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5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相关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这些阅读的所思所得就是我们作读书笔记的素材。读书笔记,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苏东坡传读书笔记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是由小编为为大家推荐的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了解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扩展阅读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精选笔记)


花了5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林语堂的这本《苏东坡传》,脑海里不时会浮现出苏东坡一生中的各种画面。苏东坡是天赋异禀型的人物,一辈子活得潇潇洒洒,随心所欲,乐观向上,林语堂对他发自内心的喜爱毋庸置疑,他把一切能想到的赞美之词都给了苏东坡。苏东坡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他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保持一种做真实的自己,乐观开朗的心态。朝廷中的小人本来已经把他贬到了偏僻的地方去受苦,结果发现他写的诗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状态,于是又把他贬到更偏僻的地方去。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m.dhb100.com

苏东坡的人生大起大落,作为一个文人,也曾经换下青衫,穿上农服,拿过锄头,像农夫一样去耕种,也曾经官至三品,每天陪皇太后散步聊天。亲身见过也体验过底层百姓人命如草的艰苦生活,也能在当时权贵集中的上流社会中欣赏歌姬、把酒吟诗,成为焦点。人世间这样走一遭,夫复何求。

读罢此书,我有如下感悟。

一是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相当刺激。人这一辈子就是由高低起伏的波浪线组成的。苏东坡一生才华横溢,起伏跌宕,心态也一直乐观,却免不了也要受贫穷的困扰,他是有多少钱花多少钱的人。我们普通人就更加要当处顺境的时候未雨绸缪,勿浪费,保留足够的钱财供逆境的时候度日。逆境的时候保持心态的自然,多从身边的事情中找到乐趣。

二是小孩的教育。书中有一个小故事,说程颐作为理学大家,辅导小皇帝的功课,经常教导他勿近女色,当心女色的魔力,结果小皇帝长到18岁,一接触到女人,就相信女人才好,程颐不好,反而越发陷入色欲中去了。你越是教育小孩往东走,他往往就会往西走,从小灌输的思想完全抵不上自身的实际感受。现在多少家庭强制要求小孩做这做那,等到将来小孩一旦长大有了自主权,往往就会越发放纵自己。所以说,道理再好,也不能直接教给小孩,只有让他自己感悟出来,才能成为他自己的。那教什么呢?教他学习的方法就足矣。

三是识人。书中说到有一次有人拜访苏东坡,和苏东坡聊了很久,完毕后苏东坡的妻子出来,对苏东坡说,“你何必浪费时间和这样的人说话呢?他一直注意你要说什么,好设法迎合你。”,她要他当心那些表现太露骨的泛泛之交。另外就是说到苏东坡和朋友章惇一起游玩,章惇不顾性命危险,在悬崖峭壁上写下了“苏轼章惇来游”的话,苏东坡就说章惇有一天会杀人,因为能将自己性命玩弄于股掌之上,也就能杀人。最后在章惇得势后果然应验。识人真是一门学问,如果注意观察,从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品性,以小见大,准确度颇高。每个人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能提前识人,多和可结交的人来往,少和不可结交的人来往。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摘抄


《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

《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林语堂笔下,讲千年前的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智者,天才横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的伟人,随着林语堂的笔触,一个生动形象的苏东坡向我们走来。

中国文化史上,苏东坡无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对于诗词、文赋、书法、绘画,苏东坡几乎无一不精,无一不能。散文方面的唐宋八大家,苏轼位居其列。宋词方面有苏辛之说,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书法上宋四家的苏黄米蔡苏轼排名第一,行揩《前赤壁赋》、行书《黄州寒食帖》享誉书史。苏轼的画是文人画的典型代表,他明确提出诗画一律的概念,林语堂评价说: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

从人生经历上看,苏东坡的遭遇坎坷、磨难深重,亦十分罕见。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33岁时苏东坡一度进入中央政权的中心,但很快由于政见不合,他便开始了大半生的颠沛流离,但一生也未能逃离波谲云诡的政治漩涡。35岁时他正当盛年,被贬往杭州任通判,从此开始了恶梦般的贬谪流放生活,按时间顺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这个路线图总的趋势是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而离黎民百无耻政客的中伤、流言、攻击、陷害,他不屑反驳与回击,只是莞尔一笑,然后收拾收拾行李奔赴下一个流放地。在惠州的松风阁流连漫步时,他想到的是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能放下的是个人恩怨以及功名利禄。而百姓万民之忧乐却总是挂在他的心间。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平反冤情、为民请命每到一地,苏东坡总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语堂称他是百姓之友。他把任何一个流放地都当作文化传播的场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因东坡而灵动,而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长江边的荒僻之地黄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东坡赤壁由此名扬天下。惠州的玉塔微澜、徐州的放鹤亭、扬州三过平山堂,莫不浸润着苏东坡的旷世情怀。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2)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史在时光的沙漏中一点一点溜走,渐渐被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经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么一个名字在浩瀚的历史天空中响彻回荡。

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传诵,为人所敬仰,为人所品味的名字苏轼。

苏东坡永远是一个谜。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大文豪,一个月夜徘徊者而这并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苏东坡一生坎坷,纵然历乌台诗案,宦海沉浮,然直面挫折,化解苦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何等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何等坦然。苏东坡昂然挺立,捋须而笑,他的心灵完全向自然敞开,承受灵性的诱惑,以心灵的真实来体验生命的过程。

但正像林语堂称其为乐天派一样,似乎是没有什么是可以真正使苏东坡止步不前,有所畏惧的,他敢于说:我做华堂上,不该麋鹿姿。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陈述:苛政猛于虎。林语堂评价苏东坡说: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正是因为苏东坡人格中那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词奔放灵动,豪放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背后,是诗人广袤千里的豁达胸襟。

他至情至性。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对他情深厚重,妻子对他关爱有加。 十年生死两茫茫,悼念亡妻凄婉哀伤。他热爱生活,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以传后世。

他的一生似一阵清风。

苏东坡一生都追求着这样的浩然正气,他不偏执,不狭隘,在王安石一党掌权时,在各

地都积极推行新法时,苏东坡和他的一干朋友,站出来指责新政,结果被贬谪;而在新法被全面废除时,他依旧没有严格执行,他留下了他认为对百姓有利的新法,被京中新贵所不容。但是一代大师终于还是走了,走在了北归途中,但即是面对死亡,他走的依然坦然,可以不念西天,不念来生。此心安处是吾乡。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是的,苏东坡为文人留下了千古标杆,他为世人留下了至情至性的灵魂。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喜欢《苏东坡传读书笔记5篇》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苏东坡传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