义是阿炳在世界上的唯一温暖,他们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生死与共的一片真情。朋友的友情是多么珍贵呀,文中的迪克为阿炯上刀山,下火海,这都是友谊在驱使着它,可见,有一个真心相待的朋友是多么好的事情。
友谊是清泉,滋润人心田,友谊是明月,照亮夜晚的小道,友谊是小船,把你带向安全的港湾,我们不能失去友谊,人生的过程失去朋友是多么遗憾的事。
读完这本书,再细细品味,一个道理慢慢感悟出来,世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比金钱更沉的友谊,友谊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真诚的,就很珍贵我们就要好好珍惜。
读沈石溪的小说,让我看到了动物的世界中真的存在最真实、最美丽的世界,我会继续去探寻他笔下的野狼、斑羚、战象、猎狐、雪兔、警虎,走进他所描写的那些让人为之动容的动物的神奇。
这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叫《我们一起走,迪克》这一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本文主要讲了名叫阿炯的盲童收养了一只外表丑陋、但内心纯洁如水的狗——迪克。由于父亲与继母的虐待,阿炯只好和迪克踏上了寻找亲生母亲的旅程。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极寒,但都没有放弃希望,最后勇敢地走出“死亡”。最令我感动的是迪克在小主人生病的时候,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毅然选择了为别人陪练,挣钱给小主人看病。而它却被打得鼻青脸肿,差一点丢掉性命。迪克一次次与阿炯九死一生、化险为夷。就是因为这样,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人们因为迪克丑陋的外表而无情地抛弃了它,而双目失明的阿炯却能感受到迪克内心的忠诚与热情,因而敞开心灵的大门,与它建立了美好的友谊。
这本书给我一个深刻的启发:与人交往时,不要只在乎外表的美与丑,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去对待别人。
正如第一次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内心的感动久久不能平复。这时候你就可以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来和更多的人分享你的读书感悟,以下内容“《一起长大的玩具》读书笔记”是读后感大全特意分享给您的,敬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以免遗忘!
玩具是每个大人都喜欢的东西,也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对于玩具,仍然情有独钟的喜爱!看了这本《一起长大的玩具》后,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那个物质缺乏,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起了我童年曾经玩过的玩具!
每个大人都有那个曾经的特定的玩具!我感觉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男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枪,汽车等玩具,女孩子有各种的毛绒娃娃!琳琅满目!什么样式的都有!太幸福了!
像我们这代,物质条件不好,温饱问题都困难,哪有什么闲钱买玩具!那个时候的玩具,大多数都是自己做的!那个时候男孩都喜欢打杆,就是找的大人不用的木头,一个短的,用小刀刻刻,两头尖尖的,再找一个长的小棍子,用它打。女生就找点母亲不用布头,用针缝起来,装点玉米,做个沙包!玩过的都是同龄人!哈哈!
我曾经有过一个正宗的玩具,是我爸爸给买的,叫“海燕”!我特别喜欢!它伴随我好多年!是个粉色的,绳是灰色的,晚上还有反光!用力摇摇,一拉发出海燕的叫声!它的.中间是个椭圆形的粉色的东西,用一根的对折绳子栓着!因为它是个塑料的,现在已经风化的没有了!这是我小时候唯一玩的最好的玩具,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对于那个时代的孩子来说,过节是快乐的,有玩具玩耍更快乐的!
让孩子多读一点像《一起长大的玩具》这样的文章,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这代人的童年经历,感受一下传统的手工制作玩具,是有意义的!反过来再想想现在的幸福生活!以后会让他有多一点的珍惜现在的拥有!
来,让我们一起,跟着玩具一起长大吧!
