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_4500字。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者精湛的笔法所触动,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_4500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娱乐至死》读后感4500字

21世纪是一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繁忙的城市日新月异,新异的理念层出不穷,浪潮之巅的网红快速迭代。为了成为一个称职的现代都市人,你用拇指在闪烁的手机屏幕上追赶着、捕捉着当下发生的一切。

你还记得在上司酒后模模糊糊的话语里头,在长辈一本正经的朋友圈上,在心灵鸡汤的残渣里,常常看到这样一个词:活在当下。

你心想,我这样算是“活在当下”了吧?无论是近在眼前的闺蜜口红换了色号、还是远在天边的大咖上了最新一期TED、甚至救助所里的流浪狗大黄又生了一窝小黄。我统统都知道!

这个“活在当下”的“当下”其实指的是此时此地此身感知的一切。也就是这一地点,这一时刻,正在进行的事。简单来说就像英语里的“现在进行时”。

问题是,你是在TED的观众席上翻着手机照片,才发现闺蜜的口号换了色号;你是在和闺蜜逛街喝茶共度周末的时候翻着手机日历,才发现错过了你曾救助过的大黄的重要狗生时刻;你是在救助所当志愿者时回忆起TED脑海一片空白急忙打开网络视频补课,才了解那一场演讲的核心内容。

手机是你的“任意门”,你用它穿越一个个信息的时空中,以失去此时此地此身的代价,以一种娱乐的姿态捕捉“当下”。你有没有想过,你想用力握紧的当下,早已从指缝间悄悄溜走。

这一切,并非只发生在21世界网络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文化里,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活在“当下”的娱乐姿态。不同的是,那个时代的“任意门”是电视。甚至在更早之前,“电报”也曾经成为“任意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就深刻探讨过这一现象。

这种活在“当下”的娱乐姿态,对当时的人们有着怎样的影响?在娱乐至死的氛围里,人们应该怎么做是好?今时今日的我们,又是否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呢?一起来看看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是怎么说的。

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

尼尔・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主要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合作者:查尔斯・韦恩加特纳)、《教学:一种保存性的活动》、《诚心诚意的反对》、《疯狂的谈话,愚蠢的谈话》、《如何看电视》、《建造通向18世纪的桥梁:过去怎样改变未来》。其中,《娱乐至死》是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的作品之一。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涵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影机来 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为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 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不为人所注意。

这本书是尼尔・波兹曼对 20 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的探究和哀悼。

首先,尼尔・波兹曼探索了印刷机作为一种象征和认识论是怎样使公众 对话变得严肃而理性的,而今日的美国又是怎样远远背离这一切的。

其次,尼尔・波兹曼想论证,在电视的统治下的话语是怎样变得无能而荒唐的。

最后,尼尔・波兹曼指出,问题不在于我们看什么电视,问题在于我们在看电视。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找到我们怎样看电视的方法。虽然希望渺茫,但这是我们仅有的办法,我们还是有理由不失去信心。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个以铅字为中心的文化的美国,当然,那是发生在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事情。

在这两个世纪中,人们没有其他的娱乐,也没有多余的时间,铅字垄断着人们的注意力和智力。人们通过阅读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纽带,形成对 于世界的认识。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当时的人们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 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美国人用白纸黑字来表明态度、表达思想、制定法律、销售商品、创造文学 和宣扬宗教。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刷术实现的,作者认为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才得以跻身 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一切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这是否令你想起智能手机尚未普及时,提笔写下的日记里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潺潺心灵溪流,周末一整个下午在书店站着翻阅完一本书的满足,收到笔友国外寄来明信片时内心的欣慰与隐隐羡慕。

同样的,作者认为400 年来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印刷术利大于弊。随后作者在书中详细描写了随着印刷术退至美国人文化的边缘,电视机统治下的美国人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的种种危险退步。而对于今天的我们,这些退步早已成为被忽略、不再提及的一部分。

在 20 世纪人们对于真理的看法和 对智力的定义随着新旧媒介的更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时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 的性质。这一切使公众的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

-无能-

人们“了解” 事实,但并不“理解”事实。思考无法在只需要的是表演艺术而不是表达思想的电视上得到很好 的表现。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 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彻底地适应了电视中“好……现在”的世界——所有的事件都是独立存在的, 被剥夺了与过去、未来或其他任何事件的关联——连贯性消失了,自相矛盾存在的条件 也随之消失了。在没有语境的语境中,它只能消失。海量的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人们“了解” 事实,但并不“理解”事实。

大部分资讯至多是为我们提供一点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就像我们常说的: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但作者认为问题并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 的方式表现出来。电视屏幕希望你记住的是,它的图像是你娱乐的源泉。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在我们脑中。

-荒唐-

通过翻译的诗歌,已经成为另一首诗歌。写在卡片上的安慰,无法传达出我们当面哽咽着说出的话的相同意思。计算机可以复制知识,但无法替代老师;因为在媒介的改变中,不仅我们要说的话被改变了,赋予这些话意义的语境也被改变了。在这复制过程中会丢失什么?答案可能是:一切赋予教育重要性的东西。

很多宗教都努力通过艺术、 音乐、神像和令人敬畏的仪式来表现自己的吸引力。我们在真正的宗教中看到的图像 是以施展魔力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娱乐。这当中的区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赋予 事物魔力,我们可以获得神性。被改造成具有娱乐性的宗教,也许可以讨得人们欢心,但是作者怀疑,通过这样的改造,我们是不是把这种“文化中真 实可信的东西”毁灭了呢?

