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思想录读后感800字

思想录读后感800字

思想录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也许下面的“思想录读后感”正合你意!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思想录读后感(一)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中的主线。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读完帕斯卡的《思想录》,我觉得应该说这本书像是一本作者的随想录,因为它由零散的碎片组成,而这每一块碎片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但也不乏很多碎片由于过度的零散,以至于让我摸不到头脑。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关于如何看待别人犯错误的想法。帕斯卡说当我们想要有效的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总是真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他对这一点会感到满意的,因为他看到自己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未能看到各个方面而已;人们不会恼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们却不愿意自己犯错误;而这也许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缘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观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错误的缘故,因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当然,我认为帕斯卡的说法也有所偏颇,因为我不认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正如我们女孩子经常说,凭着女人的第六感,我认为怎么样怎么样,可这些认为经常被验证是错误的。但是,我认为帕斯卡在这里有一种很独特的思路,即在前提是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下,肯定犯错误者的正确性,但又指出犯错误在于没有全面的看问题,并且把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咎于人的天然。从思路上讲,这又是一种另辟蹊径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从内容上讲,我认为这是帕斯卡在从人的本性的角度上对犯错误的分析,他不认为犯错误这件事是错误的,而是一种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这番话符合大多数犯错误者的心理,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吗?

帕斯卡认为,人在这无穷中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认识我们这个世界。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相信人的认知能力不可能达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毕竟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妄言诳语。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部分,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世界的某些基本的原则,我们不是主宰者,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凭借进化了的头脑极大程度的干预了自然的过程,但是很多人似乎在人类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之上有了彻底认识和控制一切的野心,我想这种极左的想法古已有之。但是,我们虽不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但我们至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努力探求这个世界的奥秘也就是说,我们承认自己的局限,但是我们并不悲观。帕斯卡在这里则暴露出了极度的悲观。他说,既然我们与极端有距离,那末人类多了解一点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他多有了一点,他就了解得更高一点。但他距离终极,岂不永远是无穷的遥远吗?

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由于自爱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爱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不得不说帕斯卡尔真是个论说的天才,自圆其说的能力真的很高!他的表达思想的才能异常出色,对于思想表达笨笨的我,帕斯卡尔表达思想的手段非常值得我学习。虽然帕斯卡尔的观点有很多是我所不认同的,但是也有很多见解令我叹服、令我沉思。帕斯卡尔的发现能力和逻辑能力让我惊讶,帕斯卡尔的语言变化万端且出神入化,尤其是对我这种不善于言谈的人来说,帕斯卡尔的语言让我受益匪浅。读《思想录》最能让我有收获的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思想。思想有超越一切的力量。任何欲禁止思想的举措都是徒劳的。除了吃喝玩乐、追名逐利、人云亦云外,人还有超越这些的思想之存在,还有追求完美之探索,还有任监禁、枪杀、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万物的伟大之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所在。

帕斯卡说,人不过如一根脆弱的苇草,但他是一根能够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尽管这个学期把他的这本思想的语录半知不解的看完,但是也颇有一些收获和想法:在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学对人内在精神生活的反思,强烈的要求认识自己的那股劲!人认识自己是既幸福的又痛苦的。

思想录读后感(二)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的主线。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帕斯卡尔方法论)。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中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不需要整个大自然,一点水一口气就能要我们的命,但相对于大自然,我们知道我们就要死了,以及我们对大自然的优势,而但自然却一无所知。

人的思想记忆是必要的因为偶然的机会引起思想,偶让的实惠也会注销思想。我们正在记录我们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它却逃走了。这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可对这一事实的认识难道亚于逃走的思想吗?这也是作者反复论证的人的伟大与脆弱。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时代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可悲。认识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我们之所以可悲,却是伟大的。可被是从伟大中得出结论,伟大是从可悲中得出结论来的

作者指出人的内心是最大的矛盾体。如人的最大卑鄙就是追求光荣,然而这一点本身又正是它的优越行最大的标志我们是如此的狂妄,以至于我们想要我们想要为全世界所知,甚至于为我们不存在的以后的世界所知:我又如此的虚荣,身边五六个人的尊敬就会使我们欢喜和满意了。

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由于自爱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爱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作者的一些独特思索也给带来不小收获,如强力是世上的女王,指出法律仅仅是法律,和正义没关系。人们服从多数是强力的作用。再如作用的原因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欲望形成自愿的行为,强力形成不自愿的行为。赤裸裸的透彻过瘾!比起那些长篇大论抢夺了。

在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学对人内在精神生活的反思,强烈的要求认识自己的那股劲!人认识自己是既是是幸福的有时痛苦的。就是笛卡尔那句读好书就和作者进行反复的对话,好爽啊!

思想录读后感(三)

帕斯卡尔在科研和读书的间隙,把思绪随时写在纸条上,整理起来,便成了思想录;

我在暑假闲思游荡的时候,把每一点思考都敲打在电脑上,发表出来,就有了博客。

我这样比较,并不是想抬举自己,而是因为我写博客,帕斯卡尔写思想录,都不是刻意的,它都出于人性的本能,那就是会思考。人永远不能停止思考,否则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

血缘让动物世代交替,而思想却让人类一脉相承。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帕斯卡尔说,人因为思想而伟大。我们广泛的阅读,(.org)就是吸取或是交换思想的一种形式。年轻的人,通过获取或继承先辈的思想遗迹,然后才知学问之大,才会有提升和成熟。

帕斯卡尔教导我写作的原则,那就是文如其人。写作,就是表达自己,求一个真字2020,真实所以感人。写作不能放弃自己的风格,必须要坚持到底。帕斯卡尔首先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所以他的随笔总是简练而又精准。是人生阅历,性格习惯成就了他的文风,这并非一般人所能模仿的。又比如张晓风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以她的笔调温和柔美。两个截然不同的风格,却都是受欢迎的,因为他们都操守了文如其人的规则。写作是一扇窗口,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然后喜欢你。可如果你做作了,是虚伪的,谁愿意与你交朋友呢?

我曾经犯过这方面的错误。是在写话题作文《孤独》的时候。在这以前我接受过很多话题作文的熏陶,怎样开头,怎样强调,怎样讨巧,怎样举例子等等。我十分辛苦得把那篇文章写完了,然而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篇文章,我觉得他十分别扭,看得我毛骨悚然。不仅如此,许多认识我的人都不觉得好。是功力心吧,它让我放弃了太多自己的东西,以至于成为了文字2020的堆砌。诚如书中说的,不能为了对称而做假窗户不知怎样正确地讲述,就不应该摆出正确讲话的样子。精心的模仿,也许不如坚持自己粗糙的风格。

写作是这样的,做人恐怕也不外乎于此。

帕斯卡尔教给我的第二样东西,就是关注人。《思想录》这整一本书,就在关注人性。许多时候我知道的仅仅是人应该怎样,为了整个集体,人该培养哪些品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它让我更清楚的看清了个体,人的本能本性。它天生具备的丑恶和善良,高尚和平庸,操守和欲望,宽容和自私等等。也许清晰地剖析下来,我们会更加容易的理解一些浅陋的行为,它们不过都是一些人性的需要。这样,我们会更宽容地包容和接纳他们。

读了《思想录》,多多少少对我有一些启迪。我想我会一如既往的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热爱思考。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帕斯卡《思想录》之读后感1500字


时下,狂热和冷漠逐渐变成大众生活的两种普遍状态。狂烈地热爱某种事物,将其当作最重要的乃至生活的全部,抑或对待某种事物不屑一顾,压根就和自己没有关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提供了太多可供选择的机会,人们不得不做出取舍;另一方面,人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理性的价值判断而容易步入狂热和冷漠的两个极端。狂热和冷漠都会导致社会的浮躁与不安!

远在350年前的帕斯卡看来,狂热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缺失,冷漠则是某种不恰当的心理在作怪。

联系到今天,那些所谓的电脑游戏狂购物狂恋爱狂工作狂乃至自虐狂等等,其实他们的内心多半是空虚的,他们的快乐今仅存留在做那些他们为之发狂的事情当中。除此之外,他们少有其它得以慰藉的方式,亦即他们的人生目标在相当程度上是局限的或者说是缺失的。因此,狂热者在某些时候看起来似乎是幸福的,但就其其本质上却是痛苦的。

另外,狂热往往伴随着冷漠,对某种事物的狂热必然会引发对其他事物的冷漠。冷漠表现在对某些有价值的事物的不关心,不屑一顾,更有甚者恶语相加。有两种原因可导致冷漠,一是对某事物不了解或受到误导,也就是看不见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二是曾经对此事物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心有余悸,心怀厌恶,从而刻意地拒绝。

以上谈的是由态度上的冷漠从而导致行动上的冷漠,而还有一种可以称为冷漠的情形是:明明内心极度渴望,却在行动上无动于衷,亦可以说是拘谨、害羞的另外一种形式的体现。这一点在少男少女们情窦初开的时候尤为常见。本来是心仪已久渴望异常的对象,可是偶然碰到了却又故意躲避,装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其结果不但令对方摸不着头脑,更搞得自己内心悲痛交加。这种场景曾无数次地被作家写进了小说或被导演搬上了荧幕,被当作一种纯真、赤诚的情怀加以赞美。当然,我们作为读者和观众也不自觉地为之付出过感动的泪珠。不过从客观和理性的角度来剖析,这种单纯行动上的冷漠,实则是当事人内心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可爱但又不成熟的心理的反应。其表现在年轻人身上是一种真实,而表现在成年人身上未免就显得有些做作了。

冷漠,抛开极少数特殊的情形外,普遍意义上来讲是不应该值得人们提倡的。帕斯卡也曾提到:爱的对象绝不能冷漠待之,你若拥有它,就会热爱它,你若缺少它,就会追求它。冷漠是一种愚拙的表现,发生在所爱的对象身上就更不可被理解了。

举例而言,假如一个人说他喜欢读书,而他的书架上的书籍出了刚刚买的那些,其余都是破破烂烂的,不是这里折了、就是那里脏了,而且不论走到哪里,想休息了,随便从书包里掏出本书像废旧报纸一样铺在屁股底下,那么,他怎么能够让自己和他人相信他是爱读书的?再假如,一个人说他喜欢电影,可是每当他看电影时,总是边嗑着瓜子边同别人通过QQ聊天,而且还不时地去上厕所,留下电影中的对白和嘀嘀嗒嗒的消息声在屋子里交相呼应,那么他又怎么能说是在欣赏电影呢? 又假如,一个人说他渴望爱情,然而当他还是一个人的时候,对周围人们的爱情不屑一顾,等他终于恋爱了之后,却又不能对所爱之人坦诚,不肯为之无私地付出,而且不时地为了某些小事计较和抱怨的话,那么谁又会相信他是一个尊重爱情的人呢?

