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灰姑娘读后感1000字

灰姑娘读后感1000字

《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读后感_1000字。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读后感_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读后感1000字

补充:如何应对灰犀牛危机
当你学会了辨认危机的各个阶段,你就能清楚地看到明显危机中每个阶段里的陷阱和机遇:把否认抵触情绪转化为接受危机的存在,把拖延转化成积极制订行动计划,避开恐慌阶段,尽快进入行动阶段,如果不幸被灾难重创,也能够做到重整旗鼓,重塑辉煌。从这样的思路出发,我在这里把“灰犀牛游猎攻略”提供给大家:应对未来的、明显的、概率高的和影响大的危机事件六个阶段的一系列原则。换句话说,如何躲避灰犀牛式危机的袭击。
(1)承认危机的存在
直接承认灰犀牛式危机事件的存在,不仅能帮助我们躲避其袭击,而且能帮助我们把危机事件转化成机遇。每个人都看到了房间里的大象,即大家避而不谈的危险,但是每个人都不愿提起它,因为提起它会让人不安
(2)定义灰犀牛式危机事件的性质
这时,我们就必须去定义每个危机的性质,确定各个事件的轻重缓急,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表述危机,这样才能吸引那些有能力和权利处理它的人对此采取行动
(3)不要静立不动
如果你没有能力做出必要的重大变革,那么就应该想想还有哪些可行的小一点的举措,同时这些小的举措怎样才能配合他人的行动。如果你不得不拖延行动时间,那么你也要很有策略地拖延,并在拖延期间为最后时刻的到来做好准备
(4)不要浪费危机
有的时候,被灾难袭击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我们认为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你不幸被灾难袭击,你就要立刻振作起来,看看未来的灰犀牛式危机会从哪个方向发动攻击。灾难也可能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机遇。
(5)站在顺风处
最好的领导会在危险尚未靠近的时候就采取行动。我们不太可能会在看到灰犀牛式危机事件发出信号的时候,就采取行动,尤其是当这个危机是很容易解决的危机
站在顺风处需要具备两个策略。第一,眼睛紧紧地盯着远方。这样,你就能够准确预测那个看似遥远的危险是如何一点点地靠近的。第二,这个是最难做到的——解决灰犀牛式危机,即妨碍我们正确决策和及时行动的体制性问题:导致群体思维以及对我们造成蒙蔽的决策过程
(6)成为发现灰犀牛式危机的人,成为控制灰犀牛式危机的人。
要躲避危险,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发现危险。一个人发现了明显的危险,这个危险是被其他人忽视的危险。
在发现灰犀牛式危机、提醒其他人防范危机和制订解决方案,以及把计划转化成行动等过程中,个人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可能会认识到防范危机的必要。但是,最难的部分是行动。最难的事情是要弄清楚如何做才能解决危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灰犀牛》有感


读《灰犀牛》有感

坚守底线思维 时刻居安思危

灰犀牛生长于非洲草原,是体型仅次于大象的陆地动物,它虽然反应迟缓,但一旦被激怒,顷刻间会沿直线飞奔而至,一个重达两三吨的庞然大物会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危险不言而喻。《灰犀牛》一书用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就是指那些知道的已知风险或知道的未知风险,发生概率极大,本可以预见却没能力预见,或者被选择性的忽视。

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许多事件,其实都是灰犀牛式危机。在危机到来时,保持头脑清醒,做正确的应对决策是十分重要的,越是及早地应对处理,损失就会越小。躲避灰犀牛式危机的侵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否认抵触情绪转化为接受危机的存在,把拖延转化成积极制定行动计划,尽快进入行动阶段。

第一,要居安思危,常怀危机意识。

只有常怀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动权,有效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一是居安思危,治而思乱。面对新时代新特征新挑战,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预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善于分析诡谲多变的复杂形势,制定应对策略,化危为机,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二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是不断积极进取的精神之源、动力之源;心存忧患,必然会敏锐地感知到来自外界的挑战和自身发展的局限,从而积极探索发展之道,增强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

三是备预不虞,为政常道。增强忧患意识既是个人成长所需,也是社会发展所需;既是时代变化的必然要求,又是历史进步的永恒主题。常怀忧患意识,永葆进取之志,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让个人和社会发展更上一层楼。

第二,要防微杜渐,克服侥幸心理。

人类的本性根深蒂固,使我们身处危机当中,但无法发现明显的危机。只有防微杜渐,克服侥幸心理,做好应对危机的处置方案,才能自如的应对各种危机。

一是加强风险排查,及时发现危机。建立风险排查机制,将不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对当前存在的稳定、安全、金融等风险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多层次排查,对排查出的可能引发危机事件的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做到不否认矛盾、不回避风险。

二是加强形势研判,科学预测危机。建立形势研判机制,将定期研判与重点研判有机结合,集中收集、处理、分析风险信息,对当前形势进行科学研判,预测可能出现的危机,科学制定预案,有效防范拖延症、摆脱群体思维,积极、有效应对危机。

三是加强责任包保,有效化解危机。建立责任包保机制,对风险隐患实行领导包案、一岗双责、台账管理、逐一销号、化解危机。小隐患及时处理,大隐患限时处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矛盾隐患,实行动态监控和管理,尽快督促解决,防止事态扩大,引发大的危机。

第三,要知危图安,坚守底线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一是眼中有底,始终盯住最坏处。从最坏处着眼,时刻保持戒骄戒躁的态度,保持居安思危的冷静,眼光始终聚焦在短板上、聚焦在弱项上、聚焦在人民群众的需求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做到未雨绸缪,有备而无患。

二是手中有底,牢牢把握主动权。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的过程中,切实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以最充分的准备、最有效的措施、最有力的手段,坚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更要做到科学统筹、科学管理,始终把握好发展规律,牢牢把握主动权,主动采取行动化解风险而坚守好底线。

三是心中有底,努力争取最高线。《论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底线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不是守住底线而无所作为,而是为了补短板、过险滩、向高标准进军。底线思维要求心中要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底线,在化解重大风险中积极有为,不断追求和实现最好的结果,努力争取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的最高线。

《灰犀牛》读后感1500字


何为灰犀牛?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刨析了现实中人们面对大概率且冲击性强的事件时的状态,从开始的抵触否认,得过且过,到对危机分析诊断,恐慌,以及到最后采取行动或崩溃。这正是面对灰犀牛事件的五个阶段。

如果用五个成语来形容这五个阶段,我会想到:

1.抵触否认:视而不见;

2.得过且过:司空见惯;

3.到对危机分析诊断:望闻问切;

4.恐慌:望而生畏;

5.采取行动或崩溃:望尘莫及。

每一步都与眼睛(眼界)有关 见识,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在灰犀牛各个阶段的行动方式。

想起故事《扁鹊见蔡桓公》,作者韩非,摘自《韩非子喻老》。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除了学到不要讳疾忌医,其实还可以按照灰犀牛的五步分一分,对于蔡桓公来说,病就是他的灰犀牛,看看他是怎么对待的?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抵触否认(视而不见):寡人无疾。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2.得过且过(司空见惯):不应,又不应。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3.到对危机分析诊断(望闻问切):使人问之。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4.恐慌(望而生畏):体痛,使人索扁鹊。

5.采取行动或崩溃(望尘莫及):遂死。

而扁鹊呐?

他可是一个比较厚道的并能成功破除灰犀牛的高手!

厚道:如实告诉蔡桓公派来的人,他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万一这时蔡桓公信了他,岂不要让他治病?然已无药可救,那扁鹊岂不要小命不保!

当然他敢如实相告,也说明他有足够的自信,不仅看到了蔡桓公身体有病,也看透了他心中讳疾忌医的病也是无药可救了。

成功破除:识别(想到)+躲避(做到);

识别:望桓侯而还走;

躲避:已逃秦矣。

如若不然,可能故事就会变成另一个版本的事故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

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骨髓,无奈何也。

(旁白翻译:大王说,我病了,快给我治治!扁鹊说,你没救了,等死吧!)

桓侯怒而杀之。不日桓侯死。

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我们都知道,扁鹊还有两个哥哥

《鹖冠子》有记:

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真是高手在民间!再回顾这五个阶段:

1.抵触否认:视而不见;

2.得过且过:司空见惯;

3.到对危机分析诊断:望闻问切;

4.恐慌:望而生畏;

5.采取行动或崩溃:望尘莫及;

在第一二阶段之后就与扁鹊大哥失之交臂了,到了后面只能靠扁鹊的大放血疗法了 镵血脉,投毒药。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自诩扁鹊大哥的人 专门向(骗)老人推销保健品的。

生命诚可贵,买药要买对!

《灰犀牛》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当今社会,政府机构、各类组织、企业和各个行业都会面临一些明显的、高概率的危险,而其中一些危险却会给无准备的相关组织、行业或个人带来毁灭性打击。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组织或个人都会面临这样一个灰犀牛式的危机,甚至更多。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回顾以前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分析一下过程,确实如此。黑天鹅事件指的是小概率事件,相当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中的万一”;而灰犀牛则相反,指的是大概率事件。黑天鹅事件,我们需要很高的预判能力,这种能力只有睿智的极少部分人才有,但是灰犀牛事件是大部分在事件的早期不予以重视而任由其发展进而导致事态严重造成了巨大的代价。现实生活中如何将损失降至最低,有效的避免灰犀牛事件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至今还记得20xx-20xx年煤炭市场价格变化的情况。当时国际、国内及区内动力煤市场连续几年一片萧条,区内外煤矿销售人员全部上门推销,让下游煤炭需求企业的业内人士误以为煤炭产能过大,库存高企,一年内不会涨价。但随着后半年临近,即便是煤炭市场部分区域已经出现减产、停产造成库存下降及销售价格出现上涨端倪时,大部分人依然以惯性思维认为煤价会继续走低,不会很快发生变化,最起码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当时也有专业人士依据煤炭市场变化提出警示性建议,目前低煤价适宜于增加部分库存,对于后期安全生产经营可有效避免大的风险。但不幸的是,对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决策者们竟然对其视而不见,认为煤在矿上堆放,又销不出去,采购又占资金,造成财务成本增高,不予支持。但事实胜于雄辩,想到了但预计不会很快发生变化的事居然这么快就发生了,最终煤价在短期内连续大幅上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煤矿生产经营者也发生了同样的问题,由于对煤炭市场变化判断不准确,连续几年的供大于需,造成煤炭滞销,为了维持生产,煤炭企业均实施低价销售策略,造成成本大幅倒挂,企业大面积亏损。为了便于在竞争市场上站稳脚跟,保住现有市场规模,煤矿生产者甚至调整生产节奏,开采出煤质最好煤炭以最低的区域市场价格销售至下游客户,造成下游客户无底线的不断降低煤炭采购价格,一度造成煤炭价格市场极为混乱,给煤矿生产经营能否连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问题。当时的情形下大型煤矿生产企业相对还能撑住一些时日,而相对于产能较小的煤矿企业,则连维持生产的能力都几乎丧失了。有些煤矿干脆停产检修、给工人放假或直接停产等方式进行间歇性生产。为了应对煤炭市场快速变化的行情,国家及时从各个方面均进行了宏观调整,采取“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对国有煤矿全部实施275天生产制,从供给侧进行了制约;再从进口侧对煤炭供应进行了限制,造成国内大型煤矿企业库存快速下降给煤价上涨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加上前期煤矿连续几年对煤炭供应市场的悲观判断,已停产的煤矿工作面得不到及时修复及恢复生产,造成后期煤炭供应周期性短缺。煤炭市场价格变化也因此犹如过山车一般出现了所有人既想到又感觉不会出现但现实中却出现极端性变化的情况。自8月份开始,煤炭价格连续上调,全年煤炭整体平均价最终上涨140元/吨。

其实,这个问题在现实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决策者们画地为牢、抱残守缺而犯下的错误,所以只有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及时广泛的听取一线人员的意见建议,才能避免一错再错,从而为企业规避生产经营风险。(杜军贤)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读《灰犀牛》有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读《灰犀牛》有感

米歇尔·渥克(Michele Wucker),全球思想领袖,2007年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青年领袖",她身兼数职,担任总部在纽约的国际政策研究所所长、芝加哥议会全球事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金融评论》拉美办公室主任。曾多次给《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国际政策》等媒体撰写文章。

内容摘要

本书以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例如: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集中爆发以及在此之前的诸多泡沫破裂;飓风卡特里娜和桑迪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后的毁灭性余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现实数码技术;大桥坍塌和摇摇欲坠的城市基础设施;苏联的迅速衰败和中东地区的混乱,在事前均出现过明显的迹象。本书以科技、经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实例进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那些迫在眉睫的、概率高、影响大的危机的预测、防备、应对及善后的具体方法,以便为人们在组织管理、公司管理和国家管理过程提供决策参考。

推荐理由

1

普利策奖得主、《金融之王》作者利雅卡特·艾哈迈德:政治家、企业家以及其他的领导者在面对迫在眉睫而且是可以预见的危机时经常视而不见。在这部极具创造性和启发性的著作里,米歇尔·渥克深入分析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并且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书中大量引用了来自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真实案例,是管理者的必读书籍。

2

新加披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大融合》作者马凯硕:米歇尔·渥克没有说错。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危机正向我们走来: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经济危机。但是我们什么都没做。这部宝贵的著作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这部作品是政府机构以及私立机构领导者的必读之作,因为我们正在迎接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

3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公共领导中心副主任、《意识的力量》作者马克思·巴泽曼:米歇尔·渥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了当下的社会危机。这些危机本就迫在眉睫、间不容缓,但不幸的是,我们竟然对其视而不见。作为一个政治家,如果拱默尸禄,或者只是静待下一次"尽如所期"的事件,而不能积极解决这些早就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的危机,那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政治家。

4

《印度星球》作者米拉·坎达:正如米歇尔·渥克警告过的那样:问题的关键不是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多大,而是发生危机的时间节点离我们有多近。这部作品非常契合当下的时代特性。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明显的生存危机。这本书提醒我们,否认问题的存在是一种讳疾忌医的行为,百害而无一利。同时,书中给我们提供了消除危机的具体方法:危机与机遇要么互为因果,要么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危机中潜藏的机遇,充分利用,才可能做到"绝地反击".

