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贤君的世纪——《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及感悟。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那么,你看过几本中外经典名著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贤君的世纪——《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及感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贤君的世纪——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及感悟

本册讲了罗马著名的连续五个好皇帝中的三个皇帝:图拉真,哈德良和安敦尼。

图拉真是第一位行省出身的皇帝,不恰当的比喻,好比我哪天做了博斯公司全球CEO(此处显示了写此读书笔记的时间---后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说明,罗马真正地做到了全民平等,只看能力,不问出身。

图拉真统治罗马二十年,是罗马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时代。他征服了现在的罗马尼亚,把国土第一次延伸到多瑙河东侧。图拉真治理国家尽心尽力,勤勉之极。但是关于他的文字记录几乎没有任何留存。他曾写过一本模仿《高卢战记》的《达契亚战记》,但只留下了一句话。真不知道中世纪是怎样一个黑暗的时代,销毁多少文化作品。

图拉真在试图征服阿拉伯世界时,病死于途中。阿拉伯是阻挡罗马东进的历史屏障,从安东尼开始,几次东征,几乎都是惨败。

图拉真没有孩子,所以可选面比较大。他选择了表弟的儿子哈德良。也是一代优秀的皇帝。他登基有点像李世民,上来先干掉了四个图拉真时代的高级将领,这在古罗马类似于弑兄,因为他没经过审判就让他养父,近卫军长官,直接处决了这四位对于他登基有所怀疑的重臣。

哈德良作为皇帝还是非常优秀的。他是一个喜欢巡视并就地解决问题的皇帝。他统治21年,其中13年在各地巡视。

哈德良时代对法律进行了完善,比较引人注目的比如孕期妇女免于处罚,奴隶犯罪不能连坐,地下文物由国家和发现者平分等等。今天看到某歪眼教授的歪论说中国要回到封建社会,采取强力连坐,把贪官妻儿家人一起枪毙了,真是叹服我们的人性发展,比别人落后几千年。

另一个至今影响深远的事件是犹太人的再次暴乱。罗马从凯撒开始,基本尊重犹太教的习俗,犹太人的教条主义者采取了过激行为,读书笔记连以洗礼代替割礼的同源基督徒都视为背叛。哈德良此次镇压后,采取了大流散政策,为根绝后患,把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全部赶走,并重新命名,至此,从公元134年起,一千多年,犹太人没有了自己的国家。从此以后,看罗马史不用关注犹太人了。

哈德良是同性恋,有个美少年安提诺乌斯陪伴出游。罗马似乎从来就有同性恋的传统,凯撒就有过解释不清楚的绯闻,图拉真也有,哈德良则更加公开。昨天看好声音的王力宏一袭白衬衫那俊美模样,在古罗马也许就成为皇帝们的爱恋对象了。

哈德良也无后代,选了安敦尼。安敦尼的策略是萧规曹随,统治帝国23年,秩序稳定。人格完整的他也没有绯闻,以至于作者只用轻飘飘的22页就结束了对他的描述。虽然无出彩之处,但那时期的国民或许是最幸福的,他们的罗马梦是如此真实,因为一个稳定而尊重人性的社会,梦想轻易地照进现实。作者:水之谷雨花石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危机与克服——《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与感悟


危机与克服——《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与感悟

这册讲述的是昏君尼禄死后国家陷入内战以及逐步走向正轨的三十年。

昏君的破坏力不仅仅是其生前的胡作非为,其死后导致的混乱往往毁灭性更强。罗马在尼禄死后两年内换了三个皇帝,各军团之间相互厮杀,几个小城市被完全摧毁。GDp估计倒退很多年。于此同时,一些行省兵开始叛乱,同盟国开始闹独立,比如犹太王国。总之内忧外患接踵而来。

幸好韦斯帕芗获得了皇帝的位置,他没有什么伟大之处,只不过“常识健全”而已。兵荒马乱那两年的三个皇帝,都犯了很多常识性错误。想想我们的现状也是,或许根本不需要什么“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去改革,只要不自欺欺人,不出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很多问题和矛盾就逐步解决了。

