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窗边小豆豆读书笔记

窗边小豆豆读书笔记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1200字。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特别编辑了“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1200字”,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1200字(一)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新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封面是粉红色的,那句"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的话,勾起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想起了小姨当年送我的那本没有版权、印制粗糙的"小豆豆".小豆豆的故事,早已模糊不清,我记住的是当年阅读的温馨和感动。如今重读这本书,更加感受到一份童真和不带世俗的纯净。也不知道现在热哈利?波特的孩是否还会为小豆豆那些小小不言的淘气动心,真正动心的倒是我们,少年时代的记忆只要有一扇窗口打开,就会像清新的空气一样扑面而来。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也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最最棒的是,他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

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的成长,了解孩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发点。

有人把《窗边的小豆豆》说成"成年人的童话",把它和时下流行的几米系列、麦兜麦唛系列混为一谈,并说什么"成人的童话很美好,成人的童话很无奈".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小豆豆并不是成人的童话,而是讲述成人的童年往事,我们这些成年人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属于自己的过去,而小孩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现在的童年。童年是人一生值得回味无穷的东西,它和童话一样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但童年绝不等同于童话,童年始终是真实的,而童话纯属杜撰。

这个叫小豆豆的女孩眼里所展现的童真世界是我们曾经忽略和淡忘的美好事物,这种忽略通常都是一生的,那些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东西,居然整整一生我们都没有想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以我们更应该去读这本书,弥补这种遗憾。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校名叫"巴学园",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是创造力和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

多年后,当我有了自己的孩时,那个时候看着他(她),我一定会回忆起这本书,想起小豆豆曾经给我带来的这份恒久的感动,还有对当今教育的思索。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1200字(二)

暑假的第一周,很认真的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

时常,她可爱的形象出现在脑中。特别是当孩子不听话时,当自己发觉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快没了耐心时,非常受用。

这是真实的故事,我佩服里面的小林先生在那个年代,他就有了今天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而且理念比现在的还要先进。重要的是,他不是为了伟大而为。其次是小豆豆的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会爱孩子,懂得保护孩子。如果小豆豆在别的母亲手中,那真的就成了窗边的孩子。这本书,让我记住了这样两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另外一个就是,小豆豆,她有旺盛好奇心,虽然个个孩子,都有,但恐怕数她旺盛。这当然得归功于她的母亲,好奇心强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她变的优秀更得益于小林先生。

一个普通的孩子,在巴学园变得不再普通。

他只不过是遵从了孩子的天性,顺理而教,因势利导。但这却是最难做到的。一个班里,有那么多孩子,个个都能顾及的到,还得个个因材施教,在现今的班级里,实现这种巴学园的状态,真是太难了。原因复杂,当然不是单个人所能导致的。我所探讨的是,怎样让我们班里的孩子,像在巴学园一样。

在书中,包围你的是孩子的天性,是众多的意想不到的小林的举措。我常被那些故事惊讶的结舌。比如:小林支持孩子们在学校裸泳;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创意取名;针对高桥君设计的不为人知秘密的运动会,也因此高桥君成人后没有因为自己残疾而自卑,反而成为了一所大公司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职位,这就是小林一手创造的奇迹。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之一;下午学生们的散步活动;暑假的露宿,真的让人永生难忘,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孩子,真的是吸足了精神的养分;他初次见小豆豆就听她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有谁能做到?让孩子们凌晨在校看电车是怎样运进学校的,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道破,他时常能忍住卖个官司,这也是一般人不能忍住的吧,把小事闹大,是小林最乐此不疲的;面对小豆豆买来的健康树皮,他认真的咬着,看到的是她的善良的心;让孩子们玩捉鬼的游戏,虽把孩子们吓得狼狈,却让孩子们再也不怕鬼了,一切做得都那么悄然无声不着痕迹;这些都是震撼我,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真实故事。

还有许多,可爱豆豆和她的可爱同学的故事,但那都是平常孩子的举动,只不过是没受到损害,更具巴学园的特色而已。我所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小林,他的一切行为都反常。他创设的音乐动律,我虽然没看懂,但孩子们却是极喜欢的,而且看得出,那是技能开发智力的活动;他抽空就给孩子们讲俳句,那么执着,虽然孩子们听得朦胧,但却能感受到它的美。

小林仿佛对孩子们的所有弱点都看透了,而且,还一一研制出相应的对策,所有的一切都消灭在了萌芽之中,他是多么有远见,多么智慧。

如果身边有个小豆豆,我会怎样做她的母亲,也可能做得与她母亲差不多,但转学的原因不让孩子知道,恐怕是做不到的。在我们传统的思想中,仿佛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缺点,以改进,知道自己的过错以防止犯同样的错。在小林和豆豆母亲的眼里,不是这样的。她们有的紧紧是理解孩子,站在他们一边说话。

