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读地球人类的母亲有感

读地球人类的母亲有感

拯救地球人类——观《流浪地球》有感。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作品的情节,经常让我们生出万般感慨,我们将观后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拯救地球人类——观《流浪地球》有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今天我们在神笔作文班,看了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影片讲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人类为了生存,在地球的表面建造了上万台行星发动机脱离太阳系,地球从此踏上了长达二千五百年的流浪之旅,在这期间,两台行星发动机损坏,偏离轨道撞向了木星,在这一关键时刻,人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上演了一幕幕生死离别的故事,最终化险为夷。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开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影片中的这句台词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也让我铭记在心。影片中航天员刘培强,为了地球三十五亿人的生命,放弃了回到地球与十七年未见面的儿子相见的机会,驾驶着空间站驶向了木星,引燃了木星上的氢气,强大的冲击波,把地球冲向了安全的区域,而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要向英雄学习。
看了这部影片,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珍惜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一天。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多植树,选择绿色交通出行,减少塑料制品,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不要让我们的地球去“流浪”。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观《流浪地球》有感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观《流浪地球》有感

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人类为了文明的延续而实施了“流浪地球”计划——利用上万座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进到下一个拥有稳定恒星的星系。在计划进行到利用木星加速时,地球上的大半发动机因地震同时失灵,地球面临被木星撕裂的危险,联合政府派遣了众多救援队去修复发动机。正当这万分危急之时,偷偷溜出来的见习修理工刘启与他的妹妹韩朵朵,追赶他们而来的爷爷韩子昂被命令协助171-11小队的救援任务,这东拼西凑一行人与在领航员空间站的刘启的父亲刘培强一起展开了一场拯救地球的大冒险。

人性的显露
大多数人会选择当下,不会着眼未来,即使在阴暗的地下,即使经历过总人口减半的惨剧,即使这是在刀尖上跳舞的危险岁月,大多数人依然会选择享乐,选择麻痹自我。那些人构成了人类历史舞台的背景,衬托少数人上演人类的赞歌。
亲情常在
刘启因为父亲抛弃母亲而对其心怀怨恨,却还是在最后时刻挥泪与其父亲告别。刘培强更是从退休离岗的那一刻起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儿子,也为了儿子而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地球。老韩的爷孙情谊绵软悠长地渗透进了他们间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互动中。

勇气之赞歌
这是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到的最耀眼的部分,膨大的太阳,正在撕裂地球的木星引力,看似无力的人类,因为有勇气主角团才能利用一切手段将地球从毁灭的边缘拉过来。老何的表现更能阐释勇气的含义,看似不怕死,但是喊救命却比谁都拼命,但是在最后的最后,他拼死也要将线路连接好。勇气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毅然前行。正如《JOJO的奇妙冒险》里面齐贝林所说:“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
细节之深思
刘慈欣的作品总能带给人一些深层思考,比如联合政府的备用措施,在漂泊的人类文明与带有地球的人类文明有什么不同?或许当时刘培强的脑袋里只有自己的儿子,亦或许当时他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还有,刘慈欣的每一个作品中的一般人的表现与反应十分真实,当初借刘启衣服的黑社会老大在片头威胁刘启:“有种别回来!”但是在片尾已经变成了刘启的“舔狗”。再加上杭州救援小队的周倩打坏了火石,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到底是身边的朋友重要还是一个点着了也不见得有多大作用的发动机重要?网上有许多人的影评都说这个电影不够真实或不如原著,但我认为这是郭帆导演在好结局的前提下做出的最有意义的改编版本。对于正在前进中的国产科幻,我选择支持。
辉煌的战绩
流浪地球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次突破,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5的科幻作品给了观众们一种不同于好莱坞特效大片的观感,流畅的剧情,富有个性的人物,对不懈努力勇敢无畏的人的歌颂。全篇没有如《变形金刚》那样的酷炫机甲,如《异型》一样的异质的外星生命,没有血腥杀戮,有的只有日渐逼近的末日与人类不懈的抗争,人们为了一线希望而以命相搏的挣扎感动了无数观众。这种表达内敛而不失力度,这样的表达方法成就了一部很有中国文化特色,很对中国人胃口的佳作。突破十亿票房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文字 | 王守旗

