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王阳明有感800字

读王阳明有感800字

读王阳明著作《传习录》读书笔记与感悟。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我们在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往往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当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我们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以下“读王阳明著作《传习录》读书笔记与感悟”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王阳明著作《传习录》读书笔记与感悟

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

本章中讲到孔子为什么把伏羲、黄帝、神农之书也在《六经》中予以删掉了呢?徐爱认为在类似于《三坟》之类的书在现世的国家治理还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什么孔子把它们都删掉了?

王阳明说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即使流传下来,会因时代的变化逐渐不合时宜。社会风气日益开放,文采日渐兴盛,世道沧桑,周朝末年时要恢复夏商时期的淳朴风俗已经不可能了,更遑论尧舜时的世风了。

太古时代的伏羲、黄帝的世风就更不可能挽回了。各国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尽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遵循的天道准则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因时施政,因此制度政令都会有有所分别。夏商时期的政令在周朝实行就已经不合时宜得了。

王阳明先生认为治国的制度要因时因地来制定,以使政令顺民心,使之得到切实地贯彻执行。因时政治是巩固政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因此圣人执政,法律与时代一起变动,礼制与习俗一起变化。从上古至今,朝代更替,时代日新,社会制度也随之变换,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却代代相传,弘扬光大,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则是民族之魂,是时代不变的“理”。

由此可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一个启示:现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还在沿用旧的企业管理模式、制度来经营管理企业,可能会有不合时宜之嫌。要因时因地来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就像那个不变的“理”一样,用中华传统文化武装企业,遵循规律,创造顺民心,并得以切实贯彻执行的企业管理制度。作者:夜里挑灯读史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王阳明《拔本塞源论》有感


读王阳明《拔本塞源论》有感

源自于尧、舜、禹的圣学思想是万物一体之仁,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而三代之后,万物一体之仁的圣学衰败,以仁为信仰的王道中落,以称霸于天下的霸道兴起。

秦焚书之后,圣学彻底中断,霸道昌盛。即使在汉代,儒学家对秦遗留残缺的圣学进行修补,也只是增加了霸道存在的根据。几千年下来,在霸道的传承下,功利私欲习以为性,人与人之间的心被隔断,人与自己的心被隔断,导致追求空名虚利成为人心的主旨。即使推祟圣学之人,也是为了能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知识。虽然都在主张为天下而作,实则还是满足自己功利之心。

因此,当官的人追求晋升(不同于万物一体之仁的圣学时代,于圣学而言,当官只是因为自己具备这个位置的才干,并且,看到别人有更高的才能而感到欣喜,就如同自己也有更高的才干一样),做企业的人追求更多的财富(对于道心而言,做企业追求的是对社会的贡献为本,而非追求财富为本),有权利的人想获取更多的权利,有地位的人想追求更高的地位,不一而足。

私欲增长、膨胀,致使各种诡术横行,相互算计充斥于世。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之风日盛。人心集中于利益追逐而不断破坏:人伦的破坏、道义的破坏、环境的破坏……

即使对于家庭或社会关系的处理,莫不如此。以己主张为中心,隔断于万物一体,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支配欲,无法接纳他人,无法换位思考,陷入无尽的纷争之中,所有一切皆良知被蔽矣!

即使对于营销与管理,也莫非如此。孰不见,每年成百上千亿的营销传播费用投入,都在造概念,包装概念,试图以巧言令色的概念,能吸引消费者选择自己的商品,这种表象看起来高大上,实质的欺骗行为,本质上仍然立足于自我为中心,完全不具有以己之感而感于他人的真诚之心。问问自己:别人比你傻呢?还是比你蠢呢?

幸好良知天自成,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只需致其良知,复原人的本源。就如同堵塞住恶的源头,拔掉树根的恶根,才能使人心出现良知的光明,恢复万物一体之仁的本性,实现人心之间的流畅链接。

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精华所在: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根源于己心;

2、去私欲,存天理,恢复道心,实现自己万物一体之仁的本心;

3、致良知,即在实践行动中实现良知(万物一体之仁之心)光复。

阳明心学之无间道——《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


阳明心学之无间道——《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心得感想范文:

王阳明上任之后,首先轻而易举解决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什么问题?他发现官军几乎每次跟土匪作战,都大败,几无例外。王阳明不动声色,察言观色,很快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王阳明把衙门里的一个老吏叫进内堂,把门一关。这个老吏很谨慎,躬身问,大人不知找我何事啊?王阳明站立半晌,突然转过身来拿了一把刀,把刀往地上“咣啷”一扔,老吏吓一跳,大人意欲何为啊?王阳明立刻冷着脸说,我什么都知道了。你是要死还是要活?老吏吓得噗通一声跪下,大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原来这个老吏就是匪寇的间谍,在官府中的内线。因此官府所有的行动,匪寇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所有行动都失败,原因很明显,很容易推理出来,一定有内奸嘛。这个老吏彻底交代之后,王阳明说我原谅你,但是你要戴罪立功。你还要继续向那边传递消息,但是要传递的是我给你的消息。这一下,这个老吏就被王阳明变成了双面间谋。

