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高老头有感800字

读高老头有感800字

读《高老头》有感800字。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由于人们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每个人看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高老头》有感800字",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在《高老头》中,巴尔扎克以残酷的事实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铁的法则金钱至上。这个铁的法则统治着伏盖公寓的一切人物,大学生拉斯蒂涅也未能免俗。
拉斯蒂涅是外省已经没落的小贵族的子弟,从家乡来到巴黎,在大学学习法律。起初,他像一般大学生一样,平常也只穿一件旧大褂,粗背心,整脚的旧黑领带扣得马马虎虎。但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生活很快就如磁石一般地吸引着他,他做起了金钱梦。美梦如何成真,他扣问着途径。他的一位远方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给他上了人生第一课。你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你得不留情地打击人家,叫人家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释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这真有如醒酗灌顶,他懂得了这个社会的奥秘:对于有钱的人来说,法律与道德是不存在的,只有财产才是金科玉律。
苦役犯伏脱冷给拉斯蒂涅上了人生第二课: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地干,要不就万事大吉。这与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教诲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否认道德,一否认法律,只要能够获取金钱与权势。(本文选自)
高老头之死,给拉斯蒂涅上了人生第三课。他彻底看穿了整个社会的凶残恶毒 、毫无情义。他从高老头的惨痛人生教训中警醒自己:要吃人而不被吃。随着高老头的被埋葬,也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他的欲火炎炎的眼睛,停在王杜姆广场和安伐里特宫的弯隆之间。那便是他不胜向往的上流社会的区域。他不再有任何礼义与廉耻,丢弃一切诚实与清白,如苍蝇逐臭一般向他所向往的金钱帝国钻去,走上了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的道路。
在《人间喜剧》其他卷小说中,拉斯蒂涅这个人物性格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轻桃的女人》中,他成为副国务秘书;在《不自知的演员》中,他又当上了贵族院议员;在《阿尔西的议员》中,他抛弃了纽沁根夫人(高老头之女),却娶了她的女儿;在《纽沁根银行》与《小资产者》中,他在交易所大搞投机。他将金钱至上的原则奉行得淋漓尽致。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性本善_高老头读后感800字


性本善_高老头读后感800字:

干净的白纸,遇到了一滴墨汁,那将不再是纯白的,人的心也是一样。

一位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的巴尔扎克。他的一部经典小说_《高老头》中,有一位经典人物拉斯蒂涅。他原本就像一张白纸,但被社会等一些因素染黑了。

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主人公高利奥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陪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像吸血鬼似地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便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贫穷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女儿们连葬礼也不参加。

这部小说的名字,虽然是叫高老头,但是我认为高老头的故事,是为了反映这个社会的现状,从而描述大学生拉斯蒂涅。

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出身破落的贵族家庭,他热情而有才气,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但是,他来到巴黎不久,就被巴黎豪华的生活给影响。权位,金钱和出人头地的强烈志愿一直侵蚀着他的心。读后感

·

原本正直善良的拉斯蒂涅,最后变成了一个想通过结识有背景的女人去提高自己的地位,或得财富的年轻人。当时的梦想,在波涛汹涌的社会海洋中,越走越远。最后,被海洋淹没了。

为什么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会变成这样?我认为,一个是社会环境吞噬了他的心灵,还有一个是太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产生了走捷径的想法。

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道路上,应该吸取拉斯蒂涅的教训。如果社会是黑暗的,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无法让它变得光明。但是,我们可以保持自己的心灵是光明的,坚守住自己的信念,才能保持黑夜中的火花不熄灭。还有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靠近自己的梦想。这条路是没有捷径,如果有,那就是你的坚持和努力。

人的本性就是善良,正直的。我们要坚守心灵的骄傲去超越,人生永远充满未知数。作者:万程祥

高老头读书笔记600


在无聊的时间里,看巴尔扎克的作品《高老头》完全是一种偶然,偶然之中我得到了震撼......。

作为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它有力的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万能和万恶的力量,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己主义关系。

