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话剧《静静的顿河》观后感。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话剧《静静的顿河》观后感”,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话剧《静静的顿河》观后感

虽然我一开始完全是因为偶然原因,看新闻报道说有这么个挺有名的俄罗斯名著改编成话剧在北京公演,但我之前确实是没看过这个原著。主要是因为说话剧能演8个小时给我感觉肯定内容足够硬核,否则没这胆子敢让观众陪你连续蹲将近一个工作日的时常看个话剧。而且我在查这个演出的场次的时候发现,这个长达8个小时的话剧竟然晚上六点开演,理论上来讲,最少要到凌晨两点才能演完。最起码我在中国从来没见过胆子这么大,这么硬核的演出。所以基于好奇心就买了票单刷一晚上看看到底讲的啥内容。

我在开演前还看到有人推送这个作品的介绍。里面说到了两个有意思的点,在后来的观看过程中作为一个我认知这个话剧的核心线索一直掉着我的好奇心。一个是说这个作品的原作者年纪轻轻二十多岁就用连载的方式写了这部150万字的著作。在后来也是苏联时期唯一以为受到东西方同时认可的诺奖获得者。也就是说这个作品在苏联时期是得到官方承认的。以至于到今天作为中俄文明交流的首批项目被引进,其内容超越了历史局限性的。早知道这个作品大概是二战时期1941年连载的作品。这一点的重要性我会在后面介绍内容的时候解释为啥这么奇特。第二点是这个作品的最早引进者是鲁迅。这个作品是中国抗战时期由上海租界的文学家传播并不断的翻译的。也就是说从时代背景来说,当时的中国文学界也非常认同这个连载小说。

因为小说的主人公说的是一个哥萨克村庄里从沙皇时期到共产主义革命斯大林掌权之前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一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是一个从民族主义过渡到国家主义的政论小说。结果看到后来,我发现这个小说尺度之大,让我一度怀疑这个作者到底是怎么能让热衷于权力斗争大清洗的斯大林同意不把他抓起来枪毙的,不过最后一幕,最后那句台词让我不得不佩服这个作者的鸡贼,在作死的边缘反复横跳成功,还得到官方认同真的是了不起。考虑到其原著的文字篇幅。我在想这可能是一部可以跟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比肩的作品。看完之后,让我感觉确实值得我专门写一篇剧评来纪念一下。这里面有一些跟深层次的社会意识的启蒙逻辑值得阐述和借鉴。

当然想要理解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我们首先要了解一点历史时间线的常识做背书。这部作品选择叙事的时间点与题材即便是在世界现代史的角度都显得非常微妙。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打着共产主义大旗,曾经靠共产国际援助起家的政权来说,更加微妙。可以说它选择了一个尚武的农业民族作为主角,讨论了一个共产主义在俄国如何扎根与演变的过程。且从其文风来讲是极为同情沙皇俄国的旧贵族体制的。

中国选用了共产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选择走共产主义这条路的中国领导人牛逼,且在这个过程里跟共产国际联盟的关系也闹翻过很多次甚至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换句话说中国现代化的起点是救亡图存的外因推动了旧体制的加速灭亡。但这一点用在俄国身上就非常牵强了。我看到的绝大多数历史资料都说明末代沙皇是个比所有前任都励精图治的改革派。假如说清王朝的覆灭被教科书说成是因为傲慢自大导致的落后。那么沙皇俄国的崩溃却恰恰是因为末代沙皇没有掌握好改革节奏,玩崩了。也有人说列宁跟孙中山差不多,都是拿了外国势力的经费闹革命把帝国搞崩了。

这两个封建王朝为啥崩溃外因肯定是有意识形态推动的内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王朝在末期差不多都是在对外战争中由于兵员素养不高,由军队出面瓦解了王朝。中国有小站练兵的袁世凯。俄国也是对德战争耗时过长,导致习惯于季节作战的应召兵自行解散导致的兵变,让沙皇无兵可用结果完犊子了。中国的问题大体上是战斗力和军权之间的过渡矛盾。俄国则本质上就是没有适应全面战争的军事制度准备,而引发的情绪性的崩溃,连权力博弈的因素都谈不上。

末代沙皇最大的错误就是步子迈的太大,对系统配套问题的应对准备不足,结果被简单的兵变给挂了。虽然我们国内说,共产国际瞎指挥的一大罪证就是非要在城市闹革命,中国工业化水平很低,根本团结不起来什么人口。但事实上,在列宁推翻沙皇俄国的时候,俄国其实工业化水平也不是很高。真正把俄国彻底工业化的,恰恰是等列宁死后的斯大林。红军早期的革命经验恰恰也是打土豪分田地。这个逻辑并不是毛泽东原创的。最起码有历史记录以来,在推翻沙皇的时候红军就用了这个办法。

根据历史资料来看,苏联红军早期的策略经验跟毛泽东早期搞得手法类似,都是简单的提倡土地均分,结果受到大户地主的强烈反抗。毛泽东遇到的存折和改良方案我们是知道的。从一开始提倡的绝对均分,改成了按资产与劳动方式划分阶级。号召贫下中农,团结富农,打击地主豪强。而苏联革命的早期并没有这个柔性政策操作空间。这导致绝对性的强制均分,出现了鼓励偷懒,等着分赃的态度和情绪,或者说绝大多数沙俄时期的中产阶级甚至一部分农奴佃户也有反对的声音。有资料显示,在德国入侵过程中,前期之所以成建制的消灭俄军并不是单纯的因为军官被清洗了那么简单。很多普通民众甚至认为德国人的入侵其实是解放军,解救他们于红祸的水深火热之中。

