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读书笔记感悟400字:
预习课文的步骤:
一行一行地默读课文,遇到生字,标记后查字典,待生字理解后再读课文,如有不理解的可通过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性格;文中场景去理解。
做了以上功课后,上课可更自信。也可集中注意力解决预习遗留问题。为什么小学课文可读懂,中学读不懂呢?
因为小学里课本是按照小学生的程度专门编制的。而中学的课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这些文章本不是为初中生写作的,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初中生年纪小经验又少,当然看了难懂了。
大人的经验要大人才会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经验要古人才会真切地明白。初中生非从文章中收得经验,学到大人或古人的经验程度不可。
所以要想初中语文学习好,从小学开始就要重视阅读,阅读首先要重视学校教材中的课文,其次才是课外辅导班、课文书籍。
鉴赏:时间、地点、人物描写
正午十二时的下课钟才打过,H市第一中学门口蜂也似地涌出许多回家吃饭去的学生。女生的华丽的纸伞,男生的雪白的制服,使初秋正午的阳光闪耀得愈见明亮。本来行人不多的街道,突然就热闹起来。
《心流》读书笔记及感悟3000字:
你有没有过全神贯注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忘记上厕所,然后非常愉悦的感觉?
回顾自己,我在做excel的financial modeling、打篮球、演讲时,通常有这种感觉;而在做ppt的model解释、弹钢琴、写报告时,通常会很想看手表。
(哈哈,你会不会告诉我你获得“心流得最多的时候是:打!游!戏!。嗯嗯,不瞒你说,我也有过,小时候打仙剑奇侠传时发现时间过的好快,然后赶紧觉知的把电脑抛弃,再也不打游戏)
现在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刷微信,大概因为那个时刻,哪怕你有事情要做,但是却不是能让你全神贯注的。那么这种全神贯注的美好感觉是什么呢?怎么才能获得呢?这便是这三本书在尝试解释和研究的问题。
介绍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心流!
什么是心流?
“心流”是人们在全神贯注的做一件事情时,沉浸其中的忘我状态。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心理感受。
如果你觉得无聊,或者觉得有压力,那么就去追求“心流”吧。心流让人专注,而专注能够带来幸福感!所以心流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积极的生命体验。
对”心流”的研究已经是最顶级的心理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由此产生了“积极心理学”(话说,我们过去的心理学与之相比,真是蛮消极的)。
心流的英文是flow。其实中文英文都很棒,解释了这种如水流般顺畅思想荡漾。而这,在佛教和道教中,早已有之,他们甚至用一些方法去帮助信徒们进入这种状态。但是这些方法过于玄妙,西方的心流,把这种状态描述得更加清晰,提炼出来的心流的主要要素,以及如何去达到心流状态。
一、只有学会掌控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
人类不幸福的根源时什么?
从生物学上说,人类的神经比动物发达,所以动物不会担心与生存无关的事情,但是人类过于敏感。会自作自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另外,享乐不是幸福。人类享受快乐的机会都是转瞬即逝的,如吃一顿美餐,美餐后的休息,性爱。享乐是大自然为了物种的延续,给予物种基因的一种感官上的奖励机制。跟你的长期幸福感没什么关系。沉浸其中的人实际上是被肉体的欲望牵着鼻子走,无法在必要的时候反抗基因的指示。
(不要被基因控制)
从社会学上说,尽管人类的物质的力量增强了几千倍,但在改善内心体验上,却并没有明显提高。人们还是在不断的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然而社会认可跟生活品质并没有必然联系(我知道一定有人反驳这个说法,我的理解是,在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时,你所得到的幸福感,在于你认可社会所告诉你的只要你有财富,你有地位你就会更加幸福,所以其实是活在社会和别人对你的看法里,有幸福的假象。当然,如果一直深信,或许也是“幸福”的吧。但如果真的一直深信,那这个人应该是没有什么意识上的进步了)。
(不要被社会控制)
所以追求内心的和谐,只能从掌控意识入手。只有做自己做意识的主人,才有幸福可言。
(把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作为幸福的根源,而不是基因的奖赏,和社会的奖赏)
二、如何控制意识。
最优体验能够对抗精神熵,保持意识的井然有序。
1、精神熵用来指意识趋于无序的状态。
大脑一秒钟只能126位的信息。所以注意力很重要。注意力带动思考、感觉和决定。如果你总是被外界干扰,那么就很难保持注意力。恐惧、愤怒、嫉妒、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冒出来。
注意力被迫转移到错误的方向,无法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这种纠结的体验比比皆是。
