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我发现了《资本论》这本书,于是我便把它买了回来。我喜欢读着实体书的感觉,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
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能够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明白了,原先钱能够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向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能够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透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透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5G——想必这个词所有人都是并不陌生的,今年也被称为5G商用元年,但是究竟什么是5G,它的技术本质又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看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5G官宣PPT,两个文件加起来有1.7G之多,其中列举了大量5G案例视频,理解起来形象了许多。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s://m.dhb100.com/
一直想找一本深入介绍5G方面的书,本书出版于2024年5月,手中的版本已经第15次印刷,想来销量还是不错的。作者项立刚,通信业知名观察家,智能互联网理论专家。本书得到了李正茂、余承东、范云军等IT大佬联袂推荐,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为本书做序,封面显著位置印有“读懂5G推荐图书”。
本书正文分成四个章节,第一章5G是第七次信息革命的基础,完全没有想到作者会从低级动物开始娓娓道来,从语言到文字,从印刷术到无线电,从电视到互联网,终于引出了智能互联网与第七次信息革命。第二章什么是真正的5G,本章是全书的核心章节,描述了5G三大场景:eMBB——大流量增强移动宽带业务,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低时延、高可靠连接业务;5G的六大基本特点: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万物互联、重构安全体系。第三章5G将重新定义传统产业,通过智能交通、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工业与物流业变革、农业革命等案例,对5G未来应用场景加以描述。第四章后5G时代的人类社会,谈到6G技术演进,未来的宇宙通信,新材料能源替代,社会分配和道德伦理。
全书打着5G幌子,漫无目的的东拉西扯,300页的书,看了93页才第一次见到5G的话题。毫不客气的讲,算上5G外围知识,从95页——156页,也只有这60页值得一看。书的结尾部分更是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例如人体植入芯片后“智能人”的出现,人类冷冻自己探索宇宙空间……很多科幻电影中老套情节,被拿来畅想未来。
在读书时间本不充裕的年终岁尾,这是近阶段读到最差的一本书,大失所望。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https://m.dhb100.com/
《红色资本》读后感
彭菲
《红色资本》是一部由美国学者撰写的,关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及其现状的学术书籍。它从西方学者的视角及理念,来观察分析评价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结构及金融现状。书籍的作者在书中分析中国的金融体系是都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中国的金融体系由政府牢牢把控中,市场化程度或全球化程度不高,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的重重之重是政府放松对金融体系的把控,加快中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和全球化。
对于政府对金融体制的管控,中国的金融界人士也是有相同感受的,也一直在致力于推进让政府放松对金融体制的把控,即使是这个过程很缓慢。中国金融体制包括经济的现状的形成原因是有根源的。其实不管是当今的中国还是封建时代的中国,中国的经济体制一直是由政治体制来决定的,经济的地位也是低于政治的。中国将近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秉承着“士农工商”这一地位排序,“商”即商业一直是排在最末一位的,即使是在如今经济市场化很好的中国,“士”的地位依旧高于“商”。这种根源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恰恰相反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完全参照西方国家的改革经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体制受到政府严格管控。
我很赞成书中作者的观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需要政府放手,市场化国际化。但是对于中国的国情来看这是需要不少的时间,这从IpO审核改革、新三板的改革进程及时间可以得出结论。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政治体系以及如今的经济现状,政府不允许出现较大的金融危机,或者哪怕是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金融风险;二是中国民众对金融的理解及对金融风险的抵抗能力。首先,中国的政治体系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系,政府不会允许出现影响其执政稳定的因素的存在,而在开放金融体系后,脆弱的中国金融体系是否能够承受住市场对其大规模的改造,人民币是否会遭受泰铢相同的经历等等这些不可控因素会深深的影响到政府的执政稳定。再次,中国正式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不超过40年,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银行系统才开始重新建立,而中国民众接触到金融的时间就更短了,民众对金融还存在误解和超出预期的期待,就拿购买股票来举例子吧,中国股民大部分是以一种投机心理购买的股票,期望能通过买卖股票获得暴利,但是西方股民抱着的可能就是购买股票获取的收益比存在银行的收益高的投资心态,而事实上成熟的股市,购买股票很难获得暴利。因为民众的投机心态,民众对自身承担风险能力的评估不足,其自身对不成熟的金融体制在被大规模改造过程中的风险抵抗力是不足的,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利于政府执政的稳定。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金融体系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改革进程来进行,但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这将是一个比较漫长而纠结的过程。
最近受到负面影响比较严重,总是情绪低落,做什么事情明显的感到没有精神,只是为了应付才去做的。这时,在自己所存的书库中找出这本《情绪资本》,通读一遍,本希望找到打开自己情绪低谷的钥匙,最后却发现原来本书不仅仅针对的是个人,主要是从企业方面来讲述情绪所发挥的作用。怪不得古人总是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卷有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原来读书(只要不是教唆犯错的)还是多多益善的呀!