5

《连接力地图》和《如何运营世界》作者帕拉格·科哈纳:米歇尔·渥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我们刻意无视的一切,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且教会我们如何从危机事件中寻找机遇。这本书的最大好处是:从个人生活领域到全球经济领域,重新审视思考我们的生活。

6

英泰克咨询公司CEO、《团队》作者威廉·斋藤:《灰犀牛》这本书为我们指出了组织机构、公司和国家民族的致命弱点,并且教会我们克服这些弱点的方法:企业领导和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常常会因为画地为牢、抱残守缺而犯下错误,所以只有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才能避免一错再错。书中的见解拔新领异、字字珠玑,必将成为全球决策者和思想领袖的必读之作。

7

《大开眼界》作者诺瑞娜·赫兹:如果说黑天鹅理论会让人感到绝望的话,那么灰犀牛理论能让我们明白:我们有能力解决危机。在这部原创性著作中,米歇尔·渥克让我们认识到:在危机到来时,保持头脑清醒,做正确的应对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感受最深刻的观点

1

在新闻行业里,"无流血,不头条".那些不作为或是滥作为导致危机升级为灾难的事件,我们都能看到详尽的报道。被成功消除的危险是不会成为新闻头条的。但是,正是这些消除危险的成功经验,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有助于消除未来灾难的有益经验。

2

当我们可能遇到的危险还处于萌芽状态时,我们会感觉手头紧迫,无暇顾及,所以致使防范措施搁浅;当危险真正来临,损失已经不可避免,此时此刻,我们虽然有应对灾难的财力物力了,但无论我们是想减少损失,还是想事后收拾残局,其费用都会是天文数字。

3

一分的预防远胜于十分的治疗,未雨绸缪远胜于亡羊补牢。

4

当我们常规认知外的新观点出现时,我们的情绪会变得非常复杂。我的反应是典型的面对与我们的常识不相匹配的预言和信息时的反应。不论这些常规思想结果是对还是错,我们都会本能地拒绝。这种反应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保护自己不被打败。我们倾向于寻找、解释、预先安排那些能够证明巩固我们原有想法和假设的各种信息。过度拒绝考虑更广泛的可能性,会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必须有"局外人"来挑战我们在预测方面的盲从盲信。

5

一个人,如果无知,而且不知道自己无知,那么他就是一个蠢货;一定要远离他。一个人,如果无知,但是知道自己无知,那么其人可教;一定要教化指导他。一个人,如果有识,但是不知道自己有识,那么他是在沉睡;一定要唤醒他。一个人,如果有识,而且知道自己有识,那么他就是先知;一定要跟随他。

6

聚拢分散独立的预测信息,能帮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准确的现实图景。

7

有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自我蒙蔽;有时候,人们会有意识地为了个人利益去蒙蔽他人。要弄清楚这两者的区别。

8

无论是行动太早,还是行动太晚,都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虽然我们太早行动的可能性很小,太晚行动的可能性很大)。在分析是该行动,还是该等待的时候,要考虑机会成本的问题。

9

每一次错误都是通往正确答案的必要过程。有时候,那个当时看起来是个错误的举动,可能其实正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10

恐慌情绪会放大最初的小问题,并且把它升级成灾难。这种情绪会让我们退回抵触阶段,把抵触彻底变成仇视和攻击,妨碍我们解决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读《灰犀牛》有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我们身边,危机始终如影随形,只是由于我们缺乏对它的认识或者是我们思维的局限性,许多事物都被贴上了"未知"、"不可能"、"不确定"的标签而被我们所忽视。从灰犀牛到黑天鹅,许多风险事件其实都是从大概率事件中演变而来,只是对于这类事件,我们变得过分自信,或者说是一种另类的无知。泰坦尼克号船长在1907年说,"根据我的所有的经验,我没有遇到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故。我在整个海上生涯中只见过一次遇险的船只。我从未见过失事船只,从未处于失事的危险之中,也从未陷入任何有可能演化为灾难的险境。"而他的话,从现来看,更像是一种讽刺。就像一个天使投资人,他以前的投资案例无论多么成功,他也不敢说他从未失败过。只能说截止目前,是成功的。

《灰犀牛》作者米歇尔·渥克敏锐地发现了历史上许多危机事件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共性,就是这些事件发生之前往往已经有明显的风险隐患或者是预警信号,无论从08年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亦或是艾琳飓风和桑迪飓风,又或者是安然公司的倒闭、世界通讯公司的丑闻、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桥梁和楼房的坍塌以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灾难,从地缘政治领域到慈善事业机构,甚至是个人生活领域、凡此种种,都是错误的思想动因不断作祟的结果。正如书中形象地提到,"当你忘记向导的警告,走到犀牛附近拍照遭到犀牛群的冲击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不是你应该做的。"本书作者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深刻总结了大概率风险事件发生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否认,第二阶段是混日子,想办法把问题推给将来。第三个阶段是判断性阶段,对于到底该做什么争吵不休。第四个阶段是惊恐阶段。第五个阶段是行动阶段或崩溃阶段。首先,我们会否认存在的危险或是弱化其危险性;一旦我们承认了危险的存在,我们就会采取拖延战术,而不是果断采取行动;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会互相指责,推诿责任。当灰犀牛类危机真的发动攻击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恐慌不安、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应对;最后,我们会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偶尔会是在灰犀牛类危机真的发动攻击之前,但是绝大多数的行动是在其发动攻击之后。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递的通畅透明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各行各业的投诉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从刚公布的上海市上半年出租车行业信访、热线投诉情况来看,诸如大众交通车均投诉只有0.48件,但也有茸城出租车均投诉达到了2.34件,两者车均投诉相差了近5倍。而从投诉内容来看,主要为"绕道、拒载、多收费和服务态度"等问题,但就是这些广为人知的投诉焦点,也会因为视而不见产生更大的声誉风险事件。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有13辆车由于这些问题被反复投诉达20次以上,这些被客户投诉的大概率事件,最终由于未被司机或者公司重视,导致了客户投诉不断发生,最终上了"黑名单".同样的,作为银行业,在不断倡导和践行"提升客户服务,创造客户价值"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服务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关键就在当客户投诉发生时,如何及时和准确应对每一件客户投诉,将不利因素转化为自身发展提高的有利条件。从银监会近年来公布的客户投诉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账户费用、服务态度、等候时间、理财收益"等热点问题,同时也有许多客户投诉由于银行不作为,拖延处理导致客户的反复投诉,最终使无责投诉变成了有责投诉。其实这些客户投诉事件,虽然有部分是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但多数还是一些长期以来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些大概率客户投诉问题由于很多时候未能产生重大的后果,故而始终没有受到重视,导致这类简单的问题始终成为消费者维权的热点和集中矛盾点。

对此,我们该如何处理或者规避这些灰犀牛式的袭击,首先必须承认危机的存在。如果能够尽快地承认灰犀牛式危机事件的存在,那么我们就能尽快地发现妨碍我们认识其存在的因素。而一旦我们看到了灰犀牛式危机事件,它很可能已经来到我们面前。立刻处理所有的危机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时,我们就必须去定义每个危机的性质,确定各个事件的轻重缓急,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表述危机,这样才能吸引那些有能力和权利处理它的人对此采取行动。第二,不要静立不动。如果没有能力做出必要的重大变革,那么就应该想想还有哪些可行的小一点的举措,同时这些小的举措怎样才能配合他人的行动。如果不得不拖延行动时间,那么也要很有策略地拖延,并在拖延期间为最后时刻的到来做好准备。第三,不要浪费危机。有的时候,被灾难袭击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我们认为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有时候,阻止未来危机到来的最佳时机恰恰是在灾难发生之后,因为此时我们都对未来危机的后果心怀恐惧。如果不幸被灾难袭击,就要立刻振作起来,看看未来的灰犀牛式危机会从哪个方向发动攻击。灾难也可能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机遇。第四,站在顺风处,眼睛紧紧地盯着远方,准确预测那个看似遥远的危险是如何一点点地靠近的。最后,解决妨碍我们正确决策和及时行动的体制性问题,如保守的体制、低效的资源分配方式等。让自己成为发现灰犀牛式危机和控制灰犀牛式危机的人。

正如《黑天鹅》一书中说的:对世界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会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

建行浦东分行办公室,一级业务员 储夏冰

米歇尔·沃克《灰犀牛》读书笔记3000字


本月读的书是《灰犀牛》,说起灰犀牛,相对比较陌生。一般我们比较熟悉的是黑天鹅,自从尼古拉斯塔布勒那本著名的《黑天鹅》出版以来,低概率事件的巨大冲击理论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热议的话题。相比之下,我们对灰犀要陌生得多。

那么什么是灰犀牛事件呢?这个概念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假设有一群游客深入非洲蛮荒之地,希望看看活着的犀牛。有2名游客不顾导游劝阻偏离既定线路深入草原,并发现了一头带着小犀牛的母犀牛。这2名游客掩饰不住自己的好奇,一再缩短距离靠近小犀牛进行拍照,并且一再遗忘向导忠告,不断侵入犀牛的绝对领地,同时还弄出一些声响。正当2名游客很兴奋的时候,母犀牛开始慢慢觉察到2名入侵者。更为要命的是,由于兴奋,其中1名游客还让另外一名游客去吸引小犀牛的注意,便于拍摄其正面图像,就在这个时候,母犀牛开始用怀有敌意的目光注视游客。就在迟疑之间,小犀牛跑向了母犀牛,而母犀牛则向游客冲来。这便是灰犀牛的故事。

灰犀牛其实非洲草原上常见的动物,常给人行动迟缓,没有危害性的假象。它的危害只有在离你比较接近,同时又心存侥幸的时候才最大。在该书中,作者用灰犀牛来比喻那些已经显露危险征兆但没有及时处理,最终酿成大祸的事件。通过研究,作者还指出,实际上很多被人们认为是黑天鹅即无法提取预测的危机的事件,其实都有过明显的先兆,因而被认定为灰犀牛更为贴切。这些案例包括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卡特里娜飓风、2007年明尼苏达大桥坍塌等。

不幸的是,这些先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没有积极防范和应对,以致于最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回过头来看,在每次危机过后,只要人们认真加以检讨,就会发现,重大危机之前发生的种种端倪,其实就是一次次绝佳的逃生机会。