作者相信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论不 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作者认为,我们不是拒绝记忆,我们也没有认为历史不值得记 忆,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已经被改造得不会记忆了。如果记忆不仅仅是怀旧,那么语境 就应该成为记忆的基本条件——理论、洞察力、比喻——某种可以组织和明辨事实的东 西。但是,图像和瞬间即逝的新闻无法提供给我们语境。镜子只能照出你今天穿什么衣 服,它无法告诉我们昨天的情况。因为有了电视,我们便纵身跃入了一个与过去毫无关联的现时世界。

今天的我们,看完讯息之后大多不会深入思考,最多泛起一点情绪的涟漪,然后快速开始阅读下一条推送的信息。为了快速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当下,不被打上“OUT”的记号,一切理解方式停留在浅尝即止。

你知道我们对每一次网络热点、事件关注的热情能持续多久吗?有人做过调查,答案是:一周。我们的历史不是一匹完整的布,而是被撕裂成无数的碎布头。

“知识爆炸”,指人类创造的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短时期内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起来。这个词曾经深深引发了人们的焦虑与讨论,而现在,我们不再提及。因为在网络时代,海量的资讯泛滥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网络时代里的话语,无能与荒唐程度过犹不及。

20世纪的人们不再认为教育只能通过铅字进行,还能在快速变化的电子图像上进行。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

电视的最大好处,是为人们提供娱乐。但如果它企图涉足新闻、教育、科学等严肃的话语模式,并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问题就出现了。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必然耗费足够多的脑力与体力。人们在漫天盖地的娱乐与资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企图以便捷肤浅的方式了解世界真谛,这种蒙昧或者懒惰使人们远离深层次的思考与真正值得付出的努力。

不过作者说,问题不在于我们看什么电视,问题在于我们在看电视。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找到我们怎样看电视的方法。

因此,作者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提出这些问题:

什么是信息?它有哪些不同形式?不同的形式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知识、智慧和学 习方法?每一种形式会产生怎样的精神作用?信息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样 的信息最有利于思维?不同的信息形式是否有不同的道德倾向?信息过剩是什么意思? 我们怎么知道存在信息过剩?崭新的信息来源、传播速度、背景和形式要求怎样重新定 义重要的文化意义……

作者告诉人们,当我们开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开始对电视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在思考中,电视的的神秘感也就随之消逝。学会怎样疏远某些信息形式的任务,值得纳入课程之中,甚至成为教育的中心。

今时今日的娱乐氛围较之书中的情况,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这种娱乐性的媒介已经嵌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工作上的电脑,社交上的手机。失去它们,就失去了工作的工具、隔离了人际的社交。让人们就这么放弃娱乐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借鉴作者在《娱乐至死》中给出的思路,注意其中价值的权衡、精力的分配。

网络时代,信息万千,那些“当下”真的是你需要去了解的吗?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什么样的“当下”才是真正值得去抓住的?

我们要意识到,我们需要掌握主观能动性去打开一扇扇“任意门”,同时保持警惕,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提醒自己应该用深层次的思考,去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提醒自己花费时间去陪伴你关心的人,是比从一块冰冷屏幕上了解其动态更加值得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一)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封面就是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的手,而大人的脑袋却被一个电视机所替代,很快我们就能从这本书的封面中解读到这个时代的趋势:媒介即信息。而作者也是从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出发的,然而作者与麦克卢汉的观点也有不同,作者更加注重的是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正如作者所说的: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公众的话语方式规范决定了华语的内容。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娱乐真的能致人于死地吗?开篇的几行字2020成了读完这本书的动力,在看到奥威尔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和赫胥黎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我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来说,更认同的是一场滑稽戏的言论。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种传播文化的媒介,从最早的口口相传到后来的报纸,电视和现在的电脑,如果作者知道有微博那一定也会写在书中。这种趋于大众的话题都日渐娱乐方式出现,使人们缺少了思考,谈何创造呢。在这个时代里似乎娱乐成为了一种生活状态甚至是生活目标。这一点印证了作者的说法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同时我觉得我们应该认识到,作者这种观点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大环境提出的,运用到21世纪的中国似乎刚刚好。人们关心的不再是大会中提出了什么方针和政策,关心的是那些政治家们的花边新闻和八卦,对他们的办事能力毫不关心。大量的信息不予筛选的就在电视节目上播出,新闻和信息铺天盖地的向我们大众运来,只为了提高收视率,真正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想的内容却一笔带过使其无人问津。作者在书中用一种真诚方式来谈论这个时代愤青的话题,同时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人能在那么早的时候对这种社会现象提出理论系统的研究是难能可贵的。

如作者所说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再以记忆力的好坏评论一个人的智商的高低,在印刷术发明并大规模普及以前,人类处于长久的口述文明之中,语言是主要的媒介,人们非常看重记忆力,由于没有书面文字2020,头脑必须成为流动的图书馆,文化的传承是靠口口相传交流和延续的;印刷术特别是印刷机普及后,人类由口述文明转化为书写文明,在由铅字2020组成的文化里,文字2020取代口述成为文化的重心,思想变得更富抽象性,语言、可解义、逻辑性成为内容的标准,思想的深度亦得以展现;摄影、电报、电视等电子媒介把人类带到一个电子化的世界,在这种由图像构成的语境里,事物均以直观的方式呈现,连贯性和逻辑性不再重要,知道比理解变得更加现实和迫切,事物的界限变得随意而可以分离,就像苏珊桑塔格说的碎片式世界一样,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

一部分。作者所担忧的是,电子和图像革命所产生的后果,由其作为媒介呈现出的世界在我们眼里不再新奇有陌生感,而是自然而然。人们会不自觉接受了新媒介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琐碎、语无伦次变得有意义和合情合理,严肃的公众话语将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思考不再那么重要,什么都事不关己。

