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观读书笔记有感800到1000字

观读书笔记有感800到1000字

《小脚与西服》读书笔记1000字。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中外经典名著。由于人们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每个人看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在读中外经典名著时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本呢?也许下面的“《小脚与西服》读书笔记1000字”正合你意!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小脚与西服》读书笔记1000字:

《小脚与西服》讲的是张幼仪的传记故事,当然绕不开徐志摩。事实上,我想很多人之所以会去看这本书可能也是出于八卦心理吧。我是某次买书的时候看到豆瓣评分8.6就凑了个单,本身对民国八卦并不感冒。在挑选飞机读物的时候,需要选并不太重并且稍微有点趣味性的书籍,所以就选了这本。读了之后对“接下来张幼仪的人生又会怎样发展”特别揪心,以至于很感兴趣地把它读完了。

这本书是张幼仪的侄孙女听张幼仪口述写成的传记,可以说是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很多事情他们的家人都不能一一知晓。简单来说,如果从外人的角度,这是一个民国第一才子抛弃旧式婚姻的“乡下土包子”妻子,追求有才华的西式新女性的故事。但是从本书当事人女主的角度,我们看到的就是民国第一渣男抛弃妻子,不负责任的自由。

这本书的名字叫《小脚与西服》,典故是有次徐志摩有个裹着小脚穿着西服的女性朋友来做客,过后徐志摩问张幼仪怎么看她。她说小脚和西服不太配。徐志摩借由提出离婚,说他们俩正是小脚与西服的搭配。然而有意思的是,张幼仪虽然受的中国传统教育较多,读书笔记但却未裹小脚,只是不管她怎样好学,试图拉近与丈夫在志趣上的距离,她的脚在徐志摩眼中都是一双小脚。而我觉得其中很大的原因来自于他们认识的契机就是旧式婚姻,所以无论张幼仪怎样力求变成新式,这种第一印象已经决定了最终印象,所以丈夫从未给过机会让她变成新式女人。

真相是什么呢?徐志摩究竟是值得我们歌颂的为了追求爱情甘冒天下大不韪的英雄,还是自私不负责任却还希望得到世人赞誉的小人?我觉得用王尔德说过的一句话特别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人生活中的真实事情不是他所做的那些事,而是围绕着他所形成的传奇……你永远不该摧毁传奇。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可能对一个人的真实相貌略有了解。

——《奥斯卡·王尔德传》

我们很难要求一部传记给我们提供“真实的答案”,但是好的传记却可以提醒我们这种混沌性。徐志摩渣么?要看从谁的角度看,而更重要的是,要看以哪个时代的标准看。

我很喜欢看这样的一种小说,它建立在一种和我们当下所熟悉的价值体系相悖的道德共识中,在人物面对冲突的时候——小说世界中角色之间怎么看待这件事;小说中的那个“我”(隐含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态度;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暗示的真实作者可能出于怎样的心态看待这件事;作者认为的读者(隐含读者)怎么看待这件事;以及和我同时代环境下的真实读者会怎么看待这件事。而当这些态度都不尽相同时,我相信这会是一部很棒的作品。听起来可能有点绕,但这就是叙事学让我觉得非常有趣的地方。如果有这类作品,欢迎给我推荐!作者:羡辙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红岩》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1000字


《红岩》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1000字

《红岩》这本书是老师布置的假期读书任务,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写了《烈火中永生》这本革命回忆录,这就是《红岩》小说的前身,它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监狱里的斗争,小说里的许多人物都有真实原型,都有迹可循。

故事主要讲述了在1948年解放前夕,美蒋特务到处抓捕共产党员,地下工作者甫志高出人意料地叛变了,还为特务徐鹏飞提供了很多地下党的信息,许云峰、成岗、江姐、于新江、刘思扬等我地下党人不幸被捕并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集中营的恶劣环境、特务的阴险狡诈、残酷的严刑拷打,都无法动摇革命同志们的坚强意志。同志们凭借英勇无畏和机智勇敢,一方面和敌人斗智斗勇,一方面秘密开展联络活动。

解放军快要打到重庆了,国民党还在做垂死挣扎,特务头子毛人凤下令让徐鹏飞秘密裁决共产党员。许云峰、成岗、江姐、李青竹等人被杀,英勇牺牲,当天夜里,渣滓洞和白公馆的革命同志们同时发起了暴动,用鲜血和生命去迎接解放的曙光!

除了许云峰、江姐、小萝卜头等这些鲜明人物以外,有两个人物令我记忆深刻,一个是正面人物成岗,另一个是反面人物郑克昌。

成岗不管是在被捕前还是在监狱里,都一直坚持在办《挺进报》,从未懈怠过。当敌人对他严刑拷打时他没有透露党组织的一丝一毫信息。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新技术药物,只要往人的身体里注射进去,那么你问什么他就会答什么。可是成岗却以红岩那钢铁般的意志抵抗了这种新型药物的侵袭。这体现了他对党多么坚定的忠诚度和多么顽强的意志力!

