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一本书的读后感

读一本书的读后感

亲子共读一本书_《三松堂断忆》读后感。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要在书籍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中外经典名著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当我们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可能也会改变我们对事物以往的看法。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吧!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亲子共读一本书_《三松堂断忆》读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亲子共读一本书——《三松堂断忆》读后感

晚饭后女儿再次催我,问我亲子共读一本书的作业什么时候完成,我才恍然大悟——交作业的时间到了,然而暑假刚开始时承诺女儿的亲子共读还没有兑现,顿时汗颜的感觉油然而生。

已经记不起有多久没有捧着一本书静心阅读了。就在今晚,为了兑现给女儿的承诺,我关掉手机,抛开纷纭琐事的干扰,拿出女儿的《河的第三条岸》,开始静心阅读。谁知竟一发不可收拾,放下手中的书时,已是星光满天的深夜。无论是书中隽永的文字,作者的深沉的情感,还是书中角色表现出的坚韧、自强、豪放的高贵品质,都成了我不忍释卷的理由。同时不由暗暗赞赏女儿选书的眼光。

《河的第三条岸》是由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编著的一部文集。书中精选收录了古今中外文学巨匠所著的30篇文章,文体有散文、小说、诗歌、元曲、书信等。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宗璞女士写的《三松堂断忆》。

《三松堂断忆》是宗璞女士在父亲仙逝一年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散文。文中回忆了宗璞女士父亲的生平几件小事。虽是小事,但见微知著,字里行间不仅充盈着宗璞女士对父亲的浓浓哀思,更是表达了对父亲坚韧、顽强、节俭、豪放、自强、无私等高贵品质的褒扬及赞美。

宗璞女士的父亲是我国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冯友兰先生一生醉心于哲学研究,著述颇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战及解放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奋斗在哲学教育的第一线,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哲学人才。不仅如此,冯友兰先生的二子二女四个子女均为各个行业的精英,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不朽的业绩。小女儿宗璞女士更是继承了冯友兰先生的遗志,徜徉在文学家的殿堂,成为了我国文化界的一颗瑰丽的新星。

身为父亲的我,在对冯友兰先生的子女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羡慕的同时,更是对冯友兰先生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倍感兴趣。再三遍览全文,发现唯有八个字可以概括冯友兰先生的育子心经:“躬先表率、以身作则”。

冯友兰先生一生酷爱思索,即使是文革期间遭受批判,仍不放弃思索,终于自成一系,创立“冯派”哲学思想体系;先生总是为别人着想,尽量减少别人的麻烦,活到九十五岁没有一点怪癖;先生生活节俭,但富有生活情趣,在女儿小时常带女儿去颐和园包船游湖,饱览落日绮辉;不肯钻营将幼子调回北京,以致将钟爱的幼子钟越长期留在医疗条件落后的黄土高原,为祖国的航空事业流尽的汗和血,献出了青春和生命;先生回老家奔丧,县长拜望,告辞时先生不送,而对身为普通百姓的旧亲友则一直送到大门口……中国文人身上坚韧、顽强、节俭、豪放、自强、无私、不畏权贵的风骨在冯友兰先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难怪冯先生的子女都能取得骄人的业绩了。

在和女儿交流读书心得时,女儿的话更是让我如芒在背。女儿说:“你工作再忙,能有冯友兰忙吗?你对我的关心,比得过冯友兰对女儿的关心吗?”是啊,细细想来,我这个父亲和冯友兰先生比起来,当然是不称职的。平时以工作忙为由,几乎没有过问过女儿的学习和生活。女儿平时读什么书?平时想些什么?作业完成得如何?喜欢吃什么菜?平时交的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这些问题我几乎都一无所知。更为关键的是,下班回家后,我总是坐在沙发上捧着手机看个没完,和女儿根本聊不了几句话,对女儿的内心世界当然是知之甚少。像这样静下心来和女儿共读一本书并共同交流读书心得的经历更是没有过的。然而,一晃眼间,女儿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再过几年,女儿就要离开我和妻子的呵护,自己去展翅翱翔,遍览山川了。然而我又应该怎样为女儿翱翔的翅膀增添力量?

