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红岩5至8章读后感500字

红岩5至8章读后感500字

“5个8岁”读后感。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读过经典名著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在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得体会,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那么,现在你是否对写读后感而一筹莫展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5个8岁”读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 “5个8岁”读后感

寒假里,我有认识了5个新“朋友”,分别是《草镯子》、《白棉花》、《星星索》、《黑眼睛》和《平安夜》。他们都是黄蓓佳阿姨的结晶。他们分别讲了5个不同的8岁小孩子的生活。

· 《草镯子》里的8岁小孩梅香,生活在抗日前的1924年代。出生在青阳城三世同堂的宅院里的大小姐,自从上了学,就遭遇到了“大祸”。邻居家的童养媳秀秀自杀了,然而爸爸也抛弃了她和家人,断了经济来源的“大小姐”一家,从此过着凄凉的生活。

· 《白棉花》里的男孩克俭生活在1944年的抗战时期,意外地与西方飞行员杰克成为朋友,因为杰克去打仗了,杳无音讯,所以直到到他老了才知道杰克已牺牲。

· 《星星索》里的小米生活在1967年的文革时期。父母被红卫兵抓了的小米与弟弟相依为命,却遇到了“猫眼叔叔”,他不仅会唱印度民歌星星索,还帮小米加很多忙。爸爸妈妈放出来了,但“猫眼叔叔”走了,他唱的星星索,仍;留在了小米的心里。

· 《黑眼睛》里的艾晚出生在1982的改革开放年代。她与姐姐、天才哥哥生活。但是天才哥哥因病休学,能考上大学的姐姐开了服装店,艾晚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

· 《平安夜》里的8岁的任小小,与爸爸生活在XX年的现代,父母离了婚,他却成为了小当家。他的爸爸意外知道了一个杀人少年的故事,便开始救那个孩子。一段日子过后,任小小的妈妈结了婚,爸爸与任小小过着快乐的生活。

·看完了这些书,我又认识了一个“新的旧社会”的孩子童年,有知道了我们生活的新社会是多么的美好?是多么的幸福啊?相对而言,我们现在的生活远远比5个8岁里的主人公幸福得多,自由得多了。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以前的旧社会,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被迫辍学,便自己想尽办法上学,现在的我们家家都有钱供得起我们上学,而有些同学不努力学习,浪费时间与家长的劳动成果,我们一定要像旧社会的孩子学习求知的拼劲。其实,好好学习,才是我们对新社会的感激之情!

························ 建康路小学 五(2)班

························ 张钰 指导老师:陶春艳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教师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教师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为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阅读素养,进一步推进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一幼各园在寒假期间组织全体教师围绕《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开展了读书摘抄及感悟活动。

此次活动既有初涉教坛的年轻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大家认真阅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在组织游戏过程中的困惑、收获和启发,在记录本上认真摘抄,及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

近日,一幼各园围绕书写、摘抄和反思三方面进行了读书笔记评比。评比中,各位评委认真翻阅了每本读书笔记,认为教师能将读书的内容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并能着眼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对工作中出现的某些新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做到学以致用。

为了让老师们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一幼各园还组织了读书笔记集中展示。大家互相学习,积极互动,很多老师清晰规范的笔迹和具体深入的反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笔记评比活动是我园推动教师自觉成长的又一新举措。既让老师们通过读书开阔视野、提升自我,还让大家将阅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作者: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今年你七岁》读后感800字


今年暑假我看了刘健屏爷爷写的《今年你七岁》。书中的主角是刘一波,这本书以一本日记的形式记下了刘一波的一年级的学习生活。

刘一波刚进小学很调皮,经常闯祸,写保证书,弄得爸爸很不开心。但他的爸爸妈妈不怕麻烦,一次又一次引导教育他,阿波后来当上了语文学习小组长,而且还加入了少先队。考试也考出了语文100分,数学99分的好成绩。后来阿波的爸爸为了让阿波自立,就让他去考艺术小学,还给阿波请了一位会吹笙的老师。他只学了20几天,就已经会吹很难的两段了。

阿波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了一个学习积极分子,成了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我应当向他学习,勇于承认错误并能改正错误,做任何事都要不怕困难,克服困难,争取不断进步。

我的爸爸妈妈也总是像阿波的爸爸一样,我犯了错以后耐心的教育我,和我讲道理,使我明白很多道理,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今年你七岁》是一本吸引人的好书,如果还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同学赶紧去看下,说不定你在刘一波的身上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呢!

