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苦难辉煌纪录片读后感

苦难辉煌纪录片读后感

纪录片最后的母狮观后感欣赏。

我们经常会观看一些视频或者电影,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写写观后感,可以更好地训练我们的写作思维。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或许你需要"纪录片最后的母狮观后感欣赏"这样的内容,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最后的母狮》是一部来自美国的纪录片,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因为非法狩猎的行为,尚比亚柳瓦平原只剩下了一只母狮之后的故事。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健身房时又看了一部纪录片,叫《最后的母狮》,非常的好看,忍不住一口气看完了。

非州的柳瓦平原只剩下最后一只母狮子了,她已经独自而没有任何同伴的生活了五年。后来摄影师发现了他。她非常的孤单寂寞,慢慢对摄影师表示它的信任。常常来到摄影师所居住的营地安歇,虽然摄影师始终与她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任何要去驯化她干扰她生活的意图。

由此可见陪伴、建立信任,表达善意是多么的重要。它远远胜过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摄影师只是花了几年的时间观察她,拍摄她并没有跟她做任何的接触也没有为她做任何的事,母狮就对摄影师产生了信任和依赖。虽然这只母狮曾经被人类无情的伤害过。

可见始终如一的陪伴、信任()、善意是最好的医治,也是最好的心灵慰藉。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纪录片《最后的狮子》观后感


真实的记录,恢弘的配乐,夹杂着充满历史的沧桑感,作为一部电影形式的纪录片,最后的狮子绝对值得一看。因为一直很喜欢看纪录片,尤其喜欢很有爱很萌的猫科动物,关于狮子的纪录片看了很多,但是这个却有所不同。
一个失去丈夫的母狮子,为了保护三个幼小的孩子,在弱肉强食的非洲大陆,坚强的生活着。尤其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非洲大陆是一片胜不妄喜,败不惶妥的地方,它驱使所有生灵去学习并接受命运,然后迈入下一个黎明。占领母狮原有领地的外来狮群,吃掉一只幼狮的鳄鱼,生活的希望但是又很危险的水牛,阴险狡诈不劳而获的鬣狗,形形色色的危险如同我们真实生活中各色人物,而母狮唯有坚强面对。
母狮跟踪水牛的错误,夜色中,以至幼狮被水牛冲散受伤。一只失踪,一只残废。面对鬣狗的攻击,只有这一个孩子的母狮狂怒着不惜一切保护着它。纵使如此,母狮的舔舐也无法使幼狮痊愈。自然的选择,母狮最终转身离开幼狮,眼中充满了忧伤,动物的悲伤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那一刻它就如同我们的母亲,在放弃自己孩子时的悲恸。看到这一幕时,眼中充满了泪水。
  唯一让人欣慰的,最后一只幼狮终于出现了。不过它会是最后一只狮子吗,但愿自诩为高等的人类能够对自然更加充满敬畏,生命需要敬重。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观后感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观后感

『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今天上映。相比之前的13集纪录片,因为时长限制,电影简省了一些内容;也因为龙标限制,说了一些要求说的话。虽然大部分内容都是我在剧集版中看过的,但还是觉得不亏,电影很值得一看。
棒棒是外人们符号化的称呼,因为他们吃饭的家伙就是一根竹筒,剧中的主人公则称呼自己是下力,拿扁担的。说他们是最后的,可能是因为山城的路不再那么崎岖,时代的背影已经不再能容纳他们去喘息。这个形容词让我记起之前看过马宏杰先生写的那本书,《最后的耍猴人》。其实不管是棒棒还是耍猴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熟悉的陌生人。从没有人为他们著书立传。我们本都是这个时代的蝼蚁,因为卑微而注定要被不留痕迹的遗忘。
但还好有何苦这样的角色,扛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那些被忽视的存在。何苦是一名团级转业军官,整个拍摄过程中拜棒棒老黄为师,和他们在自立巷53号同吃同住,直到房子被推倒。似乎纪录片很少有这样拍的,学院派希望导演不要介入被拍摄者的生活,才能给真实以本来的面貌。但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如同田野调查,反而更能接近真实。
看这样的故事总使我记起自己的父辈,尽管他们都已经六十多岁,家庭乃至社会的重担依然无法卸下肩头。论下苦力,我们那的人上山掮木头,辛苦程度无以复加,只能说不是人干的活。年轻时拿命挣钱,到老了拿钱养命,养不起只能一死了之,就像一个无法摆脱的噩梦,不断循环。中国人太苦了,却又对苦难有着非人的忍耐力。太多时候,美好的生活只是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只能顺着一缕青烟寄往另一个世界。说什么都不合适,问什么都不恰当。
剧集版在豆瓣上有逾八千人标记,评分9.7。在爱奇艺上有超过2k万播放量,但是版权只卖了两万六。最初看完之后,我觉得随便乱花一块钱都是一种犯罪。但这部纪录片绝不是一味出卖苦难,消费同情。中国人面对苦难的忍受力和被逼迫出来的尴尬,全在里面。
我总觉得真实绝不在庙堂之上,如果官修版『厉害了我的国』票房能直逼5亿,那么这种稗官野史更应获得关注,我们需要有人扛起镜头拿起笔杆为自己发声。萤火虫的光纵然微弱,却能准确的吸引对方,这冷光源虽不能彼此温暖,却也不情愿都市霓虹的困扰。大寒之后,惟愿立春。
后记
今天看完『最后的棒棒』,我写了一篇观后感,有感而发。其实即使不去看电影,在看完剧集版之后,我早已能写出这样一篇观后感。
现在如果让我向别人推荐,我会推荐去看剧集版。我相信看完剧集版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忍不住想去电影院贡献票房,我即时如此。但如果颠倒顺序,可能让人看的很恼火。
不讳言,电影问题不少,删了不少触动人心的细节,背景音乐很混乱也很唐突,在剧集版上新加的内容多少有些向主旋律靠近的节奏。但我想,这也说明纪录片这个行业人才奇缺,何苦不是超人,他有一份责任与担当,但没法要求他面面俱到。
这部电影能上映,意义大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如何讲好故事其实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好故事,有没有人要去讲。而后者,何苦导演已经给出了答案。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观后感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观后感