有资料显示,德国入侵苏联的战略转折点,其实是从宣传战的失败开始的。斯大林当时为了凝聚人心,曾经派红色党卫军伪装成德军屠杀村庄,再伪装成一般民众暗杀德军,煽动民众对德军的仇恨值。而按照一般逻辑来说,德国军人也不太可能完全个个道德高尚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定程度的惩戒式抓捕与处决,都被斯大林用来大肆报道德军的惨无人道。虽然斯大林为了克制德军的进攻搞过坚壁清野的搬迁行动。但真的实现大规模动员,差不多也是在宣传战取得进展之后。即便是如此,还有很多沙俄时期的中产阶级拒不搬迁。但因为规模相对变小了,红军的战略动员才不至于耗费过分巨大。

某种程度上来讲,苏联红军早期的均田政策,逼反了整个沙俄精英层。虽然通过人数优势,实现了硬碰硬的大清洗,但代价就是整个军官阶层出现了大断代。这一定苏联官方倒是也承认的。比较少提及的其实是为啥要搞大清洗。本质上其实是吃了没文化没经验的左倾冒进主义亏。

这个《静静的顿河》里面讲的哥萨克就是一个专业尚武的军事民族。选择以他们为主角讨论这个宏达的历史过程,其实就是在讨论大清洗真的必要吗?所谓的白匪真的就都是地主老财纠集在一起的封建主义残余吗?假如你们去查历史的话就知道,到了斯大林执政的后期,其实还是跟哥萨克达成了协议,征召了哥萨克人为苏联打仗。我在有的历史介绍里看别人介绍的时候总是酸溜溜的说,哥萨克人是因为尚武的滑头,所以才能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跟斯大林谈买卖。但这部著作描述的过程并非如此。

假如你对于俄罗斯人的文学作品有比较多的了解的话,你会发现俄罗斯人在文化这个问题上一直是一种不耻下问的坦诚心态。俄罗斯历史上所有有名的暴君,基本上都会强调自己的暴虐是演出来统御这些没文化的暴民的无奈之举。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之对应的另一个传统就是历届有作为的君王肯定是年轻的时候游历欧洲学习先进文化。历史上把请外国人当国王说的很自豪的可能就只有俄罗斯这么一个国家了。他们为了引进先进文化什么奇葩的事都干的出来。

虽然每一个有作为的俄罗斯君主都有这个文化传统。但落实到一般的普通民众层面,这种文化普及程度其实也还是不太高。在这个描述末代沙皇时期的哥萨克人社会里。除了有他们早期引进东罗马天主教这么一个文明特征以外,差不多他们的风俗跟野人没啥太大区别。乱交是普遍的,男人的理想除了当兵打仗算得上是前途以外,剩下的就是做梦挖宝藏还要被领主雁过拔毛判刑的水平,连工商业是啥都不知道。女人能接触到的教育和伦理规范除了家庭祷告,差不多啥也不懂。在跟人一起玩以后是两情相悦还是强奸之间的界限几乎为零。最大的自己能做主的冒险就是一起像男人一样喝酒。

这样的尚武民族或许有些重男轻女的实用主义逻辑,男人能当兵打仗。但除了人是军衔,知道听口令以外其实也没啥特别强的军事素养。给沙皇打仗除了因为有犒赏比较忠诚以外,也就是打仗时祷告给自己加buff催眠自己刀枪不入罢了。

这个话剧的前两部差不多就是描述哥萨克到底是个怎样的民族,他们的世界观,价值判断是怎样一个构成。导致沙皇被推翻的前线兵变始作俑者的哥萨克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因为想家擅自离岗的后果是什么。在他们眼里,娘们因为没男人偷情给自己戴绿帽才是最大的隐患。

后面的两幕与其是说在讲面对革命不知时代进退的蝼蚁螳臂当车,不如说是介绍哥萨克人这种没纪律的豪放导致的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哥萨克人甚至多次引用预言书中的话来描述灾难的降临过程,描述面对革命的价值立场选择导致的父子相残。但他们至始至终都没想明白自己为啥完蛋,只是徒劳的控诉红军的野蛮毫无信仰。

或许原著里最后的一幕,是在通过宣誓来诉说一种时代价值立场的彻底逆转。但我自己看完这个剧的总体感觉是,主要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这一点非常符合俄罗斯人对自己民族的定位与认知。这剧本写的难怪能在敏感问题上反复横跳还能得到东西方的一致承认。

给我感觉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我接触到的讨论问题议题时,大多是从一种过来人鸟瞰野蛮人的逻辑鄙视全场。只要论证里我比你高级,你要学习我就万事大吉了。但事实意义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并不是这样很自然的认同过程。愚昧与落后导致的结构性的漏洞与恶果对于当事人来说并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绝大多数人只会在败亡时体验到一种莫名的无奈,剩下的就是被后世者不明就里的骂一句傻逼。假如当事人能够察觉到自己行为真正的因果逻辑,做出超前的改变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气象了。

这个剧在我看来最有意思的就是用一种特别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愚昧的毫无察觉的失控感。到底怎么跟没知觉的人交流的这对我来说一直也是个很麻烦的课题。假如他们有一套更加灵活的自由恋爱机制的话,就不会因为羞涩而搞成了伦理肥皂剧。假如他们懂一点政治和文化的话,就不会因为女人而擅离职守。假如他们能够有更强的军事素养的话,也不至于丧失他们的战略优势。虽然命运是由一系列系统性问题导致的毁灭。但这种结果绝不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斯大林用了10年就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假如中国当时任何一个领导人有这个觉悟的话,也不至于被人欺凌一百多年。所以命运的问题,绝大多数时候真的不是时间和物质条件的问题。而是一个觉悟的问题。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话剧《日出》观后感


