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所有偷过的懒读后感

所有偷过的懒读后感

《英儿》读后感8000字-取次花丛懒回顾,城中再无痴心人。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因此,我们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中外经典名著,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当我们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吧!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英儿》读后感8000字-取次花丛懒回顾,城中再无痴心人,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长夜寂寥,趁着夜深人静录了一个小样。如果恰好你也没睡,不妨来听一听。小样算是顾城和谢烨合著的小说《英儿》的读后感,这本小说断断续续地看了很久,最终也没有看完;读后感断断续续地写了好久,整理到现在也仿佛难以尽言。不过没有关系,残缺即美好。

愿你有一个好梦,就像顾城的诗。

1993年10月8日,远在新西兰一个名为激流岛的小岛上,面对情人远走、妻子变心的残酷现实,绝望的诗人顾城用斧头重伤妻子、匆匆写下四封遗书后自缢身亡,其妻谢烨随后医治无效命丧异国。这件事在当时极为轰动,也成为了后人重读顾城、了解顾城时所绕不开的一个梦魇。今天给大家推荐顾城和他的妻子谢烨合著的小说《英儿》,小说与顾城的情人同名,讲述了主人公顾城和他的妻子雷以及情人英儿在一个小岛上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故事。小说的简介写道,这是一部情爱忏悔录。小说的内容与作者顾城的现实生活高度重合,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作是顾城的纪实性的回忆录。

顾城是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颇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他的一生极具悲剧意味和传奇色彩。《英儿》的内容虽然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但其可读性并不强。全篇布满诗化的语言、交织的意向、迷离的景深、跳跃的情节以及大量近乎病态的性爱描写。它就像作者的一个梦,梦是极其私人化的东西,做梦的人可能觉得它美轮美奂,可是一旦讲出来,听这个梦的人并不一定感同身受。《英儿》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言情小说,无法给读者带来简单的阅读快感。相反,书中畸形的虐恋、凌乱的独白、遥不可及的幻想以及疯癫肮脏的情欲宣泄,往往让读者感到心悸与不适。

小说的表现手法极具个人风格,仿佛作者抛弃了小说创作时的构思与设计,完全沉浸于自我的世界,在记忆的洪流中,时而深情吟唱,时而热烈倾诉。这也是这部小说的特别之处,优点缺点,互为一体,极致的个性化表达以及灵欲描摹使得美与恶的转换不过转瞬之间。在结构铺设方面,顾城也并没有致力于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淡化时间与空间,把回忆变成一把刻刀,毫不保留地进行自我剖析,一点点、一层层地将过去的现实生活和彼时的精神世界勾勒出来,疼痛与美丽并存,艰难与温柔同在。尽管我们很难走进顾城的内心世界,但依然被他对爱的执着所感染。这部小说的价值在于,顾城用浪漫的笔触、瑰丽的想象创造出一幅亦真亦幻、悲喜交融的心灵画卷,带给读者从未有过的阅读体验。

《英儿》读起来并不让人感到轻快,不过这部小说依然有很多让人觉得可爱的地方。比如顾城向别人说起他在海岛上养鸭,他说我们养的是盐水鸭,生的是咸鸭蛋呢。再比如顾城对于他的情人英儿的描写有着梦境般的绝美:我抚爱她。影子困倦地一波波晃动,但是心里却没有一丝占有的欲望。我细细掠过她锁骨下淡色的乳房,松开的手臂下现出滑石的白色,稀疏而不太真实的腋毛。她带着温和气息的腹部单薄地起浮着,在接近阜丘的地方,丰美起来,露出那微陷的女性的缝隙,像梨果一样。她的腿出乎意外的饱满,像地下没有见过阳光的根茎。窗外大银蕨晃动着的影子,映在她的身上,和她阴部的暗色交叠在一起,我们就像生长在一起的树,在风中不停地摇,度过了整个时光,好像要把少年时代的绝望,都交给这一刻,交给她。

顾城曾经写过一首小诗,叫做星月的由来: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写这首诗时,顾城只有12岁。顾城的存在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有天才诗人,他让我们知道诗歌不是文字的游戏和段落的技巧,更不是功利的附属和政治的喉舌,而是情绪的表达和艺术的宣泄,是真正自由的想象以及呕心沥血的独白,即便是用最朴实的文字,最简单的结构,写出来的诗依然可以鲜活灵动、直击心房。顾城的内心世界就像无人涉足的原始森林,周遭弥漫着潮湿的雾气,森林深处有可爱的露珠,有蓬勃的树木,有鲜嫩的浆果,也有凶猛的神秘莫测的野兽。