当我面对自己学生犯错时,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是我看了小豆豆之后的追求。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书笔记《窗边的小豆豆》


读书笔记《窗边的小豆豆》

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窗边的小豆豆》。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在这里,小豆豆学会了热爱书本,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在这里,同样会体验到恐惧、无奈与忧伤,所有这一切,让小豆豆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而又单纯快乐的孩子,就象校长先生经常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远比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

童年意味着快乐,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应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孩子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毫无疑问,学校是培养和教化人的场所。惟其如此,学校应该对所有学生都肩负起责任,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这样,对个性极强,或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应采取独特的教育方法,这里书中的学校巴学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对于勒令退学的小豆豆,巴学园敞开了大门,不仅愉快地接纳了她,而且还给她和同伴足够的快乐。在巴学园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使小豆豆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待人,怎样做人。巴学园作为一所学校成功在于,当别的孩子说,这个学校是破学校时,孩子们一起喊:这是一所好学校。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小林先生的眼里,孩子们就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的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他的教育观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么幸运,我也是。

作为教师,面对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惭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读者,读完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的书包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500字:《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小豆豆的小女孩。前几篇都是写小豆豆在前一个学校的表现,可是天真可爱的小豆豆却在一年级被退了学,可是小豆豆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不是那里的学生了。

小豆豆的妈妈又找了一个学校,这个学校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她去学校要坐电车的,小豆豆来到检票口检票,她很希望售票员叔叔能把这张票留给她,可是叔叔说车票是车站的不能带走,小豆豆听了很是失望。

来到学校的小豆豆看到校长先生和蔼可亲的样子,她心里放松了很多,而且校长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三个多小时的话,这让小豆豆十分的惊讶,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长时间听她说话呀!这让小豆豆的妈妈也很好奇,心里轻松了好多。

学校的名字叫巴学园,教室都是一列列车厢做的,这让小豆豆很是兴奋,恨不得天天呆在学校里,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奇特的学校。小豆豆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好,在那里,参加了许多活动,运动会、茶话会一眨眼间小豆豆要升三年级了,从之前的不听话到现在的听话,一下子就进步了这么多,真有点不可思议了!

后面几篇我看完都有点为小豆豆伤心了,因为先是她的小狗洛基不见了,后来她的同学泰明死了,到了最后连她最喜欢的巴学园也没了

我也想和小豆豆一样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巴学园,很喜欢文中的小豆豆,她善良可爱,从不嘲笑别人,我也要和小豆豆一样做个快乐善良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


关于小豆豆的巴校园生活,那真是一次奇妙之旅!

很能理解小豆豆以前的班主任会因为小豆豆的一些“奇怪”的行为而辞退她,因为这是与平常的孩子不一样的表现,一般的孩子适应了接受与温顺,而缺乏质疑,探索的想法,或是有想法也不愿意表露出来。这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啊!联想到洛克的《大教学论》提议1到12岁的孩子应该尽情地玩,“浪费”时间,保留一块天然的,肥沃的土壤,待12岁后对孩子的智力等方面的开发就极具创造力和高效率了。果真是这样吗?现代中国的父母们忙着胎教,早教,像培养小天才一样带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这样激进的方法果真适合孩子吗?何不松松手,放养呢?

真是令人欣喜,小豆豆来到巴校园的第一天,校长小林宗仁给了她4个小时的诉说时间,管够。适合孩子天性的才是最好的吧。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学习娱乐天地吧!

进入电车学校,每个班级有着独特的排座方式——自己选择喜欢的座。上课方式也很特殊——老师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样利于老师观察每个孩子的特性,便于发掘每个人的特质。而那些未选择的课程呢?不能弃之不顾,于是老师以放学为期限,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样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可谓“全面而深刻”喽。

对于学生而言,营养是很重要的。大人应关注但不应过分。校长是以怎样的方式来规定呢?——“请把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给孩子们带来。”校长在成年人里能把必要的事情表达得如此简单扼要。另外,校长夫人也会在就餐时帮忙打汤等等。校长独创《饭前歌》,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就餐。这样就保证孩子有一个均衡的膳食营养啦。

第一堂课上老师会布置完全天的学习任务,促使孩子们抓紧时间完成。然后留足充分的额时间去实践。明媚的春日里,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去田野里散步,老师根据学生们看到的和想到的及时教育孩子们生物知识,历史知识等等,在自由游戏中给孩子们灌输了优秀的知识。

孩子们始终学习自己喜欢的功课,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都会集中注意力,成为了“具有巴学园风格的学生”。

