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激荡三十年有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读激荡三十年有感【一】
《激荡三十年》是按年编写的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史。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分明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然而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仿佛无比遥远。《激荡三十年》仿佛给我开辟了一条时光隧道,虽然无法亲历那个年代,但是通过另一种方式触及了离我们感觉遥远而实际最近的中国经济改革史,仍旧感同身受。细细琢磨着1978xxxx年中每一个充斥着原罪的商业故事,不知不觉的被时代气息深深地感染与震撼。
以一个后之来者的身份来回顾历史,总是会不自觉地那现在的情况与过去相比。当年改革伊始的做法,轰动一时的争论,震惊全国的案件等,大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沦为了历史的滑稽戏,这就是时代的距离吧!身处那个时代的人永远不可能比后者更清楚更洒脱地看待那个时代。然而,这种洒脱可能只有作为旁观者的后人才具有的。当局者都有着最现世的利益冲突,怎么能如后来者那样轻易释怀。而后人也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当局者们所创造的传奇,只能惊叹于时代。
虽然作者力图以客观的史家理性客观的角度,但是它所记述的每一个故事或让人血脉贲张,热血沸腾,或让人惋惜心痛,唏嘘不已,或让人肃然起敬,或让人激动愤怒,你很难一直保持着非常平静的心情去阅读。或许它更像是一本小说。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能令任何有梦想的人心潮澎湃的三十年故事,中间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是展示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具有典型性个体的成功、失败以及许多难以言尽的委屈、痛苦。这本小说中,主人公之数远不止一百单八个,多到难以一一列举,但是他们都可以冠以企业家的名字2024。他们靠着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勤劳和聪慧在1978xxxx年摸着石头过河的社会转型期谱写了当代中国可歌可泣的企业史。
他们总是承担着改革的政策风险,总是原有体制的突破者也是违规者,常常被迫游离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原始资本积累中不可避免的拥有着血腥和铜臭味道,因此获有原罪。虽然少数人顽强的度过艰险修成了正果如今依旧被鲜花簇拥,但是更多人却被无情的被时代碾压过去,或被人遗忘,或坐进了牢房,甚至成为了悲情的时代祭品。然而在今天看来,他们毫无疑问的是那个时代的骄子。不同的人生轨迹背后折射的却是相同的时代烙印见证经历了激荡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所有的兴衰荣辱世事变迁,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
许多功成名就至今日的改革成功者,曾经也走过荆棘路。当年的王石同样身无分文过,在深圳街头时的迷茫和毫无方向与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丝毫差别。然而他却主动地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倒卖起玉米,在摸着石头的过程中渐渐找到方向。当年的柳传志在中科院中不过是一个专业不精的工程师,但是他所拥有那个年代人少有的经营热情与智慧致使他脱颖而出。当年的许多人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青年人,那些衣着光鲜的熟悉面孔也曾同样面对时代的困惑而苦于自我救赎。然而他们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找到了一般人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时代切入点。
而那些一度成功,几番挣扎,最后被历史遗忘的改革失败者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悲情英雄的感觉,让人惋惜无比。李经纬将健力宝从三水县的一个只拥有几口米酒缸的作坊工厂,发展成为了一个在中国能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国企饮料巨头。而后来整个国退民进产权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环境客观造就了政府企业间产权分置时的互不信任,使他与他的健力宝却深陷产权泥潭,作为产权改革的实践者,作为政商博弈的参与者,李经纬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在今天看来仿佛命中注定。
最后他一病不起,而他的健力宝也消逝在时代中。与他同样悲情的领导者还有褚时健。褚时健抓住烟草行业发展的机遇,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让玉溪卷烟厂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烟草大王,但是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还有其贪欲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职业生命。类似他们的悲情英雄还有好多,虽然有许多人都为他们抱不平,叹他们生不逢时,讽制度的僵化,但是我总觉得他们的失败这与他们这一代企业家身上的草根性有着极大的关系。