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从2007年起,首先是金融从业者,能清晰看到复杂金融衍生品开始出现危机,证据之一是他们一直对自己出售给客户的金融衍生品进行做空操作;而IMF和BIS在危机发生前,也曾不断发出警告。随后,从2007年10月起,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连续数月下跌,创新十年来的记录,且每月跌幅成倍上升,从最初不到1%到三个月之后的超过4%。按时市场监管者和决策者们凭借数据就应该可以看出,此时经济的繁荣程度,远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乐观,甚至还陷入低迷的危险。也就是从2007年开始,反映机构投资者信心的盖洛普投资者信心指数开始下滑,而这意味着即使不具备专业金融知识的普通人,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选择避险。可是大部分人都宁愿选择相信自己之前的乐观判断,而不愿意承认经济形势已经出现逆转。因此,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也就在之后的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那么为什么这些本该被及时识别和及时处理的危机最终演化成了灾难呢?作者认为拖延症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指出,无论个人还是机构,几乎每天都需要与拖延症做斗争,几乎很少有人能逃脱拖延症的折磨。得过且过,这种情况在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生活和金融领域比比皆是,明知有患癌症风险,也不肯轻易戒掉烟瘾的烟民,直到心脏病突发,才肯放下三明治的加班狗;希望爬出深坑,却一直在自掘坟墓的赌徒;由于对颠覆性新技术的出现没做任何有效应对,而被新技术公司取代市场领先地位、只能在市场中勉强挣扎维持的企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而大规模危机的最终爆发,则往往是拖延症集中放大后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作者指出,人们在应对灰犀牛事件的时候,可以比较典型的划分为灰犀牛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否认。否认就是实际已经出现却假装认为没有出现。这种情绪和行为之所以会出现,作者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源于人类本性、政府体制和社会体制都力求维护现状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美好预期,都让人本能的对危机或者处于危机中的情景进行否认。作者指出,特别是当一群人产生否认和麻痹大意情绪时,更加危险。因为这种集体意识会促使人们崇尚整体一致性,促使人们共同无视那些对现行的专家权威构成威胁的信息,最终导致人们做出错误决定。换言之,人们宁愿和大家一起犯错,也不愿意成为唯一正确的人。(迫于群体压力)

第二个阶段是混日子也称为得过且过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明知有危险信号发出,但却在行动上不采取措施,结果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绝佳的机会。就好像游客已经发现了母犀牛向自己冲来,却一时不知所措,待在原地。总之,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想办法把问题丢给将来。

第三阶段是争吵或者说犹豫。这是特指危险已经到了身边,不得不采取措施的时候,但这个时候人们通常的表现是犹豫不决,如果是一个群体的话,则是在迫于必须做点什么的压力下,展开内部争吵,进而继续贻误时机。

第四个阶段是惊恐阶段,是指灰犀牛已经冲到了脚边,这个阶段基本上再深思熟虑已经没有可能,如果准备工作充分,则可以应对得当,如果准备不充分或者没有准备,则只有束手待毙。

第五个阶段是行动阶段或者又称为崩溃阶段。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这两种反应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即使到了最后一刻,希望也还是有的。

作者认为要有效应对灰犀牛事件,主要是要防微杜渐,因为智者都非常明白,越早发现警报越好,越早处理潜在的威胁越好。否则就得花大力气去阻止危机。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从经验研究看,应对灰犀牛事件,关键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第一阶段为例,怎么克服否认心理?一是要克服侥幸心理;二是要去除杂音,就金融产品的投资而言,就是要建立和寻找更加公正和客观的信息来源。为此,作者特意探讨了世界知名的评级公司在如安然事件中扮演的可耻角色,进而指出由于存在利益冲突,所谓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有时并不见得那么客观公正。此外,一些审计机构也会受到腐化,这都是需要避免的地方;三是要防范群体性思维,群体性思维的通常表现就是随大流,个人在群体中容易丧失自我或者迫于群体压力作出有悖于理性的决策,因而作者建议要倡导独立思考,防范群体性思维;四是要防范源头效应,源头效应是指迷信权威,研究表明当人们听信所谓专家意见时,大脑负责独立思考的脑叶就会关闭,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五是要防范逆反效应,就是要多听取和自己观点相左的意见,多听取异性和圈外人的观点。总之,作者认为在提高预测和判断准确性方面,心理因素、预测环节和勤奋努力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提升投资预测和决策能力的重要途径。

那么又如何破解得过且过阶段的困境呢?作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树立一分预防等于十分治疗的理念;二是要选择准确的行动时点,因为得过且过固然要付出代价,但选择正确的时间节点也很重要,无论行动太早,行动太晚,都会付出很大代价。三是要变革奖惩机制,要奖励那些及时自主行动解决问题的人,对那些在面对可能的灾难时,及时阻止问题的人,应提高奖励的额度,总之,要用适当的机制让人们明白,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四是公平地分摊成本,就是说如果有必要牺牲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利益,才能挽救更多的人或者避免更多的损失,那么,就必须找到有效的方式减轻被牺牲者的痛苦;五是要正确地计算成本、盈余和投资。

米歇尔·沃克《灰犀牛》读书笔记2000字


米歇尔·沃克《灰犀牛》读书笔记2000字

作者:冯晓娜

本月读的书是《灰犀牛》,说起灰犀牛,相对比较陌生。一般我们比较熟悉的是黑天鹅,自从尼古拉斯·塔布勒那本著名的《黑天鹅》出版以来,低概率事件的巨大冲击理论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热议的话题。相比之下,我们对灰犀要陌生得多。

那么什么是灰犀牛事件呢?这个概念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假设有一群游客深入非洲蛮荒之地,希望看看活着的犀牛。有2名游客不顾导游劝阻偏离既定线路深入草原,并发现了一头带着小犀牛的母犀牛。这2名游客掩饰不住自己的好奇,一再缩短距离靠近小犀牛进行拍照,并且一再遗忘向导忠告,不断侵入犀牛的绝对领地,同时还弄出一些声响。正当2名游客很兴奋的时候,母犀牛开始慢慢觉察到2名入侵者。更为要命的是,由于兴奋,其中1名游客还让另外一名游客去吸引小犀牛的注意,便于拍摄其正面图像,就在这个时候,母犀牛开始用怀有敌意的目光注视游客。就在迟疑之间,小犀牛跑向了母犀牛,而母犀牛则向游客冲来。这便是灰犀牛的故事。

灰犀牛其实非洲草原上常见的动物,常给人行动迟缓,没有危害性的假象。它的危害只有在离你比较接近,同时又心存侥幸的时候才最大。在该书中,作者用灰犀牛来比喻那些已经显露危险征兆但没有及时处理,最终酿成大祸的事件。通过研究,作者还指出,实际上很多被人们认为是黑天鹅——即无法提取预测的危机的事件,其实都有过明显的先兆,因而被认定为灰犀牛更为贴切。这些案例包括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卡特里娜飓风、2007年明尼苏达大桥坍塌等。

不幸的是,这些先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没有积极防范和应对,以致于最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回过头来看,在每次危机过后,只要人们认真加以检讨,就会发现,重大危机之前发生的种种端倪,其实就是一次次绝佳的逃生机会。

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从2007年起,首先是金融从业者,能清晰看到复杂金融衍生品开始出现危机,证据之一是他们一直对自己出售给客户的金融衍生品进行做空操作;而IMF和BIS在危机发生前,也曾不断发出警告。随后,从2007年10月起,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连续数月下跌,创新十年来的记录,且每月跌幅成倍上升,从最初不到1%到三个月之后的超过4%。按时市场监管者和决策者们凭借数据就应该可以看出,此时经济的繁荣程度,远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乐观,甚至还陷入低迷的危险。也就是从2007年开始,反映机构投资者信心的盖洛普投资者信心指数开始下滑,而这意味着即使不具备专业金融知识的普通人,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选择避险。可是大部分人都宁愿选择相信自己之前的乐观判断,而不愿意承认经济形势已经出现逆转。因此,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也就在之后的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那么为什么这些本该被及时识别和及时处理的危机最终演化成了灾难呢?作者认为拖延症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指出,无论个人还是机构,几乎每天都需要与拖延症做斗争,几乎很少有人能逃脱拖延症的折磨。得过且过,这种情况在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生活和金融领域比比皆是,明知有患癌症风险,也不肯轻易戒掉烟瘾的烟民,直到心脏病突发,才肯放下三明治的加班狗;希望爬出深坑,却一直在自掘坟墓的赌徒;由于对颠覆性新技术的出现没做任何有效应对,而被新技术公司取代市场领先地位、只能在市场中勉强挣扎维持的企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而大规模危机的最终爆发,则往往是拖延症集中放大后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作者指出,人们在应对灰犀牛事件的时候,可以比较典型的划分为灰犀牛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否认。否认就是实际已经出现却假装认为没有出现。这种情绪和行为之所以会出现,作者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源于人类本性、政府体制和社会体制都力求维护现状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美好预期,都让人本能的对危机或者处于危机中的情景进行否认。作者指出,特别m.i1766.com是当一群人产生否认和麻痹大意情绪时,更加危险。因为这种集体意识会促使人们崇尚整体一致性,促使人们共同无视那些对现行的专家权威构成威胁的信息,最终导致人们做出错误决定。换言之,人们宁愿和大家一起犯错,也不愿意成为唯一正确的人。(迫于群体压力)

第二个阶段是混日子也称为得过且过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明知有危险信号发出,但却在行动上不采取措施,结果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绝佳的机会。就好像游客已经发现了母犀牛向自己冲来,却一时不知所措,待在原地。总之,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想办法把问题丢给将来。

第三阶段是争吵或者说犹豫。这是特指危险已经到了身边,不得不采取措施的时候,但这个时候人们通常的表现是犹豫不决,如果是一个群体的话,则是在迫于必须做点什么的压力下,展开内部争吵,进而继续贻误时机。

第四个阶段是惊恐阶段,是指灰犀牛已经冲到了脚边,这个阶段基本上再深思熟虑已经没有可能,如果准备工作充分,则可以应对得当,如果准备不充分或者没有准备,则只有束手待毙。

第五个阶段是行动阶段或者又称为崩溃阶段。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这两种反应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即使到了最后一刻,希望也还是有的。

作者认为要有效应对灰犀牛事件,主要是要防微杜渐,因为智者都非常明白,越早发现警报越好,越早处理潜在的威胁越好。否则就得花大力气去阻止危机。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从经验研究看,应对灰犀牛事件,关键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第一阶段为例,怎么克服否认心理?一是要克服侥幸心理;二是要去除杂音,就金融产品的投资而言,就是要建立和寻找更加公正和客观的信息来源。为此,作者特意探讨了世界知名的评级公司在如安然事件中扮演的可耻角色,进而指出由于存在利益冲突,所谓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有时并不见得那么客观公正。此外,一些审计机构也会受到腐化,这都是需要避免的地方;三是要防范群体性思维,群体性思维的通常表现就是随大流,个人在群体中容易丧失自我或者迫于群体压力作出有悖于理性的决策,因而作者建议要倡导独立思考,防范群体性思维;四是要防范源头效应,源头效应是指迷信权威,研究表明当人们听信所谓专家意见时,大脑负责独立思考的脑叶就会关闭,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五是要防范逆反效应,就是要多听取和自己观点相左的意见,多听取异性和圈外人的观点。总之,作者认为在提高预测和判断准确性方面,心理因素、预测环节和勤奋努力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提升投资预测和决策能力的重要途径。

那么又如何破解得过且过阶段的困境呢?作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树立一分预防等于十分治疗的理念;二是要选择准确的行动时点,因为得过且过固然要付出代价,但选择正确的时间节点也很重要,无论行动太早,行动太晚,都会付出很大代价。三是要变革奖惩机制,要奖励那些及时自主行动解决问题的人,对那些在面对可能的灾难时,及时阻止问题的人,应提高奖励的额度,总之,要用适当的机制让人们明白,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四是公平地分摊成本,就是说如果有必要牺牲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利益,才能挽救更多的人或者避免更多的损失,那么,就必须找到有效的方式减轻被牺牲者的痛苦;五是要正确地计算成本、盈余和投资。

犀牛与犀牛鸟读后感


【篇一:犀牛与犀牛鸟读后感】

犀牛是珍贵的热带巨兽,约长5米,高约2米,重达三吨,鼻子上长着一长一短的锐角,模样丑陋,但丑得很可爱。

云南的圆通动物园的犀牛馆有一对黑犀牛,犀牛馆里布置的很舒适,有小瀑布,有棕榈树林,有一大片草地,有可口的热带树叶,还有一个犀牛最喜欢的大泥潭,真是贵宾级的待遇啊。