有人问顾城,你为什么写诗?顾城说道,现代汉语就像被用脏了的人民币,我要把它洗一洗。顾城确实有这样的能力,他对想象力的操纵和对文字驾驭的能力无人能及。他在《英儿》中构建的敏感而梦幻的世界,让龌龊的人感到罪恶,让善良心得到抚慰。如果抱着猎奇心理,想要通过阅读小说来窥探诗人的私人生活,那么极容易陷入作者文字的陷阱,沉入一种痛苦、落寞的情绪当中,并由此认为顾城的心里住着獠牙锋利的魔鬼。但如果怀着寻找诗和美的心态来读这部小说,就会发现,其实顾城的心里满是挥动翅膀的精灵。

1993年9月6日,顾城和谢烨从德国来到洛杉矶朋友顾晓阳的家中。顾城打印出新写的小说《英儿》给顾晓阳看,顾晓阳匆匆浏览,小说讲的是男主人公与名为雷和英儿的两个女子同居共处的故事。顾城说,小说写的都是真事。顾晓阳问:谁是雷啊?顾城说:是谢烨。顾晓阳便不再说话。这时谢烨笑着说:晓阳真老实,你怎么不问谁是英儿啊?顾晓阳和顾城独处时,顾城告诉顾晓阳,英儿是《诗刊》的编辑,也写诗,他们在激流岛上度过了半年三人同居的生活。《英儿》是顾城口述,谢烨打字,两人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完成的。顾晓阳问顾城:你还爱谢烨吗?顾城当即回答:当然了,谢烨对我,就像空气和大地一样。

之后便是覆水难收的悲剧了。其实借由《英儿》,我们可以反观顾城,试着探寻这场悲剧背后的脉络,在诗歌最为繁盛的80年代,为什么一位当红诗人会创作这样一本小说,然后用决绝、残暴的方式走向灭亡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顾城和谢烨感情的破裂。1979年7月,在上海开往北京的列车上,顾城与谢烨相遇。列车飞驰,猝不及防的爱情让两颗年轻的心撞了个满怀。如同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电影《爱在破晓黎明前》的开局,火车上的相识让这段爱情变得分外浪漫。顾城在座位上画画,谢烨站在一旁看着他画,顾城把周围所有的人都画了,唯独没有画谢烨,后来顾城在给谢烨的第一封信里写到,我觉得你亮的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一个真正的诗人遇到了一个真正懂诗的女人,对于他们彼此来说,这是何等的幸运。谢烨热爱文学,也写诗,她深深着迷于顾城梦幻而现实的生活态度、艺术而天真的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她甚至会用录音机录下顾城说过的话然后珍藏起来。从恋爱到结婚再到游历欧洲,他们终日形影不离,即使出门买菜,也要手拉手一块去。他们热爱对方,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在物质贫乏的80年代,他们依然共同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俗的琐碎考验着他们的爱情,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生活窘迫,甚至经常因为没钱而饿肚子。经济上的拮据以及异国生活的巨大压力让顾城深陷饥饿与孤独,也让顾城和谢烨之间渐渐出现了裂痕。尤其在有了他们的儿子木耳之后,顾城以自我精神为中心的孩童心理和完全没有生活能力的缺点暴露无遗。谢烨曾经向朋友抱怨说:和顾城已经难以再一起生活下去了,他这个人永远长不大。我外出上班之前为儿子调好奶糕,嘱咐顾城到了饭点喂给儿子吃,如果我下班回来晚了,顾城竟然能自己把奶糕吃掉,而儿子在一旁饿的直哭。那时谢烨已经明确表示,她准备离开顾城。顾谢之间的矛盾在二人移居激流岛之后愈演愈烈,生活环境的剧变以及顾城、谢烨、李英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让谢烨本人不堪重负,那时她恰好又认识了德国朋友大鱼,大鱼带谢烨逛商场,教她开车,谢烨突然发现原来生活也可以这样自在,这和谢烨当时面对的生活压力和情感困境形成了落差,她想从艰难的处境中抽离出来,于是她和大鱼有了共同生活的约定,下定决心离开顾城。可是,顾城怎么可能离得开谢烨呢?顾城曾在给谢烨的情书里说道,我不怕世界,我是怕你。他可以容忍婚姻中有第三者的存在,但绝对不能接受谢烨的离开。诗人张毅伟也说:顾城是一个孤僻到极致的人,如果他和谢烨关系不好,那就没有人可以交流了。谢烨早已成为顾城生命乃至灵魂中的一部分,她不仅是顾城生活起居的照料者,更是顾城精神世界的守卫者。一旦谢烨离开,顾城便失掉了魂魄,因为他需要保护和带领,需要绝对的母爱,他的诗歌之所以纯净朴实、天然雕饰,有着孩子般的天真和灵气,正是因为谢烨用爱筑起了高高的围墙,让顾城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异化,始终能够保持最原始的本真和本我。谢烨的付出让顾城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得以庇护,可以说,谢烨是顾城诗歌以外的灵魂依托。无论是放弃诗歌还是离开谢烨,顾城都将不会是顾城了。可怜又幸运的顾城对爱和美有着义无反顾的追求,在激流岛隐居时,他甚至痴痴地认为谢烨和李英亲如姐妹,他们三人可以在小岛上共度漫长的余生。可惜,三人同居半年之后,在顾城和谢烨去往德国之际,李英不辞而别,和教她英语的英国移民约翰结婚,婚后就去了悉尼。这对顾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不久之后,谢烨的决意离开直接使得顾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一个痴迷于爱与被爱的男人,一个用本真本我创作诗歌的诗人,面对爱情的崩裂和自我精神依托的坍塌,除了同归于尽,他别无选择。