电车学校的电车是怎么来的?恰逢学校即将迎来又一辆电车,校长请学生们带上帐篷还可以邀请家长在学校住下,以便在早上目睹大车运来点车厢和组装的过程。怎么练学生的胆量?学生爬树那是允许的,老师还会组织同学们玩“捉鬼”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树立正确的鬼神观和培养自己的胆量。天气正好,校长领着孩子们去做温泉旅行。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修养。粮食从何而来?不如参加实践。校园来了以为特殊老师——农民伯伯,他给孩子们讲谷物的种植,带领着孩子们在农田里学习怎么种田。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正值二战期间,幸运的是小豆豆和她的伙伴们还能安定地成长。

男孩女孩偶尔会闹别扭,双方都不示弱,气呼呼的。这时校长教育男孩子“对女孩要尊重”,颇有绅士风格,这与校长接收了西方教育有关。孩子们犯了错,就一通批评啊?那可不行,这样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还会增加孩子与大人的隔阂。校长都会听学生的申辩,即使是文过饰非也会听下去。回顾小豆豆刚来学校时校长细心聆听了4个小时便可见一斑。

小豆豆在轻松愉悦中完成了一年级。“而新学期里每一个必然会充满新奇和欢乐的日子正在等着已经开始二年级的小豆豆。”“那背在脊背上的书包结成了朋友。”多么美的描写!

进入三年级的小豆豆在这一年的成长太多。校园歌的出现让小豆豆和她的伙伴们树立了集体主义的荣誉感。师生共同营造了一种不管年龄大小都能互相理解的帮助的校园文化。小豆豆在遇上了卖“健康树皮”的江湖骗子,校长没有直面提出来而是让豆豆自己去认知。后来,班上来了留美归来的宫崎同学,他跟同学们分享了很多新奇的见闻。书中这样写道:“战争中,日本和美国是敌人,而在校园里是朋友”多让人动容!

后来,小豆豆喜欢的泰明同学去世了,小豆豆第一次参加了葬礼,然而她不知道今后还有多少苦难等着她。小良要出征了,朋友们为他举办了茶话会,掩不住的悲伤。突然有一天,巴学园燃烧了!小豆豆和父母开始了转移的艰苦路程。“火车在黑夜中载着忧心忡忡的人们,嘶叫着,奔驰着。”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世上美好的事物毁掉”。开头和结局的两重天,欢乐与悲痛鲜明对比,要珍惜的是小豆豆在把校园的幸福成长生活,要反思的是战争为这一祥和的生活带来的致命一击。要知道,这和平的年代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要珍惜这,爱好和平。

《窗边的小豆豆》亲子读书笔记


《窗边的小豆豆》亲子读书笔记

莒县一小五年级三班 王惠章的家长

在这个暑假,我和女儿一起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一开始,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里,是一个调皮,不讨老师、同学们喜欢的孩子。小豆豆上课的时候,把书桌的盖子开来关去,还在教室的窗前和宣传艺人、燕子大声说话……画画的时候把东西画出绘图纸,画到课桌上。曾经有好多次,老师把小豆豆的妈妈叫到学校去谈话,催着她们马上换一所学校。我和女儿都认为小豆豆真是太调皮了,真是一个叫人头疼的孩子!

小豆豆第一天来到巴学园,见到校长先生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他。因为小林先生非常和蔼可亲、理解孩子。那一天,他足足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样子,尽管小豆豆说话的方式有些乱七八糟的。

来到这个学校以后,小豆豆是在电车教室里上课的。上课的时候不用老师教,学生们喜欢作文的写作文,喜欢数学的做算术题,喜欢科学的孩子把烧杯点的“咕嘟咕嘟”冒泡。反正学生们想怎么学,就怎么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请教老师,老师就过去把学生们教会。但是,爸爸和我觉得,如果只学自己喜欢的科目,不喜欢的就不学了,那也是不行的。

巴学园的暑假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在暑假期间,学校里组织了许多活动,比如游泳、露营、冒险等。所以暑假里,小豆豆过得非常开心。

故事的最后,巴学园被战争毁灭了。校长先生、小豆豆、巴学园的孩子们一定很憎恨战争。小豆豆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调皮的孩子了,长大后的她曾经当过《奈良的早晨》的主持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不少贡献。

读完这本书后,我和女儿都觉得这本书写的很不错。希望有更多人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精选)


【第1篇】

小林校长煞费苦心,在巴学园的午饭上大做文章,先是检查“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让所有孩子得到全面营养;接着齐唱《饭前歌》,“好好嚼啊……”,使孩子们心情愉快地慢慢吃;后来,饭前又增加了说话时间,每天由一个人到同学们围成的圆圈中间“说说话”,以此来训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达到所有孩子能够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地表达出自己想法的目的。