观《流浪地球》有感 800字


《流浪地球》是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部科幻作品,他以平凡的方式写出了科学的不凡!以宏观世界带来的震撼,以多处伏笔和呼应,以丰富的想象却又不离实际的手法使我深深的被吸引,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科幻的魅力,久久不能忘怀,久久不能平静……

许多年以后,太阳内部能量耗尽,即将巨大化并会吞噬临近的几个星球,也包括地球。由于太阳已经没有能量,地球陷入了冰川期,人类只能移居地下城。但地下城空间有限。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进入避难,需要抽签决定,那些没有中签的人就只能留在地表等死。地球人类数量大减,最后只剩下30亿人。
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联合国召开会议,会议中决定倾尽全人类之所有,制造1万台超级发动机,以驱使地球脱离轨道离开太阳系,这就是著名的“流浪地球”计划。“流浪地球”计划耗时2500年,历经100代人。该计划共分为“刹车时代”,“前流浪时代”,“后流浪时代”,“新太阳时代”四个阶段。故事的主人公,出生在“刹车时代”的最后一年里。
计划使用超级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然后让地球公转速度加快,在轨道上绕行并进一步加速,使地球脱离轨道离开太阳系,让地球飞到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最终地球将进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剧中,主人公刘启一家三代为流浪地球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那个希望暗淡的时代,大家依然相信希望的存在,就如刘启妹妹韩朵朵所说“我相信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回来吧,加入我们一起战斗!”又如俄罗斯航天员所说:“我相信,地球上的的水终会化成冰的,以后我们的子孙,子孙的子孙,终会在贝加尔湖上钓鱼的!”相信吧,冰终会化成水的!希望终会来临,就算没有,经过我们一代代的努力,希望终会来临!
我被他们坚持不懈,坚贞不屈的精神震撼到了,我受到了触动,尽管地球几乎不可能生存下去,但人们并没有丢失希望,还是付出全部的努力,付出全部的精力去拯救地球,去拯救全人类,为流浪地球计划出一份力,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王磊等凭着毅力咬牙拼命坚持着举起重大数百顿的推进器,为了人类;刘启爷爷为了火石(使发动机得以运转的燃料),在生死存亡时刻选择了火石,英勇牺牲,为了地球;救援队队员最后一刻,拼了命,忍受超高温,修好了电闸,开心的笑了,但却长眠于此,为了文明的延续!他们是全人类的英雄!

观《流浪地球》有感 400字


观《流浪地球》有感
李忠睿
一进入寒假,最开心的是便是可以自己安排作息时间。于是我在大年初三那天,和哥哥姐姐一起去观看了新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电影主要讲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决定脱离太阳系去往宇宙新家园,于是开始了宇宙的流浪计划。电影画面十分令人震撼,我盯着大荧幕看了两个多小时,一秒钟都不值得错过。
其中有一部分差一点让我哭出声来了。因为要去找新家园,地球就要经过木星,可谁知道却被木星的引力吸住了,行星发动机也熄火了,刘启和救援队想办法去行星发动机了,呼唤所有救援队来帮忙,可是办法失败了。在紧要关头,刘启的爸爸不顾生命安全带着30万吨燃料和空间站去引爆了木星的氢气,终于让地球脱离了木星的引力。这一刻,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生活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有次带我去理发,回家时下雨了,可我们没带伞,爸爸就把外套给了我,他却淋着雨。
这部电影,又让我重新认识了父爱,父爱真伟大。

