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艺术读后感(二)
最近阅读了由《博览群书》杂志社选编的《读书的艺术》一书,感觉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现做一些简要的摘录和感想:
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读着此书就好象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告诉你如何阅读,怎样阅读。
书中列举了许多名人、名家的读书方法。每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作为教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节下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更应该有源头活水。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可以定期阅读教育名着,从教育名家身上汲取营养,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阅读当代的教育报刊杂志,从当代教育大家和教师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同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对错,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写。在多看多读的基础上,坚持不懈的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把自己读书所得的写下来,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写下来,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性。知识技能增强了,应付工作中的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书中所举的众多名家,他们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一生的时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持之以恒的提高自己的素养。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改善的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用于实际工作。相信多读书、会读书一定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林语堂《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题记:我被冠以二十之名以四年有余,实在算得上年轻。若说学历,呆在课堂上的时光也甚少,若按当下的划分来看大抵是归于文盲一列吧。但我却喜欢读书,宋代的词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曾经说过一句很妙曼的话: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虽说未到那种境地,却也算得上是一个好读之人,因为我认为书籍能够将人带入一个和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这种心理上的影响就和人旅行是一样的。但却由于没有选择的阅读,往往被里面的情感左右,久久不能归真,今天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读书的艺术)后很有感触,便写下了此篇…
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在书籍里使读者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而只有报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读书的乐趣。记得有一话叫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想报着这样的想法去读书之人,只怕失去了读书时的人只怕是不能够真正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了的,他们将读书贯上了名利,追求的是物质。
其实我认为读书,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读书没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就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彻底的享受读书的乐趣林语堂先生认为这个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世间也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的确,我们智能上的趣味,就如一课树那样生长着,如河水那样流趟着,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岩石时,它便会由岩石的旁边绕过去,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低谷时,它便在那边曲折的流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它便恬静的停驻在那边,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的向前涌去,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水便会流着,直到大海。只要有树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周而复始,所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谈话是我们日常做的最多的事情,没有谈话没有沟通,这个世界就会失去很多意义。谈话虽作为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但其中是蕴含大学问,尤其是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掌握谈话的艺术对我们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我拜读本书,希望能从中掌握让自己的谈话变得更自然、流畅、真诚的言语交流的技巧。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三春寒。谈话的魅力在于谈话者的互相理解和包容,做到感同身受。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如谈话主体、谈话礼仪、谈话技巧、谈话智慧和习惯等为读者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例如教师,谈话作为我们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保护好嗓子是非常必要的。
反思自身,我觉得自己性格是比较活泼外向健谈的,曾自认为还算会谈话懂交际,但是看完本书后我知道了健谈爱交流不等于会谈话,正所谓“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语言是最能暴露一个人的,一次简单的谈话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涵修养。阅读过程中我不断结合自身的行为来消化书中的道理,提醒自己对于书中提到的禁忌和注意要点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做一个不仅健谈还要善谈的人。
“谈话对各种年龄的人都有其乐趣,是很合理的消遣;但是,无知者的谈话就不算是一种谈话,不能给人们以任何乐趣。”希望我能把从本书中得到的智慧内化到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时刻鞭策自己不断进步。(陈宝莹)
书籍被不同的人阅读就可以有不同的感悟,相信很多人在读了作品这本书后,对于它的情节会印象深刻。读后感是我们阅读作品时真实情感的展现。你在写作品的读后感的时候有思路吗?以下是由读后感大全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模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最近阅读了由《博览群书》杂志社选编的《读书的艺术》一书,感觉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现做一些简要的摘录和感想:
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读着此书就好象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告诉你如何阅读,怎样阅读。
书中列举了许多名人、名家的读书方法。每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作为教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节下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更应该有源头活水。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可以定期阅读教育名着,从教育名家身上汲取营养,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阅读当代的教育报刊杂志,从当代教育大家和教师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同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对错,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写。在多看多读的基础上,坚持不懈的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把自己读书所得的写下来,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写下来,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性。知识技能增强了,应付工作中的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书中所举的众多名家,他们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一生的时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持之以恒的提高自己的素养。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改善的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用于实际工作。相信多读书、会读书一定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中国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深深教诲;这几年西方盛行的“间隔年(GapYear)”的概念在中国的流行……
以及最近“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的全民对于旅行的期盼……在很多人眼里旅行总是美好的!
但是这种体验真的这么可靠嘛?先来看一个怪诞的故事吧:
德埃桑迪斯独自住在巴黎市郊的一处宽敞的别墅。他几乎足不出户,因为这样,可以使他避免看见他所以为的人之丑陋和愚蠢。他还年轻时,一天下午,冒险到附近的村子去了几个小时,结果发现他对他人的憎恶更甚。从那以后,他决意一个人躺在书房里的床上,阅读文学经典,同时构想自己对人类的一些尖酸刻薄的想法。但有一天清早,德埃桑迪斯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愿,想到伦敦旅行。这变化,连他自己都觉得吃惊。在到伦敦旅行的意念萌生之时,他正坐在火炉边读一本狄更斯的小说。这小说引发了他对英国人的生活情形的种种想象。
事实上,对此他之前已冥思良久,只是现在,他热切地盼望能亲眼一睹。兴奋已让他难以自持,所以,他差使仆人打点好行装,他自己呢,则身着灰色花呢套装,脚蹬一双系带短靴,头戴一顶圆顶礼帽,还披了件蓝色亚麻长斗篷,搭乘最早的一趟火车去了巴黎。离开往伦敦的火车正式出发还有些时间,他走进了丽弗里街的加里尼涅英文书店,买了一本贝德克尔的《伦敦旅行指南》。书中对伦敦名胜的简练描述让他觉得美不胜收。接着,他走到附近的一间英国人常来光顾的酒吧。酒吧里的氛围活脱脱是狄更斯小说中的场景:他想起了小杜丽,朵拉·科波菲尔和汤姆·品奇的妹妹露丝坐在和这酒吧间相似的温馨明亮的小屋里的情形。酒吧里的一位顾客有着威克费尔德先生一般的白发和红润肤色,而其分明的面部轮廓、木然的表情和无精打采的眼神又让人想起塔金霍恩先生。
德埃桑迪斯觉得有些饿,便到了隔壁的一家英式小餐馆。餐馆在阿姆斯特丹街,靠近圣拉扎尔火车站。餐馆里光线昏暗,烟雾弥漫,柜台上摆着一长排啤酒,还摊着小提琴般褐色的火腿,以及番茄酱般红色的大龙虾。一些小木餐桌旁,坐着健硕的英国女人。她们的长相很男性化,露出硕大的牙齿,有如调色刀;她们手脚粗长,脸颊像苹果般红通通的。德埃桑迪斯找了一个桌子坐下,点了牛尾汤,烟熏鳕鱼,还要了一份烤牛肉和土豆,一些艾尔啤酒和一大块斯提耳顿干酪。
随着火车离站时刻的迫近,德埃桑迪斯对伦敦的梦想行将变为现实,但就在这个时刻,他忽地变得疲乏和厌倦起来。他开始想象自己若真的去伦敦该是如何的无聊和乏味:他得赶到火车站,抢个脚夫来搬行李,上了车,得睡在陌生的床上,之后还得排队下车,在贝德克尔已有精到描述的伦敦街景里拖着自己疲惫的身子瑟瑟前行……想及这些,他的伦敦之梦顿时黯然失色:“既然一个人能坐在椅子上优哉游哉捧书漫游,又何苦要真的出行?难道他不已置身伦敦了吗?伦敦的气味、天气、市民、食物,甚至伦敦餐馆里的刀叉餐具不都已在自己的周遭吗?如果真到了伦敦,除了新的失望,还能期待什么?”仍然是坐在椅子上,他开始了自我反省:“我竟然不肯相信我忠实可信的想象力,而且居然像老笨蛋一样相信到国外旅行是必要、有趣和有益的,我一定是有些精神异常了。”
结果自然是,德埃桑迪斯付了账单,离开餐馆,依旧是搭上最早的一趟火车回到了他的别墅。一起回家的当然还有他的行李箱、他的旅行包、他的旅行毛毯、他的雨伞和他的拐杖。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
他就呆在他的小别墅里,让自己置身于各式各样的事物之中,这些东西让他很容易就享受旅行的精髓。他在墙上挂着各种彩色图片,上面标示着外国的城市、博物馆、酒店和开往瓦尔帕莱索或普赖特河的班轮,俨然是旅行社的宣传橱窗。在他卧室的墙上,贴满了框框条条,都是大的船运公司的班轮时刻表。他在一个水缸里养了些水草,还买来一只小帆船,一些船用的索具以及小的海员模型……藉着它们,他能体验到远航的最大乐趣,却免去了航海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不适。
这个故事出自于斯曼的小说《逆流》之中,旅行发展到今天,当然很少会有人像主人公那样……这是一部被称为颓废主义的小说,但是今天我们不说《逆流》,今天说的是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一书,初次读到这个故事也是在这本书中,说的是旅行的期待、旅行的现实以及旅行的想象等事件之间的差异……
而“德埃桑迪斯”的结论是:“想象能使我们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远比其本身丰富多彩。”在任何地方,实际的经历往往是,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
今天,关于旅行的书很多,随便一搜就能得到一大堆书单,主流基调大都是在说旅行美好,“贩卖青春”、艳遇、陌生人的善意,在路上得解脱可以拯救一切等等……有人说:“看完就想休学辞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幼稚的表现,当然如果你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也是值得尊重的,说到底人都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所以这类书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
但是,《旅行的艺术》这本书看完让我当真了,还让我第一次有了写读书笔记的欲望。首先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唠叨”,很少去描述目的地的美好,却花大量的篇幅在说旅行中的一些与风景无关的琐事,然后就是在这感性之中蕴藏着闲话家常般的哲思,再者构思奇特,每一章节根据不同的主题对应一个艺术家,挖掘利用他们的旅行生活的片段……多方位的观照旅行,剖析旅行,选材诙谐有趣……而且本书中文版翻译的还不错!
就像推荐序中说的那样:绝不追求那种洗涤过的纯美。深信很多艺术写生和游记笔墨都印过度的省略而走向了虚假,因此在感性的谈吐中不避真实生活的芜杂。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我写的那篇关于青岛的游记:配了很多我精心挑选的摄影照片,描述了青岛的清新美好,给人的感觉就是纯美。但是背后的事实却是,由于飞机晚点,头一晚只睡了一个钟头左右,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在劈柴院及栈桥游历的时候其实都是昏昏欲睡的;还有因为气温的差异,我有一些轻微感冒,一直处于鼻塞的状态,而且最烦人的是,我还不小心踩到了一滩便便……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极度厌恶与恶心的……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
在豆瓣上翻看了一下大家读完此书后的感想,有人说这本书要倒着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开篇的“唠叨”容易让人乏味,反倒最后的章节精彩纷呈,我不太认可这种观点。首先有着很深的哲学功底的波兰顿,在写此书时遵循着旅行的过程的这样一个逻辑顺序的,从对旅行的期待,在到旅行中的一些场所,异域风情、旅行怎么记录风景、以及回来后的一些行为……而且这么美的开篇描述还读不下去嘛?
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殊难确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因此,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先是晚间温度微降,接着连日阴雨,伴随来自大西洋捉摸不定的阵风、潮湿的空气、纷落的树叶,白昼亦见短促。其间也许会有短暂的风雨间歇,天气晴好,万里无云,人们不穿大衣便可一早出门。但这些都只是一种假象,是病入膏肓者临终前的“回光返照”,于事无补……
初一看这本书讲的是旅行,后来发现是艺术,读完之后猛然觉悟说的是生活……为了追寻美好,旅行中也要忍受一些不愉快的外界因素!
或许,这本书可以给你一场完美的阅读旅程!
弗洛姆《爱的艺术》告诉我们,爱不是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混淆了坠入情网的初始体验同身在其中的持久状态这两者的区别。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现代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自然的异化。他已经被弄成一件商品了,将自己的生命力体验为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必须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投资。而忘记了作为人类的本质和终极需要。
弗洛姆提醒我们反思,被弄到社会网罗中的人,如何才能不忘掉他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人,一个只能活一次的人,一个带着失望与希望、悲伤与恐惧,怀着对爱的热望、对虚无与疏离深深畏惧,只能活一次的人?这个问题深深触动了麻木和浑浑噩噩的我!