他们的成功大多都是当时他们所做出的几个具有时代突破性与相对偶然的正确决策与自身企业特殊的身份与地位所造就的。如果他们没有身处特殊的位置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民营经营者,取得成功完全是不现实的。如果他们能不断的提升自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不停地运用自己的那三板斧,悲情可能不会上演。假如他们具有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自身素质与真正科学的管理方法,结果肯定会非常不一样。然而这样要求那个时代的人明显是不现实的,身处时代之中的人想要超越时代太过困难,这不过这只是我这个后者的意淫而已。
这本书中提到的许多故事都是我们高中时极好的论据,而当时对这些事情的评判几乎只是简单的为了单一的论点而简单的贴上符合主题的标签。一件现实的事情没有简单的好与坏,很难用一个或两个简单的方面解释清楚。全面客观是探求事物真相的基础。
30年诞生了太多人物,人们对他们的定义各有不同。我十分赞同这本书前言引用《唐璜》的一句话对他们的定义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因为,我觉得他们是成功的时代探路者。
虽然在现在看来,他们的成功源于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他们的成功相对容易,但是取得成功始终是困难的,需要我们走在时代最前沿,甚至超前于时代。现在的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空白,仍然是个处处存在着机遇的时代。也许过了多年之后,我们在看待如今的时代,正如我们看待过去的年代一样,感叹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好时代!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从1978年至如今的30多年是中国最精彩的华章。从改革开放初江浙人民冒极大风险发展贸易,到80年代中后期的全民皆倒,再到南方讲话后爆发的全民下海的热潮全体国民及政府的求富渴望,对贫穷现状的坚决告别和现代化的强烈追求成为了所有人的价值追求,而这也是中国改革发展中最重要的动力。从一开始中国的改革就是一个被自下而上的力量和需求推动的过程,只不过一直以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的方式呈现的。
中国这场改革运动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特性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不争论特征。由于中国特有的复杂社会情况,中国的改革的走向非常像是社会学的Gartner光环曲线。每当某一重大改革被激烈争辩和强行推进的时候,往往成效甚微、陷于流产,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和舆论的紊乱,而当所有的争论这都已经精疲力竭的时候,改革却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刻取得突破。其严谨且极优的途径选择往往小于人们之前的猜想。可能这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吧!
改革开放的种种成就是政治家智慧与企业家智慧交织的结果。然而过去经济还是由政府主导的,普通的人们在其中取得的种种成就,抓住的种种机遇都是由政府政策造就的,有的甚至可以称作政治变革的副产品。民营的企业在政策面前更像是一叶扁舟,那一把握下一刻自己的命运。在未来,还是期待一个更完善的制度,一个系统更稳定的社会。中国经济,至少在企业方面,应该有更多无关政治的商业智慧而创造。不过把握政府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潮流仍然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潮流、时代面前,人永远是渺小的。
今天中国的虽然有点虚浮,但是你不能否认它的强盛,与1978年时落后而穷困的中国已经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从1949年开始中国没有走上发展的最优道路,但是如今的中国未必与所谓的最优道路差多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相似的,虽然这个过程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相互独立的逐步进行,渐进的路径与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肯定会在一个时间点上汇成一股河流。
读激荡三十年有感【二】
《激荡三十年》是按年编写的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史。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分明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然而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仿佛无比遥远。《激荡三十年》仿佛给我开辟了一条时光隧道,虽然无法亲历那个年代,但是通过另一种方式触及了离我们感觉遥远而实际最近的中国经济改革史,仍旧感同身受。细细琢磨着1978xxxx年中每一个充斥着原罪的商业故事,不知不觉的被时代气息深深地感染与震撼。
在吴晓波笔下所有的改革风云人物中,健力宝的李经纬赢得我深深的同情。这个悲情的南方汉子失败后仰天含泪不发一语的照片很长时间里萦绕在我的脑海。作为政商博弈的参与者,李经纬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已成必然,但作为产权改革的实践者,李经纬的失败必将载入中国改革史。