特务郑克昌阴险狡诈、穷凶极恶。刘思扬被释放回家前,徐鹏飞对他的释放条件就是不干涉政治活动。刘思扬不答应,可是在报纸上登的却是“释放刘思扬,刘思扬同意不干涉政治活动”。郑克昌揪着这一点就假扮成共产党去审问刘思扬,想要套取我党信息。还有一次郑克昌假扮成受伤的高邦普到渣滓洞的楼七室去探听共产党的情况。还好郑克昌的这两次阴谋都被聪明机警的革命同志们识破了。

看完这本书后我又看了同名电影,使我对《红岩》的感悟更深了。红岩,已成为史诗般的称号。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去重庆的渣滓洞参观一下,去感受红岩精神!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永远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书笔记1000字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书笔记1000字

《枪炮、病菌与钢铁》(Guns,Germs,andSteel),作者贾雷德*戴蒙德(JaredDiamond),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

为什么欧亚大陆的白人成为征服者、殖民者,而美洲大陆的土著民是被征服者、被殖民者?

本书继承了“地理决定论”观点,但驳斥了种族主义论调。作者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是相对的。人类能够在欧亚大陆导致如今高度复杂的文明,定居农业的出现是重大转折点。农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进而枪炮、病菌与钢铁帮助欧洲人打败新世界。

全书共四个部分,共十九章。书籍脉络如下:

第一部分: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讲述了历史上的“卡哈马卡的冲突”,解释了欧洲人向新大陆移民的原因:

1)枪炮:以枪炮、钢铁武器和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2)病菌:欧亚大陆的传染性流行病;3)钢铁:欧洲的航海技术;4)文字:欧洲国家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

第三部分:从粮食生产到枪炮、病菌与钢铁。概述了欧亚大陆征服美洲的重要因素的演变:

1)病菌的演化:从密集人口所特有的病菌演化开始,欧亚大陆的病菌杀死的印第安人和其他非欧亚大陆民族,比欧亚大陆的枪炮和钢铁武器所杀死的多得多。2)文字的演变:从粮食生产到文字。作为“蓝图复制与思想传播”的载体,文字使得欧洲人迅速发起殖民脚步,非洲和美洲内的南北轴线以及生态障碍不但阻碍了农作物和家畜的传播,也阻碍了文字传播,带来欧亚跟美洲的发展速度差异。3)技术的演进:从粮食生产到技术。农业的发展,导致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阶级的分化,因为枪炮和航海技术在开放的社会更易于传播。4)政府和宗教的演变:从粮食生产到政治。定居农业提高了生产率,带来了食物剩余,养活了政治家。

因此,征服的直接源动力:病菌、文字、技术、政治。

第四部分:在5章中环游世界。讲述了各大洲的历史。

欧亚大陆征服美洲大陆的原因理解如下: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而且规模更大、技术更稳定,却没有发现新大陆,因为中央集权巅峰的明代实施“闭关锁国”政策。

世界很有趣,欧亚大陆的统一带来了文明的传播,但中国却因过于统一导致落后。历史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作者:Anna

《三体》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1000字


《三体》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1000字

说起文学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那当代最有代表性的能被后人说起代表本朝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呢?是小品、是段子吗?盛世中国还没有与之匹配的文学作品,何谈盛世,还好这几年国际上连续传来好消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刘欣慈、郝景芳先后获得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科幻小说界的诺贝尔奖)。

不过在我心中能称得上伟大作品,能流传于后世,称为经典的只有刘欣慈的《三体》。

在《三体》中刘欣慈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世界,打开了一个个天大的脑洞,比如小说中刘欣慈提到的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是一个三星体系,有三颗恒星。也就是说位于其内的行星“三体”星,有三个太阳。这好像是不可想像,但就是在2016被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比邻星内有这样的行星,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比邻星b,大小是地球的1.3倍,位于宜居带,跟地球很像。小说中的“三体”星被发现了,这说明作者是有一定科学及天文知识的,而不光是凭空想像出来的。

这世界上有没有类似“三体”人的外星生命呢?2014年,天文学家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通过计算推导:宇宙是平的,可能是无限或是接近无限的。这和以前的认知又不一样了,以前的认知是宇宙是有限的,但是是没边没沿的(如果不理解那我们想像一下二维世界的地球表面,是有限的,但从任意一点绕地球一圈,都会绕到起点,所以是没边没沿的,三维世界也可以这样理解)。而且从微波星图来看,宇宙的密度是一致的,就是说像地球这样适应生命存在的环境不是特殊的,是一种必然。这就脑洞大开了,因为宇宙是无限的,那就说明有无数个像地球这样的星球,而生命诞生的概率是有限可能的一种,哪怕概率再小,乘以无限还都是无限。进一步说明宇宙中有无数个像我们一样的“人”,而且有无数个“你”。此时,那个你也正在看这篇文章,不过他可能看完就去做别的事了,不像你马上转发,不要紧,还有无数个你,像你一样也转发了......你有没有被惊出猪叫声。