他告诉我们,对于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于人际和谐,在于彼此之间的融合,在于爱。
他告诉我们,爱从本质上是应该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是对将自己的一生完全托付给对方的决定。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这与《圣经》中爱是恒久忍耐是一样的意思。
成熟的爱需要以给予、关心、负责、尊重和了解为前提。爱是一种个人体验,只能由个人亲自为自己体验。我知道,我已有幸了解理论,唯有终身实践,才能接地气,而心平气和,体会爱的真谛。
他提醒我们,我们在传授知识,但我们正在丢掉对人类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知识:那种只能通过成熟的人、有爱的人的在场才能言传身教的知识。这让我感叹,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挂羊头卖狗肉者有之、披着羊皮的有之、滥竽充数者有之,劣币逐良币,有品、有德者,为人师表者反而稀缺、罕见,甚至被摧残。
最后弗洛姆再次总结和强调,谈爱不是说教,实际上是在谈每一个人的终极的显示的需要。这种需要被掩盖,并不等于说不存在。分析爱的本质就是发现它在当今社会的匮乏,以及批评应该为此负责任的社会条件。相信爱可以作为一个社会性现象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一个例外的个人性的现象,是一个建立在人类本性的洞察之上的理性信念。
路漫漫兮,吾将勉励为之。
细味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其思想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决不辜负自己的任何时间,即使生病或老去,也要体验痛的快乐,直至我们洞悉了人生,以恬淡的心态,快乐的死去,总算自己没有白活,完美的结束生的旅程。
的确,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
可见,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认真的去惮。明人金圣叹之三十二不亦快哉,在吾人看来,也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其却将其以为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并记录下来,聊以自慰,而另一个撼人心神的是残疾人海伦的《假如我能眼亮三天》,种种常人所经历的平凡,在她的眼中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可见快乐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而且每人感受到的深浅亦有所不同,也只有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
《生活的艺术》给我传授了快乐的秘诀,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慢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爱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慢的教育艺术,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
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是会慢慢领悟的。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甚至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有一种悠闲的心态,一份闲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常常没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我已经尽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这一切都使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思考,重新审视我自己,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欢这样的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坚持更久。也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贯穿生命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得时时在场。不能含糊,不能应付。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做教师的人,内心深处必须得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须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大凡读文章,欣赏也好,分析也罢,也许会说出个“一、二、三”的道道来,什么主题思想阿段落大意阿最后结论啊,或者横竖比较啊等等。这样的赏析,说是八股,不象,不象八股吧,其实,比八股还糟糕,让人听了、读了实在枯燥。《读书的艺术》目的明确,按照林语堂的说法,无论你说的再好听,即便谈一下“读书方法”或大讲什么“理想”等等。初听好象是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怎样运用感性化的散文、精辟的袖珍小说来反映现实中如此理性化的东西,或说得文明一点,怎样表现如此理性化的话题呢?不妨,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相信你就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到、美妙正在于其中。
这篇文章的特点很鲜明,林语堂十分善于运用谈心和说理叙事的方法,一层一层采取推进地表现“读书的艺术”。我想先从文章的开头看,林语堂是以一名老师与学生谈心的口吻起句,就个人所认为理想的方法,与诸位学生通常的读书方法比较研究一下”。口气轻松亲切,直接提出想要说的话题。“教师”以自己的备课、教学和读书经验,指出大半学生“已经走入错误”。因为,林语堂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指出他们现在的读书方法,“失去了读书的本意”。反之,这个问题解决了,有人还会提出新的'问题,比如说,时间阿地点啊等等。林语堂说的很好,他接着又说,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不难发现,林语堂在说理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他抨击了当时特别严重的、传统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倡主动的、自觉的科学的新型读书观。逻辑性既强,加以入情入理的叙述与分析方法,便表现的侃侃而论,娓娓道来,的确有一种亲切感人的渗透力。
尽管如此,林语堂还是不满足前面的一些说理,他深知单纯的说理与谈心是很难打动人心的。因此,林语堂在细致说理的过程中,融入了一些富有艺术情趣的“元素”,来增强读者或学生阅读的信趣和效果。例如,林语堂在讲述读书的本意与读书之乐趣时,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
1、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2、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3、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4、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5、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6、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7、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8、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9、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10、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体衰弱,而是心灵的冷漠。
11、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12、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13、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14、享受大自然不单是限于艺术和图画,显现于我们眼前的大自然是整个的,它包括一切声音/颜色/精神和气氛。人则以了解生活的艺术家的资格去选择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来。这是一切中国文人所共持刀态度。
15、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16、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
前段时间很多的新鲜词汇不断地涌入我的视野:遗失的童年路上、“孩奴”现象、保卫童年、拯救童年等等。起初我也并不在意,感觉这些都是信息高速路的必然产物,轰动一时流行一阵而已。可当我在一则教育随笔中看到“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提法时,顿感眼前一亮,将那个叫张文质的教育学者及“慢艺术”牢牢刻入脑海。放假前,当看到同事手中有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时,渴望阅读的心情瞬间陡增,突然间作为老师的我一下子顿悟,我也不喜欢那被浓缩了的童年和高压力下的教与学,我更渴望寻找一条淡然恬静的教育教学之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切都快了起来。出门不再步行,连自行车都几近在城市绝迹,车水马龙,过马路都要分外精心。动物、植物,只要是人们需要的都可以缩短成长期,尤其是关于肯德基养鸡技术的披露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于是人们抱怨,菜没味了,肉没味了,可人们依然不愿意停下的是飞速发展的脚步,在一面怀念过去的哀怨中追寻更快。教育更不例外,“知识下放”普遍存在,一道小学低段的数学题难倒了一堆的本科、研究生。每当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也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的时候,每一个在校学生的爸爸妈妈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为人父母之重”。“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所以当我看到这些语句的时候心里涌动的竟然是感动。如果用花儿解释先生的理论,那就是是花儿终究都会开放,但却有花期早迟素淡的问题,你难道会说寒冬的梅花逊于早春的桃花?或者丰满的牡丹一定强于清瘦的兰花?既然花儿都是如此,为什么我们非要培养同时开放同样灿烂的孩子呢?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潜意识地希望慢,可同时却也在让脚步加速。就说我们的孩子吧,繁重的课业负担还要附加繁忙的课外辅导,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们不再拥有上学的路上,更不会享受周末的悠闲。老师们、家长们很少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案分析,都渴望整齐划一的优秀。我们都坚信“勤一定能补拙”、“笨鸟必须先飞”是真理,可张文质先生却敏锐地提出“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的观点。虽不能说这就像晴空里的一声炸雷,最起码也是醒酒的汤,让沉迷于追求高效的我们在快速行进的间歇多一些有益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坚信一个信念:首先应该让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我听说有些学校孩子们每天晚上的作业奇多,有时候家长都要代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十二点睡觉。当我听说这些的时候不仅是痛心更是鄙视了,虽然我也是一个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似乎不该这样。然而,如果让我牺牲孩子们的快乐为代价来提高我们暂时的学习成绩,我宁可选择放弃。从教多年,我反对机械重复,我反对题海战术,尽管每次考试我也会分外担心孩子们能否沉着应战,但我依然不愿辛苦孩子。我们都是教育中人,或许也都正在为现今的教育模式而困惑不解。一方面在强烈呼吁“减负”“减压”,可是教育体制却是不变的,最终都需要在考试的关口倾力一搏,然后才能唱出“真金不怕火炼”的赞歌。
前段时间在阅读中发现了这样的语句:
“中国人,赶时间。
最爱‘快进’,狂点‘刷新’。
评论,要枪‘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排队,最好是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
看完之后,不禁哑然失笑,想想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的确是这样的。尤其对于排队心里的分析更是精妙绝伦,颇具讽刺而又那般传神。于是久久地停留着那些文字上,反复斟酌着、诵记着,想让它们成为我今后生活工作的.一面反光镜。在教育中,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可能就是“能不能再快点,再好点。”我们都在苦恼着孩子的磨蹭,我们更担心孩子的成绩不能最好。甚至,我们希望孩子的快速成长,渴望孩子的培养如同农业、工业的发展那这样尽可能最快,最好收益最大化。我们忘了,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忘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为渴望快,我们更加得急功近利,希望我们的教育教学点点滴滴都能立马见效。于是,我们忘记了积淀,忘记了对人的长远的培养。在题为“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的演讲中,先生多次谈到“阅读”──一个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内久久盘旋在我心头的词汇。我喜欢张文质先生的率真与深刻,对教育现象作深入的剖析,有些时候观点语言也甚为尖锐,读他的文字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书中有豪气,豪中有霸!
教育是相通的,张文质先生也是从一线做起的,我不知道他曾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可是在阅读这个观点上却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专家出奇的一致。讲到了当今孩子的阅读现状,并精辟地阐述“阅读几乎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未来来说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阅读为一个人的成长精神打底,甚至为一个人立精神,生命是从阅读开始的。”等等。和很多的专家一样在大声疾呼着阅读,阅读,阅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真是大恨其晚,真正的阅读似乎是从进入这所都市小学才开始的,那也是因为压力,因为看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仅仅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我开始了疯狂阅读,有教育教学专著,有儿童文学,有报刊杂志,有心灵鸡汤类的故事散文等等。很奇怪,以前我只喜欢文学,关注的就是故事情节。可现在即使是一本枯燥的教学论著我也不再感觉乏味,或者说再乏味也会坚持着看下去了。
很多时候感觉到了都是新奇,有趣,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与警醒。读书,让我对自己、对教学、对人生都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不再狭隘。虽然这个年龄的我读书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记忆,常常有一种过眼云烟的虚无感,但依然深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或许读书的初衷就是因为担心自己被淘汰吧,也正是张文质先生在谈及应试教育苛刻时提出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从文学的积淀还是学识的浅薄我觉得自己都是那种有待提高的类型,所以读书是当务之急,是首选!我需要在读书之中维持自己的自信,维持自己为师的尊严。当然先生疾呼读书的同时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点──孩子!我觉得从素质教育被提上议程之后,我们的应试教育却无形中愈演愈烈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名目繁多的考试,还有排序。“在提高孩子成绩的过程中我又没有做了一些不人道的事情啊?”这个扣在教育学者心头的疑问,更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反省的问题啊!是啊,当大街小巷张贴者大学录取学生的名单时,有谁会去关心那些落榜的孩子呢?当我们大肆表彰成绩优异的教师时,我们是否用心分析过成绩差异的诸多原因?可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课业,孩子们没有时间来为自己的精神打上底色,因为紧紧张张的排名,孩子们无暇顾及课程以外的书籍?谁能想到,我们那些所谓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为让孩子们无形中已经输了,不,是受伤,让我们的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
慢,快,快,慢……我已经分不清究竟该怎样,是慢好还是快对?行进在基础教育的路上,我更加困惑,在迷茫中踟蹰。谁能告诉我,究竟如何去实现自己对教学理想的追求呢?这关于理想的温暖话语,只能在书中读读罢了吗,将会有谁在我的耳边让它慢慢地荡漾呢?如果“教育能像蜗牛散步一样,只要放松心情,放慢脚步,防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呢?
林语堂这本《生活的艺术》看得很费劲,对我来说理论性太强、太枯燥,甚至有许多地方看不懂,以至于看十分钟睡半个钟头接着又看十分钟又睡半个钟头,以至于球球说你是为了催眠才看的吗。呵呵。
虽然林语堂很强调读书的乐趣,这本书里面就有专门一篇读书的艺术,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似乎我应该去选择让自己读得愉快、轻松的书?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我想的是,像跳高,永远照着比自己能力高那么一点的位置去练才能提高,读书也是,只有看一些高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有所受益,也许今天能领会的是其中一成,过一段时间再来看,也许就能领会二成了。有价值的有思想的文字值得一生读上许多遍。哪怕读的过程艰涩一些也值得。
就现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忽然想到,也许孔子和林语堂不是我前面理解的那个意思,这时应该理解为以艰涩的阅读为乐。怀着强大的求知欲、探索欲努力理解文章,反复琢磨那些不懂的地方,在偶有同感的地方拍手称快,并为其深刻透彻而折服,等等这些过程,以此为乐。
阅读的乐趣有很多种,比如读林海音、胡兰成,如风铃的清脆悦耳;读张爱玲,如浓墨重彩的油画;读鲁迅,有对一切丑恶的犀利;读孔子,有博大精深;读侦探读悬疑,有刺激;这种种乐趣,并不能以我前面理解的轻松愉快为限,毕竟,我的阅读,不是消遣。
林语堂这个人,原本是不喜欢的,大学的时候在球球那里拿了《京华烟云》勉强翻了十几页,怎么也没看出其中的好来,觉得实在太像《红楼梦》,看不下去。当然就现在,看完《生活的艺术》也没有对他喜欢到哪里去,只是多了一点了解。我觉得他是张扬的、不羁的、洒脱的、个人的(相对鲁迅的社会性而言)、受道家思想严重影响的、极其有灵气的、才华四溢的一个人。这本书里有许多观点角度非常脱俗,不受传统思想所囿,这是我很喜欢的,多少我也有点这样哈,这一点很难得,长期浸婬在某种思想氛围里,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能够自发跳出这个圈子、摆脱你甚至没有觉察到其存在的思想上的束缚是非常不容易的。说到这书,不能不提的还有他做学问的轻松,书中许多地方轻松幽默,可见这是一个不刻板的人。也不多见哦。
既然有这么多欣赏之处,但还是说不上喜欢其人,是因为我喜欢鲁迅先生。网上看见一段话发现二三十年代好作家的一个方法是,找中学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正文里被鲁迅骂过的文人,如果注释里还加了他生平简介,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好作家,比如林语堂,这话不知谁写的,非常有意思。如果说林语堂的眼睛是看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的,那鲁迅的眼睛则是放眼社会的,所以我说林语堂是个人的、鲁迅是社会的。当然,这是各人的活法,无可厚非,比如我,也是盯着自己内心的、不问世事的,pp的心思则在外界,更注重与外界的交流、外界的反应。但要说敬重,一辈子的敬重,还是鲁迅先生,永远是鲁迅先生。比之什么著名播音员、什么著名小品演员的去世引起满城哗然,只有鲁迅先生的逝世,使人事隔百年想起来仍将潸然泪下。