在当年那一轮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中,李经纬的以身试法某种意义彰显了资本在政治搅局中的脆弱,而整个产权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环境客观造就了政府企业间产权分置时的互不信任,宁与外客,不与家人的策略使之倒下的不止是一个李经纬,正如吴晓波在最后略带戏谑的写到地方政府表现出的易于轻信和不善博弈的稚嫩,让我们看到中国公司改革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了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耐人寻味的八字2024箴言背后难以言尽的苦处。
改革开放的种种成就是政治家智慧与企业家智慧交织的结果。然而过去经济还是由政府主导的,普通的人们在其中取得的种种成就,抓住的种种机遇都是由政府政策造就的,有的甚至可以称作政治变革的副产品。民营的企业在政策面前更像是一叶扁舟,那一把握下一刻自己的命运。在未来,还是期待一个更完善的制度,一个系统更稳定的社会。中国经济,至少在企业方面,应该有更多无关政治的商业智慧而创造。不过把握政府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潮流仍然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潮流、时代面前,人永远是渺小的。
今天中国的虽然有点虚浮,但是你不能否认它的强盛,与1978年时落后而穷困的中国已经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从1949年开始中国没有走上发展的最优道路,但是如今的中国未必与所谓的最优道路差多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相似的,虽然这个过程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相互独立的逐步进行,渐进的路径与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肯定会在一个时间点上汇成一股河流。
读激荡三十年有感【三】
这段时间里,我沉浸在这本《激荡三十年》中久久不能自拔。作者吴晓波先生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透过民间观察的角度,用真实和激情相交融的优美文字2024,整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史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客观、全面、细致、生动地再现了几代企业家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与迷惘、喜悦与伤痛、成功与没落、经验与教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借用这样一句颇为矛盾的话语可能的确反映了1978到xxxx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
作者按照编年的体例介绍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每年出现的重要事件或现象,并归纳出这些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并在每年都附上一个典型的案例介绍,如广为人知的禹作敏倒台、健力宝的沉寂等。可以说颇有当代中国经济资治通鉴的感觉。作者以尖锐的视角帮我们概括了中国这三十年这样一个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早期、初期,在国家呵护和政策扶植下一批国营企业拔地而起,茁壮成长,但当时代渐渐步入改革开放成长期后,国家开始放手这些溺爱的孩子时,他们开始掉队了,他们原有的市场开始不断遭到自主能力更强的民营企业和私有企业的猛烈蚕食,有些国企甚至砰然倒下。
这10多年间,国营企业、私有企业、以及股份制公司的兴衰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有强烈的政府和民营资本博弈的色彩,改革之前,政府掌握了基本上所有的经济资源,而改革便是让民营资本一步步向国有经济领域发起进攻,这其中有成功,有失败,有挣扎,于是便有了书中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中国企业的三十年历程,有多少激动人心的辉煌,就有多少令人揪心的陨落。过去我们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现在我们发现,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一时风光无限,不久就销声匿迹。即便是一些巨型企业,也难以幸免地经历了从神话到噩梦的轮回,泰坦尼克现象此起彼伏。
究其原因:正是在这个激情年代中,中国企业界和企业家形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思维,涌动在激情之中的那股不可遏制的投资和扩张冲动,上演了一出令世界瞩目的中国企业崛起大戏,可也正是这种过度泛滥的激情把中国的市场推向了新的无序和盲动,使如今的中国市场呈现出非线性的迷乱态势。更要时刻警觉的是,一旦我们因盲目自信、自我膨胀、急功近利而丧失理性,就有可能撞上那足以令船毁人亡的冰山一角。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懂得了两个道理,时势造企业,识时务者为俊企业。在中国特定的国情背景下,事业要有所成就,一定要及时关注中央的政策走向,把握历史的风向,因为根据丛林法则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只有能够不断适应政策及时代变化的企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长盛不衰。企业这样,人亦如此!