一、本书所抛出的的企业定义如下:它是一个小型社会,是人的集合;它的所有要素,包括产品、服务、品牌,都与情绪交织着存在,而它的性格也是员工智力和情绪所创造的。因此,情绪资本还包括了员工对企业品牌的反应,以及他们对企业整体感觉。
二、企业的性格,主要是由其员工与股东的情绪、感受和特点所组成的。下面通过表格列出存在企业中的动力与负面的几种情绪:
企业十大动力情绪企业十大负面情绪
1.执著:意识中时时闪现坚定不移的信念1.畏惧:面对困难就手心出汗,缩头缩脚
2.挑战:勇敢地挺身而出,即使胜算不高也不气馁2.愤怒:因实际存在或假想的对立而产生极大的痛苦与敌意
3.热情:对自己的产品、服务、性格、概念和想法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深厚的兴趣3.冷漠: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比愤怒还糟糕
4.决心:意志坚定不动摇4.紧张:头脑、身体和情绪处于焦虑和不安的状态
5.奉献:全心全意完成工作或处理事务5.忧虑: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感到寝食难安
6.愉快:乐于接受微笑与乐趣6.敌意:对立或反抗的行为
7.爱心:助人为乐,并具有高尚的情操7.嫉妒:对他人的成就或优秀素质心生不满甚至感到气愤
8.自豪:因为自身价值或团队成绩而深感荣耀8.贪婪:无休止无限度地追求财富或权力
9.渴望:强烈希望能够拥有某物或成就某事9.自私:万事从自身利益出发,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
10.信赖:相信他人或集体的素质、价值和可靠性10.憎恨:过于强烈的厌恶感
以上提到的各类情绪,不管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在日常工作中都是非常常见的,而且负责情绪带来的后果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并推出各种积极的活动来尽量降低对企业的影响,但个人认为,要改观最主要还是从个人的观念入手,只有每个人的观念都是正面的了,才能带动自己及周围的同事一起用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做人、做事。
三、组成与要素
1、情绪资本的组成有两方面:
a、外在情绪资本—存在于顾客和股东的内心
b、内在情绪资本—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内心
2、情绪资本四要素:
a、外在企业性格
卓越的商誉不是一部分员工在某一阶段偶尔发挥其优秀的性格所造成的,而是建立
在每一个员工前后一致的表现与行动上的。
b、外在品牌性格
品牌来源于情绪上的吸引与心理上的信赖,是情绪资本的产物。
c、内在品牌性格
d、内在企业性格
说到情绪资本对企业的影响,还有一点感触,那就是也刚听了一段一直很受大众欢迎的经济学家郞咸平关于打广告的评论,他提出为什么一些国外的企业在中国做广告时不去找中国本土的广告公司,还舍近求远的去找国外的公司来制作费用昂贵的广告呢?那就要回头来看看国产广告的水平究竟在哪里,郞教授提到了两个典型的广告:一个是恒源祥的—看后让人有砸电视机的冲动、一个台湾人的电视推销广告—方式很俗但吸引人的眼球,确实是让人看过后能记得住该产品;然后是举出优秀的企业所作的广告:耐克、李宁、阿迪达斯—-它们不仅让人记住广告还让人对产品质量等其它方面深信不疑。通过对比,不难从广告中看出,企业所崇尚的理念、追求的境界到底差别在哪里。
资本战争读后感(一)
只要留意过黄金价格的博友,就知道最近几十年,我们手中的货币已经贬了多少倍,通货膨一胀几乎马不停蹄,一路高歌,这几乎是到今世界的主旋律,而所谓的通缩,从来不过美丽的谎言。
关于货币政策问题,现已满天神佛,莫衷一是;相关权威对于各界疑惑,大有不屑一顾态势。为了长点见识,更加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甚至自不量力地去正本清源,朋友圈专题选玖和恶补经济学知识,现在将一孔之见奉送博友,不敢妄自尊大,只求相互切磋。
【资本战争】写得好,内容开宗明义而言,主要一精一神可以概括为:制造货币是国家基本功能,不断让货币膨一胀是政权的内在冲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财政赤字不可能消除;与此同时,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穷奢极欲,统治者超发钞票只会变本加厉,而不断增加税收,巧取豪夺,更是管理者的看家本事;因此,市场经济的外在表象,从来也只有通货膨一胀;而所谓的通缩问题,只不过掩耳盗铃的美丽谎言。
回顾中国历史,楚霸王项羽焚烧阿房宫时,大火足足烧了三月不熄灭,侧面可以想象皇宫是何等波澜壮阔?贪得无厌的大秦王朝焉能不灭?【过秦论】说得好: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我辈愚钝,浅读已经有所顿悟,过去被忽悠得太惨!歪嘴和尚在瞎念经,不能再让外来方丈霸占舆论主流,更加不能任由所谓的权威们独美!有鉴于此,权为抛砖引玉之石,希望博友们放弃幻想,都去解读一下经济学篇章,帮助大家增加修为。
资本战争读后感(二)
面对大海的惊涛骇一浪一,船员们总会把舵交给经验最丰富的老水手。在危机四伏的经济海洋里,亦是如此。而【资本战争】就是一位值得你依赖的老水手。
这并不是一本教人如何理财、如何投资的书,相反,它只是描述历史金钱与投机的历史。这里描述的历史,与我们在学校教科书中所学习的历史角度是迥然不同的。我们通常所认识的历史,似乎都是勇敢的统帅和高傲的君王们通过变革、战争来改变、影响世界,从而带来朝代更迭,在这里,历史似乎只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舞台。
但本书中,或是真实的世界并不是这样,至少西方是如此。在这里历史的幕后一操一纵者,是拥有宠大资本的家族和公司;时而闪过的,是投机者飘忽的身影;而有时做傀儡的,却是表面上风光无限的统帅与君王!