婴孩呱呱坠地,以血缘为密码开启爱的神秘之门。这份与生俱来的珍贵礼物---爱是哺育人成长的精神母乳。沐浴在爱的恩泽下,感受着蕴含其中的人性的美好与光辉,人格之树茁壮成长、茂盛参天。而后播洒下一片爱的浓荫,给亲人、给朋友、给世界,一份成熟的、勇敢的爱的回馈,完成一度爱的循环。通过爱的交互,清晰对生存、对生命的认知。
爱首先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人们往往因为不被认同、不被爱而沮丧,也因此将自己囚禁在孤寂的花园中,拒绝打开爱人的心扉。这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给予是最高力量的表现。
恰恰是通过给予,人们展现自己的力量与自信。当我们回味对爱的体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无怨的给予让还是孩子的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我们认为被爱是理所应当的,因而当我们走向陌生的社会,面对非亲非故的陌生人,我们失去了从前从亲人获取的那种理所应当,心里的误差让刚刚脱离稚嫩的我们无所适从,因而进入思想孤寂的樊笼。
正如弗洛姆所说: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为之付出努力。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有独立的人格、成熟的思想和对爱的理解。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母体的胎衣出生时就脱落,而思想的胎衣只有当我们的人格真正健全才能完全摆脱。能够给予成熟的爱就是一个人人格健全的表现。
成熟的爱的发展融合了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这样他既能相信世间有无条件的祝福、无条件的平和、无条件的爱,又明白有些爱需要自律、需要争取。并因此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使得心灵柔软而坚强。
给予别人成熟的爱首先要学会成熟的爱自己。爱父母是感恩、爱世界是博大。爱自己往往是爱的起点---因为比任何人更全面了解自己、因为比任何人更密切的关注自己。当然也要关注爱的发展,以避免趋向它狭隘而自私。
爱是一团火焰,如果仅让它燃烧在自己的内心,那么结局便是一场惨烈的焚毁;爱是一团火焰,如果能将火种传播给他人、给予他人真诚的祝愿、黑暗中的照亮和寒冬中的温暖,那么来自他人真诚的、明媚的火光回应,就会让你明白爱他人同样就是爱自己。因为在爱的世界里,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个体之间本没有太鲜明的界限。只是因为爱的狭隘,所以才鸿沟尽现。
弗洛姆从心理学和西方社会学的高视角鸟瞰爱的关系、探寻爱的真谛,因而对爱的诠释深刻全面而独树一帜。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哲学与读者的思想零距离碰撞,如小石掷入心灵幽潭,泛起阵阵涟漪、引起强烈的共鸣。读罢意犹未尽,所领会的不仅是爱的思索更是人生的哲学。
《放弃的艺术》读书笔记及读后感3000字:
感觉是一本蛮有意思的书,书中将“放弃”称之为“目标脱离”。
头部讲述了生活中那些不可放弃之重的原因,穿插一些心理学现象和小故事;中部讲述人们习惯于采用的治标不治本的“目标脱离”方法;尾部给出方法如何才是真正意义上一步步“目标脱离”。
假如你心中有忘不掉的人,假如你有想辞去的鸡肋工作,假如你心中有执迷又想戒掉的坏习惯,你可以读读此书,至少能让你明白为何你一直放不下,戒不掉,行动不起来。
苦苦坚持的原因
1、近在咫尺的胜利
我们经常会有不自觉的心理误判,认为自己离设定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再坚持坚持,再努力努力,再忍一忍,事情总会有转机,目标总会实现。
此时横在我们面前两个矛盾的事实的存在,其一:一个能看得见得胜利的目标,其二:你却始终够不到这个目标。
这时我们会在心底暗示自己我该这样做,我那样做是不是好一些;你会往前迈出第一步,迈出很多步很多步,那那个目标却总是近在眼前却又总也摸不到。
例子:
很多人搓麻时的“赶本”心理,输钱时候总想多搓会能回本,但其实在回本后或者开始赢钱的时候还是会继续坐在麻将桌上,对麻将桌不离不弃。
2、可得性启示
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又可称为“可得性启示”,生活中过多的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题材电影,文章,书籍让我们总以为坚持再坚持,我们习惯说“当坚持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上帝会帮你开一扇窗”。坚持而成功的案例存在,但仅存在固定人物和场景下,但或许并不适合你的现状,你的智商情商。
就像你身边任何人的成功你都没法原封不动的复制一样,你成为不了你想成为的偶像;你可以复制人家的努力和坚持,但你复制不了人家的性格,思维,情智商,周遭环境。
3、间断强化
间断强化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和“近在咫尺的胜利”相互作用,迫使我们继续加大投入,不断付出,貌似永久不知道停下动作,永远不知道放弃一样。
间断强化是在面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时候,能获得的反馈一百次的负面的反馈期间中夹杂着偶然几次正面反馈;而你却无法获知啥时候会获得正面反馈,你无法确定自己的行动对得到正面反馈有任何效用。
例子:
就像工作上的一个领导,当你交付任务的时候他总是说你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需要修改,偶然一次领导说你这次工作做得还不错;这时你就会反复修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为求得到领导对你新交付工作的认可;可你后来却发现无论你如何修正,领导却一直对你说不,领导越是说不,你越期望得到领导的认可。
间断强化实则你内心期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和认可,对方却一直不给,最终你自己可能就步入一种类似于“习得性无助”的状况。
4、承诺升级
我们都倾向于让自己言行前后保持一致,当我们做下一个承诺,我们之后的言行都会以之前许下的这个承诺为目标导向。追求社会认同感的我们总会告诉自己我们要坚持之前做的决定。
有说销售人员在销售前赠送小礼品的情况下达成产品成交的概率会高得多;因为我们在接受了销售人员的赠品其实间接得对销售人员和产品的认同,我们倾向于承诺的一致性,之后对销售人员及产品说‘不’的几率就会变低,这也是“回馈”心理在作怪。
5、沉没成本和厌恶损失
这个我们听得比较多,一旦我们之前付出过很多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会倾向于加大自己的投入,我们是那么期望得到正向的反馈,那么期望得到承认和认可;而我们又那么害怕之前的付出没有任何结果,害怕失去,我们会认为继续付出,投入能扳回之前的损失。
简单的例子:
炒股中我们都倾向于对已经亏本很多的股票加仓;卖股票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去卖那些已经盈利的股票;而已经亏的或者跌停的股票我们会牢牢拽在手中。我们是那么的期望赢,却又那么不懂得及时止损;我们心中固有思考:对已经得到的东西不珍惜,对没有得到的东西保持持续投入,对失去感到恐惧;这也是佛教中说的“求不得苦”。
常见的放弃方式
逃避式放弃
这是一种逃避困难的惯性手段,一旦事情进展不顺利,或者面对的情况变得复杂,困难重重,在坚持和放弃之间,我们会不加思索的直接选择放弃。大脑是懒惰的,我们总倾向于去做阻力最小的事情,做最容易做的决定。
对决式放弃
我们倾向于在自己放弃一件事情的时候给自己编造一个很让自己信服的理由和借口,诸如“是对方不愿意沟通的”“我试过,但大家三观不合”,这让放弃者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认为“这不是我的错”,“我是受害者”。
假装式放弃
其实这是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放弃者对外界十分清晰地表达了自己渴望放弃观念,但自己内心没有真正做到,时不时的在心底放放电影;实则没有放弃,内心用“僵持”和“拖延”替代实际的行动方向。
威胁式放弃
这其实是一种对方模式,就想你跟领导谈工资说如果领导工资加不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你让领导给你招小弟,领导不满足你就辞职一样。这实则是一种相互伤害的方式,而你心里其实并不想辞职。
无故失踪式放弃
这种放弃方式有点自私自利,放弃之人从此消失不见,给自己和别人留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让自己和别人都变得悬而未决。
爆发式放弃
这是一种忍无可忍的放弃,认为自己在以往的隐忍中包容了太多的委屈,是一种情绪崩溃现象,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伤害和争吵,你会炒闲饭,你会细数对方的缺点,用尽最恶毒最具杀伤力的言语;而说出一些自己都厌恶的话和付出一些自己都恐怖的行动;而事后你又会自责和后悔。
貌合神离式放弃
这其实是一种欺骗他人的做法,嘴上说着会努力,会改变,但内心其实早有了自己的决断,就是不愿承认自己其实在心里已经放弃了,自己已经在寻找出口了。
目标脱离
书中提到正确的放弃方式是“目标脱离”,这会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鼓励我们设定新目标,并舍弃妨碍新目标的旧目标。个人感觉实施起来还是有点偏理论,有点难,哈哈。
具体有如下几步:
1、认知脱离
书中讲从脑海中清除干扰我们思考的因素的过程叫认知脱离。字面上应该是在意识上认识到自己想放弃某个目标,并准备开始放弃这个目标的行动。
这里提到我们经常是没办法停掉脑子里的幻灯片,意识会不自觉的想起一些事;就像你越强迫自己不要想起某一件事,脑子里的幻灯片却一遍一遍重复播放。
书中还讲了一个小笑话:如果有人跟你说你一定不要在脑子里想到一只粉红的大象,那么你脑子里一定会正想着一只粉红的大象。
这里讲了一个替代法:如果你脑子里正想着这只粉红的大象,尝试让自己把这只粉红的大象变成红色的甲壳虫汽车。书中的观念是:如果我们想抑制一个想法,就需要心里全心全意想着另外一个想法。
2、情感脱离
一般放弃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愁眉苦脸”或者“假装开心”,这里比较讲得比较学术化,让我们学会辨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疏导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多感知体会目标丧失后的生活状况。
这里我理解是不是让假装目标已经被自己放弃了,去假装目标已经被自己放弃的新生活,而假装做一个动作时间长了这个动作就变成了自己真正的动作。
3、动机脱离
书中说这第三阶段,要从认知和情感脱离两方面做好调控,似是“重新开始”的意思。
这阶段要求自己积极脱离那些无法实现,无法满足你内心需求的目标,有意识的摒弃不在适合的旧目标,将精力focus 在给自己产生“心流”的新目标上。
4、行动脱离
这个比较好理解,做出放弃的决定后,前面想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思考和准备工作,做了那么多前戏,这里得付出实际的行动,可以在亲朋好友的监督下进行,并在自己动摇的时候坚定地说服自己。
写在最后:
第一次写这种跟心理学如此接近书的读书笔记,还是蛮难的,感觉写不好;就是觉得书中的一些心理学现象蛮有意思,还有就是常见的放弃方式貌似自己几乎全部中枪过,最后讲真正的放弃方法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看官凑合看吧。
写好作品的读后感有哪些要注意的呢?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读书不单单是享受过程,也是从书中汲取精华,写成读后感。以下由编辑收集整理的《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细味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其思想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决不辜负自己的任何时间,即使生病或老去,也要体验痛的快乐,直至我们洞悉了人生,以恬淡的心态,快乐的死去,总算自己没有白活,完美的结束生的旅程。
的确,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
可见,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认真的去惮。明人金圣叹之三十二不亦快哉,在吾人看来,也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其却将其以为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并记录下来,聊以自慰,而另一个撼人心神的是残疾人海伦的《假如我能眼亮三天》,种种常人所经历的平凡,在她的眼中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可见快乐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而且每人感受到的深浅亦有所不同,也只有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
《生活的艺术》给我传授了快乐的秘诀,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1、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2、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3、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4、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5、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6、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7、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8、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9、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10、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体衰弱,而是心灵的冷漠。
11、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12、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13、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14、享受大自然不单是限于艺术和图画,显现于我们眼前的大自然是整个的,它包括一切声音/颜色/精神和气氛。人则以了解生活的艺术家的资格去选择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来。这是一切中国文人所共持刀态度。
15、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16、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大凡读文章,欣赏也好,分析也罢,也许会说出个“一、二、三”的道道来,什么主题思想阿段落大意阿最后结论啊,或者横竖比较啊等等。这样的赏析,说是八股,不象,不象八股吧,其实,比八股还糟糕,让人听了、读了实在枯燥。《读书的艺术》目的明确,按照林语堂的说法,无论你说的再好听,即便谈一下“读书方法”或大讲什么“理想”等等。初听好象是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怎样运用感性化的散文、精辟的袖珍小说来反映现实中如此理性化的东西,或说得文明一点,怎样表现如此理性化的话题呢?不妨,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相信你就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到、美妙正在于其中。
这篇文章的特点很鲜明,林语堂十分善于运用谈心和说理叙事的方法,一层一层采取推进地表现“读书的艺术”。我想先从文章的开头看,林语堂是以一名老师与学生谈心的口吻起句,就个人所认为理想的方法,与诸位学生通常的读书方法比较研究一下”。口气轻松亲切,直接提出想要说的话题。“教师”以自己的备课、教学和读书经验,指出大半学生“已经走入错误”。因为,林语堂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指出他们现在的读书方法,“失去了读书的本意”。反之,这个问题解决了,有人还会提出新的'问题,比如说,时间阿地点啊等等。林语堂说的很好,他接着又说,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不难发现,林语堂在说理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他抨击了当时特别严重的、传统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倡主动的、自觉的科学的新型读书观。逻辑性既强,加以入情入理的叙述与分析方法,便表现的侃侃而论,娓娓道来,的确有一种亲切感人的渗透力。
尽管如此,林语堂还是不满足前面的一些说理,他深知单纯的说理与谈心是很难打动人心的。因此,林语堂在细致说理的过程中,融入了一些富有艺术情趣的“元素”,来增强读者或学生阅读的信趣和效果。例如,林语堂在讲述读书的本意与读书之乐趣时,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开启一个自己从未涉猎的崭新领域?
读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本书作者佩格.斯特里普和心理治疗师艾伦?伯恩斯坦通过这本《放弃的艺术》向我们表明:一味地坚持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
或者我们一直对自己存在着一种错觉,似乎我们总是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可是实际呢,有人坚持了一辈子,也没有达到成功的彼岸,这是因为很多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往往一点好的兆头或起色,就会让我们奋不顾身的继续投入,就像一个赌徒,赢了一点就会加大赌注,希望一次搏回前面全部投入,还能赚个盆满钵满,如果这时候身边有人赢了,就会错误认为自己也可以做到,让别人的成功投射到自己身上,而产生误判。27年来,曾经有过属于自己的瞬间辉煌,但是大多数时间里就这样用过去某一刻的成功来麻痹自己,在一个已经不属于自己的行业里不断的刷存在感,如同这个赌红了眼的家伙,虽然知道输赢的概率早就被人为设定,一直赌下去注定会倾家荡产,但是仍然在错觉的支配下不肯收手。
理性让我们更多关注过去的经历,而忽略未来的机会,曾经的投入很多会变成沉默成本,即便一直亏损也让我们舍不得失去,甚至还会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看似在激励自己,实际是不懂得止损,没有放弃的勇气。
其实把放弃的勇气称为放弃的艺术似乎更恰当。冲动有时也会给人勇气,而冲动式的放弃和艺术的放弃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他给了我们几个实用而有效的方法。让放弃的过程更理性,把放弃变成人生成长的一次蜕变,一次选择,一个新世界的起点。
艺术的放弃被称之为“目标脱离”,一切逃避式的放弃、对决式的放弃、假装的放弃、爆发式的放弃以及貌合神离的放弃都不算是艺术的放弃,这些非理性的放弃方式有时甚至会给我们带来持久的伤害,让我们一直无法选择和聚焦下一个目标,无法真正进入行动状态,即使行动也是让我们一直带伤前行。而些消极的放弃,还有可能伤及无辜,让更多人承担你冲动引发的“后遗症”。
“目标脱离”是本书作者总结的一个不错的方法,这个方法首先要训练我们分清接近型目标和回避型目标的差异,接近型目标是实现他会给我们带来成长的快乐,而回避型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规避风险生存下去。
这和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是吻合的,我们追求的自我实现就是接近型目标的真正意义。有了明确目标,是实现“目标脱离”的基础,然后从认知脱离开始放弃过去,接纳和理解当前自己的心情,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进而认真思过考脱离的动机,脱离的理由,排除外部的干扰,跟随内心的方向;最后确定实现新目标行动计划,寻找时机开始行动,实现彻底的一次目标脱离。
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也有太多的诱惑,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去而盲目坚持,也不应过分自信,高估自己能力而去选择遥不可及的目标,正确认知自己内心的方向,跟随自己的内心,不降服于外物,选择好合适的时机,果断放弃,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会被问起:
“你对自己的当时选择放弃而后悔了吗?”
我当时的回答也许是
“是的,后悔!”
不过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我一定会觉得,一生之中如果没有过一次这样的放弃才是最大的遗憾!
