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1000字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1000字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由于人们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每个人看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从第一次接触到白落梅的书开始,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次数绝不会少于五次,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一样的体验。或许是因为每个时间段里自己的心情与经历会对感情的领悟不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算得上是一部散文作品,文章主要描写的是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一生。未读这本书前,我对林徽因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她与徐志摩之间有过一段纠葛。但当我读完这本书事,我才意识到,林徽因这个传奇女子,有多少令人感叹的传奇。

在那一个纷扰的年代林徽因如莲般地绽放,惊艳了多少红尘过客。白落梅便用她的文字,记录下了这个白莲般的女子。白落梅笔下的林徽因,用“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这样的林徽因,让徐志摩怀想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一生,让金岳霖默默挂记了一生。

她的清醒与理智使得她终究选择了与梁思成携手共度一生。人生所要面对的选择就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但选择之后必定要承担它所带来的一切后果。所以,康桥之恋后,林徽因放弃了徐志摩,选择了梁思成,这也意味着她选择丢弃浪漫,选择安稳。

许多人都对她的选择感到惋惜,但我认为,她的选择并不代表着全盘皆输,因为谁也不能否认,林徽因与梁思成在一起后,一同求学,一同成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优秀学子,她甚至成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其为当时建筑研究做出的贡献谁又能否认呢。或许林徽因失去的是与徐志摩在一起时的浪漫,但她从这些事业中得到的收获绝对会比失去的更有价值与意义。

读完林徽因的一生,看遍她一生中经历过的大起大落,好像当时自己也在她身边同她一起感受着。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岂能一帆风顺,尽管没有大风大浪,读书笔记也少不了一波三折,经历之后方知其中的百般滋味。人生路上的岔道口又岂止一处,要面临的选择又何止一次,只不过有时是你选择了结果,有时候是结果选择了你。

所以很多时候,学会舍弃,学会接受,再学会去享受。既然做出了的决定就承担会有的所有结果,与其每天懊悔不已,倒不如去接受,在接受中享受,因为一切都已经定下了,何必再让烦恼缠绕自己呢。

林徽因的果断,林徽因的抉择,都不禁让我感到震撼,作为一位女子,她并没有逆来顺受,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世界,她会为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努力,她也知道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她的人生是美好的,即便是最终病重时,也是在那山间静谧的环境中度过的她的最后一程。作者:卢雨婕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笔记600字及心得感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笔记600字及心得感悟

摘抄书中:对诗词的鉴赏方面,我是一个很放诞纵情的人,所以很喜欢李白多于杜甫。喜欢太白诗中磅礴的仙气,纵心任情的姿态,意境高远而不冷僻,远非晚唐贾岛孟郊之类的苦吟诗人可以企及。太白是盛唐的风光绝盛,杜甫也高绝,奈何盛境以后的人,再雄浑也透着·凌乱后萧条。

就为这个,我特地爬回书堆里看了孟浩然的诗。对他的诗本就有印象,他的诗那样亲切,原就本不是生疏冷疏的。此番有了名师的点拨,再加上此时心境已不同少年时。再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类的句子,真是别有感触。

这几个平淡无奇的句子,描摹细致,意境深远。字字惊心动魄,又是那样的直白轻率。

笔记及感悟:作者对古代文人名诗有一定研究,喜爱李白多于杜甫,说明作者是喜爱仙人气息,磅礴意境的。杜甫成就也是极大的,是被称为诗史,作者觉得世人大可学社工部的沉郁工整,李太白的神韵是学不来的。

李白喜欢孟浩然,亲切地称其为“孟夫子”,对孟浩然有仰慕之意,作者也称赏孟夫子,让作者想起了他的风仪,不自觉地进入书海去看他的诗,还真有点感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有风景,孟浩然诗中有气象,李白学了孟夫子,比其诗更高妙些,李白又见老夫子,又不由自主地变得更尊敬,又为其·折服,又谦逊起来,孟夫子少好节义,喜欢振人患难,因此而又更尊敬些。李白酒喝的多,杜甫酒少,作者觉得与这有关,所以李白更胜杜甫一成,又会觉得李白不同于常人,是名副其实的诗仙啊!作者:朱星宇

《见识》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见识》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美籍华人吴军写的《见识》是一本很现实的书,青年人如果读进去了并认真践行可以少走不少弯路。我年少时父母常对我说:“你搞好学习就行了,其它的事不用你管。”而我竟当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做的后果很快就显现了,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外出求学,发现自己完全是个傻子。对此吴军书给出的回答是: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觉得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现在的我早就知道寒窗苦读不过是成功的因素之一,社会竞争是一种复杂且长期的系统竞赛。如果我十八岁时读了吴军的《见识》,也许会少迷茫两个月。

吴军对工薪阶层的投资建议也很实际:投资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而不是股票。这和连岳的观点不谋而合,连岳认为:对工薪阶层来说,价格剧烈波动、快速交易的股票市场是个危险的地方,结局基本是亏了钱,赔了本职工作与心态稳定,和吸毒差不多。现在鼓吹“财务自由”的书很多,可我认为财务自由是一种奢侈品,普通人是不能从股市里打个滚就能实现的。所以不妨把目标定小一点,工作干好、有稳定的现金流、保持健康、教育好孩子,这些事稍作努力就能做到,也更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这本书中关于伪工作的论述对我的印象最深。吴军认为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对于破除工作困境,吴军给出了三种方法:一是“愿景——目标——道路”,类似于《秘密》中的“要求——相信——接受”。二是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三是凡事做记录。关于工作,我最喜欢的还是龙应台在《给河马刷牙》一文中的说法: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相信好的工作会让生活质量更高,身体更健康,人生也有更多可能。