这或许需要些佐证:古都拉罗斯柴尔德的五个儿子控制了整个欧洲金融界,于是这位老妇人在法兰克福的犹太人居住地很肯定地说:不会发生战争的因为我的儿子们不会为此出钱!正如一位奥匈帝国统帅所说:没钱就没有火药,自然也就没有战争。严肃而残酷的战争,就这样一操一纵于资本家和投机者的手中。
数千年的文明发展,离不开资本跳跃的节奏。在混乱一交错的历史背后,出现的却是这些或贪婪或一精一明的头脑。在拥有君王强权,农耕文明的中国,或许没有投机的历史,但我们却有投机的现在。所以,【资本战争】在当代更具有意义。
从【圣经】中犹太先知约瑟到当代金融大鳄索罗斯,从12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到20世纪末的巴林银行投机案,危机和繁荣的历史周而复始地扮演着同样的剧情。形式不同,规模不同,展开历史的画卷,又有谁洞悉这虽没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残暴一性一和破坏度却丝毫不逊于真实战争的资本战争!
【资本战争】以宽阔的视野、恢弘的笔法、细致的描写和一精一辟的论断为你展现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预知未来。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新经济框架内的投机活动竟同133年前那次宣告经济繁荣终结的股市崩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将会成为你在经济一浪一潮的沉浮间,永远明亮的灯塔。
我们应永远记住书中对崩溃过程的规律总结:先是希望到处蔓延,然后在人们的兴奋上升为一种亢一奋状态的过程中,在贪欲的驱动下会不断抬高价格,这样当发生某个使投资者和投机者恢复理智的事件时,一切都会突然出现崩溃。随后当人们的恐惧有所减弱并且重新满怀信心展望未来时,一切又都会以价格的不断上涨而重新开始。
今天的我们,处在各种各样的经济事件中,无论是企业主、自一由职业者、普通职员,还是退休人员,至少我们的收入均需来源于经济社会。无论是想致富、还是已致富、或是对财富淡然处之,我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经济一浪一潮的一份子。
所以,正如书中所说:本书是一份直观教材,至少对下一次的投机一浪一潮会有所启示,请相信,它必然会到来。
资本战争读后感(三)
首先,股票交易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现在的股票交易制度是背离了其初衷还是更多的揭去了其遮掩的面纱?股市交易基本可以看做是一个零和博弈,不过是一部分人赚走了大多数人的钱,但是为什么还要允许其存在?曾经分析认为,股票上市交易,让公司的投资者有了一个很好的退出机制,既满足了股东撤离投资,又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不会因为股东的撤资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形。但是就通常情况来看,大多数人交易股票并不是基于对公司的认可而进行的投资,更多的是对一种投机行为。更多人的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根本就是基于投机,并且不对公司本身产生什么影响。当交易者太多而使真想纷繁复杂的时候,我试图将事情还原到本来的面貌去看。当市场只有极少数公司以及极少数投资者的时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总是会出现有人有钱但无处投资,有人有公司,却缺少资金来运作;有人想退出某公司的投资,有人却想参与某公司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平台来撮合这些需求。而一旦有了这种需求和信息不对称,于是中间环节便很容易出现了,他们很容易的掌握两头的信息,通过抬高、压低来赚取中间的收益。当投资者和被投资公司越来越多,这样的中间者也就越来越多,于是也就产生了对这种平台的需要,从而产生了交易机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股票交易从一开始就是带有投资和投机的两面一性一的,它一方面满足了创造价值的那一部分需求,另一方面又放大了人们不劳而获或者轻易获取的心理,满足了对投机的需求。但是市场的信息从来都是不对称的,所以掌握信息等资源的人总是轻而易举的赚走了大多数人的钱。
其次,金融与信用的关系或者金融天生的无信用。看的更多的理论是金融与信用密不可分、金融是基于信用的关系、金融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次贷危机是金融业信用泛滥的报应等说法。似乎信用是金融根基,是金融的灵魂,是金融存在的前提。但是在【资本战争】等书中描述的历史来看,金融从来都是无信用的。金融活动源远流长,但是让我们着眼于现代金融的核心银行,并试图还原银行的起源。当金匠银行家不满足于周转手中实际拥有的黄金、金币和银行券获利时,便开始虚开银行券,用并不存在的金币放贷、获利。但是这种小市民的狡黠反倒是加速了其资本积累,更大速度的促进了银行的产生。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的银行,似乎也并没有减少依靠这种手法获利的情形出现。推及到金融的其他领域,类似的事件似乎并不鲜见。我无意质疑金融与信用的关系,只是我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的信用关系,何其可笑!每一个交易关系都是基于信用产生,但是在所有数量累加起来的整个行业来看,却是一个整体的欺诈或者整体的大泡沫,这样也许就是每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也是金融危机无法避免的根本原因吧。