话剧《日出》观后感

第一次写话剧观后感,不是科班出身,难免不专业,仅仅拙见,相互交流。
我是一个喜欢和关注道具、舞美的观众,首先,从道具和舞美来表达我的看法。女主角陈白露被爱人抛弃后迫于无奈成为舞女寄生在上海滩,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内心荒凉空虚但依旧存留着小女孩的那一点纯真和善良。
陈白露第一次出场是与昔日恋人方达生的见面,身着粉色长裙,温柔可爱,妩媚俏皮。这时的陈白露衣食无忧,只要她愿意,大丰银行的潘月亭可以为她散尽千金,她对日出还有着殷切的期望,她甚至还可以奢侈的拿出自己的善良纯真救了小东西一命,她将她身上仅存的对世界的一点希望和美好都寄存在了小东西身上,所以当小东西再次被金八掳走时,那个粉色的、存留着善良纯真的陈白露也被掳走了。她希望方达生和潘月亭找回小东西,不仅是救人一命,也是对自己的救赎(个人觉得,也有对方达生的歉意,方达生带小东西走,也是带走了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倔强、顽强、被爱)。
第二幕她换上了妖娆的红裙,各色人物开始登场,乔治、顾八奶奶、李石清、胡四各个阶层、性格迥异,都对她奉承谄媚,夸赞她的性感聪慧,张乔治甚至为了她和妻子离婚来向她求婚。这一幕的她可以向方达生展现她无奈和光鲜的真正生活,因为方达生此时想要挽救的已不单单是往日的竹均,还有存留着她身上天真纯良的小东西,她无需再掩盖自己的空虚的窘境。
自甘堕落而又不甘寂寞、厌倦奢靡生活而又无法摆脱、放荡空虚,这才是那个寄生在上海滩的她,就像一朵开的正娇艳的玫瑰,想采的人一大把,灌溉浇水的却只有一人。
第四幕的陈白露更加奢华,黑色的长裙,晶光闪闪,她厌倦上流社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生梦死的糜烂生活,但又无法抵御这种生活对她的腐蚀;她不想这样生活下去,但又离不开这个丑恶的地方;她虽然不能自拔,却还想救人,当她亲眼目睹小东西等社会底层的人们被摧残、被蹂虐,痛苦地在生活中挣扎时,自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个黑暗的金钱社会让陈白露看不到了任何希望,她问王福升:舞会结束了吗?他们为什么还不结束?他们什么时候玩够?她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残酷的折磨,但又无法自拔,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头,她选择了在这个黑暗的上海滩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部分是台词,个人觉得李石清这个角色是这场戏里最生动的人物,可能因为他代表了当时上海滩大部分的普通人吧,对上层阿谀奉承、努力做出人前光鲜的样子、时时刻刻想向上爬,成为食物链的顶端,成为像老板那样的有钱人是他们的梦想,而他们又无时无刻不在鄙夷、嘲讽自己的梦想。李石清说:我和他(潘经理)差什么?他没有脑子没有思想,但是他有一个好爸爸,生来就给他准备了这么多钱!所以他以为自己抓到了潘经理的短处,就可以和他平起平坐。从之前点头哈腰的潘经理、小姐、方先生、失陪,失陪、到升为乡里之后带着些许傲气的月亭啊、陈小姐、少陪,少陪福升啊,从动作到台词,都非常生动直接的表现出李石清作为一个小市民,贪婪、阴险、自私、冷酷的本性,发财的欲望使李石清变得冷酷而残忍。他丢下一家大小,连儿子的病也不顾了,拼命追逐着金钱,但结果却不仅丢了养家糊口的饭碗,而且儿子小五的命也搭上了。他幻想着要翻身,却在以为最风光得意的时候,被老板炒了鱿鱼,落得个穷光蛋的下场。短短的一幕剧,命运三次捉弄他,三次离梦想一步之遥,却又被打回原形,三次心理变化积累,让他的仇恨到了极点,也完全失去了理智,最终他看到潘月亭的破产而狂喜不已,自己的儿子病死在医院却无能为力。这是李石清的结局,也是这个时代小人物的命运。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头。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太阳升起来了,大丰银行的大楼遮住了54号的太阳,这就是那个金钱时代背后太阳照不到的黑暗之处。我们该睡了,54号所有的人都要睡去了,睡在这个被金钱覆盖、永远黑暗的休息室。
(第三部分是胡四,胡四是这一场我最喜欢的一个演员,带着阴柔气息的戏子角色最好演也最容易演不好导致十分做作,但是王雅迪老师将细节处理的非常好,刚刚出场时的那一声你别听他的~,胡四一下就生动起来。尤其是被小东西泼了一杯热茶之后,厉声尖叫的腔调,摆弄衣服时的心疼和傲娇,以及离开妓院时的步伐和表情,一气呵成,大快人心。)我就是觉得这个娘炮演的很真实【笑哭脸】

话剧《赶集》观后感


话剧《赶集》观后感


这话让人怎么说呢?相当意外,非常意外,肯定要意外!
如今还有人把老舍先生的文字改编成话剧,而且竟然有一大票人们挤挤擦擦地拥到天桥艺术中心剧场,只为去看一场六个大男人演绎老舍七十多年前小说里男男女女的喜怒哀乐。这都什么时代了,这都小小人物贷款买苹果X的时代了,还提喽出来这些老古董来编话剧,这就是吃饱了撑的,简直的!

要不是剧本策划关大爷知道我一向懒惰和贪小便宜的心态,热情地用赠票手段给我挖个坑去跳,我是绝不会去沾什么话剧这类高雅艺术的一丢丢儿边儿的。窝在家里刷刷朋友圈,看看可以让人忘了自己还有脑子的抖音小视频什么的是多么的惬意。何必跑大老远往高雅上凑合,在如今的世道,那是多么的装和累!

