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史纲读后感800字

中国史纲读后感800字

中国史纲读后感。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史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史纲读后感(一)

《中国人史纲》是我在假期里看,厚厚的一大本书,我花不少时间去读它,不过觉得蛮值得的。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在九年多的监狱里写下的巨作,它描述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满清王朝末期腐败无能下的那一段不堪耻辱历史,这部着作贯穿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感时忧国,是一部使人忧天下,探世变的巨着。它描写没有空洞乏味,但精彩好看不乏深刻的洞察力,是一部好作品。

长期艰难的狱中生活磨炼,使柏杨对历史上各种制度的优劣、政策的得失、社会的兴衰、人心的向背、人性的善恶有着超于常人的洞察力,而这恰是许多高头讲章式的历史教科书所缺乏的。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用既深邃又开阔的视野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兴衰,东西方不同的境况,让我们了解不同的时期的中国,使我们为中国前期的鼎盛感到自豪光荣,为中国前期的先进而欢呼,为了后期的满清王朝的腐败衰落而痛心,为了后期的落后而受到的屈辱感到悲愤。

柏杨娓娓的诉说了中国人的历史,以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梳理几千年的中国,按时间逻辑编写,对于中国人民遇到的艰辛和苦难给以深切的同情,对于那腐败的阶级统治表达谴责。总之,作者以人民的观点来深刻的阐述了历史,以人民的处境来判断每一个历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历史观点是一种人性史观点。他是以一个民主派别的史学家的形象在叙述历史的。他用人民的眼光来考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形态,作者对酱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糟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酱缸文化,我们要排除那些历史上的糟粕。

我很佩服柏杨先生,他的一生多灾多劫,从过军,坐过牢,数度企图自杀,曾经几乎被枪决被别人称过为一个看过地狱回来的人。我佩服敢勇于写出自己的话,直接的披露社会百态。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


中国史纲读后感(二)

最近我读了柏杨写的《中国人史纲》,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我已经有了许多感触。

这本书写的是中国从盘古开天劈地到20世纪初的历史,它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表现中国文化的发展路程。这本书包揽了三国、水浒,囊括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进程。文章篇幅浩大,文字2020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作者一边写历史故事,一边赞叹历史的进步、嘲评历史的退。不仅如此,作者还是在监狱之中整理、编辑这本书的,可见作者的精神。给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读到后来,我看到网上别的读者的言论,才知道柏杨先生表面上是在写历史故事,实际上是在写中国人的心。作者是在用历史故事体现人物的性格,突出中国人心的发展。

柏杨先生写这本书,为的是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中国历史,更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中国人这一路上的艰辛坎坷,让人们受益更多。


中国史纲读后感(三)

假期我找到了张荫麟先生的唯一专着《中国史纲》(上古篇)拜读。张荫麟(19051942),字2020素痴,广东东莞石龙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张荫麟在清华求学7年,以史、学、才三才识出众知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文学院四大才子。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年获公费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1934年,回国应清华大学之聘,任历史、哲学两系专任讲师,并兼北大历史、哲学课。《中国史纲》原为高中历史教材,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张先生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历史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中国历史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历史人物性格和活动。

在封建组织的崩溃中我读到了这样文字2020:至迟在东周的初期,整个帝国里已有与此相类似的情形,充满了这个时代历史的是王室和诸侯间的冲突,诸侯彼此间的冲突,公室和氏室间的冲突,氏室彼此间的冲突。但亲者不失为其亲,宗族或姻戚间的阋争,总容易调停,总留点余地。-----宗族和姻戚的情宜经过的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老虎,必被揭穿,它的窟窿愈多,则权威愈减。光靠亲族的情宜和君臣的名分维系的组织必不能长久,何况姬周帝国之外本来就不能特殊的这两种链锁拘束的势力。

在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中,张先生写道:顾名思义,战国时代的特色仍在战争。这时代的战争,在质量上都大变春秋的旧样。在春秋时代,征战的目以取俘夺货、屈敌行成为常例;以占夺土地、残杀敌人为例外。在战国时代,则征战的目的以占夺土地、残杀敌人为常例,而仅只取俘夺货、屈敌行成为例外。国家对士兵,以首级论-功,每次战争动辄斩首十万八万,甚至二十万,甚至一坑四十万。我们的字2020典中最凶残的屠城一词是在战国时代出现的。师这所处必生荆棘,大兵之后必有凶年,都是这个时代形容战祸的实话。

至此,我被学生语塞的问题找到了答案。但我愈发被先生的文字2020所吸引。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2024读后感推荐 中国史纲读后感实用版五篇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后的想法写下来。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一篇的读后感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2024读后感推荐 中国史纲读后感实用版五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一)

内容简介:本书原为高中历史教材,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张荫麟先生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中国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顾颉刚先生曾指出当代“较近理想的通史”,本书与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中国通史》等七部并列其中。