可见,冷漠是一切美好的天敌,而且是寄居在人体内的看不见的病毒,它吞噬的是一个人的心性。就如同一个胃口不好的人,再怎么丰盛的大餐在他面前也会变成一种浪费。

拒绝冷漠,给世界一片赤诚和热情,同时自己也会收获源源不断的快乐和欣慰!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完成丛书的编撰工作,该丛书共计13卷。通过各市的推荐,经过丛书编委会确认,从近2000名特级教师中遴选出535人的著作入选而成,体现了源远流长的苏派教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无数代人传承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

苏派教学不仅是一种流派,更是一种文化概念、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表达了教育大家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我阅读的是郑毓信主编的《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数学卷)》,其中,辑录了多位小学数学教师在几十年教学中形成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等,经过总结提炼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思想,并用丰富的实际案例作为支撑,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所提供的案例和事迹都是对自己教学思想的说明和验证,具有推广价值,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借鉴,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和优化形成指导。

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邱学华、闫勤、吴金根、徐斌、魏洁、王冬娟、周卫东、蔡宏圣、潘小福、庄惠芬,在参加全国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时听了一些课和讲座,对照他(她)们的教育思想回顾他们的课堂,很受启迪:

邱学华:探索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从哲学观点来看,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才是内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如果学生不愿学,教师讲得再好,作用也是不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奇爱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而数学又具有抽象性、严密性的特点,相对比较单调枯燥。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奏效的。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可以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魏洁:教育儿童 教育自己,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什么样的数学展示给学生?怎样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其实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儿童,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他们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环境,使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您编辑]作为教师,要能力了解他们,唤醒每个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励学生通过各自的再创造活动,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成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依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依靠教师的经验。

纵观这些大家的教育思想,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许多共性的特征:三实,真实、朴实、实在;三精,精细、精炼、精致;三活,灵活、活泼、活跃。立足点始终没有偏离学生这一主体,为我们今后如何去改进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读后感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读后感

从工作到现在,一直都是在从事最普通的任教工作。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在我看来,只要是教师,就该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时时刻刻不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在这个假期内,我潜心细读了《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班主任的事迹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窦桂梅,让班级活动成为闪光的珍珠链的丁如许,看到了任小艾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主张用民主培养民主的李镇西,探索班集体建设之路的钱德仁,踏踏实实追求自我教育的蒋自立,还有早已被我们所熟之的不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魏书生。各位班主任的方法也许不同,但是从《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优秀班主任成功的秘诀爱心、责任、民主和机智。

爱心是本书7位著名班主任成功的第一个共同秘诀。窦桂梅老师说,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任小艾老师也在本书中提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此外,丁如许、钱德仁、蒋自立、魏书生等老师的字里行间,也无不透露出他们所特有的对学生的至真关爱之心。我想,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前提。

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是本书几位班主任成功的第二个共同秘诀。窦桂梅老师在书中提出,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我们千万不要在他们生命的最初6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这是窦桂梅老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体现。李镇西老师把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作为自己最喜欢的格言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理念追求下,本身就透露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这些优秀班主任之所以著名和优秀,这与他们所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敦促下而产生的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必须体现出民主性的特征,这是本书几位班主任的第三个共同成功秘诀。李镇西老师在本书所写的以民主培养民主一文中提出,教育者充满民主的爱心,必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李镇西老师所推行的班级民主化管理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用法治取代人治的班级管理思想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此外,任小艾等老师为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探索、钱德仁老师为探索班集体建设之路所采用的民主化方法以及蒋自立老师值周班长制的施行,无不体现出民主化的班主任工作特色。

教师的教育教学离不开机智,班主任工作尤其如此。在本书这几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实录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相同的成功之处。窦桂梅老师利用春游远足时机,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与素养,是教育机智的体现;丁如许老师通过班级活动珍珠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机智的体现;任小艾老师采用班委会定期轮换制,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是教育机智的体现;李镇西老师用法治取代人治,通过班级法律规范学生和自己,是教育机智的体现;魏书生老师使所有学生成为副班主任、语文助理教师也是教育机智的体现。班主任教育机智的源头活水来自于这些优秀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才使他们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当然,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要素绝不仅仅限于上述四点,但是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者,那么本书7位优秀班主任在他们工作中所体现的四个共同特质是断不能缺少的。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朱永新《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读后感


朱永新《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读后感

好学校 好老师

研读完了朱永新主编的《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后,感触颇多,不仅使我思想上得到洗礼,心灵也与之震颤。书中,从他们的办学思想,治校方法,发现他们虽然各有各的不同校情,但科研兴教的现代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治校策略、严而不死的教育管理、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等方面的办学思想是一致的。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校长卓越出色的领导,

才能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宽阔的舞台,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高万祥校长追求让全体师生在校园里过得更好、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的境界;看到了刘京海校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功而常常忘了到幼儿园接自己的孩子;看到了李金初校长怎样大胆改革、精心选择,使学校很快发展成为不是重点的重点;看到韦力校长在41年的治校生涯中如何精心编织人才的摇篮,听到他那体现我生命价值的岗位是教育,是校长工作。人若有来生,来生我还干这一行的肺腑之言;看到冯恩洪校长如何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而孜孜不倦地探索明天的教育;看到丁浩生校长对校长是家不是官,是家不是匠,是家不是神,是家不是商的精辟论述;也看到了邱济隆校长站在教育思想的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大手笔。每一位校长都有一串动人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闪烁着校长们教育新思想的光芒;每一段文字2024都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和启迪。

但是,同样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学校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是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财富,教师队伍,才是教育计划的施工力量,做为管理者,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具备完美的人格才是提高各方面素质的关键。结合书本,也稍有心得: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师的重任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的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要有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扎实而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深厚的学科以外的科学文化知识,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熟知学生心理,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创新和改革,有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要做点燃火种的红烛。中国物理学家杨福家说:不要把学生脑袋拿来填进知识,而应当把它当作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角色是点火种的人。对于学生来说,自信心就是他最希望被点燃的火种,而老师对他的自尊的尊重就是为他点燃了火种。一句表扬、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个鼓励、一句幽默的话语、师生间的一个秘密,都可以成为点燃火种的火源。

教师作为点燃火种的人。不仅需要知识,更多的需要爱心和智慧,相比之下,爱心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一个教师的知识不一定很多,但一定不能没有爱心和智慧。

一个教师可能不会很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但可以持久地保持爱心和智慧。21世纪的教师们,做根点燃火种的红烛吧,用你的智慧之光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高尚的师德

教师要求学生有好思想,自己首先要有好思想,这样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才能自觉地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才能主动传播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尽职尽责投身于教育事业。

另一方面,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尊严和威信是靠教师的模范行动建立起来的。教师的表率作用尤为重要。从教师的特点上看,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经常处于学生的效仿和严格监督之中,教师要以实际行动教学生做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关键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中国着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中国着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学习《中国着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时,拜读了魏老师的《自强。育人。教书》一文,领悟了他的教育思想,感慨颇多,然本人笔拙,现只将不吐不快的点滴体会分享与大家。

身为一名教育主管,仍兼班主任和语文学科教师,还要外出讲学。教学时间哪里来?教学任务如何完成?这是我几年来心头的疑团。直至今日,拜读其作,豁然释疑。原来魏大师和学生探索了一条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途径。它分为三个系统,首先是计划系统,将34件实事分为6类:每天必做的6件事、每天按学号轮流做的3件事、每周做一次的3件事、每学期做一次的9件事、不定期的6件事、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7件事。其次是监督检查系统,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的方式,并且制定了具体的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惩措施。最后是反馈系统,有个别讨论反馈、班干部反馈、班集体反馈和家长反馈。并且每个系统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案。难怪魏老师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仍旧保持高质量的教学效率,缘在于语文教学走上了法治的轨道。

魏书生的敬业精神、宽容的美德、民主的育人思想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之楷模。

一、敬业。

没有敬业精神而谈教学、班级管理,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皮之毛。所谓敬业精神,从魏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迷恋上了教书。迷恋,说得多好。正是因为迷恋,才会全身心投入而无怨无悔;正因为迷恋才会兴趣盎然而动力不竭;正因为迷恋,才会殚精竭虑而有奇思妙想;正因为迷恋,才不会感到琐碎苦累。因此,我始终没有觉得做班主任工作对我是一个额外的负担,盖源于此。

二、宽容。

魏书生说: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诚哉斯言。我刚开始工作时,也经常埋怨学生太差,学校条件落后,设备简陋埋怨的结果怎样?环境没有什么变化,倒是自己的脾气更坏了,爱挑剔、爱发牢骚、喜欢评头品足。

魏书生的理解是:埋怨别人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环境太恶劣、太困难,常常是我们自己没能力,主观努力不够;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自己方法少。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是的,怨天尤人有什么益处?因此,我在工作中对于学校的内外部的环境,不再说三道四。能够想办法解决或改变的就尽量想办法解决或改变,实在无力解决或改变的也能够泰然处之。要有点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境界。对于学生,不论是多么差的学生,不再埋怨,更不讽刺挖苦。魏书生说:我总觉得即使是最淘气的学生,即使是各科成绩都倒数第一的学生,也确实都是我的助手,他脑子里一定有和我一致的成分,我帮助他学会管理自己、学会学习之后,他一定也帮助我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把学生当成助手而不是对手,这就是宽容的美德演绎出来的高明的方法。所以,我的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每一方面都有助手,人人是助手,班级工作充满活力。

三、民主。

魏书生说:要看到自己和学生的长处,千方百计发展这些长处。我感到自己的最主要长处就是善于商量。语文不会教,跟学生商量商量,就想出了一些办法。不会教后进学生,便多次跟他们商量符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方法,这样一来,他们也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点点地超越自我了。我觉得这商量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我是绝体会不到这一点的。