无论如何,白来的几百块钱的戏票是不能浪费的,那不符合我们当今的道德观念。我磨磨蹭蹭地坐地铁倒公交,历经一个半小时,甚至用上了百度地图,才找到了天桥艺术中心的大门,打这儿开始我就不自在。这是珠市口大街?我以为我走到了某个河北县城行政中心的地盘:牛X的楼房,宽宽的街道,大片的树木,除了对面依稀可辨的自然博物馆是我久远记忆的模样,这哪里是老舍先生的北京啊?这哪里是乱糟糟却有意思的南城!

行吧,我不乱讲话了,徒然给自己添堵。连赐予我快乐小胡同串子童年的朝内南竹竿胡同,都从精美的四合院群落变成了乱哄哄的大杂院,经过00年代初的拆迁,再进一步变成了立体的更乱的大杂院。现在偶尔路过南小街,看着戳在那里,还没羞没臊写着南竹竿胡同字样的路牌子,我就气儿不打一处来。生气之后想想能做什么呢?改变的何止是街巷!然后就灰溜溜走开,该干嘛干嘛去。

拿了票,进了剧场,更不自在了。老的少的,还是那么多人。烦不烦啊,每天在路上、车上、超市里、写字楼里,就看人了。都不过是满脸的心事,麻木的眼神,皱得像小山似的不耐烦的眉头。虽然这里面的人都是悄声低语,甚至笑眯眯地期待地看着四周和紧闭的红色大幕,我就觉得他们是为了装成高雅和懂艺术来的,这世道,有几个有那么多闲心和本事儿惦记高雅。

找到自己的位子,我就来个北京瘫半躺进舒服的椅子里,谁也不看,掏出手机在那里开始刷朋友圈。

到点儿了,灯光却没暗下来,啥意思这是?我这手机还没来得及静音呢,大幕后面就钻出来个穿长袍戴瓜皮帽的家伙,不过这衣服可不讲究,支支楞楞的一看就是纸的,你看,现如今高雅就是这个下场,连道具大褂都做不起了,你是演的什么戏!不过也难怪,什么动批啊,天外天啊之类的服装小商品市场都被当低端请走了,估计他们也没地儿买便宜衣服了。再看足足六幕戏的布景,就那么几个高大的木头框子装上竹帘子转来转去的假装房子,假装院子,假装街景。我确定这是高雅艺术没有市场导致没有资本支撑的实证!巴菲特说了:,算了,不说了,巴菲特从来不会投资话剧。

这位纸大褂的爷上来就宣布《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
壹,在观剧之前,务须伤风,以便在剧院内高声咳嗽,且随地吐痰。
呵呵,这个有点儿意思了,这不是老舍挤兑70年前观众的小杂文吗!我才不上当。不过,没读几段儿,这位先生,却走到观众席里面,让观众替他念,观众还傻乎乎地争先恐后抢着举手,你说这台词都让观众念了,你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你凭什么还卖票啊!这可真是人心不古,以活跃气氛为名占我们观众便宜,我心里这叫一个不自在。

恩,纸大褂的爷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我偷偷摸了一下他的衣服下摆,没错儿,一定是纸的,颜色和图案是画上去的,可颜料又值几个钱儿呢,切!

等观众拖拖沓沓地念了几段,纸大褂的爷大概觉得有点耽搁时间,影响他们散戏后吃宵夜。快步跑回台上,把剩下的读完了。大幕拉开,就开始了第二段《创造病》。俩男的装成小夫妻的样子,服饰鲜亮,可依然都是纸做的,记住哈,全部戏装竟然全是纸的,你说把角色都弄得跟漫画儿里的人儿似的,除了缺钱买道具,就是为了达到以古讽今的作用,这是一定的。导演准是把住了老舍先生一贯对中国人坏毛病刻薄极了的手段,现如今都讲和谐文明,虽然有点过头儿,变成了冷漠疏离,可这么做也太过分了一点儿。

接着就是《牺牲》、《黑白李》、《邻居们》几个老舍先生短篇改的几幕。说实话,我竟然都喜欢了,黑李替兄弟白李去死的时候,因为整天盯着各种屏幕而干涩的眼睛竟然湿了一湿。

具体的剧情我是懒得在这里重复的,老舍先生的《赶集》在书店里摆着呢,自己寻去,或者买了票去天桥艺术中心看看话剧,我没空给你们在这里废话。改编的还是不错,虽然,我们看过原著的,很难会对改编成戏剧电影的小说全部满意,但是,至少保留了原汁原味神韵的这个话剧,我倒是越看越消失了开头就摆在心里的不自在。可以说甚是满意。更打心眼儿里头感谢关大爷赐予的参与一把高雅艺术的机会。

其实这所谓高雅其实就是把最俗的生活,提炼成永恒的段子。而永恒,那就是人们心里永远不变的一些善良,一些亲情和一些小小的坏毛病。所以我劝大家伙儿别装,像老舍先生这样的生活中得来的艺术,才是高雅。那些不知所云的看不懂的高雅,才是装!用鲁迅先生的口气说:那简直是一定的!

等全体六位都变成了穿着纸大褂,戴着圆礼帽的爷,走出来一起读老舍先生的《我的理想家庭》,不自在的心情就几乎消失得没有了一点儿点儿,不由自主地和着纸大褂们默颂了起来。老舍先生描述的理想家庭和那个小小院子的情景,听着,念着,回味着,才知道那就是日常的天堂,生活的真谛,心里除了舒服就是舒服!我似乎听到了大人们在院门口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看到了枣树的影子在瓦片上缓缓的爬行着,闻到了墙根儿下青苔潮乎乎的青涩味道。