中国史纲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历史学家王家范先生评张荫麟《中国史纲》道:“文笔流畅优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当时称绝,后也罕见。”这段评论对本书的总结之精准周到,怕是无出其右了。即便如此,?却还想续上几句狗尾,聊作自己的阅读观感。张荫麟先生所处的时代是最后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群星闪耀,百家争鸣,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真正学者大家的风姿和风骨,其自由、独立与博爱的精神是后世所谓“学者”远远不及的,还有一种自重自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愈是国破家亡之时,反倒愈加激发出治学的热情和奋不顾身的勇锐。张荫麟先生在自序中提及,本书开始属草于卢沟桥事变之前二年,在这样一个近于末世的年月里,张荫麟先生铺开稿纸,开始创作这样一部《中国史纲》,而这本书,在当时仅是作为民国高中生历史教材的存在。作为一本中学生教材,本书条理清晰,史料详实,论据充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历史学者的张荫麟先生没有用晦涩艰深的语言显示自己的博学,而是以最平实的语气深入浅出地将历史娓娓道来,虽是教材,却不见师者传道授业之居高临下不容置疑之态,而似乎是以一位博学师友的身份探讨和交流,没有颐指气使莫名而出的结论,多是由史据循循导出,不是在铺陈历史,而是在引导读者进入历史的气氛,传授阅读和思考的技巧;不仅是授“鱼”,更是在传“渔”。如今只可惜,书未竟,人以逝,只留下半部书稿供人凭吊。曾有人?“如果我们的教材是这样……”如果永远只能是如果,与其唏嘘嗟叹,不如拿起书,为自己补上这迟到的一课。

中国史纲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小部头的大史书。书的内容相当精练,不过大家写小书,胜就胜在语言精练概要,非常具有含金量,在这一点上,它与那些大部头的通史书有太多优势了。反正我喜欢这样的。这书做得很有质感,装帧大气漂亮,用纸也不错。张荫麟的经典著作,也是史学名著,语言凝练通俗,很有趣味,可读性很强。唯一遗憾是张荫麟先生英年早逝,一代史学天才过早离世,这本著作也就只到了东汉末。但作为通史中的经典,该书是不可不读的一本。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二)

《中国人史纲》是我在假期里看,厚厚的一大本书,我花不少时间去读它,不过觉得蛮值得的。

《中国人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在九年多的监狱里写下的巨作,它描述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满清王朝末期腐败无能下的那一段不堪耻辱历史,这部着作贯穿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感时忧国,是一部使人忧天下,探世变的巨着。它描写没有空洞乏味,但精彩好看不乏深刻的洞察力,是一部好作品。

长期艰难的狱中生活磨炼,使柏杨对历史上各种制度的优劣、政策的得失、社会的兴衰、人心的向背、人性的善恶有着超于常人的洞察力,而这恰是许多高头讲章式的历史教科书所缺乏的。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用既深邃又开阔的视野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兴衰,东西方不同的境况,让我们了解不同的时期的中国,使我们为中国前期的鼎盛感到自豪光荣,为中国前期的先进而欢呼,为了后期的满清王朝的腐败衰落而痛心,为了后期的落后而受到的屈辱感到悲愤。

柏杨娓娓的诉说了中国人的历史,以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梳理几千年的中国,按时间逻辑编写,对于中国人民遇到的艰辛和苦难给以深切的同情,对于那腐败的阶级统治表达谴责。总之,作者以人民的观点来深刻的阐述了历史,以人民的处境来判断每一个历史年代和事件,作者的历史观点是一种人性史观点。他是以一个民主派别的史学家的形象在叙述历史的。他用人民的眼光来考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形态,作者对酱缸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糟粕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酱缸文化,我们要排除那些历史上的糟粕。

我很佩服柏杨先生,他的一生多灾多劫,从过军,坐过牢,数度企图自杀,曾经几乎被枪决被别人称过为一个看过地狱回来的人。我佩服敢勇于写出自己的话,直接的披露社会百态。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三)

从史前时代至近代时期,《中国史纲要》以一万五千左右的篇幅重踏一遍历史的印迹,主要讲述化石等证明下史前人类的进化及原始文明的渊源,和从传说中的夏与商起,西周、春秋与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的各朝代兴衰与变迁及近代中国的变革。

夏禹传子,是天下为家的开始,从此以后,大人世及以为礼,就是说父子、兄弟相传便成为制度了。

自夏朝开始,古代的氏族制被国家所代替了,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在夏启时就初步实习了,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是家庭、私有制、阶级和阶级剥削已经存在的标志。夏禹是夏王朝的创立者。夏王朝在其如旭日东升时,它的奠基人夏禹是以一个明君的形象登上历史的舞台的。夏禹是一个具有洞察入微的智慧的伟大首领。他第一个划定了中国的行政区域的人,他将中国分为了九个州,从书上提供的地图来看,划分得像一块边角微微破损的龟甲。虽然他在位只有八年而已,但是他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很有警示意义的故事。一天,夏禹喝了一坛子进贡的美酒,昏醉了许久。醒来后,对旁人说:酒太好了,正因为如此,后世一定会有人为了它家破国亡。一个人能够在酒精的沉醉后,十分清醒地认识到酒的负面影响,并为后人作出了这样一个预言,可见夏禹这个人的理智和沉稳。可惜的是,这个预言却在他的后代桀帝身上得到了印证,家破国亡的后果也便无可避免。一个酒字代表的迷醉和诱惑,就这样把一个存在了四百四十年的王朝推下了历史的舞台。

《汉书 食货志》也说: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农业是商代的主要生产部门。商四境之内,分布着许多的农田。商王在祈年时既希望中商受年,也希望东土、西土、南土、北土都能获得好收成为了强化地主阶级的统治,秦朝又推行严刑峻法以镇压农民。