冀元亨是王阳明非常要的一个学生。他向王阳明倾吐了自己学习中的困惑与苦衷,说自己也很努力了,但是总不得法,脑海中不能见朗月晴空。王阳明笑一笑,拿了一本《战国策》,把前面的那个战国形势地图,唰的一下撕下来,笑眯眯地把这地图撕成一片、两片、三四片,撕得粉碎,然后交给冀元亨,说你把这张图拼起来。这是先生给的作业啊,冀元亨回去就拼,拼了一夜都拼不起来。

冀元亨说,学生愚钝,拼不起来。王阳明笑一笑,你拼不起来是吧?你把这个交给我的书童,让书童去拼。书童笑眯眯地拿回去,很快就拼出来了,拿来给冀元亨看。冀元亨傻眼了,这么难拼的地图,书童怎么拼起来的?书童笑笑,说这很简单嘛,正面是地图,读书笔记后面是作者的画像。地图太复杂,我当然拼不起来,我就按照他的画像,眼睛鼻子这样拼,很快就拼起来了。冀元亨呆若木鸡,王阳明笑着问他,你明白了吗?冀元亨恍然大悟。

我们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王阳明教学手段非常丰富,更可以看到他心学智慧的一个特点:面临各种事物的时候,事物背后的规律在他眼中就变得无所遁形。冀元亨为什么被迷惑了呢?为什么发现不了作者画像拼图的轨迹呢?因为他心中装的东西太多了。东西多了之后,就会丢弃那个原则的东西,看不到背后的东西。作者:

贾平凹著作《秦腔》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秦腔》是陕西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出版于2005年4月,荣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

“秦腔”对于出生于大西北的孩子来说很熟悉、每年邻近几个村子都要演很多次秦腔,也许因为这个缘故、从小对秦腔无感的我也就对贾平凹这本《秦腔》无感了。

去年年末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后记中提到的一个小故事、才激发了我读这本书的欲望。后记中提到:“书稿整整写了一年九个月、我缺席了多少会议被领导批评,拒绝了多少应酬被朋友们恨骂,我只是写我的。每日清晨从住所带了一包擀成的面条或包好的素饺、赶到写作的书房,门窗依然是严闭的,大开这灯光,掐断电话,中午在煤气灶煮了面条和素饺,一直到天黑方出去吃饭喝茶会友。一日日这么过着,寂寞是难熬的,休息的方法就是写毛笔字和画画”。 我当时觉得但凡一个作家为了一本书付出这番功夫、那这本书都值得我们去读一下, 体会一下作家想告诉读者的东西。

这本书之所以叫秦腔,是因为书中通篇不离秦腔,文章的人物与秦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风街有什么庆祝活动最常见的就是唱秦腔,秦腔文化不时的出现在文章中,表达着人物的感情、渲染这故事的氛围。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近三十年的演变历史,清风街有白家和夏家两大户,白家早已衰败、但是白家出了一个著名的秦腔戏曲演员白雪,白雪嫁给了夏家的儿子。夏家两代人主宰着清风街,而两代人在坚守土地与逃离土地的变迁中充满了对抗和斗争。三十年里,清风街以白、夏两姓以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真是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给农民带来的心灵惊恐和撕裂。

因为出生农村的原因,这本书里所描绘的种种场景真像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感同身受,以前村里发生的很多事情又都浮现在眼前。《秦腔》这本书是作家想给自己的故乡树碑立传,个人觉得清风街三十年的变迁史也是中国广大农村三十年的变迁史,读书笔记这本书也是给中国的农村树碑立传了。 拿这本书里描述的两代人对土地的态度为例,我们的父辈和爷爷辈对待土地真是特别的珍视、而我们这代人对于土地并没有他们那么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没有人再愿意守着土地。在西北农村的那个环境下,只要有一点点能力的人都出去打工、出去谋生了、土地已经支撑不了一家人的生活。我有时候在想,假如父辈这代人走了,那这个小山村还有人吗?应该没有人了、现在邻近的一些村子都已经成了空村、但是我又对农村的未来还是抱有希望的,我相信未来会有新的技术、新的发展理念让小山村重新焕发生机,那无数个小山村会越来越好、原来住在小山村的人也一定会生活的越来越好。