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在介绍这一部纪录片,本身自己就是纪录片爱好者,于是就记下了片名。在上周五下班回家之后,找到了这部纪录片,毫不夸张的说13集没有按暂停键,一口气看完了。这种基于现实生活而来的纪录片,反应的是最真实的生活,站在导演的角度你会看到很多,站在自己的角度同样你会看到很多。
纪录片描述的是一个正团级的退伍军官拜师棒棒,从此走进一个名叫自力巷53号的地方,跟着一群基层劳动人民一起一整年的生活、工作经历。根据不同人物的经历与发展,描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而对生活对生存做了阐述,能够看到导演想要深入表达的那层东西,能够看到那种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呐喊。
老黄:
老实巴交的一个人,一辈子辛勤劳动为儿女,自己省吃俭用积极乐观。但正是如他所说:好人没有好报。他的出身,由于他父亲的缘故(特殊年代成分划分为了地主)使他从小开始就生活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处处被排挤和打压。剧中并没有用镜头来让老黄自己进行讲述,是以动画的形式来表达他童年的这段经历,能够让人直观的看到那个年代的疯狂曲折,仿佛你也能亲身感受到老黄从小的那种经历。也就是这样的一段经历,他娶不了老婆,去到了一个养不活孩子的寡妇家庭中结合生下了一个女儿。没有手续,没有证明,就这样的一段婚姻(甚至不能叫做婚姻)。为了养活家里孩子,他不得不出门打工,最后迎来的是另一个男人在这个家庭的合法入主,他只能带着小小的女儿另谋出路。人生啊,是非曲折,艰难困苦。是要有多么大的勇气才能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女儿寄养在亲戚家后,他出来,这一次,做了棒棒。不曾想,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在这二十多年中,他本分老实,就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住在那狭小拥挤的阁楼间,劳动在那片固定的场所。出门在外,家里很多事情不能操心,自己在老家的事情很多办不妥当。正如他所说:修公路集资扣钱,他没跑掉。但自来水入户,就没了他的份。一个房屋的产权证,来来回回折腾了很久。这一次如此顺利办下来,我想跟这部片子的拍摄有很大的的直接关系吧。
片中的老黄也有幸福的一面,女儿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儿子,还买下了一套大房子。女婿也很是孝顺,能够在他生病的时候奔波千里回来,半夜出门找治病偏方。我想老黄是幸福的,为了减轻女儿女婿的压力,帮助他们还清房款。也是基于对这种幸福的直接渴望,他推迟了放下棒棒的时间,想着想靠力气多挣几年钱缓解女儿房款压力,没曾想还没达到目标就患病。那种心酸那种挣扎,是对生活的向往,是对命运的不甘。在生病之后,因为怕花钱,只是去小诊所看看,买点便宜的药品,这是跟大多数的人一样的选择。在按摩院,先免费再收费的套路我想真的伤了他的心,颤颤巍巍掏出来裹了里三层外三层的钱是血汗钱,是正直诚信。他们在自力巷被拆迁之后流落街头,老黄身体不适,最后快要晕倒,仍旧喊着不去医院,死也要在外面。是啊,这样的劳动人民对于现在的医院是多么的恐惧,对于医院里的花销是多么的担忧。一治病,可能整个家业就没有了。可是环境就是这样,没有办法,从来都是人去适应环境,没有环境会反过来适应人。
人啊,总是受尽苦难却依旧向往生活!希望老黄越来越好早日康复,希望以后好人不要在没有好报,希望他能够过上幸福完满的晚年生活。
老甘:
老甘说的话我有一句记得最清楚:他说只剩下百十来块钱了,但是人是饿不死的,人是活的。这是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有这样的自信,活着就是要怀着希望。对于他这样生活艰难,但仍旧对未来充满希望,也许就是在黑暗中仍然对光明充满渴望的真实描述吧。他也是求变的代表,剧中煮猪肉没办法用电饭煲,最后他用了热水棒,依然成功达到了目标,这就是一种求变吧。再怎么样的一个人,无论在怎么样的环境,为了生存和生活,我想都会做出这样那样的改变,也许这是生存的本质。正如他拒绝了他认为工资低,任务重的工作,最后又不得不妥协,继续这份工作,人总是需要生存的。
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他和老金之间的那种关系,也许斤斤计较,也许反复无常。没有办法,有时候生活的艰辛确实会造成这样那样的矛盾,毕竟没有人想跟自己的朋友闹翻,没有人想失去自己的朋友。生活啊,生活,总是那么缥缈又那么现实,每个人都不得不或者不得已向生活低头。但是在老甘条件稍好的时候,依旧迎回了老金,这个住在天桥下的人。也许老甘心里知道,没有家 ,没有窝,这就是流浪了吧。流浪跟家,也许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起码住在家里,温暖总是要多一些!