读罢《激荡三十年》,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词《临江仙》中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在历史的长河只能算是很短的一段,但由于处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却显得尤为不平凡。
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人随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勉、奋斗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大写英雄的历史。
作者的写作目的绝不是简单地为这段高歌猛进同时又充满曲折的30年商业史歌功颂德,恰恰相反,他正是要用饱醮激情的笔触,在事实和理性的层面上抽丝剥茧,为我们揭示一个空前复杂而大半面目未清的时代。同时也告诫我们,在进入改革发展事业的深水区,更要摒弃早已泛滥的激情和自我崇拜的热焰,以一种更理性的思想状态,更良好的职业操守、更奋发的拼搏精神,努力走向希望的春天,真正成就企业的不朽。
读后感范文|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作文|四大名著读后感|中外名著读后感
坚守
——读《暗访十年》有感
刚开始以为是本小说,是本不错的消遣读物。可是读着读着,我却不知不觉中的认为这是本纪实文学,让我产生了作者所写的都是真实的故事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个人的错觉,不过我认为《暗访十年》是本难得的好书。"好饭不能一个人吃,好书不能一个人读",我已经读完了,闹书荒的朋友不妨看一看。
《暗访十年》主要讲述了体制内生活的"我"因为父亲生病欠下巨债,辞职下岗来到南方大城市深入乞丐帮、血奴、盗猎、等一系列的暗访活动。由于作者是用第一视角记录书写的,给人的真实感极强,时常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我想这也是这部书的热销的原因吧。 作者的笔名是李幺傻,就像在书中的主角的表现的一样,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子"——毫无畏惧的一直在奔跑,一直冲在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候知道很危险还是选择千方百计地进入内部,了解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段。多次面临生死困境,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勇敢的把骗局揭漏出来,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事实的真相,防止人们再次上当受骗。 书中描写的世界有时会让我产生不和作者同在一个国家的错觉——好像我一直在阳光下行走第一次看到了阳光照不到阴暗面。我从来都不知道人性的堕落可以多么的没有下限,为了钱财可以做出种种不堪的举动、甘当社会的寄生虫(血奴,前几天也就是2016年4月份的时候央视新闻里也提过这个事情,而作者写书出版是在2010年)、连伟大的母爱也可以出售(代孕)、医托——著名的百度毒的始作俑者莆田系。我看这本书时常常掩卷深思,有时候直接读不下去、有时读的心痛不已——人怎么可以这样。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本书,一扇窗户,通过不同的视角看看世界,挺好。
书中最让我动容的一个故事是:"我们家的对门就住着一个窃贼,这个窃贼有着长达十年的偷窃史,他们有组织,大概有五六个人,那些年里,他们春节过后就出门了,一路西向,一路偷窃,而到十冬腊月就回家过年。后来,年龄大了,这些窃贼就回家盖房,娶妻生子,把自己打扮成了良民。据说,这个窃贼有二十万元存款,这是窃贼的母亲和村人骂仗时说漏嘴的,她笑话村里人都是穷光蛋。那时候弟弟很小,看到对面新盖的门楼,就抱怨父亲说:"人家房子盖那么高,那么有钱,咱家为什么就没钱?"父亲没好气地训斥弟弟:"人怎么能和贼比?他们家钱再多也是偷的,咱们家再没钱,是劳动得来的。"每年春节的中午,那伙当初的窃贼就在对门聚集,一人骑一辆摩托车,在门楼下大呼小叫,猜拳行令。每当这个时候,父亲就把大门关上,不让弟弟看,他教训弟弟说:"贼娃子再有钱,也甭眼羡,那钱不干净。他们在这里肥吃海喝,丢钱的人在家里哭哩。"有一年,我回家过年,临近黄昏,警车从远处驶来,警笛大作,这伙正喝酒的贼娃子惊慌失措,翻过后墙,像被鞭子追赶的猪群一样,一路狂奔进山中。父亲站在门口,告诉弟弟说:"看啊,这就是贼娃子的下场。钱再多,心里不踏实,要那么多钱有啥用?"是啊"钱再多,心理不踏实,要那么多钱有啥用?"朴素的语言颠簸不破的真理。我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自甘堕落。就像新闻里爆出来的贪官一样,仓库里藏了多少多少钱,平时生活只吃一碗面,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岂不是白白得当了钱财的看门狗。我们平时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太多太多,就像很多人天天在淘宝上买东西,觉着挺便宜挺好。可为什么却常常扬言再买要"剁手"呢,东西是便宜可是很多都不需要!买回来就扔到仓库了——用不着。