再次,资本角逐和经济规律对历史演进变化的一操一纵。在【资本战争】中的描述看来,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最原始的金钱游戏开始到东印救公司的辉煌、从美国华尔街的崩盘再到日本的衰退、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再到恐怖主义对于股市的冲击,看起来那么愚蠢而荒诞的诸多事情,竟然在历史上那么频繁地发生着,而且群众基础几乎都是广泛到了全民参与的地步,尽管各国国情相差甚远、国民一性一格大相径庭,但是无论中外,没有人可以抵御泡沫一样美丽的谎言、也没有人可以摆脱资本的戏一弄;尽管投资活动、资本活动的载体已经与时俱进地现代化了。但是无论古今,人一性一中的贪婪、恐惧、盲从这些劣根一性一却仍踏步不前。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家的身影,几乎每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背后,都有资本的角逐。
第四,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侵略是否转而主要以金融的方式,并且更隐蔽。跟郎咸平的观点一致,或者受他及【货币战争】等的影响,始终认为,帝国主义是不会停止其侵略的脚步的,而其所有侵略的目的都是为了资本掠夺,那么在现在的情形下,金融侵略似乎是一种更加合理化的方式,而在历史上这类行为也并不缺乏例子。无论是德国的战后赔款,还是日本经济神话的破灭。而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虽然欧美等资本主义大国也受到的了危害,但我认为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危害更为严重。一方面,这次经济危机延缓了金砖四国等过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从金砖四国略作了大量的资本。特别像中国某些能源垄断企业在国际原油市场的上的失败等,都让我产生一些恶意的联想。
第五,现代的国际金融资本家是否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更多的是以资本为界,而背后依靠国家的情形在减弱。也即是是否超越了国家机器,而更多的以资本这一工具来进行侵略。比如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等国也遭受的重大损失。是否可以说明他们超越了国家的界限,不在代表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国家代表他们的利益,而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而是转而以自身或者一个一团一体为利益集一团一,多所有国家进行资本掠夺。这个观点或许有些偏激,并且比较不成熟,也是我很难做出判断的。
白银资本读后感(一)
读完弗兰克《白银资本》使我收获颇丰。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也使得自己在思考的问题上开始多视角的对其进行考察。
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有三个:一,重视数据的重要性和准确性,弗兰克在本书中大量的引用各种数据,用数据证明自己所掌握资料的可信性,可是这只能是相对可信性,因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只能算个虚数,官府只是为了收税的需要才将人口做了大概的记录,而且多是对男丁的记录,对于家中的孩子和妇女一般不会有精确的记录,不会像西方人口在教会中都有明确的记录。所以我在想弗兰克中各种交易的交易数据是从哪里来的,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精确等账簿管理体制,更何况英文资料是怎么样来的。二,治学思路上的联系性和开阔性。那时候的中国,结合其它的史料,我们知道18世纪的中国已经是日落西山暮了,如果有繁荣的话,或者仅仅是江南一隅的繁盛。1793年,可以说是18世纪末了,那一年是可以说是清朝的中国再次拒绝了世界向我们张开的邀请之手。大不列颠王国派出他们的代表马噶尔尼,随行的还有后来为英国入侵中国和拓展中国市场做煽风点火作用的斯当东(其作品《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在马噶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英国对打开中国这个大市场的渴望,也可以看到马噶尔尼对当时清王朝的认识,用两个字2020做总结和形容就是:破败。运河的阻塞,创造性的低迷和百姓生活的窘迫。让马噶尔尼做出了清政府日薄西山的预言。这种情况更是给年幼的斯当东诸多的启发再加上其在嘉庆年间作为大使再次来到中国后遭到的没有国家间大使级的礼节性接待,使他对当时的清王朝有几分的忿恨和不屑,或者对清王朝实力的怀疑,以至于使他成为后来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推动者。我们习惯了割裂开中国历史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从研究角度上讲,注重彼此的联系性是多么重要。再比如明朝万历年内的张居正改革实行的一条鞭法和康熙年间推行的地丁银,是不是和当时的货币供应有着一定的关联。张居正所处的时代是在16世纪,其推行一条鞭法是为了增加明政府的收入,将劳役,租税,赋税都化成银两来征收,但是由于王朝末路,种种有效的规则只是昙花一现,而后便是种种加派的费用使人们苦不堪言。一条鞭法也形同虚设。到了北部的满族定鼎中原后再次将这条法令经过调整后执行。就是康熙皇帝的地丁银,雍正以后也予以继承。这一条例的推行对古代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这两次财政上的调整和当时世界货币流动是怎样一种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第三便是对全球体系文明,世界史的粗浅的看法。从完整意义上讲全球体系是在全球连为一体后才能进行探讨的话题。作为历史一部分的世界史来说不是这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一种结果。吴于廑先生在其文章中对这句话进行了有效的解读。世界史有着地区和时间上的局限。所以其展现出来的部分也是不断发展和扩大的。正如文明圈的扩展,从点到片再到面的扩展。以点为单位的文明可以从亚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中看到。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等等。