老甘喜欢看刘三姐,看白娘子,看西游记。这些老一辈人最爱的电视剧,是他的精神追求,是他不能放弃的精神食粮,即使这些粮食吃了一遍又一遍,嚼了一次又一次,却依然能够抵挡最原始的饥饿。老甘的希望是存够一万块回老家大摆宴席给自己过生日,还希望能够娶上一个老婆,还希望自己能够在六十岁之后做一门生意,甚至预备好了很多了零钱,以免到时候求之于别人。钱是没有存够,老婆也没娶上。生日宴席是办不了了,也许这就是他想象的他人生中最出彩的一天,但是这一天并没有如愿到来,也许他心里真的会很失落,甚至比娶不上老婆更失落吧。
我不知道算命师父的六十岁转运能够代表什么,但是这是老甘的一个精神寄托,是他对命运的妥协与认知,是这个世界给他的最合理答案。孤苦伶仃,漂泊在外,老甘这样的人生不免有些凄苦。片中他回了一次老家,破败,沧桑,没有生机。也许人总是会落叶归根的吧,希望老甘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望,祝福水中。
老杭:
也许十多年前他冲动一下,这个片子里也许就没有了老杭。原来时间真的可以消磨掉仇恨,迎来新的曙光,即使就是不共戴天的夺妻之恨。原本他是没有出现在开始的片中的,因为回家治病,久病未愈,治疗费用庞大,不得不又回来当起了棒棒,为了生存强忍病痛出工出力。这真正代表了无数的真实生活,多少人,因为负担不起这样那样的压力,不得不捡起来已经放下的担子,继续为了生存忍辱负重,蹒跚前行。
老杭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也许他一辈子都干不了坏事。被骗了很多次,片中也被骗子骗走了一千多块和身份证,真实源于他对养老的渴望,对于未来的隐忧。为了挣一点稍微轻松的钱,他和老黄低价把拆卸的建筑垃圾运回自力巷53号的拆迁现场。却不得不偷偷摸摸,半夜行动。我想如果不是生存的压力,不是生活的无奈。没有人想在大半夜汗如雨下,如临大敌的情况下工作。
自力巷被拆迁之后,他们的东西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大石着急了很久,但是他的着急并不管用。没有人愿意管这个事情,无论是房东还是拆迁办,没有人为这个群体着想,也许并没有谁如导演般真实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这些东西对于他们的重大意义。不得已的情况下老杭在废墟里偷摸找出来自己的物品,手上鲜血直流,让人生疼。老实巴交的人干不了偷奸耍滑的活儿,想挣点轻巧钱但总是不能顺遂。我只想这样的老实人,生活对他们公平一些,对他们关爱一些,不要再给他们太多的苦难了。祝福他早日康复吧。
河南:
开始这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代表,不愿意劳动,但却热衷于牌桌上发财。他对生活有着不一样的追求,他不想再拿起棒棒做回棒棒行业,因为他觉得没出息,得做大事。也许他是精神粮食最充足的一人,看报读新闻是他的爱好。从他嘴里念出来的几句新闻稿,显得那么滑稽,但是又是那么认真,那么真实。
他找到的新出路是去赌博,打牌的时候接到电话他说我打起牌来不好做活路,赌博真的可以把人麻醉,让人堕落。他所认为的朋友,在他开口要生活费的时候基本都拒绝了他,他咬牙挣扎的表情,代表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拖欠了许久的房租,也许真的要感谢大石的宽容,没有将他扫地出门。河南是心有不甘的,河南是有追求和向往的。几次赌博的失败和生活的困窘终于让他开始寻找出路。最后去配件厂打工被辞退,原因是没有身份证,签不了合同,自己不注意形象,影响工厂的面貌。我想他是习惯了那种随意的生活,习惯了那种舒坦的方式,与这种有着标准要求的工厂,在气质上不够匹配吧。最后他从工厂带走的钱,也许又用在了牌桌上,也许也并无分文了。
还好他又回来了,找到原来那个摊位,那个因为两个鸡蛋对他的尊严造成伤害的摊主在这一次给足了他生活的保障。他那吃饭的模样确实让一般人咋舌,没有见识过的话,真的不知道他会那样生猛。还好,他努力在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了,去追求生活了。他最后还给蛮牛600块钱,眉头舒展,让人钦佩。希望他如他在片中结尾的振臂一挥一样,振作起来,生活顺心如意。美好的生活是需要我们去争取的,是需要靠头脑和双手去创造的,人人都向往美好生活,但请在这条路上保持初心,别走了歪路。
大石:
和蔼可亲,待人客气。他是区别于剧中的其他人的,最起码他有一个陪伴左右的老婆,有一个完满的家庭。其实在有其他生意经营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必要拿起扁担做棒棒,28岁来到这座城市,现在他已经有了他想拥有的。但是这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劳动人民,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他们总是不会去在意生活中的辛勤付出。