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电子和网络发达的今天是作者没有想到的,电视像是得到应有的报应一样,网络里面微博论坛的出现是这种公媒操控人类思想的结束,私媒以他运用人数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茁壮成长,人们开始对身边的事情发生了思考,去编辑新闻,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在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以成为一个记者,去发现身边的事情,去思考,去传播得到公众认识的便会成为一个话题引来更多人的思考。可是私媒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很多人用游戏人生的态度去对待游戏新闻。

总之,这个时代使人变得需要运用在社会大环境下的常识去理解和判别信息。作者的担忧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而文化在未来可能会被束置高阁,从文化中会分离出来一种信息,不是真理也不是是非,而是新闻。所以文化不会成为滑稽戏,新闻才是滑稽戏。


娱乐至死读后感(二)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尼尔波兹曼

当人们密切关注奥威尔关于1984年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的时候,在欢笑与兴奋的背后,人们忽略了赫胥黎的关于人类社会更为恐惧的预言,他说人们是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很多人会对这样的宣判不以为然,因为大多数人感到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生活是很迅捷与便利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遨游世界,我们的大脑可以更快地被四面八方的消息填充,我们可以实现坐一隅而观天下的绝妙优势。然而,我们都不知道,正是这汪洋如海的信息,我们会变得被动和自私。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必须感谢尼尔波兹曼这位伟大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甘于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精华着书成册,他用自己谦虚的智慧试图警醒我们,我们的投入与沉浸已经超乎了本该有的限度。

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着名的话语: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不过,波兹曼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者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媒介更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它已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

在环保观念蔓延的社会里,或许有人对过多的纸张性产品的出现不屑一顾,高打着节约资源的口号将目光投向更多的电视与网络媒介。印刷机生产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的溢出来,电视产生的垃圾无足轻重。不过,我现在必须做一下观念的调整,从客观上,我们看到了印刷机排放的垃圾,更可悲的是,我们正在经历着思想和灵魂的垃圾污染与侵蚀。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多多借鉴以前的社会形态模式,印刷统治下的美国所造就的印刷统治下的思想是多么的富有时代造就力和认识力。路易斯芒福德写道:印刷书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时现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铅字2020比实际发生的事实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2020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所谓学习就是书本的学习。这是一个阅读蔚然成风的时代。所以,18世纪中期,报纸数量大增,詹姆士富兰克林也在《纽约时报》上庆祝自己和其他报纸的成功:这是事实,报纸是知识的源泉,是现代人每一次对话的灵感来源。所以,聆听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时,听众可以津津有味地听取7个小时而不露厌烦之色,他们的演讲充满着浓郁的书卷气,那种强烈的共鸣感使人们看到用耳朵加工复杂的信息产生令人叹服的力量。

当信息发展到用电视和网络进行传播时,我们更多的是在追求什么?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被流行语占据。张柏芝、周迅等一线明星的照片出现在阴间结婚证上,她们被冥婚了;一位激进的言论者韩寒因为发表过多的被政府认为不当之辞,博客文章几番被和谐;还有人被审判所以,我也紧跟时代这样说,信息的浪潮中,我们真真正正地被娱乐了。

波兹曼谈论到的娱乐媒介都是以电视作为依托的,因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网络并没有像电视成为如此普及的事物。但是,这两者的信息传播都是相通的,电视的隐性娱乐化存在也是网络的一种折射。

塔夫脱,美国第27届总统,体重200磅,满脸赘肉,或许他应庆幸自己生长在那个年代而成为领导人。如果是现在,他若能成为总统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更多的人关注的会是那些体型匀称,富有魅力的家伙。

现在,即使是最优秀的政治家也要在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时更醉心于表现自己的最佳形象,谁不想让自己的形象好一点呢?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形象讨人喜欢,那他一定有问题。但是,电视和网络的存在的确损坏了形象的名声,因为在上面,政治家们给观众的并不主要是自己的形象,而是观众想要的形象。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政治知识意味着图像而不是文字2020,可想而知,当政治这样严肃而理性的东西都要极力去跟图像、脸面挂钩时,其他的非严肃内容得去寻找多么荒诞的形式来娱乐我们的观念。

于是,当《新闻联播》节目依旧以它每年不变的呆板模式出现时,很多人会在晚上7:00的时候避开CCTV1频道转去看CCTV3的《动物世界》或是看齐鲁电视台的电视连续剧;当各地都在争夺收视率的时候,更多的娱乐节目纷纷出台,主持人东一拉西一扯,南辕北辙的话好像说的句句是味,谁的造型雷人,谁更能吸引眼球。再者,一堆堆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可是最后归类,换汤不换药的东西,有时候觉得那些人也真是辛苦,想要娱乐他人先要踏踏实实、彻彻底底地娱乐掉自己。

有时候,网路和电视是同步的,有时候网络的信息比电视更具有灵活性,鼠标轻轻一点随处就是链接,我们无法去过滤,因为被吸引,所以被埋没。就这样,我们坐在了这些高信息流量的器材面前,任凭他们呼噜呼噜地将东西倾倒给我们的大脑,我们看到了娱乐,感到好笑。那就笑吧,笑声中,头脑就被冲刷了,变得麻木了。

我们更关注赫胥黎的警告,当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后,我们就会面临着文化精神的枯萎,或许有一天我们面临的是笑容这个无形的杀手给我们造就的死亡案例。人们偶尔会感到痛苦,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今天,我们在这里,还是要再次感谢波兹曼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一卷精神财富,当我们在察觉即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时,就该多找个途径去塑造我们这个物种的本来应有的高等面目,我们应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让媒介主宰我们。


娱乐至死读后感(三)