四、科学。

魏书生说:我们努力将事情、时间、承包人三者落到实处。朝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目标努力。这将大大减少随意性,减少人治的成分,提高工作效率。

我想如果试着与学生商量,班级里将会有哪些常规工作要做,谁来负责干,什么时间干,多长时间干完,结果如何,一定到位,这样大家干起事情来有条不紊,效率一定会提高高,效果一定不错。

总之,我深感:魏书生是中国大地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老师、是中国教育界杰出的人物,不愧称之为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值得学习、魏书生的教学方法值得研究、魏书生的改革精神值得发扬,从教当学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

读报随想录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如诗句所说,做人应做人中豪杰,即使粉身碎骨也要为了一尘不染的清白。可4月25日中的一版写道澄迈县国土局原局长卢志刚,受贿人民币875万元、欧元70万元、港币30万元,收三辆车共109万元、索贿别墅400万元,总合共计几千万。

近年来,像此一样类似的贪官都被一一查清。我想:一个人的权利无论有多大,都不应该去做走后门的事,甚至去收别人的钱财,帮别人做事;一个人的权力无论有多大,都应该友好交往、广泛向群众学习,发扬十二个字的社会主意核心价值观总之,我认为,做为一名合格的官员就应该重视这八个字廉洁、友善、创新、民生。

廉洁,指不收企业家或别人的钱财、物品;友善,指与同行相互友善交往、学习;创新,指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新方法;民生,指关注百姓的生活状态、工作需求、生态环境、道德发展、身体健康等。

现代社会与法律,会保护一切清白的人,但绝不会保护为己利益的人。钱多的人只会更丑,钱少的人只会更美。这句话似乎也在理,屯昌女子吴琴,虽家境贫寒、房子漏雨没钱修,但捡到2500多元仍不动心,在雨中等施主3个小时。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每个月只有1500元;她是一名生活困苦的母亲,有三个孩子正在念书;她只是一名弱女子,却要照顾80多岁的公公婆婆与三个孩子。面对生活的艰难,她没有低头,面对她两个月的钱,她仍没有动心。她说:她喜欢环卫工作,希望能一生为人民服务。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良心市民具备的优良品质:拾金不昧、舍己为人、乐观向上、忠于职守与一颗对生活永存热爱与满足的心,这样的人才是幸福的。

与那些贪官比起来,好心的人民群众似乎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或在世上,无论是否有辉煌的功绩,首先必须有一颗平和的心,只有这样,人们的生活才是美好的。

滨海九小六(13)班廖敏

指导老师:梁胜娟

《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


《教育艺术随想录》读后感

作者简介

张晶 帅哥,双娃超级奶爸,深圳某中学资深教师、亲子教育专家,曾在深圳中小学家长课堂主讲多场大型亲子教育讲座,深受好评。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推荐的书叫《教育艺术随想录》。书中理念可概述为:尊重孩子的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体验。当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全新的视角,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观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20年教育方法转变对比

本书写于20年前,20年后,李希贵校长又对每篇文章写了反思,反应了时代的变化趋势,也凸显了校长理念的转变。理念概括如下:尊重孩子的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体验。从本质上去分析问题,看最终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当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全新的视角,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观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20年前:让犯了错误的孩子给自己写信。

20年后:任何教育方式都不是万能的,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更不适应所有的教育情境。让学生给自己写信,可以是特定情境下的一种教育方式,万不可推而广之。

20年前:在做后进生的工作时,必须注重过程管理,循序渐进地让他们避免过失,逐步改变不良的习惯。为此,我们在每个班推行"无过失计划".

20年后: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如果不去创设一种让学生安全犯错的环境,那么他或许今天在学校里看起来没有犯错,"无过失""零缺陷",但到了社会上就可能会犯更大的错。

20年前:批改作业的时候,用"?"代替"×".

20年后:从根本上说,什么样的符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怀着一颗什么样的心,做出的事情便大不相同。同样一个"×",有的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严厉背后的高期待,有的则看到一种冷漠,甚至在有的学生那里,他已经体悟到老师的某种厌烦。

20年前:习惯的养成,是通过强制性的训练达到的,这就要在学校管理中强化约束,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20年后:虽然良好的习惯是靠训练养成的,但如果不知道这样的习惯给自己的未来的人生带来什么,那么这样的习惯训练还是机械的,甚至只是再次进入家长、老师"为你好"的被动之中。只有当学生知道做好规划、进行时间管理对积极人生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学校生活中体会到习惯的益处时,我们所期待的"责任感"才会油然而生。

20年前:设计"失望"让学生体验挫折。

20年后:只有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在校园内外拥有大量自主设计、自主组织的学习与活动时,成功的快乐与挫败的失望才会自然地相伴而生,是不是需要设计让学生"失望"的活动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书中观点摘录

1. 对于教师,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适合评先进,应尽量少评先进。许多时候,学校生态都是因为甄别好坏而被破坏的。

2. 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并不意味着必须会做科研课题,另一方面,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也必然是一名教师自我发现、自我唤醒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深谙于自己的教学,并在日常教学中学会反思,也同样是一种研究能力。

3.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去统一思想,甚至试图统一步调,而应该统一目标,并鼓励先进、允许落后,允许不同的节奏、多元的方式,但指向共同的愿景,这应该是一种更健康的机制。

4. 成熟的管理者不应该天天思考着"不许干什么",而需要关注的恰恰是"应该干什么".

5. 凝聚老师和家长的力量,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确立共同目标,以孩子的成长为唯一目的。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个目标的时候才能真正凝神聚力,教师、家长心情舒畅。

6. 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一些微小事情累计起来的,如果在平时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能够及时化解,就完全可以防微杜渐。

7. 家长、老师的建议为什么不起作用,因为教育是需要自主体验才能完成的。这个过程看上去让他们走了不少弯路,但他们从中收获的体验比失去的更有价值。

8. 只有把学校变为一个真实的社会,让学生自主经历类似社会的真实而安全的生活,才有可能实现育人目标。

9. 学生获取自信的前提,应该是唤醒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才能。我们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唤醒自己、发现自己,最终成为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0. 教育首先是关系学,如果你不爱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11. 在十一学校里,我们当然尽最大可能把机会留给学生,大楼的命名、老师出版物的序言、重要外事活动的礼品,大都出自学生之手。当我们用平台思维去办一所学校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在回归教育的本源,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给予每个人更多的机会。也只有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才会按自己的方式生长,让教育者看见真实学习的样子。

12. 教育的全部意义是让学生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13. 仅仅通过评价,学生是很难增加自信的,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潜能,而且又通过评价得到认可,才可以真正获取自信。

14. 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单一的评价机制造就了"坏"孩子,校园里本没有后进生,后进生其实是那些还没有发现自己潜能的学生。

15. 如果我们不是站在学生个性发展,优势发挥、潜能发现上,而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某一科目的分数,这样的课程规划,必然造就先天的矛盾。

16. 当我们看重结果的时候,就容易偏离教育的初衷;当我们是为学生设计经历的时候,经历这个过程就成了学生最大的收获。

17. 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知、情、意、行各个环节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情感体验式品格形成的重要前提,我们过去的教育希望通过说教让学生明其理,进而一步到位达到形成意志品格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

18. 责任感缺失的责任不在孩子,而在家长和学校都过多地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抢占了孩子的权利,填充了本该属于孩子的空间。学校里的任何一项活动、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为了活动本身和事情本身,而是赋予教育的内涵,把学生当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他们空间,给他们权力,最后才会出现那个我们理想中的又责任感的孩子。

19. 我向来不赞成把教师仅仅看做蜡烛、春蚕、铺路石一类的角色,那种把一类人的工作视为仅仅是为另一类人献身,一类人悲剧性地活着仅仅为了造就另外一类人的幸福的说法,其实,已经与我们这个世界本来的初衷相去甚远。教师应该是托起太阳升起的人,但同时,它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成就自我。

20.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人类所有的冲动,以希望成为重要任务"的欲望最强烈。

21. 我们始终坚持不在学校里推行某些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思想领导就是出于对教师教学个性的尊重,对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敬畏。任何人创造出来的教学模式,一旦强力推行,必然伤害教育生态。

22. 每位老师是不同的,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工作,发现他们的特长、优势,比强盯他们的弱点、短板更重要。