夏朝到商朝的变革,秦朝到汉朝的演变,都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必然性。作者对于整个社会体系的见解:国家的统一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合理的制度保障生产力发展带动发展其他产业维护社会的稳定,每一项都是一个环,相辅相成而相互制约,经济在作者分析每一个的时候,也很注重对经济层面的分析。因此当暴君出现,享受太多而压榨式的掠夺,分的不平等时,就会有反抗,带来灭亡。对于生产力低下的农业,农业万分重要,而土地是最大的争夺点,但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因而无数次的农民起义都没有结果。

东西两洋历史上只有少数帝国,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稍后的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可以跟中国这种马行一百零五日的情况相比。但他们都已被时间抹灭,只中国迄今巍峨独存。中国的历史绵延不绝,延续至今,读了这本书,让我学了一遍近于完整的历史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我觉得读一遍并不能将它读懂读通,但我们可以多多联系实例,多方面思考问题,就会有新的启迪。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四)

中国史纲要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作为外国人,我算是一个中国历史的入门者。我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六年。我一直很想读个文凭,但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机会实现我的愿望!于是,我只能买书自己学。对一个刚开始学中国历史的人来讲,《中国史纲要》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因为是《纲要》,所以内容比较简练。看完这本书之后对中国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看《中国史纲要》的时候,我推荐其他入门者看《白话史记》和《白话三国志》作为参考。让我摸不着头脑的是在当当的网站上没找到《汉书》和《后汉书》的白话版。编撰《白话史记》和《白话三国志》的几位教授竟然忘了翻译《前四史》的一半。这件事很奇怪。如果有人知道在哪儿可以买《白话汉书》和《白话后汉书》,请迅速给我回复……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五)

中国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近来,因为读着手头的又一套陈书——中华书局的《中国历史通览》,于是,对历史又产生了点点兴趣。心动之下,再次到“当当”逛逛,买下的是这样两本书:《中国史》与《吕思勉文史四讲》,作者:吕思勉,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中华书局”。吕思勉,说是23岁就已能将二十四史通读一遍、一生至少仔细研读过四遍的一位历史学家。读二十四史的这组数据,说是在当代史学家中属于凤毛麟角。尽管如此,对于我这个读书时代“历史课”只交付给“琼瑶”的人来说,再大牌的历史学家实难成“灌耳”之效,说来不得不自己先行汗上一汗了……《历史的定义和价值》是这本《中国史》里第一编第一章的内容,全文节选如下:“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决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样。病情已变而仍服陈方,岂惟无效,更恐不免加重。又有人说:历史是“据事直书”,使人所知“歆惧”的。因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坏,就不免“遗臭万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顾惜名誉。强悍的人,就索性连名誉都不顾。况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难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众所共知的就不过是其表面;其内幕是永不能与人以共见的。又且事情愈大,则观察愈难。断没有一个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说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据以直书,那就非愚则诬了。又有一种议论:以为历史是讲褒贬、寓劝惩,以维持社会的正义的。其失亦与此同。凡讲学问必须知道学和术的区别。学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术则是措置事情的法子。把旧话说起来,就是“明体”和“达用”。历史是求明白社会的真相的。什么是社会的真相呢?原来不论什么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我?这决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样的家庭中……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范文一

剑桥中国史是一部最合外国人心意的中国史。

这就是我读后的感觉,简单的说,这部书中蕴含着外国人,具体地说就是西方国家(即欧美列强)对中国的期待,这可以概括成顺从、分裂、虚弱和全盘西化。

尤其在中华民国这一篇中,这种期待后的失望之情跃然纸上。

在抗战的篇章中,片面地写道共产党的军队从未参加过一次正面战场的会战,而对毛泽东关于深入敌后的战略方针也嗤之以鼻,认为除了造成国共两党的摩擦以外,没有丝毫作用。可文中令人费解和矛盾的是,多次写道因不满负责中国战区的美军军官与中国共产党的亲密举动以及对共产党军队抱有好感和同情而先后撤换了史迪威和陈纳德,对于参与与共产党军队商讨与美军联合作战的军官们也全部调离,文中还指出在下级军官中弥漫的这种对共产党军队的好感直到赫尔利的到来才逐渐得以控制和纠正。可是我们知道,无论是史迪威还是陈纳德又或是那些在中国战区工作的美军军官们,他们都是纯粹的军人,如果共产党军队没有在中国战区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共产党军队没有积极地参与抗战,他们又怎么会对这些当时不被中国政府乃至世界认可的泥腿子军队怀有好感,又怎么会对他们艰苦而又无助的处境抱以同情,又怎么会对抛开国民党政府直接与共产党军队联合作战这一计划兴趣浓厚,把以上这些单单解释为是对共产党游击队对部分美军落难飞行员营救和保护的回报是不负责任的和不公正的。

在解放战争一篇中,此书更是一反常态地坚定支持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而称共产党提出的多党联合政府是权宜之计是不可接受的,是挑起内战的导火索(一党专政是迄今为止西方世界对我国诟病最多的地方)。对于民众对解放军的支持和对国军的背弃则简单地归结为国民党基层官员的腐败而引起了民众对政府的恨。在三大战役的描述中,作者恨铁不成钢地痛骂杜聿明、卫立煌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无能,似乎在抗战篇中对这些黄埔英雄们的溢美之词没存在过。辽沈战役中民众自发地破坏铁路的行为被称为泄愤,淮海战役中250万民工为解放军支前与国民党孤家寡人的对比被归结为国民党缺乏后勤管理人才,至此一幅煮熟了的鸭子的形象已清晰地浮现在我面前。

如果说此前的种种描述还只是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极度失望的话,那么在此书的末尾,作者则甩开了那最后一点矜持,彻底撕去了史学家的面具,公然赤裸裸地说,中国人民应该抛弃固有的国家统一观,像欧洲那样分裂成几十个国家,才能走向繁荣。

真乃一派胡言!