顾城走向自我毁灭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孤僻的性格和纯粹的理想主义的信仰与当时的时代相互背离。

顾城说,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从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1968年12岁的顾城辍学之后在家养猪,次年,他随父亲一起被下放到了山东某一部队农场。艰苦的劳作生活和顾城心目中那个玻璃般的理想世界格格不入,他感到万分的痛苦。文革对于顾城的影响潜移默化又十分深刻,他沉默寡言,似乎终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但周遭环境的变革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强烈冲击,他对于自己内心当中那个如同世外桃源一样的理想世界越发憧憬。及至文革结束,来到崭新的80年代,朦胧诗派昂然崛起,他们用焕然一新的语言体系和审美观念将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反思由过去推向了当下,一大批诗人思潮翻涌,他们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且呼吁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在新的时代集体觉醒,他们对现实与时代的追问振聋发聩。于是,北岛、顾城、舒婷等人一时间成为了时代明星,拥有大量的崇拜者和拥趸者。可是,顾城却并不喜欢被人簇拥,他对人群感到恐惧,1986年12月,北岛、舒婷、顾城等人到成都参加星星诗歌节,剧场外面围了很多粉丝,以至他们无法离开。为他们拍照的摄影家肖全说,顾城不但不享受这种被人狂热追捧的氛围,反而特别生气,他说,一定要出去,他们又能把我如何?肖全还拍下了谢烨在一旁哄顾城的照片。在风雨如磐的80年代,顾城和谢烨选择移居远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之后的很长时间,顾城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离群索居的生活,他把流亡当作了归途。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8000字


读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心得体会8000字:

01、3年前慕名买这本书,但读了两章,味同嚼蜡,找不到读下去的乐趣,然后就搁一边,再没有拾起来。

3年后的今天,因是读书会必读书目,然后又重新拾起,没有想到一气读下去,居然不过瘾。然后,又粗翻二遍,三遍,每翻阅一次,都能发现新的东西,已然至今,依然感觉书中表面看似风轻云淡幽默诙谐的词句背后,仍藏着作者没有彰显出来的价值指向。所以,这本书的阅读总结迟迟不敢写,因为担心自己的解读在昆德拉深邃且多义的思想面前成为一个肤浅幼稚的笑话。

“句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性写作方式是让我着迷于这本小说的主要原因,而其对“轻与重,灵与肉”的哲学思辨更是有着启人心智醍醐灌顶的醒神作用。

书中第一章第二小节作者引用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宇宙是被分割成一个个对立的二元,明与暗,厚与薄.....他把对立的一元视为正极,另一极为负极。并说,轻者为正,重者为负。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有关于“轻与重”的哲学表达,他说:重为轻根,静为噪君,是以君子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而身轻天下?轻则失臣,重则失君。

老子认为重在下,是轻的根本,所以他倾向君子行事以“重”为准则。

而书中,从昆德拉引述的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来看,东西方两位老牌哲学家的观点似乎是对立的。但我从网上看到关于巴门尼德的学术介绍,说他最核心的哲学思想是“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我们倾向地认为思想为轻,存在为重,这说明,在巴门尼德的哲学体系中,“轻”与“重”合二为一才是世界的本源。如果这样的话,昆德拉会不会对巴门尼德的观点存在误读?还是,只是为了写这部小说,才故意“曲解”巴门尼德的观点?

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在下面对小说的解读中,一窥昆德拉对于“轻”与“重”的哲学本意。

不过说起巴门尼德,我们知道,他在晚年时,苏格拉底曾向他当面请教过学问,想起此,让人不由地会想到同时代孔子向老子问学时的场景,而孔子在东方的地位同苏格拉底一样,影响不可谓不深不广。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甚至黑格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老子区区五千言的《道德经》在中国的哲学史上,传承2000多年,依然历久不衰,且熠熠生辉,也是值得肯定的。我们看到,两人对于各自身后时代的影响,虽然不尽相同,但在东西方的哲学史上,二者的思想默默地彼此映照,“可谓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种几乎可以比肩的态势,不由地让人在心中暗暗称奇。

02、步入正题之前,探讨一点小插曲。

这本书,从打开第一页,其别具风格的目录陈列让我耳目一新:

轻与重——灵与肉

不解之词......