大石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类型,因为自己出租房需要出租出去贴小广告被抓住之后,他的眼神有些许恐惧,也许是老实的缘故吧。他说话客气,并不咄咄逼人,河南及时七个月没有交租,依旧没有被扫地出门,也许如剧中所说,那点微薄的利润都贴在了河南那里。感谢大石,如果没有大石我想这群人也许不会有这样的一个安身之所,不会有一个像家的家。
大石的成功的,他拥有一个完满的家庭,儿子成家立业,女儿考上大学。两次宴席上,他那淡定的眼神和神情,代表了他对生活最真实的看法,平静,祥和。也许是不善言表,也许是内心平静,他早已看到了这一切,这是他付出后应有的回报。这也是他人生的巨大成就!
其实大石和老婆是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但是为了家庭,他依旧和老婆上工地,搬砖和泥,这就是朴素的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家庭,永远在不断付出,艰辛的汗水,是对他们最好的印证。也许生活应该回馈给他们更多,再多,再多一些。
老金:
和老甘是朋友,但是也经常有摩擦。在老甘的住处几进几出,在美食城带剩菜剩饭回家和老甘维持生活,捡别人剩下的吃的,被当成小偷驱赶。为了几个饮料瓶子,守在喝饮料的人身边,可能他并不知道这样会给被人造成反感,他所在意的只是那个空瓶,那是他生活的保障。捡废旧空瓶想跟老杭他们学习灌水,自己却耍不了掺水的把戏。为了不让话费浪费掉了,在月末不停的给大家打电话,想把剩余分钟数用完。挣钱总是不易的,花钱总是容易的。
夏天来了,他捡废旧瓶子的生意好起来了,希望下一个冬天,他也不会冷。我们能看到他生活的挣扎和不易,我想他应该去追求一下改变,去寻找一些更好的出路。生活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我想老金真的没有必要只靠着捡废旧瓶子过活儿,他应该活泛一下自己的思路吧,找一找更好的出路。求变总是很难,总是需要付出很多,但是不变就意味着会面临艰辛,意味着淘汰。也许,真的,他还需要找一找更好的出路吧。
蛮牛:
导演在剧中的绰号,因为别人觉得他像《山城棒棒军》中的蛮牛因此得名。我很佩服这样一个人,首先放下了自己的身段,选择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就需要很大的勇气。我想也许真的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坚实的走了出去。
能够走进这样的生活,能够适应这样的环境,能够扛起这样的担子,最后拍出这样的片子。我对他唯有敬佩和称赞,不知道怎么去描述了。是他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平时难以得见的东西,是他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我们想看的东西,是他让我们寻找到了许多我们想要的东西。
感谢他,不知道怎么讲了,文字很苍白的。
结语:
一个地方的拆迁,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进程。一个职业的没落,代表着社会劳动力的进步。一群人的生活经历,代表着万千人的生活状况。所有的存在,都需要与社会前进的脚步相契合,我们总是需要作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改变去适应这个社会,无论这种改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做不出改变,那么这个存在就没有意义了,早晚会被社会前进的洪流吞没。人情冷暖,人生百态,如此那般,皆为生活。
也许就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如蝼蚁一般爬行,他们如高山一样伫立,他们如细流一般蜿蜒,又如洪流一样凶猛。给我们展示了最真情的生活,演绎了最真实的生存。他们勤奋,他们乐观,他们付出,他们挣扎,他们哭泣。他们的经历与生活让我们能够明白生活的意义,体味生存的艰难。
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道路多么坎坷,我们都有活下去的希望,都有去奋斗的动力。生活总是给了你很多,也拿走了你很多。生活是那样的不公平,生活却又是那样的公平。我们出身不同,我们历程不同,我们经历不同,我们结局不同。我们也许生活富足,我们也许生活艰难,我们也许强壮无比,我们也许病入膏肓,我们也许孑然一身,我们也许家庭圆满,我们真的有着太多的不同。但是我们的目标都相同:好好的活着,为了更好的生存,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
看完片子之后我深吸一口气,没有流泪,没有呐喊,没有挣扎。我极力把片子推荐给了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去看看。然后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一个小小房间里,写了八个字:珍惜时光,珍爱生活。