至于开头儿,为什么说关大爷给我挖了个坑去跳呢,是因为老爷子一直痛恨我堕落到整天只在朋友圈里三言两语地胡说八道,几乎忘了啥叫写正经文字,就用这么个法子督促我上进一点儿。散戏第二天,就在微信里打上门来要观后感,吓得我几乎要屏蔽老爷子了,想想他们读书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底限,还是没敢下手。而老爷子过后再绝口不提此事,更是让我惴惴不安。今天去老爸家,爬上书柜翻出《赶集》原著匆匆温习了一遍,回家我就这么胡说八道乱写一气,交差了事儿。可离开看话剧《赶集》那个星期五,也是过去两个礼拜了,对不住啊!不是对不住关老爷子,是对不住自己尚未完全泯灭的那颗赤子之心。(对不住关老爷子,别打我。)

话剧《蒋公的面子》观后感


话剧《蒋公的面子》观后感

在阅读剧本前,我搜索了很多关于这部话剧的观后感,都说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两个小时的演出,掌声不断,笑声不断,我承认这部剧是成功无疑,但可以说看完这个剧本,我一点也没觉得好笑,相反,我觉得这是一部严肃的暗讽剧。与董健的观点相仿 无论这三位教授是拥护蒋还是反对蒋,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价值,那就是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他们并不把蒋介石请吃饭当做是皇帝的赐宴。即使是官方化的教授卞从周也没有这种倾向。 这部剧展现的是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和社会利益关系,题虽为关乎蒋委员长的面子,但更明确的说是书生意气和思想的自由。从董健的文中读到这么个例子在1950年代,南大生物系有一个教授,某个项目很有成就,正好毛泽东来南京接见知识分子,他就去了。回来之后,他激动地说我的手不能洗,你们赶快来握一握我的手,这是毛主席握过的手。虽说这于话剧本无太多关联,但却将内在的文人精神进行了对比。知识分子应该是不涉政治的,所谓政治中的英雄主义是不应该左右文人的荣辱观和价值取向,蒋委员的一顿饭不能打动知识分子的心,而主席的一握却赢得山呼万岁,如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知识分子对共和的倾慕以及对国民党痛恨的唾弃,我觉得是不恰当的。

夏小山就是这么个不涉政治,有魏晋风骨的知识分子。古有庄子鼓盆而歌,此有夏先生两碗牛肉面继而神色自若、行动如常再多的苦恨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稀松平常,为了一碗火腿烧豆腐不惜深入蒋宅,甚至应承了运书之托,时卞之争时充当和事佬,贪食之间又带有这种大隐隐于市的文人分度和气节,又兼顾友情。然而对待学术的事又锱铢必较,虽有学究古板之气但又恪守科研操守,绝交与复交的莽撞执拗,似乎是周伯通和洪七公的结合体。再论时任道,书是他的命,他可以为了书去摆脱夏小山,请卞从周吃饭,却不肯去蒋家吃年夜饭,亦是一股文人的无可奈何,书生的迂腐,在强势权力之下的诚惶诚恐,却不失自我的坚定立场。而卞从周,本就应该是个政治商人而不幸不入学界,于是造就了他此番尴尬的局面,值得肯定的是,他的政治皈依感是来自于满腔执着的热忱,亦是寄希望于通过强权使得学院能更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能斧正自己的地位,虽难掩企图之心,但还是正直的学者,与阿谀谄媚的政治汉奸不同。诚然,只有此般文人气节才是真正的学者应该拥有的,虽都不是完人,也各有缺陷,却也是这些使得人物的性格丰满,在逗乐的同时又带着深深的伤痛,正如徐中玉先生所说:中国知识分子物美、价廉、耐磨、爱国......

话剧《人赃俱获》观后感


话剧《人赃俱获》观后感

从周二首映前见面会结束后,盼星星盼月亮的盼到周六 ,终于可以去看人赃俱获了,满心欢喜。
当灯光再次变暗,影影绰绰的看到两个人影,凭着第六感,和对身型的判断:枫哥出场了[鼓掌]当一束追光亮起,打到二人身上,果然,第六感正确。
说实话,只在枫哥出场的瞬间花痴了一下,因为接下来完完全全的被剧情带走了!沉溺在剧情中,根本来不及花痴写给一个努力的boy和认真的团队人赃俱获观后感一出场 走路形态也好 神情也好 完完全全的是个小偷,是丹尼斯。根本联想不到琅琊榜中景睿的侠气。老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表演来说,我是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但门外汉有一句话想说:演的好棒!(就是这么简单粗暴[doge])丝毫不会串戏,也不会把生活中帅气逗比的他联想到写给一个努力的boy和认真的团队人赃俱获观后感
略略嘶哑的嗓音,一丝不苟的表演,一个大大的赞送上。记得多喝水,还有贴心妹子们送的润喉糖。明天还一场,加油!
为了戏剧的冲突,演员一次次的摔倒在舞台上真的是很拼很赞很敬业,也很让人心疼;看着汗水从哈尔,从丹尼斯脸上流下滴落,由心底的佩服和心疼。
掌声,鲜花,好评,是你们应该得到的。
演出结束后,小伙伴们默默拿出手幅,您冲着台下挥手,当时真的好开心。枫靡天下,熊宝相随,不是说说而已。
在这里,也要给您道个歉,给您送礼物的时候打断了您和别人的谈话,真是对不起。因为我怕您马上就走,而礼物给不到您。但无论什么原因,打断别人说话就是不礼貌的行为,我诚心的向您道歉,也向和您交谈的那位姐姐道歉写给一个努力的boy和认真的团队人赃俱获观后感
一个秘密乐园 一个迷你暖蛋 一张明信片,聊表心意而已。希望工作之余,可以闲时娱乐。工作再忙,也请千万照顾好身体。祝平安喜乐。
最后,正儿八经的结个尾:
谁能想到,救死扶伤的护士居然是个杀人犯;谁能想到,本应刚直不阿的探长竟收受贿赂。原来,在金钱利益面前,人性竟如此黑暗。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对现实里某些现象的讽刺吗? 三字经里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那后来呢?性相近习相远了吗?一时被利益遮挡的眼睛,何时才能睁开。
当爸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眼角闪着泪花,听着后边的争吵。那个场面,真的忘不了。
谢谢导演,每一位演员,每一位工作人员为我们带来的这场直击心灵的盛宴。