书中的主角一直很贫穷,可是却一直不取不义之财。例如主角曾经深入到黑道团伙的里面,在里面的日子非常舒服,主角取得了"老大"的信任只要继续呆在那里,做一些类似于"文秘"的工作,就可能会有一栋豪宅一辆豪车。可是主角在了解完黑道团伙的犯罪手段后却毫不犹豫的离开了。黑道的生活让我这个喜欢《古惑仔》的无知少年欣喜异常,"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论称分金银"的快意生活,可是这种生活确实短暂的、不真实的,就像《水浒传》中的宋江一样满口仁义道德干的却是杀人放火的勾当。主角毅然决然的离开了黑帮,继续做一名穷困潦倒但是快乐的记者。就像作者最后的结尾一样:"我后来也离开了洪哥,我宁肯继续做一名奔波劳累的流浪记者,也不愿意在县城里过富裕而贫乏的日子。如果我继续留在洪哥身边,我可能也会有豪车别墅。现在,洪哥手下的公司多达几十家,奔驰宝马多达几十辆。但是,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的生活是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一份安静的心绪,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书写自己喜爱的文字,就像现在这样。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比金钱重要得多,也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那就是理想和信念。尽管在这个时代,谈论理想和信念有些奢侈,然而,我愿意做理想和信念最后的坚守者。"
全书有多处类似的朴素的道理,可见作者一直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理想主义者的乐观精神并且一直在为着自己理想不屈不挠的为奋斗着,以及见证了最黑的黑暗依旧相信美好。正是这种不屈不饶的乐观的理想主义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也是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也是我想和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最后我想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不单靠面包活着》的书名来结尾——活着,不仅仅需要"面包"还要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且要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配电运检四班 吕彬彬)
读《留德十年》有感
《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回忆录中重要的一段,是季老从1988年到1991年写作的,时年80岁高龄,这样的年纪去回忆自己的过去,应该是有难度的,好在季老有写日记的习惯,翻开日记犹如回到从前,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的记录,就容易把回忆的碎片连贯起来,形成今日之感受了。看来写日记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你垂垂老矣,喜欢回忆的时候,总算有点依据,如果再有些码字的能力,也许就能写一本回忆录了。
每次读季老的文章,感觉就像在宽阔的湖畔公路开车一样,无比顺畅而又风景旖旎,湖面微波荡漾,两岸风景秀丽,心情也格外的安静舒畅。这本书也不例外,但也有所不同。回忆录都有一个共同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还有"忆苦思甜"等等,这些话无不说明一个道理,回忆总是带有苦涩和伤感的。既有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嗟叹,又有思念亲人故友的伤感。罗素曾说过人生的幸福正是来源于生活的缺失,也许正是有了这么多的悲欢离合,才有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吧!
留德十年实际上是从1935年到1946年的11年时间,24岁离家35岁还,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了他乡异国,说哥廷根是季老的第二故乡一点都不过分,人生有这样的际遇既是一件幸事,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十年的德国生涯,一定让季老对德意志这个民族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和理解,二战时的德国到底是啥样的?我想通过这本书都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虽然是回忆录,但并不是完全按时间顺序来一一叙述,而是用相对独立的文章构成,在我看来有点杂文的感觉,反而更容易读下去,季老的写作已无需拘泥于形式,随意行文皆成文章,叙事达意炉火纯青,这就使本书无论从那一页看进去,都能顺利的阅读下去,而丝毫不会有衔接不上的感觉。
在这里,我想通过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本书,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喜欢季羡林的朋友们一点提示。
首先是本书是有序有尾的。《楔子》为序,《余音袅袅》为尾。读序可以了解本书的由来,读尾能够体会季老完成本书后的感慨,既是书的一个起始,也代表了感情的圆满完整,人生的有始有终。
虽然是"留德十年",但大体也可分为三个部分记述。
一是出国和回国的经历;
二是在德国的学业和遇到的人;
三是二战给德国自身带来的巨大创伤;
说到出国,现在看来非常简单,办个护照基本就能成行,但在1935年的中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出国留学。季老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回老家中学教书,本来可能要吃一辈子"粉笔末",却突然获得了一个到德国交换留学的机会,人生就是这样,下一个惊喜可能就在眼前,但对季老来说,既是惊喜又是烦恼,家有老亲、少妻、幼子,更加囊中羞涩,最后终得家人支持和朋友相助,艰难成行。
1935年西伯利亚铁路和火车
当时去德国只有一条路可走,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在国内还要路经"满洲国",然后进入苏联,途经波兰最后抵达柏林。这个铁路线不知道现在还是否存在,即便是有,恐怕也没有季老描写的那些场景了。