前段时间很多的新鲜词汇不断地涌入我的视野:遗失的童年路上、“孩奴”现象、保卫童年、拯救童年等等。起初我也并不在意,感觉这些都是信息高速路的必然产物,轰动一时流行一阵而已。可当我在一则教育随笔中看到“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提法时,顿感眼前一亮,将那个叫张文质的教育学者及“慢艺术”牢牢刻入脑海。放假前,当看到同事手中有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时,渴望阅读的心情瞬间陡增,突然间作为老师的我一下子顿悟,我也不喜欢那被浓缩了的童年和高压力下的教与学,我更渴望寻找一条淡然恬静的教育教学之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切都快了起来。出门不再步行,连自行车都几近在城市绝迹,车水马龙,过马路都要分外精心。动物、植物,只要是人们需要的都可以缩短成长期,尤其是关于肯德基养鸡技术的披露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于是人们抱怨,菜没味了,肉没味了,可人们依然不愿意停下的是飞速发展的脚步,在一面怀念过去的哀怨中追寻更快。教育更不例外,“知识下放”普遍存在,一道小学低段的数学题难倒了一堆的本科、研究生。每当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也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的时候,每一个在校学生的爸爸妈妈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为人父母之重”。“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所以当我看到这些语句的时候心里涌动的竟然是感动。如果用花儿解释先生的理论,那就是是花儿终究都会开放,但却有花期早迟素淡的问题,你难道会说寒冬的梅花逊于早春的桃花?或者丰满的牡丹一定强于清瘦的兰花?既然花儿都是如此,为什么我们非要培养同时开放同样灿烂的孩子呢?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潜意识地希望慢,可同时却也在让脚步加速。就说我们的孩子吧,繁重的课业负担还要附加繁忙的课外辅导,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们不再拥有上学的路上,更不会享受周末的悠闲。老师们、家长们很少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案分析,都渴望整齐划一的优秀。我们都坚信“勤一定能补拙”、“笨鸟必须先飞”是真理,可张文质先生却敏锐地提出“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的观点。虽不能说这就像晴空里的一声炸雷,最起码也是醒酒的汤,让沉迷于追求高效的我们在快速行进的间歇多一些有益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坚信一个信念:首先应该让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我听说有些学校孩子们每天晚上的作业奇多,有时候家长都要代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十二点睡觉。当我听说这些的时候不仅是痛心更是鄙视了,虽然我也是一个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似乎不该这样。然而,如果让我牺牲孩子们的快乐为代价来提高我们暂时的学习成绩,我宁可选择放弃。从教多年,我反对机械重复,我反对题海战术,尽管每次考试我也会分外担心孩子们能否沉着应战,但我依然不愿辛苦孩子。我们都是教育中人,或许也都正在为现今的教育模式而困惑不解。一方面在强烈呼吁“减负”“减压”,可是教育体制却是不变的,最终都需要在考试的关口倾力一搏,然后才能唱出“真金不怕火炼”的赞歌。
前段时间在阅读中发现了这样的语句:
“中国人,赶时间。
最爱‘快进’,狂点‘刷新’。
评论,要枪‘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排队,最好是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
看完之后,不禁哑然失笑,想想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的确是这样的。尤其对于排队心里的分析更是精妙绝伦,颇具讽刺而又那般传神。于是久久地停留着那些文字上,反复斟酌着、诵记着,想让它们成为我今后生活工作的.一面反光镜。在教育中,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可能就是“能不能再快点,再好点。”我们都在苦恼着孩子的磨蹭,我们更担心孩子的成绩不能最好。甚至,我们希望孩子的快速成长,渴望孩子的培养如同农业、工业的发展那这样尽可能最快,最好收益最大化。我们忘了,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忘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为渴望快,我们更加得急功近利,希望我们的教育教学点点滴滴都能立马见效。于是,我们忘记了积淀,忘记了对人的长远的培养。在题为“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的演讲中,先生多次谈到“阅读”──一个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内久久盘旋在我心头的词汇。我喜欢张文质先生的率真与深刻,对教育现象作深入的剖析,有些时候观点语言也甚为尖锐,读他的文字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书中有豪气,豪中有霸!
教育是相通的,张文质先生也是从一线做起的,我不知道他曾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可是在阅读这个观点上却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专家出奇的一致。讲到了当今孩子的阅读现状,并精辟地阐述“阅读几乎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未来来说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阅读为一个人的成长精神打底,甚至为一个人立精神,生命是从阅读开始的。”等等。和很多的专家一样在大声疾呼着阅读,阅读,阅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真是大恨其晚,真正的阅读似乎是从进入这所都市小学才开始的,那也是因为压力,因为看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仅仅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我开始了疯狂阅读,有教育教学专著,有儿童文学,有报刊杂志,有心灵鸡汤类的故事散文等等。很奇怪,以前我只喜欢文学,关注的就是故事情节。可现在即使是一本枯燥的教学论著我也不再感觉乏味,或者说再乏味也会坚持着看下去了。
很多时候感觉到了都是新奇,有趣,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与警醒。读书,让我对自己、对教学、对人生都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不再狭隘。虽然这个年龄的我读书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记忆,常常有一种过眼云烟的虚无感,但依然深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或许读书的初衷就是因为担心自己被淘汰吧,也正是张文质先生在谈及应试教育苛刻时提出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从文学的积淀还是学识的浅薄我觉得自己都是那种有待提高的类型,所以读书是当务之急,是首选!我需要在读书之中维持自己的自信,维持自己为师的尊严。当然先生疾呼读书的同时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点──孩子!我觉得从素质教育被提上议程之后,我们的应试教育却无形中愈演愈烈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名目繁多的考试,还有排序。“在提高孩子成绩的过程中我又没有做了一些不人道的事情啊?”这个扣在教育学者心头的疑问,更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反省的问题啊!是啊,当大街小巷张贴者大学录取学生的名单时,有谁会去关心那些落榜的孩子呢?当我们大肆表彰成绩优异的教师时,我们是否用心分析过成绩差异的诸多原因?可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课业,孩子们没有时间来为自己的精神打上底色,因为紧紧张张的排名,孩子们无暇顾及课程以外的书籍?谁能想到,我们那些所谓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为让孩子们无形中已经输了,不,是受伤,让我们的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
慢,快,快,慢……我已经分不清究竟该怎样,是慢好还是快对?行进在基础教育的路上,我更加困惑,在迷茫中踟蹰。谁能告诉我,究竟如何去实现自己对教学理想的追求呢?这关于理想的温暖话语,只能在书中读读罢了吗,将会有谁在我的耳边让它慢慢地荡漾呢?如果“教育能像蜗牛散步一样,只要放松心情,放慢脚步,防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呢?
初拿到这本书时,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在这本小册子中学会如何去爱或是一些具体的方法。然而前言就已经告诉我们,这绝对不是一本秘籍类书籍,而是一本心理哲学的书籍。这本书告诉我们:爱是一种能力。
我想这种能力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已经用越来越难获得了,尤其是在这个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环境当中。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成长在爸爸妈妈无尽的爱之中。这样一种观念早已烙在脑子里: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爱我关心我帮助我。以至于习惯了获得,从而忘了给予。以为对妈妈的爱就是亲吻妈妈的脸颊。
这就是弗洛姆提到的天真的、孩童式的爱,即"我爱,因为我被人爱。"长大了,离开了父母的庇佑,人们开始感到孤独,开始害怕孤独,开始需要爱,包括友情,爱情。这便是另一种不成熟的爱"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要想获得爱的能力,首先要从自我的世界中走出来,世界不会以任何人为中心。就以现在的大学生活为例,包含一个人的集合有很多,除了这个人自己组成的集合外,朋友圈,寝室,班级,学院,社团,乃至学校都是一个有时会需要自己的集合。然而这几个集合不是互斥的。当个人的利益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内心中的选择就会暴露自己"自我"的世界。
爱是一种给予,不是只物质层面的,还有是精神层面。我们应该给予我们爱的人所有内心当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同我们爱的人分享我们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老师对学生们的爱就是一种无私的,忘我的给予,这道她爱的人们和自己中只能二选一的选择题,她及时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爱她的学生们,所以他被所有人爱。
爱除了给予,还要有这几个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母亲爱她的孩子,所以关心他饥饱冷暖,士兵爱他的祖国,所以站岗放哨保家卫国,爱人爱他的伴侣,所以尊重他的习惯和选择,朋友爱他的知己,所以愿意了解他的全部。
校园中的也不乏可以证明以上要素的例子,我们这一代,从出生到大学走的都像是顺理成章的相似的路,从小学到中学,从中考到高考,就连谈恋爱也要保持高度的一致。两人或是同上一节课相识,或是参加同一个社团活动相知,或是通过某社交网站互相了解,经历了暧昧表白确认关系等必要阶段成为了男女朋友,然而这样的爱情能持续多久呢?分手理由也大概可归为几类:他不关心我,他不在乎我,他不尊重我,他不了解我。
人们为了摆脱孤独保持跟他人的一致,为了摆脱孤独渴望爱情,可是不会爱的人,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为了被人爱而爱,这样的爱情注定是失败的,只会让他更加孤独。
我自认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因此也没有完全领悟成熟人的爱:"我被爱,因为我爱。"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以上只是我读完《爱的艺术》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一些简单的感触,谨以此与还没有爱这个能力的人们互勉,懂得爱人,学会爱人。
婴孩呱呱坠地,以血缘为密码开启爱的神秘之门。这份与生俱来的珍贵礼物---爱是哺育人成长的精神母乳。沐浴在爱的恩泽下,感受着蕴含其中的人性的美好与光辉,人格之树茁壮成长、茂盛参天。而后播洒下一片爱的浓荫,给亲人、给朋友、给世界,一份成熟的、勇敢的爱的回馈,完成一度爱的循环。通过爱的交互,清晰对生存、对生命的认知。
爱首先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人们往往因为不被认同、不被爱而沮丧,也因此将自己囚禁在孤寂的花园中,拒绝打开爱人的心扉。这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给予是最高力量的表现。
恰恰是通过给予,人们展现自己的力量与自信。当我们回味对爱的体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无怨的给予让还是孩子的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我们认为被爱是理所应当的,因而当我们走向陌生的社会,面对非亲非故的陌生人,我们失去了从前从亲人获取的那种理所应当,心里的误差让刚刚脱离稚嫩的我们无所适从,因而进入思想孤寂的樊笼。
正如弗洛姆所说: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为之付出努力。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有独立的人格、成熟的思想和对爱的理解。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母体的胎衣出生时就脱落,而思想的胎衣只有当我们的人格真正健全才能完全摆脱。能够给予成熟的爱就是一个人人格健全的表现。
成熟的爱的发展融合了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这样他既能相信世间有无条件的祝福、无条件的平和、无条件的爱,又明白有些爱需要自律、需要争取。并因此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使得心灵柔软而坚强。
给予别人成熟的爱首先要学会成熟的爱自己。爱父母是感恩、爱世界是博大。爱自己往往是爱的起点---因为比任何人更全面了解自己、因为比任何人更密切的关注自己。当然也要关注爱的发展,以避免趋向它狭隘而自私。
爱是一团火焰,如果仅让它燃烧在自己的内心,那么结局便是一场惨烈的焚毁;爱是一团火焰,如果能将火种传播给他人、给予他人真诚的祝愿、黑暗中的照亮和寒冬中的温暖,那么来自他人真诚的、明媚的火光回应,就会让你明白爱他人同样就是爱自己。因为在爱的世界里,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个体之间本没有太鲜明的界限。只是因为爱的狭隘,所以才鸿沟尽现。
弗洛姆从心理学和西方社会学的高视角鸟瞰爱的关系、探寻爱的真谛,因而对爱的诠释深刻全面而独树一帜。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哲学与读者的思想零距离碰撞,如小石掷入心灵幽潭,泛起阵阵涟漪、引起强烈的共鸣。读罢意犹未尽,所领会的不仅是爱的思索更是人生的哲学。
今天,我读了林语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书的艺术》。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写了作者对读书的理解与认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使我明白读书本身是快乐的,我们应该抛弃心中一切杂念,去感受读书的快乐。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快乐,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篇文章也使我想到现在教育情况。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读书渐渐丧失原来的乐趣,变得枯燥无味。有些学生承受巨大压力,一看到书本,就想到考不好该如何,就想到父母的鞭子,不由得全身哆嗦,干脆不读了。读书已失去本质,不快乐了。我认为,我们不应为了功名而读书,而应真真切切喜欢读书,从中能获得快乐,读书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书本面前不可拘束,应该平静地、快乐地面对书本。空闲时,随时翻阅几下,不是为了任何目的,就是感兴趣,就是想读,就像鱼要游泳、鸟要飞翔一样。因为爱读,所以读。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你翻开一页页纸时,各种灵巧、美妙的句子出现在眼前,跟随作者一起走、一起看、一起听、一起思考,感受美,感受一种意境。这不是很快乐吗?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读书在生活中,生活在读书中。
林语堂这本《生活的艺术》看得很费劲,对我来说理论性太强、太枯燥,甚至有许多地方看不懂,以至于看十分钟睡半个钟头接着又看十分钟又睡半个钟头,以至于球球说你是为了催眠才看的吗。呵呵。
虽然林语堂很强调读书的乐趣,这本书里面就有专门一篇读书的艺术,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似乎我应该去选择让自己读得愉快、轻松的书?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我想的是,像跳高,永远照着比自己能力高那么一点的位置去练才能提高,读书也是,只有看一些高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有所受益,也许今天能领会的是其中一成,过一段时间再来看,也许就能领会二成了。有价值的有思想的文字值得一生读上许多遍。哪怕读的过程艰涩一些也值得。
就现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忽然想到,也许孔子和林语堂不是我前面理解的那个意思,这时应该理解为以艰涩的阅读为乐。怀着强大的求知欲、探索欲努力理解文章,反复琢磨那些不懂的地方,在偶有同感的地方拍手称快,并为其深刻透彻而折服,等等这些过程,以此为乐。
阅读的乐趣有很多种,比如读林海音、胡兰成,如风铃的清脆悦耳;读张爱玲,如浓墨重彩的油画;读鲁迅,有对一切丑恶的犀利;读孔子,有博大精深;读侦探读悬疑,有刺激;这种种乐趣,并不能以我前面理解的轻松愉快为限,毕竟,我的阅读,不是消遣。
林语堂这个人,原本是不喜欢的,大学的时候在球球那里拿了《京华烟云》勉强翻了十几页,怎么也没看出其中的好来,觉得实在太像《红楼梦》,看不下去。当然就现在,看完《生活的艺术》也没有对他喜欢到哪里去,只是多了一点了解。我觉得他是张扬的、不羁的、洒脱的、个人的(相对鲁迅的社会性而言)、受道家思想严重影响的、极其有灵气的、才华四溢的一个人。这本书里有许多观点角度非常脱俗,不受传统思想所囿,这是我很喜欢的,多少我也有点这样哈,这一点很难得,长期浸婬在某种思想氛围里,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能够自发跳出这个圈子、摆脱你甚至没有觉察到其存在的思想上的束缚是非常不容易的。说到这书,不能不提的还有他做学问的轻松,书中许多地方轻松幽默,可见这是一个不刻板的人。也不多见哦。
既然有这么多欣赏之处,但还是说不上喜欢其人,是因为我喜欢鲁迅先生。网上看见一段话发现二三十年代好作家的一个方法是,找中学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正文里被鲁迅骂过的文人,如果注释里还加了他生平简介,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好作家,比如林语堂,这话不知谁写的,非常有意思。如果说林语堂的眼睛是看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的,那鲁迅的眼睛则是放眼社会的,所以我说林语堂是个人的、鲁迅是社会的。当然,这是各人的活法,无可厚非,比如我,也是盯着自己内心的、不问世事的,pp的心思则在外界,更注重与外界的交流、外界的反应。但要说敬重,一辈子的敬重,还是鲁迅先生,永远是鲁迅先生。比之什么著名播音员、什么著名小品演员的去世引起满城哗然,只有鲁迅先生的逝世,使人事隔百年想起来仍将潸然泪下。
每次在读一本书之前,我都会首先大概了解一下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以前曾经尝试读过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但是读了不到20页就因为其中的专业术语太多所以读不下去了,读这本书时也感觉其中有很多晦涩绕口的语句,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得读才能勉强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感觉是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书中作者所说的很多内容我还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依然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
翻开作者前言:"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人们普遍认为爱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事物,只要遇到爱的对象,别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爱并没有这么简单,弗洛姆把这种对爱的态度,同想画一张画的人作比较:"这个人虽然想画画,但他不是去学绘画这门艺术,而是强调他首先要找到他愿意画的合适的对象。如果他找到了这么一样东西,他也就能画了。"这个举例通俗易懂,而且和当今社会很多人的问题如出一辙。比如,很多人当他们遇到了爱的对象之后,有的人却不能正常地与爱人相处,有的人痴迷癫狂,有的人迷失自我。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爱不是简单地遇到和接受,而是需要努力去学习、领悟和实践才能获得的。
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一个观点就是:爱要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但是这种给予不同于放弃、被剥夺或做出牺牲,有的人为了"得到"所以去"给予",他们不会做出没有收获而付出的事情,这是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
还有一些人把"给予"当做一种美德,他们认为给予是做出牺牲,然而这种牺牲所带来的痛苦远比去从对方那里得到更有意义,可以说是更令自己感到快乐。这两种都不是爱的给予,弗洛姆在书中说:"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因为,正是通过给,人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富裕和活力。"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对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帮助别人,也是给予的一种,俗话说能者多劳,帮助了别人,说明我们有多余的能量去做这件事情,这本身就体现了我们很优秀、很强大,这会让我们感到很快乐,这种快乐的感觉远比所获得的酬劳和回报重要得多。
《爱的艺术》告诉我们,想要掌握这门艺术,就要学会给予、关怀和尊重,他就像一位老者,在给我们以教导,而这些教导会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少走许多弯路。