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

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就像印刷术曾经控制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决定着一切。在法庭、教室、手术室、会议室和教堂里,甚至在飞机上,美国人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这学期不仅学习了传播学,还有美学,老师介绍了二十世纪伟大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让波德里亚他宣扬着内爆理论,对媒介发展下的人类社会表现出种种担忧,认为电子媒介作用下真亦假时假亦真,人类对媒介的依赖最终导致媒介拟像的超现实。那么人类会被媒介反噬么?同一时期的伟大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担忧。然而二者却还存在着不同,作为社会学家家,让波德里亚认为新媒介的超真实拟像导致人类末日,而作为传播学家,波兹曼认为通过新媒介传播下文化变异导致人类的世界末日,波兹曼始终表现出了作为传播学者对社会文化的重视。

人类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什么?历史学家说在于工具,传播学家说在于传播,媒介作为传播的工具其对人类社会重要影响就不言而喻,波兹曼所处的时代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总之,媒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传播对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作为工具,电视机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信息量增大,在传播方面,娱乐文化在电视的传播下如木炭脱水般迅速膨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人们接触的讯息日益增多,电视为了提高自身利益挖空心思提高收视率,这个时候电视文化更加成熟,更加娱乐化,今天我们所见的娱乐节目也逐渐形成。

娱乐化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波德里亚侧重分析了媒介蒙蔽人的双眼,使人辨真力下降,波兹曼更侧重媒体给人带来的思维方式变化,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他们的新闻是让人看的,这是电视自身所指引的方向,他们必须遵循。这里没有阴谋,没有智力欠缺,只有坦白的观点,人们观看电视根本而言都是出于娱乐的目的,而电视节目无论什么节目根本而言都是为了娱乐大众,这样的模式甚至新闻里的悲惨事故也成了娱乐的噱头,娱乐导致人的思想麻木单一。除此之外,娱乐化节目更加直白,没有人愿意从自己有限的几分钟里抽出时间来谈论别人的观点人们都不愿多花时间思考,而把注意力放在直白的图像上,流行的节目上,人的思维上的不思进取越来越来严重。

电视时代娱乐浪潮还未落下,转眼随着互联网络的发明电子媒介更加的发达,在社会学上,人们认为波德里亚的思想忽视人的主观能力,希望人类同样让波兹曼失望,从娱乐时代中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从娱乐中醒来,而不是在娱乐中死去。

《娱乐至死》读后感500字


看这本书的名字就能猜到这本书在讲什么内容了。而书中的名言是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我们的媒介信息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口相传到印刷业的兴盛,再到电视媒体的兴起。不仅是媒体形式的变化,更多的是这些媒介的变化,引起传递信息的内容本质的改变,

从印刷业的兴盛,我们进入阐释的时代,通过书面文字表达的内容逻辑清晰,思考深入,令人发省。然而电报,印刷业的发展,让我们进入一个娱乐时代,信息零碎,多样,简单,图片影像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让我们没有了思考的空间,我们追求的仅仅是会心一笑的娱乐。

在当今电子媒体更进一步发展的时代,我们已经被手机,电脑控制,而如何摆脱控制,让这些电子媒体能为我们所用,是非常重要的。书的最后也提出了解决之道,利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来改变这些媒介对我们的影响。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在这个全民跟风焦虑的时代,我们要保持自己的思考很难。但我想就像知行生的学习一样,让我们在学习前辈留下的思考精华的同时,启发我们独立的思考,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娱乐化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影响吧!

娱乐是至死,还是向生,全在乎我们的选择。

《娱乐至死》读后感800字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本书,自出版20年以来,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它:这是一本令人振奋的,充满争议的书,它审视了电视对我们的生活,更具体的说,是政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害处,这本书有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它引发了许多思考,更让我们看到电视是如何以某些方式,侵蚀我们的公共话语,甚至我们关于美好生活的集体概念的。

这个观点我深有同感,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之中,也时常会陷入到深刻的反思之中。诸多感想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对印刷时代终结的一种遗憾。

毋庸置疑,书中提到了最根本的一个观点就是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除了信息,传媒自身也对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首先是观念上的影响,然后是对人们行为上的影响。不同的传播媒介,由于其传播方式的特殊性,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也各具特色。

人类在历经几千年的口语传播之后,终于在16世纪迎来了印刷机,从此印刷品大量产生,而印刷传媒对于人们的生活则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它改变了公共话语的形式。人们在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一改纯粹口语,而是往往采用结构严谨逻辑分明的说明文,议论文甚至演讲稿形式。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一个句子如果不能够陈述事实,表达请求,提出问题,甚至明确主张或做出解释,那么它的毫无意义,只是一个语法的空壳。 在印刷这样的一种传媒的影响下,公共话语的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于一些深刻的政治,哲理,宗教问题。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一个人如果不能阅读,那么他就无法与这个世界对话,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才能够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世界的严肃性,并且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判和其他方式,不断完善自己。

现在,进入到大众传媒时期后,传播的信息变得支离破碎而又毫无头绪,人们每天睁开眼,通过手机、电视、互联网接收到来自世界何处的数以万计的新闻,尽管人们疲于应对但也习以为常。那么,大众传媒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娱乐至死》读后感_35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3500字

1.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摘抄原因: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我们所热爱的一切无一不在占用我们的时间、消耗我们的激情、麻痹我们的思想,在娱乐和幻想中不断地自欺欺人,好像一切不过都是无意义。

2.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也就是说,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

摘抄原因:通过视觉形象呈现会话、传递信息,决定了形象地第一重要性。在这个时代,是否拥有可信讨喜的外表比是否拥有深刻的见解和令人钦佩的思想更重要,这无疑是令人恐慌的。

3.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

摘抄原因:用于会话的工具决定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宽度和广度。

4.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摘抄原因:媒体的衣食父母是受众,受众的喜好决定了媒体的发展方向,迎合受众的传播方式使大众在娱乐中被控制而丝毫不知。