故事从沃盖公寓展开。退休面粉商人高里奥将全部心血都寄托在了两个女儿身上,他用巨额的嫁妆把她们嫁给了两个爵爷,使她们进入了上流社会,不料却遭到女儿的嫌弃和遗弃。两个女儿只把父亲当成摇钱树,一次又一次地向父亲索要钱财,渐渐榨干了父亲的最后一滴血。

在两个女儿的婚外恋分别被丈夫发现后,她们为了钱在高老头面前大吵大闹,把高老头气的中了风,最后悲惨地死去了。知道高老头临死之前,女儿也没有来看他,而是去忙着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大型舞会,最后陪伴高老头的只有拉斯蒂涅和一个医科大学生。

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没落贵族子弟拉斯蒂涅。他从内地来到巴黎攻读法律,本想刻苦攻读重振家业。但当他在表姐博赛昂夫人的客厅里见识了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后,想往上爬的个人野心日益膨胀。在逃犯伏脱冷的唆使下,他欺骗善良无知的泰伊番小姐,获取她的爱情,几乎成为逃犯伏脱冷杀人夺遗产计划的帮凶。他又解释了特.尼沁根子爵夫人,并成为她的情人,想通过作贵妇人的情人来发家致富。

他一步步地被金钱所腐蚀,开始丧失正直的良心,沦为一名资产阶级野心家。在目睹了两个女儿对父亲的无情无义以后,他埋葬了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决定与这个黑暗的巴黎社会来拼一拼。

高老头的善良与人性的自私、丑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为高老头惋惜的同时,我也不禁为人性的丑恶感到可怕。全书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为时代背景,展现的是一幅波旁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历史画卷。可是,我却不禁要打一个问号,这折射的只是某个年代的西方社会吗?

《高老头》读后感600字作文


《高老头》读后感600字作文:

骤雪初歇,云悠然去。窗外晨光熹微,为远山初降的银白添了一抹红妆。天空澄澈得有如无风镜湖,却因清晨的朦胧无端堪染了惺忪,煞是醉人。当晨光轻吻着我时,我却一瞬失去了愉悦心情,忽而想起昨夜所读,再如何明媚的晨光,也顿失了颜色。

轻阖眼,我似乎在昏黄的灯下看见了一位老人,脸上的沟壑纵横是时间与过往给予他的唯一的慰藉。是什么让他在寥寥数年间瞬间失去了所有?他突然抬起头,不知想到了什么,浑浊的双眼中闪烁起莫名的光芒······

孤灯下,耄耋年,无人奉养。再睁眼,窗外才将涌出的细微明光顿时无迹可寻。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涩烦躁,怎么也静不下来。静静翻开书,心绪迷失在书中一次次的无言据守,为书中那些迷失在金钱利益之中踟蹰不前的人而惋惜。不禁想起一个恰当的比喻_“染缸”。无论多么纯白无瑕的绸缎锦帛只要沾染,便只能迷失在纸醉金迷与筹觥交错之中无法自拔。

高里奥,我笑你痴,即使女儿在金钱与亲情中选择了前者,可仍然还是一味的付出,在临死时心心念念的是她们!可她们呢?连你的葬礼都不肯参加!

高里奥,我笑你愚,如若早些发觉,即使早已发觉,又怎会纵容女儿迷失在虚荣的陷阱与亲情的泯灭呢?你又如何经得起野心膨胀的两个女儿无穷无尽的压榨呢?

反观欧仁,他便是初入“染缸”的纯白帛锦,任凭错综复杂的社会如何染上颜色,他都甘愿沉沦,迷失在利益的洪流里,一去不返。终于在一次次的利欲膨胀中成为了资本主义的畸胎。在金钱与良知中权衡,有人选择前者,迷失了本性;有人选择后者,却一无所有。这样的结果引人深省。即使欧仁目睹了一切,可是为了活下去,只得将良知置之高阁,选择任其迷失。

迷失,也许只是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做的吧?这样想着,我合上了书。

作者:绥芬河市第一中学八年十一 陈晨

《高老头》读后感赏析1500字


《高老头》读后感赏析1500字:

最近连看了两遍《高老头》,看完它的感觉就好像当时参观完大阪的今昔馆,细节做得太饱满,眼睛根本看不过来。当我抓着主线往下走了一遍,发觉漏了太多东西,又不得不马上回头,再来一遍。结果还是远远不够。