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文明虽然是有一定的地带性但还是点状的。而后出现的大帝国如汉帝国,罗马帝国和后来的隋唐帝国,萨珊波斯帝国以及随之而来的阿拉伯帝国等都是以面的形式呈现。其实那时候的亚欧大陆有着相应的联系,宁夏固原隋唐墓葬中出土的萨珊波斯的货币甚至人骨都引发人们对当时各文明圈交流深度的猜测和好奇。在唐长安城内设有专门的西市供同来自西域商人商贸往来。这时候的世界间的交流从中国角度来讲从方豪的《中西交通史》和相关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可见一斑。但是具体从怎样的角度来探讨全球体系,个人认为大可加入诸多的中国因素。毕竟古代的中国在当时的世界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读此书,收获了一种敢于创新的志学精神和大胆怀疑的态度。当然这需要大量的史料做支撑。也促使我在治学的道路上更加踏实的前进。
白银资本读后感(二)
阅读弗兰克的书,确实感受到了因强烈的攻击性而带来的刺激,但不一定是震撼。假若文如其人的话,我感觉中的弗兰克,自尊心极强,个性张扬,属于多血质一类的人物。他思维敏锐而情意外露,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许就不曾想过需要控制自己。他像我们生活中时或遇到的那种人,一旦认定了什么,十头牛也拉不回来,难以分辨这种异乎情常的坚韧,是执着还是执拗。他攻强于守,犹如冲击力、爆发力俱强的足球前锋,不管能不能打进球门,必须使自己始终处在不断射门的亢奋状态。他更像海底生物,时刻张开富攻击性的思维触须,敏感地捕捉一切可以被送上祭坛的猎物,只要对方暴露出极细微的弱点,即或是自己的盟友,都毫不迟疑地将其捕逮到手,决不姑贷。他对中国的推崇自然会使我们中国人感到高兴,但总担心他对中国历史没有足够的体验,担心不是因为先有了对中国历史全面深入的观察,更像中国是因为体系的需要才被选择为利器。
王国斌的风格正好相反,沉静委婉,从容而有耐心。他的质疑是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进行的,并力求把思考的各个侧面剥笋似层层呈现于读者之前。他也质询欧洲中心论,却更多的是不断向自己提问,让问题意识反复困扰自己,给人一种沉重感。我的感觉,他当然也在乎自己的结论,但更关心这种问题意识的展开能不能更周全、更具启发性,避免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希望把方法悬念留给读者。他很像足球场上出色的前腰,专致于用头脑踢球,细心环顾双方队员的站位和跑动路线,突然插上射门中的,或不时使出一脚妙传,为队友进攻创造空档,其机灵令人叫绝。他亲身深入过中国历史的腹地,谙悉地形的复杂,知道名山大川在哪里,哪里又有沼泽泥淖。或许在弗兰克看来,王国斌缺少那种摧枯拉朽的果敢和彻底决裂的勇气,没有解决的比解决的多得多。但在我想来,恰当的谨慎是必须的,至少不会因行色匆匆有误入陷阱的危险,或因过于主观而堵塞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与弗兰克一样,王国斌也坚信中国历史有过长期的辉煌,曾经有理由傲视群雄,但他更能体验和贴近行动中的中国心,把讨论的重心放在争议丛集的中国何以没有发生或何以不能顺利实现近代化的老话题上,希望跳出是或否的绝对判断,开拓一种新的思考境界。我觉得他在为《白银资本》所写《序言》的结尾,说了一段实在与弗氏之书搭不上脉的话,却很堪回味:他向中国人也提出了另一种挑战,即超越中国的绝对核心论,用一种体系架构来更仔细地考察中国的变化与欧洲的变化之间的平行关系,更周全地考察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请注意绝对核心论与平行关系的提法!)然而,这些却正是《转变的中国》所要表达的善意。书中他特注重回溯,对预测未来保持极度的谨慎,只是提示我们一切都必须从历史的连续性方面出发思考,用心聚焦世界历史屏幕上民族、国家间一切同异、似非似的轨迹,进行反复较量,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对欧洲、对中国都是如此。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我从情感和理智上都更愿意接受王国斌的思考方式,从世界背景上反省自己对中国历史的认知。
弗兰克的经历,我只是从推荐者和着者《前言》那里稍知一二,极其有限。在阅读过程中我曾反复揣摩,是什么造就了弗兰克这样强烈的个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是早期的挫折感推动他走上摧毁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归之路,还是拉丁美洲丛林里的游击生活把他锤炼成了思想界的格瓦拉?他那种烈火般的个性,横扫一切的狠劲,虽然其攻击的对象是西方(主要针对美国)的欧洲中心论和欧洲特殊论,却让我不时联想起现代中国打倒孔家店到横扫四旧无所畏惧的斗士们,勾起复杂难言的感情。
必须坦白承认,我只是从阅读本书中去认识弗兰克――这显然有误读的风险,但在我只能如此。希望有更多了解弗兰克经历和学术资源的方家能提供深入的解读,并纠正本文极可能有的理解过失。
白银资本读后感(三)
读完《白银资本》,我一直在想:同是解读中国历史,弗兰克的感觉何以如此特别?
弗兰克在《白银资本》里对中国历史评价之高确是史无前例的。尽管弗兰克的评价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某种感情上的愉悦,但我仍然希望学界能郑重地对待这种大胆的假设。在未经充分证实证伪之前,这些假设的意义仅止于问题意识的层面。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见风便是雨,不是一种好办法。
弗兰克全书着笔最多的是关于以白银为润滑剂的外贸运动史的描述,但在不少地方为了证实中国中心论(他有时也忌讳这一用词,但全书遍处可见,有关论证详上节),涉及到了对明清时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城乡农工商业状况的评估,而且常常举出很精确的数据以支持自己的立论。这些数据之出人意外,真可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然而离奇的数据却让我怀疑起这些立论的可靠程度究竟有多少?!
