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手指读后感100字是剪辑

手指读后感100字是剪辑

《剪辑的语法》读后感400字。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最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在中外经典名著中你最喜欢看哪一本书籍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剪辑的语法》读后感4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剪辑的语法》读后感400字:

剪辑作为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的重要环节,保留镜头感以及增强观众的观感体验是剪辑的最终目的。而新闻是对新进发生事实的报道,是新闻人后期加工的产物。所以在新闻写作中,我认为可以借鉴剪辑方面的理论经验。

电影爱好者常会说:“成也剪辑,败也剪辑。”可见剪辑在影视制作中的重要地位。叙事结构、气氛营造甚至影片本身的价值观表达,可以说都是由剪辑来决定的,而这也就意味着,剪辑要尽可能少的破坏导演创作初衷,即保留“事实”。在新闻写作中也是这样,记者的首要任务是还原事实,成为读者的眼睛,而不是以充斥着个人观点与偏见的报道影响读者或是对事实加以裁剪切割蒙蔽读者。

但新闻作为一项有限制性的文本创作,同样不能够是粗砾、不加修饰的,正如电影导演拍出的数小时冗长无味的毛片,是远不能吸引观者的兴趣的。给新闻“瘦身”也应当是每一位新闻“剪辑师”的必备技能。

详略得当、内容明确的报道能让读者流畅的读完整篇报道并迅速get到报道的主题,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能否在真实性前提下的提升可读性,我认为是评判当今媒体人/组织是否优秀的一项重要标准。作者:黄俊恺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我的失恋》读后感400字


鲁迅先生反对的只是那种无病呻吟、感情消沉的爱情诗,现在的社会,也有装腔作势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而强作感慨的言辞。

文章里你你我我,亲亲爱爱,分分合合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关系,我们的情绪之所以大起大落,是因为健康的人往往喜欢无病呻吟,看着别人的故事,看着虛构的故事,做该做的事,不要以为恋爱了一次就与众不同了,就可以愤世嫉俗了,就可以对自己对自己撒野了,当然,怎样对待自己是自己的事情,只是,别太把自己当人,别太把别人当真,生活在太现实中的人,成了事会感到空虚,生活在太理想中的人,永远成不了事。

鲁迅这首小诗,讽刺那些沉溺个人感情的青年,就是那那些整天报怨现实却无所作为人。在很多人心中也潜藏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以为是的言行,是不成熟也是不理智的,想要真正的成为有目标有能力的有志青年,还需要对自己约勉励(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不做无病呻吟之人,不写无病呻吟的文章。

《腾飞的祖国》读后感400字


《腾飞的祖国》读后感400字: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_《腾飞的祖国》。这本书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实力显著提升、社会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防现代化全面推进。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涌现出一股豪情,它概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中国从贫穷落后到强大起来的有力见证。

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国防现代化全面推进这一单元。我们从电视上看阅兵,战士们那整齐的步伐,那昂扬的姿态,那猎猎军旗,那飒爽军姿,彰显了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由大到强的新面貌,我们已经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当然,这其中的变化,是很多人努力的成果: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以海为伴,以岛为家的好兵邱华、心系强军,锐意创新的马伟明、冲锋在前,英勇果敢的战斗英勇冷鹏飞

为什么我们能有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那些为祖国强大而努力工作的人们,感谢强大、腾飞的祖国!作者:姬载希

《我的祖国》读后感400字


《我的祖国》读后感400字:

好记者讲好故事: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记者刘万利,常年奔走在战争频繁的国家,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忍和中国的强大以及作为中国公民,一面五星红旗带来的安全感。我国公民不管身处世界何处,都拥有着无比的安全感,因为在危难时,五星红旗就守卫在我们身边。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守护神,中国是我们的后盾。我曾看过一个演讲,演讲者讲述她交流学习到叙利亚,当她乘坐的到叙利亚的飞机安全着陆时,飞机上的人们都欢呼雀跃,可我们都知道,飞机安全着陆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叙利亚则不一样,他们长年饱受战争的苦楚,他们忍受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飞机安全着陆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了。

读了这三则故事,我很羡慕记者们可以亲身去经历这些,通过切身体验,才能够真真实实的感受到祖国的人民、祖国的军队、祖国的五星红旗,祖国的一切都在为你,为我,为我们建筑一个安全、平稳、和平的家园。

好记者讲好故事: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奴仆的杰作》读后感400字


《奴仆的杰作》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奴仆的杰作》的69页到70页。《奴仆的杰作》这一部分主要讲了穆律罗画家和他的学生总是不时地发现画布上常有一些未完成的素描。画家想知道这些线条优美、轮廓清晰,笔触极具天赋的素描是谁画的,然而每当穆律罗挨个询问学生时,得到的都是遗憾的摇头。其实作画者就是他奴仆中的一个,叫做塞伯斯蒂的。每当穆律罗给学生上课时,塞伯斯蒂就在一旁聆听,夜晚,他总是忍不住偷偷地画上几笔,快天亮时,他想把画涂掉,心里就有一个声音在叫:“不,我不能!”于是,未完成的画就这样留了下来。

不巧的是,在一天晚上,手里拿着画笔正专心作画的塞伯斯蒂被发现了,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因此受到惩罚,而是被画家穆律罗收为了弟子。后来在画家的精心指导下,塞伯斯蒂也成了名垂青史的大画家。

在这里面我有一段最喜欢:“他提起画笔,一会儿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时而添上一笔,时而点缀彩色,然后再配上柔和的色调。四个小时不知不觉悄然而逝,晨光从窗户中透过来,而蜡烛的火苗却仍在不停地跳动。”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知识面前,富商和奴仆是平等的,“英雄不问出身”,只问是否在天分的基础上付出那99%的汗水。作者:任中央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剪辑的语法》读后感4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手指读后感100字是剪辑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