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晚上看了话剧《哥本哈根》 ,这是一部让人致敬的作品!
剧情如下:剧的表现形式是三个人死亡之后的亡灵展开的对话,亡灵分别是二战时期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和波尔的妻子玛格丽特。海森堡和波尔都是犹太人(波尔是一半的犹太血统),在当时的环境下,德国迫害犹太人,并且入侵和占领了很多国家,很多德国犹太科学家都逃到了美国,如爱因斯坦等。在1941年,德国侵占了丹麦,当时两位物理学家都被德国警察所监视,在德国负责核反应堆研究的海森堡仍然冒着危险来拜访丹麦的物理学家波尔,波尔是海森堡的老师、朋友、甚至如同父亲一样。三个亡灵是很多年后三人死亡以后的存在,他们在一起回忆到底1941年的见面都谈了些什么,和揭开了一些误会,当时的更具体的情况是这样:虽然是犹太人,但海森堡仍然负责了德国的核技术研究,当时美国和德国都在研制原子弹,海森堡意识到了制造原子弹的方法,但却没有去深究,他处在了矛盾中:作为一个科学家,是否应该努力研究出核武器,帮助自己的祖国德国进行战争毁灭其它国家?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拜访波尔,当时波尔实际上也在暗中帮助美国研制核武器。两人在哥本哈根见面以后,海森堡提出了自己的遗憾,但两人却因为各自的立场和当时的环境,并没有深谈下去,仅仅开了个头,海森堡又回了德国。后来波尔去了美国,帮助美国研制出了核武器。在二战后期,美国将原子弹用于了对日作战。总所周知,德国没有研制出核武器。在剧中,海森堡的亡灵说出了自己当时的策略:一方面继续负责德国的核反应堆事务,让核反应堆用于能源,一方面让核武器的研发处在只开花不结果,事实上是表面在为希特勒研制核武器,实际上是在拖延,而正因为如此,德国才并为研制出核武器。他当年去拜访波尔,也是希望波尔可以和美国的科学家们一道,在核武器的研究上有所把控,因为他的道德感告诉他,科学家不能完全成为了杀戮的工具。但因为1941年在哥本哈根二人的会面只是点到为止,而且也不能根本上左右美国开发核武器的步骤,所以后来美国制造出了核武器。

剧目的表现形式很新颖,话题也很深刻。作为科学家,海森堡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孤独:一方面是自己的祖国,研制核武器是帮助祖国杀戮外国,可不研制核武器,自己的人民就可能受到杀戮。另一方面是美国等同盟国正在研制核武器,其中还有自己的挚友加老师,所以不知为什么,海森堡就来拜访波尔,可应该说什么?各自有各自的阵营,所以也只能点到为止,还需要一步步的回忆和讨论,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才最终理清楚所有的误会。话剧还表达了人对自我探索的无知、对科技带来杀戮的反思,最终观众们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息,我们使劲拍手,对台上扮演德国科学家海森堡的演员深深致敬:我们感谢在历史的长河中,在那样最疯狂最辛苦的黑暗年代中,还有微弱的光亮,艰难地试图照耀这颗曾经快要爆裂、自以为是宇宙中心的星球。我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分析美国当年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必要性。当时美国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受到日本的拒绝,美国遂使用了原子弹,但事实上,当时日本已无能力反抗也无反抗意图,只是希望谈判能保存天皇,而继任罗斯福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却执意使用了原子弹,真正的目的还有其他意思:对日本带来战争的报复;对即将成为最大对手苏联的威慑;还有就是杜鲁门本身的性格特征!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几十万亡灵成了政治家功勋章上被拭去的污点,痕迹不再被显示和提起。风光的是赢家和明星,可或许很多时候这只是一个碎片。海森堡,曾经在是否帮助祖国发展核武器上面临着选择。事实上,祖国不等于政府,对祖国的爱和政府的爱不一定要划等号。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说:每个人都是全人类。在看《哥本哈根》时我想起了中国古代被秦国坑杀的四十万赵国战俘、想起了wen ge 时死于jia bian gou的人吃人的惨剧,我们有关系吗?
我们看到了外界,躲避着外界的危险,并随时准备反击或侵略,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国境边界,但或许我们应该梳理下我们的内在和彼此的联系。

头脑中出现一副画面:人如同石子,飞向了大海。石子都想激起最独特最大最持久的浪花,但无论是怎样的玫瑰绽放和浪花飞溅,都只是一瞬,既然如此,或许我们所能拥有的占有,最值得是专注于本身,绽放本身。

话剧《海鸥》观后感


话剧《海鸥》观后感

由清华同学会成立的上海缘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的第一部话剧《海鸥》,今天的演出非常成功,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微剧场近距离观看话剧。演员和观众的交流就像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息息相关一样,沉浸在剧中的观众连咳嗽都不敢发出声,生怕打扰了中间舞台上的演员。这部剧由九零后女生谌桔改编自契诃夫同名巨作《海鸥》,由两个年轻的男女演员丁宁,丁辉出演,他俩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这也是全球首次《海鸥》话剧只用两位演员的一次尝试。披上外套就是妈妈,脱下外套就是二十岁女孩,两位演员的表演十分到位,角色极其容易分辨,特别是女生的演技自然娴熟完全融入到角色里,超棒[强] 编剧把契诃夫深奥的原著改编成中国小镇发生的故事,贴近生活接地气,好看[赞]只是剧情结束前阿科的又一次自杀显得有点突兀,找时间得请教下唐老师[微笑] 整天在商场里搏杀的我们偶尔静下来看看文艺点的戏剧,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文学修养,更是一次身心的调整,再次感谢唐大姐和会长的引领。

