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体会。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体会》,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体会

前不久,网上碰到一位失散多年的初中同学,我们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当然谈话最多的还是孩子的教育,谈论中她推荐我一本好书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这本书是一个教育家尹建莉以她16年的教子方式写的,从孩子的出生,到幼儿园、上学,这期间,每一个生活细节中都有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在平时看来,小孩子还在蹒跚走路的时候,他所犯的一些小其实已经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在书中,写到一个二岁的孩子从打针到他的一系列的发生和变化这个过程中似乎是很平常的,但能站在一个二岁孩子心理角度去想问题,尹老师把他写的面面俱到。

我女儿今年三年级,在班上的成绩是属于中等的,做为家长我们给他创造了许多硬件上的条件,给他报补习班,要什么买什么,同时只要能把分数提高,我们就给他物质上的满足。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很后悔,物质奖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会产生不少的副作用,家长的一些疏忽,无意之中培养了孩子的坏习惯,正确的方法远比错误的方法简单易做。

尽管作者笔墨不多,但从文中提到的好些事例来看,我得知作者有一位好先生,孩子圆圆有位好父亲,他很好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积极与亲子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自己有错时愿意低头向孩子认错,试问有多少父亲能做到这一点啊?所以,家庭教育并不单纯是母亲的事;一个成功孩子背后必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家长也要装得无能、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从错误中才能慢慢地学会思考与做事的技巧取。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

做一个懂得宽容、执着守望好老师

这个假期我重温的一本书,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有看过。第一次读这本书是09年,段主任在一次会议中向我们年青教师推荐后我把它买了回来。读这本书是一气呵成,里面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虽然书名叫做《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但是丝毫没有在妈妈与老师之间进行比较的意思。只是为了提醒家长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现在既是妈妈又是老师的我,不仅能从书中找到方法应对自己孩子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棘手的问题,而且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跟现有教育思想完全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教育方法。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有两个感受。

第一是不要用学习来惩罚学生。书中的第4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里面写到:成人在教育儿童时之所以屡屡采取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行为,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孩子天生不反感学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学习,是因为在学的过程中,学习的胃口被一些事情破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破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这一点我还是有亲身感受的,我们副课老师每周就跟孩子见一两次,很多喊不出名字2024也不了解他们的性格、家庭情况。美术课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不带工具,你绘声绘色讲了半天,结果下面有二三十不带工具的,而且是提起提醒过他们的。我有时候脾气来了,也罚抄语文课文。其实我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公平,想提高孩子自觉性,罚抄是为了以后记住。好像这么说来,并没有什么错,但是我的确忽略了暴力作业是很不人性化的,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变成恐怖的事情。当孩子讨厌这个老师这个课的时候,他怎么能体会到美术的快乐呢。家长不重视不协助孩子,不带的照样不带。罚抄也不管用,其实我的做法还是不得其法。

在书中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比如:惩罚你,就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需要刻苦努力;不要考一百分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不可思议,不敢随便向孩子宣传这些观念。但是细读之后,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巧克力,孩子怎么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会喜欢?所以我觉得我还是要从如何吸引孩子入手,把上课内容做成一颗颗美味的五彩糖,让他们舍不得转移视线。

我的第二个感受是:管还是不管?

有人问着名的央视记者柴静:你做新闻,你关注的是什么?她回答:我关注的是新闻中的人。那么我们做教育的,应该关注的也是教育中的人。尹老师的书中有一篇不管就是最好的管。她的不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后果,不过多束缚。前几天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这句话是: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他们在课堂上出现的毛病其实是正常现象,不应该太苛刻对待。人的成长不是一天、一年,是几十年长长的时间,不必纠结于他一时的小错。有时候只需要心灵触动那么一下,一棵脆弱摇摆的小苗很快就能长成挺拔的大树。触动心灵的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作为老师,有时要停下自己的脚步,等等孩子。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衡量他们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白岩松说:不能因为走得远了,就忘了出发时为了什么。我们刚进入教育行业时,肯定是希望自己能当一个好老师。是不是好老师学生最有发言权。我们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还要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