读了一些这类管理精英写的书,像是一稼的《美好人生运营指南》、黄征宇的《终身学习》等,这些人在本职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写作、讲座、培训等其他方面也是全面开挂。这些优秀的人思想前瞻,行动力强,工作高效,言辞谦逊,善于接纳不同。他们难不成有命运女神的眷顾吗?还真不是。在提及命运时,吴军写道:但凡人的知识面稍微宽一点,交际圈子稍微广一点,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点,命就会好很多。

《雷雨》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雷雨》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年仅23岁,清华大学的学生曹禺挥笔写下惊世之作——《雷雨》,同时造就了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我重读《雷雨》,依旧对他二人颇有感触。他二人便是曹禺最先构思出的角色,周蘩漪和周冲。

周蘩漪。她疯了,不断地有人说她疯了,周朴园,周萍,读者,最后她真的疯了。作为妻子,她背着丈夫偷人;作为继母,她与儿子通奸。她辛辣,她尖锐,她魅惑,她也勇敢。她无视那些所谓的“金科玉律”,冲破道德的枷锁,违背人伦。是谁迫她如此这般?是那死气沉沉的周家老宅?是那蛮横专制的周朴园?是年轻男人的气息与诱人的爱情?或许,她只不过是生错了年代。

曹禺与那位写下“红楼巨作”的曹老先生有些许相似,有一个无望的家。终日弥散着鸦片的烟雾的家;有一个废人般的哥哥的家。史太公不受宫刑之辱,或许就没有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想或许也就是这样一个家造就了一个五四青年,一个戏剧大师,一个叫蘩漪的女人,一部《雷雨》。

社会对女性的性爱压抑,专制男人对女人的统制,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这个年代造成了一个雷雨式的人物的爆发,其中就有一个女人叫周蘩漪,其中就有一个男人叫曹禺。蘩漪的儿子周冲不知为何没有她那动人心神的魔性,他或许是剧中最脱离“雷雨式”的人物。他不像蘩漪,他只是个孩子,有点傻气的孩子。

我曾经也大概地看过人艺的话剧《雷雨》。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都惊叹于曹禺大师对戏剧的掌握。他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围绕着八个人物,我看到的是整个社会。同时,我也生动地看到戏剧这种文学题材的特点。这部剧作为一个经典,的确是值得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阅读的。

我看到了一个罪恶的社会,一个危机四伏的黑暗的社会。但是这也更多的是对世界的一种感觉,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历史某个时期,这也正是我在这个时代去读的时候,还心存理解而不是同情的原因。他表现的那个家庭,那个社会给我一种无路可逃的感觉。周萍、四凤、周冲,还有蘩漪似乎一直都处于一种想要逃离这一切的状态里,他们想要离开,想要摆脱,想要征服。但是他们的痛苦却始终没有出路,反反复复地挣扎,甚至死成为了唯一的解脱。

那个社会,那样的生活没有给他们自由,所有的希望像渺茫的迷雾般不能真实地抵达。探索真理的路上他们已经不能忍受,我想这也正是一种无奈的美。曹禺在1977年为自己作品集写后记的时候说:“今天看来,必然有很多缺点和谬误”,然后他谈到没有写一个无产阶级人物,没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我却不敢苟同,必定有些痛苦会跨越时代,跨越阶级。

史铁生《命若琴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史铁生《命若琴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这是很久以前读过的一本书,再拿出来读,经过五六年生活的历练,我能理解的东西好像也更多了些。

老瞎子从他的师父那里接过这张神圣的处方,真真正正弹断1000根琴弦就可以去抓药了,就可以看看这个世界了,就可以看那蓝色的天,绿色的树和曲折的“油浪”(游廊),老瞎子七十年中所受的全部辛苦就是为了最后能看一眼世界啊,支撑他活下去的全部动力就是能最后看一眼世界啊。当他心弦拉紧的时候,他每天充满希望,充满斗志,而当他得知师父给他的处方是一张无字白纸,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救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目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断了。他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老瞎子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

老瞎子的师父弹断了800根弦,告诉老瞎子自己记错了,是要弹断1000根才行。老瞎子弹断了1000根弦,告诉小瞎子自己记错了,是要弹断1200根才行,只要生活还有目的,他们就能一直充满希望地弹下去、唱下去、活下去。800根、1000根、1200根、1400根……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瞎子的毕生希望是能看见这个世界,我们能够看得见这个世界,也便有了更广阔更深沉的目的。我们努力学习,我们认真工作,我们时不时去旅行,读书笔记m.i1766.com我们怀着善意去对待世界。可是我们所设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似乎还没有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完美答案。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作者:小鱼

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1.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2.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3.人不能没有爱,尤其不能没有所爱。不能被爱固然可怕,但如果你爱的本能无以寄托就更可怕。假如不能被爱是一条黑暗的小路,燃着爱的心还可以照耀着你前行。

4.倘若全无所爱,便如那绵绵的秋雨,把你的生活打的僵冷。

5.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m.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