纪录片幼童观后感欣赏


《幼童》是一部由胡劲草导演的历史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04年,剧情精彩,画面震撼,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来看看吧!

讲述了中国120名第一批赴美幼童百年间的跌撞起伏,这批幼童出国在外,却不乏真正学有所成者。年少时赴外的经历给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阅历。他们在外呼吸自由的空气,得到许多的善意。世界是如此奇妙,我们又能如何不包容他人呢?同为清朝子民,付海外求学以求自强,开明的家庭将孩子送出去,大家同为清人,自当维护我们的同胞,团结一心,一心向学。后来共同经历的人常常聚会,有些结为儿女亲家。有些人走仕途,有些人学会了改造自然的智慧,有些人一生有一份爱情。那些聪明勇敢的中国男孩组成勇猛的棒球队,也用自己的办法赢得划船队。他们学习阳光雨露与人性里的正直。身在异邦,可哪里都是多么美好的土地,多么美好的人。出门远游,与人交友,这些人在寻找着有着相同的志向追求理想的人,享受他们的事业。

人生在世,自然应当刻苦学习,永远不敢也不能忘记此时,唯有刻苦钻研方成大器。清人幼童得国家资助,刻苦学习,待学成后用一技之长报效家人。斤斤计较真是太狭隘了,刻苦学习,尊重每一个人,那些因为信仰聚在一起的年轻人像梦一样。那些愚昧的过去接受了教育后觉得是无法忍受的,这不正是教育的本义吗。看人一看气度二看志趣,相信每个人彼此都能成为朋友,奸计永远是狭隘的,真正的人心胸中理应拥有崇高的理想。大家自己有了现代开明自由的生活,那也应当给落后的人同样的生活,人的心胸应当是宽广的。

孩子们在海洋漂泊,到达美国,有人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游记,而美国人民的报纸争相将此称为日常八卦。那时候的中国没有报纸,自是非常古老。这些奇妙的观感,真是奇妙,一位美国妇人为古老的中国男孩洗衣煮饭,写她的日记,产生美妙的友谊。而这些美好的人却都只是生活中的普通人而已。我身处悉尼,看人们人来人往心怀梦想,每个普通人也都有着自己美妙的故事,不论崇高的爱情故事,人性骨子里对自由的追求,那些人与人的经历也总是如此奇妙。资料故事代代相传,文化代代传承,依然是绿草如茵阳光明媚。希望每个人求同存异一起喝酒吃肉快活生活。本大臣重念此举,关系自强之计,不可中废,幼童远赴重洋,不妨格外体恤,增一份费用,必起一份功效。

只有专心攻书。多好。

最近两天看了《幼童》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晚清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的命运。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幼年时由美国传教士带到美国学习,毕业于耶鲁大学。作为毕业于美国一等大学的第一位当他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才醒悟那时的中国是多么封闭,一个愿望在他的心中萌发:让更多的中国年青人能像他一样学习到世界最新的思想。他在毕业之际曾立下誓言: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十八年后,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由容闳策划的120名平均年龄12岁的留美幼童分批前往美国学习。当时的报纸报道: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跨越语言的障碍在学校里取得拔尖的成绩。没错,这些幼童中有出现了许多后来的中国栋梁之才,包括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他们中几十位都进入了耶鲁、麻省理工、哈佛、哥伦比亚等名校。然而可惜的是,因为中国官员思想的陈腐,认为那几位违规剪辫、入基督教的幼童有害于社会,因此在幼童留美计划十年后将所有人撤回。此时已经有不少人进入大学学习,且成绩优异。即便当时的前美国总统、几所名校校长联名向李鸿章致信希望让这些优秀的孩子结束学业,也无济于事。

在幼童回国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受到嘲讽,被视为异流。直到他们到了而立、不惑之年才又一次被重用,为中国最早的电报业、铁路业、矿业等做出巨大贡献。

故事远比这精彩,我所能做的不过是将其概述一番。看完之后我有几点感悟:

1.有趣的是当时清政府发布挑选聪颖子弟留美的诏令后,没有多少父母愿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一个荒蛮的地方,这里面没有一个是满族官员的孩子。到了今天,中国每年的留学生数量庞大,且大多是自费。想来感慨,这其中没有多少人能比得上那批留美幼童的成就吧。

虽然我并没有完全认同那些谴责留学生应该回国做贡献的言论,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的权利;我也不怎么认同那些谴责富二代出国是因成绩不好而去国外镀金的言论,毕竟别人自己花钱去国外开开眼界没有错。但是,我觉得对待留学,还是应该以一种严肃、对学术的重视的态度。唉说了半天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也许有些思想就是这么微妙,难以描述。

2.记录片中有多次提到,当时中美关系还不错,美国当地的各大报纸屡次刊登关于留美幼童的新闻,大多表达对留美幼童成绩优异、彬彬有礼、体育能力突出(当初留美幼童频繁活动在体育赛场上,包括棒球、划船等,且总能获胜)等的赞扬,甚至表示他们是美国青年的榜样。在留美幼童居住的美国家庭所在的社区当时美国东北部发达的新英格兰地区,大家对这些幼童都十分热情,更别说寄宿家庭早已把他们看作家里的一份子了。据说,当时学校里的美国男孩表示中国男孩太优秀了,还十分英俊,女孩们都喜欢他们,他们走到哪里都是人们的关注,自己一点机会都没有。

反观今日,各种华裔在美遭歧视、校园暴力等新闻层出不穷。我相信,如果几百年前的美国人对中国人如此友好而现在却非,那么这种歧视并非天生,而是经过了某些言论的洗礼。

3.看纪录片时我真对当时腐朽的清政府感到担忧。因皇帝大婚、慈禧修颐和园就停止拨款给北洋海军;官员上奏反对幼童留美(还是在美随行的官员),说他们思想败坏,只知道干运动这种无用之事;还有当时清朝满16岁的人做体育运动有伤大雅!不胖才怪!即便是思想开明的李鸿章也因种种原因动摇,同意撤回幼童。但受过良好教育容闳对此一切都非常理解。

4.叹教育之重要!