好想在这座城市有个安定的地点,不再像现在这样蜗居,只在同一个窗口看同一片风景以及雨,还有每天固定时间出去觅食。这些都不喜欢,但现在只能在匆忙的脚步里,偷偷地和自己玩秘密游戏,一个人傻傻地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今天我经历了一场等待。我在陌生的城市街道行走,四处张望,在寻找农行,经过一家商店正在放《红尘客栈》,我停下脚步,等待它放完,才突然想起,好像很久没有睡前听歌了,周杰伦的歌。听他的歌,代表想你。我不记得你是谁,是我故意忘记那个清冷的你,我只记得那个看着我读了你写的文字泪眼婆娑而惊慌失措的你,可是你已经淹没在风尘里。怎么办呢,我只能是不是打开回忆,回望你。可是回忆越来越多,被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我一度像坐着跷跷板努力翘得很高,仿佛你就是那天边的月亮,努力离你近一点,我冷漠地放弃了地面的温暖、欢笑和快乐,可是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不快乐,因为眼里只有你,可是你只给我一个背影,像月亮躲在云端。现在的生活,总还有一些瞬间,让我想起你,忘记经历的一切。哦,如果你要问何必,我只能反问你,你要怎么阻止东升西落的太阳?你要怎么阻止活着的心跳以及游子归家的心?

也许上帝早就预知到如果让我贫穷时变富裕的愿望得以实现,那么富裕后的我又会渴望幸福,幸福后又渴望更多,所以他在我想到更好的处理方法之前,把我先继续安放在贫穷里思索,是的,他在考验我。

也许上帝早就看透我是个乖孩子,因为我早早就明白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他就不戏弄我,让我以不拥有的方式保持关于你的美好的最长期限。

我致命地渴望出去旅行,看不一样的风景和人,猜测ta们的前世今生以及正在经历的故事,我也很享受窝着蜷缩着不顾形象,放松地读一本好书,不断地在脑海里产生文字之外的想法。这两件事都让我感觉很棒。孩子都是父母亲的心肝宝贝,哪一位父母亲都希望孩子是聪明的,是可爱的,是出类拔萃的。但是,作为父母亲往往会溺爱孩子,这往往不利于孩子成长。在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从中学到了不少培养孩子的知识。

首先要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是他还是有自尊心的。书中提到的:“不要捉弄孩子”,给我启发很大。有时候,我们图快乐,想法捉弄孩子,戏弄孩子,说些谎话逗孩子,这些做法是多么愚蠢啊。这样做往往无形中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要做孩子的行为模范。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强,父母亲的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典范。如果父亲有不良言行就会被孩子模仿了去。孩子和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母亲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做一个好妈妈,才能影响到到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要给孩子幸福。“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这句话说得很经典。作为父母亲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但是孩子的幸福是父母亲给孩子创造的。且不说在物质上给孩子创造多少财富,最起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和睦的家庭,这是孩子幸福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为人父母者要给孩子做做人的典范,比如爱护公共卫生,助人为乐,努力工作和学习,尊重长辈和老人等等优良习惯。

第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于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内心绝对不会听他的话。”从这个章节里面使我明白了,母亲不能作为一个“监工”来监督孩子,这样孩子会反感。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就是一个好母亲要注意的事情。要逐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爱学习,慢慢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当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

孩子就像小天使一样,天真烂漫,顽皮可爱。贪玩都是孩子的通病,没有不贪玩的孩子。所以在“玩”与“学”之间要找一个平衡点,既要让孩子“玩”好,也要让孩子学好。其实,我们都是“大”孩子,我们都是从儿童过来的,孩提时代的我们都是贪玩的,不让孩子玩是不可能,更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作为家长,在这个度上一定要掌握好。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一个好老师是孩子成才的必备条件。但是,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母亲将会陪伴孩子成长,直至他长大成人,母亲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一个母亲不但要给孩子成长提供物质保证,更要教育他做人的道理。要培养一个好孩子,首先要做一个好母亲,这就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我的启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体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体会

在班主任老师的推荐下,我利用放假时间认真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看了这本书我不得不佩服尹建莉老师,她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智慧,从而使她教育出一个这么懂事的孩子,她确实是一位成功的妈妈。但也不是说她所有的做法都适合所有的妈妈,因为每个小孩的性格都有所不同,所以有时也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性格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不过有一点是对的,就是所有的孩子都很单纯,都像是一张白纸,好比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我们是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还是想把它变成一块形状像石头的小玉,关键看我们的教育方法。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我们要用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还不伤他的自尊。这点我做得还不够,比如我的孩子去上学时落了语文书之类的,放学回来我虽然也是很有耐心的和她沟通,但是我还是有点严肃,从她的表情里我可以感觉得到,她有点怕。