例如为说明中国内地城乡工业的发达程度,他援引了17世纪晚期到达上海的耶稣会传教士的记述,实则是道听途说,一看就知道历史情景被大大夸张了:仅此一地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纱工人。(第164页)该地是上海县、松江府还是范围更大些,弗兰克没有说明。再则这数据是指城镇专业工人,还是农民家庭手工业?如此含混的数据着实可以拿来吓唬西欧!弗兰克在书中还借助拜罗克的研究成果,称1800年世界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为198美元,所有欠发达地区为188美元,而中国为210美元(第241页)。更有意思的是,麦迪逊在另外的地方还推出颇具现代味的估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年增长率为0.21%。因此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中国经济规模依然雄居世界各大经济地区之首,其地位远远超过今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后一结论与《白银资本》完全吻合,可见他们属于同一流派。
撇开许多细节不说,这里我想着重从解读历史心境的不同说开去,就有关中国历史的大局观谈点看法。我觉得,与国外汉学的对读,相互间常有语境、心境和情境的差异,其中心境的隔膜更关联着对历史情境的体验,不可不辨。对弗兰克的书尤其应注意到这一点。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透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就应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述挑战做出回应,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好处和现实好处。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本质解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构成结构时,以前提出过一个十分著名的公式:C+V+M。C是指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原料等的价值,V是以工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的价值,M是以企业主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C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新价值M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由此说明,企业主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于:
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十分直观而且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工人理解。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论》中列举了超多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而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没有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带给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步缓和以及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的现象。按照琼?罗宾逊的理论,财产的私人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垄断条件如果发生改变,既可能使有的资本家因为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也可能使有的工人因为劳动成果的积累而发展成为资本家,她的理论既能够解释劳资关系的对立,又能够解释劳资关系的转化。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劳动者同时也可能是股票持有人,许多人已经具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琼?罗宾逊从垄断或不平等竞争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剥削现象,其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仅能够说明以资本为手段的剥削,还能说明以其它垄断条件为手段的剥削,尤其是能够解释贪官污吏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攫取社会财富的权力剥削行为。剥削是以必须社会的价值决定为基础确立起来的经济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现象的产生虽然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但不等价交换现象不都是剥削现象。这是因为,在决定市场价格的垄断和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包括自然垄断因素、历史构成的垄断因素、人为的垄断因素、社会制度造成的垄断因素、商品交换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垄断因素、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垄断因素,等等。市场主体利用这些垄断条件参与竞争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显然不能把这些不等价交换现象都当成剥削现象。由于经济行为都包含着对垄断条件的利用,因而从利用垄断条件进行竞争这一点上,不能区分剥削与非剥削两种不同的经济行为。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必然承认在必须范围内和必须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亦即承认市场主体利用价格透过正当的垄断和竞争获得必须利润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利润作为商品的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的表现,同时也体现着市场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特有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
如果消灭了利润,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了。无须否认,肯定在必须范围内和必须程度上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就包含着承认劳动市场在必须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从劳动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买方垄断因素的事实来看,这就等于承认必须程度的剥削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历史地、发展地看,社会主义是限制和逐步缩小剥削范围直至最终消灭剥削现象的长期发展过程。按照现行的法律规范来衡量,社会所允许的劳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在性质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就不属于剥削现象,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围和程度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才属于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利润完全看成是剥削的结果,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不同时代的剥削概念以不同的涵义。
传统好处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只要劳动作为商品来被动地出卖,本身就意味着剥削。从这个好处上说,解决劳动不该成为商品的问题,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历史任务。剥削作为对我国现实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是以承认劳动买卖关系存在着不等价交换为前提的,是指买卖劳动超过必须限度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劳动的买方垄断不直接构成剥削,只有利用垄断条件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才构成剥削,这是现阶段决定剥削行为的客观标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包括利用劳动市场的垄断条件进行剥削的现象,使劳动不再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者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是把传统好处上的剥削现象控制在必须的范围内,承认劳动市场必须程度的垄断具有合理性,把超过规定界限的劳动市场的垄断视为剥削现象,并依法予以取缔。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说的消灭剥削现象,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是把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齐来的实际运动和发展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就能到达理想的目标,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能够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超多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一次偶然,我发现了《资本论》这本书,于是我便把它买了回来。我喜欢读着实体书的感觉,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