5.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6.我们对语言的了解使我们知道,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所谓“世界观”的不同。人们怎样看待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事物和过程,都会受到语言中的语法特征的重要影响。

7.语音的书写形式创造了一种新的知识理念,一种关于智力、听众和后代的新认识,这些东西柏拉图在其理论形成的初期就已经认识到了。他在《第七封信》中写道:“没有一个有智力的人会冒险用语言去表达他的哲学观点,特别是那种会恒久不变的语言。”

摘抄原因:语言转瞬即逝,而铅字隽永并能被人们反复推敲和评判。不敢用语言这种东西表达观点更倾向于用抽象的方式解释思想,除了因为知道语言语言这种表达方式的危险性之外,是否也是因为意识到了语言本就毫无意义。

8.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9.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的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10.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11.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

12.读者要能够发现谎言,明察作者笔端流露的迷惑,分清过于笼统地概括,找出滥用逻辑和常识的地方。同时,读者还要有评判能力,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为了做到这些,读者必须和文字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由文本自身不受情感影响的特征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的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摘抄原因:电视媒体却无暇给人思考的余地,于是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洪流中我们接收着信息,却无暇加以思考和发问,我们固步自封,自以为无所不知,其实到手的却是一堆毫无意义的信息。

13.下面是最高法官约瑟夫·斯托里对韦伯斯特语言特点的描述:“...他措辞简洁明确,涉猎广泛,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旁征博引;他分析透彻,敢于解决难题;对于错综复杂的情况,他善于化繁为简,并用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加以解决;他擅长归纳,常常利用对手的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理智慎重,从不因为忘形而在辩论中处于被动之地,或是为了无用的观点而浪费口舌。”

摘抄原因:这种行为方式和语言特点值得学习。

14.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甚至多是为我们提供一点儿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

15.所以,我们就陷入了一个无能为力的怪圈:你心里有很多想法,但除了把这些想法提供给记者制造更多的新闻之外,你无能为力;然后,面对你制造的新闻,你还是无能为力。

16.我们第一次得到了不能回答我们任何问题的信息,而且是对于这些信息,我们也不必做出任何回答。

17.对于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18.我们不再怀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切,根本不会意识到电视提供给我们的特殊视角,甚至连“电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个问题也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19.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如果我们中的某些人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模式,那么在我们看来,是这些人不合时宜、行为乖张,而绝不是这个时代有什么问题。

20.很多翻译可以成功的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但我们知道诗歌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也许能够大致了解一首译诗,但其中一定有什么东西已经丧失了,特别是赋予诗歌美感的那种东西。通过翻译,它已经成为另一首诗歌。

21.如果贪欲是资本主义机车的燃料,那么理性就应该是机车的司机。

22.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中不能有任何需要记忆、学习、运用甚至忍受的东西,也就是说 ,任何信息、故事或观点都需要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因为对于电视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23.最后,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摘抄原因:这是对当今时代一个可怕的阐述,知道为什么尚且会寻找解决途径,而不知道为什么,终会使我们自娱自乐,固步自封,是我们无法向前的一个巨大路障。

书评:

通过近段时间的新闻采写课程学习和《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娱乐至死》两本书的阅读,我注意到使自己所述具有客观性的很重要一点就是注明语句出处,这不仅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备的一项常识。《娱乐至死》这本书在每章末尾加入了大量的标注,并且在书的末尾部分加入了近10%的参考文献和译名对照表,这是对客观性和事实的尊重的一种态度,非常值得学习。

本书在开篇引用赫胥黎的话提到“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对从口头讲述到书面文字的转变,从书面文字向电视时代转变的历史进行介绍,并引用了大量的电视节目和传统课堂等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对自己所担忧的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这种结构很令我欣赏。

全书严谨的措辞、精妙的比喻、时而复杂的语法结构对我来说是种挑战,直至结束我不敢说完全理解了“媒介即隐喻”的真实含义。作者有力的论证着实令人佩服。本书对当下媒体时代人们依赖电视的行为方式进行了分析定论,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记警钟。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我们对于浑然不知。电视改变了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使我们不再思考和发问,媒体在节目制作上迎合受众喜好,没有任何需要记忆、学习、复杂或值得推敲的东西,我们自娱自乐,自以为接收到了很多的讯息,自以为无所不知,其实却是毫无进步。铺天盖地的信息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我们也不必对其做出反应,或是做出反应之后除了产生更多的信息(新闻)之外再无其他。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对这种危机却丝毫不知,娱乐至死,难道还不值得恐慌吗?更可怕的是人们尚且不知道自己在娱乐中麻痹了自我,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在我们已然意识到在娱乐蔚然成风的时代里,如何抉择是读完本书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娱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倘若把政治、教育、宗教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出来,那它必像经过了翻译的诗歌一样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有些事物的意义就在于它本身存在的形式,譬如宗教和教育,我们在这种庄严肃穆或耐心学习中去体验去获得,倘若没有了这些外在的形式,而以简洁迅速不必加以思考的方式去获取,那它必是无意义了。我们不能否认电视和媒体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但我们应警惕那些试图以电视的方式改变我们认知,麻痹我们思想的行为,如广告式的人物形象和变相的商品推销...在当今的时代,面对娱乐仍能持有理智和思考,拒绝以单一的媒体接收信息,扩大认知来源的多元化和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敢于质疑和发问,才是自身应学习和提升的。

《娱乐至死》读后感700字


限娱令发布1年多后才接触到这本书,限娱令发布的出发点或许和此书对于电视娱乐化的警惕有所不同,但限娱令体现出的官方对于媒体的引导的确让人重新对电视的职能开始进行审视,它究竟应该为受众带来什么,它如何负责通俗又兼顾高尚。