23. 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但领导者的行为应该是公平的。

《随想录》读后感



巴金先生逝世后的第二天晚上,电视台在播放一个巴金专题节目时,出了一道征答题,问:(1)《家》、《春》、《秋》,(2)《寒夜》,(3)《随想录》,观众印象最深(或最喜欢读)的是哪一种?那节目结束之前,荧屏右下方显示出观众反馈的统计结果:《家》、《春》、《秋》占了百分之六十几,而《随想录》仅得百分之十几。这可以理解。《家》、《春》、《秋》问世最早,又得戏剧、影视剧演播之利,早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怪乎在这项征答中,要“遥遥领先”于《随想录》以及《寒夜》了。近日,91岁的贾植芳先生给出的却是另一种答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个人最推崇的还是《随想录》,“很多人都将‘文革’期间所发生的错误推在别人身上,李先生(即巴金)没有,他体现了自己的真诚,这本书的价值很大,将传诸后世。”贾老的这个答案,正与巴金先生自己的想法相似,1998年巴金曾对新华社说过,他一生没写什么东西,只写了《随想录》这一部作品。笔者的第一选择与贾老相同,也是《随想录》。理由能说出几条,其中的一条是:《随想录》中一以贯之的“真诚”——说真话的真诚,反思的真诚,自我解剖的真诚,自我忏悔的真诚。在“文革”的十年中,巴金历尽种种劫难,这种“受难者”的身份,能用来作为一种自我标榜的资格,甚至当作利益索取的资本;——事实上,这种“资格”和“资本”,确有不少人相当充分地利用了;——而对巴金而言,如果要说“利用”的话,他是作了相反的“利用”,用他自己在十年浩劫中的切身经历,来反复地反躬自问、自责、自省。他不只一次说,在“文革”中自己“中了催眠术”,“喝了迷魂汤”,是个“奴在心者”。他痛切地说:“总结(‘文革’)十年经验的时候,我冷静地想:不能把一切都推在‘四人帮’身上,我自己承认过‘四人帮’的权威,低头屈膝,甘心任他们宰割,难道我就没有责任!”在《解剖自己》一文中,他甚至作了如此犀利的解剖——“在那个时期我不曾登台批判别人,只是因为我没有得到机会,倘使我能够上台亮相,我会看作莫大的幸运。我常常这样想,也常常这样说,万一在‘早请示、晚汇报’搞得最起劲的时期,我得到了解放和重用,那么我也会做出不少的蠢事,甚至不少的坏事。当时大家都以‘紧跟’为荣,我因为没有‘效忠’的资格,参加运动不久就被勒令靠边站,才容易保持了个人的‘清白’。使我感到可怕的是那个时候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况,没有掉进深渊,确实是万幸,清夜扪心自问,还有点毛骨悚然。”这种“清夜扪心”的自我解剖和灵魂拷问,笔者读之不禁怦然心动,而且也为之汗颜。巴金本来似乎无须也不该来做“忏悔者”的,然而恰恰是这位饱尝苦难的老人,在世人面前敞开心扉,做了最为真诚、痛切的忏悔!结果是:真诚的巴金赢得了世人的敬意,被人们视为“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良知”。巴金是一面“镜子”。面对这面“镜子”,会照出我们自己的行状乃至隐秘的灵魂,就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以及像他那样的真诚。数月前的一个深夜,笔者无意间摁到某地卫视的频道,正在播一档谈话节目,两位学者嘉宾侃侃而谈,语词慷慨激烈,其谈说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最愚蠢,最无耻的”(笔者在其中一位学者的某本书里,还看到另一个断语:“最下流”)。这种“所向披靡”的批判,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整体性的“宣判”,那么两位学者阁下自己又置身于何处?令人称赏的是,年轻的女主持人在节目最后也问了这样意思的问题:假如中国知识分子都是这样的,那么您二位呢?笔者连忙竖起耳朵,恭听学者如何应答。学者的答词有点“绕”,但意思还算明白:他们是不在其中的。哦,他们是“出污泥而不染”呵,无怪乎他们能毫无挂

随想录读后感


【篇一:随想录读后感】

从1979年开始,巴金已是古稀之年,却持续不断,历时8年时间完成了42万字、累计150篇的被称为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五卷本的创作。《随想录》从艺术成就上属于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感性思考和追忆性的散文随笔,但从思想深度上具有划时代灯塔的意义,它的高度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部巨作。

在《随想录》中,巴金提倡和号召人们讲真话,他说:所谓的讲真话不过是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巴金的《随想录》提倡人们讲真话,说实话。这是因为经历了文-革梦魇,一代人丧失了讲真话的能力,再也不敢说真话了。十年的文-革的教训,讲真话只能给一个人带来数不清的麻烦,甚至是死亡的威胁,但不讲真话,甚至讲一些违背良心的话,却反而能带给一时的利益和好处。正如鲁迅在《立论》中所讲的,人家孩子过满月,大家都说祝福话,有坚持真理者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结果这个说真话的人遭来一顿痛打。如今,我们每天都在提倡讲真话,说实话,可见我们离真话已经太远了。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可今天呢?我们再也不敢听从内心道德的呼唤讲真话,我们察言观色,讲人家爱听和喜欢听的话。

因为不讲真话,说实话,所以我们也是健忘的。今天还有几个人知道林昭、遇罗克以及张志新是谁呢?还有几个人能记得她们就因为讲了几句真话而惨遭毒手呢?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可文-革离我们也就三十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可文-革的悲剧呢?在一代人的记忆脑海中,文-革只是历史的一瞬间,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凡事要一切要向前看。可我们忘记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怜的,可一个健忘的民族那是可悲的。正如德国神父马丁所说,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没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没说话;然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没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一个健忘的民族,一个不懂忏悔的民族,我们很难说,十年、二十年以后,类似文-革的悲剧将不在我们身上重演。

巴金在《随想录》中说,建立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是他的两大心愿。他大声疾呼,全社会都应记住这文-革的历史悲剧,要讲真话。他有一个梦想,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人都有饱饭,每颗心都得到温暖。我要揩干每个人的眼泪,不让任何人落掉别人的一根头发。这是作为知识分子良心老人的最美好的梦想。愿这位世纪末老人的梦想能够实现,愿文-革的悲剧永远成为历史。

【篇二:《随想录》读后感】

101支蜡烛在静静燃烧,101束烛光在闪闪发亮,在这被烛光照亮的大地上,曾经孕育了一位文学巨匠。从1904年到今天,他洞察了一个世纪的世相人心;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他。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巴金。曾几度感动中国,感动全世界!

初次接触老先生的作品并不是在一个多么成熟的年龄,只是进入初中时,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随想录》。当然大多是无法读懂的,所以对于仅少明白的几篇,记忆是不敢模糊的。感动、启示自然不必多说,然而令我吃惊的却是当初读《随想录》时的成就感和一点一滴的感悟,还是没有丝毫的褪色。

整本书的文章我大致都过了一遍,这本书我不敢说他写的很好,但题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怀念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鲁迅在生前他的为人、做人的原则以及人品和写作时的态度。文中说道: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一个没有派头、没有架子、没有官气的普通人。虽然鲁迅先生已离开人世,可是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巴金对他的崇拜、仰慕、敬爱之情。因为鲁迅先生为他树立了一个榜样。鲁迅一生写的全是关于真话的书,他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而且令我也最敬佩的一点是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他写的每篇文章其实都是把心交给读者,这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表现!就因为如此,巴金也同样愿意投入并献身于写作,不仅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更是为了真切地来打动每个读者的心。因此巴金也敢于解剖自己的灵魂、敢于承认错误。在整本书的后记中巴金也说自己的确欺骗过自己的感情,而且还犯过许多错。从这里也能反映出巴金在对于自己犯的错时他真诚、谦虚、质朴的态度。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鲁迅先生那儿学来的,这使巴金对待人生有了一种既然不同的看法,更使他有信心在未来的写作上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与读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其实他是在还心灵上的债务,为了洗清罪过,他的伤口在流血!怀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巴金在《随想录》中痛苦的回忆,直到一步步逐渐深入地独立思考。这是一个怎样艰难的过程!

如今进入21世纪,我们同样应该为了真理而去奋斗,不应该虚构,更不能弄虚作假。看起来你这样做并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人,其实你已经在无形中背叛了自己的良心!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和巴金老先生一样,学习他们敢说、敢做、敢追求的品质!在此,我还想多说一句:人死不能复生。虽然鲁迅和巴金已离开了人世,但我想我会永远记住并怀念他们的,因为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就像《随想录》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就像巴金老先生,斯人已逝,却留有余香!

【篇三:《随想录》读后感作文】

其实我经常会想这个问题,如果再回到那个年代,人们会如何呢?或者说再来一次文革,人们会如何呢?

有人说巴金先生身上有金子般的品质,也有人说絮絮叨叨不过是在说谁迫害了他。我想人们大可不必轻易做出评价。不妨试想下,如果你身在那个年代,你会如何?巴金先生起码有一颗坦率的心,说的白些,那就是为了保命,为了活下去,为了家人活下去,这难道不是人最基本的本能吗!巴金先生没有错,跟那些昧着良心的,丧心病狂的人相比,巴金先生只是为了活着而委曲求全,难道这也算有错吗!

有时候在想,那些猛将们,他们的内心是否曾受到过煎熬,是否良心上遭到自己的谴责?他们是否仅仅是因为受到了蒙蔽才如此疯狂?如果再回到那个年代,有些人还会那样做吗?如果现在再来一次文革,我们现在的人也会出现当年的那些猛将吗?

巴金先生在不断的探索,巴金先生也坚定的表达了如果再回到那个年代,他肯定不会如此了。但是我唯一不敢同意的就是这一点,我想如果再一次回到那个年代,巴金先生还会如此的,不为别的,因为我们要活着。难道不是吗!

【篇四:《随想录》读后感】

一百五十篇随笔,更像是一百五十篇日记,一百五十次忏悔。

我就这样给逼着用老人无力的叫喊,用病人间断的叹息,然后用受难者的血泪建立起我的文革博物馆来。老人的晚年并不幸福,十年文革的梦魇折磨着他,得不到一丝安宁。我不曾灭亡,却几乎被折磨成一个废物,多少发光的才华在我眼前毁灭,多少亲爱的生命在我身边死亡。

老人是孤独的,那从前的老友,那一生的挚爱,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悄然陨落,留下的,也在重创之后渐渐衰老、凋谢,而他,拖着病态的身体,破碎的心,遍体鳞伤地残喘着。也许,如果不是那一颗伟大的艺术良心,如果不是为了能站出来讲几句真话,他也会抵不住伤口的溃烂,早早收场。到了我不能保护自己的时候,我就像高尔基所描绘的鹰那样带着伤滚下海去。

老人反反复复絮叨着那些个可怕的字眼,那些个恍如昨日的画面,那些个音容笑貌从不曾模糊的面孔,他恨自己没有勇气站出来为朋友说一句公道话,他恨自己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他恨自己浪费了十年光阴没能更多地为他所爱的国家和人民留下点什么,他要赎罪,于是,他用千斤重的笔划开历史的裂缝,扒开自己仍然在化脓流血的伤口,他惟一的心愿就是化做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不少人受屈含冤痛苦死去,不少人身心伤残饮恨终身,更多的人怀着余悸活到现在。老人像一只受惊的小动物,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怀疑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一点点动响都会吓得瑟瑟发抖。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吞噬着老人的健康,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老人安详地去了,他说了想说的话,他说了真话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

2003年老人九十九岁之时获选《感动中国》人物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愿老人安息!