对了,就是这名韦兄,当年在尼禄皇帝的诗歌朗诵会上打瞌睡并被皇帝发现,很长时间觉得自己出头无望了。没想到造化弄人。

韦斯帕芗把皇位传给了大儿子提图斯,结果挺能干的小伙子刚好碰上千年不遇的大火山爆发,忙着一线指挥救灾,两年在位就累死了。提图斯的弟弟图密善接位。这哥们还没有学好帝王术,没有特别的作为,女人关系方面处理比较乱,结果被皇后的奴隶给暗杀了,读书笔记死后还被元老院处以“记录抹杀刑”,也就是以他命名的所有各种法律,工程建筑都要更换名字。作者也有点看不起他,本册书350页啊,只给了图密善50页,要知道,本书记录的三十年历史,他在位十五年!

图密善被杀后,涅尔瓦,一个七十岁的老头,被推上帝位。由此,长达近九十年的五贤帝时代拉开序幕。

本册书中,作者穿插不少精彩的反思和总结。风格有点像《流血的仕途》,书中的总结性评论远比历史故事本身要有意思多了。我感觉,作者是写到这第八本,才积累出史学家的功力。

下面我摘录几句精彩的句子:

1、能否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决定性因素不在于教授者一方,而在于学习者一方的资质。(联想到我们国家的上届大佬们经常请教授上课,没见进步,终于知道原因了)

2、要想结束内乱,与凯撒和屋大维时期不同,即使缺乏一些想象力,但只要具备能够清楚地了解现在需要做什么并付诸实践的健全常识就足够了。

3、有些人在和平时代一无是处,一发生战乱便崭露头角

4、在统治者看来,越是优秀的民族越不好统治,如果是平庸的民族,被打到社会底层也不会有反抗的能力和勇气。

5、为了在残酷的现实中存活下来,往往容易将希望寄托在梦中,犹太教中期待救世主的教义就是一个例证。

6、在这样一个广大的罗马帝国,由于饥饿导致的集体死亡事件一次也没有发生过,这难道不值得大书特书一笔吗?毕竟这是2000年前的国家。(我们惭愧吗?)

《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之汉尼拔


《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之汉尼拔

第一本讲了建国五百年的故事,这一本用三分之二的篇幅讲了16年的故事——汉尼拔折腾罗马人的16年。

一些有意思的点如下:

1:个人vs.体系。汉尼拔与罗马的战争其实就是个人与体系的较量。汉尼拔的队伍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指挥一场像样的会战,而罗马则英雄辈出,有坚持持久战的战略高手,有像粘鼻虫一样跟着汉尼拔队伍就是不正面战争的骚扰高手,有专门训练奴隶队伍极大补充兵源的执政官,当然更有学习汉尼拔战术,破其西班牙大本营,直捣其北非祖国的少年天才。罗马的共和体系,每年选举两位执政官,元老院运筹帷幄,市民大会的负责选举的体系保证杰出人才的供给。所以,尽管超过六名执政官被汉尼拔给消灭,罗马始终能挑出精英与其对抗。而汉尼拔局面一旦做大后,便难以掌控,因为他没有同量级同伴能帮他经营不同区域。

罗马体系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兵源的补充和同盟国的坚定立场。汉尼拔也是战略高手,费尽心思瓦解罗马同盟,比如,所有同盟国的俘虏都释放,罗马俘虏就杀或卖为奴隶。但是,最终在罗马情况最危急的时候背叛的只有三个城邦以及不靠谱的高卢人。读书笔记这得益于几百年来罗马对同盟国的开放,包容,利益共享,政治平等。所以,当罗马的军团接二连三被汉尼拔整建制消灭时,罗马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又能召集更多的兵源。我觉得这就是善有善报吧,罗马用心良苦地做了几百年的好人,终于在这一场战争中得到善报。