当然,午饭时间的“说说话”和课间休息时三五个一块儿聊天的时候不一样,这是站在全校五十名同学的正中间说话,既需要勇气,又很有难度。

就这样,有一天,轮到一个男孩子,可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想说,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说的。小林校长没有认为他是故意找别扭,或者存心找麻烦,而是走到男孩子跟前,亲切地笑着让他编一个,并且提示他从早晨起床一直到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当男孩说了一声“哎”时,小林校长即刻送去鼓励的话语,经过循循善诱,男孩子又说了好几句话。小林校长和孩子们都使劲地、热烈地鼓掌,小男孩也一起鼓起掌来,礼堂里一片鼓掌的声音。这次鼓掌的经历,即使小男孩长大成人后,也一定不会忘记!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时刻都渴望着听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掌声。在掌声中长大的孩子,对生活充满自信,敢于面对人生的失败和挫折,勇于挑战自我和极限,心中充满智慧和阳光。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孩子,时刻怀着自卑心理,做事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敢面对困难和生活,心中总有那挥之不去的阴影。

孩子需要掌声,大人有时比孩子还渴望掌声呢?比如我的老婆,当然这得从她的强项做饭说起。孩子正在长身体的阶段,为了加强孩子的营养,老婆总是想着法儿做饭,隔三差五地变花样,曾经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蒸饺、蒸菜、点心等等,我也跟着沾了不少光。沾光归沾光,还是要夸奖几句的,于是我也变着花样夸奖,或报以热烈的掌声,或竖起高高的大拇指,或在美食没有送到嘴边就大呼真香!老婆听到我的赞叹,往往娇嗔地怪道,“只会说你的嘴!”然后又热心地“赶快趁热尝尝”,当我们爷俩美滋滋地享用老婆的劳动成果时,老婆的脸上会漾出满足的微笑。

上周,老婆又为我们包饺子,儿子一看包饺子,也跃跃欲试,要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于是洗好稚嫩的小手,在老婆的指导下,拿起小杆杖杆饺子皮,还别说,有模有样地,杆的又快又好,连我也自愧不如,那就赶快送上鼓励的掌声。结果儿子越干越有劲,杆完皮儿还要学着包饺子,虽说包的模样丑了点儿,却也难能可贵。看不出来,儿子在做饭上也有天赋呀!或许是继承了他妈妈做饭方面的优秀基因,也有可能是我鼓励的掌声增强了儿子自信心的缘故吧!

【第2篇】

根据我们班语文老师的好书推荐目录,我跟妈妈到大众书局挑选了几本优秀的少年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这本书,读了几页,便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

我喜欢这个活泼开朗、天真可爱、充满童趣的小女孩,我羡慕她如此轻松的成长环境,有宽厚仁慈的母亲,有包容博爱的校长,有尊重个性的老师……,而且没有不能承受之小升初、中考、高考压力,多好的生活!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阿姨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经历,小豆豆是一个活泼淘气、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在普通学校的教育体制下,天然释放的个性遇到了全盘否定,她由于不守纪律被老师罚站,甚至退学。幸运的是,她有温柔慈祥的母亲,妈妈为保护她的自信心不告诉她退学的原因,并且帮她找一个更适合她学习的学校---巴学园。在那里,她遇到了此生最重要的人,一位伟大的校长小林先生。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有着不同寻常的教育理念,他把巴学园打造成一个孩子们理想的乐园,孩子们被耐心的对待,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学习生活热情被引燃……,我想,这才是真正快乐的童年吧!

反观我们自己,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吗?个性得到尊重了吗?家长们总是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这种畸形的观念下,我们承受不能承受之轻,不顾成长规律拼命往前奔跑,生怕落后,并影响到看起来那么虚幻的未来。从小开始,各门功课压在我们弱小的肩膀上,除了学校的功课还有课外的奥数、奥语、英语等培训,还有琴棋书画等兴趣课。

我们没有时间亲近大自然,聆听自然中最美妙的声音。即时周末偶尔抽出时间出去,也少有那份闲情逸致,鲜有我们应有的童趣童心。我们耳边总是响起妈妈的催促:“快点、快点、赶快学习”;总是响起老师的叮嘱:“认真学习,不要调皮”;响起校长广播里的声音:“我们这学期又有x人获得x竞赛一等奖”。这些全是无形的石头,沉重的塞满了我们的内心,我们由此焦躁不安,担心不已,为什么我们生活得这么累?

“每个人出世的时候,都有优秀的品质。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让他们发扬广大,把孩子按个性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小豆豆的小林校长说。是啊,如果想要我们都变成千篇一律的人,就请大人们制作《人工智能》中的机器人小孩代替我们吧,他们保证听话,学习认真,不给你们惹麻烦。

愿我们都能成为“窗边的小豆豆”,幸运地遇到能理解我们、包容我们、引导我们的好家长好老师好校长。

喜欢《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12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窗边小豆豆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