看了第二章,我还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而且很严重。我自己很少有看书的习惯,我的孩子却很爱看书,这点我非常欣慰,但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却是在成为她的绊脚石。我经常在她看书的时候告诉她,不要看这类的书,要多看作文方面的书,要把好的语句记下来,等会儿我要考考你,看进去一些什么内容。如果我这方法一直持续下去,最后就会导致她对阅读失去兴趣。书上有句话,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所以我应该去诱惑她阅读,应该要让她感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其它的目的。在给孩子选课外书时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但第二章里,其中有一节,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我觉得这个不完全正确,虽然说以后年级高了,考试时会用到很多的课外知识,但语文课本里的内容都是基础,是必须掌握的,只有在语文课本内容按照老师进度已经学好的情况下,尽量多的,快的去看课外阅读,这样才会两不误。

品格教育,不需要父母天天挂在嘴边,只要用实际行动就好,小孩的模仿能力极强,父母自己不撒谎,实事求是,不虚荣,我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应该也坏不到哪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这句话写得很好,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我的孩子读一年级时我差不多就是一个培读生,天天站在她身边,她下笔一错,我就马上让她改正,有时她还会被我吓一跳,等她读二年级时我发现自己错了,慢慢的让她学会独立,她自己做错的,就应该自己去找,我们能做的就是稍给点提示,就从上个学期开始,我就让她独立做作业,偶尔给她检查一下。

替孩子写作业,这观点我不怎么赞同,如果我们真觉得老师在某些地方做得不恰当,我们可以单独和老师沟通,但不应该和孩子说,如果经常这样和孩子说,孩子就会对老师失去信任。现在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分数,包括我,到了外面人家都会问,你们考了几分,如果考差了我会觉得没面子,书上就写得很有道理,我们要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我们要采取考好不奖励,考坏不批评的政策。

房子有了爱才是家,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这点我就做不到,从现在开始我要尽量这么做,多竖大拇指,珍惜孩子的荣誉感。家长如果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的管,孩子一定会长得更好,这是对的,把孩子管得太紧了,她就非常被动了,然后依赖思想也会越来越严重。家长是孩子第一个且最重要的榜样,有听话的父母,才会有听话的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沟通是一种有效了解孩子的途径,老师会如实的将孩子的各种情况告诉家长,就看家长怎么转达给自己的孩子,这时需要付出一点理性,思考和智慧。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样的教育方式我最不喜欢,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但我有时也会这样做,当然我没书上说的这么夸张,只是轻轻的打。

孩子的小事就是大事,小孩思想单纯,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善于观察,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书中作者如果不想方设法的去引导,不知道她女儿的隐私,估计还会给女儿带来一定的伤害。

教育这块我还是那句话,如果真觉得老师哪做得不好,家长应该单独和老师沟通,不要在孩子面前直说。

总体来说,看了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作者有那么几句话,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最后我想说,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精品】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930字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一】

前段时间得闲拜读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尹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对于教育的理解,给了我很大触动。

书中的序言提到:她的女儿跳过两次级,16岁参加,分数高于清华录取线22分,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女儿不仅仅成绩好,能力强,而且在个性品格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当读到前言中的《当我们手中有块玉时》,我被尹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细读下去,作者的育儿智慧,令我深感惭愧,书中的许多教育观念,真让我受益匪浅!年轻的父母也和农夫一样得到了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而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我们努力工作原本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最后却在“祖国的未来”——儿童的教育上除了麻烦,于家于国,这样干“事业”的意义又是什么?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也是个很好的办法。物质奖励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家长给孩子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家长有个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其实,反复的批评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更加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还有非常新颖观点的是“做‘听话’的父母”。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人。做听话的父母,实质是理解孩子,平等对待孩子,而绝对不是言听计从,纵容只是溺爱。作为强势者和主导方的家长,想有个听话的好孩子,一定要记住,在孩子面前首先做个“听话”的家长。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打孩子是一种恶习,它只是让父母出恶气。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承认,是智慧不足的表现。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的最大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孩子称不称心,不是抓彩票碰运气得来的,而是教育出来的。

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并且作者对现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胆的批评,观点鲜明,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是啊,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但愿自己努力改正不足之处,像园园妈妈一样,做一个爱孩子的智慧妈妈;也希望琳儿在爱的教育引导下,能像园园一样,做一个知理有德的好孩子!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名保育员,看着孩子们早上开开心心地来到幼儿园收获知识然后傍晚开开心心地回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每天都履行着作为一名保育员的职责,认真做好每件事,关心照顾好每个孩子,但仅仅是每天的重复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者吸收新的保育员管理方式,前不久,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换岗一天的活动,也就是相应班的保育员到对方的班里感受一天,在这一天的中,我感受到了很多和我们班不同的东西,也有很多关于保育员工作的感受,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这次保育员换岗工作的几个心得体会:

一、建立一个有爱的班集体:

来到新的班集,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一个很有爱的班集体,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交谈言行举止间都很友好的感觉,有些老师可能觉得严格一点有威信孩子们会更听你的话,可是这样恰恰是治标不治本的,关心爱护照顾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需要,也需要心理上的需要,例如孩子有什么烦恼啊不开心啊,或者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类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真心的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真心的信任你,才会知道,如果仅仅靠的是威严权威来管理一个班集体管理孩子,带来的后果往往只是关心照顾到孩子的表面,没能走进孩子真正的需要,所以这需要我们保育员与孩子良好的沟通,首先需要我们爱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关心照顾孩子替孩子着想,还要有一

个人本善原则,人都是善良的,孩子都是善良的,不要因为孩子的哪件事不好而觉得这孩子是坏孩子的想法,通过以身作则,关心爱护发自内心的照顾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们会感受到的,一旦孩子感受到你的真心对你的工作也会配合,也会对你产生信任听你的话。通过自身的带头营造一种有爱的班集体,多引导孩子团结合作互相关爱,营造出一个有爱的班集体。

二、原则问题要坚定:

隔壁班的孩子都很活泼,但只是活泼并没有捣乱,感觉他们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哪些事情是坚决不能触碰的,只会在可以做的事情上活泼,一些原则性的不可以做的坚决不做。这种氛围也需要我们保育员做引导,关爱孩子宽容孩子是要有,可是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制定的班规校规里面的不可以触及的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这是原则性的问题,例如,班上的孩子违反了班规,我们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谁没犯错的时候,可是宽容不代表就这样算了,相应的还是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让班上的同学也认识到事情的不可取性,当然,保育员我们自己要起好带头作用,例如吃饭不留剩饭,不浪费食物,不乱扔垃圾等等,一些不可以做的自己也要带好头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总之一句话就是:让孩子们清楚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三、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鼓励孩子:

在隔壁班我发现很多时候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比较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我发现了他们的老师会时不时地对他们表示赞扬鼓励,引起了他们的积极性。每个都喜欢听到赞美的话吧,活泼好动的小孩子更喜欢,当他们收到表扬的时候,做事的劲也会跟着起来,所以通过这次我觉得适当的对孩子进行赞扬鼓励是很重要的,当然并不是说无中生有的赞扬,这需要我们有善于发现孩子长处优点的眼光,从各方面去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与积极性,孩子的积极性高了,兴趣起来了很多东西就容易了。所以说由此给我的感受是作为保育员要多发现孩子们的优点以及多给与他们表扬和鼓励。

通过这次的一日换班,给我的感受很多很多,在上面我只列举了其中我感受特别深刻的几点,觉得在这次换班活动中使我自己提升了很多,通过给感受也察觉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充分利用这次换班工作收获回来的心得,结合我带班孩子的特点,把感受到的引进我的班级,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相信我的保育员工作会做得越来越好的。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三】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对一本书如此的喜欢啦!刚开始还不以为然,经过同事的推荐,我到网上看了一小部分,这一看,竟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孩子只能成长一次,是不可逆转的。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没有弥补的机会,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妈妈更是当中最重要的一角。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尽管教子方法各有不同,关键点在于能把孩子当朋友,这拉近了孩子和我的关系,使我和孩子之间更加平等和自主。教育要从尊重开始。我是妈妈,因此我深有感想。

第一,家长别扮演孩子的“监工”角色,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我读到第四章时,内容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在章节开头写道“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

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就如作者所说的,对于孩子写作业的问题,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我个人也有同感,家长陪写作业或者经常检查作业,无形中时在剥夺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觉得非要“陪”才能写;作业做完有家长检查,自己就不会自觉检查,而且家长检查后,发现有错,孩子改正了,老师就不知道孩子错在哪里,讲课的时候就抓不到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了解,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对学生和老师都不利的,特别是数学课的练习,老师更加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错题,重点评讲。

我觉得这样不是家长不管,而是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自己去做,因为毕竟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可能一直陪着。要靠孩子的自觉性,爱读书的孩子才能读好书。我觉得作者在处理女儿忘记做作业这个事情上,做的很好,我们不少当妈妈的都做不到,就如作者说的:“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

是的,父母不是警察,孩子也不是罪犯,没必要时刻监督着孩子。孩子在过度的监督中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父母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监督自己。

读到这里,我就深深地感到自己教育的失败,我常常在处理孩子这些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责备。还好,让我读到了这本书,让我及时能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第二,家长要当孩子的“拉拉队员”与孩子建立“朋友式关系”。本书的第五章主要讲“做家长应有的智慧”,文中提到: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是的,父母要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孩子就像在空中翱翔的风筝,妈妈的支持就如牵着风筝的线,永远牵系着孩子,让孩子在天空随风飞翔,而且有足够的安全感。