出国路上的描写,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满洲国"的特务,哈尔滨白俄人开的地下小饭店,驾着高头大马车的白俄男孩,干着划船营生的白俄盲童,还有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莫斯科的傲慢和做作,波兰的文明和礼貌,还有美丽的女孩wala,萍水相逢又转瞬永别。
回国就更麻烦了。季老本来只有2年的学业,但毕业后二战爆发了,德国和日本是轴心国,只承认"汪伪政府",南京驻德办事处已经撤出了德国,季老回国无门,只好去德国政府宣布自己是"无国家人士",申请在德国避难,期间刚好又有了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只好留了下来,没想到一留就是十年。
二战结束后,终于可以回国了,"十年两茫茫,家书抵亿金",家书一封都没有收到,季老归心似箭。但回国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季老从1945年10月6日离开哥廷根,到1946年5月19日到达上海,历时近8个月的时间,足见路途之艰难。
回国的路线大致如下,从哥廷根到瑞士,从瑞士到法国,从法国到越南,从越南到香港,从香港到上海。这么长的回国之路,当然也有了更加丰富的见闻。
我印象最深的一是与国民党驻各国领事馆的周旋,一群吃硬不吃软的贪吏,好好的协商不行,只要往办公桌上一坐,就立刻好办了,这样的政府官员,这样的党,不亡才怪。
二是季老对途经几个国家民族特点的描述,德国人老实憨厚,和他们打交道不用留什么心眼;英国人严肃保守,即便是大热天去餐厅吃饭也要穿上燕尾服;法国人热情自由,好像把心放在手上托着,随时准备交给别人。欧洲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读完这本书就更加朝思暮想了。
梵文经卷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研究的是梵文和吐火罗文,并以全优的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这里我想多说两句。梵文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属于印度语体系,其流传下来的文献仅次于汉文而又远远多于欧洲的拉丁文和希腊文。吐火罗文也是印度文字的一种,世界仅存的残本为我国新疆出土的一批古代文献,现存在德国等欧洲国家,据说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甲骨文。
大家都知道古代西方文明要比东方文明落后许多,而文明的延续主要靠文字,据说"仓吉造字,有鬼半夜哭泣".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各类文化、科技、医学、艺术等等伟大的成就都通过文字被记录和流传下来。近代欧洲为什么能迅速的超越东方呢?我想通过对古文字的研究成果就可见一斑。
单单德国就有很多中国古代书籍和梵文的原始文本,无论是私人的藏馆还是大学的图书馆,其收藏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都远远超越了中国,这些古人的智慧结晶,能够给现代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智慧和启迪,都未可知。大家都知道玄奘取经,到印度去求取大乘佛法,原版就是梵文,后来也仅仅是部分被翻译为汉文,但对梵文的研究和著述,从唐代伊始,中国历史上就从未出现过有相关的记载。
从对语言学的研究来管中窥豹,德国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第一个开创了古代语言比较学,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古代汉文、梵文、拉丁文、希腊文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了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取得了灿烂的研究成果,对人类文明的延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更深刻的体会季羡林当时经过艰难的选择,最终决定把梵文和吐火罗文作为研究方向的意义所在,如果他选择德文甚至是汉文作为博士研究课题,岂不是要容易和轻松的多,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哥廷根大学
二年的读书生活是既清苦又有趣的,清苦的滋味做过穷学生的都知道,有趣的是哥廷根的席勒草坪,是季羡林和朋友们周末去聚会和游玩的地方,那里终年绿草如茵,古木参天,山中有脾斯麦塔,走累了有咖啡厅,偶尔还能看到梅花鹿,的确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在学习之余就是对家乡和母亲的思念,在本书里,季羡林多次提到了母亲和对母亲的愧疚之心。季羡林基本没有在母亲身边生活过,以至于多年后梦到母亲都始终无法有一个清晰的面容,这也成为季老终生的遗憾,(具体可以查阅季羡林的另外一本书《谈人生》),现摘抄一段文字,来更加直观的说明季老的心情:
母亲一人凄清的躺在故乡的地下,忍受着寂寞的袭击,上面是萋萋的秋草,在白杨簌簌中,淡月朦胧里,我知道母亲会借了星星的微光到各处去找她的儿子,借了西风听取他儿子的消息。然而所找到的只是更深的凄清与寂寞,西风也只带给她迷离的梦。
每次读到这一段,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季羡林在德国的朋友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人:章用和哈隆。章用也是留学生,出身世家大族,有"衙内"的身份,却没有纨绔的习气,学识渊博,但性格也孤傲,和羡林一见如故,但不幸的是家族衰败,一年后回国了,之后两人再没有见过面。章用回国后生活应该是相当不顺,竟然英年早逝,他把一些仅有的著作都寄给了季羡林,大有托付的意思,章用是一个寂寞的人,和季羡林虽只有一年的交情,却心心相印,视为平生唯一的知己,失去了章用的季羡林也深感知己难求,人天悬隔,欲哭无泪!