可这对黑犀牛整天闷闷不乐的,吃得很少,吃完了就是泡在泥潭里不出来。动物园里请来了专家给它们会诊,专家们开了一个奇怪的处方:犀牛鸟若干只。

动物园立刻购买了三十多只犀牛鸟。一到犀牛馆打开鸟笼,这些鸟就飞到犀牛的身上又啄又抓的。原来犀牛的皮肤里有蛆虫,使得犀牛又痛又痒的,把犀牛折磨得寝食难安。而这些犀牛鸟专门吃犀牛皮肤里的蛆虫,帮犀牛清洁皮肤卫生。在野外这些犀牛鸟还可以为犀牛报警,防备食肉动物。

它们这种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比如蚂蚁和蚁虫就是一对大家十分熟悉的共生伙伴,蚂蚁酷爱蚁虫分泌出来的甜汁液,而蚁虫遇到了天敌,蚂蚁会用全力保护蚜虫的安全,下雨刮风时,蚂蚁会把蚜虫背回自己的巢穴,不让蚜虫被雨淋湿。

共生共栖,就是共存共荣,互惠互利。意味着:因为有了你,我的日子会过得更加美好;因为有了我,你的日子将过得更加美丽多彩,所以我们要互帮互助。

【篇二:犀牛与犀牛鸟读后感】

闲来无事,随意拿起了一本叫《牧羊神豹》的书翻翻,看到其中的《犀牛与犀牛鸟》后,我深有感触。故事是这样的:

非洲某国元首访问云南时,赠予圆通山动物园一对犀牛。

圆通山动物园还是头一次得到犀牛,花巨资盖了犀牛馆,大理石围墙,有人工小瀑布,有棕榈树林,有一大片草地顿顿都吃家乡菜;可犀牛们整天闷闷不乐,还经常发牛脾气。恰巧,中科院生物所在昆明召开年会,动物园便请这些专家给这对犀牛会诊,专家们给那对犀牛开了个奇怪的药方:犀牛鸟若干。

刚把犀牛鸟鸟笼放在犀牛馆外,犀牛立刻兴奋起来。犀牛鸟也没飞走,而是在树上建起了鸟巢。不久,犀牛食量大增,情绪高昂,脾气也温顺了许多。

人一生可能都在排斥、竞争、共存中度过,犀牛和犀牛鸟的关系实际上是共生共栖关系,而这种关系就像是朋友之间,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但这又不同于你和你的合伙人,各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维持这种关系,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友谊是脆弱的,随时都可能毁灭。1+1,在某种时候,它的答案可能等于无限大。那是在什么时候呢?在我们真正能够先替对方着想的时候:我的朋友在学习上有困难时我会帮助他,相同,当我在别的方面遇到困难时,朋友也会帮助我的。这样相互取长补短,不仅加深了友谊,还使双方受益。

【篇三:犀牛与犀牛鸟读后感作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最近,我就读了《犀牛与犀牛鸟》这个故事。

在圆通山动物园,他们购进了两头犀牛,给予了贵宾级的待遇,但他们仍焦躁不安,直至犀牛鸟的出现。其实,在它们的家乡非洲时,犀牛与犀牛鸟就是一对互相帮助的好伙伴:犀牛鸟帮助犀牛把藏在皮肉里的蛆虫消灭、吃掉,而犀牛则帮犀牛鸟抵御天敌。

有人认为,大自然是非常冷峻的:猫吃鼠、鹰吃蛇、狼吃羊其实不然,上面提到的现象叫做共生共栖,这就是大自然温馨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点。在某些方面,我们要依赖他人,而在另一些方面,我们又可以恩惠与他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长处造福于人,那么就能同他人创造一种共生的境界,那么在严酷的生活中活下来、成功的可能性就要比一个人单枪匹马大多了。有时候,1+1=无限大。而且,共生共栖与互相利用的概念是不同的,互相利用是两人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所谓的合作,一旦有利害冲突,变翻脸不认人。

与他人合作,不要互相利用,那被生活淘汰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读《灰犀牛》有感 化危为机 风雨兼程


读《灰犀牛》有感 化危为机 风雨兼程

读完《灰犀牛》一书,既惊恐万状、毛骨悚然,也醍醐灌顶、心明眼亮。这头概念化的犀牛,它并不完全在遥远的非洲草原,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单位,在人社系统徘徊、蛰伏,静静地等待着,等待野性被唤醒、机关被触动、冲锋被开启......

《灰犀牛》一书给人的警示与启迪意义深远。

一、不能无视危机的存在,要正确认知

在《灰犀牛》一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指出过去众多危机都有明显的先兆,但是这些先兆都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所以,我觉得无视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

一是要正确认知危机的客观性。在世界风云变幻莫测和国内各种矛盾凸现的大背景下,危机暗流涌动,极易爆发的大概率危机,如同一头吨级重的灰犀牛,随时准备向你撞过来。面对危机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可能无法预知细节和准确的时间,但无法狡辩或忽视它的存在。

二是要正确认知危机的现实性。人社部门作为最重要的民生部门,面对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特别是社保征收体制改革,如何做好征缴衔接、规避基金风险,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保遗留问题,值得深思。如何围绕中央提出的六稳要求,最大限度稳定就业,规避规模性失业风险,都是我们不敢否认的潜在现实风险。

三是要正确认知危机的紧迫性。当前,在人社领域,作风建设迫在眉睫,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如果我们依然我行我素、自拉自唱,最终必将引发群众和社会的信任危机,折损人社部门的形象。

二、不能轻视危机的爆发,要正视矛盾

《灰犀牛》中分析了人们对待危机比较常见的五个阶段,即否认、得过且过、迟缓判断、惊恐、实施行动。这种应对危机的麻木不仁与手足无措,将直接导致危机的爆发不可收拾。

一是要深入了解,避免工作上视而不见。作为一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做到四勤。脚要勤,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手要勤,在重大事项的处置方面,既要挥手,更要动手;脑要勤,要创新思路,发现深层次的矛盾,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口要勤,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及时纠正问题,严肃查处问题。

二是要深思熟虑,避免应对上束手无策。我们要克服侥幸心理、从众心理、自负心理、麻痹心理,不要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破解矛盾、应对危机。

三是要深刻分析,避免心理上宁信其无。灰犀牛事件既是概率高的事件,更是影响大的事件,发现越早,损失就越少。我们必须坚持清晨之问、静夜之思,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心态,预判分析人事制度改革、农民工欠薪等各类不稳定因素,打有准备之仗。

三、不要漠视危机的处置,要正面引导

高概率风险会给我们造成重大损失,但如果处置得当,也会产生倒逼机制,达到化危为机的效果。

一是要敢于直面现实。当灰犀牛已经全力以赴向你冲来的时候,心存侥幸、相互指责、推诿扯皮、惊慌失措都无济于事, 唯有积极面对,才有可能成功化解。人社部门的每一项工作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对工作失误要敢于担责,对矛盾纠纷要敢于担难,对突发事件要敢于担险,做到正视不回避,直面不逃避。

二是要及时精准定性。要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准确研判预案,开展危机公关,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公众认知,减少负面炒作,敏锐感知,科学处置,力避化危为险,力求化险为夷,力争化危为机。

三是要坚持顺风而处。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时刻与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站在高处观察,站在平处干活、站在顺风处敏锐悉知,不因部门利益影响全局,不因满足个体诉求影响大局,特别是在处理社保遗留问题方面,要做好平稳工作。

灰犀牛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其视而不见,或者只是静待着它的下一次奔袭。危机和机遇要么互为因果,要么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要我们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强化自身建设,夙夜为公,居安思危,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防范危机、化危为机。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后感_1500字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后感1500字

你见过一千只白天鹅,就以为世界上的天鹅都是白的,可有一天,你看见一只黑天鹅,就把之前所有的经验都否定了;这相当于我说,我活了20年,都没有死,就意味着我会长生不老一样。
你为什么看了那么多故事,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是你看了太多故事!
我们喜欢生动的,鲜活的,前后逻辑相关的故事,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是需要你亲自整理的,杂乱无章的世界。看了十只白天鹅的故事,就坚守着「这个世界是由白天鹅构成的」理念,故步自封,忽略(甚至出现在你眼前的)黑天鹅。曾看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请试验者读报纸,看到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明,目光停顿时间更久,反之,在看到与自己观点相悖的结论时,其目光就迅速移开去。知识是有毒的,当你不知道如何对待他们的时候。秉持一个抽象的信念,总能找到支持它的证据,证据累积得越来越多,视野就越来越窄,看不到旁物。作者提出真正学习语言的思路是先浸润在语言环境中,然后,(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和语法体系对应起来。这是自下而上的学习方法。
「尽信书」吃的就是不懂自下而上的苦,于是消极地说一句「不如无书」。
试判断,下面哪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1.乔伊似乎快乐地结婚了。他杀了他的妻子。
2.乔伊似乎快乐地结婚了。他为了得到妻子的遗产而杀了她。
乍看上去是2显得更真实,更容易发生,但他杀了他的妻子可能是因为千千万万种原因,所以1的发生几率要大得多。我们会误判是因为我们喜欢因果,因果关系能把碎片化的知识连接起来,减少存储信息的负担(1中有两个信息,而2中两个信息就连成了一个)所以我们喜欢故事,最主要的原因是故事不费脑子。
「我们喜欢可触摸的东西、被证实的东西、显而易见的东西、真实的东西、可见的东西、具体的东西、已知的东西、已观察到的东西、生动的东西、视觉性的东西、有社会特点的东西、被灌输的东西、富有情感的东西、突出的东西、典型的东西、打动人心的东西、富有戏剧性的东西、传奇的东西、美化的东西、官方的东西、学术性的空话、虚有其表的高斯派经济学家、数学废话、华而不实的东西、法兰西学院、哈佛商学院、诺贝尔奖、黑西服白衬衣加领带、令人激动的演讲和耀眼的东西。而我们最喜欢的,是故事。我们天生肤浅,却浑然不知。」
而真正的智者,是抽象化程度最高的人。 并不是最会学习理论的人,而是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并开始寻找证明猜想错误的事例,注意,是错误的事例,也就是「证伪」。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只要发现一只“黑天鹅”,你之前构建的“白天鹅的世界”就得全部推翻。往小了说这是作议论文的counter argument refutation :要使自己的观点变得更稳固,试想你的反对者是怎么反驳你的观点,你又是怎么反驳回去的。往大了说,是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态度,胡适说,人类最大谬误,就是以为社会和政治问题简单得很,所以根本不需要科学方法的严格训练,而只要根据实际经验就可以判断,可以解决。

不要做什么?
不要回顾过去,因为过去的记忆是由现在的结果拼凑出的(事后诸葛亮),也不要展望未来,因为对未来的展望亦是以现在为基础,而生命不是线性小步迈进的,历史的进展是由一个又一个黑天鹅事件跳跃着前进(或后退)的。而真正有价值的,永远是还没有读的那些书,没有经历过的那些事。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人们常说智者能够预测未来,或许真正的智者是那些知道自己不能预测未来的人。

该怎么做?
1.少关注别人说了什么,要关注别人没有说什么。
2.远离媒体,千百万人都知道的信息没有价值可言。
3.做决定的时候不可能知道未知,但是我们能知道对我们的影响,如果收益大于损失,那就去放手去做吧(把生活中美好的偶遇最大化),反之,则避免冒险(想一下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4.所有可能被剥夺的东西都不值得留恋
5.别忘了我们或者本身就是极大的运气。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后感_4500字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后感4500字

A-te:NNT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后文简称NNT)的书评,但由于这货的知识结构太复杂,很多的思想也不仅仅停留在“书面意思”当中,总结起来很吃力,毕竟文字只不过是思想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思想本身,借用NNT的话说就是“你不能通过神的行为去解读神的思想”,而且评论一个作者的前提是你是否真正理解他到底说了什么,否则你很有可能按照你自己的思维定式去臆断他的观点,而这对作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我必须承认,NNT是当代思想家中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作者之一,起初我也不清楚是什么让他的书对我产生如此吸引力。可能是因为他学术 交易员的双重身份(流氓会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可能是他那令人解气的揭露骗局的“骂人”方式(对经济学、学术界、政客、华尔街的严厉抨击),也可能是由于他的观点激活了我内心深处的底层思想(使我对原来思考过的问题可以有勇气更深入的思考下去),亦或是因为NNT本身就是我一直想要努力成为的那种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你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你的一生”—克里斯托弗.莫利)

后来在读《社会性动物》时我找到了合理的解释,阿伦森把说服分为服从、认同、内化,可能是因为我过度认同这种思想从而想把这种思想彻底内化,而且无论NNT在中心路径说服(逻辑、证据、客观事实)还是在边缘路径说服(扯淡、抨击、讽刺脆弱推手)都让我无法拒绝,所以我被他“洗脑”了,如果从这种“洗脑”中获得价值,这就是一种教育,反之就只能算做一种营销宣传,当然在这个问题上那就见仁见智了。

《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鹅》、《反脆弱》出版社号称的“随机三部曲”是他的思想篇,另外英文版的《Dynamic hedging》(动态对冲避险)和《The volatility surface》(波动曲面)主要讲的是专业金融交易,还有《skin in the game》据说为了写这本书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不会感到良心不安,NNT居然去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汉谟拉比法典》所用的闪米特语言,正如NNT所说“我根据的原则是避免讨论我没有亲身经历的的事,或不是我独立发展出来的东西,以及我还没有吸收消化完全,没办法不费吹灰之力写出来的东西”以免书籍看起来像在图书馆抄来的,这种态度本身就足以让我尊重,再看看现在有多少书籍本质就是“抄来的”而且抄的毫无底线,拿着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底子来包装“互联网思维”的面子,“我去年买了个登山包,挺忙的!”