灵与肉——轻与重

伟大的进军

卡列宁的微笑

一二章与四五章如两段对仗的旋律,在第三章的转场后,互相呼应,交替循环,第六章的庄严悲壮,第七章寂静和谐的回归——这难道不像书中多次提到的贝多芬的一段四重奏吗?

为了印证自己的所想,我请教了一名学音乐的朋友,虽然她没有读过这本书,但她给我讲了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这本书章节陈列的关联性,尽管乐盲的我对一些乐理的专业知识听得一头雾水,但在潜意识中还是相信昆德拉编写这本书的章节以及小说的内容时,是创新地将音乐的旋律融合演绎进去了。

03、再聊聊这本书的几个角色与“轻与重”的对应关系。

昆德拉说,“小说人物并非产生于我履历表中任何一种情景,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曾实现的可能性。他们跨越了界限,而我只是绕了过去。这条被跨越的界限(我的“我”终结于界限的那一边)吸引着我。小说要探寻的奥秘尽在另外一边开始。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昆德拉说的“界限”是什么呢?是社会伦理道德?还是他内心的良心底线?

“尘世陷阱”是什么?是政治制度下的束囿?还是社会漂亮面具下的丑陋脸孔?

我们不得而知。

唯一确定的是,他在“尘世陷阱”里,精神囿于“边界”,不得以让思想浮游出离,在这本小说各角色的身上投射出自己设想的可能性。

托马斯,是“轻”的代表,他蔑视世俗伦理道德和传统价值观,“抛妻弃子”,与二百个女子有过性关系,只是为了在她们身上追寻那万分之一的不同,不过,他用“三三原则”与这些女子保持着距离,他与她们只有肉体之欢,他认为爱和性是分离的,所以他对她们从来不会投入感情,更谈不上“爱”,这是他作为“唐璜”脸孔的一面。而另一面,他也具有“重”的特质,读书笔记那便是他恪守着自己内心最基本的道德良知,他拒绝在“出版社将自己文章断章取义的声明”上签字,陷入政府和反对派的政治斗争,也拒绝在“特赦请愿书”上签名,只是担心警察骚扰特蕾莎。“他和特蕾莎之间的爱情无疑是美好的,但也很累人:总要瞒着什么,又是隐藏,又是假装,还得讲和,让她振作,给她安慰,翻来覆去地向她证明他爱她,还要忍受因为嫉妒、痛苦、做噩梦而产生的满腹怨艾。”在与特蕾莎相处的日子里,托马斯“特里斯丹”式的“重”开始苏醒,无论特蕾莎多么满腹哀怨,他从来没有忤逆过她,他从苏黎世返回布拉格,从一名吃皇粮的医生到擦玻璃工,从优渥的城市生活到朴素拮据的乡土生活,他一次次地顺从着特蕾莎的心意而改变生活的轨迹,直到他在去世前的两年,他终于让特蕾莎消除了嫉妒之心,也终于在牧歌之中让“轻与重”合二为一。

特蕾莎,是“重”的代表。她认为爱和性是一体的,在她认识托马斯后,虽然认为托马斯对自己的爱是一种恩赐,她唯有无限地对托马斯忠贞才算对得起他,但是她也一直对托马斯的出轨耿耿于怀,直到他们生命里的最后两年,到乡下生活后,她才慢慢地明白,“她这一生耗费的精力,都是在用女人的软弱来对付托马斯。人们倾向于把强者看成是有罪的,把弱者看成是无辜的牺牲品。可是现在,特蕾莎意识到:对于她和托马斯来说,事实则相反,甚至连她做的梦,都好像摸准了这个强大的男人唯一的弱点,向他展现痛苦,使他不得不退步!特蕾莎的软弱是咄咄逼人的,总是迫使他就范,直至他不再强大,变成她怀里的一只野兔。”在苏黎世,她与摄影师有过一段对话,女摄影师说,即使你去拍仙人球,那是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只是为了你的丈夫活着,那就不是你的生活了。特蕾莎愤怒地说,我的生活,就是我的丈夫,不是仙人球。特蕾莎不惧他人贴上“落伍”的标签,始终将托马斯放在自己生命的中心,从这里看出,虽然两人在爱的价值观上时有龃龉,但特蕾莎却将对家庭对托马斯的爱放在首要位置。一个为了家庭可以放弃自己爱好的女人,是典型的“重”的形象代表。