我想,文中冯友兰先生的行为已经告诉了我答案。那就是“躬先表率、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绝不是空话。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身为父母,一定要谨言慎行,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正直、善良、自强、无私、顽强、节俭的形象。这些正能量的品质都会转化为女儿翱翔天空时的力量,帮助女儿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有用之才。

感谢实中的这次亲子共读一本书的作业,因为这让我作为父亲的“职业技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经常放下手机,拿起女儿的书,把和女儿共读一本书的“作业”继续做下去。

作者:初二(14)班卢俊孜家长卢勇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一本书有感300字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

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

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一)

苏轼曾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题记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差事,而是一种应当一生去追求,去秉持的习惯。然而读书不是认字,不是图个热闹,懂得如何去读书当是养成这个习惯最重要的事情。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看来好笑,可能大多数人看到都会觉得它近乎废纸,心中想着"我连读书都不会吗?"其实不然,读懂一本书还真的没那么就简单。

书中说有许多人看书仅仅是打发时间,甚至看完就忘,"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当同情".这话看似冷酷,其实正是对读书而不得其法的我们最深刻的诠释。

它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方法。第一层次基础阅读,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对句子的理解,只要识字即可,对读者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时所收获到东东西也是最少的;第二层次检视阅读便是要求读者将眼光从句子放到全书的格局上,这样读者所获得的便不仅仅是单句的知识,而是全书所写的内容,这便高出了一个层次;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如果仅仅是追求消遣或者娱乐就不需要用到这一层次了。这一层次就要求我们在对书中表面的内容了解后,对作者想表达的深层的思想进行咀嚼和消化,着重于理解和提升;第四层次便是主题阅读了,这一层次对读者的要求很高,此时读者的眼光就不再局限于一本书之上了,而是要从多门数中寻找相同的观点,进行总结、磨合以及升华,我想这应该是最顶级的读书方法了。

以前资源有限,古人看书尚需"手自笔录",前辈看书也许四处淘选,而如今我们想要看书几乎是随手可得。现在不会有人再去以读书作为消遣,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己,与别人的思想碰撞摩擦,所以依我看来,读书的前提条件就是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所以,我在看完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后觉得自己最需要提升的就是这一点。我们总是被一些所谓"畅销书"的噱头所吸引,而并未检视它究竟是否适合自己。由此看来,对于早已熟练基础阅读的我们而言,检视阅读是我们在挑选书籍时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其次,现代人最需要的就是使自己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而连续的思考不失为静心的一个极佳途径。主动地去翻阅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在检视后以全局的眼光思考它的脉络,将全书连贯起来,这使得你会沉浸在自己的脑海中,不仅仅收起了平时的浮躁,更能帮助你解开在分散阅读时的疑惑,同时这种新的视角将会带给你一些原先意想不到的新的感悟,这也正是分析阅读的价值所在。

最后,所谓的主题阅读,按我的理解要建立在一定的阅读量上才能做到。换句话说,这个层次教我们的是在阅读了很多书而又理不清他们之间关系的时候,如何去系统的理解,辩证的分析,最终学以致用。在做主题阅读时,要在脑中同时思考多本书中类似的内容,无论观点是相同的还是矛盾的,都要用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我认为,这一层次才是将书本上的东西或用起来的关键。

我算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但是总感觉读书时有着亏欠:读到好书时感觉自己的阅读不求甚解亏欠了作者;读一般的书时又感觉在亏欠自己的时间。然而看了这本书后,我的这个困难便迎刃而解了。我现在正在读一本叫做《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书。里面的内容虽然是用很浅显的语言写出来的,但思想却着实很有深度。我在读这本书时,不再把自己局限于一句话或是一本书中,而是把阅读当成是一个和自己以往阅读过的书中的内容进行对照和联想的过程。在看完后我惊讶的发现,我不仅仅对这本书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以往读到的那些名人传记、社会学著作当中的内容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可以说,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总体来说,还是要感谢作者,因为这套方法是我无论对国内的著作亦或是国外的著作都在此产生了兴趣,并且有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和预期,因为我知道这样有方法有条理的阅读一定会比以前盲目的阅读拥有更多的活力,迸发出新的火花。

本文作者:阎之耕,来自软件153班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二)

记得在中南读书时,导师给我们列的书单中,第一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当时在图书馆粗略的翻读了一下,觉得太理论化,也就没太用心去读。今天,在孩子学校的推荐下,专门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只有借的书看起来才有动力,因为有归还日期,要是自己买的,就会变懒)。

打开目录,一览下来,发现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教导我们如何去阅读一本书,不过别小看这本300余页的图书,并不容易阅读,尤其是第一次阅读本书,大部分人会感觉非常吃力。建议反复阅读这本书的目录,有耐心的思考几遍,理解目录的结构关系和大体含义后开始阅读。

我阅读本书目前的收获是了解了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前三种阅读方法是针对图书类型,主题阅读是针对阅读目的。其中分析阅读作为一项最为核心的能力,需要重点掌握。而主题阅读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只有真正掌握了主题阅读才能深刻、快速的研究某个特定主题。