“随机三部曲”的核心就是在讲一件事,用生成性哲学去论证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预测的随机世界中,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随机漫步的傻瓜》

无法评估的运气:成功的时候运气看起来像技能,巧合看起来像因果。人类天性中的自视过高的倾向经常让我们忽略这一点,现代企业的Kpi考核这种单凭结果为依据的格式化管理会忽视很多重要的构成结果的关键因素,从而变得缺少客观审视决策质量的进化式学习和忽视不稳定因素的重大缺陷,当然你可以反驳我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命运女神可以轻易给你的东西她也可以轻易的拿走,而且往往出乎你的意料。决策的正确性无法通过结果来评判,好的决策是在当时所处时间点根据所掌握的资源和信息做出的最佳决策,而此时未来还没有发生,正确的决策不一定取得完美的结果,因为但从偶然性来讲就有可能引发任何结果,如果一颗行星撞击地球而你选择在空中,先避开地震,再避开海啸,虽然最后你可能仍然逃离不了物种被灭亡的命运,但毫无疑问那也可能是你能做的最好的决策。

退潮后谁在裸泳:如果一件事物失败的概率过于惨重,那么它成功的概率有多高都无关紧要。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才具有坚韧性和稳定性,你没有那么快上位同样也没有那么快垮台,评估一件事物的时候要通过期望收益,而不是“幸存者偏差”的光荣事迹,如果一个生意你成功的概率是90%,每次成功获得10元,失败的可能性是10%,失败一次损失1000元,随着重复的次数增多,大数法则就会起作用,这个生意的实际收益就会向其理论收益靠拢,结果是-910元,那么这还是个好生意吗?巴菲特在评价LTCM的时候比喻更加精彩“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有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位置,里面只有一发子弹,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对着自己脑袋来一枪?告诉你,给多少钱我都不干。但因为脑子不清楚,总有人去干这种蠢事。”斯科尔斯原来把LTCM比喻为吸尘器吸灰,看上去不多但吸着吸着就一大桶,后来出事后有个基金经理评价到“这特么哪是吸尘器吸灰啊,这不分明就是在压路机前捡硬币还睡的像个婴儿似的嘛!”

未然历史:关于历史的想象实验。如果当年马云在创业初期没有遇到蔡崇信从而帮他搞定高盛的投资进而进入软银的视野的话,那么今天书店里所有关于阿里巴巴和马云的畅销书将不复存在,人类对结果的“基本归于错觉”已经无可救药,似乎任何事物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和因果律都是无法接受的,当然我上面举的那个例子本身也是“叙述谬误”的错误,我想说的就是想象一下如果在整个故事中去掉蔡崇信这个变量或者其他干扰因素的话,描写马云如何如何,阿里如何如何这类书的逻辑还存在吗?又或者当年腾讯想把QQ卖100万,然后被网易和运营商买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会如何发展? 再想想如果怀你的那个夜晚,你的父母突然想采取体外射精的话会发生什么呢?所以别再抱怨自己如何如何不幸了,因为从生物学本质上来讲我们都是“偶然”的也都是幸运的,有些“人”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只是因为你取代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宇宙不会围绕着你转,地球也不是什么优等星球,上辈子你也没拯救过银河系,你也不是什么精心策划的生命,你没什么特别的,你只是生物学的一个“偶然”,但正是因为这种偶然才使得你弥足珍贵,所以你更应该要学会珍惜自己。

最佳解释推理(IBE):信号与噪音。皮尔士说过:“事实不能用比事实本身更诡异的假设来解释,在众多的假设中,最平淡无奇的一种将会被采纳。”这也是奥卡姆剃刀所说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你问世界上最愚蠢的男人,二加三等于几,他说等于七;如果你问世界上最聪明的女人,二加三等于几,她会说等于五根蜡烛。毫无疑问,蜡烛就是那个噪音,金融市场的涨跌背后唯一的原因就是多空的市场动力,而这种动力来自于市场中人们的预期和情绪,情绪和预期来自于对信息的解读,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和对信息解读的多样性决定了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噪音,而且从大脑的运作机制不适合多线程处理任务来讲,过多的关注会让你丧失焦点从而迷失方向,就像那句老话讲的如果你有一块手表你永远都知道现在是几点,而如果你有两块手表的时候你反而不确定了!

蒙特卡罗发生器与遍历性:事物都会向其长期性质靠拢。在一个正方形白纸上画个内切圆,作为靶子,朝这副图胡乱开几百枪。拿圆圈内的弹孔数除以圆圈内外所有的弹孔数,所得出比率基本接近π的倍数。混沌中看似的无序会慢慢演化成一种更高层次的秩序,班纳德对流胞、曼德布罗特分型、科赫雪花 ,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这种秩序,长期的样本路径是各个短期样本路径的平均值取和,借用格雷厄姆的名言就是“短期来看市场是个投票器,长期来看市场是个称重机”,如果你没有能力,即使通过运气成功了(短期样本路径),但从长期来看你注定失败,狼是吃肉的,狗是吃屎的,每件事物都会向其长期性靠拢,仅凭运气你是不会笑到最后的。这也是价值投资背后的逻辑,只有时间才是优质股票的朋友,长期的样本路径才可以使公司的内在价值在市场价格中出现“显性”特征。应用到生活中就是如果你足够聪明,也足够勤奋,而短期的失败让你感到沮丧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尝试使得你的样本路径延长,你的努力才会产生结果,而如果你够“作”的话,从长远看你一定会“死”的!

不对称性:线性与非线性。初始输入的微小差别会造成输出结果的巨大差异,这就是“蝴蝶效应”,生活中这种例子数不胜数,两个企业相互竞争,产品只是比竞争对手好一点点就会获得对手几倍的用户。你和领导的关系只是比你的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好一点点,结果你获得了提升,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竞技体育你只比对手快一点点或者多进一个球,结果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努力做到极致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那一点点。这也是风险投资的逻辑,投资(输入端)是线性的,回报(输出端)是非线性的,风险是可控的,最大风险就是投资总额,而收益充满无限可能,1000个项目只要押对一个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亚马逊就比去拉斯维加斯玩轮盘赌划算,关键部分过程还是可以“操控”的,乌鸦是会便凤凰的,垃圾也会被炒上天的,从概率上讲,“接盘侠”是存在的。

承认自己的无知:谁是智者谁是傻B。2000年前德尔斐的神谕说苏格拉底是“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所领悟到的就是“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很难得到的,或许根本是不可能获得的。真正的知识很容易被误解或者反事实,最重要的是,它从不可能被精确地获得。对那些通过观察获取的东西,我们总会抱有一些怀疑。前些天看电影《大空头》,有两个片段触动了我,一个是布瑞博士和基金投资人解释做空次债的时候镜头分别切换了他的家人照片、人生格言、分析数据以及他的书架的《国富论》另一面是华尔街纸醉金迷的夜生活,这种镜头语言的表现手法确实能让人引发联想,另一个片段就是马克小时候老师对他母亲说马克认真学习《塔木德》是为了找到真主话语中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怀疑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当你用逻辑和证据进行批判性思考发现大多数人是错误的时候,这种感觉不会让你感到良好。相反,你会遭到指责、漫骂、讽刺和嘲笑,而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的生理性决定我们不太可能不受到别人观点和态度的影响,你会愤怒、沮丧、压抑,你要么证明自己是对的,要么承认自己的错的,否则这种认知失调最后会让你抑郁。自作聪明的人本质上都是SB,真正聪明的人是那些了解身为人类的自身缺陷并且使用一些小技巧来抵御这些缺陷的人,利用自身的生物性去抵御这种生物性缺陷,不让情绪成为行动的理由,敢于运用理性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冷眼旁观这个世界而不需要别人的认可才是真正的自信,你才能成为你自己的主人!人类是不完美的,所以犯错是必然的,这没有什么可耻的,但是你的心理系统却无法客观的察觉到这一点,破除路径依赖和一致性心理,不死守固有的旧观念,用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精神去拷问自己固有的认知,你的认知才会升级,才会更好的认知世界,从而形成认知结构与认识世界“双向建构”的正反馈循环,从而完成自我“进化”。

结语:命运与运命。有些人读懂了财富,却没有读懂尊严。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而是当你不想的时候你可以随时选择不干。最后用书中的两句话结尾:斯多葛哲学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强调尊严和个人的美感,而这是我们基因中的一部分。下次碰到厄运时,不妨开始强调个人举止的优雅。你应该表现出不管在什么状况下,都“知道如何生存”。命运女神唯一不能控制的东西,是你的行为。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后感_800字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后感800字

《故事经济学》作者的观点:商业领导者意图用科学的方法做规划和决策,追求精确性和可预测性。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商业不是科学,尽管有庞大数据做支撑。(《故事经济学》天津人民出版社第29页)

这观点恰好印证了此书《黑天鹅》作者的观点,黑天鹅是无法预测的,即使你有详尽的数据,各种什么权威网站的统计、知名报刊根据政府或企业官方公布的数据做支撑、权威人士的发言、以往历史事实作为依据、前1万次的正确测试或事实依据也不能成功预测未来任何事件、趋势、发展和影响。就算再丰富的经验认为某事物对未来的结果会造成很大概率的强有力的冲击,即使有详尽的数据和事实依据作为支撑对未来而言也许只是衣服上飘落的灰尘而已(电影《乘风破浪》中大量囤Bp机等过两年倒卖了暴富);同样也证明不了现在小如蚂蚁的甚至完全可以忽略的事情(乔布斯的苹果)不会对未来造成颠覆。

正如本书所言:商业不是科学,科学是自然界严谨的推导,是证明自然界本身存在事实的证据,而不是推导出未知的自然事实,商业尽管有庞大的数据做支撑,但无法追求其精确性和可预测性。

所以,我们看到的所有有关未来趋势研究、预测、基于现在的事情对未来的判断都是错误的,这种预测行为属于:商业推断,而人们希望依据此方式知晓未来提前做好预防是错误的,把商业基于经验、事实、庞大数据预测的推断混淆成了科学预测。

科学是不变的规律,动态的变化中不变的铁律,而经济学把这种科学规律、一连串的数学模型和公式混淆进我们的生活和商业经济中。但商业“不是再怎么变化也不会改变”核心定律的科学规律,而是不断变化的动态,不断演绎的非重复性的生活,未来不是现在的重复。那些打着预测旗号的人硬生生的把商业预测的外衣套在科学模型、公式和图表上的做法中是错误的、愚蠢的,还妄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和答案。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读后感1500字(3)篇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逆商》

1.【场景】遭遇逆境

逆境产生原因: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

逆境的形式个人化:以各种形态、规模和方式呈现出来,而且非常个人化。某人眼中的逆境,在另一人看来可能就不是逆境。

逆境三个层次:个人、职场和社会。

每个人需要面对来自社会、职场和个人三个层次的逆境,并承受这些逆境给我们带来的日积月累的负担。逆境是生活中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逆境不该让你精神崩溃。

这三个层次上发生的积极变化都是从个体开始的,然后往上影响工作,最终影响整个社会。要想引发变革,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攀越逆境,必须培养出足够高的逆商。