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能够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明白了,原先钱能够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向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能够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透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透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制造数学上的确定性,而在于让形形色色的观点得到开放而民主的讨论。作者用大量历史数据分析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分配变化的历史趋势,并试图探索减少财富分配中存在的巨大差异。
作者的核心观点:从长期来看,资本收益率(特别是顶级资本的收益率)明显超过经济增长率。(这种情况在增长率低的时候更有可能发生,虽然并不会自发产生),两者之差导致初始资本之间的差距一直延续下去(资本持有者只需将资本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于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而将大部分用于再投资),并且可能造成资本的高度集中。
这个根本性的不平等现象将在这本书中占据一个关键角色,它表达为r>g(这里r代表资本收益率,包括利润、股利、利息、租金和其他资本收入,以总值的百分比表示;g代表经济增长率,即年收入或产出的增长)。在某种意义上,它囊括了作者所有结论的整体逻辑。
在财富积累和分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将社会推向两极分化或至少是不平等的强大力量。同样存在趋同的力量。那些长期存在的促进不稳定和不平等的力量并不会自动减弱或消失。财富分配的历史总是深受政治影响,是无法通过纯经济运行机制解释的。 不平等是所有相关力量联合作用的产物。
劳资双方如何分配生产所得?这一直都是分配冲突的核心问题。
不等式r>g意味着过去的财富积累比产出和工资增长得要快。这个不等式表达了一个基本的逻辑矛盾。企业家不可避免地渐渐变为食利者,越来越强势地支配那些除了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人。资本一旦形成,其收益率将高于产出的增长率。这样一来,过去积累的财富要远比未来的收入所得重要得多。财富分配长期动态变化的结果可能很可怕,特别是考虑到初始资本规模不同会直接导致资本收益率显著不同,以及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财富分配的分化,这些因素都会不断加剧财富的不平等。
可以向资本收入征足够重的税,把私人资本收益率减少到低于增长率。但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狠下重手,会有扼杀资本积累动力的风险,从而进一步降低增长率。那时企业家将不再有时间变为食利者,因为大概已经没多少企业家了。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征收年度累进资本税。这将能避免无休止螺旋式的不平等,同时保护对新型原始积累的竞争和激励。
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征收年度累进资本税。这将能避免无休止螺旋式的不平等,同时保护对新型原始积累的竞争和激励。
给我最重要的启示:任何人很难不依赖继承就可以成为顶级富豪。只有社会的巨大动荡(政治、经济或科技),才有可能提供重新洗牌的可能。
自己读的太不认真,所以直接引用了别人的书评。
1.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资本收益率明显超过经济增长率,即有钱不怎么干活就能比没钱干到累死收入高。财富将向富人集中。
2. 富人分资本富人和高工资富人,两者正相关。
3. 高工资富人(如高管),高收入一部分可以由职位高解释,另一部分是自己给自己开了极高的工资,且不能有效被监管。
4. 富人可以全球资产配置;穷人只能买房,硬抗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富人而不是穷人,形成“劫贫济富”。
5. 发展中国家抄发达国家,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
6. 技术革命或创业可能暴富。
7. 每年1%的增速意味着重大的社会变革。
8. 高资本灵活性很强,低资本很难掉头。
9. 富人可以请人帮助打理资产以达到最佳收益,穷人请不起。例如平均资本收益率是4%,富人可能会获得6~7%的高额收益,穷人只能拿到2~3%。
10. 最上层10%几乎每人都拥有房产,但随着财富层级的上升,房地产的重要性则急剧下降。变为金融和商业资产。
作者从r>g,资本收益率>收入生产增长率,这个公式出发,探讨了21世纪贫富差距自二战以来重新扩大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应对措施包括教育,技术进步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挡贫富差距扩大的脚步。作者提出了全球资本累进税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这严重有赖于各国之间的密切合作。从目前国际形势来看,或许要等到外星人入侵地球这种全地球级别的灾难才能促使各国形成这种程度的合作了吧[皱眉]很明显能看出作者是左派学者。虽然作者的思路很理想化,但其写作思路和图表资料却非常的理性详实。我到豆瓣上面看了一下本书的评分和短评只有7.6分。其中不少一星评论的理由是本书提倡对高收入阶层(年收入100万美元)收缴80%的收入税,弊远大于利。其实本书确实探讨了高收入税,英美自二战到80年代之前确实对高收入阶层收缴极高的收入税,然后到了里根撒切尔时代因为日德经济的崛起英美感到了压力所以保守主义重新崛起,收入税又降了下来。作者真正提倡的是对高资本收取累进资本税而不是对高收入收取高额收入税。这些豆瓣高赞的一星评论并没有理解书的本义就发表评论,实在是有些浮躁。这也提醒了我不能太相信社交网络对文化作品的评论,还是要自己亲自去读去看。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能让你思考,不要太在乎舆论的声音。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对“中国将要买下全世界”的担忧纯属杞人忧天。发达国家的富裕程度实际上远远超过公众的想象。如今欧洲家庭拥有的房地产和金融资产在减去负债之后依然高达70万亿欧元。而中国所有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再加上中国银行的外汇储备目前也就是3万亿欧元,不足欧洲家庭净资产总额的1/20。[插图]因此发展中国家根本无力买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才有可能做类似的举动,但这应该是至少几十年后的事情。”
所以不能自大,也不要自大。
“企业家不可避免地渐渐变为食利者,越来越强势地支配那些除了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人。资本一旦形成,其收益率将高于产出的增长率。这样一来,过去积累的财富要远比未来的收入所得重要得多。”
这里有一些矛盾,纠结,即如果放任资本无限制的膨胀,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政治资本化的结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目前看来,还需要一些结合。
特朗普给我们一种提示,商人政治领袖可能很难摆脱其食利者的本质,而政治是需要超脱与商业食利性的。
我今天下午看了《资本论》,感触也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
一、劳动价值论
(1)价值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分析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
(2)剩余价值
随着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制造商品已经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换成货币,货币积蓄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形成了资本。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
(3)资本的积累
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不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为了投入资本来赚的钱,投入新的生产,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
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他说:“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我们为这本书是为资本家写的,对资本家怎样剥削工人有指导作用。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
他主要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进行分析,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和消费品的生产,他认为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同价格总量相符的,然后价值(社会的)可以变为价格(个别的),这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三、关于地租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他的著作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为我们公民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
教师幸福资本读后感(一)
翻开雷玲编着的《教师的幸福资本》首页,一段话映入眼帘,吸引你读完全书:这是一本让教师获得幸福的书,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如果你掌握了其中的成功法则,你将成为幸福的教师我想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于是一气呵成短短两天读完全书,全书读完后再读这段话,感受有所不同,我觉得只有拥有理想和智慧,才能找到幸福。