在我看过这部书后,我知道此书以我国发行,据说某名校更以此书作为历史系教材,我于是兴冲冲的在网上搜索起此书的点评,然而我失望了,除了一些诸如以不同的眼光看中国、外国人编的中国史等推销性的书评外,我只找到了一篇对此书中关于义和团运动评述存疑的文章,且也是如同我一般的网友在论坛上发表的,而专家学者们则集体失音,评论全无。

于是我决定写下此文,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我都要发出我微弱的呐喊和宣言,亡我中华之心不死者,放马过来吧!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范文二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是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当然,作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视角和本国文人相当不同,评价自然有褒有贬。因为书中很多时候评价历史事件时引入了很多地理划分因素,因此甚至有人评论此书为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当然个人觉得这种思想过于极端,不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剑桥中国史》的独特视角。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选读其中的部分章节,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期。由于离今天年代已经相当久远,所以争论不大,定论已多。当历史的脚步踏入了中国的战国时期,社会景象的变化已然超越过往。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铁的广泛应用。战国时代,铁制用品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使用,这对于列国的经济、人口和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上的前进。由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之中占据着最重要的资源的人地主的地位有了提高。地主阶级也逐渐取代已经没落了的、在社会生存中失去主导地位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由于奴隶主贵族的没落,不少国家在吸取人才参与政治活动方面不再盯着以血缘为纽带的那种政治关系,反而注重从民间选取一些优秀的人才。举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同时,铁制品也进入了军队之中。一些国家开始部分出现了以铁制兵器取代铜兵器的军事装备替换现象,国家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在一两天内就完成,胜负一旦决定后,不可穷追不舍,那时的战争,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更久,规模更大,死伤也更为惨重,各国之间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不折手段。在这种前提之下,军事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得以体现出来。当然,铁制用具的军事应用并没有真正成为列国军事实力对比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当时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把铁制兵器大规模应用于军事之中,这个国家的军事装备主要还是青铜兵器。尽管如此,这个国家的军事成就却高于其他国家。没有错,这个国家就是秦国。秦国用它的青铜兵器征服了装备着铁制兵器的六国,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里,我想套用一句现当代提得比较多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推动了冶铁业,冶铁业促进了农业和军事的发展。

除此之外,人口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

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当年,人口必然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但是,战争的加剧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的减少。只是相较于春秋时期而言,战国时期的人口从总体上而言应该还是增加的。毕竟,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而城市的建设相较于春秋时期也更加完善。城市的建设往往以国都为核心,许多国家的国都在当时不仅仅是该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比较著名的城市有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等等。

城市的建设,意味着经济种类的扩大化。城市以外的地方自然是农业发展的场所,而城市里则是工商业发展的优良场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闻名全国的商人,例如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陶朱公(原越国名臣范蠡),以及秦国统一全国之前的秦国相国吕不韦,这些都是一些很成功也很有名气的商人。在没有统一政治力量控制的前提下,商人们可以比较自在地走南闯北,在各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意。从某种角度讲,战国时期也堪称中国早期商业的黄金时期。

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中国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大力宣扬自己的主张,同时与其他学派思想相互批判、相互借鉴,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就是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百家争鸣。

诚然,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也与当时缺乏统一的政治实体予以牵制有关。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文化的一种大繁荣现象。然而,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还是随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而湮灭下去。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实在说不好。

总而言之,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确实乱得可以。然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无不表明,中国真的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时代。

中国史话读后感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的战场,近在咫尺虎视眈眈的敌人;生命渺小的希望;无边无际的寂寞;渺茫的希望······这就是《中国史话》带给我的震撼。

这个纪录片讲的是中国一些杰出人物和重要事迹。从孔子的儒家思想到老子,孟子《道德经》,从无数战争后演变出来的七大强国,宋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和齐国,从中引发出无限的战争。

《中国史话》这部影片中讲到钱币的诞生,最为著名的便是周王的青铜器——刀钱。我对这钱币有不同感想。钱币作为一种货物交换的中介,是能提够体现出这国家的强大与否。但是在与宋国的战争中,王却将自己。自己国家的货币交换出去,以表示停战。对此,我为秦国感到悲哀。其次,我最为欣赏伍子胥,我认为伍子胥是一个忠于国家的人,也一个非常懂得兵法人。