【篇五:随想录读后感】

在六七十年代,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多少人被迫害致死致残,多少人浪费了十年的宝贵时光。

巴老在文革中也被迫害过,他的爱人萧珊也在频繁被批斗中病逝。可他还是活了下来,而且还健康,头脑也不糊涂。是他对正义的坚信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支撑着他熬过艰难的岁月,使他没有被压垮。

在那个时代,外国的文化和艺术大多被认为是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是毒草,禁止在国内传播,国外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中国人也全然不知,中国人在一个禁锢的牢笼里做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建设世界第一的自我陶醉。

巴老一针见血地提问,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落后,还是关起门来做世界第一。这是他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注。

巴老不为个人命运担心,可以忘记自己的苦难,但是他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和对苦难的深刻思考。他要中国人反思文革,反思自己,不要让文革这样的事件重演,不要让文革之风重演,哪怕是部分重演。他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让子孙后代知道文革并引以为戒。

他说,40年代的纳粹集中营,那些折磨人的残酷设施还在,而有的年轻人还怀疑那曾经发生的一切,文革过去不到20年,如果一点实物都不保留,人们就会遗忘。他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不断地呼吁。这是他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担忧和关注,是中国人中间的优秀者。

在《随想录》中,巴老不仅反思国家和民族,反思别人,还反思自己,忏悔自己。

相对于其他人的不忏悔和部分忏悔,巴老的忏悔是彻底的忏悔,这是巴老过人的胸怀和情操。巴老在中国文坛享有数十年的荣誉,但是他谦虚随和。他的自我介绍只有十个字:一个小老头,名字叫巴金。

【篇六:巴金作品《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是些很沉重的文字,朴实的像冬天里北方的乔木,没有一丁点绚丽,甚至绿色都没有一片。浮躁时读他,听到的只是些絮絮叨叨,不着边际,决不会有丝毫美的感觉。这本书,只适合在,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下时、清晨世界尚未完全醒来时。静静的读,听到的是他低低诉说,诉说着过去的一个个春夏秋冬、一场场暴风骤雨、一片片风和日丽。我深深的被它吸引,惊异于我这只二十几岁的灵魂居然不时的和他产生共鸣,我知道为什么。其实我也是一个习惯了反省的人,行李箱里累集的那一大堆日记,就是最好的见证。呵呵,想想我的所谓日记是不适宜称之为日记的,或许称之为随想更为妥当,它们都是随感而发,时断时续,并没有每日的特征。

《随想录》在几年前就读到了它的单行本,记不清是那一集,只记得封面好像是一个雕塑的头像,枯槁茫然的那种。震惊于一个年过古昔的老人,却在解剖自己的灵魂,深刻而残忍,很难过,没敢买。当时我也正处在一个很无助的阶段,反省是那段时间里的主要内容,我恶狠狠的剖析自己,现在还记得那种苦楚,很痛。那段时间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写完后就封存了,直到现在都没敢重读,想着也许要到几十年后才敢去读它。但我记住了巴金和他的《随想录》,想着哪天肯定要买它读它。

转眼几年过去了,又发生了好多事情,但生活主旋律还是越来越主动的,虽经历了些个悲欢离合、好聚好散,但我对自己的满意度还是有所上升的。说实话,巴金的名号,和很多人一样,很小就晓得,但他的作品,确实没有读过多少,《随想录》是我第一次真正读巴金,我感受的到他伟大的人格,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赞美(我的文字一向藐视任何华丽辞藻的堆砌,这几个字出自真情实感)。

【篇七:《随想录》读后感】

正所谓文如其人,巴金的《随想录》处处透着他耿直与善良的好意,即使是说理,也十分本份诚恳。

七十五岁的老人,经历了劫难,历尽沧桑。这份善良与诚恳,应是早年性格使然。

文章大都写于文革后的七九年,如今又二十八载。今天读来,言辞不免有些老套,绝不能与新生代如韩寒者来比现代感。

惟有真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这正是巴金最善于表达的。

《怀念萧珊》中看来,我们要分别了。是七二年巴金夫妇永别的声音。文章配了萧珊的两张照片,分别摄于1936年与1970年。前后巨大的对比是夫妇在那个特殊年代遭遇劫难的最好注脚。

《沙多吉里》描述了作者重返二十年代留学法国是住过的小镇,校舍依旧,而当年好心的看门人早已作古。旧地重游是很能带来感慨的,何况一隔就是五十年,其间法国人经历了战争,而作者由二十余岁的青年变成劫后余生的老人了。

书中不少的照片显然增添了阅读的趣味。除了萧珊的,值得一提的还有他早年与大哥的合影(1929年)。照片中的大哥袖着手,带着警觉防范的面色,看上去满心不快乐。这种情绪在书中扉页巴金在上海寓所的照片(摄于1979年)表现得尤其突出,这一点即使是善良的巴金也藏不住。

也许这不快乐无意中给本书的定了基调。

【篇八:《随想录》读后感】

从4月21日到10月30日,半年多时间里陆续读完了巴金先生664页的《随想录》。他以病弱之躯写得艰难,我则懒散地读得拖沓。放下书卷,心里不禁有些对不起老人的感觉。现在老人已经故去,他所留下的文字,应为绝唱。

认识巴老是从读小说《家》《春》《秋》开始的。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下被觉新们的命运所吸引,一口气就要读完一本书,读完了这本就想着另外一本。在那几天中,思想完全地被溶化进小说的情节里不能自拔。时间虽然过去二十多年,但是这一景况还是清晰地浮现。中国有许多大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征服了不少人。在我的认识里,好的作品就应当是用平淡的语言,老百姓常说的话,表达出一个时代的精神,让人们从中得到些什么的,不像现在有些作品,看过像一场风刮过,什么也没有了;且不说有些文字实在让人不知所云。

我读过的作品中,巴老的作品,鲁迅的作品,老舍的作品,孙犁的作品,《苦菜花》《林海雪原》《红岩》《上海的早晨》《平凡的世界》等就是这样的好作品。这些作品的最基本的好处就在于,让人觉着平实,简朴,有意义。从巴老的《家》中,让人看到了一个罪恶的吃人的旧世界的腐朽,自然地产生了向往推翻这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社会的思想。作品的伟大,不在于教导人什么,而在于让人自然地领悟到什么。这就是巴老这类大文学家的功力之所在。

《随想录》中让我印象至深的,是他对自己的反思解剖。甚至于看上来老人就是把自己的灵魂示众,让人们指点。他反思的是自己在建国以来,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顺,而在心灵上受到的煎熬。他曾无实在根据地批判过人,他跟风而上发过言。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他发现了自己的虚伪,他不能忍受自己的虚伪,但他又没有办法纠正。于是仍然自己煎熬着,也受时代煎熬着。直到十年动乱结束,他才从这种煎熬中走了出来。想不出一个文字老人,一个体弱多病的文人服用了是非颠倒这剂毒药后,是怎样地挣扎着过来的。但是从他几乎泣血的文字里,我能知道他是怎样地耐受着岁月的浸蚀,怎样地步履蹒跚地熬过了那个时代。

《随想录》里让我时时听到回声的话是关于说真话的。说真话,几乎是一百五十篇文章中篇篇都讲的。这让人更深地明白,一个百岁老人用自己少有的为文生涯得到的,用自己的颤抖的笔写出的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真字。只有真,才有善,才谈得上美,才有其他。假的再好,也是假的,也是会害人的。他的一生中,看到过无数的假,领受过各式的假把式,遭受过种种假的残害,也最清楚假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所以他不遗余力地揭露假的东西,假的危害;用真情真事真话来向读者表达真实的情感,说明真实的情况,告诉真实的道理。我感觉到,这些似乎有些?嗦的关于说真话的真话,就是他从自己经历中得来的最重大、最关切、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验教训。所以他要反复告诫人们,就是因为过去的假的教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吸取,假的事例还在不断涌现,他担忧假的东西会为害人们的生活,会损害我们的民族国家。事实证明了老人的担心不是多余。当我们看到今天处处呈现的由非真实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假冒伪劣事例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断整治不断出现变着花样的虚假问题的局面的时候,不能不对老人近二十年前的担忧感到钦佩。只是这种钦佩也是苦涩的。

巴老用很大部分文字回忆了故人,回忆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他说这是还债。我看到,他所说的债,一方面是说了错话的亏欠,一方面是对故人的怀念,更主要的是为读者的所表达的歉意他为他几十年里没有好的作品,为他这样一个受到人民敬仰的作家没能更坚强一点作出表率,也为曾经言不由衷说过的错话身不由己做过的错事。由此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的良心,他的可爱可敬的幼稚,他的童真。在这里,我知道一个人民作家的责任,一个人民作家的道义在那里。这和我认识的一些作家截然不同,他们能编,他们不要真实地向读者汇报,他们只负责让文字成为名利的符号,从来不想对读者有什么影响,对社会有什么责任。这时候,我想起曾经学过的一句话,为什么人的问题,还真是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一个为人民利益的人,与一个为了自己私利的人,实在是没有相比的地方。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无论是领导,还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的态度,将决定这个人是一个高尚的人,还是一个卑鄙的人。

《随想录》让我久久思索的,还有巴金老人写作的艰辛。由于严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稳笔,又几次住院。但他还债的愿望强烈,向读者说心里话的决心不曾动摇。有的1000多字的文章他断断续续要写几个月,有时候一天只能写出几十个字。看到这些,我常常会在眼前浮现出老人艰难地坐在病床上拼尽全力写下一个字的景象,不禁生出惊叹。还是一个责任,还是在向人民,向读者负责啊!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教训,用自己吃过的苦,尝过的难,从自己不短的人生,告诉读者,告诉人民,告诉民族,告诉国家,告诉未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期待。望着书页最后老人坐在轮椅上极目远望的照片,我感到,巴老正在看着我们,注视着我们每天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似乎在问,今天,你说真话了么;你做的事,是向着你所代表的人民负责任的么?!