我记得在北京培训的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希尔顿,一块钢板值5美元,如果把它制成一个马蹄掌它就值10美元50美分,如果把它制成一根钢针它就值3300美元80美分,如果把它制成一块手表的摆针它就值25万美元之所以价值不一样,是因为经受的磨难不同。经受的磨难越多,受的打磨越多,才能越有价值。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大,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差别也没有多大,一个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教育精神,有没有教育激情,有没有教育理想,有没有对教育的不懈追求,有没有教育智慧。而我们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就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拥有一颗博爱、善良的心,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功底以及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要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科教学增色;要不断反思,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想想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候,曾经豪情满怀,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教学中,在不断的摸索与爬行中,我们大多数人就失去了当年的激情和干劲,等过了30岁,40岁,心中那美好的愿望几乎就消失殆尽。于是以后的日子在退休的倒计时中度过!这回看了《教师的幸福资本》,作者的那份潇洒自如,那发自肺腑的娓娓道来,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里,自然而然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将会成为我巨大的财富。所有从事过教育事业的人都曾经对教学困惑过,彷徨过,甚至想放弃过,但,做人不服输的精神使得一批优秀者一步步走了过来。其中有不被赏识的痛苦,有成长中夜不能寐的煎熬,也有进入高原期的再次彷徨。他们不停地在肯定和否定自我中蜕变,到如今他们日渐成熟和完美起来,仍然一路前行着他们的经历让我们懂得了:成功都是自己争取的,没有哪一个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在我们的教育中有一个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爱。不论是在对文本的分析中,课堂的教学行为中,还是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爱一直贯穿其中。优秀教师让我们感受到的美和爱,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去欣赏,去思考,并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共同去体会享受教育就是享受幸福的感受。
不要怪孕育我们的土地不够广阔,只要我们拥有教育激情,拥有教育理想,拥有一颗博爱、善良的心,拥有教育智慧,我们就可以自信乐观地成长,最终突破束缚,去拥抱整个蓝天。还记得我们前读到的教师的十二项修炼吗?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涌泉;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我们期望自己由平凡走向不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未来成长中做一个不断成功的人。
教师幸福资本读后感(二)
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
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
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
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幸福就是当我看不到你时,可以这么安慰自己:能这样静静想你,就已经很好了。幸福就是我无时无刻不系着你,即使你不在我身边。
我暑假读了这本由现代教育报主编雷玲编着的《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深有感触,这本书不是要告诉你幸福人生的生存法则,也不是要指明幸福人生的捷径佳途,而是想借对自己曾经的教师生涯的梳理、反思,借对自己从事教育新闻工作以来零距离接触、采写过的教师故事的整理、归类,从中品尝一下幸福的滋味,触摸一下幸福的温度。通过阅读《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包括:1、我可以成功-优秀教师的心理资本。2、做你自己-优秀教师的个性资本。3、EQ与成功-优秀教师的情商资本。4、做有学识的教师-优秀教师的才学资本。5、做研究型教师-优秀教师的专业资本。6、挑战工作-优秀教师的职业资本。7、提高个人魅力-优秀教师的品位资本。8、人脉-优秀教师的社会资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就要拥有这些资本。
首先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着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面对事情所持的心态,往往决定事情的成败。人通常会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心理暗示是指人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或许,我们没有过人的智商,但我们有良好的心态,有聪明的情商,有坚韧的品质,有执着向上的精神,和对教师职业的喜欢与敬畏,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对生活的不公不怨不艾,对心中的梦想不弃不舍,只要我们拥有这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幸福的资本,一定会在前行的路上品尝到幸福的滋味,感受到幸福的温度。作者在后记中的这句话,一路温暖着我。
教师幸福资本读后感(三)
最近我读了由雷岭编着的《教师的幸福资本》一书,深有感触。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就要拥有心理、个性、情商、才学、专业、品位、职业、社会等资本。
多年的教育工作,或许我没有过人的智商,但我拥有良好的心态,自感有聪明的情商,有坚韧的品质,有执着向上的精神,和对教师职业的喜欢与敬畏,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对生活的不公不怨不艾,对心中的梦想不弃不舍。我想,只要我们拥有这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幸福的资本。
我总记住这句名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为人师者,方可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性养性、以行导行。师之魂,总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这不仅体现了自己的形象,又时时润入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职业是美好的,当师魂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教师在对这种美好的理解和追求中,真切地体验并自然地表现出这种美好和幸福。
但话要说过来,要做一名优秀教师,我认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心,这样才能拥有教师的幸福资本。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用语言播种,用笔墨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育人,可以说,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灵魂对灵魂的塑造,如果教师自身的心理不健康,人格有障碍,将会给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教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变革,使教师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职业态度。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做的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其劳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艰巨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就是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
二要时刻稳定自己的情绪。一个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冷静的态度来处理学生的错误。如果教师的情绪不稳定,不仅容易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且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久而久之,只会令学生敬而远之,恶化师生关系,影响正常教学。
三要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教师的性格对处在性格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影响极大,这是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无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同时,教师优良的性格品质也能促使优秀教师所需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应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塑造自己的性格。
多年的教育工作,或许用这句话可以概括:满怀着爱,做有心人的事业。
喜欢《3G资本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资本论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