萨比娜,是“轻”的代表,她对轻坚守如一。她一生都在背叛,背叛父亲,背叛家庭,背叛祖国,背叛弗兰茨,从布拉格,到日内瓦,到巴黎,再到美国,她一次次地逃离媚俗,她说,媚俗是她一生的敌人,她之所以爱托马斯,就是因为托马斯身上的这种反对媚俗的特质。但是托马斯和她不同的是,托马斯遇到了特蕾莎。托马斯在与特蕾莎的同床共枕的睡眠中,体验到了不同于肉体性欲的爱。而萨比娜每背叛逃离一次,就获得一次快感,但每次快感之后却又是巨大的孤独落寞。当她获知托马斯夫妇坠崖逝去后,她无法平静下来,她与这个世界过去仅有的一丝联系都中断了,这是她不断逃离注定的结局。她去了美国,为了避免人们在她身上贴上媚俗的标签,她甚至隐藏了自己的捷克国籍。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是她生命的最后一站,她一生逃离媚俗,最后却在自己的媚俗(看到宁静、温馨、和谐的家,家中母亲慈祥,父亲充满智慧......在两扇闪亮的窗户后,生活着一个幸福的家)中,黯然落泪。最后,她明白,“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媚俗)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在遗书中写到,她不想像他人一样,被石头板封存在黑暗的泥土深处,而是想让他人将自己的骨灰洒在天地之间。至始至终,她都不苟世俗,这是她对“轻”的最后挚守。

弗兰茨,是“重”的代表,但遇到萨比娜后,他内心的“轻”却被唤醒了。他聪明,俊朗,有才华,懂得萨比娜的画,他是大学里名声显赫的教授,并经常受邀到国外大学去讲课,获得聚光灯的关注,但是他却讨厌象牙塔高墙的围困,讨厌在“比墓地还要凄惨的一捆捆发黑的论文堆里”生活一生,以至于感到“在言语泛滥、数据失控、文化消亡”里喘不过气来。他渴望在历史进程中,一展自己澎湃的革命情怀,在伟大的进军中留下足迹。他外表强壮,内心却柔软。即使与妻子闹掰,准备结束23年的婚姻时,依然怕妻子受到伤害。当他面对萨比娜肉体的诱惑时,认为爱是放弃力量。这是一个在事业的责任中,在家道伦理中恪守最后良知的人。是在认识萨比娜后,他心中的“轻”才被唤醒,才有了向世俗婚姻决裂的勇气。他余生的几年,虽然始终和一个比他小很多的女大学生在一起,虽然和萨比娜分离了8年,萨比娜渺无音讯,但萨比娜却始终在他的心中占据着灯塔的位置,萨比娜虚幻的身影和眼神依然在他脑海中是他坚定信仰的源泉。尽管他最后在柬埔寨内战结束后的一次声援进军中,不幸被恶人所杀,但他在最后闭眼前,对于妻子克洛德毫不妥协的眼神,显示出,他对他的这次进军行动毫无一丝悔恨的决心,这与他刚刚与妻子宣布离婚时的懦弱的性格是不同的,说明他从“重”中已经蜕变出来了对于“轻”认同。

再谈一下托马斯的儿子,西蒙。虽然他始终生活在“重”中,但他其实是一直向往“轻”的。我看了一些书评,大家都在探讨以上四个角色的轻与重,却忽略了这个角色。虽然他至小就被父亲托马斯抛弃,但他却从来就没有恨过托马斯,甚至在18岁从学校毕业后,那个时候托马斯已经变成了玻璃擦洗工,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他依然想通过报社那位驼背记者接触托马斯,这说明,他对托马斯的“轻”是认同的。两年后,他们父子在乡下见面,西蒙的结巴居然不治痊愈,这说明,西蒙身处在“轻”中,是内心是愉悦的,轻松的,自由的,唯有此,才能解释他的结巴忽然消失的原因。虽然他们父子这次见面后的四个月,托马斯就去世了,但之后,他联系上了萨比娜,而萨比娜代替了托马斯,成为了他心中的精神火焰。此后,即使萨比娜比娜去了美国,甚至到了她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这中间至少有将近5年的时间,而萨比娜几乎不给他回信,甚至他的很多信,萨比娜都没有拆开看,但他一直坚持给萨比娜去信,可见西蒙和弗兰茨一样,萨比娜成为了他唯一的精神信仰力量。可见,西蒙虽然生活在乡村的世俗生活里的“重”中,但灵魂却坚守着对“轻”的认同。

04、关于刻奇。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刻奇这个词的认识。

Kitsch是一个德语词,我手中的这本书将它翻译成了媚俗,“刻奇”是对它的音译,我们日常交谈中的媚俗,指的是追求低俗,昆德拉所说的媚俗(刻奇)与此不同,准确的应该叫“自媚”。我们生活里语义最接近的是“自以为是”。媚俗(刻奇)是盲目信任某种价值标准,并认为他人也应该信任这种价值标准,将集体的盲从上升到美学地位,从而掩盖个体的灵魂肿胀症。

昆德拉在书中举了个例子,当看见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刻奇引起了两行“前后紧密相连”的热泪。第一行是说:看见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第二行是说,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昆德拉接着强调:“第二种眼泪使刻奇更加刻奇”。

上面那个说法,我第一次没有读懂,后来是看到了网上关于“刻奇”这个词层层推进的含义,才恍然大悟。它层层推进的含义如下:

①自我感动及感伤;

②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

③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

④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

⑤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⑥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

⑦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⑧这是最主要的,刻奇是一种自我愚弄。

如果觉得这个层层推进的含义还不够具体的话,那就举几个例子吧。

刻奇这个词按照自媚理解的话,可以分为个人自媚和集体自媚。

如果你碰到一个美女,你想和她睡觉,这是最真实也最朴素的事实想法,但这种说法直接说出来,会让你觉得自己太禽兽太流氓,所以你换了一种说法:我想和你每天在晨光中一同醒来。——这就是刻奇,是个人的自媚。

以下还有几个个人的刻奇的例子,“清君侧不是造反,这是朱棣的刻奇;窃书不能算作偷,这是孔乙己的刻奇;是真爱就不能算出轨,这是甄嬛的刻奇;摸下维纳斯的乳房是为了让自己沾染点艺术气息,这是游客的刻奇。”

再举几个集体刻奇的例子,比如有些人总担心自己不够崇高但又不想牺牲太多,于是寻找成本极低的崇高:在微博上呐喊“......不转不是中国人”,“……这一夜我们都是**人””,还有在社交网站点蜡烛,抱着捐款箱强迫别人捐款的;还有比如在酒桌上的“兄弟,是男人,就干了”的等等诸如此类。

生活中,刻奇的媚态比比皆是,昆德拉认为“刻奇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将人强行拖入集体性之中,消除了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与尊严”。尽管如此,昆德拉也认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刻奇。不管我们对它如何蔑视,刻奇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即使是一生与刻奇抗争的的萨比娜,也会对夕阳中闪烁的两扇窗户动容,陷入个人刻奇的境地。

刻奇的根源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对于取悦于自己的刻奇,我们无法摆脱,其实也没有必要摆脱,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让自己感动的理由,需要一个让自己热血沸腾的说法,但是如果你想将这种个人的刻奇推而广之,让其成为集体的刻奇,那我们就应该警醒了。

昆德拉在书中谈到中欧共产主义制度的罪恶时认为,“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唯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的。他们大无畏地捍卫这条道路,并因此而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希特勒认为自己是坏人吗?斯大林认为自己是坏人吗?显而易见不是。他们的错误是想将自己的宏大理想“刻奇”到他人身上,并用强权甚至不惜牺牲大批生命的方式推而广之。这也是昆德拉最反对刻奇的主要原因之一。

05、关于轻与重。

我们在第一节中引出了巴门尼德和老子关于“轻与重”的相映成辉的哲学思考,那么在这本书中,昆德拉是怎么看待“轻与重”呢。在这本书中,虽然他没有提到老子的哲学思想,但他提到了另一个,那就是贝多芬。昆德拉按照主流的观点认为,贝多芬将重当做了正面的东西,“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并从贝多芬最后一首四重奏里引出了一句话:Esmusssein(非如此不可),并将其作为本书中对于“重”的引申,不过他还引用了另外一德国谚语:Einmalistkeynmal(偶然一次不算数),用以说明托马斯这个角色的由来。

在本书中,托马斯认为,“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

从Einmalistkeynmal的角度看,“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就像托马斯和特蕾莎是在6次偶然事件发生的前提下相遇的一样,一切事情都是在众缘和合才偶然地发生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事情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既然一连串的偶然成就了我们的生命之轻,我们的生活只是万千可能性之一,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认为“Esmusssein”是愚蠢可笑的呢?是否有理由认为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具有普世的审美价值观呢?

我想,如果从“形而上”理解,整个世界是“轻”的,它是没有终极意义的。但我们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鲜活实在的生活在“形而下”的人,那么该怎么理解这种“轻”呢?

萨比娜一辈子与媚俗对抗,活的潇洒而轻,但她“轻”的背后,自有她不能言说的孤独和落寞。

而托马斯,虽然一生同样与媚俗对抗,但特蕾莎却在他“轻”的生活中让他感受到了另外一种生命的意义。“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而体现出来的”。托马斯在特蕾莎睡觉时紧握他的手腕中,内心中涌出了compassion(可以理解为同情,但不全是),这种感觉和做爱时的感觉不一样,做爱是占有,是快感,但他产生compassion时,却是“同感”,心理学上叫“共情”,中文意思可用“恻隐之心”。