《流浪地球》观影感


八年级 樊轩屹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根据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第73届“世界科幻奖”获得者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一部能唤起人类危机意识的电影,也是一部国产灾难题材的电影。
趁着周末,我去看了《流浪地球》。
电影主要讲述太阳将于数十年后毁灭,人类为了避免这次毁灭性的危机,研究决定用一万座推进器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到达另一个星系,称为“流浪地球”的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一万座推进器忽然坏了四千多座,当推进器被全部修好时,地球收到了木星引力,无法逃脱。唯一的生机便是用推进器的火焰点燃木星周围的氢气,制造一场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波将地球推离木星引力的范围。可是推进器的火焰不足以抵达木星,危急关头,刘培强驾驶航天飞船冲向了木星,利用飞船撞击木星产生的火焰与推动器的火焰融合,冲击波将地球推了出去,大家得救了!
这部电影主要从两个方面给了我启示:
一、当遇到危机,时刻要保持冷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方法和行动缺一不可。没有方法,就算有人有勇气献身,也无济于事。
二、做事要有敢于奉献的决心和勇气。如果有了方法,却没有人冲锋陷阵,那又有什么用?
唯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有勇有谋,才真正有意义,才能成功!
看完了电影我觉得意犹未尽,不怎么过瘾,还是买回原著来看一看,好好学习一下吧!

观《流浪地球》有感 作文500字


观《流浪地球》有感
原创: 木四明
我和小豆子去看了《流浪地球》。他觉得挺好,我觉得看不清,除了中文和日本人说的"一马丝",别的都听不懂也看不清字幕,也就是说近视眼不适合看电影。
小豆子说,电影里最后虽然避免了地球的碎裂,但是地球依然要向远方去流浪。从整个流浪过程来说,与木星的这次接触只是一个小步骤,对整个流浪过程没有决定性的影响。电影的最后没有给人松一口气的感觉,反而是让人觉得好无力。
我说,这是向死而生。
中国传统的艺术家有一种清高的品格,不愿艺术为世俗所累。而中国的艺术有道家的传统,形上学的味道更浓一些。道家是无畏生死的,庄子鼓盆而歌便是很生动的例子。因为道家的影响,中国的作品中总能看到一种超然的态度,并且对于死亡的谈论也非常常见。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皆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皆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死亡无一例外的是我们真正的故乡,人生则不过是寄生客栈而已,从降生起我们就在走向归途,走向那片虚无和寂静的领域,那里既无此岸亦无彼岸,是永恒的遗忘的深渊。
如果历史的看待死亡,便可稍稍免去一些苦楚。文艺中的死亡并不见得就是生物学上的,而是一种苦楚,一种无可奈何的苦楚,人渺小的没有一丝丝法子去化解。
不能化解,只能超越,站在远处,站在高处,站在苦楚里,随他去。
刘培强作为一个个体,做出了牺牲,但是刘启还活着。

观《流浪地球》有感 作文600字


观《流浪地球》有感
原创: henri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流浪地球》。它主要是讲了天文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速老化,一百年后将吞没地球。为了保持地球文明的持续,世界各国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共同修建了共一万两千台发动机,制定了流浪地球计画,用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在太空中流浪,寻找合适的星系。为了在地球流浪期间保护人类,每个发动机下都有一座地下城。
七十年后,地球经过木星,上面的发动机却突然统统出现故障,地球逐渐被木星所吸引。虽然经过努力,大部分发动机都被修好,但仍然阻止不了地球被木星吸引。就在这时,一群英雄挺身而出,用火柴——位于赤道的巨大发动机,把木星点燃,通过产生的衝击波,把地球弹出太阳系,使它的流浪得以继续……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深深地领悟到地球在宇宙中是如此的渺小,仿佛一颗尘埃,一粒火星就能把它彻底毁灭。同时,我也感受到全球人类合作会产生多大的力量。
在电影接近结尾时,为了推动发动机的引针,主角们向世界各地正在撤离的救援队伍请求支援。最初,他们都认为毫无希望而不前去支援,但后来,他们选择了希望,个个返回火柴发动机,推动引针,再次证明了团结是多麽的强大。有时,团结是一种需要,就像一根小火柴,能让世界死灰复燃,能产生希望,将绝望驱除。有了希望,一切会开始变得顺利,一切都会平静下来。希望,像金刚石一样坚不可摧,有了希望,团结就会增强,製造更多希望……
虽然,二战结束后,世界维持了一定的和平,但现在,战乱的火焰已从中亚地区扩散,几十年后,世界还会像现在一样和平吗?我真希望将来会有一天,和平的光明在全球照耀,全世界的人团结在一起,和平鸽快乐地在天空飞翔,即使太阳真的迅速老化,也不会发生战乱……可是,真的会有那一天吗?