哈隆是德国人,大季羡林20岁,也算是忘年之交。哈隆是季羡林工作的汉学院所长,和很多的德国教授一样,每天除了教学就是伏案研究学问,和老妻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此人在大学里很不得志,后来终于去国他乡,到英国剑桥教授汉学,在饯行的时候,这个老头留着眼泪对季羡林和田德望说,在哥廷根真正的朋友只有他们两个中国人。老教授离别时的真情流露,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除了这两个朋友外,季羡林还用几个篇幅谈了授业的老师、房东太太、几户街坊朋友、几个反对纳粹的德国人和一些留在德国的中国人。这些人显然都在季老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如季老所说的,每次回忆都好像是把这些人重新都召唤到了眼前,好像重新生活了一次一样,辛酸苦辣五味俱全,这滋味绝不是美好的。有些回忆,一次就够了。
但是这些篇章我却读了好几次,老实而又个性的房东太太,和中国的妈妈一样,唠唠叨叨又勤勤恳恳。迈耶家的小姐伊姆加德对季羡林的委婉挽留,博恩克家的盛情款待和尽兴畅谈,还有那些萍水相逢的"青田商人"们,恐怕是流落欧洲的中国人最典型的代表了吧!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记下一些人,这些人从来不用想起,又永远无法忘记,因为他们已经融入了你的灵魂,永远值得珍惜。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在前面一篇读后感里说过,最早想读本书,也是想真实的了解一下二战中的德国和希特勒的覆灭,这本书果然让我如愿以偿。
季老到达柏林的时候是1936年,刚好是希特勒当政时期,德国人给季老的整体印象是老实,不关心政治,希特勒开展的种族歧视,宣传"北方人"是优秀种族的策略,还是蒙蔽了一大部分民众的,直到战争开始后,德国用谎言当借口,自卫战打到了别人的国家,才逐渐的让许多国人明白过来。
但是战争的机器一旦启动就很难再停下来了,整个德国被卷入了战场。
首先是征兵,适龄的男丁几户都应征入伍了,季羡林的几个老师也未能幸免,哥廷根大学几乎变成了女子大学,战争后期负伤的学生开始陆续的归校,回来的大多都带着残缺不全的身体,教室里到处都是拄着拐杖和断臂的学生,还有很多人再也没有回来。
俘虏也渐渐多了起来,各个国家的都有,颇具世界大战的特色,后期因为俘虏太多看管的人手不够,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风景,俘虏们三五成群到处闲逛,饿了就去地里找地瓜烤着吃,敌我关系在后方其实还是蛮融洽的。
然后就是大轰炸,德国的大小城镇在后期都遭到了轰炸,尤其是大城市,几乎是几遍地毯式的轰炸,很多躲在地下室里的人直接就被埋在了下面,能听到呼救的声音,但地面上的人却无能为力,由于死人太多,有地方传闻地下的老鼠都长到了1尺多长。德国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竟然落到这个下场,也的确是人间悲剧。
还有就是饥饿,德国人民被战争拖入了饥饿的深渊,哥廷根这样的小镇几乎已经断粮了,政府发的面包里掺有鱼骨头粉,隔天就有很浓的腥臭味,季老房东家先生本来是一个大胖子,都被饿成了小瘦子。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因为燃料缺失,政府最后同意砍伐城镇附近的森林,但就是在那样恶劣的情况下,德国人还是在森林里划了一个固定的区域,并把每棵可以砍伐的树木做上标签,无标签的严禁砍伐,德国民族的素质和认真可见一斑。
美国大兵终于挺进了哥根廷,战争结束了。
有趣的是季老因为是中国人,属于同盟国战友,竟然被当做在德难民优待了一把,可以每天领到新鲜的牛肉和大米,这对饱受饥饿折磨的季羡林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于是乎房东太太和许多德国朋友都跟着大快朵颐了一把。
以上算是我对本书的整体印象吧。本书的精彩绝不是一篇文章能够描述的,我所说的只能是冰山一角。总之,本书绝对值得大家一读。
读别人的回忆录,最能直观的反思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能否写出回忆录呢?我想今天恐怕是不行的,既无可写的内容,又无码字的本领,虚度三十余载而已,挦扯一句禅语略表心情:本来无一物,何需回忆录!