虽然托马斯和特蕾莎的一生中,特蕾莎的“重”和托马斯的“轻”始终在纠缠中龃龉不清,始终不和谐中波折不断,但我们看到,托马斯却是在特蕾莎的“重”的牵引下,慢慢地消弭自己的“轻”的,当他们从城市移居到乡下生活后,两人的“轻”与“重”也越来越互相融合,而在卡列宁去世时,特蕾莎也终于开始明白——她与卡列宁之间始终和谐美好的爱,根本的原由是“无所求”,这种无所求的爱,不会促使我们每天去追问各类夫妇们头疼的问题:他爱我吗?他曾经更爱过别人吗?他爱我是否比我爱他更深?不会促使我们去猜忌,去度量,去窥伺。而正是这些问题,将我们的爱情扼杀了。正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创造爱,才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爱。特蕾莎“从不想将可列宁占为己有,也不想嫉妒它的秘密癖好,她养它不是为了改变它(而男人总想改变女人,女人亦想改变男人),而只是想教它一门基本的语言,使它得以与人类彼此理解,从而共同生活。”

可以说,在卡列宁最后得病即将死去的日子里,特蕾莎找到了爱情如何美好和谐的根本道理——“伊甸园牧歌中美好的生活,不是因为它将我们引向未知的直线赛跑,也不是一次历险,它是在已知的事物中循环移动”。所以特蕾莎明白“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人与狗是这样,人与人也是这样,自然万物都是这样。

由此,我相信,昆德拉并没有简单下结论,认为生命“轻”是好,还是“重”好。托马斯和特蕾莎在轻与重的互相妥协中找到了爱的契合点,轻和重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尊重彼此的存在,互相包容,不以苛求的姿态去“刻奇”他人,我们都可以做幸福的人。

所以,我们开头第一节,关于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思想是轻,存在是重,二者是同一体的才是和谐的——用来解释这本书中昆德拉所要阐述的哲学命题,是具有可行性的。

06、关于这本书的名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其实,我觉得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也可以。因为这两个都是名词性短语,并没有价值判断取向。而在书中,我们也看到,无论“轻”和“重”,对于我们具体的个体生命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一方面是需要扎根于大地生活的人,一方面又是有不同思想和不同灵魂的人,单独承受哪一方都是会有遗憾的。萨比娜如是,弗兰茨如是。

那昆德拉为什么将书的名字取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呢。我个人认为,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昆德拉还是偏向于生命承受之重而生活的,所以用一个“看似”相反的命题,其实只是卖个关子,正话反说而已。在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中,我们看到昆德拉向我们揭示:幸福来源于对俗常往复循环的渴望,就是对“重”的肯定,但这不等于说,他要让我们完全弃掉“轻”,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重是根,轻是花朵。没有重之根,花朵不会鲜美。但如果只是无根之花,再鲜美的花也终究会枯萎。同时,花朵需要根的仰视,而根也需要花朵的低头,在尊重彼此需求和存在的同时,又仰起头来做自己,这是一朵花朵之所以以“永恒的轮回”呈现出来,我们却始终能从中看到美的原由。

老子说,重为轻根。

昆德拉说,是的。作者:半个错别字

《仙女蜜儿》读后感


你们一听这个题目,就想到关于仙女吧!还有蜜儿就是仙女的名字,我就给你讲吧!从第一章开始就有些神奇:孟小乔是个非常胆小女孩,一次她独自走到仙女湖,传说仙女湖有个仙女来到这洗澡的,但不知为什么,早晨的仙女湖,就像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孟小乔轻轻地到湖边去,朦胧中,她隐约看见一个衣裙飘飘的人正从湖面上向她走来。好,听到这,是不是不感相信,但仔细听马上感到世界上有仙女,听:孟小乔一怔,停住脚步,那人影已来到她的跟前,也停住了脚步,孟小乔一看,那人跟画上的仙女一样,手上还握着一根仙女棒。你是仙女?小姑娘在梦游吧?还穿着睡衣呢!
接着就发生异想不到的事,你们猜是什么?一定想不要那位仙女,成了孟小乔家的保姆,还叫蜜儿。蜜儿到了孟小乔的家,孟小乔的妈妈打量着蜜,孟小乔的妈妈十分高兴,但她很奇怪,她的打扮太特别:一件老式的对襟衣,配的却是一条最毛的牛仔裤,付出蹬古里古怪的般形鞋,鞋尖儿翘翘的,最奇怪的是那件老式的衣服外面还披着一条更老式的大披巾,垂着长长的流苏。胸前挂着一副眼镜,一会戴,一会儿不戴,也让你吃不准眼镜是老花镜还是近视。
接下来呀!听吧:因为蜜儿是仙女,所以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事实,就因为这样孟小乔一碰见困难就找蜜儿帮忙,到了周六,孟小乔就要写语文作业,但是有了蜜儿语方老师不在,没作业,数学老师说不出来,也没有作业,老师有事,不用上课,几个音不响了,不用弹琴,书找不到,不用背英语单词。
可是没那么幸运,一次发现,揭开了蜜儿的真面目,蜜儿知道如果让别人知道她自己是仙女,那她自己就会回到天上去,然后只能答应孟小乔一个愿望,孟小乔让蜜儿给她看一位同学的梦,看完知后,孟小乔要保密,不然我就会消失。蜜儿说。可是孟小乔说漏了风声,蜜儿不见了,看到这我有些想哭,后面会哪么样?孟小乔能再见到蜜儿吗?
看完后,我也想要蜜儿,但我也知道,做人讲信用,不然下场和孟小乔一样。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800字