年轻的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作者在书中所讲的关于爱的真谛,但如果我们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给予去关怀去尊重,不能说我们一定会掌握爱这门艺术,但至少我们不会在爱中迷茫,知道如何去爱。
最后分享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
书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这个时候不妨动笔把自己的心得收获写进读后感里,写读后感要切合实际,切忌空谈空想。你知道写作品读后感时该如何体现内心感悟吗?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慢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爱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慢的教育艺术,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
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是会慢慢领悟的。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甚至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有一种悠闲的心态,一份闲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常常没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我已经尽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这一切都使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思考,重新审视我自己,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欢这样的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坚持更久。也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贯穿生命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得时时在场。不能含糊,不能应付。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做教师的人,内心深处必须得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须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细味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其思想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决不辜负自己的任何时间,即使生病或老去,也要体验痛的快乐,直至我们洞悉了人生,以恬淡的心态,快乐的死去,总算自己没有白活,完美的结束生的旅程。
的确,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
可见,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认真的去惮。明人金圣叹之三十二不亦快哉,在吾人看来,也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其却将其以为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并记录下来,聊以自慰,而另一个撼人心神的是残疾人海伦的《假如我能眼亮三天》,种种常人所经历的平凡,在她的眼中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可见快乐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而且每人感受到的深浅亦有所不同,也只有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
《生活的艺术》给我传授了快乐的秘诀,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今天,我读了林语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书的艺术》。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写了作者对读书的理解与认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使我明白读书本身是快乐的,我们应该抛弃心中一切杂念,去感受读书的快乐。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快乐,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篇文章也使我想到现在教育情况。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读书渐渐丧失原来的乐趣,变得枯燥无味。有些学生承受巨大压力,一看到书本,就想到考不好该如何,就想到父母的鞭子,不由得全身哆嗦,干脆不读了。读书已失去本质,不快乐了。我认为,我们不应为了功名而读书,而应真真切切喜欢读书,从中能获得快乐,读书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书本面前不可拘束,应该平静地、快乐地面对书本。空闲时,随时翻阅几下,不是为了任何目的,就是感兴趣,就是想读,就像鱼要游泳、鸟要飞翔一样。因为爱读,所以读。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你翻开一页页纸时,各种灵巧、美妙的句子出现在眼前,跟随作者一起走、一起看、一起听、一起思考,感受美,感受一种意境。这不是很快乐吗?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读书在生活中,生活在读书中。
爱是一门艺术吗?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或者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呢?这本小册子以第一种假设为基础,而大多数人毫无疑问相信第二种假设。
但这大多数人决不认为爱情无关紧要,相反他们追求爱情。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他们百看不厌,百般无聊的爱情歌曲他们百听不烦。但他们之中没有人认为,人们本可以学会去爱。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为了使自己值得被人爱而采用的许多方法与人们要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所采用的方法雷同,即都是要赢得朋友和对他人施加影响。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
产生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这一看法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
产生在爱情这件事上一无可学这一看法的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inlove和beingin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迄今为止同我们一样是相互陌生的人,当他们突然决定拆除使他俩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迄今为止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性的吸引力和性结合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坤、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1、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2、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3、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4、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5、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6、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7、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8、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9、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10、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体衰弱,而是心灵的冷漠。
11、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12、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13、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14、享受大自然不单是限于艺术和图画,显现于我们眼前的大自然是整个的,它包括一切声音/颜色/精神和气氛。人则以了解生活的艺术家的资格去选择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来。这是一切中国文人所共持刀态度。
15、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16、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
谈话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教师的我们来说,如何使谈话成为一种自然、流畅、真诚的语言交流,这就让我有兴趣拜读《谈话的艺术》这本书。
《谈话的艺术》这本书是曾耶鲁大学知名讲师克莱泽所著。本书让我学会了一些谈话的技巧和实用性的建议,让我在社交活动中保持仪态,避免令人尴尬的沉寂和语塞,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本书还让我认识到嗓子的重要性,让我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嗓子对于演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嗓子出问题了,那再好的演讲者,好的演讲稿也不能表达出来。而作为教师的我也深深体会到嗓子出问题了的严重性。前一段时间因为没有保护好嗓子,乱吃东西,导致噪子发炎红肿,发不出声音,严重影响了我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想讲课,喉咙又发不出声音,我讲的辛苦,孩子们也听得辛苦,经过这次以后我也知道了保护嗓子的重要性,再也不敢胡乱吃东西伤害喉咙。
所以嗓子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广大教师群中得慢性咽炎疾病的不在少数,慢性咽炎已成为我们教师的职业病,而这是我们平时对嗓子运用不恰当或者讲课时声嘶力竭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好好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多进行正确,运用嗓子的训练。不要等到喉咙生病了才去重视。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认为这本书和谈恋爱有关的同学,自觉出门右转。
当我满心欢喜的开始系统学习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和谈恋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是一点一滴的阅读,却让我重新开始审视“爱”这个话题。
爱一个人并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这是一个决定,一个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仅仅是一种感情,永远相爱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一种感情能够凭空产生,也能逐渐消失。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去爱一个人,因为学习如何去爱是如此的荒谬。从出生到死亡,我们被父母所爱,我们爱自己的爱人,我们被子女所爱,我们的人生如果有一颗缺乏爱,那就等同于死亡。但是,什么是爱?爱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要爱?
弗洛姆提出一种新的想法:爱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感受。爱是一门艺术,既需要掌握理论,又需要学会实践,还需要赋予它我们最大的关心,才能让爱最终开花结果。爱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她)是你的唯一,而是因为在恰当的时刻他(她)出现在那里,而你刚好需要爱一个人。
这个理论的提出没有任何严格的证明,而且对解释能够持续吸引异性的人群毫不适用,因为显然他们没有仔细研究过爱的定义。但是,对于持续处于孤独中的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也许你感受过,也许你听说过那一时刻,那种偶遇“灵魂伴侣”的时刻: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有一天突然发现他们之间的隔膜消失了,彼此非常接近,感到有结合为一体的强烈要求,那是人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两个人彼此越熟悉,他们的结合就越丧失其神奇的魅力,直至最后相互间的反感,失望和厌恶把残存的激动兴奋一扫而光。然而,最初他们不可能遇见这一切,他们互相迷恋来证明爱情的浓烈,但事实上,这恰好表明他们之前是何等的空虚寂寞。读书笔记每天刷朋友圈都会有人在不停的约人,每次都是零回复(包括我)。很多时候都觉得是没有遇到一个对的人,没有刚好在街头遇见一个打着油纸伞的姑娘。如果给爱重新下一个定义的话,也许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爱,因此,我们总是落寞的一个人。在这一点上,弗洛姆说对了一些东西。
如果说到如何去学习爱,真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就像问一条鱼,什么是水一样。
如果爱真的是一门艺术,那就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实践,然而实践是离不开具体的对象的。因此,如果弗洛姆可以假设爱是一种能力的话,那我的假设就是爱是一种针对特殊个体的一种能力。我们不仅仅需要内在的强大,才能够有对于一个外在的人进行爱的表达,我们也确确实实需要一点运气,去遇到一个可以让我们爱的人。很遗憾,我还没找到,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到此截止。。。
关于爱的问题,弗洛姆还给了我们其他积极的启示:比如爱的本质是给予而非索取。在沉浸在一段感情中是,只有当我们奉献出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会最为感动,我们才会感到爱的存在。如果一味地索取,就像婴儿之于母亲,只有母亲对于婴儿的爱,而婴儿对于母亲有的只是物质上的索取,并不是爱的表示。如果婴儿具有思维之后对于母亲的回馈,另当别论。
弗洛姆的理论基本都是处于自己的解释和观察,在攻击弗洛伊德的过程中,采用了和弗洛伊德一样的不严谨论证方法。虽然关于人类行为的观察值得称道,但是关于两性,同性问题,受限于时代,他的思维在现在看来也几乎不能接受。
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称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潜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透过看这本书明白爱其实是一种潜力,能够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潜力是给予,你要主动的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期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能够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潜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潜力是关怀。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潜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这本书就说尊敬其实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实的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期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构成的样貌,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这是是一本能够简单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感情无关的古话,却在必须程度上证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但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透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潜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此刻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感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礼貌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感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感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就应思考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感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潜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感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感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潜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用心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透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透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透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能够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到达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潜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那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感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感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感情是一种用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感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感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好处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好处便是生活,人务必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你收集了多少作品读后感范文呢?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之中,让人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整理成读后感,栏目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关于读书的艺术读后感,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
林语堂这本《生活的艺术》看得很费劲,对我来说理论性太强、太枯燥,甚至有许多地方看不懂,以至于看十分钟睡半个钟头接着又看十分钟又睡半个钟头,以至于球球说你是为了催眠才看的吗。呵呵。
虽然林语堂很强调读书的乐趣,这本书里面就有专门一篇读书的艺术,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似乎我应该去选择让自己读得愉快、轻松的书?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我想的是,像跳高,永远照着比自己能力高那么一点的位置去练才能提高,读书也是,只有看一些高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有所受益,也许今天能领会的是其中一成,过一段时间再来看,也许就能领会二成了。有价值的有思想的文字值得一生读上许多遍。哪怕读的过程艰涩一些也值得。
就现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忽然想到,也许孔子和林语堂不是我前面理解的那个意思,这时应该理解为以艰涩的阅读为乐。怀着强大的求知欲、探索欲努力理解文章,反复琢磨那些不懂的地方,在偶有同感的地方拍手称快,并为其深刻透彻而折服,等等这些过程,以此为乐。
阅读的乐趣有很多种,比如读林海音、胡兰成,如风铃的清脆悦耳;读张爱玲,如浓墨重彩的油画;读鲁迅,有对一切丑恶的犀利;读孔子,有博大精深;读侦探读悬疑,有刺激;这种种乐趣,并不能以我前面理解的轻松愉快为限,毕竟,我的阅读,不是消遣。
林语堂这个人,原本是不喜欢的,大学的时候在球球那里拿了《京华烟云》勉强翻了十几页,怎么也没看出其中的好来,觉得实在太像《红楼梦》,看不下去。当然就现在,看完《生活的艺术》也没有对他喜欢到哪里去,只是多了一点了解。我觉得他是张扬的、不羁的、洒脱的、个人的(相对鲁迅的社会性而言)、受道家思想严重影响的、极其有灵气的、才华四溢的一个人。这本书里有许多观点角度非常脱俗,不受传统思想所囿,这是我很喜欢的,多少我也有点这样哈,这一点很难得,长期浸婬在某种思想氛围里,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能够自发跳出这个圈子、摆脱你甚至没有觉察到其存在的思想上的束缚是非常不容易的。说到这书,不能不提的还有他做学问的轻松,书中许多地方轻松幽默,可见这是一个不刻板的人。也不多见哦。