公年613年,楚国开拓江流,扫遍诸侯,成为第一大国。当时,伍子胥父亲被楚国所害。自己加入吴国想为父亲报仇,在楚国来袭的时候,和孙吴斌一起抵御楚国。于是爆发了举世闻名的柏举之战,以3万雄兵战胜30万雄兵。我喜欢伍子胥,伍子胥的志向非常远大,但并不是好高骛远。他的聪明才智并非常人所及。我对他非常敬佩。而且,他的爱国之心丝毫不弱于屈原。在勾践打上吴国时,伍子胥是提醒过吴王的。后面自杀,对于伍子胥自杀一事,我非常惋惜他,且非常痛恨吴王不识俊杰。

生活中我们也要像伍子胥一样,给建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学习吴王的识俊杰。但不要学习吴王的盲目判断。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中国史话》这一影片包含了无数的精华与内涵,让人回味无穷。(俞文昊)

《哈佛中国史》读后感2000字


《哈佛中国史》读后感2000字

Victor

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一套六册《哈佛中国史》,我很好奇这些号称汉学家的老外会如何思考和写作中国史。

前几年国内掀起一股明史热,儿子六年级读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对明史相当感兴趣,看过一遍还不过瘾,在多伦多留学每天坚持听《明朝那些事儿》音频。于是我首先找来本套中国史的主编卜正民(Timothy Brook)亲自撰写的《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一册,看看与我们在国内读到的明史有何差异。

读老外的历史书,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容易犯困,感觉老外写历史总是事无巨细、婆婆妈妈,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没有一条贯穿全书、勾引阅读兴趣的主线。哪像读中国人写的历史书,宫廷心计、官宦攻讦、用兵伐谋、征战疆场……让人惊心动魄、欲罢不能、引人入胜。

比如那本几年一大热的《万历十五年》,早在30年前大学老师就列为必读书目,作者黄仁宇参加了《剑桥中国史》的撰写,负责明史部分,后来有了这本书,但我读过总是找不着感觉。这套《哈佛中国史》可读性算不错,但仍然读着读着不掐一下大腿就走神了。

老外写历史,运用史料与中国人大相径庭。中国人写历史,取信正史,其他野史旁料,最多作为补充佐证。这套《哈佛中国史》似乎并不看重正史资料这类“重要史料”,而是大量考证引用考古文物、出土文献、书画瓷器、建筑家具、平民家谱、地方物志、个人札记等等这类“边缘史料”。

读完全书,我与儿子交流心得体会。他告诉我,他们历史老师要求做Research时尽量使用primary sources,我们所说的“正史”,实际上是Secondary sources,而上述那些所谓“边缘史料”才是primary sources。

除了重视一手材料的直接使用,国外学术研究还将参考文献索引作为呈现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我翻看了这套《哈佛中国史》六册,大致每本书的参考文献、索引和注释等都要占到全书页数的1/5-1/4,极尽详实,其中参考文献还严格区分“一手文献”和“二手文献”分列。这也就罢了,最让我觉得这些老外脱裤子放屁的是,卜正民在书中有一个地方引用了他自己另一本著作中的一段话,也照样煞有介事地标注出来!

这让我联想到儿子到国外上学第一学期,初次做地理课的project,费了好大工夫做出来,我也觉得像模像样,与国内学校刷题作业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但作业交上去后得分不高,咨询老师后才知道,原来缺少了参考文献标注列示。那个project一共要求四部分:手绘图、制作表格、文字说明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这一部分完全没得分。

老外为什么如此看重参考文献?因为参考文献反映了你的研究过程,便于检索和查证,另外是道德和版权的约束,不能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此后,儿子逐渐知道了Research的要求。最近科学课又做了一个project,儿子得了6+,分数不错。但儿子告诉我,老师说他的文献索引列得还是不够详细。儿子说他做Research时,文章中要使用的资料没有立刻记下参考文献,最后要列参考文献的时候再去查找,有些信息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了。看来,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要彻底扭转,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外写历史,不但运用史料与我们大相径庭,更关键的是研究方法和史观,与我们云泥之别。

手捧《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开读之前我就很纳闷:作者没有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把元与明分作两个朝代来写,而是融合在一起。元与明这两个完全没有共性的朝代,放到一起怎么写?开读之后更让我找不着北:蒙古人如何把南宋小朝廷追赶至崖山海葬,朱元璋又如何从元末乱世枭雄中摘取胜利之桃……诸如此类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又觉得不可缺失的“大事件”,作者连一个字也没提。

读完全书,我略一算计,全书正文共10章260页,其中关于宫廷政治、朝代兴亡(即中国人传统史观)的内容只有2章38页,不到全书六分之一!作者把六分之五的篇幅用于详细考证论述幅员、经济生态、家族、物华、气象变化、信仰、迷信等等内容,与我们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帝王史观几乎不搭界。

琐碎也就罢了,毕竟老外的研究方法大有可取之处;都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完这本史书,却让我更找不着北。这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历史观。想想也是,像我这样从小读《三国演义》长大,上学又饱受阶级斗争史观教育的一代人,在我们过去的历史观中,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反抗压迫的斗争史。

后来,随着史观逐渐多元化,社会上也掀起一股股历史热,我们知道了农民起义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要力量。但历史研究方法论仍然局限于传统正史范畴,加之充斥荧幕的帝王宫廷剧和历史畅销书的推波助澜,在我们的历史观中,中国历史似乎又演变成一部王朝兴替、权谋斗争的历史。在这种历史观的长期浸淫下,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或多或少种下了一种帝王情结。因此,时下国人无论自身地位如何卑微、处境如何不堪,但只要一说起南海局势、洞朗对峙,人人立马声高八度成为《环球时报》的时事评论员,“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茅庐者,近就算了。