而当孩子每一个进步,妈妈都会为孩子鼓掌,因为我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赞美和掌声、是妈妈的拥抱。这会使孩子更自信。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每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点点,我都为他送上掌声和鼓励,送上一个拥抱,孩子从中受到感染,他会用更大的进步来回应我的鼓励。

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做朋友,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将考验着每个家长的智慧。我认为要时刻将孩子当成朋友,分享着孩子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不说伤害孩子的话,还有就是要“大耳朵,小嘴巴”,就是跟孩子交流要多听少说。我家的小男孩就喜欢跟妈妈说这说那,有时我根本就不想听,但还是很高兴的回答:“哦,是啊,这样啊!”孩子也很高兴,他每天都会把学校里的新鲜事儿跟我说。我觉得这是好事,增进沟通。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思想路程,心灵变化,妈妈都与他共同分享,全程参与,这是很幸福的事儿。

第三,家长当好孩子品格养成的引路人。作者在第三章中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我觉得不管孩子将来能不能读好书,但是良好的品格却是受用一生的,是伴随孩子整个人生的。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

是的,童年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同样影响孩子的一生。感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她将自己成功的经验与众分享,让我们从中学习,从中收获为人父母,教育后代的喜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精选)


暑假的时候有幸拜读了尹健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知道尹健莉老师写的书在对幼儿教育这块有很大的见解,所以这次的寒假,趁着有时间,又再次拜读了尹健莉老师的另外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完这本书之后,也是感触极深,尹健莉独特的看法,深刻的笔触,道出了很多关于幼儿教育的看法。

就如尹建莉老师之言,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他的成长需要很多的雕琢,而雕琢这块璞玉的人就是与他最亲近的人。其实妈妈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妈妈是跟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跟他们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虽然父亲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跟妈妈相比,妈妈对于照顾孩子更为细腻,更为照顾的周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爱人的也是妈妈。

我觉得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有的时候妈妈也是给孩子信心的最好对象。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孩子都在模仿着。首先尹健莉老师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好妈妈,书中她也是用自己的案例在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做一位对孩子有帮助的好妈妈,虽然也有可能迷茫的时候,但她还是很努力,很坚强的去克服了,成功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好妈妈的力量。最为映像深刻的就是关于圆圆打针的时候,孩子们小时候最怕的事就是打针,每当孩子们听到要去打针的时候,也是不情不愿,会哭,会闹,圆圆也跟大多数孩子一样,害怕打针,去医院也会哭,也会闹,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的力量,尹健莉老师选择耐心的去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打针,打针一点也不疼的就像蚊子叮一下那样简单。其实孩子会惧怕打针,有的时候是因为孩子给不了自己信心,尹健莉老师就一直在鼓励着圆圆,你一定行,慢慢的圆圆开始接受,也不再抗拒。相信打针也是很多家长比较头疼的事儿,每个月要打的预防针,生病的时候要打的退烧针,挂水的时候要打的针,每次要打针的时候孩子哭的总是那么的让人受不了,很多的妈妈肯定是一开始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去哄着自己的宝宝,可是宝宝如果还是继续哭闹,妈妈就会失去耐心,语气中可能就会略带严厉,妈妈们常常忘记了宝宝会抗拒,是因为宝宝没有勇气,妈妈也忘记了要给自己的宝宝带去鼓励,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尹健莉老师就给我们很好的上了一课,不管是已经做了妈妈的,还是正准备做妈妈的人,这本书对于我们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映像。因为是通过自己发生的事儿,把自己当成案例写的,特别会给人感触,也特别容易让人接受,看起来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纸上谈兵,不牢靠。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需要妈妈的陪伴,很多的妈妈也是忽略着这一点,觉得孩子的成长自己的参与无关紧要,也不注重去和孩子交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这些不关心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孩子特别的依赖妈妈,他们需要妈妈的陪伴,他们需要妈妈的鼓励,需要妈妈给他们信心,妈妈的这一角色真的对于孩子来讲特别重要。有一些妈妈就始终没有注重到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的去看看和本书,可以给你很大的启发,你会收获很多的东西,你也将会有很大的改变。

我希望每个妈妈都会陪在孩子身边,陪伴着他们成长,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就可以想到你,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你就在他们身边,在他们遇见一些事没有信心的时候,你依然可以在他们旁边给他们信心,鼓励着他们。不管他们长多大,你都可以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希望每个妈妈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有意思的童年。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