以波兹曼之见,比演艺圈、电影圈、电视圈中的无穷纷争与龌龊更糟糕的,是娱乐的泛化乃至深入人心。我们必须要审视电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娱乐工具?获取信息的平台?了解时态的媒介还是仅仅是一件家具一个摆设而已。电视本身没得错相反还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但是一开始他的发展的方向就是错误,人们本身具备的娱乐性强加给他,并通过他完美的表现出来。事实上它并没有让我们失望。但是由它产生了许多龌龊和纷争。以及不正常的现象。波兹曼的观点是我们要跳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要有第三者的眼睛来观察电视。他根本不在乎娱乐节目的泛滥或媒体的娱乐化倾向。他写这本书是写给自己的知识分子同行的,他呼吁他们回到书籍中去,认真地写作和思考,而不要贪恋在电台、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一夜之间曝得大名。娱乐至死是他对媒体知识分子的警告。他认为,印刷机更适宜于理性思考,电台电视只会沦为大众娱乐,任何有志于知识工作的人都应该清醒,回到书面写作,那才是他们该呆的地方。波兹曼承认电视的合理存在,也坚持自己的使命,自己意识到的东西就要把他传播出去。

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起到了普及大众文化的作用。只是,我们不能被电视中的虚幻世界所主宰,而导致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自我。

《娱乐至死》读后感_55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5500字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娱乐至死》

1、你是哪一派?

全民娱乐的时代,尼尔·波兹曼的声音显得如此“不合时宜”。所以,这本经典不被众多人阅读是理所当然的了。

大学时,室友Z来自江苏,主修对外汉语,辅修新闻学。她喜欢看书看报,是《南方周末》和《锵锵三人行》的铁杆粉丝。另一位室友M来自吉林,是SJ组合的超级迷妹。尤其是帅气的韩庚,把她迷得神魂颠倒。

毕业多年,我的脑子里还能记起这样的画面:下课回到宿舍,Z同学津津有味地看窦文涛和嘉宾谈天说地、针砭时弊,M同学被SJ的真人秀节目逗得哈哈大笑。像我这样的“自由派人士”,学习累了,就暂时加入M同学的阵营,看满屏帅哥活蹦乱跳;太闲散了,就自动归队到Z同学阵营,听窦文涛“胡说八道”。

同处一间宿舍,Z同学和M同学能友好相处,但在娱乐方式上,交集甚少。我欣赏Z同学的自律与克制,总能对众人趋之若鹜的娱乐方式保持距离,也羡慕M同学的活泼和开朗,哪怕是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时候,也要关注SJ的一举一动。压力再大,看一期节目就好了。实在不行,看完后再逛个贴吧,妥妥的治愈了。

即便如此,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成不了Z同学,也无法拥有M同学的生活状态,反倒是乐意做个“自由派”。

《娱乐至死》是Z同学喜欢的书。看这本书,我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回到了Z同学的队伍。

我还是当年的“自由派”。你是哪一派呢?

2、媒介之下,鸿沟之上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当时的背景是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它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大潮席卷全球,电视的霸主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互联网。据 eMarketer 数据,中国成年人每年每天花费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将达到 2 小时 39 分钟,较去年上涨 11%,而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长预计为 2 小时 32 分,较去年下滑 2%。这意味着,今年国内成年人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将第一次超过使用电视的时间。

移动网络对公众生活的影响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今天的中国,十八线以外的小乡村里,农民拿着手机刷微信,甚至逛淘宝,不足为奇。

波兹曼说,某个文化中心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偏远地区,利用网络发家致富的典范不少,但对很多人来说,移动网络是他们的精神吗啡。

不管你有没有体验过,说到快手视频App,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款中国第一大短视频应用,日活量超过千万。当你打开这个软件,肯定会纳闷如此低俗、简陋、粗糙的app为什么是中国短视频App的榜首?因为其用户人群是海量的乡村人口。

打开快手,一个个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和各种行为怪异的人、残酷而荒诞的场景,甚至令人不适的画面,让你隐约看到了光鲜时代的暗面。据说,在快手上,最容易火的一招就是自虐。所以上面充斥着自虐的视频:自虐式喝酒、自虐式吃东西、炸裤裆、跳冰河。如果不加解释,你或者以为是电影拍摄。

大家只会把这个当作一个猎奇的花边新闻,却不会深究其背景。这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庞大的在快手上自虐的群体。更残酷的不是自虐,而是快手中儿童的精神世界。

十二三岁的少年鼓王,他已经辍学,跟着戏班子在广袤的乡村丧事大舞台迸发能量,自由张狂;海量公开秀恩爱的小孩子,他们秀恩爱、秀怀孕,其中的最小的孕妇十五岁……

主流世界都把视角聚焦在跑的飞快的一线城市,而把农村和来自农村的人忘在脑后。快手中的世界和北上广深完全是两个没有共鸣、没有交集的世界。

就像是同一张纸上的两个圆圈,虽然在同一个空间,但几乎没有交集,两个圆圈之间也难以流动和沟通。所有的资源、权力都在属于那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圆圈里,而在农村那个圆圈里,虽然人数众多,但资源和机会却少得可怜,两者之间横着看不见的结界。

一边是高铁飞驰,高楼林立的北上广深,一边是快手中混沌沉沦的中国农村。两个如黑白一样对称的板块,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

显而易见的是,黑白板块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3、杀不死你的,让你自杀

天主教对人类罪恶进行了分类,最后归总为“七罪宗”: 贪食、好色、贪婪、愤怒、懒惰、妒忌和傲慢。“七罪宗”为人类所有罪恶的根源。

科技在来满足人性的“七宗罪”方面,可谓“润物细无声”。

两个月前,一篇名为《被手机游戏围困的乡村和未来》的文章,刺痛不少人的痛点:

“短短的几天假期里,我见识了手机游戏的巨大威力——除了睡觉,哪怕吃饭、上厕所、走路,村里的青少年手中也往往横着手机。聊起游戏,他们不由眉飞色舞;谈起别的,则表示兴趣缺缺,甚至压根不答话。”

这篇文章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春节返乡手记。关于青少年与游戏,他描述的情景,只是冰山一角。

何止农村,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沉迷、困扰、失控、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远,手机游戏,正在一步一步毁掉孩子的未来。

看看《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就知道,2017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了5.07亿人。早在2017年2月,《王者荣耀》的日活跃用户便达到8000万人, QuestMobile数据显示,《王者荣耀》单日使用次数一度达到8.2次,人均最高单次时长则为5.1个小时。《绝地求生》《荒野行动》等“吃鸡”游戏火爆之后,更是侵蚀着大量青少年的宝贵时光。

这些游戏对很多青少年而言,意味着生活的全部。

在网络扁平化发展的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资源,一款游戏能够轻松占领许多网页和榜单的显要位置。

近些年,随着《穿越火线》《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吃鸡游戏”的相继火爆,青少年的选择更多了。

同村的许多小学生都表示,哪怕每个游戏被限定只能玩2个小时,每天换5种游戏,一样能玩10个小时。更有聪明的说,随便拿父母的身份证号注册,玩多久都不会有影响。果真是“地球不爆炸,游戏不放假。宇宙不重启,玩家不休息。”

面对防不胜防的手机游戏,学校里有教师激愤地说:“横着拿手机的都不是好学生!”

一百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呼吁“救救孩子”,如今言犹在耳。

在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前,延伸出的辩论有很多。拥护者说,持刀杀人不能怪刀。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刀不会诱人杀人。

网络游戏不是单纯的“刀”,它的诱惑力才是。当不良游戏被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时,青少年会不知不觉沉迷其中。

在人性的弱点面前,网络科技只要巧妙的动动手指,让人骇然的事情就会发生: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让你自杀。

4、边界在哪里?

微信产品经理张小龙曾说,他不希望用户长时间被粘在微信上,而是应该“用完即走”,他觉得这样才是一款好的产品。

相比于众多为增强用户粘性而绞尽脑汁的产品经理,张小龙的格局一下子就摆在那儿了。

哲学上有一个词叫“异化”。这个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高度。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当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实际就是人的“异化”。这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单纯的用“好”或“坏”来回答了。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有一个重要预测:未来的科技和组织,会越来越接近像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那样,呈现出“有机体化”的趋向。

在探索生命本质特性,或者说“生物本性”,有一个“边界最大化”定律。就像两个大的地理环境的交界处,可以看到更多的物种多样性,大多数创新来自于现有技术的边缘。

如果说“科技与人文”的边界催生了苹果这样独特的物种,那么,我们如何知晓文化、商业、科技等领域的边界?对此,KK回答了三条指标:

A、边界通常在现有的法律还难以界定的领域,称之为“律师看不懂”。

B、边界通常有自己的亚文化因此催生了很多的行话俚语,称之为“一般人听不懂”。

C、边界通常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称之为“年轻人扎堆”。

如果你发现了这些现象,你可能就找到了边界。

想到时下火热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以今日头条为例,据说在头条,产品经理的地位是很低的,一切交给数据,数据说了算。在大数据技术下,AI集成了比产品经理强大得多的对各种各样用户的理解和服务能力。

如果用户是一个猥琐的人,热衷于在今日头条上刷低俗的内容,他一打开今日头条页面,看到的全是他想要的。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可能很难接受:难道我要提供这样一个界面吗?但是作为AI来讲就无所谓,科技比人更懂你。

KK在另外一本著作《科技想要什么》里面说,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当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边界在哪里会不会是一个“伪问题”?

5、娱乐之后,还剩什么?

写这篇文章前,碰巧刚读了梁宁谈产品的一篇文章。此刻,浮上脑际的别人问梁宁的问题:人与人的差别在哪里?

我很喜欢梁宁的回答:底层操作系统不一样。

何谓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用梁宁的话说,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人的情绪就是底层操作系统,能力只是手机里面的一个App。

底层操作系统如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这其中,最绕不开的情绪是愉悦、痛苦和恐惧:成就最高的人中,他们有一个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痛苦。巨大的痛苦让他们无法停下来,不断前行;恐惧决定一个人的边界: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了。因为恐惧,你无法再继续前行。愉悦决定一个人的方向: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痛苦和恐惧很好理解,“愉悦”会给我们一种错觉:是娱乐带给我们的东西吗?不是。这里的“愉悦”有别于娱乐后的快感。理解“愉悦”,先要知道什么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

梁宁举了个例子:

刷抖音只是“感官兴趣”。这种兴趣很原始。好奇,多变,不稳定。就好像你在抖音上刚被一个小哥哥/小姐姐撩得动了心,下一秒又被一个更美的迷住了眼。这样的我们和一只追逐毛球的猫没什么区别。我们不停地被主人手中变幻的玩具所吸引。外界的刺激决定了感官兴趣的长度和强度。这很动物!

当你开始琢磨怎么拍,怎么运镜,怎么设计分镜头,你就进入到“自觉兴趣”。“感官兴趣”是被情绪和本能驱动着,“自觉兴趣”则加入了思考和学习。你在网上搜“抖音运镜教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习,然后串联起来。第一遍太笨拙,所以你又拍了一次。

当你持续投入1万个小时,成为一个小网红时,“自觉兴趣”就变成了“志趣”。“志趣” 是把”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了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了价值。所以“志趣”的第一个标志:你可以接广告赚钱了!