这个暑假我每天坚持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收获颇丰,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一起长大的玩具》,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也金波爷爷的代表作。书中讲了有关很多玩具的故事,包含了《抽陀螺》《兔儿爷》《泥泥狗》《老鸹枕头》《蜗牛人》等。
不同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每种玩具的好玩之处,以及作者与这些玩具之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抽陀螺》。该书中讲到了抽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们都可以制作。第一步找来一块木头,再把它削成一寸高的木头,直径一寸多的圆柱形,然后再把下端削尖,尖端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大功告成了。再做一根又细又长的鞭子一圈一圈缠住陀螺的腰身,然后放在地上,用手轻轻按在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子,陀螺就在地上不停旋转起来,再用鞭子不停抽打,越转得越快,真是好玩极了。
作者还说自己当时抽打陀螺,是把它当做背叛中国的中国人的,所以用鞭子用力地去抽打它,有时候大人也过来抽打它几下,这种用力的抽打给主人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这些文字将儿童那勇敢、率真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猪蹄儿灯,泥泥狗等玩具。这些玩具是作者儿时的亲密伙伴,是他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这些玩具对我来说有些陌生,但我仍能从作者的笔下读出那份幸福与感动。
读完《一起长大的玩具》,我知道了这些玩具代表着作者幸福而自由的纯真童年,更培育了作者美好的品德。玩游戏的过程也是塑造良好品质的学习过程,大家从玩中可以学会相互配合,礼让分享等良好品质。
在这个“超长假期“里,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就是和女儿一起读书、上网课。平时忙工作,总觉得陪她读书浪费时间,心也总静不下来。这次,正好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消磨,于是,我们参考课本推荐书目,一本一本的细细品读开来。
这次我先来介绍《一起长大的玩具》这本书吧。
人们小的时候,总是离不开玩具。金波爷爷的《一起长大的玩具》,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精神上的回归童年,在重温童年的快乐,同时也在思考中重新认识那些有趣的玩具和游戏。抽陀螺、兔儿爷、泥泥狗、脸谱、鸡毛……
刚读到目录,女儿就嘟着嘴说,这些玩具她一个也没有见过,鸡毛也能算玩具?想想也是,称霸当代儿童玩具世界的非电子产品莫属!他们这个年代哪有机会玩陀螺玩鸡毛啊?我笑笑不语,示意她接着往下看。
“你知道什么是老鸹枕头和会走动的红玛瑙吗?”她想了想,摇摇头。“老鸹就是乌鸦,乌鸦睡觉也需要枕头吗?红玛瑙我倒是见过,可这会走动的红玛瑙又是什么呢?”我自言自语,也一脸疑惑的表示不懂。女儿一下就来了兴趣,翻到“老鸹枕头”认真的朗读起来。
“老鸹就是乌鸦,老鸹枕头其实是一种石头,有两寸来长,圆柱形的,很光滑。”“天傍黑的时候,把老鸹枕头悄悄放在屋外窗台上,等天黑了,老鸹就来叼了。”女儿津津有味的读着,边读边问:“妈妈,这和牙仙子的故事有点像啊!
我们把掉了的乳牙放在枕头下,晚上牙仙子就会来把它收走!”我微笑着点头。
你看,这就是读书的乐趣。晚上,女儿在金波爷爷编织的童话梦里甜甜的睡了。梦里,我仿佛也回到小时候,和伙伴一起抽陀螺、踢毽子……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一起长大的玩具》,书里面写了好多精彩的故事。比如雨人、月影和兔儿爷,每个故事都非常有趣,但我最喜欢的是“雪人”。
“雪人”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有一年堆了个雪人,他很喜欢这个雪人朋友,但是很快这个雪人就融化了。他很难过,想着明年要再堆一个不会融化的雪人。等待的过程太漫长了,他感觉春天过得很慢,夏天太长了,秋天迟迟不肯走。在冬天来临之前他梦见他真的堆了一个不会融化的雪人,果然醒来后就下雪了,主人公太开心了,没穿棉袄也没戴帽子就去堆雪人。当春天到来时,他的雪人果真没有融化,而且一直到夏天和秋天雪人都陪伴着他,他的愿望实现了。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也很向往下一场大雪,我一定要堆一个洁白又有点胖胖的雪人。我想他在春天陪我一起放风筝,夏天陪我一起去海边捡贝壳,秋天让他来参加我的生日会,冬天陪我堆更多的雪人!
一篇“雪人”故事带我走进了童话世界,同时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很有趣又让人感动的故事在等着你们!
我曾经在《早期教育》上看过连载的《我的美国见闻》,读函授本科时听老师们介绍过美国教学方式的点滴。这些认知只能使我对美国的幼教制度、美国的幼教现状以及中美幼教模式等方面有粗浅的认识,那就是开放自主。对于美国老师究竟怎样组织一个个活生生的活动,仍然一无所知。自从我读到吴放老师撰写的书信体笔记《和孩子一起跳舞》一书,让我对美国幼教的理念及教育行为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细致地了解和感悟,我为作者介绍的每个案例而好奇,并为之感动。因为,每个案例都是作者亲身的体验、是作者对中美教育模式的对比与思考,更是作者对幼儿教育如何促进孩子发展的前瞻性的实践研究,让我对开放和自主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我认为这是一本幼教一线教师的福音。
其中让我感触最大、影响最深的是第20封信《这是我的配方》。讲的是怎样做好引导者让幼儿通过发现来学习。 教师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去满足孩子的操作需求。书中写道这样一段话:越是看上去乱七八糟的地方,孩子们越感到兴趣,越是能弄个乱七八糟的地方,孩子们越喜欢去搅合。因此,老师为孩子提供了面粉、,油、盐、水、颜料、量杯、勺子、搅拌器等材料,给出了任务是:自己实验,创造你自己独特的面团配方。实验完了,老师写下配方,交流谁的配方和别人不一样。从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到老师的隐性指导价值非常大。老师让孩子在这个看似乱的活动中找到乐,从多种多样的材料中找到趣,在搅合中得到或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使乱变成一个充满温馨的经验分享会。透过案例本身,联想到我们面对操作性的探索活动,往往比较追求那种平和、安静、稳定的教学过程。不太乐意向开放式教学挑战,唯恐自己驾驭不了活动,更担心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往往有较大的暗示作用;组织课程的思路以老师的思维方式进行,很少考虑孩子的思维空间;发现问题急于纠正;教师的主导作用超越孩子主体的地位等等。而吴放老师却将游戏活动和集体活动内容紧紧融合起来,使游戏成为孩子经验的摇篮,让集体活动成为幼儿新旧经验整合的平台。让操作体验成为孩子自主学习的助推器。其中这样一句话也特别发人深省:一般来说,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来发明和发现的教学活动大都是以体验操作过程为主要目的,但这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关键是确定一个适当的结果来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从这是我的配方这个活动说起,乍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结果的活动,其实是有结果的,那就是每个参与活动的孩子最后都用语言总结了自己的发现,并看到自己口述的配方转换成书面语言保留下来。