一代文豪,在他的暮年,在他自知将不能视事之前为我们写下了这本《随想录》,特别是写下他一生的感悟来,这样一本书,珍贵二字,怎么着也配得上了。

读了此书,让我能记忆一生的也许只有一个字:真。从说真话开始,办真事,做真人,有基本的责任心和良心。

[荐]《随想录》读后感


怎么样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让人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将书中优质的内容记录下来,以下内容是栏目小编特地整理的“《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篇1)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陆续读完了巴老664页的《随想录》,感触良多,巴老他以病弱之躯写得如此艰难,而我却懒散地读得拖沓。心里不禁觉得对不起他老人家。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主与法制”优势。”集中批判“长官意志”。

《随想录》大的人,他反思的是受到了极大的煎熬。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但他又没有办法煎熬中走了出来。剂毒药后,我能知道他是我认为这不是他。

一位百岁老人用自己少有的文学生涯“真”字。只有真,才有善,假的危害;用真情真事这些似乎有些啰嗦的关于说真话的真话,就是他从自己经历中得来的最重大、最关切、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验教训。所以他要反复告诫人们,就是因为过去的假的教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吸取,假的事例还在不断涌现,他担忧假的东西会为害人们的生活,会损害我们的民族国家。事实证明了老人的担心不是多余。当我们看到今天处处呈现的由非真实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假冒伪劣事例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断整治不断出现变着花样的虚假问题的局面的时候,不能不对老人近二十年前的担忧感到钦佩。只是这种钦佩也是苦涩的。

《随想录》让我最最佩服的,是巴老写作的艰辛。由于严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稳笔,又三番五次地住院。但他要“弥补”社会的愿望十分的强烈,向读者说出心里话的决心不曾动摇。甚至有的1000多字的文章他断断续续要写几个月,还有的时候一天只能写出几十个字,每每看到这些,我常常会在眼前浮现出老人艰难地坐在病床上拼尽全力写下一个字的景象,不禁感到佩服。巴老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教训,用自己吃过的苦,尝过的`难,从自己不短的人生,告诉读者,告诉人民,告诉社会,告诉国家,告诉未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期待。望着书页最后老人坐在轮椅上极目远望的照片,我感到,巴老正在看着我们,注视着我们每天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似乎在问,今天,你说真话了么;你做的事,是向着你所代表的人民负责任的么?

读完巴老的这本《随想录》,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折服,是巴老的精神让我佩服。讲真话,是这本书告诉我的做人道理;做坚强的人,是巴老教我的人生道理!

《随想录》读后感(篇2)

自从认识了几个字,读了几本书,走了几里路,我便开始思考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可那时候小,没经过世事,自然也就没有答案。今天,当看到季羡林随想录时,又勾起了我心底沉睡的思考。

季羡林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当看到这句话时,我顿悟,终于找到了一种完满的答案,能够解释所有人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答案。但他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归结于有没有责任感,这一点我的理解又跟他有所不同。我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

若论一个普通人的存在,放在小小的一辈子里,局限于这狭小的时间与空间里,或许很难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亦看不出我们对于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在哪里。但如果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环节,一段链条,或者是接力赛中的一段路程呢,我们的存在明显就具有了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谈不上为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但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必然与周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每一种联系又都会产生相应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不可否认,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有它自身的意义。这就是一种传承,一种人类文明的进化方式,最终形成一股推动人类不断发展的默默的力量。我觉得这就是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季羡林还说,这个道理不是很多人都能够明白的,他们都活的浑浑噩噩,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但我要说,明不明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不知道意义何在,就像广大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人,还有我们,每个人都同样努力的活着,关于生命的责任并没有被推卸掉,我们都承担起了本该承担的一切,完成了人生的接力赛,怎么能说是没有价值的呢。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这当然包括了所有的人,好人坏人,平庸的人,杰出的人等等,他们都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好人自然受到推崇,被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而坏人则作了反面教材,教会了人们什么事情是错的,是不能去做的。平庸的人和杰出的人也都创造了社会价值,只是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价值的大小不一而已。

总之,我认为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与价值。

《随想录》读后感(篇3)

嫉妒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亦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故一旦放任即可能产生嫉妒心,它让人感受到难过的滋味,严重时,人自然会产生恨的情感。

回想我们身边很多悲剧的发生无不是由于攀比后产生的嫉妒心所致。更有意思的是,一般人们嫉妒的对象总是自己身边的人,而不是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嫉妒心也正是近年来同窗之间发生凶杀案的罪根。

试想:如果是不认识的同龄人一夜成名,红遍大江南北,人们要么羡慕一下,要么随意发一番感慨了事。但如果这位名人是自己的同学或者身边的同事,恐怕心如止水的人会有,但应该不多吧,绝大部分人心中的潮水一定汹涌澎湃,严重的甚至巴不得自发一场海啸,将自己不想看到的一卷而空。

嫉妒是人之本性,正如木心先生所说,它是不知道休息的。个人认为,嫉妒心不是不可有,但应适度。轻度的嫉妒心可以引领自己“见贤思齐”,帮助自己提升能力和水平。但嫉妒心过重不但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也应该算是一种心理问题,如若不能通过健康的教育或自我调节控制好,最好还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否则它就会如泛滥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随想录》读后感(篇4)

《随想录》是些很沉重的文字,朴实的像冬天里北方的乔木,没有一丁点绚丽,甚至绿色都没有一片。浮躁时读他,听到的只是些絮絮叨叨,不着边际,决不会有丝毫美的感觉。这本书,只适合在,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下时、清晨世界尚未完全醒来时。静静的读,听到的是他低低诉说,诉说着过去的一个个春夏秋冬、一场场暴风骤雨、一片片风和日丽。我深深的被它吸引,惊异于我这只二十几岁的灵魂居然不时的和他产生共鸣,我知道为什么。其实我也是一个习惯了反省的人,行李箱里累集的那一大堆日记,就是的见证。呵呵,想想我的所谓日记是不适宜称之为“日记”的,或许称之为“随想”更为妥当,它们都是随感而发,时断时续,并没有每日的特征。

《随想录》在几年前就读到了它的单行本,记不清是那一集,只记得封面好像是一个雕塑的头像,枯槁茫然的那种。震惊于一个年过古昔的老人,却在解剖自己的灵魂,深刻而残忍,很难过,没敢买。当时我也正处在一个很无助的阶段,反省是那段时间里的主要内容,我恶狠狠的剖析自己,现在还记得那种苦楚,很痛。那段时间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写完后就封存了,直到现在都没敢重读,想着也许要到几十年后才敢去读它。但我记住了巴金和他的《随想录》,想着哪天肯定要买它读它。

转眼几年过去了,又发生了好多事情,但生活主旋律还是越来越主动的,虽经历了些个悲欢离合、好聚好散,但我对自己的满意度还是有所上升的。说实话,巴金的名号,和很多人一样,很小就晓得,但他的作品,确实没有读过多少,《随想录》是我第一次真正读巴金,我感受的到他伟大的人格,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赞美(我的文字一向藐视任何华丽辞藻的堆砌,这几个字出自真情实感)。

《随想录》读后感(篇5)

若想文笔、思维双提升,看这本书就够了。

下午,我在咖啡馆等女儿跳舞,一边无聊地喝着咖啡,一边随意翻着一本刚刚入手的《琼美卡随想录》打发时间。可是,随着书页在指尖的滑动,我渐渐沉浸在这本精致轻巧的小书中,仿佛自己是个多年的寻宝专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宝藏,贪婪地要把每一个宝贝都争分夺秒地塞进脑袋里,生怕别人抢了去。

似乎说得有点夸张,但这的确是我翻开这本书之后的感受。这是一本散文集,作者是木心。对于木心,我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著名画家、诗人,曾定居在纽约。听说他是个极有思想极富个性的艺术家,属于大师级人物,但他的作品读起来却不太容易理解。我只是怀着一种好奇购入的这本书,初读时虽然正如大家评论的那样,有些文章如果不读上几遍,基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思维的跳跃性非常强,而且看似好像没有明确的主题,只是书写了自己灵感迸发时的一种独特感觉。

但是,我还是被木心先生的文笔和思想深深地吸引了,读这本书的文字就如同冒险品尝了一次罕见的山中野味,新奇、忐忑、别有情趣……当然,同时,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阅读水平的薄弱和文学功力的不足,对大师的作品只能在山脚下仰望,努力踮着脚也只看到了几处朦胧的“风景”。

《随想录》读后感(篇6)

巴金这个作家可真的算是家户喻晓了,中国作家、翻译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是很伟大的大文豪,著名的作家毕淑敏曾经这样评价巴金老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正直、光辉,包括他提议建***纪念馆,让整个民族反思、自省,都让我们敬佩。我要向巴老学习,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学习他是一种精神的星火传承。由此可见巴金老先生是多么的受人尊重啊!今天,我也读了他的作品《随想录》。

在《随想录》这本书中,巴金老先生回忆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这本书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了错话的亏欠,一方面是对故人的怀念,他用极其犀利的文笔、丰富有趣的语言,表达了对做过的错事的虔诚忏悔;他是周樟寿第二,和民国大文豪周樟寿一样,猛烈地批判封建社会的麻木思想,抨击我们中国人心中的枷锁奴性。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一生受用不尽的道理:如果人们不可以从过去的错误的教训中吸取一定的经验,那么人们只能一错再错,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摔倒无数次。如果人们不能做到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这种做法其实是无异于掩盖真理的;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才可以慢慢的走向成功之路。这不是正好印证了周恩来总理的那句名言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吗?如果每一个人都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够从失败中获取经验,那么人类社会不但不会进步,相反之,还有可能倒退呢!

要有勇气承认错误这就是巴金老先生的《随想录》带给我的一生受用不尽的启示,这也是我们人类进步的哲理之一。

《随想录》读后感(篇7)

其实我经常会想这个问题,如果再回到那个年代,人们会如何呢?或者说再来一次*,人们会如何呢?

有人说巴金先生身上有金子般的品质,也有人说絮絮叨叨不过是在说谁迫害了他。我想人们大可不必轻易做出评价。不妨试想下,如果你身在那个年代,你会如何?巴金先生起码有一颗坦率的心,说的白些,那就是为了保命,为了活下去,为了家人活下去,这难道不是人最基本的本能吗!巴金先生没有错,跟那些昧着良心的,丧心病狂的人相比,巴金先生只是为了活着而委曲求全,难道这也算有错吗!

有时候在想,那些“猛将”们,他们的内心是否曾受到过煎熬,是否良心上遭到自己的谴责?他们是否仅仅是因为受到了蒙蔽才如此疯狂?如果再回到那个年代,有些人还会那样做吗?如果现在再来一次*,我们现在的人也会出现当年的那些“猛将”吗?

巴金先生在不断的探索,巴金先生也坚定的表达了如果再回到那个年代,他肯定不会如此了。但是我不敢同意的就是这一点,我想如果再一次回到那个年代,巴金先生还会如此的,不为别的,因为我们要活着。难道不是吗!