最开始的印象就是历史课本上那些呆板的孩子,他们无疑是清廷的牺牲品之一。谁也没有仔细研究过他们的前世今生。历史课本没头没尾,只留下一张他们的照片。目的是为了显示在教育上的改革。

然而,现在看这部纪录片,这群孩子在十几岁远渡重洋,背负着清廷的未来和希望。在充满自由的美国度过了他们的青少年时期,然而他们一生却并不自由。受制于祖国,受制于政府。留美幼童,这个历史化的符号,却不知他们120个孩子为了这样的国家践行了一生,他们没有背叛国()家,在即将步入大学之际的孩子们被想送回国,回来又遭受各种谴责。没有人知道他们怎样挺过那些流言蜚语,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还能穷尽毕生所学,为国家效力。

他们有人死于海战,有人死于抗战,有人死于美国,有人死于病痛。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被冲洗,被时光淡忘。而今又重新提起,他们作为官派留学的先驱者却鲜少被人提起。

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比同时期的我们更加优秀,况且他们本身就是异常优秀的人。在中美两国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随着清王朝的落幕,他们成为了王朝的陪葬品。

当五四运动席卷中国的时候,他们已经六十岁的高龄。被那些激进的学生视为清朝遗老,这批睁眼看世界的首批孩子,已经迟暮,他们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

纪录片围棋观后感欣赏


《围棋》是一部由张虹导演,柯洁主演的纪录片,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看完《未生》后,对围棋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于是选择看这部纪录片。目前看到第三集,整体不错,第二集很棒。前两集的观感比第三集好,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第三集的内容不符合它的主题启迪。ps.爱尔兰的大师预示人工智能这一块很牛。看完后面两集再来改分。

更新,第四集第五集比前面的有意思,很感动。

对围棋的喜爱之情已经爆表了。

其实最大的败笔是剪辑啊哎。

看完《大日坛城》,冥冥中,有力量引导我看纪录片《围棋》。

于是周末我什么都没干,看电视,发呆,做梦。

世间美好的事物,能引发人无穷的思索,普通人也能乐在其中。当然,普通人会奔波于各种各样的事,在万花筒面前乐此不疲。但天才是心无旁鹜地沉沦。张震演的吴清源,在对手流鼻血倒下时仍然一动不动地在棋盘前思索,就是我心里俞上泉的样子。 俞上泉就是根据吴清源塑造的人物。后半部书里写俞被时代裹挟,身不由己,甚至成了疯子,吴虽然不至于,但至今仍被很多人扣着汉奸的帽子。

不过天才到底不是庸人。他说他一生只追求真理和围棋。我想普通人的褒贬,并不是他要参的道。 他还有一句话,让人受益匪浅,大概是说,他下棋讲究中和。让我想到最近的电视剧《重版出来》,女主面试的时候,几十人只收十人,她()说,我不要打败别人,我只要成为那十分之一。

我不是要进攻,我只需要让自己做到最高。

其实黑白棋子里藏了太多的道理,等人去了解。前段时间阿法狗赢了李世石,证明在算法和技艺上,计算机确实能够更胜一筹。但是道,我不知道它能不能懂。

比如围棋是手谈,一局棋,就如同一次对话,能了解对手性格气质,甚至能惺惺相惜。

不知道计算机,能不能体味人与人之间的不需要语言、婉转细微的连结。

想学围棋但我智商肯定跟不上提前放弃对大家都好

节目的布局与每个故事的篇幅分配略觉有失围棋精神。

第一篇问师可以扩展到两集

大师们虽然四两拨千斤,可你也不能真的就只给四两的镜头啊对不?

第二集机变半集就够了

50分钟说了两件事,服刑人员改造和厦门围棋老师,《舌尖2》的既视感,食材与菜拍成了感动中国,每一个镜头都在呐喊快被我感动快被我感动

第三集启迪半集也够了

毕竟孩子们也穿插在其他各集的各种故事里,镜头分量也是不少的,保留妹子定段和张栩家传的故事就好(人工智能是这集吗?是的话得留!得扩充!)