2:绝望vs.希望。罗马前五年被汉尼拔压着打,几次打会战,基本被全歼。苦心经营的西班牙战场,也因一次失误,基本丧失战斗力,但最后都挺过来了。做企业也一样,无论面临怎样的被动甚至绝望情况,总有绝地反击的机会。总结罗马本土和西班牙战场的扭转局面的经验,有这么几点:

1)士气要保持,领袖尤其不能抱怨,悲观;

2)充分收集信息,挖掘小胜的机会。一点一点扳回来。积小胜为大胜,也可维持队伍的信心;

3)突破常规思路,敢于创新。包括用人,战术,都可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

4)大局观,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大局把握很关键。格局也许开始并不明朗,但一定要有人能跳出时局,看透大局,最后才能做局,扭转乾坤。罗马最后选择进攻北非本土,迫使汉尼拔被召回,就是大局观的结果。

基督的胜利——《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3000字


基督的胜利——《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3000字

倒数第二本《罗马人的故事》,讲的是公元337年到公元397年的历史。这一册的主题是《基督的胜利》!

正如我在前面第12册的读后感里提到的,基督教的崛起绝对不是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虽然基督教从一开始就以一神教的理念否定信仰多神教的罗马帝国。恰好相反的是,正是罗马帝国在走向衰亡过程中,一手扶持基督教,支持其做大。就像落水的主人,临死前幡然醒悟,把最后的救生圈让给了自己欺压多年的奴隶。

定都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尔)的大帝去世后,儿子们在继承整个帝国的同时,也继承了对基督教的支持。君士坦丁大帝把帝国分给了儿子和侄子,结果其葬礼上某个儿子把侄子们都干掉。三个儿子中,老大和老三被军团给废了,老二君士坦提乌斯大帝在东征西讨中统一了帝国。据说老二就是当年宫廷阴谋的操作者。

这一段历史中有位人物的经历,我觉得罗马千年历史中,最最有意思,最最曲折动人,最最充满戏剧性的。他就是君士坦提乌斯之后的皇帝尤里安(我曾经的老板同姓,翻译成朱利安J)。尤里安的父亲是被君士坦提乌斯干掉的两个侄子之一。尤里安和哥哥苟且偷生,被放逐到偏僻山中。当君士坦提乌斯统一罗马帝国后,想提拔一个副帝帮助自己时,发现血亲只有这兄弟俩了。而此时这可怜的兄弟俩被他幽禁在一个偏僻山里很多年。尤里安的大哥被提为副帝,统治东部区域。没过几年,疑心很重的君士坦提乌斯诬陷尤里安大哥叛乱,杀掉了他。从小在山里一直研读哲学,性格腼腆安静,唯唯诺诺的尤里安被君士坦提乌斯安排出来负责帝国西部区域的安防。没想到一介书生在高卢地区居然有勇有谋地摆平了莱茵河两岸的蛮族。他深谙经济之道,通过减税,重新振兴了因战乱而荒废的高卢地区诸城市。他获得了军团和居民的死心塌地地支持。后来君士坦提乌斯又被人挑拨离间,从帝国东部召集大军要讨伐尤里安,只有几万部队的尤里安没有屈服,准备应战时,君士坦提乌斯突然病死了!居然病死了!病死了!结果,唯一根正苗红接帝位就只有尤里安了。加之尤里安打击蛮族功勋卓著,整个罗马帝国的军团都服膺。近年来,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的帝国诞生了。

谁也没想到,年轻的尤里安心中居然浸透着罗马帝国的最精华的传统精神。他上位后,着手回复古罗马的传统。制定了众多的政策和法律,力图恢复罗马的传统。他强烈反对宗教支配现实世界,他制定的政策之一就是把基督教不作为国教,支持信仰自由,恢复被废弃多年的希腊罗马诸神的神殿。这艘逐渐下沉的泰坦尼克号眼看就要被尤里安转危为安,可是天不遂人愿,31岁的他死在与波斯帝国的战争中,在位两年!