读《苏共亡党十年祭》有感
在分局倡导的书香警营文化活动中,我选读了《苏共亡党十年祭》这本书,不是对共产党未来失去信心、对共产主义信念产生动摇,更不是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赏玩,而是希望以史为鉴,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下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本书以宏大的视角给我们呈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苏共执政70多年缘何在人民冷漠、沉默的目光下垮台,描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的大历史。
我想,本书的作者应该是悲天悯人的,也是无比遗憾痛心的,就在苏共党旗在莫斯科红场被降下的那一刻,在列宁柔和而坚定的雕塑被推土机毫无眷恋的推倒的那一刻,当莫斯科人民经过红场亲眼目睹这一场景的时刻,竟然没有一个人驻足、凝视,有的只是冷漠、无视甚至憎恶。走过十月革命、走过卫国战争的人都不会忘却那段历史,那种为了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浴血奋战的无畏,那种为了保家卫国与残忍法西斯抗战到底的决心,在这一刻,都化作无言的泪水,流进大地。他们看不到自己用生命献血换来的、来之不易的政党和国家,是如何在短暂而又漫长的历史中灰飞烟灭,是如何被自己的人民无情抛弃。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腐败充当了苏共亡党的掘墓者。记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却没有预言到共产党自己也会成为自己的掘墓人,有时候内部能量爆发会炸伤自己,而这个炸药包却是苏共自己一手制造的。列宁时代,腐败问题便已存在,但大多比较隐蔽,再加上国家正处于上升发展时期,无暇顾及,然而到斯大林时期,赤裸裸的腐败便浮出水面,且毫不隐晦。斯大林赋予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各级官员种种特权,在苏共庞大的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据说,这些特权阶层建造住宅大楼,在各个部门开办克里姆林食堂和医院。甚至人民委员部和其它机构,也建立了只供指定的少数人使用的内部食堂、商店、小卖部、医院、疗养院和休养所。正像前苏联著名学者和政治活动家阿尔巴托夫所说的那样:"腐败在苏联不仅造成了国家物质上的损失,道德上的损失就更为惨重:经常遇到磨难的大多数对那些不仅享受福利照顾而且享有种种特权、任意攫取不义之财而又逍遥法外的‘上流人物’的憎恨之情与日俱增,埋下了社会冲突的地雷,党、政府、整个领导的威信下降。"
当然,这只是苏共腐败问题的冰山一角,然而从苏共这种大搞特权的端倪就可以透视出苏共党员,尤其是官员干部无形中已经脱离了普通老百姓。改革大潮来临,以往人为掩盖着的腐败现象被大量揭露。当人们了解到这令人愤怒的社会不公,看到苏共高层这些令人深恶痛绝的做法,以及对人民财富不知羞耻的掠夺,终于,最后一点信任消失殆尽。苏共亡党,亡的不是来自美国的和平演变,亡的不是体制本身不健全,亡的是民心、亡的是民意。
我一直以为,自古以来人民对于官员、领导干部的腐败、特权是抱有极大的宽容心的,除非这些问题已经发展到危机个人或家庭生命,封建社会如此,近代社会亦是。但是,作为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绝不能有这种侥幸心理,而应该是未雨绸缪的。事实上,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腐败问题也一直存在,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有深刻论述,学界也常有探讨,但一直未找到根治腐败的法宝。
新一代中央领导上台后,一边治腐败,一边搞改革,人心所向,全国上下欣喜若狂,一致称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净化了党风,匡正了作风,治腐手段上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惩贪去腐、除恶务尽,又防微杜渐、标本兼治,实现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反腐目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根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求全体党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全国掀起反腐高潮,并逐渐形成风朗气清的政治生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为巩固实践活动成果,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进行到底,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用"三严三实"全面从严治党,用简明扼要的24字让党员干部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清除思想灰尘、匡正干部行为、净化政治生态,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实现由不敢腐到不想腐的真切转变,.
曾有人这样调侃苏共亡党:"苏共20万党员时取得二月革命的胜利,35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55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和日本法西斯,而在近2000万却人亡政息。"看似玩笑的背后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1921年那次艰难却又激动人心的建党会议,十几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组成一个"星星之火"般的组织,它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如今这股"星星之火"已经"燎原",我们不禁想到,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它?是真正的人心向背,是千金万两的信任和托付!人民群众凭什么对这样一个从山沟沟走来的红军如此信任?是那种不拿群众一丝一毫的自我约束,是那种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诚心诚意!所谓的权力,如果没有千千万万人权利的托付,其威力只能为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残酷的历史告诉我们:把人民放在心里的,人民会把你放在历史的舞台上。
以史为鉴,面向现实,《苏共亡党十年祭》,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该读读。
相信《读猫生十年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长安十年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