第四集手谈倒是一集正正好

手谈是围棋的一大魅力,从棋局里解读性格这种玄妙的事情多多益善,芮乃伟夫妇的手谈真是帅到没朋友(忘了那以色列小哥和围棋女记者的一段情是哪一集了,但我想说完全没必要好么,谁在乎你们谈恋爱啊)

第五集气匀一点法兰西给匠人精神吧

一拍法国整个画风都有点不太对了,感觉像在看《巴黎我爱你》,节奏还慢到有点没法忍,实在不懂这一段为什么重要到要分大半集的篇幅。反倒是榧木棋盘和蛤碁石棋子,简直每分每秒都触动人心,结果棋子竟然就几句话带过了?藏棋之前提过,现在又重新提起,强迫症有点不开心,像知识点没有归类,上节课讲完氧化反应已经开始讲还原反应了结果下节课又说同学们氧化反应还有这么一块内容你们听一下

关于榧木棋盘感触真的很深。10年时间树才能长成人一样高,30年时间才能投下一片阴凉。总是想着工作要有成就感才有前进的动力,像这种穷尽自己一生还不能看到结果的事情,究竟需要怎样的精神才能开这个头呢?

噢,另外发现自己中文水平真的好差,片头的小人念的诗没有字幕,一句我可能只能听懂一两个词

纪录片如梦之梦观后感欣赏


《如梦之梦》是一部由杨洋导演,赖声川、金士杰和丁乃竺等主演的纪录片,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觉得再多的言语几乎没办法完全去表达真正的观后感。

这是一部具有哲学和神学的思考空间的剧,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感受,但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我们在别人故事里找自己,又在自己故事里找例外,我们哭哭笑笑其实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角色,台词并没有那种过分的煽情。我与你平平淡淡地说了个故事,却抬头看你泪流满面。

我想我这个年纪(快30)第一次看如梦之梦是刚刚好的。如果经历太少可能就如同梦里看花水中看月,被感动却不能反思。最后以剧里一句话结束。

如果就停留在这里该多好啊,但我选择了继续走

一个梦境可以是支离破碎的,但一个舞台剧本不可以是模棱两可的。

舞台剧看得不多,单纯从一个资历尚浅的普通观众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很不精彩。

剧情。八个小时的内容,充斥着多意义不明的情节。开篇的医生故事自始自终对于故事内核没有一点帮助:女医生对于医德的尊重、父亲的教诲、相亲的窘境......我不明白赖声川想表达什么,一幕幕看似真实又缺乏深度的社会世俗的展示,对于主线脉络的理清只起到了混淆捣乱的作用;

五号病人的阐述也是在一片混沌的脚本中进行:第一个女人的猪的角色使命,第二个女人与胡歌假扮日本人的情节意义,香兰、五号病人阐述的来回切换......这些高深莫测的设置除了让观众脑袋里问号越来越多以外,还增加了观戏的疲劳。导演或许就是希望用不够明朗的情节来营造所谓梦境的点题效果:梦里之梦,回忆套回忆,前世今生轮回与迷茫......没错,一个故事的情节的确可以复杂,但导演编剧必须自己清楚完整故事的枝叶布置,必须用看似细枝末节的伏笔让观众产生探索故事发展的兴趣,而不是靠抖着在短小的情节里密集的脏话、肤浅市侩的搞笑段落来蜻蜓点水般刺激一下观众,让他们继续雾里探花。

场景。部分重要戏份背对大批普通观众,只面向莲花池观戏者表演,我认为无可厚非,毕竟有钱的是该被剧院捧着;四面镂空型舞台,故事段落分散布置的设计,虽然让坐在两边、高楼层包厢的观众根本看不到同一方向的舞台在表演什么,我也无话可说,毕竟没钱的就该被剧院踩着。但整个舞台在对于剧情的表现方式上,确实令我不吐不快。

重要角色绕着舞台刷步数的环节简直是无理取闹。同一个剧中角色,年轻的在表演,中年的在兜圈子(字面意思),老年的用轮椅兜圈子,三人擦肩而过且熟视无睹,这种表现梦境轮回切换的方式直白到可笑。一个蜡烛的火苗、一个病床的布置,足以让观众明白舞台现在表现的情节是回忆,而演员在场上莫名其妙的徘徊不仅给舞台平添混乱,还让座位偏后的观众更加迷茫。除了让演员们荣登当日微信步数榜首以外,这种设置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意义。

内涵。香兰躺在病床去世,五号病人躺在病床去世,一场精彩绝伦的穿越轮回大戏拉下帷幕,留下意犹未尽的我在原地回味:我花八个小时到底看了个什么。如梦之梦,人生如梦。主题简单明了,直白大气?不太像,如果这的如此,那么女医生的相亲、酒馆的浮夸游客与表演艺术家们就真的没了一丁点意义了;剧本留白,给观众拷问灵魂的思考?拷问灵魂没有,我到挺想拷问编剧的。通篇的故事设计、所有花里胡哨的表达却没法让我提炼出一个完整的主旨。身为观众的我除了装模作样地留下一句:人生如梦,妙啊妙啊。之类没有营养的评价后,只剩下唏嘘与感叹。

一个话剧,不是靠着众多大腕的携手谢幕就可以让观众轻易原谅剧本的苍白。

《如梦之梦》就是一个例子。

演出前两周,在经过3次抢票失败后,小妹妹义无反顾的拉着我从图书馆到了学研再次尝试,手机端的我再尝苦果,不过抢票小达人小妹妹用电脑成功啦!于是12.23和12.24考研的我们都拥有了12.25的如梦之梦北京站最后一场的门票。24日晚考试结束,宿舍8人面临大学毕业人生岔口,烧烤啤酒,过程精彩内容丰富令人深刻暂且不提。睡眠最差的一天,上午奔波,下午睡了一个小时,1点出发看剧。

正文正文:到了以后,果然看到那个卖望远镜的老奶奶,(来自小妹妹的攻略)我买了最low的那种,20?30?若有高端产品请自行携带。看上之后果然有比没有还是强一些的。最起码胡歌在近台左侧的戏份(离我这个边边最近的地方)用上望远镜感觉离他更近了呢!还有布景右侧的戏份我也有用!