下面摘录一段他的遗言:

“告别人生的时刻好像到了。我一直希望能回报养育我的大自然,现在我做到了,倍感欣慰…,对于迄今为止的所为,我没有任何后悔。我从未有过谋杀及其他卑劣的之举,这让我感到欣慰…无论与世隔绝的时期,还是日后集大权与一身,我始终忠实于自己,没有背叛自己的信念…,我坚信帝国存在之意义,在于保证人民的安全与繁荣,并为之付出努力。我可以m.i1766.com问心无愧地断言,执政后我所推行的一切政策,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不能再多说可,我精力不济,不能多说了,关于继任皇帝的人选,我不做提名。我做的抉择可能考虑不周到,…,若无法获得军队的支持,我的推荐会危及他的生命。人选由诸位决定。我仅祝福罗马帝国的百姓,能在贤明的君主的统治下,过上安全幸福的生活”。

顺便说一下,尤里安之所以能避免很快被杀,据说和君士坦提乌斯的美貌妻子暗中保护有关,其中不少才子佳人的故事也许更有意思J,可以参考美国作家Gore Vidal的小说《尤里安》。

当然,由于尤里安对基督教的打击,他被冠名为“叛教者”。

尤里安的之后的继承者是信仰基督的。众多恢复罗马精神的法律和政策都被推翻。此后的皇帝故事已没有意思,主角变成了米兰主教安布罗西乌斯。相信今天信仰基督教的朋友们都知道圣安布洛西乌斯。他的睿智和善辩推动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并于393年正式确认基督教为国教。

公元395年,当年在位的皇帝狄奥多西去世,他把罗马帝国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正式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罗马人的故事·条条大路通罗马》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罗马人的故事·条条大路通罗马》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开头还是惯例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从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来介绍古罗马。硬件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港口,神庙,会堂,广场,剧场,圆形竞技场,公共浴场,上水道,下水道等所有现代基础设施。软件包括,安全保障,治安,税制,医疗,教育,邮政,货币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是贯穿罗马共和加帝制时代800年历史所有执政者的共同认定的事业。也就是说,罗马人把基础设施视为“人类文明生活必需的大事业”

1, 人类到了19世纪下半叶开始普及铁路,人类交通运输的速度才超过了罗马大道。(历史充满偶然,也不是一直向前走,人类社会倒退什么的很正常)

2, 金字塔不过是毫无用处、愚蠢透顶的权利炫耀。(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这么想的吧)

3 , 如果不能即学习历史又学习经验,就不是真正的学习。历史是一种知识,而经验则让历史充满活力。

4, 民众即使对于抽象的事情会判断错误,如果示之以具体的形式,他们也会具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5, 只要国家没有强烈的意志和能力维护,无论建得多好的基础建设,也唯有死路一条。这不仅是硬件的基础设施,软件的基础设施也是如此。

6, 越是钻研,其对象越是走向细分化,这也是研究的一个必然宿命。

7, 工作结束后,先洗个澡,然后让人按摩身体,做完这两样才开始吃晚餐,这是当时罗马人每天的生活方式。(不管哪个时代有钱人都是会享受生活的啊)

8, 既然寿命已尽,就该顺从天命。对于年轻,健壮的人负伤或者生病,要竭尽全力加以治疗,而如果并没有遭遇不幸,寿命已尽,则从容升天乃是自然的生活态度。(古罗马人的生死观我完全赞同,跟我们的老庄哲学还有相似之处)

9, 我知道,洗浴、饮酒、女人是长寿的敌人。但是没有洗浴、饮酒、女人的人生不是人生,我这样想的,到52岁的时候,它结束了。(罗马大道旁边的不知名的墓碑上写的墓志铭,从这些风趣的墓志铭上都能想来这个人生前的样子,沿着罗马大道的旅行者,休息时靠着墓碑读这些估计也会哑然失笑吧)

10, 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安于贫穷——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作者:风云飘飘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贤君的世纪——《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及感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