话剧《清明》观后感


话剧《清明》观后感

这是一个话剧。校长的形象饰演得非常好,可以作为偶像去学习。他的气场可以学习,与人的见面礼也很好,胡适和校长见面见面礼非常漂亮,胡适在几米远的地方的时候就停下来喊人,然后别人应了之后在上来与人握手。非常地热情礼貌。
校长为人正直,所以最后什么把国立第三大学申请下来了,把自己的校长职位搞丢了,其实那个时代这样的人,这样的叫正直,这个时代已经找不到这样的人了,这样的人也做不到校长,因为他没把甲方的人服务好,人在社会上有很多甲方的人需要服饰,人还是要能够变通一点,不然社会上不好生存。
那时候的人的爱情非常简单,甚至校长的侄女愿意嫁给一个将死之人。可能日久生情吧。爱情是个神奇的东西,可能真的能让人不顾一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形容人每年都有变化。物是人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校长,你们怎么来了这也是打招呼的一种,但现实生活中不太常用。其实看话剧以及电影可以学到很多打招呼的话术,可以多关注关注。

话剧《怀疑》观后感


话剧《怀疑》观后感

这只是一个理工科专业毕业、沉浮于创业和商海中的人偶尔追求高雅看了一次话剧之后为了对得起朋友送的票而写的中学生作文式的观后感,你不能期待太多。而我,必须抱着“直觉才是最可靠的”,“粗粮才最健康”之类的想法,硬起头皮,不去想职业剧评人会怎么评价一个戏剧,才能使自己能坚持把这些写下来。要知道,距离我上次看话剧已经很久,大概一年多了吧,看的是《喜剧的忧伤》,这也是我会在剧后问那个问题的原因。

阿罗西斯修女演得最好。人物和演员几乎融为一体,天衣无缝。一位生活在当代的年轻的女性,拥有美好的生活、丰富的社交的女性,怎么能把一位50年前修道院里典型的虔诚而刻板的修女演得那么神似,气质那么贴合,对我来说真是个谜。

詹姆斯修女让人感觉是毫不费力的本色演出。如果不是剧后的交流,我甚至认为阿罗西斯修女也是本色演出——所以我说文小影演得最好。如果让观众感觉是“本色演出”,我觉得至少说明演得不落痕迹。

穆勒太太演得很流畅。我没看过剧本,如果没猜错的话,穆勒太太应该是位非裔美国人。她对整件事的态度最初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但是听到她的叙述之后才能了解到她那套实用主义哲学是使自己能够承受住生活的苦难的唯一方法。表演者的流畅表演甚至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蔡教授如果敢于与这位表达能力超强的表演者产生争执……我只能对蔡教授遥致祝福,深表同情。如果还有机会当面致以安慰的话,我会说:“从小就以口才着称的蔡教授啊,你也有今天!”

弗林神父的表演者在剧后交流中提到他对人物的四种设定。我根据全剧的表演做出的判断是,这次演出是按照第三种设定来演的——以前有,这次没有。当然,这个判断很主观,完全是个人感受。这个人物太复杂了,这种复杂性从剧中延伸到剧外,从五十年前延伸到十年前再延伸到现在。他被怀疑,试图挣脱怀疑,他几乎就是《怀疑》这出戏本身。我敢说,无论是谁,非“非职”也罢,着名演员也罢,这个人物的表演都会是个挑战。

我看过焦晃演的《钦差大臣》,北京人艺的《茶馆》、《蔡文姬》、《小井胡同》、《甲子园》、《窝头会馆》等,七八部吧。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怀疑》这样的剧目,让我感觉与当代对接起来了。这非常难得,尤其在这个“戏剧是自由的”只能作为目标的时代。坦率地说,像《甲子园》这种在最后来一番歌功颂德的剧,没的让人恶心。北京人艺要是有能耐应该给《茶馆》加个第四幕,都不用动太多脑子,前三部的套路都不用变,具体情节从《天注定》里面随便拿过来一段就可以。批判、反思、怀疑才应该是戏剧或者艺术的使命和天职(此处可以加一个“之一”)难道不是吗?歌功颂德算哪门子的艺术?!

扯远了。最后,我要对”非职”的成员们致以由衷的敬佩。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要说,“非职”成员们这种追求人生各种可能性的生活,是多麽值得过啊!