《随想录》读后感(篇8)

我想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造反、颠沛流离……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太远了吧!但偏偏有两个人在不经意间将那场浩劫拉到我面前,一位是余秋雨,另一位就是巴金。

当一个儒雅、高尚的知识分子被侮辱、被折磨、被损害……时,这个世界干了些什么!最先剥夺的是过去的荣誉,然后是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再然后就是生存的自然权利。当年老体弱的巴金强迫去高强度的劳动,当应家境紧迫巴金被迫求人,当过去好友揭发他的“罪行”,当巴金被阻止见临终的妻子最后一面……但这他都熬过来了,世界没将他压垮,病魔没让他屈服。

我找不到当这一切都过去后他有什么理由不去抱怨,甚至报复曾经让他万劫不复的卑鄙小人。但他做到了,磨难与痛苦没有让他的心灵受污,反而将他的灵魂打磨的晶莹剔透。他坦诚,他率直,他真正做到了以德报怨。一个干净的灵魂占据着他已经被病痛掏空的身体,但他圣洁的光芒却辐射到每一个接触他的人。

现在这可灵魂终于自由了,我在厚实、质朴的书页中看到了他的背影。

《随想录》读后感精选


读后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心得体会,记录的是自己的感觉,在读作者的作品时我陷入了忘我状态。有哪些优秀的作品的读后感范文呢?经过整理,栏目小编为你呈上《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篇1)

嫉妒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亦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故一旦放任即可能产生嫉妒心,它让人感受到难过的滋味,严重时,人自然会产生恨的情感。

回想我们身边很多悲剧的发生无不是由于攀比后产生的嫉妒心所致。更有意思的是,一般人们嫉妒的对象总是自己身边的人,而不是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嫉妒心也正是近年来同窗之间发生凶杀案的罪根。

试想:如果是不认识的同龄人一夜成名,红遍大江南北,人们要么羡慕一下,要么随意发一番感慨了事。但如果这位名人是自己的同学或者身边的同事,恐怕心如止水的人会有,但应该不多吧,绝大部分人心中的潮水一定汹涌澎湃,严重的甚至巴不得自发一场海啸,将自己不想看到的一卷而空。

嫉妒是人之本性,正如木心先生所说,它是不知道休息的。个人认为,嫉妒心不是不可有,但应适度。轻度的嫉妒心可以引领自己“见贤思齐”,帮助自己提升能力和水平。但嫉妒心过重不但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也应该算是一种心理问题,如若不能通过健康的教育或自我调节控制好,最好还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否则它就会如泛滥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随想录》读后感(篇2)

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在父母的无限期盼中成长,我们被期“成功”。而“成功”是什么呢?古往今来,“成功”在大多数眼里无非就是获得金钱、地位、名誉。作文然而,这些作为身外之物,岁岁年年,年年岁岁地绑架了人类最真最纯的自然情感,绑架了生命本身,我们要透过它们拨云见日地看到真正的人的本质就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被这些物质的东西牵绊,或忧愁、或焦虑、或撕心裂肺,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依然不松懈,不放弃。这种追求的毅力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退一步想,人生如此短暂,又为何总是自寻烦恼呢?古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退居田园,躬耕创作,难道不算成功的人生吗?

“成功”二字,不应该是我们给它定义的那么俗气,它应该是一种形而上的,是一种心态,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成功可以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可以是具有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也可以是夫妻在粗茶淡饭中的不离不弃…….

《随想录》读后感(篇3)

自从认识了几个字,读了几本书,走了几里路,我便开始思考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可那时候小,没经过世事,自然也就没有答案。今天,当看到季羡林随想录时,又勾起了我心底沉睡的思考。

季羡林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当看到这句话时,我顿悟,终于找到了一种完满的答案,能够解释所有人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答案。但他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归结于有没有责任感,这一点我的理解又跟他有所不同。我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

若论一个普通人的存在,放在小小的一辈子里,局限于这狭小的时间与空间里,或许很难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亦看不出我们对于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在哪里。但如果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环节,一段链条,或者是接力赛中的一段路程呢,我们的存在明显就具有了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谈不上为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但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必然与周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每一种联系又都会产生相应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不可否认,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有它自身的意义。这就是一种传承,一种人类文明的进化方式,最终形成一股推动人类不断发展的默默的力量。我觉得这就是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季羡林还说,这个道理不是很多人都能够明白的,他们都活的浑浑噩噩,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但我要说,明不明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不知道意义何在,就像广大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人,还有我们,每个人都同样努力的活着,关于生命的责任并没有被推卸掉,我们都承担起了本该承担的一切,完成了人生的接力赛,怎么能说是没有价值的呢。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这当然包括了所有的人,好人坏人,平庸的人,杰出的人等等,他们都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好人自然受到推崇,被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而坏人则作了反面教材,教会了人们什么事情是错的,是不能去做的。平庸的人和杰出的人也都创造了社会价值,只是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价值的大小不一而已。

总之,我认为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与价值。

《随想录》读后感(篇4)

看了巴老的《随想录》,读了《怀念萧珊》、《望乡》等若干篇,胸中沸腾的气泡已经快要漫溢了,眼睛看不清楚字迹,脑海中只充满着一种复杂的情感,那是面对一位巨人时的尊敬、仰慕、钦佩、共鸣、

读他的随想录,思维跟随他的思维,他带领我体验我无法体会的事件,他坚持着他的写作原则和唯一的技巧:用心写作。他的一生,仿佛一碗放过所有调料的面条,他吃了一辈子,而我们也只能一根一根地吃才可能稍稍分享一些他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想,我们是可以理解他的,这不是我们的狂妄,而是他的仁慈和伟大,他这101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读者工作、服务,用他的心、灵魂和生命,如果我们还不能说我们理解他、了解他、懂他,那么我们就真的是连禽兽都不如了。

表达他最真诚的感受,表达他的一切,他的人生是用文字累成的,没有文字就没有巴金,一般人由细胞组成,而他却是用由灵魂的文字组成的巨人。他拥有的是一般人见了就惭愧地无地自容的灵魂。

《随想录》,我不知道要用几次才能勉强自己的精神承受那样的痛苦。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官都怕听真话,接受事实真相是要有极大的超越自己一般承受能力的勇气的,而且那勇气必须在短时间内仓促生成、拔地而起,何其困难?

我仅仅是在阅读别人的真实生活,就这样无法承受,可见,我要走的路不是普通的长,我要建的楼不是普通的高,现在唯有勤勉勤勉再勤勉,除了埋头疾追没有任何方法。他的痛苦我们无法减轻,那么就让他的痛苦成为教诲我们的导师吧,愿他的作品和灵魂的价值里也有我们的一分贡献,我们愿意为他的精神所净化而后蜕变成长,以此来纪念一个真正的巨人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将来永远存在。

《随想录》读后感(篇5)

《随想录》是些很沉重的文字,朴实的像冬天里北方的乔木,没有一丁点绚丽,甚至绿色都没有一片。浮躁时读他,听到的只是些絮絮叨叨,不着边际,决不会有丝毫美的感觉。这本书,只适合在,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下时、清晨世界尚未完全醒来时。静静的读,听到的是他低低诉说,诉说着过去的一个个春夏秋冬、一场场暴风骤雨、一片片风和日丽。我深深的被它吸引,惊异于我这只二十几岁的灵魂居然不时的和他产生共鸣,我知道为什么。其实我也是一个习惯了反省的人,行李箱里累集的那一大堆日记,就是的见证。呵呵,想想我的所谓日记是不适宜称之为“日记”的,或许称之为“随想”更为妥当,它们都是随感而发,时断时续,并没有每日的特征。

《随想录》在几年前就读到了它的单行本,记不清是那一集,只记得封面好像是一个雕塑的头像,枯槁茫然的那种。震惊于一个年过古昔的老人,却在解剖自己的灵魂,深刻而残忍,很难过,没敢买。当时我也正处在一个很无助的阶段,反省是那段时间里的主要内容,我恶狠狠的剖析自己,现在还记得那种苦楚,很痛。那段时间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写完后就封存了,直到现在都没敢重读,想着也许要到几十年后才敢去读它。但我记住了巴金和他的《随想录》,想着哪天肯定要买它读它。

转眼几年过去了,又发生了好多事情,但生活主旋律还是越来越主动的,虽经历了些个悲欢离合、好聚好散,但我对自己的满意度还是有所上升的。说实话,巴金的名号,和很多人一样,很小就晓得,但他的作品,确实没有读过多少,《随想录》是我第一次真正读巴金,我感受的到他伟大的人格,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赞美(我的文字一向藐视任何华丽辞藻的堆砌,这几个字出自真情实感)。

《随想录》读后感(篇6)

我想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造反、颠沛流离……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太远了吧!但偏偏有两个人在不经意间将那场浩劫拉到我面前,一位是余秋雨,另一位就是巴金。

当一个儒雅、高尚的知识分子被侮辱、被折磨、被损害……时,这个世界干了些什么!最先剥夺的是过去的荣誉,然后是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再然后就是生存的自然权利。当年老体弱的巴金强迫去高强度的劳动,当应家境紧迫巴金被迫求人,当过去好友揭发他的“罪行”,当巴金被阻止见临终的妻子最后一面……但这他都熬过来了,世界没将他压垮,病魔没让他屈服。

我找不到当这一切都过去后他有什么理由不去抱怨,甚至报复曾经让他万劫不复的卑鄙小人。但他做到了,磨难与痛苦没有让他的心灵受污,反而将他的灵魂打磨的晶莹剔透。他坦诚,他率直,他真正做到了以德报怨。一个干净的灵魂占据着他已经被病痛掏空的身体,但他圣洁的光芒却辐射到每一个接触他的人。

现在这可灵魂终于自由了,我在厚实、质朴的书页中看到了他的背影。

《随想录》读后感(篇7)

惊叹于这世间居然还存在这样灵秀而隽永的灵魂,感慨于自己未曾见过这般独特的文字:“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那时的我手拿半个橙子,一脸地中海的阳光。”

文字在先生的笔下突然有了灵性,随意游走却能恰如其分。多读几遍便能让你闪现灵光,醍醐灌顶。

对于文字,人各有所爱,但对于先生的文字,其中一定有汝所爱。

我喜欢的片段分享如下:

1、生活如意而丰富——这样一句,表达不了我之所思所愿;我思愿的乃是:

集中于一个目的,作种种快乐的变化。或说:许多种变化着的快乐都集中在一个目的上了。

2、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其在谦什么。(谦虚之人必有狂妄之处,没点狂妄的资本我到底谦虚个什么?)