中国人祟尚读史以知兴替,老外可不这样看,他们更关注的是人类不同群体甚至个体与自然之间,在历史演进中的冲突、交互作用和发展轨迹,如果读过《枪炮、病菌与钢铁》会清晰了解西方人的史观。也许,相较则言,中国人的传统史观才更称得上是一种唯心史观吧?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中国的历史博大精深,一般介绍历史的书籍都厚厚的,小孩子读起来会比较乏味。这个暑假,我邂逅了一套历史书籍,陈磊著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从春秋战国写到了唐朝盛世,现在已看到了第三部,看漫画读历史,各种幽默嘻哈,看得欲罢不能,笑出了腹肌,读通了历史。现在我把这套书介绍给大家。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首先是一套轻松有趣的漫画书。作者陈磊的笔名或者说网名叫二混子,他有一个自媒体公众号混子曰,他的嘻哈风漫画作品深受网友喜欢,拥有300万粉丝,是个大咖级别的网红。书里的手绘和段子让人忍俊不禁,辛辣讽刺,他把历史上威严庄重的帝王将相、才高八斗的圣人文豪画得又贱又蠢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诸子百家、诗仙诗圣,全都跟我们一样,有优点有缺点,有朋友有敌人,有理想会任性。书里的漫画有点《灌篮高手》和《忍者神龟》的画风味道,寥寥数笔,表达传神。譬如大秦出场,画像加了兵马俑元素,一副玩命学习的小插图,把一个偏居一隅小国家的奋斗劲跃然纸上;譬如画到隋朝杨广,喜欢约架和约会的隋炀帝穿戴冠冕堂皇,手捧烩面狡诈地想着坏主意,然后是瘦骨伶仃挥汗如雨碎石满天飞的挖运河场景和威武的大龙舟耀武扬威光芒四射迎面扑来,把隋炀帝的劳民伤财表达得淋漓尽致;譬如画武则天,明明眉眼端庄,给人的最大感受却是一个特别壮实的悍妇,一股巍然不动的厉害模样。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当然还是一套历史科普书。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其实是一本严谨的极简中国史。我很佩服作者,用简短的语言捋出了清晰的历史脉搏,写出了历史故事和人物的特点,还附加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如春秋战国像个班级,他把各个国家变成个性鲜明的学生,以历史事件为由,各种搞怪升级,多人混战打到战国七雄,最后大秦一统天下。接着是大秦过把瘾就死、三国就三大战役、魏晋乱世多奇葩、南北朝盛产败家子、大唐盛世开门红经常寥寥数语就写出一段历史的精髓,譬如形容唐朝像坐过山车一样酸爽,配上大唐国力示意图,以公元618年开始的贞观之治起、到公元907年元和中兴结束,历经开元盛世,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为界限,将唐朝攀爬到巅峰后坠落的轨迹清晰展示。我非常喜欢书中对李白一生的梳理,从I have a dream、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梦想少年开始,勤勤恳恳更文,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郁郁不得志,然后是入朝为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直抒胸臆,又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书生品格的坚守。洒脱不羁的李白,细细品味之下多是落寂和不甘。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我喜欢《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种读史方式,从诙谐有趣中打开学习的窗口,再以严谨的态度去探索更大的知识海洋。

读《极简中国史》有感800字


读《极简中国史》有感800字

武雨桐 | 文

历史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去钻研学习,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极简中国史》这本书,作者用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从远古时期开始直至民国时期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史。以及从一件件、一桩桩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中走出的一位位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在书中,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的便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这一章节。这一章节中,作者简明扼要的总结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和政权交替的情况,又针对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两件史实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两件事分别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和"门阀政治".两件事在课本上均有涉及,但并未有详细的史书介绍。《极简中国史》上将孝文帝改革的历史经过写的十分完整,让读者也悦目娱心,仿佛身处那一段数千年前的历史之中,亲身经历了那一次雷厉风行的改革。但是"门阀政治"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体现的繁荣恰恰相反,"门阀政治"体现的恰好是藏在一件件锦衣华服之下那一张张无知的嘴脸与一句句为了家族繁荣而卖力讨好的话语。两种极端,一种是隐藏在艰辛改革之下的繁荣昌盛,另一种则是隐藏在繁荣昌盛之下的破碎不堪。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中国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更加深了我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兴趣。古人的聪明才智与辛勤的劳动成果,造就了如今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泱泱华夏——华夏并非单一的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让鲜卑族融入了这个家庭,使得华夏变得多元化。一代代历史先贤的智慧结晶将华夏文化雕刻打磨,使灿烂的华夏文化成为了世界历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很多人眼中,历史是非常的无聊、乏味,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史书虽然文字平淡,可在真正爱好历史的人眼中,史书、史记就好比一块蒙了厚厚尘土的金子,尘土掩盖住了金子的光芒,却挡不住它散发光芒的本质。当有人拂去尘土时,散发的则是耀眼的光芒。在那时,它身为金子便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全世界将一起目睹它的光彩。

《极简中国史》这本书的作者郑连根先生就好比拂去金子上的尘土的人,他用他的知识将史书上一句句平凡无奇的话语,变成跃然于纸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这是我对这本书的美好祈愿。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