我先分享我最喜欢的一个点,那就是人物的矛盾,和他们对矛盾的处理。在这一点上,很多个人物都有,而我仅先分享其中一个人。

巴尔扎克从一开始就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将故事的可能走向一条一条得展现给了我们,从一开始就说清楚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以及故事中的人所做的决定。

故事中有一个人物非常重要,就是拉斯蒂涅。这是推动整个故事进展的核心,他身上有着当时这个时代,甚至现在这个时代的一些规律,他身上所展现的人性特点是很多人所共有的。

在继续讲述之前,我要先阐述一个重要的疑问:道德和不道德是什么关系,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还是两个同时存在的实体,彼此独立?

拉斯蒂涅原是一个普通、穷困的大学生,因为在巴黎的缘故,嗅到了一丝上层社会的滋味,于是靠着远房望族特·鲍赛昂表姐的地位,进入了上层社会。但是这个过程却满是矛盾和冲突,甚至讽刺而现实。

早在拉斯蒂涅刚踏入贵族的领地时,就有特朗日公爵夫人向他挑明了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要往上爬就要丢掉道德,这个世界是金钱至上。

而后,又有社会的叛逆者伏脱冷用更为赤裸的话将这个游戏规则说得明明白白。拉斯蒂涅未来的出路只有3种:要么用功读书,从小小地方法官开始熬到大法官,或者类似地走律师路线;要么就只好贴上一个有钱的女人;或者就跟着他一起走叛逆的路线,挣一些不光明的钱。其实这三条路都不光明,只是最后一条太过于赤裸裸,可以直接看见血,因而大学生当时非常的反感。

然而有意思的是,当他“爱”的有钱女子(正是高老头的小女儿),让他吃到一些不爽快时,他立马就动摇了。几乎当下就反戈到了伏脱冷的第三条路上,以至于那个计划就启动了。所以可见,在富贵、骄奢、舒适,甚至高贵、优雅的生活(欲望)前,人是多么脆弱。

可是拉斯蒂涅又是矛盾的,非常的矛盾。这个矛盾不是体现在他内心的纠缠,而是体现在他的行为。他在道德和不道德中切换的时候,竟然非常自在。读后感

·

这可能是一个青年人认识了这个社会的多种面目之后做出的选择,可能当他看清楚社会的真相,他的眼光就在道德和法律之上了,他可以游刃于这些束缚之间。也有可能,是他的道德感和非道德感其实是割裂的。或者就是他那因为不道德而产生的良心的阵痛已经被麻木了。

他见到过高老头如何为女儿全心付出,见过他那两个女儿如何地不孝顺。他既知道高老头的处境如何地悲惨,也知道那两个女儿的处境如何地优渥。他知道这一切。在高老头弥留之际,他是给老头下葬的人,两个女儿都没有出现。但是他又能转身就去“爱”那个不孝顺的女儿之一。他的内心是否还有刺痛呢?他在看这一幕幕充满冲突的“真实事件”的时候,他是否还有感情呢?不得而知。

但是他选择了第二条路。这条路在他看来比第三条路更“道德”,因为他认为这是“纯洁的爱情”。但是在经历了这些之后,我相信即使用纯洁的爱情,也无法抵挡他爱的女人是踏着她爹的尸体往上走的事实。如果是这样,拉斯蒂涅,应该是实现了一次道德的深度麻醉。

不过他是用爱情当幌子,去掩饰其他黑暗面所带来的不安?还是见惯了这个社会的阴暗,已经接纳了游戏规则?我还不知道。

拉斯蒂涅的心路改变,是这个小说极为有趣的一点。我只挑了其中一个角度,而且肯定也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这是一个极为不成熟的读后感,可以说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小的思考。不完整,也谈不上深度。当随笔记录罢了。

话说,光《高老头》这一个小说就已经可以看到法国不同阶层、不同个体的特点了。更别说整部《人间喜剧》了。巴尔扎克的笔锋是真厉害,完全不废话,内容非常详实。作者:牙小

喜欢《读《高老头》有感8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高老头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