中场休息和同学聚首,渴到不行,先买了杯奶茶暖身?解渴,又走了不远在附近的一家粥店吃的晚饭,还不错,量足。百度一搜就有啦。

剧真的是很震撼!上半场交代背景多些,作为不知道剧情的我,在前半段并没有100%入戏,可能是因为要输入人物关系入脑吧,也是感觉有些跳脱。胡歌的戏上半场多些,且自带迷妹效应,要欢呼有欢呼,而且演对手戏那种,我们观众也是会吃醋的!许晴是快要中场休息的时候才上场,只是引出人物,下半场她的戏份很重,当然也不只她一人饰演香兰这个角色,由于距离的原因,我也不是分得很清。下半场再开始,我就慢慢的被完全带入了,感觉下半场的剧情更流畅,节奏感很好。若是有我出戏的地方,那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视角被限制了。但是我总体感觉平衡,感觉我的最低票价360全本还是赚的!话剧对演员的要求不是虚的!特别是今天看了孙强的声临其境,更感受到了他的功力,说来惭愧,看后的我也没有去好好了解,今天看节目才知道原来五号病人的自述和伯爵都是他演的!钦佩!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性格,两个不同时空的角色,转换自如!

看完话剧和同学回宿舍的路上我们也有讨论,甚至在等出租车的时候和一个同样等车的小姐姐也交流了想法,其实话剧的深意我现在也没有参透,人物之间的联系我现在也只是猜测,可能并没有谁是谁的前身,谁是谁的后世,看过话剧的50天后的这个晚上,我只是想打下这样一段话:感恩,不放弃生活,活着,还有有个信念。

我这也不算剧评,就是流水账啦。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到,给看到这里的你比心??

满分是因为未见世面的我被完全震撼的小心心啊(? _ ?)

上下两本分开两天看完的,觉得有些遗憾,同时提醒大家如果想看明年北京保利的话,千万不要买180票面的,绝对的死角,只能依靠迷糊的投影看一侧的舞台了。380票面的有靠墙座位,据同排的人说一侧舞台也是死角。莲花池的小伙伴说360度无死角,1280花的值。我本身没抢到票,但两张票都是不认识的好心的同好原价转给我的。小秘诀就是多加点微信群,随时关注豆瓣的话剧小组,多在淘宝咸鱼上看看。还可以加名演员(比如胡歌)的粉丝群,随时关注转让信息。好了,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开始胡说八道吧

这部神作必须要自己亲自去现场看一看,就像是五号病人必须通过自己的旅行来寻找病因。我觉得自己很像这个病人,莫名其妙的承受着一些本不该由我承担的痛苦,于是总想问问老天爷,为什么?明明我没做过恶,明明我善良的对待生活,为什么生()活总是对我充满恶意和戏谑?我不知道到底是哪里错了,我甚至都不知道去怨谁,所以才觉得生气又窝囊。估计很多人都有这种怨念或者愤恨吧。其实也不必,我现在相信,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暂时还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没用。

像我,总觉得有个地方在召唤我,而自己却因为种种缘由不能动身。或许这就是命运的两条线吧,一条是扯着我与过去世中的因缘,一条是拉着我要我远离早已不属于我的人生。

无所谓了,反正百年人生,由来同一梦。躲不开的终须解,解不开的总要化。命运总是要在临终回顾时才能看清吧,深处庐山之中的人们,不可能跳出来,开启上帝视角。当时恨过的,爱过的,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编剧本,要自己去恨,去爱,或许那人本身,本无对错,又或许同时也是不自觉的加害者。嘛,谁知道呢?是梦里做着梦,还是梦里醒来又接着做梦呢?

晚安。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欣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由程贺南、裴宜理和马勇等主演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呢?影片主要讲述了西南联大从组建到发展的历史故事。表现了这所大学的永恒美丽和精神力量。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得不说,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它的氛围感染了。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文人言语之间,描绘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还有时代文人可敬可叹的风骨。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

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杰出的才华,挽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反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带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服,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正是这些大师,正是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联大办好,培养了一代代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人才。但我们若着眼于文化的更可贵的一方面,则八年多的西南联大,始终都在雍容和睦的气氛中长成,这非特是我们教育史上的佳话,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光辉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提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现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者之谓也,应有学实也。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坚定信仰,无畏无惧,忍辱负重,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科研立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拼搏!

喜欢《纪录片最后的母狮观后感欣赏》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苦难辉煌纪录片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