既然有这么多欣赏之处,但还是说不上喜欢其人,是因为我喜欢鲁迅先生。网上看见一段话发现二三十年代好作家的一个方法是,找中学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正文里被鲁迅骂过的文人,如果注释里还加了他生平简介,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好作家,比如林语堂,这话不知谁写的,非常有意思。如果说林语堂的眼睛是看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的,那鲁迅的眼睛则是放眼社会的,所以我说林语堂是个人的、鲁迅是社会的。当然,这是各人的活法,无可厚非,比如我,也是盯着自己内心的、不问世事的,pp的心思则在外界,更注重与外界的交流、外界的反应。但要说敬重,一辈子的敬重,还是鲁迅先生,永远是鲁迅先生。比之什么著名播音员、什么著名小品演员的去世引起满城哗然,只有鲁迅先生的逝世,使人事隔百年想起来仍将潸然泪下。
细味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其思想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决不辜负自己的任何时间,即使生病或老去,也要体验痛的快乐,直至我们洞悉了人生,以恬淡的心态,快乐的死去,总算自己没有白活,完美的结束生的旅程。
的确,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
可见,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认真的去惮。明人金圣叹之三十二不亦快哉,在吾人看来,也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其却将其以为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并记录下来,聊以自慰,而另一个撼人心神的是残疾人海伦的《假如我能眼亮三天》,种种常人所经历的平凡,在她的眼中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可见快乐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而且每人感受到的深浅亦有所不同,也只有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
《生活的艺术》给我传授了快乐的秘诀,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大凡读文章,欣赏也好,分析也罢,也许会说出个“一、二、三”的道道来,什么主题思想阿段落大意阿最后结论啊,或者横竖比较啊等等。这样的赏析,说是八股,不象,不象八股吧,其实,比八股还糟糕,让人听了、读了实在枯燥。《读书的艺术》目的明确,按照林语堂的说法,无论你说的再好听,即便谈一下“读书方法”或大讲什么“理想”等等。初听好象是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怎样运用感性化的散文、精辟的袖珍小说来反映现实中如此理性化的东西,或说得文明一点,怎样表现如此理性化的话题呢?不妨,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相信你就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到、美妙正在于其中。
这篇文章的特点很鲜明,林语堂十分善于运用谈心和说理叙事的方法,一层一层采取推进地表现“读书的艺术”。我想先从文章的开头看,林语堂是以一名老师与学生谈心的口吻起句,就个人所认为理想的方法,与诸位学生通常的读书方法比较研究一下”。口气轻松亲切,直接提出想要说的话题。“教师”以自己的备课、教学和读书经验,指出大半学生“已经走入错误”。因为,林语堂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指出他们现在的读书方法,“失去了读书的本意”。反之,这个问题解决了,有人还会提出新的'问题,比如说,时间阿地点啊等等。林语堂说的很好,他接着又说,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不难发现,林语堂在说理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他抨击了当时特别严重的、传统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倡主动的、自觉的科学的新型读书观。逻辑性既强,加以入情入理的叙述与分析方法,便表现的侃侃而论,娓娓道来,的确有一种亲切感人的渗透力。
尽管如此,林语堂还是不满足前面的一些说理,他深知单纯的说理与谈心是很难打动人心的。因此,林语堂在细致说理的过程中,融入了一些富有艺术情趣的“元素”,来增强读者或学生阅读的信趣和效果。例如,林语堂在讲述读书的本意与读书之乐趣时,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
最近阅读了由《博览群书》杂志社选编的《读书的艺术》一书,感觉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现做一些简要的摘录和感想:
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读着此书就好象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告诉你如何阅读,怎样阅读。
书中列举了许多名人、名家的读书方法。每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作为教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节下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更应该有源头活水。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可以定期阅读教育名着,从教育名家身上汲取营养,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阅读当代的教育报刊杂志,从当代教育大家和教师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同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对错,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写。在多看多读的基础上,坚持不懈的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把自己读书所得的写下来,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写下来,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性。知识技能增强了,应付工作中的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书中所举的众多名家,他们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一生的时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持之以恒的提高自己的素养。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改善的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用于实际工作。相信多读书、会读书一定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今天,我读了林语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书的艺术》。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写了作者对读书的理解与认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使我明白读书本身是快乐的,我们应该抛弃心中一切杂念,去感受读书的快乐。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快乐,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篇文章也使我想到现在教育情况。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读书渐渐丧失原来的乐趣,变得枯燥无味。有些学生承受巨大压力,一看到书本,就想到考不好该如何,就想到父母的鞭子,不由得全身哆嗦,干脆不读了。读书已失去本质,不快乐了。我认为,我们不应为了功名而读书,而应真真切切喜欢读书,从中能获得快乐,读书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书本面前不可拘束,应该平静地、快乐地面对书本。空闲时,随时翻阅几下,不是为了任何目的,就是感兴趣,就是想读,就像鱼要游泳、鸟要飞翔一样。因为爱读,所以读。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你翻开一页页纸时,各种灵巧、美妙的句子出现在眼前,跟随作者一起走、一起看、一起听、一起思考,感受美,感受一种意境。这不是很快乐吗?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读书在生活中,生活在读书中。
《放弃的艺术》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佩格·斯特里普和艾伦·伯恩斯坦都是心理学专业人士,他们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向我们阐释了人们不愿意放弃的心理学原因、错误的放弃方式、正确的放弃方式。
一、人们坚持不肯放弃的心理学原因:
1.近在咫尺的胜利
在“坚持”理念的作用下,当人们离达成自己的目标还差一点儿的时候,他们更可能视目标为“近在咫尺的胜利”,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失败。
2.可得性启发
这是从最有用和最生动的案例中获得的想法。当我们听多了关于某些人因坚持不懈而成功的案例后,我们对于“坚持就是胜利”这一信念会越发坚定,这种心理现象就叫“可得性启发。
3.间断强化的力量
间断强化,简而言之,就是当人们面对一个总是时不时有好事发生的事件时,人们就被那个没规律的好事给刺激了,于是不停地尝试。间断强化诱使我们坚持下去、继续投入,不断付出。
4.承诺升级
承诺升级是指在操作一件事的过程中,失败的倾向出现时,人们往往更易选择坚持,并将原本的承诺升级。
5.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人们在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到以往在这件事情上的投入,如果放弃,就意味着之前所有投入彻底损失,所以瞻前顾后,甚至明知该放弃,还要硬着头皮继续干。
二、错误的放弃方式:
1.逃避式放弃
这类人已经习惯于放弃,他们似乎对放弃上瘾,一旦事情进展不如意,或情况变得复杂,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他们总是不假思索直接采取放弃的方案,这就是逃避式放弃,这成为其逃避困难局面的惯性手段。
2.对决式放弃
比如“我放弃是因为诚实对我来说更重要”。对决式放弃所强调的是坚持下去可能会给人带来的损失。
3.假装式放弃
指对配偶不满意却不愿意恢复单身、痛恨工作却喜欢工资以及其他矛盾的或冲突的情感,它能将假装式放弃变成不完全的放弃。
4.威胁式放弃
威胁式放弃的表现形式可以统括为“如果你不做这件事,那我就放弃”。这并不是真的要放弃,而是将放弃当做威胁的手段。
5.无故失踪式放弃
无故失踪式放弃是一种真正的放弃,特点是放弃者偷偷走开,放弃者或离开者对于自己的决定不做任何解释。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弃。
6.爆发式放弃
这就是所谓“忍无可忍”的爆发那一型。紧接着爆发式放弃而来的是长时间的抑郁、沮丧和情绪激动
7.貌合神离式放弃
指放弃者表面上假装不放弃,甚至还保证要继续努力,但实际上步伐正向着“出口”走去。
三、正确的放弃
正确的放弃称之为目标脱离,它会开辟出一条道路,鼓励我们设定新目标,并舍弃旧目标。
四、目标脱离的四个步骤
目标脱离强调要在认知、情感、动机及行为的四个方面同时做到对旧目标的脱离,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认知脱离:放弃一件事时,先要有意识地认识到:我想要放弃此事,并且我准备好开启目标脱离的过程了。
情感脱离:在放弃时我们需要感知到难受的情绪,然后去调节这些情绪,而不是压制它情绪。
动机脱离:积极脱离那些要么无法实现的目标,也即有意识地摒弃不源自内心的旧目标,将精力集中到那些能够达成的或源自内心渴望的目标上。
行为脱离:在经历了以上三个步骤之后,我们必须将放弃付诸行动。
如果方向错误,坚持越久离成功越远。只有放弃错误选择,正确规划新的目标,重新开始,才能走向正确的成功之路!
放弃的艺术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为了在读书会上有更高质量的分享,我很快地把这本书通篇阅读了。我对这本书依然坚持我摆出的两个看法,第一,这是一本实用型的书,它是一本工具书,但却又不仅限于规则,方法的介绍,作者通过实验,生活素材的收集,各种心理学原理的运用,试图去回答在追求个体生活意义的过程当中,放弃怎样可以做得更有智慧,能够做得离我们想要的目标,想实现的价值有更接近的意义。第二我认为,这本书,还是重在解决放下的问题。在读书会上有人反驳了我这一种概括,我认为在我的思考维度里,这样的概括,应该没有太大的偏差。放弃事实上在生活中,尤其是这样一个词在我们中国人的字典里,它有贬义的意味,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需要智慧不断去做到的,是怎样去放下那些心中偏执的目标,想法,不受间断强化的影响,不受近在咫尺的胜利诱惑,如何摆脱沉没成本以及克服损失厌恶心理的本性。这里是因为英文翻译的缘故,无论是放弃还是放下,英文都是give up 。作者已经明确立论,那些半途而废,因为懒惰,逃避,愤怒而引发的行为中止,并不在于他所讨论如何放弃的范畴之中。他也并没有单单地告诉我们,一旦一件事你不能坚持了,你应该放弃,应该换一个目标。事实上,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高原瓶颈期,这不是用改变目标的方式去跨越,恰恰需要锲而不舍的坚持来金诚所致金石为开。他想告诉我们的事,我们应当学会判断目标是否存在可以坚持下去的意义,这样的判断是并非那么容易的,作者也提到了,如果靠感知,靠直觉,人性当中的那种高于均数效应,都会导致我们判断的失误,如果判断就出现失误,去讨论坚持还是放弃的方法论是否有效,根本无法论证。因此,这本实用性的书,给了我们思路,但并不能真正解决它想解决的问题,这不是作者书写得不够好的缘故,我恰恰认为这本书作者写得非常好,因为他的主张我基本上都赞同,只是真正要解决,靠的是阅读者个人智慧的修炼程度,这本书,无疑给了方法,给了思路,是否行之有效,是否能够掌握,取决于阅读完这本书的我……们。
放弃的艺术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放弃的艺术给我们一个参考,一个思维的启迪,也许通过放弃可以寻找到幸福。这本书里面的很多思维不错。我们人的自我表征和文化背景下,会做出很多放弃,有逃避式放弃,对决式放弃,假装式放弃,威胁式放弃,无故失踪式放弃,爆发式放弃,貌合神离式放弃。培养放弃的能力,看自己是接近型人格还是回避型人格。是行动导向型还是状态导向型。管理思想和情绪,正确构建目标走出困境。针对后悔的有效行动,自我表征与心理复原力的作用来感觉自己的心流体验。认知幸福的三要素:幸福基准点,人生境遇和意向活动,把握自己能把握的幸福,追求自己能追求的幸福。这本书的理念说 一心一意的坚持从来不是唯一的出路,放弃也不是。能够教会你行所当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心意,该坚持时坚持,该放弃时放弃。坚持一件事情,有时恰如顺流而下,惯性使然,在困难的面前,坚持是最为安稳舒适的选择,只要你愿意继续恒久忍耐。而放弃绝非坦途,它会让你左思右想,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炙烤你的神经和意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随时随地就能开始读书,在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了。写作品的读后感有哪些技巧呢?经过读后感大全精心整理,推出关于读书的艺术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林语堂这本《生活的艺术》看得很费劲,对我来说理论性太强、太枯燥,甚至有许多地方看不懂,以至于看十分钟睡半个钟头接着又看十分钟又睡半个钟头,以至于球球说你是为了催眠才看的吗。呵呵。
虽然林语堂很强调读书的乐趣,这本书里面就有专门一篇读书的艺术,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似乎我应该去选择让自己读得愉快、轻松的书?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我想的是,像跳高,永远照着比自己能力高那么一点的位置去练才能提高,读书也是,只有看一些高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有所受益,也许今天能领会的是其中一成,过一段时间再来看,也许就能领会二成了。有价值的有思想的文字值得一生读上许多遍。哪怕读的过程艰涩一些也值得。
就现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忽然想到,也许孔子和林语堂不是我前面理解的那个意思,这时应该理解为以艰涩的阅读为乐。怀着强大的求知欲、探索欲努力理解文章,反复琢磨那些不懂的地方,在偶有同感的地方拍手称快,并为其深刻透彻而折服,等等这些过程,以此为乐。
阅读的乐趣有很多种,比如读林海音、胡兰成,如风铃的清脆悦耳;读张爱玲,如浓墨重彩的油画;读鲁迅,有对一切丑恶的犀利;读孔子,有博大精深;读侦探读悬疑,有刺激;这种种乐趣,并不能以我前面理解的轻松愉快为限,毕竟,我的阅读,不是消遣。
林语堂这个人,原本是不喜欢的,大学的时候在球球那里拿了《京华烟云》勉强翻了十几页,怎么也没看出其中的好来,觉得实在太像《红楼梦》,看不下去。当然就现在,看完《生活的艺术》也没有对他喜欢到哪里去,只是多了一点了解。我觉得他是张扬的、不羁的、洒脱的、个人的(相对鲁迅的社会性而言)、受道家思想严重影响的、极其有灵气的、才华四溢的一个人。这本书里有许多观点角度非常脱俗,不受传统思想所囿,这是我很喜欢的,多少我也有点这样哈,这一点很难得,长期浸婬在某种思想氛围里,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能够自发跳出这个圈子、摆脱你甚至没有觉察到其存在的思想上的束缚是非常不容易的。说到这书,不能不提的还有他做学问的轻松,书中许多地方轻松幽默,可见这是一个不刻板的人。也不多见哦。
既然有这么多欣赏之处,但还是说不上喜欢其人,是因为我喜欢鲁迅先生。网上看见一段话发现二三十年代好作家的一个方法是,找中学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正文里被鲁迅骂过的文人,如果注释里还加了他生平简介,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好作家,比如林语堂,这话不知谁写的,非常有意思。如果说林语堂的眼睛是看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的,那鲁迅的眼睛则是放眼社会的,所以我说林语堂是个人的、鲁迅是社会的。当然,这是各人的活法,无可厚非,比如我,也是盯着自己内心的、不问世事的,pp的心思则在外界,更注重与外界的交流、外界的反应。但要说敬重,一辈子的敬重,还是鲁迅先生,永远是鲁迅先生。比之什么著名播音员、什么著名小品演员的去世引起满城哗然,只有鲁迅先生的逝世,使人事隔百年想起来仍将潸然泪下。
前段时间很多的新鲜词汇不断地涌入我的视野:遗失的童年路上、“孩奴”现象、保卫童年、拯救童年等等。起初我也并不在意,感觉这些都是信息高速路的必然产物,轰动一时流行一阵而已。可当我在一则教育随笔中看到“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提法时,顿感眼前一亮,将那个叫张文质的教育学者及“慢艺术”牢牢刻入脑海。放假前,当看到同事手中有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时,渴望阅读的心情瞬间陡增,突然间作为老师的我一下子顿悟,我也不喜欢那被浓缩了的童年和高压力下的教与学,我更渴望寻找一条淡然恬静的教育教学之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切都快了起来。出门不再步行,连自行车都几近在城市绝迹,车水马龙,过马路都要分外精心。动物、植物,只要是人们需要的都可以缩短成长期,尤其是关于肯德基养鸡技术的披露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于是人们抱怨,菜没味了,肉没味了,可人们依然不愿意停下的是飞速发展的脚步,在一面怀念过去的哀怨中追寻更快。教育更不例外,“知识下放”普遍存在,一道小学低段的数学题难倒了一堆的本科、研究生。每当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也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的时候,每一个在校学生的爸爸妈妈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为人父母之重”。“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所以当我看到这些语句的时候心里涌动的竟然是感动。如果用花儿解释先生的理论,那就是是花儿终究都会开放,但却有花期早迟素淡的问题,你难道会说寒冬的梅花逊于早春的桃花?或者丰满的牡丹一定强于清瘦的兰花?既然花儿都是如此,为什么我们非要培养同时开放同样灿烂的孩子呢?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潜意识地希望慢,可同时却也在让脚步加速。就说我们的孩子吧,繁重的课业负担还要附加繁忙的课外辅导,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们不再拥有上学的路上,更不会享受周末的悠闲。老师们、家长们很少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案分析,都渴望整齐划一的优秀。我们都坚信“勤一定能补拙”、“笨鸟必须先飞”是真理,可张文质先生却敏锐地提出“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的观点。虽不能说这就像晴空里的一声炸雷,最起码也是醒酒的汤,让沉迷于追求高效的我们在快速行进的间歇多一些有益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坚信一个信念:首先应该让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我听说有些学校孩子们每天晚上的作业奇多,有时候家长都要代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十二点睡觉。当我听说这些的时候不仅是痛心更是鄙视了,虽然我也是一个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似乎不该这样。然而,如果让我牺牲孩子们的快乐为代价来提高我们暂时的学习成绩,我宁可选择放弃。从教多年,我反对机械重复,我反对题海战术,尽管每次考试我也会分外担心孩子们能否沉着应战,但我依然不愿辛苦孩子。我们都是教育中人,或许也都正在为现今的教育模式而困惑不解。一方面在强烈呼吁“减负”“减压”,可是教育体制却是不变的,最终都需要在考试的关口倾力一搏,然后才能唱出“真金不怕火炼”的赞歌。
前段时间在阅读中发现了这样的语句:
“中国人,赶时间。
最爱‘快进’,狂点‘刷新’。
评论,要枪‘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排队,最好是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
看完之后,不禁哑然失笑,想想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的确是这样的。尤其对于排队心里的分析更是精妙绝伦,颇具讽刺而又那般传神。于是久久地停留着那些文字上,反复斟酌着、诵记着,想让它们成为我今后生活工作的.一面反光镜。在教育中,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可能就是“能不能再快点,再好点。”我们都在苦恼着孩子的磨蹭,我们更担心孩子的成绩不能最好。甚至,我们希望孩子的快速成长,渴望孩子的培养如同农业、工业的发展那这样尽可能最快,最好收益最大化。我们忘了,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忘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为渴望快,我们更加得急功近利,希望我们的教育教学点点滴滴都能立马见效。于是,我们忘记了积淀,忘记了对人的长远的培养。在题为“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的演讲中,先生多次谈到“阅读”──一个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内久久盘旋在我心头的词汇。我喜欢张文质先生的率真与深刻,对教育现象作深入的剖析,有些时候观点语言也甚为尖锐,读他的文字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书中有豪气,豪中有霸!