不放弃希望——观《流浪地球》有感


不放弃希望——观《流浪地球》有感

吴震鹏

今天神笔作文班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流浪地球》。

电影讲述了太阳急速衰老,地球将会面临灭顶之灾。人类在地球上修建了一万多座行星发动机和转向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在寻找新家园的路上,发生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地球。

影片当中最能感动我的就是刘培强和儿子刘启的对话。刘培强去太空执行任务十七年,他在对话中向刘启说出了自己的无奈,并对刘启说:“当你抬头看到天空中的星星时那就是我。”然后驾驶着国际空间站撞向木星,引燃了木星上的氢气,强大的冲击波把地球冲向了安全的区域,自己也光荣牺牲了!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我也流下了泪水,我觉得刘培强是天下最“帅”的父亲!

我们现在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象过我们的地球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有一天我们也面临这样危害的时候,我们能像刘培强、刘启父子那样去拯救我们的地球吗?所以,我们现在要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不要面临那样的灾害,一起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通过这部影片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在生活中要低碳出行,多植树。哪怕当真正的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放弃希望。

生命的奥义是放下 ——观《流浪地球》有感


生命的最终奥义是放下
——《流浪地球》有感
文:初一(2)班陈鹏宇
一支笔,一张纸,一部电影,一腔热血,一段岁月。不必做目录,因为这将是本周唯一一份常规作业。
——题记
提起《流浪地球》,那可真是红得发紫。我自然也是久仰其大名——“北京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可是,这个花絮除了能让“大刘粉”们付之一笑外,并无特殊。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关于人类未来的科幻片能火到一票难求?哪怕在4月7号,几乎已经没几个影院播出它时,依旧热度不退?
对于大刘,个人不好评价。因为我虽看过《三体》,那却不能激发我的兴趣:科幻中能让我欣赏的不多,尤其是《三体》这一类绝对硬科幻。可是《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着实打动了我。

02
故事情节大家都很熟悉了吧?中校、空间站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演)在发现地木距离非常危险,木星引力空间强大,联合政府启动“火种”计划,人工智能“MOSS”,操控空间站先让一众航天员进入休眠,然后准备飞离太阳系。
然而此时,刘培强当机立断,带领一名俄罗斯航天员反控总控室。
而与此同时,地球上一万个发动机近半失灵,板块发生剧变,大气被木星吸收,越发稀薄。王磊等救援队成员运送“火石”前往杭州,与刘培强之子刘启和刘启“妹妹”韩朵朵走到了一起。
然后,韩子昂、坤子、周倩等人在执行任务的途中相继牺牲,王磊也在最后死而后已。刘培强击毁MOSS操控空间站配合李一一、刘启等人以生命为代价引动30万吨燃料点燃木星,将地球从即将进入洛希极限的危险境地推了出来。
毫无疑问,这部“很燃”的片子显然有什么不寻常。是刘启的执著?韩朵朵的倔强?抑或是刘培强的疯狂?
等等?疯狂?
的确,引爆木星,点燃整个空间站,那无异于将人类文明和整个地球押在那漫天的火光之上,为的,只是那不足1%的成功希望。
是啊!希望。
原本,真的不会有几个人相信希望吧?不成功便成仁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抉择。尤其是自己肩负着全人类最后希望的时候。