《秦腔》书中最有特点、最令人难以忘记的人物还属夏天义,夏天义是清风街的老支书。用书中话描述就是:“夏天义一辈子都是共产党的一杆枪,指到哪儿打到哪儿。土改时他拿着大尺分地,公社化他又砸着界石收地,四清中他没有倒,文革里眼看着不行了不行了却到底他又没了事。国家一改革,还是他再给村民分地、办砖瓦窑、示范种苹果。夏天义简直成了清风街的毛主席了,他想干啥就要干啥,他干了啥也就成啥。本来已经传出县上要提拔他到乡政府工作了,因为对修312国道占用耕地有意见,组织村民去挡修国道,因此受了处分,他故意撂挑子不干了。谁想乡政府竟立马换了支书与村主任”,用县志描述,夏天义的一生与清风街乃至整个县的历史都分不开了。夏天义是一个公正公私、 以集体利益为重、铁腕、富有个人英雄主义式的人物,清风街的人对他是既敬又畏 。他公私分明,公家的东西谁也不能动一点点,自己儿子修房子占了一点,就要求把墙推到重砌; 他坚守着集体利益不能占一毫一厘的原则、年轻的侄子做支书时说不贪谁愿意去做的时候,他很严厉的说反正他们家的儿子不能贪一毫一厘; 他“一根筋”,凡是他认定的事情必须做成、用夏天义生前的话说:“一生能干几件事?干不了几件事,但没有这一根筋,一件事你都干不了”,七里沟於地失败被他视为一生的耻辱,所以当全村人投票不於地时,他坚持一个人去七里沟於地, 结果最后塌方被埋,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他的一生都在为他视为生命的土地挣扎和奋斗,夏天义是坚守土地的一代中国农民的代表。

最后,秦腔渐渐的衰败,土地慢慢的荒凉,坚守秦腔的夏天智走了,坚守土地的夏天义也走了,新与旧的文化、观念冲击着人们,未来的清风街会怎么样?

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1000字


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1000字:

王阳明审谢志珊的时候,非常有意思。史料里记载说:“谢志珊就擒,先生问曰:‘汝何得党类之众若此?’”就是被抓住之后,王阳明就问,说谢志珊你行啊,规模搞得挺大,自号征南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土匪听你的号令呢?谢志珊虽然被抓了,还是有一番豪气,说“亦不容易”,说自己也挺不容易。

王阳明就问:怎么说?谢志珊说:“平生见世上好汉,断不轻易放过,多方钩致之,或纵其酒,或助其急,待其相德,与之吐实,无不应矣。”这一番话说的是什么呢?说自己平常见到世上的英雄好汉,决不轻易放过,一定是多方结交、接纳。如果开始他们不听我的,我就慢慢用事业、用感情去感化他。

比如那个蓝天凤,蓝天风自己势力也很大,谢志珊就孤身上门,说我们都是做土匪的,但不能只看眼前,要做大事业,你跟我混,我们做一个联盟。蓝天凤说,我凭什么跟你混啊?你小子行啊,胆子蛮大的,只身孤人就敢到我的地盘来?谢志珊笑笑,既然你不愿意联合,读书笔记那就不联合好了,咱们交个朋友总可以。喝酒!然后喝完酒回去了,过了几天又来看蓝天凤,说我上次发现你喜欢烈酒,但是这个夏天啊,天气太热,烈酒对身体不好,我带了一些清酒来给你喝,你喝喝我这酒。一来二去,这感情就深了。

后来蓝天凤彻底被谢志珊折服,就拜谢志珊为老大了。所以你看,这个谢志珊很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到最后那些人都成为他联盟中的成员。

王阳明听了之后,退下来就对自己的学生说:“吾一生求朋友之益,岂异是哉?”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儒生啊,求志同道合,求追求理想,不也是这个道理吗?你看,一个土匪都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

听了这个话,我们会觉得王阳明对谢志珊很是青睐有加,很看重。那么,他会怎么对待谢志珊呢?没想到的是,夸奖完谢志珊之后,王阳明拔出令牌往地下一扔,命人把谢志珊推出去斩了。

有学生不理解,先生不是说谢志珊这个人挺好的吗?为什么不能感化他,却要杀了他?

这件事恰恰体现了王阳明的大智慧。王阳明讲知行合一,行动能力超强,只要有理由,他绝不犹豫。为什么要杀谢志珊?前面杀的詹师富是非常凶悍的土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这种人一定要杀,因为他良知彻底泯灭。谢志珊这种人为什么也要杀呢?因为他有智慧、有追求,这样的土匪更不能留。对于整个社稷、政权来讲,最大的危险不是詹师富这种土匪,而恰恰是谢志珊这种有智慧、有头脑的土匪。这种土匪一旦做大,对整个政权的威胁便是真正致命的成胁。

相信《读王阳明著作《传习录》读书笔记与感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王阳明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