教育是相通的,张文质先生也是从一线做起的,我不知道他曾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可是在阅读这个观点上却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专家出奇的一致。讲到了当今孩子的阅读现状,并精辟地阐述“阅读几乎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未来来说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阅读为一个人的成长精神打底,甚至为一个人立精神,生命是从阅读开始的。”等等。和很多的专家一样在大声疾呼着阅读,阅读,阅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真是大恨其晚,真正的阅读似乎是从进入这所都市小学才开始的,那也是因为压力,因为看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仅仅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我开始了疯狂阅读,有教育教学专著,有儿童文学,有报刊杂志,有心灵鸡汤类的故事散文等等。很奇怪,以前我只喜欢文学,关注的就是故事情节。可现在即使是一本枯燥的教学论著我也不再感觉乏味,或者说再乏味也会坚持着看下去了。
很多时候感觉到了都是新奇,有趣,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与警醒。读书,让我对自己、对教学、对人生都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不再狭隘。虽然这个年龄的我读书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记忆,常常有一种过眼云烟的虚无感,但依然深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或许读书的初衷就是因为担心自己被淘汰吧,也正是张文质先生在谈及应试教育苛刻时提出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从文学的积淀还是学识的浅薄我觉得自己都是那种有待提高的类型,所以读书是当务之急,是首选!我需要在读书之中维持自己的自信,维持自己为师的尊严。当然先生疾呼读书的同时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点──孩子!我觉得从素质教育被提上议程之后,我们的应试教育却无形中愈演愈烈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名目繁多的考试,还有排序。“在提高孩子成绩的过程中我又没有做了一些不人道的事情啊?”这个扣在教育学者心头的疑问,更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反省的问题啊!是啊,当大街小巷张贴者大学录取学生的名单时,有谁会去关心那些落榜的孩子呢?当我们大肆表彰成绩优异的教师时,我们是否用心分析过成绩差异的诸多原因?可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课业,孩子们没有时间来为自己的精神打上底色,因为紧紧张张的排名,孩子们无暇顾及课程以外的书籍?谁能想到,我们那些所谓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为让孩子们无形中已经输了,不,是受伤,让我们的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
慢,快,快,慢……我已经分不清究竟该怎样,是慢好还是快对?行进在基础教育的路上,我更加困惑,在迷茫中踟蹰。谁能告诉我,究竟如何去实现自己对教学理想的追求呢?这关于理想的温暖话语,只能在书中读读罢了吗,将会有谁在我的耳边让它慢慢地荡漾呢?如果“教育能像蜗牛散步一样,只要放松心情,放慢脚步,防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呢?
今天,我读了林语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书的艺术》。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写了作者对读书的理解与认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使我明白读书本身是快乐的,我们应该抛弃心中一切杂念,去感受读书的快乐。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快乐,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篇文章也使我想到现在教育情况。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读书渐渐丧失原来的乐趣,变得枯燥无味。有些学生承受巨大压力,一看到书本,就想到考不好该如何,就想到父母的鞭子,不由得全身哆嗦,干脆不读了。读书已失去本质,不快乐了。我认为,我们不应为了功名而读书,而应真真切切喜欢读书,从中能获得快乐,读书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书本面前不可拘束,应该平静地、快乐地面对书本。空闲时,随时翻阅几下,不是为了任何目的,就是感兴趣,就是想读,就像鱼要游泳、鸟要飞翔一样。因为爱读,所以读。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你翻开一页页纸时,各种灵巧、美妙的句子出现在眼前,跟随作者一起走、一起看、一起听、一起思考,感受美,感受一种意境。这不是很快乐吗?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读书在生活中,生活在读书中。
细味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其思想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决不辜负自己的任何时间,即使生病或老去,也要体验痛的快乐,直至我们洞悉了人生,以恬淡的心态,快乐的死去,总算自己没有白活,完美的结束生的旅程。
的确,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
可见,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认真的去惮。明人金圣叹之三十二不亦快哉,在吾人看来,也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其却将其以为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并记录下来,聊以自慰,而另一个撼人心神的是残疾人海伦的《假如我能眼亮三天》,种种常人所经历的平凡,在她的眼中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可见快乐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而且每人感受到的深浅亦有所不同,也只有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
《生活的艺术》给我传授了快乐的秘诀,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弗洛姆《爱的艺术》告诉我们,爱不是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混淆了坠入情网的初始体验同身在其中的持久状态这两者的区别。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现代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自然的异化。他已经被弄成一件商品了,将自己的生命力体验为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必须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投资。而忘记了作为人类的本质和终极需要。
弗洛姆提醒我们反思,被弄到社会网罗中的人,如何才能不忘掉他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人,一个只能活一次的人,一个带着失望与希望、悲伤与恐惧,怀着对爱的热望、对虚无与疏离深深畏惧,只能活一次的人?这个问题深深触动了麻木和浑浑噩噩的我!
他告诉我们,对于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于人际和谐,在于彼此之间的融合,在于爱。
他告诉我们,爱从本质上是应该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是对将自己的一生完全托付给对方的决定。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这与《圣经》中爱是恒久忍耐是一样的意思。
成熟的爱需要以给予、关心、负责、尊重和了解为前提。爱是一种个人体验,只能由个人亲自为自己体验。我知道,我已有幸了解理论,唯有终身实践,才能接地气,而心平气和,体会爱的真谛。
他提醒我们,我们在传授知识,但我们正在丢掉对人类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知识:那种只能通过成熟的人、有爱的人的在场才能言传身教的知识。这让我感叹,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挂羊头卖狗肉者有之、披着羊皮的有之、滥竽充数者有之,劣币逐良币,有品、有德者,为人师表者反而稀缺、罕见,甚至被摧残。
最后弗洛姆再次总结和强调,谈爱不是说教,实际上是在谈每一个人的终极的显示的需要。这种需要被掩盖,并不等于说不存在。分析爱的本质就是发现它在当今社会的匮乏,以及批评应该为此负责任的社会条件。相信爱可以作为一个社会性现象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一个例外的个人性的现象,是一个建立在人类本性的洞察之上的理性信念。
路漫漫兮,吾将勉励为之。
近期有幸拜读弗洛姆先生著作《爱的艺术》,略有所感。
显而易见的,这一著作中,他一方面结合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及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一方面又根据他对病人精神分析所获得的重要经验对这两位大师的理论进行检验,补充,和提出爱的艺术的新的看方法。
通过这本书,我进一步了解了西方文化的实质,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弗洛姆认为,人应该不再同自己的力量产生异化,并且不再通过崇偶像——生产,消费的方式——去体验自己的力量,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时,爱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那么什么是社会的异化呢?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偶感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
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其次,我明白了,爱是摆脱异化的一种途径。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的,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爱的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大多数人认为爱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爱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在自私、自利等观念笼罩下的现代社会,有些人丧失了这种能力。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的倾向,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因为丧失了这种能力,你就感觉不到爱,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爱, 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平淡的心去发现它。没有爱的能力,你就不会发现爱,也不会欣赏爱,更不懂地珍惜爱。
没有爱的能力,爱就是到了你的身边,你也不会接受爱,不会去爱。爱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并非想爱就爱那么容易。要想会爱,就得用心去学习,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去灌溉和培养,那么如何的培养呢?
如何留住爱,如何更新爱,如何让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永远爱你。这便是最难的课程。所谓相爱容易,相处难,就是这个意思。也有人比喻爱就像是捧在手里的沙,抓得越紧,失去的越多。人在爱别人的时候失去自我,也束缚了别人。让自己失去了光彩,也阻挡了别人寻求明媚。
有智慧的人爱别人也爱自己。追求和爱慕别人受挫,应该返回来关注自己,审视自己,同样也给别人一个关注和审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你便找回为爱迷失的自己,重新光亮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升华自己,不断地更新自己。
这样你便永远是鲜亮的自己,改变和鲜亮自己的过程,也是留住爱的过程。操控这个过程的能力实际上也是爱别人的一种能力。让别人不断地爱上你和你去不断地爱上别人是统一的。当你发现别人不断地爱上你的时候,也发现了别人的可爱之处,此时你便拥有了爱别人的能力。
或许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的。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所力所能及的物品。
人们一方面渴望爱,另一方面却把其他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我们似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努力达到上述目的上,却很少学会爱的艺术。难道只有获取名利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吗?而爱——只对灵魂有用,在现代意义上毫无用处的爱只一种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的奢望吗?