在《三体》中刘欣慈给我们开的脑洞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宇宙社会学的理论,这也是刘欣慈的思想实验之一,宇宙有两个原理:一个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宇宙的资源有限,宇宙博弈是零和博弈,资源你用了,我就没有了。宇宙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猜疑链,不同文明发生接触,由于彼此的猜疑,不信任就会发生互相残杀;一个是技术爆炸,科技会有加速发展的特质,一个文明现在不如你,但是你不发展,对方就有可能加速发展超过你。由此就引出一个黑暗森林法则:文明就像黑暗森林中拿枪的猎人,如果有人在黑暗中暴露了自己的坐标,代价最低的方案就是先开一枪。

刘欣慈给出了一个宏大宇宙社会法则,很开脑洞,有想像力,同时又有严谨逻辑性。这对我们地球人也有很大的启发,想想在我们地球上,就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也发生过这样的猜疑链,使彼此的矛盾激化,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黑暗森林法则暗黑、冷静、理智的让你后脖根冒冷风。不过这可能是更接近现实的真像。用刘欣慈的话就是“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作者:董道不豫

双城记读书笔记与感悟1000字


双城记读书笔记1000字优秀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为了你,为了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命中有值得牺牲的可能和机会,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西德尼·卡尔顿

就这样被感动了。它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它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更是一种纯洁而高尚的爱。它就是狄更斯笔下的《双城记》。全书充溢着扑朔迷离的色彩,作者以一连串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框架,以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忍受着资产阶级无情的剥削。正如作者所说:“昌盛而又衰微,笃诚而又多疑,光明而又黑暗,这是充满阳光希望的黎明,又是阴暗失望的长夜,人们拥有一切,却两手空空。”而主人公西德尼·卡尔顿、露西·曼内特和查尔斯·达尔内之间真挚的情感,成为这部名著亮丽的一笔。

在小说中,狄更斯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鲜明的个性。曼内特是个深爱女儿的父亲,在经历磨难后仍宽容地把女儿嫁给仇人的儿子;露西是温柔善良的贤妻良母,为了让丈夫能看自己一眼每天风雨不改地到大墙对面站立两小时;查尔斯是个正直、豁达的贵族,与露西相爱,为了爱情甘愿放弃爵位与财产。

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就是让人有点憎恶的泰雷兹·德伐日。失去亲人使她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革命胜利之时为亲人报仇。可是等到革命胜利时,她许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复仇却失去了对象,她的愤怒之深是可以想象的,然而为了发泄积愤却拿侯爵兄弟的儿子及其家人抵罪,她走上了一条与那些伪贵族同样残忍的道路,于是她的种种行为使她一步步失去了读者的谅解。最后,恶人有恶报,她戏剧性地因为手枪走火而结束了自己充满仇恨的一生。也许这才是她最佳的结局。那些像德伐日那样以复仇为生活唯一目的的人,即使命运坎坷,也决不能博得人们的同情。

而在整篇小说中,最让我喜欢也是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律师助手——西德尼·卡尔顿。他一出场就带着一身忧郁,隐去了光芒,总是灰心、失望、冷漠、凄凉。他妥协于周围环境,但有时却又显得格格不入,作为律师助手的他才华出众,却甘心情愿躲在人后,做别人成功的垫脚石,他仿佛亲手筑起了一堵墙,隔绝了名利、社会,默默地逗留在角落里。他与查尔斯长得十分相似,读书笔记也同样深爱着露西,然而两者命运却截然不同。他羡慕查尔斯,也恨他。可在经历痛苦的煎熬后,他依旧带着诚挚的祝福,愿露西与查尔斯永远幸福,因为“爱比恨更为强有力得多”。这个表面上懒散、放纵的“无用之徒”,内心却是崇高而纯洁的。

终于,他向露西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每次读起那段话,难免感到心酸,“我希望你知道你是我灵魂最后的梦。我是在堕落的生活中看见你和你的父亲,还有你所经营的那个甜蜜的家,才恢复了我心中自以为早己死去的往日的梦想。我也因此才感到比任何时候都要凄凉可怜。自从我见到你以后,我才为一种原以为不会再谴责我的悔恨所苦恼。我听到我以为早已永远沉默的往日的声音在悄悄地催我上进……”

当查尔斯因为家族的犯罪而被无辜判决死刑,西德尼竟然代替他去断头台接受行刑。在生命与爱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爱露西,为了她的幸福,他为她的爱人献出自己的生命。当他走上断头台的时候,面上依然保持着笑容,他信守对露西的诺言……因为,他的爱便是他的生命。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想起了裴多菲的那首诗:“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尽管小说以一个意外的“大团圆”收场,但当读者流着眼泪读完该书时,却感到无限的遗憾、心酸。有人说爱情是自私的,但在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我却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最纯洁、最崇高的爱。它隐藏在内心深处,但却无比的深厚;它默默地承受煎熬,为的只是使心爱的人幸福;它总是无私地付出,而不求一点儿的回报。这种爱在无形中上升到一个新境界,永恒地放着凄美而迷人的光彩。

“为了你,为了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命中有值得牺牲的可能和机会,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

相信《《小脚与西服》读书笔记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读书笔记有感800到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