从以上的案例影射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明确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将吴放老师的观点放到《纲要》中来理解,或者把《纲要》的指导要点与吴放老师的理念参比,我们不难看出,发现学习的教育理念完全吻合,而差距就在于如何将理念转变到教育行为之中。发现学习对老师来说是一种自我跨越的挑战,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潜力超越的挑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只有秉承吴放老师的教育态度,大胆尝试、才能跨越发展,不断提高。
翻开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话:如果一个幼儿要维持他内在的好奇心,那么他至少需要一个成人与他分享,和他一起快乐地、兴奋地探究这个神秘的世界!
作为守护在孩子身边的幼儿老师,我们都有这样的机会去分享、感受、把握这个和孩子共同快乐的机会!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帮助孩子了解所处的这个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学家的基本心态,当孩子正用尽办法去探索事物时,自然科学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学教育工作者曾说:当孩子问为什么?时,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觉得为什么呢?这本书便是希望唤起成人去观察、发现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从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适当的探索环境和引导,培养孩子像自然科学家的精神和态度一样,去学习如何发现和找寻答案。这本书也是老师最佳实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师在自然探究前的准备,并在不同阶段的探究(开放式探究、主题探究)中,详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学计划、引导方法和延伸活动,以及讨论时的引导话语。也让老师能在符合个別孩子的发展、兴趣和能力之下,如何从孩子自身的经验,引发他们主动观察环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发问、探索、调查、讨论、反思自己观点的机会,进而了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学习中建构概念,发展出科学探究的技巧和态度。此外,书末附有相关资源、表格,可供老师记录孩子的发现和观点,再透过这些档案检讨和发展课程。
《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一书拓展了教师在教育中所扮演的传统角色。这本综合课程能指导教师开展以探究为基础的课程,该课程是以探究为基础的课程,该课程是以幼儿对周围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为基础的。从在室内养育生物和种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寻动物和他们的栖息环境,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讨论活动,教师们能学到如何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学到如何知道幼儿通过开放式或主体式的科学活动进行学习、学会观察。如果一个幼儿要维持他内在的好奇心,那么他至少需要一个成人与他分享,和他一起快乐地、兴奋地探究这个神秘的世界。这应该是《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一书所秉承的理念,同时也符合《纲要》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思想。幼儿对于自然有着一种天生的探索欲望:看到花草,他们总试图触摸;看到小动物,他们又会满怀好奇地观察;下雨了,他们会穿着雨具,在雨中嬉戏,找寻雨水的奥秘我们要保护幼儿的这种好奇心,我们应该让幼儿在好奇中触摸自然,亲近自然。
在幼儿共同探究和互动的过程中,他们总会试图搞清楚所见和所做的事情。他们开始建构有关事物的概念。这时,小小科学家系列让教师担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保幼儿有关科学的游戏和想法可以受到关注、深化和挑战。在幼儿探究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在教室中创设一种支持和鼓励幼儿成为小小自然学家的环境与文化,而这种环境和文化的特点是:尊重生命;强调调查;分享观察的内容和观点;档案与记录;关注真实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让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时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学探索活动中,常常就会忽视,甚至回避这一问题。小蝌蚪死了,老师也不向幼儿说什么就把它处理掉,当他们发现小蝌蚪不见了时,来问老师,老师就会用一些非常理的话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将会使幼儿形成了无视周围生物的意识。通过这次的阅读学习,我会更新自己的认识,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问题,用全新的自己去带动幼儿、带动周围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为与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负责。
另外,我还充分体会到家庭参与的重要性,《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一书所展示的教学案例都将家长纳入到活动的参与者中,这也能进步激发幼儿触摸自然的兴趣.我们不要总以为幼儿年龄小,不懂事,其实有时候他们脑中能闪现出成人都没有的灵感,尊重幼儿,让他们充分触摸自然,或许未来的自然学家就会在他们之中产生。这不仅仅是《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一书所给予我的认识,更是应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贯穿始终的一种理念。
喜欢《《携反省一起上路》读后感》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在一起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