2.【概念】逆商

逆商:应对挫折,改变逆境的能力。

逆商的完整体系,三种呈现形式:新的知识框架、衡量方法、实践工具。

重要性:因逆商较低而无法抵抗逆境的人是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的,而拥有足够高的逆商的人就能像大树一样在山间茁壮成长。

低逆商让才能无法发挥,渴望无法实现。

3.【表现】逆商把人分为三类

(1)放弃者,会选择退出、逃避、变卦或放弃。(贡献极少,对未来没有愿景和信心,他们觉得没有理由去让他们投入时间、金钱和心血来提高自己,从而导致其碌碌无为,贡献极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弃者的贡献能力其实是在不断缩小。)

生活方式,过着妥协退让的生活。

工作状态,得过且过,胸无大志,不思进取,能力平平。很少用心工作,任何组织中都是累赘。

人际关系,无法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语言习惯,消极语言,通过借口和回答呈现。

遇到问题时,他们会马上指出事情办不成,他们会说“不能”“不会”“不可能”之类的词语。

举例,“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谁在乎”“这不值得”“好吧,我试过了”“这不公平”“这样很蠢”“又来了”“我太老(太胖、太瘦、太高、太矮、太蠢、肤色太深、肤色太浅、太弱、是男的、是女的等)”“我想做就能做到”……

(2)扎营者,通过努力,找到一个平稳舒适的高地,躲开逆境,不再攀登。(贡献没有达到最大值,在学习、成长和获得成就的过程中就停了下来。 )

生活方式,止步舒适区,不再进步。

工作状态,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拼劲。努力维持现状,要成要求的事。

人际关系,需要努力维持。

语言习惯,妥协现状,强行解释为什么应该止步,而不是继续前进。

举例,“这就够好的了”“这项工作的最低要求是什么?” “我们只需要做这么多” “事情可能会更糟” “还记得当初……吗?” “这不值得” “我年轻的时候……”

(3)攀登者,终身自我成长和进步。(贡献最大,最接近于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这些潜能会在他们的有生之年继续增长。攀登者通过终身学习和进步来提高其贡献的能力。)

生活方式,欣然接受无法避免的挑战。

工作状态,迎接挑战,时刻保持紧迫感。不断学习、成长。总是想办法把事情办成,有感召力。

人际关系,不畏惧探索人与人之间的无限可能性。

惯用语言,充满可能性,会说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到,厌倦光说不练的行为。常说的是“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为什么做不到”。语言体现行动的方向。

例子,“做得对” “竭尽所能” “不要退缩” “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一点?” “总是有办法的” “问题不在于提出设想,而在于该怎么做” “还没做到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到” “领导、服从,不然就在我眼前消失” “开始行动吧!” “现在就该行动起来”……

4. 【构成】三大支柱

(1)认知心理学

习得性无助怎么克服?

怎么提升掌控感?

(2)健康新论

掌控感、情绪和思维模式对于心理和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方法:记日记

(3)脑科学

大脑塑造习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或行为经过反复践行后,久而久之就会进入大脑的潜意识、无意识区域。

不断重复,会被大脑接受:大脑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就是能够接受反复践行的想法或行为,并将其硬连接到潜意识、自动的模式或习惯上。

5.【纬度】四个纬度

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担当力)、Reach(影响度)、Endurance(持续性)。

(1)掌控感是避免习得性无助、培养抗逆性和提高逆商的一个基本要素。

掌控感探究的问题是:你觉得自己对于不利事件的掌控有多少?

要想拥有掌控感,首先就要坚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

(2)担当力。你在多大程度上会担起责任,改善现状,也不管起因为何。

高逆商的人更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他们也愿意承担困境所产生的后果,通常不管事情的起因是什么都会这样做。这种担当力促使他们采取行动,让他们比低逆商的人更有能力。

担当力指的是即使逆境并非因你而起,你也有责任做点什么。担当并不意味着过分自责。简而言之,就是要担责解决问题或采取行动。

(3)影响度。

影响度维度探究的问题是:这个逆境会对我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多大影响?

限制逆境的影响范围能让你思路清晰并采取行动。

灾难化与CORE四维度的第三个维度——影响度有关。你让事件的影响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就会毁掉宝贵生活的其他部分。

消极的标签会让你无力做出改变。

阻挡方法:想要叫停这一行为模式,你就必须干扰或拦截它。你可以利用以下八个技巧中的任意一个来进行这种神经学干扰,这些技巧叫作止念法。

点击添加注释

(4)持续性。

探究两个相关问题: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

6. 【提升方法】:LEAD工具

LEAD工具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思维习惯来改变成功率。这种改变是通过质疑以前的模式并有意识地构建新的模式来实现的。

L= Listen,倾听自己的逆境反应

要掌握的第一个技巧就是迅速觉察逆境降临的能力。

▇ 这是高逆商反应还是低逆商反应?

▇ 在哪个维度得分最高或最低?

E= Explore,探究自己对结果的担当

▇ 我应该对结果的哪些部分担起责任?

▇ 我不应该对哪些部分担责?

A= Analyze,分析证据

▇ 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我无法掌控?

▇ 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此次困境一定会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 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此次困境必然会持续过长时间。

D= Do,做点事情

▇ 我还需要什么信息?

▇ 我可以做什么来获得对形势的一点点掌控感?

▇ 我可以做什么来限制困境的影响范围?

▇ 我可以做什么来限制当前困境的持续时间?

【实操版】采取行动前在纸上回答下列问题:

1)我还需要什么信息?我应如何获取这些信息?

2)我如何对这一形势拥有一点点的掌控?

3)我应如何限制这一逆境的影响范围?

4)我应如何限制当前逆境的持续时间?

5)我首先应做什么?

6)我应在什么时候做这件事?哪一天?什么时间?

【精炼方法】漏斗法

点击添加注释

接下来,你要选出一个需要率先实施的行动。然后确定在哪一天的什么时候做这件事。最后的这些步骤会让你各种各样的想法经过漏斗汇集成一个明确的、有计划的前进行为。

【有启发的句子】

1)高效能人士通常是把时间用在重要(也就是与目标有关)却不紧急的事情上。

低效能人士则沉溺于无意义却吸引人的浪费时间之事。

2)要提问,不要建议。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梁小白最近参加了一个知识训练营。现在,这种训练营非常火。梁小白受到朋友的影响去参加。可是,她完全没想到,身为高材生的她,居然在这个训练营遇到了挫折。伤心、失落、沮丧,甚至想退出。怎么办?毫无疑问,这是梁小白遭遇的人生逆境。其中说是逆境也不完全是,毕竟这只是一次21天的训练营,最坏的结果就是浪费了全部学费。生活中,我们衡量人物有三个标准:智商指数(Intelligence quotient)、情商指数(emotional quotient)、逆商指数(adversity quotient)。而且,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使一点小事也会逃避的胆小鬼型、安于现状的类型、不断挑战的登山型。梁小白智商高,性格好,爱学习,原本是不断挑战的登山型。但是,当逆境发生时,她仍然感觉到了挫折与失败。这个时候,哪怕梁小白智商指数再高,情商指数再高,但是她的心情她的压抑仍然真真切切地让她感觉到了痛苦,她的逆商指数降到了很低。这种情况很常见。现代这个社会,处处充满了变数。一不留神,就要面对各种逆境。昨天你可能顺风顺水,今天你可能面临裁员。但面对逆境不可怕,毕竟人一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而面对逆境时做出的选择及行动才是日后你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所以,个人的成功是智商+ 情商+逆商的完美结合。

那么,当我们面对逆境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逆商,走出逆境呢?《逆商》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

Control:控制感 你能否改善这种情况? 你认为你有多少控制力? 在面对逆境时,那些AQ较高的人比AQ较低的人认为自己能表现出更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即使当情况显得无法抵抗,或者超出他们的控制范围时,那些拥有较高AQ的人总是能够找到一些他们能够控制的方面。而那些AQ较低的人则倾向于作出很少或根本无法控制的反应,然后放弃。 Origin and Ownership:起因和责任归属你自认为应为改善这种状况承担多少责任? 你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使状况变好的作用? 承担责任是行事的关键部分。那些具有较高AQ的人会主动负责处理事务,而不管这件事是否和他们有关。相反,那些AQ较低的人会避开承担责任,并常常感到无奈和受伤害。 Reach:影响范围 这种境况会影响到你生活或工作的的其他领域吗? 当前的逆境会在多大程度上波及其他事情? 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把逆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那些具有较高AQ的人将挫折和挑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让它们干扰到自己工作、生活的其他领域。而那些AQ较低的人则倾向于将逆境认定为灾难性的失败,并将这种挫折迁移至其他无关领域,构成破坏。 Endurance:持续时间 逆境会持续多久? 能够超越当前的困难看待问题是维持希望的一项重要能力。那些具有较高AQ的人拥有不可思议的能力,既能够留心过去的接踵而至的困难,又能够拥有希望、保持乐观。而那些AQ较低的人则认为逆境会无休止的延续下去,即便事实并非如此。 在21天训练营中,梁小白遭遇挫折和挑战,逆境困局产生。同样的问题对其他人也存在。所以,在逆境困局中,有人坚持,有人动摇,有人放弃。

究其根本,在于大家对逆境的态度不同。有人享受逆境,视为挑战与成长机会。有人在逆境中痛苦,但他仍能理性对待,将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让它们干扰到自己工作、生活的其他领域。有人则倾向于将逆境认定为灾难性的失败,并将这种挫折迁移至其他无关领域,构成破坏。 梁小白是第一类人群。所以,逆境困局中她果断应用CORE工具对自己在训练营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诊断:C:你能否改善这种情况? ——能。你认为你有多少控制力? ——70%。梁小白发现,自己之所以把训练营看成是自己的逆境,是因为自己个人原因造成的,而实际上,触及她内心更深层次隐密原因的是她因为在高手如云的训练营丧失了自信而导致的困境。而她参加训练营的原因之一本来是想提高自己的能力,结果却发现自己的能力比自己乐观估计的还要差得远的时候,她感觉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感觉超过了自己的掌控,而且最最关键的是,她因此而变得更加焦虑。但是,聪明的梁小白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O:你自认为应为改善这种状况承担多少责任? ——全部。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你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使状况变好的作用?——改变策略,改变学习态度。之前太轻心了,不够努力。R:这种境况会影响到你生活或工作的的其他领域吗? ——多多少少会。当前的逆境会在多大程度上波及其他事情?——丧失自信。 E: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一直在,关键看学习者心态。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生活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的应对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必要生活技能。刚刚读完的《成功与运气》让我了解了机遇及如何把握,而这本书《逆商》更像是上一本的系列,告诉我们如何在逆境中学会勇敢的面对生活。作者在书中列出以下这些成功的关键因素,成功=才能(技术、能力、经验、知识)和渴望(动力、热忱、激情、内驱力、雄心、抱负和活力)。可细分为以下几点:1.智力:指语言智力、运动智力、空间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社交智力和内省智力七种,每个人都有这七种智力,只是程度各不相同。2.情绪和身体健康3.品格:公平、公正、诚实、审慎、善良、勇气、慷慨人类文明准则。4.基因:情绪和焦虑程度与基因有关5.家庭影响6.信仰但是作者指出就算拥有这些因素也不能保证一个人能在逆境中屹立不倒。只有具备了逆商才能真正决定了你在逆境面前是继续成长,还是会受创或崩溃。拥有逆商至关重要,它会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并会影响他们在生活中享受成功和喜悦的程度。以下通过三种表现可以看出逆商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1.放弃者:会选择退出、逃避、变卦或放弃,过的是妥协让步的生活。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并选择了他们眼中更为平坦和轻松的道路。然而随着生命慢慢流逝,放弃者遭受的痛苦会比当初试图通过停止攀登来回避的痛苦要多得多。他们会依赖酒精、毒品或是沉溺于无聊的电视节目等逃避的方法度过余生。2.扎营者:会付出一定的努力找到一个平稳舒适区后就会躲开逆境度过余生。扎营者会努力用物质填满生活让日子过得舒适些,由于工作体面待遇优厚他们会觉得够好就行了不愿继续奋斗。因而早早放弃了生活的活力、学习力、成长力和创造力过着妥协让步的生活。扎营者对于逆境的接受度也是有限的,他们认为辛苦了这些年或是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生活应该变得不那么难才好。3.攀登者:无论背景如何,不管优势或劣势、厄运或好运,他们会认为凡事皆有可能,从不允许年龄、性别、种族、身心疾病或其他任何因素阻挡他们前进的道路。攀登者以真正的勇气和自律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致力于自我成长和终身学习。作者认为逆商越低,就越会认命。逆商较高的人则会考虑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他们的潜意识反应是:“肯定有办法的我会尽一切努力找到它!”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其实克服逆境的能力是可以学会的。提高逆商前提是需要先了解是什么让很多人在面临人挑战时会选择放弃或中途退出。1. 习得性无助:指失去了对不利事件的掌控能力,感觉做什么都没有用。它和抑郁之间是因果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那么就很容易抑郁。2.抗逆性:指的是一个人承受困难的能力,是逆境条件下身心健康的重要预测指标。3.掌控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多能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从书中的第五章开始作者从多个方面讲解了如果有效的增强自己的逆商能力。通过学习当逆商和应对逆境的能力有所提高后你会发现不只是提高活力、洞察力、精神敏锐度和抗压力。你也逐渐体会到你的一致性、专注力、毅力和生产力都会有相应的提升。你会善于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同时你会发现人们对你的态度也变了-变得尊敬你了。他们会被你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强而有力的行为激励和吸引。也许最大的奖励就是你开始对生活有掌控力了,日常的财务、情感、身体、人际关系和职业相关的挑战已经失去了夺走你生命活力的力量,你会体验到更多的喜悦。你会体会到在人生的很多时刻你都是满足的,你开始认识到喜悦不只是小孩子的专利,喜悦是来自对生活的掌控,以及无论发生什么都能保持情绪和精神上的充实。你的新行为举止不再需要虚假的伪装或掩盖,你在与人交往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时会表现出更为真实的自我。当你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其他人因缺失高逆商而遭受巨大的不必要的痛苦时。你会发现是他们对待事情的的反应塑造了他们今天的自己,并不是事件本身让他们成为现在的样子。