对于这样的疑虑,我想引用卡尔。马克思的一句话作结,"应为我有眼睛,所以我有看的需要。因为我有耳朵,我有听的需要。
因为我有大脑,我有思考的需要。因为我有心,我有感觉的需要。简言之,因为我是一个人,所以我需要任何世界。"这便是我们对爱的需要。
大凡读文章,欣赏也好,分析也罢,也许会说出个“一、二、三”的道道来,什么主题思想阿段落大意阿最后结论啊,或者横竖比较啊等等。这样的赏析,说是八股,不象,不象八股吧,其实,比八股还糟糕,让人听了、读了实在枯燥。《读书的艺术》目的明确,按照林语堂的说法,无论你说的再好听,即便谈一下“读书方法”或大讲什么“理想”等等。初听好象是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怎样运用感性化的散文、精辟的袖珍小说来反映现实中如此理性化的东西,或说得文明一点,怎样表现如此理性化的话题呢?不妨,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相信你就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到、美妙正在于其中。
这篇文章的特点很鲜明,林语堂十分善于运用谈心和说理叙事的方法,一层一层采取推进地表现“读书的艺术”。我想先从文章的开头看,林语堂是以一名老师与学生谈心的口吻起句,就个人所认为理想的方法,与诸位学生通常的读书方法比较研究一下”。口气轻松亲切,直接提出想要说的话题。“教师”以自己的备课、教学和读书经验,指出大半学生“已经走入错误”。因为,林语堂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指出他们现在的读书方法,“失去了读书的本意”。反之,这个问题解决了,有人还会提出新的'问题,比如说,时间阿地点啊等等。林语堂说的很好,他接着又说,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不难发现,林语堂在说理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他抨击了当时特别严重的、传统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倡主动的、自觉的科学的新型读书观。逻辑性既强,加以入情入理的叙述与分析方法,便表现的侃侃而论,娓娓道来,的确有一种亲切感人的渗透力。
尽管如此,林语堂还是不满足前面的一些说理,他深知单纯的说理与谈心是很难打动人心的。因此,林语堂在细致说理的过程中,融入了一些富有艺术情趣的“元素”,来增强读者或学生阅读的信趣和效果。例如,林语堂在讲述读书的本意与读书之乐趣时,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
1、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2、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3、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4、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5、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6、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7、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8、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9、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10、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体衰弱,而是心灵的冷漠。
11、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12、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13、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14、享受大自然不单是限于艺术和图画,显现于我们眼前的大自然是整个的,它包括一切声音/颜色/精神和气氛。人则以了解生活的艺术家的资格去选择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来。这是一切中国文人所共持刀态度。
15、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16、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必备」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15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是一门艺术吗?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或者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呢?这本小册子以第一种假设为基础,而大多数人毫无疑问相信第二种假设。
但这大多数人决不认为爱情无关紧要,相反他们追求爱情。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他们百看不厌,百般无聊的爱情歌曲他们百听不烦。但他们之中没有人认为,人们本可以学会去爱。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为了使自己值得被人爱而采用的许多方法与人们要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所采用的方法雷同,即都是要赢得朋友和对他人施加影响。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
产生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这一看法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
产生在爱情这件事上一无可学这一看法的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inlove和beingin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迄今为止同我们一样是相互陌生的人,当他们突然决定拆除使他俩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迄今为止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性的吸引力和性结合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坤、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放弃的艺术》读书笔记及读后感3000字:
感觉是一本蛮有意思的书,书中将“放弃”称之为“目标脱离”。
头部讲述了生活中那些不可放弃之重的原因,穿插一些心理学现象和小故事;中部讲述人们习惯于采用的治标不治本的“目标脱离”方法;尾部给出方法如何才是真正意义上一步步“目标脱离”。
假如你心中有忘不掉的人,假如你有想辞去的鸡肋工作,假如你心中有执迷又想戒掉的坏习惯,你可以读读此书,至少能让你明白为何你一直放不下,戒不掉,行动不起来。
苦苦坚持的原因
1、近在咫尺的胜利
我们经常会有不自觉的心理误判,认为自己离设定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再坚持坚持,再努力努力,再忍一忍,事情总会有转机,目标总会实现。
此时横在我们面前两个矛盾的事实的存在,其一:一个能看得见得胜利的目标,其二:你却始终够不到这个目标。
这时我们会在心底暗示自己我该这样做,我那样做是不是好一些;你会往前迈出第一步,迈出很多步很多步,那那个目标却总是近在眼前却又总也摸不到。
例子:
很多人搓麻时的“赶本”心理,输钱时候总想多搓会能回本,但其实在回本后或者开始赢钱的时候还是会继续坐在麻将桌上,对麻将桌不离不弃。
2、可得性启示
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又可称为“可得性启示”,生活中过多的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题材电影,文章,书籍让我们总以为坚持再坚持,我们习惯说“当坚持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上帝会帮你开一扇窗”。坚持而成功的案例存在,但仅存在固定人物和场景下,但或许并不适合你的现状,你的智商情商。
就像你身边任何人的成功你都没法原封不动的复制一样,你成为不了你想成为的偶像;你可以复制人家的努力和坚持,但你复制不了人家的性格,思维,情智商,周遭环境。
3、间断强化
间断强化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和“近在咫尺的胜利”相互作用,迫使我们继续加大投入,不断付出,貌似永久不知道停下动作,永远不知道放弃一样。
间断强化是在面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时候,能获得的反馈一百次的负面的反馈期间中夹杂着偶然几次正面反馈;而你却无法获知啥时候会获得正面反馈,你无法确定自己的行动对得到正面反馈有任何效用。
例子:
就像工作上的一个领导,当你交付任务的时候他总是说你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需要修改,偶然一次领导说你这次工作做得还不错;这时你就会反复修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为求得到领导对你新交付工作的认可;可你后来却发现无论你如何修正,领导却一直对你说不,领导越是说不,你越期望得到领导的认可。
间断强化实则你内心期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和认可,对方却一直不给,最终你自己可能就步入一种类似于“习得性无助”的状况。
4、承诺升级
我们都倾向于让自己言行前后保持一致,当我们做下一个承诺,我们之后的言行都会以之前许下的这个承诺为目标导向。追求社会认同感的我们总会告诉自己我们要坚持之前做的决定。
有说销售人员在销售前赠送小礼品的情况下达成产品成交的概率会高得多;因为我们在接受了销售人员的赠品其实间接得对销售人员和产品的认同,我们倾向于承诺的一致性,之后对销售人员及产品说‘不’的几率就会变低,这也是“回馈”心理在作怪。
5、沉没成本和厌恶损失
这个我们听得比较多,一旦我们之前付出过很多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会倾向于加大自己的投入,我们是那么期望得到正向的反馈,那么期望得到承认和认可;而我们又那么害怕之前的付出没有任何结果,害怕失去,我们会认为继续付出,投入能扳回之前的损失。
简单的例子:
炒股中我们都倾向于对已经亏本很多的股票加仓;卖股票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去卖那些已经盈利的股票;而已经亏的或者跌停的股票我们会牢牢拽在手中。我们是那么的期望赢,却又那么不懂得及时止损;我们心中固有思考:对已经得到的东西不珍惜,对没有得到的东西保持持续投入,对失去感到恐惧;这也是佛教中说的“求不得苦”。
常见的放弃方式
逃避式放弃
这是一种逃避困难的惯性手段,一旦事情进展不顺利,或者面对的情况变得复杂,困难重重,在坚持和放弃之间,我们会不加思索的直接选择放弃。大脑是懒惰的,我们总倾向于去做阻力最小的事情,做最容易做的决定。
对决式放弃
我们倾向于在自己放弃一件事情的时候给自己编造一个很让自己信服的理由和借口,诸如“是对方不愿意沟通的”“我试过,但大家三观不合”,这让放弃者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认为“这不是我的错”,“我是受害者”。
假装式放弃
其实这是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放弃者对外界十分清晰地表达了自己渴望放弃观念,但自己内心没有真正做到,时不时的在心底放放电影;实则没有放弃,内心用“僵持”和“拖延”替代实际的行动方向。
威胁式放弃
这其实是一种对方模式,就想你跟领导谈工资说如果领导工资加不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你让领导给你招小弟,领导不满足你就辞职一样。这实则是一种相互伤害的方式,而你心里其实并不想辞职。
无故失踪式放弃
这种放弃方式有点自私自利,放弃之人从此消失不见,给自己和别人留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让自己和别人都变得悬而未决。
爆发式放弃
这是一种忍无可忍的放弃,认为自己在以往的隐忍中包容了太多的委屈,是一种情绪崩溃现象,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伤害和争吵,你会炒闲饭,你会细数对方的缺点,用尽最恶毒最具杀伤力的言语;而说出一些自己都厌恶的话和付出一些自己都恐怖的行动;而事后你又会自责和后悔。
貌合神离式放弃
这其实是一种欺骗他人的做法,嘴上说着会努力,会改变,但内心其实早有了自己的决断,就是不愿承认自己其实在心里已经放弃了,自己已经在寻找出口了。
目标脱离
书中提到正确的放弃方式是“目标脱离”,这会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鼓励我们设定新目标,并舍弃妨碍新目标的旧目标。个人感觉实施起来还是有点偏理论,有点难,哈哈。
具体有如下几步:
1、认知脱离
书中讲从脑海中清除干扰我们思考的因素的过程叫认知脱离。字面上应该是在意识上认识到自己想放弃某个目标,并准备开始放弃这个目标的行动。
这里提到我们经常是没办法停掉脑子里的幻灯片,意识会不自觉的想起一些事;就像你越强迫自己不要想起某一件事,脑子里的幻灯片却一遍一遍重复播放。
书中还讲了一个小笑话:如果有人跟你说你一定不要在脑子里想到一只粉红的大象,那么你脑子里一定会正想着一只粉红的大象。
这里讲了一个替代法:如果你脑子里正想着这只粉红的大象,尝试让自己把这只粉红的大象变成红色的甲壳虫汽车。书中的观念是:如果我们想抑制一个想法,就需要心里全心全意想着另外一个想法。
2、情感脱离
一般放弃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愁眉苦脸”或者“假装开心”,这里比较讲得比较学术化,让我们学会辨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疏导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多感知体会目标丧失后的生活状况。
这里我理解是不是让假装目标已经被自己放弃了,去假装目标已经被自己放弃的新生活,而假装做一个动作时间长了这个动作就变成了自己真正的动作。
3、动机脱离
书中说这第三阶段,要从认知和情感脱离两方面做好调控,似是“重新开始”的意思。
这阶段要求自己积极脱离那些无法实现,无法满足你内心需求的目标,有意识的摒弃不在适合的旧目标,将精力focus 在给自己产生“心流”的新目标上。
4、行动脱离
这个比较好理解,做出放弃的决定后,前面想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思考和准备工作,做了那么多前戏,这里得付出实际的行动,可以在亲朋好友的监督下进行,并在自己动摇的时候坚定地说服自己。
写在最后:
第一次写这种跟心理学如此接近书的读书笔记,还是蛮难的,感觉写不好;就是觉得书中的一些心理学现象蛮有意思,还有就是常见的放弃方式貌似自己几乎全部中枪过,最后讲真正的放弃方法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看官凑合看吧。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慢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爱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慢的教育艺术,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
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是会慢慢领悟的。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甚至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有一种悠闲的心态,一份闲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常常没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我已经尽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这一切都使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思考,重新审视我自己,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欢这样的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坚持更久。也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贯穿生命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得时时在场。不能含糊,不能应付。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做教师的人,内心深处必须得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须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
原来一直以为,爱这种东西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它只是一种奇妙的情感,只能以实践的形式存在于心间体会。但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爱的艺术》一书,发现我原来对爱的理解过于片面。
首先,情爱只是爱的一个分支,但在现在社会,我们总会粗浅的把恋人之间的爱当做爱的全部,其实,爱还分血缘之爱(比如父母兄弟之间),自爱,性爱,友爱…其次,爱也有它的理论性,就如书中还所说,“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所以学会怎么爱人,拥有爱人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不是说只要你投入全部的身心,你的爱就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下面讲两点我在阅读此书后的感悟。
一、爱的本质与层次
书中说到,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这点我十分赞同,比起索取,爱更是一种付出。这种付出是纯粹无私的,你想要了解关心保护某个人的时候,你的想法是十分单纯的,并不是因为你要获得等价的回报,有时甚至也不会注重别人是否也这么对你,重要的是,你在爱别人的同时就像在爱你自己,这就牵涉到“给”的定义的问题。
那些有创造性的人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
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这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身心愉悦。由此看来,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是错误的。打个最基本的比方——母爱。
从小我们就知道,母爱的是最伟大的。母亲告诉我们: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它以血缘为纽带牵系着不同的个体,可能小时候我们都会惹妈妈生气,说一些不好的话,但最后母亲一般都会原谅我们,而且这并不影响她对我们继续的付出。
如果把这个放到恋人之间,没几句或许就决绝分手了,爱荡然无存、支离破碎。我个人把这个归结为爱的层次不同,爱有四个层次: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每种爱的境界都有所不同,每个人对爱的修炼地步也各有差异,这没有标准,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像墨子一样追求“博爱”,只是对爱的理念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爱人。不是有一句俗话么——“爱到极致就是恨”。的确有些偏激,所以我们才更需要回归理性,不要让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反而成为伤人伤己的利器。
二、关于爱情
弗洛姆对爱的诠释不同于一般人,他认为的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规范、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而学到的一门艺术。把爱当成一种艺术,这个想法令我钦佩,这样便形象全面的描绘出了爱的优雅理智。
这本书并不囿于男女两性的爱情方法学,也不是介绍相关的技巧秘诀,而是强调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想在爱上获得成功,就要从磨砺自己的人格开始。
我开始反思我的爱情观。呵呵,说起这个话题不免有些羞涩,因为从小对于爱情的想法总会在父母的反复叮嘱中扼杀于摇篮,然而不可否认每个人都会设想自己的另一半,对爱情有所期待与幻想。我并不期待多么浪漫,只希望能找到“革命伴侣”式的一份感情——找到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并且条件适合的人才考虑相处。
基于这样的爱情观,我向来对与自己同级的男生不抱幻想,因为在我看来他们比我还要不成熟,不是能与我相知相扶共同进步的人。
此外,我是极力主张保持自我风格的。人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是谁的附庸,即使要在一起度过一生一世也不应该改变自己而去迎合。这样看来,我希望另一半是可以令我崇拜的人,能让我依靠。
某天在网上,我偶然看到一句话:“要像没有恋爱一样恋爱”,感到有些疑惑。直到看了弗洛姆的书,里面讲到“真正的爱情是让两个不同的生命结合在了一起,却并没有让彼此失去自己本来的个性与面目。”“爱情说到底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
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种爱就称不上真正的爱。”这是弗洛姆的原话。当我看到这里时,感到很开心,我终于找到一句这么经典的话来概括自己的想法了。大师和常人的区别往往只在于大师能够将常人感觉得到却无法明确表达的东西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表达出来,说的应该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吧。
像没有谈恋爱一样谈恋爱,即双方依然保持独立的自我人格,不会被束缚,不会为了对方委曲求全。在这个世人都关注我们飞得高不高的环境中,能有个关心我飞得累不累的人是幸福的,而且这个人不是我们的父母也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当这样一个对我们的生命和成长付出了积极的关心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与我们相遇相识相知相伴,真正的爱情就降临了。因为“爱并不只是用于感动某个被爱的人的一种情愫,而是一种能自觉地为被爱者的发展和幸福而付出一切努力的代称”。
以上两点是我看了书以后小小的感悟。关于爱的这门艺术,恐怕谁都无法真正参透与学得,只是我们在一生的经历中总或多或少有所体会。我想弗洛姆的这本书我以后闲暇也还是会阅读,让他教我更好地去爱人。
每次在读一本书之前,我都会首先大概了解一下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以前曾经尝试读过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但是读了不到20页就因为其中的专业术语太多所以读不下去了,读这本书时也感觉其中有很多晦涩绕口的语句,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得读才能勉强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感觉是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书中作者所说的很多内容我还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依然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
翻开作者前言:"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人们普遍认为爱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事物,只要遇到爱的对象,别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爱并没有这么简单,弗洛姆把这种对爱的态度,同想画一张画的人作比较:"这个人虽然想画画,但他不是去学绘画这门艺术,而是强调他首先要找到他愿意画的合适的对象。如果他找到了这么一样东西,他也就能画了。"这个举例通俗易懂,而且和当今社会很多人的问题如出一辙。比如,很多人当他们遇到了爱的对象之后,有的人却不能正常地与爱人相处,有的人痴迷癫狂,有的人迷失自我。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爱不是简单地遇到和接受,而是需要努力去学习、领悟和实践才能获得的。
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一个观点就是:爱要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但是这种给予不同于放弃、被剥夺或做出牺牲,有的人为了"得到"所以去"给予",他们不会做出没有收获而付出的事情,这是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
还有一些人把"给予"当做一种美德,他们认为给予是做出牺牲,然而这种牺牲所带来的痛苦远比去从对方那里得到更有意义,可以说是更令自己感到快乐。这两种都不是爱的给予,弗洛姆在书中说:"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因为,正是通过给,人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富裕和活力。"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对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帮助别人,也是给予的一种,俗话说能者多劳,帮助了别人,说明我们有多余的能量去做这件事情,这本身就体现了我们很优秀、很强大,这会让我们感到很快乐,这种快乐的感觉远比所获得的酬劳和回报重要得多。
《爱的艺术》告诉我们,想要掌握这门艺术,就要学会给予、关怀和尊重,他就像一位老者,在给我们以教导,而这些教导会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少走许多弯路。
年轻的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作者在书中所讲的关于爱的真谛,但如果我们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给予去关怀去尊重,不能说我们一定会掌握爱这门艺术,但至少我们不会在爱中迷茫,知道如何去爱。
最后分享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
喜欢《读书的艺术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