终于把这套书细细读完了。

我最早关注【伦敦新闻画报】是因为里面的很多木刻版画和石印版画是以照片为摹本的,这和中国早期摄影史息息相关,是我研究的方向,后来发现,除了图像,文字也很值得深读,最后还选一部分该画报中和中国有关的部分翻译出版了【近代中国的反光镜】。

这次拿到沈泓老师翻译的这套【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很兴奋,因为我一直很敬佩沈泓老师,他之前出版过的几本书对我都有很大帮助,而且我知道这套书的工作他已经做了很多年,终于到出成果的时候了。从马可波罗起世界就在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探险家、商人和使臣们把他们的所见所闻带回国内并传播出去,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荷兰使一团一的纽霍夫、英国使一团一的威廉亚历山大等等,反观中国,愿意去了解世界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现在去翻看当时世界怎么观看我们或者说看到了我们的什么,多少有助于现在的我们去了解过去的中国。特别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从明末到现在,从荷兰东印救公司使一团一到现在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应该可以发现他们对中国了解的变化和态度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这部分内容应该会很有趣,或者值得思考。当时西方的对中国的新闻报道虽然有不准确、臆测或扭曲的地方,不能严谨到作为正史,但毕竟提一供了另外一个可以审视或佐证正史的视角,我想,这可能也是这套书被定名遗忘在西方的中国史的原因。

最后,我还是一贯讨厌地说些负面话。我对图像的质量比较敏一感,这些早期画报原作中的插图很一精一美,有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但毕竟原作的获得不容易,所以书中图像的质量不太符合我的标准;此外,书中还有些没能避免的小错,比如上卷中p219和p223的配图一样,但图说不一样。无论如何,瑕不掩瑜,这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好书,里面有作者和编辑的辛苦付出,我更期待他们后续将推出的1873年以后的部分。

读《宫崎市定中国史》有感


读《宫崎市定中国史》有感(一)

任侁

"每月一书"活动的第一轮即将进入收关,终于要轮到我面对……

任到中年,生活节奏的加快,已许久没有静下心来的感觉,突然要我去挑一本书来读,都觉得好陌生。面对形形色色有毒的、无毒的鸡汤文,我窃喜这个社会比我还浮躁。也是偶然,在豆瓣的书单里瞥见了宫崎市定的《中国史》,一本传统意义上跟我们对立面的日本人写的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书。自小我就被告知读史可以明智,史可以看到别人的正确与错误,从而使自己面对同样或类似的事件时,做出最好的最有利的判断,从而起到使人明智。 教训也好,经验也好,都值得我们借鉴的。纵观国内的通史著作,基本都是以我们自己的历史观为基础,大同小异。 抱着"知己知彼"的情结,我翻开了此书……

宫崎市定的《中国史》,这是一部史学著作,有评论说,他"以世界史眼光和社会经济史为特色,拥有平易的文风和明快的思维,能把精致的实证研究与大气恢弘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应该说,这是一段较为精当的评论。他在《中国史》的总论中说,"在历史叙述中,确实有不管谁来写都一样的部分,例如年表等,不管谁来做,都大同小异。主要部分是不会改变的,然而历史不是年表……就算某国于那一年灭亡这种事不管在谁看来都是不可动摇的事实,但对其所蕴含的意义的评价可能是一人一个样。"由此,也就明白胡适所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了。

对于历史本身我没资格评论,但是作者推重的客观立场值得尊敬。当下,对人也好,对事也罢,我们何尝不是主观第一。其实生活工作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以客观的态度站在对方的立场换位思考。何谓"换位思考"?儒家思想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说自己做到通达事理前,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即"推己及人".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刻。换位思考、世事无绝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时候,不妨也换位思考一番,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某些问题,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有可能某些我们眼看无法调和的问题,在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会因为我们的换位思考而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以上是我难得"静下"后的一些胡诌,还望各位同事一起探讨指正。

读《宫崎市定中国史》有感(二)

中国没那么伟大

书名:《宫崎市定中国史》

作者:宫崎市定

译者:焦堃、瞿拓如

简介:中国中心主义是当代历史教育的核心,比如中国为首的"四大文明古国",好像没有咱们就没有这个世界;比如咱们的"四大发明",似乎成为一切近代历史大事件的物质基础。不过,我们是否有勇气去设想一个不太一样的历史:中国并没有那么伟大,只是世界众多民族中的普通成员;神州没有那么隔离,始于商周时代我们同世界的联系从未断绝。翻阅《宫崎市定中国史》,从一个外人的角度看中国史,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历史,无疑是审视自身的新鲜角度。惟可惜书中删节不少。

中国没那么伟大

不论是周武王灭殷建周,还是幽王灭于西方,以及其子平王东迁洛邑,都不过是传说。但我相信这些传说有一个核心的史实,那就是一场历时多年的民族移动,即周民族在今天陕西一带受到异民族的压迫,被排挤到东方,又征服了原住的殷系统的都市国家。

——古代史·三代·周的东进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对于咱们中国人绝不会陌生,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四位人类历史的先行者,在其他落后民族鸿蒙未开之时便已动笔书写伟大辉煌的历史,而中国更是其中佼佼者,因为咱们中华民族是这"四大"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足以令人欢心鼓舞、自信自豪以致自傲。不知几多炎黄子为此热泪盈眶,也不知道有几多少年初次翻开历史课本就立下报国壮志,却更不知有多少中国人怀疑过这个概念的真假。稍有世界史知识的人不免会疑窦丛生:古希腊之流是否可称文明古国,玛雅之类是否历史久远,这个文明古国的概念又由谁提出?