读《犀牛与犀牛鸟》有感400字


【第1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最近,我就读了《犀牛与犀牛鸟》这个故事。

在圆通山动物园,他们购进了两头犀牛,给予了贵宾级的待遇,但他们仍焦躁不安,直至犀牛鸟的出现。其实,在它们的家乡——非洲时,犀牛与犀牛鸟就是一对互相帮助的好伙伴:犀牛鸟帮助犀牛把藏在皮肉里的蛆虫消灭、吃掉,而犀牛则帮犀牛鸟抵御天敌。

有人认为,大自然是非常冷峻的:猫吃鼠、鹰吃蛇、狼吃羊……其实不然,上面提到的现象叫做共生共栖,这就是大自然温馨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点。在某些方面,我们要依赖他人,而在另一些方面,我们又可以恩惠与他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长处造福于人,那么就能同他人创造一种共生的境界,那么在严酷的生活中活下来、成功的可能性就要比一个人单枪匹马大多了。有时候,1+1=无限大。而且,共生共栖与互相利用的概念是不同的,互相利用是两人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所谓的合作,一旦有利害冲突,变翻脸不认人。

与他人合作,不要互相利用,那被生活淘汰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第2篇】

犀牛是珍贵的热带巨兽,约长5米,高约2米,重达三吨,鼻子上长着一长一短的锐角,模样丑陋,但丑得很可爱。

云南的圆通动物园的犀牛馆有一对黑犀牛,犀牛馆里布置的很舒适,有小瀑布,有棕榈树林,有一大片草地,有可口的热带树叶,还有一个犀牛最喜欢的大泥潭,真是贵宾级的待遇啊。

可这对黑犀牛整天闷闷不乐的,吃得很少,吃完了就是泡在泥潭里不出来。动物园里请来了专家给它们会诊,专家们开了一个奇怪的处方:犀牛鸟若干只。

动物园立刻购买了三十多只犀牛鸟。一到犀牛馆打开鸟笼,这些鸟就飞到犀牛的身上又啄又抓的。原来犀牛的皮肤里有蛆虫,使得犀牛又痛又痒的,把犀牛折磨得寝食难安。而这些犀牛鸟专门吃犀牛皮肤里的蛆虫,帮犀牛清洁皮肤卫生。在野外这些犀牛鸟还可以为犀牛报警,防备食肉动物。

它们这种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比如蚂蚁和蚁虫就是一对大家十分熟悉的共生伙伴,蚂蚁酷爱蚁虫分泌出来的甜汁液,而蚁虫遇到了天敌,蚂蚁会用全力保护蚜虫的安全,下雨刮风时,蚂蚁会把蚜虫背回自己的巢穴,不让蚜虫被雨淋湿。

共生共栖,就是共存共荣,互惠互利。意味着:因为有了你,我的日子会过得更加美好;因为有了我,你的日子将过得更加美丽多彩,所以我们要互帮互助。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后感300字(3)篇


一、在所有大事件上,为何我们的预测几乎总是失败?

1、认知自大。我们的认知自大有双重影响:一是高估自己的知识,二是低估不确定性(也就是低估未知事物的范围),并且意外不只是被低估,还被错误估计。塔勒布认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低,估计错误就越严重。

2、筛选性思维。我们并不擅长制订计划,因为我们不懂未来,筛选性思维使我们忽视计划之外的不确定性来源。我们太过专注于相关任务内部的失误,而不考虑外部不确定性,即“未知的未知”。我们从模型内部观察世界,在思维上忽视模型外的风险,只专注于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数延迟和超额预算来自不被计划考虑的意外因素,那些妨碍计划的小黑天鹅事件是我们考虑不到的,它们太抽象,我们无法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对待它们。

3、未来盲性。塔勒布把无法动态思考、以未来观察者的角度自我定位的状态称为“未来盲性”。能够把未来想象为与过去“相似”的唯一办法就是,假设未来是过去的精确计划,但未来存在随机性,而不是我们所认知的过去的确定延伸。在人们的思维中,过去和过去的过去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反映出过去和未来的关系。在人类认知过去的机制中,有一种因素使我们相信事物有确定的解决办法,而没有想到我们的先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4、预测的累积错误。它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生活在极端斯坦,而非平均斯坦。只要犯一次对长期趋势的预测错误,就会使所有接下来的预测都无法修正累积错误。预测的累积错误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大的意外事件,而事实上重大事件几乎总是非常规的。

5、归因于意外。有一些超出系统、超出科学范畴,或是概率非常低的黑天鹅事件发生,黑天鹅事件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我们知道历史将被低概率事件主宰,但却不能知道到底是什么事件。

二、预测的局限性

1、预测固有的局限性,来源于信息本身的特性。统计学中有一个迭代预期法则,它的较强形式是:如果我预期将在未来某时间预见到某件事,那么我实际上现在就已经预见到了那件事。塔勒布的观点是:预测要求我们知道将在未来发现的技术,但认识到这一点几乎会自动地让我们立即开始开发这些技术,因此我们不知道我们将知道什么。彭加莱的混沌理论提出小的事件可以导致严重后果的思想,他的全部观点在于非线性特征对预测造成的局限性。预测困难的急剧增加来自于系统稍稍增加的复杂性,我们的世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动态系统的特点。

2、归纳之谜。过去不但有误导性,而且我们对过去事件的解释也存在很大的自由度。归纳之谜是叙述谬误的另一个版本,它对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存在无穷种“解释”。戈德曼的归纳之谜的重要之处在于:如果不存在对所看到事物的唯一“一般化”解释,就无法对未知进行唯一的推断。那么我们应该使用“正常思维”,但正常思维对于某些极端斯坦的变量来说可能发展得不太好。

三、如何从未来的不可预测性中获益

我们仅需要避免那些可能损害我们未来大主题的有害预测,在小事上可以当傻瓜,接受人类存在认知自大这一事实。塔勒布给出的建议有一个共同点:不对称性,就是把自己放入一个好结果比坏结果大得多的条件下。做决策时,只需要了解事件的影响(这是你能知道的),不需要了解事件的可能性(这是你不可能知道的),这就是不确定性的核心思想。

1、区分正面意外和负面意外。在负面黑天鹅行业,意外事件能造成极大冲击和严重后果;在正面黑天鹅行业,可以用小损失换取大收益。采用“杠铃”策略作为风险管理的方法,将正面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最大化,同时保持对负面黑天鹅事件的警惕。在只有非常有限的损失的时候,我们必须尽可能主动出击,大胆投机。

2、不要寻找精确和局部的东西。简而言之,不要狭隘,不要每天寻找某种特定的东西,要努力工作,让意外进入生活。不要试图准确地预测黑天鹅事件,这很可能使我们更容易受到那些没有预测到的结果的影响。建议的做法是,把精力放在做准备而不是做预测上。

3、抓住一切机会,或者任何像机会的东西。机会比想象的少得多,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免费的非彩票(那些收入是无上限的),一旦它们开始赚钱,就一定不要扔掉它们。努力搜寻这些机会,并尽可能扩大对我们的影响。

4、当心政府的精确计划。我们可以让政府预测,但不要把他们的话太当回事。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是无用的,只是需要对预测的副作用保持警惕。

第三部分:深入探讨极端事件,讲解钟形曲线(那个智力大骗局)是如何产生的,并审视一些自然和社会科学中被置于“复杂”标签下的观点。

一、产生不平均现象的各种原因

1、竞赛效应。某个稍稍“优秀”一点的人能够轻易赢得整块蛋糕,使其他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就像一场竞争,赢家通吃,而且他并不需要胜出很多。随机事件或者意外事件也可以成为赢家通吃结果的原动力,一个人可能完全因为运气而稍稍领先于其他人。

2、“累积优势”理论很容易运用于公司、商人、演员、作家和任何从过去的成果中获益的人,随之而来的好运将伴随一生。失败也具有累积性,失败者在未来也可能失败。

3、长尾理论意味着小人物加在一起能够控制文化和商业的一个不小部分,而这得益于在互联网环境下得以存在的小环境和附属专业。大量小人物和极少数超级巨人一起代表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一些小人物偶尔崛起打败胜者。(这就是“双尾”:小人物构成的大尾和大人物构成的小尾。)长尾是极端斯坦的副产品,它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不公平。失败者可能一直是失败者,但胜者可能被某个凭空冒出来的人取代。在极端斯坦,没有谁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小人物非常具有颠覆性。

4、网络理论。全球化带来了好处,但也导致了全球在互相牵制状态下的脆弱性,同时降低了波动性并制造出稳定的假象。换句话说,它创造了毁灭性的黑天鹅事件,我们此前从未面临过的全球性崩塌的威胁。我们将面临更少但更严重的危机,“网络理论”就是这种危机会发生的原因。网络在一些节点出现集中,使它们成为中心连接点,这使网络更易受黑天鹅事件的影响。难以想象假如一个主要节点出了问题会怎么样?

二、高斯钟形曲线是种严重错觉

高斯的主要理论是,大部分观察结果集中在平均值水平附近,随着对平均值的远离,偏离平均值的可能性下降得越来越快(呈指数下降)。由于钟形曲线的不确定性计量方法忽视了跳跃性或者不连续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因此无法适用于极端斯坦。传统的高斯方法只关注平均水平,把意外当做附属问题。高斯钟形曲线都受到一种阻力,使偏离平均值的概率下降得越来越快;突破性分布则不受这种限制,突破性的另一个叫法是幂律,80/20法则就是一种标志性的幂律。

高斯方法的误用非常普遍且危害巨大,在奎特利时代,高斯分布被称为误差法则,因为其最初的应用是研究天文测量中误差的分布,对平均值(在这里同时也是中值)的偏离居然被当做误差!