3、我宠爱那种书卷气中透出来的草莽气,草莽气中透出来的书卷气也使我惊醉。

4、欲望的超脱,最佳的方法无过于满足欲望。

5、比幸福,我不参加,比不幸,也不参加。

6、因为喜欢朴素所以喜欢华丽。

7、“鉴赏力”和“创作力”一样,也会衰退的。

8、“雅”,是个限度,稍逾度,即俗。这个世界是俗的,然而“俗”有两类:可耐之俗,不可耐之趣。逾度的雅,便是不可耐之俗。

9、友谊的深度,是双方本身所具的深度。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西塞罗他们认为,只有好人之间才会产生友谊”,还是说得太忠厚了。(这与我多年前所认为的“只有足够高尚和有修养的人之间才会有爱情,大多数人是不配有爱情的”不谋而合,如果有人反驳,我保持微笑。当然,我自认为也是大多数人。)

10、真正聪明的人能使站在他旁边的人也聪明起来,而且聪明得多了。(我觉得这个聪明指的是上升到智慧层面的聪明,是蕴含慈悲包容的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1

1、天堂无趣,有趣的是人间,唯有平常的事物才有深意,除此,那是奥妙、神秘。奥妙神秘,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唯有奥妙神秘因我们的知识而转为平常时,又从而有望得到它们的深意。

12、传记、回忆录,到头来不过是小说,不能不,不得不是写法上别有用心的小说,因为文学是不胜任于表现真实的,因为真实是没法表现,因为真实是无有的。

13、当“良心”“灵魂”这种称谓加之于某个文学家的头上时,可知那里已经糟得不堪不堪了。

14、希特勒才是一把铁梳子,除了背脊,其他全是牙齿。

15、使你快乐的不是你原先想的那个人。(是另有其人)

16、有些人的脸,丑得像一桩冤案。(惨不忍睹如案发现场)

17、人之一生必需说清楚的话实在不多。

18、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19、五四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不成熟,原因是作者的“人”没有成熟。(一针见血)

20、爱情是个失传的命题。爱情原本是一大学问,一大天才;得此学问者多半不具此天才,具此天才者更鲜有得此学问的。(天分,修为和机遇。)

2

1、坏人,心里一贯很平安,在彼看来,一切都是坏的,坏透了——彼还常常由于坏不过人家而深感委屈。(然,众)

22、后来,我才明白,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的结局已经或近或远地炯视着我。(被炯视中)

23、快乐是吞咽的,悲哀是咀嚼的;如果咀嚼快乐,会嚼出悲哀来。(不要咀嚼,要狼吞虎咽)

24、“别人比成功,我比持久。”至少这句话是可以持久的。

25、有些人爱艺术品,有些人爱艺术。(形而上)

26、艺术在于“质”而不在于“量”。(以记之)

27、人格即风格。(毋庸置疑)

28、明谋暗算来的幸福,都是污泥浊水,不入杯盏,日光之下皆覆辙,月光之下皆旧梦。

29、自来信仰与悔恨成正比,悔恨是零乱的,整齐了,就是信仰。

30、往过去看,一代比一代多情;往未来看,一代比一代无情。多情可以多到没际涯,无情则有限,无情而已。

3

1、毋庸讳言,悲观主义是知识的初极、知识的终极,谁不是凭借甘美的绝望,而过尽其自鉴自适的一生。

32、来到人间已过了半个多世纪,才明白老上帝把我制作得这样薄这样软这样韧这样统体微孔,为的是要来世上承受名叫“痛苦”的诸般感觉。

33、成功,是差一点就失败了的意思。

34、人的快乐,多半是自以为快乐。植物动物,如果快乐,真快乐。

35、一个性格充满矛盾的人,并没有什么,看要看是什么控制着这些矛盾。

36、现代中国人不懂得悲观。说到底,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37、我们苦乐难言忧喜参半地活在前人所料而不及的世界上,努力保持宽厚,却终究变得锲薄了,再不惕励,也要落入布封的话的后发的滋味中去的。

38、童年的朋友,犹如童年的衣裳,长大后,不是不愿意穿,是无可奈何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39、借别人之身,经历了一场残疾,他带着病回去,我痊愈了,而额外得了这份康复的欢忻。

------------------

先生的这本随想录对我而言,是读他所有著作的敲门砖。仅仅欣赏如上文字,就足以让我对他无比膜拜。。。

《随想录》读后感(篇8)

《随想录》里让我篇篇都看到的是关于说真话。这让人更深地明白,一个百岁老人用自己少有的为文生涯得到的,用自己的颤抖的笔写出的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真字。只有真,才有善,才谈得上美,才有其他。假的再好,也是假的,也是会害人的。他的一生中,看到过无数的假,领受过各式的假把式,遭受过种种假的残害,也最清楚假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所以他不遗余力地揭露假的东西,假的危害;用真情真事真话来向读者表达真实的情感,说明真实的情况,告诉真实的道理。我感觉到,这些似乎有些啰嗦的关于说真话的真话,就是他从自己经历中得来的最重大、最关切、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验教训。所以他要反复告诫人们,就是因为过去的假的教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吸取,假的事例还在不断涌现,他担忧假的东西会为害人们的生活,会损害我们的民族国家。

巴老用很大部分文字回忆了故人,回忆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他说这是还债。我看到,他所说的债,一方面是说了错话的亏欠,一方面是对故人的怀念,更主要的是为读者的所表达的歉意,他为他几十年里没有好的作品,为他这样一个受到人民敬仰的作家没能更坚强一点作出表率,也为曾经言不由衷说过的错话身不由己做过的错事。由此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的良心,他的可爱可敬,他的童真。在这里,我看到一个人民作家的责任,一个人民作家的道义在那里。

《随想录》读后感(篇9)

岁月不知过了几个轮回,历史的车辙滚滚向前,碾过了春夏的生命的开始和灿烂,碾过了秋冬的生命的丰收和凋零,留下了一道道永恒的车辙,向着亘古的,亘古遥遥的蔓延……我时常问自己,在中国的五千年的春秋岁月中我能发现什么,常常这个问题深深的困扰着我,是繁花似锦?是春花秋月?亦或是那战场纷纭?还是那英雄美人的故事?这些我发现的我都不满意,这些我发现的“车辙”,我都不能把它称之为最满意的答案,偶然间一部664页的大书给了我答案,这本书就是巴金先生的《随想录》。

“我明明记得我曾经由人变兽,有人告诉我这不过是十年一梦。还会再做梦吗?为什么不会呢?我的心还在发痛,它还在出血。但是我不要再做梦了。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下定决心不再变为兽,无论谁拿着鞭子在我背上鞭打,我也不再进入梦乡。当然我也不再相信梦话!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在书的开篇的序中巴金先生这样写道,打第一眼看这序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是啊,这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英雄也好,帝王也罢,穷凶的恶鬼也好,天上的神灵也罢,都是人的化身,都是人的编纂,这世上没有兽,也没有人,大家都是人。写人的书是好的,直面自己的人生,直白的说出自己的错误的书就是更好的,极好的。

巴金之所以被誉为“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另一方面是对他自身而言。在这本《随想录》里巴金总结了浩劫中他的故事,他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开始对自己进行剖析,进行反省。他把自己犯过的所有的错误看做体内的脓血,势必除之而后快,以免毒害全身,病入膏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在呼唤着自己的良心,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视笔如刀,一下一下割自己的心,他感到了剧痛,但他没有放弃,于是每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每天能忍受着无边的心痛写下着这些人性的文字,泣血的文字,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这是多么伟大的人的力量。

曾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最大的困难时面对真实的自己,错误的自己,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随想录》里让我时时听到回声的话是关于说真话的。说真话,几乎是一百五十篇文章中篇篇都讲的。这让人更深地明白,一个百岁老人用自己少有的为文生涯得到的,用自己的颤抖的笔写出的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真”字。只有真,才有善,才谈得上美,才有其他。假的再好,也是假的,也是会害人的。

说真话,做真事,好好的活自己的一生,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朋友,只有这样在百年之后,人之将死之时,我们的眼才能安详的闭上,才能心安理得的迎接死亡的绚烂,才能一生不留遗憾,这是真的力量,存乎于心,立于天地之间的大道。

《随想录》读后感(篇10)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陆续读完了巴老664页的《随想录》,感触良多,巴老他以病弱之躯写得如此艰难,而我却懒散地读得拖沓。心里不禁觉得对不起他老人家。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主与法制”优势。”集中批判“长官意志”。

《随想录》大的人,他反思的是受到了极大的煎熬。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但他又没有办法煎熬中走了出来。剂毒药后,我能知道他是我认为这不是他。

一位百岁老人用自己少有的文学生涯“真”字。只有真,才有善,假的危害;用真情真事这些似乎有些啰嗦的关于说真话的真话,就是他从自己经历中得来的最重大、最关切、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验教训。所以他要反复告诫人们,就是因为过去的假的教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吸取,假的事例还在不断涌现,他担忧假的东西会为害人们的生活,会损害我们的民族国家。事实证明了老人的担心不是多余。当我们看到今天处处呈现的由非真实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假冒伪劣事例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断整治不断出现变着花样的虚假问题的局面的时候,不能不对老人近二十年前的担忧感到钦佩。只是这种钦佩也是苦涩的。

《随想录》让我最最佩服的,是巴老写作的艰辛。由于严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稳笔,又三番五次地住院。但他要“弥补”社会的愿望十分的强烈,向读者说出心里话的决心不曾动摇。甚至有的1000多字的文章他断断续续要写几个月,还有的时候一天只能写出几十个字,每每看到这些,我常常会在眼前浮现出老人艰难地坐在病床上拼尽全力写下一个字的景象,不禁感到佩服。巴老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教训,用自己吃过的苦,尝过的`难,从自己不短的人生,告诉读者,告诉人民,告诉社会,告诉国家,告诉未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期待。望着书页最后老人坐在轮椅上极目远望的照片,我感到,巴老正在看着我们,注视着我们每天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似乎在问,今天,你说真话了么;你做的事,是向着你所代表的人民负责任的么?

读完巴老的这本《随想录》,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折服,是巴老的精神让我佩服。讲真话,是这本书告诉我的做人道理;做坚强的人,是巴老教我的人生道理!

读后感《思想录读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思想录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