03
14年前,当那滔天洪水冲上之际,无数双手把韩朵朵推到了韩子昂面前,但同样是那时候,刘培强离开了刘启,前往空间站,一去就是10余年。
大家都说,支持刘培强工作的是责任。可是他身上,又岂是责任这样简单?
责任,能支持数以亿计的双手给予韩朵朵新的生命?责任,能让韩子昂、坤子,王磊为了那万分渺茫的希望前仆后继?责任,能让刘培强悍然摧毁MOSS,让空间站与人类共存亡?
人最大的责任,是对自己负责。但是,不再把自己的生命看作高于一切的时候,只要他们为了心中的那个声音而去,便是崇高的。
不是这种崇高,又怎么有韩子昂死前摘下头盔傲视死亡?不是这种崇高,又怎么有刘启在末日前不变色,追逐希望?不是这种崇高,又怎么有中华健儿刘培强对浩瀚苍茫的宇宙,面对死亡星空的凝视,昂首挺胸,洒然一笑?
生死又如何?人类未来又如何?火种传承又如何?誓与地球共存亡,责任又如何?
所有的一切,若是仅仅置之一笑就会发现,很多很多的事都没有想象中那般重要。
不管是因公在身,未能陪伴儿子的刘培强,还是因无能为力导致妻儿身亡的王磊,都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吧?
韩子昂没有给养女留下什么,唯留下一具永不融化的冰雕和其中一颗滚烫的心;刘培强未能带儿子去望穿苍穹,描绘宇宙,只留下了一颗永不失色的星星和其中一团炽烈的火。他们的死亡,是灵魂的解脱,是责任的解脱,是一切的一切的净化,崇高的净化。
这,叫做放下。
放下一切,再抬头,前路便不再是满目疮痍的地球,而是神秘无垠的星空;放下一切,再回首,过去便不再是无法返顾的往事,而是生命燃烧的烈火;放下一切,再望肩头,扛的便不再是无法逃避的责任,而是最后的最后,生命崇高的尽头。
我不知道人类未来的路在何方,但幸好,世上还有韩子昂、王磊,刘启,刘培强,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与我们共同走向人类未来的历史浪潮。
从流浪地球到成功移居,是人类旅程上的丰碑;而从纷繁驳杂到最终放下,是心灵的洗涤净化。
放下你不需要的东西吧,一觉醒来是早晨,是属于自己的早晨,属于刘培强等人的早晨,属于芸芸众生的早晨,也是,全人类的早晨。
人生,真的是永远走不完的路,曲曲折折,历经坎坷;生命,真的是一杯品不尽的酒,酸甜苦辣尽付其中。但若说生命和人类求索真的有尽头,那路之尾便是放下继续前行的压力,酒之末便是品出真正的自我吧。若刘培强那样,放下,放下。
夜深了。
昨天老师还在问我们,希望是什么?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这种东西,但现在我相信,我相信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心中有希望,才有奇迹——观《流浪地球》有感


心中有希望,才有奇迹——观《流浪地球》有感

李雨奇

今天我们在神笔作文班,观看了一部非常励志的电影——《流浪地球》。

电影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人们在地球表面建起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准备脱离太阳系,这一计划被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在这一计划当中,地球上的人类和在国际空间站的人人员,共同努力,使地球免遭与木星相撞,地球开始了真正的流浪之旅。

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时,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有希望才有成功。

有希望才有成功,如果一个人有了希望,努力拼搏才有成功,如果一个人连希望都没有,他将一事无成走向人生的悬崖。

看了这部电影,我们人类也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当下在地球上平安的生活。好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少开车,少用塑料制品,少砍伐树木,绿色出行,保护水资源。不要让我们的地球去流浪。

看了这部影片后,我更深深的明白了,在任何困难下,都不要放弃希望,因为有了希望才有成功!

观《重返地球》有感


观《重返地球》有感

这个暑期档里,中国观众在基努里维斯和威尔史密斯之间更买后者的账,虽然这样比有点扯淡,但史密斯父子主演的《重返地球》已经连续几日领先中国内地票房榜确是不争事实。我是上周日下午看的,小厅但满场,观众中有情侣、有我这样单身,还有一个群体,就是有几对家长领着孩子,其实《重返地球》科幻、亲情和励志元素十分适合放暑假的学生观众观看,而且故事简单流畅,不黑暗不故弄玄虚,或许这也是该片在中国大陆票房还不错的原因之一。