案例,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想要努力加班赚钱买一辆车,于是他拼命工作。但是工作时间挤占了他每周固定的登山时间,当登山队友因为他老是不参加集体活动而抱怨时,他又会产生在姑娘与闲适生活中做选择的新念头,他的目标会不断随着新出现的情况而变化。这消耗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他处理工作的注意力也就减少了。这个时候,他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心理学上所谓的“内在失序”的状态,也就是注意力被迫转移到了错误的方向上,不再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精神能量也就难以凝聚。
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会永远跟随着人永远不会离去,那么我想,我的答案一定会是孤独。
但麦卡勒斯没有用爱情和自由的惨烈或迷茫来描述关于生活与孤独的一切,它更像是一首平淡生活的序曲,一个街区上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和追求,也有他们各自无法为人所知的希望与失落。它没有十分跌宕起伏的情节,甚至,这本书并没有所谓的主人公,每一个出现的人,都是关于孤独的主人公。所以,对于《心是孤独的猎手》的评价一直呈现出两极化,部分人强烈否定,另一部分人又高度赞誉。
或者说,这本书并不是讨论孤独本身,而是人们怎样在琐碎的生活里,一点点感知属于自己的孤独。
印象最深,或者说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哑者辛格的部分。他一直有一个放在心上,无比在乎的聋人朋友,而这个朋友并不懂得他对他的关爱,甚至不可能给予相同的回应,而辛格对他的期待似乎也并不是所谓的回应,只要对方好好活着便好,哪怕是坐很久的火车去见他,能够见到他,似乎都是与孤独无关的。而后来,当这位朋友去世时,辛格先生终于选择了开枪自尽。
有时也会想,孤独其实并不是孤身一人,也不是无法依赖,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孤独的理由。也许,有的人需要的是鲜花与掌声,有的人需要的是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的人需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又比如,如辛格先生一样,需要的是同类和爱的寄托。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好像时时刻刻都有孤独在跟随着,甚至慢慢它们成了影子和癖好。但如书的名字一样,人的孤独其实还是源自内心,外界给的冷终究不及心底的寒。也许,生活需要每个人去学会如何与自己和平共处。
《文心》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文心》这本书是叶圣陶与夏丐尊合著,三联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读这本书已经有些日子,今天我来对它做一个简单的归纳,不足之处望大家指正。
作者在“序”中这样说到“这是一本专门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是中学生和教学环节另一端的老师”。
全书以“故事”经营,具有戏剧性与情景教学的有点。在囊括了关于国文的全部只是后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的历史氛围,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地基与房子。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做出的文章会显得单薄。”
(记得郭初阳老师说过,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只有优质的阅读才有优质的输出。据此,阅读的重要性值得重视。)
这是一本基础而不简单的书,讲出的道理也是浅显易懂却不容易做到。这里谈到的两个重要方面“读”与“写”。
首先“读”。
1、读书要有所触发触发---即对一件事感悟到另一件事。书中的某一句话,与平日所读过的书有某处关联,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觉得可作为将来的某种理论证明。这些都是触发。
(触发,我想与我们现在讨论的感悟相似,即用心用热爱去读。)
2、要有所延伸延伸——例如你在读《史记》列传时,你可以翻翻《史记》原传。就会了解到《史记》有多少卷,列传之外还有本纪,世家,书,表种种东西,这也是收得概括知识的方法。
(能够做到这一点要建立在热爱阅读的基础之上,现在生活中的孩子热爱阅读的本身就非常少,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又是一个难题。)
再说“写”。
3、一篇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如果句子都是构造差不多的,读者读起来嫌平板不调和,所以要合理的运用“散句,束句和对称句”
(对于非中文专业的我来说,这也是需要用心去钻研的地方)
4、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项“秩序,联络,统一”。要把所有材料排列成适宜的次第,是“秩序”。从头到尾顺当的读下去是“联络”。通体维持这一样的意见是“统一”。
最后分享文中一句话:“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80多年前写了这本书,而我们却不比他们进步多少。其中谈到方法都非常注重基础的累积——基础却是最不容易累积好的。
《心胜则兴,心败则衰——《心胜》读书笔记2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