其实,《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主旨就是要告诉读者:读书要主动。主动阅读——这是一个我认为最重要的观点。书中说:任何学习都不应该没有活力,就像任何阅读都不应该死气沉沉。阅读时越是带着自己应有的积极、主动态度,以及尽量让自己阅读得更加有活力,才能够更有所得,阅读的效果才会更显著。道理的确如此,要培养孩子积极主动阅读的态度与习惯,家长们必须做好持之以恒的准备。

"增长理解力"是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书中说"知识(Knowledge)不等同于理解(Understanding)".但我觉得,理解力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没有知识信息的积累,何来的理解力?所以,主动阅读加经常阅读,才能帮助我们"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更深入的体会,此时就像自我的破茧而出。"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书要咀嚼与消化。" 在选择阅读内容时,要养成阅读目录的习惯。不要被书中文法或文章结构阻碍,不必要每词每句都读得透彻,重要的是在最少时间内掌握书的重点、主题框架等,再以此来判断一本书是否是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

挑书的步骤:

1、阅读书名、副标题、序,总结主题并归类。

2、细读目录页,概括性地理解书中内容的基本架构。

3、检阅索引,可以评估书中的主要涉及点,再细读重要词目的内容获取第一感受。

4、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连续段落读下去。

一本书读完之后,我们应该提出的4个问题:

1、该书整体上谈些什么?

2、书中具体讲了什么,怎样讲的?

3、书中的内容有道理吗?是部分有理还是全部有理有据?

《学生是一本书》读后感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七彩的世界,一个学生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这美妙的世界,需要我们发自肺腑的欣赏和鼓励。这丰富的书,需要我们去品读。

最近读了庄华涛老师写的《学生是一本书》,心中波澜起伏,不能自已。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问题是你有没有唤醒这种潜能。庄老师说,学生是我们教育生命的“贵人”,需要我们以感恩之心去将他们永远牢记心头。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潜心阅读的一本书,读好这本书,教师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形象背后的灵魂……我们对孩子期望值过于单一,总希望每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觉得很多花不合格。其实,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正常生长的生机,从而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

《学生是一本书》是由一个一个的教育故事编织而成的书,书中记录了许多“特殊”“个性”学生发生的事,这期间,庄老师做过家访、开过班会、个别交流等等,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琐碎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自信、阳光、信任……。就像他说的:“虽然这种琐碎教育缺少了系统性和普适性,但也是有一定价值与意义,因为这些故事中蕴含了我对教育最基本的认识。”

还记得小班刚入园的那天,孩子们哭的哭,闹的闹,吵着要自己的爸爸妈妈,完全没有接纳作为教师的我。所以我改变了策略,做孩子们的妈妈、朋友,时时刻刻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经过长期的磨合后,我跟孩子们逐渐彼此了解了,他们会主动与我分享开心的事儿,诉说自己的烦恼,会第一时间发现我“换了眼镜”的事儿,会和家人表达对我的喜欢。我开始觉得孩子们,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印证,就是孩子们都具有未完成性,他们正在书写着自己的点点滴滴,而我们教师就是读这点点滴滴的一个读者。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天真、懵懂,更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耐心地翻阅。

学生既然都是一本书,那么书的整体风格就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每一篇、每一章都精彩,使你愿意读下去;有的书可能开头平淡无奇,但精彩却在后面;有的书可能在中间会有大的转折,原来平淡无奇的也许会突然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等等。这些书都需要人去读,学生这本书是活的书、生动的书,因此,真正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天真可爱。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600字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600字: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性的人物。范多伦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博览群书、才气过人的出身书香门第的年轻教授。艾德勒在1940年出版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版。在1970年艾德勒找到范多伦改编《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也是我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

读得快、读得多就是读得好吗?读得慢、读得仔细就是读得好吗?

这是这本书解答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引用了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有些书只需浅尝辄止,有些书该囫囵吞食,还有少数的书则当细嚼慢咽。”不管是速读还是仔细读,读者要有自己的选择。作者认为可以仔细读的书不过一千本。另外读得多也不见得就是读得好,读得越多,却没收获的这种情况叫可怜。作者认为只有读者从书中获得了营养才算读得好。

在这本书的作者看来阅读分成四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基础阅读就相当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检视阅读是速读的能力,分析阅读是指读者能从书籍分类、书名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并能从大概上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思路。

主题阅读是指读者能用带着共性的话题感强的问题从一本书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一个读者要带自己的主动性去选择自己想读的书。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提出不同类型的书的阅读技巧。实用型、想象文学、故事、戏剧、诗、历史书、科学、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读得多就不一定是读得好。有些书必须要精读,即使读不懂,也要找到自己能找到的切入点来坚持下去愉快阅读。

我的好朋友也跟我说有想法就要写下来,不然就是纸上谈兵。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所以我就在这的最后一段给他致谢。谢谢你哦!作者:艾米小羊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亲子共读一本书_《三松堂断忆》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一本书的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