永远的15岁少女-《安妮日记》读后感


我们也许都在电视里看到过阿姆斯特丹,在王子运河街上坐落着色彩缤纷的房子,如果不是这本书,我不会知道安妮和其他几名犹太人,在其中一栋阁楼里躲藏了差不多两年。在纳粹逮捕他们前的1942年7月8日至1944年8月4日,一直躲藏在这间屋子内。

书里有这样一段: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拼命学法语,打算每天硬记五个不规则动词。派特学起英语来唉声叹气。我有时候听伦敦点爱的荷兰新闻。

安妮的日记里把这一天当作新学期开始,我们经历过的数十个新学期开始,可能都伴随着新书包和新课本,还有新文具,而安妮当时是在密室里啊,她怎么会有新学期呢,细想便知是她在自学。

换做我们,在崭新明亮的教室里可能都学不好,而作者在暗无天日的密室里却能自学并且写出一本长长的日记,因为她明白学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北上广以外的地方的学生考试总是比这三个大城市的孩子好,我们从小在上海长大,不会明白那种如果不能考上大学就要一辈子在家耕地种菜养猪放牛的生活。

每次密室险些被生人发现,每当外面枪林弹雨的声音持续不断,安妮与其他人都会陷入恐慌,感受死神就在眼前。而恐惧之外,安妮会认真思考战争问题。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除非所有人类都没有例外地经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苦心建设、培养和种植起来的一切都会被砍到、摧毁,然后又从头来过!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部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哪个乱世没有离别,没有人喜欢战争,大家都期待和平,安妮想要的那个美好的结果终究没有实现,日记最后画上休止符。她最后是怎样面对死亡我不知道。那时候看完金陵十三钗,我也想了很久那个小男生最后被发现男扮女装会有怎样的后果。于是很庆幸生在这个年代,战争只是个离我们很遥远的名词。

这个15岁的少女没有我们那么幸运,她的人生结束在她的15岁,所以我把读后感叫做永远的15岁少女。但愿永远不会发生安妮说的重蹈覆辙。

《30岁前的每一天》读后感


《30岁前的每一天》读后感

《30岁前的每一天》是最现实的梦想实现管理指南,是本"知"与"行"相结合的自我塑造之书。30岁前的拼搏是为了三十岁以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的一生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世界上没有成功的捷径可走。

在记事本圆梦中有提到"梦想要好高骛远,行动要脚踏实地。"敢想,敢做。书中从"自我管理""理财投资""记事本圆梦"三个部分圆三十岁之后的梦。用梦想做指引,集聚正能量,做好学习,职业的规划,踏上财富自由之路,以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一部分: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中首先要有个思想的转变,用梦想去刺激自己现实的生活,从落差中寻找动力。要问自己想要什么,写下来,有的梦想是金钱可以实现的,有的梦想是时间可以解决的。对梦想的逐步细化,你就会明白你真正想要什么,应该做哪些努力,怎样执行。

对于圆梦这部分讲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会遇到的麻烦,在后面我会提到。梦想总是与你的价值观相联系,你相信什么,就会遇到什么。而成功人士大多都是理想主义,而且理想高的几乎难以实现。而正因为"取法乎中,反得其下",如果你追求的只是简单的温饱,升职,加薪等,也许连这些都得不到。