在今年暑假里,我读了由法国著名小说家马洛编写的《苦儿流浪记》一书,他是以写情节剧小说载入法国近代文学史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法国塞纳滨海省布依市,他辛勤写作共创作了70多部作品。包括《苦儿流浪记》《孤女寻亲记》,也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雷米的孩子和爱他的养母巴伯兰妈妈过着清苦而宁静的生活。而他的养父巴伯兰在外地打工受了伤,需要打官司,家里有没有多少钱,被逼无奈之下卖了奶牛,然而打官司又失败了,养父只好背着巴伯兰妈妈用40法郎把小雷米卖给了一个杂耍团的一个叫维泰利斯的老人。随后小雷米便告别了乡下的生活,跟着他的师父维泰利斯和小伙伴们漂泊流浪。虽然他们很努力,然而仍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他的师父和三个小伙伴相继倒下,离他而去。

在小雷米又冻又饿快要死的时候,一位好心的花农救了并收养了她,但好景不长,又因一次意外花农摊上官司被抓去坐了牢。雷米又开始了流浪的生活,他与朋友马西亚两人去寻找自己亲生母亲,用自己坚定地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于是他继承了庞大的遗产,马西亚也成了著名的音乐家。是呀,风雨之后见彩虹,经历过苦难的人们,终于有了幸福与收获。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我为雷米找到妈妈感到欣慰,为他在途中遇到的好心人而感到幸运。同时更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雷米身边有许多人不断地鼓励着他,给他勇气和力量去寻找亲生母亲。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也不要退缩和放弃,因为身边也会有许多人支持者我们,让我们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我们也要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生活有艰苦、美好与难过,而我们在这美好的时光中生活,所以要去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本书寄托了作者想让更多的孩子有快乐的童年的愿望。当我们读了这本书,就会觉得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难都不算什么。你吃过的苦有苦儿多吗?你受过的罪有苦儿多吗?没有。雷米的传奇也许不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上演,但雷米顽强乐观的形象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作文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人被困难吓倒了:皱起了眉头,撅起了嘴,甚至哭起了鼻子,而有人则勇敢地面对困难,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并最终战胜了困难,知道他谁吗?他便是《苦儿流浪记》中的主人公雷米。——叶潘宇

当我们待在温暖的空调房里大口大口地吃着美味的奶油蛋糕时,你是否会想到:在每个城市的角落一个角落里,正有一个可怜的人与他的同伴为了生存而表演……这位可怜的又可敬的人便是雷米。——谢慧静

……

多么勤奋的孩子啊,即使在旅途中也不忘学习,还从一字不识到能说会道!

多么勇敢地孩子啊,即使师父被关起来了还能自己打工挣钱,养活自己,救出师父!

多么孝顺的孩子啊,即使遇见了亲身父母也不忘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并想方设法回报!——钱世琛

……雷米在树下休息都要抓紧时间练字,宁愿挨饿也要攒钱买书,而我们呢,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不愿认真学习;雷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却仍不忘报答自己的恩人,我们却把长辈对我们的爱理解成理所当然,从未想过要如何报答!相比雷米,我惭愧极了!——虞佳雯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宝贝,父母保护着我们,不让我们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一回家,只要做好作业,就万事大吉,因此,我们没有坚强的意志,事事依赖着父母。是雷米让我懂得了只有学会过硬的本领,拥有坚强的意志,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陈许慧楠

……看完《苦儿流浪记》,我不禁想起一句话:“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我要向雷米学习,学习他的孝顺,学习他的善良,学习他的真诚,学习他的勇敢……最后变成展翅翱翔的雄鹰,自食其力,保护家人,照顾家人,飞翔蓝天!

——王旋赫

……与雷米相比,我是多么幸福,我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可以在美丽的操场上与同学一起玩耍,可以在父母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可是,我却并珍惜这样的环境,反而养成了在父母面前撒娇,想要什么非要什么,表扬的话很爱听,而批评的话一句也听不进的坏习惯,每当我想起雷米,我就会脸红,我想,从今后,我也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善解人意,关心他人的人。——薛鹏辉

……看了这本书,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一般一遇到难题就会跳过、退缩,而不是苦思冥想,抱着“一定要做出来”的信念去面对;我曾在因为找不到妈妈就哭泣,而不是冷静下来思考该怎么办;我也曾对满桌子的饭菜挑三拣四,不合口味干脆不吃,而没有想过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

感谢《苦儿流浪记》,我要向雷米学习,学习他的勇敢,学习他的坚强,学习他的乐观,更学习他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倪雨欣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英儿》读后感8000字-取次花丛懒回顾,城中再无痴心人”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所有偷过的懒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