但是,每天更新压力很大?黑粉吐槽你段子没新意?你内心要有足够的动力,去忍受兴趣变成工作之后不愉快的部分。这是“志趣”的第二个标志。

让你持续快乐的事情,是你的天分所在。但你得区分这种快乐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还是“志趣”。你需要“刻意练习”,最终获得“志趣”。

有个朋友酷爱旅行。旅行就是一种“感官兴趣”。看山看水看美女,不用工作。谁不喜欢?但他坚持把旅行中的见闻写成文章,有意识地运营微博,这就变成了“自觉兴趣”。最后他把文章攒成书,微博月收入超过10万,还在丽江开了客栈。旅行就变成了“志趣”。

能力只是app,情绪才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愉悦指引方向,痛苦提供能量,恐惧决定边界。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看他的愉悦、痛苦和恐惧。要深入了解你自己,内观你的愉悦、痛苦和恐惧。

回到正题。淹没在娱乐的狂欢中,一切都成了快感。痛苦?恐惧?愉悦?不存在的。

如果说获得快感也是一种能力,且这种能力是一款App,那么,你的底层操作系统在哪里?

6、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娱乐至死》中,作者对让位于电视的印刷时代颇多留恋。印刷时代,媒介以文字为主。尼尔·波兹曼说,文字比口语更接近真理,那个时代的人们有着更高的理解力,大众喜欢辩论和演讲。

进入电视时代,一切都变了。波兹曼质问:用当今的标准来衡量,那时(印刷时代)的听众具有超常的注意广度。今天有哪一个美国听众能够容忍7个小时的演讲?或者5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尤其是在没有任何图片的情况下?

但是,又如何?电视时代势不可挡。

三十余年后的今天再反观电视时代,一样能发现让人留恋的东西:比如多年前,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看电视,对电视节目各抒己见。这种沟通与交流形式,在网络时代,已经不多见了。

当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海量的信息瓦解。人与人之间,能聊到一块的越来越少。哪怕一家人,有限的沟通之后,各玩手机,互不打扰。

但是,又如何?网络时代势不可挡。

在历史的长河里,没有逆流而上一说。站在河岸上的人,清醒也罢,糊涂也好,只能顺流而下。

放眼望去:唯见长江天际流。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了一本《娱乐至死》的书,pC娱乐网。这是一卷了不起的精神财富,对于处于信息爆炸年代,并被极大的信息量冲击的头昏脑胀的我们意义至深。

这本书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进行了探讨。当时,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据此,波兹曼悲观地认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无论是印刷术还是电视,归根到底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着名的话语:“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媒介更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无法自拔。

《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真心建议读之前先看看我这篇读后感,应该可以帮你降低一点难度,抑或是提高你的放弃阈值。

英文名《Amusing Ourse lvesto Death》通用译名《娱乐至死》,我觉得翻译成《自娱致死》可能更确切,虽然有点危言耸听。这本书是媒介文化大师尼尔·波兹曼二十年的经典畅销作品(经典确是经典,但“畅销”不知真正的意义有几何?个人感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被购买后因无法坚持读完而被束之高阁)。此书初版于1985年,作者深刻地分析了三十几年前,电视蒸蒸日上风靡全美的时代,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类心甘情愿地、不求进取地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他严肃地警醒大家:长此以往,我们终将毁于娱乐。

三十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历史,今时今日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惊人相似地重复上演,横行的不是电视,而变成手机。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承载着动态影像的屏幕。

此时此刻,如果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每天不就是被各种屏幕占满吗?不管是相对整块的时间抑或是碎片化的时间,不就是被各种形态的娱乐内容占满吗?电视剧是故事性的娱乐;电影是情感性的娱乐;除了老牌的综艺节目健在,比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之类,各种娱乐节目,比如《跑男》、《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妻子的浪漫旅行》、《演员的诞生》、《奇葩说》、《吐槽大会》等等,都雨后春笋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冒出来,其实都是访谈节目的变体,都需要披上更具娱乐性的外衣,甚至连读书都成为娱乐节目。视所能及之处,越来越让人“轻松”了,也就是说,越来越不需要思考了。看过之后,你除了能记住一些情绪、一些散乱的笑点,啥也想不起来了。

是,你可能会说,我们现在是读图时代啊,大家都通过图像来获取信息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作者在本书一开始就想用很大篇幅、很充足的事例,来说明媒介形态对文化的巨大影响,简言之: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而在电视(图像)统治之下,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只有口头语言的人在智力上不及有书面文字的人,而“屏幕文化”里的人比前两者都表现得智力低下。屏幕创造出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相对于图像而言,书面文字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甚至还经过了专家和编辑的检查,它可以被留存和再翻阅。而图像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看图像只需要能“辨认”,而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

图像化的世界,是一个碎片化的世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屏幕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内容都要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看到有动感的画面——稍纵即逝却斑斓夺目,不需要观众思考,因为那样在画面上就得是空白的,根本不符合屏幕所需要的表演艺术的要求。所以,屏幕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适应娱乐业的发展。从此,人们不再彼此交谈,人们彼此娱乐,人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最后再来说说教育行业,一个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行业,一个也即将成为屏幕侵袭重灾区的行业。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必须有约束、重复、枯燥等等,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现在,屏幕每天向我们宣称的就是娱乐教学,让你的孩子在所有科目都能“在乐趣中学习”,甚至是“边玩边学”、“轻松成学霸”!以过来人的经验扪心自问,你信吗?

作者在结尾时的忧虑虽言重,但也该足够警醒我们: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在劫难逃。

我热爱文字、我敬仰文字、我喜欢阅读,也愿意思考。也许很多人已经对文字失去耐心,甚至认为(文字)大势已去,(图像)大势所趋,但我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我不想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_4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