尽可能深入地理解钟形曲线,确定它的适用场景。世界并不存在高斯分布(即正态分布)的普遍性,它只是一个思维问题,产生于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人们不明白一个根本的不对称性:因为高斯钟形曲线不允许出现大的离差,所以只要一个反例就能够推翻高斯分布,但上百万次观察也不能完全证明它的适用性。累积结果要得到钟形曲线,必须严格满足以下两条核心假设:

1、第一核心假设:每次事件都是独立的。前一次抛硬币的结果不会影响下一次,我们不会因为练习效应变成“更好”的抛硬币手(偏好依附和累积优势)。如果考虑硬币有记忆,或者抛硬币的技巧,整个高斯世界都会山崩地裂。

2、第二核心假设:没有“疯狂”的跳跃。比如,我们随机步行的步长总是已知确定的,我们不会遇到步长剧烈变化的情况。

三、“分形”理论可以把部分黑天鹅驯服成灰天鹅

曼德尔布罗特提出的“分形”理论可以描述大量的随机性,却不必承认它的精确应用。分形随机性是减少意外事件的一种方式,它使有些黑天鹅变得更明显,使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影响,把它们变成灰色。灰天鹅是可以模型化的极端事件,而黑天鹅是未知的未知。

分形是几何图形在不同尺度上的重复,显示出越来越小的自相似图形,小的局部在某种程度上与整体具有相似性。我们可以把图形分解得越来越小,不断看到能够辨认的图形,图形永不重复,但它们互相具有一种强大的家族相似性。树叶的脉络看上去像枝条,枝条看上去像树。在某种程度上,分形的数字或统计方法对不同的尺度都适用,比率不变,这与高斯分布不同。巨富与一般富人是相似的,前者只是更富而已。财富是独立于尺度的,或者更精确地说,财富对尺度的依赖性是未知的。

塔勒布所称的“黑天鹅”事件满足以下三个特点:

1、首先,它具有意外性,即在通常的预期之外,在过去没有任何能够确定它发生的可能性的证据。

2、其次,它会产生极端影响。

3、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使它变得可解释和可预测。

简而言之,这三点概括起来就是:不可预测,影响重大,事后可解释。

通常我们排除不正常现象,只关注正常现象。但在本书中,塔勒布提出了一个与我们思维习惯相反的观点,即首先通过研究稀有和极端事件来了解普通事件,尤其是当它们有非同寻常的积累效应时。塔勒布认为少数的黑天鹅事件几乎能解释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从思想与宗教的胜利到历史事件的变迁,直到我们的个人生活。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和当前事件,以及存在哪些偏差。

一、人们在看待历史和当前事件上存在的偏差

1、假想的理解。我们以为世界比它实际上更加可理解、可解释、可预测,人们都以为自己知道其中正在发生着什么。

2、反省的偏差。我们只能在事后评价事物,很多本应该被认为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之后,看上去却没那么不可思议了。这种事后合理性在表面上降低了事件的稀有性,使之看上去可以被理解。

3、对事实性信息价值的高估。分类会造成复杂性的降低,这是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器。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任何简化都可能产生爆炸性后果,因为它不考虑不确定性的来源,使我们错误地理解世界的构成。

二、极端斯坦与平均斯坦

通过区分突破性与非突破性的差异,塔勒布在两类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之间划分了明确的界限。体重、身高和卡路里摄入量属于平均斯坦,财富以及几乎所有社会问题都属于极端斯坦。平均斯坦与极端斯坦的区别对社会公平和事件演变都有重大影响。比如牙医不可能一夜致富,必须日积月累才能积攒财富;然而若是从事极端斯坦的投机,就完全可以在一分钟之内赚取或赔掉大笔财富。

1、平均斯坦:当样本量足够大时,任何个例都不会对整体产生重大影响。在理想的平均斯坦,特定事件的单独影响很小,只有群体影响才大。在平均斯坦,我们受到集体事件、常规事件、已知事件和已预测到的事件的统治。

2、极端斯坦:个体能够对整体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极端斯坦能够制造黑天鹅现象,少数事件对历史产生巨大影响。在极端斯坦,我们受到单个事件、意外事件、未知事件和未预测到的事件的统治。

三、导致人类忽视黑天鹅现象的内外机制

人类喜欢已知的模式和有条理的知识,它使得我们在归纳问题上犯错。柏拉图式简化的东西天生容易被看见,而看不到的那一面容易被人们忽视。这就是我们看不见黑天鹅现象的原因:我们只会关注已经发生的事,而不是那些可能发生却实际上没有发生的事。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平均斯坦,所以经验主义使得我们从过去获得的知识实际上是虚假的,甚至是危险的误导。某种东西在过去一直起作用,直到它出乎意料地不再起作用。

1、证实谬误。由于一种无知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我们天生习惯于寻找能够证明我们的理论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的例子,但一系列证实性事实未必就是证据。我们的知识并不能通过一系列证实性的观察结果得到增加,看见白天鹅不能证明黑天鹅不存在。知识的核心问题不存在证实性证据,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负面例子接近真相。波普尔提出了一项以“证伪”(证明某事为错误)为基础的重大理论,旨在区分科学与伪科学,意思是世界上只存在两种理论,一种是已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另一种是有待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

2、叙述谬误。人类渴求规律,因此我们把事物简化使其具有条理,但正是这种简化使我们以为世界的随机性比实际上要小。我们无法在不编造理由或者强加一种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观察事实,因为大脑的解释是不能被意识控制的自动行为,就像呼吸一样。这种倾向的坏处在于它使我们以为对事物有了更好的理解,其实我们只是更擅长解释而不是理解。

1、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在智力、科学和艺术为代表的极端斯坦,成功是高度集中的,少数赢家得到蛋糕的大部分。认识到成功的集中性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导致我们受到双倍的惩罚:社会的奖励机制是基于正常情况的假象,荷尔蒙的奖励机制也需要我们提供可见和稳定的成绩。我们的情感功能是为线性因果关系设计的。例如,如果每天学习没能让人感到预期的进展就会令我们丧失士气。但在现实中,我们很少获得令人满意的、线性的正面进展。线性关系实际上是例外,世界比我们想象中更加非线性。黑天鹅现象的一个特点就是影响的不对称性,结果要么好,要么坏。也就是说,你不是赌黑天鹅事件将要发生,就是赌它永远不会发生,这两种策略需要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由于心理学原因,人们很难实施这种策略,因为它需要信念,需要人们推迟获得满足感,并且愿意接受来自周围的更多轻蔑。

2、沉默的证据。沉默的证据扭曲了我们对经验现实的认知,使之看上去比实际更可解释和稳定。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全部,它有时导致总体高估(比如文学成功),有时导致低估(比如历史稳定性和人类物种的稳定性)。要想理解成功并分析其原因,我们还需要了解失败的特点。因果关系没那么简单,对“所以”要保持怀疑态度并小心对待,尤其在你怀疑存在沉默的证据的时候。

3、游戏谬误。我们“犯过滤性错误”,只关注一些有明确定义的不确定性现象,而不关注那些不太容易想到的。赌博是被简化和驯养了的不确定性,在赌场里,我们知道规则,能够计算概率,这里的不确定性是温和的,属于平均斯坦。赌场是人类唯一一个概率已知且符合高斯分布(即钟形曲线)、几乎可计算的冒险场所。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不知道概率的,所谓“可计算的”风险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它造成最危险的游戏谬误假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我们在考试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化情况之间几乎没有相同之处。

(未完待续……)

这是一本值得二刷三刷无限刷刷原版(很多地方没看懂)并及早推荐给孩子看的好书,人类语言能想到的任何赞美之词都不过分,开卷阅读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一位海量阅读的思想大师向你展示他毕生思索之精华。

阅读时感受到了越读越无知的绝望,受到了作者无情的降维打击。

作者提出了一些常见但难自觉的观点,比如平均斯坦(如体重)和极端斯坦(如财富);已知的未知与未知的未知;有技能的职业和没有技能的职业;赌博没运气可言,而生活中充满运气等等,作者推崇实用的经验主义科学,而不是精确的无用模型。

纳西姆很轻易地“玩弄”读者于股掌之间。先讲叙述谬论,并说可以正面利用。然后堂而皇之讲述各种故事支撑其理论,让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纳西姆博览群书(自己说的),博古通今,书虽不厚,但提及的各路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不计其数,作者简直是个战神,把很多人批得一无是处,尤其是高斯,棺材板都快按不住了。推崇的人寥寥无几,包括彭加莱的非线性特征造成局限性与曼德尔布罗特的分形理论。

纳西姆说他尽量保持工作清闲(但赚很多钱),其他时间用于思考和阅读。本书的视角像是来自第四维空间,不带偏见审视现实问题。可以想见本书的争论一定很大,有人弃如敝屣,有人奉为圭臬。

虽然都是一个物种,但有这种感觉,有些人的思想高度接近于神(我不信神,这只是个比喻),一些人思想简单接近灵长类近亲,差别非常巨大。就像踩滚轮的负鼠的比喻,一些人一生忙于踩滚轮,一些人已经脱离这种低级游戏,站在另一维度思考。

本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知道预测的局限性,保持怀疑经验主义,保持开放思维,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知道黑天鹅以及如何应对黑天鹅。

作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一位智者。

一定不要错过第十三章和结语部分。有作者的一些建议,以及一碗特别好喝的鸡汤。

“想象一个10亿倍于地球的行星边上的一粒尘埃。这粒尘埃就代表你出生的概率,庞大的行星则代表相反的概率。所以不要再为小事烦恼了。不要再像一个忘恩负义者,得到一座城堡,还要介意浴室里的霉菌。不要再检查别人赠与你的马匹的牙齿,请记住,你就是黑天鹅。最后,谢谢你读我的书。”

美中不足,本书翻译相当不行。有些地方前言不搭后语,晦涩难懂,鉴于本书之难,可能译者已然尽力了。而我估计暂时没有啃原版的实力。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书笔记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书笔记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英文名为“BlackSwan——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作者NassimNicholasTaleb.

首次出版于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2007年,经作者2010年更新,中信出版社2017年重印,反而打开了中国市场。大概出名的原因,一是作者作为一名著名交易员,能分别在“9.11”和金融危机之前先知先觉重仓做空获利丰厚,二是书中的观点确实有独到之处,以下仅摘录部分观点,用于管中窥豹。

“三重迷雾”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包括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统计学,来对各种非自然现象试图做出解释和预测。例如宏观经济、金融、政治军事等。然而,人类容易陷入三个误区,即三重迷雾:

假想的理解。我们总以为自己知道正在发生什么,其实这是一个超出人们想象之外的复杂或者随机的世界。人们意识不到自己没有预测到很多事,这个世界其实比我想象的更加不可理解、不可预测。正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反省的偏差。我们在事后评价事物,使得历史比显示显得更加清晰和有条理。我们喜欢相信那些我们能够预测的小的逐步演变,但是历史和社会都不是缓慢爬行,而是在一步步跳跃,当它们在断层上跃迁时,我们其实无法从过去来预测未来。

对事实性信息价值的高估和权威本身的缺陷。这也构成了“学习的诅咒”,掌握更多的信息细节并无助于我们获得更多优势。公共信息是无用的。为了避免信息毒害,作者放弃了阅读报纸和看电视的时间,节省出来大量的时间,足够每年读100多本书。

两种“斯坦”(斯坦,即“国度”)

世界上的事物有些是“平均斯坦”,有些是“极端斯坦”。我们需要理解和区别两者。例如人的身高和体重,如果你的样本量达到1000人,即使世界上最重的人对于样本的平均值的影响也微不足道。这类事物我们归类为“平均斯坦”。然而,如果考虑一下这些人拥有的财富,把比尔盖茨加入到1000人的样本中,而其余人均几百万美元。那么他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事实上,所有其他999人加起来也不到他一秒钟内的资产变化值。这就是所谓“极端斯坦”。

极端斯坦的特点是:具有突破性、赢家通吃、数量上没有物理限制、整体取决于少数极端事件(“黑天鹅”),很难从过去信息中做出预测……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错误,是把“极端斯坦”当作“平均斯坦”。(书中列举了很多心理学理论来解释为何人类如此自我感觉良好。)

“黑天鹅”

黑天鹅现象有三个特点:不可预测,影响重大,事后可解释。

设想一只火鸡,每天受人喂食。每次喂食都使它相信生命的一般法则就是每天得到友善人类的喂食,一直到感恩节前星期三的下午,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将发生在它身上。

这是一个黑天鹅事件的例子,其实在人类身上也不少发生。但是在发生之前,我们并不比火鸡高明多少。

如何应对“黑天鹅”现象?

世界越来越走向极端斯坦。在极端斯坦,没有人是安全的。世界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具随机性。不过随机性并非总是不好,有时运气甚至比智慧更公平。

最后,除去更深层次上的思考,不触及“黑天鹅”涉及到的哲学问题,其实书中还给了我们一些实用的建议:

放弃对不确定性的追求;

对于正面意外,让运气发挥作用,把生活中美好的偶遇最大化;

保持对负面黑天鹅事件的警惕性,防范风险。

读后感《《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读后感_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灰姑娘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