小湄相信"10000"小时能够成就天才,"天生神力"在生活中屈指可数。生活中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一个字解决"做".在生活中仅有10%是我不能掌控的,而90%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得到控制。做的太少,想做的太多。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根本没有"哪一条更好的路",只有一条路,就是你选择的那条路。关键是,你要勇敢地走上去,而且坚定的走下去。之前在职来职往中,刘同对一位参赛选手这样说:当你把握不住未来的时候,请抓住现在。是啊,梦想是童话,现实却很冰冷,也许旅途中有无数次想过放弃,但只要做好现在的每一份努力,你会我拥有你该有的一切。

"以作为求地位,你做了什么,决定你拥有什么。"也许一个人的暂时失败有两个原因:第一,制度问题。第二,自己的问题。这是个价值交换的社会,社会和公司也不会长久埋没一个人的才华。

其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作者说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天分就无法成为天才吗?兴趣爱好的广泛,言辞犀利,每个观点都能跳出来说个一二三四的人,现在满大街都是,但是在小事上也肯定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却不够。没有天分,一样可以成为天才。

第二部分:踏上财富的自由之路。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梦想,需要金钱来支撑。没有财富,自由是一种假象的自由,也是受控制的自由。

那么金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带来最重要的东西是生命。金钱就是生命,很多时候,金钱可以买到生命。多数人认为自己是过得是中产阶级,其实不然。在工业化时代,社会是分块的,地域将我们隔开,与我们竞争的对象只有同区域人。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社会趋于扁平化,与我们竞争对象是全世界的人。而在这种时代下,不断演化变成了两极化,只存在两种阶层:一种是贫穷阶层,机械式重复的生活,另一种,就是盲人。而中产阶级会变成一个遥远的梦想。

那如何实现财富自由之路呢?智商是天生的,但情商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提高财商的第一个办法就是看书,打开眼界,其中讲到了一个投资理财的概念,用两个词说就是——负债:让我们往外付钱的东西;资产:不会让我们往外付钱,甚至能帮我们赚钱的东西。

理财的过程,就好像一个人不断与人性的弱点搏斗的过程。统计数据表明,超过80%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准要聪明得多,所以更多的人都会上当,进入理财陷阱。那理财与投资,口说无凭,谁会相信呢?那就用数据说明,建立数字化思维。这点我是非常赞成的。另外,投资理财的提升方法可以通过一些学习网站,学习班等,无论哪种方式的学习都要更为系统的学习。

第三部分:"知"部分讲了许多,那在"行"的部分这章也谈到几个常见的问题。

首先,说到的是关于拖延症的问题,这是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犯得毛病,这里讲的方法就如《断舍离》中谈到的一样,有兴趣的可以参考那本书。而拖延症是由于心里问题导致了行为问题,解决心理问题是关键。很多拖延症是由于心理上的恐惧造成的。那就可以用5分钟倒计时改变法——用低要求,建立信心,完成任务。

另一个提到的是注意力涣散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解决办法可以把自己分心的事情,待办的事情先做,分心的事情若可以改变外部环境可以首先考虑,但在做事情的时候,尽量不要做让你注意力分散的事情,哪怕喝水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不要做。

还有一个就是"三分钟热度".主要是由于计划不够明确,无法制定明确的行动步骤。还有一个简单的SMART原则,利用它详细计划,避免懒惰,将麻烦的事情彻底标准化,把所有的行动细节都予以规定,让自己的行动可以按部就班,不需要思考。

同时运用记事本远远不止记录这样简单的功能,更是把思维中的想法记录下来,是一个整理与分类的过程。那么你准备好了吗?用记事本随时记录发生的幸福的事情与想法。而且记录必须是"连续的",中断了,空闲的时间就会浪费掉,习惯也不易养成。

计划——"一日的pDCA"循环从每日记录开始,每日的计划制定有五个步骤:1.写下任务。2.估计时间。3.分散任务。4预留时间。5.做出取舍。剩下的都交给执行,除了上面讲到的加强执行的方法,另外还有一个"重要里级优先选择".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首要去做,但注意的是,要在允许的情况下,制定好量化标准。最后要记得反思,总结及时的调整计划。这样一来,不仅生活会充实许多,而且还会空闲下许多时间,进行休闲娱乐。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5个8岁”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红岩5至8章读后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