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初二读书笔记

初二读书笔记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1000字。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而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你知道怎么写更好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10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怎样活着,追求的是什么?应该留下点什么?且让我们看一看美国的社会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说的是什么。

莫里·施瓦茨得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即渐冻人)。在他得知自己的病况后就开始思考:是枯竭下去直到消亡,还是不虚度剩下的时光。不甘枯竭的他选择了勇敢地面对死亡,把死亡作为最后一门课程展示给人们,成为一本人的教科书,让别人去研究,观察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可以让人们学到一些东西。

于是他接待形形色色的人,与他们讨论死亡,讨论死亡的真正含义。也因此与学生米奇重逢,相约每周星期二见面,讨论关于死亡、恐惧、衰老等话题的一场人生对话。

每一个走向死亡的人都无法阻挡身体的衰老、无力,以致无法自理,把隐私暴露于人前,想来实在是难堪之极。可莫里说;“我又要当一回婴儿了。”就是这样的莫里,依然关心时事,关爱世人。

他说:“正因为我遭受痛苦,我在电视上看见波斯尼亚那儿的人在大街上奔逃,被枪打死,都是些无辜的受害者……我不禁哭了。我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就像感受自己的一样……我非常同情他们。”患病后的莫里体会到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与人,并去接受它,而不应该沉溺于自怜的伤感里,无尽的遗憾中。

“我为什么要去关心别人的问题?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能感到我仍像从前一样的健康。”

“只要你做的是发自内心的,你过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否则,你就要患得患失。”

一个星期二又一个星期二,莫里越来越虚弱。命运注定莫里要输掉这场生命的较量,但他依然乐观,接受当下。把依赖别人的苦涩当作乐趣。

他认为:“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

“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年轻固然很美好,但年龄是无法抗拒的,乐于接受自然赋予的一切,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魅力,我们应该接受现状并乐在其中。

“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莫里认为每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问题,逃避并不是解决的方法,我们应该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

我们不仅需要原谅别人,也需要原谅自己。不应该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跟自己和解,跟周围的人和解。

如果还有健康

莫里想这么过一天

早晨起床,进行晨练

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

然后去游泳

请朋友们共进午餐,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谊。

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鸭子。

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莫里很喜欢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跳得精疲力竭。

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以上的内容都是莫里的原话,或者就是他的观点。请原谅我找不到新的词语来分析他的思想。

人生两个字很普通,内容却很深奥。莫里用瘦弱的身体向世人诠释,用一颗坦诚的心,接受自我,他接受别人,接受过往,接受现在就好。

莫里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平淡无奇,却无不处处闪耀智慧的光芒,病魔侵蚀着他的身体,却让他的思维更清晰,胸怀更宽广,把生命里阴暗丑恶的打扫出来,进行分析、洗涤、解剖,最终回归平静。

躯体在腐朽,却让他的人格精神更加光彩夺目。

我们中国有句俗语:人之将死,其言亦善。我总觉得这样的莫里,如同菩萨要普度众生一般地存在着。尽管有充足的理由哀叹自己命运的残酷,却依然悲天悯人,为着他人的痛苦而伤心,想着分担他人的痛苦。

他的墓碑上写着:一个终生的教师。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800字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这是写在《相约星期二》封面的一句话,这句话精简但却有内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书中讲述的是一个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与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课,直到老莫里离开。“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不打分数,也没有成绩,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的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老莫里的谈话平和、亲切、幽默,他对他即将死去直言不讳,让人敬佩不已。
如果还有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做什么?这是学生在教授临终前几天提的一个问题。教授想来想去,最满意的安排竟然是这样的:“早晨起床,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一次只请一两个,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就在我们每天在忙于追梦的时刻,时间已经悄然从身边溜走而自己却浑然不觉。我想莫里教授也不例外,所以在生命垂危的时刻才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美好的每一天。

人生无常,岁月催人老,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来临时,你可以感叹青春一去不返,但却无法拒绝衰老和病痛。莫里说:“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那么面对这个让我们无法拒绝而又害怕的时刻,我们该怎么办呢?莫里的答案就是:与生活讲和。

环顾我们周遭,青年人挥霍青春;中年人揽镜自悲;老年人追悔过往……这一切都是在浪费有限的生命而已,我们真正该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你,就算病痛已经缠上了你,你都有权力去享受快乐和幸福,而不是诚惶诚恐地度过余生。

这本书读第一次时因为好奇,读第二次是因为敬佩和感动。即使读了二次,我知道我还无法体会和理解莫里的境界,但是我从莫里那获得了一个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体会,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相约星期二》


1.这个世界太和谐,太美丽,充满了诱惑,很难相信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前因后果的意外。

(当时看到这句话,坐在图书馆里感动了好久。)

2.莫里: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学生: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

莫里:和生活讲和。

3.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余秋雨序)

4.什么是误导呢?我们的文化部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推实利琐事。上 学、 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余)

5.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左顾右盼后于别人的盲目比赛。(余)

6.大家都想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莫里老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余)

7.他认为躲避这种文化灌输不是办法,实际上也躲不开。躲不开还在躲,那就是虚伪。(余)

8.简言之,不要落入他人的闹剧。

9.他思考了一个人的最低需要和最高需要,发现两者首尾相衔。

更多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范例

《教师人文读本》读书笔记摘抄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摘抄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做最好的教师》

读书笔记《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书笔记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初二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