发动战争,消费则会旺盛,因藏匿而退出流通的货币和物资进入社会,经济会呈现出活跃的盛况,而这又能刺激生产,使雇佣盛行,从而救济失业者。在后世的经济官僚中,似乎也有人抱着同样的想法而煽动战争。

——古代史·前汉·对匈奴的战争

"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邻相望","四大文明"最早的提出就在这里,梁启超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当中"支那"就是中国,其言下之意,中国为首的四个文明是人类先达。这种说法的依据梁启超并未列举,但综合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以文字鼓舞民族自信的目的远大于历史真实。

比较当时的文化水平,无论如何都是西高东低。多数情况下,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进行贸易时,都是发达国家出现黑字而落后国家出现赤字。在汉代,中国拥有的丰富黄金年复一年流向西亚,长年累月之后就招致了中国的货币量减少的严重后果。

——古代史·前汉·西方贸易

"四大"的概念之所以拥趸无数,首因其在鼓舞民族自信心上不可忽视的作用,毕竟我们的近代如此多难,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传奇史、伟人史,而非正统意义上的严肃历史。百姓愿意相信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巫师,却不见他善理内不善对外的政治家本质;民众只看到"贞观开元"的表面繁华,却不见"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底层疾苦,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的武功不是用千万生命换来;群众只知道共产主义有布尔什维克,却早已忘记了孟什维克。

对隋炀帝来说,最为致命的是征讨朝鲜的屡次失败。而这与其说是出于隋炀帝虚荣心的黩武,不如说是抑制不了军队妄动的隋政权的本质缺陷导致的。无论何时何处,国家的军人都以战争为职业,没有战争他们就不能出人头地,因而总是期望发生事端。

——中世史·南北朝·炀帝的命运

中国的历史是关于偶像的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的历史是关于传奇的历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广大与苦难的百姓在"功成之将"的笑谈中灰飞烟灭,这灰飞烟灭无疑是可悲的,硬要为这可悲寻求原因的话,其主要责任不在昏君、佞臣、贼子、乱党,却在中国本身。九州大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以致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巨大,人口众多以致人心涣散,这样的现实使得历代统治者面对的首要问题都不会是经济、外交之类,维系庞大帝国的凝聚力才是当务之急。意图团结数量如此众多的文盲与流民,较之教育与文化,树立半人半神的偶像、讲述骇人听闻的传奇无疑是更便捷、有效的方式。

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濠州,在淮水正南。淮水是历史上的南北分界线,以此为界,自然环境、农作物、经济状况和人情风俗,皆迥然两样。而此分界线上成长的人,因兼具两者性质,在当时那样的乱世中有很大优势。

——近世史·元·叛乱纷起

观赏过舞台表演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灯光效应,镁光灯集中照射在主角身上时,其身旁的配角、舞台的背景都会被淡化乃至忽略,这是人眼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无法避免。同理,以偶像为导向的历史,使得这个无比广阔的帝国凝聚的同时却因为大人物的光芒太过耀眼遮蔽了小人物,伟人太过伟大让看客忘记了背景。人们沉浸在中国如此伟大的意淫中,不见百姓、不见历史、不见逻辑、不见天下。

政府实行食盐专卖,以昂贵的价格卖给人民,不止在经济上让消费者受苦,而且必然要带来更大的副作用,这便是秘密结社的产生。所有的统制必然伴随着黑市,而统制的价格越高,黑市买卖的利益就越大。

——中世史·唐·黄巢之乱

在这样的意淫下下,似乎没有了四大文明古国人类就永远只能求毛饮血,没有了四大发明世界的近代史就不会发生,然稍有思辨能力者不免发问:火药如此威力,为何自唐宋至明清还要引进波斯火器、红夷大炮;司南明辨八方,扬帆远航、探索世界的却是欧洲人;活字印刷神奇高效,第一套汉字金属活字竟由传教士带来;造纸,怕只有造纸是世界领先吧。

宦官几乎都出身下层社会,因而长于世故,高级官僚则生于读书阶层家庭,长于饱食暖衣的环境,一门心思以科举为唯一目标,最终通过在无益的学问竞争中获胜取得官位,两者自不可同日而语

——近世史·明·英宗的失败

妄议家国绝非自虐取乐,质疑四大发明亦非崇洋媚外,只是想摆出历史的另一个角度:或许我们没有我们自以为的那么伟大,我们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只是世上的过客之一,我们并非独居东亚与世隔绝,我们和世界的联系远比历史课本上记述的多得多。

翻阅《宫崎市定中国史》,从一个外人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历史,或许话语不够顺耳,观点不敢苟同,但无疑是审视自身的新鲜角度。惟可惜书中删节不少。

对张学良的态度失望后,日本转而拥立杨宇霆,企图树立亲日的地方政权,但张学良先发制人杀了杨宇霆。于是日本使出最后狠手,动武驱逐张学良的军队,占领了全东北(1931年)。

——最近世史·国民政府·日本与美国

喜欢《中国史纲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史纲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