《重返地球》香港译名是《末日后1000年》,很好交代了故事时间背景,人类在用竭资源糟蹋完地球迁徙走的一千年后,史密斯父子迫降地球。在已经不适宜人活动的环境里,威尔史密斯以父亲和长官双身份帮助贾登史密斯战胜恐惧练成鬼影,贾登干掉怪兽救了自己和父亲。主线故事是一个少年练习自我控制成长为一名够格游骑军成长历程,戏里戏外都是一部表现父子关系的温暖亲情大戏。影片里父亲对待儿子表面看十分严苛,但内心装着满满的爱,因为父亲知道如果少年不练成鬼影,就无法对抗人类的敌人厄萨,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影片讲述一个浅显但通用的道理,战胜敌人,需要忘记恐惧。父亲对少年说一句台词,恐惧不是真实的,是对未来的一种自我暗示;危险随时存在,但恐惧在于以选择。当然,并不是因为一句话,少年就忘记了恐惧,影片通过少年历险和不断回放的姐姐被厄萨杀害的场景(那时候少年没有选择只能躲避),肉体与精神双重历练,终于在关键时刻忘记恐惧忘记自我打败怪兽,或许对于资深影迷,《重返地球》故事过于简单,但对于年轻学生观众,这倒是一部有正能量励志电影。

除了少年成长的故事,《重返地球》也是催人警醒的电影,有关于地球,有关于我们生存的家园。电影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千年的后的智能科技十分发达,但史密斯父子乘坐太空飞船却异常简陋,太空船里的座椅必须直挺挺的坐着,更谈不上舒适。究其原因,人类失去地球,刚在新星球建立家园,还时常面临厄萨侵袭,人们保持艰苦创业的姿态,不敢贪图安逸。想想我们身处的时代,工业的大发展以毁掉资源为代价,如果长此下去,电影中的情节恐怕真的会出现,地球会毁在我们手里,想象一下若干年后,我们带着防毒面具生活在毒空气中有多么可怕。自然有自然的法则,就想电影中大雕最后保护少年一样,你对它好,它便会呵护你,反之就是像少年对大猩猩动粗,回过来的也是对人类的惩罚。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人类不缺乏征服自然的智慧和能力,但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个度,对自然的开发和索取亦然。看完《重返地球》后,你会发现人之于自然的渺小,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给自己造福,给子孙留个家园。


流浪地球观后感:人类命运共同体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由郭帆执导,吴京等主演,是一部科幻电影,当地球面临毁灭时,大家的生活是什么样呢?是逃走?还是等到末日那天?我们可以看看这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流浪地球观后感:人类命运共同体。

春节期间,一部国产科幻电影风靡影院,夺得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至今已收获44亿人民币,暂列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二名,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这部电影就是改编自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同名电影。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安装了一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在借助木星引力将地球弹出太阳系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数千座发动机发生故障,为了保护地球,为了能在2500年后到达新家园,人类积极展开自救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有主角,《流浪地球》也不例外,它与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系列影片不同的是,《流浪地球》的视角虽然是跟随男主人公刘启而展开的,但却没有赋予他非凡的能力。他和千千万万正在生死间挣扎的救援队员一样,是这场饱和式救援的一个小小的参与者,甚至只是一个不怎么成功的参与者。

一开始,男主角刘启被征召进入救援杭州发动机的救援队。在他还没到达杭州时,杭州地下城就被岩浆淹没了;然后,他又南下驰援苏拉威西三号转向发动机,依然在没到达目的地时,发动机又被其他救援队重启了;最后,男主角想出了点燃木星计划,利用巨大冲击能量将地球推离木星的方法,也早被以色列科学家提出并否定了。

可以说,这个男主角大概是所有灾难片里最没用的一个男主角了,但这正是影片想要表达强调的。在灾难面前,一个人所有的努力都可能无济于事,但只要每一个人都同样努力,世界将会为我们所改变。这是一种属于集体的英雄主义,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英雄情结。

影片中最震撼的一个词,就是饱和式救援,几千座发动机,派出了四十多万人进行救援,这轻描淡写的一个词,背后是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对全人类的赞歌。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一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这正与影片所表达的核心观念所契合。面对现实的灾难,比如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等,也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等,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

就像影片结尾时旁白说的那样:

尽管,我们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阳,会带来什么样的家园,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拯救地球人类——观《流浪地球》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地球人类的母亲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