话剧离去观后感


话剧《离去》观后感

最近也许是人品大爆发,竟然一周看了两个话剧,朋友说我走文艺范,我总结自己外表粗鲁,内在草包,看话剧整个一个暴殄天物,话剧创作也需要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欣赏,就想伯牙遇子琪,我可不是自谦才这么说的,之前讲到的列兵们,没有朋友的提醒,都不知这是一出名剧,也不知道哪个国家创造的?问完问题,想到话剧中的名字,都是俄国人的名字。才知道自己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今天看完《离去》话剧后,还在想为什么中国,没有创作出这么好的话剧?被朋友又一语戳中了自己的短板,知识的匮乏。尤其是话剧的起源和历史。看来不懂还是少说话,这样还能装装,可惜小时候的老师告诉我不懂就问,养成了习惯,当今社会还是会装的有地位。
话剧《离去》观后感
话剧一开始就是给一位老话剧演员颁奖,像是终身成就奖之类的,舞台上另一个穿黑衣服的人,用一句名言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他的出现,让整个剧得老年痴呆的主角很好的,说出自己内心的独白。这也是整个系中最脑洞大开的地方,现代都市生活的我们都很少关注自己内心的自我,反而,剧中的老人,对自我的恋恋不舍,提示着我们珍惜眼前,多关注自己内心,发现真我,不要让生活改变自己。舞台上主演一人分饰两角,埃略特的真我与他相伴左右。真我则更接近心理学中的那个潜意识,成为埃略特内心的代言者,无奈得了阿斯海默证,这个躯壳忘记的越来多。真我同时还是剧中的叙述人,补叙剧情;或时而跳出剧情,对剧中的角色作出评价。这个多功能的真我成为结构全剧、推动剧情发展时序多样化,以及时空中自由变换的纽带。
像李尔王一样,埃略特也有三个女儿,一个整天忙于死板工作的大女儿,电视演员二女儿,还有一个抽烟酗酒的小女儿考狄利娅。剧中的考狄利娅出场最晚,台词最少,却是唯一继承了原作名字,并作为故事关键的角色。她出走流浪,归来后家里的房间已被占据,她还要与两个姐姐共同面对记忆减退、疯言疯语的父亲,姐姐们商量要将父亲送到养老院,考狄利娅却说我们应该享受现在这个父亲。
是的,她用了享受这个词,因为只有考狄利娅用她好奇的眼睛去观察父亲的生活,尝试进入他的处境、他的世界去理解他的改变。所以在剧的结尾,考狄利娅在这种独特的、宝贵的爱的方式中找到了责任,她与父亲一起成为了崭新的人,找到灵魂的居所。人生有很多无解的题,这个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不能指责谁,生活中有各种无奈,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谁也不能说谁的选择是对是错。没有真正的遇到选择的时候。你无法真正体会到,选择的难。

话剧《奥塞罗》观后感


广东话剧团演出的《奥塞罗》观后感

主线依据和揭示的是这样的客观矛盾:一方面,人必须相信自己的认识、判断,至少是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否则,就一事无成;另一方面,任何人的认识,无论怎样全面,总是受着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条件及自己的思想修养、经验等等因素的限制,总包含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然而,人的功利要求人必须行动,思想必须有所抉择。这样,一种认识、判断的正确性,对于已有的认识可以是确然的,但对于这种认识产生的客观条件来说,却是或然的。这个矛盾构成人们犯错误的客观基础。正因为这个基础是客观的,恩格斯才说:在革命中也向在战争中一样,在决定性的关头,不计成败的孤注一掷是十分必要的。历史上没有一次胜利的革命不证明这个原理的正确。
但是,在这个矛盾面前,人们并非是完全消极的。人们总是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更接近客观实际,总是尽可能地去发现自己的认识所具有及可能具有的片面性或局限性。因此,正确的抉择总是留有余地,至少应随时准备补救或改正自己的认识和行动的失误。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的性情、气质对其认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也总是力争使自己与这种客观矛盾协调起来:在感情上反对感情冲动,主张制怒、冷静,同时又主张果断,反对犹豫不决、错过时机。
此外,在自己对一个人所作出的判断上,也应对已有的认识留有余地,不要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一个人。无论自己对一个人的看法是多么全面,总是片面的。因为这种看法永远是一个片面,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系的产物。其中极为重要的是,应把不同人的利害、利益关系考虑进去,不要使自己为他人去做无谓的牺牲。

话剧《离去》观后感


话剧《离去》观后感
文/ 一笑

许久没有看话剧了,久的忘记了是哪年哪月的事了。昨天有幸得到一张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票,前往观看《离去》。
座次也很好,一楼2排。所以看得很清楚,听的也认真。
《离去》是【美】奈戈杰克逊剧作。主要内容讲一位演绎了一辈子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布莱恩荣耀一生,临老身患痴呆症。在自己的现实生活和饰演的角色中心灵的穿梭,与三个女儿的情感交集冲突。讲理想与现实,讲人性与人品,讲失去与接受。
是一种纠结,困顿,境界,也是自由。
纠结于忘却,失去。困顿于糊涂,无奈。境界于认识和接受。自由于面对后的从容。
是一台令人思索,又务实的,没有国界的,对人性人心能引起共鸣的佳作。

离去不是单指身体的离开,还会离开许多东西,离开曾经的获得,友情,亲情,荣耀,容颜,信心,能力以及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心灵的回归,如何回归本我。
当生命老了,慢慢离开了自己的掌控,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甚至会慢慢失去理智和行为能力的时候,生命如何存在下去?这是一个深邃严肃的话题,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许多人不愿意,或者是有意忽略老之将至的现实问题,一是忌讳,二是无奈,三是回避。这是个雷区。
每个人都必须经过这段雷区,只有敢于面对,心态平和的人,才能安然度过。

年轻时,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舞台的主角,可以随心所欲,呼风唤雨。为理想奋斗,为责任担当。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有充沛的精力去追求理想和愿望。
老了,当生命的活力渐渐弱化,头脑混沌的时候,靠什么?仿佛只能依靠责任,善良和真情的呵护了。此时正是考验鉴定亲情的人性人品的阶段,也是需要时代给予保障的时段。
衰老病魔是无法回避的。个人除了接受,别无它法。

怎么接受呢?接受不是躺在雷区边上等待。是需要自己去面对的。
不能苛求完美,不能过多渴求救赎。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才能真正安抚自己的心灵。以自己能够接受的心态去接受这段雷区。
雷区是可以跨越过去的。跨越以后的人生,就会从容豁达啦!
跨越靠什么?靠自己!
必须:
舍弃浮云名利得失
放下私念恩怨情仇
接受现实面对自己
忘记年龄自我目的
养成简洁规律豁达
自爱自理自乐自律
坚持爱真爱善爱美
坚信友爱和平真理
相信雨过天晴,相信冬去春来,相信花谢花会开。
相信人类的爱永远存在!明白有自私就会有博爱。信仰是人类的大爱!
借用印度诗人迦梨陀娑的说法:你走的再远也走不出我的心,就像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爱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一生的追求。
而你 ,就是真理,真理永在!

相信《话剧《静静的顿河》观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